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构“田野中国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乡土家园荒野论中国当代作家的乡村想象
农村乡土家园荒野论中国当代作家的乡村想象一、本文概述《农村乡土家园荒野:论中国当代作家的乡村想象》这篇文章旨在探讨中国当代作家如何以文学作品为载体,塑造和传达他们对乡村的想象与理解。
通过对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当代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本文揭示了作家们如何运用独特的叙事手法、丰富的象征意象和深刻的主题思考,描绘出一个既充满诗意又充满现实困境的乡村世界。
文章首先概述了中国当代文学中乡村书写的发展历程,指出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乡村书写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和审美趋势。
接着,文章从多个维度分析了当代作家在乡村想象上的特点,包括他们对乡土情感的抒发、对乡村自然风光的描绘、对乡村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乡村未来的展望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当代作家乡村想象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一方面,作家们通过文学作品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美丽,寄托了对乡土家园的深深眷恋;另一方面,他们也揭示了乡村面临的诸多困境和挑战,如生态破坏、传统文化流失、贫富差距扩大等。
这种多元性和复杂性的呈现,不仅丰富了当代文学的内涵和表现力,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乡村认知视角。
文章总结了中国当代作家乡村想象的意义和价值。
他们认为,这种想象不仅是对乡村现实的一种艺术化再现,更是对乡村文化和乡土情怀的传承与弘扬。
这种想象也为乡村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持和精神动力,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二、乡村想象的历史渊源乡村想象并非当代作家的独创,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土壤之中。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墨客便对乡村生活怀有深厚的情感与想象。
从《诗经》中的田园风光,到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再到唐宋诗词中对乡村的描绘,都展示了乡村作为理想化生活空间的独特地位。
这些传统文学作品中的乡村形象,往往承载着文人对于自然、和谐与纯净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与逃避。
这种乡村想象,一方面体现了文人们对于自然与生活的独特理解,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们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反思。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民族音乐学“田野调查”之基本素养、方法、观念的思考
50民族音乐学与传统音乐理论摘 要:田野调查是民族音乐学的基石。
顺利完成田野工作需要具备吃苦耐劳和坚韧的毅力,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等基本素养,及语言、音像摄制、驾驶等多重能力。
并且还需掌握“田野调查”的重要基本理念及主要方法,包括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局内/局外的不同视角及双重音乐能力等。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田野调查;基本素养;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局内/局外;双重音乐能力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刘志燕 (长江师范学院)自孔斯特起,确立了研究者亲历“田野调查”的重要地位。
“田野工作是民族音乐学的生命线……没有田野工作就没有自己的立脚之地”。
(陈铭道)研究者只有深入田野,才能对研究对象获得真实而感性的认识与体会。
自此,田野调查成为是民族音乐学的基石。
一、调查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一)吃苦精神和坚韧的毅力“田野调查”多数情况下并不是一件美好、浪漫、诗意的事情,田野工作者“在田野工作的地方吃尽苦头,经历了人生的大洗礼。
”(陈铭道)人类学大师、功能学派的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曾在其“田野日记”中透露了其真实的情感体验“土著的生活绝对没啥意思,毫不重要,他们的生活就像狗的生活一样离我很远……”拿破仑·夏侬对初到委内瑞拉印第安村落时的情况描述“当我蹒跚地走过村中的空地,第一次遇到印第安人时,简直无法忍受。
……他们魁梧、赤膊、污秽而且丑恶……一大团绿色的烟叶粘在他们的下牙和嘴唇上,这使他们看起来更丑恶……在腐烂植物和污水恶臭的袭击中,我几乎晕过去。
”这些描述充分体现了民族音乐学家在田野中面临的恶劣环境。
由于长期以来,民族音乐学者的考察对象多在遥远偏僻的乡村地区,因此,多数田野与上述描述环境大同小异。
因此,从事民族音乐学田野调查和研究必须磨练吃苦的精神和坚韧的毅力,这成为田野工作者必备的素养。
(二)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田野工作是一件关乎“人”的事情,主要是通过与他人之间的交流、沟通,获得信息与资料等。
田野调查:田野工作者的基本修养(技艺与修养二)
田野工作者的基本修养(续上篇)2014-11-30质化研究质化研究每天一篇质化研究文章,助您提升学术研究能力。
前面谈到田野工作的一些基本程序和操作技术,现在来谈谈田野工作者的基本素养,也就是说,田野调查需要我们有怎样的知识储备,我们能在田野工作中感悟些什么。
也许是出于民俗学专业的学习,我一直认为了解民俗文化是我们认识乡土社会、研究中国文化的根基。
在座各位博士,一定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也就是要了解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
我们不能将诸如民间信仰一类的神秘文化统统地视为西方学者眼里的愚昧和落后,一定要有一种意识,每一个文化现象的存在都是有其内在逻辑的,因此,一定要在自己的求索中去发现,去感受,去解释。
大家在走下乡村之前,最好能阅读三本研究中国人的书。
第一本是杨国枢主编的《中国人的心理》,第二本是文崇一主编的《中国人:观念与行为》,第三本是李亦园主编的《中国人的性格》,尽管这些著作里的论文大多是二十多年前写的,但对于我们今天认识中国人和中国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们这里谈田野研究的理论素养,是建基于对自己专业的文献和书籍的大量阅读之上的。
除了发展学理论知识的储备之外,我还想就素养问题谈三点看法。
1.殖民意识与换位思考人类学是研究异域、研究他者的学科。
我的人类学课第一讲标题是“人类学的承诺与人类学家的漂泊”。
作为一门研究族群文化的学问,人类学给世人两个承诺:其一是要到异域他乡收集别样的人文类型,让那些遥远的族群文化,尽收在人类的知识库当中。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承诺,人类学家才总是背起行囊,到太平洋岛屿、到非洲部落,去收集异邦的文化;其二是把这些田野资料拿来,作为反思自身文化建构的一面镜子。
以东方文明为例,中国的八卦令西方人震惊,就那么几根筮草摆来摆去,竟然有无数多的玄机,让西方的心理学家、人类学家不得不为之惊悚,认为这是一种破译人类思维规律的密码。
像这样的发现在使他们重新发现东方的同时,也充分认识了自己文化的不足。
田野调查法在民族学研究中的作用
教育文化论坛㊀2019年第2期㊀ 硕博论坛收稿日期:2018-12-29基金项目:2015中央高校自由探索面上项目 内蒙古B市社区社会工作模式研究 (15LZUJBWZY029)ꎻ2015中央高校重点项目 西北民族社会发展研究 (15LZUJBWZD001)ꎻ2017中央高校重点项目 西北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研究 (17LZUJBWZD023)ꎮ作者简介:东宇轩ꎬ男ꎬ藏族ꎬ宁夏银川人ꎬ在读硕士研究生ꎮ研究方向:少数民族社会与文化ꎮ田野调查法在民族学研究中的作用东宇轩(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暨历史文化学院ꎬ甘肃兰州㊀730020)摘㊀要:我国早期的民族学研究方法大多来自西方ꎬ本土化水平并不高ꎬ但随着国内民族学学科发展ꎬ研究方法也愈渐成熟ꎬ作为民族学学科的主要研究方法ꎬ田野调查法也日益展现出其重要作用ꎮ但对于年轻的研究者来说ꎬ如何去运用这个方法却面临着种种问题ꎬ如书面知识与实际操作化的差异ꎬ参与观察中价值中立的原则性难题ꎬ学科道德规范与世俗伦理的碰撞ꎬ何为真实性的原则问题等ꎮ即使在田野调查法如此成熟的今天ꎬ研究者进行实际操作时仍然面临不少问题ꎬ而这些问题对民族学学科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ꎮ同时也是对研究者的挑战ꎬ对研究者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拥有创新意识ꎬ拓宽思维模式ꎬ为民族学开创新的道路ꎮ关键词:田野调查ꎻ参与观察ꎻ访谈ꎻ民族学学科中图分类号:C95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674-7615(2019)02-0104-05DOI:10.15958/j.cnki.jywhlt.2019.02.020㊀㊀在早期ꎬ我国民族学学科研究方法尚未成熟ꎬ大多生搬硬套西方理论或方法ꎬ并没有融入中国多民族国情的特色和地域特点ꎮ如今ꎬ在我国民族学学科蓬勃发展㊁理论体系日益成熟㊁学科内容日渐丰富的情况下ꎬ研究方法越来越多样化ꎬ田野调查法作为民族学学科的主要研究方法ꎬ是认识中国社会现实的途径之一ꎬ而本文所要谈的则是田野调查法究竟为民族学学科带来了什么ꎮ㊀㊀一㊁问题的提出从与研究对象的关系来讲ꎬ我们需要注意什么ꎮ以笔者在青海的经历为例ꎬ当进入某个村庄进行田野调查时ꎬ为了获取较为全面的信息ꎬ总是会需要住在某个研究对象家中ꎬ这样无形中会受到他们的很多照顾ꎮ有时他们会自己挤一间屋子ꎬ就为了把另一间屋子空出来提供给你使用ꎻ他们会喊你一起吃饭ꎬ也会专门去买一些他们平时不太容易吃到的食材回来ꎬ展示一下自己的手艺ꎻ也会带你去当地一些景色宜人的地方ꎬ会带你去挖野菜体验他们的生活ꎻ又会在饭后讲述曾经的故事ꎮ他们的热情ꎬ经常让笔者不知所措ꎬ总会想着离开这里之后要好好答谢他们ꎮ然而ꎬ当我们试图留下一些钱来补偿他们平日的花销时ꎬ却都被委婉地拒绝了ꎬ只是告诉我们以后想来了再来ꎬ这里就是你的家ꎮ该如何与他们相处?