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人的个性_的前提性问题
17春福师《幼儿心理卫生与辅导》在线作业二答案
17春福师《幼儿心理卫生与辅导》在线作业二答案XXX《幼儿心理卫生与辅导》在线作业二试卷总分:100得分:100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1.XXX把人们在认知过程中的认知歪曲归纳为五种形式:注意推断,选择性概括,过度引申,夸大或缩小和____。
A.视野狭窄B.走极端的思维C.注意力不集中D.过度紧张满分:2分正确答案:B2.现代医学提出了一个概念。
()又称心理生理疾病。
A.脑力衰竭B.心理枯竭C.心理疾病D.心身疾病满分:2分正确答案:D3. 1922年,创办了中国第一种心理学杂志——____。
A.《心理》B.《心理学》C.《心理理论》D.《心理卫生》总分值:2分正确谜底:A4. ____于1951年后发表了《来访者中心治疗》一书,形成了个人中心法,被视为继心理分析法、行为转变法之后心理辅导理论的“第三种势力”。
A.XXXB.XXXC.XXXD.XXX满分:2分正确答案:A5.()更多提供的是一种辅导的理念而非方法。
A.心理分析法B.行为改变法C.个人中心法D.认知重建法满分:2分正确答案:C6.生活于10世纪末、11世纪初年的阿拉伯医生XXX在其著作《医疗之书》中对于环境与心理卫生之间的关系,____的关系,情感与健康的关系等均有具体的阐述。
A.情绪与疾病B.心理卫生与疾病C.新陈代谢等生理因素同健康D.情感与身心和谐满分:2分正确答案:C7.心理健康状态需要正常的躯体、生理、生化等物质基础来保证。
心理健康方面出现问题也是与一定的____有密切关系的。
A.生物学因素B.环境学因素C.物理学因素D.化学因素满分:2分正确答案:A8.心理状态是对某一时刻个体全部心理活动综合水平的描述,反映了心理的时间性、()和能动性.A.情感性B.确实性C.方向性D.针对性满分:2分正确答案:C9.心理冲突是相反的或相互排斥的冲动、欲望或____同时出现时发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
A.期望B.代价C.念头D.趋向满分:2分正确答案:D10.儿童遗尿症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称原发性遗尿;另一类为()。
2020年尔雅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期末考试答案以课后题
1“资源诅咒”多指与哪方面资源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A、农业资源B、矿业资源C、人力资源D、水资源·我的答案:B2生涯规划如果从“找到一个工作”范畴考虑,与从“人生幸福与发展”范畴考虑是非常不同的。
A、前者更倾向于症状解B、想太远可能更让人痛苦C、幸福不是可以规划的事D、|行动才是生涯发展的关键我的答案:A3毕业生根据自己的工资决定自己投入的工作量,从中可以看到什么这是一种契约精神B、这是典型的“战略区隔”症状解C、说明之前没有谈到合同条款*D、说明工作没有满足毕业生的兴趣我的答案:B4前面做的决定会影响后面的决定,在经济学中成称为什么A、环环相扣B、步步为营C、—路径依赖D、决策耦合我的答案:C5职业决策这一概念最早源自英国经济学家()的理论A、凯恩凯恩斯>C、亚当斯密D、达尔文我的答案:A6关于名片夹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做事情的准备性B、>作为职业人的节奏感C、做事情有条理性D、方便装东西我的答案:D7生涯适应力即是面对工作要求呈现出来的有效应对力。
所以A、生涯适应力可以预测工作业绩,B、生涯适应力越高灵活性越强这是生涯规划的关键指标D、面试中这方面可以适当包装我的答案:A8等待面试中最有优势的举止是什么A、"站着等待B、坐着等待C、躺着等待D、以上都不对我的答案:A9在这个时代要发展,首先要做到的是什么。
A、金钱的积累B、学术层次的提高C、想法的创新化资源的积累我的答案:B10—大学生主体就业在第几产业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D、平均分布我的答案:C`11下列属于职业决策特点的是A、涉及范围小B、需要了解的知识面少C、可供选择的方案数量巨大D、以上都不对;我的答案:C12相较而言,人力资本更具稳定性,有些特征无法修正,所以: A、人力资本是个不可规划的变量B、性别、年龄等无法修改只能认命C、在充分展现自己的人力资本价值D、>要更关注社会资本我的答案:C13生涯适应力即是面对工作要求呈现出来的有效应对力。
马克思课后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课后题参考答案绪论--第1题: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答:必然性:(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资本主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促使人们全面思考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
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的对抗性,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同时又引发并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两个最基本阶级——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的对立和斗争。
因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由于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工人的几次起义均以失败告终。
它说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实践在早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自发性,特别是还没有形成科学地反映其历史地位和社会使命的革命理论。
这就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对现存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系统理论,用以指导武昌街机的解放斗争。
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适用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60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彻底的科学性。
而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理论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绪论--第2题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作为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总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最新成就为依据的、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科学图景,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科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革命实践以及各门科学紧密联系,给予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
让-保罗·萨特名言
让-保罗·萨特名言1.萨特经典语录1、他人即地狱——《禁闭》2、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我觉得孤独得那么可怕,以致想去自杀。
把我克制住的是这样的想法,就是没有人,绝对没有人会对我的死而感动,我死后会比生前更孤独。
——《恶心》3、在这一生里,我们是被他人界定的,他人的凝视揭露了我们的丑或耻辱,但我们可以骗自己,以为他人没有看出我们真正的样子。
——《密室》4、生活在没有人去生活之前是没有内容的;它的价值恰恰就是你选择的那种意义。
