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诗歌赏析八 清朝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答案)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答案)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答案)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沁园春·雪(节选)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惜”字统领下文,请说说“惜”包含哪些意味。

(2)体会“略输文采”“稍逊风骚”中“略”和“稍”的准确性。

【答案】(1)“惜”中含褒,肯定他们具有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有过巨大的影响;“惜”中有贬,批评他们不擅文治,文学才华欠缺;“惜”中寓志,蕴含后来居上的气概以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2)“略”和“稍”都是程度副词,是“略微”“稍微”的意思。

在句中分别修饰“输”和“逊”,表示程度较浅,并非一概否定,而是在肯定的基础上委婉地指出其不足,具有很强的分寸感。

【解析】【分析】(1)以“惜”字总领七个句子,展开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

诗人于历代帝王中举出五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展开一幅幅历史画卷,使评论得以具体形象地展开,如同翻阅一部千秋史册,一一加以评说。

一个“惜”字,定下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基调,饱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又蕴含后来者居上的气概,以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惜”字措词极有分寸,“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并不是一概否定。

(2)“略输文采”“稍逊风骚”中“略”和“稍”都是程度副词,这两个词语,既不全盘肯定,又不一笔抹煞,把诗人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肯定中寓有批判的情感,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

作者以“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表现五位英雄人物缺少文采的形象,含蓄地批评他们长于武功而短于文治,才能不足,表明了自己对他们的评价,委婉地批评这些英雄的不足,他们不擅“文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个人的文学才华也欠缺。

前面的这些是为最后一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做铺垫,抒发了作者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

故答案为:⑴“惜”中含褒,肯定他们具有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有过巨大的影响;“惜”中有贬,批评他们不擅文治,文学才华欠缺;“惜”中寓志,蕴含后来居上的气概以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初中语文八下课内外古诗词阅读题(重点)

初中语文八下课内外古诗词阅读题(重点)

八下课内外古诗词鉴赏一.课内诗歌鉴赏(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

2.颔联分别运用了向秀作《思旧赋》和王质烂柯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者对亲旧逝去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对被贬时间之长,世事变迁之大的无奈和怅惘之情的思想感情。

3.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所展现的画面。

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

4.谈谈你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一联的理解。

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表达了惆怅但达观的胸怀,表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积极进取的豁达襟怀,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这两句还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要向前发展,未来肯定比现在好。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贬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前四句),又表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积极进取的豁达襟怀(后四句)。

6.诗中表达作者长年被贬,政治失意的句子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向上的句子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再写一句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王湾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二)《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借赤壁之战历史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2.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中“东风”一语双关,既指赤壁之战倚以致胜的因素---东风,又指建功立业的各种因素。

3.首句借古物“折戟”起兴,意在对前朝人物和历史生发感慨。

4.理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清诗鉴赏1

清诗鉴赏1

清诗鉴赏11.夜过借园①闻笛袁枚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响遏碧云近,香传红藕深。

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

【注】①借园:作者好友李晴江的寓所。

1.简答“笛声”这一意象在全诗中的作用。

2.简要赏析颔联和颈联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1.笛声是全诗的中心意象。

它是借园主人心声的流露,感情的寄托。

诗的首联引出"水上音",中间两联集中笔墨对其进行描写。

颔联借“笛声”抒发"秋士"哀愁之心,颈联写诗人与“笛声”产生了感情的共鸣,又陶醉在音乐的享受之中,尾联首句,当作者在"秋夜"听完友人的一曲笛声之后,终于迎来了与"秋士"的相逢之时,通过“笛声”两人心灵达到了高度的默契。

诗的收束像不尽的笛声的余音一样,让人回味无穷。

2.这两联主要运用了陪衬烘托的表现手法。

颔联描写笛声在冰凉如水的月色中飘荡,浸透了清冷的月色,更增添了笛声凄怨的情韵;颈联写笛声嘹亮,仿佛阻遏了夜空中的碧云,突出了借园主人吹奏技巧的高超。

诗人以视觉意象“月色”及嗅觉意象“藕香”作为陪衬烘托,使笛声意味更加丰富感人。

2.塞外杂咏林则徐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注释:①这是林则徐被遣戍新疆伊犁途中写下的一首诗。

