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德育渗透课例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与案例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与案例引言小学阶段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承载着德育教育的重任。
有效地将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本文将探讨几种策略和具体案例,以便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实施德育教育。
一、策略1. 课程内容与德育相结合在选择语文教材和课文时,可以优先选择那些蕴含德育元素的作品。
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感表达和价值观,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正能量。
2. 讨论和交流在语文课堂上,可以设置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等环节,鼓励学生就课文中的情节、人物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
3. 生活中的德育语文教学不应仅局限于课本,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德育。
例如,通过写作练习,鼓励学生记录自己和他人的善行,增强道德意识。
4. 成立班级德育小组在班级中组建德育小组,学生可以负责收集和分享关于德育的新闻、故事和活动信息,增强德育的规范性和系统性。
二、案例分析案例一:《春晓》与尊重自然在学习李白的《春晓》一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春天的美好和自然的重要性。
通过朗读和背诵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同时,结合课外活动,如植树、观鸟等,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之美,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案例二:《西游记》中的团结与友爱在分析《西游记》中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的故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谈论他们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分享自己在生活中与朋友合作、帮助他人的经历,增强团队精神和友爱意识。
案例三:写作练习“我的偶像”教师可以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我的偶像”为题,写一篇作文。
在作文中,学生不仅要描述偶像的成就,还要深入探讨其品德和为人处世的态度。
这样的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引导他们崇尚真善美,反思自身行为。
结论将德育教育有效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案例
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案例一、案例背景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文字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能力,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使学生成为有德有才的人才。
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成为了教师们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
二、案例分析1. 通过课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材都涉及到一些蕴含深刻道德意义的课文。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精心引导学生阅读这些课文,帮助他们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正确价值观念。
通过《小熊跳水》、《种豆》等寓意深刻的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中的美好、善良、助人为乐的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感和友善的态度。
2. 操作性题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感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另一个重要方式是通过操作性题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感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涉及人生道理、情感沟通、情感交流的操作性题目,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和体验,感悟其中的道德情感,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情怀。
通过一些小故事、寓言等材料,设置一些引导性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进而实现德育渗透的目的。
3. 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字理解,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学习课文、感悟诗歌时,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渗透的方式,帮助学生感悟课文中所表现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的清新、宁静的情感,引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感悟,培养学生的优雅情感。
4. 语文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涉及到道德教育内容的课文或文章,通过这些课文或文章向学生传递一些正面的人生观、价值观。
可以让学生学习一些古代圣贤的故事,向学生传递仁爱、忠诚、诚实等正面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情感情操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有良好的道德情操,还要求他们有较高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语文课德育渗透教学案例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学生素质提高的前提和关键。
语文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是相互关联的,相辅相成的。
正如“道非文不著,XXX不生”所表达的,语文教学和思想道德教育之间有本质联系。
语文教学在德育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全日制小学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不仅是一门重要的工具性学科,也具有很强的思想性。
