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宋诗
宋词讲稿
宋词讲稿宋词的发展历史词体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历史过程:起源于隋唐之际,发展于晚唐五代,昌盛于两宋,衰微于元明,中兴于清代。
唐五代是宋词的准备时期,元明是宋词鼎盛之后的衰微时期,固然不能与宋词比盛;即使是清词号称“中兴”,毕竟是鼎“盛”之后的复“兴”,已落于第二位,难以与宋词之“盛”并驾齐驱。
1、词的产生宋词是在唐五代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最初词被称为曲子词(因为词与诗歌不同,它一般是先有乐,然后按乐填词),作为俗乐的一种。
有一个传统的说法“词为诗余”,诗作为正统的文学形式存在,而词则是从民间的俗曲转化而来。
诗歌可以用来批评朝政、促进社会发展,在孔子那里就有“兴、观、群、怨”的说法。
而词主要用于娱乐、消遣。
一般认为,词的渊源是胡夷之曲和中原里巷之曲融合而成。
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胡夷音乐深受人们的喜爱。
刘禹锡在朗洲作司马时,当地人所唱的竹枝曲被刘禹锡改成了竹枝词。
杨海明先生在《唐宋词史》中认为江南的地域、民情风俗以及政治状况对词产生了很大影响:(1)江南多水,帮助造就了词境的柔媚(2)斜桥红袖帮助造就了词情的香艳(3)江南小气帮助造就了词风的软弱。
2、词发展的基本脉络(1)、北宋初年,很多人认为奢靡轻软的文风助长了社会政治的腐化而导致了前后蜀、南唐的灭亡,再加上当时的官吏选择制度考察的主要是诗、赋、论、策等,而词是不入流的,因而在这个时期词坛沉寂,60年间词人与词作寥寥。
(2)、北宋中期,宋仁宗好词,他在位40年,使词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晏殊、欧阳修、张先等人承袭晚唐五代词风,在风格上以个性化的色彩体现出不同程度的创新。
词发展到柳永,他因为仕途坎坷而自我放纵,沉溺于歌楼妓馆之中,在词的创作中以市民生活入词,并把传统的小令发展为慢词(依慢曲而填的词。
慢曲,唐宋杂曲的四种体制令、引、近、慢之一,每片八拍),丰富了词的体式。
词发展到苏轼,他以旷达超逸的襟怀与深沉的思考开创了词的豪放风格。
同时在题材的选择上不再有任何的局限。
中国古代文学史之宋诗
宋诗在形式上也有所创新,出现了“以文为诗 ”、“以议论为诗”等新的表现手法。
宋诗的影响与地位
宋诗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继承了唐诗的优秀传统,还在 唐诗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为后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宋诗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中国,还对东亚地区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宋 诗对韩国、日本等国的诗歌创作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东亚文化交流的重要 内容之一。
内容题材
宋诗涵盖广泛,包括抒情、叙事、哲理等;元曲则更加注重叙事和 人物塑造,多以戏曲形式表现。
艺术风格
宋诗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派又有婉约派;元曲则更加注重情节的曲 折和语言的幽默诙谐,表现力强。
宋诗与明清小说的比较
文学形式
宋诗是以诗歌为主要表现形式,而明清小说则是以叙述故事为主的 小说体裁。
内容主题
代表诗人
苏轼、黄庭坚、陆游等。
宋诗的变革与创新
宋诗的变革背景
随着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宋诗也面临 着变革的需要。
宋诗的创新特点
宋诗在形式、内容、风格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出 现了许多新的流派和风格。
代表诗人
范成大、杨万里等。
03
宋诗的主要流派
北宋诗派
总结词
注重情感表达和意境创造
详细描述
北宋诗派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追求意境美为主要特点,代表诗人有欧阳修、苏轼 等。他们强调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和审美价值,注重文采和艺术性,对后世文 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南宋诗派
总结词
关注社会现实和民族危机
详细描述
南宋诗派以关注社会现实和民族危机为主要特点,代表诗人有陆游、杨万里等。他们以诗歌为武器,直面民族危 机和社会矛盾,抒发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词概述教学教材
(shàngxià)阕) 三叠(三片) 四叠(四片) 较少见
第十二页,共33页。
3.篇幅(piān fu)以小令为主,偶见 长调慢词
