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十大安全目标-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护理制度
2023年护理人员的十项安全主要目标
2023年护理人员的十项安全主要目标
2023年护理人员的安全主要目标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需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定,确保患者及自身的安全。
以下是2023年护理人员应关注的安全主要目标。
1. 严格遵守医疗安全法规
护理人员需熟知并遵守国家及地方的医疗安全法规,确保患者权益。
2. 提高护理操作技能
定期进行护理操作技能培训,确保各项操作规范、熟练,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的风险。
3. 加强用药安全管理
准确执行医嘱,严格把控药物剂量、用法、用药时间,避免用药错误。
4. 预防跌倒和压疮
针对患者特点,制定预防跌倒和压疮的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5. 感染控制
严格执行感染控制规范,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6. 突发事件的应对
加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7. 患者安全教育
对患者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患者的安全意识,促进医患合作。
8. 心理健康关怀
关注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降低职业疲惫感。
9. 持续质量改进
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10. 跨专业团队合作
加强与其他医疗专业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提高患者安全水平。
护理人员应时刻关注患者安全,将以上十项安全主要目标融入日常工作中,共同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
15新患者安全十大目标
目标六:严格执行手部卫生,符合医院感 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主要措施
1、手部卫生:贯彻并落实医护人员手部卫生 管理制度和手部卫生实施规范,配置有效、便捷的 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执行手部卫生提供必需的保 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 2、操作:医护人员在任何临床操作过程中都应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确保临床操作的安全性。
主要措施
3、器材:使用合格的无菌医疗 器械(器具、耗材)。 4、环境:有创操作的环境消毒, 应当应当遵循 的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主要措施
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诊所、妇幼保健 院,体格检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以 患者为服务对象的各种医疗、护理、保健、 体格检查、老年护理院等相关单位或机构。
• 4 不用某些药物的专用溶媒,擅自换用其他溶媒溶药,如护肝药思美泰、 奥美拉唑等 • 5加药时没能很好把关各种药物的配伍禁忌,药物之间相互反应产生沉淀 、絮状物,形成结晶等现象,使药效降低,并增加毒性,如磷制剂与钙制 剂加入同一瓶会产生沉淀,维生素C与氨茶碱吸入同一注射器中药效会明显 下降
给药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安全意识不强
• 安全绝对是第一位的,但在现实中,完成工作 、提供服务却是大家最为关注的。
★ 潜意识上误区:“完成患者给药或治疗”
药物 患者 ★ 树立“准确完成患者给药或治疗” 意识
药物
患者
目标三: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 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1、在通常诊疗活动中医务人员之间的有 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不得使用口头 或电话通知的医嘱或检验数据。 2、只有在对危重症患者紧急抢救急的特 殊情况下,对医师下达的口头临时医嘱,护 士应向医生重述,在执行时实施双重检查 (尤其是在超常规用药情况下),事后应准 确记录。 3、在接获口头或电话通知的患者“危急 值”或其它重要的检验(包括医技科室其它 检查)结果时,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的记 录检验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与电话,进行复 述确认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 。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护理制度
一、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内容是什么?答: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目标二: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目标三: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和流程,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
目标四: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目标五:提高用药安全。
目标六: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目标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目标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目标九: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目标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四、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1、在护理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遵守护理服务职业道德。