人类需要的是重新找到自己,并且理解到什么都不能使他挣脱自己。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5、所有的人把时间花在了互相解释以及庆祝他们意见相同上。
我的天,他们是有多看重”所有的人意见相同“这件事。
——《恶心》6、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生活是无意义的。
——《存在与虚无》7、你之所以看见的,正是因为你想看见。
——《自由之路》8、我只是存在着,仅此而已,而且我觉得恶心。
——《存在与虚无》9、趁现在还来得及,我想看清楚自己。
——《恶心》10、拷打别人的人竭力去摧毁他的同类的人性,作为后果,他也摧毁了自己的人性。
——《死无葬身之地》11、无需赤热的烤架,地狱就是他人。
——《密室》12、神与国王都有痛苦的秘密,那就是——人是自由的。
——《苍蝇》13、这就是是时间,赤裸裸的时间,它慢慢来到存在中,它让你等待,可是当它来到时,你感到恶心,因为你发现它早已在这里了。
——《恶心》14、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
——《墙》15、要使一件平庸无奇的事成为奇遇,必须也只需讲诉它。
人们会上当的,一个人永远是讲故事者,他生活在自己的故事和别人的故事中,它通过故事来看他所遭遇的一切,而且他努力像他将的那样去生活。
然而必须做出选择:或是生活或是讲述。
——《恶心》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年—1980年),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西方社会主义最积极的倡导者之一,一生中拒绝接受任何奖项,包括196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第五章之三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自由
(3)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阶段。
1.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1) 首先是指人的“完整发展”,即人的各种最 基本或最基础的素质必须得到完整的发展。 ( 2 )同时也指人的“和谐发展”,即人的各种基 本素质必须获得协调的发展,各方面发展不能失调, 否则就是畸形发展。 ( 3 )还指人的“多方面发展”,即人的各种基本 素质在主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应力求尽可能多方 面地发展。
全面自由发展,创造美好人生
一方面,社会 进步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
促进人的道德素养和文化素质 的提高,为人的发展创造了主 体条件
促进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实 现和满足,为人的发展创造了 社会基础
另一方面,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进一步推动社会向 前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
所谓全面发展,主要指人的各种需要、素质、能力、 活动和关系的整体发展(劳动能力、社会关系、自由个 性的发展等),包括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全面性。 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高度发展的生产关系。实现人的 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在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素质和能力的 相对全面提高。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和看法也千差万 别。别人的评价只是一个参考,我们要想完善 自己,首先要自己充分认识自己。
在竞争的今天,充分认识自己,找出自身的优 势和劣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形势, 找准位置,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实 现自己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活动:认识你自己 每人说出赞 美自己的话不 少于5句,缺点 一句。
3.正确理解和对待个性自由与社会约束的关系
为所欲为是自 由的一部分,自 律和他律是自由 的另一部分,两 者合在一起才是 完整自由。
4.正确理解和对待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的关系
辩论会“纪律促进个性发展”回答对方问题所需材料
Hale Waihona Puke 1,纪律为个性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和相对稳定的环境
2,纪律限制的是共性的东西,而个性不会受到限制的
正方:纪律就好象人的左手一样,个性就像人的右手,某些人觉得用左手比用右手更有用,而有某些人觉得右手比左手更有用,那到底是先用左手还是右手呢?当然都不是,需要左右相互配合,协调运用,才能发挥极至。所以纪律是促进个性的发展。那请对方辩友也举一个例子来证明对方的观点! 反方:就像广州足球协会技术部主任黄渊说过,他在巴西当地的书店找不到任何一本关于训练足球的书籍,这说明,巴西人对足球的理解完全在脑子里,所以才能使巴西青少年足球队员的个性发挥到了极点,才会出现那些令人心醉神迷的绿茵桑巴舞 正方:那么,对方辩友,足球场上是不是有相应的规则呢?答案是肯定的。否则就不是球赛了,是肉搏战啊!按对方辩友所说纪律抑制个性发展,那么足球场上巴西队员的个性是不是被抑制了呢?如果被抑制,那巴西还会是足球王国吗? 反方:请问对方辩友,韩寒的个性是不是纪律塑造出来的呢?
每个孩子本来就有独特的个性,每个儿童的精神世界都是一本独特的书,需要教师用智慧和理性去理解、去启迪、去培养。因此,在教学中应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想方设法给学生创造展示个性的契机,让学生在民主、自由、和谐的教学天地里,充分施展才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果没有这种僵化的纪律,学生就会有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就觉得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学习气氛就会活跃起来。在这种和谐的教育环境中,师生相互宽容、相互探讨,消除了学生对教师权威、意见与批评的顾虑,心理轻松、自在、愉悦,各抒己见而不担心违反所谓纪律,敢于进行非逻辑性的“异想天开”,求异性的“见异思迁”,发散性的“举一反三”,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成为有用人才云云 所以说……
高中政治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
思想政治】高中政治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来源:名师网时间:2009-04-27 16:45:28【字体:大中小】吴仙娥高中政治新课改是对改革呼唤的回应,她所倡导的新理念应渗透在新课改之中,高中政治教师观念上应更新,方法上要创新,素质上须全新。
更新观念是课改的良好开端和前提条件。
通过培训我体会到,高中政治教学要围绕“新课程新理念、现代意识、开放意识、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等关键词展开。
因为,教师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不仅直接关系着教师的教育行为,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甚至影响国家未来和教育的性质与发展走势。
高中政治教师在新课改下应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评价观、质量观、教育观等。
这是适应新课改的先决条件。
课程改革成功关键看教师,高中政治教师要在素质结构上优化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三大要素,这是适应新课改的根本。
