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归化与异化及其文化延伸(一)
归化与异化 (1)
② 在我国: • 归化与异化之争源于1987年刘凯英在《现代外语》上发 表的名为《归化—翻译的歧途》的文章。他在该文章中 尖锐的批判了归化译法的弊端,指出归化译法是“翻译 的歧途”,大力倡导异化译法的主导地位,并总结了归 化在我国的几种表现: (1)滥用四字格成语; (2)滥用古雅词语; (3)滥用抽象法; (4)滥用“替代法”; (5)无根据地予以形象化和典故化。
2. 语言文化。《红楼梦》作为汉语的经典作品,其语言蕴意丰富。特别是 文章中的四字成语,是汉语中特有的一种结构,其内容含义又与中国的 文化密切相关,因此在翻译时要特别注意。 (宝玉)忽又思及贾琏惟知以淫乐悦己,并不知养作脂粉。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ng).
•
• 施莱尔马赫认为,“要帮助译作的读者在不脱离译入语的情 况下正确而完整的看懂原作,可以采取两种途径: • 一种是“尽可能地不打扰原作者的安宁,让读者去接近作者”
(Either the translator leaves the author in peace,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moves the reader towards him) ; 这就是韦努蒂所 指的异化(forei Beauty lies in lover’s eyes. 情人眼里出美人。 情人眼里出西施.
Many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众人的智慧胜于一个人的智慧. 一人计不如众人计。
归化与异化
• 在翻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时 • 翻译一:Truly storms gather without warning in nature ,and bad luck befalls men overnight (异化) • 翻译二:I know the weather and human life are both unpredictable(归化) • 从两者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前者保留了源语文化的因素,较为准确的表 达了中国文化独有的意象,而后者明白晓畅,却少了中国的味,所以说两 者各有优劣。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分析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分析归化和异化是当今社会中突出的问题,因为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社会的迁移和移民使得不同的文化、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日益增多的民族或种族之间交流和传播。
归化是一种文化上的迁移,指的是一个人或群体逐渐接受新文化,熟悉新文化,以这种新文化为自己的文化,最终将新文化作为自己的文化融入自己的文化中。
另一方面,异化是指一个人或群体逐渐把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融入新的文化之中,并以新的文化形式重新塑造自己的文化,从而创造新的文化价值。
从历史角度来看,社会中常常会出现归化和异化的现象,大臧朝李政道在六朝时期对外来文化的弘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同时,在这段期间,当地人民也出现了归化现象,他们开始接受外来文化,并积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从而使得原有的文化得以保留和发展。
当前,归化和异化的现象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以及历史和政治因素的影响,这使得各种文化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更加频繁。
归化是在这种背景之下表现得尤为明显,一些文化背景比较薄弱的群体会越来越接受西方文化的全球性趋势,尤其是西方式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以及媒体带来的视觉影响。
同时,越来越多的文化也出现了异化现象,我们可以在各种文化中渐渐发现零星的影子,比如中国文化中的将英语和日语词语渗入其中,这就是一种异化的现象。
归化和异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虽然其中不乏优劣,但它的发展对于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和保护多样性文化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
归化不仅是一种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也是一种文化交流和传播的过程,可以推动文化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提高文化水平。
异化也是一种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可以把社会的不同文化结合到一起,从而使多样性文化得以保留和发展,形成多元文化的新格局。
总之,归化和异化都是文化发展的必然现象,它可以使的文化交流和传播得到促进,同时也能够推动不同文化的结合和创新,以保存多样性文化价值观和促进社会文化发展。
文学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研究
文学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研究从古至今,“归化”和“异化”在翻译界一直是研究和争论的焦点之一。
对归化和异化的概念、理论依据,以及归化和异化的翻译进行了综述。
标签:归化;异化;翻译1归化和异化的定义归化与异化的说法最初是由西方的翻译理论家提出来的。
1813年,德国古典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在《论翻译的方法》中提出:“翻译的途径只有两种: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
”在这里,施氏只是描述了他所说的两种方法,并未授之以什么名称。
1995年,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在其‘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书中,将第一种方法称作“异化法”(foreignizing method or alienation),将第二种方法称作“归化法”(domestieating method or adaptation)。
归化(adaptation),又称domestication,是指以目的语文化为归缩,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异化(alienation),又称foreignization,是指以源语文化为归宿,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归化和异化作为翻译中处理文化差异问题上的两种对立意见,在翻译界一直是研究和争论的焦点之一。
2“归化”和“异化”的理论依据在对待翻译中怎样处理文化差异的问题上,翻译界内部出现了两种对立意见。
他们运用不同的翻译原则和方法,即“归化”和“异化”来表现原文。
归化主张译文应以目的语文化或译文读者为归宿,后者则认为译文应以源语文化或原文作者为归宿,并有各自的理由来为自己的观点辩护。
首先,主张在译文中保留源语文化的“异化派”提出如下的理由:(1)有必要让译文读者了解异国文化,而且这也往往是读者阅读译作的目的;(z)译者应相信读者的智力和想象力能理解异国文化的特异之处;(3)在目的语文化中移植进源语文化将会丰富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的语言表达方式;(4)翻译应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而且,这也正是翻译主要的目的;(5)序言如果不能传达源语世界的现象,就不能算是“忠实于原作”。