因此,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可以使其深入学生内心,引导学生行为。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经过严格筛选,具有很强的目的性、目标性和体裁、思想内容、知识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学生在研究语言知识的同时,也会受到道德情操和思想行为的影响。
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融合文学和道德教育。
教学案例:一、在审题和介绍时代背景中渗透课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文章的核心,我在每节课中都紧扣课文题目,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先初步感知,获得轮廓印象。
介绍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这两个环节都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
例如,在教学《飞夺泸定桥》时,我先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背景,然后引导学生读题目,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接着,我设计了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研究,再播放电视录像让学生感受当时战斗的激烈和壮士们的英勇气概。
最后,让学生阅读课文,思考红军遇到困难,为什么能表现得那么勇敢和无畏,以及是什么精神促使他们不怕牺牲,夺取胜利。
这样既利用教材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也传达了缅怀先烈和珍惜幸福的教育。
二、在欣赏插图和领悟图意中渗透引导学生欣赏插图、领悟图意,有助于学生把课文较为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借此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而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人物是文章中最具有生命力的元素,通过对人物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文章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同时也可以从人物身上体现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对人物的分析,渗透德育教育。
比如,在教学《荷花淀》一课时,我们可以通过对主人公XXX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XXX是一个勇敢、乐观、坚强的女孩,她在困境中不屈不挠,不放弃希望,最终战胜了病魔。
通过分析XXX的品质和行为,引导学生明确正确的人生态度
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勇敢、坚强、乐观的品质,同时也加深学生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健康的重视。
四、结合生活实际,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和价值,同时也可以通过生活实际渗透德育教育。
比如,在教学《我的家乡》一课时,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家乡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到家乡的美丽和珍贵,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生活的情感,同时也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的认识。
五、通过写作,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教学中,写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写作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渗透德育教育。
比如,在教学《我的梦想》一课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梦想的文章,让学生在表达自己梦想的同时,也加深学生对人生价值和追求的认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敢追梦的品质。
总之,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多种方式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在语文研究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
德育的渗透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尤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更是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
案例一:启发学生的思考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通过精心选取的教材、故事或诗歌,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例如,在讲解一篇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物行为。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社会责任感。
案例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合作研究是促进学生德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例如,在研究小组内进行文学作品赏析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共同合作,互相研究、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案例三:引导学生正面情感的培养
语文课堂教学可以通过诗词、文学作品等方式,引导学生正面
情感的培养。
例如,在研究一首优秀的诗词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
诗词的意义和情感表达,引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追求。
通过
培养学生的美感和情感,增强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情感修养。
案例四:设置道德情境引发反思
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中设置一些道德情境,引发学生的反思和
讨论。
例如,在讲解一篇故事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伦理问题,要
求学生思考并给出自己的观点。
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意
识和价值观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举例以上,通过这些案例
可以看出,在语文课堂中,德育渗透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营造适当的
情境。
