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县区土地储备制度的功能及制度改革
土地储备管理制度
土地储备管理制度前言土地储备是指各级政府为支撑城市发展、满足公共需求或引导专业化发展、优化结构需要,超前收集、保留、管理土地的一种管理方式。
土地储备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为了规范土地储备的管理,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土地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城市化进程的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介绍土地储备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制度依据1.关于加强国有土地储备管理的指导意见;2.国有土地储备管理条例;3.城镇土地使用管理办法。
内容要点储备土地的收集与保留1.政府应当制定土地储备计划,通过政府征收、协议出让或交换来收集土地资源;2.政府应当建立土地储备库,统一管理储备土地,严格保管土地储备库中的土地资源。
储备土地的使用1.土地储备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城市规划和土地储备计划,对储备土地的用途、面积、出让方案等进行核定;2.储备土地应当优先用于公共设施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产业发展以及专项建设;3.储备土地可以通过公开招标、协议出让等方式进行处置;4.储备土地的出让价格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标准执行,并视储备土地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差别化处理;5.储备土地的出让应当经过审批机关审核同意,并公告合法合规。
监督与管理1.土地储备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储备土地的管理与监督,做好土地使用情况的跟踪和反馈;2.土地储备管理机构应当加强与其他部门的配合,做好土地信息的共享与管理,及时更新储备土地库信息;3.土地储备管理机构应当加强资金管理,妥善处理土地储备价值变化带来的资金运营风险。
制度的意义土地储备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助于保障城市土地储备的科学性、合法性和可行性,有序开展土地出让活动,形成合理的市场秩序;加强对储备土地的管理与监督,维护土地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宏观管理,对土地资源进行统筹安排和开发利用,促进城市化建设的有序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减少利益冲突,提高政府公信力。
结语本文介绍了土地储备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建立储备土地管理制度,可以使土地使用更加规范和有序,保障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并最终促进城市化建设的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储备土地管理办法
储备土地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储备土地的管理,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确定的储备土地管理范围内,对储备土地的出让、流转、使用、退回等进行管理。
第三条储备土地是指依法被划定为储备用途,在城市拓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中起到保障发展、调节土地市场供求关系等作用的土地。
第二章储备土地管理的原则第四条储备土地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统筹规划:储备土地应按照国家、省、市、县规土局等规定的城市规划确定的需要予以储备和管理;(二)合理布局:储备土地的选址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局部规划的要求,合理安排土地资源的配置;(三)科学管理:储备土地管理应科学、规范,加强对土地使用状况的监督和检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四)审慎出让:储备土地出让应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确保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出让过程的透明度;(五)分类管理:储备土地应根据不同用途和区域特点进行分类管理,实行差异化管理和综合利用;(六)合法合规:储备土地管理应依法合规,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保障土地资源的合法权益。
第三章储备土地的划定与登记第五条市、县规土局在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时,应对储备土地进行划定,明确储备土地的范围、用途、面积等。
第六条土地储备机构应依据土地规划的要求,将储备土地的基本情况进行登记,包括土地用途、规划用地性质、面积等内容。
第七条土地储备机构应定期更新和动态管理储备土地的信息,做好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和预警工作,确保储备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及时调整。
第四章储备土地的出让和流转第八条储备土地的出让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经过公开竞拍、招标或协商等方式确定最终出让方。
第九条储备土地出让应符合土地规划及储备土地的用途,不得超出规划用地范围进行开发。
第十条储备土地可以通过出让、租赁、股权合作等方式进行流转,但必须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经有关部门批准。
储备土地管理办法
储备土地管理办法一、引言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储备土地作为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城市发展、优化土地利用、稳定土地市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储备土地的管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土地储备工作的规范、有序进行,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储备土地的定义和范围(一)储备土地的定义储备土地是指县级(含)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取得,并经过前期开发整理,具备供应条件的土地。
(二)储备土地的范围1、依法收回的国有土地;2、收购的土地;3、行使优先购买权取得的土地;4、已办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批准手续并完成征收的土地;5、其他依法取得的土地。
三、储备土地管理的职责分工(一)土地储备机构的职责1、负责储备土地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巡查、维护等;2、拟定储备土地的收购、储备计划,并组织实施;3、对储备土地进行前期开发整理,使其达到供应条件;4、负责储备土地的资金管理和使用。
(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责1、负责储备土地的审批和监管工作;2、对储备土地的规划和用途进行管理;3、监督土地储备机构的工作,确保其依法依规开展业务。
(三)财政部门的职责1、负责储备土地资金的预算安排和监督管理;2、审核土地储备机构的资金使用情况,确保资金合理、安全使用。
(四)其他相关部门的职责1、规划部门负责储备土地的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2、建设部门负责储备土地上相关建设项目的审批和监管工作;3、审计部门负责对储备土地资金的审计监督工作。
四、储备土地的收购(一)收购计划的制定土地储备机构应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市场需求等因素,制定储备土地收购计划,并报经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
