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七年级至九年级所有的文言文

合集下载

苏教版初中语文所有文言文

苏教版初中语文所有文言文

苏教版初中语文所有文言文
“言者必言,行者必行。

在文字的深邃海洋,从古至今的瑰丽文艺,让我们沉浸其中,开启学习之旅。


苏教版初中语文所有文言文一览:
1、《桃花源记》:目极清宁,使人令欢,令人忘却烦恼;山有木兮,木有枝,枝有叶兮,叶有颜。

2、《孟子·滕文公上梁》:朝闻道,夕死可矣,古之君子,不可陵也。

3、《论语·学而》:爱之,能勿忘其忧者,行之,能勿忘其危者;知之者不惑乎?
4、《诗经·国风·中行》:匪其士,无敢违;匪其旅,无敢弃。

5、《楚辞·招魂》:招魂引灵,经之远而复来;灵之迟而复发,将其邈而复茂。

6、《史记·滑稽列传》:聋者闻之,目者见之,远者思之,迩者则斯问也。

7、《周易·系辞上》:上下顺乎,则四方来仪,安可以为善乎?
8、《管子·管仲》:若非礼���,常安可以为康来。

9、《诗经·帝京篇》:天地合,乃分歧;三光者,当以齐举,其明不可
陵也。

10、《汉书·项羽本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夫也者不可以不诚,言谨而行宽。

苏教版初中文言文

苏教版初中文言文

苏教版初中文言文(含古诗)目录
七年级上册
《古代诗词四首》(次北固山下、题破山寺后禅院、赤壁、浣溪沙)
《幼时记趣》
《中秋咏月诗三首》(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古代诗词三首》(过故人庄、游山西村、一剪梅)
《三峡》
《古代诗词四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西江月、秋词、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梦溪笔谈二则》(以虫治虫、梵天寺木塔)
《论语八则》
专题上:《狼》
《古诗四首》(迢迢牵牛星、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登岳阳楼)
七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
《古代诗词三首》(木兰诗、观刈麦、破阵子)
《古诗二首》(黄鹤楼、归园田居)
八年级上册
《晏子使楚》
《古诗四首》(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
《古诗三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夜雨寄北、已亥杂诗)
《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
《古诗三首》(望岳、钱塘湖春行、登飞来峰)
《古诗三首》(雁门太守行、别云间、论诗)
八年级下册
《陋室铭》
《诗词曲三首》(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渔家傲、天净沙?秋思)《山市》
《核舟记》《送东阳马生序》
《古诗二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无题)
《两小儿辩日》
九年级上册
扁鹊见蔡桓公桃花源记
与朱元思书核舟记
陈涉世家捕蛇者说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九年级下册
曹刿论战愚公移山
出师表观潮
邹忌讽齐王纳谏《孟子》二章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墨池记。

苏教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全部课文

苏教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全部课文

苏教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全部课文苏教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全部课文七年级上册⑴《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座位上。

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

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

”又转回家去取。

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於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⑵《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宝剑从船上掉到水里,就急忙用刀在船上刻个记号,说:“这里是宝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了,他就从他刻着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打捞宝剑。

船已经走了,但剑没有动,这样寻找宝剑,不也是很糊涂吗?⑶《幼时记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回想我童年的时候,能够对着太阳张开眼睛,明察秋毫,见到极小的东西,必定细细去观察它的纹路,所以常常得到事物之外的趣味。

夏日的蚊子声音象雷鸣,我心里把它比作成群的仙鹤在天空飞翔。

苏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打印版绝对完整精心编辑

苏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打印版绝对完整精心编辑

标准文档苏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打印版,绝对完整,精心编辑)七年级上册81《郑人买履》2《刻舟求剑》3《幼时记趣》4《三峡》5《以虫治虫》6《梵天寺木塔》7《论语八则》8《狼》七年级下册69《赵普》10《黄鹤楼》11《于园》12《黔之驴》13《爱莲说》14《两小儿辩日》八年级上册515《晏子使楚》16《人琴俱亡》17《小石潭记》18《记承天寺夜游》19《治水必躬亲》八年级下册720《马说》21《陋室铭》22《活板》23《核舟记》24《口技》25《送东阳马生序》26《山市》九年级上册727《陈涉世家》28《桃花源记》29《与朱元思书》30《捕蛇者说》31《岳阳楼记》32《醉翁亭记》3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九年级下册834《曹刿论战》35《邹忌讽齐王纳谏》36《鱼我所欲也》3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8《愚公移山》39《出师表》4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1《田忌赛马》七年级上册课文1《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有个郑国人,想去买鞋子,他事先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尺码。

已经拿到鞋子,(才发现忘了带尺码)就对卖鞋子的人说:“我忘了带尺码。

”就返回家去拿尺码。

等到他又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2《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有个楚国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急忙在船边上刻下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止了,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落在江底)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3《幼时记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苏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最佳版本)