②笏,古代大臣朝会时所拿的手板,长方形。

③琼瑶:美玉。

1.请简析首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2.简析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参考答案1.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以“万笏”为喻,描绘了天山山峰众多连绵的景象;用“琼瑶”比喻天山山顶积雪。

2.作者前两句描绘了天山雄伟壮丽的的景象,写自己被谪贬伊犁,旅途中只有天山相伴,表现了寂寞孤独之感。

后两句写“笑”写“难消”,表面上写开朗旷达,实际上流露出身处逆境的无奈,表达了年事已高、壮志未酬的伤感之情。

3.帐夜①吴兆骞穹帐连山②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苹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部编八上语文古诗鉴赏(课内)2020年中考题汇编答案版

部编八上语文古诗鉴赏(课内)2020年中考题汇编答案版

部编八上语文古诗鉴赏(课内)2020年中考题汇编答案版八上古诗鉴赏(课内)2020年中考题汇编答案版1. 202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5~6题。

(5分)赤壁幽州台歌杜牧陈子昂折戟沉沙铁未销,前不见古人,自将磨洗认前朝。

后不见来者。

东风不与周郎便,念天地之悠悠,铜雀春深锁二乔。

独怆然而涕下!5.请解释《赤壁》这首诗中加横线的句子。

(2分)折断的戟沉埋在泥沙中未被销蚀,自己拿来磨洗后辨认出是前朝的遗物。

6.阅读《登幽州台歌》,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你体会到的作品情境。

(3分)示例:诗人独自站在高高的幽州台上,面对广阔的原野和辽远的天空,思绪万千,不禁落泪。

本题考查情境描绘。

画面描述,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或情感。

解答这类题要在读懂诗歌、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特点、抓住意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以及想象能力、描述能力、审美能力。

2. 2020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语文试卷9.(4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1)下列各项中对本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的样子;春天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

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表达了诗人念家悲己的感情。

B.颔联将人的情感赋予花和鸟。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面对国都破败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

C.颔联“三月”表明丧乱之久,“抵万金”形容家书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儿的强烈思念。

中考语文综合题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专题解析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综合题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专题解析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1.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是词人中秋节的述怀之作,题目中的“京华”指现在的北京。

B.“为篱下黄花开遍”中的“为篱下”化用陶潜“采菊东篱下”的典故。

C.“四面歌残终破楚”运用了对比手法,反映词人对冲破家庭牢笼的渴望。

D.“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展现了词人巾帼英雄的形象。

2.“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答案】1.C2.示例:“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表达了词人向往革命(或参加革命、想革命)却不被世俗所了解的孤独、悲伤之情。

【解析】1.四面歌残终破楚:列强逼近,中国前途危殆。

此处用《史记·项羽本纪》“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故事。

这里喻指八国联军攻破北京。

C项理解“对比手法”有误。

2.本题考查理解词的情感。

词的下片写词人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

作者虽是女子,但却有一颗男子之心,所以能冲破家庭牢笼。

平日她虽以肝胆相照,真诚恳切,但不为世俗所了解,因此生活中常受折磨。

离家以后,在大千世界中,不知去何处去寻找知音。

找不到知音,又将会受折磨。

想到这一点,作者不觉伤心落泪,也是很自然的。

这种担心和忧虑,真实地反映了一个革命者刚踏上革命征途的思想状况。

据此理解作答。

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赏析“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中色彩描写的作用。

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答案】1.“燕脂”、“夜紫”既烘托了战地的悲壮场面,又暗示了战事的惨烈。

中考语文 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阅读训练含答案

中考语文 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阅读训练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阅读训练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小题。

重登云台山(清)陶澍①又踏金牛顶②上行,海风飞舄③上蓬瀛。

蛟龙瀑外晴犹挂,鸡犬云中夜有声。

为访仙人④寻旧榻,喜偕词客证初盟。

长松迓⑤路三年别,却笑公髯雪已盈。

【注】①陶澍,清朝道光年间官至两江总督,兼管盐政。

数次亲临海州督办海运,整理淮北盐务。

②金牛顶在云台山前顶(清风顶)之后,俗称后顶。

顶有金牛洞,又名二仙洞,相传有金、牛二师修道于此。

③飞舄(xì):会飞的仙鞋。

④仙人:指三元宫山僧。

⑤迓(yà):迎接。

(1)这首七言律诗的颔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描写云台山景色的优美。

白日,晴天飞瀑,水花外溅,如同蛟龙飞挂;夜晚,云中传声,鸡鸣犬吠,打破夜的寂静。

(2)①对云台山的喜爱、赞美之情:诗人再登云台山,所见之景,景色优美,宛如仙境;②初盟得以践行(友人重逢)的欣喜之情:诗人来到三元宫寻访山僧,以践前约;③时光易逝催人老的感慨:别后三年,云台山上长松依旧,自己却已胡须一片雪白。

