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科Theaceae
山茶科(Theaceae)
重要特征:常绿木本。单叶互生。花两性, 重要特征:常绿木本。单叶互生。花两性, 整齐,5 整齐,5基数;雄蕊多数,成数轮,多集为束, 着生于花瓣上,子房上位,中轴胎座。常为 蒴果
主要代表及用途
用途 饮料 油料 代表 茶 油茶 用途 最重要的经济作物
花卉 花卉
种子含油,供食用和工业用, 是我国南方的主要木本油料 作物 优良的用材树种 紫茎,木荷 紫茎,木荷 (荷树) 山茶 南山茶 叶被光滑,供观赏 产云南,叶脉网在腹面清楚 可见,子房有绒毛(区别于 山茶)
山茶科(Theaceae)
——五桠果纲, ——五桠果纲,山茶目
第七组(11人) 第七组(11人
山茶目:山茶科,猕猴桃科,龙脑香科,藤黄科 等18科 山茶科 主要特征
• 木本 • 叶:单叶互生,常革质,无托叶 • 花:常两性,五基数,辐射对称,单生于 叶腋;萼片4至多数;花瓣5(稀∞~4 ); 雄蕊多数,多轮,分离或成束,常与花瓣 连生;子房上位,少下位,中轴胎座; • 果:蒴果或浆果。
种类与分布
分布:广泛分布于热带 和亚热带。主产东亚 (丝绸之路)。在我国 有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南 部各省。 种类:本科有40属, 600种 ,我国有15属 400余种。Fra bibliotek山茶属
柃属
常绿灌木或乔木 常绿木本 叶 花 代表植物 革质,有锯齿,单叶互生 两性 雌雄异株,单生或簇 雌雄异株,单生或簇 生叶腋 茶及其变种普洱 格药柃,翅柃 茶,油茶,山茶, 南山茶
茶叶定义
茶叶的定义
从植物学的角度来讲
茶拉丁学名: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
在植物分类系统中
属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山茶目(Theales)
山茶科(Theaceae)
山茶属(Camellia)
茶亚属(Thea)
茶组(Camellia sect thea.L)
下又分两个种:茶种(中国种)、普洱种。
茶属双子叶植物,约30属,50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14属,397种,主产长江以南各地,其中茶属Camellia和何树属Schima等均极富经济价值。
乔木或灌木;叶互生,单叶,革质,无托叶;花常两性,稀单性,单生或数朵聚生,腋生或顶生;萼片5-7,覆瓦状排列;花瓣通常5,稀4至多数,覆瓦状排列;雄蕊极多数,稀少数,分离或多少合生;子房上位,稀下位,2-10室,每室有胚珠2至多颗;果为一蒴果,或不开裂而核果状。
茶树的起源及演变
茶树的起源及演变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
瑞典科学家林奈Carl von Linne在1753年出版的《植物种志》就将茶树的最初学名定命为Theasinensis, L.后又订为Camellia sinensis L.,“sinensis”是拉丁文中国的意思。
在植物分类系统中,茶树属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山茶目Theales,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目前,大量栽培应用的茶树的种名一般称为Camelliasinensis,也有人称为Thea sinensis,还有的称为Camellia theifera, 1950年我国植物学家钱崇澎根据国际命名和茶树特性研究,确定茶树学名为Camellia sinensis L. 0. Kuntze,迄今未再更改。
而在我国古代文献中,称颂它为“南方之嘉木”见唐代陆羽《茶经》。
它一次种,多年收,是一种叶用常绿木本植物,野生,乔木型茶树高可达15-30米,基部干围达1. 5米以上,寿命可达数百年,以至上千年之久。
目前,人们通常见到的是栽培茶树,为了多产芽叶和方便采收,往往用修剪的方法,抑制茶树纵向生长,促使茶树横向扩展,所以,树高多在0. 8-1. 2米之间。
茶树经济学年龄,一般为50-60年。
茶树起源问题虽然较难考证,但历史上的一些痕迹和史料却为茶树起源提供了不少佐证,使人们能从多方面去了解和探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取得了科学的结论和论证。
在唐代陆羽撰写《茶经》之前,中国的古代史料中,早已有关于茶事的记载了。
例如,在茶史研究上,每每要提到上古时代的神农:“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神农尝百草是我国流传很广、影响很深的一个古代传说,这在《史记·任皇本纪》、《淮南子·修务训》、《本草衍义》等书中均有记载。
