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整理和复习练习课第十三课时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目录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第1课时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3)第2课时统计数据的方法 (6)第3课时练习课 (9)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10)第1课时平均分 (11)第2课时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13)第3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 (15)第4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 (17)第5课时练习课 (19)第6课时用乘法口诀求商(一) (21)第7课时用乘法口诀求商(二) (23)第8课时练习课 (25)第9课时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7)第10课时练习课(一) (29)第11课时练习课(二) (31)第12课时整理与复习 (32)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34)第1课时认识对称现象及轴对称图形 (35)第2课时平移和旋转 (38)第3课时解决问题:剪一剪 (42)第4课时综合练习 (44)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46)第1课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47)第2课时练习课 (49)第3课时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50)第4课时解决问题 (52)第5课时练习课 (54)第6课时整理和复习 (55)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57)第1课时同级运算 (58)第2课时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 (61)第3课时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64)第4课时解决问题 (66)第5课时整理和复习 (70)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73)第1课时有余数除法(一) (74)第2课时有余数除法(二) (76)第3课时有余数除法(三) (78)第4课时有余数除法练习课 (80)第5课时解决问题(一) (82)第6课时解决问题(二) (84)第7课时解决问题练习课 (85)第8课时整理复习 (88)第9课时小小设计师 (90)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92)第1课时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 (94)第2课时1000以内数的组成及读写 (96)第3课时认识算盘 (98)第4课时10000以内数的认识(一) (100)第5课时10000以内数的认识(二) (102)第6课时10000以内数的读写 (103)第7课时练习课 (105)第8课时10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06)第9课时近似数 (108)第10课时练习课 (109)第11课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110)第12课时利用估算解决问题 (112)第13课时练习课 (114)第八单元克和千克 (115)第1课时克和千克的认识 (116)第2课时解决实际问题 (118)第3课时练习二十 (120)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 (122)第1课时数学广角(一) (123)第2课时数学广角(二) (125)第3课时练习二十一 (127)第十单元总复习 (129)第1课时总复习 (130)第2课时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 (132)第3课时数据收集整理和图形的运动 (134)第4课时混合运算 (136)第5课时万以内数的认识 (138)第6课时克和千克 (140)第7课时综合练习 (142)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最新教材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第2~6页。

初三数学复习计划PPT课件

初三数学复习计划PPT课件
明确指导思想
知识技能
数学思考 问题解决 情感态度
知识技能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理 解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 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 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掌握用代数式、方 程、不等式、函数进行表述的方法。 2.探索并掌握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四边 形和圆的基本性质与判定,掌握基本的证明方法 和基本的作图技能;探索并理解平面图形的平移、 旋转、轴对称;认识投影与视图;探索并理解平 面直角坐标系,能确定位置。 3.体验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推断过程,理 解抽样方法,体验用样本估计总体的过程;进一 步认识随机现象,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的概率。
情感态度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 欲。 2.感受成功的快乐,体验独自克服困难、解决 数学问题的过程,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具备学 好数学的信心。 3.在运用数学表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 数学具有抽象、严谨和应用广泛的特点,体会 数学的价值。 4.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勇于质疑,养成认真 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形成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2课时序号复习内容课时过关测试内容时间第1课时实数第2课时二次根式第3课时代数式整式运算第4课时因式分解分式第5课时一次方程分式方程一次方程组方程与不等式1课时第6课时一元二次方程第7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第8课时不等式的应用第9课时函数概念一次函数函数及其图像1课时第10课时反比例函数第11课时二次函数第12课时函数的应用第13课时平行线三角形与证图形的性质1课时第14课时特殊三角形第15课时多边形平行四边形与证明第16课时特殊平行四边形梯形与证明第19课时投影与视图图形与变换第20课时图形的变换图形与变换1课时第21课时相似形第22课时解直角三角形图形与坐标第23课时图形变换与坐标图形与坐标1课时14概率与统3课时第24课时统计概率测试1课时第5课时概率151620201217重视模块之间的联系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指导用书(阅读指导有一套)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指导用书(阅读指导有一套)
在一条蜿蜒的小河边,有一所快要盖好的小房子,一群小动物正忙 着盖房子。小兔们搬着砖,小猪们扛着木头。热情的小兔在房前的桌子 上准备了一些招待客人的水果。河里的小鱼被这热闹的场面吸引了,禁
5
先学后教网
不住蹦出水面,瞪大眼睛想看个究竟。这一方面为教学知识提供背景, 一只小兔搬一块砖,砖没有剩余,小兔和砖就是“同样多”;一只小猪 搬一根木头,还多余一根,就是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同时还 渗透了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多向比较。1.图中有几个苹果?1 只小猪吃 1 个苹果,够不够?1 只小兔吃 1 个苹果够不够?你能用学具摆一摆吗?得出:小猪的只数和 苹果的个数同样多;小兔的只数比苹果的个数多,苹果的个数比小兔的 只数少。2.图中有几个萝卜?1 只小猪吃 1 个萝卜,够不够?1 只小兔 吃 1 个萝卜够不够?你能用学具摆一摆吗?让孩子用“同样多”、“多”、 “少”说话。最后得出:1 只小猪够吃 1 个苹果,1 只小兔够吃 1 个萝 卜。3.图中有几个凳子?与小兔、小猪比较,得出相应的数学结论。4.小 兔与小猪比较,小兔与小鱼比较,小猪与小鱼比较,结果怎样?
也可以让孩子边回答边摆学具,先将图中的 4 只小兔复制下来,再 逐一将 4 块砖复制下来与小兔一一对应上,每复制 1 块砖,都用小圆点 把小兔和砖连起来,表示一只小兔搬一块砖。向孩子说明:1 只小兔搬
6
先学后教网
1 块砖,正好都对上,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 样多。把摆出的学具与课本进行比较,最后让孩子指着课文的内容说, 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并用笔在“同样多”作下划线。
3,三个同学在踢足球;三条石凳,大家要爱护公共财物;三个垃 圾筒,果皮、瓜壳、纸碎要放进垃圾筒里,不能随手乱扔。