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是新课改的关键,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要贵在得法。
新课改究竟要改什么?最为关键的是改革旧的课程理念,倡导新理念。
更新观念,明确新课程新理念是课改的前提,教学方法和教师自身素质都与更新观念息息相关。
一、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全球意识开放意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动融入全球化进程,高中生就是这样一个大背景上成长发展的年轻人,他们的思想必然会打下很深的时代烙印。
经济全球化要求高中生培养全球意识和开放意识,具有国际视野和开放的思维方式,具备合作、交流等行为品质和行为习惯,发展自己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
高中政治还要教育学生更要具有中华民族的气节,培养学生学会辩别精华与糟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保持自己的民族尊严。
高中政治新课程中既要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也要培养学生国家意识、民族意织,适应全球化时代我国高中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知识经济已经到来,知识成为经济增长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我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全球化的浪潮,过去注重纯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技巧与能力的培养必须扭转。
行测推理判断之演绎推理例题(一)
1、彭平是⼀个计算机编程专家,姚欣是⼀位数学家。
其实,所有的计算机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
我们知道,今天国内⼤多数综合性⼤学都在培养着计算机编程专家。
据此,我们可以认为:A.彭平由综合性⼤学所培养的B.⼤多数计算机编程专家是由综合性⼤学所培养的C.姚欣并不是毕业于综合性⼤学D.有些数学家是计算机编程专家解答:观察A、B、C、D四个选项,似乎都有⼀定道理。
只有结论D是由陈述“所有的计算机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直接推出来的,是不需要附加任何假设和补充⽽得出的结论,因此,D是正确答案。
2、在⼀项实验中,实验对象的⼀半作为实验组,⾷⽤了⼤量的某种辣椒。
⽽作为对照组的另⼀半没有吃这种辣椒。
结果,实验组的认知能⼒⽐对照组差得多。
这⼀结果是由于这种辣椒的⼀种主要成分——维⽣素E造成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有助于证明这种辣椒中成分造成这⼀实验结论?()A.上述结论中所提到的维⽣素E在所有蔬菜中都有,为了保证营养必须摄⼈⼀定量这种维⽣素EB.实验组中⼈们所⾷⽤的辣椒数量是在政府⾷品条例规定的安全⽤量之内的C.第⼆次实验时,只给⼀组⾷⽤⼤量辣椒作为实验组,⽽不⾼于不⾷⽤辣椒的对照组D.实验前两组实验对象是按认知能⼒均等划分的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本题属于前提型题⽬。
让考⽣找出⽀持实验结论的选项,我们看题⼲中结论是实验组认知能⼒不如对照组,⼩前提是实验组吃了含维⽣素E的辣椒,⽽对⽐组没有吃。
找出⼤前提,我们从选项可以知道,D选项是说两组的认知能⼒实验前均等划分了,这样结论就会是因为吃辣椒所引起的,所以,只有D是有助于证明实验的结论。
其他选项都⽆助于证明实验结论,所以选择D.3、某单位在林和张两位候选⼈中民主选举经理。
在选举的前⼗天进⾏的民意测验显⽰,受调查者中36%打算选林,42%打算选张。
⽽在最后的正式选举中,林的得票率是52%,张的得票率仅是46%。
这说明选举前的民意测验的操作上出现了失误。
以下哪项如果是真的,最能削弱上述论证的结论?()A.选举前⼆⼗天进⾏的民意测验显⽰,林的得票率是32%,张的得票率是40%B.在进⾏民意测验的时候,许多选举者还没拿定主意选谁C.在选举的前七天,林为⼚⾥要回了30万元借款D.林在竞选中的演说能⼒要⽐张强此题有争议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C.本题属于削弱型题⽬。
医学心理学的心得体会5篇
医学心理学的心得体会5篇医学心理学(medicalpsychology)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预防中的心理学问题,为人的保健事业服务。
它包括病理心理学、临床心理学、药理心理学、护理心理学、心理健康咨询学、心理治疗学等分支。
下面是带来的有关医学心理学的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医学心理学的心得体会1——心灵的沟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社会压力也越来越大,也导致了更多心理问题的产生。
这使很多生理性疾病和心理性疾病综合在一起,这更加突出了医学心理学的重要性。
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是人们的需要,动机则激励人们去行动。
然而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人们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它可能引导我们积极的面对问题,也可能导致心身及精神疾病。
这就需要我们积极的面对,如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特别是高三的学生在经历了12年的学习努力后,迎来了高考。
然而一些人的高考成绩并不理想,面对这样的挫折,很多学子因无法面对而选择了自杀来结束这样的问题。
生活中我们还会因各种各样的关系而遇到一些困扰我们的问题,在如今的社会很多人开始选择心理咨询来解决这些问题。
如广场恐怖症,密闭空间恐怖症,强迫症等都可以通过心理学的方法来治疗。
还有很多人是因为恋爱问题,如那位高尔夫球场的球童,她因为对自己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感到非常苦恼,老师采用了让她拥有企业竞争实力的方法让她对自己的未来有了安全感,从而解除她的困惑。
作为一名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我将来可能不是一名职业的心理咨询师,但周围的朋友常常也会因一些问题而把自己当做倾诉的对象,这就需要我们做一名很好的倾听者。
例如认真地听朋友的讲述,或许她们在哭泣时需要的只是我们默默地递过去的纸巾,静静的聆听。
不同的气质类型也会造成人们在面对问题时的态度不同。
我是一个多血质和粘液质混合的人,这使我面对问题时比较乐观而有时候做事不能够做到面面俱到。
学医的我,在不久的将来会走向临床。
在面对病人时,我就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医患关系,以便获得更加全面的资料和病人的积极配合来达到一个更好的治疗效果。
浙江省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发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
浙江省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发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总分:11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4,分数:88.00)1.一般地,1~3岁是儿童言语的( )。
A.准备阶段B.前言语阶段C.发生阶段√D.基本掌握口语阶段解析: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阶段分为:(1)前言语阶段(生后第一年);(2)言语发生阶段(1~3岁),言语发生阶段的两个小阶段:理解语言迅速发展阶段(1~1.5岁);积极说话发展阶段(1.5~2、3岁)。
(3)基本掌握口语阶段(2、3岁~6、7岁)。
故选C。
2.儿童积极说话迅速发展的阶段指( )。
