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分析样例:青少年学生情感特点与教育

合集下载

初中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初中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初中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标题:初中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引言:在成长过程中,初中生常常面临着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扰。

对于学生的良好发展和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的是心理辅导。

本文将通过一个初中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探讨如何有效帮助他们解决内心矛盾、消除焦虑和建立自信。

一、背景介绍这位初中生名叫小明,13岁。

他是一个内向而敏感的孩子,经过父母反映,在学习上表现出了明显的退步,并逐渐变得沉默寡言。

这引起了家长和老师的担忧,并找到我进行心理辅导。

二、深入聆听与倾诉首先,我在第一次见面时给予小明充分的时间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倾听他内心真实想法的同时也提醒他有些不良思维可能会影响他正面面对问题。

通过和小明交流,我了解到压力是导致他沉默寡言和学业困难的主要原因。

三、认知治疗与思考模式改变为了帮助小明改变消极的思考模式,我启用了认知治疗的方法。

通过与小明一起探讨他的负面观念和它们对他行为的影响,我帮助他逐渐转变为积极的思维方式。

例如,当他认为自己无法胜任学习时,我鼓励他找出实际证据来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并共同制定具体实施计划。

四、建立自信与培养兴趣爱好为了提高小明的自信心,我鼓励他参加学校活动和课外俱乐部,并找到他感兴趣的事物。

通过积极参与各个领域,在成功经验中逐渐塑造并增强起初脆弱而不堪一击的内心。

此外,我还和家长沟通,让他们支持孩子多尝试新事物,并肯定关注进步而非结果。

五、情绪管理技巧培养情绪管理对于解决小明焦虑问题至关重要。

在教导小明如何处理负面情绪时,我们一起探索了呼吸放松、正向思考和主动寻求支持等方法。

同时也教给小明将注意力转移到积极事物上,通过培养他的情绪表达能力,逐渐掌握自己情绪的主导权。

六、家校合作与持续关怀在个案进行期间,我和小明的家长保持密切沟通。

通过向家长提供相关心理知识和技巧,他们得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学业困难和焦虑症状。

同时,在辅导结束后,还给小明提供了一些简单的自助工具,并定期跟进督促以确保情况良好。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案例分析记录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案例分析记录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案例分析记录案例分析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XXX心理咨询室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案例分析(一)案例介绍XXX,男,15岁,初二学生。

研究成绩中下,智力较好,曾是我校机器人小队的主要成员。

性格倔强,自尊心强,有时又有自卑感,做事很情绪化,好表现自己,特别是在电脑方面。

逆反心理十分严重,自我要求不严,做事随意性。

常和父母、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

经受不起老师、家长的批评。

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就会激动的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

有一次,我在班级的电脑上整理些东西,他跑过来要帮我忙,我说不需要,他说了几句怪话走了,结果第二天我要他帮忙做事,他用一种敌视的眼光冷漠地回答我说:他做不到。

又有一次在体育课上因没站姿又嘲笑人家被老师批评,结果当场与老师顶撞并与另一位同学离开了操场。

还有一次在家,因外婆说他拿了她的一百元钱而埋怨他,与外婆吵了起来,还骂了外婆,事后母亲知道了又狠狠地批评了他,结果他因此而几天不理母亲,并且在家不好好做功课。

案例分析该生的行动一方面是是否看法不分,干事冲动,遇事缺乏理性的思考,另一方面也是青春期的一种施展阐发,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

他们每每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XXX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施展阐发出严重的敌对倾向。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家庭原因,父母离异,母亲把他从六个月一手带大,孩子也因为从小没有父亲而自卑,怕别人瞧不起他,而经常像刺猬一样竖起身上的刺来保护自己。

而母亲也经常忙于工作,与孩子的沟通较少,遇事缺乏正确的处理方式。

二是小学时参加机器人小队,得了不少奖,以此很自傲,很自以为是,而且没能正确的对待这些荣誉,助长了他的骄傲气焰。

三是青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家长对着干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

辅导办法1.与家长获得联系,让家长在家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少批评、求全谴责,合理对待孩子的需求,不挫伤他的自尊心,尊重他,信任他。

学生情感个案分析 张敏芳

学生情感个案分析  张敏芳

学生情感个案分析山东省嘉祥县第一中学高三物理组张敏芳272400关键词:情感养成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摘要: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教育。

家庭和社会应该承担起应有的教育功能,不要再沉睡,给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孩子一个清楚的导向正文:作为一个高三的老师,最近几天看到学生中种种案例的发生,深感现代学生在情感养成方面确实面临着很多的冲击和挑战。