6的乘法口诀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6的乘法口诀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十一课时表内乘法(一)(6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主备人:郑瑶珍参备:二年级组数学老师时间:2012-9-10导学内容:教材练习十三第3、7-11题。

导学目标:1.熟记6的乘法口诀。

2.会用6的乘法口诀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通过学生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会用6的乘法口诀解答有关的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4.通过学生训练,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敏捷性。

导学重点:熟记并背诵1-6的乘法口诀,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

导学难点:培养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及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

导学教具: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

一、复习旧知1.对口诀。

现有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进行,给学生以示范。

在让同桌同学互相问答,看谁答得全对。

对答得全对的学生给予表扬。

2.开火车。

(出示卡片)分小组,由“一二”开始,按序伸手说口诀。

让全班同学在动口动手的活动中,进一步熟悉2-6的乘法口诀。

二、指导练习1.完成练习十三第3题。

向学生说明:左数第一列上的1-6和从上面数数第一行的1-6都看做因数,把乘积写在两个因数交叉的位置上。

学生明白后,让其独立完成。

2.完成练习十三第7题。

以“看谁算得都对”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换评改。

3.完成练习十三第8题。

分组问答,让学生在玩中巩固知识。

4.练习十三第11题指名读题意;理解题意;解决问题;相互交流,说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5.数学游戏:保护青蛙①让学生边看边说,在书上填数。

②组织学生游戏。

比一比谁说的又对又快。

三、积累运用1.把口诀写完整一六()二()一十()()十八三三()一()得四()()二十2.计算出示口算卡。

3.每个小朋友分4个苹果,五个小朋友一共分了多少个?四、总结提升这节课我们复习了1-6的乘法口诀。

同学们邀熟记1-6的乘法口诀,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

希望同学么们继续努力!板书设计:背诵1-6的乘法口诀游戏:保护青蛙第十二课时表内乘法(一)(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主备人:郑瑶珍参备:二年级组数学老师时间:2012-9-10导学内容:教材练习十三第3、7-11题。