只有在合适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德育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惯。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案例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案例语文学科在德育渗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语文教育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情操。
下面将通过几个案例来说明语文学科德育渗透的具体实践。
首先,语文课堂上的文学作品阅读可以成为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
比如,通过阅读《红楼梦》,学生可以感受到贾宝玉的痴情和林黛玉的忠贞,从中领悟到爱情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
而通过阅读《荷花深处》,学生可以体会到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从而培养出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对美好事物的敏感。
这些文学作品中蕴含的道德情操和人生哲理,都可以通过语文课程传递给学生,渗透到他们的心灵深处。
其次,语文学科的写作教学也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更可以培养出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品德。
比如,在写作《我的家乡》这样的作文时,学生可以通过描述家乡的美景、乡亲的淳朴和家乡的变迁来表达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家乡人民的热爱,从而培养出对家乡的感情和责任感。
在写作《我的梦想》这样的作文时,学生可以通过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期许和对社会的贡献来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这样的写作教学,语文学科可以在学生心中播下良好的道德种子,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茁壮成长。
最后,语文学科的课外阅读活动也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阅读一些启发思考、陶冶情操的优秀文学作品,比如《小王子》、《悲惨世界》等,通过这些作品的阅读,学生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友情的珍贵和人性的复杂,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教育。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比如义工活动、社会实践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参与,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助人为乐的快乐和奉献的意义,从而培养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在德育渗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文学作品阅读、写作教学和课外阅读活动等多种途径,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案例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案例语文学科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语言知识和文字表达能力,更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使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语文学科德育渗透的一些案例。
首先,语文课堂上的阅读教学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
通过精心挑选的优秀文学作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进作品中的人物世界,感受作品所传达的人文情怀,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品德修养。
比如,在《红楼梦》的阅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品德特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谛,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人文素养。
其次,语文课堂上的作文教学也是德育渗透的重要环节。
通过作文教学,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一些感人的故事或者是发人深省的文章,让学生在写作中思考人生、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品德修养。
比如,教师可以布置“感恩父母”、“助人为乐”等主题的作文,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生活中去感悟亲情、友情和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奉献精神。
再次,语文课堂上的诗词教学也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感受到诗词的美和情感的深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诗词中的高尚情操和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品德修养。
比如,在学习李白的《将进酒》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悟诗中的豪情壮志,让学生在诗词中感悟到人生的豁达和豪迈,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人文素养。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品德修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资源,让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的方方面面,使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案例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案例语文学科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更是道德品质的塑造和提升的重要途径。
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语文学科德育渗透的案例。
首先,语文课堂上的阅读教育。
在语文课上,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优秀文学作品,通过学生阅读这些作品,引导他们在情感、思想、态度等方面得到熏陶和提升。
比如,可以选择《小兵张嘎》《红岩》等作品,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作品,了解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和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修养。
其次,语文课堂上的写作教育。
