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上文言文练习
2019-2020年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奇思妙想二十九 《论语》十二章习题精选第二十二篇
2019-2020年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奇思妙想二十九《论语》十二章习题精选第二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下面叙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观沧海》的作者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
B、《紫藤萝瀑布》的作者是著名女作家宗璞。
C、《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籍,是儒家的经典。
D、《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以下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由,诲女知之乎!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C、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的“而”表示转折用法的一项是( )A、曲肱而枕之B、思而不学则殆C、择其善者而从之D、三十而立【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面语句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译文: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对任何事业来说)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C、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感,五十而知天命。
译文:三十岁时有所成就,四十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疑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上天的意旨。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三个人行走,这里面一定有能成为我的老师的人。
【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①《论语》②默而识之③诲人不倦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⑤人不知而不愠A、②shí③huǐ④hǎo⑤wēnB、②shí③huì④hào⑤wěnC、②zhì③huǐ④hào⑤yùnD、②zhì③huì④hào⑤yùn【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面对《论语》十二章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讲的是学习方法,强调温故知新的重要性。
(新)苏教版2016-2017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第1周)组合阅读带答案
2016-2017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第1周)组合阅读【诗词鉴赏】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1—2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阔”与“失”,哪个字更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蜈蚣与蚓一蜈蚣盘旋蚓穴之上。
蚓匿穴中,忽探首拔去蜈蚣一足。
蜈蚣怒,欲入穴,而穴小不能容。
正仿徨①旋绕③,蚓复乘间拔其一足,蜈蚣益怒而无如之何,守穴口不肯去。
蚓遂渐拔其足,阅③一时许,则蜈蚣已无足,身虽未死,而不能转动,横卧于地,如僵蚕焉。
蚓乃公然④出穴,噬⑤其腹而吸食之。
(选自《庸庵笔记》)【注】①仿徨:来回地走而不前进。
②旋绕:环绕。
③阅:经过。
④公然:公开地,毫无顾忌地。
⑤噬(shì):咬。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蚓匿.穴中()(2)蜈蚣怒,欲.入穴()(3)蜈蚣益.怒()(4)阅一时许.()4. 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噬其腹而吸食之.A. 至之.市(《郑人买履》)B. 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C. 而置之.其坐(《郑人买履》)D. 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5.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蚓复乘间拔其一足。
苏教版语文7上文言文解析(带问答题和答案)
【七年级上册】一、文学常识1.文章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周代国名。
履,鞋。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韩非子》是法家的重要著作,韩非非常喜欢用小故事讲大道理,书中许多生动的寓言故事,如郑人买履、扁鹊治病、滥竽充数、自相矛盾、守株待兔等,十分受人喜爱,有些已成为成语。
2.文章选自《吕氏春秋〃察今》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组织编写的论文集。
吕不韦,战国末年政治家。
秦王嬴政年幼即位,尊吕不韦为仲父。
吕不韦执政时,门下有宾客三千,家僮万人。
后因罪被免职,在迁往蜀郡途中自杀。
二、重点字词1.字音遽.( ) 契.( ) 涉.( ) 惑.( )履.( ) 遂.( ) 宁.( )信度.( ) 自度.( )其足 2.词语解释3.一词多义度:自度其足 量长短 而:而置之其坐 连词,表承接 吾忘持度 尺码 而忘操之 连词,表转折 宁信度 尺码 而剑不行 连词,表转折之:置之其坐 代量好的尺码 其:自度其足 代词,自己的 至之市 去,到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代词,他的 忘操之 代量好的尺码 置之其坐 代词,他的 反归取之 代量好尺码 遽契其舟 代词,那 试之以足 代鞋子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代词,他 入水求之 代剑 自:自度其足 自己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臵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 宁.信度,无自信也。
”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履:鞋。
至:到。
之:到……去。
操:拿,携带。
乃:才。
及:到,等到。
罢:散了。
宁:宁可。
无:不。
涉:搭船渡过。
遽:立即。
契:雕刻。
是:这儿。
若:像。
或:迷惑,糊涂。
吾剑之所从坠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自舟中坠于水从取消句子独立性4.通假字•置之其坐坐同座座位反归取之反同返返回三、重点句子①郑人有欲买履者。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与古诗文复习习题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与古诗文复习习题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期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一、阅读《郑人买履》,完成文后问题。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履()②操()③度()④宁()2.翻译: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译文:3.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答:二、阅读《刻舟求剑》,完成文后问题。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涉()②遽()③是()④求()2.分别指出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其.剑自舟中坠于水()②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3.解释下加点的“之”的意思,并按要求归类。
