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权与宪法保护

合集下载

人权与宪法的关系(宪法学课程作业)

人权与宪法的关系(宪法学课程作业)

宪法是人权的保障机制设置
1、宪法在立法上对人权进行保障
(1)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通过在宪法上对人权 的宣示,表明人权的重要性,体现国家对人权的尊重和保 障。 (2)宪法设置和划定国家权力,从而制约和限制国家权力, 这也是保护公民的基本人权。
2、宪法在通过司法机制对人权进行保障。
宪法与人权是互动关系
宪法的根本理念和终极追求是保护 人权
人权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所决定的,人 权作为宪法的核心理念是商品经济发展和资产阶 级革命的产物,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逐步把这种 简单的人权不断扩大化,并最终写入到他们固定 其革命胜利成果中的宪法文件中去,这样,人权 从一开始便与宪法结合在一起了。
宪法的根本理念和终极追求是保护 人权
1689年的英国《权利法案》和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这 两部宪法性法律,其基本精神就是限制王权的专横,以此 来保障个人的基本权利不受侵犯。
美国1776年《独立宣言》明确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人 们享有各种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人们需要成立 政府。”这一规定,不仅确立了人权理念,而且还确立了 权力为权利服务的理念,也就是人权本位理念。 中国2004年宪法修正案也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成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 说是互为基础的关系。
宪法起源于人权保护
1、宪法起源于人权保护的需要,人权保护需求随社会发 展而发展,所以宪法也在人权的发展中慢慢进步。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人的生存权受制于自然,人的许多 基本权利没有物质保障,因此,那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宪 法。 封建社会,农民的人身依附于地主,独立的人权没有存在 的依托。地主也不会制定保护农民人权的宪法。 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为了保护自己取得的革命成果, 保护自己的人生安全、财富安全,制定了具有现代革命意 义的宪法。如,法国的《人权宣言》、美国1789年宪法。

简论人权在我国的宪法保护

简论人权在我国的宪法保护

简论人权在我国的宪法保护人权是人依其自然属性和社会本质所应享有的、受社会经济文化条件制约的权利,依其存在状态的不同可表现为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实有权利。

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人权(human rights)这个概念一般被认为是西方文化的产物。

有关人权的主张最早产生于古代自然法和自然权利的概念之中。

古希腊斯多葛学派主张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不受任何基于政治地位、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早期的基督教和自然神宗教的教义认为,上帝创造人本身就意味着赋予人某种存在的价值,依其存在的价值和尊严,理所当然就享有一定的权利了。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一些人文主义思想家从历史文库中重新祭起人权思想的旗帜,加以适当改造后用来向封建的意识形态发起进攻。

他们主张以“人”为中心,把“人”作为一切事物的出发点和归宿,用“人权”取代“神权”,声称人类“天生一律平等”。

十七世纪启蒙思想家倡导的天赋人权学说更是主张“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每个人都是“他自身和财产的绝对主人”,生命、健康、自由和财产是每个人“不能变更”和“无从否定”的天赋人权。

一、人权在我国的发展与现状19世纪后半叶,我国早期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马建忠、郑观应等人将西方近代意义上的人权概念介绍、引入中国。

清末变法维新和立宪修律运动以及人权与宪政思想在中国迅速的传播,对我国的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都产生过积极影响。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也曾注意总结人权发展的成果,重视人民对人权的理想追求。

例如,周恩来总理曾于1954年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庄严声明:“各族人民不分种族和肤色都应该享有基本人权,而不应该受到任何虐待和歧视。

”“反对种族歧视,要求基本人权……已经是觉醒了的亚非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要求。

”1上世纪50年代末以后,人权概念在我国一度被视为“异端”而打入冷宫,人权理论和人权问题亦被弄得混乱不堪。

即使到了1979年前后,还有学者坚持认为:“人权是资产阶级的口号和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再提“尊重人权”,“争取人权”的口号,实际上是向党和政府“示威”,是意味着要倒退到资本主义社会中去。

试论宪法修订案中首次强调尊重和保护人权对特殊群体人权保障的问题演讲范文

试论宪法修订案中首次强调尊重和保护人权对特殊群体人权保障的问题演讲范文

试论宪法修订案中首次强调尊重和保护人权对特殊群体人权保障的问题演讲范文内容提要:随着XX年新《宪法》修正案的公布,中国的人权法制建设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本文着重从特殊群体的人权的宪法保护的问题方面进行探讨,试图论述本次修宪的不足及对修宪的完善提出的一些浅薄的看法。

关键词:宪法修正案特殊群体人权XX年3月,随着新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新的宪法修正案经全体人大代表表决以高票通过了。

在这次的修正案中,最令人鼓舞的一条便是将《宪法》第33条第三款改为“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而将原来的第三款作为第四款置于其后。

