爱莲说周敦颐10分钟讲课稿应聘
爱莲说逐字稿十分钟
爱莲说逐字稿十分钟一、导入同学们呀,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莲花的视频大家看一下,好,播送完了,刚才你在视频中看到的这个莲花,是一个什么感觉呢?哎好,这位同学你来说一下。
哦,这位同学说:“给他一种清净特别美,特别有意境的感觉”,好请坐。
同学们看见这样的一些荷花都会有一个个人的感受,那我们今天一起来看一下周敦颐眼中的莲花是一个什么样子的。
二、整体感知好,同学们,首先呢翻看你们的书,通读一下全文,看一看哪些字词不认识,哎呀好读完了,那大家对于文章有一个理解了吗?我看到大家都纷纷的摇头,没关系,下面呢老师来范读一下这篇文章,同学们,你们要听准字音,以及停顿,还有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哎好,在老师的范读之后大家对于文章有一个什么样的理解呢﹖我看到大家摇头的会少了一些,没关系,我们再来把这个文章读一下,这一遍呢,要求学生结合课下注释,争取呢理解文章的大致意思,好开始,哎,好同学们大家都已经读完了,请问一下同学们,作者一共写了几种花呢﹖好你来说一下,他说:“菊花、牡丹、莲花”这个同学找的非常的准确,那我们去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作者写一个花,绝不简简单单是写表面的花,而是写其背后的象征意,去找一找每种花背后的象征意呢?咱们全班分为三个小组,去讨论每种花背后的象征意是什么?好,有那个小组得出结论了?第一小组,你说:菊是花之隐逸者也,哎,那这一空应该怎么填呢?你来填在上面,那么其他小组你们同不同意啊?哦,都同意是吧,哎第二小组你来写牡丹,哎,他写是富贵者,那最后一个莲是什么啊?我听到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是君子!同学对文章的理解呢,已经非常深入了。
三、深入研读作者将莲、君子和他自己一一对应,那我们想一想,莲身上有哪些君子的品质呢﹖请同学们还是按小组去讨论,争取呢用原文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好不好?好,哪个小组派代表说一下,嗯,第一小组你来说,噢,他找到了这些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好,请坐。
教师编面试部编教材初中语文试讲稿《爱莲说》
《爱莲说》周敦颐各位评委老师大家xx好,我是初中语文组x号考生,下面可以进行我的试讲吗?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导入:我们欣赏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韵,领略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庐山雄姿,也遥望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中梅的倩影,这节课,让我们跟随周敦颐的脚步,去看看莲花的美姿,一起走进《爱莲说》。
(说是一种怎样的文体?对,就是议论文,题目的意思是?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
)检查预习:1、通过预习,相信大家对于作者周敦颐都不陌生了,那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了解的真全面。
2、好书不厌百回读,下面老师来范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与停顿,一会儿请同学来展示。
3、轮到同学们了,谁来挑战一下?其他同学注意听他的字音与停顿。
(纠错:淤yū泥亵xiè玩鲜xiǎn有闻)3、齐读课文。
疏通文意:扫清字词障碍,我们还要理解文意,现在借助工具书和文下注释,疏通文意,有不懂的小组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咱们共同解决。
(不蔓不枝不旁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这里的枝和蔓都是名词做动词,长藤蔓和长枝叶的意思。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还有问题吗?那我可要考考你们了。
大家句子翻译的很好,这个“之”字你也能翻译准确么?看PPT上这几句话,我们来辨析一下“之”字的用法。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水陆草木之花语气助词予独爱莲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下面请几位同学接龙说文意。
(你来第一段……)品读文章:疏通了文意,让我们走进文章。
请你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莲花的句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师:作者具体从哪几方面来描写莲花的?找出相对应的句子。
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风度气质: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师:作者通过外形的描写,用一句话概括了莲的内在气质,请同学们找出。
《爱莲说》试讲稿,逐字稿,教学设计,教案,板书
初中《爱莲说》试讲稿(第二课时)(逐字稿,教学设计,教案)一、导入教师: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
上节课我们已经疏通了文意,今天我们再来细细地品读课文,看一看,周敦颐是如何借莲花来表达他高洁的志向。
二、(初读课文,在第一课时完成)三、研读课文(一)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教师: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此类文章的一般写法,首先要准确生动地描写出所托之物的形象,然后在揭示出内在的精神品格。
那么,请问同学们本文作者所托之物是什么?预设学生回答:“莲”。
教师:请同学们把文中具体描写莲的语句找出来。
谁来总结一下给同学们?预设学生回答。
教师:作者从哪些方而描写莲花的呢?赋予莲花了哪些品格呢?(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小组代表总结发言,教师补充)预设学生回答:(“出淤泥而不染”一句中看出莲花具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美德; “濯清涟而不妖”一句中看出莲花具有“谦逊质朴”的品德; “中通外直”一句中看出莲花具有“正直.心胸坦荡“的美德;“不蔓不枝:一句中看出莲花具有“不攀附权贵、阿谀逢迎”的美德;“香远益清”一句中看出莲花具有“君子美名远扬”的品德;“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看出莲花具有“自尊自重”的美德。
教师:这些句子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齐声朗读,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深切情感。
(二)理解运用“菊”和“牡丹”的衬托作用。