A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B至之市,而忘操之。
C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⑴做代词,代物的:()⑵做动词用的:()4.翻译:是吾剑之所从坠。
译文:5.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答:三、阅读《幼时记趣》,完成文后问题。
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③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④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是()①于.土墙凹凸处(在)②神.游其中(想像)③项为之强.(僵硬)④留蚊于素.帐中(朴素的)⑤盖.一癞蛤蟆也(原来是)⑥鞭.数十(鞭子)⑦以土砾凸者为邱.(同“丘”,土山)⑧鹤唳.云端(高亢地鸣叫)2.解释一词多义:①之时有物外之趣()昂首观之()心之所向()项为之强()②观昂首观之()作青云白鹤观()③以徐喷以烟()以丛草为林()④为项为之强()以虫蚁为兽()⑤故故时有物外之趣()温故而知新()⑥其常蹲其身()神游其中()3.下面的词语大多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请解释它们的意思。
苏教版 七上 语文 选择题
七年级语文复习(选择、文言文对比阅读)1、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3分) ( )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
B.每逢税务大检查,总有一些不法商人随机应变....,弄虚作假,妄图躲过应有的惩罚。
C.如果陈水扁不顺应历史潮流,一意孤行要搞台独,他必将自食其果....。
D.这组艺术复制品,无论近观还是远看,都与实物相差无几,令人叹为观止....。
2、选择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2分)A.应和.(hâ) 浩淼.(miǎo) 澄.清(chãng) 肇.祸(zhào)B.贮.蓄(zhù) 安恬.(tián) 飞漱.(shù) 芊芊..(qiān)C.和煦.(xù) 济.南(jǐ) 积攒.(zhǎn) 霎.眼(shà)D.自诩.(xù) 主宰.(zǎi) 阖.家(hã) 猝.然(cù)3、选出字形有错的一项( )(2分)A.心旷神怡闲情逸致稳丝不动危言耸听B.轻飞曼舞津津有味失魂落魄相提并论C.赏心悦目谈笑风声小心翼翼潜移默化D.一视同人油然而生无拘无束惊恐万状4、下面这个排比句不够完整,填在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____ _____。
A.尊严就是勇猛 B.尊严就是盘旋C.尊严就是飞翔 D.尊严就是羽毛5.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全校学生排列在操场上,人很多,却很整齐,可说是鳞次栉比....了。
B.打假活动是长期的,如果我们稍有放松,假货又会东山再起....。
C. 为了出版这本画册,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休息时间。
D. 在某些党员中还存在着比较浓厚的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的思想意识。
6、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
()A.我们都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切不可袖手旁观....。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 文言文阅读 作业 (10)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8分)重修忠肃于公①墓记[明]陈继儒万历甲寅,武陵杨公,以御史奉命理两浙盐筴,下车武林,首谒于忠肃公墓下,见公祠宇如陋巷矮屋,无论谒者伛偻..几筵。
于是捐俸,命仁和令乔君,纠聚工料,式增廓之,公属陈子碑而记之。
大抵忠臣为国,不惜.死,亦不惜名。
昔土木之变,裕陵北狩②,公痛哭抗疏,止南迁之议,召勤王之师。
虏拥帝至大同,至宣府,至京城下,皆登城谢.曰:“赖天地宗社之灵,国有君矣。
”此一见《左传》,楚人仗兵车,执宋公以伐宋,公子目夷令宋人应之曰:“赖社稷之神灵,吾国已有君矣。
”楚人知虽执宋公,犹不得宋国,于是释宋公。
又一见《廉颇传》,秦王逼赵王会渑池,廉颇送至境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又再见《王旦传》,契丹犯边,帝幸澶州,旦曰:“十日之内,未有捷报,当如何?”帝默默良久,曰:“立皇太子。
”由前言之,公为宋之目夷;由后言之,公为廉颇、王旦,何也?呜呼!茂陵③之立而复废,废而复立,谁不知之?盖公相时度势,有不当言,有不必言者。
当裕陵在虏,茂陵在储,战不可,和不可,无一而可为制虏地也:此不当言也。
公在则裕陵安,而茂陵亦安。
公虽欲调都王④之兄弟,而实密护吾君之父子;乃知回銮,公功也;其他日得以复辟,公功也;复储,亦公功也。
人能见所见,而不能见所不见。
公真古大臣之用心也哉!窃尝谓裕陵之返国,忠肃以谗死,报何居?夫使公功成身退,亦老死故乡耳。
风波之狱构,而岳庙尊;迎立外藩之冤酷,而于墓惨。
公至是一腔热血,始真有洒处矣!今湖山之上,古冢累累,身死名灭,不可胜计。
而东西往来于公之庙门者,登故垄,扫枯松,禁樵牧,哭英雄,又非独侍御杨公一人而已。
特侍御倡俸修墓,毖.勒楹宇,垂百年余,而表章忠贤之典始备,是不可以无记。
(选自《文史合璧明清卷》,有删改) [注] ①忠肃于公:于谦,明浙江钱塘人。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 文言文阅读 作业 (4)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8分)亡友方思曾墓表归有光予友方思曾之殁,适岛夷来寇,权厝.于某地。
已而其父长史公官四方,子昇幼,不克葬。
某年月日,始祔于其祖侍御府君之墓,来请其墓上之文。
思曾少负奇逸之姿,年二十余,以《礼经》为京闱首荐。
既一再试春官不利,则自叱而疑曰:“吾所为,以为至矣,而又不得。
彼必有出于吾术之外者!”则使人具书币.走四方,求尝已得高第者,与夫邑里之彦,悉致之于家而馆饩之。
其人亦有为显官以去者。
然思曾自负其材,顾彼之术,实不能有加于吾,亦遂厌弃不能以久。
方其试而未得也,则愤憾而有不屑之志。
其后每偕计吏行,时时绝大江,徘徊北岸,辄返棹.登金、焦二山,徜徉以归。
与其客饮酒放歌,绝不与豪贵人通。
间与之相涉,视其龌龊,必以气陵之。
闻为佛之学于临安者,思曾往师之,作礼赞叹,求其解说。
而人遂以思曾果溺于佛之说,不知其有所不得志而肆意于此。
以是知古之毁服童.发,逃山林而不处,未必皆精志于其教,亦有所愤而为之者耶!以思曾之材,有以置之,使之无愤憾之气,其果出于是耶?然使假之以年,以至于今,又安知其愤憾不益甚,而将不出于是耶?此吾所以叹天之成材为难也。
思曾少善余,余与今李中丞廉甫晚步城外隍桥,每望其庐,怅然而返。
其相爱慕如此。
后予同为文会,又同举于乡。
思曾治园亭田野中,至梅花开时,辄使人相召,予多不至。
而思曾时乘肩舆过安亭江上,必尽醉而归。
尝以予文示上海陆詹事子渊,有过奖之语,思曾凌晓,乘船来告。
予独痛思曾之材,使不得尽其所至,亦为之致憾于天而已矣。
