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二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三《图片两组》最新同步教案1

合集下载

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2专题《图片两组》(第1课时)word学案

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2专题《图片两组》(第1课时)word学案

文本8 图片两组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1.字音(1)给加点字注音①瞬间( ) ②震撼( )③溃逃( ) ④臭名昭著( )(2)给多音字注音①血⎩⎪⎨⎪⎧ 血淋淋( )血口喷人( ) ②宁⎩⎪⎨⎪⎧宁静( )宁可( ) ③说⎩⎪⎨⎪⎧ 游说( )说服( ) ④曾⎩⎪⎨⎪⎧曾经( )曾孙( ) 2.辨形组词(1)⎩⎪⎨⎪⎧ 摄 蹑慑 (2)⎩⎪⎨⎪⎧ 撤 辙 澈3.词语释义震撼人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近义词辨析(1)臭名昭著·声名狼藉“臭名昭著”指坏名声人人都知道。

“声名狼藉”形容名誉坏到极点。

例句:①据披露,由于中国裁判__________,亚足联裁委会内部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慎用中国裁判员。

②若不是有旅顺56中学党委书记李华家作向导,很难发现这里就是日本殖民当局统治时期__________的大烟加工厂。

(2)心酸·辛酸“心酸”指心里悲痛。

“辛酸”指辣和酸,比喻痛苦悲伤。

例句:①广州亚运会的闭幕式彩排时间紧张,还是在广州最冷的天气里,整个团队冒着雨也在排练,而最长的排练纪录达到了46小时,至此我们才知道他们背后的________。

②中国人每天的一次性木筷的使用不经意间勾起我们的计算冲动,算出的结果却是如此惊人,令人唏嘘和________。

一、整体感知1.图文感知。

2.看图补白。

关注每幅照片中的细节,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解读作品的主旨,请分析第一组图片中每幅图的细3.你能为第一组每幅图加一个小标题吗?4.仔细观察课文中的图片,探讨并分析两组图片的表达意图。

5.如何读懂图片?三、技法迁移静静的默片,深深的震撼文本回顾:两组图片都与战争有关,主题都是战争与和平,但它们的主旨、情感表现手法却不同。

第一组重点揭露战争的罪恶,展示的是一幕幕惨不忍睹的画面。

第二组主要表现战争胜利后人们的喜悦。

高中语文 2.9图片两组精品教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2.9图片两组精品教案 苏教版必修2

图片两组一、作者信息王小亭(1900年-1983年),一个记录地狱的摄影师。

是中国人投身于新闻电影界之鼻祖。

王小亭早年即担任英美公司新闻短片之摄影师。

之后,他于1925年-1937年间,历任“万国新闻通讯社”摄影记者、上海申报新闻摄影记者及美国赫斯特新闻社记者。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淞沪会战爆发,8月28日,日机轰炸上海火车南站。

当时任职于美国赫斯特新闻社的中国摄影记者王小亭用最后一点电影胶片拍下了一个满身是血的幼儿坐在铁轨上号啕大哭的照片。

被认为是美国在1855年至1960年间发表的最优秀的新闻照片之一。

照片首发在美国《生活》杂志,受到国际上高度评价。

于1981年于台北去世,享年81岁。

罗伯特雅各布森(1931-1954),匈牙利人。

1936年西班牙内战,他和女友共同奋不顾身的出没于硝烟弥漫的战场。

女友不幸死于坦克履带下。

悲伤的罗伯特从此永远关注着战场,他一生的摄影创作多取材于战争,他把战争作为揭露战争的武器。

1954年他不顾亲友的劝阻,悄悄来到越南战场。

他用照相机反映了《越南的悲剧》,不幸误踏地雷身亡,他最出名的一句摄影名言就是:“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

”二、重点段落赏析1、图一 1937年8月28日下午4时,三架日本轰炸机轰炸了上海火车南战,等候在这里准备撤离的1800人(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只有300人死里逃生。

记者王小亭拍下了这幅照片后,发现自己的鞋子已经吸饱了鲜血。

这幅照片引起了世界人民的愤怒,日本侵略者曾悬赏捉拿王小亭。

赏析:图中的失去了父母的小孩已经受伤,他无助地哭号,背后是被炸毁的火车站的瓦砾堆和废弃的车轨。

有这些杂乱的废墟之间,隐约可见被夺去生命的不幸的人们。

画面中所呈现的景象,把日本的滔天罪行呈于世人面前,让世界人民共同讨伐这滔天的罪恶。

照片下方于废墟中坐哭的孩子,令人睹之心酸,见之悲愤。

孩子全身污黑,突然的变故之后,孤苦无依。

此时,他的哭声里,或许是炸后的余惊,或许是哭喊妈妈的悲伤,或许是对眼前一片惨寂的恐惧。

高中语文2.3《图片两组》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2.3《图片两组》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2

