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课题:切线长定理
切线长定理—知识讲解(基础)
切线长定理一知识讲解(基础)责编:康红梅【学习目标】1. 了解切线长定义;理解三角形的内切圆及内心的定义;2. 掌握切线长定理;利用切线长定理解决相关的计算和证明【要点梳理】要点一、切线长定理1.切线长:经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这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要点诠释:切线长是指圆外一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不是“切线的长”的简称•切线是直线,而非线段•2 .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要点诠释:切线长定理包含两个结论:线段相等和角相等3 •圆外切四边形的性质:圆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之和相等•要点二、三角形的内切圆1.三角形的内切圆:与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这个三角形叫作圆的外切三角形•2 •三角形的内心: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三角形的内心是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要点诠释:(1) 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且只有一个内切圆,但任意一个圆都有无数个外切三角形;(2) 解决三角形内心的有关问题时,面积法是常用的,即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周长与内切圆半径乘积的一半,即;:- 1 I':(S 为三角形的面积,P为三角形的周长,r为内切圆的半径).2内心(三角形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X(1)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内切圆的圆的交点(2)OA、OB OC分别平分心)M BAG M ABG M ACB⑶内心在三角形内部.【典型例题】类型一、切线长定理1. (2015秋?湛江校级月考)已知PA PB分别切OO于A B, E为劣弧AB上一点,过E点的切线交PA于C、交PB于D.(1 )若PA=6,求厶PCD的周长.(2)若/ P=50°求/ DOC解:(1)连接OE••• PA PB与圆O相切,••• PA=PB=6同理可得:AC=CE BD=DE△ PCD的周长=PC+PD+CD=PC+PD+CE+DE=PA+P;=12(2)T PA PB与圆O相切,•••/ OAP M OBP=90 / P=50°,•••/ AOB=360 - 90°- 90°- 50° =130°,在Rt △ AOC和Rt △ EOC 中,r OA=OEOC=OC,L• Rt△AO Q Rt△EOC( HL),•••/ AOC H COE同理:/ DOE M BOD•••/ COD= M AOB=65 .2【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的是切线长定理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切线长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 . (2016秋?江阴市校级期中)如图,AB、AC、BD是O O的切线,P、C、D为切点,如果AB=5 ,AC=3,贝U BD的长为 _________【解析】解: •/ AC 、AP 为O O 的切线, 举一反三: 【变式】已知:如图,OO过点A 作AD _ BF 于点D .求证:DA 为OOAC 、BD 是O O 的切线,贝U AC=AP , BP=BD ,求出BP 的长即可求出 BD 的长.••• AC=AP ,•/ BP 、BD 为O O 的切线,• BP=BD , • BD=PB=AB - AP=5 - 3=2.故答案为:2.【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切线长定理,两次运用切线长定理并利用等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为.:ABC 的外接圆,BC 为OO 的直径,作射线 BF ,使得BA 平分三CBF , 的切线.AO = BO2 = . 3 .BA 平分.CBF ,• • 1 =. 2. • Z 3 Z 1 .DB // AO .AD _DB , • £BDA =90 . /.Z DAO =90 .AO 是O O半径,• DA 为O O 的切线. 3.如图,正方形 ABCD 边长为4cm ,以正方形的一边 BC 为直径在正方形 ABCD 内作半圆,过 A 作半圆的切线,与半圆相切于F 点,与DC 相交于E 点,则△ ADE 的面积( )【答案】2.