苏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最佳版本)

苏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七年级上册课文1《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有个郑国人,想去买鞋子,他事先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尺码。

已经拿到鞋子,(才发现忘了带尺码)就对卖鞋子的人说:“我忘了带尺码。

”就返回家去拿尺码。

等到他又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2《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有个楚国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急忙在船边上刻下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止了,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落在江底)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3《幼时记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我回忆幼小的时候,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眼力足以看得清极细小的东西。

看到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花纹。

所以我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作鹤群在空中飞舞。

苏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

苏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

苏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苏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七年级上册:1《郑人买履》七年级下册:10《黄鹤楼》八年级上册:15《晏子使楚》八年级下册:4《三峡》 12《黔之驴》 17《小石潭记》 7《论语八则》 14《两小儿辩日》 19《治水必躬亲》26《山市》九年级上册:28《桃花源记》29《与朱元思书》九年级下册8:34《曹刿论战》36《鱼我所欲也》安乐》31《岳阳楼记》 32《醉翁亭记》 38《愚公移山》歌》寡助》七年级上册课文1《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何2《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3《幼时记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4《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5《以虫治虫》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至九年级文言文知识汇总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至九年级文言文知识汇总

苏教版七年级至九年级文言文汇总【七年级上册】﹡3、幼时记趣◇沈复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秋天鸟兽向上新长的细毛]。

见藐[小]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花纹]。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私下]拟[比]作群鹤舞空。

心之[指示代词,这,这样]所向[看待],则或千或百果然鹤[名词作动词,变成鹤]也。

昂首观之[代词,指“群鹤舞”],项为[因为]之[指示代词,这,这样]强[同“僵”,僵硬]。

又留蚊于素[白色]帐中,徐喷[慢慢地]以[介词,用]烟[以烟徐喷],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鹤、鸿雁等)高亢地鸣叫]云端,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代词,指自己]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以[介词,把]丛草为[动词,当做]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碎石]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代词,指“两小虫”]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表修饰,不译]来,盖[表说明,原来是]一癞蛤蟆也。

舌一吐而[连词,就]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副词,正在]出神,不觉呀然[哎呀地(惊叫一声)]惊恐;神定,捉蛤蟆,鞭[名词用作动词,鞭打]数十,驱之别院。

1、本文选自《浮生六记》,作者沈复是清代文学家。

2、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⑴私拟作/群鹤舞空⑵昂首观之,项/为之强⑶作/青云白鹤观⑷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3、本文叙述哪了三件趣事,请概括出来。

[答]观察蚊飞;观察花台草木;观虫斗,驱哈蟆。

4、文章开头“物外之趣”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总领全文。

5、文中写“我”观虫斗、驱虾蟆的故事,说明了什么?[答]说明“我”是一个天真、活泼、正直、善良,同情弱者,有正义感的孩子。

(意思对即可)6、你认为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答]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用心体会,善于联想和想象。

4、三峡◇郦道元自[从,由]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几乎,完全]无阙[同“缺”,中断,断开]处。