正如大多数媒体所言,这是我国法制建设的又一里程碑。

这也是在我国政府签署《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后,我国人权的又一成功。

然而,《由于宪法》作为我国根本****,其性质直接决定了这部法律所规定的内容不可能非常具体、详细,所以,当我看到整个修正案中只有这一条是直接关于人权保障时,又不无感慨。

因为这次修宪虽然规定了保障人权的条款,但由于规定过于原则,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具有司法上的可操作性。

另外,由于保障人权的另一重要方面就是保障特殊群体的人权,而这次修宪中并未曾涉及。

也许有人会疑问,原来《宪法》的第45条、第48条不是已经对特殊群体的权利作出保障性规定了么?即便这次修宪中未再次涉及,也无妨呀。

但是本人却认为:首先,并非一切特殊群体都已经被《宪法》所保护,《宪法》只保护了其中的一部分,如老年人、残疾人、妇女。

特殊群体是一个社会学概念,特指某些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特殊地位及其生存状况。

那些由于自身或社会原因常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群体被称为特殊。

特殊主要表现为经济力量、政治力量、文化力量的低下,正是由于这种力量的低下使得他们在社会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体现为一种特殊。

其特征表现为: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

因此,不论在哪个国家,特殊群体的外延都是很广泛的。

国开《宪法学》形考作业3-4参考答案

国开《宪法学》形考作业3-4参考答案

《宪法学》形考作业3一、判断题1.《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分别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基层人民政府的关系作了规定。

()答案:对2.世界上第一个把人权提到纲领性文件和根本法地位的是1776年美国的《人权宣言》,马克思称它为“第一个人权宣言”,以法律形式肯定了资产阶级的人权概念。

()答案:错3.土地公有制是我国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进行转让。

()答案:错4.在各国的国籍法中,通常有两种取得国籍的方式:一种是出生国籍,即因出生而取得国籍;另一种是继有国籍,即因加入而取得国籍。

()答案:对5.我国国旗是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确定的。

()答案:对6.修改宪法与修改一般法律相同的是柔性宪法。

()答案:对7.根据现行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以及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答案:错8.国家机构就是一定的社会的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职能而建立起来的进行国家管理和执行统治职能的国家机关的总和。

()答案:对9.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是我国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种最基本的手段和最重要的政治权利,它直接体现了人民在国家中的主人翁地位。

()答案:错10.特别行政区制度就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管理本自治区城内的事务的政治制度。

()答案:错二、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 )A.权利 B.义务 C.责任 D.权利和义务答案:D.权利和义务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

A.权利 B.义务 C.责任 D.权利和义务答案:D.权利和义务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

A.侮辱 B.诽谤 C.诋毁 D.诬告陷害答案:A.侮辱 B.诽谤 D.诬告陷害4.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提请,可以任免()。

论宪法的人权保障功能

论宪法的人权保障功能

社会 主 义制度 作为一 种新 型的社 会制度 , 其全 部 的生命 力和 合 资经营 的企 业 , 必须遵 守 中华 人 民共和 国的法 律 。 都 它们 的合
2 国家 的 责任 方面 。国家是 人权 的积 极捍 卫者 和维护 者 , . 在
的 根本 任务 是 发展 生产 力, 们 的工作 应该 以经 济 建设 为 中心 , 在经 济 、 会等 权利 的 保障 方面 , 我 社 国家承 担着 更 多的责任 用宪 但发 展经 济本 身不 是终极 目的 , 发展经 济是 为 了充 分 实现人 的生 法把这 些 责任规 定下 来 , 一个积 极 的角度体现 了中国宪法 对基 从
L g l y t m dS cey e a S se An o it
{占 I 缸会 ; I J
己1年 月 下 口口 7 ( )
பைடு நூலகம்
论 宪法 酌 人权保 障 功 能
崔 春 旦
摘 要 宪 法是 一 个国 家的根 本 大法 , 有 最 高权 威 和最 高 的法律 效 力。 具 没有 宪法保 障 , 任何 人权 保障 都将 成 为无源之 水 、 无本之 木 。本 文主要 阐述 了宪 法的人 权保 障功 能 , 示人权 的立 法保 障 是 宪法保 障人 权 的必 然延伸 和 内在要 求 , 揭 同时也 是 宪法保 障人权 的 重要组 成部 分 。
人 权 的实现 是 制定 和 实施宪 法 的基本 出 发点和 归宿 。 第二 , 法 国宪法 序言 也 明确 肯 定:“ 宪法 以法 律 的形式确 认 了中 国各 族 宪 本 是 国家 的根 本 法 ,全 国各族 人 民 、 “ 一切 国家 机 关和武 装 力量 、 各 人 民奋 斗的成 果 ” 。在这些 成 果中 , 根本 的是人 民 当家作主 、 最 建 政 党和 各社 会 团体 、 各企 业事 业组 织 , 必须 以宪 法为 根本 的 活 立 人 民民主政 权 的成果 。宪法所 要确 认 的, 都 首先就 是人 民掌握 国 动 准则 ” 遵 守宪 法 的规 定 , 。 当然包 括遵 守保 障人 权 的宪法 要 求 。 家权力 、 实现 主权 在 民这项基 本 人权 。而“ 国家尊 重和保 护人权 ”

