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期初一历史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初中七年级历史《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教学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教学设计附: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学习卷(一)、单项选择题1.秦朝的暴政对社会造成的最根本的影响是()A.阶级矛盾尖锐B.政局动荡不安了C.人民生活痛苦D.生产力严重破坏2. 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3. 秦朝灭亡的时间是()A.公元前209年B.公元前207年C.公元前206年D.公元前202年4. 下列四次重要战役,哪一次是决定秦朝最后瓦解的战役?A、城濮之战B、巨鹿之战C、牧野之战D、昆阳之战5、下列战役哪一次与其他三次性质不同?()6.下列历史事件与秦始皇直接相关的不包括()A.灭六国统一天下B.焚书坑儒C.统一货币、度量衡D.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7、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A.巨鹿之战B.长平之战C.楚汉之争 D.城濮之战8、推翻残暴的秦朝统治的是:( )A、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军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9、陈胜吴广起义与历代农民战争不一样,其独特历史作用是:A、首先提出平分田地的口号B、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后世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C、以大无畏的精神,推翻了封建王朝。
D、攻占郡县,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统治。
10、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是:A、严酷的刑法B、骄傲自大C、赋税徭役沉重D、失去民心(二)、材料分析题1.材料一:秦始皇时,有900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边境。
他们走到蕲县时,遇上大雨,道路被冲毁,不能按期到达。
按照秦法,误期都要处死。
他们中的两个小队长,杀死了两个押送军官,领导大家举行起义。
材料二: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阅读材料回答:①此事发生在哪一年?具体地点在哪里?②这次起义中提出了什么口号?(从材料中找)③两位小队长是谁?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2. 阅读下列材料:“及至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初一历史: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第11课“伐无道,诛暴xx”第11课“伐无道,诛暴xx”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情况。
2、能力目标: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发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学习过程:一、读材料分析:1、在当时秦国市场,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为什么呢?据说在秦朝犯了法,要么是死刑,要么即使免去死罪,也往往要割去鼻子或砍断双腿,挖去膝盖,所以买鞋的人少,买拐杖的多。
2、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在今天是倍受人们喜爱的名胜古迹,在欣赏它们的同时你可曾想到在气势恢弘的背后隐藏着多少血汗。
据推测,秦朝全国人口有XX万每年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想一想XX万人减去约占半数的妇女,再减去男子中的老弱病残和小孩,壮年男子总数不过三四百万,减去服役的在家耕田的能有多少?3、秦朝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
田租在秦以前是按土地亩数征收的,不论土地有多少,一律按官府掌握的每人应有亩数征收,即使没有那么多土地,也要按此数目征税。
口赋是计口出钱。
杂赋是各色名目的临时征派。
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的三分之二。
4、秦二世继位后与宦官勾结任意屠杀他的兄长姐妹和文武大臣,在其统治的短短几年里,不仅“法令诛罚日益深刻,群臣人人自危”,而且“赋敛愈重,戍徭无已”。
材料分别反映了社会的哪些现象?二、秦末农民起义:读教材独立完成下题,然后小组交流(注意把握事件五要素:时间、地点、领导人、事件、影响或意义和三步曲:原因、经过、结果)1、陈胜、吴广起义(结合课本63页图):时间:地点:领导人:起因:经过:结果:影响:2、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教材解析:七年级上册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教材解析:七年级上册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一、知识梳理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及秦的暴政与秦朝灭亡的关系秦朝盛极而衰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研究课题,从古到今,都是重要的历史借鉴。
以当时秦统一六国的气势和国力,短短二世就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才导致了秦朝的速灭,因此,分析秦的暴政与秦朝灭亡的关系是本课的一个重点。
可编排历史小短剧“秦的暴政”。
教师提前让一部分文笔好、善于表演的同学(也可以自愿报名)根据课文“秦的暴政”,查找资料,编写小短剧,形式可以是某天,秦始皇上朝,大臣向他汇报、请旨。
内容包括繁重的徭役、兵役,严酷的刑法,修阿房宫、郦山陵墓等(可利用幻灯片课件)。
教师课前发给学生有关短剧的问卷,观看完短剧后,师生一起归纳出“秦的暴政”,引出下一子目——陈胜、吴广起义。
此部分仍可安排两位同学进行角色扮演。
让“陈胜”和“吴广”把发动起义的原因讲述出来,在他们讲的时候把“大泽乡起义”想象画展示在大屏幕上,渲染气氛。