教师:作者本文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那开头作者为什么先写了菊花和牡丹?思考一下,这有什么作用?预设学生回答: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1、分析“菊”正衬的作用。
教师:谁喜爱菊花?预设学生回答:陶渊明教师我们学过他的一首饮酒诗,当中有一句话能表现出陶渊明爱菊花,是那一句?预设学生回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教师: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菊开放于秋天不与其它的花同放,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同时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
《爱莲说》说课稿
《爱莲说》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爱莲说》。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本文语言优美,骈散结合,托物言志的手法运用巧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佳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同时,这篇文章也被选入了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说学情本次授课的对象是_____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但对于文言文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对于抽象的思想和情感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对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爱莲说》中一些较为复杂的句式和词汇,可能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挑战。
同时,文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托物言志的手法,也需要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生能够理解文中重点字词和句子的意思,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3)学生能够学习作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手法进行简单的写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翻译、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对文中莲花形象和品质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体会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热爱之情。
(2)引导学生学习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培养学生洁身自好的道德情操。
爱莲说说课教案稿3篇
《爱莲说》讲课稿3 篇敬爱的各位考官:大家好 ! 我是语文组 5 号考生。
下边我将与各位分享一下《爱莲说》的教课假想。
一、说教材《爱莲说》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文章,本单元是文言文单元。
本文以“菊之爱”“牡丹之爱”烘托“莲之爱”,层层深入地写来,此中涵盖了大批社会现象,文虽短而意蕴无量,这类写法也很值得品尝。
二、说学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已有的知识构造和认知水平,是教师讲课的依照与出发点。
我所面对的学生是这样的,文言基础知知趣对单薄,对于学生理解文章有所不利,这些都需要教师加以合时指引。
三、说教课目的和重难点所以,鉴于教材和学情,我从课程标准中“提升学生语文修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课目的:1.知识与能力:认识文章的思想内容,充足领会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类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2.过程与方法:经过朗读,品尝要点词语,掌握词中描述的意象,认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 提升鉴赏古文的能力。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爱的生活态度,感觉其文雅脱俗的情怀。
鉴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剖析和教课目的的建立,我确定本课的教课要点是经过朗读,品尝要点词语,掌握词中描述的意象,认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 提升鉴赏古文的能力。
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爱的生活态度,感觉其文雅脱俗的情怀,则犯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为了实现教课目的、突出要点、打破难点,教课中我采纳品读法、议论法、多媒体协助法。
那么接下来我将侧重介绍我的教课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讲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五、说教课过程( 一 ) 创建情境,导入新课有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倡始他们思想的火花,或像磁石同样把学生紧紧地吸引住。
”鉴于此,我将展现莲花的,指引学生进入情境,从而导入本课。
经过这样的导入,惹起学生对于文章的极大兴趣。
( 二 ) 朗读训练,初步感知这一环节我设置了以下环节 1. 教师播放音频,并让学生自由朗诵课文。
《爱莲说》招教考试试讲稿
爱莲说周敦颐同学们上课,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看一下多媒体上出示的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恩,好,我听到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道是美丽的荷花。
对啊,美丽的荷花又叫做莲花或者芙蓉。
自古以来就有不少文人志士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作为高洁脱俗品质的象征,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怀。
那么有哪些同学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知道的有关荷花的诗句呢?很好,我看到有很多同学都举手了。
