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精品学案: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带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带答案)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要求:自学课本,掌握华北危机的概况,找出一二•九运动的背景、时间、口号和影
响。
1.华北危机:1935年,日本策动所谓“ 华北自治运动 ”,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
中国版图。
2.一二·九运动: (1)背景:国民政府对日采取 不抵抗 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12月9日,北平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
意义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 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到来
西安事变
【图说历史】 如图是20世纪30年代《西北文化日报》报道的一则消息。
(1)此消息报道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此事件的策划者是谁?他们策划此事件的目的是 什么?
点拨:第(1)问通过图片关键信息“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分析作答。 尝试解答:(1)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
“一二·九”运动中,青年学生表现出了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爱国精神,反映了 青年学生勇于担当的民族脊梁精神。
五四运动与一二·九运动的比较
时间 口号
五四运动
一二·九运动
1919年
1935年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
还我青岛”等
致抗日”等
性质
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的序幕,成
为初扭步转时局的关键。从此,
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形成。
副栏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的立场,对当时中国的时 局,对中华民族的命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既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又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解读】 这段史料是蒋介石致张学良的密电。它反映了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 政府对日军的侵略行为采取妥协、退让的政策,致使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敌手,华北 出现危机,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主要讲述了九一八事变后,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以及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

本课重点让学生了解中日矛盾的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以及西安事变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辛亥革命、北洋政府等历史知识,对近代中国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等事件发生时间较近,学生可能对这些事件的历史背景和意义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这些事件的发生原因、过程和影响,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九一八事变、中日矛盾的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2.掌握西安事变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3.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

3.西安事变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的发生。

2.史料教学法:运用史料,引导学生分析、探讨历史事件。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历史史料,如九一八事变的报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文件等。

2.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关键信息。

3.划分学生为若干小组,准备讨论题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九一八事变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七年级所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让学生了解中日矛盾的激化,以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3.操练(10分钟)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西安事变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精品教学课件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相关史事 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门前的残历碑
学习目标
(1)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2)知道西安事变,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3)通过上述侵略史实及中国人民的反抗,感悟东北人民 局部抗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的家国情怀,认识到中 国共产党人以民族利益为重的社会责任感。
谏(jiàn),屡遭重斥。 日昨西安学生举行救国运动,竟嗾(sǒu)使
警察枪杀爱国幼童,稍具人心,孰忍出此!学良 等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zhèng) 谏……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 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
——《张、杨对时局宣言》
1、概况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压蒋介石,实行
学习任务一
1.原因
一、 九一八事变
根本: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直接: 掠夺资源,缓和国内矛盾 2.借口
1931年9月18日,柳条湖事 3.结件果
四个月内东三省沦陷,1932年,伪满洲国建立。
4.影响
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皇帝溥仪
学习任务一
材料一:“朝会”是每个学生早晨必做的日常训练。首先,升伪“满 洲国”“合唱伪“满洲国”“国歌”……然后,校长领读“诏书”。最后, 训话。在训话中,如果说到“天皇”、“皇帝”等时要“立正”,否则便 会受到严重的惩罚。每天中午 12 点,全校师生起立、立正,低头默祷 “日本皇军武运长久,大东亚圣战胜利”。
兵谏,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2、结果
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 3、意义 ①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 ②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国内的政治动荡以及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重点介绍了西安事变的经过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在抗日战争前夕的历史背景,以及国共两党在民族危亡时刻所做出的决策。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近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这一段历史,学生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国内的政治动荡以及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掌握西安事变的经过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国内的政治动荡;西安事变的经过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教学难点:西安事变背后的历史背景和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历史事件的再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相关的历史资料,制作课件,准备好教学用具。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的历史知识,了解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背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九一八事变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国内的政治动荡以及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

引导学生关注西安事变的背景和原因。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课标要求:知道九一八事变。

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1)从本册数角度来说:本课属于统编版八上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就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而言,上承1840年近代中国被列强入侵及其引发的一系列的抗击与救亡运动,下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奠定基础,前后贯通、专题融合。

(2)从单元角度来说:本单元共5课,本课为《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即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为后来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做铺垫。

故本课有开启下文的作用。

(3)从课程角度来说:这一时期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从历史角度,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35年华北事变属于日本侵略中国初期阶段。

从民族觉醒角度,这一时期也是民族意识转变的重要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在社会各界爱国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助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故,本课设计了一条明线与一条暗线。