练习课(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练习课(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7.家校合作,共同促进: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支持。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节课的主题是整理和复习,我选择以一个有趣的生活实例导入新课。我会提出一个问题:“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把它平均分给你的三个朋友,每个人会得到多少?”这个问题会引发学生的思考,使他们意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接着,我会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分数知识,为新课的复习打下基础。
练习课(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总结、对比等方法,系统地整理和复习所学知识。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的最后阶段,我会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所学知识。我会通过PPT或黑板,列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包括分数的计算方法、小数与分数的关系等。然后,我会让学生分享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心得和收获,总结自己在解决问题中的经验教训。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为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2.自主复习,引导发现:鼓励学生自主复习所学知识,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3.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在讨论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学习情况,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作业题目。以下是一些建议的作业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题【最新精品】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题【最新精品】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目录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第1课时小数乘整数 (1)第2课时小数乘整数(练习课) (1)第3课时小数乘小数 (1)第4课时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2)第5课时小数乘法(练习课) (2)第6课时积的近似数 (2)第7课时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3)第8课时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练习课) (3)第9课时解决问题(1) (3)第10课时解决问题(2) (4)第二单元位置 (4)第1课时位置(1) (4)第2课时位置(2) (5)第3课时位置(练习课) (5)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6)第1课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 (6)第2课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2) (6)第3课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练习课) (7)第4课时一个数除以小数(1) (7)第5课时一个数除以小数(2) (7)第6课时一个数除以小数(练习课) (8)第7课时商的近似数 (8)第8课时循环小数 (9)第9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9)第10课时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10)第11课时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练习课) (10)第12课时整理和复习 (10)第四单元可能性 (11)第1课时可能性(1) (11)第2课时可能性(2) (11)第3课时可能性(3) (12)第4课时可能性(练习课) (13)掷一掷 (13)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14)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1) (14)第2课时用字母表示数(2) (14)第3课时用字母表示数(练习课) (15)第4课时用字母表示数的应用(1) (15)第5课时用字母表示数的应用(2) (15)第6课时方程的意义 (16)第7课时等式的性质 (16)第8课时解方程(1) (17)第9课时解方程(2) (17)第10课时解方程(练习课) (17)第11课时列方程解决简单的问题 (18)第12课时列方程解决简单的问题(练习课) (18)第13课时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问题 (18)第14课时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问题(练习课) (19)第15课时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19)第16课时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练习课) (19)第17课时整理和复习 (20)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20)第1课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0)第2课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练习课) (20)第3课时三角形的面积 (21)第4课时三角形的面积(练习课) (21)第5课时梯形的面积 (22)第6课时梯形的面积(练习课) (22)第7课时组合图形的面积 (23)第8课时方格图中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估算 (23)第9课时练习课 (24)第10课时整理和复习 (24)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25)第1课时不封闭路线的植树问题 (25)第2课时封闭路线的植树问题 (25)第3课时植树问题(练习课) (25)第八单元总复习 (26)第1课时复习小数乘、除法 (26)第2课时复习位置 (26)第3课时复习可能性 (27)第4课时复习简易方程 (27)第5课时复习多边形的面积 (28)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1课时小数乘整数课时作业一、在积里点上小数点,使等式成立。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13课时《整理和复习》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13课时《整理和复习》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第13课时《整理和复习》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1.小兰家离学校有420米,她每分钟走78米。

估一估,5分钟能到吗?
2.学校为了满足学生的饮水需要,用一辆载质量是4吨小货车运大桶水,一周需要运10次。

现在改用载质量是8吨的大货车来运大桶水,一周运几次就够了?
3.吹糖人儿和捏面人儿都是我国民间的传统工艺,如果买一个糖人儿和买一个面人儿花的钱相同,买4个糖人儿需要28元,那么买280个面人儿需要多少钱?
4. 一条彩带,若每4分米截成一段,则可以截成9段。

若每6分米截成一段,则需要截几次?(一段一段地截)
参考答案1. 78×5≈400(米) 400<420
答:5分钟不能到。

2. 4×10÷8=5(次)
答:一周运5次就够了。

3. 28÷4×280=1960(元)
答:买280个面人儿需要1960元。

4. 4×9÷6=6(段)6-1=5(次)答:需要截5次。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口算题卡》全稿及答案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口算题卡》全稿及答案

第 62 课时整理与复习 第 63 课时练习二十六 第 64 课时折线统计图 第 65 课时折线统计图 第 66 课时练习二十七 第 67 课时总复习 1
第 68 课时总复习 2 第 69 课时总复习 3 第 70 课时练习二十八 第 71 课时期末综合能力测试 1
第 72 课时期末综合能力测试 2 第 73 课时期末综合能力测试 3 第 74 课时期末综合能力测试 4
35 的因数有(