高山红山茶——浙江红花油茶
渣福建林业浙江红花油茶(Hu.)又名浙江红山茶,最早发现于浙江,由胡先骕先生于1957年命名,是山茶科(Theaceae )山茶属(L.)中具有生产价值的油茶物种之一,其分布和栽培面积及年产量仅次于普通油茶、小果油茶和越南油茶[1]。
生物学特征常绿小乔木,高可达6m 以上;树皮灰白色、平滑,枝灰白色,嫩枝淡褐色,无毛,每年3月萌发春梢,7-8月萌发夏梢,秋梢生长量小,由部分夏梢发展而来。
叶厚革质,长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8~12cm ,宽2.5~5.5cm ,先端短尖或急尖,基部近圆形或楔形;叶面光滑、发亮,深绿色,边缘疏生短锯齿,叶柄长1~1.5cm 。
花艳红色,顶生或腋生,直径6~12cm ,无柄;苞片及萼片14~16片,近圆形,外侧有银白色绢毛,覆瓦状排列;花瓣5~7枚,顶端二浅裂,长5~7cm ,宽4~5cm ;花两性,雄蕊长3.5~4cm ,花柱长2~2.5cm ,顶端3~5裂;花期冬春季,通常11月开始有少量花开,但此时开的花不会结果;2月开始又陆续开花,盛花期在3月,末花期在3月下旬,不同地区的花期略有差异。
果实多为球形、桔形或桃形,果径4~7cm ,果实基部有萼片及苞片宿存;果皮木质,光滑,厚度0.4~1.6cm ,颜色以红色、青色、青红色为主。
果实成熟期8-9月,单果重30~120g ,鲜出籽率12%~30%,单果种子3~11粒。
主要分布区及生境浙江红花油茶分布于我国福建、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地,是我国特有的树种,集中分布在福建东北部、浙江中南部、江西东部3省交界处海拔380~1600m 的山地,福建地区主要分布在寿宁、周宁、柘荣、霞浦、浦城、武夷山、光泽、邵武、泰宁、建宁、将乐等地。
浙江红花油茶喜温暖湿润环境,在海拔600m 以上的高海拔山区生长良好,该海拔山区经常云雾笼罩,空气湿寒,是适合其生长的小气候环境。
浙江红花油茶耐干旱瘠薄,在全日照和半荫蔽生态环境中结果多,在密闭的常绿阔叶林下也能正常生长发育,但果实发育不良,尤其在海拔600m以下,结果少或只开花不结果。
schima wallichii (dc.) korth.拉丁文
schima wallichii (dc.) korth.拉丁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植物学名:Schima wallichii (DC.) Korth.别名:山茶拉丁文:Schima wallichii (DC.) Korth.科属:山茶科(Theaceae)产品:种子、花、树皮Schima wallichii又称山茶,是一种常见的喜阴植物,被广泛分布于中国南部和东南亚地区。
它是一种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树皮灰白色,树干笔直,树形优美。
Schima wallichii的叶子呈椭圆形或长倒卵形,表面有光泽,花朵为白色或粉红色,开放时清香扑鼻。
它在夏季开花,果实成熟时呈现红色。
Schima wallichii是一种重要的观赏植物,常被用于庭园绿化、公园等场所景观设计。
它不仅具有优美的外表,还能改善空气质量,净化环境,增加氧气含量。
在南方地区,Schima wallichii常被栽种在路旁、湖边及各种绿化带中,成为了城市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除了作为观赏植物外,Schima wallichii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据传统中医理论,它具有清热解毒、止血化痰的功效。
种子和树皮经过适当加工后可以用于治疗一些感冒咳嗽、发热等症状。
Schima wallichii的花朵也被用于制作花茶,具有清香怡人的效果。
在生活中,Schima wallichii的树皮还可以用于制作纸张,具有优良的质地和光泽度。
而它的种子则可以榨取油脂,被用于食用或化妆品生产中。
Schima wallichii是一种既美丽又实用的植物。
它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生态角色,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的便利。
在未来,我们也应该更加珍惜和保护这种宝贵的植物资源,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环境。
第二篇示例:Schima wallichii (DC.) Korth.,又称为朱槿,是一种常见的原始森林树木,属于茶科植物。
在中国南方地区,尤其是云南、福建、广东和广西等地广泛分布。
50科(属)花结构
50科(属)树种花结构描述1、木兰科Magnoliaceae花单生、两性。
