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

合集下载

2021-2022学年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试卷(word版 含答案)

2021-2022学年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试卷(word版 含答案)

2021-2022学年青岛新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3分)1.在以下回收、绿色食品、节能、节水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个数为()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③在同一平面内,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④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⑤两点之间,线段最短.A.2B.3C.4D.53.如图,点B,F,C,E共线,∠B=∠E,BF=EC,添加一个条件,不能判断△ABC≌△DEF的是()A.AB=DE B.∠A=∠D C.AC=DF D.AC∥FD4.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有()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②如果∠1和∠2是对顶角,那么∠1=∠2.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④如果x2>0,那么x>0.A.1个B.2个C.3个D.4个5.如图,已知∠ABC=∠DCB,下列所给条件不能证明△ABC≌△DCB的是()A.∠A=∠D B.AB=DC C.∠ACB=∠DBC D.AC=BD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E,若AC平分∠DAB,且AB=AC,AC=AD,有四个结论:①AC⊥BD;②BC=DC;③△ABC≌△ADC;④△ABD是等边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7.若点P(2a﹣1,3)关于y轴对称的点为Q(3,b),则点M(a,b)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1,3)B.(﹣1,3)C.(﹣1,﹣3)D.(1,﹣3)8.如图,在△MPN中,H是高MQ和NR的交点,且MQ=NQ,已知PQ=5,NQ=9,则MH长为()A.3B.4C.5D.6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9.如果点P在x轴下方,到x轴的距离是5,到y轴的距离是2,那么点P的坐标为.10.如图,AB=12cm,CA⊥AB于A,DB⊥AB于B,且AC=4cm,P点从B向A运动,速度为1cm/s,Q点从B向D运动,速度为2cm/s,P、Q两点同时出发,运动秒后△CAP与△PQB全等.11.如果点P(x,y)的坐标满足x+y=xy,那么称点P为“和谐点”,若某个“和谐点”到x轴的距离为3,则P点的坐标为.12.如图,在△ABC中,AC=5,BC=8,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那么△ADC的周长为.1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3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是度.14.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片如图所示折叠后,再展开.如果∠1=66°,那么∠2=.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78分)15.(8分)如图,已知△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3),B(4,0),C(1,0).(1)画出△ABC,直接写出△ABC的面积;(2)画格点D,连接AD,使直线AD平分△ABC的面积;(3)若∠CAE=45°,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格点E的个数.16.(10分)如图,∠ABC+∠ECB=180°,∠P=∠Q.求证:∠1=∠2.在下列解答中,填空:证明:∵∠ABC+∠ECB=180°(已知),∴AB∥DE().∴∠ABC=∠BCD().∵∠P=∠Q(已知),∴PB∥()().∴∠PB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ABC﹣(),∠2=∠BCD﹣(),∴∠1=∠2(等量代换).17.(6分)(1)如图1,求作一点P,使P到两条直线的距离相等,且使PA=PB;(保留作图痕迹)(2)如图2,在△ABC中,AB=AC,点M、N在边BC上,且AM=AN,试判断BM和CN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18.(10分)求证: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9.(6分)如图,△ABC中,AD⊥BC,EF垂直平分AC,交AC于点F,交BC于点E,且BD=DE.(1)若∠BAE=40°,求∠C的度数;(2)若△ABC周长13cm,AC=6cm,求DC长.20.(10分)已知:在△ABC中,∠ABC=90°,AB=BC,CD平分∠ACB,交AB于D,过B作BE⊥AC交AC于点E,交CD的于点F.(1)根据描述补全图形;(2)试判断△BD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求证:.21.(8分)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CD=6cm,BC=10cm,点P从点B出发,以2cm/秒的速度沿BC向点C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1)PC=cm.(用t的代数式表示)(2)当t为何值时,△ABP≌△DCP?(3)当点P从点B开始运动,同时,点Q从点C出发,以vcm/秒的速度沿CD向点D 运动,是否存在这样v的值,使得△ABP与△PQC全等?若存在,请求出v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10分)如图:已知△ABC中,AD⊥BC于D,AE为∠BAC的平分线,且∠B=35°,∠C=65°,求∠DAE的度数.23.(10分)如图,已知△ABC和△CDE均是直角三角形,∠ACB=∠CED=90°,AC=CE,AB⊥CD于点F.(1)求证:△ABC≌△CDE;(2)若点B是EC的中点,DE=10cm,求AE的长.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3分)1.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2.解:①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原命题是假命题.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是真命题.③在同一平面内,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是真命题.④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原命题是假命题.⑤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真命题;故选:B.3.解:∵BF=EC,∴BF+FC=EC+FC,∴BC=EF,又∵∠B=∠E,∴当添加条件AB=DE时,△ABC≌△DEF(SAS),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当添加条件∠A=∠D时,△ABC≌△DEF(AAS),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当添加条件AC=DF时,无法判断△ABC≌△DEF,故选项C符合题意;当添加条件AC∥FD时,则∠ACB=∠DFE,故△ABC≌△DEF(ASA),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4.解: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所以①错误;如果∠1和∠2是对顶角,那么∠1=∠2,所以②正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不相邻的一个内角,所以③错误;如果x2>0,那么x≠0,所以④错误.故选:A.5.解:A、添加∠A=∠D可利用AAS判定△ABC≌△DCB,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添加AB=DC可利用SAS定理判定△ABC≌△DCB,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添加∠ACB=∠DBC可利用ASA定理判定△ABC≌△DCB,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添加AC=BD不能判定△ABC≌△DCB,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6.解:∵AB=AD,AC平分∠DAB,∴AC⊥BD,∴BE=DE,∴AC是DB的垂直平分线,∴BC=DC∵∴△ABC≌△ADC(SSS),∵AD=BD,∠DAB≠60°∴△ABD是正三角形不一定成立的,所以④错误.故①②③正确,故选:A.7.解:∵点P(2a﹣1,3)关于y轴对称的点为Q(3,b),∴2a﹣1=﹣3,b=3,解得:a=﹣1,故M(﹣1,3),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3).故选:C.8.解:∵MQ⊥PN,NR⊥PM,∴∠NQH=∠NRP=∠HRM=90°,∵∠RHM=∠QHN,∴∠PMH=∠HNQ,在△MQP和△NQH中,,∴△MQP≌△NQH(ASA),∴PQ=QH=5,∵NQ=MQ=9,∴MH=MQ﹣HQ=9﹣5=4,故选:B.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9.解:因为点P在x轴下方,到x轴的距离是5,所以点P的纵坐标是﹣5;因为点P到y轴的距离是2,所以点P的横坐标是2或﹣2,所以点P的坐标为(2,﹣5)或(﹣2,﹣5).故答案为:(2,﹣5)或(﹣2,﹣5).10.解:当△CPA≌△PQB时,BP=AC=4(cm),则BQ=AP=AB﹣BP=12﹣4=8(cm),A的运动时间是:4÷1=4(秒),Q的运动时间是:8÷2=4(秒),则当t=4秒时,两个三角形全等;当△CPA≌△PQB时,BQ=AC=4(cm),AP=BP=AB=6(cm),则P运动的时间是:6÷1=6(秒),Q运动的时间是:4÷2=2(秒),故不能成立.综上所述,运动4秒后,△CPA与△PQB全等.故答案为:4.11.解:∵某个“和谐点”到x轴的距离为3,∴y=±3,∵x+y=xy,∴x±3=±3x,解得:x=或x=.则P点的坐标为:(,3)或(,﹣3).故答案为:(,3)或(,﹣3).12.解:∵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DA=DB,∵△ADC的周长=DA+DC+AC,∴△ADC的周长=DB+DC+AC=BC+AC,而AC=5,BC=8,∴△ADC的周长=8+5=13.故答案为13.13.解:①当130°外角是底角的外角时,底角为:180°﹣130°=50°,∴顶角度数是180°﹣50°﹣50°=80°,②当130°外角是顶角的外角时,顶角为:180°﹣130°=50°,∴顶角为50°或80°.故答案为:50°或80°.14.解:由折叠的性质可知,∠1=∠3,∵∠1=66°,∴∠3=66°,∵长方形的两条长边平行,∴∠2+∠1+∠3=180°,∴∠2=48°,故答案为:48°.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78分)15.解:(1)如图,△ABC即为所求;△ABC的面积=3×3=4.5;(2)点D即为所求;(3)如图,∠CAE=45°,满足条件的格点E是6个.16.证明:∵∠ABC+∠ECB=180°(已知),∴AB∥DE(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BC=∠B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P=∠Q(已知),∴PB∥(CQ)(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PBC=(∠BCQ)(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ABC﹣(∠PBC),∠2=∠BCD﹣(∠BCQ),∴∠1=∠2(等量代换).故答案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Q,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CQ;∠PBC;∠BCQ.17.解:①②BM=CN.过点A作AP⊥BC于P,∵AB=AC,AP⊥BC,∴BP=CP,又∵AM=AN,AP⊥MN,∴PM=PN,∴BP﹣MP=CP﹣NP.即BM=CN.18.已知:△ABC,如图:求证:∠A+∠B+∠C=180°证明:过点A作直线MN∥BC,∵MN∥BC,∴∠MAB=∠B,∠NAC=∠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MAB+∠BAC+∠NAC=180°(平角的定义),∴∠B+∠BAC+∠C=180°(等量代换),即: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9.解:(1)∵AD垂直平分BE,EF垂直平分AC,∴AB=AE=EC,∴∠C=∠CAE,∵∠BAE=40°,∴∠AED=70°,∴∠C=∠AED=35°;(2)∵△ABC周长13cm,AC=6cm,∴AB+BE+EC=7cm,即2DE+2EC=7cm,∴DE+EC=DC=3.5cm.20.解:(1)如图所示,(2)△BDF为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ABC=90°,AB=BC,BE⊥AC,∴∠ABE=∠CBE=∠A=∠BCA=45°,∵CD平分∠BCA,∴∠BCD=∠ACD=22.5°,∴∠BFE=∠BDC=67.5,∴BD=BF,∴△BDF为等腰三角形;(3)如图1,延长CB到H使BH=BF,∵∠ABE=∠CBE=∠A=∠BCA=45°,∴BE=EC=EA=,∵∠ABC=90°,∴∠HBD=90°,∵BD=BF,∴BD=BH,∴∠H=∠BDH=45°,在△ACD和△HCD中,,∴△ACD≌△HCD(AAS),∴AC=CH,∴BE=.21.解:(1)点P从点B出发,以2cm/秒的速度沿BC向点C运动,点P的运动时间为t 秒时,BP=2t,则PC=(10﹣2t)cm;故答案为:(10﹣2t);(2)当△ABP≌△DCP时,则BP=CP=5,故2t=5,解得:t=2.5;(3)①如图1,当△ABP≌△QCP,则BA=CQ,PB=PC,∵PB=PC,∴BP=PC=BC=5,2t=5,解得:t=2.5,BA=CQ=6,解得:v=2.4(cm/秒).②如图2,当△ABP≌△PCQ,则BP=CQ,AB=PC.∵AB=6,∴PC=6,∴BP=10﹣6=4,2t=4,解得:t=2,CQ=BP=4,v×2=4,解得:v=2;综上所述:当v=2.4cm/秒或2cm/秒时△ABP与△PQC全等.22.解:∵∠B=35°,∠C=65°,∴∠BAC=180°﹣∠B﹣∠C=180°﹣35°﹣65°=80°.∵AE为∠BAC的平分线,∴∠EAC=∠BAC=×80°=40°.∵AD⊥BC,∴∠ADC=90°,在△ADC中,∠DAC=180°﹣∠ADC﹣∠C=180°﹣90°﹣65°=25°,∴∠DAE=∠EAC﹣∠DAC=40°﹣25°=15°.23.(1)证明:∵AB⊥CD,∴∠FAC+∠ACF=90°,∵∠ACE=90°,∴∠DCB+∠ACF=90°,∴∠FAC=∠DCB,在△ABC和△CDE中,,∴△ABC≌△CDE(ASA);(2)解:∵△ABC≌△CDE,∴DE=BC=10cm,∵点B是EC的中点,∴EC=2BC=20cm,∴AC=EC=20cm,在Rt△AE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E==20(cm).。

