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单价数量总价 ︳人教新课标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4课时_单价数量总价》(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4课时_单价数量总价》(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4课时_单价数量总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单价数量总价》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主要让学生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基本概念,计算简单的总价,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基础,但对于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和运用可能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举例来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如何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讨论法等,通过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实物等。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场景,引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并通过PPT展示相关的图片和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例如模拟购物场景,计算商品的总价,并讨论如何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来解决实际问题。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的知识。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如如何计算多件商品的总价,如何比较不同商品的性价比等。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4课时_单价数量总价》(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4课时_单价数量总价》(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4课时_单价数量总价》(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单价数量总价》是本单元的第四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掌握用字母表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方法,学会通过已知两个量来求第三个量的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加减法、乘除法等基本运算,对数学符号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还不够熟悉,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掌握用字母表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方法。

2.培养学生通过已知两个量来求第三个量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用字母表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方法。

3.通过已知两个量来求第三个量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索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案、课件、练习题等教学资源;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提问:“请大家想一想,我们在购物时,如何计算要支付的总价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并用字母表示单价、数量和总价。

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字母表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例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总价。

例如:一件商品的单价是20元,买了3件,求总价。

4.4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 )- 四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4.4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 )- 四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4.4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能够区分三者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技能。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2.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3.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计算方法4. 应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单价、数量和总价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解决实际问题,理解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单价、数量和总价这三个概念。

例如:购买水果时,苹果的单价是5元/斤,购买了3斤,需要支付15元。

让学生思考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2. 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1)单价:单价是指商品的单个价格,通常用货币单位表示。

例如:苹果的单价是5元/斤。

(2)数量:数量是指购买商品的数量。

例如:购买了3斤苹果。

(3)总价:总价是指购买商品所需支付的总金额。

例如:购买3斤苹果需要支付15元。

3. 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存在以下关系:总价 = 单价× 数量4. 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计算方法(1)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总价 = 单价× 数量(2)已知总价和单价,求数量:数量 = 总价÷ 单价(3)已知总价和数量,求单价:单价 = 总价÷ 数量5. 应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解决实际问题(1)购买水果问题:苹果的单价是5元/斤,购买了3斤,需要支付多少钱?解答:总价 = 单价× 数量 = 5元/斤× 3斤 = 15元(2)购物优惠问题:一件衣服原价200元,现在打8折,需要支付多少钱?解答:打折后的价格 = 原价× 折扣 = 200元× 0.8 = 160元6. 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计算方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单价、数量和总价》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单价、数量和总价》 人教新课标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52页例4相关内容及做一做、练习九3、7、8题。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些数量关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主探索、总结出数量关系。

(二)核心能力结合具体问题情境,分析“单价、数量与总价”三量之间的关系,形成模型思想,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三)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观察交流,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

2.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

3.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习重点使学生理解单价、数量的概念,掌握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

(五)学习难点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1)观察超市购物小票,你能找到那些数学信息?(2)3×7=21 ()×()=()21÷3=() 42 ÷ 7 =()21÷7=()()÷()=()(二)课堂设计1.导入学生展示学生展示搜集的超市购物的信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2.问题探究(1)解答这两个问题。

(2)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

①这两道题有什么共同点?②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③谁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单价、数量、总价?(3)掌握“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

①你发现了单价、数量与总价有什么关系?(单价×数量=总价)②请同学们根据这个关系想一想,如果知道总价和单价,可以求什么?怎样求?(总价÷单价=数量)③如果知道总价和数量,可以求什么?怎样求?(总价÷数量=单价)小结:在单价、数量和总价里,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人教版 数学四年级上册 4.4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

人教版 数学四年级上册 4.4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

单价、数量、总价【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2页例4。

【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单价的意义,正确掌握复合单位的读、写方法。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单价、数量、总价”这组数量关系,并能应用这种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数学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单价”的含义,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并应用“单价×数量=总价”这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1.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渗透模型思想。