【答案】 连接AO .A.12B.24C.8D.6【答案】D;【解析】••• AE与圆0切于点F,显然根据切线长定理有AF=AB=4cm , EF=EC ,设EF=EC=xcm ,则DE= (4 - x) cm, AE= (4+x) cm ,在三角形ADE中由勾股定理得:2 2 2(4 - x) +4 = (4+x),x=1cm,/• CE=1cm ,.DE=4 -仁3cm ,2--S^\DE=AD ?DE -=2=3 ^4^2=6cm -【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圆的切线长定理,正方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等知识,解答本题关键是运用切线长定理得出AB=AF , EF=EC .类型二、三角形的内切圆4. (2015?青江市校级二模)如图,在△ABC中,I是内心,O是AB边上一点,00经过B点且与AI相切于I点.(1)求证:AB=AC(2)若BC=16 00的半径是5,求AI的长.【解题思路】(1)延长AI交BC于D,连结OI,如图,根据内心的性质得/ OBI=Z DBI,则可证明OI// BD 再根据切线的性质得OI 丄AI,贝U BDLAD加上AI平分/ BAC所以△ ABC为等腰三角形,得到AB=AC (2)由OI// BC得到△ AOI sA ABD 得到比例式,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 D JA B2— BD2=贸,于是就可得. 【答案与解析】解:(1)延长AI交BC于D,连结OI,如图,• AI= ?AD= 'XBD 8二11 ~=~••T是厶ABC的内心,••• BI 平分/ ABC 即/ OBI=Z DBI, •/ OB=O|•••/ OBI=Z OIB,•••/ DBI=Z OIB,•01 // BD•/AI为OO的切线,•01 丄AI,•BDLAD•/ AI 平分/ BAC•△ ABC为等腰三角形,•AB=AC(2)T OI // BC•△AOI sA ABD•-y•l i. H i ii,•订:•/.=:,AB』• Ai2"32,【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内心,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如图,△ ABC中,/ C=90°, BC=4, AC=3求厶ABC的内切圆O O的半径r.【答案】连结OA OB OC•/△ ABC中,/ C=90°, BC=4, AC=3 • AB=5.1111贝U S\AO+S A CO+S^AO(=S^ABC即卩5r+ 4r+ 3r= 3 4 r=12 2 2 2,。
切线长定理—知识讲解
切线长定理—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了解切线长定义,掌握切线长定理;2.了解圆外切四边形定义及性质;3. 利用切线长定理解决相关的计算和证明.【要点梳理】要点一、切线长定理1.切线长:经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这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要点诠释:切线长是指圆外一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不是“切线的长”的简称.切线是直线,而非线段. 2.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要点诠释:切线长定理包含两个结论:线段相等和角相等.要点二、圆外切四边形的性质1.圆外切四边形四边形的四条边都与同一个圆相切,那这个四边形叫做圆的外切四边形.2.圆外切四边形性质圆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之和相等.【典型例题】类型一、切线长定理1.(2015秋•湛江校级月考)已知PA、PB分别切⊙O于A、B,E为劣弧AB上一点,过E点的切线交PA于C、交PB于D.(1)若PA=6,求△PCD的周长.(2)若∠P=50°求∠DOC.【答案与解析】解:(1)连接OE,∵P A、PB与圆O相切,∴PA=PB=6,同理可得:AC=CE,BD=DE,△PCD的周长=PC+PD+CD=PC+PD+CE+DE=PA+PB=12;(2)∵PA PB 与圆O 相切,∴∠OAP=∠OBP=90°∠P=50°,∴∠AOB=360°﹣90°﹣90°﹣50°=130°,在Rt△AOC 和Rt△EOC 中,,∴Rt△AOC≌Rt△EOC(HL ),∴∠AOC=∠COE,同理:∠DOE=∠BOD, ∴∠COD=∠AOB=65°.【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的是切线长定理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切线长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 如图,△ABC 中,∠ACB=90°,以AC 为直径的⊙O 交AB 于D ,E 为BC 中点.求证:DE 是⊙O 切线.【答案与解析】连结OD 、CD ,AC 是直径,∴OA=OC=OD ,∴∠OCD=∠ODC ,∠ADC=90°,∴△CDB 是直角三角形.∵E 是BC 的中点,∴DE=EB=EC ,∴∠ECD=∠EDC ,∠ECD+∠OCD=90°,∴∠EDC+∠ODC=90°,即OD ⊥ED ,∴DE 是⊙O 切线.【总结升华】自然连接OD ,可证OD ⊥DE.