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诗意语文教师
追求更高的教学境界—诗意语文
追求更高的教学境界—诗意语文朱慧婷诗意,是一个教师来自内心深处的精神追求,是教师内在修养的自然流露。
教师的诗意,在于真心关注和热爱教育,在于富有激情充满真情,在于从平凡的教育生活中看到精彩、看到学生内心深处的感受和需要、看到教师在促进人的成长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当教师以欣赏者的心态看待自己的工作的时候,看待学生的生命之树神奇成长的时候,当教师把批改作业、认真备课当成一项事业的时候,教师这一职业也便赐予我们诗意。
教书育人是学校肩负的根本任务,而教书育人的根本渠道在课堂,而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不仅是一门塑造心灵的学科,而且具有特强的人文性和情感性,是一种雅致的文化,一块滋养心灵的沃土,一种洗尽铅华超越现实的精神享受,浸透了浓浓的诗意。
没有一门学科能像语文文本那样包罗万象又体察入微,一篇篇纯正的文字,流淌指间,是一股浓的诗意。
语文有三个层次: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化,其共性是“语言”。
叶圣陶先生把读书称为“美读”,可见语文教育本身就是有诗意的。
语文教育就是发现美、感悟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课程,是诗意的课程。
语文教育的灵魂就在于“情”字。
阅读“披文以入情”;习作“情动而辞发”。
情感是语文课堂的灵魂。
一个语文老师总是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创设教学情境,准确把握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轨迹,并以自己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
使学生将自己的人生体验、情感与课文交融在一起,从而实现师生情、作者情的情感交融。
和谐共振。
学生在课堂中,与老师、与同学、与文本实现真正的意义的自主对话,从而让那种源于儿童本性的真情在课堂中汩汩流淌。
教学中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
让学生心中有情、脑中有景。
在此情此景中感悟、理解所授知识。
能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将学生带进自己事先预设好的教学场景中。
使课堂教学出现激情之处见师生激情,高亢之处见师生高亢、悲愤之处见悲愤、欢喜之处见快乐。
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了学生的参与面,使学生乐于参与、有兴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从中有所感、所悟。
做一个美丽的诗意的语文教师
做一个美丽的诗意的语文教师小时候,总觉得语文教师应该是美丽而诗意的。
但当亲身历经了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后,心中的信念倒有些支离了。
在现今这个充杂了许多喧嚣的教育环境里,怎样发挥语文教师的独特作用,让学生从老师的言传身教中多一些精神的滋育,多一些有益的启发呢?一、生活中,做一个知性、豁达的人当前,社会对语文教学褒贬不一,自己在工作中也碜杂着些许困惑与无奈,真可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然而,若做教师的我们都无法静下心来,呈一湖澄明于心中,又怎样去指引学生挖掘生命的清泉,荡涤心灵的浮躁呢?所以,学会做一个知性、豁达的人很有必要。
而坚持阅读是一种捷径。
阅读中,我时常感佩于一种情形:主人公命运多舛,几经痛苦磨砺,却依然坚持趟过艰难,活出了一份矜持与高贵。
是啊,这不就是一种知性之美吗?看淡自己,置身于生活之中,心中有爱,却不求爱的回报。
这种人对人生有着极为豁达的态度,容忍生命的苦难而不消沉,感悟生命的短暂而不悲哀,享受生命的欢娱而不奢侈。
二、课堂上,做一个美丽的诗意的教师从教以来,经常思考一个问题:语文到底是什么?经年讲台的耕耘,觉得她应该是沿着文字的小路一路走来,趟过文学的溪流,走向文化的旷野,最终通往文明的殿堂。
她同时还应该是一种素养,一种情怀。
而这些,对于年少的学生来说,必须通过教师的诠释,尤其是课堂的生成,才能领悟。
1.让课堂成长出语文的葳蕤记得,曾经观摩过曾文彦老师执教的一堂《紫藤萝瀑布》,随着曾老师课堂的深入,一份教学的热情,一种知性的激情在心中激荡,不由产生了必欲言之而后快的冲动。
时隔多年,依然觉得这堂课上得很美。
本节课,首先美在教学中呈现出的语文味。
曾老师以声情并茂的范背,自然地把学生的身心引入到一种对美的渴望与欣赏中,这样的开课方式本身就展示了语文的魅力。
当然,语文课的真正魅力应该由师生共同演绎出来。
敏慧的曾老师深知这一点,所以,她只把范读作为引子,而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畅意阅读中,进一步感悟美,并相互感染、醺陶。
让每一个学生激情飞扬——诗意语文教学初探
追寻语文课 的诗意 , 就是追 寻艺术化 的教学境界 , 就是 让 每一 个 儿 童 都 能 捧 出心 中藏着 的那 串彩 色 的
梦, 那梦就是诗。因此 , 教师要竭力从各个侧面, 各个角 度, 通过各种方式 、 途径去引导学生浮想联翩 , 这是一 种既有生命的价值引导,又有师生共同的情感体验与 交流 , 一种充满美感的诗意境界。 1.研读
科马洛夫与女儿诀别 的那段对话 ,并选择 了极有渲染气 氛的音乐 , 引领学生朗读 、 感悟和体验 。学生一次次和文
本进行亲密接触, 就一次次走近了父亲 , 一次次感受父亲 高大的形象 , 一次次体验到那悲壮的、 崇高的情 !