2.理解复合单位中包含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走进生活,认识“单价”师:同学们,看过这样的商品标价吗?(出示图片)在哪里见过?3元/瓶 5元/桶 18元/盘生:饭店、超市师:真是生活的有心人!你知道它们分别表示什么吗?生:饮料一瓶3元!方便面一桶5元!炒菜一盘18元师:这里的多少钱一瓶、一桶、一盘都是指一件商品的价钱!我们把它叫做——生:(齐)单价(板书)师:看大屏幕,像这样由一些物体组成的每箱、每套、每千克的价钱也叫作商品的单价。

师:想一想:什么是“单价”?师:是的,每件商品的价钱就叫做——单价(课件出示)师:饮料的单价是——?(师手势比3元/瓶)生:3元每瓶师:厉害!你们已经会读单价了!这里的“/”表示“每”或“1”。

读作——“每”师:一起再读一遍!师:接着读:(师手比:5元/桶 18元/盘)师:会写吗?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师:先写数字18,再写单价的单位元每桶,用条斜线表示每。

(课件)书空:3元/瓶师:你们能把这些物品的单价也写成“()元/()”这样的形式吗?拿出练习本,先动手写一写,再读一读。

师:(课件集体订正)都写对了吗?比较:“每箱牛奶50元”和“50元∕箱”都表示一箱牛奶饮料的价钱,超市里为什么要这样标?而不这样写呢?师:是的,这样写简洁。

师:老师把我们刚刚认识的单价都整理在这里了,去掉数字,观察单价的单位,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单位一样吗?师小结:元∕袋、元∕箱是由两个单位合起来的,数学上把这种形式的单位称为“复合单位”。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价格问题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价格问题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价格问题︳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价格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价格问题的基本概念。

2.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3. 解决价格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2. 教学难点:解决价格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出价格问题的概念。

- 学生分享自己在购物中遇到的价格问题。

2. 学习新知- 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 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并掌握价格问题的计算方法。

3. 案例分析- 分析生活中的价格问题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案例中的问题。

4.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价格问题的实践活动,如模拟购物、计算总价等。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5. 总结提升- 学生总结价格问题的解决方法。

- 教师点评,强调重点知识。

6. 课堂练习- 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及时反馈。

7. 课后作业- 布置与价格问题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中练习。

- 家长签字,监督学生完成作业。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

2. 练习成绩:评价学生在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中的表现。

3.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收获和意见。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

3.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价格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4.4 单价 数量 总价 人教新课标-最新教学文档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4.4 单价 数量 总价 人教新课标-最新教学文档

《单价数量和总价》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单价数量和总价”,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这节课的内容是数学第七册,第四单元,第4小节《单价数量和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数量关系。

由于他们经常接触,因此对“单价、数量、总价”比较熟悉。

根本不需要教师苦口婆心地去讲解,学生理解起来也就轻松自如。

我主要尽量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探究数学问题。

使学生能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主动探究数学规律。

学好这一课将为进一步学习比较复杂的应用题奠定基础。

根据本课的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学生认知能力和实际情况,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说目标【教学目标】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知道“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的关系。

初步培养运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

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知道“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说教法和学法采用引导探索、分析、推理等学习方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抓住三个量词的含义来分析题意。

掌握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式。

引导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本课共分为三个环节: 1、尝试探索。

2、巩固新知。

3、回顾总结。

下面我介绍一下每个环节主要的设计意图以及简单的过程。

第一环节:尝试探索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这里我设计了三个步骤1.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实际意义2.揭示课题3.讨论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第一阶段:认识“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单价数量和总价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单价数量和总价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单价数量和总价︳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些商品的价格标签,引导学生发现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 新课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一些商品的价格标签,让学生发现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教师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3)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关系的理解。