花大,径约12-15cm,顶生;白色,芳香,花被片相似,9片,肉质;雄蕊多数,分离,花柱短,柱头反曲。
花丝短,花药条形,2心室;离生心皮雌蕊多数;花被片、雄蕊、雌蕊均螺旋状排列在柱状隆起的花托上。
花程式:P6-21A∞G∞:12、山茶科Theaceae花常单生。
5基数,萼片5-多数,与苞片分不开,二者逐渐过渡,组成苞被片;花瓣多少合生;雄蕊多数,有合生现象。
中轴胎座。
花程式:K5 C(5)A∞(∞)G(2-10:2-10:2-∞)3、腊梅科Calycanthaceae :花两性单生叶腋;花鲜黄色,芳香,直径1.5-2.5cm;花被片多数,螺旋状生于杯状花托外围,内轮的呈花瓣状,有紫褐色斑纹;能育雄蕊5-6,生于花托顶端,花丝短,花药2室,退化雄蕊5-6;离生单心皮,雌蕊多数5-15,胚珠2枚。
花程式:P15-30 A5-30 G ∞:1:2。
4、木棉科Bombaceae花两性,大而美丽,单生或簇生,萼杯状,常具副萼;花瓣5,稀缺,雄蕊5至多数,花丝合生成筒状或分离,花药1室;子房上位,2~5室,每室2至多数,中轴胎座。
5、梧桐科Sterculiaceae圆锥花序顶生,花单性同株。
萼片5,多少合生;花瓣5或缺;雄蕊多数,花丝常合成管状,常有退化雄蕊;子房上位,2~5室,中轴胎座。
花程式:K(5)C0A(5-15) ;K(5)C0 G 5;6、杜鹃花科Ericacaceae花两性,辐射对称或稍两侧对称,各式花序,花萼宿存,花冠合瓣,漏斗形或坛状、钟形。
花药常有附属物,顶孔开裂,子房上位或下位,2~5室,胚珠多数,中轴胎座,花柱1。
花程式:* K(5-4)C(5-4)A10-8,5-4GG(2-5:2-5)7、山茱萸科Cornaceae花两性,稀单性,花序类型多样—分属依据;花多4基数;雄蕊与花瓣同数-互生;花盘内生;子房下位,1~5室。
茶学概论复习资料
《茶学概论》复习纲要第一章绪论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是世界茶树的起源地,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有最悠久的茶叶种植及饮用史,世界各地茶叶的种植、采制等技术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过去的;世界各国“茶”的发音,也是由中国各地不同的方言演变而来的。
中国作为茶的故乡,茶资源十分丰富,产茶区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和地区。
茶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咖啡和可可)之一。
茶是属于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茶种(Camellia sinensis)。
茶树拉丁学名:Camellia sinensis (L.) O.kuntze. sinensis表示种名:中国种。
历代“茶”的别称:槚(gu);荈(chuan);蔎;荼;茗;苦荼。
世界各国关于茶的读音(ti)是来源于茶字粤语的发音:英文Tea;拉丁语Thea;法文Thé;德文Thee或Tee。
西班牙语Cha。
茶字是象形文字,茶字有十笔划,字形构成:上部为廿,像茶的芽叶;中部是人,像树冠;下部为木,代表树干,是木本植物。
象征意义:人应该根植于大地,就能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茶字也是寓意文字,有长寿之意。
茶字分解三部分上部为廿,中部为八,下为十八,廿加八十八,合计为一百零八岁,寓意:人常喝茶健康长寿,可以活到108岁。
米寿:八十八,88岁。
百(白)寿:99+1 =100(谐音),99岁。
茶寿:二十+ 八十八,108岁。
(茶)人在草木中——人远离喧尘,呼吸草木的清气,自然健康长寿。
唐代陆羽所著《茶经》全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陆羽本人也因此书而被世人誉为“茶圣”。
《茶经》分为上、中、下三卷,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就;十之图。
《茶经》标志着茶知识系统化的开始,茶学学科的雏形已经形成。
第二章茶的起源与传播我国西南三省,是我国茶树变异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地方,是茶树起源的中心地。
(一)、茶在国内的传播⏹秦汉以前:巴蜀是中国茶业的摇篮。
山茶花品种的历史演化及其园林应用
山茶花品种的历史演化及其园林应用摘要:山茶花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在中国南方、西南云贵高原乃至全世界都有较广泛的分布。
随着人类的栽培选育,山茶花经历了千百年演化,形成目前形态各异的优良品种千余种。