明线:抗战初期日本侵华史与中国人民的抵抗斗争。

暗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学生情况分析:本节课的受众群体主要是八年级的学生,经历了一年的历史学习,对于历史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

优势:1、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较为活跃,部分学生读书面也比较广。

2、对于中日关系问题比较感兴趣,且对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史实等有基本的认知,课程中易激发感性认识。

劣势:1、由于世界史为九下学习内容,所以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日俄战争”、“日本大陆政策”等世界史概念学生较为认知模糊,难以理解为何日本要此时侵华,以及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原由。

2、本课涉及内容较多,学生对于该部分的逻辑整理方面相对较弱。

策略:综上所述,我将采取通过图片和视频的使用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了解基本史实;通过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学生们在历史情境下对史实进行理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分析】时空观念:将日本的侵华战争置于19世纪国际背景之下,结合材料、地图分析日本侵华原因及进程,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主要内容为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本课教材以时间为线索,通过讲述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西安事变等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中国抗日战争前夜的历史背景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历程。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文字描述,也有历史图片,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等历史事件的细节可能了解不多。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结合历史资料,深入分析这些事件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此外,学生对于抗日战争前夜的历史背景可能有一定的陌生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西安事变等历史事件的细节,掌握中国抗日战争前夜的历史背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抗日战争中英勇抗争的敬意,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西安事变等历史事件的细节及历史背景。

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抗日战争前夜的历史背景,以及这些事件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历史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了解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西安事变等历史事件,收集相关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基本的历史情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九一八事变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九一八事变的背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呈现(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九一八事变的经过。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起因和结果。

2.理解1930年代中日冲突的主要矛盾和斗争形式。

3.掌握鲁迅和梁启超的思想和影响。

教学重点1.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起因和结果。

2.中日冲突的主要矛盾和斗争形式。

3.鲁迅和梁启超的思想和影响。

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和分析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起因和结果。

2.如何理解和分析中日冲突的主要矛盾和斗争形式。

3.如何理解和评价鲁迅和梁启超的思想和影响。

教学方法1.解说教学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课件和教材,介绍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起因和结果,中日冲突的主要矛盾和斗争形式,鲁迅和梁启超的思想和影响。

2.讨论教学法:以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为主,让学生自主思考和提出问题,促进思维和理解能力的提高。

3.辩证教学法:以讨论和比较分析为主,通过对中日冲突和鲁迅与梁启超思想的分析和比较,让学生感悟历史的发展和变化。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介绍中日冲突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第二步:讲授(30分钟)讲解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历史背景、起因、过程和结果,分析中日冲突的主要矛盾和斗争形式,介绍鲁迅和梁启超的思想和影响。

第三步: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为小组,讨论中日冲突的历史背景和原因,以及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起因和结果,并就鲁迅和梁启超的思想和影响进行比较和分析。

第四步:班级讨论(15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和交流,并就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起因和结果,中日冲突的主要矛盾和斗争形式,鲁迅和梁启超的思想和影响进行比较和分析。

第五步: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对中日关系和国内政治的影响,以及鲁迅和梁启超对思想文化的贡献和影响。

课后作业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复习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2.思考和分析鲁迅和梁启超的思想和影响,写下自己的感想和评价。

部编8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部编8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杨靖宇
东北抗日队伍抗击日军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 1933年1月,日军攻占山海关,向南推进。中国军 队奋起抵抗,在长城一线、察哈尔等地与日军作 战,收复多伦等地。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 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 版图。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 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1932年,日本扶植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 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企图把东北从中国 分裂出去。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屠杀无辜人民,掠 夺战略资源,推行奴化教育,实施残酷的殖民统 治。在日军的铁蹄下,东北3000万同胞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东 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 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 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 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1936年初,东北各抗 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 联军,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
反动军警镇压北平爱国学生
三、西安事变
时间:1936年12月12日 人物:张学良 杨虎城 地点:西安
事件:张学良、杨虎城在多次恳请无望的情况下, 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 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张学良(1901-2001)和杨虎城(1893-1949)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 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派 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面进行协商。 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 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一、九一八事变
原因: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时间:1931年9月18日夜
过程: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 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 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 炮轰沈阳城。东北军不战而溃,军政大员四 散逃避。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沈阳。

最新(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最新(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和结果、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的开始、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其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2.通过对九一八事变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丧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资料的能力。

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体会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感受,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野心,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勇于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爱国行为和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选择,进行爱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