小令:58字以内(白居易 《忆江南》:江 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 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每首有一个(yī ɡè)表示音乐性 词牌又叫词调的,用词来牌(yònɡ lái)规定
词的音律。(词一定要有词牌,如 《菩萨蛮》、《满江红》等,但可 没词题。)
“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
第十一页,共33页。
2.基于音乐(yīnyuè)的遍数,一首 分为数片
每首词分作数段,一段叫做“一 片”,片也叫做“阕”。
第二十一页,共33页。
最著名的豪放(háofàng)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 西边,人道(réndào)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 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 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 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yīshēng),情债又几本。” (《烟花易冷》 词:方 文山 曲:周杰伦))
第六页,共33页。
《菊花(júhuā)台》( 词:方文山 曲: 周杰伦)
你的泪光 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 勾住过往/夜太漫 长 凝结成了霜/是谁在阁楼上 冰冷的绝望/雨轻轻弹 朱 红色的窗/我一生在纸上 被风吹乱/梦在远方 化成一缕 香/随风飘散 你的模样
第七页,共33页。
【练习】清明(qīngmíng)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第七讲 诗歌语言的赏析(一)炼字与炼句-2024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
叠词
叠词之妙首先在于增强了诗歌
的韵律感,其次是加强了感情的 表达效果。除此之外,叠词还可 以模拟各种声音,使诗文生动、
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阅读《声声慢(寻寻 觅觅),联系词的内 容,分析上阕中叠词
的妙处。
类型 数词
高三一轮复习之古代诗歌鉴赏
第七讲
诗歌语言的赏析(一):炼字炼句
一、考情概览
二、炼字
• 沈德潜曾言:"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 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从诸多诗例来看,成功的炼字都是和炼意紧密结合在一 起的。炼字,就是使"意"-﹣作者主观的情思和作品所表 现的生活具体化、生动化、纵深化与美学化,只有炼出 具体生动的富于美学内容和启示性的字,才能使"意"具有 感染人的力量。
• 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
• “软”字一语双关,既是写风软,也是写江水之软。 写出了微风轻柔,温软拂面,也写出了软风吹拂江水, 使江水也变得温柔绵软,微波轻漾。
三、赏析“诗眼”
• 所谓“诗眼”是指诗词中最关键或最精彩的字句,是 读者洞察诗词旨趣的窗口。诗眼分为两种类型:“句中 眼”和“篇中眼”。
• 诗眼在全诗中的作用,一看诗眼对揭示主旨所起到的 作用或是如何揭示出主旨的;二看诗眼是如何连缀全诗 内容的。
• 赏析时从多角度进行:a.最生动,最具活力。b.最能营 造意境。c.最易统摄全篇。d.最能表现作者的感情和主旨。
3、答题步骤
• 步骤一:确定诗眼。确定诗眼(若题干已明确,此步 可省略),确定诗眼的方法可参考上面确定诗眼的几个 角度。
第七讲 两宋诗歌概况PPT课件
▪ 陆游是宋代留存作品最多 的诗人,著名的爱国诗人 。其诗具有广泛的题材、 多样化的风格和老练的技 巧;始终表现出一种激烈 而深沉的民族情感,体现 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1.陆游的生平与创作
(1)45岁之前 ▪ 时代、社会与家庭氛围,使陆游从小就受到
2.黄庭坚的诗歌理论
▪ 极力推崇杜诗,全面学习杜诗 ▪ 主张读书破万卷,积淀丰厚的写作基础 ▪ 强调诗歌语言要去陈反俗 ▪ 提出点铁成金、脱胎换骨之法
➢“点铁成金”与“夺胎换骨”论
▪ 黄庭坚《答洪驹父书》:“自作语最难,老杜作 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 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 万物, 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 点铁成金也。”
第七章 两宋诗歌概况
➢宋初诗坛的“三体” ➢苏舜钦、梅尧臣
一、宋诗的文化意义