(苏教版)初中教材语文目录详细·新

(苏教版)初中教材语文目录详细·新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七年级上册(文言文8篇,古诗词10篇)●第一单元(亲近文学)1、为你打开一扇门(赵丽宏)(2)2、*繁星(巴金)(5)3、冰心诗四首(9)母亲纸船(寄母亲)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4、安恩与奶牛(约翰尼斯·延森)(丹麦)(12)5、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韩非子》)(18)刻舟求剑(《吕氏春秋》)(19)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21)次北固山下(王湾)★赤壁(杜牧)★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泰戈尔诗三首(26)金色花★告别榕树写作有感而发(30)修改作文(31)语文实践活动我爱文学(32)●第二单元(金色年华)6、往事依依(于漪)(36)7、幼时记趣(沈复)(41)8、十三岁的际遇(田晓菲)(44)9、*伟人细胞(秦文君)(51)诵读欣赏现代诗二首(61)少年歌(朱湘)生活是多么广阔(何其芳)写作说真话,抒真情(65)修改作文(66)口语交际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68)名著推荐与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69)●第三单元(民俗风情)10、社戏(鲁迅)(90)11、*端午日(沈从文)(102)12、本命年的回想(刘绍棠)(105)13、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十五夜望月(王建)(109)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111)★*我的思念是圆的(艾青)(113)诵读欣赏对联六副(115)写作从生活中找“米”(119)修改作文(121)语文实践活动走进图书馆(121)●第四单元(多彩四季)14、春(朱自清)(126)★15、三峡(郦道元)(130)★16、济南的冬天(老舍)(133)17、*夏(梁衡)(137)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14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辛弃疾)秋词(刘禹锡)文笔精华(一)充满活力的春天(高晓声)(144)夏夜(钱钟书)(145)晚秋的原野(叶以群)(145)草原之冬(玛拉沁夫)(146)写作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148)修改作文(149)口语交际说话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150)●第五单元(关注科学)18、斜塔上的实验(亨利•托马斯达纳•李•托马斯)(154)19、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费•因格)(160)20、*宇宙里有些什么(郑文光)(166)21、《梦溪笔谈》二则(沈括)以虫治虫(172)梵天寺木塔(173)诵读欣赏《论语》八则(175)★写作简单地说明小制作(178)修改文章专题训练词语的修改(179)语文实践活动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181)专题:狼文章选读狼(蒲松龄)(183)母狼的智慧(毕淑敏)(185)●第六单元(奇思妙想)22、天上的街市(郭沫若)(192)★23、*七颗钻石(列夫•托尔斯泰)(194)24、蔚蓝的王国(屠格涅夫)(197)25、皇帝的新装(安徒生)(200)诵读欣赏古诗二首(208)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写作想像(211)口语交际婉转拒绝(213)附录一应用文示例(条据通知日常书信)(214)附录二名家书法鉴赏(王羲之、颜真卿)(222)附录三字词表(228)七年级下册(文言文6篇,古诗词18篇)●第一单元(人物风采)1、童年的朋友(高尔基)(2)2、一面(阿累)(5)3、*我的老师(魏巍)(12)4、*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余玮)(18)5、赵普(《宋史》)(26)诵读欣赏古诗二首(29)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登岳阳楼(杜甫)周总理,你在哪里(柯岩)(32)写作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36)修改作文(37)口语交际做一回小记者(38)●第二单元(童年趣事)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42)7、月迹(贾平凹)(52)8、三颗枸杞豆(程海)(58)9、我们家的男子汉(王安忆)(66)10、*柳叶儿(宋学孟)(73) 诵读欣赏《两小儿辩日》(《列子》)(77)黄纱巾(薛涛)(79)写作记事写人线索清楚(81)修改作文(82)口语交际劝告(83)●第三单元(建筑艺术)11、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周定舫)(86)12、巍巍中山陵(刘叙杰)(93)13、*凡尔塞宫(吉祖英)(100)14、短文两篇黄鹤楼(阎伯理)(104)于园(张岱)(105)诵读欣赏文笔精华(二)天坛(秦牧)(107)古罗马斗鸡场(乔万尼奥里)(108)昆明花街(李广田)(109)苏州小巷(陆文夫)(110)写作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112)修改作文(113)口语交际话须形象才动人(115)●第四单元(动物世界)15、松鼠(布丰)(118)16、*松树金龟子(节选)(法布尔)(122)17、国宝——大熊猫(叶永烈)(128)18、黔之驴(柳宗元)(135)诵读欣赏古诗三首(137)蝉(虞世南)孤雁(杜甫)鹧鸪(郑谷)写作抓住特点介绍动物(140)修改作文(141)语文实践活动保护野生动物的一次活动(142)名著推荐与阅读《西游记》(144)●第五单元(信息传播)19、三个太阳(黄传会)(168)20、录音新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80)21、*“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廖文根)(185)22、新闻两篇(189)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189)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人民日报》)(191)诵读欣赏七子之歌(闻一多)(197)(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写作写消息(203)修改文章专题训练句子的修改(205)语文实践活动网上读写与交流(208)专题:荷(212)咏荷诗歌五首(213)采莲曲(唐·王昌龄)莲叶(唐·郑谷)赠荷花(唐·李商隐)白莲(唐·陆龟蒙)莲(宋·苏轼)爱莲说(周敦颐)(216)★●第六单元(诗词拔萃)23、毛泽东词二首(228)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卜算子咏梅(陆游)(232)24、古代诗词三首(234)木兰诗(《乐府诗集》(234)观刈麦(白居易)(238)★破阵