论宪法的基本原则

论宪法的基本原则

论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和法律体系的基础。

它们为公民权利和责任、政府机构和权力分配、法律的制定和执行等方面提供了指导。

本文将就宪法的基本原则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各自的重要性。

1.法治原则:宪法的法治原则是指国家和社会的行为受法律约束。

它确保了每个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受到保护,并为公民提供了一种平等、公正和可预见的法律体系。

法治原则还确保政府的权力受到限制,以避免滥用和腐败。

通过遵循法治原则,一个国家能够保持秩序和稳定,为公民提供公正和公平的环境。

2.民主原则:民主原则是指人民行使权力和参与政府决策的权利。

宪法确保公民有选择和被选举的自由,以及行使表达意见和结社自由的权利。

这种民主原则通过选举和公民参与政府决策的程序来实现,以确保政府的合法性和代表性。

在民主国家,宪法规定了公民通过选举来选举各级政府代表的程序,并确保政府在法律的框架内行使权力。

3.人权原则:人权原则是宪法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旨在保护和促进每个人的基本权利。

这些权利包括但不限于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平等和不受歧视、个人隐私、财产权、公正审判等。

宪法确保这些权利的行使受到法律的保护,并制定了违反这些权利的行为的制裁措施。

人权原则旨在确保每个人都能够生活在尊严和自由中,并防止滥用政府权力侵犯公民权利。

4.分权原则:分权原则是指将政府机构的权力分散到不同的机构和层次,以避免滥用权力和集权。

通过在宪法中规定不同机构的权力和职责,分权原则确保政府的权力得到限制和平衡。

例如,在许多国家,宪法划定了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独立的机构,并规定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制衡机制。

分权原则确保了政府权力的合理行使,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并增强了政府的透明度和责任感。

5.社会正义原则:社会正义原则是确保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公平与正义的基本原则。

宪法规定了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和关爱,包括贫困人口、残疾人、儿童、少数民族等。

社会正义原则还确保公民享有基本福利和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住房和退休福利等。

浅论基本人权的宪法保障

浅论基本人权的宪法保障

浅论基本人权的宪法保障论文摘要:保障人权是宪法的终极价值。

宪法历来被称为人权保障书,人权的实现和保障离不开宪法和宪政制度。

宪法通过宏观上控制国家权力和微观上规定基本权利的内容,形成有机的宪法人权保障机制。

党的十七大报告通篇贯穿着以人为本,改善民主,扩大民生,保障人权的内容。

坚持人权的平等性是我国社会主义人权保障的基本特点,也是我国宪法对人权保障的基本要求。

本文从宪法对人权保障的意义和作用、宪法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论述,进而分析了我国在人权保障方面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关完善建议。

论文关键词:宪法人权保障意义人权,是人作为人依据其自然属性和社会本质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当代世界政治发展的主题,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应有之义。

虽然不是所有的人权都需要法律化,但人权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基本人权以及保障基本人权得以实现的其他(非基本)人权可以也应当由法律加以规定。

无论是人权原则、人权内容、还是人权的实现途径,都要通过宪法做出规定。

另一方面,人权保障又是宪法的核心,离开了人权保障,宪法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人权与宪法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我国现行宪法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对人权的内容及其保障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以宪法为基础的、有中国特色的人权保障制度已初步形成。

虽然这些宪法修正案大大推进了我国人权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我国现行宪法在人权保障方面仍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

一、宪法对人权保障的意义和作用(一)为中国民主宪政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宪法的确立过程也即是人权原则不断宪法化的过程,“既然劳动是劳动者的无可争议的所有物,那么对于这一有所增益的东西,除他以外就没有人能够享有权利。

享有充分的人权,是人类长期以来追求的理想,是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努力奋斗的崇高目标。

在17、l8世纪资产阶级宪法诞生后,伴随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资产阶级的宪法逐步向全球扩展,资产阶级宪法所确认的人权思想和人权原则也被普遍接受,尊重和保障人权已经成为人作为人依据其自然属性和社会本质所应当享有的权利,成为当代世界政治发展的主题,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应有之义。