▪ 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化高度繁荣的时代,宋诗 是文化空前繁荣的表征之一。 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 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王国 维)
▪ 宋诗和唐诗,被称为“唐音”与“宋调”, 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类型。
形式以五律为主,巧于构思,重苦吟, 语言素淡,诗境清寒狭窄。
3.西昆体
▪ 代表作家:杨亿、刘筠、钱惟演等 ▪ 活动形式:馆阁唱和,有《西昆酬唱集》 ▪ 风格类型:学习李商隐诗,多用近体七律,
语言华美
三、梅尧臣与苏舜钦
1.苏舜钦、梅尧臣齐名
▪ 苏、梅都是北宋中期诗歌革新的主将 ▪ 强调文学作品要有充实的社会内容,发挥社
会功能 ▪ 在艺术上都具有“以文为诗”、“以议论为
诗”的特点。
2.苏、梅艺术风格同中有异
▪ 欧阳修《六一诗话》:“子美(苏舜钦字) 笔力豪隽,以超迈横绝为奇;圣俞(梅尧臣 字)覃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
宋诗(宋代诗歌)
与宋诗议论化相关的还有另一个特点﹕理趣。所谓理趣﹐指寄寓在诗歌形象中的人生哲理。宋诗理趣形成的 文化根源主要不是理学﹐而是佛门的禅机。宋诗中最富有理趣的几首代表作品﹐多出于理学形成之前而哲学思想 自成体系的王安石﹑苏轼及其追随者黄庭坚﹑陈师道之手。如苏轼的《次韵法芝举旧诗一首》:“春来何处不归鸿 ﹐非复羸牛踏旧踪﹐但愿老师真似月﹐谁家瓮里不相逢。”即源于《高僧传》所载醋头和尚斗机锋的偈颂。
宋诗评价
关于宋诗的评价,自南宋严羽《沧浪诗活》起就存在着严重的分歧﹐直至在文学史上形成了“尊唐”与“崇 宋”两大派系。大抵唐诗主情致﹐宋诗重理性﹐从艺术的角度看﹐宋诗不少作品缺乏形象性﹑音乐美﹐感染力不 强﹐是它的缺点。从文化史的立场上讲﹐宋诗在唐代诗歌格律完备﹑意象纯熟﹑臻于顶峰的情况下另辟蹊径﹐为 近世诗歌的发展提供了富有时代意义的榜样﹐是它的成功之处。
谢谢观看
陈衍实际上是“同光体”宋诗派的在理论上和创作上的一个代表人物,他提出的几点内容对我们后来的宋诗 研究都影响很大。比如说一个观点,就是所谓的“三元说”。“三元说”认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最主要的是 “三元”:一个是“开元”。开元十五年左右,是盛唐诗歌形成的标志,盛唐诗歌形成的标志就是所谓的“声律 与风骨兼备”,这是中国诗歌的一个高峰;另外一个是“元和”。“元和”实际指的是中唐,就是白居易、元稹, 还有韩愈,还有孟郊,“韩孟诗派”。有一句话叫“诗到元和体变新”,它出现了很多变化,这种变化对后来的 元和诗歌的发展、对后来的宋诗都有影响;宋诗发展的高峰是北宋的元佑时期,就是苏、黄为代表的“元佑”, 也就是“三元说”中的第三个“元”。
在中国的诗歌史上,唐诗、宋诗(词)作为两个难以逾越的高峰,灿烂着中国的文化领域,同时,又备受文 人们的争议,从诗歌的写作背景,到诗歌的谋篇结构、锤词炼句、修辞用典,都是人们热爱和攻击的目标。
宋诗的特征
宋诗的特征1、宋代诗人和作品数量要远远超过唐代时代背景:文与用人的政策,促进了宋代文化的全面繁荣与高度发展,宋代文化的发展,以儒学复兴为背景与主线,并广泛吸纳包括释道精神的各种思想渊源,对人格与品节的注重,也就构成宋代诗人精神面貌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宋代文化的高度发达,造成宋代诗人文化生活的丰富与人文修养的加强,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造成宋代诗人政治社会意识的普遍强化,并由对政治时事与社会现实的关注而生发出大量的诸如政治诗、爱国诗、悯农诗之类作探:。
然而,宋代现实状况始终动荡不安,北宋党争文祸的频繁剧烈,又都迫使诗人避祸全身,在背离现实的处境与惶惑迷惘的心境中努力认识自我的地位与价值,更多地反映着个人生活的狭小范围和心灵世界的内省体验。
2、宋诗的“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时代背景一,宋代是一个充满了论辩性的理性时代。
积贫积弱的国家形势,形成了宋朝议论化的时代氛围。
运用议论方式,恰当地表达了宋人心灵中“尚理”的审美内涵。
二,诗歌适应理性化时代的需要,转向议论化的创作道路。
1.从学术文化思想方面看,北宋兴起的理性主义的论辩思潮,促成了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相互融会。
这对宋诗议论特点的形成与发展,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2.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它在反对浮靡骈文,及“罢去浮巧轻媚、丛错采绣之文”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革新精神,更直接推动了宋诗走向新体制。
三,宋代由于政治集权,社会变革,经济转折,尤其在文化方面,理学发达,易学繁盛,禅风流行,儒释道三家思想融会贯通,再加上怀疑与创新的开拓精神的发扬,遂发展成一股思辩之风、崇尚义理之习。