归化与异化:中国文学翻译研究的百年流变
在当代中国文学翻译研究中,归化和异化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随着全球化的 加速和跨文化交流的加强,翻译已经成为不同文化之间沟通的桥梁。归化和异 化作为两种重要的翻译策略,可以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 的文学作品。
谢谢观看
Hale Waihona Puke 第二部分:异化1、异化的定义和特点
异化是指在翻译过程中,以源语言为基准,将目标语言的文化、习俗、传统等 因素进行异质化的转换,以保持原文的文化和语言特色。异化的特点在于保留 原文的文化、语言、历史等因素,使译文更贴近原文的风格和韵味。
2、异化在中国文学翻译研究中 的流变
在中国文学翻译研究中,异化的流变也可以从清朝末年至今。在晚清时期,由 于西方文化的引入,异化开始出现。当时的译者采用音译、直译等方式,尽可 能保留原文的文化和语言特色2]。这种异化方式给中国读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 体验,也让他们开始接触到西方文化的思潮。
归化与异化:中国文学翻译研究的百年 流变
目录
01 引言
03 第二部分:异化
02 第一部分:归化
引言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也是中国文学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 部分。本次演示将回顾归化和异化在中国文学翻译研究中的百年流变,探讨归 化与异化的特点、应用及对中国文学翻译研究的价值。
第一部分:归化
在中国文学翻译研究中,归化的流变可以从清朝末年至今。在晚清时期,由于 西方文化的引入,归化开始出现。当时的译者多采用意译的方式,将西方文学 作品翻译成中文,以满足中国读者的需求。这种归化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 原文的文化和语言特色。
新中国成立后,归化翻译得到进一步发展。当时的译者更注重保持原文的文化 和语言特色,力求在保留原文韵味的同时,让中国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译文。 这种归化方式被称为“文化传真”,其目的是推动中国文化的“走出去”。
浅谈关于归化和异化的认识
浅谈关于归化和异化的认识归化和异化是翻译理论得热门话题,归化和异化之争大大推动了“归化”和“异化”得研究.该文是对归化和异化得一些理解和认识.归化;异化;翻译;文化意象1引言在我国翻译史上,异化和归化之争见于现代史上以“信”和“顺”为代表得直译和意译之间得大规模论战.近年来,国内得外语类学刊发表了很多有关归化和异化得文章,这些文章努力将西方文学批判和比较文学理论中关于归化和异化得讨论运用于翻译理论和实践之中,有得文章高屋建瓴,从文化得角度对直译和意译作出概括,还有得文章运用关联理论来寻求归化和异化得最佳关联点,这些文章从不同得角度拓宽了归化和异化得研究.归化和异化之争差不多成为翻译理论得热门话题.关于如此一个带有双重性咨询题得争论,往往难有最终得结论.争论得双方假如不从全然上调整自己得论证方法,提供充分可信得证据来支持自己得观点,新一轮得辩论也许将和历史上得直译和意译之争一样,最后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们必须清晰翻译过程不仅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得活动,而且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随着国际全球化,国与国之间得贸易往来,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在国与国之间得交流中,翻译活动起着越来越重要得作用.本文将从跨文化得角度,对翻译中得归化和异化现象加以剖析,以讲明归化和异化在翻译中得作用.2.语言与文化意象语言(language)不仅是人类思想感情表达与交流得工具,而且是文化得组成部分,是文化得载体.语言能真切地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生态地域、政治经济、物质文化、宗教信仰、风俗适应等.Wwwm不同得语言决定了不同民族得不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语言表达方式.文化意象(cultureimage)是“一种文化符号,它具有了相对固定得独特得文化含义,有得还带有丰富得意义,深远得联想,人们只要一提到它们,彼此间连忙心领神会,非常容易达到思想沟通.汉语、英语分属两大不同得语系.汉语是象形文字,而英语是一种字母文字.要在这两种截然不同得语际间进行成功切换,这对翻译工作者来讲不是件易事.3.异化和归化得概念非常多人关于理解归化和异化翻译得讨论仍存在一些误区,最明显得是将归化与异化翻译等同于直译与意译,将文学策略和文化得意识形态同语言得策略和翻译得技巧等同起来,从而将关于归化和异化得讨论拉回到传统和经验得讨论之中,如此做有碍归化和异化翻译研究得进展.直译与意译是归化和异化讨论得源头,在谈到直译和意译时,人们常常用英文词语literal translation 和free translation.一方面,我们理解得异化和归化是指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上得异化和归化.如此,我们就有必要区不“直译、意译”和“异化、归化”,而不能将它们混为一谈.另一方面,尽管异化和归化也能够在不同得语言结构层次上来讨论,然而,为便于操作,本文下面所用来作分类标准得异化和归化现象仅仅局限于词汇层上.有时我们讨论得语言层面得技术处理咨询题,即如何在保持原语形式得同时,不让其意义失真.而意译则认为语言有不同得文化内涵和表达形式,当形式成为翻译得障碍时,就要采取意译.在中国得翻译史上,赞成直译和意译得均有人在,近代有严复得“信达雅”及鲁迅得“宁信而不顺”等,基本上从直译和意译得角度来探讨翻译得原则.我们并不反对将直译、意译同归化、异化翻译放在一块讨论,但我们应该注意到它们之间得相似和差异.直译和意译是翻译得两种要紧得方法,它们并非是排斥性得,相反,它们是互补性得.一些学者谈到鲁迅,必将提到他得翻译主张“宁信而不顺”,而忽略了其他.事实上,鲁迅关于直译得真正含义是他在《且介亭杂文二集》得“题未定草”中所讲得:“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所以力求其易解,一则保持原作得丰姿.”可见,鲁迅并非不要顺,只是在两者不可兼得之时,才宁取信而舍顺.鲁迅得“硬译”,决不是生搬硬套,也不是逐字翻译,如英文得“lying on hisback”, 假如译成“卧在他得背上”便是死译,假如译成“坦腹高卧”便是胡译,它得直译应该是“仰卧着”.所以,我们今天偶然还能看到少数关于直译和意译得讨论,但有新见者鲜寡.4.归化与异化结合文化意象得具体实例翻译时必须注意特别得文化背景,不应违背文化背景得民族性或地域性,不宜过度归化.为了使读者易于同意,译文在一定程度上得变通是必定得,但完全意义上得归化会丧失原作得风格与情调.过度得归化是指译者在译文中滥用译入语中具有典型民族文化得表达方式来替代原语文化,生搬硬套,光在表面上做文章,不考虑其文化内涵,有时难免会破坏原文得异国情调,代之以不伦不类得本国情调,损害原语得民族文化信息.如把“as wise as solomon”译成“智如诸葛亮”,倒看起来外国也有了智多星诸葛亮;把“carry coal to newcastle”译为中国化俗语“倒贩槟榔到广东”,虽二者喻义相同,但喻体相差太大.鲁迅讲∶“尽力使它归化,依然尽量保持洋气呢?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则所以力求其易解,另外要保存原作丰姿,不应为比较顺眼起见就‘削低他得鼻子’、‘剜掉他得眼睛’”.例如:he moved in the direction of his desire, chanting apache scalp-music (stephen crane, the bride comes to the yellow sky)—他唱着《阿帕切头皮曲》,朝他理想得方向走去了.