(二)收购程序1、申请收购。
原土地使用权人向土地储备机构提出收购申请,并提供相关土地权属证明、土地利用现状等资料。
2、实地调查。
土地储备机构对申请收购的土地进行实地调查,核实土地权属、面积、用途等情况。
3、评估作价。
委托具有资质的评估机构对收购土地进行评估作价,确定收购价格。
土地储备实施方案
土地储备实施方案摘要:土地储备是指政府或企业在规划和发展过程中,为未来需要而提前购置或保留的土地资源。
土地储备的实施方案是指明确土地储备目标、内容、程序和具体实施方式的计划和策略。
本文将介绍土地储备的意义和目的,并详细阐述土地储备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大。
土地储备作为城市规划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保障城市未来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储备需要有明确的实施方案,以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二、土地储备实施方案的意义和目的1. 提前规划:土地储备实施方案能够提前对土地资源进行规划和管理,避免土地过度利用和浪费。
2. 保障发展:通过储备土地资源,可以为城市未来的发展提供保障,确保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和空间需求的满足。
3. 经济效益:土地储备实施方案可以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地方财政收入。
4. 生态环境保护:储备土地资源可以使城市保持合理的生态环境,避免过度开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三、土地储备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1. 目标确定:明确土地储备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根据城市规划和发展需要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
2. 资金投入:制定土地储备的资金投入计划,确保储备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土地保护和管理:建立土地保护和管理体系,加强土地管理,防止非法炒作和滥用土地资源。
4. 储备方式和程序:明确土地储备的方式和程序,如自行建设、购买、租赁等,以及相关的合作伙伴和机构。
5. 组织机构和人员: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土地储备工作,并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6. 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四、土地储备实施方案的步骤1. 问题分析和定位:对城市规划和发展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定位,明确土地储备的目标和需求。
2. 资源评估和选址:评估当前土地资源状况和潜在土地需求,选择适宜的土地储备区域。
储备土地管理办法
储备土地管理办法储备土地,作为城市发展和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办法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土地供应、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储备土地的定义与范围储备土地是指县级(含)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收回、收购、征收的土地,以及政府行使优先购买权取得的土地,或者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已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批准手续的土地。
这些土地在纳入储备前,需经过严格的权属调查和确认,确保其产权清晰、无争议。
二、储备土地的管理原则1、规划先行原则储备土地的管理应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根据城市发展的总体布局和土地利用规划,确定储备土地的规模、位置和用途,以保障土地储备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市场导向原则在储备土地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土地价值,合理确定储备土地的供应时机和供应方式,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3、节约集约原则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严格控制储备土地的规模,避免土地闲置和浪费,提高土地的利用强度和产出效益。
4、动态管理原则对储备土地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储备土地的信息,掌握土地的开发利用情况,根据市场变化和城市发展的需要,调整储备土地的规模和结构。
三、储备土地的前期开发1、土地平整对储备土地进行平整,清除地上附着物和障碍物,为后续的开发利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2、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规划要求,完善储备土地周边的道路、供水、供电、供气、排水、通讯等基础设施,提高土地的开发价值。
3、环境保护在储备土地的前期开发过程中,应注重环境保护,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
四、储备土地的供应1、供应计划根据城市建设和土地市场的需求,制定储备土地供应计划,明确供应的土地数量、位置、用途和供应时间。
2、供应方式储备土地的供应方式包括出让、划拨、租赁等,应根据土地的用途和使用条件,选择合适的供应方式。
3、供应价格储备土地的供应价格应根据土地市场的行情和评估结果确定,确保土地价格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论土地储备制度范文
论土地储备制度范文土地储备制度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将土地划定为储备用地,即暂时不用于开发建设,而进行集中管理和合理利用的制度。
土地储备制度在中国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项重要土地制度安排,目的是为了保护农民土地权益、调控土地市场供求关系,推动城市化进程以及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土地储备制度的出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中国自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需求量不断增加。
而一些地方存在大规模的土地征集、沉淀的问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甚至出现了乱征乱占、强拆等不合理现象。
土地储备制度通过将土地进行储备管理,一方面保护了农民的土地权益,防止大规模强拆乱占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有效调节了土地供需关系,提高了土地资源配置的效率,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健康有序发展。
土地储备制度的实施,对于保护农民土地权益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土地储备制度下,政府以土地储备中心的形式集中管理土地,确保农民土地被严格保护。
比如,在征地过程中,农民可以获得补偿款,并保留农田土地使用权,有利于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
同时,土地储备制度还建立了土地交易市场,提供了更为灵活的土地供应方式,有利于农民实现土地财产权的流转,增加农民土地经营的灵活性与收益,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土地储备制度还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实施土地储备制度,政府可以更加全面地综合考虑城市规划、土地资源、环境保护等多个因素,优化土地资源配置,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