试论我国人权的宪法保障

试论我国人权的宪法保障

我 国宪 法宣 示 , 宪法具 有最 高 的法律 效力 , 我 但 们 并 未感受 到 它对我 们 的生活 产生 什么 影响 。它更
有 重要 意义 。
权概 念 引入我 国宪法 , 明确 规 定“ 国家 尊重 和保 障人 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这是 中国 民主 宪 政 和 政 治 文 明 建 设 的 一 件 大
事 , 中国人 权发 展 的一个 重要 里 程碑 。第 一 , 是 它确 立 了人权 原则 , 一 步 完 善 了 民主 宪 政 ; 二 , 突 进 第 它
其 中合理 的 因素 , 我 国宪法 对 人权 的确 认 、 法关 从 宪
于人 权保 障方 面 的缺 陷 以及 为 了切实 有效 保 障人权 提 出的一 些具 体制度 和具 体 内容 的设 想等 方 面谈 了
自己的几 点粗 浅看 法 , 望 能 为 我 国 人 权 事业 的发 期 展和 宪法 的完 善略 尽一 点促 进之 力 。
由于人们 对 一 国社 会 制 度 、 化 传 统 、 史 背 文 历
景 、 济状况 的认 识不 同 , 者们 对人 权宪 法保 障 的 经 学
认 识也众 说纷 纭 。有 学 者 仅 从 宪 法 的 现 有 规 定 谈
出 了人权 价值 和理念 , 宪 法 关 于公 民 权 利 的 规定 为 注入 了新 的意 义 ; 三 , 完 善 了公 民权利 保 障 的原 第 它
这是 亘古不 易 的一 条 经验 ” 。在 他 看 来 , 有 权 力 的 “
二、 约我 国人权 发展 的宪 法 因素 制
( 宪法 意识 淡薄 一)
人们 使用权 力一 直 到 遇 有界 限 的地 方 才休 止 ” 因 。
此 , 认为 :要 防止滥 用权 力 , 必须 以权 力制约 权 他 “ 就 力 。 【 我 国虽 不 存在 西 方 的 “ ”3 三权 分 力 ” 式 , 我 模 但

论平等权的宪法保护

论平等权的宪法保护

论平等权的宪法保护一、本文概述平等权作为人类社会追求的核心价值之一,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

它不仅是实现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水平和人权保障程度的重要标志。

本文旨在探讨平等权的宪法保护问题,通过对平等权概念、内涵及其历史演进的阐述,分析我国宪法对平等权保护的法律规定与实践现状,进而提出完善平等权宪法保护的路径和建议。

文章首先界定了平等权的基本概念,明确了平等权的内涵和外延,接着回顾了平等权的历史发展,包括其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的演变过程。

在此基础上,文章重点分析了我国宪法对平等权保护的相关规定,包括宪法原则、宪法条款以及宪法实施机制等。

文章还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了我国平等权宪法保护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平等权与差别对待的界限模糊、平等权司法救济途径不畅等。

文章提出了完善平等权宪法保护的对策和建议,包括明确平等权与差别对待的界限、完善平等权司法救济机制、加强平等权教育宣传等,以期为我国平等权宪法保护的完善提供有益参考。

二、平等权的理论基础平等权作为人类追求的理想之一,其理论基础深厚且多元。

在宪法学的视野中,平等权的理论基础主要源自自然法学说、社会契约论以及人权理论。

自然法学说认为,人类生而平等,这是天赋的权利,不可剥夺。

自然法学家们主张,每个人都享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而平等权则是这些自然权利中的核心。

在自然法的逻辑下,任何国家或政府都无权剥夺或限制人们的平等权,其唯一的任务就是保障这些权利的实现。

社会契约论则从一个不同的角度为平等权提供了理论支撑。

根据社会契约论,人们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通过缔结契约的方式建立了国家和政府。

这种契约的本质是平等的,因为它要求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同样的规则,享有同样的权利。

因此,平等权不仅是人们自然拥有的权利,也是他们通过社会契约赋予自己和后代的权利。

人权理论则是现代平等权理论的重要来源。

论从宪法到宪政的人权保护

论从宪法到宪政的人权保护
规定了人权。
有关人权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 到古代 自然法和 自然权利 的概念
之 中 。1、5世 纪 的 文 艺 复 兴 运 动 以提 倡人 性 来 反 对 神 性 , 4l 以提 倡 人 权 来 反 对 神 权 ,以提 倡 个 性 自 由来 反对 宗 教 桎 梏 。。12 年 , 65 古典 自
发 展 到 一 定 程 度 的 时候 , 权 也 必 将 发 展 到 一 定 的高 度 。 另 一 方 面 人 从
二 、 政 人 权 保 护 宪 ( )完政 的含 义 一
来说, 当人权变得极为重要时, 人权也必然要通过宪法形式加以表现。 其二 , 人权是宪法的根本 目的和价值追求。 当今宪法原则 中非常重要
现。从世界上人权 的发展过程来看 ,人权的表现 形式是多样和多元
的 。 而 宪 法 是 一 国 的根 本 大 法 ,人 权 的 表 现 形式 一 旦 选 择 了法 治表 人 权 进 程 新 的 里 程 碑 , 中 国社 会 主 义 宪 政 的 重 大 进 展 是
现, 其发展到一定程度 必然通过根本大法宪法来表现 。相反, 当宪法
为宪 法 修 改 做 铺 垫 2 0 年 3月一 04 卜届全 国人 民代 表 大 会 以宪 法 修 正 案 的方 式 将 “ 国家 尊 重 禾l 障 人权 ” 保 正式 规 定在 宪 法 之 中 。这 是 个方面。 其一 , 宪法是人权的最
优 表 现 形 式 。人 权 的发 展 状 况 总 要 或 多 或 少通 过 宪 法 的 形 式 进 行表
( ) 权 与 宪 法的 关 系 二 人 际 公约 》 19 , 9 8年 l 又签 署 了 《 民权 利 和 政 治权 利 国际 公 约》 O月 公 。
20 0 3年 中国政府废除了 《 收容 遣送管理办法》 公检法在全 国清理超 , 期羁押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 明确提 出尊重人格等等,