A.0~6个月B.6~12个月C.1~1.5岁D.5~2.3岁√解析: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阶段分为:(1)前言语阶段(生后第一年);(2)言语发生阶段(1~3岁),言语发生阶段的两个小阶段:理解语言迅速发展阶段(1~1.5岁);积极说话发展阶段(1.5~2、3岁)。
(3)基本掌握口语阶段(2、3岁~6、7岁)。
故选D。
3.2、3岁~6、7岁,是儿童( )。
A.前言语阶段B.言语发生阶段C.言语发展阶段D.基本掌握口语阶段√解析: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阶段分为:(1)前言语阶段(生后第一年);(2)言语发生阶段(1~3岁),言语发生阶段的两个小阶段:理解语言迅速发展阶段(1~1.5岁);积极说话发展阶段(1.5~2、3岁)。
(3)基本掌握口语阶段(2、3岁~6、7岁)。
故选D。
4.儿童说“单词句”的年龄大约在( ).A.半岁~1岁B.1岁半~2岁半C.2岁~2岁半D.1岁~1岁半√解析:单词句是指用一个词代表的句子,一般出现在儿童1~1岁半,故选D。
5.儿童说“电报句”的年龄大约在( )。
A.半岁~1岁B.1岁半~2岁半√C.2岁~2岁半D.1岁~1岁半解析:电报句是由2个单词组成的不完整句,一般出现在儿童1岁半至2岁半左右,故选B。
6.4岁儿童军军在拼图过程中,常会这样自言自语:把这个放到哪里呢……不对,应该这样……这是什么……对,就应该把它放在这里……军军的这类言语属于( )。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自主学习
【学新知整合】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___对__立___和___统__一___关系 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__立__统__一__。
2.矛盾的基本属性 (1)矛盾的同一性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__互__吸__引__、_相__互__联__结_的属性和趋势。 ②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__互__依__赖__,一方的存在以另 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 _相_互__贯__通__,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__互__转__化__。 (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__互__排__斥__、相 __互__对__立__的属性。它 体现着对立双方相__互__分__离__的倾向和趋势。
【对点训练】
训练 2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仍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但经济建设的主旋律不再是高速度增长,而是高质量发展。这一认识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 用
(1)矛盾的普遍性主要强调要承认矛盾、分析和解决矛盾、一分为 二地看问题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主要强调共性与个 性的关系。分析时,若材料中涉及利弊、成就与不足等信息,可以用 矛盾的普遍性回答;若涉及先试点再推广、抓典型总结经验、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等事例时,可以用矛盾的普遍性 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来回答。
①搞好试点,推广先进经验 ②居安思危 ③看问题坚持一分为二 ④唇亡齿寒 ⑤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⑥树立道德模范典型
3.说一说:(1)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 则易者亦难矣。
上述说法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图示蕴含了哪些矛盾观点?
滴滴考试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滴滴考试试题及答案1、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无正当理由未按承诺到达约定地点提供预约服务的,由县级以上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A、正确B、错误答案:A 本题分析2、小明将从事网络预约出租汽车服务过程中获取的乘客小红的信息提供给了小张,小张据此对小红实施了侵权行为,小明_____。
A、承担全部责任B、无责任C、承担主要责任D、承担连带责任答案:D本题分析3、在投保了________的基础上方可投保车上人员责任险、无过失责任险和车载货物掉落责任险。
A、车损险B、交强险C、意外险D、第三者责任险答案:D本题分析4、用车载灭火器灭火时,使用者应站在________向火焰喷射。
A、上风B、下风C、高处D、低处答案:A本题分析5、汽车节能驾驶应以________为前提,否则就毫无意义。
A、经济效益B、节约C、安全D、增加收入答案:C本题分析6、遇紧急情况拨打呼叫电话的,要先行挂断电话抓紧时间抢救。
A、正确B、错误答案:B本题分析7、驾驶员有权拒载以下哪类人群?________A、醉酒后丧失自控能力但有人陪同B、携带危险化学品C、在繁华的路段要求乘客的D、老弱病残答案:B本题分析8、网约车服务评价指标中,要求做到乘客服务评价不满意率小于________。
A、20%B、15%C、25%D、10%答案:A本题分析9、日常维护是由驾驶员每日出车前、行车中和收车后负责执行的车辆维护作业,其作业的中心内容是清洁、补给和________。
A、紧固B、润滑C、调整D、安全检视答案:D本题分析10、网约车平台公司对服务过程中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等,应________A、承担后行赔付责任B、承担先行赔付责任C、向乘客转移运输服务风险D、向驾驶员转移服务风险答案:B本题分析11、小王的网约车在接受检查时,被要求取下悬挂后视窗上的一串风铃,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
A、容易让乘客产生误解,引发投诉B、不符合当地的风俗习惯C、制作不精美,影响了车的美观程度D、不得违规在车内悬挂影响行车安全的设施设备答案:D本题分析12、出租汽车顶灯标志可在当地出租汽车主管部门规定式样基础上进行安全、美观方面的调整。
“人的个性”的前提性问题
人们 难 以真 正 理 解 “ 性 ” 的本 质 规 定 ,只 能 个
依靠 感觉 和生活 习惯 把 握 “ 性 ” 个 。这 就要 求 对 “ 个性 ” 内 涵 的 深 刻 把 握 必 须 上 升 到 思 想 理 论
层面 。
鲍曼评 论道 , “ 当代生 活 中的任 何 其 他方 面 近
问题 。真正理解和把握 “ 人的个性 ”问题需要超越 “ 抽象人性论” 的思想局 限。只有 以马克思的 “ 具体人性论”思想 为指导 ,才能形成关于 “ 人的个性 ” 的合理观念 。
【 关键词 】个性 ;抽象人性论 ;具体人性论
中 图分 类号 :B 0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号 :10 76 (00 0 0 3 0 0— 00— 6 0 2 1 ) 3— 0 4— 5
一
、
“ 人的个 性” 问题 的前提追 问
明人 的某种 存在状 态或 存在 方式 ,而 不是 表 明对
在日 常话语 中,人们使 用 “ 个性 ”一词 来 评 价某 人 的特点与 人格 ,把个 性 理解 为某 个人 对 待生 活与他 人 的一 贯态 度 、行 为及其 稳定 的 、特 定 的表 现方式 。在这 个意 义上 ,人 的个 性 即是 某 个个人 的 “ 别 性” 个 ,也 是 人 们 对 这 种 “ 别 个 性 ” 的人格 评 价 。一 般 来 说 ,当 人 们 这 样 使 用 “ 个性”一词来评价某人的特点与人格时 ,无论 肯定或否定、赞扬或贬斥 ,都没有 固定 的含义。
来 似乎都 不 曾对哲学 家 、社会 学家 和 心理 学家 的 注 意力具 有 同样程 度 的 吸引 力 。 在我 国 , “ ” 近 年来 ,随着人 的问题 的广泛 而深 入 的研究 ,人 的 个 性 问题 也 被 提 出来 加 以讨 论 。 虽 然 学 界 对 ”
语文素养的_冰山模型_韩雪屏