案例一:“一场换位而引起的纠纷”女生A想换位到男生B的旁边以方便自己理科的学习。

在换位之前,A特地寻求了男生B的女友、不同班的女生C的意见,并且得到了许可。

但是,女生C一方面听到男生炫耀女生A曾经追求过他,另一方面自卑于自己的不优秀,所以后悔自己答应女生A的请求,找到A说明自己并不想A和自己的男友B同桌。

在接触的过程中她们发生口角,女生A推了女生C。

而身为男友的B听说女友被打,于是掐着女生A的脖子将其摁到桌子上打了几下。

该事件性质很恶劣,在同学中影响极广,思考再三,班主任老师责令男生B回家反省。

女生C见男友被处罚,于是就去向女生A道歉,但是,她去的时候邀了同班的五六个男生去助阵,并且态度极其不诚恳,令女生A 深感恐惧。

事件的矛盾再次升级。

这件事情影响到两个班的同学的正常学习,涉及到多个同学,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盲目的英雄主义、逞强主义让男生B得到处分,让女生C受到严厉批评,也使女生B身心受到伤害。

是什么让他们陷入类似于成人间的三角关系?他们为何那么容易冲动、不理智?究竟我们的教育出现了什么问题?案例二:“都是手机惹的祸”手机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但是在校园中,学校为了杜绝攀比之风以及手机辐射带来的影响,在广泛争取了家长意见之后,明令禁止学生佩带手机。

但是,尽管这样,学生们私下偷偷带手机的情况还是屡见不鲜。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男生D的手机在课堂上响了起来。

正好该堂课是班主任老师的课,这位老师又是以严格和认真出名的,所以,他没收了男生D的手机。

课下,该学生去向老师索要,但是,面对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服,该生情绪很激动,对老师态度很恶劣,甚至出言顶撞。

孩子青春期教育心理学案例

孩子青春期教育心理学案例

孩子青春期教育心理学案例青春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在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上都会经历巨大的变化。

作为教育专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来探讨青春期教育心理学的实践。

案例一:自我认同的探索小明是一名14岁的初中生,他最近开始对自己的身份感到困惑。

他喜欢画画,但班上的同学们都认为这是女孩子的爱好。

小明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应该坚持自己的兴趣。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和老师应该鼓励小明探索自己的兴趣和身份,帮助他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爱好,不必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限制。

案例二:情绪管理的挑战小华是一名15岁的高中生,她最近经常感到焦虑和易怒。

这是因为她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同时还要应对与同学的关系问题。

教育者可以通过教授小华一些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积极思考,帮助她更好地应对压力。

案例三:同伴压力的影响小刚是一名16岁的高中生,他最近开始尝试抽烟,原因是他的朋友们都在这么做。

小刚担心如果不加入他们,会被排斥。

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应该与小刚进行开放的对话,帮助他认识到同伴压力的影响,并鼓励他做出自己的选择,而不是盲目跟随。

案例四:性教育的重要性小红是一名14岁的初中生,她对自己的身体变化感到好奇和困惑。

家长和老师应该提供适当的性教育,帮助小红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并教会她如何保护自己,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身体界限。

案例五:网络成瘾的预防小李是一名15岁的高中生,他沉迷于网络游戏,影响了学习和生活。

教育者应该引导小李认识到网络成瘾的危害,并帮助他建立健康的上网习惯,比如设定上网时间限制,参与更多的户外活动和社交活动。

结语青春期的孩子面临着许多挑战,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理解他们的需求,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青春期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们建立自信,学会自我管理,以及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

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更加有利的环境。

学生个人教育案例分析(3篇)

学生个人教育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小明,男,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

小明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庭,母亲独自抚养他长大。

由于家庭条件有限,小明从小就在农村长大,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进入小学后,小明在学习上遇到了一些困难,成绩一直处于班级中下游。

此外,小明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缺乏自信。

二、问题分析1. 家庭因素小明的家庭环境对其成长产生了较大影响。

单亲家庭使得小明在情感上得不到足够的关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同时,农村教育资源匮乏,使得小明在学业上无法得到充分发展。

2. 学习因素小明在学习上存在以下问题:(1)基础知识薄弱:由于教育资源有限,小明在小学阶段未能掌握扎实的知识基础。

(2)学习方法不当:小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率低下。

(3)缺乏学习动力:小明对学习没有兴趣,缺乏自信心。

3. 心理因素小明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导致他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一定困难。

此外,由于家庭环境和学业压力,小明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三、教育策略1. 家庭教育(1)加强亲子沟通:鼓励小明与母亲多交流,增进彼此了解,给予他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2)改善家庭环境:为小明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 学校教育(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小明的基础知识薄弱,教师应采取分层教学,帮助他逐步提高。

(2)培养学习兴趣: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小明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的学习积极性。

(3)加强心理辅导:针对小明的心理问题,学校应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帮助他树立自信心,克服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

3. 社会教育(1)关注农村教育: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农村教育,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2)加强社区支持:鼓励社区开展各类活动,帮助小明拓展人际关系,提高他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实施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干预,小明取得了以下进步:1. 家庭关系改善:小明与母亲的沟通更加顺畅,家庭氛围更加和谐。