如何看待与他们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书中没法学到的ꎬ只有下去亲身经历了才能知道这些未曾感受过的情感关联ꎮ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在进入一个未知的村庄进行研究时ꎬ是否应该撇清身为研究者与当地人的关系?即研究者便是研究者ꎬ不要过多地涉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当中ꎬ避免造成过于主观的评价和记录ꎮ按照马林诺夫斯基(B.K.Malinowski)在«西太平洋的航海者»(ArgonautsofWesternPacific)一书中所说: 一位民族学家进行研究ꎬ仅仅局限在文献资料ꎬ或宗教ꎬ或技术ꎬ或社会组织方面ꎬ而省略掉人工的田野访问ꎬ那么他的工作将会有严重的缺陷ꎮ [1]事实上也是如此ꎮ当你融入到他们之中时ꎬ可能才会得. All Rights Reserved.东宇轩:田野调查法在民族学研究中的作用㊀ 硕博论坛到最为真实㊁最为自然的东西ꎬ若只是作为一名研究者去观察㊁去记录ꎬ或许并不能得到你所想得到的东西ꎬ而是得到了他们想展示给你的东西ꎬ很多情况下受访者通常会在访谈中表演一个他们所认为合适的或者是理想的形象ꎬ这便是他们想让你看到的ꎬ而不是你想要去看到的东西ꎮ但在参与观察的同时ꎬ也需要在田野调查中保持价值中立ꎮ我们在实际的田野调查中只有保持价值的中立ꎬ以一种冷静㊁客观的态度去观察和收集资料ꎬ才能使我们避免过多地卷入当地的社会关系中ꎮ价值中立原则强调的是在调查中坚决避免用现有的理论框架来有意识地收集符合该框架要求的资料[2]ꎮ所以笔者认为ꎬ越是靠近当地人的想法ꎬ可能得到的资料越真实ꎬ但却不可避免地会夹杂非客观的东西在里面ꎬ这并不影响人们来理解你所想要展示的东西ꎬ反而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ꎮ从学科道德规范上来讲ꎬ我们需要做到什么ꎮ对于被研究者ꎬ在访谈之前研究者理应有责任告知自己的研究内容ꎬ此外ꎬ依靠记忆在访谈结束后根据回忆记录下来每天的对话㊁感受以及经历的事情ꎬ是一种非常取巧而又很有效的做法ꎮ因为在一般情况下ꎬ研究者在被研究者面前进行现场笔记记录难免会打乱访谈的节奏ꎬ此外还会造成被访者不同程度上的紧张ꎬ这也是为何现在多采用录音笔来进行记录的一个原因ꎮ另外ꎬ在进行田野调查的过程中ꎬ向受访者提供帮助是完全没有问题的ꎬ但一定要保证对受访者信息的保密ꎮ例如ꎬ在访问了青海藏区某个村庄的村民后ꎬ当地村委会通过访问者旁敲侧击想知道村民是否有其他额外收入来源ꎬ或者有无不良行为(比如偷放生的牛㊁与其他村的人打架等)时ꎬ研究者有责任为受访者保密ꎬ但在受访者要求一定的帮助时ꎬ研究者也应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ꎮ在不少村庄都有村内出去的大学生毕业或是假期回来在村里开办免费学校的情况ꎬ帮助这种学校提供一些书籍ꎬ或是志愿当一段时间的老师ꎬ这种研究者能够帮上忙的情况大可不必推卸:我们向他们获取田野资料ꎬ同样向他们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是理所应当的ꎮ但有一点需要注意ꎬ当村内有发生过矛盾冲突的村民均为受访者时ꎬ应保持一个中立的态度ꎬ并且切记不要给他们透露相互的说辞ꎬ避免发生二次冲突ꎬ这也是田野伦理的要求之一ꎮ作为研究者ꎬ我们在平时的调查中要避免误导受访者ꎬ尤其是在制作调查问卷时ꎬ一定要注意避免提出一些带有误导性的问题或答案ꎬ同时ꎬ也要明确告诉受访者我们的调查目的ꎬ让他们能有自己的一个了解ꎬ而不是通过问题的渐入来获得一个机械式的 是 或 不是 满意 或 不满意 的一个回答ꎮ笔者认为ꎬ带有他们自己见解的回答可能才更加能够给我们展现他们内心的想法ꎬ即使这个回答可能会偏离主题或是带有太多的个人感情色彩ꎬ但这仍然能够成为第一手最真实㊁最自然的资料ꎬ可以让人们最直观地了解他们的想法ꎮ从个人道德角度来看ꎬ我们到底能做些什么ꎮ相信对于大多数研究者来说ꎬ这都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ꎮ我们去某个地方进行调查ꎬ有选择调查点的权利ꎬ也有离开调查点的权利ꎬ但在那里生活着的人们却不一样ꎬ他们并不能轻易地离开生活的地方或是改变自己的生活ꎮ对于他们来说ꎬ我们或许就像是过客ꎬ我们研究的课题可能并不能帮他们的忙ꎬ也没有办法改变他们生活的现状ꎮ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青海曾经访谈过的一位寡妇ꎬ她问道: 你们做这个调查能不能让国家给我们村提供帮助? 笔者竟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ꎬ本想回答说虽然现在不行ꎬ但有一天一定会有的ꎬ却被老师阻止打断了ꎮ当时老师告诉我: 我们只是研究者ꎬ不能随便答应自己做不到的事情ꎬ你让她拥有了期望ꎬ总有一天会因为失望而拒绝别人的ꎮ 这也让笔者深思ꎬ我们一味地向他们获取我们想要的资料ꎬ我们完成了调查ꎬ完成了研究ꎬ离开了这里ꎬ他们却仍然过着似乎没有盼头的日子ꎬ也许等待他们的是下一批调研者ꎬ来问着不同的问题ꎬ他们可能会再次向调查者问及 你们做这个调查能有什么用? 但当调查者离开之时ꎬ什么都没有改变ꎬ这让笔者不禁感到了自己的无力ꎮ从以往对田野调查法的研究来看ꎬ我们能够得到什么ꎮ这一点可以明显地从时间跨度上得出结论ꎬ民族学学科对于这种方法理解的深度一直在不断加深ꎬ从而体现出时间阶段性ꎮ例如ꎬ在每隔几年的民族学年会之后ꎬ以及国家课题的更新和民族学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ꎬ可以看出ꎬ对于田野调查法的理解从最初的马林诺夫斯基的«西太平洋的航海者»ꎬ以及布朗的«安达曼岛民»中融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中ꎬ学习他们的语言ꎬ参与他们的生活ꎬ以实地研究为主ꎬ走进去ꎬ再走出来ꎬ以一种最初的姿态诠释了参与观察法ꎮ紧接着是对参与观察法的升华ꎬ融入了功能主义学派的理解ꎬ由于田野调查. All Rights Reserved.㊀㊀㊀㊀㊀㊀㊀教育文化论坛㊀2019年第2期JIAOYUWENHUALUNTAN㊀ 硕博论坛耗时巨大但却杯水车薪ꎬ通过对资料收集的高度精炼ꎬ以及学科特点的融合理解ꎬ做到了数据学科化ꎬ并通过统计学分析调查数据ꎬ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ꎮ到如今ꎬ学科的理解不断加深ꎬ田野调查法的不断成熟和完善ꎬ统计的科学性在调查的深度和跨度下显现出其局限性ꎬ即数字并不能代表一个田野点所蕴含的所有内容ꎬ有很多非常有深度和内涵的东西是数字远远不能表达出来的ꎬ此时研究者结合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及准确的文字表达则成了升华田野调查的有效方法ꎬ通过人性化的描述ꎬ以及朴实的语言来描述调查对象的真实生活和状态ꎬ并通过面对面的对话交流和记录来弱化学科令人望而却步的过度专业化的表达ꎬ从而拉近读者与田野中研究对象的距离ꎻ而另一方面则运用严谨的语言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论作为支撑ꎬ使得研究经得起推敲并且有足够的理论依据和逻辑推演ꎮ可以说ꎬ田野调查法正以时代可鉴的速度在民族学学科中发展着ꎬ并且蕴含着无限的潜力和空间ꎮ㊀㊀二、民族学田野调查法的具体方法20世纪初ꎬ以马林诺夫斯基㊁布朗等人为代表的人类学家主张ꎬ人类学研究应集中在对现存文化或当下社会的研究或分析上ꎬ其中以马林诺夫斯基的著作«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为代表ꎬ提出了一种实地调查的方法ꎮ马林诺夫斯基在写作«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一书时ꎬ曾就调查资料的收集㊁田野工作的开展等方面所遇到的种种困难谈了自己的感慨ꎮ正如他自己在书中所说: 想象一下你突然被抛置在靠近土著村落的一片热带海滩上ꎬ孑然一身ꎬ全部器材堆在四周ꎬ而带你的小艇已是孤帆远影ꎮ当你在附近某个白人(商人或传教士)的家里搞到住处之后ꎬ除了立即开始你的民族志工作外ꎬ也别无选择ꎮ [3]从这简单的话语中可见展开田野调查的困难ꎬ同时也意味着人类学家必须从书本中走出来ꎬ到田野中生活ꎬ学习他们的语言ꎬ参与他们的一些活动ꎬ在最近的距离去观察研究对象ꎬ与他们对话并做好记录ꎬ这样才能获得第一手资料ꎬ信度也会更高ꎮ这便是如今田野调查研究方法最早的前身ꎮ田野调查法是每个民族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学会的方法ꎬ同时也是展开调查的必要手段ꎮ田野调查法ꎬ就是研究者深入实际或现场做系统的调查研究ꎬ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方法ꎬ也叫实地调查或现场调查ꎮ我国著名人类学家汪宁生教授指出ꎬ参与观察方法的重要内容有:(1)调查者住在调查地区要有一定的时间长度ꎮ一般是一年ꎬ使其有机会看到当地人一年内因季节而异的生产活动㊁宗教仪式和节庆事件ꎻ(2)学习当地语言ꎻ(3)调查者要像当地社会成员一样生活ꎬ深入到人民生活之中ꎬ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文化[3]ꎮ然而ꎬ大多数刚刚接触这种方法的初学者大多都只是从书本文献中学习这种方法以及田野调查的操作过程ꎬ真正学会如何运用这种方法并规范书写的人却不多ꎮ大多数人可能非常清楚在调查前该做些什么事前准备ꎬ比如确定选题㊁编写提纲㊁拟定调查计划㊁阅读文献资料㊁准备调查问卷或拟定调查问题等这些书面工作ꎬ但当他们真正进入田野点后该如何行事则成为一件非常具有经验性的问题ꎮ如何运用平时所学的各种研究方法ꎬ抑或是在进入田野点后该如何与调查对象接触ꎬ接触后该如何进行对话ꎬ对话内容该如何记录ꎬ以及对话的内容是否会涉及田野伦理问题ꎬ语言不通或研究对象不愿意进行交流等情况ꎬ这些经验性的问题除了去不断经历且积累以外并不能从外部解决ꎬ因为这并不是靠书本知识就能解决的问题ꎬ盲目地使用这种调查方法是否会将刚刚入门的研究者带偏等ꎬ种种思考油然而生ꎬ这也使得笔者开始质疑田野调查法究竟有没有起到它原本被期待的应该起到的作用ꎬ还是会在人们展开调查时错误使用了这种方法ꎬ从而产生不必要的误区或麻烦ꎮ在民族学实地调查的长期实践中ꎬ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ꎬ参与观察和访谈法是田野调查最常用的调查法ꎬ即具体方法技术ꎬ也是如今民族学学科开展田野调查运用最广泛的方法ꎮ参与观察者一定是全身心投入到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活之中ꎬ以当事人的角度观察并理解诸文化事项及其行动的意义ꎬ梳理其整个的文化脉络并加以诠释ꎮ由于社会规则与现实行为存在着差异ꎬ研究者通过访谈了解当地人的观念和想法是必不可少的工作ꎮ访谈的对象以个人或一个家庭为单位ꎬ内容既可以围绕访谈对象自身的情况ꎬ也可以了解其他问题ꎮ对访谈的对象要精心选择ꎬ或者有阅历ꎬ或者是知情人ꎬ或者具有典型性ꎮ另外ꎬ还有调查会㊁问卷法㊁谱系调查法㊁自传调查法㊁定点跟踪调查法㊁文物搜集法㊁概率取样等ꎮ民族学实用调查法多种多. All Rights Reserved.