那好,我们就从你开始来进行接龙,你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后面的接上,好,你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在后面的,接着来,你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大家都很棒,那位男同学你也很想说,你说“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好,大家表现的非常的积极踊跃,看来大家课外知识积累的非常丰富。
那么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近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
板书:爱莲说周敦颐(朗读课文)同学们,大家先大声朗读课文,有不懂的字词先在书上勾画出来,接下来听录音示范朗读。
刚才同学们声音非常洪亮,下面我们听一遍录音示范朗读,把不懂的节奏划分出来。
录音播放完了,同学们再来自由朗读课文,并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尝试着疏通一下文意,如果还有不会的地方可以和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也可以提出了大家一起解决。
我看同学们也朗读完毕,讨论的差不多了。
有哪些同学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来。
好,这位同学你来说,你觉得“不蔓不枝”这句话说不通,“蔓”和“枝”本来是名词,枝蔓,在这里,名词作动词,也就是“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意思是荷花的形态长得非常好,没有多余的分支。
(独爱莲的原因)大声朗读这篇课文,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者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世界上这么多花草都这么可爱,为什么作者独爱莲花呢?同学们可以尝试着找一下文中有没有相关的语句。
开始。
有哪位同学来分享一下你找出来的句子?那位男生你来说,你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讲课稿
《爱莲说》讲课稿一、课文导入现在正值夏日,同学们知道咱们济南的夏季开得最好的花是什么花吗?(学生答)对了,正是咱们济南的市花——荷花,所谓“一城山色半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
荷花又称莲花,自古就深受中国人喜爱。
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
文学常识简介: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理学家,文学家。
他为人清廉刚正,时人赞为“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他的诗文多抒怀之作。
周敦颐曾于府治东侧开辟一块莲池,池中建赏莲亭。
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亭亭玉立,馨香扑面。
先生凭栏放目,触景生情,遂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后来,人们便把这莲池誉名为“爱莲池”。
说,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
(板书:爱莲说)同学们谁知道莲花的别称或者是能描述一下莲花的形态呢?(与学生互动)(莲花别称:荷花、芙蕖、菡萏、水旦、草芙蓉、芙蓉、水芙蓉、玉环、水芝、泽芝、水华、六月春、中国莲、六月花神、藕花、灵草、玉芝、青莲、莲等)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那我们现在一起来看一下宋代周敦颐笔下的莲花是怎样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老师范读课文(1分钟),理清重难点词汇(5分钟)。
(1)辨音识字:2、同学们默读,然后请同学朗读。
(2分钟)3、同学们读得非常好,大家在通读文章并了解了重点词语的含义。
现在请大家互相讨论,试着通译全文。
(3分钟)4、学生翻译全文三、课文精研1、现在请同学们找出作者描绘莲的形象的句子,并说说作者用语如何。
(答案: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描写优美,用语简约而隽永。
译文: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2、请学生谈谈你认为通过描写莲的形态表达了莲怎样的品格。
爱莲说10分钟课件
体态香气:“中通外 直,不蔓不枝香远益 清”
风度气质:“亭亭净 植,可远观而不可亵
总结
写作手法: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作者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 质三个方面赞美了莲的优美形象和高贵 品质,说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表现 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第一段译文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 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上的人 们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莲从淤积的污泥 里长出来,却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 并不显得妖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 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越发清芬;笔直的洁 净的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 弄啊。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 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爱 莲 说
周 敦 颐
作者和文体
周敦颐,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 家,字茂叔。“元公”是他死后的谥号。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说”是 古代的一种文体,它既可以是说明事物, 也可以发表议论或叙事,与现代的杂文 相似。
思考问题: 1.找出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
2.作者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 的?
你认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同之处?