写作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而写作中的作文更是可以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
老师可以布置一些关于品德、友情、亲情等方面的作文题目,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思考和表达自己对这些价值观念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思考和感悟道德,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再次,语文课堂上的诗词教育。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智慧,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让学生在欣赏诗词的同时,领悟其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比如,可以选择《诗经》《唐诗宋词》等经典诗词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欣赏诗词的同时,感悟其中的仁爱、忠诚、孝道等道德情感,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最后,语文课堂上的言语教育。
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言语的运用,而言语的运用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内涵。
老师可以通过教学生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引导他们在交往中注重礼貌、尊重他人,培养学生良好的言语修养和人际交往能力。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案例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语文课堂上的阅读教育、写作教育、诗词教育和言语教育,可以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人格。
这些案例不仅可以在语文学科中得到体现,也可以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得到贯彻和落实,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此,教师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德育渗透,不断探索和实践更多的案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案例(合集五篇)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案例(合集五篇)第一篇: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案例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案例语文课上,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永远的学校》。
这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当拿到教材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就是将课文第二单元的内容提前到开学初来学习,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尊师爱师的德育教育。
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记忆最深刻的是课文第三小节有这么一段‚老师——绿叶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给你你唱歌,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
‛我当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孩子们,你们还记不记得老师什么时候是‘疲倦’的呢?同学们顿时变得很安静,我有点失落。
过了一会儿,一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记得上个学期的一天,你本来就有两节语文课,但是那天刚好老师外出,由您来代课,那天你上了四、五节课,而且还要管理班级,我觉得那天你特别的疲倦。
‛听到他的回答,我特别的惊讶,没了任何言语,有的只有红红的眼眶,天哪,孩子还能这么清楚得记得是哪天,当时是怎样的情况,着实让我感动不已。
接着,又有同学发言了,‚老师,您每天第一个到教室,也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您每天都特别的疲倦,我多想为您捶捶背呀!老师,您辛苦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同学们似乎懂事了不少,下课了,‚老师,我为您捶捶背‛吧;作文里,‚老师,我不再惹您生气了,我知道您也是为我好。
‛……【案例思考】通过抓住课文里的重点词语对学生进行‚感受老师的爱,回报老师的爱‛的教育还是显现出了一定的效果。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课程标准》的这一理念,强调了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渗透德育教育。
作为一个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也在思索怎样在语文学科中合理、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
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坚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挖于‚深‛处。
可以说,语文课本是最好的德育教材,我们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渗透德育,在学生的心灵播下适应健康发展的种子,但是要能做到这一点,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如,本课中就可以挖掘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抓住‚疲倦‛,让学生感受老师的辛勤,从而培养学生要感受、感谢老师的爱的思想情感。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案例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案例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既是一个很传统的话题,又是在当前课改形势下一个崭新重要的课题。
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语文德育渗透案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语文德育渗透案例篇1在教学《飞夺泸定桥》时,先让学生查资料理解背景,再引导学生读题目,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要攻取泸定桥,那么怎样攻取呢?“飞”、“夺”过程中,红军遇到哪些困难,他们怎样面对困难?怎样克服困难?为什么会取得胜利,红军的胜利证明了什么,读后有什么感受?设计提出这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
再播放电视录象《飞夺泸定桥》,让学生感受当时战斗的激烈,壮士们的英勇气概,和大无畏精神,给学生感性的认识。
