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比提升展示课导学案设计
2024《生活中的比》说课稿范文
2024《生活中的比》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生活中的比》,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生活中的比》是教材《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与比例有关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数学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比例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几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例的表示方法和应用;②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比和比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使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探究学法。
通过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使用多媒体教具和实物来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同时,我也准备了一些练习题和实际应用问题,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引入:通过提出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一包糖和一个苹果的比是多少,引起学生对比和比例的思考。
2、概念讲解: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概念,并介绍比例的表示方法和含义。
3、实例分析:通过一些实际例子,如购买商品、制作食物等,让学生运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练习与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和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加深对比和比例的理解。
5、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和方法,并进行反思和讨论,加深对比和比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板书设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我的板书设计如下:比的概念比例的表示方法实例分析练习与应用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阐述,我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比和比例的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新北师大班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导学案
**学校构建高效课堂数学导案
班级 六年级 主备人 授课人 编号 日期: 审批:
比一比,看谁表现最好!拼一拼,力争人人过关!
1、旧知链接:
先化简比再求比值 24
:30 0.125:0.25 4:
4
1 0.3:
4
3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解决简单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过程。
2.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含义,会解答已知比例和总量,求部分量的简单按比例分配问题。
训练课(时段:课后自习,时间:30分钟)
“日日清巩固达标训练题”自评:师评:
基础题:
一、填空
1、甲数是16,乙数是20。
乙与甲的比是(),甲与乙的比是()。
3,甲与乙的比是(),乙与甲的比是()。
2、甲是乙的
5
3、甲与乙的比是2:3,甲是乙的( ),乙是甲的( )。
6、甲与乙的比是2:3,甲比乙少(),乙比甲多()。
5小时的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7、45分:
3
9、某班男女人数比是8:5,若男生有40人,女生就有( )人。
10、红白粉笔共有36支,红粉笔与白粉笔的比是4:5。
红、白粉笔各有多少支?
11、一个长方形周长是88cm,长与宽的比是4︰7。
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
12、六年级三个班共有95人。
六(1)班有33人,六(2)班和六(3)班人数的比是16:15。
六(2)班和六(3)班各有多少人?
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的意义》第1-2课时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的意义》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会读、写比;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体会作为度量的比的重要功能,感悟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
3.体会比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课前学习任务】找一找:生活中有很多的“比”,你能找到它们吗?请你记录下来。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1.调制果汁。
纯果汁的量和水量的比是1:5问题:怎么调制这杯果汁呢?你打算放多少纯果汁?多少水?活动建议:把你的配制方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任务二:这两个比都是我们刚刚研究的比吗?我国国旗长和宽的比是3:2活动建议:可以写一写,画一画,验证你的想法。
学习任务三:回答问题:1.不喝果汁,你能比较出哪杯果汁更甜吗?2.不品尝,你能判断哪锅米饭软,哪锅米饭硬吗?(1)给爷爷奶奶蒸米饭吃,该如何放米和水呢?(2)爸爸喜欢吃硬一些的饭,该如何放米和水呢?【作业设计】数学书第 47 页做一做第 1 题。
小敏和小亮买同样的练习本。
小敏买了 6 本,共花了 12 元。
小亮买了 8 本,共花了 20元。
小敏和小亮买的练习本数量之比是()∶(),比值是();花的钱数之比是()∶(),比值是()。
【参考答案】数学书第 47 页做一做第 1 题。
小敏和小亮买的练习本数量之比是(6)∶(8),比值是(3/4或 0.75);花的钱数之比是(12)∶(20),比值是(3/5或 0.6)。
解题思路:小敏和小亮买的练习本数量分别是 6 本和 8 本,所以练习本数量之比是(6)∶(8)。
小学数学生活中的比教案
小学数学生活中的比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比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理解比的意义和应用场景。
2.能力目标:通过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喜爱,提高他们对于数学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比的概念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白板、黑板、彩色粉笔、实物模型等。