东宇轩:田野调查法在民族学研究中的作用㊀ 硕博论坛样ꎬ不论哪一类型的调查ꎬ单用一种方法都是不行的ꎮ作为一个专业人类学民族学工作者ꎬ应该熟练掌握各种方法ꎬ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自如㊁为我所用[4]ꎮ从工作的程序来看ꎬ田野调查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ꎬ即准备工作阶段㊁实地调查阶段及整理分析阶段ꎬ每个阶段需要做的工作都会影响到下一个阶段工作的进程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准备工作阶段ꎬ一个好的选题和分析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发掘有争议㊁有潜力的论点是调查研究的灵魂所在ꎬ而在进行工作时ꎬ不断增加的调查次数以及不断推进的调查深度则决定了调查数据结果的成熟程度ꎬ虽然每个人的调查方式风格迥异ꎬ但基本上大同小异ꎬ我们能做的则是锦上添花ꎮ㊀㊀三㊁民族学田野调查法的意义及作用1.田野调查法对民族学学科的意义通过对田野调查法的历史性分析ꎬ可以明显看出从中国民族学产生至今ꎬ其重要的程度㊁地位的提升㊁运用领域的更加广泛ꎬ以及田野调查法的快速发展和成熟已经成为民族学研究中的一种趋势ꎮ从事民族学研究ꎬ主要是发掘民族文化的文化内涵㊁弘扬和继承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ꎮ这不仅仅是了解各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ꎬ而且通过调查研究还可以提高研究者自身的文化素质水平[5]ꎮ而对于民族学学科来讲ꎬ这不仅仅是一种调查的方法ꎬ更多的是一个学科生存下去的手段ꎬ而如何去运用则取决于学者们自身ꎬ我可以用ꎬ他也可以用ꎬ但我们真正需要的不仅仅是用方法以及知识理论去武装自己ꎬ这些并不足以使我们能够无懈可击地面对众多问题ꎬ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思考ꎮ虽然田野调查是民族学成熟的标志ꎬ但并不代表每个地域㊁每个民族的调查都可以毫不犹豫地选择这种方法去进行调查ꎬ我们仍然需要对我们所选取的田野点以及研究对象进行多元化分析ꎮ比如ꎬ田野点的传统文化㊁历史㊁人物㊁社会现象等ꎬ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东西ꎬ也是我们如何进行研究的背景ꎮ除此之外ꎬ研究者不能盲目地进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中去ꎬ我们要带着问题ꎬ要有针对性ꎬ要清楚我们想要去了解的东西ꎬ这不是一份问卷几十个问题所能代替的ꎬ并且在调查中我们的问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ꎬ而是在参与和融入中不断地调整㊁追问㊁了解他者的生活㊁他者的历史及他者的习惯ꎬ等等ꎮ在言语的交流之间ꎬ或许我们又有了更多想要了解的东西ꎬ抑或想要告诉世人的东西ꎬ这些都可以在不脱离初心的基础上加入到我们的研究之中ꎮ比如ꎬ仅仅是对研究对象的某一衣着特点非常细微的记述ꎬ就会改变人们对这个民族整体服饰的理解ꎮ所以说ꎬ田野调查对于民族学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ꎬ我们既要严谨地使用ꎬ也要大胆地拓展和深入ꎬ这样才能使这个学科不断进步并生存下去ꎮ2.田野调查法对民族学学科的作用虽然田野调查起始于人类学ꎬ但如今可以明确说田野调查推动了不仅仅是民族学的发展ꎬ更多的是民族学的成熟ꎬ它为这个学科注入了新的活力ꎬ同时也为中国民族事业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动力ꎮ许多学者沿用着这种方法前往全国各地进行田野调查ꎬ日复一日ꎬ年复一年ꎬ在艰苦的调查环境下依然不忘初心ꎬ每一次与研究对象的接触ꎬ每一次不同语言在话语间的传递ꎬ每一次奋笔疾书的记录ꎬ都在不断地充实着研究者的内心ꎬ同时也维系着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情谊ꎬ这些在当今社会中所欠缺的东西正在被民族学挽回ꎮ田野调查不仅仅是一种研究方法ꎬ它也是一种力量ꎬ维系民族的力量ꎻ它是一种信念ꎬ坚强学者的信念ꎻ它是一种血液ꎬ流淌于中华大地ꎬ弥漫在每一个田野点上的研究者的内心ꎬ从而使民族学工作者能够深入乡野㊁涉足都市㊁心系农工㊁体验变迁ꎬ在通过与不同群体进行接触㊁对不同地域进行观察ꎬ以及和不同文化进行交流的基础上ꎬ真实㊁深入㊁系统㊁全面地使不同群体的生产㊁生活㊁习俗㊁信仰得以呈现ꎬ这种呈现看似无章无序ꎬ实则灵动自然ꎬ加之通过进行适度的引导与合理而有限的解读ꎬ真正使读者能够切身体会到他者的悲欢离合㊁喜怒哀乐ꎬ并不由自主地与他者产生共情ꎬ进而理解他者的社会与文化ꎬ这或许就是田野调查法对民族学学科的作用所在ꎮ㊀㊀四㊁民族学田野调查法的展望纵使田野调查法使得民族学成熟ꎬ但它仍然需要不断地创新ꎮ时代在不断地发展ꎬ而人们的理解也在不断丰富ꎬ虽然田野调查法具有鲜明的多样性ꎬ但这并不能解决其中不少理论的适用性问题ꎬ如何使研究方法能够经得起时代的推敲ꎬ在多年以后仍然能够为人们所用ꎬ这成为当代民族学发展的重要问题ꎮ. All Rights Reserved.㊀㊀㊀㊀㊀㊀㊀教育文化论坛㊀2019年第2期JIAOYUWENHUALUNTAN㊀ 硕博论坛首先ꎬ民族学研究需要坚守田野调查ꎬ学科的发展离不开根本遵循ꎮ田野调查是民族学/人类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ꎬ不到田野里去ꎬ就很难深入理解我们所研究的问题ꎮ巩固本学科最具生命力的研究方法是基础ꎬ而在此之上的创新意识则是必不可少的ꎮ田野工作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基础ꎬ要使田野工作卓有成效ꎬ调查者必须接受严格的文化人类学方法论的训练ꎬ只有掌握了扎实的文化人类学理论ꎬ才能通过实地调查升华和建构出新的理论ꎬ也才能对不同社会形态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ꎬ从而保证调查材料和研究成果的质量ꎬ进而不断推动民族学学科的发展[6]ꎮ要在原本的研究基础上进行创新ꎬ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ꎬ老一辈学者的理论功底深厚并且经验丰富ꎬ但依然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ꎮ这也就是说ꎬ民族学需要多元化理论升华ꎬ而不仅仅是从本学科理论出发ꎬ如何吸纳其他学科知识来弥补民族学理论和方法上的不足仍然值得不断探索ꎮ其次ꎬ民族学研究需要大量 新血 ꎬ学科的发展离不开推陈出新ꎮ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ꎬ民族现象的复杂性㊁民族问题的重要性㊁民族研究的时代性ꎬ为民族学研究提供了丰沃的土壤ꎬ民族学人适应时代呼唤ꎬ响应国家需要ꎬ产出了很多有影响的重大成果ꎮ民族学已经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专业领域之一ꎮ全球化时代民族问题出现了许多新现象ꎬ时代对民族学提出的任务依然重大ꎬ但我们的学科应对明显不力ꎮ当前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在发展与现代化过程中ꎬ还面临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ꎬ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㊁实现共同团结奋斗㊁共同繁荣发展的任务很重ꎮ作为民族领域的专家学者ꎬ应当具有这样的自觉意识和担当精神ꎮ民族学必须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加强重大理论与应用对策研究ꎬ适时提出符合实际和现实需要的话语体系与学术概念ꎬ建立包容开放的民族理论体系ꎬ指导民族政策的适时调整ꎬ为解决新时期的民族问题做出更大的贡献[7]ꎮ如今的民族学成果缺乏大胆的推论以及持续的调查研究ꎬ对于敏感问题抑或棘手的伦理道德问题研究缺乏相关合适的应对手段ꎬ如果一个学科的研究失去了敢为人先的勇气ꎬ那么退步是早晚的事情ꎮ这就要求我们扩充民族学学科的阵容ꎬ增加田野点以及加大对民族学硕士㊁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创新意识的培养ꎬ不要用僵化固化思维去浇筑理论方法㊁思维模式等ꎬ只有不断推陈出新ꎬ才能展望更为远大的未来ꎬ从而不断壮大中国民族学学科的发展ꎮ参考文献:[1]㊀任瑞羾.对人类学研究田野调查中参与观察法的理解与思考[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ꎬ2014(1):56-58.[2]㊀陈鹏.田野调查法及其在民族教育研究中的意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ꎬ2009(5):45-47.[3]㊀张文生.民族学田野调查法的启示 读«西太平洋的航海者»[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ꎬ2009(1):75-77.[4]㊀李月英.田野调查:文化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J].今日民族ꎬ2007(9):45-49.[5]㊀妮玛娜姆.人类学㊁民族学研究的田野考察方法及应用[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ꎬ2003(4):17-19.[6]㊀冯学红.民族学田野调查的几个问题[J].宁夏社会科学ꎬ2007(5):77-80.[7]㊀王延中.民族学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ꎬ2017(4):5-14.(责任编辑:赵广示)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田野调查的发展脉络及其经验
中国田野调查的发展脉络及其经验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 引言中国田野调查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教育强国主题田野访谈报告
教育强国主题田野访谈报告教育强国主题田野访谈报告一、引言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也是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
为了深入了解教育强国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本次采取田野访谈的方式,对各级学校、教育机构和教师进行访问调查。
二、调查对象1. 小学2. 初中3. 高中4. 大学三、访谈内容及结果1. 教育资源配置1.1 学校设施建设情况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大部分学校都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包括宽敞明亮的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
然而,在一些偏远地区或农村地区,仍然存在一些条件较差的学校。
在高中和大学阶段,大多数学校配备了现代化的实验室、图书馆以及先进的计算机设备等。
1.2 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
访谈结果显示,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具备较好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