此外,土地储备还可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公共事业项目,提高土地的社会效益,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然而,土地储备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一些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存在以土地储备为名进行炒作、囤积土地的行为,导致土地市场过热、土地资源浪费。
其次,土地储备制度的实施需要政府强大的组织、管理和监督能力,但地方政府在土地储备管理中存在权力滥用、信息不透明等问题。
完善土地储备机制的问题与对策
2006.11法制与社会完善土地储备机制的问题与对策□宋锋(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摘要土地储备制度对政府调控土地市场、实施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证国有土地资产的保值、增值,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土地储备制度在我国建立和实施的时间较短,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我们必须以改革为突破口,在发展中不断解决存在问题,真正发挥土地储备制度的功能,促进社会经济及各项事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土地储备改革法律保障中图分类号:F3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6)11-159-02所谓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指由城市政府或由政府委托的机构依照法律程序,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运用市场机制对通过收购、置换、回收征用等方式集中起来的土地进行前期开发、整理、备,然后按照经营的原则将土地出让的一种土地管理制度。
我国1996年在借鉴香港土地储备经验基础上首先在上海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随后,杭州于1999年8月成立“杭州土地储备中心”,由于效果突出,州经验后来在全国各地推广。
截止到2002年底,全国已有1002个市、县建立了城市土地储备制度。
但是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现在还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进行探讨。
一、我国土地储备机制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土地储备机制的法律体系还不完善自国务院国发[2001]15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下达以后,各市县都出台了《土地储备实施办法》,规定对市区土地实行统一收购。
但现行的法律法规对收购权并没有明确规定,虽然1999年实施的新《土地管理法》中,对公共利益需要、实施城市规划进行旧城改建和土地出让期限届满等,由有关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报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或者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规定。
但收购与收回在概念的内涵上不同,收回土地是一种行政行为,补偿是对地上建筑物、附着物获利能力的支付,与土地价格无关。
浅析城市土地储备的功能和作用
VOL.3No.2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城市土地为主的国有土地,越来越多地以重要的生产要素进入市场,土地的资产价值日益显现。
土地储备机制的建立,使得经营城市土地成为了当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企业改制、重组的一个热门话题,成为了促进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浅析与之紧密相关的城市土地储备与国有土地资本运营的问题。
1城市土地储备给经营城市带来了生机城市土地是城市市民生产生活的物质、空间载体,也是城市国有资产中最具活力、增值潜力最大、政府又能直接经营运作的资产。
运用市场机制和市场规律去经营土地,兼顾土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掘资源的潜力,可以在整个城市范围内实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和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以及城市资本的流动和增值,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资金支撑,从而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而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无偿、无限期、无流动的土地使用制度,造成了国家只有名义上的土地所有权,从而让土地使用者攫取了本应属于国家的巨额土地收益。
许多土地使用者只代表小团体的利益,经营土地时根本不可能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综合考虑土地的利用问题,由此造成了各单位争相要地、多占少用或占而不用,甚至于自“批”自用等,使得大量土地被圈占,导致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土地资产化率低的局面。
截至目前,我国很多城市仍有近1/3的土地处于闲置状态,其资产无法显化。
一方面城市为谋求发展不断向外扩张,大量侵占耕地,另一方面城市内部土地又在低效利用,有的使用者宁愿上演“空城计”,也不愿放弃土地使用权。
要彻底使闲置的土地运营起来,显化土地资产价值,必须采取收购储备和市场运作的方式。
只有这样,才能使低效利用土地者,在放弃土地使用权时能获得合理的回报,从而交出土地,由政府掌管进入市场运作,显现土地资产价值,推动城市发展。
2城市土地储备启动了国有土地资本运营的序幕2.1城市土地储备推动了土地供应方式的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国有土地的供应主体是市、县(市)人民政府。
储备土地管理办法
储备土地管理办法储备土地是指国家、地方政府或企事业单位为满足城乡建设、农村集体经济和城市改造等需要,将一定范围内土地上的所有权或使用权从个人或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手中划归国家或单位所有,暂时不用、不租、不出让,留待日后需要时再行利用。
储备土地管理办法是为了规范储备土地的管理,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城乡发展协调性,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一、储备土地的管理范围储备土地管理办法适用于所有储备土地的管理,包括国家级、地方级和企事业单位层面的储备土地。
储备土地可以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村承包经营权。
二、储备土地管理机构的设置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储备土地资源,储备土地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并负责具体管理工作。
储备土地管理机构的职责包括土地储备规划的编制、储备土地的征收和储备、储备土地的保护和监管等。
三、储备土地的征收和储备储备土地的征收和储备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
储备土地应当向政府或企事业单位划归所有,并按照储备土地管理机构的规划进行存放和管理,以确保土地的完整性和可利用性。
四、储备土地的保护和监管储备土地的保护和监管是储备土地管理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储备土地的有效利用和保护,储备土地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储备土地的监管和巡查,及时处理违规使用或侵占储备土地的行为。