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难点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教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松花江上》。

(多媒体播放)教师:同学们,我们从这低沉、忧伤的乐曲中,能听到什么呢?(指出)我们听到的是东北人民对自己富饶家乡的热爱;是东北人民对日寇侵占家乡的愤懑;是东北父老对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景象的惨痛诉说。

请同学们想一想,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宝藏的原因是什么?今天我们学习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一、九·一八事变教师:(多媒体展示材料)材料一使满蒙脱离中国本土,置于日本势力之下,由日本来参予该地的主权,并由日本担当该地的治安工作。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今天之满蒙地位……不仅在我国国防上,就是在经济上,也可以说是我国的生命线。

材料二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初,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忙于应付本国的经济危机,无暇东顾;中国内部,蒋介石政府集中重兵“围剿”红军,无心北顾。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导学案导学案课题: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课前导学】1. 导入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什么是九一八事变?它对中国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 学习目标- 理解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及其影响;- 了解西安事变的原因及其影响;- 掌握历史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事件;-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思辨能力。

【课堂学习】1. 九一八事变1)事件经过- 时间:1931年9月18日;- 地点:中国东北辽宁省沈阳市;- 形式:日本军队制造自己军队士兵的袭击事件,导致中国东北地区沦陷;- 原因: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行为,使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威胁。

2)事件影响- 对中国: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北部沦陷;- 对中国的抗战:九一八事变加深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情绪,激发了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意识。

2. 西安事变1)事件经过- 时间:1936年12月12日;- 地点:中国陕西省西安市;- 形式:蒋介石扣押红军领导人朱德、周恩来,要求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合作;- 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与国民党当局发生冲突,导致国共内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事件影响- 对国民党:西安事变促使蒋介石意识到必须团结共产党,加强国共合作;- 对中国:西安事变加深了国人民的抗日情绪,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格局。

【课后拓展】1. 对人民革命战争胜利的影响学生们可以思考一下:西安事变对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以及从历史转折点上看,它对中国史的演进有什么样的启示?2. 对今天的启示学生们可以思考一下: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对我们今天的爱国主义教育有什么样的启示?【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这一历史时期有了基本的了解。

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中的两个重要事件,它们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国共内战的转折点,同时也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产生了深远影响。

【课后作业】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部编 历史八年级: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部编 历史八年级: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2.最终目的:侵占整个东北,进 而独占中国
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 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
北大营
占领中国东北柳,条进湖而独霸中国, 是日九本一八蓄事谋变已久的国策。为了给侵 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 日本精心策划了柳条湖事件。 另营外和,东柳 北条重沈湖镇距沈离阳东很北近军,阳驻便地于北日大军 在军事上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 行攻击。
活动与探究
提示
讨论: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 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 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 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
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 石,中国就有可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 面。而内战一起,必使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 进民一族蒋很步 利介强侵 益石,杀略出的 共他军 产中发。事 党国,实不。 不力敢在 计此 宿背 怨景 ,下 提, 出如当果中 了时杀国 和中掉共平国蒋产解会介…党决石…从西,全安 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 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转变。
东 三 省 沦 陷
1932年3月,日本扶植下的傀儡 溥仪,成为伪满洲国执政。
3、东北人民的抗日斗 抗日义勇军

抗日游击队
杨靖宇将军
二、西安事变(1936、12、12)
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为了逼蒋抗日,扣押 了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 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西安事变。
张学良
杨虎城
讨论 张学良和杨虎城是蒋介石的部下, 为什么会“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呢?
1根本原因是: 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
2、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的主张,感召了张学良、杨虎城。
3、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心是西安事变爆发的 个人因素。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是一节讲述中国近代史上重要历史事件的课程。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西安事变等。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近代史上这段苦难岁月的历史真相,认识中国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的精神风貌,以及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付出的巨大牺牲。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细节和背景可能了解不深。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可能对这段历史存在一定的敬畏之心,但同时也可能存在恐惧、悲观等情绪。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西安事变的经过及影响;掌握相关的历史概念和术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英勇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珍视和平,警示未来。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西安事变的经过及影响。

2.教学难点:九一八事变的背景和原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真相。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4.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对比不同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研究教材,掌握教学内容;搜集相关历史资料,制作课件;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基本历史知识;搜集相关历史资料,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九一八事变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含答案

导学案班级姓名第组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学习目标1.识记日本侵略者制造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认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