宪法对人权的表述

宪法对人权的表述

宪法对人权的表述
宪法对人权的表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 平等权利:宪法确保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视,无论种族、性别、宗教、国籍、社会地位、财产状况等都不能成为剥夺个人权利的理由。

2. 自由权利:宪法保障人们的自由权利,包括言论、新闻出版、信仰宗教、集会结社、劳动、移动、私人财产等方面的自由。

个人有权自由表达意见、宗教信仰、参与政治等,前提是不损害其他人的权益和社会秩序。

3. 人身权利:宪法对人的基本生存权利进行保护,包括生命权、人身安全权、健康权等。

宪法规定任何人都不能受到酷刑、虐待、不人道待遇,保障每个人的人身尊严。

4. 性别平等:宪法要求保障男女平等的权利和机会,禁止性别歧视。

无论是在教育、劳动、政治、社会生活等方面,男女应当享受平等权利和地位。

5. 教育权利:宪法保障每个人的教育权利,确保人们能够接受公平、平等、质量高的教育。

国家应该提供普及教育的机会,并鼓励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6. 社会保障权利:宪法规定国家应该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必要的救助和保障,确保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包括社会福利、医疗保障、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权利。

总之,宪法对人权的表述旨在保障个人的基本权利和尊严,强调平等、自由、尊重和社会公正的原则。

这些权利同时受到宪法的保护,违反宪法、侵犯人权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和纠正。

人权保护辩论辩题

人权保护辩论辩题

人权保护辩论辩题正方,人权保护是社会进步的基石,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和保障。

首先,人权保护是国际社会的共识,各国都应当尊重和保护人权。

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明确规定了人权的普遍性和不可侵犯性,这是全世界共同遵守的原则。

其次,人权保护是民主社会的基本价值,只有保障人权,才能实现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再者,人权保护是法治社会的基础,只有依法保护人权,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总之,人权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国际责任和社会使命,任何国家都不能忽视和漠视。

名人名句,"人权是一切权利的基础,是人类社会的灵魂。

"——约翰·肯尼迪。

经典案例,历史上许多国家由于忽视人权保护而陷入动荡和混乱的局面。

例如,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侵犯人权,导致了数百万人的死亡和世界的动荡。

再比如,近年来一些国家因为侵犯人权引发的社会动荡,给当地民众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苦难。

这些都说明了人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反方,人权保护虽然重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首先,人权保护容易被滥用,一些人利用人权保护来逃避法律的制裁,甚至危害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其次,人权保护可能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一味强调人权保护可能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再者,人权保护可能会与国家的主权和利益产生冲突,一味强调人权保护可能会损害国家的利益和安全。

总之,人权保护虽然重要,但也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合理的平衡和权衡。

名人名句,"人权不能凌驾于国家主权之上。

"——普京。

经典案例,近年来一些国家在推行人权保护时,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一些国家在打击恐怖主义时,可能会侵犯一部分人的人权,这就需要在人权保护和国家安全之间进行平衡。

再比如,一些国家在推行人权保护时,可能会受到外部势力的干扰和影响,这就需要在人权保护和国家利益之间进行权衡。

这些都说明了人权保护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人权保护辩论辩题

人权保护辩论辩题

人权保护辩论辩题正方,人权保护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

人权保护不仅是国际社会的共识,也是各国政府的责任。

首先,人权保护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它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正如美国总统林肯曾经说过的,“人权是永恒的,不可侵犯的。

”只有在人权得到保障的社会,人们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为社会的繁荣做出贡献。

其次,人权保护是国际社会的共识,各国都应当尊重人权,保护人权。

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中明确规定了人权的基本内容,各国都应当遵守这些规定,保护人权。

最后,人权保护是各国政府的责任,政府应当通过立法、司法等手段,保障人权。

例如,中国政府在保护儿童权益方面,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因此,人权保护是必须的,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是国际社会的共识,也是各国政府的责任。