2、各护理单元应认真制定防范处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预案,预防其发生;并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及时据实登记。
3、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要及时评估事件发生后的影响,如实上报,并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4、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当事人应立即报告值班医师、病区护士长和科主任,由病区护士长报科护士长,科护士长报护理部,并呈交书面报表。
5、各临床科室应认真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由当事人登记发生不良事件的经过、原因、后果及本人对不良事件的认识和建议。
护士长负责组织对事件发生的过程及时调查研究,组织科内讨论,对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调查定性,分析相关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层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或方案,并将讨论结果、改进意见或方案呈交科护士长。
6、科护士长针对临床科室处理意见或方案组织大科二级质控人员进行讨论,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一周内报送护理部。
7、护理部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组织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对事件进行讨论,提交处理意见;造成不良影响时,应做好有关善后工作。
8、发生不良事件的科室,护士长在对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认真分析及制订改进措施的同时,应跟踪改进措施落实情况,定期对病区的护理安全情况分析研讨,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订相关的防范措施。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与管理
三、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
3. 心理压力 发生差错后担心被惩罚,有人担心上报不良事件, 要承受来自医院管理层和患者的双重压力,所以选 择不报。 4. 工作环境因素 工作环境因素首先是人力资源短缺,工作负荷大, 是目前大多数医院存在的问题。其次是人际关系紧 张,如果团队内部人员之间本身有矛盾,出现错误 以后,担心有人拿来作为把柄,对自己不利,则会 不主动上报。
三、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
(一)不良事件上报的意义 1. 不良事件上报不代表临床结果,但显示对安全的重视程度。 2. 有利于揭露无伤害或虚惊事件,及早发现问题,落实预防 效果,防止类似事件的再发生。 3. 有助于护理管理者及时了解并掌控不良事件,及时采取干 预措施,有效减少恶性事件发生,尽量避免不良后果。 4. 有利于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发现和识别复杂的系统问题, 改进系统,预防事件发生或将事件苗头控制在萌芽状态。 5. 有利于提供完整的资讯。 6. 有利于安全文化的营造。 7. 有利于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改善。
(一)中国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 • • • • • • • • • 目标一 目标二 目标三 目标四 目标五 目标六 目标七 目标八 目标九 目标十 正确识别患者身份 强化手术安全核查 确保用药安全 减少医院相关性感染 落实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 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 防范与减少意外伤害 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 主动报告患者安全事件 加强医学装备及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二)警示案例回顾
1. 输液床号错误 某责任护士发现实习学生将 31 床患者的液体错给 +4 床患者 输上了。护士要给病人解释、换液。+4 床药物为 5% 葡萄 糖 + 骨肽 320mg, 31 床的药物为 5% 葡萄糖 + 骨肽 240mg,静脉点滴的药物除了骨肽的剂量不一样外,其他都 一样。结果赔了对方 1000 块钱。 2.输液方法错误 依照医嘱,奥曲肽 0.1 静推, 5% 的葡萄糖 250 ml+ 奥曲肽 0.3,微泵泵入, 25mg/h,执行:本应 12h 泵入的奥曲肽于 4 小时内静脉滴完。
2019年患者安全十大目标
落实督查
• 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
• 第一季度检查存在问题
• 1例.有,备占血总者调手查腕人带薮未而填5.写75血% 型5
• 2.手腕带项目不完整有漏项2例,
占总调查人数的2.30% • 第二季度检查存在问题
• 1.有备血者手腕带: 例,占总数调查人
• 2.床头卡信息与病人不符1例, 占总调查人数的1.15%
患者安全十大目标
(2019版)护理安全警示教育
背景
• 患者安全目标是倡导和推动患者安全活动最有效 的方式之一,是绝大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我国 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世界患者安全联盟工作, 中国医院协会从2006年连续发布《患者安全目 标》。2019版是在历年患者安全目标的基础上, 结合当前我国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实际,使 之普适性、简明化、标识化、更具操作性。
• 对传染病人、药物过敏、精神病人等特殊患者应 有明显识别标志(腕带、床头卡、指纹等)。 职能部门应落实其督导职能,并有记录。
对制度
• (一)定义: • 指为防止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医务人员对
医疗行为和机械、设施、药品等进行复核查对的 制度。
(二)基本要求:
1.医疗机构的查对制度应当涵盖患者身份识
看似:葡萄糖注射液、氯像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