2.了解西安事变的经过,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二、自主预习1. ,日本扶植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企图把东北人民从中国分裂出去。

2.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

3.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脱离中国版图。

4.张学良、杨虎城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三、合作探究1.阅读材料:材料一政府现在既以此案诉之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以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

——自国民政府《告全国民众书》材料二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说: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

——自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材料三外寇不足虑,内匪实为心腹之患,如不肃清内匪,则决不能御外侮。

——自1933年4月蒋介石在南昌对围剿军将领的训话回答:①据材料一回答,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和国民政府采取了什么对策?②据三则材料分析,蒋介石采取这种对策产生了怎样的后果?四、随堂演练1.“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了十四年的第二次导学案战争从此爆发。

”材料所指的是()A.鸦片战争B.七七事变C.中日甲午战争D.九一八事变2.下面内容是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致张学良的密电,“听候中央处理”是怎样处理的?()A.积极抗战B.顽强抵抗C.不准抵抗D.联共抗日3.“学校师生要向日本天皇及当时在位的满洲皇帝地遥拜。

唱国歌,背诵溥仪的诏书,且学生必须学习日语,并被灌输日满一体的思想,上述情况最有可能发生于何时?()A.1915年B.1920C.1930D.19334.日本策动华北五省自治的直接目的是()A.加紧准备全面侵华战争B.驱逐英美等国在华北的势力C.扶植国民党内的亲日派D.妄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5.1935年鲁迅撰文热情赞扬了爱国学生的英勇斗争精神,并寄以“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殷切希望。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案18《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案一、课标内容本课要求学生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和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影视及文学作品中已经有一定了解,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研究历史的方法,但由于思维还不够成熟,在看待问题时容易过于片面或偏激,需要教师巧妙引导,帮助他们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

三、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内容包括九一八事变、华北危机、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

为了厘清各部分内容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条主线:一条是日本对中国的步步侵略,另一条是中国社会各派政治势力对日本侵略的抗中。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___、爱国学生、部分___爱国将领展开了反日浪潮。

___在___,爱国学生发动了一二·___,爱国将领___、___发动了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既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又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因此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扭转时局的关键。

四、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通过自主研究、史料讲解、课堂探究讨论,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2.研究目标:目标1:通过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本课教材内容,并记录疑惑点,培养自主研究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目标2:说出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时间、地点、经过;列举伪满洲国成立的时间、地点、人物;通过了解抗日英雄的故事,体会他们的爱国精神,培养分析、归纳、表述历史史实的能力。

目标3:列举华北危机的表现有哪些;说出一二•___的时间、领导党派、口号、意义。

目标4:说出西安事变的时间、人物、目的、结果、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小组探讨:___、___“以下犯上”,扣押___的原因,培养小组探讨、综合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播放视频《松花江上》并思考:是什么事件让东北人民背井离乡,有家难回?2.讲授新课本课分为三个部分:九一八事变、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的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国内的抗日救亡运动以及国共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以及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和结果,从而加深对抗日战争前夕中国历史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近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和结果产生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清事件的发展脉络,深入分析事件背后的历史原因和影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掌握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和结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和结果。

2.教学难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以及事件背后的历史原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经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九一八事变的图片或视频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九一八事变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经过和结果。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九一八事变背后的历史原因,以及事变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4.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讲解,重点阐述九一八事变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八年级历史上册精品资料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学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精品资料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学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精品资料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学案班级姓名小组评价_______【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文字、图片,掌握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的史实;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2.通过史料,分析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自学指导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将疑难问题写在“我的疑惑”处。

1931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沈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

1.概述九一八事变。

(包括背景、时间、地点、经过、结果、影响)2.伪满洲国建立的时间、地点、目的?3.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与之相对东北人民和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什么对策?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4.概述华北危机?5.概述一二.九运动?(时间、口号、结果、影响)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6.概述西安事变的经过(包括时间、地点、目的、主要人物、性质、结果)7.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8.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什么意义?(二)自学检测(见课件)二、合作探究独立思考并写下答案,小组讨论,选派代表班内交流展示。

(一) 探究问题阅读右图,探究1---3题.1.《西北文化日报》报道的“张杨”“对蒋兵谏”的原因是什么?2.蒋介石屠杀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还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释放蒋介石?3.西安事变前后国共两党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变化?(二)我的疑惑请你说出在学习中的疑惑,并在小组内交流。

三、当堂训练仔细审题,规范书写,独立完成,认真纠错!1.20世纪30年代,中国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