(选自《震川文集》,有删改)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权厝.于某地厝:停柩待葬B.则使人具书币.走四方币:钱财C.辄返棹.登金、焦二山棹:船桨,代指船D.以是知古之毁服童.发童:未成年的解析:选D 童:秃,此处是使动用法,“使……变秃”。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思曾年少有才,但经历一次次的考试失利后,对自己的才能产生了怀疑,认为自己技不如人,于是延请有才之士想要向他们学习。
(苏教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有答案)
邱升中学2020—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40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
(8分)在充满希望的九月,我们走进了初中语文的课堂,在文学的殿堂里cháng yáng(),感受到了文学潜移默化的力量:读着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明白了青年应该“发展你自己”“奉献你自己”的道理;读着于漪老师的《往事依依》,明白了她“要多读书、读好书”的淳淳教导;,。
阅读真是一件对人生大有bì yì()的事情。
不经意间,散发着馨香的十月已走近你我,我们开始憧憬着五彩纷陈的未来。
(1)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4分)①cháng yáng()②bì yì()(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2分)改成改成(3)根据语言环境,在横线处补写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排比。
(2分),。
2.默写课文,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心中的风雨来了,。
(冰心《母亲》)②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冰心《纸船》)③念天地之悠悠,。
(《登幽州台歌》)④舟已行矣,而剑不行,,?(《》)⑤,必细察其纹理。
(《幼时记趣》)⑥青女素娥俱耐冷,。
(李商隐《霜月》)3.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国庆期间,大街上熙来攘往....,商场里人头攒动,餐桌上觥筹交错,真是一派繁荣。
B.王玲学习认真仔细,对作业中出现的任何一点小问题都不放过,真是锱铢必较....。
C.站在一望无际的大海边,真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D.我们老师非常和蔼可亲,对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
4.选择下列选项中与课文内容不相符合的一项。
(3分)()A.《为你打开一扇门》课文标题用形象化的语言揭示了文学对青少年读者的重要性,同时又有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B.《郑人买履》通过人物对话深刻的揭示出郑人固执迂腐的特点,增强了寓言的讽刺意味。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文言文阅读 作业 (3)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20分)与人论谏书[唐]杜牧某疏愚于惰,不识机括,独好读书,读之多矣。
每见君臣治乱之间,谏诤之道,遐想其人,舐笔和墨,冀人君一悟而至于治平,不悟则烹身灭族,唯此二者,不思中道。
自秦、汉以来,凡千百辈,不可悉数.。
然怒谏而激乱生祸者,累累皆是:纳谏而.悔过行道者,不能百一。
何者?皆以辞语迂险,指射丑恶,致使然也。
夫迂险之言,近于诞妄;指射丑恶,足以激怒。
夫以诞妄之说,激怒之辞,以卑凌尊,以下干.上。
是以.谏杀人者,杀人愈多;谏畋猎者,畋猎愈甚;谏治宫室者,宫室愈崇;谏任小人者,小人愈宠。
观其旨意,且欲与谏者一斗是非,一决怒气耳,不论其他。
今有两人,甲谓乙曰:“汝好食某物,果食之,必死。
”乙必曰:“我食之久矣,汝谓我死,必倍食之。
”甲若谓乙曰汝好食某物第一少食苟多食必生病乙必因而谢之减食。
何者?迂险之言,则欲反之;循常之说,则必信之。
此乃.常人之情。
是以因谏而生乱者,累累皆是也。
汉成帝欲御楼船过渭水,御史大夫薛广德谏曰:“宜从桥,陛下不听,臣自刎以血污车轮,陛下不庙矣。
”上不说。
张猛曰:“臣闻主圣臣直,乘船危,就桥安,圣主不乘危,御史大夫言可听。
”上曰:“晓.人不当如是邪?”乃从桥。
近者宝历中,敬宗皇帝欲幸.骊山,时谏者至多,上意不决。
拾遗张权輿伏紫宸殿下,叩头谏曰:“昔周幽王幸骊山,为犬戎所杀;秦始皇葬骊山,国亡;玄宗皇帝宫骊山,而禄山乱;先皇帝幸骊山,而享年不长。
”帝曰:“骊山若此之凶邪?我宜一往,以验彼言。
”后数日,自骊山回,语亲幸曰:“叩头者之言,安足信哉!”今人平居无事,朋友骨肉切磋规诲之间,尚宜旁引曲释,使人乐去其不善而乐行其善。
况于.君臣尊卑之间,欲因激切之言而望道行事治者乎?故《礼》称五谏,而直谏为下。
(有删减)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凡千百辈,不可悉数.数:计算,查点B.以卑凌尊,以下干.上干:冒犯,干犯C.晓.人不当如是邪晓:知道,明白D.敬宗皇帝欲幸.骊山幸:君王到某地游玩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纳谏而.悔过行道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B.是以.谏杀人者,杀人愈多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C.此乃.常人之情而后乃.今将图南D.况于.君臣尊卑之间以老于.户牖之下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历史上进谏的人多,而纳谏的人少,原因是进谏者给人以“以卑凌尊,以下干上”之感,不仅被谏者难以接受,进谏者也往往遭受不幸。
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郑人买履》练习与作业
《郑人买履》课后练习(一).同步反馈1.找出句中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置之其坐()(2)反归取之()2.请指出“之”、“而”在下列词语中的意思(1)之:至之市()反归取之()何不试之以足()(2)而:而置之其坐()而忘操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2)至之市,而忘操之(3)及反,市罢,遂不得履(4)宁信度,无自信也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你至少写出两个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拓展阅读揠苗助长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样子。
病――劳累。
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悯其苗()揠之()苗则槁矣()2.解释加横线的字。
悯()长()揠()谓()予()趋()槁()非徒()3.对下列加横线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1)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2)返归取之(3)其子趋而往视之(4)至之市,而忘操之A(1)(2)相同,(3)(4)不同 B(1)(2)不同,(3)(4)相同C(1)(2)相同,(3)(4)相同 D(1)(2)不同,(3)(4)不同4.翻译下列句子。
(1)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2)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3)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5.宋人为什么要拔苗?其结果如何?6.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七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文言文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