之后,教师利用课件“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讲述经过。
2.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要通过学习内容的前后对比,使学生了解项羽和刘邦领导的战争从反抗封建统治的单纯的农民起义发展到为争夺封建统治权而进行的战争的过程,认识到战争性质的变化。
这种“变化”的理解对初一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难点。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战争的目的,刘邦、项羽身份的变化等方面加以分析,化解难点。
三、学法指导(1)趣味引导法。
特殊时期总有一些有别于平常的事物,在秦暴政时期,出现了平时我们不能见到的历史景象,如:“当时在秦国的市场,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怪的现象呢?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情境,启动思维。
进一步查阅资料,学生会揭开谜底:“行者相伴于道,而死人日积于市”,“劓鼻盈蔂(luó),断足盈车”,即使免去死罪,也往往要割去鼻子或砍断双腿,挖去膝盖。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目标设计上重点突出了新的教学理念,特别是注意学法指导、注意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引导式教学。
这节课成功之处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通过讲成语故事的方式,既充实了相关历史知识,又增强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在这种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知识,学习效率也比较高,基础知识也能够得以掌握。
2、在讲授陈胜吴广起义时,设置情境教学,还原大泽乡起义的场景,让学生更能深刻的体会到当时的历史背景。
3,在导入中,用民谣引导学生探索秦暴政的表现,也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实际教学中,该课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
1、对学生活动时间的把握不够紧凑,导致课堂前松后紧,拓展、巩固时间偏少,《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使用不够充分等。
2、对难点的.突破做的不好,学生还不能够很好区分陈胜、吴广起义和项羽、刘邦楚汉之争的不同性质,而且在讲到巨鹿之战和楚汉之争时,学生混淆了这两个战争。
我认为教学案的编写要注意留有余地,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拓展空间,鼓励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完善和发展教学案。
努力避免一体化教学案的使用给学生带来的消极、负面影响。
【教案】七年级历史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精选教课设计】七年级历史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教课设计一】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知识与能力目标:经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秦代暴政的主要表现;认识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代消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过学生对秦末农民起义迸发原由的探究,培育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心主义看法剖析问题的能力;指引学生思虑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育学生比较归纳能力。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经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来源因,进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二、教课要点、难点教课要点: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末农民战争颠覆秦的统治。
教课难点: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三、教课方法成语故事应用法情形创想法议论法比较法剖析法四、教课手段多媒体教课五、教课过程导入新课:师:(大屏幕出示电影《英豪》的宣传照)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大屏幕上的人物是谁?生:李连杰、陈道明。
师:我想大家已经猜到了这部电影的名字是?生:《英豪》师:同学们的反应很快,下边我要考考我们班同学的归纳能力如何?谁能用最精练的语言归纳出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生:答略师:四名刺客长空、飞雪、残剑、无名一心刺秦,但最后却因两个字而放弃了,谁还记得是哪两个字?生:天下。
师:为了天下百姓免受战乱之苦,他们放弃了。
故事是虚假的,但是它采纳的历史背景倒是真切的,反应了战国末期广大人民对和平平定生活的一种盼望。
那么秦王嬴政能否最后达成了一致大业呢?生: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达成了一致大业。
师:那么至此能否是就天下升平了呢?(大屏幕出示资料)找一位同学读以下资料: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成立了强盛的秦帝国,嬴政自称秦始皇。
他妄图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代,但是帝国却只是存在了短短的15年,秦王朝为何会稍纵即逝、快速走向消亡了呢?生:阅读资料。
师:秦的一致保持了多少年?生:15年。