储备土地的保护还包括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对于有特殊保护需求的储备土地,应当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其保护不受侵害。
五、储备土地的利用和出让储备土地的利用和出让应当遵循市场化的原则,通过公开招标、竞争性出让等方式进行。
储备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确保储备土地的合理利用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储备土地的利用范围可以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村承包经营权,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规划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划分。
六、储备土地的监督和检查为了保障储备土地管理的有效性,储备土地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监督和检查制度。
储备土地安全管理制度
储备土地安全管理制度一、概述储备土地是指由政府出资或委托经营的国有土地资源,用于后续开发利用或投资交易的土地。
储备土地的规划管理对于城市建设和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障储备土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制定和完善储备土地安全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储备土地管理的重要性1. 储备土地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城市的规划建设离不开土地资源,而储备土地作为用于后续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承担着支撑城市发展的重要责任。
2. 储备土地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土地资源是国家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储备土地的有效管理和利用,决定了国家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3. 储备土地的合理管理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利用价值,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储备土地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1. 储备土地划定和管理制度(1)储备土地的划定:根据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确定储备土地的范围和用途,并编制储备土地管理计划。
(2)储备土地管理单位:设立专门的储备土地管理机构,负责储备土地的保护、管理和利用。
2. 储备土地使用管理制度(1)土地使用权的取得:土地使用者按照相关规定向储备土地管理单位提出申请,经审批批准后取得土地使用权。
(2)土地使用合同:储备土地管理单位与土地使用者签订土地使用合同,明确土地使用权的期限和条件。
3. 储备土地利用管理制度(1)土地利用规划:储备土地管理单位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规划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和用途。
(2)土地利用方式的选择:根据土地资源的特点和城市发展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土地利用方式,推动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4. 储备土地监督管理制度(1)监督机制:建立储备土地监督管理机制,对储备土地的利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行为。
(2)惩罚措施:对违规占用、乱用或滥用储备土地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维护储备土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关于土地储备相关政策规定的汇报
2018年7月13日
目录
1 土地储备工作的基本情况 关于“机构”的政策规定 关于“地”的政策规定 关于“钱”的政策规定 关于监管的政策规定 下一步工作
一、土地储备工作基本情况
1.基本概念
土地储备是指县级(含)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为调控土地市场、促进土地 资源合理利用,依法取得土地,组织前期开发、储存以备供应的行为。
强调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加 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防范化解重大 风险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土地储备管 理,增强政府对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 场的调控和保障能力,促进土地资源 的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
与原《办法》相比,新修订的《办 法》在机构职能、业务、资金、监管 等方面进行了修订完善。
✓2018年1月17日,财政部与国土部联合印发了《土地储备资金财务管理办法》 (财综〔2018〕8号),对土地储备资金财务收支活动做了进一步规范。
每个县级(含)以上法定行政区划原则上只设一 个机构,且必须直接隶属于国土部门。
例如:安徽省亳州市 共有县级以上法定行 政区划5个(1个地级 市,4个区县),则 可设立5个土储机构。 具体这些机构如何设 置,按区县还是按功 能区,由地方政府统 一安排——只要总数 不变,共5个土储机 构。
二、关于“机构”政策规定
四、关于“钱”政策规定
二、明确收支范围:
资金来源: (一)财政部门从已供应储备土地产生的土地出让收入中安排给土地储备 机构的征地和拆迁补偿费用、土地开发费用等储备土地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 用;
(二)财政部门从国有土地收益基金中安排用于土地储备的资金; (三)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筹集的土地储备资金; (四)经财政部门批准可用于土地储备的其他财政资金。 支出范围: (一)征收、收购、优先购买或收回土地需要支付的土地价款或征地和拆 迁补偿费用。 (二)前期土地开发费用。仅限于与储备宗地相关的道路、供水、供电、 供气、排水、通讯、照明、绿化、土地平整等基础设施建设支出。 (三)需要偿还的土地储备存量贷款本金和利息支出。 (四)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的与土地储备有关的其他费用。包括土地储 备工作中发生的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地价评估以及管护中围栏、围墙等建 设等支出。
浅议县域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公共管理
C iaS in ea d T c n lg e iw h n e c n e h oo yR ve c
浅 议县域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公共管理
陈晓 宁 王 伶 俐
( 响水 县 国 土资 源 局 )
【 摘 要] 土地收购储备是我国土地管理 史上一次重要的制度变革 , 是政府垄断十地一级市场 , 实现 国有土地资产保值增值 的有效手段 。本文初步 阐述了县域土地收购储备的特征 ,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缺 陷以及规 范划拔 土地使 用权的管理。对盐城市完善县域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关键词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 ; 共管理 ; - ; 公 - 域 盐城市 g 中 图分 类 号 : 92 3 文 献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0 9—94 2 0 ) ( )一 2 0—0 D 1. A 10 1 X(0 9 5 c 0 7 1
