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导学案

合集下载

《品读经典光亮人生》公开课导学案

《品读经典光亮人生》公开课导学案

“辛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能于翦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四库总目提要》《品读经典、光亮人生——以〈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为例》导学案九年级语文编写人:王义梅审核:代爱珍课型:新授课班级:组别: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 掌握一般朗读技巧;2. 深入文本,融入情感朗读;3. 学会朗诵:再次创造,表达情感,感染他人。

【重点难点】1. 有技巧、有情感的朗读文本;2. 学会朗诵,再次创造,感染他人。

【学习方法】朗读学习法、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互评互促【知识链接】1. 知人论世:辛弃疾,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字幼安,号稼轩。

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

因此,其词有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有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平生以气节自负,功业自许,谋猷略远,然谗摈销沮,南归四十馀年间,大半皆废弃不用,故陈亮《辛稼轩画像赞》叹为“真鼠枉用,真虎不用”。

其胸中古今,用资为词,激昂排宕,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

2. 写作背景这是一首登临怀古词。

所怀的古,实际是40年前当朝的旧事。

宋高宗建炎三年十月,金兵侵入江西,隆裕太后从洪州沿赣州南逃,先乘船逃至造口,后转陆路流亡到赣州。

当时,金兵追太后御舟至造口时,对这一带地方大肆蹂躏,广大人民群众遭到血腥的劫掠和屠杀。

40年后,作者在江西提点刑狱的时间里,来到这惨烈史事的见证地,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写下此词。

3. 词作回放(1)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菩萨蛮·书江西造口①壁辛弃疾郁孤台②下清江③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④,可怜⑤无数山⑥。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⑦。

江晚正愁余⑧,山深闻鹧鸪⑨。

【注释】①造口:即皂口,镇名。

在今江西省万安县西南60里处。

②郁孤台:古台名,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南的贺兰山上,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而得名。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5《琥珀》公开课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5《琥珀》公开课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5《琥珀》公开课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琥珀》的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琥珀》的主题和情节,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2.难点:通过文本展现出的情感和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琥珀》的复印件。

2.课件(包含图片和相关背景知识)。

3.学生练习册。

4.预先准备好的问题和讨论话题。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准备一些琥珀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了解琥珀的特点。

2.通过提问或故事串联,引导学生思考琥珀代表的意义。

第二步:整体阅读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琥珀》。

2.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题和故事情节。

第三步:分析课文1.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线索等。

2.分析课文细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第四步:课文赏析1.分享作者创作背景、写作手法,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了解和欣赏。

2.根据课文中的情感和意境,引导学生进行感悟和讨论。

第五步:拓展延伸1.带领学生展开讨论,探究琥珀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给学生展示其他相关作品或故事,拓展他们的文学视野。

五、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所学知识。

2.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册中与《琥珀》相关的阅读题目。

2.鼓励学生以琥珀为素材创作一些小故事或诗歌。

通过本文档的教学导学案,希朶能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开展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琥珀》的公开课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3《梅兰芳蓄须》 公开课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3《梅兰芳蓄须》  公开课导学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梅兰芳蓄须》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认识 11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宁、要”。

2.能说清楚梅兰芳用了哪些方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以及他所经历的危险和困难。

【课前学习任务】
查阅了解关于梅兰芳和抗日战争时期的资料。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时间和地点办法困难和危险
1937年-1938
上海-香港
1941年12月
香港-上海
庆祝“大东亚圣战”时
上海
学习任务二:
【学习资源】
“学习任务一”图示参考:
【课后练习】
1.继续完成小练笔。

(学习任务二)
2. 预习《延安,我把你追寻》。

公开课导学案(模板)

公开课导学案(模板)
②、怎样确定积的末尾零的个数
1、列竖式计算。
47×600= 280×50= 300×63=
2、改错。
460
× 34
164
138
1544
教后 反馈
易错点和盲点
教后反思
签阅 审批
年月日
四级数学集体备课导学案
课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末尾有0的)
主备人
巩少柳
审核人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简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知识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末尾有0的乘法简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末尾有0的乘法简算的方法。