师:不单这样,希望和平平定的秦代百姓这时也打出了“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揭竿而起,掀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这又是为何呢?下边请同学们跟从老师共同走进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揭开谜底找出答案吧!(板书)解说新课: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62页,下边我们一同做一个活动“梦回秦代”,我们一同穿越时空地道回到秦代看看,看看秦代统治末期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老师将给出四则资料,请同学们联合材猜想象一下假如你到达此时的秦代你会看到什么情形?或许直接以第一人称“我的╳╳生活”。
初中七年级历史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名师教案
七年级历史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2、了解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3、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初步比较战争性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感: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教学重点:秦末农民战争●教学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教学方法:利用挂图,通过阅读课本、讨论、表演等方式进行探究式教学●教具: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0课《“秦王扫六合”》,同学们还记得秦是在哪一年统一六国的吗?(公元前221年)。
统一六国后的秦始皇可谓是威震四海,为此他变得更加不可一世。
他自称始皇帝,奢望秦朝的统治能够千秋万世。
事实上,秦始皇有没有得偿所原呢?是,没有。
他做梦也不会想到,他费尽毕生精力,苦心经营的秦王朝竟然是一个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
那么,赫赫一时的秦王朝为什么会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
讲授新课:一、秦的暴政[教师提问] 现在给两分钟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子目的内容,思考老师之前提到的问题:为什么赫赫一时的秦王朝会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呢?[学生回答] 秦末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引导] 那农民为什么要发动起义呢?[学生] 秦朝推行暴政,迫使农民不得不起来反抗[引导] 很好。
那么秦的暴政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学生] 为了修宫殿、陵墓、长城和驰道等,秦朝每年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秦朝的赋税也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
刑法残酷,单是死刑就有车裂等十多种,而且一人有罪,家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
(整理)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精品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三、过程和方法本课使用谈话法,师生互动,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培养分析问题,概括问题能力,巧妙设问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意义。
本课难点是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教法和学法]讲述法、讲解法、讨论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课时] 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地图册、我国秦汉时期相关多媒体、资料[教学过程]1、导入根据课本中的歌谣阿房,阿房,亡始皇导入新课2、教学过程一、秦朝灭亡的原因1、繁重的徭役秦朝的徭役非常繁重。
2、刑法残酷秦朝刑法非常残酷,刑罚的种类繁多。
3、秦二世秦二世(前230-前207),即胡亥,秦始皇少子,秦朝第二代皇帝,更加残暴,他统治时期政治十分黑暗。
二、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九百多个穷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
他们走到大泽乡,遇上大雨,不能按期到达,按秦法误期者要被处斩,陈胜吴广号召起义,农民战争爆发。
之后,在陈建立政权。
三、陈胜派主力军向咸阳进攻陈胜建立张楚政权后,率军绕过荥阳,突入关中,直逼咸阳。
四、农民起义推翻秦朝陈胜,吴广起义以后,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农民军继续战斗,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
与此同时,刘邦率军直逼咸阳,秦朝灭亡。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3、练一练最后推翻秦朝是()A陈胜、吴广起义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4、活动与探究查找成语故事:这课书的内容涉及的成语故事很多,大家查找一下(包括课本、成语词典和课外读物),看谁找到的多。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掌握秦朝暴政;大泽乡起义的过程;张楚政权的建立;项羽的巨鹿之战;刘邦进逼咸阳和秦的灭亡;楚汉之争及其后果。
2.能力与过程:从众多的史实中分析战争发生的原因以及分析战争胜败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爱国、爱民的教育,体会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教学重点】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统治的经过。
【教学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预习设计】一、认知前提:秦朝是在什么时候建立的,实行了怎样的政策来加强期统治?二新知认知:(一)整体感知:通过浏览课本62-65页内容,初步了解本节课讲述了哪些内容?并写在下面。
(二)局部揣摩: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有疑问的地方作出标记并提出来,从整体上对本节课有所认识。