子(辛弃疾)(241)★25、现代诗二首(244)回延安(贺敬之)(244)再别康桥(徐志摩)(251)26、*歌词三首(254)我的中国心(黄霑)(254)在希望的田野上(晓光)(255)黄河颂(光未然)(256)诵读欣赏古诗三首(260)使至塞上(王维)★黄鹤楼(崔颢)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陶渊明)写作自由作文(264)语文实践活动赛诗会(266)附录一应用文示例申请书、聘请书、请柬、介绍信(268)附录二语法简表(词的分类)(271)附录三字词表(276)八年级上册(文言文5篇,古诗词11篇)●第一单元(长征组歌)1、七律长征(毛泽东)(2)2、*《长征组歌》两首(萧华)(4)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3、老山界(陆定一)(7)4、草(王愿坚)(15)5、*《长征》节选(王朝柱)(23)诵读欣赏诗人领袖(任先青)(33)写作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35)修改作文口语交际当一次主持人(37)●第二单元(爱国情怀)6、*枣核(萧乾)(40)7、最后一课(都德)(44)8、*始终眷恋着祖国(刘敬智)(52)9、古诗四首(58)春望(杜甫)(58)★泊秦淮(杜牧)(6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62)过零丁洋(文天祥)(64)★10、晏子使楚(《晏子春秋》)(66)诵读欣赏革命烈士诗二首(69)把牢底坐穿(何敬平)花(白深富)写作有详有略,详略得当(74)修改作文语文实践活动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76)专题长城文章选读万里长城的构造(罗哲文)(79)万里长城断想(节选)(吴祖光)(82)●第三单元(至爱亲情)11、背影(朱自清)(92)12、*甜甜的泥土(黄飞)(98)13、人琴俱亡(刘义庆)(102)14、我的母亲(邹韬奋)(104)15、*父母的心(川端康成)(110)诵读欣赏古诗二首(114)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己亥杂诗(龚自珍)★写作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118)修改作文(119)口语交际一姿一容总关情(120)●第四单元(江山多娇)16、小石潭记(柳宗元)(124)★17、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27)★18、阿里山纪行(吴功正)(129)19、*美丽的西双版纳(李舵)(134)20、*蓝蓝的威尼斯(马信德)(141)诵读欣赏古诗三首(145)望岳(杜甫)★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登飞来峰(王安石)★写作写参观游览的文章(151)修改作文(152)口语交际假如我是导游(153)名著推荐与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55)●第五单元(人与环境)21、苏州园林(叶圣陶)(168)22、都市精灵(舒乙)(175)23、幽径悲剧(季羡林)(182)24、*明天不封阳台(杜卫东)(190)25、*治水必躬亲(钱泳)(195)诵读欣赏文笔精华(三)大地上的事情(节选)(苇岸)(197)写作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199)修改文章专题训练标点符号的修改(201)语文实践活动一次有意义的集体视听活动(205)●第六单元(高新科技)26、*从小就要爱科学(苏步青)(209)27、*在太空中理家(杰瑞•M.利宁杰)(211)28、*奇妙的克隆(谈家桢)(218)29、*送你一束转基因花(小祥)(224)30、(师生自荐课文)从报纸杂志或网上推荐一篇关于纳米技术方面的文章(228)诵读欣赏古诗二首(229)雁门太守行(李贺)★别云间(夏完淳)写作自由作文(233)语文实践活动(师生自行设计)(234)专题汉字汉字的魅力(袁鹰)(238)汉字答问(谭伦)(241)附录一应用文示例(规则、计划、表扬信、建议书、倡议书)(249)附录二名家书法欣赏(米芾、赵孟頫)(256)附录三修辞简表(262)附录四字词表(264)八年级下册(文言文7篇,古诗词14篇)●第一单元(咏物抒怀)1、海燕(高尔基)(2)2、白杨礼赞(茅盾)(5)3、*石榴(郭沫若)(10)4、马说(韩愈)(14)★5、*紫藤萝瀑布(宗璞)(18)诵读欣赏文笔精华(四)杨柳(丰子恺)(22)写作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24)修改作文(25)口语交际清楚连贯地表达思想观点,不离话题(27)专题鸟古代咏鸟诗三首(28)闻雁(唐·韦应物)池鹤(唐·白居易)迎燕(宋·葛天民)读鸟一鸽子(屠格涅夫)(32)二空山鸟语(郭枫)(34)●第二单元(道德修养)6、纪念白求恩(毛泽东)(42)7、敬业与乐业(梁启超)(46)8、*多一些宽容(郭安凤)(52)9、*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周国平)(55)10、陋室铭(刘禹锡)(59)★诵读欣赏诗词曲三首(62)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写作写简单的议论文(69)修改作文(70)口语交际听出讨论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72)●第三单元(事理说明)1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竺可桢)(76)12、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伽利略)(80)13、短文两篇活板(沈括)(85)核舟记(魏学洢)(88)14、*叫三声夸克(94)15、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贾祖璋)(99)诵读欣赏山市(蒲松龄)(104)写作写简单的说明文(107)修改作文(108)语文实践活动如果我主办校刊(110)●第四单元(小说之林)16、孔乙己(鲁迅)(114)17、范进中举(吴敬梓)(123)18、口技(林嗣环)(136)19、*变色龙(契诃夫)(141)20、*窗(泰格特)(148)诵读欣赏文笔精华(五)一双明亮的眼睛(巴金)(152)写作写人记事突出中心(153)修改作文(154)语文实践活动市场新商品调查(155)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157)●第五单元(人生体验)21、错过(刘心武)(186)22、*散步(莫怀戚)(189)23、送东阳马生序(宋濂)(192)★24、*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李瑛)(197)25、有的人(臧克家)(203)诵读欣赏古诗二首(20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写作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210)修改文章专题训练语段的修改(211)语文实践活动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216)专题叶(218)文章选读一古诗四首同儿辈赋未开海棠(金·元好问)(218)题红叶(唐·宣宗宫人)(219)山中(唐·王勃)(219)城东早春(唐·杨巨源)(219)二诗三首绿叶(刘湛秋)(221)二裂银杏叶(歌德)(222)绿叶的声音(青勃)(223)三一片树