判断
81 的因数有(

(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3 的因数有(

而倍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
18 的因数有(

()
24 的因数有(

(2)因为7×8=56,所以56是倍数,7
32 的因数有(

和8是因数 。
()
20 的倍数有(写 3 个)(
) (3)14比12大,所以14的因数比12的
第 46 课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第 47 课时练习十九 第 48 课时探索规律 第 49 课时练习二十 第 50 课时用字母表示数 第 51 课时练习二十一 第 52 课时等式 第 53 课时练习二十二
第 54 课时认识方程
第 55 课时练习二十三 第 56 课时解方程 1 第 57 课时解方程 2 第 58 课时练习二十四 第 59 课时问题解决 1 第 60 课时问题解决 2 第 61 课时练习二十五
第 31 课时练习十三 第 32 课时体积与体积单位 1 第 33 课时体积和体积单位 2 第 34 课时练习十四 第 35 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第 36 课时练习十五 第 37 课时问题解决 1 第 38 课时问题解决 2 第 39 课时练习十六 第 40 课时整理与复习

【苏教版】2018年秋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套课时作业含答案

【苏教版】2018年秋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套课时作业含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时作业目录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认识负数(1)第2课时认识负数(2)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第1课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第2课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第3课时练习课第4课时梯形面积的计算第5课时练习课第6课时认识公顷第7课时认识平方千米第8课时组合图形和的面积第9课时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算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1课时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1)第2课时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2)第3课时小数的性质第4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第5课时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第6课时求小数的近似数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第1课时小数加、减法(1)第2课时小数加、减法(2)第3课时练习课第4课时用计算器计算第5课时练习课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第1课时小数乘整数第2课时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第3课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第4课时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第5课时练习课第6课时小数乘小数(1)第7课时小数乘小数(2)第8课时积的近似值第9课时练习课第10课时除数是小数的除法(1)第11课时除数是小数的除法(2)第12课时商的近似值(1)第13课时商的近似值(2)第14课时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第15课时练习课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第1课时复式统计表第2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1)第2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2)第3课时练习课第八单元-字母表示数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1)第2课时用字母表示数(2)第3课时化简含有字母的式子第4课时练习课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数的世界第2课时图形王国第3课时统计天地和应用广角第1时认识负数(1)一、读读写写。

-12读作:+5读作:负十五写作:正三十写作:二、“神州”十号飞船返回舱的温度为21℃±4℃,则返回舱的最高气温是()℃,最低气温是()℃。

三、填一填。

(1)李叔叔上月存入银行2000元,记作+2000元,本月取出800元应记作()。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篇1一、复习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材第58页整理和复习,第59页练习十三第3题)二、复习目标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2、通过分步、多层次练习,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重点: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能运用其解决问题。

难点:用多种方法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1、学生快速翻看课本第41~57页,看看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

2、自主整理: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整理。

3、小组交流,互相补充。

(教师巡视并指导)4、汇报: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①口算乘法。

②笔算乘法:不进位乘法、进位乘法。

③解决问题:用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5、教师课件出示本单元的知识思维导图,组织学生一起回顾各小点的具体知识。

二、知识应用(课件依次出示各题)1、教学教材第58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口算和笔算。

(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2)组织学生小组中议一议题中的问题。

(教师巡视并指导)(3)点名学生说一说。

(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2、教学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第3题。

(1)学生先独立完成计算。

(教师订正)(2)发现规律。

①师:计算第一排算式的两个乘数之间的和,再分别计算出得数并比较积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先计算,再小组交流。

②学生汇报发现。

③教师小结:两个乘数的和一定时,两个乘数相差越小,它们的积越大,当两个乘数相等时,积最大。

(课件出示小结)(3)组织学生用第二排算式验证规律,并说一说。

《练习十三》教案

《练习十三》教案

《练习十三》教案《练习十三》教案《练习十三》教案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1~83页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量角的方法,较熟练地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2.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能运用角的知识描述相应的生活现象,感受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方法。