2. 学习成绩提高:小明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青少年心理辅导个案分析报告

青少年心理辅导个案分析报告

青少年心理辅导个案分析报告1.引言本报告旨在通过对青少年心理辅导个案的分析,探讨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特点、原因以及有效的辅导方法。

该个案为一名15岁的高中生,面临学习压力、社交困难以及自我认知问题,需进行心理辅导。

2.个案背景该学生性格外向、活泼开朗,但近期学业进展不如预期,导致其出现自卑和焦虑情绪。

同时,她在班级中感到孤立,与同学之间存在隔阂,导致社交困难。

另外,她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缺乏自信。

3.问题分析3.1 学习压力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她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常感到心理压力,影响了学业表现。

可能是由于过高的学习期望、困境反应以及自我要求过高等原因导致。

3.2 社交困难学生在班级中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

她感到与同学存在隔阂,可能是由于沟通技巧不足、自尊心受损以及社交焦虑等原因所致。

3.3 自我认知问题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质疑,缺乏自信。

这可能与对自己才华的过度要求、对他人评价的过度看重以及负面思维等因素有关。

4.辅导方法4.1 学习压力管理辅导师可以通过合理的学习计划制定、情绪管理技巧教授以及鼓励和支持学生,帮助她缓解学习压力。

同时,帮助她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从容应对挑战。

4.2 社交技巧培养辅导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沟通训练等方式,帮助学生提升社交能力。

同时,鼓励她主动参与班级活动,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4.3 自我认知调整辅导师可以采用认知重构技术,帮助学生改变负面的自我认知,并培养积极的自我评价。

同时,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发掘兴趣爱好等方式,提升她的自信心。

5.结论通过心理辅导,学生能够逐渐解决学习压力、社交困难和自我认知问题。

辅导师需要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

同时,与学生的家长和学校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助力她全面发展。

以上为对青少年心理辅导个案的分析报告,希望对相关人士的工作有所帮助。

注意:报告中的个案及相关信息均为虚构,仅用于示范。

高一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高一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高一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心理辅导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对于高一学生来说,他们正处在青春期的阶段,面临着许多身心上的变化和困扰。

本文将以一个高一学生的个案为例,分析其心理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辅导方案。

I. 问题描述这位高一学生名叫小明(化名),16岁。

他性格内向、害羞,在班级中缺乏自信,在与同学交流上有困难。

近期发现他总是愿意一个人独处,不爱参加班级活动,成绩也开始下降。

通过初步了解,可以看出他存在社交焦虑和自尊问题。

II. 个案分析1. 社交焦虑小明表现出明显的社交焦虑症状,比如对于即将到来的班级聚会感到紧张、害怕与同学进行谈话等。

这种焦虑使得他远离他人并变得封闭。

2. 自尊问题小明在班级中经常感到自卑和不被接受。

他总觉得自己不如其他同学优秀,并担心自己无法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友谊。

III. 辅导方案1. 建立信任和安全感首先,辅导师应设法建立起与小明的亲密关系,让他感到安全和被接纳。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倾听、尊重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2. 探索焦虑源头通过与小明沟通交流,探索社交焦虑的根源。

可能是遭受过羞辱或批评的经历,或者是来自自我价值观念方面的负面影响。

找出这些源头将有助于后续的定向干预。

3. 提供认知重建针对小明产生的消极和不真实想法,采用认知行为疗法(CBT)技巧进行干预。

包括教导他寻找证据以驳斥其消极观点,并鼓励他培养积极且合理的自我思维模式。

同时提供适当支持,并引导他学会从积极角度看待事物。

4. 认识自我优点辅导师可引导小明回顾并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帮助他重新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价值感。

可以通过鼓励他参与某个特长领域的活动,如文学、体育等,以增强他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5. 情绪管理技巧指导小明学习一些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这对他应对社交焦虑是非常有帮助的。

例如深呼吸、放松训练和正面思考。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他在紧张或焦虑时保持冷静,并降低身心压力。

6. 建立支持网络鼓励小明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团队项目以及其他社交机会,逐渐建立起与同学之间更密切的关系。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范文七篇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范文七篇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范文七篇【篇一】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教学目标:1、懂得调控自已的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重要性。

合理宣泄不良情绪,持续用心、向上的情绪状态。

尊重他人,关注他人的感受,适时适当地表达个人的情绪。

2、逐步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构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潜力,能够较理智地调控自已的情绪。

3、了解儿童时期易于波动、不稳定的特点,明白情绪需要个人主动调控的道理。

学会情绪调控的一些有效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会排解不良情,在自己喜怒哀乐时,不忘关心他人。

教学准备:一些反映不同情绪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暖身活动:(5分钟)大风吹,小风吹,台风吹:活动程序:所有人围成一个圆圈,先由一人站在团体中说:“大风吹。