语文教学通讯!""!・#!韩雪屏语文素养的“冰山模型”专家视点栏目主持刘远$%&’()*’+%*,*’("#《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作为一门课程的目标理念,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和语文教育研究工作者认真地研究它的概念内涵、基本属性以及养成过程和评价标准。
“语文素养”首先是一个复合性概念,它的内涵和构成要素是十分丰富的。
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过去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提法。
过去,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中规定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规定是: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显然,过去大纲更注重具体的“能力”,而“课程标准”则更关注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形成和发展。
“课程标准”对“语文素养”的内容要素作出了如下的具体解说:“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这个解说中,显然“能力”仅仅是“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中还可以看出的是:这些要素显然不是处于一个层面之中的,不是相互平行并列的;它们在构筑一个人的语文素养中的职能也不是等同的。
这里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级:听、说、读、写。
这是形诸于外的显性言语行为;支配这些行为的知能因素是语文知识、言语技能、语文感悟和语文思维;参与和支配这些行为的直接心理因素是语文的动机、情感和态度、语文的习惯和语文行为的意志。
第一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B
第一章题目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B第一章题目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现象分为()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A、认知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4、()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A、普通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C、理论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5、()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A、社会心理学B、应用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比较心理学、6、()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 ()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A、比较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实验心理学E、发展心理学F、普通心理学 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A、社会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应用心理学D、普通心理学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9、()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A、笛卡尔B、洛克C、冯特D、缪勒10、()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A、1789B、1879C、1798D、1897 11、()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A、冯特 B、洛克 C、笛卡儿 D、缪勒12、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创立的、 A、笛卡尔 B、华生 C、弗洛伊德 D、罗杰斯 13、"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认知D、人本主义 14、行为主义创立的标志是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书,由此他被称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A、罗杰斯 B、华生 C、弗洛伊德 D、马斯洛二、多项选择题1、心理现象分为()A、心理过程B、认知过程C、个性心理D、情感过程E、意志过程2、心理过程包括()A、感知过程B、知觉过程C、认识过程D、注意过程E、情感过程F、行为过程G、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A、认知B、能力C、气质D、情感E、性格 4、心理学可分为()A、理论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C、普通心理学D、应用心理学E、社会心理学5、下列属于理论心理学的是()A、普通心理学B、社会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E、实验心理学6、下列属于应用心理学的是()A、社会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C、咨询心理学D、管理心理学E、消费心理学7、以下哪些是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A、心理学学科性质B、心理学方法论C、身心问题D、学习心理机制E、心理的生理基础F、心理的起源 8、科学的三大特征是()A、客观性B、可验证性C、准确性D、系统逻辑性E、描述性9、()决定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属性、A、心理学的研究对象B、心理学的历史渊源C、心理学的研究方法D、人的社会性10、()的基本原理是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 A、辩证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 C、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E、机械唯物主义11、在心理学研究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A、客观性原理 B、系统性原理 C、发展性原理 D、教育性原理E、协同性原理12、观察法可以分为()、A、参与观察法与非参与观察法B、现场观察与情景观察C、长期观察与短期观察D、情景观察与控制观察E、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13、观察法要有效,就要特别注意() A、每次尽可能长 B,有明确观察目的C、随时记录D、可利用现代手段E、每次时间不宜过长14、实验法就是要在保持其他因素恒定的前提下研究()的关系和变化的规律、A、自变量B、因变量C、人脑D、客观世界 15、实验法可分为()A、实验室实验法B、情景实验法C、参与实验法D、自然实验法16、在实验室实验研究中,主要要控制哪些方面()、 A、实验情境 B、控制被试 C、控制实验刺激 D、控制被试的反应17、调查法可分为()、A、一般调查法和特殊调查法B、一般调查法和专题调查法 C、事实特征调查和征询意见调查 D、结构式调查和非结构式调查 E、访谈法、邮寄问卷法和电话调查法等18、调查法的缺点是()A、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第一手的资料B、被调查者可能有意不作出真实回答C、封闭式的问题损失数据有效性D、问题措词不易确定19、一般研究法主要包括()A、实验和研究设计B、对数据的统计处理C、抽样法D、逻辑思维法20、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分为()A、孕育阶段B、转折阶段C、确立阶段D、发展阶段21、冯特对心理学的历史功绩主要有() A、心理学的确立 B、实验心理学的创立 C、出版〈〈生理心理学原理〉〉 D、建立心理学专业队伍 22、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A、意识B、前意识C、潜意识D、后意识 23、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包括()A、潜意识理论B、梦的解释C、泛性论D、本能学说E、人格理论三、判断题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论人的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论人的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摘要:人的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社会发展以人的个性发展为前提、归宿和内在动力;人的个性发展以社会发展为基础。