3. 案例分析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

例如,可以给出一些商品的价格和数量,让学生计算总价。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并提醒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灵活运用。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收集一些商品的价格标签,观察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 请学生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对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关系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注:本教案根据人教新课标编写,适用于四年级上册数学课程。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部分。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单价 数量和总价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单价 数量和总价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单价、数量和总价一、教学目标1. 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能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3. 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其关系。

2. 教学难点: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1)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单价:商品的单价是指一种商品的价格。

数量:数量是指商品的个数。

总价:总价是指购买商品所需支付的总金额。

(2)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3)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举例:小明去超市买苹果,每千克苹果的单价是5元,他买了2千克的苹果,请问他需要支付多少钱?解答:根据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可以得出:单价×数量=总价5元/千克×2千克=10元所以,小明需要支付10元。

3. 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其关系。

五、课后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里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其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教学反馈和调整。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基础且实用的,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好这些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以及“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单价、数量和总价|人教新课标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单价、数量和总价|人教新课标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单价、数量和总价|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3. 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其关系。

2. 教学难点: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单价、数量和总价。

- 提问:同学们,你们去商店买过东西吗?买东西的时候,你们关注过单价、数量和总价吗?2. 探究新知- 利用教材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 分组讨论: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吗?请各组讨论一下。

3. 总结规律- 引导学生总结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 强调:这是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基本关系,我们要牢记。

4. 实践应用-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 提问:同学们,你们会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问题了吗?请尝试解答这些练习题。

5.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其关系。

- 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们能总结一下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吗?五、作业布置1. 请同学们完成教材P65页的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关于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实例,与家人分享你的发现。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单价、数量和总价。

2. 板书内容: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单价 数量和总价 |人教新课标(2014秋)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单价 数量和总价 |人教新课标(2014秋)

单价、数量、总价教学目标:1,通过现实的问题情景,使学生能够看懂数学问题,能够找到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

明确“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并能利用单价数量总价三者关系正确解答。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从问题的角度寻找相关条件和,从条件的角度找问题的审题方法,同时进行数学问题结构的渗透。

3,通过现实情境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发现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并能够提出数学问题,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看懂数学问题并找到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明确“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使其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寻找与问题有关的条件和从条件的角度发现提出问题的分析方法、渗透数学问题结构,体会两个相关信息和一个问题构成一个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回顾旧知师:关于单价、数量和总价你已经知道了什么?生自由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给出课题,学生自己回顾,梳理知识。

二、巩固练习。

师:你们觉得有关单价数量总价的问题,怎么样?简单吗?生:简单。

师:真的?那我们来几题任务一:比一比,谁说的最快。

自己读题,比一比谁能最快地说出算式。

1,每套校服120元,买5套要用多少钱?2,买了3个小足球共花了120元,每个小足球多少元?3,水彩笔15元一盒,60元可以买几盒?4,每瓶牛奶5元,买3箱牛奶多少元?反馈4,出现5×3=15时师:真的是这样吗?师:为什么?(体会无法列算式)师:如果这题没法做,我们怎么改就可以了?每瓶牛奶5元,买3瓶多少钱?或者每箱牛奶50元,买3盒多少钱?5,师:你现在有什么收获?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生:做题目时要看清题目,要单位对应起来才能计算……任务二:比一比,谁想的最快。

(一)条件缺失,补条件师:学校乡村少年宫“三跳”社要去嘉兴演出了,为了统一服装,沈老师要去商店为大家买演出服,每人一套,课件出示:每套60元,师:你想到了什么?可以解决哪些问题?(追问:)你为什么想到补充几套?再追问:也就是已知单价,补充相应的数量就能提出一个求总价的问题了,是吗?每套60元,买20套,一共要几元?每套60元,1500元可以买几套?师小结:现在我们发现,两个相关的数学信息才能提出数学问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单价、数量、总价人教新课标(2014秋)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单价、数量、总价人教新课标(2014秋)

