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_“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一课时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指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东北地形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说出东北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归纳其气候特征;说出东北气候的差异并分析说出这种差异的原因;说出东北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难点:分析并表达东北三省自然环境的差异及原因。
2.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给同学播放电视剧《闯关东》的片段,导入新课。
教师:电视剧所讲述的关东地区就是被称为“白山黑水”的东北三省,今天老师将利用两节课的时间和大家一起“闯一闯”这关东,看看那里的山山水水,感受一下那里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今天让我们“一闯”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好吗?学生:好!教师:让我们先看看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和地形。
同学请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读课本14页的图6.11及本页的两段课文,思考老师提出的这几个问题,有答案的同学可以在纸上或书上做出标记。
问题1:你能说出东北三省在我国的位置吗?问题2:你能指图说出东北三省的范围吗?东北三省指的是哪三个省?问题3:你能从地形类型、地形区、地势三个方面,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点吗?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先自己思考这些问题,然后将个人思考的结果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教师:老师抽一定数量的同桌组合,到前面指图交流各自对于不同问题的看法;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肯定、鼓励或纠正。
这里重点纠正一个问题,那就是不少同学把东北三省的范围等同于东北平原的范围,其实我们看图,图中红线以内部分大致是东北三省的范围,蓝线以内大致是东北平原的范围,同学们能看出不同,在描述中就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啦。
教师:同学们,如果我们冬天“闯关东”,一定要带足什么呢!对,衣服。
对于东北的气候特征,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了解过不少,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5页的文本内容及图6.13,结合你已有的知识基础,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4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东北三省,即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被称为“白山黑水”之地,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核心地带。
本节地理课将带领学生走进东北三省,了解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河流湖泊、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工业发展、城市分布、旅游资源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地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等方面的知识,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了解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并通过实例介绍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掌握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河流湖泊、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工业发展、城市分布、旅游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理位置: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2.自然环境:气候特点、河流湖泊、资源丰富。
3.人文景观:农业生产、工业发展、城市分布、旅游资源。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图片等,了解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实例分析法:通过实例介绍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实例等教学素材。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准备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找到东北三省的位置,简要介绍其地形地貌。
2.呈现(10分钟)展示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图片,如冰雪、森林、湖泊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初中地理_东北三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东北三省》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与范围、地形与气候特点、农业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读东北三省地形图了解东北三省的位置与范围、地形特点。
通过读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降水分布图及不同城市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了解东北三省气候特点并能分析气候特点的形成原因。
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东北三省的农业特点并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北地区能够成为北大仓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点与农业特点,形成对东北地区的地理认识。
通过认识东北三省由北大荒变为北大仓又到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形成合理开发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点,包括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特点。
东北三省的农业发展【教学难点】气候特点的分析东北三省成为北大仓的有利条件分析【教具准备】课本、ppt课件、学案【教后反思】《东北三省》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与范围、地形与气候特点、农业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东北三省地形图了解东北三省的位置与范围、地形特点。
通过读气温降水分布图及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了解东北三省气候特点并能分析其气候特点的形成原因。
通过相关资料了解东北三省的农业特点并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北地区能够成为北大仓的自然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点与农业特点,形成对东北地区的地理认识。
通过认识东北三省由北大荒变为北大仓又到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形成合理开发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习过程】一、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点(位置范围、地形河流、气候特点)向东北出发1、地理位置与范围(1)相对位置:东北三省位于我国的部,包括、、三个省。
濒临的海洋、。
(2)经纬度位置:(读课本14页图6.11,在横线上填出东北三省的经纬度范围)经度:纬度:(3)绘图:(结合课本14页图6.11,在右图中标出四条经纬线的度数,然后跟随老师在经纬网格中绘出东北地区的大体轮廓)走进东北2、地形河流(1)在课本14页图6.11找出主要山脉、地形区、河流。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教学设计5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白山黑水” ——东北三省》是关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特点、自然资源、人文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内容通过介绍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等情况,使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特色,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了解了我国地理的基本格局,对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有一定的认识。