预习任务一:详细阅读课本62-63页,了解秦朝的暴政。
暴政的表现:(1)繁重的;(2)沉重的;(3)残酷的。
(秦二世更加残暴)(记住:秦朝的暴政是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预习任务二:详细阅读课本63-64页,掌握秦朝末年的农民战争及西汉建立的相关知识。
1、第一阶段:由陈胜、吴广领导(1)时间:(2)政权:在称王,建立政权(3)结果:起义失败(4)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他们的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
2、第二阶段:由项羽、刘邦领导(1)战役:时间,名称,以少胜多,项羽大败秦军。
(2)战役结果:秦朝灭亡3、西汉建立:年,建立汉朝,定都,刘邦就是。
【课堂设计】一、导入新课:公元前209年7月的淮北平原,突然下了一场罕见的大暴雨,这场雨一连下了十几天,淹没了道路,雨刚停歇,就有许多人聚集在大泽乡的山坡上,因为这场雨延误了他们去渔阳守边的行期,按秦法规定,误期当斩,面对着死亡的威胁……(他们最终做出了怎样的抉择?结果如何?同学们想知道吗?)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研究秦朝末期的那段历史。
201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伐无道,诛暴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2、了解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3、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初步比较战争性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感: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教学重点:秦末农民战争●教学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教学方法:通过阅读课本、讨论、等方式进行探究式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0课《“秦王扫六合”》,同学们还记得秦是在哪一年统一六国的吗?(公元前221年)。
统一六国后的秦始皇可谓是威震四海,为此他变得更加不可一世。
他自称始皇帝,奢望秦朝的统治能够千秋万世。
事实上,秦始皇有没有得偿所原呢?是,没有。
他做梦也不会想到,他费尽毕生精力,苦心经营的秦王朝竟然是一个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
那么,赫赫一时的秦王朝为什么会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
讲授新课:一、秦的暴政[教师提问] 现在给两分钟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子目的内容,思考老师之前提到的问题:为什么赫赫一时的秦王朝会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呢?[学生回答] 秦末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引导] 那农民为什么要发动起义呢?[学生] 秦朝推行暴政,迫使农民不得不起来反抗[引导] 很好。
那么秦的暴政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学生] 为了修宫殿、陵墓、长城和驰道等,秦朝每年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秦朝的赋税也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
刑法残酷,单是死刑就有车裂等十多种,而且一人有罪,家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我家有三子: 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 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 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 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 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修长城:秦始皇修筑抵御匈奴的城防,西
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共长万 余里,以防匈奴南进,史称秦长城。
修驰道
束颈的铁钳
秦朝刑具
铁桎(zhì 脚镣)
按照当时国家规定:先是黑京面(即在脸上刺字,是 秦朝的一种侮辱刑),然后劓(yì)(即割鼻子), 砍断左右趾(即砍掉左右脚),又腰斩(拦腰斩断), 最后是醢(hai,即剁成肉酱)….一人有罪,家族和邻 里都要受罪….
256— 195
项羽为什么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大 败秦军?
当时项羽在军事上处于绝对劣势,按常规战 法,很难取利。项羽敢于打破常规作战,破釜沉舟, 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要么前进,要么战死疆场, 没有任何退路。破釜沉舟并不违背兵法,兵书上就 有“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说法。项羽在特殊情况 下,运用这种特殊做法,应该说是高明的。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蒲松龄
也天 霸王别姬 ”亡 。我 乌江自刎 , 非 用 《兵 史之 记罪 项 羽 本 纪 》 —— ·
“
项羽死前叹道:“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沛 公 西 楚 霸 王
刘邦
项羽
进驻咸阳,废除秦法,进入咸阳,放纵部下 烧杀抢掠,失民心。 “约法三章”,得民心。
秦朝大事年表
时间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09年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02年 重大事件
七年级历史上 第十一课 伐无道,诛暴秦
第十一课:“伐无道,诛暴秦”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一、秦的暴政阿房宫、骊山陵墓、长城、驰道(书同文,车同轨)农业生产——服徭役(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胡亥: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巡游会稽。