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答案青岛版

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答案青岛版

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答案青岛版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第1课时一、填空1、相等;相等2、互补3、120;60二、选择题4、C5、B6、B三、解答题7、解:由题意知:∠C:∠D=13:5,∠C+∠D=180°∵∠A=∠C,∠B=∠D∴∠C=180°×13/(13+5)=130°,∠D=18°-130°=50°∴∠A=∠C=130°,∠B=∠D=50°8、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CD∥AB∴∠A=∠C∴∠1=∠BEC∵∠A=∠1=60°∴∠BEC=∠C=60°∴△BCE是等边三角形∴CE=BC∴CE=AD9、证明:∵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AE=DF,DE=AF∵AB=BE+AE∴AB=BE+DF∵AC=AF+FC∴AC=AF+FC∴AC=ED+FC∴BE+ED+DF+FC=AB+AC【探索与创新】10、证明:延长FD交AB于N,延长ED交AC于M∵DE∥AB,EG∥AC∴四边形AGEM是平行四边形∴GE=AM又∵FH∥AB,DF∥AC∴四边形ANFH是平行四边形∴FH∥AN同理可得四边形DEGH与四边形DFHM均为平行四边形∴DE=NG,DF=MH又∵AN+NG+BE=AB,AM+MH+HC=AC∴BE+GE+ED+DF+FH+HC=AB+AC(解题思路:解答此题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证得四边形AGEM、四边形AHFN、四边形DEGN、四边形DFHM均为平行四边形即可,再由等量代换求得BE+GE+ED+DF+FH+HC=AB+AC)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第1课时【复习与巩固】一、填空1、四个角都是直角且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2、23、10cm、5cm二、选择题4、B5、A6、A三、解答题7、证明:∵BE是△ABC的高,M为BC的中点∴ME=1/2BC∵CF是△ABC的高,M为BC的中点∴MF=1/2BC∴ME=MF【拓展与延伸】8、证明:∵BE=CF∴BE+EF=FC+EF即BF=EC∵四边形ABCD是矩形∴∠B=∠C=90°,AB=CD,∠BAD=∠CDE在△ABF和△DCE中,AB=CD,∠B=∠C,FB=FC ∴△ABF≌△DCE∴∠BAF=∠CDE∴∠DAF=∠ADE∴AP=DP【探索与创新】9、AD=CF,证明如下:∵四边形ABCD是矩形∴CD∥AE,AB=CD∴∠AED=∠FDC∵DE=AB∴DE=AB=CD又∵CF⊥DE∴∠CFD=∠A=90°∴△ABE≌△FCD(AAS)∴AD=CF中位线定理【复习与巩固】一、填空题1、12cm;20cm;24cm2、53、2a二、选择题4、B5、B三、解答题6、四边形EGFH是平行四边形∵F、H分别是CD、BD的中点∴FH是△DBC的中位线∴FH∥BC,FH=1/2BC同理可得:GE是△ABC的中位线,GE∥BC,GE=1/2BC ∴GE∥FH且GE=FH∴四边形EGFH是平行四边形【拓展与延伸】7、证明:∵DE∥BC∴∠ADE=∠B,∠AED=∠C∴△ADE∽△ABC∴AD/AB=AE/AC∵D是AB的中点∴AD/AB=AE/AC=1/2【探索与创新】8、AP=AQ,证明如下:取BC的中点H,连接MH、NH∵M、H为BE、DC的中点∴MH∥EC且MH=1/2EC∵N、H为CD、BC的中点∴NH∥BD且NH=1/2BD∵BD=CE∴MH=NH∴∠AMN=∠ANB∵MH∥EC∴∠AMN=∠PQA,∠HNM=∠QPA ∴△APQ为等腰三角形∴AP=AQ。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数学青岛版期中考试(含答案解析考点)150333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数学青岛版期中考试(含答案解析考点)150333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数学青岛版期中考试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考试总分: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1.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200∘,则∠B的度数是( )A.100∘B.160∘C.80∘D.60∘2. 下列命题,其中是真命题的为( )A.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B.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C.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D.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3. 物体自由下落时,下落距离h(单位:米)可用公式h=5t2来估算,其中t(t>0,单位:秒)表示物体下落的时间.若一个篮球掉入80米深的山谷中,下落过程看作成物体自由下落,篮球落人谷底前不与其他物体接触,则篮球掉落到谷底需要的时间为( )A.2秒B.4秒C.16秒D.20秒4. 比较2.5,−3,√7的大小,正确的是()A.−3<2.5<√7B.2.5<−3<√7C.−3<√7<2.5D.√7<2.5<−35. 下列二次根式,不能与√2合并的是( )A.√12B.√8C.√12D.−√186. 已知a>b,下列关系式中一定正确的是( )A.a2<b2B.2a<2bC.a+2<b+2D.−a<−b7. 不等式2x+1>−3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B.C.D.8. 当0<a<1时,√(a−1a)2−1a=( ) A.aB.−aC.a −2aD.2a −a卷II (非选择题)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6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30分 )9. 假期到了,17名女教师外出培训,住宿时2人间和3人间可供租住,每个房间都要住满,她们有________种租住方案.10. ①|2−√5|=________.②√8×√12=________.③写出−√5和√10之间的所有整数________.11. 如图:点E 、F 、G 、H 分别是四边形ABCD 各边的中点.当四边形ABCD 满足条件________时,四边形EFGH 是菱形.12. 如图,在△ABC 中,点M 是BC 边上的中点,AN 平分∠BAC ,BN ⊥AN 于点N ,若BN =3,AN =4,MN =1,则AC的长是________.13. 如图,以数轴的单位长度线段为边作一个正方形,以表示数1的点为圆心,正方形对角线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A ,则点A 表示的数是________.14. 不等式组{x −2(x −1)<3,3−12x ≥x 的解集为________ .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10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50分 )15. 计算: (12)−2+|2−√12|−4cos30∘+(π−3.14)0.16. 解下列不等式(组):(1)5(x +2)4>2x −2;(2){5x −2>3(x −2);x −103≤1−32x.17. 已知不等式3x −2<5x +1 的最小正整数解是方程4x −32ax =7的解,求a 的值.18.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E ,F 是直线DB 上两点,且DF =BE .求证: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19. 已知b 是最小的正整数,且a ,b 满足(c −5)2+|a +b |=0,请回答问题:(1)请直接写出a ,b ,c 的值;(2)数轴上a ,b ,c 所对应的点分别为点A ,B ,C ,点M 是A ,B 之间的一个动点,其对应的数为m ,请化简|2m|(请写出化简过程);(3)在(1),(2)的条件下,点A ,B ,C 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 同时,点B 和点C 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t 秒钟过后,点B 与点C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 ,点A 与点B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 .请问:BC −AB 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 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20.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 AB ⊥AC ,AB =3,BD =2√10,求AD 的长.21. 如图所示,将长方形ABCD 沿直线BD 折叠,使点C 落在点C ′处,BC ′交AD 于E ,AD =8,AB =4,求△BED 的面积.22. 如图,在5×5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四边形ABCD 的顶点都在格点上(格点:小正方形的顶点).(1)求四边形ABCD 的边AB 的长;(2)连接BD ,试判断△BCD 的形状.23. 某商店计划购进一批A ,B 两种型号的计算器共50只,两型号计算器的进价和利润如表所示,商店所获利润不少于购进总成本的25%.问该商店至少要采购B 型计算器多少只?型号A B进价元/只4060利润元/只918 24. 观察下列等式:第一个等式:1√2−1=2−1√2−1=(√2−1)(√2+1)√2−1=√2+1第二个等式:1√3−√2=3−2√3−√2=(√3−√2)(√3+√2)√3−√2=√3+√2第三个等式:12−√3=4−32−√3=(2−√3)(2+√3)2−√3=2+√3…请回答下列问题:(1)则第四个等式为________.(2)用含n(n为正整数)的式子表示出第n个等式为________.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1.【答案】C【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AD//BC.∵∠A+∠C=200∘,∴∠A=100∘,∴∠B=180∘−∠A=80∘.故选C.2.【答案】B【考点】正方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解析】根据矩形的定义作出判断;根据菱形的性质作出判断;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作出判断;根据正方形的判定定理作出判断.解:A,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故本选项错误;B,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正确;C,两条对角线相等且相互平分的四边形为矩形,故本选项错误;D,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3.【答案】B【考点】算术平方根【解析】根据h=5t 2,把公式变形成用h表示t的形式即可.【解答】解:把h=80代入h=5t 2得5t2=80,即t2=16,∵t>0,∴t=4.故选B.4.【答案】A【考点】实数大小比较【解析】先求得它们的平方,然后再比较即可.【解答】解:∵ 2.52=6.25,(√7)2=7,∴ 2.5<√7,∴ −3<2.5<√7.故选A.5.【答案】C同类二次根式【解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把各个二次根式化简,根据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判断即可.【解答】解:A 、√12=√22,能与√2合并;B 、√8=2√2,能与√2合并;C 、√12=2√3,不能与√2合并;D 、−√18=−3√2,能与√2合并,故选:C .6.【答案】D【考点】不等式的性质【解析】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解答】解:一个数的绝对值越大,则其平方越大.当a ,b 为正数时,|a |>|b |,∴a 2>b 2,故选项A 错误;由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可得2a >2b ,a +2>b +2,−a <−b,故选项B,C 错误,D 正确.故选D .7.【答案】C【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不等式两边减1,得2x>−4,再两边同时除以2,得x>−2,即为该不等式的解集,故其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C.8.