一、复习旧知,计算下列各题。
123×15= 364×32= 214×36=
27×236= 41×253= 35×317=X K b1.Co m
二、探索新知
1、出示问题:160×30=
2、小组内学生根据题意,独立进行计算
竖式:
3、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
4、重点围绕竖式的简便写法和积进行讨论
①、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开课导学案模板

公开课导学案模板

公开课导学案模板公开课导学案模板一、课程概述本次公开课的主题为___________,是一门___________的课程。

本次公开课的目的是___________,让学生们能够掌握___________的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___________,掌握___________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___________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___________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其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四、教学难点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五、教学内容1. ___________(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六、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知识点,并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合作,帮助学生共同探讨问题,提高其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1)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和目的。

(2)通过问题或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2.知识讲解(20分钟)(1)讲解___________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通过图表或实例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3.案例分析(30分钟)(1)选择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并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讨论(2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某个问题。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其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劝学公开课导学案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劝学公开课导学案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劝学公开课导学案《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劝学公开课导学案》一、导学目标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劝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通过学习本课文,学生将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了解劝学的概念和意义;2. 能够分析劝学的方法和技巧;3. 能够理解文中展现的劝学情节和情感;4. 能够运用劝学的方法和技巧,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

二、导学过程1. 热身活动:观看一段劝学视频在课堂开始前,播放一段与劝学相关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劝学的意义和影响。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感人的劝学视频,如名人励志演讲或相关题材的电影片段。

2. 导入话题:劝学的重要性通过讨论和提问,引导学生探讨劝学的重要性。

例如,可以提问以下问题:- 你认为劝学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成功有什么影响?- 你曾经被别人劝学过吗?是什么样的劝学方式让你受益匪浅?- 你有什么方法或技巧可以帮助自己保持学习的动力?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逐渐认识到劝学对于个人成长和学习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兴趣。

3. 文本学习:阅读《劝学》让学生阅读《劝学》,并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诗中的劝学观点和理由是什么?你同意吗?- 诗中的表达方式和情感有哪些?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 诗中的劝学方法和技巧有哪些?你觉得哪些方式适合自己?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劝学的内容和表达情感的技巧。

4. 情感体验:写一篇劝学感言要求学生以自己的角度和体验,写一篇关于劝学的感言。

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被他人劝学的经历,或是给自己劝学的感悟和建议。

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体验到劝学的力量和积极影响。

5. 总结反思:分享劝学感言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写的劝学感言,并与同学互相交流和反思。

可以设立一个分享环节,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分享自己的感言,并得到他人的鼓励和反馈。

三、课后延伸为了巩固本课的学习内容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布置以下任务:1. 学习更多劝学的相关文本,如名人励志故事、励志文章等,并写下自己的感悟和理解;2. 寻找身边的劝学典故和劝学故事,并与同学分享;3. 尝试应用劝学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语文公开课导学案模板.docx

语文公开课导学案模板.docx

语文公开课导学案模板语文公开课导学案模板导学案是指教师在开展语文公开课前准备的一份教案,它对教学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规划,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下面是一份针对语文公开课的导学案模板,供教师参考使用。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熟悉并掌握本堂课涉及的相关知识点。

-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 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引导和探究学习的方式获得知识。

-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核心思想。

- 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结构。

-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 引导学生深入体悟课文中的情感和意义。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 课本教材和相关辅助材料。

- 多媒体教学设备。

- 学生个人白板或笔记本电脑等学习工具。

2. 环境准备:- 教室布置整洁有序,墙壁上可以贴上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海报。

- 课堂氛围温馨轻松,学生的座位安排合理,便于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

可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讲述短小有趣的故事或提问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 引导学生复习前几堂课的相关知识,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

2. 新课讲解(15分钟):- 介绍课文的作者、背景和主题,并引导学生进行初步预测。

- 解释生词和重要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 对课文的结构和要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关注重点部分。

3. 合作探究(25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合作探究。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问题解答、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 教师在小组讨论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观点和总结。

4. 案例分析(15分钟):- 选取一个生动的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公开课导学案模板