”,旁人问:“吹什么?”,如果那人说:“吹穿红衣服的人。

”,那么所有穿红衣服人就务必离开位子重新寻找位子。

没有位子的人就着站到中间继续进行活动。

如果说:“小风吹。

”就反着进行。

如果说:“台风吹。

”则所有人都需要离开位子重新寻找。

二、主题活动:(30—35分钟)(一)正常的情绪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反应导入: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有些事情会让我们产生高兴或不高兴的情绪,这些情绪正常吗它们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影响呢大家看图片想一想:出示图片:小明和小红的情绪表现。

课堂讨论:1、小明落选后的不高兴与小红听到要去春游的消息后告别高兴,是正常的情绪吗?2、他们为什么都被老师批评了呢?3、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和心理体验吗?分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最后抽代表汇报。

小结:正常的情绪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反应,是合理的。

但任何过度(超出正常范围)的情绪,都会给活动:看关于中国女排与古巴的比赛的录像,讨论:对同样的事情,为什么中国的观众与古巴的观众有不同的情绪表现呢?总结出:情绪与个人的态度是紧密相连的。

同样一件事,会因所持的人生态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感受。

要想用心地对待生活,就应改变自己的观念,使自己能够以乐观的态度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

学生个案分析

学生个案分析

学生个案分析1-、案例简介杨某是一个学习状态不好又有些叛逆的学生。

学习成绩较差,对待学习的态度不端正,作业完成效果不佳,上课也不能做到集中注意力,常常打瞌睡或者发呆,老师也多次提醒过,但效果不明显。

二、个案分析1、正处于青春期,心理上较为叛逆。

2、情绪化严重,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会的题目直接跳过,没有努力思考争取过。

3、留守儿童,从小和老人一起生活,缺少父母的陪伴,心理比较敏感脆弱。

4、意志比较薄弱、行为习惯不良,主观不努力,对学习没兴趣。

三、案例处理1、针对杨同学,平日里我做了很多思想工作。

这些思想工作主要在私底下不断的鼓励。

在了解到她的具体情况时,我似乎能够理解她一点,父母从小不在身边,没有人能够督促她学习,家庭也没有给她足够的安全感。

2、在同学面前给她足够的尊重,让她消除对老师的芥蒂,敞开心扉接受老师的建议和教导。

3、由于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们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很看重老师对她的评价,如果对她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的话,就会起到强化作用,以后就会进步更大。

充分尊重他的自尊心不在同学们面前对其进行批评。

即便需要单独批评时也用委婉的方式表达更多的希望,尽量维护到他的面子,对其优点号召大家学习。

四、教育效果渐渐地,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逐渐改变的新样貌:以前和同学有矛盾都自己处理,现在会来和老师沟通,寻求老师的帮助。

作业也能按时交,虽然质量还不是很高,但几次返工她也会及时交上来,课间还会来问老师题目。

五、收获与思考遇到这些学生,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能方法简单,以训斥、请家长、停课、等形式,结果造成他们的情绪逆反和产生更多的不良行为。

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借助对学科知识的传授,对学生所面临的压力,所遇到的困难进行疏导,健全学生人格。

老师要放下架子,给他安全感,走进他的心灵。

与学生平等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觉得教师不是在说假、大、空话,而是在与他真心交流。

当发现有的学生处于心理压抑状态时,教师应用循善诱的方法,把他们埋藏在灵魂深处的问题疏理出来,给予正确的引导,对症下药,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青少年心理健康案例分析报告

青少年心理健康案例分析报告

青少年心理健康案例分析报告
概述
本文档旨在分析一起青少年心理健康案例,以便了解并提供相
关建议。

案例描述
患者简介:该患者为14岁的男孩,名为小明。

他在学校表现
出明显的情绪低落和社交障碍。

据家长反映,小明沉默寡言,缺乏
自信,并经常表现出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问题分析
1. 学业压力:小明表现出对学业的过度焦虑和担忧,可能是由
于来自学校和家长的高期望和压力造成的。

2. 社交问题:小明很少与同学交流,经常被认为是内向和孤僻。

他缺乏自信,可能害怕被别人嘲笑或拒绝。

3. 抑郁和焦虑:小明经常表现出抑郁和焦虑的情绪,这可能会
对他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解决方案
1. 学业压力管理:家长和学校可以与小明沟通,帮助他树立合
理的学业目标,并提供支持和鼓励。

同时,减少对他的过度期望和
压力。

2. 社交技巧培养:小明可以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和课外班,这将
提供与同龄人交流的机会,并增强他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3. 心理健康支持:建议小明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
的帮助,以便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

结论
通过学业压力管理、社交技巧培养和心理健康支持等综合措施,可以帮助小明改善他的心理健康状况。

同时,家长和学校应该注意
提供温暖和支持的环境,以促进他的全面发展。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个案分析与干预方案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个案分析与干预方案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个案分析与干预方案
一、个案分析
小李,男,16岁,初中三年级学生。