【答案】B【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解析】首先根据已知确定a<1a,再利用绝对值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求出即可.【解答】解:∵0<a<1,∴a<1a,即a−1a<0,∴√(a−1a)2−1a=1a−a−1a=−a.故选B.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6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30分)9.【答案】3【考点】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解析】设住3人间的需要x间,住2人间的需要y间,根据总人数是17人,列出不定方程,解答即可.【解答】解:设住3人间的需要有x间,住2人间的需要有y间,3x+2y=17,因为,2y是偶数,17是奇数,所以,3x只能是奇数,即x必须是奇数,当x=1时,y=7,当x=3时,y=4,当x=5时,y=1,综合以上得知,第一种是:1间住3人的,7间住2人的,第二种是:3间住3人的,4间住2人的,第三种是:5间住3人的,1间住2人的,所以有3种不同的安排.故答案为:3.10.【答案】√5−2,2,−2,−1,0,1,2,3【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解析】①先估算出√5的取值范围,再去绝对值符号即可;②利用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③先估算出−√5、√10的取值范围,再找出符合条件的整数即可.【解答】√12=√8×12=√4=2(2)故答案为:2(3)③因故答案为:√5−2(1)②√8×为−3<−√5、√10<4,所以−√5和√10之间的所有整数:−2,−1,0,1,2,3.故答案为:2,−1,0,1,2,3.11.【答案】AC=BD【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菱形的判定【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及菱形的判定.【解答】解:连接AC,BD,∵E,F,G,H分别是边AB,BC,CD,AD的中点,∴EF//=12AC,GH//=12AC,∴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当AC=BD时,EF=EH,四边形EFGH为菱形,故答案为:AC=BD.12.【答案】7【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析】本题目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解题关键是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根据这两个定理来解答即可.【解答】解:如图:延长BN交AC于D,∵AN平分∠BAC,BN⊥AN于点N,∴BN=ND,AB=AD,∵BN=3,AN=4,∴AB=AD=5.∵点M是BC边上的中点,BN=ND,∴MN//CD,MN=12CD.∵MN=1,∴CD=2,∴AC=AD+CD=5+2=7.故答案为:7.13.【答案】1−√2【考点】在数轴上表示实数勾股定理【解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再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点A表示的数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正方形的边长为1,∴BC=√12+12=√2,∴AC=√2,即|A−1|=√2,∴点A表示的数是1−√2.故答案为:1−√2.14.【答案】−1<x≤2【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x−2(x−1)<3①,3−12x≥x②,解:解①得x>−1,解②得x≤2,∴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2.故答案为:−1<x≤2.三、解答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50分)15.【答案】解:(12)−2+|2−√12|−4cos30∘+(π−3.14)0=22+|2−2√3|−4×√32+1=4+2√3−2−2√3+1=3.【考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绝对值实数的运算【解析】利用零指数幂,绝对值,特殊角的三角函数,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求解即可.【解答】解:(12)−2+|2−√12|−4cos30∘+(π−3.14)0=22+|2−2√3|−4×√32+1=4+2√3−2−2√3+1=3.16.【答案】解:(1)5(x+2)4>2x−2,不等式两边同乘以4,得:5(x+2)>4(2x−2),化简得x<6.{5x−2>3(x−2)①,x−103≤1−32x②,(2)由①得,x>−2,由②得,x≤2611,故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2611.【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析】无无【解答】解:(1)5(x+2)4>2x−2,不等式两边同乘以4,得:5(x+2)>4(2x−2),化简得x<6.{5x−2>3(x−2)①,x−103≤1−32x②, (2)由①得,x>−2,由②得,x≤2611,故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2611.17.【答案】解:解不等式3x−2<5x+1得x>−32,所以最小正整数解是x=1.把x=1代入4x−32ax=7,得4×1−32a×1=7,所以a=−2.【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解析】暂无【解答】解:解不等式3x−2<5x+1得x>−32,所以最小正整数解是x=1.把x=1代入4x−32ax=7,得4×1−32a×1=7,所以a=−2.18.【答案】证明:如图,连接AC ,交BD 于点O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O =CO ,DO =BO ,∵DF =BE ,FO =FD +DO ,EO =EB +BO ,∴FO =EO ,∵FO =EO ,AO =CO ,∴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应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解析】暂无【解答】证明:如图,连接AC ,交BD 于点O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O =CO ,DO =BO ,∵DF =BE ,FO =FD +DO ,EO =EB +BO ,∴FO =EO ,∵FO =EO ,AO =CO ,∴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19.【答案】解:(1)∵b 是最小的正整数,∴b =1.∵(c −5)2+|a +b |=0,∴a =−1,c =5.(2)由(1)知,a =−1,b =1,a ,b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分别为A ,B ,①当m <0时,|2m|=−2m ;②当m ≥0时,|2m|=2m .(3)BC −AB 的值不随着时间t 的变化而改变,其值是2,理由如下:∵点A 都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左运动,点B 和点C 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BC =3t +4,AB =3t +2,∴BC −AB =(3t +4)−(3t +2)=2.【考点】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数轴【解析】(1)先根据b 是最小的正整数,求出b ,再根据c 2+|a +b |=0,即可求出a 、c ;(2)先得出点A 、C 之间(不包括A 点)的数是负数或0,得出m ≤0,再化简|2m|即可;(3)先求出BC =3t +4,AB =3t +2,从而得出BC −AB =2.【解答】解:(1)∵b 是最小的正整数,∴b =1.∵(c −5)2+|a +b |=0,∴a =−1,c =5.(2)由(1)知,a =−1,b =1,a ,b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分别为A ,B ,①当m <0时,|2m|=−2m ;②当m ≥0时,|2m|=2m .(3)BC −AB 的值不随着时间t 的变化而改变,其值是2,理由如下:∵点A 都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左运动,点B 和点C 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BC =3t +4,AB =3t +2,∴BC −AB =(3t +4)−(3t +2)=2.20.【答案】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BO =DO ,AO =OC ,AD =BC ,又∵BD =2√10,∴BO =√10,∵AB ⊥AC ,AB =3,∴AO =√10−9=1,∴AC =2,∴BC =√32+22=√13,∴AD =√13.【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BO =DO ,AO =OC ,AD =BC ,又∵BD =2√10,∴BO =√10,∵AB ⊥AC ,AB =3,∴AO =√10−9=1,∴AC =2,∴BC =√32+22=√13,∴AD =√13.21.【答案】解:∵四边形ABCD 是长方形,∴AD//BC ,∴∠2=∠3,由折叠性质得,∠1=∠2,∴∠1=∠3,∴BE =DE .设BE =x ,则DE =x ,∴AE =AD −DE =8−x ,在Rt △ABE 中,AB 2+AE 2=BE 2,∴42+(8−x)2=x 2,解得:x =5,∴DE =5,∴S △BED =12DE ⋅AB=12×5×4=10.【考点】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解析】左侧图片未给出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 是长方形,∴AD//BC ,∴∠2=∠3,由折叠性质得,∠1=∠2,∴∠1=∠3,∴BE =DE .设BE =x ,则DE =x ,∴AE =AD −DE =8−x ,在Rt △ABE 中,AB 2+AE 2=BE 2,∴42+(8−x)2=x 2,解得:x =5,∴DE =5,∴S △BED =12DE ⋅AB=12×5×4=10.22.【答案】解:(1)AB =√52+12=√26.(2)如图,连接BD ,则BC 2=22+42=20,CD 2=12+22=5,BD 2=32+42=25,∴BC 2+CD 2=BD 2,∴△BCD 是直角三角形.【考点】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析】(1)借助网格,根据勾股定理直角计算即可;(2)首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各边的平方,然后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即可.【解答】解:(1)AB =√52+12=√26.(2)如图,连接BD ,则BC 2=22+42=20,CD 2=12+22=5,BD 2=32+42=25,∴BC 2+CD 2=BD 2,∴△BCD 是直角三角形.23.【答案】解:设要采购B 型计算器x 只,根据题意可得18x +9(50−x)≥[60x +40(50−x)]×25%,解得x ≥12.5.答:该商店至少要采购B 型计算器13只.【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实际应用【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设要采购B 型计算器x 只,根据题意可得18x +9(50−x)≥[60x +40(50−x)]×25%,解得x ≥12.5.答:该商店至少要采购B 型计算器13只.24.【答案】1√5−2=5−4√5−2=(√5−2)(√5+2)√5−2=√5+2.1√n +1−√n =n +1−n √n +1−√n =(√n +1−√n )(√n +1+√n )√n +1−√n =√n +1+√n.【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5−2=5−4√5−2解:(1)根据题中式子规律可得1=(√5−2)(√5+2)√5−2=√5+2.√5−2=5−4√5−2=(√5−2)(√5+2)√5−2=√5+2.故答案为:1(2)根据题意得1√n+1−√n=n+1−n√n+1−√n=(√n+1−√n)(√n+1+√n)√n+1−√n=√n+1+√n.√n+1−√n=n+1−n√n+1−√n故答案为:1=(√n+1−√n)(√n+1+√n)√n+1−√n=√n+1+√n.。