教具准备:量角器。

教学过程一、复习1.请学生说一说,量角的工具是什么?量角器中心一点叫什么?它有几圈刻度?2.怎样量角?3.量出下面每个角的度数。

教师小黑板出示锐角钝角直角二:指导练习1.第4题。

(1)指名读题。

(2)请学生看书上量角器上的刻度,说出每个角是多少度?(3)指名口答,集体订正。

(4)提问:仔细观察这几个角?它们的位置一样吗?对这样不同位置的角,我们怎样用量角器来量角?我们都应该注意点什么?(5)小结:不论角的位置如何,量角时要注意“两重合,一看数”,角的一条边和量角器哪一边o‘刻度线重合,就看哪一圈的刻度,要分清是外圈的刻度,还是内圈的刻度。

2.第5题。

(1)指名读题。

(2)请学生照着图示模仿着量出书上这几个角的度数。

(3)指名回答,并分别说说从量角器哪一边看起,看哪一圈刻度。

(4)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摆放量角器?3.第6题。

(1)请学生判断一下,下面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是不是正确?(2)说说自己判断的理由。

(3)请用正确的方法再量一次,强调“两重合,一看数”。

4.第7题。

(1)指名读题,说说图上都画了些什么?(2)请学生用手中的量角器量一量图中标出的每个角的度数。

(3)集体订正。

5.第8-12题。

(1)集体读题,明确要求。

(2)你认识这些图形吗?谁来说一说?(3)请学生量一量图中每个角的度数。

(4)指名口答。

(5)看看自己量的角的度数,谁能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6.第13题。

(1)出示队旗图,说说自己的发现。

(2)请学生在小组里估计一下图中的三个角各有多少度?并把估计的结果填在书上表格里。

(3)请学生用量角器验证一下自己估计的对不对,看看跟你估计的结果相差多少?三、完成思考题1.默读题目。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6-12)集体备课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6-12)集体备课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6-12)集体备课第6课时除法的验算教学内容:除法的验算学习目标:1、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养成检验的习惯。

2、进一步利用除法解决问题,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验算方法教学难点:利用乘除法的关系,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除法的验算二、出示目标:1、掌握除数的验算方法。

2、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三、自学指导:1、每本红笔记本7元,用100元钱能买几本,剩几元?书中已列式,你在草稿本上列竖式计算一遍,怎样检验得数是否正确?看蓝衣服男孩的验算方法,学会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2、每本蓝笔记本5元,用100元能买几本?列式计算,看绿衣服男孩是怎样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4、解答提出的问题用什么法?为什么用?四、先学1、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汇报题目做的好。

2、看一看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

(要保证学生看够3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3、做一做a)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要比谁做的又对又快,比谁字体端正,数字要写得大些,数字间要有一定的间距。

b)板演练习,请三名同学上讲台板演。

25页“做一做”其余学生写在练习本上。

c)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

(要求:学生认真看板演的同学做的是否有错误,还要检查自己做的是否正确)五、后教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为什么”(1)讨论几道题的第一步?学生回答,教师要启发学生注意:有余数除法验算时,商×除数+余数=被除数(2)讨论第二步:学生回答,教师要启发学生注意:没有余数的除法除法验算时,商×除数=被除数(3)同桌互批。

全对的请举手?做错的同学请举手,错在哪里?请说一下。

六、当堂训练1、26页1题(计算并验算)2、26页4题(用乘法计算时,要进行比较)3、小明3分钟跳222下,,小敏2分钟跳150下。

沈雪静二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沈雪静二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小学二年级数学必修课程名称:小学数学教学材料:《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授课时间:60课时左右授课教师:授课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课程内容: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初步认识角,表内乘法,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认识几时几分,数学广角,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体活动。

计算教学内容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

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特别是表内乘法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

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

因此,表内乘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同时,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因此,教材安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量的计量方面,教材出现厘米和米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等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直观认识角的概念以及直角、锐角和钝角角,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数学广角”介绍了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思想。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归纳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材还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指导用书(阅读指导有一套)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指导用书(阅读指导有一套)