阿帕切人是北美印第安人得一个部落得人.从前,他们部落间战斗后常从打死得敌人头上割下带发得头皮作为战利品.假如翻译“apache scalp-music”时不加注讲明,所言人物得好斗和凶狠就非常难深刻地传达出来,读者也难理解其中得含义.由上面得两个例子我们能够看到,不管中国人翻译外国得东西依然外国人翻译中国得东西,都非常难完全结合文化意象,或称意象重构(reconstruction of culture image).文化意象重构这一巧夺天工得翻译手法在翻译中随处可见.如美国电影waterloo bridge这一片名原意为“滑铁卢桥”.众所周知,1817年英国在泰晤士河上出资建筑了滑铁卢桥,以此来纪念威灵顿公爵指挥英国军队打败拿破仑而取得得滑铁卢战役得胜利.假如依据英文直译成“滑铁卢桥”,乍一看,观众定会认为这是部与拿破仑打仗有关得战争片或介绍与该桥建筑有关得纪录片.但看过此片得观众都明白这是一部感人至深得爱情片.《魂断蓝桥》一开始,有如此一段画外音: announcer’s voice: at 11:15 this morning,the prime minister, speaking to the nation from number ten downing street, announced that great britain is at war with germany广播员得声音:今天上午11点15分,首相在唐宁街10号向全国发表了讲话,宣布英国与德国处于交战状态.应该指出此例忠实地译出了原文得字面层意义.但对“唐宁街10号”这一隐含文化意象地名不作些补充讲明得话,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一般观众会茫然不知其所云.译者宜对上述译文作恰如其分得增补修润,如:今天上午11点15分,首相在唐宁街10号———英国首相府邸向全国发表了讲话,宣布英国与德国处于交战状态.通过增补“英国首相府邸”,观众这才真正认识到了“唐宁街10号”得“庐山真面目”.至此,“唐宁街10号”所隐含得意象立体地展现在观众得面前,观众才真正明白得具有典型得起域文化地名“唐宁街10号”得全部文化内涵.5.结语我们不管从事什么样得翻译工作,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尤其要从具体得大背景分析,结合具体得文化,具体得语言环境,从文化得视角动身进行翻译,保持原文得特色与发挥译语优势并行相背,过分强调某一方面而牺牲另一方面都会走极端,二者相结合才能将一种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中言语得意义和内涵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出来.参考文献:[1]致礼翻译得异化和归化[j] 山东外语教学[2 ]刘重德“欧化”辨析——兼评归化现象[j] 外语与外语教学[3 ]刘英凯1987,归化——翻译得歧路,《现代外语》(2)[4 ]郭建中1998,翻译中得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外国语》[5 ]王东风2002,归化与异化:矛与盾得交锋,《中国翻译》[6 ]孟建钢2002,关于翻译原则二重性得最佳关联性解释,《中国翻译》。
论归化与异化及其文化延伸
论归化与异化及其文化延伸通过文化派翻译理论的观点审视以《道德经》为例的中国传统经典著作中归化和异化的翻译问题。
在中国文化强势的前提下,对《道德经》英译的趋势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今后对其中一些如“道”这样的文化术语的英译中需要归化与异化相结合更多的使用异化的翻译方法,尤其是进行采取音译。
标签:《道德经》;道;文化语境;归化;异化;音译1 异化与归化:直译与意译的文化延伸直译与意译所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在语言层面处理形式和意义,主要局限于语A层面的价值取向。
但翻译不仅仅局限于语A层面。
当我们突破语A因素的局限,将视野扩展到文化、哲学等领域,则引申出异化(foreignization)与归化(domestication)。
在世界和我国翻译史上,异化与归化早就有人提及。
鲁迅先生在论述翻译问题时曾提到过“归化”和“洋化”。
归化法和异化法较为准确的定义是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在翻译理论研究出现“文化转向”后于1995年提出的。
他认为,归化法是“采取民族中心主义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文语文化,’;异化法是“对这些文化价值观的一种民族偏离主义的压力,接受外语文本的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
正如美国翻译理论家勒弗菲尔(Lefevere)所指出的,翻译是一种文化“改写”,是一种文化“操纵”。
2 《道德经》的英译今后应采取的翻译方法《道德经》翻译实践中采取何种策略,以归化为主还是以异化为主,或者两者并重,非译者情绪、喜好随意决定,而取决于一定的社会因素。
勒弗菲尔认为,“两因素”自始至终影响着翻译,即意识形态(ideology)和/或译入语中占支配地位的“诗学观”(poetics)。
两者对翻译的影响是全面的,不仅影响着翻译过程,而且影响着翻译结果。
孙致礼教授梳理研究了我国近代文学翻译史,得出了我国近代文学翻译以归化翻译为主。
在西方列强社会长期处于的相对优越的社会环境下,西方知识分子形成了自己的意识形态,因而在翻译中“刻意借着各种操纵手段,利用译作表达自己的一套意识形态”,“不想在译作里传递自己不能接受的意识形态”,于是,便对原作从内容上进行“归化”处理。
文化交流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文化交流翻译的归化与异化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文化交流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现象,分析两者在翻译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及其影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翻译作为沟通的桥梁,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与交流。
因此,如何在保持原文文化特色的让译文更易于理解和接受,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课题。
归化与异化是翻译中的两种基本策略,它们在处理文化差异时具有不同的特点。
归化策略强调译文应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习惯,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而异化策略则强调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以展现原文的异域风情。
这两种策略在文化交流翻译中各有优劣,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本文首先将对归化与异化策略的定义、特点及其理论依据进行阐述,然后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这两种策略在文化交流翻译中的具体应用及其效果。
本文将对归化与异化策略在文化交流翻译中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翻译实践和文化交流有所启示。
二、归化翻译策略归化翻译策略,顾名思义,是指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倾向于采用目标语读者所熟悉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使得译文更加贴近目标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
这种翻译策略的核心目的是减少译文中的异质性,使得译文更加流畅、自然,易于被目标语读者接受和理解。