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思考红军遇到困难,为什么能表现的男那样勇猛,那样无畏?思考是一种什么精神促使他们不怕牺牲,夺取胜利的。
这样既利用教材让他们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又受到缅怀先烈,珍惜幸福的教育。
语文德育渗透案例篇2在教学《我爱这土地》时,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读题。
问:作者深爱这土地,说明了什么?他为什么要深爱这土地?不用多说,学生肯定被作者的主义情感打动。
接着时代背景的介绍,问:1937年至1945年在我们的国土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日本侵略者在我们的家园都干了些什么?从学生的神情上便能感受到他们对侵略者的憎恨,学生的爱国情感进一步得到加深。
语文德育渗透案例篇3教学《示儿》时,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脍炙人口的爱国诗句,从而理解诗人陆游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道德观、生死观、荣辱观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让他们的人格逐渐完善,成熟起来,明白要怎样,做什么样的人的深刻道理。
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
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做好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工作。
语文德育渗透课例三篇
德育渗透课例—----—-—五年级上册古诗《游子吟》教案朝阳中心校张瑜教学目得:1。
使学生了解古诗内容,感受母亲博大得爱,展开想象,初步体会诗人所表达得情感.2、理解诗句,培养自学能力。
3. 有感情得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
4. 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教学重点: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语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得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课前准备: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软件.课时安排: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情引趣同学们,您们听过这首歌不?《世上只有妈妈好》就是呀,母亲得爱,就是神圣而伟大得,古今中外,好多诗人都满怀真情,写出好多赞美、讴歌母爱得诗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母亲得古诗-—《游子吟》。
二、学习《游子吟》1、教师范读: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写得这首《游子吟》。
2、今天请同学们按――“五读学诗法"自学本诗。
附自学提示:步骤要求方法(1)朗读读全诗注意读音(2)细读懂词义瞧注解(3)译读直译每行诗意(4)通读串诗意意会、串讲全诗(5)品读悟情境品评、领悟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五读学诗法”自学本诗。
3、好,自学到这里。
①指名读;生齐声朗读全诗,注意停顿、读准字音。
②结合齐读情况,指导读准字音、停顿与重音。
4、学生讨论对诗中词意得理解:5、把上述词意带入诗中,说说每行诗句得意思就是什么。
(同桌互说互听,再指名说给大家听。
)6、指名朗读全诗并说说全诗大意。
小组讨论全诗意思,再推荐代表在全班说,注意词序得变通、句意得完整、过渡衔接与语气得把握。
7、总结全诗,体会作者得思想感情。
您觉得这首诗怎么样?哪里写得好?请您谈谈自己得瞧法?①通过读这首诗您能体会到作者当时得思想感情不?②作者对母亲怀着怎样得思想感情?③下面请同学们瞧一段古诗赏析,相信您会对作者及这首诗得理解会更加深入!8、练习诵读全诗、齐声背诵这就是一首母爱得颂歌。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
德育渗透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展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价值观念。
下面是几个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渗透案例。
爱护他人的案例
在语文课堂中,老师可以设计相关的读写活动,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的情感和需要。
例如,通过读书、讲故事或观看短片,让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相互依赖。
在写作活动中,鼓励学生写下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友善互助的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关怀他人的精神。
学业上的勤奋案例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提供一些优秀篇章的阅读材料,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优秀之处。
通过展示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动力。
同时,在写作过程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不断努力,追求完美,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乐于助人的案例
在课堂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合作,如小组讨论、合
作写作等活动。
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团结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通
过这样的合作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尊重他人的案例
在语文课堂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和意见。
通过讨论和辩论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并能
够用理性和客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培
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以上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德育渗透案例。
通过这些案例,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积极价值观念,为他们的成长
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教案优秀8篇
一年级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教案优秀8篇德育活动课教案篇一班会目标1、正确认识自己所背负的压力,初步形成主动磨练自己的意识。
2、树立自强进取的信念和信心,培养勇于承受压力的能力和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让学生初步形成主动磨练自己的意识,培养勇于承受压力的能力。
班会形式故事交流、学生讨论、励志名言交流、宣誓、合唱班会准备1、要求全班学生对“如何对待压力”先做一定思考。