它们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着手,努力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同时,个人也要努力增强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并在交往中丰富自己的社会关系,推动人的个性发展。
关键词:个性个性发展社会发展社会是由现实的、具体的、有生命的个人组成的,这些具有丰富个性的个人是社会的主体,是历史的前提和出发点。
而富有个性的个人又依赖于社会,社会的发展为人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可见,人的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内在一致的。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必将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
一、人的个性(一)人的个性的界定人的个性是一定历史、一定社会阶段中的个性,是在普遍的、全面的社会交往和丰富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人类的本质力量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表现,是现实中的人的个性,而不是抽象的脱离社会现实的孤立的人的个性。
对于人的个性,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理解,如心理学把人的个性理解为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心理定势;社会学把人的个性理解为与群体相对应的个别性。
而哲学上的人的个性是在生物自然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下,现实的个人在处理与世界关系的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异性,即差异性和独特性。
这种差异性和独特性首先表现在个人是特殊的社会存在物。
人作为类存在物,通过自由自觉的活动彰显出人的类特性,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
可是人又是特殊的有着丰富个性的社会存在物。
在自由自觉的活动中,每个个人又都是具体的、完整的、自主的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
个人的独特性是丰富多样的,不仅表现为社会中的每个个人都具有独特的个性,而且还表现为个人作为社会关系的个别存在和表现方式,如不同的群体、组织和民族的个性的独特性。
处于社会中的人必然要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每个人都要通过与他人交往来获得各种规定性,而每个人的社会关系又是各有不同的,从而形成个人特殊的心理特征、行为特征及社会特征,形成不同个性的个人。
人的差异
教育者的任务是保持自己清醒的头脑,春风化 雨,防止孩子被异化,或将被社会“非异化了 的人”再“人化”,
谢谢
认知问题(视觉偏用、听觉偏用、动觉问 题、学习策略问题等) 智力问题(智力残疾、边缘状态、智力超 常、白痴学者等)
差异的现实
生理性学业不良(含脑损伤、神经协调 问题、遗传、生化失调、低血糖等) 非智力因素性学业不良(动机、兴趣、 习惯、自信心、情感、意志等) 环境性学业不良(学校、家庭、伙伴、 偶像、社会等) 学习障碍(听、说、读、写、算、拼问 题)
【面试方法】文件筐测验
“文件筐测验”“公文处理模拟测验”又称“文件筐测验”,作为一种个人综合性笔试测验,特别适合于中、高级管理人员的能力测评。
公文筐测验的所有题目都来自于管理工作的实战,通过考察被测评者在处理具体业务中的表现,评估其关键能力。
在国外,公文筐测验是评价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重要测评工具,也是评价中心技术中应用得最多的一种情境模拟测试手段。
据国外学者所做的一项调查研究,95%的评价中心都采用了公文筐测验这种测评技术。
在美国,该测验目前已被1000多家知名企业所采用,除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外,福特汽车、通用电气等诸多大型企业集团均将公文筐测验作为企业管理人员选拔、测评的重要手段。
当前在国内,公文筐测验作为一种测评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在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招聘选拔中。
公文筐测验是一种信度和效度都比较高的测评手段,可用于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的选拔、考核以及培训。
公文筐测验的特点公文筐测验把被试置于模拟的工作情境中去完成一系列的工作,与通常的纸笔测验相比,显得生动而不呆板,较能反映被试的真实能力水平;与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其他测评技术相比,它提供给被试的背景信息和测验材料以及被试的作答都是以书面形式完成的,一方面考虑到被试者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和处理大量文件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为每一位被试提供了工作的前提条件和机会相等的情境。
公文筐测验可以同时对大批量的被试进行测试,这也是其他情境测验所无法比拟的。
公文筐测验是评价担任特定职务的管理人员在典型职业环境中获取/研究有关资料、得体处理各类信息、准确做出管理决策、有效开展指挥/协调和控制工和能力及其现场行为表现的综合性测验。
1、公文筐测验的优点公文筐测验兼备了情境模拟技术和传统纸笔测验的优点。
从形式上看,公文筐测验把被试置于模拟的工作情景中去完成一项任务,与通常的纸笔测验相比,显得生动而不呆板,较能吸引被试的答题兴趣。
公文筐测验是一套公文的组合,可以同时从多个维度上评定一个人的管理能力,这些能力是知识、经验和智力相互作用和整合的结果,具有综合性。
有个性的个人与偶然的个人_试析唯物史观视阈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矛盾的承受者
第30卷 第4期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ol.30 No.4 2010年8月Journal of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S ocial S cien ces)Aug.2010有个性的个人与偶然的个人*———试析唯物史观视阈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矛盾的承受者朱连增(西藏民族学院政法学院,陕西咸阳712082)[摘 要]生产力主要是指人的能力,生产关系是人的能力得以发挥的社会条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就是人的能力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难以得到表现、发展和确证的困窘和不堪承受的压抑。
这种压抑广泛地存在于人数众多的劳动大众当中。