单价、总价、数量
课题单价、数量、总价年级四时间课时安排 1 主备人使用人
学习目标1、通过解决简单购物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单价×数量=总价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单价×数量=总价这组数量关系。

学习难点: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程序导学过程使用人札记
自主学习( )分钟1、学生独立解决例4中的(1)、(2)问题
2、自学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

小组合作探究( )分钟小组讨论:(1)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的点?(2)你能得出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吗?
小组展示交流( )分钟一个小组展示,其他组点评单价×数量=总价
精讲点拨( )分钟
单价×数量=总价
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便能求出第三个量。

达标测评1、课本52页做一做1、2题
2、课本54页练习九第3题
( )分

拓展
延伸
( )分

课本55页练习九第8题
课堂收获( )分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课后反思。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掌握它们之间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及其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在购物时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计算商品的总价?你们知道商品的总价与单价和数量有什么关系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商品的总价与单价和数量有着密切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 教学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1)引导学生说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定义。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定义,并板书。

2. 探究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1)出示例题:小明去书店买书,每本书的单价是10元,他买了3本,请计算他一共花了多少钱?(2)引导学生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的关系进行计算。

(3)学生计算后,教师提问:如果小明买的书变成了4本,他一共要花多少钱?(4)学生再次计算,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总价随着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5)教师总结:总价=单价×数量,数量增加,总价也增加;数量减少,总价也减少。

3. 教学“单价=总价÷数量”的计算方法(1)出示例题:小明买了4本书,一共花了40元,每本书的单价是多少元?(2)引导学生根据单价=总价÷数量的关系进行计算。

(3)学生计算后,教师提问:如果小明买的书变成了5本,每本书的单价是多少元?(4)学生再次计算,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单价随着数量的增加而减少。

(5)教师总结:单价=总价÷数量,数量增加,单价减少;数量减少,单价增加。

三、巩固练习1. 完成课本P33页的练习题。

2.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解答。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掌握了它们之间的计算方法。

【精品】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单价、数量、总价_人教新课标

【精品】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单价、数量、总价_人教新课标

《单价、数量、总价》【学习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P52。

【教材展现】【教材分析】这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P52的内容。

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数量关系。

由于他们经常接触,因此对“单价、数量、总价”比较熟悉。

在这一节中结合乘法应用题,对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加以归纳总结。

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以前解答各种应用题时都遇到过这种数量关系,只是没有加以概括,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这课时把常见的,在日常生活以及进一步学习中都有很大用途的这些数量关系加以概括整理,加深学生对这些数量关系的认识,同时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学好这一课将为进一步学习比较复杂的应用题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数量关系的教学承载着学生的认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质的飞跃。

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核心概念是单价,学生最难理解的概念也是“单价”。

虽然大多数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商品的单价有一些感知,但认识还非常模糊,对单价这一概念的内涵不够理解。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归纳、概括的能力,所以老师要引导得法,学生应该能结合大量的实际素材来理解“单价”的本质意义。

【设计理念】1.以小组合组学习为主,坚持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过程、关注创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平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

2.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数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初步的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探索运算中的数量关系来进一步构建数学模型。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抽象、概括、归纳、总结的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提升,并从中感悟数学模型的简捷与方便,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感知数学模型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单价、数量和总价 -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单价、数量和总价 -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单价、数量和总价 - 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3. 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演示法:通过实例演示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购物实例,引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单价:每件商品的价格。

数量:购买商品的数量。

总价:购买商品所需支付的总金额。

3. 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总价 = 单价× 数量单价 = 总价÷ 数量数量 = 总价÷ 单价4. 演示实例以购买水果为例,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5. 练习题1. 计算题:根据给定的单价和数量,计算总价。

2. 应用题:根据给定的总价和单价,计算数量。

6. 总结总结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其关系。

7. 作业布置1. 课后练习题。

2. 收集生活中的购物小票,分析单价、数量和总价。

六、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使学生掌握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题,培养了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联系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因为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