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如图,⊙O 为ABC ∆的外接圆,BC 为⊙O 的直径,作射线BF ,使得BA 平分CBF ∠,过点A 作AD BF ⊥于点D .求证:DA 为⊙O 的切线. O FDC B A3421O F D CB A【答案】连接AO .∵ AO BO∠=∠.=,∴ 23∵ BA CBF∠平分,∴ 12∠=∠. ∴ 31∠=∠ .∴ DB∥AO.∵ AD DB⊥,∴ 90∠=︒.DAOBDA∠=︒.∴ 90∵ AO是⊙O半径,∴ DA为⊙O的切线.3.如图,正方形ABCD边长为4cm,以正方形的一边BC为直径在正方形ABCD内作半圆,过A作半圆的切线,与半圆相切于F点,与DC相交于E点,则△ADE的面积()A.12B.24C.8D.6【答案】D;【解析】∵AE与圆O切于点F,显然根据切线长定理有AF=AB=4cm,EF=EC,设EF=EC=xcm,则DE=(4﹣x)cm,AE=(4+x)cm,在三角形ADE中由勾股定理得:(4﹣x)2+42=(4+x)2,∴x=1cm,∴CE=1cm,∴DE=4﹣1=3cm,∴S△ADE=AD•DE÷2=3×4÷2=6cm2.【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圆的切线长定理,正方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等知识,解答本题关键是运用切线长定理得出AB=AF,EF=EC.类型二、圆外切四边形4.(西青区二模)已知四边形ABCD中,AB∥CD,⊙O为内切圆,E为切点.(Ⅰ)如图1,求∠AOD的度数;(Ⅱ)如图1,若AO=8cm,DO=6cm,求AD、OE的长;(Ⅲ)如图2,若F是AD的中点,在(Ⅱ)中条件下,求FO的长.【答案与解析】解:(Ⅰ)∵⊙O为四边形ABCD的内切圆,∴AD、AB、CD为⊙O的切线,∴OD平分∠ADC,OA平分∠BAD,即∠ODA=∠ADC,∠OAD=∠BAC,∵AB∥CD,∴∠ADC+∠BAC=180°,∴∠ODA+∠OAD=90°,∴∠AOD=90°;(Ⅱ)在Rt△AOD中,∵AO=8cm,DO=6cm,∴AD==10(cm),∵AD切⊙O于E,∴OE⊥AD,∴OE•AD=OD•OA,∴OE==(cm);(Ⅲ)∵F是AD的中点,∴FO=AD=×10=5(cm).【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内心,也考查了切线长定理.举一反三:【变式】在圆外切四边形ABCD中,AB:BC:CD:AD只可能是().A.2:3:4:5B.3:4:6:5C.5:4:1:3D.3:4:2:5【答案】B.。
切线长定理内容
切线长定理内容切线长定理是微积分中的一个基本定理,它描述了一条切线的长与其斜率之间的关系。
切线长定理的内容如下:设 $f(x)$ 是 $n$ 维区间 $(a,b)$ 上的一个可导函数,$g(x)$ 是 $n$ 维向量,则对于任意的 $c in (a,b)$,都有:$$frac{f(b) - f(a)}{g(b) - g(a)} =frac{d}{dx}left(frac{f"(x)}{f(x)}g(x)ight)$$其中,$f"(x)$ 是 $f(x)$ 在 $x$ 处的导数,$g(x)$ 的斜率。
这个定理的表述比较简单,但其证明需要一些高等数学的知识。
下面给出一个简单的证明:首先,可以证明 $f(x)$ 在 $x=a$ 和 $x=b$ 处的函数值相等: $$f(a) = f(b)$$然后,假设 $c in (a,b)$,则有:$$frac{f(b) - f(a)}{g(b) - g(a)} =frac{d}{dx}left(frac{f"(x)}{f(x)}g(x)ight)将 $f(a)$ 和 $f(b)$ 带入得:$$frac{f(b) - f(a)}{g(b) - g(a)} = frac{f"(c)}{f(c)}g(c) $$由于 $g(x)$ 在 $x=c$ 处是已知的,因此有:$$frac{f(b) - f(a)}{g(b) - g(a)} = frac{f"(c)}{f(c)}$$将 $f"(x)$ 的导数代入得:$$frac{f(b) - f(a)}{g(b) - g(a)} = frac{f"(c)}{f(c)}g(c) = frac{f"(c)}{f(c)} frac{f"(b)}{f(b)} frac{f(b) - f(a)}{f(b) - f(a)}$$由于 $g(x)$ 在 $x=c$ 处是已知的,因此有:$$frac{f"(b)}{f(b)} frac{f(b) - f(a)}{f(b) - f(a)} =frac{f"(c)}{f(c)}$$根据定义,有 $f"(x)$ 和 $g(x)$ 在 $x=c$ 处的值相等,因此有:frac{f"(b)}{f(b)} = frac{f"(c)}{f(c)}$$又因为 $f"(x)$ 是 $f(x)$ 在 $x$ 处的导数,所以有:$$f"(c) = f"(b) = f"(a) = 0$$由于 $f(x)$ 在 $x=a$ 和 $x=b$ 处的函数值相等,因此有: $$f(b) - f(a) = f"(c)(f(b) - f(a)) = 0$$将其代入上式得:$$frac{f(b) - f(a)}{g(b) - g(a)} = frac{f"(c)}{f(c)} $$因此,根据切线长定理,有:$$frac{f(b) - f(a)}{g(b) - g(a)} = frac{f"(c)}{f(c)} $$即:$$frac{f"(x)}{f(x)} =frac{d}{dx}left(frac{f"(x)}{f(x)}g(x) ight)$$因此,切线长定理成立。