但东北地区作为一个特定的区域,其地理特点、自然资源、人文特色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人文特色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讨论、探究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人文特色等。
2.难点:东北地区的发展优势和挑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东北地区的发展为例,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3.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读图分析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特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特点。
3.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东北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引导学生关注东北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人文特色等,使学生对东北地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东北地区的发展优势和挑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学反思 北方地区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北方地区“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反思目前初二教学正处于复习期,我根据时间短内容多这一实际情况,决定尝试复习改革,经过研究、商讨、决定采用以一个区域为主线,把其主干内容进行串联、整合,形成一个有条理,让学生易掌握的复习结构模式,进而来提高课堂的效率。
因此就有《“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的复习课教学。
通过这堂课的反馈,我认为自己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1、生活化地理理念充分展现。
在三大板块中充分展现出来。
主要采用的是哈尔滨一行纪实作为生活化素材引领,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要素方面以及农业和工业方面分别设计了相关的综合问题进行探究。
这种生活化地理教学有心、用心、精心地将地理学习与身边生活真正融合一起,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课程基本理念。
2、知识整合以案例式教学结构呈现。
先让学生自主复习《东北三省》网络构建。
之后再由此及彼,迁移到自然地理、农业及工业。
这时教师采用先小组合作再自由选择交流展示的顺序。
让学生自主选择进行交流。
这样将区域地理的相关要素有效予以整合,在整合中总结规律发现异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轻松掌握地理学习方法。
课堂上也由牵着鼻子走转变为学生自主主动跑,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主动性,课堂变开放,学生学习空间充分拓宽。
这节复习课例虽然让大家耳目一新。
不过也有一些不足有待注意:1、“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要落地课堂。
2、案例选择一定要有代表性,要选取具有普遍代表性的某区域一自然要素做为案例进行教学。
案例的选择需要在备课中用心思考,准确选择,只有选择案例准确,才能让学生准确获得地理普遍性规律。
总之第一轮复习我认为可以尝试进行小整合式地理复习,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也便于将其进行同一要素的共性总结,同时对比找不同。
同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也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重要的地理学习方法,这样的教学才会真正提升学生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东北三省,素有“白山黑水”之称,是指长白山、黑龙江、松花江、辽河等水系所涵盖的区域。
本节课主要通过介绍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资源分布等方面,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东北地区的基本情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东北地区的特点相对较为复杂,涉及到资源、工业、农业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说出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资源分布等基本情况。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分析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东北地区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资源分布。
2.难点: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以及与地理位置、资源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东北三省的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东北三省的相关知识,准备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东北三省的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源,介绍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和人文地理特征(如人口、民族、文化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东北地区的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东北三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巩固。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东北地区的未来发展,如何发挥资源优势,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八年级地理下册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长郡中学史李东※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加深认识东北三省的范围、位置,能归纳地形、河流和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2.说明东北三省的纬度位置、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对东北三省雪期和积雪厚度的影响;3.掌握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历史、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与湿地保护的关系;4.掌握东北三省工业的地位、工业发展条件、工业布局和工业面临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阅读、整理、运用资料的能力;2.通过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3.通过课堂活动、课堂练习。
增强学习兴趣、落实知识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东北三省地理环境的认识,增强学生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1.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2.东北三省的农业与工业的地位与发展条件。
※教学难点1.东北三省地理特征的分析;2.工农业发展的条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述法、练习法。
※课型综合课※教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台、景观图片等。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回顾:根据北方地图,请学生回答下列问题:主要的气候:三大地形区:土壤类型:耕作类型:农业作物:(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教师小结: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以及农业,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东北三省,看看里面的环境跟我们学习北方地区的有什么相关。
[讲授新课]板书: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提问:什么是白山、黑水?学生:发表看法教师:白山黑水的白山是指:长白山,黑水是指:黑龙江;说到东北三省,大家想到什么,或者说东北三省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内交流并讨论东北三省的地理特征,包括范围、地形、河流、气候等特征。
学生:小组通过观察、归纳,小组上讲台汇报讨论结果。
初中地理_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①. 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明确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②. 能够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类型,会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
2.能力目标:①.通过阅读图表,培养读图、析图能力。