2 .揣 意
教学 中 ,教 师要 紧紧抓 住 那 些寓 意 深 刻 、感 情 浓
1. 以“ ” “ ” 情 唤 情 教学情为先 。在学生初 步接触文本时 , 教师就要千 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积极 的情 感 ,使学生 的心神沿着作 者的感情走 向文本情境之 中 ,从 而达到读者与作 者情 感上的和谐共振 , 为进一 步理解课 文 内容 , 在情感上作 出有力的铺垫 。因而作为语文教师 ,应具有诗人 的气
诗意的语文 诗意的教学
阅读写作新教师教学(接上页)中国已经是新中国,而不是半封建半殖民主义的民国。
如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科技发达、国家昌盛、人民富裕,那是不是国民劣根性已经被革新,鲁迅等人提出的的国民性改造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呢?其实,国民劣根性是几千年的封建礼教一代代传承下来又慢慢渗进中国人心灵深处的一种性格,绝不会因为国家政体的改变或者经济情况的转变而从中国人的精神中除去。
鲁迅的改造国民性的号召停留在揭示和批评国民劣根性,却没能改造国民性。
回顾文化大革命就能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人“吃”人的现象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政体的改变而改变。
而阿Q 式的自欺欺人的心态也一直存在于国人心中,比如近年来流行的选秀节目中每次有被淘汰的选手,在离开选秀舞台之前泪流满面的告诉观众自己没有失败、自己还有机会等等,这些话听起来像是鼓励自己的话,其实细分析的话和阿Q 被打了耳光还想着是被儿子打了耳光的那种心态。
作为老阿Q 的后代,现在的中国人也完整的遗传了精神胜利法。
改造国民性这一问题在上世纪20年代被提出,过了将近一个世纪也没有得到本质性的改善。
鲁迅批判讽刺的国民劣根性依然存在,封建礼教的毒害依然影响着国人的思想进而影响国家的发展。
如果我们不会尊重个人的要求就不会追求个人的发展,作为国家的最小单位的个人不寻求发展,国家也就止住了发展的步伐;如果我们沉浸在阿Q 式的自欺欺人的心态中,就发现不了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而沉浸在往日的繁荣中慢慢落后于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
中国人的国民性是几千年的沉淀物,绝不是几十年就能根除的。
鲁迅的作品指出国人性格中的弊端,也指出这笔断不会轻易改造。
改造国民性的任务还需要继续。
参考文献[1]张梦阳.鲁迅在今天的意义〔J/OL 〕.人民网.http :///GB/14759/21867/4951799.html[2]常林.鲁迅文本的时代意义及其解读〔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9月p48-p50[3]常纪.鲁迅国民性批判及其当代意义〔D 〕.长春.吉林大学.2006[4]陶力.鲁迅小说国民性批判主题的建构与发展〔D 〕.沈阳.辽宁大学.2012[5]蒋帅.鲁迅小说人学意蕴浅析〔D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6]靳丛林.竹内好的鲁迅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7]潘剑冰.大先生也挺逗〔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3诗意是语文的本质也是语文的本色,语文教学要富有诗意,这是语文学科特点决定的。
腹有诗书气自华——做一个诗意的语文老师
腹有诗书气自华——做一个诗意的语文老师潘湖小学吴银宽自踏上三尺讲台后,我有幸听过几个专家名师的讲课,从薛法根老师的风趣幽默,到王文丽老师的从容睿智,从王崧舟老师的诗意体验,到陈金龙老师的真情率性,每每我都沉醉在那方字字珠玑、笔笔生花的小天地里,倾慕于他们能运筹帷幄、决胜课堂,让语文的课堂氤氲着一股诗意的芬芳。
我仰望这样的名师,倾慕这样的课堂,每次听完课后总有一股难以抑制的激动之情。
当我兴冲冲地在自己的课堂上“东施效颦”起来,却备受打击,原来简单的效仿是起不到效果的。
这种想要一蹴而就的想法,是多么可笑!名师之所以是名师,这座望高塔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堆砌而成的,他们的成功是由无数次的失败换来的,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见证,并不是朝夕之间即可学成的。
进而,我尝试着走近名师,在他们的字里行间探求真谛。
渐渐地,名师爱书、读书、写书的形象在我心中丰满起来。
他们的教育理想、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执着的课改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震撼着我,其中就有“小语界奇葩”窦桂梅老师。
窦老师每次上公开课都如同准备一顿飨宴,用心地准备各种食材,甚至连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都不放过。
她为了讲好课文《秋天的怀念》,把作者史铁生的全部著作都通读过,并电话访问了史铁生;为了讲好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光是课前的阅读量就相当惊人,有吕厚龙的《告别圆明园》、樊美平的《透过圆明园的硝烟》、李钟琴的《由庚子国难看“愤青”的虚火》以及李大钊等人写的一些现代诗歌等。
名师之所以是名师,源于他们孜孜不倦的阅读,“涉猎百家,博采众长”。
窦桂梅老师就以她的读书经历告诉所有的语文老师一个再朴素不过的真理“要做一个好的语文老师,首先要做语文人,要播撒读书的种子,自己要先做读书人”。
有一个语文老师在他的博客中这样写道:“语文老师应该要求自己做一个‘五一居士’:有一肚子名篇佳作,一手好字,一张铁嘴,一笔好文章,一颗永远敏感而诗意的心。
而‘五一居士’最关键的是‘有一肚子名篇佳作’,这个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一切无从谈起。
诗情教师 诗意课堂 诗化学生
诗情教师诗意课堂诗化学生朱永新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认为:“教育是一首诗,可以是田园诗,可以是古体诗,也可以是抒情诗,有各种各样的情调和内涵。
”那么语文教学更应该是一首诗。
让课堂充满浓浓的诗意,洋溢着诗的浪漫,弥漫着诗的芳香,澎湃着诗的激情,流淌着诗意的旋律。
曾有一位特级教师把自己比做《红楼梦》中的妙玉,把上课比做请学生喝茶。
妙玉从梅花的蕊上收集冰魄雪魂,让那些拥有梅雪精神的诗行,如花蕊雪露静静地溶在用这一方厚土煅烧的中华青花瓷瓮内,在华夏千年的文明之火上,煮一壶茶,请学生静静地品尝。
能够这样想的教师一定是一位诗情教师,她的课堂一定是诗意的课堂,它一定能够感化学生。
其实我们当老师的,也没多崇高的理想,就是想把课教好,能够得到学生的喜爱,就是对我们的最高奖赏。
今天的课上的让自己满意,甚至得意,今天的心情就特别好,回到备课室有的还会眉飞色舞的与同伴分享一下,在这个班没上好,到下一节课赶紧改变一下。
我们老师的快乐和幸福几乎都是建立在学生的快乐和幸福之上的。