《图片两组》学案一、预习目标学生通过活动实践,能够了解新闻图片的作用,学会抓住重点解读图片内容,对图片进行鉴赏。

二、预习内容1、你能够从第一、二幅图片中看出那些细节?第二幅图片中的军人丈夫在拥抱时为什么只用一条手臂呢?2、对比第一和第二幅图片后你会想到什么?3、再看第三幅图片,看看这幅图片有什么细节?这时候父亲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对比第二幅图片,请大家想一想,这位父亲这次去战场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呢?4、看第四幅图片,你会看到什么细节?你觉得孩子的表情是恐惧的吗?5、第二组的两幅图片通过人群场面表达的主题又是什么呢?6、查找近几年来最让你震撼的关于战争的图片,选择1~2幅图片保存到U盘中,并为其写一段解说词(介绍画面内容、摄影意图、震撼你心灵的原因)7、查找国内近几年其它方面(社会生活等)最让你震撼的图片。

为其写一段文字,说出你的读图感受与理解,并解读摄影意图。

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图片的解读,学生能了解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对战争毁灭人类的罪恶有具体的认识。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活动实践,能够了解新闻图片的作用,学会抓住重点解读图片内容,对图片进行鉴赏,为图片加小标题、配写解说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了解战争之残酷和损害之深重,呼吁人性回归,共创和平家园。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把握摄影者创作意图的基础上理解图片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难点:本课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掌握解读图片的内涵的方法。

二、学习过程(一)第一组图片探究一:图片是瞬间的永恒,我们透过一幅幅画面可以想像到发生在昨天的故事,听到人物的心灵之声。

第一组四幅图片都给我们强烈的震撼,这种力量来自于细节。

请谈谈每一幅图片中哪一个细节最具这种不同寻常的表现力。

探究二:按要求给其中一幅图片加一个小标题,注意标题要符合图片所表现的内涵,语言符合图片的风格。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图片两组》教案 苏教版必修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图片两组》教案 苏教版必修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图片两组》教案苏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两组图片,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审美情感。

2. 通过对比两组图片,使学生了解不同摄影师的拍摄风格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从图片中感受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知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不同摄影师的拍摄风格和表现手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图片中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两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两组图片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 观察与分析:学生观察两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图片的拍摄风格、表现手法等,让学生了解不同摄影师的艺术特点。

3. 讨论与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从图片中感受到的美,教师引导学生从图片中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知力。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从图片中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的提高。

2. 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发展。

3. 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

4. 学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的提升。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两组图片,要求图片内容丰富,风格各异,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以便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

3. 准备教学课件,以便更好地展示和引导学生分析图片。

七、教学过程:1.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两组图片的拍摄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以及从图片中发现生活中的美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观察力和审美情感。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改进和提高。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第二专题2.2【教学设计】《图片两组》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第二专题2.2【教学设计】《图片两组》

《图片两组》《图片两组》来自苏教版高语文中教科书必修二的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它以“图片”这种形象性学习材料,让学生“直面”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从而反思战争的危害,认识和平发展的重要性,进而懂得珍视和平。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活动体验,让学生学会抓住重点准确解读图片内容,掌握鉴赏图片的基本方法,提高读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比较、感受、鉴赏、思考、领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图片,辅佐以文字资料直观感受战争的残酷,启发学生反思战争的危害,进而珍惜和平的生活环境。

【教学重点】学会通过画面和说明文字解读图片,理解摄影者的意图,了解新闻图片的作用。

【教学难点】对图片进行鉴赏,为图片配写解说词。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段真实场面。

这场史无前例的人类浩劫,让5000万人在炮火与硝烟中丧失了生命,人类文明遭受空前破坏!战争造成四万亿美元的财产损失!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付之一炬!这一切是人类历史悲惨一页的真实见证,曾经创伤的大地和曾经惨痛的心灵,需要人类对自身的疯狂行为进行深刻的反省。

今天,让我们带着沉重的心情来研读两组历史图片,透过摄影师定格的瞬间来审视战争对生命尊严的践踏,让这些无声的呐喊祈祷人类永久的和平。

二、讲授(一)展示解读图片的技巧把握图片的中心事物;抓住图片的细节刻画;(外貌、动作、神态、心理)体会图片背景的作用;想象图片背后的故事;揣摩图片表达的主题。

(二)解读图片,感悟鉴赏图片是瞬间的永恒,作为永恒的题材我们如何来解读呢?我想我们首先要了解图片发生的背景,这幅图片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被摄影师拍下来的。