液(250ml)、甘露醇注射液
肾血速瞽用血 听
凝酶、蛇毒凝酶、注射用血塞通、注射
多规:注射用血塞通(冻干)(0.2g、0.4g) 注射用头抱吠辛(0.75g、1.5g) 注射用头抱曲松钠钠(LOg、2.0g) 注射用青毒素(80万、160万)
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
别、临床诊疗行为、设备设施运行和医疗 安全等相关方面。 2.每项医疗行为都必须查对患者身份。应当
十大护理安全
场景二: 72床患者有青霉素过敏史,输注后引起患者青霉素过敏, 抢救后患者治愈,事件定为“Ⅱ级”
场景三:72床患者无青霉素过敏史,输注后未引起任何反应,事件定 为“Ⅲ级” 场景四:72床患者与73床的用药完全一致,输注后未引起任何反应, 事件定为“Ⅲ级” 场景五:73床患者听到护士叫其名字,随即询问护士,在输注前护士 发现不对,未给72床输注,事件定为“Ⅳ级”
(四)落实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与监管制度。
二、不良事件的定义与分级
定义
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
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 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 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原则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自愿性、保密性、非惩罚性 (一)自愿性:医院各科室、部门和个人有自愿参与(或退出) 的权利,提供信息报告是报告人(部门)的自愿行为。
(二)建立医院安全事件报告平台,提供有效、便捷的报告途径,鼓励医务人员全 员参与,自愿、主动报告患者安全事件、近似错误和安全隐患,同时医院应制定强
制性报告事项。
(三)对报告的安全事件进行收集、归类、分析、反馈。对严重事件有根本原因分 析和改进措施,落实并反馈结果。 (四)建立医疗风险评估体系,采用系统脆弱性分析工具,针对医院存在的薄弱环 节,主动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 (五)加强患者安全教育与培训,倡导从错误中学习,构建患者安全文化。 (六)加强对医务人员暴力伤害的防范。
份
2017年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 识别的准确性
•强化手术安全核查
•确保用药安全 •减少医院相关性感染 •落实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 •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
•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2023年十大护理安全目标
2023年十大护理安全目标
1. 提高病人身份识别准确性:确保在医疗过程中正确识别病人身份,采用标准化的身份验证流程,以减少患者混淆和错误处理。
2. 预防跌倒和坠床事件:加强对高风险患者的监测和评估,提供适当的防跌倒设备和教育,以减少跌倒和坠床相关的伤害。
3. 确保正确用药:规范药物管理流程,包括正确核对药品和剂量,遵循标准化的药物给予途径和时间,以减少药物错误和不良反应。
4. 防止院内感染:加强手卫生和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采取有效的清洁和消毒措施,提供必要的感染控制培训,以降低院内感染风险。
5. 优化疼痛管理:提供全面的疼痛评估和管理,确保及时、有效的疼痛缓解,并提供相关教育和支持,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6. 加强跨学科协作:促进医护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合作,建立跨部门的团队合作机制,以提高病人护理的协同性和安全性。
7. 加强患者及家属参与:鼓励患者及其家属积极参与护理决策和计划,提供有效的健康教育和沟通支持,以增强患者的自主性和安全意识。
8. 确保手术安全:优化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正确核对手术部位、手术程序和患者身份,加强手术团队的协作和沟通,以减少手术相关的意外和失误。
9. 强化病历记录和信息交流:确保准确、完整、及时的病历记录,促进医护人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以提高病人护理的连贯性和安全性。
10. 持续的质量改进: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定期进行护理质量评估和反馈,制定改进措施并持续监测其实施效果,以不断提升护理安全水平。
以上是2023年十大护理安全目标,旨在通过简单且无法律复杂性的策略来提高护理的安全性和质量。
请注意,文档中引用的内容必须经过确认。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 国家医疗质量十大安全目标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国家医疗质量十大安全目标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值班和交接班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病历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国家医疗质量十大安全目标包括: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
疗率、提高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提高肿瘤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评估率、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预防率、提高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提高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率、降低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降低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降低阴道分娩并发症发生率。
这些制度和目标都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
2019年患者安全十大目标
目标二 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
• 怎么做?