2.教学材料:小学数学教材、生活中的图片和实物。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话题,例如:“同学们平时会遇到用到比的问题吗?比如我们每天早上上学要走多长时间,或者我们花多少钱买零食等。
这些都是用到比的概念的问题,比起来,我们能不能找到更多生活中的例子呢?”通过这样的导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起他们对于比的兴趣。
2.概念讲解(15分钟)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实物模型,例如用水果来介绍比的概念:“同学们,你们看这里有两个苹果,这个苹果比那个苹果大两倍,你觉得它们的比是多少呢?对,是2:1、”通过实物模型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比的大小关系。
然后,教师可以用黑板或者白板上画出比的形式和符号,例如“2:1”,解释比的意义和含义:“比是用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的,由两个数之间的比率来表示。
比的第一个数叫做前项,表示被比较的数,第二个数叫做后项,表示比较的数。
前项比后项大,就用冒号“:”表示,比如2:1;前项比后项小,就用大于号“>”表示,比如2>1;前项比后项等,就用等号“=”表示,比如2=2、”最后,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比的意义和应用,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超市里面的商品一般都会有标价,我们通过比较价格,可以知道哪个商品比较便宜,哪个比较贵。
你们有没有用过比较价格来购买商品的经历呢?”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理解比的应用场景。
《生活中的比》数学教案
《生活中的比》数学教案标题:《生活中的比》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比的概念,知道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求比值的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思考、交流、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态度。
- 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会求比值。
难点: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如饮料瓶、纸张等),计算器。
四、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张大小不一的照片,问学生:“你们觉得这两张照片的比例合适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比例”这个概念,从而导入新课。
(二) 新知探究1. 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概念。
教师展示两个不同大小的饮料瓶,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容量,引出“比”的概念。
2. 教师讲解比的构成要素,即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3. 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学会求比值的方法。
4. 教师演示如何用比来表示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时间分配、速度等。
(三) 实践应用1.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设计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寻找生活中的比,并进行分享。
(四) 总结归纳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进行补充和完善。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本上的相关习题。
2. 观察生活,找一些关于比的例子,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理解知识。
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按比例分配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导学案学习目标1.在理解比的意义基础上,知道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预习案1.自学课本第74页内容,完成相关练习,把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
2.收集生活中有关比的应用实例,准备课上与同学分享。
探究案一、交流探究1、交流预习中的收获------你学会了什么2、与同学分享你调查的生活中比的应用资料二、合作探究1、猜一猜,你平时喝的糖水,糖和水按什么比例放比较合适。
2、试一试,配制糖水,并记录下糖和水各自的用量(不断调配,直至甜度适宜为止)。
小组探究记录表糖水糖水感觉1勺2勺1+2=3勺太甜1勺5勺1+5=6勺还太甜1勺7 1+7=8勺还有些甜甜度适宜1勺9勺1+9=10勺多数同学感觉甜度适宜3、如果每勺重量为10克,请填充下面的()。
糖水糖水解法:1 :9 1010克:90克100克()克:360克()克60克:()克()克()克:()克1000克4、通过上述实验,你获得了什么知识,说出来跟大家分享。
三、当堂检测1、航天小学1400名师生,师生比为1:19,算一算航天小学有教师()人,学生()人。
2、一个人长方形,周长是490米,长和宽比为4:3,长方形长()米,宽()米,面积()平方米。
四、讨论题:此题体现问题解决方法(策略)的多样性小米和小豆是好朋友,有一天一块坐出租车出去。
小米在3千米处下车,小豆在6千米处下车,共付出租车车费24元。
两人怎样分担出租车费用,请你设计至少3种分配方案。
1、先尝试独立解决2、再同桌交流3、班内分享方案一:好朋友,小豆一人自愿付款24元方案二:24÷2=12元,平均分,每人12元方案三:按路程比分配3:6=1:2, 小米24÷3=8元小豆 8*2=16元方案四:前一半路程各付12÷2=6元,后一半路程有小豆付款12元,这样小米付12÷2=6元,小豆付12+6=18元五、全课总结、评价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教学反思1、按比例额分配一课教学设计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上设计的导学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比的意义(导学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标题:比的意义(导学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和抽象概括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的定义: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一种关系。
2. 比的表示方法:用冒号“:”表示,如a:b。
3. 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