2、制作课件。
流程及内容第一个环节:导入通过埃及的一个古老的传说引入。
(明确:人要生存就必然担负着许多责任和压力。
)第二个环节:看动画《蜗牛与黄鹂鸟》听歌曲。
要求同学们据动画中的一些启示去归纳出自己的答案。
第三个环节:展现三个小故事。
学生提供其他的故事,互相交流故事中得出启示。
(明确:前进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要有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的意识。
)第四个环节:念念励志名言。
(为自己提供座右铭,为自己打气。
明确:应正确对待压力。
)第五个环节: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小结。
(反思自己的做法,并改进)第六个环节:共同宣誓(班级励志,互相鼓励,化压力为动力,促进自己追求理想。
)第七个环节:播放周杰伦的《蜗牛》。
全班同学合唱。
第八个环节:班主任讲话,总结。
班主任寄语同学们,雄鹰到达金字塔顶尖,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飞上去。
而蜗牛肯定只能是爬上去。
从底下爬到上面可能要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一年两年。
在金字塔顶端,人们确实找到了蜗牛的痕迹。
我相信定不会一帆风顺地爬上去,一定会掉下来再爬、掉下来再爬。
但是,同学们所要知道的是,蜗牛只要爬到金字塔顶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它收获的成就,跟雄鹰是一模一样的。
只要你上去了,就足以给自己留下令生命感动的日子。
如果我们的生命不为自己留下一些让自己热泪盈眶的日子,你的生命就是白过的。
人生是一个背着“壳”前行的过程。
不管壳有多重,希望同学们能够像蜗牛那样,化压力为动力,凭借自己的执著和自强,爬上自己心中的金字塔。
德育课的教案篇二课题:学会宽容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明确对别人宽容的重要性,了解宽容的原则。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案例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案例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日常教学中,将德育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通过几个案例,探讨初中语文德育的渗透方式和实践效果。
案例一:《小王子》的爱与善在语文课上,教师选取了《小王子》这本经典的童话故事给学生们进行阅读。
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王子的爱与善的主题。
学生们通过阅读故事中小王子的经历和教训,感受到了爱的力量和善良的力量。
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待他人的爱和善的体验,并结合生活实际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方法。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们不仅仅掌握了故事中的语言知识和阅读技巧,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了心灵的洗礼。
他们明白了爱与善是处世之道,学会了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并将这种品质贯彻到自己的生活中。
德育与语文课程的结合使学生们在学习中获得了全面的成长。
案例二:写作中的情感表达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选择一个与自己有关的真实情感事件,并进行写作表达。
学生们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倾诉自己的内心思想和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并培养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
例如,一位学生选择了和好友的争吵作为写作题材。
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在作文中描述了自己当时的情绪和内心的挣扎,以及最后通过沟通和理解而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这样的写作实践,学生学会了关注他人的感受,尊重他人的意见,培养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这种写作方式也使他们对自己的情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助于他们的情绪管理和情感培养。
案例三:文学名著的道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选取一些经典的文学名著来进行德育渗透。
例如,在教授《红楼梦》时,教师可以结合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通过对贾宝玉的放荡和贾母的智慧进行对比,学生们可以理解到虚荣、放纵会带来痛苦和败坏,而智慧、宽容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
运用语文课例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那 么 , 何 在 语 文教 学 活 动 中 进 行 德 育 渗 透 呢 ? 面谈 谈 产 生 感 受 , 情 感 上产 生 “ 情 ” 共 鸣 , 性 情 得 到 陶 ) 灵 如 下 在 移 和 使 台,
几 点体 会 :
一
魂 得 到净 化 ,从 而 摒 弃 消 极 颓 废 的情 感 ,吸 收健 康 积 极 的 情 感 , 得哲理美的享受。 获 情 绪 感 染 发 掘 教 材 中 的情 感 因 素 , 注 情 感 , 倾 以情 感 人 , 就 是 要 这 四 、 格 感 化 人
洛城 闻 笛 》 谁 不 为 诗 人 那 种 伤 时 、 家 的 真 挚 情 感 而 震 撼 心 如 , 在备 课 《 浒 》 , 了 让 学 生 了解 欣 赏 到 更 丰 满 的人 物 , 思 我 水 时 为 扉? 形 象 , 体 验 ” 更 多 的 人 物 角 色 , 把 九 年 级 上 册 附录 中有 关 “ 到 就 因此 , 们 教 师在 教 学 时 , 果能 绘 声 绘 色 描摹 出 作 品 的 《 提 辖 拳 打 镇 关 西 》 精 彩 片段 作 为 阅 读 课 文 来 赏 析 。 在 讲 我 如 鲁 的
厂 教学J教 海 泛 舟 中学 .
Hale Waihona Puke 运 用语 文课例对学生进 行“ 德育渗透"
口 廖 信 义
语 文 教 学 的 本 质 和 主 题 是 传 授 语 文 知识 , 练 语 文 能 力 。 道 路 中 , 坦 然 面 对 生 活 中 的挫 折 , 笑 对人 生 。 训 要 要 因 此 , 教 学 中 , 们 教 师 应 把 学 生 带入 作 品 的 特 定 情 景 在 我 认 理 中 从 透 的 一个 重要 渠 道 。 传 授 知识 和 技 能 的 间 时 , 学 生 进 行 德 之 中 , 识 到 情 寓于 “ ” , 而 产 生对 客 观 事 物 的 肯 定 或 否 在 对 定 的 审 美 态 度 或 审 美 评 价 , 像 喜 亦 喜 , 忧 亦 忧 ”在 心 理 上 “ 像 , 育 教 育 , 他 们 具 有 良好 的 心 理 品 质 , 尚的 道 德 情 操 。 使 高 由于 语 文 学科 自身 的 优 势 ,语 文 教 学 也 是 对 学 生 进 行 德 育 渗
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案例