七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文言文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七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文言文1⑴《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座位上。
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
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
”又转回家去取。
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於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⑵《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宝剑从船上掉到水里,就急忙用刀在船上刻个记号,说:“这里是宝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了,他就从他刻着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打捞宝剑。
船已经走了,但剑没有动,这样寻找宝剑,不也是很糊涂吗⑶《幼时记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回想我童年的时候,能够对着太阳张开眼睛,明察秋毫,见到极小的东西,必定细细去观察它的纹路,所以常常得到事物之外的趣味。
夏日的蚊子声音象雷鸣,我心里把它比作成群的仙鹤在天空飞翔。
心里这么想,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变成仙鹤了。
苏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全
苏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七年级上册:1《郑人买履》2《刻舟求剑》3《幼时记趣》 4《三峡》5《以虫治虫》 6《梵天寺木塔》7《论语八则》 8《狼》七年级下册:9《赵普》10《黄鹤楼》11《于园》 12《黔之驴》13《爱莲说》 14《两小儿辩日》八年级上册:15《晏子使楚》 16《人琴俱亡》17《小石潭记》 18《记承天寺夜游》19《治水必躬亲》八年级下册:20《马说》 21《陋室铭》22《活板》 23《核舟记》24《口技》 25《送东阳马生序》26《山市》九年级上册:27《陈涉世家》 28《桃花源记》29《与朱元思书》 30《捕蛇者说》31《岳阳楼记》 32《醉翁亭记》3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九年级下册:34《曹刿论战》35《邹忌讽齐王纳谏》36《鱼我所欲也》3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8《愚公移山》39《出师表》4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1《田忌赛马》七年级上册课文1《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2《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3《幼时记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七年级上册期末练习五:课外文言文阅读--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练习五:课外文言文阅读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一语文期末练习五:课外文言文阅读2丁锋班级姓名学号(一)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兔走触株()②因释其耒而守株()③冀复得兔()④而身为宋国笑()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B、以丛草为林C、项为之强D、可以为师矣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4分)(二)曾子杀猪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文言词。
①女还()②顾反为女杀彘()③特与婴儿戏耳()④婴儿非与戏也()2、下列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4分)()A、其子随之而泣B、曾子欲捕彘杀之C、妻止之D、曾子之妻之市3、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4、这则寓言说明的道理是什么?(三)陶侃惜谷《晋书》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
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见人持一把未熟稻②执而鞭之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汝既不田”中的“田”用法相同的是()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B.一狼洞其中C.醉翁之意不在酒D.去国怀乡3.翻译:是以百姓勤于农植。
4.作者对陶侃的态度如何?本文表现了陶侃的什么特点?答:(四)歧路亡羊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学习指导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学习指导﹡1、郑人买履◇《韩非子》郑人有置履者,先自度[duò]其足,而置之[代尺码]其坐[同“座”]。
至之[动词,到……去]市而[连词,表转折,可是]忘操之[代尺码]。
已[已经,……之后]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
”反归取之。
及[到,等到]反,市罢[结束],遂[终于]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代尺码]以[介词,用]足[何不以足试之]?”曰:“宁信度,无自信也[无信自也]。
”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D)A、先自度其足.何不试之以足.B、宁信.度无自信.也C、郑人有且置履.者遂不得履.D、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2.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
(1)反归取之(代词,代尺码。
)(2)何不试之以足(代词,代鞋。
)(3)至之市而忘操之(动词,到,)(代词,代尺码。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用括号补出省略的内容。
①(郑人)来到集市上,可是忘记了带尺码。
②(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4.买鞋的郑国人只相信量脚的尺寸,而不相信自己的脚。
你认为有这样的傻子吗?这个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答]类似这样的人,现实生活中倒确是有的。
有的人,说话、办事、想问题,只从本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本本上写得有的,他就相信,本本上没有写但实际上存在着的,他就不相信。
在这种人看来,只有本本上写的才是真理,没写上的就不是真理。
这样,思想当然就要僵化,行动就要碰壁。
这个寓言说明了书本上的东西和经验并不一定可靠,从客观实际出发,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2、刻舟求剑◇《吕氏春秋》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立即]契[雕刻,刻]其[代词,船]舟,曰:“是[指示代词,这儿]吾剑之[结构助词,的]所从坠。