同时,山茶花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园林景观价值,现已成为中国各地景观公园、庭院乃至行道绿化普遍采用的花木品种。
关键词:山茶花品种历史演化园林应用山茶花(Camellia)为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其花常于严冬盛开,被誉为“十德之花”,亦是“花中四友”之一,具有较高观赏价值。
其下分华东山茶(Camellia japonica)、云南山茶(Camellia reticulata)、金花茶(Camellia petelotii)等亚种。
中国是山茶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拥有全世界90%以上的种质资源。
其中,华东山茶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尤以浙江、江苏、安徽三省最多;云南山茶又称滇山茶,分布于西南云贵高原地区;广西省作为金花茶的发源地,拥有最多的金花茶资源;同属岭南的广东和福建两省也分布着相当数量的茶花资源。
1 山茶品种的历史演化与其他传统名花类似,山茶花从野生繁殖到人工栽植,从实用性植物到现代观赏花卉,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演化。
关于中国茶花栽培历史的最早记载可追朔至三国时期蜀汉人张翊所著的《花经》,书中将山茶花列为“七品三命”的观赏等级。
北魏年间的《魏王花木志》将茶花品种归为两大类,即栽于中原地区的”海石榴”以及栽于沿海地区的“山茶”。
据目前所掌握的文献资料,中国古代茶花已有称谓总共有153种,其中茶花别名及分类名有22种,茶花品种名有131种。
其中唐、宋、明、清这几个朝代分别为中国历代茶花品种的兴起、鼎盛和发展时期。
唐代是中国古代茶花品种第一次兴盛时期。
唐代的段成式所著的笔记《酉阳杂俎》中首次记录了山茶花的树高、叶形、花型、花色等形态特征,是中国最早记录茶花的文献之一。
茶树的园林运用
茶树的园林运用茶树为山茶科(Theaceae)茶属(Camellia)的一种木本经济植物,是多年生常绿灌木、小乔木或乔木。
茶树作为一种经济作物,经过长期的自然变异和人工选育,有了丰富的品种、品系,表现出不同的生理和形态特征,使茶树的茎、叶、花、果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1]园林绿化质量和档次的不断提高使园林绿化植物新品种不断被开发应用。
茶树形态丰富多样,树体可塑性强,生态适应性广等特点显示了茶树在园林绿化领域的应用潜力。
茶树独特的茶文化内涵对于增加园林的文化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茶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旅游品牌将进一步得到发展,茶树在园林中的作用和地位将大大提高。
1茶树的园林应用价值1.1茶树茎、叶的观赏价值茶树茎、叶的形态因品种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观赏价值。
茶树茎的颜色有灰白、棕褐、红棕、绿色等,不同品种,节间长短不一。
茶树的茎有直立、披张之分,枝梢有柔软和硬脆、挺直和扭曲之分。
茶树叶片按大小分有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叶大者逾成人手掌,叶小者似南瓜之籽。
按叶形分有长叶种、圆叶种、柳叶种等。
叶质有厚、薄之分以及柔软、硬脆之分。
叶面有隆起、微隆起、平滑之分。
叶缘有平展的,有波浪式的,也有向背翻转的。
茶树除叶色为绿色的普通品种外,还有叶色为黄色、白色、紫色以及杂色等彩色品种。
[2]茶树叶通常为单生,但有些变异品种的茶树叶有双叶型和三叶型。
茶树的叶通常为披针形至椭圆形,但有的品种如佛手,叶大如掌,叶形酷似佛手柑,有的品种叶形有椭圆形、卵形、扇形,也有奇缺不全的。
这些特性可通过繁殖得以保持。
1.2茶树花、果的观赏价值茶树花着生于叶腋间,着生数1~5个,甚至更多,花冠白色,少数呈粉红色或淡红色,花蕊金黄。
[3]茶树开花量很多,每年每株开花可达数千朵。
据测,每亩茶园的花数多达二百万朵以上。
茶树花花期很长,花芽从6月份开始分化,以后各月都能不断发生,一般可以延续到11月,甚至可以延续到次年春季,个别地区甚至全年可见茶树花开放。
山茶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
