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秋季新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学案(新人教版).doc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导语】《说和做——记闻⼀多先⽣⾔⾏⽚段》是“农民诗⼈”臧克家的作品,最早刊登在1980年2⽉12⽇的《⼈民⽇报》,这篇⽂章记叙了闻⼀多先⽣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品格,⾼度赞扬了他的⾰命精神。

©⽆忧考⽹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阅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多先⽣⾔⾏⽚段》课⽂原⽂ “⼈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 “⼈家说了也不⼀定做,我是做了也不⼀定说。

” 作为学者和诗⼈的闻⼀多先⽣,在30年代国⽴青岛⼤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越⾼,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千年来的⽂化史,炯炯⽬光,⼀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剂救济的⽂化药⽅。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他从唐诗下⼿,⽬不窥园,⾜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

杜甫晚年,疏懒得“⼀⽉不梳头”。

闻先⽣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暇及此的。

饭,⼏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阴、分阴。

深宵灯⽕是他的伴侣,因它⼤开光明之路,“漂⽩了四壁”。

不动不响,⽆声⽆闻。

⼀个⼜⼀个⼤的四⽅⽵纸本⼦,写满了密密⿇⿇的⼩楷,如群蚁排衙。

⼏年⾟苦,凝结⽽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也没有“说”。

他⼜由唐诗转到楚辞。

⼗年艰⾟,⼀部“校补”赫然⽽出。

别⼈在赞美,在惊叹,⽽闻⼀多先⽣个⼈呢,也没有“说”。

他⼜向“古典新义”迈进了。

他潜⼼贯注,⼼会神凝,成了“何妨⼀下楼”的主⼈。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多先⽣的⼀个⽅⾯,——作为学者的⽅⾯。

闻⼀多先⽣还有另外⼀个⽅⾯,——作为⾰命家的⽅⾯。

这个⽅⾯,情况就迥乎不同,⽽且⼀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青年运动的领导⼈,闻⼀多先⽣“说”了。

精选2019-2020年语文七年级下册[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人教部编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五十

精选2019-2020年语文七年级下册[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人教部编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五十
B、闻一多先生兴趣广泛,不仅是诗人、学者,还钻研中国古典医学。
C、闻一多先生在努力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D、说明闻一多先生研究中华民族的文化热情极高。
对选文的语言特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不仅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也是形象的。如用“钻探”而不用“研究”,既生动形象,又含义丰富。
C、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
D、学习了他的先进事迹后,我们每一个青年都应该追本溯源,看看自己做得如何。
【答案】:
【解析】: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昨天下午,第一海水浴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B、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用自己的话概括节选内容。
""
体会“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中两个“说”的不同含义。
""
为更好地刻画学者闻一多的形象,作者十分注重细节描写。请品析下面句子。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
说说开头第(1)(2)节在文中的作用。
""
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答案】:
【解析】: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的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了。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说课讲稿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说课讲稿

说课稿: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额题目是《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将从说教材,说目标,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过程、说板书等六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教育部编写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是精读课文。

部编教材(也教统编教材)创新就是“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编排。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杰出人物,训练学生精读的方法。

本文脉络清晰,句式整齐,富有诗意,诗人臧克家在文中写其师闻一多先生不同时期“说”和“做”方面的特点,热情颂扬了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和始终如一的爱国赤诚。

这与单元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学习古今优秀人物崇高品格和奉献精神,唤起学生对理想的憧憬和追求是一致的。

因此,本课在这个单元起着落实单元目标的作用。

二、说学情本课的学习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经过七年级上册的学习,能完成把握课文内容的任务,但在理解文本时还不得法,不够深入。

学习本课,学生能迅速梳理文章脉络,归纳闻一多先生在学者和革命家方面说和做的特点及成绩,但是在品读细节,揣摩诗意的语言,发现人物内在精神上学生会不知如何下手或浅尝辄止。

因此,我将本课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品读细节,揣摩语言,发现人物的内在精神上。

三、说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单元目标和学生学情,我制订了以下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了解闻一多先生生平事迹。

2、梳理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特点,学习文章严谨的结构安排;学习人物言行一致的崇高人格的和始终如一的爱国情感。

(重点)3、关注文中细节描写,理解其作用,勾画精彩语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难点)四、说教法学法预习法和自主学习法《新课标》提出“语文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语文学习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课前我要求学生预习,自主学习本课字词,查找作品相关资料,了解人物生平事迹,熟悉本文内容。