归途中,秦始皇暴病死于沙丘。
二、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陈胜是阳城人,字涉。
吴广是阳夏人,字叔。
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陈涉停止耕作到田边高地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说:“如果有一天富贵了,不要彼此忘记。
”同伴们笑着回答说:“你做雇工为人家耕地,哪里谈得上富贵呢?”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凌云志向呢!”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调贫苦平民九百人去戍守渔阳,驻在大泽乡。
陈胜、吴广都被按次序编入戍边的队伍里面,担任了小头目。
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
误期,按照秦朝法令都要斩首。
陈胜、吴广于是一起商量说:“现在逃跑也是死,起义也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陈胜说:“全国百姓长期受秦王朝压迫,痛苦不堪。
我听说秦二世是秦始皇小儿子,不应当立为皇帝,应当立为皇帝的人是公子扶苏。
扶苏因为多次劝戒秦始皇的原因,皇帝派他在外面带兵。
现在有人听说扶苏没有罪,二世却杀了他。
百姓多数听说他贤明,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
项燕做楚国的将领的时候,多次立有战功,又爱护士兵,楚国人很爱怜他。
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跑了。
现在果真把我们的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该有很多响应的人。
”吴广认为陈胜所说的正确。
于是二人去占卜。
占卜的人知道他们的意图,说:“你们的事情都能成功,将建立功业。
然而你们把这件事向鬼神卜问一下吧?”陈胜、吴广很高兴,又考虑卜鬼的事,说:“这是教我们首先威服众人罢了。
”于是用丹砂在丝绸上写道:“陈胜王”,放在别人用网捕获的鱼的肚子里面。
戍卒买到那条鱼回来煮着吃,发现鱼肚子里面的帛书,本来已经对这件事感到奇怪了。
2014年秋期初一历史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2014年秋期初一历史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班级姓名组别分数一、学习目标:1. 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
2.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的统治。
教学难点: 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三、自主学习:(一)根本原因——秦的暴政1. 繁重;2. 沉重;3. 残酷;4.的昏庸残暴。
(二)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1.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遇雨不能按时到达,按律当斩。
2.时间:3.地点:起义爆发在;建立政权在4.结果:起义军被镇压下去,、相继被杀害。
5.影响:(1)地位:(2)意义。
(三)秦朝灭亡1.大泽乡起义失败后,和领导的农民军继续进行反秦的斗争。
2.巨鹿之战 (1)时间:(2)领导人: (3)战争双方:(4)结果:(5)特点:3.秦朝灭亡:公元前年,率兵进逼咸阳,秦朝统治者投降。
4.楚汉之争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刘邦、项羽争夺皇位的战争。
)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四)西汉建立(1)时间:(2)建立者:(3)都城:四、合作探究:★请第1、2组同学阅读课本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如果陈胜吴广在前行渔阳戍边的途中没遇雨,秦末的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请第3、4组同学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能得到各地农民的响应?说明了什么问题?★请第5、6组同学思考并讨论:“壮士不死则已,死则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是谁提出的?含义是什么?反映了陈胜怎样的思想?五、记忆本课知识点:六、达标测试: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秦的暴政B、焚书坑儒C、修建宫殿和陵墓D、法律残酷2、成语“破釜沉舟”出自()A、长平之战B、城濮之战C、巨鹿之战D、桂陵之战3、秦朝灭亡的时间是()A、公元前209年B、公元前207年C、公元前206年D、公元前202年4、中国象棋上的楚河、汉界的划分与下列哪些历史人物有关()①陈胜②吴广③项羽④刘邦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5、填表课后拓展:通过本课的学习,你知道本课涉及到了哪些成语故事吗?【反思】。
七上历史11课伐无道诛暴秦
焚书坑儒是令人发指的暴行,钳制了人们的思
想,摧残了文化。
秦始皇还没有统一六国之前,就已经有不 少宫殿,而在统一六国期间,更是大兴土木, 每灭一国,便要将该国的宫殿建筑在咸阳附近 仿造一遍,总面积达到了惊人的程度。统一之 后,开始在渭河南岸修建后世皆知的阿房宫 (亦名朝宫,阿房为其前殿名),每年动用民 工七十多万人.虽然有人辩称这些都是有罪之人, 但七十万这个数量相比于当时全国总人口不过 2000万来说,这个比例也是很惊人的。除此之 外,还有兴乐宫、梁山宫等等。 有宫殿就要有
由于暴政,引发了一系列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农民起义是中 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其后项羽和刘邦先后攻入咸阳, 秦朝灭亡
秦修筑的道路
课文63页,说说秦二世的残暴 行径。
陈胜吴广起义
楚汉相争
项羽:楚霸王 刘邦:汉王
破釜沉舟
约法三章
伐无道,诛暴秦
秦的暴政:
秦灭六国之后,即开始北筑长城,
每年征发民夫四十余万。在当时生产力 极度低下,男人辛苦劳作尚不能果腹, 女人纺织的布都无法蔽体的情况下,征 调如此之多的民力去从事非生产性劳动, 造成的结果只能是死亡人数无法统计, 所以百姓十户人家里有五户想要造反也 就不足为奇了。“孟姜女哭塌长城”的 民间传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普通百姓 对修筑长城的怨言。