四,盛唐的杜甫,中唐的韩愈已直接倡导“以文为诗”,其议论之作直接影响到宋时的欧阳修及苏轼诸人。
“以文为诗”是韩愈在诗歌实践中,把散文的笔法引入到诗歌当中。
韩愈则开拓诗歌的境界,其对宋代诗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含义:宋诗中的“议论”,实指诗的艺术表现形式,即以议论的概括方式进行诗歌创作;宋诗往往以议论融合叙事,或与抒情、写景紧密结合;或以议论作为全篇的精神支柱;或将议论作为情感郁结后的喷发,再借形象的语言为表现手段,使诗作情韵、理趣兼备,并有机交融,化为一体。
2021高三语文学案:第二部分 专题七 第七讲古代诗歌比较鉴赏
第七讲古代诗歌比较鉴赏近年来,诗歌鉴赏题在高考试卷中出现了一种回归题型--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
这类题目信息容量大、综合检测性强,能够更准确地考查考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为此,我们特别设置了本学案,列举部分示例,以期对考生解答此类题目有所帮助。
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和单纯鉴赏一首古诗的命题角度基本相同,都是从诗歌的意象、意境、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情感等方面设置题目.不同的是,比较鉴赏题需要考生针对两首或者三首诗歌进行比较鉴赏解答。
诗歌比较鉴赏在设题上基本是遵循“求同辨异"的原则,即在所选诗歌题材相同或相近的基点上比较辨别其他方面的异同.考生在做题时应该有一个鉴赏的方针-—用“相同”去鉴赏“不同”,也就是所说的存“同”赏“异”。
题型一形象比较典型例题阅读下面诗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蝴蝶儿[五代]张泌蝴蝶儿,晚春时。
阿娇①初著淡黄衣,倚窗学画伊②。
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
无端和泪拭胭脂,惹教双翅垂.印证双对对飞”的特点;同时作者又赋予它人的情感,看到因怀春而伤心的少女,以致双翼下垂。
谢诗中的蝴蝶更加具体生动。
它在桃李花前飞舞,忽东忽西,自由自在,活泼灵动,赏遍满园春色,欢快愉悦。
1.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题目。
山中王维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中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王维诗的第一句,描写了天寒水浅,清澄莹澈的山溪变成蜿蜒穿行的涓涓细流,露出粼粼白石,小溪显得特别清浅可爱.B.王维诗的三、四句,写山色苍翠、空明的特点,人行在山中,仿佛置身于一片翠绿的山雾中,似乎感觉到细雨湿衣的凉意。
C.王勃诗的第一句,既写景又抒情,情因景起,景又生情,“悲已滞”,化动为静,衬托诗人内心始终难解难平的悲伤。
D.王勃诗的第三句,“晚”字既写秋深也写诗人已是暮年,再加上句首的“况”字,不仅增强了语势,而且使整首诗的情感跌宕起伏。
宋代诗教学课件
江西诗派与两宋 之际的诗歌
黄庭坚的诗歌
一、黄庭坚的生平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 谷,晚号涪翁,又称黄豫 章,洪州分宁人。为苏轼 门生、密友,旧党失势后 接连被贬,死于宜州贬所。
黄庭坚出生于诗书之 家,自幼纵览六艺, 博学多闻,治平年间 中进士。“苏门四学 士”之一。政治上与 苏共进共退,屡遭贬 谪。 诗与苏轼并称“苏 黄”,追求奇拗诗风, 开创江西诗派,影响 很大。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 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 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 《登快阁》 •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南倚晚晴。落叶千
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 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 鸥盟。
•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风月堂诗话》
江西诗派的形成与演变
一、江西诗派的形成 • 1、黄庭坚的诗论及其影响。黄庭 坚喜论诗,也喜在理论上指点他人。 黄庭坚做诗、论诗皆有一套法则, 有利于初学者入门,这使他有为数 众多的追随者,确立了他在江西诗 派的影响和地位。
• 2、杜甫典范地位的确立。到了北宋,尊杜 成为诗坛的共识,杜甫在诗歌、诗艺上的 追求和创新被宋人逐渐发现并成为他们学 习的重点,这样就确立了杜甫在宋诗中典 范地位。 • 3、“点铁成金”:窘境中的策略。“点铁 成金”是黄庭坚诗论中影响最大的一点, 所谓点铁成金就是变化前人的语言或诗意, 推陈出新,这为宋诗另辟新境。