•
——才能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② 药物管理是保障
相似药品:看似、听似(易混)、多规药品。 远离、分类定位存放,有警示标识。
看似: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 液(250ml)、甘露醇注射液
听似:注射用血凝酶、蛇毒凝酶、注射用血塞通、注射 用血栓通
②口服药
• 参考标准:2016修订的分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 护理人员实时分药到口 • 床单位不遗留药品 • 评估患者对自备药物的管理能力
项目 质量标准及分值
扣分原因
积分
9.实时分发口服药, (1)未按时分发末每人扣1分
4
治 做到发药口8分
疗
(2)未督促患者及时服有药
2
给
药
(3)患者处有剩余口服药
• 安全:风险评估——高危 项目
• 做好术后患者卧位的指导
• 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床单 位整洁、平整、舒适
目标四、预防和减少健康保健相关感染
•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与制度,落实医院 感染监控指标并持续改进。
•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执行手卫生提供必 需的设备和有效的监管。
• 使用合格的无菌医疗用品,遵循无菌操作要求。确 保安全注射。安全处理医疗废物。
• A:包括患者的异常反
应、异常报告值、患者
的心理状态、对问他的
评估、观察要点
• R:包括已采取的护理措 施、对问题处理的建议
⑤加强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SBAR沟通模式-意义
• 护士 • 容易掌握 • 易于表达 • 更有系统的表达 • 避免书记遗漏
• 有助于预警评分系统 使用
• 医生 • 规范地汇报患者情况 • 减少错误及遗漏病情
医院工作制度-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工作制度汇编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1患者十大安全目标2核心制度2.1首诊负责制度2.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2.3疑难病例讨论制度2.4会诊制度2.5危重患者抢救制度2.6新技术准入制度2.7术前讨论制度2.8死亡病例讨论制度2.9分级护理制度2.10查对制度2.11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2.12医师交接班制度2.13手术分级管理制度2.14临床输血管理制度2.15医患沟通制度3其他3.1患者病情评估制度3.2 “危急值”报告制度3. 3知情同意告知制度3.4处方管理制度3.5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4.质量控制工作制度4.1质量控制办公室工作制度4.2质量安全考核评价汇总通报制度4.3质量安全管理沟通协调制度1患者十大安全目标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正确识别患者身份。
(1)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患者身份“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2)实施有创(包括介入)诊疗活动前,实施医师必须亲自向患者或其家属告知。
(3)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建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4)提倡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
(5)对传染病、药物过敏、精神患者等特殊患者应有明显识别标志(腕带、床头卡、指纹等)。
(6)职能部门应落实其督导职能,并有记录。
2、强化手术安全核查,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
(1)择期手术须完成各项术前检查与评估工作全部完成后方可下达手术医嘱。
(2)建立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与工作流程。
(3)建立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及工作流程,并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
(4)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物选择与使用符合规范。
3、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完善医疗环节交接制度,正确及时传递关键信息。
(1)建立规范化信息沟通程序,加强医疗环节交接制度,包括医疗护理交接班、患者转诊转运、跨专业团队协作。
(2)规范医嘱开具、审核、执行与监管常规和/或处理流程。
2021年-护理十大安全目标
护理“十大”安全目标及措施目标一:提高对患者省份识别的准确性1、在进行各项操作时,必须严格落实三查八对制度,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到患者床边查对时必须在患者或家属应答无误后,方可操作。
2、查对患者姓名时,护士要以询问患者叫什么名字为主,进行双向查对。
3、静脉输液时输液单必须挂在输液架上,护士每更换一瓶液体告知患者输入的液体及主要药物,并记录更换时间、签全名,防止错输、漏输,4、处置、用药时培养护士应用发散思维查对,即患者为什么用这种药、为什么做这种治疗或者用止痛药哪里痛?用“降温药”—发热吗?以此识别患者与治疗是否相符,提高识别患者的正确率。
5、交叉抽血时,必须一次只能抽一人,操作完一人,再操作另一人,防止出错。
给患者输血时,做好输血查对工作,到血库取血时,护士与检验人员认真核对交叉配血结果,并签字。
6、输血时一次输一人,必须两名护士或请医生协助核对无误并签字,两人到患者床前与患者及家属再核对患者血型,方可给患者输血。
并应严密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7、在进行各项操作时,护士必须向患者或家属主动进行解释,取得理解合作,并保证实施正确的操作,特别是进行插尿管、胃管、静脉留置针等操作时,更应向患者或家属解释交待清楚,防止患者或家属将管道自行脱出。
目标二:保证用药的安全1、所有常备药每周核对、检查并记录,保持数量准确无变质过期,急救药品用后及时补充,保证数量,每班检查并记录。
2、氯化钾、硫酸镁等特殊药物单独放置。
3、内服、注射、外用药严格分开,杜绝混放、乱放现象发生,外用消毒液必须单独存放,严防与液体混放。
4、处理医嘱时,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与医生核对清楚后,方可执行,使用以往未用过的新药时,注意查看说明书,掌握其作用、副作用、注意事项,防止漏作过敏试验而用药。
5、加强输液安全管理,严把药物配伍禁忌光,严格无菌操作,控制输液滴速,认真向患者或家属交待注意事项。
更换液体时,注意上下两瓶之间有无不良反应,必须观察两瓶液体在茂非氏滴管混合后,无不良反应时护士方可离去,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最新版】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2、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3、严格执行手术卫生,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4、建立与完善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5、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6、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