山茶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目的:为山茶属植物药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方法:以“山茶属”“化学成分”“药理活性”“Camellia”“Chemical composition”“Pharmacological activity”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0年1月-2018年1月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山茶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情况进行论述。
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05篇,其中有效文献54篇。
山茶属植物中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类、皂苷类、多酚类、植物甾醇类、脂肪酸类和生物碱类等,以黄酮类及皂苷类成分研究较多,其中黄酮类成分主要是黄酮醇类,以槲皮素、山柰酚以及芹茶素最为常见;皂苷类成分主要为齐墩果烷型的五环三萜皂苷。
山茶属植物中,茶、油茶和山茶的药理作用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抗肿瘤、抗过敏、降糖、降脂、抗炎、抗氧化、保护胃黏膜等方面。
近年来关于山茶属植物活性成分的研究报道日渐增多,但对其有效的药效基团阐明较少。
在药理活性上,以总提物的活性研究较多,对单体化合物的活性研究也仅在细胞层面上,动物药理研究较少,且大多药理活性作用机制不明确。
因此,有必要深层次研究山茶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
关键词山茶属植物;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山茶属(Camillia Linn.)植物属于山茶科(Theaceae),同时也是山茶科中最大的一个属。
山茶属植物分为4个亚属,22组,280个原种[1],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
山茶属植物在我国有238种,主要分布于西南至东南部,以云南、广西、广东及四川最多[2]。
山茶属植物主要被用作药用的有茶(C. sinensis)、金花茶(C. nitidissima)、油茶(C. oleifera)、山茶(C. japonica)、普洱茶(C. assamica)等[3]。
据《中华本草》记载,金花茶叶具有清热解毒、止痢的功效,山茶花及茶叶均具有抗癌作用,茶叶还具有降压、降脂、利尿及抗血栓等作用。
古茶树保护管理技术规程
古茶树保护管理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古茶树的术语和定义、古茶树界定、调查、保护和管理措施等技术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古茶树的保护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630有机产品生产、加工、标识与管理体系研究LY/T2494古树名木复壮技术规程LY/T2738古树名木普查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茶树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茶组(Sect.Thea)植物。
3.2古茶树树龄大于或等于100年的茶树。
3.3野生古茶树在自然生境中散生或聚集分布的、天然起源的古茶树。
3.4栽培古茶树人工栽培的古茶树。
3.5地径距地面20cm处的树干直径。
4古茶树界定4.1种类与鉴定4.1.1种类山茶科山茶属茶组植物,共5种2变种。
包括大厂茶Camellia tachangensis F.C.Zhang、大理茶C. taliensis(W.W.Smith)Melchior、厚轴茶C.crassicolumna Chang、秃房茶C.gymnogyna Chang、茶C.sinensis(L.)O.Kuntze、普洱茶C.sinensis var.assamica(Masters)Kitamura和白毛茶C. sinensis var.pubilimba Chang。
4.1.2鉴定采集观察相应的植物器官,按植物分类学方法进行鉴定,鉴定方法参见附录A古茶树形态鉴定与分种检索。
4.2树龄判定树龄超过100年的茶树,按如下标准之一进行判断:——年轮实测法,测定树龄≥100年;——有明确栽培记载,栽培年限≥100年;——测定并修正后的地径≥18cm,地径修正系数参见附录B古茶树地径修正系数。
4.3分类分级4.3.1分类古茶树分为如下类型:——野生古茶树;——栽培古茶树。
油茶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油茶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摘要:油茶为山茶科常绿小乔木, 因其种子含油量 30% 以上, 是重要的经济油料植物。