舟中 恶风横江江卷浪, 黄流湍猛风用壮。 疾如万骑千里来, 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 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 不尽还家去国情。
江西诗派
北宋末,吕本中作《江西诗社 宗派图》,将 20 多个诗人集中在 一起,称作江西诗派。以杜甫为 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为宗。(“一祖三宗”) 主张自成一家,字字有来历, 点铁成金、追求形式美。但后来 把诗歌引向了形式主义。 “用昆体功夫造老杜浑成之地。”
第七章·宋诗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馀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 风格:简雅古淡,浅切明畅。
二、复古期
• 宋仁宗赵祯时,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等青年 文学家,在反对骈文,提倡古文的同时,连带反 对杨亿、刘筠片面追求偶切、不重内容的近休唱 和诗风,上承宋初王禹偁关心现实的精神,主张 大量创作以反映国计民生为传统的古体诗,以配 合当时的政治改革运动。
宋诗
教学内容与重点: 1,宋代诗歌发展的六个时期; 2,宋诗各时期代表作家作品; 3,宋诗特点总结评价和启示。
宋代诗歌发展的六个时期
• 文学史上提到“宋诗”,有时作为宋代诗 歌的简称,有时则指某种与唐诗相对的诗 歌风格。
• 宋代诗歌依时间先后可以分为六个不同的 发展时期: ⑴沿袭期 ⑵复古期 ⑶革新期 ⑷凝定期 ⑸中兴期 ⑹飘零期
三、革新期
• 11世纪后半期,王安石、苏轼相继主盟诗坛,宋 诗创作形成第一个高峰期。代表作如王安石的 《明妃曲》、《乌江亭》诗,就传统题材翻出新 意,充分发挥了宋诗长于议论的特点,读后耐人 回味,被公认超出唐人的同类作品。苏轼则在 “以诗为词”的同时,将欧阳修、梅尧臣等人开 了头的“以文为诗”推进到“别开生面,成一代 之大观”的地步。
说:“我什么都不怕!”又说,“仗咱们打过来 了,敌人想‘演变’中国,怕也不那么容易……”
毛泽东却说:“仗我们是不怕打的,帝国主
义要想‘和平演变’我们这一代人也难;可下一 代、再下一代就不好讲了。中国人讲‘君子之泽, 五世而斩’,英国人说‘爵位不传三代’;到我 们的第三代、第四代人身上,情形又会是个什么 样子啊?我不想哪一天,在中国的大地上再出现 人剥削人的现象,再出现资本家、企业主、雇工、 妓女和吸食鸦片烟;如果那样,许多烈士的血就 白流了……”
第七讲 两宋诗歌概况
2.陆游的作品: 《剑南诗稿》八十五 卷,收诗九千余首,《 渭南文集》五十卷,其 中包括词二卷(单独刻 行的名为《放翁词》)
3.陆游的诗歌的艺术特色 (1)反映洗雪民族耻辱、恢复失地、统一祖 国的思想情感。表达渴望万里从戎、以身 报国的豪迈理想;壮志难酬、请缨无路的 悲愤心情。 此类诗歌既热情奔放又深沉悲怆
【 学术连接】 宋诗研究的代表性著作
莫砺锋:《江西诗派研究》 张宏生:《宋诗:融通与开拓》、《江湖 诗派研究》 赵平:《永嘉四灵诗派研究》 张高评:《宋诗特色研究》、《宋诗传承 与开拓》 吕肖奂:《宋诗体派论》
二、宋初三体
1.白体诗人
代表作家:王禹偁、徐铉、李昉等
活动形式:馆阁酬唱
3.代表作:《寄黄几复》
本诗调谱为七律平起首句不入韵式,押下平声十蒸 韵,平仄拗救情形如下: 我居北海君南海 平平仄仄平平仄 寄雁传书谢不能 仄仄平平仄仄平 桃李春风一杯酒 平仄平平仄平仄 江湖夜雨十年灯 平平仄仄仄平平 持家但有四立壁 平平仄仄仄仄仄 治病不蕲三折肱 仄仄仄平平仄平 想得读书头已白 仄仄仄平平仄仄 隔溪猿哭瘴烟藤 仄平平仄仄平平
4.江西诗派 因北宋末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 提出“江西诗社宗派”而得名, 尊黄庭坚为诗派之祖, 以黄庭坚的诗歌理论为指导思想, 诗派大部分成员都曾受黄庭坚指点,诗歌题 材取向与风格都遵循黄庭坚的风格。
5.江西诗派“一祖三宗”说
宋末元初方回《瀛奎律髓》倡“一祖三宗” 之说,以杜甫为江西诗派的祖师,而把黄庭 坚、陈师道、陈与义算作三大宗师。
杨万里与“诚斋体” 范成大的田园诗:《田园四时杂兴》
七、永嘉四灵与江湖诗人
永嘉四灵:徐照、徐璣、趙師秀翁卷 “四靈 ”或爲布衣,或任微職,都是命運落拓的貧 寒之士。他們的生活面狹小,詩歌內容也比 較單薄,衹有少數詩寫到民生疾苦或時事, 多數作品的內容是題咏景物,唱酬贈答。正 如他們的詩集名稱所顯示的,他們的創作局 限于書齋之中。“四靈”作詩以賈島、姚合 爲宗 江湖诗人:陈起与《江湖集》
宋代诗词课件
《登快阁》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题落星寺》
落星开士深结屋,龙阁老翁来赋诗。 小雨藏山客坐久,长江接天帆到迟。 宴寝清香与世隔,画图妙绝无人知。 蜂房各自开户牖,处处煮茶藤一枝。
黄庭坚的诗歌创作
--(惠洪《冷斋夜话》)
内敛平淡
“诗者,人之性情也。非强谏诤于庭, 怨忿诟于道,怒邻骂座之为也。”
--(《书王知载朐山杂咏后》)
“但熟观杜子美到夔州后律诗,便得句 法简易,而大巧出焉。平淡而山高水深, 似欲不可企及。文章成就,更无斧凿痕, 乃为佳作耳。”
--(《与王观复书》)