7、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8、鼓励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9、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10、提高用药安全。
1.早会制度。
2.交接班制度。
3.护理查对制度。
4.分级护理制度。
5.护理查房制度。
6.护理会诊制度。
7.执行医嘱制度。
8.护理缺陷制度。
9.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10.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特级护理:病情依据: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重症监护患者。
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护理要求: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保护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实施床旁交接班。
一级护理病情依据: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手术后或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护理要求: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二级护理病情依据: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护理安全管理十大目标
加强安全培训,提高执行力度
• 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岗位职责、护 理常规 • 增强责任意识、安全意识 • 加强检查、督导 • 分析问题原因,持续改进
安全,我们一起行动
• 护理安全必须防范于未然,早发现,早干 预,避免亡羊补牢式的补救。 • 营造安全文化,保证护理安全,需要全体 护理人员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四、用药观察存在的问题
• • • • • 不良反应 药物外渗 管路脱落 出血倾向 输液速度
原因分析
• • • • 药品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相关药学知识缺乏 工作职责、流程不明确 查对制度执行不到位:简化流程、忽略环 节 • 思维定势:先入为主 • 未认真履行带教职责 • 注意力不集中
安全使用静脉药物策略
1建立防止相关意外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应急护理程序2对高危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对评估分值在危险范围的高危人群悬挂醒目的警示标识主动防范告知七加强患者跌倒坠床烫伤窒息管道脱落等意外事件防范与管理5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管理实施预防压疮有效护理措施九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建立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制度与可执行的工作流程对重大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行针对性的持续改进
• 6、“危急值”报告管理 • 7、加强患者跌倒、坠床、烫伤、窒息、 管道脱落等意外事件防范与管理 • 8、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管理 • 9、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 10、鼓励患者、家属、近亲参与医疗 安全
一、加强查对管理、准确识别患者身份
• 1、制定准确确认患者身份的制度和程序。 完善各科室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 2、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前等各类诊疗 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 同时使用2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
护理十大安全目标及措施
• 10.5 教育患者在就诊时应提供真实病情和真实信息,并 告知其对诊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性。
• 10.6发现患者有自杀倾向时,及时通知主 管医生,同时向上级领导汇报通知家属要 求24小时陪护,做好防护措施,每班重点 交接班,观察患者心理动态。
• 第四步:患者麻醉实施前,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 护士共同确认患者身份、手术部位与标记、手术 方式、知情同意等,由手术医师按《手术安全核 查表》提问并填表,巡回护士念手腕带,麻醉医 师核对病历。
• 第五步:准备切开皮肤前,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 护士再次 共同确认患者身份、手术名称、手术部
位与标记、麻醉分级、手术体位及风险预警等, 麻醉医师按《手术安全核查表》提问并记录,巡 回护士看手腕带。
22
• 10.1 针对患者的疾病诊疗信息,为患者及家属提供相关 的健康知识的教育、协助患方对诊疗方案的理解与选择。
• 10.2 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尤其是患者在接 受手术(或有创性操作)前和药物治疗时履行告知制度,做 好相应记录。
• 10.3 对使用深静脉置管以及约束带的患者签署知情同意 书,并有护理记录。
• 9.4 加强重点环节护理安全管理监督,如:抢救工作流程、 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危重患者的观察与交接、压疮预防与 管理、跌倒/坠床预防与管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件记录 真实客观的落实。
• 9.5 加强重点时段护理安全管理监督,如:中、夜班、午间、双休日、 节假日。
• 9.6 加强重点病人护理安全管理监督,如:新入院/转入病人、手术 病人、危重病人、疑难病人、特殊治疗病人、老年病人等。
• 目标二、严格执行特殊药物的管理和临床给药制 度,提升用药安全。
三级医院评审之患者十大安全目标解读图文
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并上报
建立异常情况上报制度,确保相关信息得到及时传递 和处理。
对手术安全核查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 措施予以纠正。
对手术安全核查工作进行定期总结和分析,持续改进 核查质量。
04 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
严格执行用药管理制度
平。
05 减少医院感染风险
完善医院感染防控体系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明确各部 门职责和工作流程。
制定并实施医院感染防控制度和措施, 包括消毒隔离、无菌操作、医疗废物管
理等。
加强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医务 人员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加强手卫生和环境清洁消毒工作
制定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 定期开展手卫生培训和考核,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定期开展医院感染风险评估, 针对高风险因素采取有效防
控措施。