下面将详细补充和说明这一部分。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尤其是在购物、计费等场景中。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第4课时 单价、数量和总价|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第4课时 单价、数量和总价|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4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3. 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其关系。

2. 教学难点: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1)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单价:商品的单价是指每个商品的价格。

数量:商品的个数。

总价:购买商品所需支付的总金额。

(2)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总价 = 单价× 数量3. 实例讲解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小明去商店买铅笔,每支铅笔的单价是1元,他买了3支铅笔,那么他需要支付的总价是多少?解答:总价 = 单价× 数量 = 1元/支× 3支 = 3元4. 练习与讨论(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其关系。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实例,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其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实例讲解”这一环节。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单价 数量和总价 |人教新课标(2014秋)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单价 数量和总价 |人教新课标(2014秋)

价格问题【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52页。

【教学目标】1、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2、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并能运用数量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自主探索,归纳总结,构建数学模型。

4、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含义,探索三者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1、播放视频。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是谁吗?(林老师)师:看来大家的记忆力不错,还记得我。

前段时间老师由于太多事做,生活中犯了点粗心,造成上周末过的比较糟糕,为了警惕自己不要再犯粗心我就把它拍成一个视频,让大家一起来看看。

(播放视频)师:视频先暂定一下,视频中的我怎么啦?(东西没了、烂了)师:没错,上周末老师就是粗心才造成了麻烦,过得比较糟糕,所以同学们不管什么时候,做事情都要认真,不能粗心。

遇到麻烦就要解决,请再看视频,看我是怎么解决的。

二、提出问题,引发探究1、由商品的标签探究出单价的概念师:视频看完了,我是怎么解决这个困难?(去超市)师:去超市买东西肯定要给钱的,所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价格问题的知识。

(板书:价格问题)师:在逛超市的时候,我想看到这些标签,我想同学来告诉我它们表示什么?(写价钱)生:表示商品的价钱(指定学生)师:那我想问一下大家,上面的10元是不是表示全部的牙膏10元?生:不是。

师:那谁来说一说这标签具体表示什么?(指定学生)生:表示每支牙膏10元。

(补上:每支)师:回答正确,那谁来说说这两个标签具体表示什么?师:回答正确,(补上:每条,每瓶)所以这些标签上面的数字是指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出示:单价)师:老师那天在逛超市的时候就在想为了避免再次发生这种糟糕的事情,我打算存点货,请看屏幕,我买了什么?生:3支牙膏,4条毛巾,2瓶洗衣液(板书:3支、4条、2瓶)师:同学们,像这种买了多少,叫做数量生:数量(板书:数量)师:大家反应真快。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3. 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其关系。

2. 教学难点: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生活实例引入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总价。

-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购物时是如何计算总价的呢?2. 讲解新课- 介绍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 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总价=单价×数量。

-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巩固-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合作-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定一个购物场景,讨论如何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提升- 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对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五、作业布置1.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一个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其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关系44-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关系44-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关系44-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单价、数量与总价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能够运用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单价、数量与总价的概念。

2. 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

3. 运用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关系。

2. 教学难点:运用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关系。

2. 新课导入:讲解单价、数量与总价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实例讲解:通过实例,展示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关系,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

4.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关系。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策略1. 采用实例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讲解实例,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理解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关系。

3.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所学知识。

4.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2. 课堂练习题完成情况。

3. 学生对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关系的理解程度。

4. 学生运用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关系,避免死记硬背。

2.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3.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通过讲解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关系,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评教学设计题目:《单价、数量、总价》教学设计姓名:单位:联系电话:《单价、数量、总价》【学习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P52。