难点详解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8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必考点解析试题(含详解)

难点详解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8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必考点解析试题(含详解)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8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必考点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 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A 、B 、M 、N 四人去公园玩跷跷板.设M 和N 两人的体重分别为m 、n ,则m 、n 的大小关系为( )A .m <nB .m >nC .m =nD .无法确定2、已知关于x 的分式方程()()232626mx x x x x +=----无解,且关于y 的不等式组()4434m y y y ->⎧⎨-≤+⎩有且只有三个偶数解,则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m 的乘积为( )A .1B .2C .4D .83、若数a 使关于x 的不等式组()324263x x x a ⎧+<+⎨-≤⎩有且仅有5个整数解,且使关于y 的分式方程312122y a y y++=--有整数解,则满足条件的所有a 的值之和是( ) A .﹣21 B .﹣12 C .﹣14 D .﹣184、如果关于x 的方程35122x a x x ++=--有正整数解,且关于x 的不等式组2()641115x a x a x x +≤+-⎧⎪-⎨-<⎪⎩的解集为6x <-,则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a 之和为( )A .4B .3C .2D .15、若x y >,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 .x y ->-B .22x y <C .66x y <D .44x y +>+6、若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3242741x m x x x -+⎧⎪⎨⎪++⎩的解集为32x ,且关于y 的方程2(53)322m y y ---=的解为非负整数,则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m 的和为( )A .2B .7C .11D .107、某矿泉水每瓶售价1.5元,现甲、乙两家商场 给出优 惠政策:甲商场全部9折,乙商场20瓶以上的部分8折.老师要小明去买一些矿泉水,小明想了想觉得到乙商场购买比较优惠.则小明需要购买的矿泉水的数量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20B .x >40C .x ≥40D .x <408、若x y <,且()()33->-a x a y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3a <B .3a >C .3a ≥D .3a ≤9、若方程组233x y k x y +=⎧⎨-=-⎩的解满足20x y +>,则k 的值可能为( ) A .-1 B .0 C .1 D .210、如果关于x 的分式方程3111ax x x =---的解为整数,且关于y 的不等式组()322242y y y y a +⎧≥+⎪⎨⎪+>+⎩有解,则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a 的和为( )A .-1B .0C .1D .4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某测试共有20道题,每答对一道得5分,每答错一道题扣1分,若小明得分要超过90分,设小明答对x 道题,可列不等式 _____.2、不等式组5202131x x x <⎧⎨-<+⎩的解集为_________. 3、如果关于x 的不等式mx ﹣2m >x ﹣2的解集是x <2,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4、某种商品的进价为500元,售价为750元,由于换季,商店准备打折销售,但要保持该商品的利润率不低于20%,那么最多可以打______折.5、关于x 的不等式组1(25)131(3)2x x x x a ⎧+>+⎪⎪⎨⎪+≤+⎪⎩的所有整数解的和为﹣5,则a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 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已知:A =222111x x x x x -+--+. (1)化简A ;(2)若x 为不等式a +1≥3的最小整数解,求A 的值.2、先化简,再求值:(x -1-1x x +)÷221x x x ++,其中x 是不等式组()213324x x x ⎧⎨≥⎩-<++的整数解. 3、六•一前夕,某幼儿园园长到厂家选购A 、B 两种品牌的儿童服装,每套A 品牌服装进价比B 品牌服装每套进价多25元, 已知用2000元购进A 种服装的数量是用750元购进B 种服装数量的2倍.(1)求A 、B 两种品牌服装每套进价分别为多少元?(2)该服装A 品牌每套售价为130元,B 品牌每套售价为95元,服装店老板决定,购进B 品牌服装的数量比购进A 品牌服装的数量的2倍还多4套,两种服装全部售出后,可使总的获利超过1200元, 则最少购进A 品牌的服装多少套?4、对于数轴上给定两点M 、N 以及一条线段PQ ,给出如下定义:若线段MN 的中点R 在线段PQ 上(点R 能与点P 或Q 重合),则称点M 与点N 关于线段PQ “中位对称”.如图为点M 与点N 关于线段PQ“中位对称”的示意图.已知:点O为数轴的原点,点A表示的数为﹣1,点B表示的数为2(1)若点C、D、E表示的数分别为﹣3,1.5,4,则在C、D、E三点中,与点A关于线段OB“中位对称”;点F表示的数为t,若点A与点F关于线段OB“中位对称”,则t的最大值是;(2)点H是数轴上一个动点,点A与点B关于线段OH“中位对称”,则线段OH的最小值是;(3)在数轴上沿水平方向平移线段OB,得到线段O'B',设平移距离为d,若线段O'B'上(除端点外)的所有点都与点A关于线段O'B'“中位对称”,请你直接写出d的取值范围.5、为了更安全地开展冰上运动某校决定购进一批护肘及护膝.已知用900元购进护膝的数量比用400元购进护肘的数量多10副,且每副护膝价格是每副护肘价格的1.5倍.(1)每副护肘和护膝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2)若学校决定用不超过8000元购进两种护具共300副,且护肘数量不多于102副,求有哪几种购买方案;(3)在(2)的条件下,若已知商家每副护肘的进价为15元,每副护膝的进价为20元,为支持学校的冰上运动,该商家准备正好用去方案中的最大利润的10%再次购进两种护具赠送给学校,请直接写出最多可赠送护膝多少副?-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解析】【分析】设A,B两人的体重分别为a,b,根据题意列出等式和不等式,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设A ,B 两人的体重分别为a ,b ,根据题意得:a +m =n +b ,a >b ,∴m <n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根据题意列出等式和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2、B【解析】【分析】分式方程无解的情况有两种,第一种是分式方程化成整式方程后,整式方程无解,第二种是分式方程化成整式方程后有解,但是解是分式方程的增根,以此确定m 的值,不等式组整理后求出解集,根据有且只有三个偶数解确定出m 的范围,进而求出符合条件的所有m 的和即可.【详解】解:分式方程去分母得:()22()63mx x x +-=-,整理得:6(10)m x --=,分式方程无解的情况有两种,情况一:整式方程无解时,即10m -=时,方程无解,∴1m =;情况二:当整式方程有解,是分式方程的增根,即x =2或x =6,①当x =2时,代入6(10)m x --=,得:280m -=解得:得m =4.②当x =6时,代入6(10)m x --=,得:6120m -=,解得:得m=2.综合两种情况得,当m=4或m=2或1m=,分式方程无解;解不等式443(4)m yy y->⎧⎨-≤+⎩,得:48 y my<-⎧⎨≥-⎩根据题意该不等式有且只有三个偶数解,∴不等式组有且只有的三个偶数解为−8,−6,−4,∴−4<m−4≤−2,∴0<m≤2,综上所述当m=2或1m=时符合题目中所有要求,∴符合条件的整数m的乘积为2×1=2.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无解的问题,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偶数解,其中分式方程无解的情况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分式方程化成整式方程后整式方程无解,另一种是化成整式方程后有解,但是解为分式方程的增根,易错点是容易忽略某种情况;对于已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求参数的值,找到参数所表示的代数式的取值范围是解题关键.3、B【解析】【分析】先解不等式组,根据不等式组的有且仅有5个整数解确定a的范围,根据分式方程的解为整数,确定a的值,进而即可求解.