其次要弄清这个摄影师他所要表现的图片中心的人物及事物是什么。

第三,这个图片里最具有震撼力的细节是什么?【解读第一组图一】(投影:王小亭拍摄的上海火车站废墟中的小孩)1.这幅图的中心人(事)物是什么?(一个坐在地上大口哭泣的孩子。

)2.这幅图的环境背景是什么?(坍塌的建筑物,一片狼藉。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2专题 《图片两组》导学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2专题 《图片两组》导学案

《图片两组》优教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图片的解读,学生能了解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对战争毁灭人类的罪恶有具体的认识。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活动实践,能够了解新闻图片的作用,学会抓住重点解读图片内容,对图片进行鉴赏,为图片加小标题、配写解说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了解战争之残酷和损害之深重,呼吁人性回归,共创和平家园。

预习检测检测——基础字词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拼音写汉字(1)藏匿.()瞭.望()引擎.()肆虐.()窒.息()(2)呆zhì()lǒng()罩kuì()乏荒miù()雷tíng()整体感知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合作探究1.第一组图片着重表现了什么?请分别说明。

2.第二组图片着重表现了什么?请分别说明。

我的质疑参考答案:合作探究1.【提示】第一组图片着重表现战争给人带来的苦难,每一幅图片都在讲述一个悲惨的故事。

图片(1)中,要注意在轰炸中失去了父母的孩子已经受了伤,他无助的哭泣,背景是轰炸后的场景。

图片(2)中,请注意空旷的机场上横着的拐杖,想象一下,他出征时是迈着军人步伐的,和归来形成强烈的对照。

图片(3)中,要注意孩子的哭泣和父亲的悲伤表情,这以后他们也许天各一方,父亲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归来。

图片(4)的提示中,特别写出时间是“宁静的中午”,这个孩子走在遍布尸体的营地上,为什么他见到堆积的尸体而不惊恐?是他已经见得太多?还是他已经麻木?集中营里的童年生活会给他的一生留下什么样的创伤?……(注:《安妮日记》的作者安妮就死在这个集中营。

)2.【提示】第二组图片的主题是欢庆胜利。

图片(1)记录的是东北人民听到日本侵略者投降的消息后的欢呼场面。

要理解画面上普通老百姓兴奋的神态,需要知道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以后遭受的14年的苦难,画面上有少年、中年和老年人,无论对谁而言,14年是多么漫长的岁月!图片(2)中英国妇女的盛装引人瞩目,在战时的德国的狂轰滥炸,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妇女不可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美丽,胜利了,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之《图片两组》教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之《图片两组》教案 苏教版必修2

图片两组一、学习目的:1、学会了解图片的相关背景,尽可能准确地解读图片的内涵,通过画面了解事实真相。

2、能为图片拟解说词二、学习重、难点:1.解读图片的内涵2.写图片解说词三、教学方法:运用“问题探讨”方式进行学习。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步骤:(一)导入:语文无所不在,能解读图片,了解其思想内涵是一种语文能力。

本文这两组图片是本专题的学习材料。

两组图片都有比较详细的说明,学习时要通过画面和说明文字把握画面的内涵,理解摄影者的意图,并考虑图片可能产生的作用。

(二)整体感知,解读图片的内涵:第一组图片着重表现战争给人带来的苦难,每一幅图片都在讲述一个悲惨的故事。

图片(1)中,要注意在轰炸中失去了父母的孩子已经受了伤,他无助的哭泣,背景是轰炸后的场景。

图片(2)中,请注意空旷的机场上横着的拐杖,想象一下,他出征时是迈着军人步伐的,和归来形成强烈的对照。

图片(3)中,要注意孩子的哭泣和父亲的悲伤表情,这以后他们也许天各一方,父亲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归来。

图片(4)的提示中,特别写出时间是“宁静的中午”,这个孩子走在遍布尸体的营地上,为什么他见到堆积的尸体而不惊恐?是他已经见得太多?还是他已经麻木?集中营里的童年生活会给他的一生留下什么样的创伤?……(注:《安妮日记》的作者安妮就死在这个集中营。

)第二组图片的主题是欢庆胜利。

图片(1)记录的是东北人民听到日本侵略者投降的消息后的欢呼场面。

要理解画面上普通老百姓兴奋的神态,需要知道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以后遭受的14年的苦难,画面上有少年、中年和老年人,无论对谁而言,14年是多么漫长的岁月!图片(2)中英国妇女的盛装引人瞩目,在战时的德国的狂轰滥炸,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妇女不可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美丽,胜利了,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画面左上有两位军人也在注视着这一切。