【教材展现】【教材分析】这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P52的内容。

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数量关系。

由于他们经常接触,因此对“单价、数量、总价”比较熟悉。

在这一节中结合乘法应用题,对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加以归纳总结。

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以前解答各种应用题时都遇到过这种数量关系,只是没有加以概括,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这课时把常见的,在日常生活以及进一步学习中都有很大用途的这些数量关系加以概括整理,加深学生对这些数量关系的认识,同时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学好这一课将为进一步学习比较复杂的应用题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数量关系的教学承载着学生的认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质的飞跃。

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核心概念是单价,学生最难理解的概念也是“单价”。

虽然大多数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商品的单价有一些感知,但认识还非常模糊,对单价这一概念的内涵不够理解。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归纳、概括的能力,所以老师要引导得法,学生应该能结合大量的实际素材来理解“单价”的本质意义。

【设计理念】1.以小组合组学习为主,坚持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过程、关注创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平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

2.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数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初步的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探索运算中的数量关系来进一步构建数学模型。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抽象、概括、归纳、总结的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提升,并从中感悟数学模型的简捷与方便,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感知数学模型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学习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的能力。

2.使学生理解,掌握“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这些数量关系,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学习重点】理解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突破方法】让学生在实际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这两些数量关系。

【学习难点】通过具体例子使学生理解掌握以及运用术语表达这些数量关系,并能在解决问题中加以应用。

【突破方法】通过解决简单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构建数学模型。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记录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课前老师布置你们完成这节课的预学案,谁来说说,通过预习,你们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随机出示课件的预学案。

生:学生自由的说。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这样既为了勾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更是为了后进生能够与其他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师:本星期,老师请同学们到商店或超市等地方去了解一些商品的价格,我想知道同学们都带来了哪些价格信息,谁可以说一说?生:学生自由的说。

【设计意图:从学生了解到的价格信息入手,让学生了解价格问题就在我们的生活里。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实际调查了解了很多商品的价格,真不错。

师:老师也去超市了解了一下。

还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张图片(超市拍摄的图片),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从这些图片中,你能具体说说每个标签具体生:学生自由的说。

【设计意图:学生发言,引出价格标签的不同表现形式。

】二、探究新知,形成概念1.理解单价的概念师:像这样的一个、一千克、一盒、一瓶、一箱、一袋的价格,在数学上称为什么?生:单价。

师:说得真好,如何用文字描述单价的概念?生: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

随机出示课件。

师:课前老师去了一趟超市,买了一些东西,服务员给了我一张小票,现在请大家看着这张购物小票,谁能说出每种商品的单价分别是多少?随机出示课件。

生:学生自由的说。

师:大家都能读懂购物小票,真聪明,现在我们来个大比拼,说一说生活中有关单价的例子。

生1:红笔每支1元。

生2:练习本每本5角。

生3:书包每个50元。

生4:------【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现实出发来认识理解单价的概念,以及由学生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全班分析,从而强化对单价这个概念的理解。

】2.理解数量的概念师:说得真多,由于时间关系,说到这为止。

看回购物小票,在小票中你还看到哪些数学信息?生:小票中还给出商品的数量。

师:如何用文字描述数量的概念?生:买了多少,叫做数量。

随机出示课件。

师:请找出各种商品的数量分别是多少?生:学生自由的说。

随机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数量的含义,抽象出数量的定义。

】3.理解总价的概念师:看着购物小票的给出的信息,你可以提一个数学问题吗?【预设:篮球每个80元,买3个要多少钱?】师:谁还想提别的数学问题?【预设:鱼每千克10元,买4千克要多少钱?】师:你们会算吗?【预设:生1:80×3=240(元)生2:10×4=10(元)】师:这两个问题有什么样共同点?【预设:都是已知每件商品的单价和数量求商品的总价。

】师:那如何用文字来描述总价的概念?【预设: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随机出示课件。

师:你们能算出其它商品的总价吗?【预设:生1:可口可乐的总价是14元。

生2:饼干的总价是20元。

生3:巧克力的总价是24元。

】随机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算得真准,你们能用一个数量关系式来表示求商品的总价吗?【预设:单价×数量=总价。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就把这3个数量的概念给弄清楚了,还知道它们有着这样的数量关系,为了加深理解这3个数量的含义,请同学们齐读课件的话。