4. 比的计算:求比值、化简比、求比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的概念、表示方法和性质。
2. 教学难点:比的化简和求比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比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比的定义、表示方法和性质。
3. 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比的计算方法。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结:总结比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的完成情况和正确率。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意义,避免机械地记忆。
2.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体会比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兴趣。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总之,比的意义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和抽象概括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因为这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及其应用。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详细补充1. 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可以问学生:“如果你有10个苹果,你的朋友有5个苹果,你们两个的苹果数量是怎样的关系?”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思考“比较”的概念,从而自然地引入“比”的学习。
1《生活中的比》(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生活中的比导入引出生活中的比,例如:“小明和小红一起参加了长跑比赛,小明用的时间是小红的2倍,那么小明和小红的用时之比是多少呢?” 通过这个问题导出本节课主题。
新知•定义:比的大小关系就是两个数用冒号连接,左右顺序不能变。
如:2:5表示2比5小,5:2表示5比2大。
•等比例:两个比相等,则这两个比是等比例的。
如:4:8和6:12是等比例的。
•利用比解决问题:通过一些实际例子,引导学生使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如:学生之间的身高比较、书本的价格比较、家庭中用电量和用水量的比较等。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看到周围生活中的比例关系,并引出比的定义和举例。
•通过图表、数据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不同比例大小关系的数学意义。
•在课堂上,老师还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实例,如课本上的图表,明星之间的比较,举例体育比赛、记录学生成绩等,进行比的大小关系的口算。
•给学生提供多种不同形式的比练习题目练习,如:口算、填空、判断等,让他们能够熟练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
•常见的题目类型包括:1.比的大小问题:根据所给的两个数字计算比的大小,或者结合实际情景进行推断。
2.比例的应用问题:根据所给的比例,求出另一个值,或者根据所求的值,推出比例,适用于计算实际问题。
拓展练习由于比是数学中非常基础和重要的知识点,所以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实际问题使用比的知识来解决。
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多读书、多看期刊杂志、多关注新闻等途径来积累比的应用案例,依托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总结生活中到处可见比的关系,学习比的概念和应用非常重要。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什么是比,能够判断、比较各种比的大小,也会利用比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
《生活中的比》第一课时(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生活中的比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时教授生活中的比的概念、比的基本性质、比的表示方法及比的比较。
二、教学目标1.理解比的概念及比的基本性质;2.掌握比的表示方法;3.学会比的比较;4.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比。
三、教学重点1.比的概念及比的基本性质;2.比的表示方法。
四、教学难点比的比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与学生谈论生活中的比,引出本次课的学习内容。
2. 理解比的概念及比的基本性质(10分钟)1.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概念;2.讲解比的基本性质;3.在黑板上写出比的定义及基本性质。
3. 掌握比的表示方法(15分钟)1.将小数、分数等的表示方法与比作对比;2.讲解两个数值之间的比的表示方法;3.以实际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比的表示方法。
4. 比的比较(20分钟)1.用阶梯式法、交叉法等方法进行比的比较;2.以实际的例子帮助学生掌握比的比较方法。
5. 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比(10分钟)1.帮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比的运用;2.发放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比的例子。
6. 常见问题解答(5分钟)解答学生可能会遇到的疑惑及问题。
六、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练习来检查学生对比的理解程度;2.通过生活中比的寻找,评估学生对比的运用能力及水平。
七、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作业;2.在找到的生活中的比例示例中,写出比的表示方法及比的大小关系。
八、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教案。
九、教学建议本课时重在深入学生对比的认知,需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将抽象的概念应用到实际场景中,使学生更易理解比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需特别注意比的比较,以多种方法进行比的大小关系的验证,以使学生掌握比的比较方法。
并针对学生的不同理解能力,引导其寻找生活中的具体例子,以此来对比的常见型及其表达方法进行进一步学习及讨论。
新北师大班六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比导学案