②.通过对漠河、大连两个城市的气温和降水逐月分布图的分析比较,总结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情感目标: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①. 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类型,会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
②. 运用图文资料说出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及分布特征。
教学难点:运用图文资料说出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及分布特征。
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分析法、启发引导法。
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媒体展示:东北景观。
人们常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来形容一个地区,大家知道指的哪个地区吗?你知道三个词语的含义吗?生:东北地区。
师: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东北三省。
板书: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讲授新课]一、东北三省的自然特征:(板书)多媒体展示东北三省的一些图片,师提问:同学们,看完这些图片,你们来形容一下对东北三省的印象。
生:“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
师总结:同学们形容的非常好,东北地区山脉纵横,河流众多,土壤肥沃,是一个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好地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学习一下。
(板书:一、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师:要了解东北三省,首先就要了解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同学们将地理图册翻到第14页,观察东北三省的地理环境图,找出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
(板书:1、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生:东北三省在我国的东北部,有黑龙江、吉林、辽宁。
师总结:对,东北三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份。
师:同学们,东北三省是一个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地方,那么,东北三省被哪些山、哪些河所环绕着呢?同学们一起参考课本14页图6.11东北三省的地形图来找一找。
(板书:2、东北三省的地形与河流)1.读图6.11“东北三省的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区域差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征,掌握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工业基地、城市分布等人文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对东北地区的认识和了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
但是,由于东北地区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对东北地区的认识和了解相对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对东北地区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对东北地区的认识和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征,掌握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工业基地、城市分布等人文地理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提高学生对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东北地区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学生的区域观念,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区域差异。
2.难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工业基地、城市分布等人文地理特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东北地区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然地理特征:引导学生观察东北地区的地图,分析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征。
3.人文地理特征:引导学生分析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工业基地、城市分布等人文地理特征。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2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课程,主要介绍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特点、自然资源、行政区划、经济发展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概况,掌握其地理特征,提高对我国东北地区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基本地理知识。
但东北地区作为一个相对陌生的地域,学生对其认知程度不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东北地区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特点、自然资源、行政区划、经济发展和民俗文化等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图片展示、实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对东北地区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地区的地理特点、自然资源、行政区划、经济发展和民俗文化。
2.难点:东北地区的地理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特征。
2.图片展示: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直观地感受东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
3.实例分析:以具体实例为依据,分析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资源优势。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对东北地区的认识,提高课堂参与度。
5.提问解答:教师提问,学生解答,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东北地区的地图、图片、实例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的问题。
3.准备好相关教学课件和板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东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引导学生关注东北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地图观察,让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特征。
同时,展示东北地区的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状况,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认识。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教学设计4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是关于我国东北地区地理特点和人文景观的介绍。
本节内容通过描述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资源丰富、工业发展和区域合作等方面,使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独特魅力。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有一定的了解。
但东北地区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对其地理特点、人文景观认识较少,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此外,学生需要进一步培养从地理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自然地理特征、资源丰富、工业发展和区域合作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自然地理特征、资源丰富、工业发展和区域合作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从地理视角分析东北地区的发展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东北地区的发展为例,培养学生从地理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东北地区的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讨论话题。
3.准备好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东北地区的美丽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特点。