叶(节选)(东山魁夷)(224)●第六单元(精彩演讲)26、悼念玛丽•居里(爱因斯坦)(232)27、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左拉)(234)28、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公刘)(238)29、*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郭沫若)(242)30、*向生命中一切的青春举杯(克努特•汉姆生)(246)诵读欣赏古诗二首(249)夜雨寄北(李商隐)★论诗(赵翼)写作写简短的演讲稿(252)口语交际(师生自行设计)(253)附录一应用文示例(通告、布告、启事、广播稿(254)附录二语法简表(短语结构简表)(261)附录三字词表(264)九年级上册(文言文7篇,古诗词10篇)●第一单元(学会读书一:吟哦讽诵而后得之)1、鼎湖山听泉(谢大光)(2)2、林中小溪(普里什文)(7)3、*飞红滴翠记黄山(柯蓝)(14)4、画山绣水(杨朔)(21)综合学习与探究(27)诵读欣赏文笔精华(六)《温泉》(碧野)(30)专题气象物候(32)诗文选读一看云识天气(朱永燚 yí)(32)二大自然的语言(《科学大众》)(35)三古代诗词中的物候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凉州词(王之涣)塞下曲(卢纶)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苏轼)●第二单元(学会读书二:品味•感悟•欣赏)5、故乡(鲁迅)(50)6、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68)7、在烈日和暴雨下(老舍)(76)8、*多收了三五斗(叶圣陶)(84) 综合学习与探究(96)诵读欣赏《诗经》二首(99)《关雎》★《蒹葭》★名著推荐与阅读《格列佛游记》(105)●第三单元(学会读书三:学学牛吃草)9、成功(季羡林)(116)10、创造学思想录(罗尔吉·冯·奥赫)(119)11、学问和智慧(罗家伦)(124)12、*论美(弗兰西斯·培根)(130)综合学习与探究(133)诵读欣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36)●第四单元(阅读有独特的感受)13、散文家谈散文(140)关于散文《白鹭》——晓雪(140)附:*白鹭——郭沫若(141)14、小说家谈小说(144)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茅盾(144)附:*百合花——茹志鹃(147)15、诗人谈诗(160)宁静而深沉的意境——曾卓(160)附:*一个深夜的记忆——鲁藜(161)综合学习与探究(163)诵读欣赏乡愁(余光中)(166)★修改文章专题训练结构的调整(168)●第五单元(学会读书五:借助注释学文言)16、陈涉世家(司马迁)(176)17、桃花源记(陶渊明)(182)★18、与朱元思书(吴均)(185)19、捕蛇者说(柳宗元)(188)20、岳阳楼记(范仲淹)(194)★21、醉翁亭记(欧阳修)(198)★综合性学习与探究(203)诵读欣赏词二首(207)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第六单元(学会读书六:读书动笔)(自由读写单元)22、绿(朱自清)(212)23、囚绿记(陆蠡)(218)25、*环球城市风行绿墙(宋淑运)(224)25、*一双手(姜孟之)(231)综合学习与探究(236)诵读欣赏绿(艾青)(239)古代诗词二首(241)龟虽寿(曹操)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专题广告多棱镜(246)广告知识窗(246)广告故事苑(249)广点平台(251)广告创作室(252)广告研讨(252)附录一应用文示例(简单的会议记录、简单的总结、简单的调查报告、简单的实验报告、说明书)(255)附录二名家书法赏析(267)附录三修辞简表(274)附录四字词表(276)九年级下册(文言文7篇,古诗词7篇)●第一单元(学会阅读七:比较与辨微)1、威尼斯商人(节选)(莎士比亚)(2)2、*江村小景(田汉)(19)3、《陈毅市长》选场(沙叶新)(30)4、*一厘米(毕淑敏)(40)综合学习与探究(55)诵读欣赏文笔精华(七)莎剧独白两则(57)古诗三首(59)饮酒(陶渊明)★行路难(李白)★游山西村(陆游)★●第二单元(学会读书八:迅速捕捉阅读信息)5、藤野先生(鲁迅)(66)6、生命与和平相爱(铁凝)(76)7、*热爱生命(杰克•伦敦)(84)8、享受生活(海伦•凯勒)(95)综合学习与探究(104)诵读欣赏文笔精华(八)《老人与海》(节选)(海明威)(107)专题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110)文章选读一统筹方法(华罗庚)(110)二田忌赛马(113)●第三单元(学会读书九:疑为学之始)9、送行(比尔博姆)(124)10、给我的孩子们(节录)(丰子恺)(132)11、*台阶(李森祥)(138)12、呼兰河传(节选)(萧红)(146)综合学习与探究(152)诵读欣赏文笔精华(九)《往事》之七(冰心)(155)●第四单元(学会读书十:知人论世读经典)13、曹刿论战(《左传》)(158)★14、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163)★15、《孟子》二章(167)鱼我所欲也(16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69)★16、*愚公移山(《列子》)(172)17、出师表(诸葛亮)(177)★1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183)★综合学习与探究(186)诵读欣赏诗词曲三首(191)观沧海(曹操)★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修改文章专题训练文章的综合修改(196)名著推荐与阅读《朝花夕拾》(202)●第五单元(学会读书十一:横看成岭侧成峰)19、雪(鲁迅)(220)20、《雪》四人谈(224)读《雪》需要联想(王蒙)(224)灵魂的柔软和坚硬(黄蓓佳)(226)简洁精纯的《雪》(斯妤)(229)《雪》的独特之处(李允经)(231)综合学习与探究(233)诵读欣赏文笔精华(十)《延安纺车抒怀》(吴伯箫)(235)专题我心中的语文(237)总结语文(237)回味语文(243)思考语文(244)别了,语文课(何紫)(245)附录一应用文示例(简单的契约、简单的合同、简单的民事诉讼、纳税申报单)(249)附录二语法简表(255)附录三字词表(259)(苏教版)初中语文个册教材古诗文篇目统计七上:文言文8篇,古诗词10篇;七下:文言文6篇,古诗词18篇;八上:文言文5篇,古诗词11篇;八下:文言文7篇,古诗词14篇;九上:文言文7篇,古诗词10篇;九下:文言文7篇,古诗词7篇;合计:文言文40篇(含课标16篇),古诗词70篇(含课标34篇);。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九年级文言文原文及教参翻译全集修订版楷体版概述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九年级文言文原文及教参翻译全集修订版楷体版概述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文言文翻译1《郑人买履》战国末期韩非《韩非子》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郑人买履》译文有个郑国人,想去买鞋子,他先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上它。