以下评语最能反映当时时代特征的是()A.新世纪的曙光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D.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2.“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教案设计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目标】知道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以及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知道华北危机、一二·九运动以及西安事变;分析理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每一年的9月18日晚,东北沈阳总要响起长长的警报声,在全国还有许多城市也在这一天拉响了警报,这是为了让人们记住1931年9月18日发生的“九一八事变”这个国耻日。

你知道“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这一天让我们中国人没齿难忘,痛心疾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二、新课讲授(一)目标导学一:九一八事变1.教师出示图片,并将学生简单叙述九一八事件的大致经过。

学生回答:时间——1931年9月18日;地点——南满铁路柳条湖段;经过——炮轰沈阳城,占领沈阳,占领东北三省;结果——短短4个月,东北全部沦于敌手。

2.教师提问:日本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变?(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教师总结:(1)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为此制定了大陆政策;(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日本为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3)国民党反动集团全力“剿共”,日本有机可乘。

3.教师提问:伪满洲国于何时何地成立?执政是谁?有哪些危害?学生回答:1932年,长春。

执政是末代皇帝溥仪。

危害:企图将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东北3000万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4.教师过渡: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奋起抗争。

提问: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东北的抗日义勇军和杨靖宇的东北游击队,以及后来改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

(二)目标导学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1.教师提问:1935年,北平学生发出了“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桌子了”,谈谈你对这一呼声的理解?他们又是如何做的?学生回答:日本占领东北后,于1935年策动了“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导学案(含答案)-word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导学案(含答案)-word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学习目标】1.知道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以及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2.知道华北危机、一二•九运动以及西安事变;3. 分析理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预习案】【自学导航】1. 中国人民局部性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2. 1931年,驻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不到半年,日军就完全侵占了中国东北。

3. 1932年,日本扶植早一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离出去。

4.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部队,组织抵抗日军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派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

中国人民的开始了。

5. 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

6. 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为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7. 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的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

这就是著名的运动。

8.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又叫做,发动者、。

第 - 1 - 页9.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从出发,主张解决。

党中央派等到西安调停,与各方面进行协商。

10.西安事变的结果是,从此,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11.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探究案】(没有完美的个人,但齐心协力,勇于展示,我们就是完美的团队)【探究一】1.为什么说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九一八事变。

1.为什么说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九一八事变。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九一八事变的相关知识。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沈阳城。

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城,不到半年时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日本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中国人民开局部抗战从此开始。

【答案】日本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中国人民开局部抗战从此开始。

2. 西安事变后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一、学习目标
1.识记日本侵略者制造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认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

2.了解西安事变的经过,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二、自主预习
1. ,日本扶植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企图把东北人民从中国分裂出去。

2.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

3.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脱离中国版图。

4.张学良、杨虎城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三、合作探究
1.阅读材料:
材料一政府现在既以此案诉之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以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

——自国民政府《告全国民众书》材料二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说: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

——自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材料三外寇不足虑,内匪实为心腹之患,如不肃清内匪,则决不能御外侮。

——自1933年4月蒋介石在南昌对围剿军将领的训话
回答:
①据材料一回答,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和国民政府采取了什么对策?
②据三则材料分析,蒋介石采取这种对策产生了怎样的后果?
四、随堂演练
1.“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了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

”材料所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七七事变
C.中日甲午战争
D.九一八事变
2.下面内容是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致张学良的密电,“听候中央处理”是怎样处理的?
()
A.积极抗战
B.顽强抵抗
C.不准抵抗
D.联共抗日
3.“学校师生要向日本天皇及当时在位的满洲皇帝地遥拜。

唱国歌,背诵溥仪的诏书,且学生必须学习日语,并被灌输日满一体的思想,上述情况最有可能发生于何时?()
A.1915年
B.1920
C.1930
D.1933
4.日本策动华北五省自治的直接目的是()
A.加紧准备全面侵华战争
B.驱逐英美等国在华北的势力
C.扶植国民党内的亲日派
D.妄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
5.1935年鲁迅撰文热情赞扬了爱国学生的英勇斗争精神,并寄以“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殷切希望。

鲁迅撰文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
五、课后反思
【答案】
二、自主预习
1.1932年
2.东北抗日联军
3.华北五省
4.1936年12月12日
三、合作探究
1.(1)不抵抗政策(2)东北三省沦亡
四、随堂演练
1.D
2.C
3.D
4.D
5.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