(三)写作训练:写图片解说词。

在为图片拟解说词时,可由学生自主选择图片拟写,再以小组为单位评价,在评价中既要注意对图片原意的阐述,也要注意有创意的表达。

苏教版必修二《图片两组》word教案

苏教版必修二《图片两组》word教案

图片两组教材分析本专题从人与社会的角度出发,借助形象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正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思战争的危害,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迫切的任务,进而珍视和平环境。

本板块是图片解读,摄影作品不同于文字作品,用图片形象发言,有着文本所没有的视觉冲击力。

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来学会解说图片,进而了解其思想内涵,并能撰写图片解说词,达到明确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的教育意义。

学情分析以探究问题、合作讨论为活动体验的形式,在教学设计上可以从两个层面着手来达到学习目标。

一是从感受、鉴赏、思考、领悟的角度着手,让学生结合品评记录战争主题的图片来开展活动体验,感受战争的残酷性以及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渴望。

图片是用形象发言,它有着文本所没有的视觉冲击力,因此,首先要指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相关的文字说明,尽可能准确地读出图片的内涵。

二是从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的角度要求,引导学生归纳解读图片的一些基本方法,能够为图片拟一个简洁的符合图片内涵的小标题,能够运用文学性的语言(如:比喻、反问、比拟、双关等手法)撰写出符合图片情境和主旨的解说词。

教学目标1、通过解读两组图片的活动体验,使学生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以及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渴望。

2、引导学生归纳解读图片的一些基本方法,学会自己欣赏图片。

3、能够运用文艺性的语言、实(画面内容)虚(画面意蕴)结合的写法,撰写出符合图片情境和主旨的解说词。

重点和难点1、归纳总结出解读图片的一些基本方法。

2、撰写出符合图片情境和主旨的解说词。

课前准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与战争相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这样可以积累一定的信息,供课内交流参考。

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让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和对战争的认识,以战争或者和平为话题说一句话。

二、播放战争图片1、用多媒体播放网上收集来的战争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战争的残酷性。

2、引导学生归纳图片与文本的不同特点。

(学生作答时教师要相机点拨,重点可放在:a、形象性,用形象发言;b、直观性,有强烈的视觉冲击。

高中语文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图片两组》

高中语文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图片两组》

《图片两组》教学设计执教者:吴亚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与掌握鉴赏图片的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立足主体、背景、细节,合理联想与想象,把握图片的情感内蕴。

3、情感与价值观:悲悯与同情战争中人的命运,呼吁人性的回归,树立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学会抓住重点鉴赏图片、发散思维、合理联想,体会战争之残酷与战争中人的命运之可悲,体会“战争与和平”的主题。

教学步骤:1、导入PPT呈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伤亡数据。

如今的我们生在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中,很多人对于战争的印象已经模糊了。

然而战争的残酷仅仅是停留字面的死亡人数那么简单吗?今天,我们就通过几幅图片来认识战争。

2、细抠图片要素,掌握鉴赏技巧(以第一组图1为例)(1)初步读图,把握照片的“主体”和“背景”。

问:请看这图片一——“哭泣的小男孩”,从这幅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明确:哭泣的小男孩是图片的“主体”。

小男孩后方的废墟是图片的“背景”。

(2)再次读图,抓取与照片主体、细节对应的细节。

问:图中小男孩这个发型,在生活中可能有同学见过,它叫“寿桃”,这是图片的什么?图中还有那些与之类似的元素?明确:这是图片的细节。

这张图片中的细节还有小男孩身上的血迹、小男孩痛哭的表情、火车的铁轨等等。

(3)设置留白问题,引发思考问:这张拍摄于上个世纪40年代的照片曾在国际上产生极大的反响,宋美龄也曾拿着这幅图片去寻求国际援助。

从实际效果来说,为什么一张简单的图片,甚至可以比那些真实的数据,更打动人?大家想一想这个问题,先不急回答,我们让答案沉淀一会儿。

3、合理联想想象,体会情感内蕴(以第一组图4为例)(1)对比描述,强调细节。

“午后,一个小男孩走在郊外的小路上。

”“午后温暖的阳光流泻在一条郊外林间的小路上,小路在树与树间蜿蜒,路旁是密密麻麻地堆积起来的腐臭的尸体,就连空气里都满是腐败的味道。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一个小男孩从容不迫地走过。

”主体:小男孩背景:是密林、天空细节:日光、数不清的尸体、小男孩的表情和姿态。

《图片两组》(苏教版高一必修说课)

《图片两组》(苏教版高一必修说课)

《图片两组》(苏教版高一必修说课) 沈玉成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图片两组》。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图片两组》是苏教版高中新教材必修二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中“历史的画外音”板块。

本节内容是通过图画和图片的文字说明把握图画的内涵,理解摄影者的意图,同时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增强他们的和平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依据新课程标准,围绕“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标要求确立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以合理的顺序、充分的想象来介绍课文图片。