争做诗情教师,打造诗意课堂,是我从教以来一直追求的目标,让我的学生在美的熏陶下感受知识的魅力,获得美的享受是我不变的追求。
一、“独辟蹊径”的备课是构建诗意语文课堂的重要环节。
千改万改,育人不改,千变万变,备课不变。
我们要做的其实就是在一个“巧”字上下功夫。
丁榕老师一个学美术的学生在自己当老师的第一节课上能够把诗歌和画画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巧。
《父母的心》一文从结尾的“一家人终于团聚了”中的“终于”一词的意思为切入点,寻找他们都经历了怎样的一波三折就是一个巧。
在市级高效课堂达标活动中,我讲的是《窗》这一课,我设计的导语中有这样一句话:“窗是瞭望的视点,是连接两个世界的通道,让我们透过这扇窗看看窗内发生了怎样动人的故事,窗外又有着怎样精彩的世界。
”学生顺势就去读文章,概括窗内的故事,找出窗外精彩世界的描写。
这也不失一个巧。
像《社戏》一文,直接从文章最后一句入手,“我再也没有看过那夜似的好戏,也再也没有吃过那夜似的好豆了”直接问学生,那夜的戏好看吗?那夜的豆好吃吗?可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学生就特别积极的看原文,从文中找答案,一个问题,轻松的就能把本课的重要知识点全都串起来。
诗意地栖居——语文教师的情怀
意的语文世界里。
放、 百家争鸣的, 让叛逆的声音存 在, 创造的火花迸放 , 寂然的感动 呈现; 而教师经典激情的语言本身 就是一种鼓舞、 一种感染、 一种召 唤。“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练 就闲适恬淡; “ 莫等闲,白了少年
头, 空悲切” 练就惜时如金 ; “ 日 落
语文教师的诗意应表现为诗意的阅读。读先秦古 诗, 可汲如诉之怨情;读诸子散文, 可汲旷古之哲思;读 两汉大赋, 可汲雄浑之气势;读盛唐诗歌 , 可汲意蕴之 空灵; 读南北宋词, 可汲辞章之华美。读书, 不是人在 读, 而是心在读, 是心与心的交融。 此种境界, 不是海水 之静, 不是江水之静, 而是湖水之静,风乍起, “ 吹皱一 池春水,微澜阵起, ” 恰是共鸣所激起的浪花。对世事、 对人生, 我, 对自 有一种灵光闪现的禅悟, 有一种深有 同感的慨叹, 是一种气质与风骨, 是一种历经喧嚣的淡 定, 一种百味酿就的醉甜, 一种世间情态尽数了然于胸 的宽容与敞亮。有感悟于胸, 可以随笔成文, 点缀你纯 净的心空, 无声地飘洒在你的梦中。 语文教师的诗意应表现为诗意的语言。语文的魂
中 教 研 宪
(临沧市教育局教研室 高明翻
教 师。
睿
麟冬
妙, 那入木三分的刻画, 那飘渺俊逸的笔触、 那诙谐幽 默的调侃、那口吐莲花舌绽春蕾般的表达……是语言
的魅力, 更是我们“ 以心验之” 时灵动的勃发。 做语文教
师应该就是一首空灵的诗, 具有深遂幽杳的意境, 蕴含 着 丰富多 彩的感情, 容缤纷多 语言 内 彩, 行云流水。也 许不一定深奥, 但一定隽永; 不一定华彩, 但一定传神;
创诗意的课堂 做诗意的老师
创诗意的课堂做诗意的老师作者:郭凤霞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1年第12期南依石棚山,北枕蔷薇河,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实验中学位于有着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海州。
校园内遍布古树名木,四季鲜花盛开、竹树摇曳,是读书治学的好地方。
学校是市语文学科研修基地,语文组是市先进教研组。
全组共有语文教师35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10人,一级教师18人。
组内名师荟萃,新秀辈出。
王锦起副校长是江苏省特级教师、连云港市中小学名师、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市首届“十、百、千龙头工程”百名教学能手之一,先后获得过省中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市首届中学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苏杨、郭静老师是市“333”工程骨干教师,荣获过市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申平老师荣获过市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多次参加过连云港市中考命题工作;还有教坛新秀张杨、张玫、李服、李明、蔡燕燕、杨惠等,她们也多次面向全市开设公开课,并在省优质课评比、市基本功大赛中获奖。
名师引领建构诗意语文课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
”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中都能孕育出诗意的心境,带着愉悦的心境走进文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在灵感勃发的互动中获得美的享受。
作为市教育局“语文特级教师工作室”的核心成员,王锦起副校长的语文课是开放式的课堂,老师们随时都可以走进课堂听他的课,感受他用诗样唯美的语言演绎课堂,用诗样的精巧锻造课堂,用诗样的意蕴营造课堂,用诗样的激情澎湃课堂的个人教学魅力。
在他的引领下,我校语文教师非常注重课堂诗意的营造,他们或用富有磁性的声音,或用激情而内敛的情感,或用抑扬顿挫的朗诵,或用丰富灵动的体态,营造一种忘我的氛围,让看似平淡的课文语言仿佛忽然有了魔力,磁石一般把孩子的心灵紧紧吸引。
教师们放弃“话语霸权”、“情感霸权”、“价值霸权”,蹲下身来,平视每一个学生,用温暖的眼神关注孩子们敏感的心灵,用真诚的心灵聆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
做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
做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六圩填中心小学韦英巧语文本身就是诗意的,它纵横千古、绵延万里、广袤美丽、多姿多彩。
有令人赏心悦目的山水风景,有让人回味无穷的平凡故事,有荡气回肠的英雄人物,也有动人心魄、刻骨铭心的平凡生命。
留连其间,可提升道德境界,培养审美情趣,启迪人生智慧,丰富文化底蕴。
所以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也应该是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
什么是诗意的语文教师呢?诗意是充满激情的,不仅要有理论的支持,而且要有深厚的文学底蕴,更重要的是人格的魅力。
现在有些小学教师认为,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知识简单,无非就是识字、写字、读文、背诵、习作等,只要是把这些教给学生了,就是把小学语文教好了。
其实不然,小学语文看似简单,可是它包含着丰富的内涵。
语文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具有人文性。
我们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与能力,还有方法与过程,更重要的是情感与态度。