【详解】解:324(2)63x x x a +<+⎧⎨-≤⎩①②解不等式①得:6x >- 解不等式②得:36a x +≤ ∵不等式组有且仅有5个整数解, ∴3106a +-≤< 解得93a -≤<-解3(12)2y a y -+=- 解得102a y +=, 1022a +≠且y 为整数,又93x -≤<- ∴a =−8,−4841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掌握解分式方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解题的关键.4、C【解析】【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表示出整式方程的解,由分式方程的解为正整数求出a 的范围,再由不等式组的解集确定出a 的范围,进而求出a 的具体范围,确定出整数a 的值,求出之和即可.【详解】解:分式方程去分母得:3(5)2x a x -+=-, 解得:32a x +=, 由分式方程的解为正整数,得到30a +>,即3a >-,2x ≠, ∴232a +≠,1a ≠, 不等式2()641115x a x a x x +≤+-⎧⎪-⎨-<⎪⎩,整理得:636x a x ≤-⎧⎨<-⎩, 由不等式的解集为6x <-,得到636a -≥-,即4a ≤,a ∴的范围是34a -<≤,且1a ≠ a 是整数,a ∴的值为2-,1-,0, 2,3,4,把2a =-代入32a x +=,得:223x -+=,即12x =,不符合题意; 把1a =-代入32a x +=,得:123x -+=,即1x =,符合题意; 把0a =代入32a x +=,得:320x +=,即32x =,不符合题意; 把2a =代入32a x +=,得:322x +=,即52x =,不符合题意; 把3a =代入32a x +=,得:323x +=,即3x =,符合题意; 把4a =代入32a x +=,得:324x +=,即72x =,不符合题意; ∴符合条件的整数a 取值为1-,3,之和为2,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以及解分式方程,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5、D【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逐一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选项A ,在不等式x >y 两边都乘以-1,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得<x y --,故选项A 不正确; 选项B ,在不等式x >y 两边都乘上2,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得22>x y ,故选项B 不正确;选项C ,在不等式x >y 两边都除以6,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得66>x y ,故选项C 不正确; 选项D ,在不等式x >y 两边都加以4,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得44x y +>+,故选项D 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相关知识质,熟练掌握不等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B【解析】【分析】先解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3242741x m x x x -+⎧⎪⎨⎪++⎩,再根据其解集是32x ,得m 小于5;再解方程,根据其有非负整数解,得出m 的值,再求积即可. 【详解】解:由2324x m x -+,得:310x m ,由()2741x x ++,得:32x ,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32x , ∴33102m , 解得5m ;解关于y 的方程得:213m y -=, 方程的解为非负整数,210m ∴-=或3或6或9,解得0.5m =或2或3.5或5,所以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m 的和257+=,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熟练掌握各自的解法是解本题的关键.7、B【解析】略8、A【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解:∵x y <,且()()33->-a x a y ,∴a -3<0,∴a <3,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①把不等式的两边都加(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②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③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9、D【解析】【分析】将两个方程组相加得到:233+=-x y k ,再由330->k 即可求出1k >进而求解.【详解】解:由题意可知:233x y k x y +=⎧⎨-=-⎩①②, 将①+②得到:233+=-x y k ,∵20x y +>,∴330->k ,解得1k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不等式的解法,解题关键是求出233+=-x y k ,进而求出k 的取值范围.10、A【解析】【分析】先解分式方程,根据分式方程有整数解求解a的值,再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有解,求解a的取值范围,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3111axx x=---13,ax x12, a x关于x的分式方程3111axx x=---的解为整数,1,a∴≠则2,1xa11a∴-=±或12,a解得:2a=或0a=或3a=或1,a=-又10,x则1,x≠即21,1a3,a∴≠所以2a=或0a=或1,a=-()322242yyy y a①②+⎧≥+⎪⎨⎪+>+⎩由①得:2y≥由②得:42,y a关于y的不等式组()322242yyy y a+⎧≥+⎪⎨⎪+>+⎩有解,422,a1,a综上:0a=或1,a=-∴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a的和为 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式方程的整数解,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有解求解参数的取值范围,掌握“解分式方程及分式方程的整数解的含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有解的含义”是解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5x−(20−x)>90【解析】【分析】设小明答对x道题,则答错(20−x)道题,根据小明的得分=5×答对的题目数−1×答错的题目数结合小明得分要超过90分,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详解】解:设小明答对x道题,则答错(20−x)道题,依题意,得: 5x−(20−x)>90,故答案为:5x−(20−x)>90.【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根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2、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找到题目蕴含的不等关系,并据此列出不等式.7.﹣2<x <4【解析】【分析】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取交集,即可解题.【详解】解:解不等式5x <20,得:x <4,解不等式2x ﹣1<3x +1,得:x >﹣2,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 <4,故答案为:﹣2<x <4.【点睛】本题考察了解不等式组的知识,在取交集时牢记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来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3、m <1【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两边都除以1m -后得到2x <,可知10m -<,解之可得.【详解】解:22mx m x ->-,移项得,22mx x m ->-,∴()()121m x m ->-,∵不等式22mx m x ->-的解集为2x <,∴10m -<,即1m <,故答案为:1m <.【点睛】题目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性质及解不等式,熟练掌握不等式的性质是解题关键.4、八##8【解析】【分析】设该商品打x 折销售,根据利润=售价-进价,结合要保持利润不低于20%,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取其中的最小值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设该商品打x 折销售, 依题意得:750×10x -500≥500×20%, 解得:x ≥8.