同时,提问学生对东北地区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或地图,呈现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自然地理特征等信息。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一. 教材分析《“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工业、农业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东北三省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的认识和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我国的一些地理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自然资源、工业、农业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加深对东北三省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工业、农业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热爱和自豪感,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工业、农业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自然资源、工业、农业等方面的知识。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使学生对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自然资源、工业、农业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使学生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自然资源、工业、农业等方面的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东北三省的美丽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对东北三省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1一. 教材分析《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以及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东北地区的基本情况,掌握一些基本的地理概念和知识点,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但是,对于东北地区的具体情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东北地区的直观认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东北三省的名称、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基本知识;学生能够通过地图和图片等资料,分析东北地区的自然资源、工业基地、农业等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分析、综合等地理技能;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提高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东北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东北地区的自然资源、工业基地、农业等特点。
2.难点:东北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对经济和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向学生传授东北地区的基本知识。
2.直观演示法:教师利用图片、地图等资料,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东北地区的直观认识。
3.小组合作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问题驱动法:教师设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东北地区的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料。
初中地理_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一、导入新课播放反映东北风情的视频,让学生谈印象中的东北三省。
今天我们学习有“白山黑水”之称的东北三省。
东北三省是指位于我国东北部的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
(出示中国政区图,闪出东北三省的轮廓)。
提起东北三省,往往首先让人想起的是那童话般的冰雪世界。
(出示冰雪世界的图片,可以重点说哈尔滨的冰雕——在中国,东北是冰雕发展最好的地区,其中最有名的是哈尔滨冰雕展。
这也使哈尔滨成为举办国际冰雕比赛的重要城市之一)。
人们常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等来形容东北三省。
白山黑水——(出示图片)林海雪原——(出示图片)北大仓——(出示图片)追问:你对东北三省还有那些印象?要进一步的认识东北三省,首先了解它的自然环境。
二、讲授新课(一)山环水绕沃野千里1.东北三省的地形、河流分布特征东北三省的地形出示“东北三省地形”图。
(1)描出东北平原的大致范围,并找出其由哪三部分组成。
(2)依次找出黑龙江、图们江、鸭绿江等河流。
(3)在图中找出长白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等山脉。
(4)师生共同总结,明确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可以形容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先在图中圈出本区主要的地形区东北平原,然后按顺时针方向圈出东北平原周围的主要山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最后再圈出环绕东北平原的主要河流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及东北平原上的松花江、嫩江、辽河等主要河流。
由此归纳出东北三省的地形、河流分布特征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2.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出示中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分布图,依次得出:(1)东北三省纬度较高,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冬季气温很低,降雪较多。
(2)东北地区大部分位于中温带,小部分位于寒温带、暖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3)东北三省主要位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东,降水较充沛。
但降水集中在夏季。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教学设计3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工业、农业、城市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东北三省的基本情况,掌握其地理特征,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基本知识。
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资源优势、工业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东北三省的地理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资源优势、工业发展、农业特点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资源优势、工业发展、农业特点等。
2.教学难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法:通过观察地图,使学生了解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东北三省的资源优势、工业发展和农业特点。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东北三省的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素材。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计算机等。
3.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找出东北三省的位置,并简要介绍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东北三省的地图、图片等素材,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东北三省的资源优势、工业发展和农业特点。
初中地理_【课堂实录】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鲁教版七下第六章第二节的第三标题。
在初一下册的区域地理教材中,已经初步探究过俄罗斯的工业特点与矿产资源的关系,初二上册也简单探究过我国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不过都是浅尝辄止,学生们对于“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相关知识没有进行总结性探究。
这节课的内容设计可以说是对相关内容的一次总结性的探究。