那么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应如何才能做到呢?首先,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应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些小学教师认为,教小学生嘛,用不了很多的知识的,所以不必要再去学习了。
但我认为,一个小学教师虽不能说要通晓天下事,但最起码的文学素养、科学知识、史政、哲学、自然地理常识是应当具备的。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的课文涉及到科学、史政、哲学、自然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如果没有相关知识,又如何能上好这些课文呢?“欲施人于一瓢水,自己应有长流水。
”如今,我们经常在一些语文课堂上看到,学生提出了很多的问题,老师采用的策略通常是“学生问,学生答”。
学生实在回答不了的,把问题留下,课后自己查资料解答。
也许有人说这正是这位老师的高明之处,既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能给课堂留下一个悬念,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课后通过查阅资料又达到拓展其知识面的目的。
然而我认为不完全是,课堂教学是对话的过程,教师应该解答的还是要解答,该告诉的还是要告诉,不能完全交给学生,把一切问题都推卸给学生,身为教师是不负责任的。
诗意的语文课堂呼唤诗意的语文教师
第20卷2006年4月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ihezi University(Philos ophy and S ocial Science)Vol.20Apr.2006诗意的语文课堂呼唤诗意的语文教师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 焦春焕 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的课程,语文的本性是诗意的,语文的活力、灵魂和生命都是诗意的。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首先应是一篇流淌着诗意的散文。
组成语文的材料是诗意的。
每篇文章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写作的人要反映大千世界中纷繁的客观事物,必然在观察、感受、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鲜明态度,用文字真实地表达出来,就是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就是充满诗意的文章。
翻开课本,篇篇美文纷至沓来:柳永长歌《雨霖铃》,阵阵寒蝉,悠悠斜阳,浩浩烟波,好一幅凄恻婉转,柔肠百结的挥泪图;朱自清月下吟河塘,至纤至细,清流月瀑,宛若有灵。
这样的学习材料,充满诗情画意,体现出鲜明的抒情格调,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
这种熏陶不仅有利于语文学习本身,而且有利于学生心灵与人格的健康发展。
语文课的教学对象是富于诗意的。
十七、八岁的学生,个个朝气蓬勃,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他们富于幻想,敢于想象,心中都充满了对美好理想的憧憬,生活在他们眼里是五彩斑斓的。
他们年轻的心里渴望诗情画意的课堂。
诗意的教材和学生期望着的诗意课堂呼唤着诗意的老师。
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有责任、有义务不愧时代的寄托和学生的期望。
我们首先要加强自身修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
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要有丰富的感情世界。
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必须感悟作品中丰富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我们要真爱学生,真倾心于语文,被课文中优美的景物所陶醉、崇高的理想所鼓舞、精辟的见解所折服,以诗性之力扣击学生的心扉,在学生心灵深处弹奏,引起悦耳的共鸣。
我们要学会感动。
感动是挂在心之天空里一抹绚丽的彩虹;是盛开在心灵阳光上的一束红艳的玫瑰;是飞落在心之崖边的一条磅礴的瀑布。
高中现代诗(必备8篇)
高中现代诗(必备8篇)高中现代诗(1)钻研现代诗歌,做一个诗意的教师中学语文教学对现代诗歌的疏远,和当下语文教师不了解现代诗歌有直接关系。
有些语文教师,对现代诗歌的发展状况、流派、创作规律及特点了解甚少,很少研读现代诗人的作品,对现代诗可以说是知之甚少。
课堂上基本不讲现代诗,即便讲,也只会照着教学参考书去解读或者讲解现代诗歌,教师不能提出对诗歌解读后的见解,教师讲得稀里糊涂,学生听得一头雾水,这现代诗歌,怎能让学生喜欢呢?所以语文教师应当钻研现代诗歌,了解现代诗歌的发展状况、流派、创作规律及特点等知识,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水平。
尽管教师的日常工作繁忙缺乏诗意可言,可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缺少诗意的生活是悲哀的,缺少诗意的语文课堂更是不堪设想。
语文教师不必都去写诗,成为一个诗人,而是要让诗歌成为滋润语文教师精神空间的甘霖,课堂上脱口而出的经典诗句,对诗人的准确认识和把握,对诗歌能提出自己独到或精辟的见解,偶尔能写上一两首诗歌,自己的言行举止随着诗人的喜怒哀乐而适当地表现出来。
这些,无疑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而作为教师,要做的就是抛开功利的教学心态,做一个有诗意的教师引领学生在诗歌的殿堂里自由地翱翔。
高中现代诗(2)钻研现代诗歌,做一个诗意的教师中学语文教学对现代诗歌的疏远,和当下语文教师不了解现代诗歌有直接关系。
有些语文教师,对现代诗歌的发展状况、流派、创作规律及特点了解甚少,很少研读现代诗人的作品,对现代诗可以说是知之甚少。
课堂上基本不讲现代诗,即便讲,也只会照着教学参考书去解读或者讲解现代诗歌,教师不能提出对诗歌解读后的见解,教师讲得稀里糊涂,学生听得一头雾水,这现代诗歌,怎能让学生喜欢呢?所以语文教师应当钻研现代诗歌,了解现代诗歌的发展状况、流派、创作规律及特点等知识,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水平。
尽管教师的日常工作繁忙缺乏诗意可言,可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缺少诗意的生活是悲哀的,缺少诗意的语文课堂更是不堪设想。
“诗意语文”
“诗意语文”诗意语文,是一种让人感受到文学艺术与语言美感的阅读体验。
它不仅仅是一种语文学习的方式,更是一种情感与美感的传达方式。