故答案为:八.【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根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5、732a ≤<【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组所有整数解之和为﹣5可知,比2小的连续整数之和为﹣5的情况为,10(1)(2)+(3)=5++-+---,最小整数为﹣3,故323a -≤-且324a ->-,解出解集即可.【详解】 解:不等式()12513x x +>+,解集为:2x <, 不等式()132x x a +≤+ ,的解集为:32a x -≤, ∵不等式组所有整数解之和为﹣5,10(1)(2)+(3)=5++-+---,∴ 323a -≤-且324a ->-,解得:3a ≥,72a <, 综上所述,732a ≤< , 故答案为:732a ≤<. 【点睛】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以及数形结合思想,能够熟练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 (1)﹣11x + (2)﹣13【解析】【分析】(1)先将分式的分子分母分解因式,然后约分,再根据分式的减法计算即可;(2)根据x 为不等式a +1≥3的最小整数解,可以得到x 的值,然后代入(1)中的结果,即可得到A 的值.(1)A=222111 x x x x x-+--+=2(1)(1)(1)xx x-+-﹣1xx+=11xx-+﹣1xx+=11 x x x--+=11x-+;(2)由不等式a+1≥3可得,a≥2,∵x为不等式a+1≥3的最小整数解,∴x=2,由(1)知,A化简后的式子是﹣11x+,当x=2时,原式=﹣121+=﹣13,即A的值是﹣13,【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正确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2、321x xx--,2-【解析】【分析】根据分式的减法和除法可以化简题目中的式子,然后根据x 是不等式组()213324x x x ⎧⎨≥⎩-<++的整数解,可以得到x 的整数值,再从x 的整数值中选取使得原分式有意义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即可解答本题.【详解】 解:2(1)121x x x x x x --÷+++ 2(1)(1)(1)1x x x x x x-+-+=⋅+ 221(1)1x x x x x--+=⋅+ 2(1)(1)x x x x--+= 321x x x--=, 由不等式组()213324x x x ⎧⎨≥⎩-<++得,-1≤x <2, ∴x 的整数值为-1,0,1,∵x ≠0,x +1≠0,∴x ≠0,-1,∴x =1, ∴原式3121121-⨯-==-.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分式化简求值的方法.3、 (1)A 、B 两种品牌服装的进价分别为100元和75元;(2)最少购进A 品牌的服装16套【分析】(1)首先设B 品牌服装每套进价为x 元,则A 品牌服装每套进价为(x+25)元,根据关键语句“用2000元购进A 种服装数量是用750元购进B 种服装数量的2倍”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2)首先设购进A 品牌的服装a 套,则购进B 品牌服装(2a +4)套,根据“可使总的获利超过1200元”可得不等式(130-100)a +(95-75)(2a +4)≥200,再解不等式即可.(1)设B 品牌服装每套进价为x 元种,则A 品牌服装每套进价为(x +25)元根据题意得:2000750225x x=⨯+, 解得:x =75经检验:x =75是原方程的解,x +25=100,答:A 、B 两种品牌服装的进价分别为100元和75元;(2)设购买A 种品牌服装a 件,则购买B 种品牌服装(2a +4)件,根据题意得:(130-100)a +(95-75)(2a +4)≥1200解得:a ≥16,∴a 取最小值是16,答:最少购进A 品牌的服装16套.【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弄清题意,表示出A 、B 两种品牌服装每套进价,根据购进的服装的数量关系列出分式方程,求出进价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 (1)D 、E ;5(2)0.5(3)13d <<【分析】(1)根据“中位对称”的定义求出中点再去判断即可;(2)根据“中位对称”的定义求出中点再去判断即可;(3)分别表示出O B ''、表示的数,再分别求O B ''、与点A 关于线段O 'B '“中位对称”,对称时的d 值即可,需要注意向左或右两种情况.(1)点A 表示的数为﹣1,点B 表示的数为2,点C 、D 、E 表示的数分别为﹣3,1.5,4∴线段AC 的中点表示的数为-2,不在线段OB 上,不与点A 关于线段OB “中位对称”; 线段AD 的中点表示的数为0.25,在线段OB 上,D 与点A 关于线段OB “中位对称”; 线段AE 的中点表示的数为1.5,在线段OB 上,E 与点A 关于线段OB “中位对称”; ∴D 、E 与点A 关于线段OB “中位对称”;∵点F 表示的数为t∴线段AF 的中点表示的数为12t -+ ∴若点A 与点F 关于线段OB “中位对称”,∴点F 在线段OB 上,∴当AF 中点与B 重合时 t 最大,此时122t -+=,解得5t =,即t 的最大值是5 (2)∵点A 表示的数为﹣1,点B 表示的数为2∴线段AE 的中点表示的数为0.5,∵点A 与点B 关于线段OH “中位对称”,∴0.5在线段OH 上∴线段OH 的最小值是0.5(3)当向左平移时,O '表示的数是d -,B '表示的数是2d -线段AO '的中点表示的数为12d --,线段AB '的中点表示的数为12d -, 当O '与点A 关于线段O 'B '“中位对称”时,∴线段AO '的中点在O B ''上, ∴122d d d ---<<- ∴15d <<当B '与点A 关于线段O 'B '“中位对称”时,线段AB '的中点在O B ''上, ∴122d d d --<<- ∴13d -<<∵线段O 'B '上(除端点外)的所有点都与点A 关于线段O 'B '“中位对称”∴当向左平移时,13d <<同理,当向右平移时,d 不存在综上若线段O 'B '上(除端点外)的所有点都与点A 关于线段O 'B '“中位对称”13d <<【点睛】本题考查数轴上的动点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中位对称”的定义进行解题,同时熟记数轴上中点公式也是解题的关键点.5、 (1)每副护肘的价格是20元,每副护膝的价格的价格是30元(2)方案1:购进护肘100副,护膝200副;方案2:购进护肘101副,护膝199副;方案3:购进护肘102副,护膝198副(3)最多可赠送护膝11副【解析】【分析】1)设每副护肘的价格是x元,则每副护膝的价格的价格是1.5x元,利用数量=总价÷单价,结合用900元购进护膝的数量比用400元购进护肘的数量多10副,即可得出关于x的分式方程,解之经检验后即可求出每副护肘的价格,再将其代入1.5x中即可求出每副护膝的价格;(2)设购进护肘m副,则购进护膝(300﹣m)副,利用总价=单价×数量,结合总价不超过8000元且购进护肘数量不多于102副,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之即可得出m的取值范围,再结合m为正整数,即可得出各购买方案;(3)利用总利润=每副的销售利润×购进数量,即可求出选择各方案获得的销售总利润,比较后可得出最大利润,设可赠送护膝a副,护肘b副,利用总价=单价×数量,即可得出关于a,b的二元一次方程,结合a,b均为正整数可得出最多可赠送护膝11副.(1)解:设每副护肘的价格是x元,则每副护膝的价格的价格是1.5x元,依题意得:900400101.5x x-=,解得:x=20,经检验,x=2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1.5x=1.5×20=30.答:每副护肘的价格是20元,每副护膝的价格的价格是30元.(2)解:设购进护肘m副,则购进护膝(300﹣m)副,依题意得:2030(300)8000102m mm+-≤⎧⎨≤⎩,解得:100≤m≤102.又∵m为正整数,∴m可以取100,101,102,∴共有3种购买方案,方案1:购进护肘100副,护膝200副;方案2:购进护肘101副,护膝199副;方案3:购进护肘102副,护膝198副.(3)解:方案1获得的利润为(20﹣15)×100+(30﹣20)×200=2500(元);方案2获得的利润为(20﹣15)×101+(30﹣20)×199=2495(元);方案3获得的利润为(20﹣15)×102+(30﹣20)×198=2490(元).∵2500>2495>2490,∴选择方案1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2500元.设可赠送护膝a副,护肘b副,依题意得:20a+15b=2500×10%,化简得:a=5034b-.又∵a,b均为正整数,∴112ab=⎧⎨=⎩或86ab=⎧⎨=⎩或510ab=⎧⎨=⎩或{a=2a=14,∴最多可赠送护膝11副.【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分式方程;(2)根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3)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