本文主要对油茶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进行论述,详情如下。
关键词:油茶;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引言油茶属于四季常绿的阔叶树种,冬季花开时节,花朵洁白、花型美观,极具观赏性,成片种植,可营造优美的景观效果,能助推旅游经济发展。
其次,根据相关数据可知,油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豆蔻酸分别占83.30%、7.40%、7.60%、0.08%、0.60%、0.30%。
同时,茶油中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单宁等营养物质,可用来制作食品用油、化妆品用油、食用淀粉等,经济效益明显。
种植油茶可帮助农户增收,促进乡村振兴。
1茶林低产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油茶生产过程中可能会由于管理不当,杂草分布过多以及植物群交错成长的原因导致油茶生长缺乏充足的养分、水分以及光照条件,不利于油茶林生长,导致油茶品质下降,粗放式管理的模式会导致油茶种植养分流失,影响植物代谢效果,油茶枝叶也会逐渐枯死,落花落果现象较为严重,影响油茶的整体产量以及质量。
油茶是异花授粉型植物,品种较为多样,因此油茶开花时期和成熟时期等时间不够规律影响着结果率。
现阶段,大部分地区使用良种选择的方式进行种植,但是从实际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推广范围存在一定的限制,部分种植户对油茶管护不够科学,对修剪、疏苗、高冠嫁接等丰产技术知之较少,缺乏专业的管理机制,再加上建设资金不足,导致油茶林大面积生产推广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部分老油茶林属于大龄油茶,生理机能逐渐下降。
茶树发展速度延缓,新陈代谢出现一定的问题,导致油茶自然更新能力减弱,枯枝残叶存在于油茶上,落果以及落花的问题较为显著,影响着油茶的产量以及质量,致使油茶低产问题的产生。
2油茶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2.1油茶密林调控2.1.1密度对林份生长质量的影响冠体是决定产量的主要指标之一。
茶树的特点有哪些特征
茶树的特点有哪些特征茶树的特点有哪些特征茶树原名:茶,山茶科、山茶属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
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茶树的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茶树的特点(一)茶树的茎茶树的茎,指的是茶树的地面生长部分,包括主干、分枝和当年生长形成的新枝。
因为其分枝性态不同,可分为半乔木型(小乔木型)、乔木型和灌木型茶树3种。
1、半乔木型茶树(小乔木型)半乔木型茶树的主干明显,主干和分枝容易区分,但分枝距离地面较近,是我国主要栽培树种。
2、乔木型茶树乔木型茶树的主干高大,主干、侧枝、分枝明显,多为野生古茶树。
主要生长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一般树高10米以上,主干直径粗大。
3、灌木型茶树灌木型茶树的主干矮小,主干和分枝不明显,分枝较稠密,是我国主要栽培树种。
(二)茶树的芽茶树的芽分为营养芽(又称叶芽)和花芽两种,营养芽发育后分形成枝叶。
营养芽因生长部位不同,又分为定芽和不定芽。
定芽生长于茶树的枝顶(又称为顶芽)及叶腋处(又称为腋叶),顶芽比腋芽粗大。
不定芽生长于树枝的节间或根茎处,当枝干遭受伤害时,不定芽能萌发成长为新枝。
花芽即发育成花。
发芽即发育成花。
茶芽因萌发季节不同又可分为春芽、夏芽和冬芽。
春芽在春季形成,夏季发育生长;夏芽在夏季形成,秋季生长发育;冬芽在冬季形成,次年春季生长发育。
(三)茶树的叶茶树的叶是常绿的,茶树的同一时期既有老叶又有新叶,新生的嫩叶是制作茶叶的原料,芽及嫩叶的背面有茸毛。
茶叶为网状脉,有明显的主脉,主脉上又分出侧脉,侧脉数多为7-10对,主脉明显,叶背、叶脉凸起,侧脉延伸至离边缘三分之一处向上弯曲与上方侧脉相连,构成封闭形网状系统。
茶叶的边缘有明显的锯齿,锯齿数一般在16-32对。
(四)茶树的花茶树的花为两性花,属于异花受粉的植物,它的花是虫媒花。
花芽于每年的6月中旬形成,10-11月为盛花期,花对为白色,只有少数为淡红色。
(五)茶树的种子茶树的形成从花芽到种子成熟,约需一年半左右的时间,一般10月中旬左右种子成熟,此时茶树的花果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