**学校构建高效课堂数学导案班级六年级主备人授课人编号日期: 审批:比一比,看谁表现最好!拼一拼,力争人人过关!课题:1、旧知链接:2、新知自研: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课本的内容,把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学习主题】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
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训练课(时段:课后自习 , 时间:40分钟)“日日清巩固达标训练题” 自评: 师评: 基础题:1. 一个比的后项是9,前项是4,这个比是( )。
2. 4∶5==( )÷( )=( )3. 10÷15=( )∶( )=( )4. ( )∶5=0.2 5∶( )=0.55. 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4 cm 、6 cm ,它们半径的比是( ),周长的比是( ),面积的比是( )。
6. 配制一种盐水,在200克水中放入20克盐,盐和水的比是( ),盐和盐水的比是( )。
7. 一个比的前项是35,比值是53,比的后项是( )。
8. 正方形的边长与周长的比是( ),圆的周长与的直径比是( )。
9. 芳芳与明明都参加了射击运动,芳芳射击40次命中38次,明明射击20次,命中18次。
芳芳射击命中的次数与射击总次数的比是( ),比值是( )。
明明射击命中的次数与射击总次数的比是( ),比值是( ),( )的射击命中率比较高。
10. 连一连。
32∶535∶1 15∶3 9∶103∶5 2∶1 168∶84 0.06∶0.1课后反思:。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生活中的比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生活中的比 |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掌握比的概念,能够解决简单的比例问题。
2.能够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1.比的概念理解、差比与同比的区分。
2.用比例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教学素材:与生活相关的图片。
3.教学环境:课堂。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利用幽默的语言,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生活中的比”。
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与比相关的有趣图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起学习的兴趣。
二、讲解基本概念(10分钟)1.教师使用黑板和粉笔等教具,讲解比的基本概念,例如“比”的定义、以及比的表示方式等。
2.讲解差比和同比的区别,引导学生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情况下它们的应用。
三、列举相关实例(15分钟)1.举例解释比的应用场景:比如铅笔、鞋子等大小之间的比较。
2.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比的具体例子,以帮助学生感知比的实际应用。
四、引导学生思考与实践(15分钟)1.提问:根据老师列出的各种配料,怎么才能得到一杯正宗的奶昔呢?学生需要思考并找到实现方法。
2.转化概念:通过实践,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在实际问题中比的应用方法,包括比的意义、保持比的比值,并学会使用行程表等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五、课堂练习(15分钟)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将比例应用于实际问题的练习任务交由学生完成,辅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布置(5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课堂笔记,并布置作业,让学生熟练掌握比的概念,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其运算能力。
教学下结论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概念,并学会将比例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比的应用与实际意义,运用所学技能解决现实问题,让学习的知识更具实际意义。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1课时 生活中的比(1)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1课时生活中的比(1)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叫比及比的概念。
2.理解比的大小关系,能根据要求比较大小,进行简单的比例计算。
3.能够在真实或物化问题中灵活应用比的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知道什么叫比及比的概念。
2.能够根据要求比较大小,进行简单的比例计算。
三、教学内容1.绪论本节课将学习“比”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引入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大小关系的问题,例如:哪个更大、哪个更小、哪个重一些等。
请宝贝们举例子说明生活中哪些情况需要比较大小,如何比较。
3.概念讲解比:是同一类物品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比的记法(1)用冒号表示“:”;比的左右两项分别叫作比的“前项”和“后项”。
(2)用分数表示比,前面的分子表示第一个数,后面的分母表示第二个数,即前项∶后项=分子∶分母。
4.讲解范例请指名同学用黑板上的画图解下面的比:五年级有A、B、C三个班,A班学生有50人,B班学生有60人,C班学生有70人,比一下B班和C班的学生人数多少。
解题思路:本题要比较的是B班和C班的学生人数,而A班的学生数量是多少并不重要,所以需要将B班和C班的学生人数相除,得到B班和C班学生数的比值。
解法:B班与C班学生数的比值=60÷70=6÷7,用分数可以简化为6∶7。
5.练习与训练(1)小组竞赛:计算题,在黑板上出5道比的计算题,分别由5个小组作答,第一组答对将得分1分,错的将被扣半分。
出题的方式:•B班与C班学生数的比值=?•甲班与乙班学生数的比值是3∶4,乙班有32个学生,那么甲班有几个学生?•若一趟旅行12天,上午花掉6天,那么上午时间和下午时间的比是多少?•如果一张图片左边的边长是12cm,右边的是18cm,求这种矩形的长宽比。
•体重60.5kg的小A和55kg的小B的体重比是多少?(2)完成作业:完成生活中的比 worksheet。
四、教学方法1.讲解2.练习和训练五、教学用具1.教科书2.计算器3.黑板画笔4.板书笔六、教学评估本课时主要测试学生对比的概念认识以及比的大小关系,计算技能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数学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的认识导学案