已经拿到鞋子,(才发现忘了带尺码)就对卖鞋子的人说:“我忘了带尺码。

”就返回家拿尺码。

等到他又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2《刻舟求剑》战国末期吕不韦《吕氏春秋》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2.《刻舟求剑》译文有个楚国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急忙在船边上刻下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了,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里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剑(落在江底)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3《幼时记趣》清沈复《浮生六记》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3.《幼时记趣》译文我回忆幼小的时候,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眼力足以看得清极细小的东西。

看到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花纹。

苏教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苏教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苏教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原文及译文篇一:苏教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原文及译文苏教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原文及译文七年级上册:讲读课文:⑴《郑人买履》⑵《刻舟求剑》⑶《幼时记趣》⑷《三峡》⑸《以虫治虫》⑹《梵天寺木塔》专题⑺《狼》⑻《论语》八则七年级下册:讲读课文:⑼《赵普》⑽《黄鹤楼》⑾《于园》⑿《黔之驴》诵读欣赏:⒀《两小儿辩日》专题⒁《爱莲说》八年级上册:讲读课文:⒂《晏子使楚》⒃《人琴俱亡》⒄《小石潭记》⒅《记承天寺夜游》⒆《治水必躬亲》八年级下册:讲读课文:⒇《马说》(21)《陋室铭》(22)《活板》(23)《核舟记》(24)《口技》(25)《送东阳马生序》诵读欣赏:(26)《山市》九年级上册:讲读课文:(27)《陈涉世家》(28)《桃花源记》(29)《与朱元思书》(30)《捕蛇者说》(31)《岳阳楼记》(32)《醉翁亭记》诵读欣赏:(3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九年级下册:讲读课文:(34)《曹刿论战》(35)《邹忌讽齐王纳谏》(36)《鱼我所欲也》(3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8)《愚公移山》(39)《出师表》(4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七年级上册⑴《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臵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座位上。

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

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

?又转回家去取。

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於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⑵《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宝剑从船上掉到水里,就急忙用刀在船上刻个记号,说:?这里是宝剑掉下去的地方。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九年级文言文翻译全集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九年级文言文翻译全集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文言文翻译1.《郑人买履》译文有个郑国人,想去买鞋子,他先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上它。

已经拿到鞋子,(才发现忘了带尺码)就对卖鞋子的人说:“我忘了带尺码。

”就返回家拿尺码。

等到他又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2.《刻舟求剑》译文有个楚国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急忙在船边上刻下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了,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里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剑(落在江底)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3.《幼时记趣》译文我回忆幼小的时候,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眼力足以看得清极细小的东西。

看到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花纹。

所以我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私下把它们比做群鹤在空中飞舞。

心中想象的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的或是成千,或是成百(飞舞着的蚊子)便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