加强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监 督和考核,持续改进医院感染
防控质量。
06 预防跌倒事件发生
评估患者跌倒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
01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跌倒风险评估,包括年龄、病史、药物使用 等因素。
02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防跌倒措施,如调整床位、安装
明确患者安全十大目标
01
02
03
正确识别患者身份
确保患者身份准确无误, 防止因身份混淆导致的医 疗错误。
强化手术安全核查
确保手术患者、手术部位 和术式正确,防止手术错 误。
确保用药安全
规范药品管理,确保患者 用药安全有效。
明确患者安全十大目标
1 2
减少医院相关性感染
加强医院感染防控,降低患者感染风险。
2023年1号护理安全的十大目标
2023年1号护理安全的十大目标1. 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实施严格的消毒和感染控制措施。
- 对医护人员进行感染预防和管理培训。
- 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感染预防意识。
2. 提高药物管理的安全性- 实施药物管理规范,确保药物的正确发放和使用。
- 对医护人员进行药物管理培训,减少药物错误的发生。
- 建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机制。
3. 提高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在护理操作前进行严格的患者身份识别。
- 使用电子身份识别系统,确保患者身份的准确性。
- 对医护人员进行患者身份识别培训,提高识别的准确性。
4. 减少跌倒和坠床事件的发生- 对患者进行跌倒和坠床的风险评估。
- 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使用安全带、床栏等。
- 对医护人员进行跌倒和坠床预防培训。
5. 提高手术安全- 实施严格的手术安全核对制度。
- 对医护人员进行手术安全培训。
- 建立手术安全事件的报告和反馈机制。
6. 提高患者隐私保护- 制定并落实患者隐私保护政策。
- 对医护人员进行患者隐私保护培训。
- 加强患者信息的安全管理。
7. 提高护理记录的准确性- 制定并落实护理记录规范。
- 对医护人员进行护理记录培训。
- 实施电子护理记录系统,提高记录的准确性和效率。
8. 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制定并落实应急预案。
-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 对医护人员进行应急响应培训。
9. 提高患者教育和沟通- 制定并落实患者教育计划。
- 提高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
- 定期评估患者教育的效果。
10. 持续改进护理安全文化- 建立护理安全委员会,负责监督和改进护理安全。
- 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参与护理安全改进活动。
- 定期进行护理安全培训和宣传。
以上是我们2023年1号护理安全的十大目标,我们将努力实现这些目标,为患者提供更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管理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管理制度简介:随着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变得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权益,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一、背景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对患者造成伤害或者潜在伤害的事件。
由于医疗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始终存在一定的风险。
因此,建立一个分级管理制度可以帮助护士更好地识别、防范和处理此类事件。
二、目的分级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准确评估护理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包括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追究责任以及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通过分级分类,可以更好地调配资源,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安全感。
三、管理层级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管理制度一般分为以下几个层级:1. 一级管理:轻微事件轻微事件指的是对患者造成的伤害相对轻微、可快速处理且对患者健康影响较小的事件。
一级管理主要的目标是迅速处理事件、采取合适的补救措施,并在相应的记录系统中做好事件记录和分析。
2. 二级管理:中度事件中度事件指的是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为严重,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治愈或者对患者身体功能产生较明显影响的事件。
在二级管理中,需要对事件进行更加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减少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3. 三级管理:重大事件重大事件指的是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的事件。
对于重大事件,需要成立专门的调查组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以确定事件的原因并追究相关责任。
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并进行全面的培训,以提高护士团队的整体素质和护理水平。
四、操作步骤在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管理制度中,需要确定以下操作步骤:1. 事件报告任何护士在发现或涉及护理不良事件时,应立即向上级报告,确保事件能够得到及时处理和跟踪,并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2. 事件调查针对不同级别的事件,需进行相应的调查和分析。
轻微事件可以由团队内部进行调查,中度和重大事件则需要成立专门的调查组进行全面调查,并记录相关的调查结果和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护理制度一、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内容是什么?答: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目标二: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目标三: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和流程, 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
目标四: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目标五:提高用药安全。