【解析】【分析】(1)抓住颌联“蛟龙瀑外晴犹挂,鸡犬云中夜有声”中的“瀑”“鸡犬”和“晴”“夜”等意象,来描绘云台山优美的景色作答即可。

(2)从“蛟龙瀑外晴犹挂,鸡犬云中夜有声”描绘的云台山优美的景色看,表达了诗人对云台山美好景色的喜爱、赞美之情;从“为访仙人寻旧榻,喜偕词客证初盟”叙写了朋友重逢的欣喜之情;从“长松迓路三年别,却笑公髯雪已盈”写别后三年,云台山上长松依旧,自己却已胡须一片雪白,表达了作者的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据此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⑴描写云台山景色的优美。

白日,晴天飞瀑,水花外溅,如同蛟龙飞挂;夜晚,云中传声,鸡鸣犬吠,打破夜的寂静。

⑵①对云台山的喜爱、赞美之情:诗人再登云台山,所见之景,景色优美,宛如仙境;②初盟得以践行(友人重逢)的欣喜之情:诗人来到三元宫寻访山僧,以践前约;③时光易逝催人老的感慨:别后三年,云台山上长松依旧,自己却已胡须一片雪白。

2021届中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古诗词赏析【含练习及答案解析】

2021届中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古诗词赏析【含练习及答案解析】

2021届中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古诗词鉴赏题大体上可分为五种类型。

应对策略如下:(一)品味炼字类解析方法: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

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

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二)名句赏析类解析方法: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三)主旨情感类(思想感情)解析方法: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

解答这类题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绘的形象特点及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来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

初中阶段所学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离别思念、爱国思乡、友情、爱情、热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等。

(四)想象描述类(描述画面、意境)解析题方法: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

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五)表达技巧类(写作手法特点、修辞、表达方式等)解析方法: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表达技巧,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鉴赏(4分)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考试必备---清代文学要点总结 2(袁行霈古代文学史)

考试必备---清代文学要点总结  2(袁行霈古代文学史)

第八章清代诗文词第一节清初诗歌一、清初诗歌创作概况:清代诗歌最富成就的时期是清初时期,此期诗坛大致可分为易代之际和康熙时期两个阶段。

明清易代之际的诗坛主要为遗民诗人和由明入清并一度仕清的文人所把持。

遗民诗人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启蒙思想家及屈大均、吴嘉纪等为代表,他们的诗作具有抒发家国之悲和同情民生疾苦的共同主题。

由明仕清的诗坛名流以钱谦益、吴伟业和龚鼎孳为代表,人称“江左三大家”。

钱谦益对于明清诗风的转变起了关键作用;吴伟业擅的“梅村体”风行一代。

康熙年间,清初六大家出现,“国朝六家”中,施闰章和宋琬并称“南施北宋”。

王士禛和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

王士禛标榜神韵,朱彝尊为清诗中的浙派的领袖。

查慎行、赵执信并称为“南查北赵”,查慎行在清初学宋诗人中成就最高。

二、顾炎武和屈大均1. 顾炎武是明清之际的杰出思想家与著名学者,也是遗民诗人的杰出代表。

其诗不论是拟古、咏史、纪游、即景等,都贯穿着抗清复明和坚守气节的中心主题,如《秋山》、《京口即事》、《海上》、《精卫》等。

顾炎武诗歌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诗风沉雄悲壮,对转变明末清初的诗风起了一定的作用。