通过诗意语文,人们可以感受到文字的韵律、音韵、意境和情感,增强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和深度,激发学生对语言和文学的兴趣与热爱。
诗意语文的特点在于它超越了单纯的语文学习,更注重情感的表达和心灵的共鸣。
在诗意语文的世界里,文字可以有如音乐般的流畅和优美,可以有如画作般的丰富和生动,可以有如情感般的动人和感染。
它让人们不仅仅是通过阅读文字去了解知识,更是通过感受文字去感悟生命。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营造诗意语文的氛围。
通过诗歌朗诵和讲解,让学生感受到古今中外优美的诗作,感受到诗歌的韵律美和意象美。
通过朗读经典散文和小说,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和情感的表达。
通过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让学生去感悟人生和社会,增强语文学习的内涵和深度。
通过研讨和互动,让学生去分享自己的文学体验和情感体验,共同营造诗意语文的氛围。
诗意语文的价值在于它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热爱,让他们在阅读中不再觉得枯燥和无聊,而是感受到了知识、情感和美感的魅力。
在诗意语文的世界里,学习不再是一种单纯的任务,而是一种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共鸣。
通过诗意语文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提高自己的审美情操,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的需求。
诗意语文的实施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语文功底,能够深入挖掘文字的内涵和情感,能够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验语文的魅力。
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情感体验,有较强的审美情操和情感表达能力,能够主动参与到诗意语文的学习和实践中。
诗意语文是一种独特的语文学习方式,它与传统的语文学习有所不同。
传统的语文学习更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词语的记忆和句法的分析等。
而诗意语文更注重语言的美感和情感的表达,文字的韵律和意境、情感的体验和表达等。
诗意的语文课堂
诗意的语文课堂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目标的提出,现阶段高中语文诗词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让学生单纯地背诵和默写,更多的是通过对诗词的学习来丰富学生的意象知识,培养学生的精神境界,促进学生创造力、智力和想象力的发展,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
本文为了营造一个诗意的语文课堂,就如何开展高中语文的诗词教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词教学策略在素质教育目标下,教师应该将富有诗意的诗词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欣赏诗情画意的途径和手段。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学习诗词的方法,也可以充分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智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可谓一举夺得。
为了营造一个富有诗意的语文课堂,下面就如何开展诗词教学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策略:一、读诗也读史古代的诗词通常都有其自身所包含的历史背景,要想真正理解诗词所要表现的各种情感,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对该诗词所包含的历史背景进行细致的了解。
现阶段一些流行的经典诗词由于其本身具有文字上的美感,读起来使人感觉非常激荡,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仅仅停留于对诗词表面的理解,而对于诗词背后所隐含的作者的历史背景则视而不见。
这样一来,会使我们很难从意境的基础上了解一个富有浓厚历史背景的诗词。
因此,在高中诗词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这些富有深刻历史意义和丰富历史背景的诗词的理解一定要将读诗和读史结合在一起,即通过让学生在课下提前搜集一些与诗歌内容有关的史实资料,然后让同学们在这个基础上来体会诗歌所要表现的情感和其所营造的意境。
例如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写于曹操在经历官渡之战之后,可以充分表现曹操作为一代枭雄所表现的雄心和壮志。
又如其在定鼎许都后所写的一首《龟虽寿》,将曹操作为一代枭雄所表现出的悲壮和慷慨的感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但是如果学生对于曹操征战这段历史不了解,则很难体会到这两首诗所蕴含的深刻情感。
此外,苏轼的《江城子》,其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语文教师诗意寄语
语文教师诗意寄语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站在讲台上,我的心充满了无限的思考和热情。
我始终坚信,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的使命不仅仅是教给你们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播诗意,引领你们拥抱生命、感悟生活。
诗意,是生活的灵魂。
它是那种纯粹、美好而又富有情感的体验,让我们能够超越日常琐碎的事物,找到内心的宁静和愉悦。
正如范仲淹所言:“只有真正的诗人,才能真正地懂得北京”;而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可以成为那个懂得生活的真正的诗人。
诗意,是情感的表达。
诗歌是一种心的倾诉,是一种内心情感的流露。
学习诗歌,就是学习如何用文字来表达情感,如何真实地对待自己的内心。
因为只有敢于真实地面对自己的情感,才能够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丰富。
诗意,是对世界的观照。
诗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另一番风景,是一种超越现实的境界。
通过学习和欣赏诗歌,我们可以学会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拓宽我们的视野。
所以,无论是走在繁忙的大街上,还是小巷中的清风拂面,我们都应该学会用心去观照,感受那些平凡而又珍贵的瞬间。