多种读书方法相结合《新课标》要求“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言行一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修辞手法来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言行一致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言行一致和修辞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言行一致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修辞手法应用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基本原理。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分析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理解闻一多先生的优秀品质。
3.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4.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5.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写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6.修辞手法鉴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对比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本节课将紧扣教材内容,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其语文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其能够理解和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对比等,感受语言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使学生深入理解《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文章内容,把握闻一多先生的优秀品质,认识其言行一致的精神风貌。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练习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练习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运用 (共8题;共35分)1. (4分) (2017八上·宜昌期中) 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________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shēn wù tòng jí________的文字。

——选自鲁迅《藤野先生》②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càn________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

精神上感到满足时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________然失色……——选自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2. (2分) (2017七上·澄海期末)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受到委屈的她,一边咄咄逼人地哭着,一边理直气壮地争辩着。

B . 下了车,只见人山人海、人头攒动、人声鼎沸。

C . 他志存高远,矢志不渝的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从不见异思迁,真让我敬佩。

D . 我兴致勃勃地观看着演出,那小丑的表演太滑稽了,我情不自禁地笑了!3. (2分) (2016九下·津南期中)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 “嘎——”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

C . 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处于自己直觉的驱使?D . 飞机在6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

4. (2分)选出下列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A . 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秘密的厚发。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优秀教案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优秀教案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优秀教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科目语文年级七年级教学时间2课时(90分钟)学习者分析(1)七年级的中学生,是从小学进入中学最重要的转型时期;其言行对其发展尤为重要,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行。

(2)本文不但要教会学生像闻老那样做一个“口的巨人、行的高标”;同时也要学习他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的精神,学习他为了民主革命事业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精神。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建全自己的人格,做一个正直的人。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质疑、互动合作、开展小组讨论、信息整理归纳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

2.自主搜集、整理、交流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

三、知识与技能1.通过朗读,理清课文结构,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2.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语句饱含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2.难点:体会生动形象,精练含蓄的语言。

理解文中的关键语句。

教学资源闻一多先生画像范读录音《最后一次讲演》录音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一、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许人往往是还没有做就说,说了也不一定做,可是同学们知道“说”和“做”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容易忽视这一点。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处理说和做的呢?请你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活动,感性地引导学生做一个说了就做,言行一致的人即进入课文)教学活动2 了解闻一多。

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县人,学者,诗人,民主战士。

曾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赴美学习,1925年回国任大学教授。

1923年出版诗集《红烛》,以反帝爱国为主题,1928年出版《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的精神魅力,同时也注意到了学生们在学习和理解上的亮点与不足。
首先,通过引导学生们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我发现他们对这位伟大人物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尤其是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热烈讨论,充分展现了他们对闻一多先生精神品质的认同。这一点让我深感欣慰,说明学生们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了很好的收获。
-写作手法学习:掌握作者运用具体事例来描绘人物形象的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言行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
-情感教育:感悟闻一多:课文中描述闻一多先生“说起话来,总是那样的热情洋溢,富有感染力”,这是描绘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教师需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从语言表达中感受人物性格。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言行特点及其精神品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闻一多先生精神世界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精神品质内化为自身的行动指南,在日常生活中勇于担当、积极进取。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教学难点
-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闻一多先生的言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情感共鸣: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语言表达:学生可能难以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情感体验,需要教师指导。
-文化理解:帮助学生理解闻一多先生所代表的时代背景和民族精神,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及其言行特点。闻一多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学者,他的言行体现了爱国主义和勇于担当的精神。这种精神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敬佩的人?”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貌。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闻一多先生的形象特点、精神品质以及课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通过学习《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发现学生们对闻一多先生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同时也对课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课堂上,我尝试以提问方式导入新较好的效果,学生们能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对课文内容产生共鸣。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意到学生们对闻一多先生的形象特点及其精神品质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然而,在讲解修辞手法时,部分学生似乎显得有些吃力。为此,我及时调整了教学方法,通过举例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修辞手法。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课文中记叙的闻一多先生的形象特点及其言行举止所体现出的精神品质。这些品质包括……(如勤奋、爱国、敢于担当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具体的描述。这个描述展示了闻一多先生在实际中的表现,以及他如何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关键语句的品味。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例如: 1、我们要学习闻一多先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 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的精神。 2、学习他为了民主革命事业无所无畏,视死如归 的精神。 3、我们更要学习他言行一致的高尚品质,健全自 己的人格,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 4、一言九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
为 国 为 民 鞠 躬 尽 瘁 , 死 而
疏通文字障碍---字音