切线长定理课件
切线长定理的再一个推论
总结词
切线长定理的再一个推论是,若两圆在 同一直线上相切,则它们的切线互相平 行。
VS
详细描述
这个推论是切线长定理的进一步应用。当 两圆在同一直线上相切时,它们的切线不 仅长度相等,而且平行。这个推论在解决 涉及直线和圆的问题时非常有用,特别是 在几何证明和解析几何中。通过掌握这个 推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几何图形的性 质和关系,提高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切线长定理的另一个推论
总结词
切线长定理的另一个推论是,若两圆相切于同一点,则该点的切线与两圆心的连线垂直 。
详细描述
这个推论说明了当两圆在同一点相切时,该点的切线与两圆心的连线之间此,该点的切
线与两圆心的连线互相垂直。这个推论在证明几何定理和解决几何问题时非常有用。
切线长定理在数学、物理、工程等领 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学习和掌握 这个定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 用相关领域的知识。
通过本次课件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 了切线长定理的证明过程和实际应用 ,掌握了利用切线长定理解决实际问 题的技巧和方法。
展望
随着数学和其他学科的发展,切线长定理的应用范围将会更加广泛,我 们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深入了解这个定理的更多应用和推广。
切线长定理的证明方法二
利用三角形的全等定理进行证明。首先,作辅助线连接圆心和切点,将切线分为两段。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全等定理,证明三 角形全等,从而得到切线长的平方等于半径的平方和。
切线长定理的证明方法三
利用向量进行证明。首先,根据向量的数量积公式,向量的数 量积等于两向量的模长乘以其夹角的余弦值。然后,利用切线 的性质,切线和半径垂直,从而夹角为90度。结合数量积公式 ,可以证明切线长的平方等于半径的平方和。
切线长定理内容
切线长定理内容
切线长定理是几何学中的一个定理,它描述的是当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如果物体A的切线速度与物体B的速度方向相反,那么物体A 的切线长度一定比物体B的长度长。
切线长定理的公式为:
L_A / L_B = (v_A^2 / c^2) - (v_B^2 / c^2)
其中,L_A表示物体A的切线长度,L_B表示物体B的切线长
度,v_A表示物体A的相对速度,v_B表示物体B的相对速度,c表示光速。
切线长定理说明了一个物体的切线长度与其相对速度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形状等因素无关。
这个定理在物体运动分析、机械力学、相对论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切线长定理
问题2 如何作圆,使它和已知三角形的各边都相切?
如图,已知点O是△ABC 的内心,且∠ABC= 60 °, ∠ACB= 80 °,则∠BOC=
.
2.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例1 如图,PA、PB是⊙O的两条切线,点A、B是切点,在弧AB上任取一点C,过点C作⊙O的切线,分别交PA、PB于点D、E.
A重合的点为B.
➢ OB是⊙O的一条半径吗?
A
➢ PB是⊙O的切线吗?
O.
P
➢ PA、PB有何关系? B
➢ ∠APO和∠BPO有何关系?
(利用图形轴对称性解释)
切线长定理:
A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
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
O
P
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
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几何语言:
PA、PB分别切⊙O于A、B
内心: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
OA、OB、OC分别平分∠BAC、∠ABC、∠ACB
(3)写出图中所有的全等三角形;
A (3)写出图中所有的全等三角形;
⑵ ∠DOE=
.
内心性质: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角形的三边
(1)写出图中所有的垂直关系;
D ∠APO和∠BPO有何关系? F (利用图形轴对称性解释)
的距离相等.
B PA = PB ∠OPA=∠OPB
注意 切线长定理为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提供了新的方法.
拓展结论 A
PA、PB是⊙O的两条切线,A、
B为切点,直线OP交⊙O于点D、 E O C D
P
E,交AB于C.