生长环境:“出淤泥 而不染,濯清涟而不 妖”
——生性高洁,不与 世俗同流合污, 也不孤高自许。 ——通达事理,行为 方正,不攀附权贵, 美名远扬。 ——志洁行廉,仪态端 庄,令人敬重而不 敢轻侮。
爱 莲 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 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 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周敦颐10分钟讲课稿应聘
《爱莲说》周敦颐导语:莲花的美令人赞叹,唐代诗人李白感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宋代诗人杨万里咏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诗句都反映了人们对莲花的喜,莲花吸引普通人的是她的优美的颜色和外形,然而对于古代的文人志士来说,荷花更是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周敦颐的《爱莲说》,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内容:“说”在教材的书下注释有,是什么意思?古代的一种文体,即杂说。
说什么呢?说自己喜爱莲花,就文章开篇来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着甚蕃”顾名思义,水里陆地上草木开的花,值得人喜爱的非常多。
我们喜爱玫瑰花,因为它代表爱情,喜爱百合花,因为它纯真美丽,我们不禁好奇,为什么作者独独就喜爱莲花呢?作者在文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说道“莲,花之君子者也”以前我们学习过,“...者...也”在文言文中出现,是判断句。
说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这句话点出了作者的观点,也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作者用莲花比喻人中君子,用莲花的特点来比君子的品格。
我们学过类似的的文言文还有,《论语》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还有诗句“大学压青松,轻松挺且直”,这都是用松柏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不惧权势、刚正不阿的品质。
作者之所以喜欢莲花,是因为她身上具有君子的品格,喜爱莲花也就是崇山君子崇尚君子的品格,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作者究竟是怎样描写自己心中的君子品格的,也就是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
文中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们都知道“水至清则无鱼”莲花叶如此,茂盛的莲花需要根植于肥沃的淤泥之中才能生长出来,然而“出淤泥而不染”恰恰说明了莲花的高洁。
经过清水的洗涤而不妖艳,说明了莲花的质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说明了它正直、谦虚(虚心=空心)。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说明它清高、志洁、行廉。
高洁、质朴、正直、谦虚共同构成了周敦颐心目中君子的形象,是品德高尚的贤德之士。
文章题目为“爱莲说”,可是作者却不单单只写了莲花,还提到了两种花,是什么呀?对,是菊花和牡丹。
爱莲说 讲学稿
宜乎众矣()净植()妖()
三、按要求填空。
1、描写莲花生长环境的句子:
。表现了莲花的高贵品质。
2、描写莲花仪态、风度的句子:
。
3、本文的作者是北宋的,他是著名的。本文借赞美莲花,表现了作者的高贵品质。
二、小结:
1、周敦颐盛赞莲花为君子,表现出他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2、托物言志的写法
随记
教
学
后
记
当堂检测
——《爱莲说》
一、为下列黑体字注音。
颐()蕃()淤泥()濯()清涟()亵玩()隐逸()
噫()鲜()
二、解释词语。
3、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
二、预习导学
1、熟读课文,理解疑难词语。
2、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3、思考:菊花、莲花、牡丹各比作什么人?人们对它们的喜爱程度怎么样?
句:(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思考:(1)文章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
(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又赋予莲花哪些品格?
(3)菊花、莲花、牡丹各比作什么人?人们对它们的喜爱程度怎么样?作者对它们的态度是什么?
(4)作者为什么独爱莲?你从中感受到作者具有怎样的生活态度?