shuāi hè dié qiè
zhuó
衰微 赫然 迭起 锲而不舍 卓越

qián
kāngkăilínlí kăi
沥尽心血 潜心贯注 慷慨淋漓 小楷

jiŏng
kuī wù
气冲斗牛 迥乎不同 目不窥园 兀兀
穷年
检查字音
给下列字词注音:
地壳 qiào 仰之弥高 mí 兀兀穷年 wù
生 的 伟 大 , 死 的 光 荣
生口 当的 做巨 人人 杰, ,行 死的 亦高 为标 鬼; 雄
秀卓 诗越 人的 ,学 大者 勇, 的热 革情 命澎 烈湃 士的

例 如 :


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试为本文补充一 两个事例
闻一多事例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 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一反既往:既,已经。既往,过去。与过去完全不一样 衰微: (。国家、民族等)衰落,不兴旺。
赫然: 形容令人惊讶的事物突然呈现的样子。
潜心贯注: 用心专注而深刻。
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法十分畅快 。
速读课文,思考作答: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 做的?
2.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 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重点问题整理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重点问题整理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重点问题整理一、课文理解: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读了全文,我们可以了解闻一多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

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

闻一多先生在前期和后期所走的道路不同,但在,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言行一致方面却有相同之处。

(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

)2.文章分两个部分。

其过渡段的作用是: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

把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情况用极其简明的语言并列地提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3.文章开篇是怎样起笔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起笔,直接点题,不拐弯子。

摆到读者眼前的引文经过了精心挑选,言简意明。

它有两个特点:一是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闻一多先生对待“说”与“做”的态度;二是语意递进加深:“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

文章采用这样的方法起笔,不仅开门见山,而且引起悬念:闻一多先生是这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呢?使读者迫不及待地要读下文。

4.闻一多先生在两个方面的“说”与“做”矛盾不矛盾?作者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叙述,意图何在?尽管闻先生在两个方面对待“说”与“做”的情况迥然不同,但实质上二者并不矛盾。

二者统一在言论与行动的完全一致,而且以宝贵的生命“证实了他的,言?和,行?”。

言行一致是闻先生人格的写照。

如果笼统地写,容易落入窠臼,流于一般化。

作者采用剖析的方法记述,具体、实在。

不仅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闻先生的精神世界,而且揭示了他思想前进的历程。

二、精彩段落赏析:(一)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①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初读感知
学者 (1-7)
写《唐诗杂论》 做了再说 写《楚辞校补》 做了不说 写《古典新义》
起稿政治传单 民主战士
群众大会演讲 (8-20) 参加游行示威
说了就做 敢说敢做 言行一致
口的巨人 行的高标
初读感知
找出文中议论的句子,分析其对课文结构的作用。
学者
民主 战士
第1、2段 第7段
第8、9段
总领本部分
大畏无走在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言行 一致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品析语言
1、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 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化用典故,句式工整,富于感情,叙议结合, 表现对闻一多钻研精神的赞美之情。
品析语言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比喻,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 的方法。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 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总结本部分 过 总领本部分 渡
第19、20段
总结本部分及全文
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
人物形象
再次阅读课文,你从课文中读到了关于邓稼先哪些 感人事迹,这些事迹体现出他怎样的优秀品质?
爱国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刻苦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睡的很少
一丝 不苟
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知人论世
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 人,现代诗人。1932年发表新诗《老 马》,随着《老马》等诗广泛流传,臧 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为广大读者 所熟知和喜爱。出版的诗集有《淮上吟》 《烙印》《春风集》《欢呼集》和长诗 《李大钊》等。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文研读-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文研读-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重点1.梳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习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指导学生梳理闻-多先生作为学者与民主战士时“说”和“做”的不同之处,深人学习其品格和精神。

2.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本文在叙述中注意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的人物形象,例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睡得很少”等细节,就突出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刻苦的治学精神。

3.勾画精彩语句,揣摩体味其含义和表达效果。

本文不少语句读起来像诗,能引发丰富的感受和联想。

例如,“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等句。

注意引导学生从理解含义和体味表达效果两方面去思考。

..........课文研读…一、整体把握本文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他高度赞扬闻一多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具有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是闻一多先生精神品格的最主要方面,这在这篇文章中充分表现出来了。

文章的后半部分,着力写闻一多先生是“大勇的革命烈士”。

然而,闻一多先生一生中主要身份是学者、诗人。

因此,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多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

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于学术,后期投身于民主运动,这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