(1)写出图中所有的垂直关系;
切线长定理教案[1]
《切线长定理》教案课题:切线长定理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切线长定义和切线长定理2、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切线长的定义,掌握切线长定理,并利用它进行有关的计算;在运用切线长定理的解题过程中,进一步渗透方程的思想,熟悉用代数的方法解几何题。
(2)、数学思考目标:经历画图、度量、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的能力。
(3)、解决问题目标: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在解题中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4)、情感与态度目标:了解数学的价值,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3、教学重点:理解切线长定理4、教学难点:应用切线长定理解决问题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辅之以讨论法。
利用“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拓展”的模式进行教学。
本节课是概念、定理、解题的教学,因此,要利用概念模式元、定理教学模式元、解题教学模式元的有机组合,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三、教学手段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本节课采用的是直观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和自制教具的演示使数学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具:多媒体计算机、自制圆半径测量仪、悠悠球学具: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相互交往设计意图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玩具?(悠悠球)对,这是大家非常喜爱的一种玩具。
(教师演示一次)可是,大家在玩悠悠球时是否想到过它的转动过程中还包含着数学知识呢?是什么知识呢?我们来看一下它的构造。
(拆开球,出示球的剖面)这是悠悠球在转动的一瞬间的剖面,从中你能抽象出什么样的数学图形?(球的整体和中心轴可分别抽象成圆形,被拉直的线绳可抽象成线段。
《切线长定理》教学课件
PART 04
切线长定理的拓展
REPORTING
WENKU DESIGN
相关定理的介绍
切线长定理
切线与弦的性质定理
切线长定理是几何学中的一个基本定 理,它指出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 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
定理内容
切线长定理的内容是,一个三角 形的三条外接圆的切线长度相等 。
重要性及应用
重要性
切线长定理是几何学中的基础定理之 一,它在证明其他几何定理、解决几 何问题以及理解几何概念等方面具有 重要作用。
应用
切线长定理在几何学、三角学、解析 几何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 解决三角形面积问题、三角形外接圆 问题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
切线与弦的性质定理是关于切线与弦 的关系的定理,它包括切线与弦的距 离、切线与弦的平行关系等。
切线性质定理
切线性质定理是关于切线的性质和性 质的定理,它包括切线的性质、切线 与半径的关系等。
相关定理的证明
切线长定理的证明
切线长定理可以通过圆周角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几何定理 进行证明。
切线性质定理的证明
定理的推论
总结词:丰富多样
详细描述:根据切线长定理,我们可以推导出多个重要的几何结论。例如,当两个圆相切时,它们的切线长度相等;当一个 圆与一个直线相切时,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当一个圆与一个斜线相切时,圆心到斜线的垂足与圆心和切点的连 线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等。
PART 03
切线长定理的应用
定理证明
切线长定理可以通过勾股定理进行 证明,利用圆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的 逆定理来推导。
切线长定理
B
O
内心:三 角形内切 圆的圆心
三角形三条 角平分线的 交点
B
O
典例精析
例1 如图,PA、PB是⊙O的两条切线,点A、B是切点,在弧 AB上任取一点C,过点C作⊙O的切线,分别交PA、PB于点D、 E.已知PA=7,∠P=40°.则
⑴ △PDE的周长是 14
⑵ ∠DOE= 70°.
;
D P A
C
E B
求作:和△ABC的各边都相切的圆. 作法:
A
1.作∠B和∠C的平分线BM和CN, 交点为O.
N M
O
2.过点O作OD⊥BC.垂足为D. 3.以O为圆心,OD为半径作圆O. ⊙O就是所求的圆.
C
B
D
概念学习
1.与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
2.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3.这个三角形叫做圆的外切三角形. 4.三角形的内心就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O与BC、CA、AB分别相切于点D、 E、F,且AB=13cm,BC=14cm,CA=9cm,求AF、BD、CE 的长.
想一想:图中你能找出哪些相等的线段? 理由是什么?
A F O
E 设 AF = x cm ,则 AE = x cm. 解: ∴CE=CD=AC-AE=9-x(cm), BF=BD=AB-AF=13-x(cm). C 由 BD+CD=BC,可得 (13-x)+(9-x)=14, 解得 x=4. ∴ AF=4(cm),BD=9(cm),CE=5(cm).
A 内心性质: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角形的三边 F I 的距离相等.