学
习
过
程
一、课前热身
1、作者: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省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他世居道县濂溪,晚年在庐山莲花峰建濂溪书堂讲学,故世称“濂溪先生”,卒谥“元”。著作有《周元公集》。
教师资格面试初中语文:《爱莲说》试讲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爱莲说》一、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能够疏通文意,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文章,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主旨,品味文章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与探究法、四、教学手段PPT展示五、教学过程(一)生活导入,激发兴趣导入语:同学们喜欢花草吗?你最喜欢哪一种花草?请说出理由。
结合学生回答,引出莲花过渡语:莲花,也是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的钟爱之物。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水中仙子并红腮,一点芳心两处开”等等,这些诗句可谓写尽了六月莲花盛开之态。
而今天,我们要接触的这位宋代文人周敦颐,更是对莲花情有独钟!在夏秋之交,莲花盛开之际,微风吹过,朵朵鲜花颔首,田田荷叶轻摇,阵阵清香悠远,作者触景生情,爱莲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这篇千古佳作——《爱莲说》。
今天,我们就来品读这篇文章。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介绍本文的作者、写作背景及体裁。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哲学家。
任职南康郡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
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
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2.朗读课文(1)读准字音,根据注解疏通文意;(2)教师范读;(3)学生齐读,感情充沛,声音响亮,精神饱满;(三)研读课文,深入体会(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师总结: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描写莲花的。
他把莲花比做君子,赋予了莲高洁、质朴(洁身自好)、品行端正(正直、通情达理)、美名远扬、端庄令人敬重(仪态庄重)等品格。
《爱莲说》讲解演讲稿
5
创作背景与文化内涵
01
《爱莲说》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社会上存在着重文轻武、 追求奢侈享乐的风气。周敦颐作为一位儒家学者,深感社会
风气的败坏,因此他通过这篇文章,呼吁人们重视内在品德
的修养,追求清廉、高洁的人生境界
02
莲花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它不仅代表着美丽
和高雅,还象征着清廉和纯洁。在佛教中,莲花也常常被用
目 录
-
01 生长环境 02 形态特征 03 象征意义 04 总结 05 创作背景与文化内涵 06 艺术手法与文学价值 07 对后世的影响
爱莲说讲解
1
生长环境
1
2
3
4
在文章开头,作者 首先描述了莲花的 生长环境:"水陆 草木之花,可爱者
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
爱牡丹
"这里说明了莲花 的生长环境是水陆 草木之间,与其他 草木之花一样,但 它却与众不同,可
4
11
总结
《爱莲说》是一篇优美的散文,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表达了作 者对美好品德的追求和向往。文章语言优美,寓意深远,给人以深刻 的启示。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周敦颐的思想和人 格追求,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力量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人们的价 值观和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在这个时候,重温《爱莲说》这样的 经典名篇,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和价值,更可以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 高尚的品格。正如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无论身处何种环境, 我们都应该保持自己的本性和初心,追求真正的自我和人生的意义
爱莲说6分钟教资面试试讲
爱莲说6分钟教资面试试讲《爱莲说》是北宋文学家周敦颐的一篇散文,通过对莲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清高、纯洁品质的赞美。
以下是一篇针对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的试讲内容: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将为大家试讲《爱莲说》这篇经典散文。
一、导入新课在开始正式的讲解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莲花在中国文化中有哪些象征意义吗?(稍作停顿)莲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纯洁、高雅和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爱莲说》正是通过莲花来表达作者的这些思想情感。
二、作者介绍周敦颐,字子厚,号濂溪,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
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散文方面,而《爱莲说》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三、文本解读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感受周敦颐对莲花的热爱与赞美。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文章开篇,周敦颐就以广泛的视角,指出了自然界中众多可爱的花草。