诗意,是思想的升华。
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哲理,不仅可以引起我们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等问题的思考,更可以培养我们深入思考的能力。
通过诗歌,我们可以体验到思想的升华和理性的力量,发掘出更多不同角度的问题。
诗意的人生,才能够更加丰富而有意义。
生活是一首诗,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这首诗中的主角。
不管你走在何方,不论你身处何境,都要用心聆听生命的声音,感悟生活的真谛。
用诗意的心态去看待一切,用诗意的行动去面对挑战。
最后,我希望你们能够珍惜每一次课堂的相遇,用心去感受文字的力量,用行动去表达内心的思考。
用诗意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起伏,用诗意的行动书写出精彩的人生。
相信自己,相信诗意,相信未来!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用诗意的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用诗意的笔写下自己的人生篇章!最后,请接受我最良好的祝愿和深深的热情!谢谢大家!。
“以诗为教,以诗化人”——教师诗词素养提升路径探索
“以诗为教,以诗化人”——教师诗词素养提升路径探索摘要:继承和发扬诗教传统,对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可以通过涵养诗心、修炼诗言、化用诗境来提升诗词素养。
关键词:诗教;传统文化;素养;提升一、诗教的功能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流传千年的古典诗词以其强大的凝聚力、旺盛的生命力和无穷的创造力,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融入民族血脉,唤醒文化基因,滋养民族精神,延续文化传承。
中国有关诗教的传统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兴、观、群、怨”等一系列论说,并逐渐形成了“以诗治国”的诗教理念。
继承和发扬诗教传统,对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诗词是最具中华民族语言特色的文体,一直以来在语文课程中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国家教育部从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要求全国所有中小学生的语文都使用统一部编版教材,简称统编教材。
这套教材中大量增加了传统诗词篇目,例如: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古诗词128篇,增加87%。
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增加51%。
新形势下的古诗词教学可以在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吸收传统“诗教”的精髓,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全面提升师生的综合素养,实现“以诗为教,以诗化人”的根本目的。
二、当前诗词教学的现状与思考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提到:现今小学语文课中的诗歌教学普遍比较僵化与琐碎,缺少整体感悟,缺少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滋养。
这种偏向的存在,与过于重视“溯源性审美”,轻视“创造性审美”有关。
诗词教学已成为一线教师的痛点和难点问题。
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模式固化;教师讲得多,学生读的少;机械记忆多,感悟理解少,抄写背诵多,实践运用少;这些都成为阻碍继承和发扬诗教传统的绊脚石。
诗意的教师撑起诗意的课堂
诗意的教师撑起诗意的课堂作者:张洁需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94期摘要:新时期,新的理念;新的课堂,新姿态。
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如影相随。
文章借鉴了前人的教学经验,结合了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诗意”在我的语文课堂“安居乐业”的有效策略,与同行分享。
关键词:小学诗意课堂语文是一门充满感性和人文色彩的学科。
一篇篇涌动着诗情的经典文章传递着真情;流淌着眷恋;彰显着人性;迸发着智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
”可见,语文课堂必须洋溢诗的意境;弥漫诗的睿智;流淌诗的旋律;演绎诗的浪漫。
只有这样,才能使师生在预设与生成中放飞诗情;在文本解读中追寻诗魂;在碰撞与共享中感悟诗意。
教学实践也表明:诗意的语文课堂充满睿智;诗意的语文课堂激发豪迈;诗意的语文课堂超凡脱俗。
因此,让诗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流淌是我们一线教师不懈的追求。
一、搭建诗意的平台一位诗人曾说过:人应该诗意的栖息在大地之上。
那么学生就应该诗意的徜徉与课堂与文本之间。
因此,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叩响孩子诗意心扉的天使,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孩子登攀诗意天梯的人梯。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利用各种资源为孩子营造诗意的氛围,让孩子真实地感受着诗意,享受着诗美,徜徉期间乐不思蜀。
在教学中我强化积累,从我做起,随时记录下富有诗意的语句与孩子分享。
同时,为了帮助孩子养成习惯,我每天安排固定一人将自己收集到的一句富有诗意的句子写在黑板上,供大家反复吟咏,积淀语感。
课前利用一分钟带领大家赏析,互相借鉴,互相启迪。
每当遇到有“以石击石”的火花迸射时,有以“情生情”的心潮相逐时,我都让孩子进行仿写。
读着那些散发着生命色彩、充溢着生命活力作品,成就感油然而生。
为了能给孩子诗意的灵感找到栖息地,我利用板报给孩子提供放飞诗意的空间(偶尔我也赋诗一首),我定期举办诗文原创朗诵大赛。
小作者在镜头面前,豪情满怀、深情呤诵,淋漓尽致地抒发情感,塑造诗意的生活,奏响生命的欢歌!这样的比赛班级内一般至少每月一次,学校至少每学期二次。
教师诗意发言稿范文大全
教师诗意发言稿范文大全
1.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是我的希望和未来,让我用诗意和爱心引导你们成长。
2. 在这个美妙的时刻,让我们一起用心感受诗意的力量,让美好的情感渗透到心灵深处。
3. 在我的教育道路上,我总是希望用诗意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内心,让他们在诗意中成长和进步。