随机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总价的含义,抽象出总价的定义,以及总结出了单价、数量、总价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式。

】三、合作讨论,掌握新知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3个数量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继续探索,先不急,先读学习任务单的要求,待会四人小组一起讨论,把任务单的内容填充完整。

随机出示课件。

生:热烈讨论中。

师:谁来汇报表格1的内容。

【预设:表格1中笔记本和钢笔的总价分别是45元和36元,已知已知笔记本和钢笔的单价和数量,要求笔记本和钢笔的总价,数量关系式是单价×数量=总价。

】师:谁来汇报表格2的内容。

【预设:表格2中笔记本和钢笔的单价分别是15元和9元,已知笔记本和钢笔的数量和总价,要求笔记本和钢笔的单价,数量关系式是总价÷数量=单价。

】师:谁来汇报表格3的内容。

【预设:表格3中笔记本和钢笔的数量分别是3本和4元,已知笔记本和钢笔的单价和总价,要求笔记本和钢笔的数量,数量关系式是总价÷单价= 数量。

】随机出示课件和板书。

师: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和分析,发现了这三个重要的数量关系式,请全班齐读一遍,你们知道吗?单价、数量、总价是一组联系紧密的数量,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了,所以记住这一组数量关系式时,只要记住“单价×数量=总价”,就可以根据乘除法的关系,得出“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 数量”了。

【设计意图:这一次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将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口脑并用,探索热情高,学习效果佳,从活动中体会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师:下面我们就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下面的问题,你们准备好了吗?第一关:我问你答思路清!随着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刚学了三个数量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即时安排这一练习,进一步巩固这三个数量的概念,从而让全班同学都掌握这节课的知识要点。

】师:第一关同学们顺利完成了,再看第二关:快速反应思维好!随着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安排这一练习,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思考,争着回答体现了学生对三个数量的概念的理解。

】师:第二关也难不到大家,再看第三关:细心分析我能行!随着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组练习,使学生在分析比较中加深对单价、数量、总价三个数量的理解,并能联系实际,探索这三个数量的含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方法,进一步感受单价、数量、总价三个数量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价值。

】师:同学们以顺利完成了第三关,现在老师相信大家对解决这类问题都有了自己的体会,下面我们增加点难度,大家有没有信心挑战一下,老师也相信你们,看第四关:勇于挑战我最棒!随着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安排更上一层楼这个拓展环节练习,让学生接受挑战,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本节课学习内容,更能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超越自我的机会,激发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课堂小结师:同学们真聪明,把今天所有难题都解决了,谁来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随着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学习的收获,既培养了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又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板书设计单价、数量、总价篮球每个80元,鱼每千克10元,买3个要多少钱?买4千克要多少钱?80×3=240(元)10×4=40(元)单价×数量= 总价总价÷数量= 单价总价÷单价= 数量【设计意图:这样的板书不但一目了然,而且对教学内容起到突出重点,启迪思维的作用。

使学生直观了解到所学知识,有利于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减轻学习的难度,加深学生对公式推导过程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前布置学生去超市尝试购物,通过对生活中实例探索来明确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有效地把握教材,使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些基本理念和思想在课堂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特点:一、在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中,一些基本的术语,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应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全程参与,这样就为学生下一步奠定了基础;二、尝试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表格,自主探索,找出题目的已知数量和要求的数量,找一找算式中每一个数量分别表示什么,从而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式,整个关系式都由学生自主做题讨论而得出,水到渠成。

在讲授此课的过程中,我还恰当地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演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整节课全班学生表现出色,积极参与。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节课在闯最后一关时,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有所顾虑,处理的偏急躁些,没有真正放手让学生去深究,无形中抹杀了一些较好资源,这些问题将是我以后要注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