著有《亭林诗文集》、《日知录》等。

2. 屈大均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是清初遗民诗人。

他的诗大都缘事而发,现实内容十分丰富。

屈大均工于近体,五律尤胜,风格高浑雄肆,奔放纵横,在清初遗民诗人中独树一帜。

代表作品有《壬戌清明作》、《读陈胜传》等。

著有《道援堂集》、《翁山诗外》等。

三、钱谦益1. 钱谦益的一生都随政治风云起落沉浮,处于进退失据的尴尬状态。

他明末时为士林领袖,南明时谄事阉党,入清后屈身异朝,不久即隐居乡里,秘密从事抗清复明活动。

他的诗作就是其坎坷心路历程的写照。

著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代表作品有《狱中杂诗三十首》、《哭稼轩留守一百十韵》、《后秋兴》一百零四首等。

2.钱谦益诗骨力苍劲,托旨遥深,形成情辞沉郁、词藻富赡的诗风;而且他学养深厚,才思沛然,多有规模巨大的组诗。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整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整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整理古诗词鉴赏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古代文化的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以下是八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些古诗词及其鉴赏:1. 《宿建德江》--王之涣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

这首诗描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

王之涣通过细腻的描写,打造了一个幽美的意境。

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神秘。

2.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登高望远”为题材,通过描绘山川河流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追求卓越、不断超越的精神追求。

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是王维写给自己在外地闯荡的兄弟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通过描写诗人在节日时怀念家乡和兄弟的情感,突出了家国情怀。

4.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通过描绘大自然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壮丽景色的向往和对人生追求的呼唤。

5.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分的自然景色,通过诗人敏锐的观察和抒写,将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脆弱结合起来,给人以深深的启示。

以上是八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些古诗词鉴赏内容,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诗词,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情感和思维方式。

语文中考历年真题诗歌鉴赏专题有答案

语文中考历年真题诗歌鉴赏专题有答案

专题10 诗歌鉴赏【2020年中考北京卷】阅读《己亥杂诗(其五)》,完成下面小题。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写到了______的自然之景,抒发了______之情。

2.孟浩然《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与本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都写到了落花。

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落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1.白日西斜,广阔天涯离愁的无限感慨与豪放洒脱2.龚诗中“落花”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非没有感情,而是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

孟诗中“落花”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落花的惋惜之情和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愁。

【解析】1.本题考查诗词中的意象。

(1)首联翻译: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这里抓住了“白日西斜”“天涯广阔”的自然景象。

(2)“浩荡离愁白日斜”中“浩荡离愁”直接点明了作者对离愁的无限感慨,“吟鞭东指即天涯”则通过“天涯”这个开阔的意象表现了豪放和洒脱。

2.本题考查诗歌主题。

(1)龚自珍的诗。

翻译: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这里采用了比喻的手法,作者自比为落花,落花从枝头落下,化为肥料,滋养大地,为新花的成长做贡献。

作者虽然离开朝廷,但是依然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依然坚持对理想的追求,表现了一片拳拳爱国之情。

(2)孟浩然的诗。

翻译: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

第一联从听觉角度描写了鸟儿清脆的鸣叫,营造了美好的、充满生机的春天的氛围,表达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而第二联则从视觉角度,运用联想,写春花被吹落到地的景象。

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意境赏析(原卷版部编版)

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意境赏析(原卷版部编版)

2023备战年中考古诗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意境赏析(原卷版)一、知识点讲解常见提问方式有: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诗中描绘了哪些景象?这些景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答题思路:1.找出诗中的意象,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这一步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同时不要只顾翻译,语言要力求优美。

2.根据意象,概括景物营造的意境特点,营造了何种氛围。

这里就需要大家去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特点,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等。

山山整理了一些答题术语给大家,附在文末。

3.对应意象的分类,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这里就需要用到我们之前整理的意向表啦,要注意的是不能只答情感,还要做适当的分析才行。

比如:“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是不完整的,一定要分析从哪些地方看出诗人思乡。

03 答题术语1.【雄、险、阔、奇】雄浑壮丽、雄奇险峻、雄浑开阔、恢弘高远、浩瀚辽阔、高远辽阔、苍凉博大、气势雄伟、情调豪迈、雄奇瑰丽。

2.【清、闲、淡、雅、静】直率、自然、幽静、清幽明净、闲适恬淡、淡雅闲适、和谐静谧、清新明丽、清净悠闲、清新淡雅。

3.【凄、孤、冷、寂、愁】凄清、凄凉、荒凉、空寂、萧索、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沉郁孤愁。