”舟止,从其[代词,他]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迷惑,糊涂]乎?1、请写出“刻舟求剑”这一成语的意思。
[答]比喻拘泥固执,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的变化来处理事情。
苏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复习归纳
1.七上《论语十则》一、词语积累(一)常规词语[子]先生,指孔子。
[时习]时常地复习。
时,时常(又:按一定时间)。
习,温习、复习、实习。
[朋]同门,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亦]也。
[自]从。
[(不)知](不)了解。
[愠(yùn)]生气,发怒。
[君子]指高尚的人。
[吾]我。
[日]每天。
[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三,泛指多次。
省,反省。
[为(wèi)]替,给。
[谋]谋划,指办事。
[忠]尽心竭力。
[交]结交,交往。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故]指学过的知识。
[罔(wǎng)]迷惑。
意思是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殆(dài)]有害。
[诲(huì)]教,教导。
[知(之)]知道(它)。
[是]此,这。
[贤]贤人,有才德的人。
[齐]看齐,一齐。
[内]指内心。
[善者]指长处。
善,好。
[从]跟从,这里指学习。
[士]士人,封建时代称读书人。
这里指有抱负或有特殊地位的人。
[弘(hóng)毅]刚强,勇毅。
[任]负担,担子。
引申为责任、职责。
[重]重大。
[已]停止。
[岁寒]寒冷的冬天。
岁,指时间。
[凋(diāo)]凋谢。
[行]奉行。
[其]大概。
[恕(shù)]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欲] 想,希望。
[勿(wù)]不要,[施]加。
(二)通假字、古今字1. 通假字:[女]同“汝”,你。
[(是)知(也)]通“智”,聪明、智慧。
2. 古今字:[说]“悦”的古字,愉快。
(三)成语[不亦乐乎] 原意是“不也很快乐吗?”现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温故知新] 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遥远。
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 文言文阅读 作业 (8)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小题。
(20分)冉氏烹狗记[清]崔述县人冉氏有狗而猛,遇行人辄搏噬之,往往为所伤。
伤,则主人躬诣谢罪,出财救疗之。
如是者数矣。
冉氏以是颇患苦狗,然以.其猛也,未忍杀,故置之。
刘位东谓余曰:“余尝夜归,去家门里许。
群狗狺狺吠,冉氏狗亦迎面吠焉。
余以柳枝横扫之,群狗皆远立,独冉氏狗竟前欲相搏,几伤者数矣。
余且斗且行,过冉氏门而东,且数十武.,狗乃止。
当是时身惫甚,幸狗渐远,憩道旁良久始去,狗犹望而吠也。
既归念此良狗也藉令有仇盗夜往劫之狗拒门而噬虽数人能入咫尺地哉闻冉氏颇患苦此狗旦若遇之于市必嘱之使勿杀此狗累千金不可得也。
居数日,冉氏之邻至。
问其狗,曰:“烹之矣!”惊而诘.其故,曰:“日者冉氏有盗,主人觉之,呼二子起操械,共逐之,盗惊而遁。
主人疑狗之.不吠也,呼之不应,遍索之无有也。
将寝,闻卧床下若有微息者,烛之,则狗也,卷屈蹲伏,不敢少转侧,垂头闭目,若惟恐人之闻其声息者。
主人曰:‘嘻,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恶知其搏行人则勇而见盗则怯乎哉!’以是故,遂烹之也。
”嗟乎!天下之勇于搏人而.怯于见贼者,岂独此狗也哉!今夫市井无赖之徒,平居使气,暴横闾里间,或窜名..县胥,或寄身营卒,侮文弱,凌良懦,行于市,人皆遥避之;怒则呼其群,持械圜斫之,一方莫敢谁何,若壮士然。
一旦有小劫盗,使之持兵仗入府廨防守,不下百数十人,忽厩马夜惊,以为贼至,手颤颤,拔刀不能出鞘;幸而出,犹震震相击有声;发火器,再四皆不然。
闻将出戍地,去贼尚数百里,距家仅一二舍,辄号泣别父母妻子,恐不复相见。
其震惧如此,故曰:“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
”又奚独怪于狗而烹之?嘻,过矣!虽然,畜猫者欲其捕鼠也,畜狗者欲其防盗也,苟其职之不单,斯固无所用矣;况益之以噬之,庸可留乎!石勒欲杀石虎,其母曰:“快牛为犊多能破车,汝小忍之!”其后石氏之宗卒灭于虎。
贪牛之快而不顾车之破尚不可,况徒破车而牛实不快乎!然而妇人之仁今古同然。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3单元复习古诗、文言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1-3单元复习一、诗词复习要点1.王湾《次北固山下》(1)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句。
参考:用大小映衬的手法。
小景(顺风而来的白帆)与大景(开阔平静的江面)互相映衬,精妙传神。
(2)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一句。
参考:这两句中用“生”“入”二字用拟人化手法。
将“海日”“江春”人格化,而寓有生机。
生动地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
(3)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参考: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或思乡念亲)(4)用自己的话描述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参考:春潮涨平之后,江面十分开阔,一片白帆顺风而来。
(5)用自己的话描述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参考: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经来到。
(6)赏析“潮平两岸阔”中“阔”。
参考:①“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动,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淼;②“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2.杜牧《赤壁》(1)这首诗是怀古咏史之作,它题咏的是哪一件历史事件?赤壁之战。
(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参考: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别出心裁。
(3)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参考: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也暗指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
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的。
(4)用自己的话描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参考:假如东风不给周瑜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了。
3.苏轼《浣溪沙》(1)这首词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2)上阕描写了怎样的景色?幽静、充满自然生机、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象。
(3)赏析下阕。