郑祥旦编著先学后教网 家长用书阅读指导有一套数学(配合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郑祥旦编著更多资料请访问先学后教网1目 录第一单元 测量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第2课时 分米的认识第3课时 千米的认识(1)第4课时 千米的认识(2)第5课时 吨的认识(1)第6课时 吨的认识(2)第7课时 生活中的数学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8课时 两位数加法第9课时 三位数加法第10课时 练习课(1)第11课时 练习课(2)第12课时 三位数减法第13课时 练习课第14课时 加减法的验算第15课时 练习课第16课时 整理和复习第三单元 四边形第17课时 四边形第18课时 平行四边形第19课时 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第20课时 长方形的周长第21课时 估计第22课时 练习课第四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第23课时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第24课时 余数和除数2第25课时 练习课第26课时 解决问题第27课时 练习课第五单元 时、分、秒第28课时 秒的认识 时间的换算第29课时 时间的计算第30课时 填一填 说一说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第31课时 口算乘法第32课时 乘法估算第33课时 练习课第34课时 不进位乘法第35课时 进位笔算乘法(1)第36课时 连续进位乘法(2)第37课时 连续进位乘法(3)第38课时 练习课第39课时 0的乘法第40课时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第41课时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第42课时 练习课第43课时 整理和复习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第44课时 认识几分之一第45课时 认识几分之几第46课时 练习课第47课时 分数的简单计算第48课时 练习课第八单元 可能性第49课时 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可能性第50课时 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1)3第51课时 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2)第52课时 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3)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第53课时 列举可能性第54课时 排列第55课时 组合第56课时 掷一搠第十单元 总复习第57课时 万以内的加、减法第58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第59课时 四边形 时、分、秒 千米和吨第60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 分数的初步认识1第一单元 测量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学习内容课本第2~3页例1,第5页练习一第1~3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表内乘法 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表内乘法   人教新课标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一、教材简析表内乘法是第一学段的学生需要掌握和形成的重要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同时,表内乘法又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因此,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本单元教材划分为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的口诀两节,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2~6乘法口诀、乘加和乘减式题、用数学。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

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2、正确读写乘法算式四、单元课时安排:(14课时左右)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2、2——6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2课时2、3、4、的乘法口诀………………4 课时6的乘法口诀…………………………4课时整理和复习…………………………1 课时1、乘法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46~47页。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4、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具准备:实物图、小棒。

(2)小火车里有多少人?出示上图,请同学们自己数一数,每节小火车里的人数有什么特点?要求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求4个6是多少,用加法算式表示。

新人教小学第十册数学教案[下学期] 新课标

新人教小学第十册数学教案[下学期]  新课标

第十册数学教案目录(总课时数:80)一简单的统计(一)第1课时: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第2课时:数据的收集和整理(2)第3课时:练习课第4课时:数据的收集和整理(3)第5课时:练习课第6课时:求平均数第7课时:练习课第8课时:整理和复习二.长方体和正方体第9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第10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第11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第12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体积和体积单位第13课时:体积单位间的进率第14课时:容积和容积单位第15课时:体积和表面积的比较第16课时:整理和复习三.约数和倍数第17课时:约数和倍数的意义第18课时:能被2、5整除的数的数第19课时:能被3整除的数第20课时:质数和合数第21课时:分解质因数(1)第22课时:分解质因数(2)第23课时:最大公约数(1)第24课时:最大公约数(2)第25课时:最小公倍数(1)第26课时:最小公倍数(2)第27课时:整理和复习学期备课全册教学要求。

1.结合本册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熟练程度。

2.使学生掌握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4.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5.使学生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改定。

6.使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7.使学生学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会看和制作简单的统计表,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学会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目录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1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 .......................................第2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 .......................................第3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 .......................................第4课时亿以内数的读、写法的练习 .............................第5课时亿以内数大小比较 .....................................第6课时亿以内数的改写 .......................................第7课时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第8课时亿以上数的认识, .....................................第9课时亿以上数的改写 .......................................第10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 ......................................第11课时用计算器计算 ........................................第12课时综合练习 ............................................第13课时一亿有多大?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课1时公顷和平方千米 .........................................课2时练习课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第1课时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第2课时角的度量 .............................................第3课时角的分类 .............................................第4课时角的画法 .............................................第5课时练习课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1课时笔算乘法(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没有0)....................第2课时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第3课时练习课 ...............................................第4课时积的变化规律 .........................................第5课时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第6课时练习课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1课时平行与垂直 ...........................................第2课时垂线的画法 ...........................................第3课时长方形的画法 .........................................第4课时练习课 ...............................................第5课时认识平行四边形 .......................................第6课时认识梯形 .............................................第7课时练习课(一) .........................................第8课时练习课(二) ......................................... 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1课时口算除法 .............................................第2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第3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课1 ........................第4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课2 ........................第5课时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第6课时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课 .......................第7课时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第8课时两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 ...........................第9课时两位数除三位数:商的变化规律 .........................第10课时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第11课时整理和复习 .......................................... 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第1课时 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第2课时 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第3课时练习课 ...............................................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第1课时沏茶问题 .............................................第2课时烙饼问题 .............................................第3课时田忌赛马 .............................................第4课时练习课 ............................................... 第九单元总复习....................................................第1课时多位数的认识复习课 ...................................第2课时乘法和除法复习课(一) ...............................第3课时乘法和除法复习课(二) ...............................第4课时空间与图形复习(一) .................................第5课时空间与图形复习(二) .................................第6课时统计复习 .............................................第7课时复习课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A案:RJ版四年级数学特级教案