但紧接着,他话锋一转,特别提到了莲花:“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这段话中,周敦颐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形容莲花的纯洁和高洁,表达了他对莲花的偏爱。
而“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则形容了莲花的形态,既直又简,没有多余的枝条,象征着人的品德也应该如此。
四、深入分析周敦颐在文中还提到了莲花的其他特点:“香远益清”,意味着莲花的香气虽然远,但越远越清,这同样可以比喻人的品德,即使在远离尘世的地方,也能保持其高洁。
五、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爱莲说》这篇散文的内容,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周敦颐借莲花所表达的高尚情操。
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人格美的向往。
六、课堂互动在课程的最后,我想邀请几位同学来谈谈你们对《爱莲说》的理解和感受,或者分享你们认为的莲花在现代生活中的象征意义。
七、结束语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今天的试讲到此结束。
考教师编《爱莲说》试讲稿
《爱莲说》周敦颐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导入:同学们一定都去过咱们汶上的莲花湖湿地,无论是初夏时小菏才露尖尖角,还是盛夏时接天莲叶无穷碧,莲花都美的让人难以忘怀。
著名诗人周敦颐,凭栏远眺,看见自己亲手种的莲花,触景生情写下一篇传世名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爱莲说》目标:有目标才有动力,请看大屏幕,了解活动任务。
1.疏通文意,积累文中的重点词句2.理解主旨,领会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3.学习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预习检查: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认真的预习,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你的收获?这位同学率先举起了手,你来,真是我们班的小博士,通过你的回答,我们知道了作者周敦颐被称为濂溪先生,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
读课文: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接下来请同学们先听课文录音,听准字音,把握节奏。
看大家陶醉的表情,就知道大家都认真听了。
那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读出韵味,读书声渐渐停止了,哪位同学自告奋勇的来给大家读一下课文?他读的怎么样,同桌来点评。
他的吐字清晰,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这句话节奏把握不对,请你示范朗读。
读的真不错,请坐。
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同桌讨论,疏通文意。
同学们讨论的如此热烈,老师都被感染了,哪位同学还有疑问?这位女同学。
你不“濯清涟而不妖”如何解释,谁来帮帮他?课代表,嗯,濯指洗,清涟指清水。
意思是经过水的洗涤但并不过分妖艳。
你很会读书,请坐。
你还有疑惑?你不理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句话,同桌来,你的知识可真渊博,亵玩指玩弄,而指但是,意思是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玩弄它。
局部探究:1,既然大家都读懂了课文,那谁来告诉老师本文题目为爱莲说,作者却为何要先写菊和牡丹呢?三组同学不甘落后,有请三组代表,回答棒极了。
写菊和牡丹是为了对比和衬托,菊代表隐者,可见陶渊明隐逸的生活态度,是正面衬托。
牡丹代表的是富贵,可见世人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是反面衬托。
《爱莲说》试讲稿
《爱莲说》试讲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试讲的题目是《爱莲说》。
下面开始我的试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大都喜欢花草,你最喜欢哪一种花草?请说出理由。
学生自由回答。
师过渡:同学们喜欢的花可真多。
有人喜欢牡丹花,有人喜欢杜鹃花,也有人喜欢莲花。
提到莲花,我国代文人墨客赞颂它的诗文有很多。
如宋代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尽了西湖六月花盛开之态,成为干古传诵的名句。
而宋代周敦颐更是对莲花情有独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写的《爱莲》,看看他笔下的莲花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板书题目、作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了解作者和文体1提问:上节课老师给大家布置了预习任务,现在我要考考大家,谁能来介绍一下本文的作者?明确:周敦颐,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
“元公”是他死后的号。
2.教师介绍“说“这种文体:“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与现的杂文相似。
“爱莲说“就是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
(PPT展示)(二)朗读课文1.教师给学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听录音,自由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断句。
2.教师检查反馈:教师请学生读课文,进行反馈评价,并相机指导学生注意以下字音:蕾(fan)、亵(xie)、(zhuo)(三)疏通文章大意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章大意,不懂的地方同桌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
2.教师检查自学效果:请学生翻译部分句子,教师选讲实词、虚词。