近期学习成绩下滑明显,课堂表现不佳,经常迟到早退,甚至缺课。

与同学关系紧张,对老师的教导也显得不耐烦。

情绪波动大,经常因为小事与同学发生争执,甚至出现暴力行为。

经过心理测评和面对面访谈,发现小李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可能伴有一定程度的心理创伤。

二、干预方案
1.心理疏导:为小李提供心理疏导,包括情绪宣泄、认知调整和行为疗法等,帮助他认识并改变不良情绪和行为习惯。

2.家庭支持:与小李的家长进行沟通,指导他们如何给予孩子支持和鼓励,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

3.学校教育:与学校老师合作,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为小李提供更多的关注和辅导,帮助他重拾学习信心。

4.团体辅导:建议学校或社区组织相关的团体辅导活动,让小李在集体中感受到关爱和支持,增强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5.定期评估:对小李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确保干预效果持续有效。

青春期教育案例5份

青春期教育案例5份

青春期教育案例5份第一份:小明是一个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他对身体发育和情感变化感到困惑和焦虑。

学校的老师和家长意识到这一点后,开始帮助小明进行适当的性教育,引导他正确理解和面对青春期的变化。

通过与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沟通和指导,小明逐渐接受了自己的身体和情感状态,并学会了如何应对青春期带来的挑战。

第二份:小红是一个独立、自信的女孩,但在青春期来临之际,她开始感到自卑和困惑。

学校的心理老师和班主任在课堂上开展了一系列关于青春期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面对自己的情感变化。

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小红逐渐摆脱了情绪低落和自卑感,重拾了自信与活力。

第三份:小李是一个叛逆的青少年,他对家庭和学校的规矩感到不满,并表现出各种问题行为。

学校决定开展家校合作,邀请家长一起参与青春期教育,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通过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小李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主动寻求帮助,最终改变了过去的叛逆态度。

第四份:小林是一个内向害羞的女孩,她在青春期时期更是缺乏自信和表达能力。

学校组织了一系列性别平等与自信培养的课程和活动,帮助学生克服内向,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在老师和同学的支持下,小林逐渐打破了自我设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光芒。

第五份:小刚是一个过度依赖网络的孩子,青春期时期更是沉迷于虚拟世界,影响了学习和生活。

学校开展了关于网络成瘾的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利与弊,引导他们健康合理地利用互联网。

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小刚逐渐摆脱了网络的束缚,重拾了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总结:通过以上五个不同的青春期教育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学校和家庭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专业的指导和关爱,青少年们在青春期时期不仅能更好地认识自己,解决心理问题,还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学习环境,健康快乐地成长。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周全的成长与教育,迎接美好的未来。

个案分析样例:青少年学生情感特点与教育

个案分析样例:青少年学生情感特点与教育

青少年学生情感特点与教育”实例个案(一):李×,男,出生年月:1992年6月。

一、问题行为简述(一)被试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观察情况:被试对品德、学习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嫉妒心极强。

与同学关系不和睦,爱挑弄是非,以表现出自己聪明,引人注目。

(二)被试父母观察的情况:不爱做家务,不听父母话,花钱大手大脚,常喜欢穿奇形怪状的衣服。

(三)与被试个别谈话发现的情况:父母不太关心其学习;自己不服管教,好胜心又强;希望别人都不如自己。

二、资料收集(一)个案生活背景1、家庭关系:父亲:个体经营者,46岁;母亲:农民,40岁;被试14岁,中学生;妹妹13岁,中学生。

2、家庭经济状况:父亲经营状况良好,经济条件优越。

3、父母教育态度:对被试的学习关心重视不够,但要求被试听从自己的话,否则一顿打骂。

4、兴趣特长:体育运动5、生活简史:被试家庭情况较好,从小养成很多坏习惯。

学习成绩差,常遭老师批评,受同学嘲笑,嫉妒心极强,性格怪僻,对其他人心怀怨恨。

(2)社会生活1、不喜欢和老师沟通,课堂提问不愿说话。

2、和同学之间关系不融洽,同学对他没有好感。

(3)各项测试结果1、智力测验结果:智力为中等水平。

2、个性测验:个性孤僻,妒忌心强。

3、学业成绩,均不理想。

三、个案分析(一)幼年生活:被试幼年时大多时间由母亲照顾,父亲由于做生意疏于管教,形成了万事随自己的习惯。

(二)家庭生活:1、父母没有给被试养成正确的金钱观,而且要多少给多少。

2、妹妹学习成绩好,而被试活泼好动,学习成绩差,对比鲜明,父母对被试没有好感。

(三)学校生活:被试与同学关系紧张,没有几个同学喜欢他,任课老师也讨厌他,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差,因而他的妒忌心极强。