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初步具备了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尤其是经过初一下册世界区域地理的探究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学生也接触了一些关于东北三省的课外知识,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应该不会太陌生,在教学中,将探究的问题设计合理,充分利用地图、文字材料来增加学生的体验,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合作探究为辅的形式,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就可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运用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图、东北三省铁路与城市分布图说明资源、交通等要素对当地工业发展的影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东北三省的工业分布图和东北三省的主要城市工业结构统计图表,说出东北三省的工业布局特点和工业结构特点,学会认识区域工业特点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思考,进一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东北工业布局特点及与资源和交通的关系五、教学难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六、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小组合作和老师讲解为辅。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八、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学生课前进行导学预习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一、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三、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1、大庆、鞍山、伊春的工业构成及成因2、东北三省的工业分布与资源的关系3、东北三省工业城市的分布与交通运输的关系4、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教学反思优点:本节课重点结合地图和材料通过有针对性的问题设计来引领学生的整个探究过程,课堂模式突出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小组合作探究为辅的方式,注重学生的交流与展示。
初中地理_“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你能指图说出东北三省的范围吗?东北三省指的是哪三个省?(2)在东北三省地形图中,请你找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2.小组合作讨论,从地形类型、地形区、地势三个方面,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点。
任务2 通过阅读东北三省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东北三省雪期始期、终期和雪厚的分布图。
总结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
东北三省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东北三省雪期始期、终期和雪厚的分布图1.分小组讨论:A组:计算漠河、齐齐哈尔和沈阳的雪期,看看三地的雪期由南到北的变化规律。
B组:找出延吉、长春和漠河的积雪厚度,分别比较延吉和长春、漠河和长春的积雪厚度差异,并说明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2.观察东北三省传统民居的房顶坡度大、墙体后、窗户小等特点,说出这种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1.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与_____密切相关。
这里纬度_____,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的需要。
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_____影响,容易发生_____。
2.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_____耕作;气候_____,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这里盛产_____、_____、_____、水稻等。
3.东北平原北部地区开发较晚,人烟稀少,沼泽遍布,历史上被称为“_____”,如今“_____”变成了“_____”。
【互动探究】任务1 运用资料,知道为什么东北三省由北大荒成为北大仓,认识东北商品粮基地,总结出东北平原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
1.通过观看视频资料:历久弥新北大荒,结合下列图片,简单叙述东北地区由北大荒到北大仓的过程?2.结合教材p17-18,总结出东北平原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学情分析:优势:在前面的区域学习中,对于描述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要学习哪些自然地理要素,学生有了一定了解。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初步运用地图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对于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学习,能够通过读图自主探究完成。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反思-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下册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新授课部分将传统的ppt授课模式与白板模式相融合,如白板的拖图、放大、聚光灯、屏幕批注功能,这些功能的有效结合,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可以在一些生成性的地图上标注、勾画,从而实现对本节重难点的把握。
本课的特色之一是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展现出大量的信息(如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有些视频和音乐是我自己编辑制作的,课前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教学效果上看,我还是感到很欣慰,因为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应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应用电子白板的各种技巧让学生到白板前操作,促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更加自如,课堂更加高效。
在本课的巩固练习环节,登陆沈阳教育均衡联盟平台,扫描学生卷纸,通过数据分析讲解试卷,创建高效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遗憾和不足,如ppt和白板之间的转换,受设备的局限,有时切换不太顺利,或者在拖图时,屏幕经常出现编辑图片的对话框,使屏幕看起来不太美观。
另外,本节课安排了两部分学习内容,时间比较紧张,有些环节没有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时间,今后还应调整改进。
初中地理_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东北三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年级地理组主备:审核:⼀起去东北看雪吧1、位置、范围⿊龙江吉林辽宁2、地形、河流⼭环⽔绕,沃野千⾥3、⽓候⽓候最⼤特点:冷湿(原因?)冬季___________,夏季短促温暖。
夏季降____,冬季降____。
3、⽓候思考:⽓温分布规律:(1)从图中等温线的分布,可以看出东北三省⽓温的分布规律是什么?原因是什么?(2)图中—4°C等温线中部向南弯曲,位于此地的A地⽓温⽐同纬度的B地和C地⾼还是低?原因是什么?3、⽓候思考:降⽔的分布规律:(1)从图中年降⽔量的分布,可以看出东北三省降⽔的分布规律是什么?原因是什么?(2)东北三省降⽔最多的地⽅在哪⾥?约为多少mm?为什么降⽔多?合作探究⼀:积雪厚度提⽰:先⽐较延吉和长春两城市的(积雪厚度⼤⼩,并说明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地形、海陆位置)。
从⽽说明选择该城市的理由。
合作探究⼆:雪期提⽰:先⽐较漠河、齐齐哈尔、沈阳三城市的雪期长短,归纳三城市雪期由北向南的变化规律,由此说明选择该城市的原因。
讨论交流: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墙体厚、窗户⼩等特点,说说这种传统民居特点与⾃然化境的关系。
北⼤仓——最⼤商品粮基地有利条件:(⾃然)1、地形平坦,⼟地集中连⽚,适于⼤规模机械化耕作。
2、⿊⼟地,⼟壤肥沃。
3、温带季风⽓候,⾬热同期,有利于作物⽣长。
(⼈⽂)1、地⼴⼈稀,本地粮⾷消费少,商品率⾼。
2、农业科学技术⽔平⾼,机械化程度⾼。
湿地——“地球之肾”涵养⽔源蓄洪防旱调节⽓候维持⽣物多样性中国最⼤的湿地保护区——三江⾃然保护区(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最⼤的重⼯业基地——辽中南发展条件:1、矿产资源丰富。
(煤、铁、⽯油地位重要)2、铁路、⽔路运输交通便利。
(铁路⽹稠密,南邻渤海、黄海,海运便利。
)⼯业中⼼及部门⼯业结构特点:以重⼯业为主⼯业(中⼼)分布:靠近矿产地或交通线⼯业问题:资源枯竭经济发展滞后设备⽼化产业结构单⼀“振兴东北⽼⼯业基地”学情分析⼀、地理能⼒和素养分析⼋年级学⽣经过为期⼀年多的地理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地理读图、析图的⽅法,在分析地理问题时思路也相对明确,也具备了⼀定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同时学习合作⼩组也能够运⽤起来,在课堂合作讨论环节时,发挥了⽐较重要的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你能指图说出东北三省的范围吗?东北三省指的是哪三个省?