他们作为一些偶然性的个人既承受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同时也担当着解决这个矛盾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生产力;生产关系;偶然的个人;有个性的个人[中图分类号]B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93(2010)04-0010-06 关于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有一段经典的表述:“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了生产力的桎梏。
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化。
”[1](P32-33)对此,如果我们从一种“纯社会学”的角度来理解的话,也即把社会理解为一个被给予的具有其自身内在结构和规律的实在,那么,马克思所讲的“矛盾”似乎只是“社会实在”内部的矛盾。
这个矛盾表现为社会这架机器或有机体内部各种要素之间的某种不协调,它生长在社会这一客体之中,并且通过社会科学家的“上帝之眼”来揭示。
而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一矛盾就只是一个理智认识的对象,而不是一种承受着的经验。
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家从来没有把“社会”看做一个超越于个人经验之上的实体,相反,他们明确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宽松式管理的弊端例子
宽松式管理的弊端例子【篇一:宽松式管理的弊端例子】最佳答案坚持宽松式管理不等于人性化管理】现代大学管理的普适理念是人性化管理。
以人为本是管理的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是管理的目标。
我方认为宽松式管理并不是一种很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不能很好地实现我们大学的教育目标。
---【理由】:[人性化管理]是指,重视人作为一个人具有人性而存在的管理。
做到在尊重人的本性的前提下,加以引导,进行行为塑造,利用习惯进行管理,注重人的创造力,利用创新推动发展。
人性化管理不只是局限在尊重人性,更是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发挥管理职能,在人性的轨道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重视激发人的创造力。
我方认为宽松式管理很容易放任人的自由,使人们不遵守社会的基本规则,从而使社会出现行为失范,混乱,不利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
---【宽松式管理的定义,特点即缺点分析】管理一词中的“管”,就是管辖、主管,讲的是职务的隶属,权力的结构,责任的界限;管理一词中的“理”,就是治理、处理、调理,就是讲秩序井然、方法得当、效益明显。
我们现在辩论的宽松式管理则是一种少控制、多自由的管理方式,它让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自觉地按照自己当时的意愿来行事,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它的特点是,在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制定的管理计划比较笼统,执行规范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不对被管理者进行有效地控制,主要依*被管理者的充分自觉来协调矛盾。
我方认为,这种管理方式是很不稳定的,另一个角度看,这种管理方式没有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使管理处于低效率的运转,浪费社会资源。
【结合实际的论证】我们认为,现代大学应该给大学生提供很大的自由发展空间和更好的创造环境。
我们在这方面是为世人称道的。
但是,我们需要的并不是宽松式的管理方式,它不但不能使我们拥有更多的自由和创造空间,而且会很可能会破坏我们原有良好秩序和校园氛围。
———【校园例证】比如说关于师生按时上课问题:教师按时上课,学生按时到课,这是正常的教学秩序。
我们每个师生都应该严格遵守,这才能保证我们大学的教学质量,维护良好的学习气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第3期(总第110期)/五月号现代哲学MODERN P H I LOS OP HYNo 132010/GeneralNo 1110/M AY/人的个性0的前提性问题*肖永辉 胡海波**=摘要>/人的个性0问题虽然日益引起学界的兴趣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仍需进行前提性反思。
当我们深入思考和分析这三个问题时,就会发现其中隐含着一系列需要思考的前提性问题:究竟什么是人的个性?人的个性对于人究竟意味着何种意义与价值?人的个性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这些问题是研究人的个性需要首先回答的问题。
真正理解和把握/人的个性0问题需要超越/抽象人性论0的思想局限。
只有以马克思的/具体人性论0思想为指导,才能形成关于/人的个性0的合理观念。
=关键词>个性;抽象人性论;具体人性论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10)03-0034-05当代以/人的个性0为主题的讨论,无论是在西方理论界还是在中国学术界都曾经吸引了为数众多学者的注意并至今尚未沉寂。
齐格蒙特#鲍曼评论道,/当代生活中的任何其他方面近来似乎都不曾对哲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的注意力具有同样程度的吸引力。
0¹在我国,/近年来,随着人的问题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人的个性问题也被提出来加以讨论。
0º虽然学界对/人的个性0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化,但仍有一些重要的思想前提问题需要通过哲学的反思方式进行深入追问。
一、/人的个性0问题的前提追问在日常话语中,人们使用/个性0一词来评价某人的特点与人格,把个性理解为某个人对待生活与他人的一贯态度、行为及其稳定的、特定的表现方式。
在这个意义上,人的个性即是某个个人的/个别性0,也是人们对这种/个别性0的人格评价。
一般来说,当人们这样使用/个性0一词来评价某人的特点与人格时,无论肯定或否定、赞扬或贬斥,都没有固定的含义。
这要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与生活关系中加以判断。
日常话语中的/个性0内涵的这种特点,使得人们难以真正理解/个性0的本质规定,只能依靠感觉和生活习惯把握/个性0。
这就要求对/个性0内涵的深刻把握必须上升到思想理论层面。
在思想理论的层面,/个性0作为/概念性0的语言,不同于/日常性0的话语,具有从本质上规定/个性0的特点。
在这个意义上,/个性0不是对具体的人及其行为形象性、直接性的描述与评价,而是在人的复杂性、丰富性、社会性中,揭示人及其行为的具体特征和特殊本质。
在这种语境中,/个性0的语义主要在于说明人的某种存在状态或存在方式,而不是表明对人及其行为的评价或态度。
但是,在各种人文学科中,/个性0的含义是不同的。
艺术把个性视为艺术家及其作品特殊的/风格0;心理学把个性看作个体人稳定的心理机制、心理定势的总和;哲学则把个性理解为与人的社会普遍性、一般性相对应的人的个体特殊性、具体性、丰富性。
这种情况表明:各种人文学科是从不同的视角看待和理解/个性0的本质规定的。
这些规34***本文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号:08BZX01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肖永辉(1977-),男,吉林通化人,(长春130024)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哲学基础理论;胡海波(1956-),男,吉林扶余人,哲学博士,(长春130024)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哲学基础理论、当代中国哲学。
¹ 齐格蒙特#鲍曼:5个体化社会6,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175页。