四、个案指导设想(一)查看被试的各种资料,了解基本情况。

(二)倾心交谈,让被试能放松心情,认识问题。

(三)与班主任及各科任老师交换意见,共同辅导。

(四)增加家访次数,与家长沟通。

五、个案辅导结果(一)个人方面1、被试的自信心增强。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优秀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优秀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优秀这里是一个常见的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我们将通过对一个学生的问题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来探讨其中潜在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我们的个案是一位15岁的初三学生小明(化名),他在学校表现出了一些不正常的行为,比如沉默寡言、经常缺课、成绩下滑等。

在心理辅导老师的引导下,小明逐渐打开了心扉,向我们透露了他内心深处的困扰。

小明表示,他常常感觉自己与同学们格格不入,觉得自己处在一个孤独的境地。

他说自己曾经试图去融入集体,但总是遭遇到拒绝和排斥,从而使他产生了自卑感和孤独感。

由于心理上的压力,小明开始逐渐退缩,选择逃避一切社交活动,沉溺于自己的世界中。

在进一步探讨小明的问题之前,我们需要首先了解一下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阶段,他们常常面临到来自学业、家庭和社交等多方面的压力。

他们的情绪波动较为剧烈,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缺乏自我调节的能力。

因此,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进行心理辅导十分重要。

在对小明的情况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后,我们发现小明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问题:1. 自尊心缺乏:小明在社交中频频受挫,导致他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自尊心受到损伤。

他需要建立对自己的自信,提升自我价值感。

2. 社交障碍:小明在社交中遭遇到困难,对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产生怀疑,进而造成自我封闭。

他需要学会主动与他人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沉溺于自我:小明选择逃避社交,沉溺于自己的世界中。

他需要学会面对现实,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

基于以上发现,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解决方案:1. 建立自尊心:我们将通过心理辅导,帮助小明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鼓励他发现自己的优点并信任自己的能力。

2. 提升社交能力:我们将通过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方式,帮助小明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鼓励他主动与同学交流,建立友好的关系。

3. 拓展社交圈子:我们将引导小明参加学校的各类社交活动,帮助他拓展社交圈子,结识更多的朋友,从而减轻他的孤独感。

青少年辅导心理个案案例

青少年辅导心理个案案例

青少年辅导心理个案案例引言本文档将介绍一个青少年辅导心理个案案例,以展示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处理过程和解决方案。

该案例旨在帮助辅导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青少年心理问题。

案例背景被辅导的青少年是一名15岁的女孩,她在学校和社交场合中表现出明显的内向和社交焦虑。

她在与陌生人交流时感到不安,经常选择独处而不参与社交活动。

这些问题对她的日常生活和学业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她被转介给心理辅导师进行辅导。

问题识别在与被辅导的青少年进行初步访谈和评估后,我们发现她经历了一些负面的社交经历和压力,导致她产生了内向和社交焦虑的问题。

她对自己的外貌和表现有着过度的自我批评,并感到自己与他人不同。

她表示感到孤独、无力和无助。

目标设定基于对问题的分析,我们的目标是帮助这名青少年增强自信心、改善社交技巧,并减轻社交焦虑。

通过辅导,我们希望她能够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建立和维护健康的人际关系。

解决方案和行动计划1. 建立信任关系:首先,我们将花时间与这名青少年建立互信和尊重的关系,让她感到被理解和支持。

2. 探索内在感受:我们将与她一起探索她对自己的感受和自我认知。

通过这个过程,她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并学会接纳和处理负面情绪。

3. 社交技巧训练:我们将提供社交技巧训练,帮助她研究与他人建立积极的沟通和互动。

这包括如何启动对话、保持眼神交流、表达观点等。

4. 心理支持和鼓励:在整个辅导过程中,我们将提供不断的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她建立自信心,并增强她在社交场合中的自信。

结果评估辅导过程结束后,我们将对这名青少年的进展进行评估。

我们将观察她在社交场合中的行为和态度是否有所改善,她是否能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并减轻对社交的焦虑感。

根据评估结果,我们可以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辅导方案。

结论该个案案例旨在帮助辅导人员了解和应对青少年心理问题。

通过合适的辅导和支持,青少年可以克服内向和社交焦虑问题,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并提升自信心。

学生教育个案分析

学生教育个案分析

学生教育个案分析引言:个案描述:该学生名为李明,是一名初中生。

他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太理想,尤其是英语科目。

他经常在课堂上走神,对老师讲的内容缺乏兴趣和理解。

同时,他也缺乏学习动力,经常没有完成作业或复习。

他在班级中也不太愿意与同学进行合作或参加活动。

背景分析: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对于进行有效的教学干预非常重要。

从家长的反馈和学生的表现来看,李明的父母经常忙于工作,无法给予他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同时,他们也没有给予李明学习上的适当指导和鼓励。

李明感到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导致他对学习充满焦虑和压力。

问题分析: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访谈,我们可以发现李明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李明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可能是由于他对学习的认知和目标模糊,以及缺乏与学习相关的积极经验。

2.学习困难和差异:李明在英语科目上表现较差,可能是由于他对英语学习的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固,缺乏积极的学习策略。