然而,在高中和大学阶段,一些学校存在教师数量不足、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
2. 教育质量与评价2.1 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大部分学校都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成绩、课堂表现、综合素质评价等。
但是,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过于重视分数和应试教育的问题。
2.2 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情况大多数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品德、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
但是,在一些地方,由于应试教育过于突出,导致学生对于其他方面的发展缺乏关注。
3. 教育体制改革3.1 学制改革情况高中阶段逐渐实行了三年制学制改革,这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
但是,在一些地方,学制改革的推进仍然存在困难。
3.2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旨在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教育质量的监管能力。
访谈结果显示,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尝试将教育管理下放给学校和教师,以提高其自主权和责任感。
四、问题与建议1. 学校设施建设问题需要加大对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学校设施建设的投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学习环境。
人类学的田野研究方法探讨
人类学的田野研究方法探讨摘要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田野工作经验,将人类学田野研究方法总结为: 心存异趣、扎实描记、留心古旧、知微知彰、知柔知刚、神游冥想、克己宽容以及文字天下八个方面,笔者称其为“田野八式”,也就是田野工作的八种程式或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拓展,延伸出“点线结合、特征追溯、线面统一、微观聚焦”的田野工作思路。
田野工作是人类学从事实际研究的基本功,也是社会科学经验研究的必备知识。
借助我自己田野研究的经历以及授课经验,贡献一下从我自己的角度所理解的人类学的田野工作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认为做研究跟生活、工作一样,都需要工具,人类学提供的就是一种展开实地田野研究的工具。
但这工具又不是简单的工具本身,实际上任何一个工具背后都是有哲学的,如果没有背后的哲学,肯定发展不出精致适用的工具,尽管这种哲学不一定都是能够明确写下来的。
比如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样一个问题,最早的人类可能没有想到车轮可以是圆的,后来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升,才发现车轮做成圆的会比较好。
各种工具背后所隐含的哲学思想是什么,这可能就是各大文明史研究的一部分。
同样,在中国,因为有了毛笔这个工具,才培养出中国那套“士”的风范,或者至少是一个影响的要素。
现在我们每天都像工人一样在敲文字,智能化的工具越来越缺少毛笔的那份儒雅的魅力,这也可能是使得日常的生活变得单调、无聊和乏味的原因之一吧。
回到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上。
在人类学研究中,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这里要论述的田野研究方法,它成为了现代人类学的看家本领。
显然,人类学跟别的学科不一样是因为它有“田野”,其他的学科学习这种田野工作的方法,就变成了各种人类学的不同分支,法律人类学当然也不例外。
只要是在谈到这个田野工作的方法的时候,每个人类学家都可以很自豪地对别的学科的人说: “那是我的田野,我待了一年,你没有吧,那就得听我的”。
说到田野研究方法,我想,最好的方法和工具都应该是属于自己专门制造出来的。
田野选点与中国人类学区域研究传统
田野选点与中国人类学区域研究传统作者:郭建勋来源:《民族学刊》2012年第06期[摘要]中国人类学田野调查地点的选择大致有汉人村落、边疆和民族地区及城市三个类型,其中还涉及到“家乡”田野的问题。
今天选择田野点,既要在学理上突破视家乡为田野盲区的做法,同时也要避免视家乡为天然田野点的想法,在遵循人类学田野调查传统和学科共有立足点的基础上,强调调查者与调查点的距离感和研究感,力避因身份与情感而使调查者失去客位位置。
同时,又要避免视异域为遥远异邦的做法,以一种整体和比较的视野,将调查点的区域与民族、历史与现实因素纳入其中进行考察。
[关键词]田野地点;村落;边疆;民族地区;区域研究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12)06—0028—08在复杂社会或是在民族地区调查,常常面临如何选择调查地点的问题。
过去,人们常以一个族群历史与现实的分布区域作为社区,但这个区域在历史上可能有变化,类型上可能有乡村,也有城镇,因此从历史到现实的社区类型而言,在民族地区调查,可能会包括中国人类学传统调查中的乡村、少数民族及城镇三种类型的社区。
如果只在一类社区进行调查,则面临新的问题。
正如罗伯特·F·墨菲所言,在复杂社会中,假定提供资料者即是该社区的代表,这是很危险的。
在复杂社会里,假定人与人同质更是愚蠢透顶,因为人群已被多重的深层划分纵横切割,每部分均有其亚文化。
如果要研究整个社区,他就必须从各个亚群体的代表那儿获得信息。
田野工作技巧应随研究背景而定。
[1](P-303-304)因此,传统的驻点式的调查,似乎很难适应新的社会事实,需要借鉴和综合几种类型社区调查的方法,这是面对田野事实的需要,因而有必要回到中国田野研究的传统里,在对田野研究的回溯中寻找理论和方法支撑。
一、中国人类学田野的三种类型首先回到社区概念上。
在社会学研究中,西方学者很早就使用“社区”这一概念。
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出版了《Ge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英文版)《Community and Society》。
性 别、身体与故事社会学(田野中国)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注意“身体”: 问题的理论背景
三身材、健康和气 色:女性身体的三
种自我镜像
四生命历程、 亲密关系、流 行话语:身体 构建的情境因
素
五身体的主体 构建与日常生 活的特点:概 括与讨论
作者介绍
黄盈盈,1977年出生,女,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方向有性与性别社会学、身体研究、HIV/AIDS 的社会因素、社会学定性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 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性”研究》主编。
一月经叙事
二性感身体
二带着HIV生活: 木木与李纷的择偶
故事
一 “挖故事”的 尴尬
三日常生活的制约
一打开话茬,收集故 事
二可见“CA”细胞: 烙上了“乳腺癌”标
记的身体
三掉发与假发:“残 缺”的身体形象的浮 现与应对
四切乳与义乳:女性 身体形象的破损与重 塑
六嵌入社会的“残 缺”身体:自我及 社会身份的危机与
管理
五乳房缺失的女性 身体:亲密关系的
挑战经营
七两套叙事的交叉 及“残缺”框架的
意义
一跨国视野下 的性/别思考
二寻找移民, 挑选故事
三身体与性/别 的中西方叙述
四迈向更为日 常的“跨国 性”:移民故 事的扩展思考
二听文姐讲故事
一 “老师,我想 换主题”:初学者 碰到了强势的被访
者
三个案的扩展及 “自主”的条件
读书笔记
断断续续读了半个学期就像导读里面说的一样的,更像是给拥有的知识做个归类就像看故事一样读下来了。 读了几页,感觉有点读不下去,不知道是我性社会学理论不足还是文章逻辑不太通顺……而且我感觉有些言 语有偏见和自我主观存在[冷汗]。 许多人并不是饭友但还是会为吃东西的口味而掐架这个类比不甚恰当毕竟吃东西这事人们更熟悉,也更安全 毕竟饮食交易卖的是食物,而不是嘴和胃毕竟吃东西飞不出孩子来 ……。 故事社会学蛮给人启发与反思的,尤其是对所谓“严肃的”媒体报道的评判。 这本书里涉及到了很多概念,经血与性感,乳腺癌,HIV,更年期,变性人,跨性别,跨国……可能因为太 多了,所以觉得都是点到为止,更想看针对某一特定概念的研究。 感谢潘绥铭老师,感谢黄盈盈老师。 关于“日常生活中的边缘身体”与“边缘生活中的日常身体”,采用故事社会学(Plummer)方法论,将研究 者也放入故事生产的框架内参与研究,对“主动叙事”和“悲情叙事”等叙事套路的警惕都有很大的启发。 还是非常了不起的,投身于一个比较晦涩、令人有点尴尬的这样一个领域里面。
我们的田野(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田野的美和农耕文化的传承”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田野的概念和特点。田野是农田的总称,是农作物生长的地方,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内涵。了解田野对于培养我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农耕文化的认识非常重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对田野的描述。这个案例展示了田野在实际中的美丽景色,以及如何用语言表达对田野的热爱。
在课堂总结环节,我发现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得还不错,但仍有一些疑问和不明白的地方。为了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消化吸收所学知识,我决定在课后设立答疑时间,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他们巩固所学。
-重点句子的分析,如“一片片绿色的稻田,像一块块碧绿的地毯。”,要引导学生理解比喻的意义和表达效果。
-在描绘田野风景时,要指导学生观察细节,运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
2.教学难点
-课文中情感的理解:四年级学生对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还在发展中,理解作者对田野的深厚感情可能存在难度。
-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应用:识别课文中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并理解其表达效果。
五、教学反思