仰起头来观赏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了。

(有时)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帐里,用烟慢慢地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雾飞叫,(把这种情景)当做青云白鹤图来看,果真就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令人高兴得连声叫好。

我常在坑洼不平的土墙边,杂草丛生的花台旁,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身体和花台一样高,定睛细看。

把繁茂的杂草看作树林,把昆虫蚂蚁看成野兽,把泥土瓦砾凸出的地方看作土山,低洼的地方看成沟谷,想像在里面游历的情景,真感到心情舒畅,自得其乐。

一天,看见两只虫子在草丛间打斗,我观看这一情景兴趣正浓的时候,忽然有一个庞然大物,像推开大山,撞倒大树一样地闯了过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

蛤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

我那时年龄还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唉呀”地惊叫一声,感到害怕;等我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用鞭子打了它几十下,把它驱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2019年苏教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原文及译文.doc

2019年苏教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原文及译文.doc

2019年苏教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原文及译文篇一:苏教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原文及译文苏教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原文及译文七年级上册:讲读课文:⑴《郑人买履》⑵《刻舟求剑》⑶《幼时记趣》⑷《三峡》⑸《以虫治虫》⑹《梵天寺木塔》专题⑺《狼》⑻《论语》八则七年级下册:讲读课文:⑼《赵普》⑽《黄鹤楼》⑾《于园》⑿《黔之驴》诵读欣赏:⒀《两小儿辩日》专题⒁《爱莲说》八年级上册:讲读课文:⒂《晏子使楚》⒃《人琴俱亡》⒄《小石潭记》⒅《记承天寺夜游》⒆《治水必躬亲》八年级下册:讲读课文:⒇《马说》(21)《陋室铭》(22)《活板》(23)《核舟记》(24)《口技》(25)《送东阳马生序》诵读欣赏:(26)《山市》九年级上册:讲读课文:(27)《陈涉世家》(28)《桃花源记》(29)《与朱元思书》(30)《捕蛇者说》(31)《岳阳楼记》(32)《醉翁亭记》诵读欣赏:(3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九年级下册:讲读课文:(34)《曹刿论战》(35)《邹忌讽齐王纳谏》(36)《鱼我所欲也》(3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8)《愚公移山》(39)《出师表》(4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七年级上册⑴《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臵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座位上。

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

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

?又转回家去取。

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於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⑵《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宝剑从船上掉到水里,就急忙用刀在船上刻个记号,说:?这里是宝剑掉下去的地方。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九年级古文原文及翻译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九年级古文原文及翻译

苏教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七年级上册:讲读课文:⑴《郑人买履》⑵《刻舟求剑》⑶《幼时记趣》⑷《三峡》⑸《以虫治虫》⑹《梵天寺木塔》专题⑺《狼》⑻《论语》八则七年级下册:讲读课文:⑼《赵普》⑽《黄鹤楼》⑾《于园》⑿《黔之驴》诵读欣赏:⒀《两小儿辩日》专题⒁《爱莲说》八年级上册:讲读课文:⒂《晏子使楚》⒃《人琴俱亡》⒄《小石潭记》⒅《记承天寺夜游》⒆《治水必躬亲》八年级下册:讲读课文:⒇《马说》(21)《陋室铭》(22)《活板》(23)《核舟记》(24)《口技》(25)《送东阳马生序》诵读欣赏:(26)《山市》九年级上册:讲读课文:(27)《陈涉世家》(28)《桃花源记》(29)《与朱元思书》(30)《捕蛇者说》(31)《岳阳楼记》(32)《醉翁亭记》诵读欣赏:(3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九年级下册:讲读课文:(34)《曹刿论战》(35)《邹忌讽齐王纳谏》(36)《鱼我所欲也》(3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8)《愚公移山》(39)《出师表》(4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给加点的字注音买履.()宁.信度.()()遂.不得履()自度.其足()lǚ nìng dù suì duï2、在原文括号中解释文中加点字。

欲.想,要度.量长短之.代词,量好的尺码坐.同“座”,座位至.到,等到之.到,到……去操.拿,携带度.量好的尺码反.同“返”,返回及.到,等到罢.结束,解散遂.终于、最终之.代词,指履、鞋以.用宁.宁可度.量好的尺码无.不,没有3、填空(1)文章选自,作者,(时期)哲学家,(学派)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九年级文言文原文及教参翻译全集修订版楷体版剖析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九年级文言文原文及教参翻译全集修订版楷体版剖析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文言文翻译1《郑人买履》战国末期韩非《韩非子》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郑人买履》译文有个郑国人,想去买鞋子,他先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到了前去市集的时候,却忘了带上它。

已经拿到鞋子,(才发现忘了带尺码)就对卖鞋子的人说:“我忘了带尺码。

”就返回家拿尺码。

等到他又返回市集时,市集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为何不用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2《守株待兔》战国末期吕不韦《吕氏春秋》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可以,求剑若此,不亦惑乎?2.《守株待兔》译文有个楚国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赶忙在船边上刻下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了,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里找剑。