3.缺乏合作与社交能力:李明在班级中不善于与同学进行合作和交流,可能是由于他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害怕被拒绝或遭受嘲笑。

教学干预:1.建立信任和支持:老师可以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为了让李明感到被理解和关心,老师可以定期与他交流,了解他的感受和困惑,并给予积极的反馈。

2.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为了激发李明的学习动力,老师可以与他一起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帮助他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和时间表。

通过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李明可以更加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并感受到进步带来的成就感。

3.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老师可以根据李明的兴趣和需求,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和任务。

例如,可以通过与他的兴趣爱好相关的话题进行英语学习,或者鼓励他参加课外活动,培养他的综合能力。

4.教授学习策略:老师可以引导李明学习和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

例如,教授他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和笔记,如何使用学习工具和资源,以及如何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这些学习策略可以帮助李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青少年情绪问题案例分析报告

青少年情绪问题案例分析报告

青少年情绪问题案例分析报告一、引言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青少年面临着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容易出现各种情绪问题。

这些情绪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可能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学习和生活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对青少年情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案例介绍(一)案例一_____,15 岁,初中三年级学生。

最近一段时间,他的情绪变得非常低落,经常独自一人发呆,对以前喜欢的活动也失去了兴趣。

在学校里,他的成绩明显下降,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也逐渐减少。

在家里,他经常与父母发生争吵,甚至出现了离家出走的想法。

(二)案例二_____,17 岁,高中二年级学生。

她一直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女孩,但最近却变得焦虑不安,经常担心自己的考试成绩和未来的发展。

她开始频繁地失眠,上课时无法集中注意力,对自己的外貌也变得过分在意,经常觉得自己不够漂亮。

(三)案例三_____,16 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他的情绪波动非常大,时而兴奋异常,时而又陷入极度的抑郁之中。

他在学校里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甚至动手打架。

在家里,他对父母的管教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愿意与家人交流。

三、案例分析(一)家庭因素1、案例一中,_____的父母对他的期望过高,给他施加了巨大的学习压力。

每当他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父母就会严厉地批评他,导致他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和逆反情绪。

2、案例二中,_____的父母长期关系不和,经常在家里吵架,这让她感到缺乏安全感和温暖,从而产生了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3、案例三中,_____的父母对他过于溺爱,从小就对他的要求有求必应,导致他养成了任性、自私的性格,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无法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二)学校因素1、案例一中,_____在学校里遭受了同学的欺凌,但老师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这让他感到无助和恐惧,情绪逐渐变得低落。

2、案例二中,_____所在的班级学习氛围过于紧张,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这让她感到学习压力巨大,从而产生了焦虑情绪。

青少年心理辅导个案案例

青少年心理辅导个案案例

青少年心理辅导个案案例个案背景本个案是关于一名14岁的青少年男孩,他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都表现出明显的情绪问题和行为改变。

他在学校表现出极度的自卑感和社交障碍,经常退缩并避免与同学交流。

在家中,他经常发脾气,对父母和兄弟姐妹展现出攻击性的行为。

评估过程心理辅导师与该男孩进行了一系列的评估和访谈,包括情绪调查问卷、心理测试以及与父母和教师的访谈。

通过这些评估,获得了以下主要发现:- 频繁的自卑感和社交焦虑- 内向、孤立和对人际关系的担心- 情绪调节困难,常常出现愤怒和挫败感- 家庭关系紧张,父母对待他的期望较高并且缺乏情感支持- 学业压力和同伴关系问题干预方法为了帮助这名青少年男孩,心理辅导师采用了以下干预方法:1. 情绪管理技巧培训:通过教授情绪调节技巧,帮助他更好地管理情绪,减少愤怒和挫败感的表现。

2. 社交技能训练:提供社交技巧的培训,包括主动与他人交流、面对自卑感的挑战以及与同龄人建立友好关系的技巧。

3. 家庭关系改善:与父母进行家庭会谈,帮助他们了解孩子的内在需求,并提供支持和理解。

教导父母如何与孩子建立积极的沟通和情感联系。

4. 学校支持:与学校教师合作,提供关于学业压力和同伴关系的建议,并根据需要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结果与总结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干预,该男孩在情绪管理和社交技能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改善。

他更加自信并能够与同学正常交流。

家庭关系也得到了改善,父母开始更加理解和支持他。

学校的支持和协助也对他的研究和同伴关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这个案例表明了心理辅导在青少年心理问题中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多方面的干预策略的有效性。

同时,家庭和学校的支持也是关键的因素,促进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学生情感特点与教育”实例个案(一):李×,男,出生年月:1992年6月。

一、问题行为简述(一)被试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观察情况:被试对品德、学习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嫉妒心极强。