反方,人权保护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保护人的权利,也可能被滥用。

首先,人权保护可能会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

在一些国家,过分强调个人权利,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甚至引发社会动乱。

例如,美国枪支法案中,一些人过分强调个人持枪的权利,导致了枪支泛滥的局面,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其次,人权保护可能会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

在一些国家,一些人利用人权保护的名义进行反政府活动,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

例如,一些恐怖分子利用宗教信仰的名义进行恐怖活动,给国家安全带来了威胁。

最后,人权保护可能会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

在一些国家,一些人利用人权保护的名义进行煽动,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

例如,一些极端分子利用言论自由的名义进行煽动,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

因此,人权保护是一把双刃剑,它可能会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

在这个问题上,我站在正方的立场上,认为人权保护是必须的,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是国际社会的共识,也是各国政府的责任。

人权保护不仅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

在保护人权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人权保护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防止人权保护被滥用,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

人权保护是辩论辩题

人权保护是辩论辩题

人权保护是辩论辩题正方,人权保护是一项基本的道德责任,它是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基本权利和尊严的重要手段。

首先,人权保护是国际社会的共识,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明确规定了每个人都有生存、自由和安全的权利。

这是全人类共同的道德准则,任何国家都应当遵守和保护。

其次,人权保护是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基础。

如果人权得不到保障,社会将充满不公正和不稳定因素,长期来看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再者,人权保护是国家形象和国际交往的重要因素。

一个国家是否尊重人权,直接影响着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声誉和地位。

因此,人权保护是任何国家都应当高度重视和实践的。

反方,人权保护固然重要,但在现实社会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需要在人权保护和其他利益之间进行权衡。

首先,人权保护可能会对国家的安全和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恐怖主义盛行的当下,一些国家可能需要采取一些特殊措施来保障国家的安全,这可能会对一部分人的人权造成一定程度的侵犯。

其次,人权保护可能会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造成一定的挑战。

一些国家可能需要采取一些限制措施来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可能会对一部分人的人权造成一定的影响。

再者,人权保护可能会对国家的主权和独立造成一定的挑战。

一些国家可能需要在人权保护和国家主权之间进行权衡,这可能会对一部分人的人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人权保护虽然重要,但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权衡和取舍。

正方观点总结,人权保护是国际社会的共识,是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形象和国际交往的重要因素。

反方观点总结,人权保护在现实社会中需要在人权保护和其他利益之间进行权衡,可能会对国家的安全和稳定、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国家的主权和独立造成一定的影响。

名人名句,"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世界人权宣言》。

经典案例,历史上许多国家因为未能保护人权而导致社会动荡和政治动荡,如苏丹、利比亚等国家的动荡局势。

而一些国家因为重视人权保护,建立了稳定和繁荣的社会,如挪威、瑞士等国家。

人权保障辩论辩题

人权保障辩论辩题

人权保障辩论辩题正方观点,人权保障是社会进步的基石,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和保护。

首先,人权保障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任何国家都应当尊重和保护人权。

正如美国总统林肯曾经说过的,“人民、为人民、由人民,这就是人权的真谛。

”人权的保障是国家治理的基本要求,也是国际社会的共识。

因此,人权保障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更是一种国际责任。

其次,人权保障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在人权得到保障的社会中,人们才能够享有基本的自由和尊严,才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社会发展的事业中。

而在人权受到侵犯的社会中,社会将会充满不安和动荡,无法实现真正的进步。

正如曼德拉所说,“一个国家的道德水平可以从它对待囚犯的方式中看出来。

”只有在人权得到保障的社会中,才能够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

最后,人权保障对于个人的尊严和幸福至关重要。

人权保障不仅仅是一种政治要求,更是对每个个体的尊重和保护。

只有在人权得到保障的社会中,每个人才能够享有基本的尊严和幸福。

而在人权受到侵犯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将面临着被剥夺基本权利的风险。

正如马丁·路德·金曾经说过,“人权就是人类幸福的保障。

”。

综上所述,人权保障是社会进步的基石,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和保护。

反方观点,人权保障是一种虚伪的说法,实际上往往只是一种政治工具,对于社会发展并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人权保障往往被政治利益所左右,而非真正的道德要求。

在一些国家中,人权保障往往只是一种政治工具,用来掩盖政府的不当行为,而非真正的保护人民的权利。

因此,人权保障往往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缺乏真正的内涵。

其次,人权保障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在一些国家中,人权得到了相对较好的保障,但社会发展却并不乐观。

相反,在一些国家中,人权受到了侵犯,但社会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因此,人权保障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最后,人权保障往往只是一种虚伪的说法,实际上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

在一些国家中,人权得到了宪法和法律的保障,但实际上却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保护。

人权保护辩论辩题

人权保护辩论辩题

人权保护辩论辩题正方观点(人权保护必要性):人权保护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人权是每个人生而平等的基本权利,包括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生命权、财产权等。