船已经行进了,但剑(落在江底)不会随船行进,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3《幼时记趣》清沈复《浮生六记》1余忆幼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仰头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悠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入迷,不觉呀然惊慌;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3.《幼时记趣》译文我回想幼小的时候,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眼力足以看得清极渺小的东西。

看到渺小的东西,必定要认真察看它的花纹。

七年级上册至九年级文言文

七年级上册至九年级文言文

苏教版七年级至九年级文言文汇总【七年级上册】﹡1、郑人买履◇《韩非子》郑人有置履者,先自度[duò]其足,而置之[代尺码]其坐[同“座”]。

至之[动词,到……去]市而[连词,表转折,可是]忘操之[代尺码]。

已[已经,……之后]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

”反归取之。

及[到,等到]反,市罢[结束],遂[终于]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代尺码]以[介词,用]足[何不以足试之]?”曰:“宁信度,无自信也[无信自也]。

”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D)A、先自度其足.何不试之以足.B、宁信.度无自信.也C、郑人有且置履.者遂不得履.D、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2.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

(1)反归取之(代词,代尺码。

)(2)何不试之以足(代词,代鞋。

)(3)至之市而忘操之(动词,到,)(代词,代尺码。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用括号补出省略的内容。

①(郑人)来到集市上,可是忘记了带尺码。

②(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4.买鞋的郑国人只相信量脚的尺寸,而不相信自己的脚。

你认为有这样的傻子吗?这个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答]类似这样的人,现实生活中倒确是有的。

有的人,说话、办事、想问题,只从本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本本上写得有的,他就相信,本本上没有写但实际上存在着的,他就不相信。

在这种人看来,只有本本上写的才是真理,没写上的就不是真理。

这样,思想当然就要僵化,行动就要碰壁。

这个寓言说明了书本上的东西和经验并不一定可靠,从客观实际出发,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2、刻舟求剑◇《吕氏春秋》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立即]契[雕刻,刻]其[代词,船]舟,曰:“是[指示代词,这儿]吾剑之[结构助词,的]所从坠。

”舟止,从其[代词,他]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迷惑,糊涂]乎?1、请写出“刻舟求剑”这一成语的意思。

[答]比喻拘泥固执,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的变化来处理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七年级至九年级所有的文言文、古诗
【七年级上册】
1、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刻舟求剑》
2、幼时记趣
3、《梦溪笔谈》(《以虫治虫》《梵天寺木塔》)
4、三峡
5、论语八则
【七年级下册】
1、赵普
2、短文两篇(《黄鹤楼》《于园》)
3、黔之驴
4、爱莲说
【八年级上册】
1、晏子使楚
2、人琴俱亡
3、小石潭记
4、记承天寺夜游
5、治水必躬亲
【八年级下册】
1、马说
2、陋室铭
3、短文两篇(《活板》《核舟记》)
4、口技
5、送东阳马生序
【九年级上册】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陈涉世家
3、桃花源记
4、与朱元思书
5、捕蛇者说
6、岳阳楼记
7、醉翁亭记【九年级下册】
1、曹刿论战
2、邹忌讽齐王纳柬
3、鱼我所欲也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愚公移山
6、出师表
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古诗:
初一上
《十五夜望月—王建》
《水调歌头--苏轼》
《次北固山下--王湾》
《赤壁--杜牧》
《浣溪沙--苏轼》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西江月—辛弃疾》
《秋词—刘禹锡》
《迢迢牵牛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初一下
《木兰诗》
《观刈麦——白居易》
《破阵子——辛弃疾》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登岳阳楼——杜甫》
《蝉——虞世南》
《孤雁——杜甫》
《鹧鸪——郑谷》
《使至塞上——王维》
《黄鹤楼——崔颢》《归园田居——陶渊明》初二上
《春望——杜甫》
《泊秦淮——杜牧》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过零丁洋——文天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己亥杂诗——龚自珍》
《望岳——杜甫》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登飞来峰——王安石》
《雁门太守行——李贺》
《别云间——夏完淳》;
初二下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渔家傲——范仲淹》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酬乐天扬州席上初逢见赠——刘禹锡》《无题——李商隐》
《夜雨寄北——李商隐》
《论诗——赵翼》
《闻雁——韦应物》
《池鹤——白居易》
《迎燕——葛天民》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元好问》
《题红叶——宣宗宫人》
《山中——王勃》
《城东早春——杨巨源》
初三上
《关雎》
《蒹葭》
《相见欢——李煜》
《浣溪沙——晏殊》
《龟虽寿——曹操》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凉州词——王之涣》
《塞下曲——卢纶》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初三下
《饮酒——陶渊明》
《行路难——李白》
《游山西村——陆游》
《观沧海——曹操》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山坡羊-通关怀古——张养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