黄庭坚的诗歌创作
一、求深务奇,运用多种修辞手段,打 破韵律规则,独具个性。
示三子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 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 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
江西诗派的演变
“靖康之变”,爱国主题----陈与义
推举“活法”,风格清新----吕本中、曾几
陈与义
(1090--1138)
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二十四岁登 科,曾任太学博士、符宝郎等官职;南渡 后,流亡数年,后迁中书舍人、参知政事。 前期诗风为江西一路,后期深于寄托,沉 郁雄浑,风格更近杜甫,人称“简斋体”。
黄庭坚
(1045--1105)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 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少有才名,23岁 中进士。初任北京国子监教授,吉州太和 县令、德州德平镇监镇官等基层小官。元 丰八年(1085)回京入馆阁,主持编写 《神宗实录》。绍圣元年,史祸起,先后 被贬涪州、戎州等地。崇宁二年(1103), 蔡京以其为“元祐奸党”,被“除名,羁 管宜州”,卒于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宋初诗歌
1.白体诗与王禹偁的创新 1.白体诗与王禹偁的创新 宋初的唱和诗风与白体诗。 王禹偁的突破。王禹偁(954-1001),谪居商州将 王禹偁的突破。王禹偁(954-1001),谪居商州将 近二年,是他一生创作力最旺盛、收获最多的时 期,也是他诗风发生关键性转变时期。贬官商州、 滁州后,接触了生活实际,他自觉地学习白居易 新乐府的精神,大量创作了反映现实、爱国爱民 的作品,如《感流亡》 的作品,如《感流亡》等。王禹偁不仅由以诗为 应酬手段进而效法白居易的以诗讽喻,而且由白 体进而向杜甫集中寻求诗歌艺术的新境界。
王安石:诗歌的成就总体上要超过散文, 从内容上可分为4 从内容上可分为4类:政治诗,怀古诗,咏 怀诗,写景诗。怀古诗的代表作有《明妃 怀诗,写景诗。怀古诗的代表作有《 曲二首》等,写景诗有《泊船瓜洲》 曲二首》等,写景诗有《泊船瓜洲》等, 艺术上以“雅丽精绝” 艺术上以“雅丽精绝”著称。 《明妃曲》: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 明妃曲》 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 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 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 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 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 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
2.晚唐体与西昆体 2.晚唐体与西昆体 晚唐体的作家与作品,《蔡宽夫诗话》 晚唐体的作家与作品,《蔡宽夫诗话》说: “唐末五代,流俗以诗自名者,多好妄立 格法。……大抵皆宗贾岛辈,谓之贾岛体, 格法。……大抵皆宗贾岛辈,谓之贾岛体, 而于李杜不少假借。” 而于李杜不少假借。”宋初学晚唐的诗人, 即沿袭这种风尚,代表作家有潘阆、魏野、 林逋、九僧和寇准等人。
黄庭坚的诗歌创作。黄庭坚著有《 黄庭坚的诗歌创作。黄庭坚著有《豫章黄 先生集》,存诗近2000首,其中律诗的成就 先生集》,存诗近2000首,其中律诗的成就 较高。代表作有《寄黄几复》 较高。代表作有《寄黄几复》等。前人评 论黄庭坚的诗歌“清新奇崛” 论黄庭坚的诗歌“清新奇崛”、“自出己 意以为诗” 意以为诗”。黄庭坚的诗学地位也由此奠 定。 《登快阁》: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 登快阁》 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 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寄黄几复》: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 寄黄几复》 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 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江西诗派的由来与发展。由于黄庭坚的诗 歌在当时形成了很大的影响,许多诗人都 追随他的诗风,逐渐形成了“江西诗派” 追随他的诗风,逐渐形成了“江西诗派”。 