美女,在灭六国时,就把所有各国的美女都掳 掠来放在所建造的宫殿之中。后宫列女万余人, 气上冲于天。并且,秦始皇死后,这些宫女绝 大部分都被迫殉葬 骊山墓。
骊山墓从秦王登基起即开始修 建,前后历时三十余年,每年用 工七十万人修建。现在留存的墓 从外围看周长2000米,高达55米。 内部装修极其奢华,以铜铸顶, 以水银为河流湖海,并且满布机 关。并且,建造陵墓的工匠在陵 墓造成之后全部被活埋。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4年修订)《伐无道,诛暴秦》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教案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史实,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二、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初步学会比较战争性质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教学重点:秦末农民战争教学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教学学具:插图、史料、教学软件教学方式:提问方式、设置悬念、演示讲解、讲故事、列表格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首先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讲了秦王嬴政建立了一个什么性质的国家?回答: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接着发问:赫赫一时的秦朝为什么会迅速灭亡呢?请在12课中寻找答案。
二、授新过渡语:课文标题是出自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伐无道,诛暴秦”望文生义就是要讨伐诛灭残暴无道的秦王朝,那秦的暴政主要有哪些表现呢?请同学们看第一框,查找后回答。
(一)秦的暴政1、暴政表现(1)繁重的徭役(修了哪些建筑?花费多少人力?完成63面“动脑筋”)(2)沉重的赋税(到底多重?)(3)残酷的刑法(设置一个悬念:补充一个“卖拐多于卖鞋”的史料,培养学生通过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4)二世更残暴(表现)2、暴政后果讨论后得出: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民的反抗。
过渡性提问:人民的反抗终于在某种导火线下爆发了吗?答:爆发了。
这就是陈胜、吴广起义。
(二)陈胜吴广起义1、起义原因问:陈胜、吴广为什么起义?(从这个问题理清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如果回答“由于秦的暴政”,就顺势问这是根本原因还是直接原因?答案肯定是根本原因。
那直接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的关系怎么样?)循序渐进引导出→直接原因是根本原因所致,直接原因只是导火线而已。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一课“伐无道,诛暴秦”
“我家有三子: 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 老二惹权贵,至今被放逐; 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 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 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修 建 阿 房 宫
★ 繁重的徭役
修 建 阿 房 宫
“六王毕,四海一, 蜀山兀,阿房出”。 ——唐朝杜牧《阿房宫赋》
阿房宫建筑群规模宏大,正殿东西约50步(690米),南北约50丈(115米),殿内可 容一万人。宫门是用磁石做的,以防有人暗带兵器入宫。宫门前还立着12个铜人。 为修建这些宫殿,从各地运来最好的石料和木材,有的地方树木都被砍光了。
烧杀抢掠,失去民心
项羽失败 不重视人才 的原因: 没有根据地
★ 楚汉之争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秦灭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有何变化?
项目 时间 代表的 阶层 战争 目的 利益 对象
秦亡前 秦亡后
被压迫的 农民阶级 新的统 治阶级
推翻秦的 统治 争当皇帝
国家和人民 个人
秦亡前:刘、项所领导的战争属于农民起义推翻秦朝残暴统治的性质。
修 建 阿 房 宫
阿房宫复原图
明人绘阿房宫图摹本
造 骊 山 陵 墓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李白《古风》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以东的骊山脚下。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嬴 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修筑时间长达38年, 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
遇雨误期 ——直接原因 秦的暴政 ——根本原因
陈胜、吴广起义 —— “伐无道,诛暴秦 说明了什么问题?
民心
咸阳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7年)
七年级历史(上)第十一课《伐无道,诛暴秦》课件
秦的 农民 西汉 暴政 战争 建立
秦人不暇自哀 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揭竿斩木 破釜沉舟 约法三章 四面楚歌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成语典故
课堂小结
秦朝大事年表
时间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09年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02年
九百多
陈
人
秦末农民起义前期
直接原因—遇雨误期 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时间:公元前209年 地点:大泽乡 领导人:陈胜、吴广 大泽乡起义
壮士不死则
已,死即举 大名耳,王 侯将相宁有
种乎?
陈胜、吴广起义—— “伐无道,诛暴秦”
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能 得到各地农民的响应, 说明了什么问题?