2 .县 域 土 地 收 购 储 备 的 特 征
() 1 土地 收购储 备 的 目的。我 国的 土地 收购 储 备 制度最 初 起源 于 上 海 、 杭州等大中城市, 主要服务于“ 国有企业三年脱困” 目标, 加上土地市场存在 着土地供应总量失控 、 土地真实价值受到抑制 、 土地 资产流失严重的问题。 因此, 这些大中城市把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目的定位于:完善土地市场, 控 制土地供应 , 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 () 2 土地收购储备的重点。大中城 市土地 收购储备建 立之初 , 购 收 储备的重点多是 国有 困难和破产企业的原有划拨土地 , 目的也 主要 是 其 为了解决旧城改造 、 国企 改革 中土地资 产的处置 和消化 闲置 土地等 问 题, 探索利用城市存 量土地 的新路 子 但 对于县域 的县市 来说 , 由于县 域 的工业化程 度不高, 国有企业 的数量不 多, 可以盘活 的原有划拨土 地 数量有限 , 加之盘活划拨 土地 的成本非常 高, “ 在 以地 生财 的土地 收购 储备指导思想的引导下 、 往往把土地收购储备的重点多放在新增 建设用 地上 , 即通 过 低 成 本 大量 征 用 农 民集 体 所 有 的 土地 ,再 以 高地 价 出 l给 止 用地单位 , 而来获得可观的政府土地收益。 从 () 3 土地收购储备 的规模 。有 力 的资 金支持体 系是 土地 收购储 备 制度有效运行的前置条件 , 土地收购储 备需要 大量 的资金。 首先 , 土地 收购储备制度的启动 需要巨额 资金 。价值高昂是土地 商品的 一大特性 , 这就决定 了土地商品的每一次交易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其 次, 土地收购 储备制度 的运转需要 充足的资金。建立土 地收豹储备 制度的 目的之一 就是要对收购储备的 土地统一进 行直接 或者 间接的 房屋拆 迁、 土地 平 整、 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前期 开发工作。第三 , 储备 的土地必须 根据 土地 出让 年 度 计 划 、 计 划 的投 入 到市 场 。 有
论土地储备制度的意义
论土地储备制度的意义土地储备制度作为我国城市土地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城市土地建设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影响,土地储备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能够解决城市土地长期供应不足、乱占耕地现象,缓解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增加和耕地过度减少之间的矛盾,为推动我国城市土地健康有序的运转提供制度保障。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我们国家的土地储备制度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
本文对土地储备制度的意义进行全面论述,并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标签:土地储备制度;意义;现状;对策1、我国土地储备制度基础内容简述1.1定义。
土地储备制度,是指土地收购储备机构,通过征收、收购、置换、到期回收等方式,将土地从分散的土地使用者手中集中起来,由土地收购储备机构统一进行土地整理后纳入土地收购储备库,再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有计划地将储备土地投入到市场,以供应和调控各类建设用需求的一种土地管理制度。
1.2发展历程。
土地储备制度最早于1896年始于荷兰,称之为“土地银行”,后再德国、瑞典、英国、美国等国家得到推广。
我国土地储备制度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发展初期,1996年上海成立了我国第一家土地收购储备机构——上海土地发展中心;1997年,杭州成立了土地储备中心;随后,南通、青岛、武汉等地相应成立了不同形式的土地储备机构。
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标志着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经过10年的努力,目前我国已经拥有土地储备机构2000多个,大大的促进了城市土地市场的有序运转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1.3特点。
土地储备一般包括土地取的收回或收购、前期开发、土地供应三个环节。
由此,就要求土地储备的统一性与整体性。
建立土地储备制度,要求按“统一回收、统一供应”原则,凡是在辖区内需要盘活的土地都必须统一纳入土地储备运作机制,由政府统一收回,进行调控。
土地储备制度
土地储备制度土地是生产力和生活条件的重要资源,土地利用是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
为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管理的基础上,实施土地储备制度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选择。
一、土地储备制度的涵义土地储备制度是指国家将部分土地设置为储备,以此作为土地利用的调节手段,实施统一的土地利用管理,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分配体制。
二、土地储备制度的主要作用(1)引导合理土地利用。
土地储备制度既可以引导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又可以指导全国的土地利用分布,实现合理的土地利用;(2)保护土地资源。
土地储备制度能够有效地保护土地资源,防止土地资源的短缺和浪费;(3)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土地储备制度可以利用储备土地支持发展落后地区,有效地分配资源,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缓冲土地供应矛盾。
土地储备制度可以有效地缓冲土地供应矛盾,以解决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保护社会稳定。
三、改进土地储备制度(1)建立可持续的土地储备体系。
土地储备制度只有在科学、合理地设置储备体系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科学管理,解决土地供应矛盾,促进可持续发展。
(2)完善土地储备管理制度。
土地储备管理制度应当完善,把握土地储备的流动性,充分保护土地供应,避免令国家缺乏必要的土地供应。
(3)改进土地管理机制。
土地管理机制应当改进,规范政府部门土地管理,科学评估土地需求,规范土地储备的运用和维护。
四、结语土地储备制度是国家管理土地的重要途径,也是改进土地管理机制、建立可持续的土地储备体系和完善土地管理制度的优先性之一。
国家应当健全土地储备制度,积极进行土地管理,保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储备改革实施方案
土地储备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土地储备制度亟待改革。
为了更好地保障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制定土地储备改革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改革目标。
1. 建立健全的土地储备制度,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2. 加强土地储备管理,提升土地供给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
3. 推动土地储备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机结合,实现土地利用的科学规划和布局。
三、改革内容。
1. 完善土地储备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土地储备管理机制,加强对土地储备的规划、调控和监管。