D
B
┐ E
C
填一填:
名称
外心:三 角形外接 圆的圆心
初中数学 教学设计:切线长定理
切线长定理1.教材分析重点、难点分析重点:切线长定理及其应用.因切线长定理再次体现了圆的轴对称性,它为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弧相等、垂直关系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它属于工具知识,经常应用,因此它是本节的重点.难点:与切线长定理有关的证明和计算问题.不仅应用切线长定理,还用到方程的知识,是代数与几何的综合题,学生往往不能很好的把知识连贯起来.2.教学建议(1)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自主观察、猜想、证明,并深刻剖析切线长定理的基本图形;对重要的结论及时总结;(2)在教学中,以“观察——猜想——证明——剖析——应用——归纳”为主线,开展在教师组织下,以学生为主体,活动式教学.教学目标1.理解切线长的概念,掌握切线长定理;2.通过对例题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总结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3.通过对定理的猜想和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科学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切线长定理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切线长定理的灵活运用是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设计:一、观察、猜想、证明,形成定理1.切线长的概念.如图,P是⊙O外一点,PA,PB是⊙O的两条切线,我们把线段PA,PB 叫做点P到⊙O的切线长.引导学生理解:切线和切线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切线是直线,不能度量;切线长是线段的长,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分别是圆外一点和切点,可以度量.2.观察利用PPT来展示P 的位置的变化,观察图形的特征和各量之间的关系.3.猜想引导学生直观判断,猜想图中PA是否等于PB.PA=PB.4.证明猜想,形成定理.猜想是否正确。
需要证明.组织学生分析证明方法.关键是作出辅助线OA,OB,要证明PA=PB.想一想:根据图形,你还可以得到什么结论?∠OPA=∠OPB(如图),连接AB,有AD=BD等.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5.归纳:把前面所学的切线的5条性质与切线长定理一起归纳切线的性质6.切线长定理的基本图形研究(小组合作交流)如图,PA,PB是⊙O的两条切线,A,B为切点.直线OP交⊙O于点D,E,交AB于C要求:就你所知晓的几何知识,写出你认为正确的结论,小组交流,看哪个小组的结论最多,用最简短的话语证明你的结论是正确的。
切线长定理、弦切角定理、切割线定理、相交弦定理讲义
切线长定理、弦切角定理、切割线定理、相交弦定理以及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学习目标]1.切线长概念切线长是在经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上,这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切线长”是切线上一条线段的长,具有数量的特征,而“切线”是一条直线,它不可以度量长度。
2.切线长定理对于切线长定理,应明确(1)若已知圆的两条切线相交,则切线长相等;(2)若已知两条切线平行,则圆上两个切点的连线为直径;(3)经过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连结两个切点可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4)经过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切线的夹角与过切点的两个半径的夹角互补;(5)圆外一点与圆心的连线,平分过这点向圆引的两条切线所夹的角。
3.弦切角:顶点在圆上,一边和圆相交,另一边和圆相切的角。
直线AB切⊙O于P,PC、PD为弦,图中几个弦切角呢?(四个)4.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其所夹的弧所对的圆周角。
5.弄清和圆有关的角:圆周角,圆心角,弦切角,圆内角,圆外角。
6.遇到圆的切线,可联想“角”弦切角,“线”切线的性质定理及切线长定理。
7.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定理图形已知结论证法相交弦定理⊙O中,AB、CD为弦,交于P.PA·PB=PC·PD. 连结AC、BD,证:△APC∽△DPB.相交弦定理的推论⊙O中,AB为直径,CD⊥AB于P.PC2=PA·PB. 用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O中,PT切⊙O于T,割线PB交⊙O于APT2=PA·PB连结TA、TB,证:△PTB∽△PAT切割线定理推论PB、PD为⊙O的两条割线,交⊙O于A、CPA·PB=PC·PD过P作PT切⊙O于T,用两次切割线定理【典型例题】例1.如图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以BC为直径。
在正方形内作半圆O,过A作半圆切线,切点为F,交CD于E,求DE:AE的值。
解:由切线长定理知:AF=AB=1,EF=CE设CE为x,在Rt△ADE中,由勾股定理∴,,例2.⊙O中的两条弦AB与CD相交于E,若AE=6cm,BE=2cm,CD=7cm,那么CE=_________cm。
切线长定理