4.【悲壮】开阔苍凉、苍凉悲壮、气氛悲壮、意境深邃。

5.【迷、飘】空灵、虚幻缥缈、空灵高远、朦胧渺远。

4.答题示例:早梅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答:(步骤一)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步骤二)“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步骤三)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整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整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整理以下是八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些古诗词鉴赏:
1.《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望岳》 -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长恨歌》 -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荣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缺乏。

渔阳鼙煽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这只是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的一小局部,假如您还需要其他古诗词的鉴赏,请告诉我。

江苏中考语文 专题七 古代诗歌赏析

江苏中考语文 专题七 古代诗歌赏析

三、(2019扬州,9,6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赠别 [唐]赵嘏 水边秋草暮萋萋,欲驻残阳恨马蹄。 曾是管弦同醉伴,一声歌尽各东西。 1.请赏析首句中的“萋萋”。(3分) 2.诗人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3分)
三、 1.答案 “萋萋”指草茂盛的样子;首句运用叠词,增强了音韵美,写出了水边草木的繁茂,渲染了离别时悲 伤的气氛;这蓬乱的草就像是诗人心中面对离别时的不舍一样蓬勃,烘托出诗人悲戚的心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关键词的赏析能力。赏析时应先解释该词的意思,再点明事物的特点,最后联 系情感。 2.答案 友人即将各奔东西,表现了诗人依依不舍之情;临水送别,残阳暮秋,眼前的荒凉景色勾起了诗人心 中的愁思,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之情;曾经一起管弦相伴,而后不知何时能相见,表达了诗人对前途的迷茫与 担忧。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能力。根据题目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从“残阳”可以看出诗人的 哀伤不舍之情。“曾是管弦同醉伴,一声歌尽各东西”一组今昔对比,渲染了诗人的孤独落寞。友人各奔 东西,自己前途未知,也可以看出诗人的茫然与担心。
七、(2019南京,7,2分)古诗文阅读 梦赏心亭① [南宋]刘克庄 梦与诸贤会赏心,恍然佳日共登临。 酒边多说乌衣事,曲里犹残玉树音。 江水淮山明历历,孙陵晋庙冷沉沉。 晓钟呼觉俱忘却,独记千门②柳色深。 [注] ①赏心亭:南京名胜之一,在今水西门外。陆游、辛弃疾等大诗人曾登临赋诗。②千门:众多宫门。 小明查找资料,为诗中“玉树”一词做了四个注解。你告诉他( )是正确的。 A.指《玉树后庭花》一曲,为南朝陈后主作。这里暗含对昏君误国的感叹。 B.即芝兰玉树,指优秀人才。这里表达对王谢的仰慕和与之同游时的喜悦。 C.常指男性美好的姿态。这里指作者梦见自己和王谢诸贤一样,风姿俊逸。 D.地名,在今青海省。这里借远地边声,表达诗人欲收失地而难成的惆怅。

清远市语文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试卷

清远市语文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试卷

清远市语文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试卷一、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古诗鉴赏登科后唐·孟郊昔日龃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注释】龊:这里指不如意的处境。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一句历来为人称颂,请结合具体字词品析本句所蕴含的情思。

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分析它好在哪里。

3.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是一首送别诗。

朋友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诗人以两人共同的境遇“________”宽解友人,并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劝慰鼓励友人。

全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也表现了诗人________的人生态度。

(2)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①苏轼缺月挂疏桐,漏②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③冷。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

②漏:指漏壶,古代计时的器具。

③沙洲:江河中泥沙淤积而成的小块陆地。

(1)词的上阕通过描绘缺月、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渲染了凄清孤寂的氛围。

(2)苏轼以“孤鸿”自比,抒发了怎样的情感?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代文学名篇赏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代文学名篇赏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代文学名篇赏析古代文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凝聚着古人智慧与情感的结晶。

在八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古代文学名篇,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学习和阅读体验。

以下是其中几篇我认为最有代表性和魅力的作品的赏析。

《木兰诗》是一首具有时代特点的古人民歌谣,作者是不详。

它通过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表达了女性的坚强和无畏精神,激励人们要勇敢面对困难和不公平。

诗中描述了木兰装扮成男子,从行军到战斗,直至最终归家,既赞扬了木兰的勇敢和善战,也展现了她为家国忘我、孝义精神的高尚情操。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练明快,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给人一种力量和鼓舞,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思考。