在归化翻译中,翻译者会尽可能地使用目标语中的对等词或表达方式来替代原文中的异域元素,以避免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理解障碍。
这样做的好处是,目标语读者在阅读译文时,不会感到过多的陌生感和距离感,而是能够顺畅地理解并接受译文所传达的信息。
然而,归化翻译策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翻译者过于追求译文的流畅性和自然性,可能会导致原文中的某些文化特色或异域风情在译文中被淡化或丢失。
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译文的文化传播功能,使得原文中的文化价值在译文中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
因此,在使用归化翻译策略时,翻译者需要把握好度,既要考虑到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文化背景,又要尽可能地保留原文中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价值。
文化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
文化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文化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两种策略,分析其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及其运用。
我们将对归化和异化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两者在文化翻译中的具体表现。
接着,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揭示归化和异化策略在实际文化翻译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归化和异化策略在文化翻译中的优缺点,以及如何选择和应用这两种策略。
我们将总结文化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价值,强调在跨文化交流中,应根据具体语境和翻译目的灵活运用归化和异化策略,以实现有效的文化传播和交流。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为文化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推动跨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
二、归化翻译策略归化翻译策略,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翻译手段,主张在翻译过程中以目标语言的文化为归宿,尽量使译文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传统,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归化翻译强调译文的自然流畅,减少源语言文化的陌生感,从而增强译文的可读性。
在归化翻译策略的指导下,译者会倾向于使用目标语言中的常见表达方式和文化元素,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融入译文所传达的情境。
这种策略注重译文与目标语言文化的融合,旨在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障碍。
归化翻译策略的优点在于,它能够使译文更加贴近目标语言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增强译文的可接受性。
同时,归化翻译还有助于传播目标语言文化,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然而,过度使用归化翻译策略可能导致源语言文化的某些独特元素丢失,使译文失去原有的文化色彩。
在实施归化翻译策略时,译者需要谨慎处理源语言文化元素与目标语言文化元素之间的关系,确保在保留源语言文化特色的使译文符合目标语言读者的阅读习惯。
这要求译者具备较高的跨文化意识和语言处理能力,以便在翻译过程中实现源语言文化元素与目标语言文化的有效融合。
归化翻译策略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翻译手段,有助于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然而,译者在运用这一策略时需要充分考虑源语言文化元素的保留和目标语言读者的阅读习惯,以实现源语言文化元素与目标语言文化的有效融合。
归化与异化
2.归化策略
从语言文化共核来看,人类语言有90%是相通的,这就为归化翻译奠定了基础。归化作为一种思想倾向,表现在对原文的自由处理上,要求译文通顺,以符合目的语读者兴趣。“归化”的一般做法是抓住原文语用意义,从目的语中选取与原文语用意义相同的表达来翻译。也就是说“归化”法是将原文独具特征的东西采取“入乡随俗”的方法融化到目的语中的转换方法。归化是语言形式上或者语言形式所负载的文化内涵倾向于目的语的翻译策略。总的说来,就是反对引入新的表达法,使语言本土化。例如:(1)“煞风景”若译成“Kill the scenery”将无人理解。最好还是按照英语的表达习惯译成“be a wet blank”更能为人接受。(2)“拍马屁”译为“lick sb’s boots”比“pack the horse’s buttock”更妥当。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归化更为读者考虑,从目的语出发。其长处就是能使译文读上去或听上去更通顺地道,能给读者带来一种亲切感。
2.2替代法
将原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语(物象)转换成译语中带有同等文化色彩的词语(物象)。这种用法多用于习语和比喻性词语的翻译。如:亚洲四小龙译为:four Asian tigers, as strong as a horse 译为:力大如牛。前例的译法除了考虑到英、汉语两种文化中“dragon”(龙)的不同的文化象征外,还考虑了两种文化中的“tiger”和“龙”的相同的文化象征后例则说明了两种文化中“horse”与“牛”在文化意义上是对等的。因为英国古代以马耕为主,英国人对马有深厚的情感,因此,在英美文化中马是勤劳和吃苦耐劳的象征。与此相反,在汉语民族的文化心理上,牛是吃苦耐劳的象征,是很通人性的动物。中国自古以来主要靠牛耕,且牛秉性勤劳忠厚,自然形成了中国人对牛的热爱和赞誉。
对归化与异化的探究
对归化与异化的探究归化和异化这两个概念一直都备受关注,既包含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又不能简单的将它们看作是两个面对面的概念,它们之间具有相互作用,互相依赖,从而对一个文化或一群人产生影响。
本文将着眼于归化与异化这两个概念,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它们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什么是归化?要说到归化,就不得不先提到文化归化,它指的是一个社会或一个个体从各种文化中获得影响,并在自己的文化体系中实现某种程度的结合和吸收,从而形成自己的文化。
文化归化的实质是一种同化现象,它可以以和平的方式和他文化交流,从而促进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促使文化创新和发展,增强文化自信心,提高文化水平,促进文化新兴。
它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带来了无形的、多方面的影响,并多次被历史学家和文化评论家所肯定,也被认为是一种有利的文化交流形式,可以促进文明的发展。
相反,异化则建立在一种不同的文化基础之上,它是一种社会异化的概念,指的是一个社会将它的文化独立于世界文化之外,在文化方面偏向自我封闭。