2、能力目标:观察图片,解说照片,深刻认识战争对儿童、对整个人类的灾难性危害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弄清画面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含义,搞清楚摄影者的创作意图到底是什么。

结合本课的两组图片,通过问题设置,板书设计,让学生明白图片的表层义及深层义,进而搞清摄影者创作意图。

难点:怎样去阅读一幅图片,明确他所包含的深层含义。

通过教者点拨、引导、师生研讨,明确如何去阅读一副图片,进而理解所包含的深层含义。

四、说教法教学是一门艺术,应变是教学艺术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

所谓应变,就是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授课内容以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处置措施。

因此,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应着重采用的教学方法:看图说话,讲授法,师生研讨法五、说学法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

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

”“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

高中语文(图片两组)教学实录苏教版必修2 教案

高中语文(图片两组)教学实录苏教版必修2 教案

《图片两组》教学实录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解战争给人类造成的灾难2.以合理的顺序、充分的想象来介绍课文图片。

1.观察分析图片,谈个人感受;解说照片,更加深刻地认识战争对儿童、对整个人类的灾难性危害2.照片鉴赏、诗歌朗诵等形式,增强情感体验,坚定和平信念3.布置课后实践作业,抓取一瞬间,塑造典型,向课后拓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教学重点紧扣语文本性,开展多种学习方法,不断加深学生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和情感体验◆教学难点增强学生对战争和和平的情感体验◆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播放凄婉的《睡莲》曲子,并配以黑人大兵流泪图片及“战争”醒目大字。

]师:一部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人类战争史。

人类,自从步入文明时代的入口处之后,就是以这种姿态走到今天——一只脚伴着和平的鼓点踏在耕耘的农田里,另一只脚伴着冲锋的号角踏在肉林骨莽的战场上;一只手高举站满和平鸽的橄榄枝,另一只手则高擎着沾满殷红鲜血的利箭。

迄今,战争已吞噬了34.5亿人的生命,在浩浩战争史中,无辜的弱势群体,比如儿童,比如妇女,又将面临怎样的屠杀和不幸啊!今天,我们就再次揭开历史的眼睛——历史图片来深味这浓黑的悲凉,来共同祈求和平。

2.[推进新课][多媒体分别显示第一组图片中的一、三、四幅图片]师:作为二十世纪最悲惨的人祸,德、日等法西斯发动的侵略战争带给世界的苦难和破坏是空前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战时的一切在人们记忆中正日渐模糊。

只有那些凝固了历史的传世照片,至今仍向人们展示着一个个真实的瞬间。

看这三张图片,选出你认为最有震撼力的一幅,并结合文中的文字介绍,给图片起个标题,为什么?学生七嘴八舌,生1:我选的是第一幅图片,我给它取名——妈妈!……刚被轰炸过的车站,坐在废墟里的小男孩被吓的大声的哭着,他也许受了伤,他也许找不到妈妈了。

我看了很难受,想象当时的情况,我真想把孩子抱在怀里,紧紧的抱着他。

语文二人版第二专项版块三(图片两组)最新教案

语文二人版第二专项版块三(图片两组)最新教案

语文二人版第二专项版块三(图片两组)最新教案《图片两组》最新同步教案【一】教材简析《图片两组》是苏教版高中新教材必修二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中“历史的画外音”板块。

本节内容是通过图画和图片的文字说明把握图画的内涵,理解摄影者的意图,同时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增强他们的和平意识。

【二】教学目标依照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依据新课程标准,围绕“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标要求确立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以合理的顺序、充分的想象来介绍课文图片。

2 、能力目标:观看图片,解说照片,深刻认识战争对儿童、对整个人类的灾难性危害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三】教学重点、难点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弄清画面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含义,搞清晰摄影者的创作意图到底是什么。

结合本课的两组图片,通过问题设置,板书设计,让学生明白图片的表层义及深层义,进而搞清摄影者创作意图。

难点:怎么样去阅读一幅图片,明确他所包含的深层含义。

通过教者点拨、引导、师生研讨,明确如何去阅读一副图片,进而理解所包含的深层含义。

【四】教法教学是一门艺术,应变是教学艺术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

所谓应变,确实是依照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授课内容以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处置措施。

因此,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那么,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应着重采纳的教学方法:看图说话,讲授法,师生研讨法【五】学法指导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

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

”“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

”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A、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猎取知识的能力B、指导学生进行组织语言文字的能力六、教学过程〔一〕课前检测给以下加点字注音摄影震撼悬赏庇溃逃臭名昭著〔二〕导入新课在前面几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几位作家的小说和日记,差不多了解到了许多有关战争的情况。