《孔雀东南飞》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作品,以描写壮丽景色和抒发离愁别绪为主题。

诗中以孔雀为形象,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带领读者进入了一幅美丽而辽阔的画卷。

同时,诗人借用孔雀的翱翔表达了自己远离故土、寻求发展的心情。

这首诗在语言表达上富有音乐感和艺术想象力,诗情画意,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体验。

《月下独酌》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该词通过描绘一个人独自在月光下享受美酒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思索。

词中以“对影成三人”展示了诗人对自我和世界的独立思考,以及人生的孤独和无奈。

苏轼的词语优美流畅,意境深远,通过对酒的描写,诗人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不仅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思想深度,而且给人以舒缓和慰藉。

《观书有感》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作品,通过对阅读这一行为的思考,以及对读书人和书籍价值的探讨,抒发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和知识的尊重。

诗中描绘了一个读书人心境的变化,始于对书籍和知识的迷恋,终于体会到人生真谛的觉悟。

冯梦龙的语言清新明快,行文流畅,通过对读书的感悟,引人深思,让人对书籍和文化价值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以上只是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部分古代文学名篇的赏析,每一篇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代文学经典赏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代文学经典赏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代文学经典赏析古代文学经典赏析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我们将接触到一系列精彩的古代文学经典,本文将对其中几篇进行赏析。

赏析一:《木兰诗》《木兰诗》是一首描述中国古代女英雄——木兰的诗歌作品。

诗中描绘了木兰代父从军的情节,向我们展示了木兰的勇敢和坚毅。

诗歌采用了明快平仄的节奏和双音韵的押韵方式,给人以朗朗上口的感觉。

首先,诗歌的开头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样类似儿歌的语调,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同时也展示了木兰的平凡出身,给人一种亲切感。

接着,诗歌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木兰练剑、事迹家贞的情形,以及她毅然决然代父从军的壮举,表现出了木兰个人的英勇和自信,让读者对她产生共鸣与敬佩。

赏析二:《刺客列传·云母赋》《刺客列传·云母赋》是南朝梁代的文学家陆机创作的赋文。

赋文以叙述者的视角,以国士云母为主线,通过对云母的形态、质地、名望等方面进行描写,展示了云母纯净无瑕的特点和它对人们情感的共鸣。

首先,赋文通过对云母的细致描绘,使读者对此物有了直观感受,例如“光彩啊,光彩,象睡在湖光粼粼的晴空之下”,这样形象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云母的美丽世界。

同时,赋文中还以一个国士对云母的痴迷和敬佩为视角,通过对他与云母的亲密接触和情感交融的描写,表达了云母纯洁无瑕、孤傲高贵的内在品质。

赏析三:《鬼谷子·楚庄王》《鬼谷子·楚庄王》是战国时期鬼谷子所著的一篇兵法文章。

这篇文章以楚庄王与鬼谷子之间的对话为基础,探讨了策略与智慧的较量。

首先,文章以一种对话的形式展开,楚庄王提出了自己关于如何用兵的问题,鬼谷子则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述了智慧、策略和读书的重要性,引导着楚庄王明白了一个真理:“天下之所谓神奇者,所谓智者者也。

” 这样的对话方式使读者更易于理解、接受文章传递的思想。

同时,通过对楚庄王的提问与鬼谷子的回答,文章阐述了智慧胜过武力的观点,让读者对智者的魅力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清朝的诗歌成就

清朝的诗歌成就

清朝的诗歌成就1. 清朝的诗歌成就那可不得了啊!就像一座藏满珍宝的大山,随便一挖就能挖出好东西。

你知道纳兰性德吧?他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这词儿写得多妙啊,把那种物是人非的惆怅,就这么轻易地传递出来了,就好像他在你耳边轻轻诉说着自己的遗憾一样。

2. 清朝诗歌成就高得很呢!感觉就像是夜空中密密麻麻的星星,各有各的璀璨。

龚自珍就像是其中一颗特别耀眼的星,他说“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呐喊声,就像在沉闷的屋子里突然打开了一扇窗,那股对变革、对人才的渴望,呼之欲出,听着就让人热血沸腾。