4.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心灵的引导者,用诗意的力量来引导学生走向光明的未来。
5. 诗意是一种美丽而深刻的力量,让我们用它来温暖每个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诗意中茁壮成长。
6.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让我们用诗意的力量来激励学生,让他们在美丽的诗意中坚强成长。
7.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情感和品格的培养,让我们用诗意的语言来陶冶学生的心灵。
8. 让我们一起用诗意的力量来传播爱和温暖,让每位学生在诗意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与美好。
9. 学校是诗意的海洋,老师是诗意的引导者,让我们用诗意的力量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10. 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用诗意的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关爱和祝福,愿他们在诗意中茁壮成长。
师德演讲稿:做个诗意而快乐的教师
师德演讲稿:做个诗意而快乐的教师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做个诗意而快乐的教师》。
教师是引领未来的舵手,是培养社会栋梁的工程师。
而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高尚的师德修养。
而今天,我要强调的是做一个诗意而快乐的教师。
首先,做个诗意的教师,就是要有爱心。
爱心是教师最基本的品质,也是教育事业的根本。
无论是对待每一个学生,还是对待每一堂课,我们都要用爱心包裹。
我们要关爱每一个学生,用心聆听他们的困惑和烦恼,给予他们关怀和鼓励。
只有滋养学生的心灵,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我们才算是一个真正诗意的教师。
其次,做个快乐的教师,就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教育是一项艰巨而神圣的事业,在日复一日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
但是,我们不能让这些困难和挑战打垮了我们的信心和激情。
我们要积极乐观地面对一切困难,用乐观的心态去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只有把教育视为一种生活的方式,把每一次课堂当作一次艺术创作,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快乐的教师。
最后,做个诗意而快乐的教师,就是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素质。
教师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职业,我们要不断跟进时代的脚步,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只有求知的心态,才能成就一份精彩的教育事业。
同时,我们也要用心去关注社会热点,了解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变革,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推动教育进步。
只有不断学习和提高,我们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诗意而快乐的教师。
亲爱的同事们,让我们用爱心、良好的心态和不断学习的精神,做个诗意而快乐的教师。
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将诗意和快乐注入到每一个教育环节中,让学生茁壮成长。
愿我们的教育如诗如画,愿我们的工作充满快乐!谢谢大家!。
做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
做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喜欢语文,首先要让学生喜欢老师。
我的小学经历了几位教师,我暂且不责怪那个年代,但是,教师素质各有高低。
有一个教师,整天的骂骂咧咧,说话冷嘲热讽,土话、粗话口不遮拦。
学生几乎是在驯养中成长的,那么,谁还能喜欢老师,谁还能喜欢语文。
有一个教师,言谈拘谨,幽默风趣,妙语连珠。
在日常的用语中,就能透出他的文学素养,他引用的一句格言,一首古诗,一个典故,一个成语,都成为我们课下效仿的经典。
这个老师看起来有点“文皱”,可是在他的熏染下,我们确实受益很多。
我们感觉到学习语文是最大的乐趣。
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高超的教学艺术。
艺术是技能与智慧的完美结合。
艺术包括处理教材的艺术、课堂设计的艺术、教学方法的艺术、处理问题的艺术,以及语言、板书、操作等艺术。
所谓艺术就不是大众化的,突出的是个性与新鲜。
譬如,同样课前导入,有的教师照本宣科,直扑主题。
而有的教师,总是从儿童的兴趣与认知出发,让儿童渐入佳境。
艺术是不断变化与创生的,一个方法艺术再好,但反复的运用,学生没有了新鲜的感觉,艺术也不能称为艺术了。
我读师范的时候,有一位校长在做报告的时候,很会用词,什么“天高云淡,秋高气爽……”我们起初感到校长很有文采,可是后来发现,每次报告都少不了这几句。
于是,成了我们笑谈时的话柄。
一个充满生机与乐趣的课堂,教师要有好“点子”,这“点子”就是艺术。
同样是组织教学活动,有的教师是简单照搬,甚至是反复操作一个模式。
而有的教师总能创设出富有个性组织形式。
又如阅读方式,如果总是一个模式:复习—导入—学字—读文—作业。
学语文就像走程序,学生还有什么兴趣可言。
所以艺术,是智慧与技能的结晶。
上一节语文课容易,上一节有诗意的语文课不容易。
做语文教师容易,做一个有诗意的语文教师不容易。
诗意的语文课,如同高山流水,春雨缠绵。
诗意的语文课,情景交融,自然流放。
诗意的语文课,师生融洽,兴趣盎然。
诗意的语文教师,充满着自信与关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334-01
我做了8年的小学语文教师,记不清上了多少节语文课了。
我也观摩过形形色色的语文教师和课堂教学,见证了语文教师的感叹、困惑、迷惘、惊喜、顿悟。
我说不清一个语文教师从不懂语文到懂语文,从不会教到会教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滋味。
在课堂大赛的评比中,我曾看到了教师失败的辛酸和成功的喜悦。
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教师真的在教育的旅途中成长起来,不付出艰辛的努力恐怕不行。
有的教师教了一辈子语文,却说不清语文教学怎么教,更不能把赏心悦目的课堂教学奉献给学生”。
有的语文教师虽然年轻,但是能用自己的智慧点燃课堂教学。
于是,我就想,怎样做一个语文教师呢?