苏教版期末试卷七年级上册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恍若(huǎng)其事B. 恰到好处(qià)C. 倾国倾城(qīng)D. 畏首畏尾(wè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老师组织了一次实地考察活动。
B. 我在图书馆里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C.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D. 由于天气原因,本次运动会推迟到下周举行。
3.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遥想:遥远地想象)B.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鸿儒:博学的人)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历史)D.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沉没的船只)4.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豁达(huò)B. 沧桑(cāng)C. 惊涛骇浪(hài)D. 融会贯通(hù)5.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小明学习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C.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D. 我们班同学团结一心,共同为班级的荣誉而努力。
6.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这本书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引人入胜。
B. 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很严格,但我们都非常尊敬他。
C. 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让人心情愉悦。
D. 小明这次考试成绩不及格,他感到非常沮丧。
7. 下列句子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
B. 我们班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大家相处得非常融洽。
C.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锻炼了能力。
D. 我国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
8.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土地、矿产、森林、水力等。
三峡文言文训练题与答案
三峡文言文训练题与答案三峡文言文训练题与答案《三峡》一课是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中的一篇文言文,做一些训练题提高对课文的理解,本文是店铺整理三峡文言文训练题与答案的资料,仅供参考。
三峡文言文训练题与答案篇1一.解释划横线的字。
1.从、由/通"缺"2.如果/阳光3.漫上/顺流而下/逆流而上4.有时/早上/傍晚5.即使/飞奔的马/驾/认为、觉得/快6.急流的水7.极高/山峰/冲刷8.水情/树荣/山高/草盛/真、实在9.早晨/清凉/寂静10.连续/延长11..停止、消失二.解释:答案略三.回答问题1.自三峡七百里中……,隐蔽天日/连绵、高峻(多、高)2.水大流急3.《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素湍绿潭(回请倒影),情荣峻茂(良多趣味)5.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哀转久绝/林寒涧肃,哀猿凄清/渲染了三峡秋天山谷空旷,清幽寂寥6.总分结构7.B三峡文言文训练题与答案篇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9课 三峡》同步精讲精练(含答案)
《第15课三峡》一、默写1.默写①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______②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______③写出文中千古传诵的佳句:______。
二、选择题2.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A. 或:或王命急宣或以钱币乞之B. 林:青林翠竹林寒涧肃C. 绝:哀转久绝沿溯阻绝D. 素:素湍绿潭以调素琴3.下列加点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略无阙.处(阙:通“缺”)B. 良.多趣味(良:实在)C. 晴初霜旦.(旦:早晨)D. 林寒涧肃.(肃:严肃)4.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 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 文章的第2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 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5.下列一词多义的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 自三峡七百里中(从)自非亭午夜分(如果)B. 沿溯阻绝(断)绝巘多生怪柏(极)哀转久绝(停止,消失)C. 或王命急宣(或者)或以钱币乞之(有人)D.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中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6.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B.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或.王命急宣C.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朝.晖夕阴,气象万千D.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哀转久绝.A.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 三峡七百里C.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D.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8.体现三峡险的句子()A.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 三峡七百里C.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D.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9.体现三峡窄的句子()A.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 三峡七百里C.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D.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10.体现三峡山河秀丽的句子()A.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 三峡七百里C.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D.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11.最能表现三峡秋季特点的句子()A.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B.