在《我们的田野》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首先,学生对田野的了解程度不一,有的孩子对田野的印象很深,能够很好地描绘出田野的景色;而有的孩子则较为生疏,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启发。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从“书斋”到“田野”:创意写作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教学路径初探
DOI :10.19867/ki.writing.2024.01.015第1期2024年2月No.1Feb.2024从“书斋”到“田野”:创意写作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教学路径初探封万超姜于海摘要:创意写作与乡村振兴的相向而行对双方均有裨益。
一方面,创意写作学需要更全面、深入地介入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以汲取自身不断向前发展的源头活水;另一方面,乡村振兴的深入开展也亟需创意写作的理论和实践为其创意赋能。
这一相向而行既是契机也是挑战,需要创意写作教学实现从“书斋”到“田野”的范式转换。
首先,“书斋”中的教学要让学生掌握创意写作、田野调查、口述历史等乡村调研和实践的原理、方法与技巧。
其次,“田野”中的实践要以创作为导向,强化创意写作的内容输出和应用场景。
同时,这一转换还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故事与IP 循转、文本与媒介交互,推动创意写作助力乡村振兴不断走向深入。
关键词:创意写作;书斋;田野;实践教学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43(2024)01-0122-07创意写作学在中国历经学者们十几年推动,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并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
创意写作学下一步的发展,既需要在理论层面主动接续中国积淀深厚的写作传统和理论资源,也需要将实践触角伸展到更广阔的社会领域中去,以汲取自身不断向前发展的源头活水。
当下蓬勃开展的乡村振兴,就是创意写作“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的创新领域。
一方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创意写作的文化创意赋能。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产业、文化、人才、生态、组织等方面协同发力,文化的作用尤为重要。
文化于乡村振兴不仅可以凝聚精神动力、重构生活方式,而且可以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创意动能。
在这方面创意写作学有独特优势,一则这门学科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的发展都强调“以实践为主导”①,二则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也如其他文化产业一样核心在于“与受众沟通并创作文本”②,这恰是创意写作学的长技。
关于农耕文化的思考和建议
关于农耕文化的思考和建议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通过农耕文化塑造乡风文明。
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礼仪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属于重塑乡村文化的范畴。
另一方面乡村振兴,必须有“众人拾柴”的向心力,农耕文化离不开村民主体参与。
关于农耕文化的思考和建议弘扬优秀农耕文化,加速构建乡村文明步伐,助推了乡村战略的振兴意义重大,结合前期调研,提出如下建议:(一)保护好传统民居和自然村落。
每一个村落文化景观,都属于它自己的一段特殊的发展历史。
这种发展历史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和积累,形成了独特的村落文化景观,并成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共同记忆。
优化农业生态环境,推行生态环保的绿色农业耕作和管理,加强农村自然村落面源污染防治。
加大“峨岭云边”农产品的营销宣传,依托供销平台、电商平台,积极打造“线上农业”,带动“线下农业”提质增效。
(二)丰富农耕文化展览馆内涵。
在丰富沙坪镇红星村彝族农耕文化展览馆的基础上,建设和丰富农耕文化展览馆、展览室、农耕文化园、生态农业园内涵。
收集、保护、展览传统生产农具和生活用具,如:石磨、石缸、石臼、犁铧、背夹、风车、水车、纺车等等传统的农耕用具,配以相关的使用图片和文字,用来讲述和展示中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历程。
因地制宜实施“五小”到户工程,发展短期见效的“小种植、小养殖、小买卖、小务工、小刺绣”等产业,增加农民群众收入。
(三)重视农耕文化的参与和体验。
田园是我们灵魂的栖息地,展示田园的魅力。
乡村旅游对农耕文化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将文化性与娱乐性、趣味性充分结合,集娱乐、审美、亲历的体验。
提供传统的水车、石磨、石碾等古老的农用器具,使乡村旅游休闲娱乐主题。
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按照“1+1+2+N”的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农业和农村发展服从和统一于全域旅游战略。
(四)注重农耕文化与传统节庆的衔接。
我国传统节日都起源于农耕时代,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和谐理念。
循环往复的中国传统节日,把松弛和欢乐插入持续不断的生活流。
《人类学家在田野》读书报告
《人类学家在田野》读书报告作者:张浩洋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23期作为一本面向21世纪的人类学著作,以“反思人类学”为基础,通过新一代人类学家田野调查的反思和讨论,带给读者共鸣和启发。
因此在这本书出版后影响较广,书评也不少,但大多是记者或其他与人类学相近的职业的读者,从自身工作经历的角度写出了自己对这本书的感受,少有结合自身的经历进行案例或学理的分析。
作为一名初学人类学的研究生,希望借此阐发自己对这本书的感悟。
一、尴尬的田野在本书中首先强调的是田野中双方的“亲熟关系”,即研究者如何确立自己的身份更容易让受访者接受,并且能够游走于各方的势力之间,取得他们的信任。
通常我们在进入一个“异文化”的田野之前,要先取得官方的认可,或者是以官方项目的名义进入田野,然后与各层面的人打交道。
但是,想要更深入的调查,仅仅依靠“官方的势力”是不够的,必须想办法融入到被调查者当中去,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建立一种较为亲密的关系,甚至要成为“局内人”。
在这一过程中参与观察成为重点,理想的状态是在体验中获得有用的资料,但往往出现三大问题:其一,沉浸在参与观察中,忙于处理人际关系会让你失去思考学术的时间,大部分要等到离开才能去回忆,严重的会遗漏或错过重要的时机;其二,在处理各方关系时,容易受到受冲突双方的影响,如何保持良好的中立,角色如何转换;第三,是否形成一种“窥阴癖”,感觉自己是在窥探他人而给自己带来心理上的负担。
尴尬的田野,主要有三种类型:“被误解”,“角色冲突”和“相互利用”。
第一种尴尬源自于对人类学家工作的不了解所带来的误解,比如调查者被误以为是“银河地带”的性工作者,调查者的参与观察被误以为是不务正业,甚至是不可思议的怪异行为。
笔者就经常会被问到:“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言下之意和你们又没有什么关系,好好呆在学校不好吗。
当然这些都是暂时的,在解释清楚后,仍然可以继续调查,不会影响大局。
但是第二种情况,处理的好不好直接影响到田野调查的成败,因为每一位调查者进入田野以后,都会在田野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美国中小学地理田野式教学的现状与启示
※ 学生能够展示社会 发生了 什 么变化,例如能够以采访社 区年长的成员为基础,编写一个 “ 它是如何 变 化 的”图文并茂的故事。 5
—
8
※ 学 生能 够学会识 别社 区居 民反 映的 文化 背景 ,例如 ,能够找 到证据证 明 自己的社 区是否有 来 自世界 不同地 区的移 民 ( 例 如 ,在 电话本 中查找姓 氏,去 民族餐厅 ,商店或俱 乐部找到证据 ) 。 ※ 学生能够识剐和描述居住模 式 例如 能够组成几个 学生一起 的策划团队 ,通过调查社 区的形 态 ,结合 团队的主题设计 出新
K一 4 离 ),并 且 比较 这 两 个 群 体 。
※ 学生能够 区分可再生资源 、不 可再 生资源或流体资源。侧- k ,  ̄ g 够设计 并开展 一项针对学生 、家庭和社 区其他 成 员的调查 , 来评估他们 对各种 资源的利用情况 。将 资源分为可再生资 源 ( 如木材 ),不可再生资源 ( 如石 油 ) 或 流体 资源 ( 如流动的
组长。组长主要负责制定计划 、分配任务 、考察教学场 景 、联络家长等工作。④筹备资金 。交通费 、饮食费 、 住宿费 、分配工作 、工作人 员工资 等。⑤分配工作人
员。一般担任该科 目的老师熟悉户外教学场景并掌握一 定的户外教学技巧后,便能够胜任户外环境教学 。学校 也会利用户外教育 中心提供的工作人员来减小师生的比 例( 一般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 : 1 0 ) 。此外 ,一些社团组 织人员或家长志愿者经过考虑之后也可加入工作人员的 名单 中,而家长志愿者必须忽略 自己的家长身份而是以 教师的 “ 助手”出现。⑥落实后勤保障 。如确定饮食 、 住 宿、会 、 医务人员以及教学活动材料和装备等。 留宿式户外教育 的组织形式 ,一般来说都是授课 班级的教师对整个班级进行管理 ;但如果是多个班级一
田野调查法在中国人文学科领域的发展与应用
田野调查法在中国人文学科领域的发展与应用作者:黎婵来源:《艺术科技》2015年第01期摘要:田野调查(Fieldwork),又称田野工作,田野考察,是应用非常广泛的研究方法。
在人文学科领域的运用兴起于人类学,后来成为各人文领域学者收集一手资料,了解研究本质的重要途径。
它倡导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最终目的是找到事实真相、发现规律,通过对“他者”的观察,反观“自我”,树立起人文主义思想,实现科学性与价值性、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
本文试图探讨:一种新兴的学术方法是如何进入中国学术界被接受、本土化,从而成为学科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田野调查法;本土化1 古之采风中国传统的人文研究多是经史研究,因为中国有浩如烟海的古籍和周备的历史文献,所以古之学者多是从书斋中发现问题并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不重视调查实践,没有实地考察的传统。