公开课导学案模板

公开课导学案模板一、导学目标本节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公开课导学案的编写方法与要点。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能够:1.理解公开课导学案的定义和作用;2.掌握公开课导学案的基本结构和格式;3.学会撰写一个完整的公开课导学案。

二、导入引导导入环节旨在激发学生对公开课导学案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它的作用和价值。

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导入引导:1.引用一段相关的名言或格言,例如:“导学案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是学生学习的路标。

”2.提出一个问题,例如:“你有没有在上课过程中遇到过学生不专心听讲、理解能力较差的情况?导学案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3.分享一个与公开课导学案相关的故事或案例,例如:“在某个学校,老师们使用导学案提前准备好课堂内容,结果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大提高。

”三、知识讲解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公开课导学案的定义、作用、基本结构和格式。

1. 公开课导学案的定义公开课导学案是指为教学过程中的公开课准备的教学辅助材料,用于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和提供学习资源。

2. 公开课导学案的作用公开课导学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通过导学案,教师可以事先规划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导学案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学习的主线,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步骤,提高学习效果。

•提供学习资源:导学案中可以包含教学所需的资料、链接、参考书目等,方便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扩展知识。

3. 公开课导学案的基本结构和格式公开课导学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导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导入引导:激发学生对本堂课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知识讲解:分解教学内容,详细讲解相关知识点,并提供相关例子和实践练习。

•学习活动:设计一些互动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学以致用。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思考自己的学习效果。

导学案的格式一般采用表格、大纲等形式,以便教师使用和学生阅读。

高一语文公开课导学简案

高一语文公开课导学简案

高一语文公开课导学简案
课题:《劝学》
教者:詹正科
授课班级:高一六班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
1、掌握并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

2、尝试写作简单的议论文。

二、过程方法目标:
1、反复朗读并译读,深入领会文意。

2、探究点拨,理清论证思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掌握并积累本文出现的通假字和重要文言实词、虚词,疏通文意。

2、反复朗读并译读,深入领会文意。

3、学生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难点:
1、探究点拨,理清论证思路,理解比喻论证及文中灵活多变的论证方法。

2、尝试写作简单的议论文。

教学方法:导读点拨,拓展练笔。

课型:导学点拨课
课时:第二课时
教具:ppt课件粉笔
教学过程:。

《太阳》公开课导学案(五年级上册)

《太阳》公开课导学案(五年级上册)

21.太阳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寸草不生、传说、差不多、抵得上、温度、繁殖、蔬菜、热量、比较”等词语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

学习过程一、导入。

1.出示谜语,导入新课。

2.朗读课文。

【温馨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哦!】(一读)二、自学生字、生词。

【温馨提示:看谁学得又快又好!加油哦!】三、多音字学习。

chuán() dōu() piào() chà()传都漂差 chā()zhuàn() dū() piāo() chāi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太阳的三个特点,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

2.理解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 理解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学习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古时候,天上有10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

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来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9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这是传说中的“后羿射日”。

二、小组合作学习1.了解太阳的三个特点,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

朗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思考:太阳的三个特点,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在文中画出来。

a.我找到太阳三大特点是:,我来给大家读一读。

b.请大家看下面的句子,分别说说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把太阳的特点写具体的?(1)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和()(2)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3)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和()(4)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温馨提示: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2.通过读4~7自然段中找到太阳和我们的关系有:。

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峨日朵雪峰之侧》公开课导学案设计--

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峨日朵雪峰之侧》公开课导学案设计--

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峨日朵雪峰之侧》公开课导学案设计一、学习目标1.理解领会诗歌字词句和语言表达技巧。

2.学习诗歌的立意技巧与构思艺术。

3.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探究诗歌的内容二、核心素养1.理解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 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2.分析诗人的立意方向与构思艺术, 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与提升。

3.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探究诗歌的内容, 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4.了解诗歌古今发展发过程, 分析新诗的特色, 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