目标六: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目标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目标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目标九: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目标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四、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1、在护理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遵守护理服务职业道德。
2、各护理单元应认真制定防范处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预案,预防其发生;并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及时据实登记。
3、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要及时评估事件发生后的影响,如实上报,并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4、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当事人应立即报告值班医师、病区护士长和科主任, 由病区护士长报科护士长,科护士长报护理部,并呈交书面报表。
5、各临床科室应认真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 , 由当事人登记发生不良事件的经过、原因、后果及本人对不良事件的认识和建议。
护士长负责组织对事件发生的过程及时调查研究, 组织科内讨论, 对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调查定性, 分析相关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层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或方案 , 并将讨论结果、改进意见或方案呈交科护士长。
6、科护士长针对临床科室处理意见或方案组织大科二级质控人员进行讨论,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一周内报送护理部。
7、护理部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组织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对事件进行讨论,提交处理意见;造成不良影响时,应做好有关善后工作。
8、发生不良事件的科室,护士长在对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认真分析及制订改进措施的同时, 应跟踪改进措施落实情况, 定期对病区的护理安全情况分析研讨,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订相关的防范措施。
9、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科室或个人,如有意隐瞒不报者,视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
附件 1:护理不良事件管理规定1、护理不良事件定义:护理不良事件指在护理工作中,未预计到、不可预测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 常称为护理差错和护理事故。
为准确体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内涵,减少差错或事故这种命名给护理人员造成的心理负担与压力, 科学合理地对待护理缺陷,现以护理不良事件来进行表述。
2、护理不良事件包括给药错误、识别患者错误、输血错误、输液反应、病情观察汇报不及时丧失抢救时机、院内压疮、跌倒、坠床、管道脱落∕ 拔出、误吸∕ 窒息、药物外渗、烫伤∕ 烧伤、走失、自杀、猝死、咽入异物、意外伤害、患者约束事件、体腔遗留异物、咬破体温计、护患沟通不良、火灾、蓄意破坏、医疗器械故障等。
3、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根据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分为三类。
Ⅰ类(意外事件) :指护理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不良结果,但不是出于护理人员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处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
Ⅱ类(护理差错) :指由于护理人员自身原因或技术原因导致。
根据有无不良后果分为一般差错和严重差错。
未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的差错为一般差错; 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但未构成护理事故的差错为严重差错。
Ⅲ类(护理事故) :护理人员工作失职或严重违反操作规程,造成患者死亡或严重的人身损害者。
4、根据护理不良事件对患者造成影响的严重程度,分为七级。
0级:接近失误,错误虽发生了,但在到达患者之前被发现并得到纠正。
1级:错误已发生在患者身上,但未造成不良伤害。
2级:给患者造成轻微痛苦,没有延长治疗时间或增加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3级:给患者造成了一定痛苦,延长治疗时间或增加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4级:给患者造成了严重伤害, 需要提升护理级别, 和 (或) 采取紧急抢救措施。
5级:给患者造成永久性伤害。
6级:造成患者死亡。
5、护理不良事故定性标准:Ⅰ类(意外事件)Ⅱ类(护理一般差错:0级 -2级;护理严重差错:3级)Ⅲ类(护理事故) :4级 -6级6、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范围:①所有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均要按时间、按要求进行上报。
②可疑即报:凡值班护士不能排除事件的发生和护理行为无关即报。
③濒临事件上报:有些事件虽然当时未对患者造成伤害, 但根据护理人员的经验认为,再次发生同类事件的时候,可能会造成患者伤害,也要上报。
7、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程序及时限:① 0-2级:发现人需在 12h 内上报病区护士长,病区护士长需在 5个工作日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至科护士长,经科护士长核实后每月 25日之前上报护理部。
② 3级:发现人需立即上报病区护士长,病区护士长需在 2h 内口头上报科护士长。
在 24h 内予以核实并协助调查处理,每月 25日之前上报护理部。
③ 4-6级:发现人需立即上报病区护士长、科主任或总值班人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损害降至最低,必要时组织人员进行全院多科室的抢救、会诊等工作, 同时汇报主管院领导、医务部、护理部、维权部等相关部门,重大事件的报告时限不超过 6小时。
当事科室应在 6小时内填报《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
护理部于抢救或紧急处理措施结束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核实。
根据事件处理和发展情况,及时补充修正相关内容。
8、结果分析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后, 由护理部组织由多科室、多专业护理人员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每月对上报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通过讨论,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全院护理人员认真学习,给予警示,防范于未然。