在中国的学术传统中,其实早在周代就有田野考察的形式,只不过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语境中,它不叫“田野考察”这样直白生硬的术语,而是一个富于中国式浪漫优雅色彩的语词——“采风”。
古代称民间歌谣为“风”,所以采集民歌的活动称为“采风”,其通俗意义上来讲就是收集民间各种文学素材。
采风并不是由于统治阶级爱好诗歌,而是出于维护政权需要了解民生、体察民情,而那些表达人们内心情感和生活状况的诗歌,自然是写照民情的好资料。
并且采风还有专门的“采诗官”负责,足见统治者的重视。
虽然采风不是以建设和确立某种学科理论为目的,但却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中国人自己的“田野考察”传统:“在神圣皇权庇护下具有‘公派’性质的、在本乡本土范围内的民间村野进行的搜集考察。
老百姓的心中,一旦某种活动与国家权威联系在一起,势必是关乎黎民苍生的大事,重视国家观念的普通百姓便会对‘官事’敬而献之。
”[1]因而古之采风深深地打上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烙印。
虽然对诗歌的理论起到一定建设作用,并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性,但它根本上是服务于政治目的。
对人类学研究方法——田野调查的几点思考
对人类学研究方法——田野调查的几点思考第18g-第3期2oo7#-7月NA11oNA羲INoINGHAIVOL18NO.3Ju1.21307(socialsciences)差学对人类学研究方法——田野调查的几点思考讲究汜止男(西南大学,重庆北碚400715)摘要:田野调查是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获取一手资料的基本途径,也是民族志架构的源泉.对于田野调查,笔者认为:它对人类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从参与观察,主位解释法,文化相对主义论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关键阗:人类学;研究方法;田野调查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681~007)03—0016—03 PonderoverofFieldworkAnthropologyResearchMethod.FAZheng-yongAbstract:Fieldworkisoneofthebaseofanthropologyresearchmethod,thewayofobtainingfi rsthandmaterial,andthefountain—headofethnographyconstruction.Regardingfieldwork,Theauthorthought:Ithasthevitalsi gnificancetotheanthropologyresearch,butalsohascertainlimitation,ThisarticlediscussestoCalTyontheconcreteelaborationparti cipatesandinterviewintheobserva—tion,emieandetieinterpretivemethod,culturalrelativismtheoryfromthreeaspeem. Keywords:anthropology;researchmethod;fieldwork一,田野调查的历史田野调查,又称"田野工作"(Fieldwork),是经过专f-J~JII练的人类学者亲自进入某一社区,通过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住居体验等方式与被研究者经过一段长时间的了解,获取第一手资料的过程.人类学中田野调查方法强调"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研究者要长期居住在当地,和研究对象共同生活,共同经历事件的过程.最好能用当地语言和研究对象交流,在情感上取得对方的认同,才能真正获得真实的信息资料,在此基础上去建构相关理论.早期的人类学家的确不情愿进行实地调查,如古典进化论的几位代表泰勒,摩尔根,弗雷泽等,因此,后人将早期的人类学者称为"摇椅上的人类学家".除了路易斯?亨利?摩尔根(LewisHenryMo卜gan)关于易洛魁人的重要着作以外,美国传统上第一次田野调查,是由号称美国人类学之父鲍亚斯(FranzBoas)于19世纪末在爱斯基摩腹地的巴福兰(BaffinLand)完成的,这次调查的意义非常重大,因此鲍亚斯创立了一个传统,使参与观察成为美国人类学的基本要素.他经常花一至两年的时间住在他所研究的社会里,并以此培养学生,向新生的人类学社团证明:参入土着的习惯和语言构成的社会环境是研究西方社会的主要研究方法.在20世纪60年代末,马林诺斯基开创了"参与观察"式田野工作的新局面,所谓"马林诺斯基革命"是指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的创新,即这是人类学田野工作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变革和飞跃,奠定了现代田野工作的基石.人类学者一般必须经历以下过程:接受理论与方法的训练——做田野调查——撰写民族志——最后获得认可,可见,田野调查在文化人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性,"田野调查"又被戏称为人类学者的"成年礼".二,中国传统的民族志民族学传人中国后,中国的人类学者运用马林收稿日期:2007—03-20作者简介:范正勇(1982一),女,土家族,重庆人,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西南少数民族教育研究.圆第18卷第3期2007年7月/,范正勇:对人类学研究方法——田野调查的几点思考VOL18NO.3Ju1.2007翌竺爱竺三,田野调查的不足.视为有意义,有功能,有目的的元素.人类诸文化的一,一一~学各种习俗,制度,行为,活动,都是服务于整体的,有田野调查是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获功能的事项,而不是割裂的,残缺的遗存."[11功能主取一手资料的最基本途径,也是民族志架构的源石a义者认为:人类学研究的目的并非是求索"野蛮人"泉.我们应认识到田野调查对于人类学研究的重要的文化丧失其现实存在理由的过程,而是为这些文意义,同时,笔者认为:田野调查也存在着不足,下宓化形态存在与当今世界的合理性提供解释.文化无面从参与观察,主位解释法,文化相对主义论三方所谓"先进"与"落后"之别,文化的意义正在于它所面进行具体阐述.作为满足人的基本需求的工具而存在的理由.所有(一)参与观察的局限性的文化形态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满足了不同的对于参与观察,马林诺斯基主张一个文化人类人群对于生存,社会团结和尊严的需要.功能主义学家应在所调查地区长期居住(至少一年时间),学人类学家研究一个特定的社会,是研究它的全部社习当地语言,完全投入当地人民社会生产生活中会生活,专注于这个现实的民族志社区中的各种制去,了解当地的文化,收集更多的资料.[51在人类学度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依赖,他们的理论工作就是把调查研究中,参与观察是对无文字民族进行调查的资料组织成理论假设,然后通过进一步的田野调查一种最佳方式,调查者长期与当地人生活在一起,去验证.团马林诺斯基指出田野调查应尊重整体论取得当地人的信任,通过他们的日常生活直接了解原则,他主张田野调查不能只是猎奇,或仅仅研究某一个方面,而是对整个部落文化的所有方面都给予研究.中国的人类学者运用马林诺斯基的功能主义思想对中国境内各民族进行了田野调查,产生了一批重要的民族志作品.其中在中国的汉文典籍中就有十分丰富的民族志资料.如:方志:《华阳国志》(晋?常璩撰,12卷);书:《蛮书》(即《云南志》,唐樊绰撰,10卷);传:如24史中为少数民族地区专列之传等.汉文典籍中的丰富资料,为了解中国各民族的历史,民族关系,古代的风俗习惯等方面提供了大量材料.中国的民族志对文化人类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了解中国各民族情况的重要基础;是民族学学科开展国际对话的条件;是民族学本土化的重要资源.民族志方法研究具有三大原则:学者应怀有科学的目标,明了现代民族志的价值和准则;自己应具备良好的工作条件,指完全生活于其中而无须他人介入;使用一些特殊方法收集,整理和核实证据.翻格尔兹认为民族志是阐释性的,它所阐释的对象是社会话语流,这种阐释在于努力从一去不复返的场合抢救对这种话语的"言说",把它固定在阅读形式中,此外还可能是"微观的描述".马林诺斯基在他的着作《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导言中对自己的方法原则作了陈述:民族志资源具有不可质疑的科学价值,借助它,我们可以在两类现象之间划出一条泾渭分明的界线,一方面是直接观察,记录当地人的陈述和解释的结果,另一方面是作者在他的普通判断力和心理洞察力基础之上的推论. 当地发生的事件,使获取的资料更具真实性.伊文斯?普里查德强调中立性是参与观察的本质,正是因为这一标志,人类学家才同传教士和殖民地行政官员区别开来.中立性的要求内在地包含着一个思想,即是人类学者不要干预,更不要牵涉到当地人的生活中去.他语出惊人的说道:"当一个人类学家和土着分别时,双方都没有离别的忧伤,只有达到如此境地,他才算成功."人类学家通常是一个人去做田野调查,从事研究,有以个人名义发表研究成果的倾向.而在很多场合,不少年轻学者被要求一个人去从事自己的第一次田野调查,当然,有时也有一些合作项目.论文作者只有一个,而研究的结果往往要求富于创新意识,这样的情况对于调查者确实很困难.这并不是说一个人不能从事有意义的且重要的研究,也不是说一个人的研究结果不具有创新性,而是说重要的研究往往是在一个多方位研究角度的田野调查内与他人协调合作完成的.参与式观察方法也还存在着工作效率不高,人类学家不断提问可能引起当地人反感,很难向他人解释参与观察,影响当地人的行为,难以证明观察者的结论是否正确等问题.(二)调查者的主观意识影响调查效度马林诺斯基指出田野调查应尊重主位法原则,他指出民族志工作的最终目标,是把握土着人的观点,他与生活的关系,搞清他对他的世界的看法.[63田野调查是一种实际调查,文化体验是在实际调查过程中从当地人民中通过自己的体会来描述当地人的心理和观念,以一种新的视角体会当地人NA TIONALITIESRESEARCHINQINGHAI17圆/,第18卷第3期200/年7月VOL18NO.3Ju1.2007范正勇:对人类学研究方法一田野调查的几点思考差的文化和心理.田野调查从早期的民族志,本地方存在矛盾.那么,在田野调查中,我们必须立足于当亏民族研究是一脉相承的,把民族和民族文化进行客地实际,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意识,地区的复杂性,t观描述,虽然它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缺少主位解独特性.