这些权利的保障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准则,也是国际社会共识。

没有人权保护,社会就会陷入混乱和动荡,人们无法享有基本权利,社会秩序无法得到维护。

人权保护是国家的法律责任。

各国家都有责任通过立法和执法来保护人权,确保每个人都能享有基本权利。

国际人权法和国内法律对人权保护都有明确规定,国家应当履行这一法律责任,保护人民的权利。

人权保护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只有在人权得到保障的社会里,人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更多的价值。

只有在人权得到保障的社会里,社会才能实现公平和正义,实现全面的发展。

反方观点(人权保护不必要性):人权保护会限制国家的发展。

一些国家认为,人权保护会限制国家的政策自主权,影响国家的发展进程。

他们认为,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为了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可能需要暂时限制一些人权。

人权保护可能被滥用。

一些国家认为,一些人利用人权保护来进行非法活动,破坏社会秩序和稳定。

他们认为,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可能需要采取一些限制措施,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秩序。

人权保护可能会导致国际干涉。

一些国家认为,国际社会对人权保护问题干涉过多,可能会影响国家的主权和独立。

他们认为,国家应当有权利自主决定人权保护的政策和措施。

综上所述,人权保护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是国家的法律责任,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虽然人权保护可能会受到一些限制和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权保护不必要。

相反,人权保护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准则,是国际社会共识。

只有在人权得到保障的社会里,人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更多的价值。

只有在人权得到保障的社会里,社会才能实现公平和正义,实现全面的发展。

正方观点更加合理和有力。

“人权是一切权利的基础,一切政权的目的在于保障人权。

”——孟德斯鸠。

“人权是最高的价值,是一切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根本。

体现宪法基本原则的例子

体现宪法基本原则的例子

体现宪法基本原则的例子
以下是一些体现宪法基本原则的例子:
1. 言论自由:宪法保障了公民言论自由的权利,这意味着公民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无论是通过言语、文字、印刷品或其他媒体形式。

2. 人权保护: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人权,例如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和受教育权等。

这些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无论个人的国籍、种族、性别或宗教信仰。

3. 法治原则:宪法确立了法治的原则,意味着所有人都受到法律的约束,无论其社会地位、财富状况或政治权力。

法律平等适用于所有人,法律程序公正透明。

4. 民主原则:宪法确保了人民的参与和决策权。

这包括选举权、公民投票权和言论自由等权利,以确保人民对政府的合法性和决策的合法性进行监督。

5. 平等原则:宪法保障了公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

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待遇,不论其种族、性别、宗教信仰、残疾状况或社会经济地位等。

6. 社会公正:宪法强调了社会公正的重要性,保障了公平的机会和资源分配。

宪法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来减少贫困、消除歧视,确保社会中弱势群体的权益得到保护。