《图片两组》教案1全国二等奖

《图片两组》教案1全国二等奖

《图片两组》教案1(全国二等奖)《图片两组》教案一、教材说明《图片两组》选自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

语文无所不在,能解读图片,了解其思想内涵是一种语文能力。

本专题从人与社会的角度出发,借助形象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正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思战争的危害,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迫切的任务,进而珍视和平环境。

《图片两组》的学习方式是开展活动体验,结合品评记录战争主题的图片,感受战争中人的命运,理解世界人民祈祷和平的愿望。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通过图片解读,了解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对战争毁灭人类的罪恶有具体的认识。

2.通过画面和说明文字把握画面的内涵,理解摄影者的意图,比较、综合两组照片的内容,就“战争与和平”的话题,说出自己的感受。

3.学生通过活动实践,了解新闻图片的作用,学会抓住重点解读图片内容,对图片进行鉴赏,为图片配写解说词。

三、教学过程1.导入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段真实场面。

这场史无前例的人类浩劫,让5000万人在炮火与硝烟中丧失了生命,人类文明遭受空前破坏!战争造成四万亿美元的财产损失!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付之一炬!这一切是人类历史悲惨一页的真实见证,曾经创伤的大地和曾经惨痛的心灵,需要人类对自身的疯狂行为进行深刻的反省。

今天,让我们带着沉重的心情来研读两组历史图片,透过摄影师定格的瞬间来审视战争对生命尊严的践踏,让这些无声的呐喊祈祷人类永久的和平。

2.摄影作品不同于文字作品,它用画面来表现主题,用形象来发言,看过第一组图片后,同学们的心情如何?请同学结合课本上图片的解说和昨天下发的背景材料,说说看过第一组图片后的初步感受。

3.图片是瞬间的永恒,我们透过一幅幅画面可以想像到发生在昨天的故事,听到人物的心灵之声。

第一组四幅图片都给我们强烈的震撼,这种力量来自于细节。

请谈谈每一幅图片中哪一个细节最具这种不同寻常的表现力。

《图片两组》课堂教学实录[苏教版必修二]

《图片两组》课堂教学实录[苏教版必修二]

《图片两组》课堂教学实录[苏教版必修二]《图片两组》课堂教学实录[苏教版必修二] 《图片两组》教学实录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解战争给人类造成的灾难2.以合理的顺序、充分的想象来介绍课文图片。

1.观察分析图片,谈个人感受;解说照片,更加深刻地认识战争对儿童、对整个人类的灾难性危害2.照片鉴赏、诗歌朗诵等形式,增强情感体验,坚定和平信念3.布置课后实践作业,抓取一瞬间,塑造典型,向课后拓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教学重点紧扣语文本性,开展多种学习方法,不断加深学生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和情感体验◆教学难点增强学生对战争和和平的情感体验◆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学生七嘴八舌,生1:我选的是第一幅图片,我给它取名——妈妈!……刚被轰炸过的车站,坐在废墟里的小男孩被吓的大声的哭着,他也许受了伤,他也许找不到妈妈了。

我看了很难受,想象当时的情况,我真想把孩子抱在怀里,紧紧的抱着他。

我恨日本法西斯,我恨战争。

师:说的真好,是啊!战争最无辜的是孩子。

[多媒体显示图片名字]。

我给它起的名字和你不谋而和。

好,我们接着看。

生2:我选的是第二幅图片,我给他取名“爸爸,别去!一看图片就知道,图片中的爸爸一手拿着枪,他已经戎装待发,马上就要上战场了,这一去可能就是永别啦!我仿佛听到孩子哭着说:“爸爸,别去,好吗?”小小的孩子都已意识到战争的残酷,可见战争对孩子的伤害了。

师:画面是静止的,可通过我们的仔细观察、合理的想象,静止的画面动起来了,通过这张照片,我们看到亲情被战争撕裂成了碎片。

这只是一对父子俩,这只是一瞬,究竟还有多少这种悲情发生或者正在发生呢?[多媒体显示:爸爸,别去!]生3:我选的是第三幅图片,我给它取名:活着的感觉。

小男孩一个人走在遍布尸体的路上,战争结束了,纳粹倒台了,孩子还活着,阳光洒在孩子的身上,未来的希望还在,我感到高兴,但又憎恨,纳粹杀了那么多人,真是没人性。

教师注意: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概括读图常识,适当板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必修二专题二版块三苏教版最新同步教案
《图片两组》最新同步教案1
教学设计:
1、本篇课文和以往的语文课不同,它的学习材料是两组图片。