三、重点难点1.诗句的内容理解。

2.立意技巧与构思艺术。

3.诗歌的内容与主题。

四、预习新课预习全诗1、诗人看到眼前情景之后的心理反映是什么?为什么?解析:提前冷寂和沉闷因而得以清醒和理智的昌耀当然会“惊异”了。

是啊, 那荒谬年代的所谓理想、所谓信念、所谓追求, 真的不过是堆砌上去而根基根本不会稳固的“石砾”, 当“太阳”跃入山海, 时代从泛滥的狂热、廉价的乐观中摆脱出来, 它们只能有“滑坡”的下场。

虽然仍旧“一派嚣鸣”和一片“喊杀声”, 但这是“自上而下”、是“滑坡”、是“远去”, 是时代归于冷寂和沉闷以及随之而来的清醒和理智之前的“绝响”。

人生真正的艰辛和痛楚莫过于撕裂的感受。

正是在时代和现实从虚浮、幻象的境界“滑”向冷寂、沉闷而失却高度的时候, 诗人昌耀感受到了撕裂:时代趋于冷寂、沉闷进而清醒、理智, 不正是诗人昌耀认可和需要的吗?既然如此, 在他的心灵深处必然会滋生出一种意念, 那就是对自己原来所坚守的高度的意义的怀疑和否认, 这样一来, 必然会产生促使自己也顺应着这时代作这种似乎合理而正当的下滑运动的心理驱动;而反过来说, 时代趋于冷寂、沉闷进而清醒、理智, 也恰恰是“上升”到了昌耀所在的高度, 而这相对于昌耀来说, 明显又是在失却高度, 是一种“滑坡”。

然而, 诗人昌耀怎能没有自己的高度呢, 特别是在饱尝与时代“亲和”之苦后, 他更是害怕与时代平起平坐了。

解决问题导学案 公开课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导学案 公开课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5课时:解决问题[学习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运用三位数的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会使用竖式计算三个数的连加。

3、培养学生运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能正确运用竖式笔算三位数的连加。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能结合实际情境选择计算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导学流程]一、了解感知1、出示习题:50+200= 90+50= 150+50= 600+200=650-150= 350-200= 360-230= 470-150=2、自学第43页例4 。

阅读并理解情境图:收银员应收多少钱?小红爸爸应准备多少钱?3、阅读与理解:问题是什么?需要利用那些信息?4、分析与解答:先估算一下需要多少钱?只估算行吗?为什么?5、列式:558+225+166=二、深入学习1、怎么估算?怎么交流。

2、笔算。

3、汇报交流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把每个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或(),再进行计算,取()数还是()数,要视情况而定。

4、完整解答问题。

三、迁移应用1、估算203≈ 195≈ 447≈ 463≈ 114≈2、一台电扇145元,一口电饭锅287元,妈妈有400元钱,买这两样商品够吗?3、幼儿园有男生286人,女生193人。

一共有500个苹果,如果每个人吃一个苹果,这些苹果够吃吗?4、邮局、电影院和学校在创业大路的一旁,邮局距学校280米,电影院距学校350米,邮局距电影院多少米?5、一本书共237页,小华已读了142页,大约还有多少页没读?。

《发现》公开课导学案

《发现》公开课导学案
动发现问题的习惯。
培养问题意识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提问, 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学
会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
指导问题提出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清晰地表达问 题,明确问题的背景和范围,为
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
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教授基本方法
介绍一些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分析等 ,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拓展学习
根据课程内容,进行 拓展学习,如阅读相 关文献、观看相关视
频等。
成果展示
将个人或小组的学习 成果以适当的方式进 行展示,如报告、演
示文稿等。
反思与总结
对课程内容进行反思 和总结,思考如何将 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生活中。
04
教师角色与责任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激发学生好奇心
通过生动的案例、有趣的故事或 引人入胜的情境,激发学生对未 知领域的探索欲望,培养他们主
教师评价和建议
01
教师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包括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方
面。 02
教师建议
教师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
教学反思和改进措施
教学反思
教师对公开课进行全面反思,总结成功经验和存 在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和改进方向。
肯定学生成果
对学生的创新和实践成果 给予积极的评价和肯定, 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 感。
05
教学评价与反馈
学生自评和互评
学生自评
学生根据自己在公开课上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包括 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小组合作的能 力等方面。