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案例一、教学目标与内容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入门的语言文化课程,不仅仅是学习语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更是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将德育渗透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得到德育的熏陶和引导,是语文教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案例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节“野花的坚韧”为例,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了充分准备,包括课文的背景知识、语言知识和阅读策略,以及与德育相关的素材和教学资源。
2. 教师准备了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或实物等教学辅助工具,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一篇记叙文《野花的坚韧》,在介绍课文的背景知识的对学生进行预热,引起学生对野花坚韧不拔的好奇心和思考力。
2. 课文学习在对课文的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进行讲解后,教师通过朗读课文、讲解课文内容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结构,并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
3. 德育渗透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注重挖掘课文中的德育内容,例如野花坚韧的品质、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等,并通过学生的阅读活动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这些品质在自己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
教师还通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与学生共同发现和品味野花的坚韧之美,引导学生在课文学习中渗透学习坚韧的品格。
4. 课堂活动在课文学习集体讨论环节,教师设计了一些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模拟野花的坚韧品质,感受坚韧的力量,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自身的坚韧品格。
5. 总结和反思在本节课的总结部分,教师通过和学生一起总结课文内容和德育渗透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收获和感悟,从中得到德育引导和熏陶。
四、教学效果通过此次教学过程,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通过课文中野花的坚韧品质,感受到了坚韧的力量和美丽,同时也得到了坚韧品格的熏陶和引导。
三年级下册语文德育渗透课例
三年级下册语文德育渗透课例第一篇:三年级下册语文德育渗透课例三年级下册语文德育渗透课例三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尊重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多元反应,让学生自读感悟,自我探究。
通过读一读、演一演,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德育目标: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感受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图文对照,初读感知。
师:伴随着悦耳的铃声,我们又要开始了新的学习、新的探索。
通过以前的阅读,我们认识了许多英雄人物,如英勇的狼牙山五壮士、视死如归的刘胡兰、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他们都是普通战士,但他们都具有坚强的意志、崇高的信念。
今天,我们要了解的,也是一名军人的故事。
他,堪称“军神”。
1.课题让你想到什么?2.浏览课文,想一想,谁是“军神”,文中讲了他的什么事?二、直奔中心,理清脉络。
1.看图,请你用一句话说说画面的内容。
2.交流并出示: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不是普通的军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抓中心句突破全文3、学生提出问题: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4.过度:沃克医生为什么要称刘伯承为“军神”呢?(出示问题)相信大家也有这样的疑问。
那就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寻找答案。
三、抓住关键,读中感悟。
1.(出示: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不是普通的军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你有什么疑问吗?2.生交流:为什么称刘伯承为“会说话的钢板”?3.理解“钢板”,钢板有什么特点?(说明刘伯承意志坚强)4.文中哪些词句具体反映了刘伯承有坚强的意志?四、深入探究,体会中心。
师:对刘伯承这样特殊的病人,沃克医生也是第一次遇到。
文章从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过程中,对沃克医生的神态和语言作了大量细致的描写,让我们一起找出这些语句,体会一下沃克医生当时的感受。
出示幻灯(重点摘出沃克医生的“四句话”,指导朗读)1、“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惊疑)2、“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珠,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怀疑)3、“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课例
红星中心小学张丽丽
学生素质的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是前提,是关键。
语文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
“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
”,精辟地揭示了语文教学和思想道德教育之间的本质联系。
语文教学在德育教育方面发挥着得天独厚的作用。
《全日制小学教学大纲》提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
”因此,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使之“入于学生之耳,根于学生之心,导于学生之行。
”合理利用教材教书育人很重要。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严密筛选的。
在题材、体裁、思想内容、知识结构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目的性、目标性。
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道德情操、思想行为也会潜移默化受到影响。
语文教师如何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如何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做到“文道合一”,实在是一门值得探讨的艺术。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教学中要注意有机的结合,巧妙地渗透。