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是始终如一的。

这篇文章写得十分精粹,只用约一千字,就突出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思想品格的最本质特征。

精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精练的诗一般的语言,精当的抒情性议论。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初中语文七下《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材分析】《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诗人臧克家所写的一篇怀念闻一多先生的文章,被选入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

单元说明中第一句“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

”可知本单元的学习要通过名人事迹感受人物精神,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

这些名人,有邓稼先、闻一多、鲁迅、孙权等等,其中《邓稼先》《说和做》《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与文章的主人公是朋友或师生关系,这些文章内涵丰富,都各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品格、气质和革命精神、学习道路等。

对学生了解名人事迹,学习名人精神,甚至写出身边熟悉的人物的精神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是一篇散文,是作为学生的臧克家记录先生闻一多的言行片段,展示了闻一多先生对于文学事业和革命事业的两种独特态度:作为学者,他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作为革命家,他是“说了就做”,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其实有一个精神核心——使命感和爱国情。

潜心学术、研究古代典籍是为了“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革命斗争是为了踏出一条救国救民的血路。

《说和做》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前半部分“学者闻一多”选材典型,介绍了闻先生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详略得当地刻画了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精神;后半部分“革命家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作者同样选取“参加游行示威、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的演说”三件典型事作为例证。

最后用评价性语句收束全文,两部分之间的过渡十分自然,学生可以很轻易的找到过渡段,两个部分又互为补充,使得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

【教学目标】1. 梳理文章内容,理清行文思路。

2. 积累文中成语,理解人物形象。

3. 品味诗意语言,掌握写作方法,感悟崇高精神。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件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件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2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作者简介 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诗人。1932年开始 发表新诗,以一首《老马》成名。1933年出版了第一部诗 集《烙印》,被誉为“农民诗人”。
梳头 抱歉
字词理解
秩序( zhì )
深宵( xiāo )
伴侣( lǚ ) 小楷
硕果( shuò) 卓越( zhuó )
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表现 了……(精神/品质/心理/环境/氛围等),表现了作者/人物…… (情感)。
段落
具体语句
好处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 第3段 “头发凌乱”“睡得很少” 表现了闻一多的刻苦精神。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 第4段 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 表现了闻一多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谢谢!
品读第3自然段,品析下列句子的用法和好处。
•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闻一多先生研究古代典籍比 作“向地壳寻求宝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 钻研学术的执着、务实精神,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美之 情。
•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 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写作《唐诗杂论》
做了再说
卓越的学者
写作《楚辞校补》 做了不说 写作《古典新义》
口 的
说和做
巨 人
——记闻一
多先生言行片
行 的

起稿政治传单

大勇的革命家
群众大会演说
说了就做 言行一致

参加游行示威
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记叙了闻一多先生 作为学者和革命家两方面的“说”“做”事迹, 表现了他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崇高 品格和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高度赞扬了他为国 家、为民族、为民主而献身的革命精神。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语文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语文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表的说和做》来进一步了解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1、听课文朗诵,请学生谈感受。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正音。

(多媒体显示)shuāi hè dié qiè衰微赫然迭起锲而不舍lì jiăng沥尽心血迥乎不同Kāngkăilínlí kăi qìdǒu慷慨淋漓小楷气冲斗牛3、自读课文后,分组合作探究(多媒体显示)(1)课文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围绕这两方面课文写了哪几件事?从中可看出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2)据此,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有何作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教师适时点拨:(1)课文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围绕这两个方面课文写了闻一多十多年来默默钻研,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共六件事。

课文最后评价: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2)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7)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

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

这样合作探究,思维碰撞。

分析感悟,情感认知。

生活体验,励志人生。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合作探究,相互启迪,共享成功的喜悦。

通过比较,思想交流,加深对闻先生的认识,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以致用。

加深对闻先生的认知,引领学生理性追星,学习榜样。

学习文章的精彩写法。

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交流感受。

(三)分析人物形象,感受闻一多先生高贵的人格1、研究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多媒体显示重要语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适时点拨)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2说和做——记录闻一多先生的言行 第二课时 教案-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2说和做——记录闻一多先生的言行 第二课时 教案-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来写啊?
跳读课文,勾画关键句,归纳总结。
fgh
句子赏析
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3、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教材分析
本章节内容是第一单元第二课,这篇散文感情充沛,语言精警。从单元设计来看,学习本文,在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的基础上,应让学生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事迹,深入领会他言行一致的崇高品格和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学习文章的结构技巧和选材技巧。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基础较差,两极分化严重,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待加强。本篇文章有一些较难理解的字词句,需查字典和工具书,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目标和任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为什么这样设计)
媒体作用
回顾旧知
文章主要从哪几方面描写闻一多先生的?(找出文章中的关键句)
复习巩固
ab
整体感知
1、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起过渡作用的?把这些话找出来,说说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
找关键句,领会过渡的作用。
cde
品读课文
1、闻一多前期和后期的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征,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课后作业(见作业批阅日志)
板书设计
严谨刻苦
学者方面孜孜不倦
日夜不懈
勇敢坚定
革命家高大无畏
不怕牺牲
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
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第2课 说和做-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精品讲解本(部编版)