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C.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D.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2.下边句子朗读节奏停顿有错的一项是()A. 或/王命急宣B. 至于/夏水襄陵C. 其间/千二百里D.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3.下列各句翻译错误的是()A.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B.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C.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D.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14.形容三峡江水澄清、风光妩媚的句子()A.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B.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C.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D.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1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良.多趣味:真(或实在)B. 林寒涧肃.:白色C. 属.引凄异:连接D.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16.从侧面交代三峡两岸山势之高的句子()A.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C.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D.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填空题17.《三峡》的作者北魏地理学家(人名)______,本选自______,三峡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总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上)文言文练习《古代寓言二则》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郑人买履.() (2)遂.()不得履 (3)宁.()信度(4)遽.()契.()其舟 (5)先自度.()其足(6)宁信度.(),无自信也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置之其坐. (2)而忘操.之 (3)反.归取之(4)遽.契其舟 (5)楚人有涉.江者 (6)宁信度,无.自信也3.辨别下边语句中的“度”的不同意思。
(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度:(2)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度:4.解释下列语句中“是”的意思。
(1)是吾剑之所从坠是:(2)你不要把他说得一无是处是:(3)韩非是《韩非子》的作者是:5.解释下列“之”的意思,并按要求归类。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①其坐至之②市,而忘操之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③(1)做代词,代物的:(2)做动词用的:6.翻译下列句子。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人曰:“何不试之以足?”(3)宁信度,无自信也。
(4)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5)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6)是吾剑之所从坠。
(7)求剑若此,不亦惑乎?《狼》1.解释加点的字。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 )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 )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 )骨。
一狼得骨止.( ),一狼仍从.( )。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
顾.( )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 )奔倚.( )其下,弛.( )担持.( )刀。
狼不敢前.( ),眈眈相向。
④少时..( ),一狼径.( )去.,其一犬.( )坐于前。
久之.( ),目似瞑,意.( )暇甚。
屠暴起,以.( )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 )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 )其中,意.( )将隧入以.( )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 )尾。
屠自后断其股.( ),亦毙之。
乃.( )悟前狼寐,盖.( )以.( )诱.( )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其一犬坐于前。
(3)乃悟前狼寐,盖以透敌。
3.下面两个句子中的“其”各代什么?恐前后受其.敌一狼洞其.中4.下边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犬/坐于/前 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C.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幼时记趣》1.解释字词。
(1)私拟.作群鹤舞空()(2)项为之强.()(3)又留蚊于素.帐中()(4)果如鹤唳.云端()2.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土砾.()②怡.()③壑.()④癞.蛤蟆()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凹者为壑.()②不觉呀然..惊恐()③捉蛤蟆,鞭.数十()4.解释句中的文言虚词。
①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②使与.台齐()③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④余年幼,方.出神()5.分别指出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常蹲其.身()②神游其.中,怡然自得()③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④鞭数十,驱之.别院()6.翻译下列句子。
(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2)作青云白鹤观(3)鞭数十,驱之别院。