2. 加强土地储备信息公开,建立统一的土地储备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公开和共享。
3. 完善土地储备使用制度,建立健全的土地储备使用管理制度,推动土地储备的有效利用。
4. 健全土地储备退出机制,建立健全的土地储备退出机制,实现土地储备的动态管理和优化配置。
四、实施路径。
1. 加强政策法规支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为土地储备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2.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的土地储备改革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统筹协调。
3. 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宣传土地储备改革政策,增强社会各界对土地储备改革的理解和支持。
4. 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土地储备改革工作的督促和检查。
五、预期效果。
1. 有效保障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2. 提升土地供给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促进城市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
3. 推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机结合,实现土地利用的科学规划和布局。
六、总结。
土地储备改革是当前城市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只有通过改革,建立健全的土地储备制度,才能更好地保障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我们将积极推进土地储备改革实施方案的落实,努力实现改革目标,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土地保障。
土地储备制度
土地储备制度土地储备制度是指国家按照规定的程序,将一定数量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的土地,根据国家的发展需要和规划要求,集中划拨给特定的土地开发利用主体或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掌握并管理,以实现国家与地方利益的统一。
土地储备制度的实施对于促进城市规模的合理扩大、保障国土安全、加强土地利用的科学规划和统筹调控起到了重要作用。
具体来说,土地储备制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首先,土地储备制度有利于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通过集中掌握土地资源,可以实现土地的专业化管理和科学规划,避免土地管理过程中的散乱无序现象,确保土地利用更加合理和高效。
此外,通过土地储备制度能够将土地开发利用与城镇建设规划相结合,同步推进,避免了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的房地产泡沫以及资源浪费现象。
其次,土地储备制度有利于保障国土安全。
土地储备制度可以使国家在保障国土安全的基础上,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进行科学控制和规划,避免过度开发和滥用土地资源,确保土地长期可持续利用。
同时,土地储备制度能够加强对敏感、重要的土地资源的管控,防止其落入私人开发者手中被滥用或损害国家利益。
此外,土地储备制度还有利于提高土地供应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
通过集中储备土地资源,可以在规划调整或新项目落地需要的情况下,快速调配土地供应,满足城市发展和土地需求的变化。
这使得土地市场能够更加灵活、高效地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提高了土地市场的运行效率和适应能力。
最后,土地储备制度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农地转型。
通过土地储备制度,可以实现城乡用地的统一管理和合理配置,避免了城市过度扩张和农地资源的无序利用。
同时,土地储备制度还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途径,实现农地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总之,土地储备制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土地管理模式,可以通过集中掌握和科学规划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国土安全、提高土地供应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农地转型。
在实施中,需要加强对土地储备过程的监管,确保土地使用符合国家规定和利益,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储备土地管理制度
储备土地管理制度是指国家为了应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实行的一项土地政策。
储备土地是指由政府按照一定程序从农用地、建设用地中划出的,暂时没有开发利用的土地。
储备土地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保障国家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储备土地的分类、管理制度的内涵、法律法规的制定、运行机制的建立以及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储备土地的分类储备土地根据其用途和性质可以分为工业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等。
工业用地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和经营活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农业用地则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村发展至关重要;生态用地则用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公共设施用地则用于建设公共设施,提供基础设施和服务。
根据土地用途的不同,储备土地管理制度也需要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制定与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
二、储备土地管理制度的内涵储备土地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储备土地的规划、划拨、管理和监管等环节。
首先,储备土地需要进行规划,确定其用途和区域分布;其次,需要进行划拨,将储备土地划拨给需求方,保证其合理利用;另外,储备土地还需要进行管理,确保储备土地的质量和价值不受损害;最后,需要进行监管,加强对储备土地使用情况的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三、法律法规的制定储备土地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土地管理制度是以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为基础的。
土地管理法是国家土地管理制度的基本法,明确了土地管理的原则和要求;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则对土地管理法进行了细化和补充。
此外,还需要有一系列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制度,以便更好地落实储备土地管理制度。
四、运行机制的建立储备土地管理制度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运行机制。