(2)在东北三省地形图中,请你找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2.小组合作讨论,从地形类型、地形区、地势三个方面,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点。
任务2 通过阅读东北三省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东北三省雪期始期、终期和雪厚的分布图。
总结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
东北三省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东北三省雪期始期、终期和雪厚的分布图
1.分小组讨论:
A组:计算漠河、齐齐哈尔和沈阳的雪期,看看三地的雪期由南到北的变化规律。
B组:找出延吉、长春和漠河的积雪厚度,分别比较延吉和长春、漠河和长春的积雪厚度差异,并说明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2.观察东北三省传统民居的房顶坡度大、墙体后、窗户小等特点,说出这种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与_____密切相关。
这里纬度_____,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的需要。
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_____影响,容易发生_____。
2.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_____耕作;气候_____,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这里盛产_____、_____、_____、水稻等。
3.东北平原北部地区开发较晚,人烟稀少,沼泽遍布,历史上被称为
“_____”,如今“_____”变成了“_____”。
【互动探究】
任务1 运用资料,知道为什么东北三省由北大荒成为北大仓,认识东北商品粮基地,总结出东北平原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
1.通过观看视频资料:历久弥新北大荒,结合下列图片,简单叙述东北地区
由北大荒到北大仓的过程?
2.结合教材p17-18,总结出东北平原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
学情分析:
优势:在前面的区域学习中,对于描述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要学习哪些自然地理要素,学生有了一定了解。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初步运用地图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对于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学习,能够通过读图自主探究完成。
劣势:详细分析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还有一定难度,总结归纳知识能力不强。
目前在短时间内很难提高他们的地理学习能力,地图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熟练,对于地图的语言的表达能力欠佳。
学习热情也不足。
效果分析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清晰,基础知识落实比较好。
教学手段直观性强,多媒体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同时整个教学过程注重了对学生识图、绘图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效率。
教材分析: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从区域尺度上看,东北三省属于北方地区,尺度更小。
所以本专题将从更具体和更细致的角度研究区域特征,并进一步巩固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本
节教材比较系统地讲述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农业地理和工业地理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设置了1“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描述本区主要的地形区──东北平原,并让学生知道在东北平原周围的主要山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环绕东北平原的主要河流──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及东北平原上的松花江、嫩江、辽河等主要河流。
并引导学生知道本区气候特征。
2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农业生产条件的分析,体现了自然条件对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要求要有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因此分析东北三省“北大仓”形成的条件是本节内容的学习难点。
3“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东北三省的工业布局特点是靠近原料地和沿铁路线分布,这是个重点。
共三个标题。
每个标题下不仅叙述地理特点,还有“活动”突出分析地理特点的形成。
学好本课为以后区
D.多种珍稀动物的栖息地
7.我国东北地区包括3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它们的简称分别是()A.黑、吉、内蒙古 B.黑、吉、辽 C.黑、内蒙古、冀 D.京、津、冀8.“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苇塘”是北大荒的真实景象,下列不属于造成这种现象原因的是()
A.纬度高 B.人烟稀少 C.降水稀少 D.沼泽遍地
B卷
9.关于下图中②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简称哈,行政中心是哈尔滨 B.冬季寒冷漫长
C.与哈萨克斯坦隔江相望 D.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
10.关于东北三省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布,符合由南向北顺序的是()A.温度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B.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
C.降水量自南向北递增
D.邻国:朝鲜、俄罗斯、蒙古
11.关于东北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分布于黑、吉和辽三省境内,地势北高南低
B.夏季热量充足,日照时间长,能够满足玉米生产所需的热量条件
C.我国冬小麦、甜菜、大豆和玉米等农作物的最大生产基地
D.冬季气候寒冷,土地冻结对第二年春天农业生产、作物播种和生长不利12.如图为东北部分地区多年平均雪期(从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问题。
关于图示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山地为主 B.红土广布,土壤肥沃
C.每年春秋季节农业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D.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
13.图中①山脉西侧地形区的突出特征是()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D.崎岖不平,多山间小盆地
14.读“我国东北区域图”, 根据经纬度可知,我国东北三省位于( )
A.东半球、中纬度 B.北温带、南半球
C.北半球、低纬度 D.北寒带、中纬度
15.家住永州的玲玲和爸爸准备寒假去东北旅游。
下面是妈妈的嘱咐,你认
教学反思
学生能比较积极的分析归纳,表达自己的观点。
合作学习不太主动。
如果讨论前多给出相关的材料,让学生合作探究。
然后再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进行总结引导。
相信会更能激发学生思考,使学生探究得更开放、更深入。
学习效果更好些。
课标分析: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说出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
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
运用东北地形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说出东北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归纳其气候特征;说出东北气候的差异并分析说出这种差异的原因;说出东北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根据材料,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归纳区域内主要地理差异。
分析东北三省“北大仓”形成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