新课程来临的时候,我们也参加了理论上对教师多轮的培训,也进行了多种形式研讨与交流。
可是我们的多数课堂涛声依旧,不能不让人感慨万分。
现在,教师牢骚满腹,把矛头指向改革。
而我认为,改革没有错误,问题出现在倡导改革的同时,忽视了教师基本素养的提升。
语文是诗意的语文,一个语文教师也应该是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
什么是诗意的语文教师呢?诗意是充满激情的,不仅要有理论的支持,而且要有深厚的文学底蕴,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力量。
我了解到一些语文教师,除了读教材、备好课外,几乎不再去拓展自己的
知识视野,他们可以说出诸多了理由。
尤其在小学,他们认为语文教学知识简单,无非是识字、写字、读文、背诵、习作等,把这些教好了,小学语文也就不成问题了。
其实,小学语文看似简单,可是它包容丰富的内涵。
语文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人文性。
我们面对鲜活的生命,你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与能力,还有方法与过程,更重要的情感与态度。
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生命成长。
生命的基本要需要是物质与精神。
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我们满足不了孩子的物质需求,那么输入给孩子的精神就显得重要了。
孩子的精神从哪里来,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靠教师人格的影响和人性的发挥。
教师的崇高在于无私的奉献,在于爱心的流淌,在于对孩子的尊重。
“你是快乐的,我是幸福的。
”是一个教师永远追求的教育境界。
语文是富有感染力的学科,如果说一个语文教师,没有丰富的情感,没有优美的语言,没有应变的智慧,怎么能驾驭课堂,怎能让孩子喜欢语文。
一个好的老师应该让学生感到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包括你的外表,你的体态,你的眼神,你的笑脸,你的手势,你的语言……都能给学生心灵的震撼。
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必须有丰厚的文化内涵。
不说通晓天下事理,至少要了解文学、史政、科学、哲学等。
我听到过这样的语文课,课堂中,学生提出了很多疑问,教师采用的策略都是“学生问学生答”。
学生实在回答不了的,把问题留下,课后自己解决。
也许有人说,这恰恰是教师的高明,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而我
认为不完全是。
课堂教学是对话的过程,教师该解答的要解答,该告诉的要告诉。
把一切问题推卸给学生,教师是不负责任的。
从另一角度来看,不得不怀疑,这位教师也回答不了。
如果我们的教师都这样上课,那么我们的教师真是个“大老爷”了。
这个“大老爷”谁都能做。
要想让学生喜欢语文,首先要让学生喜欢老师。
我的小学经历了几位教师,我暂且不责怪那个年代,但是,教师素质各有高低。
有一个教师,整天的骂骂咧咧,说话冷嘲热讽,土话、粗话口不遮拦。
学生几乎是在驯养中成长的,那么,谁还能喜欢老师,谁还能喜欢语文。
有一个教师,言谈拘谨,幽默风趣,妙语连珠。
在日常的用语中,就能透出他的文学素养,他引用的一句格言,一首古诗,一个典故,一个成语,都成为我们课下效仿的经典。
这个老师看起来有点“文皱”,可是在他的熏染下,我们确实受益很多。
我们感觉到学习语文是最大的乐趣。
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高超的教学艺术。
艺术是技能与智慧的完美结合。
艺术包括处理教材的艺术、课堂设计的艺术、教学方法的艺术、处理问题的艺术,以及语言、板书、操作等艺术。
所谓艺术就不是大众化的,突出的是个性与新鲜。
譬如,同样课前导入,有的教师照本宣科,直扑主题。
而有的教师,总是从儿童的兴趣与认知出发,让儿童渐入佳境。
艺术是不断变化与创生的,一个方法艺术再好,但反复的运用,学生没有了新鲜的感觉,艺术也不能称为艺术了。
我读师范的时候,有一位校长在做报告的时候,很
会用词,什么“天高云淡,秋高气爽……”我们起初感到校长很有文采,可是后来发现,每次报告都少不了这几句。
于是,成了我们笑谈时的话柄。
一个充满生机与乐趣的课堂,教师要有好“点子”,这“点子”就是艺术。
同样是组织教学活动,有的教师是简单照搬,甚至是反复操作一个模式。
而有的教师总能创设出富有个性组织形式。
又如阅读方式,如果总是一个模式:复习—导入—学字—读文—作业。
学语文就像走程序,学生还有什么兴趣可言。
所以艺术,是智慧与技能的结晶。
上一节语文课容易,上一节有诗意的语文课不容易。
做语文教师容易,做一个有诗意的语文教师不容易。
诗意的语文课,如同高山流水,春雨缠绵。
诗意的语文课,情景交融,自然流放。
诗意的语文课,师生融洽,兴趣盎然。
诗意的语文教师,充满着自信与关爱。
诗意的语文教师,才华横溢,运筹帷幄。
诗意的语文教师,语言优美,风趣幽默。
最后,祝愿我们都做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用我们的智慧去点燃诗意的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