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储备土地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形成协同合作的工作机制;其次,需要建立规范的储土地划拨和使用的程序,确保划拨和使用的公平和公正;另外,还需要建立信息系统,对储备土地的数量、质量和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管理;最后,需要建立储备土地资金的筹措和使用机制,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
2023年储备土地管理制度
2023年储备土地管理制度近年来,土地资源的紧缺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土地储备和管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障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我国决定在2023年推出储备土地管理制度。
储备土地是指政府为了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在现阶段暂时不进行开发和利用的土地。
储备土地的建立是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它可以为城市提供未来发展的空间,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基础条件。
储备土地管理制度的推行,首先需要明确储备土地的范围和分类。
储备土地应该包括用于新城区规划与建设的土地、保障房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等。
针对不同用途的储备土地,应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和标准,确保土地的合理储备和有效管理。
其次,储备土地管理制度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土地储备和管理流程。
政府应当根据城市规划和发展需要,制定土地储备计划,并经过公开征求意见和审议程序,确定储备土地的规模和用途。
同时,政府应当建立土地储备信息平台,及时公开储备土地的相关信息,方便公众监督。
储备土地的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范的原则。
政府应当根据土地的特点和规划要求,对储备土地进行适度利用。
在土地储备期间,可以进行必要的土地整理和治理,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益。
同时,政府应当加强对储备土地的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储备土地的规划和用途,确保土地的有效利用。
为了促进储备土地的开发利用,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和政策体系。
可以通过给予企业和机构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其投资和开发储备土地。
同时,政府还应当加强对储备土地开发的指导和监管,确保开发过程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在储备土地管理制度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政府应当加强对储备土地管理的组织领导,建立相应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储备土地的规划、管理和监督工作。
同时,政府还应当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储备土地管理制度的落实。
总之,储备土地管理制度的建立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重要举措。
储备土地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储备土地管理制度范文1.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储备土地的管理,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储备土地的安全、有效管理。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储备土地的管理和监管工作。
3.主要职责3.1 土地储备管理部门的职责:3.1.1 制定和完善储备土地管理制度和相关管理规定;3.1.2 负责储备土地的收集、整理、储存和管理;3.1.3 负责储备土地的信息录入、更新和维护;3.1.4 监督储备土地的使用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变更;3.1.5 定期公布储备土地的情况和使用情况;3.1.6 负责储备土地的处置,包括出让、出租、拍卖等方式;3.1.7 其他与储备土地管理相关的职责。
3.2 土地使用单位的职责:3.2.1 合法使用储备土地,按照规定的用途和标准进行开发、建设;3.2.2 及时汇报土地使用情况,包括土地开发进展、资金使用情况等;3.2.3 定期接受土地储备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检查;3.2.4 不得私自转让、买卖或转租储备土地;3.2.5 其他与土地使用相关的职责。
4.储备土地管理程序4.1 储备土地的收集和整理4.1.1 土地储备管理部门通过调查研究和信息收集等方式,确定储备土地的范围和用途;4.1.2 录入、整理储备土地的相关信息,包括土地位置、面积、用途等;4.1.3 经过审核和评估,确定储备土地的优先级和可用性。
4.2 储备土地的管理和维护4.2.1 储备土地的管理部门负责对储备土地的安全和完整性进行监督和管理;4.2.2 定期检查和巡视储备土地,及时清理和修复可能存在的问题;4.2.3 加强对储备土地周边环境的管理,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
4.3 储备土地的使用管理4.3.1 土地使用单位向储备土地管理部门申请使用储备土地;4.3.2 提交相关申请材料,包括土地规划、用途、开发计划等;4.3.3 储备土地管理部门审核申请材料,确认符合规定后,签发土地使用证书;4.3.4 土地使用单位按照土地使用证书的要求进行土地开发和建设;4.3.5 储备土地管理部门定期监督和检查土地使用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变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县区土地储备制度的功能及制度改革
作者:程旭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02期
摘要:实施土地储备制度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尤其是对县区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化与完善作用,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为了全面的了解县区的土地存量情况,我们实行了从城镇到乡镇分块调查、指界、测量,以便详细准确的了解县区的国有土地以及集体土地分布情况,使县区合理利用土地,储备用地。
关键词:土地储备;制度;完善
1.土地储备制度概述
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是一种创新,土地储备工作的开展为调控城市土地市场、优化土地配置和保证国土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举措,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加强了城市政府对土地的宏观调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促进了城市土地的健康发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对于土地储备制度,我国把土地管理方式逐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由外延粗放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的背景下,以经营城市为出发点,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为目的,合理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实现土地资产保值增值。