虽然都表现了反战的主题,但与前两篇小说相比,表现手法很不相同。

图片把思想诉诸视觉,有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读图的时代,语文无所不在,教会学生解度图片,了解其思想内涵,是一种语文能力,在这次语文课堂上要教给学生图片鉴赏的方法。

2、战争是残酷的,它揭示着血腥的杀戮,亲人离散的颠沛流离,战火硝烟中的摧残和毁灭。

在这一堂课上,归纳出“战争与人”的主题,着重引导学生关注战争中“人的命运”,特别是普通人的苦难。

人类必须正视战争造成的苦难,启发学生珍惜和平,并思考如何制止战争。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认识战争的残酷与苦难,珍惜和平与现在的幸福生活;
2、能力目标:学习图片鉴赏方法,能准确解读图片内容,提高读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图片内容最具震撼力的细节,逐层深入的解读图片,并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难点:正确把握图片表达的主题思想和摄影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昨天,我们学了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讲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一个普通士兵的遭遇。

由此我们感叹:战争啊,成就男子汉,战争也让男子汉流泪;战争可怕,可怕战争。

但我们也就只是一个看客而已,仅仅通过语言文字,大家对战争的感受不很真切。

下面,我们来看、听一个视频:大导演冯小刚的最新力作《集结号》,抢先发布的主题曲《兄弟》。

播放视频《兄弟》(杨坤演唱)
二、视频解读。

出示歌词,配以《集结号》剧照两幅
岁月锋利,那是最最致命的武器
谁也无法,把曾经都抹去
还有什么,比死亡更容易
还有什么,比倒下更有力
没有火炬,我只有勇敢点燃我自己
用牺牲,证明我们的勇气
还有什么,比死亡更恐惧
还有什么,比子弹更无敌
没有躲避,是因为我们永远在一起
用牺牲,证明我们没放弃
这就是战争,这就是战争时候人的命运。

画面、音乐、歌词(文字)三者互连相通,合为一体,向我们传达了更加真实的战争。

三、第一组图片。

下面,我们再来看些图片。

思考战争,思考战争与人。

(翻到课文60页)
摄影作品是瞬间艺术且永远定格。

今天我们的任务很特殊,要把这些可视的定格的图片转换成语言文字,思索历史的画外之音。

《兄弟》歌词就是战争图片的画外音。

板书:
可视画面————语言文字(画外音)
阅读小说
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又深刻地把握画面的内涵呢?
我想啊,艺术相通,触类旁通,我们能否以阅读技巧的方式来解读图片,尤其是小说的解读方式,因为每幅照片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1、第一幅举例。

小说有三要素:人物、环境和情节。

中心人物:一个坐在地上大口哭泣的孩子。

环境背景:坍塌的建筑物,一片狼藉。

(地震还是轰炸?)
情节想象:孩子的父母呢?为什么看不到尸体?虽然我们在图片上看不到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但是我们面对画面,似乎听到了飞机的呼啸,看到了硝烟中惊惶、呐喊、奔跑的人们。

片刻间,妻离子散,阴阳相隔……我们能读到“历史的画外音”。

(信息搜索后讲)
细节观察:脸上的污迹(血迹),身上的衣服破烂,地上碎片凌乱。

(战争的惨烈)
信息搜索:(读小说要了解作品的写作时代背景,读图也要知道拍摄的时代背景)日本轰炸上海火车南站,等候撤离的1800人,只有300人死里逃生。

(轰炸)
再根据这些内容,是不是心有戚戚焉,文如泉涌,倚马可待了?
画外音:呼啸着俯冲的轰炸机,此起彼伏的凄厉的爆炸声,如山崩塌的断壁残垣,横陈的尸体惨不忍睹,汩汩流淌着的鲜血,在日寇轰炸后留下的一片废墟上,害怕的小男孩孤独无助地发出撕心裂
肺的哀号:“妈妈,妈妈……你在哪里……”
题目:妈妈,你在哪里(学生起个标题)
如此,图片立马活了起来,更有震撼里了。

画外音的来源:对图片细致的观察,结合背景信息,发挥想象,调动情感。

画外音的作用:扩充图片信息,揭示图片的意义,有更好的宣传效果。

主题探究: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流离失所,生灵涂炭。

(思考战争,控诉战争)
2、小结:由此,我们明白,读懂一幅图片,写出画外之音,细心观察之外,还要有所删选,有所方向,发挥想象。

读图要素:
把握中心内容
抓住细节部分(外貌、动作、神态等)
结合背景信息
调动想象情感(关键重点)
思考主题意义(目的效果)
3、实验第二幅。

中心内容:一名士兵拥抱他的爱人。

环境背景:空旷的场地。

(无人欢呼)
细节观察:一只手,一条腿,头上的纱布,横着的一根拐杖。

(不是凯旋,捡了条命回来)
信息搜索:美国越战结束,妻子在机场等候归来的丈夫。

情节想象:年轻人相亲相爱,新婚不久,美国对越南宣战。

他出征,迈着军人雄健的步伐。

今天他归来……(由学生想象情节)
画外音:
归来
炮火四起用最安静的眼神我远远望你而去
如年度日在最安静的夜里我守望你的归来
累累伤痕用最安静的心态我拥抱你的眼泪
画外音要准确把握(合理想象)画面内涵,也要简练有创意的表达,不拘一格,更引人深思,更有宣传教育的效果。