(4)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三峡》一.加点字注音略无阙.处()重岩叠嶂.()不见曦.月()沿溯.阻绝()素湍.绿潭()绝巘.多生怪柏()飞漱.其间()属.引凄异()二、找出通假字并解释:略无阙处三、古今异义词1、或.王命急宣(古义:今义:)2、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今义:)四、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林寒.涧肃.3、空谷..传响五、一词多义1.绝:沿溯阻绝()哀转久绝()2.自: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六、重点词语解释1.至于夏水襄.陵()2.或.王命急宣()3.则素湍..绿潭()() 4.良.多趣味()5.属.引凄异()6.不见曦.月()七、重点语句翻译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回清倒影3、绝巘多生怪柏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5、两岸连山,略无阙处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7、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八、理解性默写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4、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5、写山高的句子是:6、由三峡水流汹涌湍急联想到李白的诗歌是:7、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8、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是:九、开放性试题:1.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理由1:原句:理由2:原句:《<论语>八则》1. 给加点的字注音。
论.()语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诲.女知之乎()是知.()也罔.()殆.()而内自省.()也默而识.之()何有于我哉.()2、原文填空:⑴,不亦说乎?⑵,可以为师矣。
⑶学而不思则罔,。
⑷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3、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⑴人不知而不愠.,()⑵学而不思则罔.()⑶思而不学则殆.()⑷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⑸学而不厌.() (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7)温故..而知新()()(8)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4、摘出出自《论语》十则中现在常用的成语。
5. 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 诲女知之乎?C.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E. 思而不学则殆。
6. 翻译下列句子。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010年中考总复习·七(上)文言文练习参考答案《古代寓言二则》1.(1)lǚ(2)suì(3)nìng(4)jùqì(5)duó dù2.(1)同“座”(2)拿,携带(3)同“返”(4)立即,匆忙(5)渡,从水上经过(6)不,不要3.(1)量长短,是动词(2)指量好的尺码,是名词。
4.(1)这,这儿(2)对,正确(3)表示前后两者是同一的(或表示肯定判断)5.之①:指量好的尺码之②:到……去之③:指剑(1)①③(2)②6.(1)等到这个郑人回到集市上,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
(2)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脚试鞋呢?”(3)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相信我自己的脚。
(4)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
(5)船一停,那人便从他刻有记号的地方潜入水底去找剑。
(6)我的宝剑是从这儿掉落下去的。
(7)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荒唐了吗?《狼》略《幼时记趣》检测与评价参考答案1.(1)比做(2)僵硬(3)白色的(4)鸣叫。
2.①砾(lì)②怡(yí)③壑(hè)④癞(lài)3.①山谷②惊异的样子③用鞭子打4.①在②同③把④正5.①自己②丛草、虫蚁、土砾③二虫④癞蛤蟆6.6.(1)我心里这样想,那么或者成千或者成百(飞舞着的蚊子)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
(2)(我把这个景象)比做“青云白鹤”的景观。
(3)用鞭子打几十下,把它驱赶到别的院子里。
(4)舌头一吐,二虫全部被它吞下。
《三峡》一.加点字注音略无阙.处(quē)重岩叠嶂.(zhàng)不见曦.月(xī)沿溯.阻绝(sù)素湍.绿潭(tuān)绝巘.多生怪柏(yǎn)飞漱.其间(shù)属.引凄异(zhǔ)二、通假字:略无阙处(阙通缺)三、古今异义词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2、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 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四、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2、林寒.涧肃.(寒:形容词用作动词,清凉)(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3、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五、一词多义1.绝*沿溯阻绝(隔绝)*哀转久绝(消失)2.自*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自非亭午夜分(如果)六、重点词语解释1.至于夏水襄.陵(襄:漫上)2.或.王命急宣(或:有时)3.则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或急流的水)4.良.多趣味(良:很)5.属.引凄异(属:连接)6.不见曦.月(曦:阳光或日光)七、重点语句翻译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轻风,(仍然)不认为快。
2、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3、绝巘多生怪柏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5、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峡谷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重叠的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峰遮住了天日。
7、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和子夜时分,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八、理解性默写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4、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5、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6、由三峡水流汹涌湍急联想到李白的诗歌是:《早发白帝城》“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7、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8、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九、开放性试题:1.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等相同意思均可)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理由2:落差大(意思相同即可)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