A案:RJ版四年级数学特级教案

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第1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A案:课时作业一、填空。

1. 10个十万是( ),100个十万是( ),100个一百万是( )。

2.一个六位数的最高位是( )位,最高位在千万位上的数是( )位数。

3.40685320是由4个( ),6个( ),8个( ),5个( ),3个( )和2个( )组成的。

二、一个数,十万位上是7,最低位上是2,十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数字的2倍,后三位上的数字的和为15,其他各数位上都是0。

请你写出这个数,说说这个数是几位数。

第2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A案:课时作业一、判断。

1读数时,数中的0都不用读。

()2.读一个八位数时,要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3.万级的数的读法同个级的数的读法一样。

()4. 2402400读作二百四十万零二千四百。

()二、连线。

4676900 六百九十万八千六百零五6908605 四千六百八十九万六千六百46896600 四百六十七万六千九百三、用三个“6”和三个“0”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数。

1.一个零也不读。

2.只读一个零。

3.读出两个零。

第3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A案:课时作业一、写出下面计数器上的数。

二、写出下列各数。

五百万零六百八千一百万四千零一十二二十三万零六十五五千三百四十万六千七百第4课时亿以内数的读写(练习课)A案:课时作业一、写出由下面各数组成的数。

1.四百万、五十万、八万和三千。

2.六千万、九万和三百。

3.五百万、三万、八千和六十。

4.八千万和四十。

5.九千万、七十万、二万和四百。

二、连一连。

九千六百万 13090034一千三百九十万九千 96000000八十六万零一百 13909000一千三百零九万零三十四 860100三、把下面各数改写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和。

2301600 = 3420005 = 40302010= 10050084 =第5课时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A案:课时作业一、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

1. 242300和2432002.435600和445603. 387000和3780004.499500和495900二、把下面四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备人所在学校及姓名
三小:富丽娜
审核人所在学校及姓名
中心校
刘冬梅
课题
整理和复习练习课
课型
新授
第2 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熟练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并能够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巩固用乘、除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难

教学重点
(1)学生设计方案,动手摆一摆。
(2)用除法算式表示分一分,并在组内交流分的过程和所写的除法算式。(3)全班交流
生:摆成4行,每行6盆,列式为24÷4=6(盆)
生:……
(4)引导学生观察这几种分法和算式并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布置作业:完成同步练习册
【设计意图:运用多种方式,分析数量关系,根据运算的意义用除法解决文艺问题。】
四、练测促学
1、完成第27页第2题
同桌互相提问,然后交流心得。
2、完成第27页第4题
指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3、对练习册相关习题进行练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从文字中获得信息,并通过对数量关系的分析,根据运算的意义选择相应的运算去解决问题】
五、拓展延伸
有24盆花,要把花盆摆成一个长方形花坛,可以怎样摆?
12÷2= 8÷4= 9÷3= 15÷5=
18÷6= 24÷4= 25÷5= 12÷4=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可以乘法口诀来求商,这样可以算得又对又快。】
三、导学施教
完成第27页第3题
教师引导,学生练习,集体订正,并交流两种分发的不同。
【设计意图:此题是平均分两种情况的实际问题,通过对比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两种情况的区别与联系。】




练习课
24÷6=4(本)
24÷4=6(人)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除法的含义和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法
学法
教师讲解,组织引导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教具学具
准备





教 学 设 计二次Fra bibliotek课一、查学诊断
二、示标导入
出示口算卡,让学生分组进行口算。组织学生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根据什么进行口算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