实施土地储备制度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尤其是对县区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化与完善作用,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为了全面的了解县区的土地存量情况,我们实行了从城镇到乡镇分块调查、指界、测量,以便详细准确的了解县区的国有土地以及集体土地分布情况,使县区合理利用土地,储备用地。
2001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有条件的地方要试行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它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及时总结对于改进和完善这一制度无疑是必要的。
2 实施土地储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2.1 强化县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权力,增强了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
在实施土地储备制度前,虽然相关法律规定土地一级市场必须由政府垄断,但由于原有存量土地已划拨给各个行政和企事业单位,不少地方政府实际上并未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形成了政府、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多头供地的局面,越权批地现象十分普遍,土地供应总量明显超过经济发展需求。
政府有权根据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调控土地一级市场政策,决定供应的时间和数量。
2.2 堵住了违规侵占耕地的口子,有力地保护了耕地
对于合理利用耕地是十分重要的,法律法规严格限制对耕地的侵占。
但是一些地方为了发展经济,加快城市化进程,长期以来一直想方设法摆脱这些法律法规的约束,占用大量耕地。
土地储备制度实施后,随后又颁布新土地法,从而鼓励地方府将目光转向利用存量土地,增加建设用地供给和地方财政收入,大大减少了对耕地的占用。
2.3抑制了土地炒作,规范了土地市场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土地资产增值速度将会更快,一些投机商纷纷加入土地炒作行列,致使地价飞涨。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建立,政府垄断了土地一级市场,一方面把城市存量土地、利用效率低的土地以及出让两年未开发的土地收回到政府的储备库,从制度上消除了中间商炒作土地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由政府土地储备机构对经营性土地统一挂牌出让拍卖,在阳光下交易土地,让经营性用地的幕后交易无利可图,杜绝了"人情地",避免了众多干扰,创造了公平的竞争环境,也减少了腐败案件的发生。
2.4制止了土地私下交易,为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创造了条件
实行土地收购储备前,土地使用权分散,大量的存量土地分散在各企事业单位。
不少单位从各自利益出发,打着"合作"建房的旗号,寻机自行招商,存量土地大量分散进入市场,"合作"建房遍地开花,土地开发的"散、乱、差"状况长期困扰着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造成旧城改造的许多盲点和难点,影响了城市形象。
对于这种现象,政府缺乏有效的控制和制止手段,建了拆、拆了建的现象屡见不鲜,很多时候地方规划都成了一纸空文。
实行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后,政府一方面集中统一进行土地前期开发和整理,出让时和规划相衔接,根据城市规划明确其使用性质和各项规划参数,另一方面对违规土地运用行政权力强行收回或没收,保证了土地供给与城市规划一致,使"弹性"过大的城市规划增强刚性,城市总体规划得到了实施。
2.5提高了土地使用者使用土地的成本,促进了存量土地的集约利用
以前,绝大部分用地都是采用划拨方式供应的,小部分土地通过协议方式出让。
采用划拨方式供地,甚至采用协议方式出让的土地,用地单位取得土地的成本十分低廉,土地价值难以突出,造成一些单位不珍惜土地,用地不合理,甚至只占不用。
实行土地储备制度后,土地资源由政府统一调配,对经营性土地实行招标拍卖,大大地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成本,迫使土地利用者不得不转变用地观念,走集约利用土地之路,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土地,启用闲置土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从而在逐渐形成一个土地利用空间布局适当、土地使用结构合理、土地利用效率极高的模式。
3土地储备制度的功能定位
土地储备制度对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优化城市土地资源的配置、筹集资金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发挥生要作用。
3.1 增强地方政府对土地的宏观调控能力
3.2 提高城乡土地利用率
3.3 为城市建设提供资金
3.4推动土地金融的发展
4 土地储备制度的内涵
土地储备制度,是指土地储备机构通过征用、收购、置换、转制和到期回收等方式从分散的土地使用者手中把土地集中起来,并由土地储备机构统一进行土地整理,然后进行储备,再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将储备的土地有计划投入市场的制度。
土地储备的主要环节是政府统一收购、统一整理、统一储备以及统一供应。
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表现出循环性、系统性、经营性和微利性的特点。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步伐加快,在我国土地市场上出现了土地供应总量失控、真实价值受到抑制、土地资产流失等严重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实施了土地储备制度,并把土地储备制度的目标定位于:完善土地市场、控制土地供应、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
5土地储备制度的运行机制
储备机制是由"土地收购--土地储备--土地出让"三个部分构成。
5.1土地收购
土地收购就是根据地方政府授权或土地储备计划,土地储备机构依法或者按照有关规章,通过收购、收回、置换或征用等方式,收回或收购市区范围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并进行储备的行为。
通过土地收购,实现土地使用权由农村集体或城市土地使用者手中向政府的集中。
5.2土地储备
政府购得土地后,并不是立即出让,大部分尚未详细规划好的土地要储备起来以备将来的需要,开发条件不成熟的农地更需要继续投入使用。
政府无偿收回的土地,可直接进入土地储备库。
5.3土地出让
根据城市建设用地的需要和城市土地出让年度计划,储备机构将经过一段时间储备并已完成前期开发的土地,分期分批地推向市场,有计划地向用地单位供应土地。
在土地出让中应注意不管是通过回收、收购、置换以及征用中哪种方式进入储备的地块,出让时均视为土地一级市场行为,必须统一纳入土地供应总量计划,进入市场可以通过协议、招标和拍卖方式。
随着土地市场交易行为的规范化,出让的方式应逐渐转为招标和拍卖为主,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土地的价值。
土地储备制度的建立,对于促进县级城市土地市场的发展,提高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解决城市公共设施的用地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目前我国土地储备制度处于边运作边探索的过程,部分城市存在单纯追求土地收益,土地供应不能满足房地产市场发展需要,住宅价格上涨等问题,土地储备制度的功能定位和运作机制有待完善。
参考文献:
[1]石秀华,宋国伦. 政府在土地储备制度中的反思[J].资源与人文。
2009,02.
[2]上海社会科学院房地产业研究中心,土地储备制度实证研究[M].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04.
[3]卢新海. 中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研究 [M].中国科学出版社,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