这些只是一些体现宪法基本原则的例子,每个国家的宪法都有其独特的条款和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 学论坛 2 0 1 3年 1 0期 ( 中)
论人权与宪法保护
韩 杰 潘 凯悦
( 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河南 新 乡 4 5 3 0 0 0)
摘要 : 人权保障必须以宪法为依托 ,因为人权保 障不仅是 宪法的重要 内容 ,更是 宪法的逻辑源点和价值 目 标 ,对人权的确认和保障是宪法价值的集中体现 。人 权保障的宪法意义就在于适度控 制国家权力 以保障人权 , 这是 宪法权威的最好体现。建 立有 中国特色的宪法诉讼制度不仅是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现 实要求,更是广
济体制的不 断完善和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 , 传统户 籍制度 已经变得 越来越不 适应新 形 势,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城市化进程中国家 有义务消除歧视 , 废除现行不合时宜的户籍 制度 ,为中国的城市化铺平道路。二是罢工
自由权。我 国现实 中已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和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的经济制度 , 不少私营企 业 、三资企业违反相关劳动法律制度 , 严重 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此情况下 , 罢 工 不失为 劳动者争取 自己应 有权利 的一项 有效手段 。 三是私有财产权 。我国 自 改革开 放 以来 ,对 私有财产 权的保 护力度不 断加 大, 特别是第四次宪法修正案对 于私有财产 保护的规定更具深远意义。四是生存权 。我 国目 前仍然是发展 中国家 , 我国人 民的头等 大事 , 仍然是生存 。中国政府历来强调生存 权是公 民首要的权利 ,因此 ,我国宪法理应 把 生存权 上升为宪 法保障 的基本权利 并据 此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五是接受公正 审判权 。司法是保障公 民基本权利和民主 自 由的最后一道防线 ,权利救济是司法的主要
大人 民实现权利 自 救的有效途径。学者们普遍认识到人权保 障是宪法的核 心价值 ,强调人权是 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宪政的宗 旨和 目的。有学者指 出 人权和公 民权问 题 ,不仅是宪法和 宪法学的主体内容, 而且是宪法和宪政 的核心和 实质所在,是 宪法学的理论基点和逻辑起点。
关键词 : 人权 ;宪法 ;宪法保护 ;保障 ;宪政 ;公民权
功能 ,追求公平和正义是 司法的根本价值 。 ( 2)完善公民权利体系 主要 内容如下 : 一是增加对公民权利保 护的概括性规定 ,即在宪法条文中明确规定 “ 法无禁止 即 自由” ,对于宪法未作列举性 规定的权利 ,不能理解为公民无权享有 ,更 不能认 为政府可 以任意剥夺 。二是改不分类 立宪模式 为分类立宪模式 , 借鉴一些国家宪 法规定公 民基本权利义务的方式 , 以明确 的 标题来标 明基本权利义务的类别和性质 。我 国宪法 中虽 然绝大 多数基本权利 和义务都 各 自成条 , 但却将表 明某一权利或义务属性 的款 项与对 这一权利 或义务 的具 体内容进 行详 细规定 的款项并 列在一起 甚或规定在 同一款 中, 层 次不分 明。 ( 3 ) 建立违宪审查制度
( 4 ) 政治的权利 :有关人 民的 自由参 政权, 如抗议或入党。 ( 5 ) 诉讼的权利 :有关 防止滥 用法律 制度 ,如监禁审讯、秘密审讯和过度惩罚 。 ( 6 ) 平等的权利 : 有关公 民的平等, 在 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 7 ) 福利 ( 经济 ) 的权利 :有 关提供 教育和免于遭受严 重的贫穷和饥饿 。 ( 8 ) 民族 的权利 :有关群体免 受种族 屠杀和其建立 民族国家之权利 。 3 . 人权 的基本内容 尽管对 人权 的具体认识 与 实践互不 相 同, 但是对于一些人权的最基本 的内容还是 取得 了一定 的共识 。 ( 1 ) 生命权 ( 2 )自由权 ( 3 ) 财产权 ( 4 ) 尊严权 ( 5 ) 获助权 ( 6 ) 公正权
人权 ( 一) 什 么叫人权 人权 ( 基本人权或 自然权利 )是指 “ 人。 因其为人而应享有的权利” 。它主要 的含义 : 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合乎人权 的对待。人权 的 这种普适性和道义性 ,是它的两种基本特征。 ( 二) 人 权 的范 围 1 . 人权的范围非常广泛。 哪里有人存在 , 哪里就有人权问题 。哪里有权利问题 ,哪里 就必然存在一个平等权利的问题 ,即人权 问 题 。既然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是一切社会关 系的总和 , 那么 。 人基于其本质应该 享有 的 权利也就必然涉及一切社会领域。 2 . 关于人权 的部分立法 人权通 常是指普遍 的人类权利 , 不论其 管辖范 围内或其他 因素, 诸如种族 、 国籍或宗 教。被多数国家认 同的人权立法包 含如下 : ( 1 ) 安全 的权利 : 有关禁止犯罪行为 , 如谋杀 、屠杀 、 酷刑 和强奸 。 ( 2)自由的权利 :有关 自由的范畴 , 如 :言论 、出版、集会、结社 、游行 、示威 ( 3 )以及宗教信仰 : 一是 宪法 自 身 的保障 , 即宪法 自 身确认 和规定 的 保 障宪法实施的制度, 如宪法中关于其 自 身

的地位 、效力、作用的规定 ;二是通过宪法
监督保 障,也即主要是通过合宪性审查 、 违 宪性审查 和宪法 诉讼等方 式保障宪 法实施
的制度 我 国缺乏 西方违宪 审查制度 中的宪 法诉讼机制 。 近代宪法的产生是人类为保 障 基本权利 目的而制定, 缺乏制度保障的宪法 当然就不可能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3 . 相 关 完 善 建议 ( 1 )充实公民权利 内容 在我 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应 进一步充实公 民的基本权利和民主 自由。 这 些权利包括 :一是迁徙 自由权。随着市场经


在政治权利和 自由方面 ,一是宪法没有确认 公 民的知情权 ,二是公民的言论 自由和出版 自由难以实现,三是公 民的集会、游行 、示 威 自由受到严格 限制。在公 民的人身 自由权 利方面 ,我国宪法未能确认公 民的迁徙 自由 权 。在社会经济权利方面 ,我国宪法缺乏对 贫 困者的特殊保护规定。在环境权 方面 ,环 境权 尚未作 为公 民的一项基本权 利被 引入 宪法 。宪法在提及 “ 公共财产” 、“ 国家的财 产 ”和 “ 集体 的财产”时,均未使用 “ 合法 性 ”这一限制用语 ,而在提及 “ 公 民的财产 时” ,却单单 连续使用 “ 合 法”这一限制用 语 。在一定程度上 , 这是 占主导地位 的社会 意 识形态 中对不 同主体财产 权利评 价在宪 法制定过程 中的反映。 2 . 缺少有关违 宪审查制度的相关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