(一位不离不弃,坚忍忠贞的妻子形象)
思想主题:战争的伤害是普遍的,战争不仅给被侵略国家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和损失,同样也给侵略者自己带来深重的苦难。

战争两败俱伤,残害了无辜的平民。

战争,人的命运如此悲惨,这些人本来可以有正常的生活,有幸福的家,有对美好明天的追求,然而战争夺走了一切。

战争可怕,可怕战争。

四、课后作业:给图三、图四完成画外音。

尝试这种读图方式,把握画面内涵,理解摄影者的意图,揭示图片的意义。

给照片配画外音:新闻报道,一个故事,一段散文,一首诗歌,一个标题,一段乐曲等。

既要有对图片原意的阐述,也要注意有创意的表达。

图三要点:
中心内容:父亲拥抱儿子。

细节观察:父亲的痛苦与无奈的表情,孩子的哭泣;父亲的手,一手握小孩,一手端枪(一端是亲情,一端是国家,他会选择什么)。

情节想象:孩子刚过完生日,还来不及好好地摆弄父亲买的生日礼物,父亲就要上前线了。

以后他们也许天各一方,父亲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归来。

画外音:战争是无奈的,孩子必须要等待。

其实父亲是很爱这孩子的,但为了保护更多的人,他必须离开自己的孩子,也许他会死,也许孩子也会死……
主题意义:战争使人民家庭破碎,骨肉离散。

标题:《无奈的哭泣》,《抉择》,《爸爸,别去》
图四要点:
中心内容:迈步的孩子,一边路旁成堆的尸体。

环境背景:宽阔的路面,葱郁的树林。

(和死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细节观察:孩子神情坦然(麻木),步伐从容,扭头不看左侧。

(孩子恐惧吗)
信息搜索:宁静的中午,纳粹溃逃,德国贝尔森集中营。

情节想象:天气晴好,小男孩出来玩耍……
画外音:宁静的中午,贝尔森集中营内,道路旁横陈着被纳粹折磨致死的尸体。

小男孩走在路上,脸转向一旁。

对散发阵阵恶臭的尸体早已麻木,死亡对他来讲已不再陌生,麻木的眼神让看到的人都感到心痛。

标题:失血的心灵,黑色的童年
主题探究:战争会扭曲人们的心灵。

(麻木不仁,不知善恶美丑)
五、创意探讨第二组图片。

图五要点:
中心内容:人们欢聚,拍手笑颜。

细节观察:百姓脸上灿烂的笑容,拥到街上奔走相告的兴奋激动神态。

信息搜索:被奴役了14年的中国东北人民听到日本侵略者投降的消息。

情节想象:“九•一八”后,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十四年的期盼啊!
画外音:
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
张老三,一起去,我们一块欢呼去。

标题:我回来啦。

(这是一首抗战时期广为传唱的歌曲,通俗真切,有很好的群众基础,能马上唤起人们的共鸣)
图六要点:
中心内容:一群妇女喜笑颜开地走在街上。

细节观察:紧紧拉在一起,脸上溢满笑容,背后军人的笑貌英姿(他们保卫了和平,抵制了侵略,他们也不用流血牺牲了,他们被庆祝的人们的欢乐情绪所感染)
信息搜索:德国法西斯投降,伦敦妇女穿上节日盛装去参加庆祝活动。

情节想象:在德国空军狂轰滥炸,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妇女不可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美丽。

她们已经好久没有照过镜子,好久没有买过衣服打扮自己了。

画外音:让欢喜代替了哀愁呀微笑不会再害羞
让时间懂得去倒流叫青春不开溜
让贫穷开始去逃亡呀快乐健康留四方
让世间找不到黑暗幸福像花儿开放(歌曲《祈祷》,音画互补,冲击更强烈)
标题:祈祷和平(远离战争)
主题: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对战争的厌恶。

(对比第一组)
总结全课:由图片到文字的延伸扩展,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摧残和灾难,让我们祈祷和平,远离战争。

国家、人类需要和平,同学之间也要维护和平。

我们也学会了怎样去解读图片,相信大家的文学素养有所滋润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