第2课 说和做-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精品讲解本(部编版)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知识提纯】作者微博臧克家,现代诗人,山东诸城人。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中以三句杂感诗被独具慧眼的主考——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破格录取。

学习期间经常出入闻先生的办公室和家中,向先生请教,受先生影响很大,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

以后连续出版诗集如《泥淖集》《淮上吟》等。

闻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字词清单】(1)字音典籍.(jí) 慷慨..(kānɡkǎi) 迭.起(dié) 淋漓..(lín lí)目不窥.园(kuī) 兀.兀穷年(wù) 沥.尽心血(lì) 无暇.及此(xiá)迥.乎不同(jiǒnɡ) 仰之弥.高(mí) 锲.而不舍(qiè) 炯.炯目光(jiǒnɡ)(2)词义诗兴不作:作,兴起;写诗的兴致减少了。

锲而不舍:锲,刻;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

群蚁排衙:指许许多多的蚂蚁排列成行,文中指闻一多书写的密密麻麻、工工整整的蝇头小楷。

兀兀穷年:兀兀,劳苦的样子;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迥乎不同:迥,差得远;很不一样。

一反既往:既,已经;与以往完全不同。

潜心贯注:潜,隐藏的;全身心、全部精力集中做某事。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整体感知】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根据这个思路,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这几部分又是怎样衔接的?【答案】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第一部分(1~7)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上下两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句和总起下文的“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过渡句,使文章上下文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秋季新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识记、理解本文出现的生字词。

2.了解闻一多、臧克家的相关情况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精致严谨的结构,理解过渡段的作用,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一、资料助读[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自主搜集、整理、交流和教师补充相关资料,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本文创作的背景和人物之间的关联,为更好地了解本文的主旨奠定基础。

【学生围绕课前搜集的相关作家作品的资料,组内互相交流,然后教师适当补充,课件展示,学生快速阅读,理清人物之间、事件之间的联系。

】1.关于闻一多。

闻一多先生,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五四运动时,闻一多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就参加了学生运动。

他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

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了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

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社长。

“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于爱国民主运动中。

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7月15日下午,闻一多先生不顾好心人的劝阻,参加并主持了在云南大学召开的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

会上,李夫人报告了李先生的殉难经过。

党中央为了民主人士的安全,曾经指示昆明地下党组织,不安排闻一多先生在会上公开演讲。

但由于会场上混入了国民党特务分子,在李夫人血泪控诉的过程中,他们毫无顾忌,说笑打闹,扰乱会场,使人们忍无可忍,闻一多先生更是怒不可遏。

当李夫人刚离开讲台,闻先生就拍案而起,发表了演讲,使群情为之振奋,特务们没敢在会场上轻举妄动。

会后,闻先生又到《民主周刊》社参加记者招待会。

在他离社返家途中,被特务分子暗害。

2.闻一多与《七子之歌》。

澳门回归之日,《七子之歌》传唱大江南北,引起人们的强烈反响。

大家听了这首歌后不禁潸然泪下,并把它看作迎接澳门回归的“主题曲”。

这首歌的歌词是七十多年前创作的一部题为“七子之歌”的组诗中的第一篇,其作者就是著名的爱国学者和诗人闻一多。

那是在20年代上半叶,刚刚从清华学校毕业的闻一多远涉重洋,到美国留学。

独居异域他邦,闻一多对祖国和家乡产生了深深的眷恋;在西方的“文明”社会中亲身体会到种族歧视的许多屈辱后,更激起了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闻一多写下了《七子之歌》等多篇爱国思乡之作。

《澳门》为其中的一首,现摘录如下: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3.关于作者、作品。

本文作者臧克家,现代诗人。

1905年出生于山东省诸城县。

在大学读书期间开始发表诗作,受闻一多先生的影响很大。

193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烙印》,以后连续出版诗集。

抗日战争时出版了《从军行》《泥淖集》《淮上吟》等。

1942年到重庆,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活动。

出版《泥土的歌》《十年诗集》《古树的花朵》等。

建国后,先后任华北大学三部研究员、人民出版社编审、全国文联委员、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务。