异化的本质是一种对特定文化的抵抗,它对文化的改变和变化有效地抵抗,坚持原有文化的传统,增强对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形成一种反向的文化影响,创造出社会文化的新形态。
异化已经成为文化传播过程中最常见的形式,它能够保护文化免受外来文化的伤害,并帮助本地意识形态建立独立的文化传播系统,以实现本地文化的复兴和繁荣。
文化归化和异化的相互关系是复杂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结为三种模式:一是归化与异化可以互为促进,即归化可以推动异化的发生,而异化也可以促进归化的发展;二是归化和异化可以并存,即归化和异化是一种平衡关系,它们可以相互激励,从而促进文化的发展;三是归化和异化可以互为冲击,即在异化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发生相互冲突,从而形成新的文化形式。
文化归化和异化有着紧密而复杂的关系,它们相互依赖,而且归化与异化双方的贡献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都有助于促进文化的发展,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文化交流和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文学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一)
文学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一)论文关键词:文学翻译;归化;异化论文摘要:文学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是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从简单回顾了归化、异化理论的生成及其演变。
指出归化和异化都是重要的翻译策略,两者相辅相成,对文学翻译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引言归化与异化是文学翻译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策略.本文简单回顾归化和异化策略在文学翻译中应用的历史,从晚清时期的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一百年归化为主调,20世纪最后20年对异化、归化的重新思考,二十一世纪的文学翻译:归化和异化的继续发展。
并指出归化和异化相辅相成,对立统一。
译者应根据在翻译中涉及的多种因素进行取舍,创造高品质的译品。
1归化和异化概述直译与意译是归化和异化讨论的源头。
直译和意译是翻译的两种主要的方法,八十年代初,张培基等学者所编的《英汉翻译教程》中解释直译(literaltranslation)为:“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
但直译不是死译或硬译。
”……九十年代出版的翻译教程阐释直译:“直译指翻译时要尽量保持原作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等,同时要求语言流畅易懂”(范仲英1994:90)。
而意译则认为语言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表达形式,当形式成为翻译的障碍时,就要采取意译。
翻译的归化/异化概念直接来源于1813年德国学者Schleiermacher(施莱尔马赫)《论翻译的方法》一文,文章指出翻译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引导读者靠近作者,另一种是引导作者靠近读者。
但并未授以具体名称。
1995年美国学者L.Venuti的《译者的隐形》定义这两种方法为异化/归化。
Venuti是异化派翻译的代表。
他提出“反翻译”的概念。
指出翻译的风格和其他方面在目的语的文本中要突出原文之“异”。
他说:“反对英美传统的归化,主张异化的翻译,是要发展一种抵御以目的语文化价值观占主导地位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以表现外国文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
从译者的文化取向看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从译者的⽂化取向看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2019-09-11提要:本⽂以《红楼梦》第三回杨宪益与霍克斯两个英译本为例,从⽂化意识⾓度对⽂中典型的⽂化专有项词语翻译进⾏对⽐,体现出中西⽅在宗教、伦理道德、政治等意识形态⽅⾯的⽂化差异对“异化”(以源语⽂化为归宿)与“归化”(以⽬的语⽂化为归宿)两种不同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最后作者建议性地提出了中国古典⽂学⽂化专有项词语的处理⽅法。
关键词:《红楼梦》⽂化专有词归化异化从⽂化翻译⾓度来看,翻译是语际间的信息传递,译者所⾯对的不仅仅是两种不同的语⾔,⽽且是两⼤⽚⽂化。
[1]语⾔的翻译不仅是语符表层指称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化的相互沟通和移植,翻译既涉及两种语⾔,更涉及两种⽂化。
[2] 《红楼梦》作为我国四⼤古典名著之⼀,蕴藏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家庭伦理、教育、宗教、习俗等⽅⾯的传统⽂化,堪称中国封建社会的缩影。
其中,杨⽒夫妇(杨宪益、戴乃迭)译本A Dream of Red Mansion和英国译者霍克斯The Story of the Stone是两部成功的译作,⽽两位译者在其⽂化背景、伦理道德观、价值观、⽣长环境和意识形态等⽅⾯存在显著差异,⽂化内容翻译上也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法,因此从⽂化⾓度对其翻译策略进⾏⽐较具有深刻的意义。
⼀、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狄1995年在《译者的隐⾝:⼀部翻译史》⼀书中讨论了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他主张⽂学翻译不应以消除异族特征为⽬标,⽽应在⽬标⽂本中设法把⽂化差异表现出来,他认为把异族的东西归化为我族的东西,这是⼀种“⽂化侵略”。
异化主张译⽂应以源语⽂化为归宿( source language culture oriented) ;归化提倡译⽂应以⽬的语⽂化为归宿(target language culture oriented)。
异化原则和策略强调译⽂应尽量传达源语承载的⽂化,使译⽂保持异域风貌、异调;归化原则和策略则使译⽂完全按照⽬标⽂化的意识形态和创作规范进⾏改造,⽬的在于译⽂应尽量适应及照顾⽬的语的⽂化习惯,便于读者接受。
归化与异化
归化 (domestication)是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译策略。它应尽可能的使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从而达到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文化对等”。归化法 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方法,是基于人类文化和语言的个性而发展。要求译者向译语读者靠拢,采取译语读者习惯的译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Domestication refers to the target-culture-oriented translation in which unusual expressions to the target culture are exploited and turned into some familiar ones so as to make the translated text intelligible and easy for the target readers.