º 韩庆祥、邹师鹏:5人学)))人的问题的当代阐释6,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00页。
/人的个性0的前提性问题定性尽管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并不彼此对立和冲突,而是从不同的方面、以不同的内容概括/个性0的内涵。
我们从日常话语和学科术语中使用/个性0一词的情况不难发现这样几个问题:第一,无论是在日常话语或学科语言中,/个性0是被人们普遍使用的词。
第二,/个性0一词虽然被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语境中赋予不同的语义,但共同之处在于/个性0总是对/个体人0而言的,是人们对个人的关注。
第三,当人们使用/个性0一词时,总是把个人及其行为放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生活中加以规定或评价。
当我们深入思考和分析这三个问题时,就会发现其中隐含着一系列需要思考的前提性问题:究竟什么是人的个性?人的个性对于人究竟意味着何种意义与价值?人的个性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这些问题是研究人的个性需要首先回答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人的个性?虽然人们对这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多种多样,但从实质上说人的个性是人作为个体的存在所具有的特性,标志着人作为个人的不同与差异,体现着各个个人特殊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不同的生活世界、生活关系和生存状态。
在这个意义上,人的个性就是人的世界性、社会性和文明性。
也就是说,人的个性在根本上是人所具有的人的具体性质。
人因其个性而具有多样化的本性,人在其多样化的过程中,拥有丰富的个性。
在这种关系中,追问与回答究竟什么是人的个性,才有真实的含义。
第二个问题,人的个性对于人究竟意味着何种意义与价值?这个问题的答案隐含在第一个问题及其解答之中。
一言以蔽之:人的个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
也就是说,人总是以个性化的方式成为人的。
人有什么样的生命、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命运,都凝聚在人的个性之中。
人的品格、水准以及人的追求和理想,全都与人具有何种个性有着根本性的关系。
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全部追求和目的实现,都以人的个性状态与个性塑造为基础。
可以说,人的个性就是人的生命和命运。
这句话已经得到人们普遍的共识,这种认同恰恰是人的个性所具有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在当今时代,对个性的选择与塑造,已经成为成功人生的关键,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第三个问题,人的个性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最为重要,也最为复杂,关涉人的个性的起源与发展等复杂问题,从而也成为理解与把握人的个性的关键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人们已经有过多种不同的看法和观点。
概括起来,这些观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基本观念。
一是人的个性源于人的天性。
所谓/天性0,指人的自然性。
在这种观念中,人的个性是先天的自然秉性,是从遗传的方式获得的;人的脾气类型,性格特征是个性的主要内容与形式。
这种看法的核心在于,人的个性是生来固有并且不可改变的。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0这句古话形象地表达了这种观念。
二是人的个性源于人的生活环境。
这种观点认为,人与生活环境的接触形成了与外界条件相适应的个性。
和第一种观点不同,这种看法改变了个性源于先天的观点,强调个性是后天形成的。
然而,这种观点的核心是/环境决定论0,即人的个性源于外界环境的决定与影响,人是被动的。
三是人的个性源于人的自由选择。
所谓自由选择,主要是指人按照自由的主观意志与愿望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
这种自由选择的实质是个人意志的与众不同。
尽管这种观点也强调社会交往与文化符号的丰富性,但仍没有摆脱个人意志至上的单一主观性取向。
上述三种观点虽然从各自的视角发现了/个性0来源的某些根据,但由于没能把握个性产生的根本而陷于片面与抽象。
应当承认,人的个性确实与生命遗传、外部环境以及主观意志的状况相关联,这些都是人的个性形成的重要因素。
但是,这些因素的任何成份或总和都不是人的个性形成的根本。
因此,在这个范围内无论把人的个性的起源归结为何种因素,都不能找到个性的真正源泉。
看来,要真正发现个性的源泉,首先必须从思维方式的改变入手,彻底破除仅仅从人的某一属性、某一因素理解人的思想观念。
人的个性与人一样,不是先天给予,不是人被动的适应环境的消极产物;当然也不是人通过单纯的主观意志与精神活动选择的结果。
就其真实性而言,人的个性是后天生成并可以升华发展的,是人在自己的生355现代哲学62010年第3期存环境中主动创造的作品,是在人的生活实践的现实活动中不断超越自我,创造自我的文明成果。
这样看来,人类生活实践及其创造、进步的发展史,也就是人的个性起源与生成的历史。
通过对人们日常与流俗的/个性0观念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尽管从根本上说,这些观念由于不能从人的/本性0与人的/个性0的内在关联去理解、把握/个性0的真实内涵,但/个性0一词在日常生活中的大量使用却足以说明,人们已经不自觉地在事实上追求着自己的/个性0、实现着自己的/个性0。
这种情况说明,人的/本性0正在以人的/个性0的方式在现实中实现着,/个性0作为人之为人的标志的意义与价值已经为人们所发现。
从理论上达到对/个性0概念符合其本质的理解,有助于人们对/个性0的追求从自发走向自觉,同时使这种追求摆脱表面进入实质。
从人的/本性0理解人的/个性0,不仅是获得了对/个性0内涵的实质性理解,更为重要的是,只有把人的/本性0理解为人的/个性0,才能真正摆脱抽象人性论,才能真实的理解人的一切活动。
二、思考/人的个性0问题的思想前提人的存在与人对自身本性认识的事实并不等于人们对此真实的观念,我们必须正视这个复杂的问题。
由于人们在理解人的问题上总是难以摆脱以理解物的思维方式来理解人,这个问题就往往体现为两种情形:一是人们往往把人性仅仅当作绝对普遍的本质去理解,总是追求通过一种观点、一个看法或一个命题就解决和回答这个问题。
二是思想家本人或是这种思想的信仰者往往把某种人性观点当作永恒的终极真理。
这两种情形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实质上是把人的某一性质等于人性,把对人的某种认识等于对人的全部认识。
这种单一性、抽象性的思想方式不仅影响了人对自身本性的认识与理解,也使人的思想处于片面性与对立性之中。
这种片面性及其对立,使人在观念上以/盲人摸象0的方式把人的观点和人本身脱离开。
一旦脱离人或把人抽象化,人性或人的个性就会被当作远离人或非人的本质去理解。
这种情况至今还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观念。
怎样才能破除这种观念,把思想从片面性与抽象性的对立中解放出来,进而真实的认识、理解和对待人本身?这是我们理解人,把握人的过去、今天和未来的关键问题。
这个问题的解决,可能有多种方式与途径;但无论怎样,都应该从以下前提或基础出发。
第一,人总是通过自己的个性体现自己的人性,人不是抽象的普遍性存在。
因此,我们不应该把人性归结为绝对的普遍性,而应看到人性与个性在生成性上的一致性,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性0即人的/个性0。
第二,人的个性是丰富多样的,人不是固定的单一性的存在。
因此,我们不应该把人的个性简单化和狭隘化。
在这个境界中,才能发现/人性0与人的/个性0之间的真实关系和丰富内涵。
第三,人的个性是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人从来就没有自己生命活动之外的所谓个性。
人怎样实践、怎样生活,就有怎样的个性。
因此,我们不应该把人的个性绝对地自然化和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