切线长定理1、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2)重点、难点分析重点:及其应用.因再次体现了圆的轴对称性,它为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弧相等、垂直关系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它属于工具知识,经常应用,因此它是本节的重点.难点:与有关的证明和计算问题.如120页练习题中第3题,它不仅应用,还用到解方程组的知识,是代数与几何的综合题,学生往往不能很好的把知识连贯起来.2、教法建议本节内容需要一个课时.(1)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自主观察、猜想、证明,并深刻剖析的基本图形;对重要的结论及时总结;(2)在教学中,以“观察——猜想——证明——剖析——应用——归纳”为主线,开展在教师组织下,以学生为主体,活动式教学.教学目标1.理解切线长的概念,掌握;2.通过对例题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总结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3.通过对定理的猜想和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科学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的灵活运用是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设计:(一)观察、猜想、证明,形成定理1、切线长的概念.如图,P是⊙O外一点,PA,PB是⊙O的两条切线,我们把线段PA,PB叫做点P到⊙O的切线长.引导学生理解:切线和切线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切线是直线,不能度量;切线长是线段的长,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分别是圆外一点和切点,可以度量.2、观察利用电脑变动点P 的位置,观察图形的特征和各量之间的关系.3、猜想引导学生直观判断,猜想图中PA是否等于PB. PA=PB.4、证明猜想,形成定理.猜想是否正确。
需要证明.组织学生分析证明方法.关键是作出辅助线OA,OB,要证明PA=PB.想一想:根据图形,你还可以得到什么结论?∠OPA=∠OPB(如图)等.: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5、归纳:把前面所学的切线的5条性质与一起归纳切线的性质6、的基本图形研究如图,PA,PB是⊙O的两条切线,A,B为切点.直线OP交⊙O 于点D,E,交AP于C(1)写出图中所有的垂直关系;(2)写出图中所有的全等三角形;(3)写出图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4)写出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说明:对基本图形的深刻研究和认识是在学习几何中关键,它是灵活应用知识的基础.(二)应用、归纳、反思例1、已知:如图,P为⊙O外一点,PA,PB为⊙O的切线,A和B是切点,BC是直径.求证:AC∥OP.分析:从条件想,由P是⊙O外一点,PA、PB为⊙O的切线,A,B是切点可得PA=PB,∠APO=∠BPO,又由条件BC是直径,可得OB=OC,由此联想到与直径有关的定理“垂径定理”和“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等.于是想到可能作辅助线AB.从结论想,要证AC∥OP,如果连结AB交OP于O,转化为证CA⊥AB,OP ⊥AB,或从OD为△ABC的中位线来考虑.也可考虑通过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来证,可获得多种证法.证法一.如图.连结AB.PA,PB分别切⊙O于A,B∴PA=PB∠APO=∠BPO∴ OP ⊥AB又∵BC为⊙O直径∴AC⊥AB∴AC∥OP (学生板书)证法二.连结AB,交OP于DPA,PB分别切⊙O于A、B∴PA=PB∠APO=∠BPO∴AD=BD又∵BO=DO∴OD是△ABC的中位线∴AC∥OP证法三.连结AB,设OP与AB弧交于点EPA,PB分别切⊙O于A、B∴PA=PB∴ OP ⊥AB∴ =∴∠C=∠POB∴AC∥OP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以上证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例2、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分析和解题略)反思:(1)例3事实上是圆外切四边形的一个重要性质,请学生记住结论.(2)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对角互补.P120练习:练习1 填空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3厘米,PO=6厘米,PA,PB分别切⊙O 于A,B,则PA=_______,∠APB=________练习2 已知:在△ABC中,BC=14厘米,AC=9厘米,AB=13厘米,它的内切圆分别和BC,AC,AB切于点D,E,F,求AF,AD 和CE的长.分析:设各切线长AF,BD和CE分别为x厘米,y厘米,z厘米.后列出关于x , y,z的方程组,解方程组便可求出结果.(解略)反思:解这个题时,除了要用三角形内切圆的概念和之外,还要用到解方程组的知识,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计算题.通过对本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三)小结1、提出问题学生归纳(1)这节课学习的具体内容;(2)学习用的数学思想方法;(3)应注意哪些概念之间的区别?2、归纳基本图形的结论3、学习了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思想方法.(四)作业教材P131习题7.4A组1.(1),2,3,4.B组1题.探究活动图中找错你能找出(图1)与(图2)的错误所在吗?在图2中,P1A为⊙O1和⊙O3的切线、P1B为⊙O1和⊙O2的切线、P2C为⊙O2和⊙O3的切线.提示:在图1中,连结PC、PD,则PC、PD都是圆的直径,从圆上一点只能作一条直径,所以此图是一张错图,点O应在圆上.在图2中,设P1A=P1B=a,P2B=P2C=b,P3A=P3C=c,则有a=P1A=P1P3+P3A=P1P3+ c ①c=P3C=P2P3+P3A=P2P3+ b ②a=P1B=P1P2+P2B=P1P2+ b ③将②代人①式得a =P1P3+(P2P3+ b)=P1P3+P2P3+ b,∴a-b=P1P3+P2P3由③得a-b=P1P2得∴P1P2=P2P3+ P1P3∴P1、P 2、P3应重合,故图2是错误的.。
切线长定理-学生版
3.8切线长定理学习目标:1、理解切线长的概念;2、理解掌握切线长定理及其简单的运用。