青岛版2020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综合复习基础训练题(附答案)

青岛版2020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综合复习基础训练题(附答案)
∴BQ∥CD,BQ=CN,
∴四边形BQNC是平行四边形,
∴NQ=BC,
∵四边形ABCD是菱形,
∴CP=12AC=3,BP=12BD=4,
在Rt△BPC中,由勾股定理得:BC=5,
即NQ=5,
∴MP+NP=QP+NP=QN=5,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是通过“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进行求解,是典型的“将军饮马”问题及其变式.其核心是考查学生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公理的理解与应用.将军饮马问题及其变式首先都要通过对称或平移将其转化成两个定点为端点,动点在中间的折线,然后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求出其最小值.
故答案为:13cm.
15.3
【解析】
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斜边,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出答案.
解:由勾股定理得,斜边长为:
所以斜边上的中线为 (cm)
故答案为:3
16.
【解析】
17.34
【解析】
试题解析:有题目条件易得△DPS∽△CRS,且四边形SPQR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解得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
(特例探究)
(1)如图1,当tan∠PAB=1,c=4 时,a=,b=;
如图2,当∠PAB=30°,c=2时,a=,b=;
(归纳证明)
(2)请你观察(1)中的计算结果,猜想a2、b2、c2三者之间的关系,用等式表示出来,并利用图3证明你的结论.
(拓展证明)
(3)如图4,▱ABCD中,E、F分别是AD、BC的三等分点,且AD=3AE,BC=3BF,连接AF、BE、CE,且BE⊥CE于E,AF与BE相交点G,AD=3 ,AB=3,求AF的长.
15.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 , ,则它的斜边上的中线为_______ .

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平行四边形》单元达标测试卷-附带有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平行四边形》单元达标测试卷-附带有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平行四边形》单元达标测试卷-附带有答案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一、单选题1.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已知8AD =,BD=12,AC=6,则OBC 的周长为( )A .13B .15C .17D .26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如果∠A =55°,那么∠B 的度数是( )A .55°B .45°C .125°D .145°3.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A .对角线互相垂直B .对边平行且相等C .对角线互相平分D .对角相等4.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都具有的性质是( )A .对角线相等B .对角线互相平分C .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D .对角线互相垂直5.若菱形的周长是40,则它的边长为( ) A .20 B .10 C .15 D .256.如图,在∠ABCD 中,EF∠AD ,HN∠AB ,则图中的平行四边形共有( )A .8个B .9个C .7个D .5个 7.如图,以钝角三角形ABC 最长边BC 为边向外作矩形BCDE ,连结AE AD ,,设AED ,ABE 和ACD 的面积分别为12S S S ,,,若要求出12S S S --的值,只需知道( )A.ABE的面积B.ACD的面积C.ABC的面积D.矩形BCDE的面积8.如图,E、F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CD,AD上的点,且CE=DF,AE,BF相交于点O,下列结论①AE=BF;②AE∠BF;③AO=OE;④S∠AOB=S四边形DEOF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A.4个B.3个C.2个D.1个9.四边形形ABCD中,AD‖BC,要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还应满足()A.∠A+∠C=180°B.∠B+∠D=180°C.∠A+∠B=180°D.∠A+∠D=180°10.如图是等腰三角形ABC纸片,点D,E分别是腰AB,AC的中点,沿线段DE将纸片剪成两部分,恰好拼成一个菱形,则AB BC:的值为()A.1B.2C.3D.4二、填空题11.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4,5,6,则连结各边中点所得三角形的周长为.12.如图,在∠ABC中,D为BC边中点,P为AC边中点,E为BC上一点且BE=27CE,连接AE,取AE中点Q并连接QD,取QD中点G,延长PG与BC边交于点H.若BC=9,则HE=.13.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2cm,3cm,则它的面积是cm2.14.如图,在直角坐标系,矩形OABC的边OA在x轴上,边OC在y轴上,点B的坐标为(3,1),将矩形沿对角线BO翻折,C点落在D点的位置,且BD交x轴于点E.那么点D的坐标为.三、解答题15.已知:如图,在∠ABCD中,M、N是对角线BD上的两点,且BM=DN.求证:四边形AMCN是平行四边形.16.如图,在矩形ABCD中,E、F分别在AB、CD上,且DE=BF.求证: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17.如图,在∠ABC中,BD是AC的垂直平分线.过点D作AB的平行线交BC于点F,过点B作AC 的平行线,两平行线相交于点E,连接CE.求证:四边形BECD是矩形.18.在∠ABC中,AD平分∠BAC.BD∠AD,垂足为D,过D作DE∠AC,交AB于E.(1)求证:AE=DE(2)若AB=8,求线段DE的长.四、综合题19.如图,∠ABC中,CA=CB,E、F分别在AC、AB的延长线上,且CE=CF,EG∠AB于G,FH∠AB 于H,连接EF.(1)求证:四边形FEGH是矩形;(2)若∠A=30°,且四边形FEGH是正方形时,求AC:CE的值.20.如图,E,F分别是∠ABCD的AD,BC边上的点,且AE=CF.(1)求证:∠ABE∠∠CDF;(2)若M,N分别是BE,DF的中点,连接MF,EN,试判断四边形MFNE是怎样的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21.某学校有一块长方形活动场地,长为2x米,宽比长少5米,实施“阳光体育”行动以后,学校为了扩大学生的活动场地,让学生能更好地进行体育活动,将操场的长和宽都增加4米.(1)求活动场地原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x ,求活动场地面积增加后比原来多多少平方米.(2)若2022.如图,在∠ABC中,∠ACB=90°,∠CAB=30°,∠ABD是等边三角形,E是AB的中点,连接CE并延长交AD于F.求证:(1)∠AEF∠∠BEC;(2)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23.如图,矩形ABCD中,点E、F、G.H分别AB、BC、CD、DA边上的动点,且AE=BF=CG=DH(1)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2)在点E、F、G、H运动过程中,判断直线GE是否经过某一定点,如果是,请你在图中画出这个点: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解析1.【答案】C【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且AD=8,BD=12,AC=6∴BC=AD=8162OB BD==,132OC AC==,∴∠OBC的周长为:OB+OC+BC=6+3+8=17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别由已知条件求得∠OBC三边的长度,然后计算其周长即可。