程壮锏占占目士锏占且篱凿蜘涸太善za当成是当地人,而是需要调查者和当地人相结合,参考文献:宓理解当地文化,尊重当地人的意见,观念,不应带着【1】[3][6]马林诺斯基晒太平洋的航海者】墚永佳.李绍文化优越感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彼特?温奇断言: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66.54.18."一位民族学家必须搜寻土着社会习俗的解释,大[2]【美】罗伯特.C.尤林理解文化:从人类学和社会理论视,通釜角【M嬲麓轰:上海人民他的深刻分析,文化人类学的主位解释法才进一步,.::':=-……'…一……得到重视,主位研究方法是认知土着的心智和其他[5]l汪'宁生.化人类学调查: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M].北文化的必要途径.顾颉刚在《我是怎样编写(古史京:文物出版社,1996:4.辨)的?》一文中说到:研究者在调查中怎样保持价r7】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方法研究[M].广东:值中立态度?人类学研究只能在社会之中研究社会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现象.为了达到客观,正确,研究者既要贴近研究对【8】马种炜,张帆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理论思考Ⅱ】.思想豉象,又不能和对象合而为一,最好保持若即若离的线,2005,(3)?的前提和标准,批判前人,学术才能发展.批判前人而又不轻视前人,同时更虚心的接受后人对我们的批评.(三)文化相对论极端走向文化相对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每种文化的独特之处都不会相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观,各种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一切评价标准应放在它所属的价值体系中进行.文化相对论并不意味着无条件地放弃批评而赞成或接受某一特殊人群的所思所为,而是意味着将文化行为放入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在20世纪50年代初,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民族中心主义,特别是欧洲中心主义受到了猛烈的冲击,认为本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优于其他群体,贬低其他文化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成就受到质疑.在今天多元文化浪潮中,人们发现,多元文化主义一开始就被包裹在白人中心主义的胶囊中,在那些自称是世界上解决民族问题最好的国家,有限的多元政策似乎变成了一种自上而下的恩典.在尊重文化相对论的同时,我们应以什么样的价值评判标准去看待异文化,是用科学的,理性的,进步的,人权的还是其它?把文化相对主义推向极端,成为一种绝对的相对主义,它本身(4).【1O】澜清.深描与人类学田野调查Ⅱ】.苏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责任编辑马成俊】[责任校对宋田田】。
田野学知识
田野学知识
在我们的生活中,田野里不仅仅是农作物的产地,更是一个储存着各种知识的知识库。
田野本身就是一所开放的大学,那么如何“田野学知识”呢?下面就来分步骤阐述。
步骤一:选择一个合适的田野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田野。
这里指的合适是指田野的种植内容和景色都能够满足我们学习的需求。
比如我们想要学习关于果树的知识,就要选择果园。
如果想要了解瑶族的民俗传统,就要选择瑶族村。
步骤二:寻找指导者
选好了田野后,我们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指导者。
指导者可以是当地的农民、村民、景区工作人员等等。
他们对当地的知识、文化有更深的认知和理解,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情况。
步骤三:体验当地文化
田野学知识不仅仅是了解田野里的作物,更是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等方面。
我们可以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看看村庄的建筑、村民的生活方式,了解当地的节日庆典等等。
步骤四:了解作物的栽种
田野学知识中,作物栽种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我们可以跟随当地的农民参与庄稼种植、采摘等活动。
通过亲身参与,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作物的生长过程和种植技巧。
步骤五:学习田间科学知识
在参与庄稼种植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习到了土地耕作的知识,还可以了解田间的科学知识,如农药的选择、病虫害的防治等等。
通过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作物,提高庄稼的产量。
总之,田野学知识不仅能够让我们了解到当地的文化、历史,更能让我们学习到丰富的知识,提高我们的生活技能和素养。
希望大家可以走出家门,走进田野,探索更多的知识。
中国田野考古行业人才紧缺的现状与反思
2022年第3期总第555期No.3,2022SumNo.555 Journal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19世纪中叶,以田野考古为标志的现代考古学率先在西方国家诞生。
1921年,在“西学东渐”的浪潮下,田野考古学传入中国,拉开了中国学者“走出书斋”开展田野考古工作的序幕。
2021年,中国考古学走过了100年征程,专业理论、方法、实践及其相关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考古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同时对一线田野考古行业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从目前来看,中国田野考古行业的整体工作质量较西方发达国家还有明显的差距,问题的根源在于高质量人才的缺失。
考古发掘和整理是人类从后往前不断地揭示历史的一项工作,具有不可逆的特性,考古工作者的业务能力直接关系到历史复原的科学进程。
因此,中国田野考古行业人才紧缺已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当前中国田野考古行业人才紧缺的原因分析1.1田野工作业务量大,编制紧缺传统意义上的田野考古主要是指考古发掘,但现在真正意义上的田野工作包括室外、室内、成果撰写三个部分:室外工作是对一手考古材料的获取,包括考古调查、考古勘探、考古发掘等,这些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各种手段的记录,获取尽可能多的考古信息;室内工作是将前期获取的材料进行整理,包括遗物的清洗、拼对、修复、绘图、摄影、分型定式、科技检测等;最后是成果撰写,也就是把前两部分获取的资料形成系统化的文字,以简报和报告的形式展示出来。
这一整套田野工作流程的顺利完成,不仅需要统揽全局的业务领导,还需要众多负责各项具体工作的专业型人才。
除了体现在行业内部烦琐的具体工作上,田野考古的业务量还伴随着全国各级地区大量配合基建的考古项目。
中国当前的考古项目分为主动性发掘和配合基建的抢救性发掘两类:主动性发掘是为解决学术问题而进行的主动发掘,周期一般较长,可以精耕细作;配合基建的抢救性发掘通常会受到城市经济建设工程的催促,工期较短,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发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化强国田野访谈报告
文化强国田野访谈报告
一、背景介绍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
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是中国近年来的重要工作之一、为了了解当
前文化强国战略的进展情况以及民众对此的认知和参与度,本次田野访谈
采取了多种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对文化强国战略进行了调查和评估。
二、调查目的和方法论
三、调查结果
1.文化强国战略的效果
问卷调查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
力在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所提升。
民众对于传统文化重要性的
认同度也在提高,约有80%的受访者表示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2.参与文化强国建设的机会和渠道
调查还发现,尽管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对文化强国战略持支持态度,
但只有不到30%的受访者表示了解如何参与文化强国建设的具体途径和机会。
这表明在宣传和引导方面还有改进的空间。
四、讨论和建议
在讨论结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宣传和引导力度
根据调查结果,民众普遍认为了解参与文化强国建设的具体途径和机会不足。
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在宣传和引导方面加大力度,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开展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民众对文化强国建设的了解度。
3.关注文化人才培养和保护
文化强国的建设需要大量优秀的文化人才。
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文化人才的培养和保护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护文化创意产业的权益。
五、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人文
关于建构“田野中国学"的几点思考
口谭必友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摘要:“田野中国学’’并不是提出新的学问,而是对中国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地方史志、考古学等学科数十年来 对中国“民间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成果的一项总结性提升。这些研究成果无论从学术抱负还是理论与方法, 都已经具备了中国特色,彰显了中国精神,而且正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也必将带来一个中国文化的新时期。为呼应 这个新兴学术时期的到来.我们适时提出一个新的学科名词“田野中国学”,为这个学术思潮提供更理想的名称、更 规范的理论与方法、更明确的研究目标与意义,为深入开展中国文化研究奠定更加坚实的学理基础。 关键词:田野中国学;国学;民间文化学;民族学