然而事实证明,单纯地只采用异化或只采用归化都有可能造成文章的生涩难懂。
过度归化:He walked here, and walked there, fancying himself so very great!(《傲慢与偏见》)张经浩:他东走走,西荡荡,老鼠上秤自称自。孙致礼:他一会走到这,一会走到那,自以为非常了不起!
在《阿甘正传》中,阿甘在描述与珍妮的儿时友谊时说了这么一句: “From that day on, we were always together. Jenny and me like peas and carrots."对于这句话的直接翻译似乎是“从那天起我们总是在一起。珍呢和我就像豌豆和胡箩卜一样”。但这句翻译对子中国读者来说是晦涩难懂的,而导致的原因正是对子文化差异的不恰当处理。在西方国家,豌豆和胡萝卜常用在一起做菜,因而用在一起来比喻关系的密切。但中国观众无法理解这个比喻的文化内涵,单纯用直译的方法来翻译毫无疑问是不可取的。我们不妨用归化的手法将其译为“形影不离”,我们对于这一词语的含义非常熟悉,“形”和“影”的关系更是在汉语中有很多体现,如:形单影只、形影相吊等。译为“形影不离”既能准确表达阿甘的语义,又能为读者接受。
归化与异化
归化与异化引言归化与异化是翻译学领域的两个重要概念。
归化(domestication)指的是将外语文本转化为目标语言的文化习惯和语言规则,使之与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相契合;异化(foreignization)则是保持原文的文化和语言特色,尽量保持译文与原文的差异。
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在不同的翻译背景和目的下有不同的应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归化和异化的含义、原因以及对翻译的影响。
归化的含义和原因归化是指将外语文本转化为目标语言的文化习惯和语言规则。
归化的主要目的是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归化可以包括调整语法结构、词汇选择和表达方式等方面。
归化的原因可以从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两个方面来解释。
在语言层面上,不同语言之间存在许多差异,包括词汇、语法、语音等方面。
归化可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语法和习惯用法,减少译文与原文之间的障碍。
在文化层面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达方式也存在差异。
通过归化,可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文化的表达习惯和理解方式,使读者更易于接受。
异化的含义和原因异化是指在翻译过程中保持原文的文化和语言特色,尽量保持译文与原文的差异。
异化的主要目的是让读者感受到原文的独特之处,使其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语言风格。
异化可以包括保留原文的词汇、句法结构和表达方式等方面。
异化的原因主要来自于翻译的目的和目标读者的需求。
在某些情况下,译者可能希望保留原文中包含的文化元素和语言特色,以增加读者的阅读体验和交流效果。
此外,对于一些高度文学化的文本,异化可以表达原文的美感和风格,保留原作的艺术性和个性。
归化与异化的应用场景和影响归化和异化的应用场景取决于具体的翻译任务和目标读者的需求。
对于技术文档、科学论文等信息性较强的文本,通常应采用归化策略,使译文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而对于文学作品、诗歌等具有较强艺术性的文本,可以采用异化策略,保留原文的独特风格和表达方式。
归化和异化对翻译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浅谈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
公关论坛浅谈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文/王琪摘要:在各个国家联系日趋紧密的今天,翻译对促进各国的交流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
在处理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差异的过程中,就产生了两种重要的翻译方法。
归化法(Domesticating Method)和异化法(Foreignizing Method),选择哪种翻译方法是由作者意图、读者对象、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归化法和异化法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在实践中使用哪一种方法还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应该根据上下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本论文通过对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深入探讨,以期让翻译工作者更深入了解两种重要的翻译理论,为日后的翻译实践活动提供帮助。
在国与国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促进国与国文化的交流互鉴。
关键词:归化法;异化法;跨文化交际;源语文化;目的语文化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各地的联系日趋紧密,在当今这个跨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的时代,翻译对实现各民族的融合、交流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翻译工作已经不再是两种语言符号的转换,而是一种跨文化交际。
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的传播必须借助语言这个媒介;文化对语言起到了制约的作用,不同地区的文化下,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不同。
英语与汉语各自隶属于不同的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Language),汉语属于汉藏语系(Sino-Tibetan Language)。
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法、句法甚至篇章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要完成读者能够理解,又能体会到其中文化特征的英汉跨文化翻译是一项相对来讲比较困难的工作,很多来自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翻译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跨文化交际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研究中一对非常重要的范畴。
熟练掌握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对于开展国际交流、文化输出等大有益处。
一、何为翻译的“归化”和“异化”翻译与文化密切相关,一般而言,可以分成两种对立的看法,即归化法(Domesticating Method)和异化法(Foreignizing Method)这两种原则和方法。
归化与异化之争
归化与异化之争摘要:“归化”和“异化”是近几年来在译界争论不休的问题。
这篇文章就“归化”和“异化”的定义,发展过程以及译界普遍比较认可的结论做一个简要的概述。
关键词:翻译,归化,异化,文化“归化”是指以目的语为归宿,使译文表达流畅通达,易于目的语者所接受;“异化”则以原语为归宿,使原语文本中的“异质”文化特色得以保留。
说到翻译,就必须考虑到文化、翻译二者之间的关系。
文化、翻译二者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
翻译的重要目的之一在于语言与语言,文化与文化的相互转换,所以成功的翻译不仅仅需要良好的语言功底更需要语言转换过程中对所介入文化的精通来完成一即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
1990年Susan Bassnett和Andre Lefevere提出了“文化转向”这一术语,进一步明确了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参与。