【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专题讲练:二次根式特殊求值法试题(含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专题讲练:二次根式特殊求值法试题(含答案)

二次根式特殊求值法一、二次根式具有双重非负性1. 非负性:)0(≥aa是一个非负数。

包含双重非负性:a≥0;0≥a注意:此性质可作公式记住,后面根式运算中经常用到。

2. 二次根式基本性质:二次根式化简根据()()a aa20=≥注意:此性质既可正用,也可逆用,反用的意义在于,可以把任意一个非负数或非负代数式写成完全平方的形式。

a aa aa a2==≥-<⎧⎨⎩||()()注意:(1)字母不一定是正数;(2)能开得尽方的因式移到根号外时,必须用它的算术平方根代替;(3)可移到根号内的因式,必须是非负因式,如果因式的值是负的,应把负号留在根号外。

3. 公式a aa aa a2==≥-<⎧⎨⎩||()()与()()a aa20=≥的区别与联系(1)a2表示一个数的平方的算术平方根,a的范围是一切实数;(2)()a2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平方,a的范围是非负数;(3)a2和()a2的运算结果都是非负的。

二、二次根式整数部分、小数部分确定一个二次根式的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应先判断已知二次根式的取值范围,从而确定其整数部分,然后再确定其小数部分,小数部分=原数-整数部分。

如253<<,是整数部分为2,小数部分为52-。

总结:1. 注意使用根式性质进行化简;2. 化简时要注意被开方数中含有完全平方时开方结果是本身还是相反数,同时更要注意根号外的式子向根号内移动时,整体的正负性。

例题1 把二次根式(x-1)x-11中根号外的因式移到根号内,结果是()A. x-1 B. −x-1 C. −1-x D. 1-x解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及二次根式的化简将括号外的数移到括号内时,要考虑正负数带来的影响。

答案:解:∵x-11≥0且1-x≠0,∴1-x >0,∴x-1<0, ∴(x -1)x -11=-xx --11)1(2=−x -1。

故选B 。

点拨: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注意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为0。

青岛版2020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单元综合基础测试题4(附答案) (1)

青岛版2020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单元综合基础测试题4(附答案) (1)

23.对于任意实数 a,b,定义关于“⊕”的一种运算如下:a⊕b=2a-b.例如:5⊕2=2×5 -2=8,(-3)⊕4=2×(-3)-4=-10. (1)若 3⊕x=-2 011,求 x 的值; (2)若 x⊕3<5,求 x 的取值范围. 24.某公司经营甲、乙两种商品,每件甲种商品进价 12 万元,售价 14.5 万元.每件乙 种商品进价 8 万元,售价 10 万元,且它们的进价和售价始终不变.现准备购进甲、乙 两种商品共 20 件,所用 资金不低于 190 万元不高于 200 万元. (1)该公司有哪几种进货方案? (2)该公司采用哪种进货方案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 25.“缤纷节”已经成为西南大学附中一张响亮的名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缤纷 意寓缤纷的青春,缤纷的风采,缤纷的个性,缤纷的创意,它充分展现了我校学子的青
【详解】
当 3>x+2,即 x<1 时,3(x+2)+x+2>0,
解得:x>−2,
∴−2<x<1;
当 3<x+2,即 x>1 时,3(x+2)−(x+2)>0,
解得:x>−2,
∴x>1,
综上,−2<x<1 或 x>1,
故选:C.
7.B
【解析】
【分析】
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然后从解集中找出最小整数即可.
”猜成
4
,请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x
4
0

(2)张老师说:我做一下变式,若“
”表示字母,且
x x
2 1
的解集是
0
x
3
,请求
字母“ ”的取值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 学 试 题 (试题4页,答案卷4页,时间:90分钟 分值: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正确的,每小题选对得3分,共36分)
1、下列各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有( )个
①21
;②12+x ;③2.0;④8;⑤x 24;⑥x x x
9623++. A 0 B 1 C 2 D 3
2、等式 成立的条件是( )
A 5a ≠
B 3a ≥
C 3a ≥且5a ≠
D a ﹥5
3、如果点P (2x+6,x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四象限内,那么x 的取
值范围在数轴上可表示为( )
4、化简 的结果为( ) A 3011 B 33030 C 30
330 D 1130 5、在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那么顺次连结四边形ABCD 各边的中
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 )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正
方形 D 菱形
6、亮亮准备用自己节省的零花钱买一台英语复读机,他现在已存有45元,
计划从现在起以后每个月节省30元,直到他至少有300元,设x 个月后他至少
有300元,则可以用于计算所需要的月数x 的不等式是( ).
A 30x -45≥300
B 30x +45≥300
C 30x -45≤300
D 30x +45≤300
7、如图,□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点E 是BC 的中点.若OE=3
cm ,则AB 的长为 ( )
A 3 cm
B 6 cm
C 9 cm
D 12 cm
1156+3355a a a a --=--
8、在数轴上有点B 与点C 关于点A 对称,A 、 B 两点对应的实数是3和-1,
则点C
所对应的实数是( )
A 1+ 3
B 2+3
C 23 -1
D 23+1
9、若不等式组 有实数解,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53 B m <53 C m >53 D m≥53
10、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 的解集为3≤x <5, 则a ,b 的值为( ).
A a =-3,b =6
B a =6,b =-3
C a =1,b =2
D a =0,b =3
11、若方程3m (x+1)+1=m (3-x )-5x 的解是负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B m<-1.25
C m>
D m<
12、如图,D 是△ABC 内一点,BD ⊥CD ,
AD=6,BD=4,CD=3,E 、F 、G 、H 分别
是AB 、AC 、CD 、BD 的中点,
则四边形EFGH 的周长是( )
A 10
B 9
C 11
D 1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填对得4分,共20分).
13、如下图程序,要使输出值y 大于100,则输入的最小正整数x 是
__________.
14、在Rt ΔABC 中,∠ACB=90°,D 、E 、F 分别是AB 、BC 、CA 的中点,若
CD=5cm,则EF 的长是 cm.
530,0
x x m -≥⎧⎨-≥⎩,
221x a b x a b -≥⎧⎨-<+⎩
15、若不等式组3x a x >⎧⎨>⎩
的解集为X>3,则a 的取值范围是 16、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 的整数解共有5个,则a
的取值范围是
17、某种商品进价为150元,出售时标价为225元,由于销售情况不好,商
品准备降价出售,但要保证利润不低于10%,那么商店最多降价 元出售商品。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4分.解答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或演
算步骤.
18.计算(每小题4分,共16分)
(1)解不等式3(2)512(2)x x +-≥-- (2) (3)解不等式 并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4)解不等式组 19、(5分)解不等式组 并写出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20、(7分)一架梯子AB 的长度为25米,
如图斜靠在墙上,梯子底端离墙底端BC 为7米。

(1)这个梯子顶端离地面有多高
(2)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米,那么
梯子的底部在水平方向滑动了几米 21、(8分)已知,如图,△ABC 的中线BD 、CE 交于点O ,F 、G 分别是OB 、
OC 的中点。

若EF= 5,BC=13,求DG 的长
22、(8分)某校为了鼓励在数学竞赛中获奖的
学生,准备买若干本课外读物送给他们,如果每人
送3本,则还剩8本;如果每人送5本,则最后
一人能得到课外读物但不足3本,求该校的获奖
人数及所买的课外读物的本数
2
3
464915⎛⎫--+- ⎪⎝⎭331213(1)8x x x x -⎧++⎪⎨⎪--<-⎩,,
≥0321x a x -≥⎧⎨-≥-⎩11(31) 1.25x x x --<+21423132(21)x x x x x -+⎧-≤⎪⎨⎪+>-⎩
23、(10分)“二广”高速在益阳境内的建设正在紧张地进行,现有大量的沙石需要运输.“益安”车队有载重量为8吨、10吨的卡车共12辆,全部车辆运输一次能运输110吨沙石.
(1)求“益安”车队载重量为8吨、10吨的卡车各有多少辆?
(2)随着工程的进展,“益安”车队需要一次运输沙石165吨以上,为了完成任务,准备新增购这两种卡车共6辆,车队有多少种购买方案,请你一一写出.
24、(10分)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
中线,E是AD的中点,过点A作BC的平行
线交BE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CF.
(1)求证:AF=DC;
(2)若AB⊥AC,试判断四边形ADC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