《猫》公开课导学案、教案、教学反思

《猫》公开课导学案、教案、教学反思

《猫》公开课导学案、教案、教学反思一、导学案1. 课程背景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老舍先生的经典作品《猫》,通过分析文章内容,了解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意识。

2. 学习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文章结构,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4)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良好品质。

3. 课前准备(1)请同学们预习课文,熟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猫的生活习性。

4. 学习步骤(1)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及作品背景。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情感。

(3)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运用。

(4)分析文章结构,讨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5)小组讨论:如何关爱身边的动物。

二、教案1.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文章结构,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4)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良好品质。

2.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教学难点(1)分析文章结构,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良好品质。

4.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及作品背景。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情感。

(3)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运用。

(4)分析文章结构,讨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5)小组讨论:如何关爱身边的动物。

5.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作文。

三、教学反思1. 课堂表现(1)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回答问题。

(2)学生对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关爱身边的动物。

2. 教学效果(1)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学会了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学生分析了文章结构,体会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 改进措施(1)在讲解生字词时,可以增加一些例句,让学生更好地运用。

《老王》公开课导学案

《老王》公开课导学案

《老王》导学案黄堡中学——王冉教学目标1、快速阅读课文,抓取主要信息,聚焦情感意动,感受人物精神。

2、学会观察身边普通人物,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引发兴趣通过出示“老王”的图片,导入本课课题(板书课题)二、检查预学: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出最能体现作者对老王情感的语句。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屏显)“不幸者”又是谁?三、任务导向:速读课文1~4节,找出能证明“老王”是“不幸者”的语句。

(提示:可从职业、外貌、家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四、合作互学. 1、速读课文余下段落,概括一下“不幸者”老王为“我”做了哪几件事?其中能看出老王是个怎样的人?送水(冰),送默存去医院(人),送鸡蛋和香油(礼)(屏显)纵观全文,我们除了看见老王的“不幸”,还看出了老王哪些精神品质?可以看出老王善良淳朴,老实忠厚,知恩图报。

(屏显)2、我们一家对“老王”怎么样?(A)常常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三轮车(B)送老王鱼肝油(C)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3、想一想:既然我们一家对老王很好,为什么作者还会感到“愧怍”呢?老王临死前的送礼,送的是情谊,是对作者一家的感激。

而作者当时却没明白,还拿钱“侮辱”他,所以作者感到“愧怍”觉得对不住老王的一片心意。

五、整合训练、巩固提高:我们再回到文章最后一句话: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请问:“幸运的人”指谁?作者自己。

作者真的是个“幸运的人”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杨绛(1911-2016)中国女作家、翻译家。

原名季康,江苏无锡人。

大文豪钱钟书的妻子。

从小接受良好教育,1935年与钱钟书一起赴英国牛津大学和法国巴黎大学留学,1938年回国。

代表作有《称心如意》《弄假成真》《干校六记》《我们仨》等,译作《小癞子》《堂吉诃德》。

文革以前,作者凭着精湛的学识享有优越的地位,而文革后,作者的地位急转直下,成为“反动学术权威”,被敌视鄙视的目光包围,扣发工资、剃“阴阳头”、罚扫厕所、被批斗,受尽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摧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重点
1,对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中叙述,议论,描写的作用。
学习难点
品味文中的关键语句,理解闻一多先生思想品格的实质
பைடு நூலகம்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提示与要求:
三,简介作者及作品人物
四,分析题目:
五、课文理解
六.信息交流:
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的?这几方面各写了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什么特点?
年级:七年级课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型:教读备课时间:3。30
主讲教师:洪有源讲课时间:4.6课时: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词语,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体会文章中叙述,描写,议论的作用。
2、方法与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课文的两部分之间,是用那些话过渡的?说说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
3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哪几件事?
4从文中我们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七,研究体验:
1研究体验:课文中穿插了对闻一多先生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和品质,请同学们找出来并鉴赏
八,拓展创新
九,作业
个案补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