如:日灌清涟而不妖: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不蔓不枝: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蔓”和“枝”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推荐阅读初中历史说课稿《希腊罗马三、精读课文,深入分析1.提问:文章主要写了莲花,大家能找出描写莲花的句子吗?要求:学生浏览课文,自主发言。
明确: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可亵玩焉。
爱莲说讲课稿
爱莲说讲课稿一、导入新课师导入:从小学到现在,大家一定积累了很多描写“华”的诗句,能说一说么(生可能回答: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
有一位宋代理学家百花之中唯独对莲情有独钟,并写下了传世佳作《爱莲说》。
这位作者就是周敦颐。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大声的齐读本课的学习目标。
首先咱们了解一下作者和文体。
请生齐读资料(看一下这篇课文是什么文体那“说”是什么意思,)那题目就是说一说喜爱莲花的道理识莲读为先——(下面请听名家示范朗读,注意听准字音和节奏,并标注出不懂的字音。
)师:请大家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好,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读一下。
哪位同学评价一下,生评价。
音准吗同学们听准这几个字的读音了么ppt出示生字。
我们每个字读两遍加深印象。
刚才同学们读的音很准,但缺少一些味道。
同学们自由朗读一下这几个句子。
(生读ppt上的句子。
)同样的内容我们加进去几个字,同学们再来读一读。
(生读ppt句子。
)读起来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生回答:生1好像加上了标点符号停顿一样;生2句子加深了语气,什么语气读起来特别的舒缓,有了文言文的味道)我们大家一起舒缓的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生齐读课文)读的不错,我们看一下这蓝色字的部分,大家自己读一读,看看节奏韵律上有什么特点。
(生自由朗读句子)谁发现了节奏怎么样(生:节奏很相似)哪几句节奏是一样的,生回答,这些都是33、这些都是22 。
那最后一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节奏是333,节奏整齐,具有韵律美。
说的很好请坐。
】(同学们再来看这几个字,藩、丹、染、焉,韵脚都an;押韵读起来顺口)接下来,我们齐读全文感受这种韵律美(生齐读课文)下面让我们对照注释自由译读课文,疏通文意。
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圈画出来,彼此交流讨论。
师:刚才在译读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
如:“中通外直”怎么翻译,“不蔓不枝”中的“蔓、枝”怎么翻译。
教师资格面试初中语文说课稿:爱莲说
教师资格面试初中语文说课稿:爱莲说各位要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快来看看说课稿吧!教师资格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教师资格面试初中语文说课稿:爱莲说”,希望对考生能有帮助。
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教师资格面试初中语文说课稿:爱莲说一、说教材《爱莲说》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这种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
养成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内涵,体会作品精美的语言特色。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因为很多文言知识是以前没有学过的,所以在目标的设定上既要对字词落实,又要掌握本文的写作方法及文章的中心,感悟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风。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中学阶段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通过诵读古代诗词,在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作者是如何莲花之形言君子之志,把握托物言志、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向往美好理想,追求高尚情操,仰慕正直人格的良好品质。
三、说教学重难点读是思的基础,思是读的途径。
尤其是文言散文,学生初次学习有一定难度,更需要在熟读基础上,疏通文意,进而理解文章主旨。
因此本课教学重点确定为:掌握重点实词,熟读成诵,欣赏“莲”美丽的形象,理解作品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将莲人格化,通过对莲的外在形象的描写赞美了莲的高尚品质,通过正衬反衬的手法,表达作者的人生态度,这是学生认识上的“死区”。
因此,难点确定为:了解作者如何通过“莲花”来表现其理想的,了解文中托物言志的写法和正衬、反衬在文中的作用。
爱莲说讲课稿
《爱莲说》讲课稿一、分享诗歌,情境导入(3分钟)(播放莲花视频,营造氛围)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叶先生有一首《咏莲》我非常喜欢,今天在课堂前我把它读出来,跟大家分享。
《咏莲》叶嘉莹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
如来原是幻,何以渡苍生。
荷花从水中生长,本就出于蓬莱仙山。
出于淤泥却不染污尘。
这意思与我们今天所学课文中一句话异曲同工,它就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齐读)好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板书),欣赏这一花一世界。
二、解析文题,解读文体(3分钟)同学们,你们来看,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对于文章《爱莲说》这个题目你是怎样理解的呢?莲:荷花,是作者表达情感的对象说?(点拨学生看预习部分:“铭”和“说”都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
)PPT展示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爱莲说即为论说喜爱莲花的道理。