翻译的过程不仅仅是语言转换的过程更是文化转换,“文化翻译”这一术语也随之出现。
文化翻译必然通过翻译策略得以实现,而文化翻译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策略的选择,因此文化翻译策略的选择成为译者不可回避的问题。
鉴于译界对文化翻译的定义驳杂繁多,并无定论,文章开始对文化翻译这一概念进行了厘定,认为文化翻译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翻译即从文化视角研究翻译,探讨翻译与文化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狭义的文化翻译则是文化信息的翻译。
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常常要求助于翻译策略来解决,即归化和异化策略。
由于二者对源语文化的态度存在差异并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孰轻孰重的争议已持续多年。
无论是奈达等主张的归化论,还是韦努蒂等倡导的异化论,就文化信息的翻译而言各有所长,各有其存在的价值:归化的翻译策略以目的语为归宿,使译文表达流畅通达,易于目的语者所接受;异化则以源语为归宿,使源语文本中的“异质”文化特色得以保留。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受到翻译目的、文本类型和读者背景及期待等因素的多重制约,采取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策略。
近些年来,随着翻译者对文化交流与传播重要性认识的逐渐加强,韦努蒂的翻译理论越来越受到译者的普遍关注。
浅析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认识
浅析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认识篇一:浅析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认识浅谈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摘要:归化和异化是处理语言形式与文化因素的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它是意译和直译的进一步延伸,从二者的概念入手,用实例阐述了它们在翻译过程中相辅相成,并用互补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归化;异化;概念;辩证关系一归化、异化的概念归化和异化这对翻译术语是由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于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中提出来的。
归化(domestication):是要把源语本土化,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归化翻译要求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译者必须像本国作者那样说话,原作者要想和读者直接对话,译作必须变成地道的本国语言。
归化翻译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
所以归化是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的一种翻译策略。
它应尽可能的使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从而达到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文化对等”。
Nina可以说是归化翻译的典型代表人物。
他提出了“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的概念。
他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出发,把目的语读者臵于首位,并仔细分析源语信息的意图。
Nina在各种不同场合重复他的这一观点,即“译文基本上应是源语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
在Nina看来,动态对等(或功能对等)的目的是,译文的表达方式应是完全自然的,并尽可能地把源语行为模式纳入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范畴。
这种关于翻译的概念不强调读者为了理解源语信息一定得接受源语文化的模式。
因此,他提出了“功能同构”的策略作为解决的方法,以求在不同体系中取得相同的效果。
异化(foreignization):是“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让读者向作者靠拢”。
在翻译上就是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即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
也谈“归化”与“异化”
也谈“归化”与“异化”一、本文概述1、简要介绍“归化”与“异化”这两个概念在翻译学中的起源和发展。
在翻译学中,“归化”与“异化”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起源于20世纪中期的翻译研究,并随着翻译理论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深化和拓展。
“归化”(Domestication)一词最早由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在1995年的《译者的隐身》一书中提出。
它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使译文贴近目标语读者的语言习惯、文化背景和审美取向,以减少译文的异质性,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
归化翻译倾向于使用目标语中的常见表达方式和习惯用法,以使译文更加流畅自然,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而“异化”(Foreignization)则是一种与归化相对的翻译策略,它强调保留源语的文化特色和语言风格,以展现源语的异质性。
异化翻译倾向于保留源语中的独特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以展现源语文化的独特魅力。
异化翻译的目的是为了让目标语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源语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
自韦努蒂提出这两个概念以来,“归化”与“异化”在翻译学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不同的翻译理论家和翻译实践者对于这两种翻译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持有不同的看法和主张。
然而,无论是归化还是异化,它们都是翻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策略和工具,对于实现翻译的目的和推动翻译理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阐述本文的写作目的,即探讨“归化”与“异化”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常常面临两种主要的策略选择:归化和异化。
这两种策略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深深植根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中。
归化策略倾向于使译文更加贴近目标读者的语言和文化习惯,以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而异化策略则更注重保持原文的异域风情和文化特色,让读者能够领略到源语言的独特魅力。
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希望深入探讨这两种策略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我们希望通过案例分析,具体阐述归化和异化如何在不同的翻译实践中发挥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译文的质量和读者的接受度。