下面以小学二年级《美丽的公鸡》一课为例。
在当今社会中,经济发展快,物质日益丰富,一些崇尚金钱,盲目攀比的思想影响着孩子们,学习本文的目的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美丑观念,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二年级的孩子们价值观还没有形
成,他们是否能明辨是非、美丑、善恶,更显尤为重要。
教学设计时,我准确把握快乐读书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学生形成独立阅读能力而加设的‘桥梁’”这一主旨,从学生的学设计教学过程,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树立大的语文观。
教学目标:
1.多种方式朗读课文,明白“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还要看能不能帮助人们的事”的含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2.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品味课文语言美。
3.认识10个生字,1个多音字。
教学重点是:读懂公鸡对美的认识的转化过程。
教学难点:体会老马的话,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美。
教学运用以自读为主,感受读书乐趣的教学策略,力求通过形成丰富,个性纷呈的朗读引领学生从整体出发,围绕“美”字,从现象看到“美”的本质,设计了四大教学流程。
一.未读此文,先有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讲课伊始,我出示的自制的幻灯片,及文中插图。
让学生通过观看文中的插图,猜想小动物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产生兴趣,并急于想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带着更多的猜想走进课文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明学法。
这是一篇以对话为主的短文,非常适合朗读,我以读带动全篇,
采取自由读,轻声读,默读,合作读等多种形式,多层次的读,使学生获得读书的乐趣。
具体做法:
1.初读读正确,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请教同桌,也可借助工具书解决。
2.再读,读通顺,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三默读,汇报读懂的内容。
反馈对读文中产生的疑惑,有了前面的朗读,学生会进一步提出一些有深度的问题,如:为什么公鸡不和别人比美了?老马说的话是什么意思等。
在此,我引导:有疑问怎么办?交流中让学生明白,朗读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4.再次读文,解疑惑。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通过四次不同层次,由浅入深的读文,读懂了课文,明白了公鸡为什么不和别人比美了,也会体会到了美不美不光看外表,还要看能不能帮人们做事的道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在敢想,敢说,敢问中,学生自然会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
三.研读课文,悟“美”意。
本文的重点和关键是公鸡心理变化的过程,教学中我这样引言:老师很为同学们这么快就把课文弄懂感到高兴,你们很了不起。
文中对小动物的描写更是形象你最喜欢文中对那个小动物的描写,愿意试着读读吗?学生很快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角色,绘声绘色的朗读起来。
汇报中,互相评价,体会到了要抓住重点词来朗读的方法。
体验角色中,学生加深了对公鸡,啄木鸟、蜜蜂、青蛙、老马的认识,一步步走入了文本,也走入了人物内心。
为了使文章的主题得以提升,我引
导“文中共描写了五个小动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孩子们在朗读中积淀的语言和情感一下子释放出来,将美内化,大胆的表达自己独立的见解。
如:我喜欢蜜蜂(啄木鸟,青蛙)因为他们勤劳,虽然外表不美,但心灵美。
我喜欢公鸡,因为这只外表美丽的公鸡,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认真改正缺点,帮人们做事,这是一只真正美丽的公鸡等。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在此环节中,学生读中感悟,读中品味,读中升华。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个性化的评价,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体会到美不仅在外表,更在于内心,在于奉献的情感,树立正确审美观。
通过上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读书过程,初步落实初读,研读,理解,感悟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独特感受,让学生自我构建,学会阅读。
通过个性化的朗读,评价,对语言材料进行升华。
我只在关键处引导,点拨,把大量的时间,空间都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自主交流,自悟表达中体会“美”的含义,在扎扎实实的读的讲练中提高语文素养。
四.拓展延伸,到课外
为拓宽“美与丑”的主题,我引导学生将这篇童话改编成自己喜欢的形式,比如:课本剧,诗歌,童谣,评书,快板等。
在此环节中,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开放和利用了课程资源,为学生创造了语文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创编这种活动,提高运用语文的技巧和能力。
当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改编童话并展示后,我由衷发出感叹!
是啊!真正的美,在于内心,在于奉献。
无私奉献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我们身边,就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你能说出来吗?学生说出了很多,如:爸爸,妈妈,清洁工,农民,包括这次最牵挂人心的四川地震。
于是我借助多媒体,图文并茂引导学生读四川发生大地震,广大官兵,消防员,志愿者救助受伤者的故事。
并谈出自己读故事后的感受。
再配上《生死不离》,让感人的旋律触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感情升华,此时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语,道出了对美的深刻认识。
有的学生眼含热泪。
让我不由赞叹:这是你们奉献给灾区人民最好的礼物。
人说“大爱无形”相信有了这么多甘与牺牲,默默奉献的人们,四川人民一定会站起来,我们的祖国也会更强大。
在读好原文,积淀语言,悟得规律的基础上,我进行这样的延伸运用,更激发了学生奉献之心,将“美”进一步升华。
总之,我觉得这节课的设计,能体现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会和理解”的这一课程理念,实施了略读课文“以读为主,略而不简”的教学策略,学生在理解,感悟,品味,积累中挖掘语文的语言因素,把语文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达到了学习此文的最终目的。
201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