学习过程(一)、温故知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种即(1)、(2) (3)、(二)、探究新知【知识点一】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作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1.试过圆外一点画圆的切线,并猜想过圆外一点画圆的切线一共能画出几条?答:一共能画条。
2.切线长:从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这一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切线长.3.如图,点P是⊙O外一点,PA,PB是⊙O的两条切线,点A、B是切点,我们把线段PA、PB的长叫做点P到⊙O的切线长。
切线长定理: 。
【例题1】1.如图,PA、PB分别与⊙O相切于A、B两点,点C为⊙O上一点,连接AC、BC,若∠P=50°,则∠ACB的度数为(D)A.60°B.75°C.70°D.65°2.如图,⊙O是△ABC的内切圆,则点O是△ABC的( B.)A.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B.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C.三条中线的交点D.三条高的交点【练习】.EB、EC是⊙O的两条切线,B、C是切点,A、D是⊙O上两点,如果∠E=46°,∠DCF=32°,求∠A的度数.【知识点二】圆内接四边形和外切四边形(1)四个点都在圆上的四边形叫圆的内接四边形,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外角等于内对角.(2)各边都和圆相切的四边形叫圆外切四边形,圆外切四边形对边之和相等.【例题2】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若⊙BOD=80°,则⊙BCD的度数是_____.【答案】140°.试题分析:∵∵BOD=80°,∵∵A=40°,∵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BCD=180°-40°=140°,故答案为140°.练习:如图,在⊙O内接四边形ABCD中,若100ABC∠=︒,则ADC∠=________︒.【例题3】已知四边形ABCD的四条边都与⊙O切线,图中的线段之间有哪些等量关系?说明理由[练习]1.如图,四边形ABCD的四条边都与⊙O相切,切点分别是E、F、G、H,图中哪些切线长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切线长定理
【学习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度量、猜想、验证,理解切线长的概念,掌握切线长定理;知道三角形的内切圆和三角形的内心的概念.
2.通过对例题的学习,培养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习惯,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
【学习重点】
切线长定理及其应用,三角形的内切圆和三角形内心的概念.
【学习难点】
与切线长定理有关的证明和计算问题;三角形内切圆的计算问题.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旧知回顾:
1.直线和圆有哪几种位置关系?怎样判断它们的位置关系?
答:三种,d>r,相离;d=r,相切;d<r,相交.
2.你觉得这几种位置关系哪种最特殊?为什么?
答:相切,略
二、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一切线长定理
【自主探究】
认真阅读课本P99思考上面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阅读教材P99第一段话可以得到以下归纳:
归纳:经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这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如图,过圆外一点P作两条直线PA、PB与圆相切,切点分别为A、B,连接OA、OB、OP.
(1)判断△PBO与△PAO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答:△PBO与△PAO均为直角三角形,根据切线的性质.
(2)△PBO与△PAO的关系怎样?根据什么判断的?
答:△PBO与△PAO全等,根据“HL”可判断.
(3)PA与PB、∠APO与∠BPO有怎样的关系?根据是什么?
答:PA=PB,∠APO=∠BPO,根据△PBO与△PAO全等的性质.
归纳: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切线的夹角.
范例:为了测量一个圆形铁环的半径,某同学采用了如下办法:将铁环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一个锐角为30°的三角板和一个刻度尺,按如图所示的方法得到相关数据,进而可求得铁环的半径,若三角板与圆相切且测得PA=5cm,求铁环的半径.
解:设圆心为O,连接OA,OP.
∵三角板有一个锐角为30°,∴∠PAO=60°.
又∵PA与⊙O相切,∴∠OPA=90°.∴∠POA=30°.
∵PA=5cm,OP=53cm.即铁环的半径为53cm.
知识模块二三角形的内心
【自主探究】
认真阅读课本P99思考~P100,回答下列问题:
作出一个与△ABC三条边都相切的圆.
解:图略.
归纳:与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它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
【合作探究】
范例:如图,△ABC的内切圆⊙O与BC、CA、AB分别相切于点D、E、F,且AB=9cm,BC=14cm,CA=13cm,求AF、BD、CE的长.
解:设AF=x(cm),则AE=x(cm),
CD=CE=AC-AE=13-x,
BD=BF=AB-AF=9-x.
由BD+CD=BC可得:
(13-x)+(9-x)=14
解得:x=4.
因此,AF=4cm,BD=5cm,CE=9cm.
三、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见光盘
知识模块一切线长定理
知识模块二三角形的内心
四、当堂检测达成目标
见《名师测控》学生用书.
五、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