民心
西汉 楚汉之争 (刘邦项羽争夺帝位)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 2、了解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 基本历史知识。 3、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4、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 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 的道理。
皇帝
太 丞 御史 尉 相 大夫
郡 县
北筑长城 三十余万人 南戍五岭 五十余万人 修建阿房宫、骊山陵 七十余万人
赋
刑
役
税
法
繁
沉
残
重
重
酷
秦
秦二世的暴政
二 世
更 以剥削重者为明吏 加
残 以杀人多者为忠臣
暴
秦的 暴政
徭役繁重 赋税沉重 刑法严酷 秦二世更加残暴
▲后果:民不聊生,为秦的灭亡种下祸根
秦末 陈胜、吴广起义(前209年) (大泽乡、陈、首次农民起义)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1
伐无道,诛暴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
思想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并归纳秦暴政的表现,从而熟悉到秦朝残暴统治是秦末农人起义的全然缘故。
情感目标:通过对秦末农人起义的缘故、楚汉之争中项败刘胜的缘故分析,学生熟悉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能力目标:通过对秦末农人起义的缘故、楚汉相争中项败刘胜的缘故分析,使学生学会从史料中归纳观点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
教学难点:秦末农人起义的缘故分析。
教学教具:多媒体。
教学跋文:本课内容对学生来讲,比较熟悉,如陈胜、吴广起义、项羽、刘邦等,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踊跃性,让学生去讲述相关史实,重点放在对秦末农人起义的缘故分析,从而使学生充分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 的道理。
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由秦始皇像导入。
媒体由远至近、由大到小呈现出秦始皇威严霸气的彩色全身像,问:这位历史人物是谁?他为何自称“始皇帝”?他的愿望实现了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不可一世的秦王朝专门快就衰亡了。
它是如何衰亡的?)下面咱们就一同去研究秦末年间的一段历史。
(请同窗们将书打开到第11课,媒体显示课题)二、教学新课(一)、秦的暴政:先让咱们一路来了解秦那时的统治情形。
一、学生演出自编的历史小话剧。
二、学生致演出后,教师提问:请依照适才的历史短剧,谈谈秦朝的统治情形,(繁重的徭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动手算一算讲义P57“动脑筋”,然后媒体显示秦徭役示用意。
)并说说其后果。
请同窗们看讲义P56,说说秦朝的残暴还不同凡响在哪些方面?(媒体出示材料一、3)(赋税重。
“赋”指按人口征收的税。
“税”指按田地征收和税。
“使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呯衣服。
”人民只能“衣牛马衣,食犬之食。
”) 刑法残酷,媒体出示“铁钳、铁镣”之刑,死刑的就人腰斩,车裂十多种,还有族诛和连坐,人民随时随地都可能被抓起来,确实是两个人一路偷偷的小声说话,也会被抓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 级 姓名 组别
伐无道,
分数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 识。 2.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 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的统治。 教学难点: 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三、自主学习: (一)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1. 繁重; 2. 沉重; 3. 残酷;4. 的昏庸残暴。 (二)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 1.原因: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遇雨不能按时到达,按律当斩。 2.时间: 3.地点:起义爆发在 ;建立政权在 4.结果:起义军被镇压下去, 、 相继被杀害。 5.影响:(1)地位: (2)意义 。 (三)秦朝灭亡 1.大泽乡起义失败后, 和 领导的农民军继续进行反 秦的斗争。 2.巨鹿之战 (1)时间: (2)领导人: (3)战 争双方: (4)结果: (5)特点: 3.秦朝灭亡:公元前 年, 率兵进逼咸阳,秦朝统治者投降。 4.楚汉之争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刘邦、项羽争夺皇位的战 争。)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
课后拓展: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知道本课涉及到了哪些成语故事吗?
【反思】
(四)西汉建立 (3)都城:
(1)时间:
(2)建立者:
四、合作探究: 请第1、2组同学阅读课本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如果陈胜吴广在前行渔阳戍边的途中没遇雨,秦末的农民起义还会爆 发吗?为什么? 请第3、4组同学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能得到各地农民的响应?说明了什么问题? 请第5、6组同学思考并讨论: “壮士不死则已,死则举大名耳,王侯 将相,宁有种乎?” 这句话是谁提出的?含义是试: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秦的暴政 B、焚书坑儒 C、修建宫殿和陵墓 D、法律残酷 2、成语“破釜沉舟”出自( ) A、长平之战 B、城濮之战 C、巨鹿之战 D、桂陵之战 3、秦朝灭亡的时间是( ) A、公元前209年 B、公元前207年 C、公元前206年 D、公元前 202年 4、中国象棋上的楚河、汉界的划分与下列哪些历史人物有关( ) ①陈胜 ②吴广 ③项羽 ④刘邦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5、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