【数学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的认识导学案单元教材分析斯比的理解学习内容:生活中的比、比的化简、比的应用学习目标: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2.在实际情况中,体验降低比率的必要性,能够利用商的常数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降低比率,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学习重点:1、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能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2.能够用更好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理解比用实际知识解决问题更容易。
学习策略:1.提供多种情境,让学生体验从特定情境中提取比较含义的过程2、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比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时间:10学时第四单元比的认识导学案A部分课题生活中的比学习目标: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能够正确读写比率,理解比率各部分的名称。
学习重点:理解Bi的含义及其各部分的名称。
学习难点:理解比率的含义。
学习过程一、创造情境来激发兴趣1、谈话引入(1)展示四名学生的比赛情况。
这里四名学生的比赛项目数量相同,每人8场。
(由于比赛的场数相同,可以直接比较获胜的场数吗?学生排出名次。
)二、情境扩展、感知和新知识(1)如果小强和小林两人进行的四次练习的结果,每次比赛场数不同,获胜的场数也不同。
那我们怎么比?(2)显示马拉松运动员的距离和时间,以及骑自行车的人的距离和时间,(3)分别提供了三个水果摊位出售苹果的价钱的情况。
(4)显示图形分类的情况。
学生弄懂题意,看懂统计表。
然后,老师组织学生讨论哪种练习的小强或小林效果最好。
学生体会到比较谁的速度快,实际上就是比较路程与时间的比。
学生们意识到,比较哪个摊位的苹果更便宜实际上就是比较总价格和数量。
三、结合情境概念1.基于上述情况,老师引出了“比率”的概念。
生活中的比说课稿数学教案
生活中的比说课稿数学教案
标题:生活中的数学比——课稿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比例的概念。
2. 学生能够发现并理解生活中比例的应用。
3. 通过实际操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比例的基本概念
2. 生活中比例的应用实例
3. 如何利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比较两件物品的大小或重量来引入比例的概念。
例如,让学生比较两个苹果的大小,然后引出"比例"这个概念。
2. 新知讲解:教师可以详细解释比例的定义,以及如何计算比例。
然后,教师可以给出一些简单的比例例子,让学生进行计算。
3. 实践操作: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应用比例。
例如,让学生测量教室的长和宽,然后计算出教室的比例。
4. 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利用比例来解决。
例如,如果一家餐馆的菜单上写着一份披萨的价格是10元,那么两份披萨的价格是多少?学生需要利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
四、教学评价:
1.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是否理解了比例的概念。
2. 教师可以让学生完成一些关于比例的作业,以此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3. 教师可以在课程结束时进行一次小测验,测试学生对比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总结:
比例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概念,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概念,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比的意义》教案设计
目录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步骤安排 • 比的概念及性质阐述 • 比例尺和百分比概念引入 • 小组合作交流活动设计 • 评价反馈环节设置 • 作业布置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背景与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
理解比的概念,掌握 比的基本性质。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三
探究比的性质。引导学生 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比 的基本性质,并学会化简 比。
交流展示成果评价
成果展示
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探究成 果,包括对比的概念、读写方法
和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互动交流
鼓励其他小组对展示成果提出问题 和建议,促进全班学生之间的交流 和互动。
教师评价
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展示成果和互动 交流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 评价和总结,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提出改进意见。
05 小组合作交流活动设计
小组划分和角色分配
小组划分
将全班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角色分配
每组设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等角色,明确各自职责。
合作探究任务布置
任务一
理解比的概念和意义。通 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比的 概念,探讨比与除法、分 数之间的关系。
任务二
掌握比的读写方法。指导 学生正确读写比,理解比 的前项、后项和比值的概 念。
分层作业实施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 难度的作业,以满足学生的个性
化需求。
拓展延伸资源推荐
课外阅读材料
推荐与比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如数学故事、趣味比例等,以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网络教学资源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如数学网站、在线教育平台等, 以获取更丰富的数学知识。
优质课 生活中的比 导学案
1、我会填:
①12:15= =0.8,比的前项是( ),比的后项是( ),比值是( )
②六一班共有40名男生,38名女生,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2、如图,工人师傅用两块同样长的木板搭了两个斜坡:
问题导向
1、理解比的意义。
2、怎样求比值。
3、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
学习过程:ຫໍສະໝຸດ 一、谈话引入:二、探索新知:
1、诱导
观察下面图片,哪几张图片与图形A比较像?