本文是一篇介绍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学者和革命家的光荣事迹的叙事散文。

作者从三十年代在国立青岛大学对闻一多先生的印象写起,一直写到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崇高的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4.背景资料。

一九四五年十月,蒋介石违背“双十协定”,调遣军队向解放区大举进攻,遭到人民反对。

十一月十九日,重庆各界代表组成反内战联合会,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用一切办法制止内战。

二十五日,昆明学生六千余人举行反内战时事晚会,遭到国民党军警的骚扰破坏,各校学生于第二天起联合罢课。

十二月一日,昆明国民党当局出动大批军警特务,屠杀殴打罢课师生,死四人、伤二十余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一二·一”惨案。

事件发生后,昆明学生罢课达一个月之久,得到了全国各地的广泛声援,一个以学生运动为主的反内战运动,席卷了整个国民党统治区。

“一二·一”运动和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学生运动一样,不是一个孤立的社会现象,而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志和要求。

国民党反动派一手制造的“一二·一”惨案,以血的事实教育了广大群众,推动了许多处于中间状态的学生、教师和社会人士走上坚决斗争的道路。

“一二·一”运动是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群众争取和平民主运动的第一枪,这一斗争有力地打击和孤立了反动派,推动了国民党统治区民主运动的发展。

二、自读探究[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通过问题的引领,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

【以下环节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的过程,完全依靠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脑动口完成,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完成相关的基础学习任务。

】任务一:1.字音字形。

衰.微( ) 赫.然( ) 迭.起( ) 锲.而不舍( ) 兀.兀穷年( ) 潜.心贯注( ) 慷慨..( ) 气冲斗.牛( ) 迥.乎不同( ) ..( ) 淋漓〔明确〕shuāi hèdiéqièwùqián kāngkǎi línlídǒu jiǒng2.词语解释。

衰微:赫然:锲而不舍:兀兀穷年:〔明确〕(国家、民族等)衰弱,不兴旺。

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

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任务二:1.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于一般人之处?2.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围绕这两个方面文章写了哪几件事?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3.据此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闻先生“说和做”的什么特点?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有何作用?〔明确〕1.“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说了就做”。

2.文章是从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两个方面写的。

围绕着闻一多先生的“做”写了三个事例: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

写作《唐诗杂论》事例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他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

围绕着闻一多先生的“说”也写了三件事:起草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的演讲、参加游行示威走在最前列。

闻先生一生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

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可见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

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草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的演讲、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

单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3.第一部分(1~7),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说”和“做”。

〔明确〕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

第七自然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第九自然段开启下文。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

这两个句子关联得十分紧密,“仅……还……”“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这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学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是呼应紧密的提法。

作者在两个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在两句之间又注意彼此的关联。

这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三、合作探究[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组织有效的小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逐步通过对情节的探究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培养其挖掘教材、探究文本的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并以组内合作的形式探究质疑:(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课文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这两句话起什么作用?这两句话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品质?〔明确〕领起全文,表现闻一多“做”的特点——“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对比写法,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和谦虚谨慎的美德。

(2)学者方面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材料?〔明确〕《唐诗杂论》——严谨刻苦;《楚辞校补》——孜孜不倦;《古典新义》——日夜不懈。

(3)重点详写的材料是什么?〔明确〕写作《唐诗杂论》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他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

其中第一件事详写,后两件事略写。

(4)作者是怎样表现闻一多作为学者的方面的优秀品质的?请找出相对应的语句来。

学生自由找出,稍作分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质疑:革命家的方面选择了哪些典型事件?这些事件体现了闻一多的哪些精神?〔明确〕起稿政治传单——勇敢坚定;群众大会演讲——高大无畏;参加示威游行——不怕牺牲。

三、课堂小结生命的尺度和价值不在于它存活的长短,而在于如何运用它。

生得其时,死得其所,是生命的最佳状态。

把个人的生命融入国家、民族的正义大潮中,是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

基于此,闻一多先生的生命是无价的。

追寻闻一多先生的足迹,则是我们的使命。

四、布置作业课外朗读闻一多的《红烛》,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红烛(序诗) 闻一多“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出光来?/一误再误;矛盾!冲突!/红烛啊!/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罢!烧罢!/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红烛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红烛啊!/流罢!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