三、感知形象,托物言志(15分钟)主问题:是的,同学们,周敦颐很坚定的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那么这节课我们就要思考为什么周敦颐如此喜爱莲花呢?任务1: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所有有关莲花描写的句子,并用横线画出来。
任务1【请同学回答并翻译】:ppt(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濯清涟而不妖③中通外直④不蔓不枝⑤香远益清⑥亭亭净植⑦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⑧莲,花之君子者也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翻译需要强调的知识点:濯、蔓、枝、远、亭亭、亵玩翻译需要补充的知识点:①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省略了“于”③而:连词表转折④“者也”表判断⑤之:助词,的任务2:根据你找出的这些句子,谈谈莲在周敦颐笔下具体是怎样的形象?任务2【请同学先分析,教师随机点拨,意思接近即可】ppt分[不染:洁净;不妖:庄重;外直:挺拔;不蔓不枝:简约;益清:清香;亭亭:卓立;净植:纯净;不可亵玩:雅致端庄]总[莲,花之君子者也。
]引申提问:什么是君子呢?文如其人,我们先从周敦颐本人说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莲说》周敦颐
导语:
莲花的美令人赞叹,唐代诗人李白感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宋代诗人杨万里咏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诗句都反映了人们对莲花的喜,莲花吸引普通人的是她的优美的颜色和外形,然而对于古代的文人志士来说,荷花更是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周敦颐的《爱莲说》,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内容:
“说”在教材的书下注释有,是什么意思?古代的一种文体,即杂说。
说什么呢?说自己喜爱莲花,就文章开篇来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着甚蕃”顾名思义,水里陆地上草木开的花,值得人喜爱的非常多。
我们喜爱玫瑰花,因为它代表爱情,喜爱百合花,因为它纯真美丽,我们不禁好奇,为什么作者独独就喜爱莲花呢?作者在文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说道“莲,花之君子者也”以前我们学习过,“...者...也”在文言文中出现,是判断句。
说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这句话点出了作者的观点,也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作者用莲花比喻人中君子,用莲花的特点来比君子的品格。
我们学过类似的的文言文还有,《论语》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还有诗句“大学压青松,轻松挺且直”,这都是用松柏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不惧权势、刚正不阿的品质。
作者之所以喜欢莲花,是因为她身上具有君子的品格,喜爱莲花也就是崇山君子崇尚君子的品格,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作者究竟是怎样描写自己心中的君子品格的,也就是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
文中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们都知道“水至清则无鱼”莲花叶如此,茂盛的莲花需要根植于肥沃的淤泥之中才能生长出来,然而“出淤泥而不染”恰恰说明了莲花的高洁。
经过清水的洗涤而不妖艳,说明了莲花的质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说明了它正直、谦虚(虚心=空心)。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说明它清高、志洁、行廉。
高洁、质朴、正直、谦虚共同构成了周敦颐心目中君子的形象,是品德高尚的贤德之士。
文章题目为“爱莲说”,可是作者却不单单只写了莲花,还提到了两种花,是什么呀?对,是菊花和牡丹。
作者是怎样说菊花的呢?花之隐逸者也。
作者也提到“晋陶渊明独爱菊”大家通过以前的学习对陶渊明都很熟悉了,他因不满官场黑暗而隐居田园,我们学过他的《归园田居》里面有一句形容他生活惬意悠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对菊花的喜爱可见一斑,百花肃杀,菊花方绽,菊花不与百花争娇艳象征着隐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恬淡豁达的品格。
再看牡丹,文中说“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为什么当世人都甚爱牡丹呢?这里有一个传说,一代女皇武则天下令后花园中的百花必须在一夜之间盛开,否则就要诛杀此花。
天子之命,莫敢不从。
果然后花园中的百花在一夜之间盛开,唯有牡丹抗命不尊。
女皇感其高洁不屈,大气雍容,视为花中之魁。
直到今天,沿袭着盛唐之风,我们国家的国画依然是牡丹花。
而历史上世人喜爱牡丹,却是因为当时统治阶层喜爱,上行下效,导致喜爱牡丹之风盛行。
因而喜欢牡丹的多是追求功名利禄,而趋
炎附势之徒,所以牡丹也渐渐成为了追逐权势的象征。
老师想问问大家,作者写莲花为什么还要提到菊花和牡丹呢?这采用的是什么写作手法?对,是对比和衬托。
虽然作者描写这两种花还是有差异的,但是作者并不是讨厌菊花或者牡丹吗?只是与莲花相比较而言,两者落了下乘。
因为菊花象征着消极避世,牡丹象征着趋炎附势。
所以作者追求的正是莲花这种“不蔓不枝,亭亭净植”的不卑不亢的君子之风。
作者写借写喜爱莲、菊和牡丹,引出了喜欢这三种花的三种不同人格:君子、隐士和趋炎附势之人。
我们学习过,通过描写客观景色来表达的诗人情感叫做“借景抒情”,那么以对莲这种事物的喜爱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是什么呀?对,是“托物言志”。
表达作者要做像莲花一样,质朴高洁、谦虚正直的君子。
黄庭坚曾对周敦颐有很高的评价,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周敦颐人品很高,胸怀洒脱,像雨后日出时的风,万里晴空中的日,不贪图获取名声,而锐意现实理想;淡于追求福禄,而重视得到民心。
”
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板书:
爱莲说
周敦颐
比德
托物言志
正直
质朴谦逊
莲
高洁行廉
菊花——正衬牡丹——反衬
【文言文讲授】
导语
作者生平+写作背景
诵读+翻译(单纯)
内容+主题思想+写作手法
课外延伸(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