2、探究活动:
对比这些图形,完成下表:
并完成下表
图形
长
宽
长是宽
的几倍
宽是长的
几分之几?
A
B
C
D
E
3、谁的速度快?
路程
时间
速度
马拉松选手
骑车人
4、哪个摊位上的苹果最便宜?完成下表:
摊位
总价
数量
单价
A
B
C
小结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速度、单价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认一认:(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如:6÷4写作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__
6:4=___÷____= =1.5,其中6是这个比的_____,4是这个比的______,1.5是6:4的_______.
主备教师
####
科目
六年级数学
课题
比的认识(一)
课型
新授
学习目标
1、经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如何设计导学案题目
如何设计导学案题目通常我们的导学案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是预习展示课,第二课时是提升展示课。
那如何使我们的导学案吸引学生,首先是题目的设计,其次是内容的设计。
一、预习展示课题目的设计不管低段还是高段题目的设计要体现童真童趣,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勾起学生的好奇心。
那我简单阐述一下:(1)看拼音写词语。
(拼音王国、我是书法小能手、瞧!我会写的字多漂亮。
下面荷叶中都藏着什么?看我写的多棒。
我是拼音小冠军。
)(2)连线题。
(手牵手、找朋友。
红花配绿叶。
雨点该落在哪里?用线连一连。
巧妙搭配、快乐牵线。
蝴蝶应该落在哪朵花上。
)(3)仿写句子、词语。
(句子模仿秀、超级模仿秀)(4)形近字组词。
(辨认双胞胎、火眼金睛)(5)反义词。
(反义词对对碰、猪八戒照镜子)(6)选择正确的或者错误的读音。
(一锤定音)(7)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序号。
(花落谁家、送序号宝宝回家)(8)拓展句子,使句子变的更具体。
(我会给句子化妆)(9)给字组词。
(一字开花真好看、给花瓶插花)(10)修改病句。
(森林医生治病、寻找病源)二、提升展示课题目的设计1、阅读题(快乐大本营、拓展空间、能力拓展、拓展无极限、阅读大舞台、开心阅读、精品阅读屋)2、写作(小练笔、小小作家、写作小能手、小作家大挑战)导学案题目的设计与内容是息息相关的,什么样的内容,设计什么样的题目,但总得来说导学案题目的设计要充分体现出童真童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做题上来,给学生单调乏味的做题增添点乐趣。
小学语文教研组康艳梅2012.。
6.3比的应用(导学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6.3比的应用(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运用比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内容1.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如a:b(a比b)。
2. 比的计算:比的计算方法为a÷b,即a除以b的结果。
3. 比的应用: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进行分析和计算,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比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比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比的运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 作业布置:布置与比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正确率和完成质量。
3.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比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掌握了比的基本知识。
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环节,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同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总之,本节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生活中的比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教学重难点: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自主学习、动手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数 ______ 数______ 数 知识点: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8:11=_______:________=(-------)。
1、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
2、区别:(意义上区分)
(1)除法是一种___________。
(2)分数是一个___________。
(3)比是表示两个量之间________关系。
根据下面以下信息写比,求比值
五星红旗长和宽的比是3比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的脚长和身高的比约是1比7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在,树高和影长的比是5.7比3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10克糖溶解在100克水中,糖与水的比是( ),糖与糖水的比是( ),水与糖水的比是( )。
3.甲数是乙数的2倍,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甲数是乙数的一半,甲乙两数的比是( )。
4.甲数比乙数多32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5.火眼金睛断对错
球场上的比分是3:0,所以比的后项可以是0。
( )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4,则甲数是乙数的43。
( )
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1.5,则甲数与乙数的最简整数比是3:2。
( )
综合能力展示台,展现能力的时刻到了!
1.某班今天有3人请假,出勤50人,缺席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
2.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要3天完成,乙队单独做要7天完成,甲队和乙队工作时间的比是( ),工作效率的比是( )。
3.一个比的后项除以3,要想使比值不变,前项应该( )。
A 不变
B 乘以3
C 除以3
4.求比值
36:27 2.5:3.5 6米:40分米 1.5小时:45分钟
1吨:500千克 2.4:0.8 36分:21
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