这种不容争辩的强势地位中,感到了自己民族文化
的不利处境.感到了不平等的民族地位①o所以说.由
①一些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在谈到这个现象时,不免发牢骚说,“既然你们的是国学,我们的仅仅是附属品,那我们还赖
在这个国家干嘛?”。言下之意,那就让他们自己成立政府,自己成为的文化来抗衡国学的这种霸道地位。譬如苗族知识分子针对“炎黄子孙”的传统说法。提出“中华民族的 源头是炎黄蚩文化”:信仰伊斯兰教的知识分子针对中华文化的主流是“儒释道”的观点,提出“中国文化的主流是儒释 道伊”的四元结构。如此不一而足。 ——109——
晚清甲午战败,中国知识分子终于从二十多 年的洋务运动中清醒过来,开始引进西方的社会 科学,从而政治学、法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经 济学、人类学、语言学、民族学等学科相继而生。中 国终于从传统的人文学术走向人文与社会科学相 辅相成的新学术时代。检视这一百多年来的学术 历程,对于我们今天的学科发展.特别是总结成 绩、创新未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倡导“田 野中国学”的研究。’也正是基于百年学术实践检讨 的一个设想,能否畅行,有待大家指正。 一、中国文化研究中逐渐出现的裂痕与隐患 倡议“田野中国学”研究,并不是标新立异的 突发奇想。如果对近百年来与文化相关的学科进 行反思,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认同“田野中国学” 所包含的学术旨趣。百年文化研究,成绩非常突 出,影响巨大。但是,我们在这百年学术实践的反 思中也意外地发现,我们在弘扬中国文化的同时. 也引发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严重问题。其中一个是 文化“裂痕”,另一个是文化价值大小的争论(这种 争论也预设了某种裂痕)。这两个问题都给中国文 化研究埋下了长期而巨大的隐患。 (一)中国文化研究中出现的裂痕:汉族与少
数民族文化二元分割的不当预设
为主。真正对少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进行科学、全 面、系统的研究,还是自人类学、民族学传进中国 之后才开始的。自20世纪20年代末期,民族学与 人类学对国内少数民族展开有系统的调查算起, 其后20余年中,在研究成果的归类中,学者们一 直严格地使用民族学与人类学的国际通行术语。 新中国建立初期.基于行政管理上的需要。党政部 门大量使用“少数民族工作”、“民族工作”、“民族事 务”等术语,原来研究民族学、人类学的人员也开 始使用“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少数民族历史调 查”、“少数民族文化调查”等词语,加上国内学科 调整。人类学、民族学渐次被取消,“少数民族研 究”逐渐代之而成为一个通行的学术研究类型。20 世纪80年代以后,以“少数民族”为主题词的研究 成果蔚为壮观。在这个基础上,国内还出现一大批 近乎标准的“少数民族史”、“少数民族文化史”、“少 数民族文化概论”、“中国民族史”等概论性的著 作。这些著作将“少数民族”作为一个统一的类别 捆绑在一起.并成为中国学术话语中一个“约定俗 成”的研究对象。由此在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研究 中,形成了一个二元分割的框架结构:中国传统文 化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二元分割。比如研究中国 传统文化.必然指的是以中国古代经典文本所讨 论的文化,有人概括说,就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 汉文化,也有人说就是儒释道文化。总之,中国传 统文化研究很少涉及到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少部 分学者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概论书籍中,为少
●哲学・人文
数民族文化留下一点空间,也只起到点缀的作用。 我们的问题是,为什么要这样划分?对中国文化的 二元分割的理论预设是否科学或准确? 很多学者认为,少数民族文化之所以是一个 类型,就是因为他们都是少数民族。可是,少数民 族之所以是少数,与文化影响的大小无关.而是取 决于民族人口在国家中的比例。中国55个少数民 族,分布区域包括了中国的东南西北中各个地区、 包括了数十种语言,相互之间相差极其遥远.强行 把这些相差十分遥远的文化扭在一起成为一个 “实体”的做法,既不符合现实情况,也人为地在中 国制造了一种二分结构的文化图景,这种二分的 文化图景必然引发文化裂痕,并给国家的统一与 完整带来分裂隐患。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民族学与 民族政策研究领域兴起的所谓第一代民族政策与 第二代民族政策之争.其理论假设正是这种文化 二分图景与国家统一之间的隐忧【1]。 (二)中国文化研究中出现的争论:大传统与 小传统之间的文化主次争论 中国民俗学、中国民间文学与人类学等学科 在研究中国民间文化时.其遭遇与民族学人类学 探讨国内少数民族文化很相似。民间文化的学术 研究价值被其他学科定位为辅助性地位。在20世 纪前半叶.中国的民间文化研究已经取得很大成 就。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被 宣布为资产阶级伪科学.被打倒、被禁止研究的时 候,民俗学(尤其是民间文艺学)因为是民间的东 西.在钟敬文先生等人的努力倡导下,没有被禁 止,而是一直在不中断地被研究[21。但是,这门学科 的命运似乎也并不是很好。80年代以后,在国家历 次修订学科目录的过程中,民俗学、民间文学等学 科一直没有找到自己合适的学科位置。据说民间 文学还曾经被从教育部的学科目录中删除了,后 经过多方努力,才搞出一个“民俗学(含民间文 学)”的特殊措施网。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 中国读书人头脑中关于文化的约定俗成的结构。 这种结构可以在很多学者的著述中找到印证。 一些学者在讨论宗教与伦理时.将美国人类 学家雷德菲尔德的大传统与小传统理论运用来解
成为“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唯一途径。可惜的是,
在其前期出现的文化裂痕中看出前兆。中国要实 现文化复兴,保持文化的统一性与完整性,是一个 基本的前提。田野中国学以此为文化使命。 (二)反思学术实践,寻求学科提升,是推动
学术创新的一个环节
在现代人文与社会科学兴起之后,这几乎是一厢
情愿的幻想了。
提出“田野中国学”研究.并非我们一时心血来 潮的倡议。早在1980年代,钟敬文先生在参与当时 的文化大讨论时,就提出了类似的主张。钟先生说: “从30年代起.我就注意到广大民众自己所创造、享 用和继承的文化并且创用了‘民间文化’这个新术 语。我曾经为一个教育刊物编辑了‘民间风俗文化专 号’……我甚至拟用这个名词去代替‘民俗’一词.而 把民俗学称为‘民间文化学’。……近来有些美籍华 裔的同行.也赞成用‘民间文化学’代替‘民俗学’术 语的想法”罔。钟先生试图通过“民间文化学”这个术 语来提升民俗学的中国研究。我们则是企图通过 “田野中国学”的术语来提升有关中国社会中活的传 统文化的研究,为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的 中国研究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民间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这些学术名称
对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研究,古已有之。但 是中国古代的研究。主要是为了实现对其更好的
统治,记录的内容也主要以历史事件、地理与风俗
收稿日期:2013-01-10
作者简介:谭必友(1968-),男,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民族学博士。 一108一
万方数据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的……下层文化更为本质、更为本色、更为基础, 当然也就更为重要”固。
(三)“国学”热背后的学理缺陷。使文化研究
中的裂痕与争论进一步明显 中国文化二元分割的学术架构因缺乏学理上
的质疑而得到广泛运用时,国内又再度兴起了“国 学”热。国学的兴起,进一步将汉文化提到国家品级 的高度.而将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打人“非国家级” 的、地方性、民族性的层次,人为地对原本都应该属 于国家级的各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了三六九等划分。 由于民族学与人类学在国内学术界影响较小.在文 化研究中声音不够响亮.这种属于启蒙时代的、带有 旧社会民族歧视性的学术分等成为今天中国学界 的“约定俗成”。正是这种学术分等,引起了个别少数 民族的警觉。一些少数民族精英,从国内汉文化的
生越来越大的隔阂。社会中出现较大动荡,总可以
国学的再度兴起,还预置了另一个学科歧视。 把文本化了的典籍文化上升到“国”的品级,也无 意中宣布了民间文化的从属地位。存在于中国人 民生活中的文化传统还能不能发展?有没有重要 的意义?很多大学国学院的举办,更是起到推波助 澜的作用.在许多一般民众看来,国学研究与传播
读中国的文化传统,“大传统就更为重要。大传统
规范、导引整个文化的方向,小传统提供真实的文
化素材……所谓中国文化基因的形成.正是主要
在大传统逐步分离出来以后逐步形成的。早期儒 家思想正是这一大传统发展的结果”闻此处所言大 传统即是文本化了的儒家文化及其他经典文化. 小传统正是我们所讨论的民间文化。在这些学者 看来,民间文化仅仅是大传统的素材、仅仅是文化 传统的辅助性文化而已。这种思想几乎成了中国
万方数据
《北京行政学院学{1/t))2013年第2期
●哲学・人文 一成一个有机整体。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二元分割、再到国学兴起后对这 种分割结构进行国家级与非国家级的等级划分,必 然引起国内文化的分裂,人为地在汉族与少数民族 之间制造了裂痕。长此以往,必然不利于国家的统 一与多民族之间的团结。因此,调和有关传统文化 二元分割结构、弥补“国学热”背后的学理危机,成为
给人们留下的次要性地位的普遍印象.还产生两 个不好的后果。一是直接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偏好,
国学兴起背后隐藏的这两个理论预设及其学 理缺陷,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大问题。国学还要不 要继续搞下去?能不能继续搞下去?如果要继续发 展,应怎样弥补现存的学理缺陷?田野中国学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