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
作者:徐忠
来源:《校本教研》2012年第07期
当今社会是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个性的健康和谐的发展,这种以人为本位的社会发展观越来越明显地改变着人们的价值意识和社会行为模式。
教育作为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在帮助人们解决现实的生存问题的基础上,理应承担起提升人、发展人、解放人的崇高历史使命。
因而,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挖掘其人文底蕴,创设育人环境,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能力的培养,实施人格教育的活动,引导学生注重文化内涵,追求美好的人生,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品质,促进他们全面和谐地发展。
1.通过常规活动,让学生接受人类传统文化和高尚精神的熏陶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一刻也不会平静的,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适时的感情渲泄,以满足他们树立信心、摆脱逆境、显示才华的需求。
但学生经历单一、思想单纯、生活单调,很容易在物欲膨胀、人性贬值的现代大众文化的狂潮面前茫然失措,迷失自我。
因而,需要对他们进行思想的启迪、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铸炼,让他们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和熏陶,使他们于潜移默化中修身养性,形成健康人格以终身受益。
古代哲人圣贤的人格关照和警世言论,能开启学生的心智之门,孔子执着的人生追求、孩子般的热情、诲人不倦的长者风范,让人如坐春风,如沐春雨。
孟子的洋溢着原始人道气息和民主精神的散文,庄子对生命的拷问和冷峻机智的谈吐,韩非子对人性的鞭辟入里的剖析,荀子对人的本质力量的铺张扬厉……都能启人觉悟,促人警醒,催人奋进。
此外,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贵品质,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阔胸怀,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傲气,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坦荡心境……这些民族文化的精髓,丰厚肥沃,足以滋养人的精神世界和人生根基。
由此可见,语文学科的人文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在语文常规活动中,我们应推荐学生阅读《伟大的足迹》等著名传记,组织学生通过智者故事会、诗歌朗诵、三分钟演讲、正义辨论等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指导学生学习优秀人物的高尚品质,认清低劣人物的丑恶面目,让学生在学习、活动、生活中学会明辨是非,明大义,识大理,以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2.通过阅读教学,力求让语文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
好书美文既能启迪智慧,又能滋补精神,优秀的文学作品是社会的镜子和时代的良心,学生多看这些作品,不仅是一种艺术享受,也是一种美的熏陶,更是对社会的一种考察。
所以,
要用有文化品位的精品读物,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人文教育的浓郁气氛,使现代语文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情趣盎然的精神家园。
语文课文中有大量的思想性极高的古今名篇,也不乏文笔犀利、思想深邃的历代佳作,关键是我们如何利用这些材料,我们要将作品中所蕴含的生命形态、情感形式有机地融入、转化到个体的审美体验中,才能让学生领悟到作品中所充溢的生命的鲜活和质感。
如教授《伐檀》时,联系到《诗经》“国风”中的一些篇章,我们会被诗歌中那样单纯明朗、胸无渣滓,那样自然质朴、毫无造作,那样胆大率直、不加掩饰的真情深深打动,这种真情穿越几千年的历史烟尘拨动了一个个现代人的心灵琴弦。
又如教学散文《荷塘月色》时,学生可以欣赏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品味直抒胸臆的言语形式,把握“另一个世界”与“这一个世界”的情景反差,让人生的无奈、生命的压抑作为本文的题旨,使学生在灵与肉的碰撞中会心地进入朱自清那有着“最完整的人格”的生命之中,油然生出百读不厌的感受。
3.通过作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和健康的人格品质
作文其实就是说话,作文与做人是密不可分的。
鲁迅先生说,作文“固然要有精熟的技巧,但更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
可见,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开阔胸襟,学会关怀,找到写作的内在力量。
一次成功的写作往往是热情参与的结果。
如果学生精神世界过于贫瘠、过于匮乏,不关心人与自然的状况、价值、命运,人的情感如何变得丰富、博大?没有兴趣、激情,又怎能拿出文质兼美的文章?
作文讲评也有很大的讲究。
俗话说“文如其人”,鲁迅先生也说过“从水管里流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这些都深刻揭示了为“人”与为“文”的关系。
写文章是反映学生文学素养好差、思想认识高低的一面镜子和一把尺子,而衡量一篇文章的好坏,除了看其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语言风格、修辞润色以外,更主要是看其立意是否高,立意不高,全盘皆输。
而立意的高低又和为文者的思想认识水平有直接关系。
我们在讲评的时候必须给予正确的指引,找出其闪光点,肯定其成绩,指出其不足。
总之,语文学科是人文底蕴最为丰富的学科之一,它与生活息息相关,最能引起学生的实践、创新的本质的飞跃,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要破除唯理性教育的模式,在积累、涵泳、顿悟的过程中挖掘人文底蕴,重视情感、意志、审美情趣等的介入,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培养学生开放思想,使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