3. 清朝诗歌是个大宝库啊!打开这个宝库,就像走进了一个热闹的集市,各种风格的诗作琳琅满目。

王士祯的诗就像集市里精致的手工艺品,他那“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

”把江边的美景写得栩栩如生,就像一幅画在你眼前展开,让你忍不住想走进画里去看看呢。

4. 哇塞,清朝的诗歌成就真的超厉害!这就好比一场盛大的音乐会,各种美妙的旋律交织在一起。

查慎行的诗就像是其中一段悠扬的小提琴曲,“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他用简单的几句诗,就勾勒出一种孤独又宁静的意境,仿佛把你带到了那个遥远的地方,让你也感受到了他的心境。

5. 清朝诗歌那是相当有看头啊!就像是一个装满了故事的魔法盒子。

黄景仁的诗就像是盒子里最动人的故事,“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这诗句里透着的那种思念和落寞,就像寒冬里的冷风,直直地钻进你的心里,让你也跟着他一起难过起来。

6. 哟呵,清朝诗歌的成就可不能小瞧!这就像一片繁茂的森林,每棵树都有自己的姿态。

袁枚的诗就像是森林里那棵结满奇珍异果的树,他写“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

”把春风比喻成贵客,多新奇的想法啊,就像给春天赋予了生命,在你眼前欢快地跳跃着。

7. 清朝诗歌的成就简直是一座巍峨的高峰!在诗的世界里,那就是一块圣地。

郑燮也就是郑板桥的诗就像是高峰上独特的风景,“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诗歌赏析八清朝
64、论诗清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主旨句)
(主题:这首诗从文学的角度阐明诗歌创作必须随着时代而变法,应具有时代特点和创新精神的道理。


练习:诗人狂妄地认为:李白、杜甫的诗篇流传的时间很长,已经“不新鲜”了。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同意。

①“万古传”表明诗人并没有真的否定李杜的成就和地位。

②虽然成就大地位高,但历史在发展、文学也在发展,否则它就会老化僵死。

每个时代的文学都应该有自己的成就,有自己的“李杜”,才能保持它的青春和生命。

65、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离别的忧伤)(回归的愉快)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名句:辞官还乡仍思为国效力,也是中心。


赏析:后两句用比喻,表示自己虽然已成“落红”甚至“化为春泥”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并不因此减退,今后仍将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尽自己的责任。

境界高远,比喻精妙。

练习一:
①、诗中“吟鞭东指即天涯”中的“吟鞭”指的是(鸣鞭,挥鞭)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中,诗人以(落花)比喻(自己)。

“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表现了诗人想继续为(国家或民族)效力的思想感情。

今天常用来比喻()。

③、这首诗的前两句抒发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
④、读了本诗,你对人生的价值有哪些思考?
练习二:
1、“浩荡离愁”—词写出了离别伤心,而“吟鞭东指”一词又写出了离别的欢欣。

2、用“天涯”衬“离愁”应正如马致远的诗句“断肠人在天涯”。

3、本诗的名句是“落红不是无情,化作春泥更护花”。

请略作评点。

无论是“春城无处不飞花”还是“花落春还在”,比起龚自珍的这一句来,境界上都不免稍逊一筹。

这一千古名句,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把自己变革现实的热情和不甘寂寞,消沉的意志移情落花,然后代落花立誓,倾吐了深曲的旨意:为了国家和黎民百姓,不惜献身化为春泥,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的一份心力。

4、本诗写了三种心情:离别的忧伤,回归的愉快,积极的人生态度。

练习三:
1. 选出这首诗词句理解不当的一项( )
A.“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浩荡:无限。

B.“吟鞭”指诗人马鞭。

“东指”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C.“落红”指落花。

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D.“更护花”的“花”喻青少年,此句表明作者要为培养下一代做出牺牲。

2. 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头两句抒发作者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表现了诗人抛弃离愁后的兴奋心情。

B.后两句以落花化成肥料滋养鲜花生长之事比喻自己即使落魄不得重用,也愿为国效力。

C.“落红”含义有三:①花是落了,但它“不是无情物”,它是非分明;②花成泥滓,成为滋养万物的春泥;②春泥虽为人瞧不起,但它能使花茁壮生长,继续为人类造福。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极,决心继续为变革社会而努力的精神。

3.请写出一句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有相同含义的诗句(或名言,成语)。

【答案提示】1 D (“花”指国家)2 A (由于诗人不满现实辞官离京,因此心情是悲愤寂寞的。

) 3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