南宋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派宗社图》 南宋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派宗社图》, 首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下附 诗人20余人,江西诗派的名称由此而来。元 诗人20余人,江西诗派的名称由此而来。元 代方回又以杜甫为“一祖” 代方回又以杜甫为“一祖”,黄庭坚、陈 师道、陈与义三人为“三宗” 师道、陈与义三人为“三宗”,明确提出 “一祖三宗”之说,揭示了江西诗派的源 一祖三宗” 流。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黄庭坚的生平与思想。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 道人,又号涪翁。他生长在一个文学氛围特别浓 厚的家族。并与苏轼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关系。在 思想上也与苏轼接近,以儒家为本位,圆融佛、 道两家,因此内心洞达世事,外表和光同尘。 黄庭坚的文学主张。作为江西诗派的领袖,黄庭 坚提出了一套独特的诗歌理论:(1 坚提出了一套独特的诗歌理论:(1)点铁成金与 夺胎换骨。(2 夺胎换骨。(2)追求格韵高绝的境界,好用拗律, 押险韵。(3 押险韵。(3)好用奇字僻典,刻意苦吟。总之, 黄庭坚的文学主张,主要侧重在创作技巧方面, 对宋诗的艺术作出了贡献;但因为比较忽视现实 生活,所以作品的思想价值相当有限。
四、北宋中期的诗歌
1.欧阳修 1.欧阳修 叶梦得《石林诗话》 叶梦得《石林诗话》:“欧阳文忠公诗矫昆体, 专以气格为主,故其言多平易舒畅。律诗意所到 处,虽语有不伦,亦不复问,而学之者往往遂失 于快直,倾囷(qūn)倒廪(lǐn),无复余地。” 于快直,倾囷(qūn)倒廪(l ),无复余地。” 《戏答元珍》: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 戏答元珍》 花。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 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 野芳虽晚不须嗟。
余如朋友往还之迹,谐谑之语,以及论事 说理讲学衡文之见解,在宋人诗中尤恒遇 之。此皆唐诗所罕见也。夫诗本以言情, 情不能直达,寄于景物,情景交融,故有 境界,似空而实,似疏而密,优柔善入, 玩味无斁,此六朝及唐人之所长也。宋人 略唐人之所详,详唐人之所略,务求充实 密栗,虽尽事理之精微,而乏兴象之华妙。 李白、王维之诗,宋人视之,或以为“ 李白、王维之诗,宋人视之,或以为“乱 云敷空,寒月照水”(许尹《 云敷空,寒月照水”(许尹《山谷诗注 序》),不免空洞,然唐诗中深情远韵, 一唱三叹之转致,宋诗中亦不多觏。故宋 诗内容虽增扩,而情味则不及唐人之醇厚, 后人或不满意宋诗者以此。
二、宋诗况
宋诗的“ 宋诗的“体”和“派”:宋初的宗唐三派 (白体,如徐铉、李昉,王禹偁;西昆体, 杨亿、刘筠、钱惟演;晚唐体:杨仆、赵 湘、潘阆、魏野、寇准、林逋。) 宋调的成型:新变派(苏舜钦、梅尧臣、 欧阳修)、荆公体(狭义指王安石晚年的 近体诗)、东坡体、江西诗派
宋调的反拨和变异:四灵体(徐照、徐玑、 赵师秀、翁卷)、江湖诗派(江湖诗派大 多数诗人不满于江西诗派,认为它“ 多数诗人不满于江西诗派,认为它“资书 以为诗失之腐”,也不满于四灵“ 以为诗失之腐”,也不满于四灵“捐书以 为诗失之野” 为诗失之野”,却无法超越它们。于是只 能在四灵体和讲习班诗派间徘徊。) 道学体(击壤体)(邵雍《伊川击壤集》 道学体(击壤体)(邵雍《伊川击壤集》, 还有周敦颐、程颢、张载、程颐、朱熹、 陆九渊、吕祖谦):理语诗、理趣诗、性 情诗。遗民诗派(文天祥、谢翱、林景熙、 汪元量)
《鲁山山行》: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鲁山山行》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 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 欧阳修《六一诗话》 欧阳修《六一诗话》:诗家虽率意,而造 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 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 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 《淮中晚泊犊头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 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 雨看潮生。