归化和异化的总结
归化和异化的总结引言归化(Domestication)和异化(Foreignization)是翻译学中两个重要概念。
归化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根据目标语言的习惯和规范,将源语言的文本转化为目标语言的一种处理方式。
而异化则是尽可能地保留源语言的特点和风格,使翻译结果有源语言的味道。
本文将对归化和异化的概念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进行总结和分析。
归化的特点和运用归化是指将源语言的文本转化为符合目标语言的语法、习惯和风格的处理方式。
归化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符合目标语言习惯:归化使得翻译结果更符合目标语言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语言规范。
例如,将源语言的日期格式转化为目标语言的日期格式。
2.易于理解:归化使得翻译结果更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通过使用目标语言的常用词汇和习语,减少读者对于陌生词汇和文化背景的理解障碍。
3.兼顾文化差异:归化可以在尊重源语言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目标语言的文化特点。
通过调整表达方式和文化隐喻,使翻译结果更具有地域特色。
在翻译实践中,归化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翻译任务。
特别是在商务文件、科技文献等领域,为了确保准确传达源语言的信息,归化是一种常用的处理方式。
异化的特点和运用异化是指尽可能地保留源语言的特点和风格,使翻译结果有源语言的味道。
与归化相反,异化更注重保留源语言的原汁原味。
异化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保留源语言风格:异化允许源语言的特有风格和表达方式在翻译过程中得以保留,使目标语言读者能够感受到源语言的文化和语言氛围。
2.文化传递:异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传递源语言的文化信息和情感。
通过保留源语言的文化隐喻、习语和修辞手法,使得翻译结果贴近源语言的文化背景。
3.翻译的创造性:异化要求译者具备一定的创造性思维,使得翻译结果更具有艺术性和独特性。
通过运用诗歌形式、修辞手法等,使翻译结果更符合源语言原文的表达方式。
在文学翻译领域,异化被广泛运用。
通过保留源语言原文的特点和风格,使译文更具有文学价值和审美效果。
对归化与异化的探究
对归化与异化的探究近年来,归化和异化研究一直是文化研究中激烈争论和活跃的议题,被广泛用来理解多元文化社会中文化之间的关系,也被用来探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之间的影响及演变。
因此,归化与异化探究将更深入地探讨关于文化差异、文化相互作用以及文化融合等复杂文化关系。
简单来讲,归化是指一种社会文化的过程,即当一种新的文化或价值观引入一个文化环境时,旧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习惯将改变,受新文化价值观的影响,新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习惯将与旧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习惯相融合,而其最终结果是旧文化价值观和文化习惯完全被新文化价值观和文化习惯所取代。
异化是指新文化在某文化环境中接受其他文化,产生出新的变化,但不能完全取代原有文化,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多元文化生活内化在一起而不是新文化完全取代原有文化。
在这种情况下,旧文化价值观、文化习惯和新文化价值观、文化习惯将相互作用,并对彼此产生了影响,这样的新的文化状态显然比归化状态更为复杂。
因此,通过对归化和异化的探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新文化引入到社会时,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其演变状况,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复杂社会文化关系,从而更好地促进文化融合和文化多元化。
另外,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归化与异化的探究更能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有些文化会带来变化,而有些文化又会带来持久的效果,这种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塑造文化的照护与发展。
总之,归化和异化是文化环境中十分重要的两个概念,以前的文化研究对它们的了解并不够深入,但近年来,由于多元文化社会的发展,归化和异化的探析已开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文化关系,文化的差异化与多元化等概念,以及新文化如何与旧文化相融合,有助于更好的促进文化多元化和文化融合。
因此,归化与异化的探究对于研究文化社会及其复杂文化关系有重要意义,也是一个十分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归化与异化及其文化延伸(一)
摘要:通过文化派翻译理论的观点审视以《道德经》为例的中国传统经典著作中归化和异化的翻译问题。
在中国文化强势的前提下,对《道德经》英译的趋势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今后对其中一些如“道”这样的文化术语的英译中需要归化与异化相结合更多的使用异化的翻译方法,尤其是进行采取音译。
关键词:《道德经》;道;文化语境;归化;异化;音译
1异化与归化:直译与意译的文化延伸
直译与意译所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在语言层面处理形式和意义,主要局限于语A层面的价值取向。
但翻译不仅仅局限于语A层面。
当我们突破语A因素的局限,将视野扩展到文化、哲学等领域,则引申出异化(foreignization)与归化(domestication)。
在世界和我国翻译史上,异化与归化早就有人提及。
鲁迅先生在论述翻译问题时曾提到过“归化”和“洋化”。
归化法和异化法较为准确的定义是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蒂(LawrenceVenuti)在翻译理论研究出现“文化转向”后于1995年提出的。
他认为,归化法是“采取民族中心主义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文语文化,’;异化法是“对这些文化价值观的一种民族偏离主义的压力,接受外语文本的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
正如美国翻译理论家勒弗菲尔(Lefevere)所指出的,翻译是一种文化“改写”,是一种文化“操纵”。
2《道德经》的英译今后应采取的翻译方法
《道德经》翻译实践中采取何种策略,以归化为主还是以异化为主,或者两者并重,非译者情绪、喜好随意决定,而取决于一定的社会因素。
勒弗菲尔认为,“两因素”自始至终影响着翻译,即意识形态(ideology)和/或译入语中占支配地位的“诗学观”(poetics)。
两者对翻译的影响是全面的,不仅影响着翻译过程,而且影响着翻译结果。
孙致礼教授梳理研究了我国近代文学翻译史,得出了我国近代文学翻译以归化翻译为主。
在西方列强社会长期处于的相对优越的社会环境下,西方知识分子形成了自己的意识形态,因而在翻译中“刻意借着各种操纵手段,利用译作表达自己的一套意识形态”,“不想在译作里传递自己不能接受的意识形态”,于是,便对原作从内容上进行“归化”处理。
在一开始在1868年第一篇《道德经》的翻译中JohnChalmers就针对当时的西方对中国的了解很少,为了让西方读者们能更容易的理解道德经的基本内容,“道”采用了归化的翻译方法,将“道”译为西方哲学中常见的“reason”的概念。
再从“诗学观”上看,西方国家是先进的工业国,同时有着深厚的基督教文化积淀和传统,西方的知识分子往往以此为荣,不少人在翻译实践中喜欢圣经文学传统上靠拢,在语言上抛弃原文的“阶生”说法,在文化上尽量归化成西方的文化习惯。
总之,意识形态上的排他心理,以及“诗学观”上的自负心理,构成了英语特殊语境下的民族中心主义,导致了归化译法在《道德经》英译中长期占主导的局面,其中“道”就被分别译作了“way”、“god”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