9、免罚及奖励①发生护理事故由维权部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相关条款进行处理。
②对于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科室或责任人, 根据给病人造成的后果, 经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后,视情节轻重给予减轻或免于处罚。
③对护理不良事件首先提出建设性意见的科室或个人给予奖励。
④对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非责任护士给予奖励。
10、护理人员主动报告激励机制: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按《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管理制度》上报程序上报, 未及时上报扣科室绩效考核分 1分,无分析、处理意见、防范改进措施各扣 0.5分,如隐瞒不报扣科室绩效考核分 2分。
②护理不良事件按规定及时上报, 有原因分析、有处理意见及防范改进措施不扣分。
③对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非责任护士给予奖励考核分 1分。
④对护理不良事件首先提出建设性意见的科室或个人给予奖励考核分 1分。
11、护理不良事件报告途径①书面报告。
发生不良事件后,病区护士长根据《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 ,及时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 ,送至护理部。
②院内 OA 网络报告, 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 , 由 OA 网络发至护理部 OA 网络中。
③紧急电话报告。
仅限于在不良事件可能迅速引发严重后果的紧急情况下使用。
附件 2:护理不良事件防范措施1、护理人员必须熟知各项医疗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2、在进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中,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严格无菌操作,不得玩忽职守。
3、各级护理人员要坚守岗位,认真遵守岗位责任制,随时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处理问题。
4、做好安全护理,杜绝坠床、烫伤等意外伤害的发生。
5、对重症病人和新生儿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认真进行床头交接班,并及时准确记录。
6、护士长要及时检查护理防范措施执行情况,狠抓事故苗头,每周进行一次安全质量检查。
7、加强对抢救器械、药品的管理,专人负责,每日清点交接,保证器械和药品数量准确,完好无误。
8、科室每月召开一次质量安全分析会,对本月存在的质量缺陷及安全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护理分级制度1、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确定病情等级, 根据患者Barthel 指数总分, 确定自理能力的等级。
2、依据患者病情等级和(或)自理能力等级,确定患者护理分级,护理级别共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四个级别。
3、根据患者的病情和 (或 ) 自理能力的变化动态随时调整患者护理级别。
4、特级护理:(1)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①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 ②病情危重. 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③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2)特级护理时要求:①实施床旁交接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随时监测生命体征。
②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准确测量出入量。
③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④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5、一级护理:(1)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特级护理:①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②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③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④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2)一级护理要求:①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②根据患者病情, 测量生命体征;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④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⑤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6、二级护理:(1)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①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 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②病情稳定仍需卧床, 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③病情稳定或处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
(2)二级护理要求:①每 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②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④根据患者病情, 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⑤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7、三级护理:(1)具备以下情况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
(2)三级护理要求:①每 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②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④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8、护理级别需在护士站一览表的诊断卡和患者床头卡上进行标注。
护士站一览表上采用不同的颜色标注, 特级护理 (病危患者) 使用黑色, 一级护理使用红色, 二级护理使用黄色、三级护理使用绿色。
附件:自理能力分级评定量表附件:自理能力分级评定量表(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本文档来源于第一文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