兹更进而研讨之。就内容论,宋诗较唐诗更为广 阔。就技巧论,宋诗较唐诗更为精细。然此中实 各有利弊,故宋诗非能胜于唐诗,仅异于唐诗而 已。 唐诗以情景为主,即叙事说理,亦寓于情景之中。 出以唱叹含蓄。惟杜甫多叙述议论,然其笔力雄 奇,能化实为虚,以轻灵运苍质。韩愈、孟郊等 以作散文之法作诗,始于心之所思,目之所睹, 身之所轻,描摹刻画,委曲详尽,此在唐诗为别 派。宋人承其流而衍之,凡唐人以为不能入诗或 不宜入诗之材料,宋人皆写入诗中,且往往喜于 琐事微物逞其才技。如苏黄多咏墨、咏纸、咏砚、 咏茶、咏画扇、咏饮食之诗,而一咏茶小诗,可 以和韵四五次。(黄庭坚《双井茶送子瞻》 以和韵四五次。(黄庭坚《双井茶送子瞻》、 《和答子瞻》、《省中烹茶怀子瞻用前韵》、 和答子瞻》 省中烹茶怀子瞻用前韵》 《以双井茶送孔常父》、《常父答诗复次韵戏 以双井茶送孔常父》 答》,共五首,皆用“书”“珠”“如”“湖” ,共五首,皆用“ ”“珠”“如”“湖 四字为韵。)
苏轼:苏轼的文学创作以诗歌的数量最多, 达2700多首,内容题材多样,无论是表现自 2700多首,内容题材多样,无论是表现自 我、反映现实、歌颂山河,还是品评艺术、 描写风俗,都是佳作纷陈。苏轼的最大特 色就是善于从自然中体悟人生哲理,如 《和子由渑池怀旧》、《题西林壁》等。 和子由渑池怀旧》 题西林壁》 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是:1 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是:1、讲究才学,重 视才气与学问;2、多发议论;3 视才气与学问;2、多发议论;3、善用比喻; 4、时有雅谑。 《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 和子由渑池怀旧》 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 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 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 嘶。
《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 村行》 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 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清人吴之振《宋诗钞·小畜集钞》 清人吴之振《宋诗钞·小畜集钞》序文中说: “元之独开有宋风气,于是欧阳文忠得以 承流接响。文忠之诗,雄深过于元之,然 元之固其滥觞矣。穆修、尹洙为古文于人 所不为之时,元之则为杜诗于人所不为之 时者也。” 时者也。”
西昆体 :《六一诗话》说:“盖自杨、刘 六一诗话》说:“ 唱和,《西昆集》 唱和,《西昆集》行,后进学者争效之, 风雅一变,谓之昆体。由是唐贤诸诗集几 废而不行。” 废而不行。” 刘攽(bān) 中山诗话》 刘攽(bān)《中山诗话》曾载一轶事: “祥符、天僖中,杨大年、钱文僖、晏元 献、刘子仪,为诗皆宗李义山,号西昆体, 后进多窃取义山语句。尝内宴,优人有为 义山者,衣服败裂,告人曰:‘ 义山者,衣服败裂,告人曰:‘吾为诸馆 职挦(xiá )扯至此!’ 职挦(xián)扯至此!’闻者大噱 (jué)。” jué)。”
苏舜钦与梅尧臣 梅尧臣,字圣俞,安徽宣城人。曾任尚书都官员 外郎。有《宛陵先生集》,存诗8200多首。梅尧 外郎。有《宛陵先生集》,存诗8200多首。梅尧 臣在诗歌风格上推崇平淡古雅,但要求以创新为 基本前提。他的大部分诗歌以琐碎的日常生活为 题材,从中往往加进一些哲理性的内容,朝思理 深密方向发展,创造出一种内敛的、令人心境平 静的美。 苏舜卿,字子美,河南开封人。与改革派范仲淹 等时相过从,政治上亦受其影响。晚年被削职为 民。他以诗歌创作驰名,所作感情激越,风格豪 放雄健,语言畅达,代表作有《 放雄健,语言畅达,代表作有《城南感怀呈永 叔》。另有一些写景小诗,也别具韵味,如《淮 。另有一些写景小诗,也别具韵味,如《 中晚泊犊头》 中晚泊犊头》等。
林逋,《宋史·隐逸传》 林逋,《宋史·隐逸传》:“少孤,力学,不为章句。 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家贫衣食不足,晏如也。初放 游江、淮间,久之归杭州,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 不及城市。真宗闻其名,赐粟帛,诏长吏岁时劳问。薛 映、李及在杭州,每造其庐,清谈终日而去。尝自为墓 于其庐侧。临终为诗,有‘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 于其庐侧。临终为诗,有‘ 《封禅书》’之句。既卒,州为上闻,仁宗嗟悼,赐谥和 封禅书》 靖先生,赙粟帛。 逋善行书,喜为诗,其词澄浃峭特, 多奇句。既就稿,随辄弃之。或谓:‘ 多奇句。既就稿,随辄弃之。或谓:‘何不录以示后 世?’逋曰:‘ 世?’逋曰:‘吾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 后世乎!’然好事者往往窃记之,今所传尚三百余篇。” 后世乎!’然好事者往往窃记之,今所传尚三百余篇。” 名士高僧都喜欢跟他交往唱酬,其诗风格清淡,意趣高 远。 《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 山园小梅》 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 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