与同学关系不和睦,爱挑弄是非,以表现出自己聪明,引人注目。

(二)被试父母观察的情况:不爱做家务,不听父母话,花钱大手大脚,常喜欢穿奇形怪状的衣服。

(三)与被试个别谈话发现的情况:父母不太关心其学习;自己不服管教,好胜心又强;希望别人都不如自己。

二、资料收集(一)个案生活背景1、家庭关系:父亲:个体经营者,46岁;母亲:农民,40岁;被试14岁,中学生;妹妹13岁,中学生。

2、家庭经济状况:父亲经营状况良好,经济条件优越。

3、父母教育态度:对被试的学习关心重视不够,但要求被试听从自己的话,否则一顿打骂。

4、兴趣特长:体育运动5、生活简史:被试家庭情况较好,从小养成很多坏习惯。

学习成绩差,常遭老师批评,受同学嘲笑,嫉妒心极强,性格怪僻,对其他人心怀怨恨。

(2)社会生活1、不喜欢和老师沟通,课堂提问不愿说话。

2、和同学之间关系不融洽,同学对他没有好感。

(3)各项测试结果1、智力测验结果:智力为中等水平。

2、个性测验:个性孤僻,妒忌心强。

3、学业成绩,均不理想。

三、个案分析(一)幼年生活:被试幼年时大多时间由母亲照顾,父亲由于做生意疏于管教,形成了万事随自己的习惯。

(二)家庭生活:1、父母没有给被试养成正确的金钱观,而且要多少给多少。

2、妹妹学习成绩好,而被试活泼好动,学习成绩差,对比鲜明,父母对被试没有好感。

(三)学校生活:被试与同学关系紧张,没有几个同学喜欢他,任课老师也讨厌他,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差,因而他的妒忌心极强。

四、个案指导设想(一)查看被试的各种资料,了解基本情况。

(二)倾心交谈,让被试能放松心情,认识问题。

(三)与班主任及各科任老师交换意见,共同辅导。

(四)增加家访次数,与家长沟通。

五、个案辅导结果(一)个人方面1、被试的自信心增强。

2、对金钱有了正确的认识,有了勤俭意识。

3、与同学之间关系趋于好转,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

(二)家庭方面1、父母认识到了自己教育方法的不对之处,对其学习能抽出时间关心。

2、被试与父母、妹妹的关系也日益和睦。

六、结论1、要多关爱孩子,并且不溺爱孩子,让被试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2、多关心被试的学习,树立其自信心。

3、培养被试的兴趣与特长。

个案(二):赵×,女,出生年月:1992年9月。

一、问题行为简述(一)被试的班主任的任课教师的观查情况:被试经常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骄傲。

但有时很自卑,轻视自己。

人际关系差,爱打扮自己,觉得自己很漂亮。

(二)被试父母观察的情况;回家后总爱说别的同学这不对那不是,议论老师这个丑那个难看;考试成绩不理想,有自卑心理,有自杀行为,。

(三)与被试说话发现的情况:自己长相较好,有人说过自己是当明星的料;但学习成绩不好,自卑感强,又不想让别人发现,所以就以看不起别人来掩饰。

二、资料收集(一)个案生活背景1、家庭关系:父亲:某单位会计,40岁;母亲:个体经营者,38岁;被试14岁,初中学生。

2、家庭经济情况:经济来源较广3、父母教育态度:长时间纵容,迁就被试,不注意培养其自主能力。

4、兴趣特长:喝酒、跳舞5、生活简史:被试幼时随父母生活,父亲在××市一个单位工作,母亲经营商店,经济富裕,对被试娇惯,被试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自立意识,又喜欢炫耀自己,有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承受能离差,有自杀行为。

(二)社会生活1、喜欢和家庭条件好的同学交往,看不起家贫的同学。

2、和音乐任课老师关系融洽,除此,与其他老师均发生过冲突。

(三)各项测试结果1、智力测验结果:处中上智力水平。

2、学业成绩除音乐较好外,其它均不及格。

3、个性测验结果;被试自立意识不强有自卑感。

三、个案分析(一)幼年生活;被试幼年父母忙于增加经济收入,未受良好的教育。

(二)家庭生活:被试常与父母发生争吵;被试好多力所能及的事情都是父母做,没有自立意识。

(三)学校生活:喜欢与不务正业的男生交往,自以为讨他们喜爱。

四、个案指导设想(一)调查了解被试基本情况。

(二)个别谈话,拉近距离。

(三)进行家访。

(四)与其他任课老师交换意见。

五、个案指导成果(一)个人方面:1、认识到了内在的美与外在美要统一。

2、在学习上能够下工夫。

3、调整好了心态。

(二)家庭方面:父母对被试教育方面有改变,能用正确的方式教育。

(三)学校方面;被试对同学的优点能认真虚心学习,对同学能平等相待,能和睦相处。

六、结论1、坏习惯是长时间养成的,要耐心地去改正。

2、只要在学习上下功夫,成绩就会有进步,自信心也会增强。

个案(三):文×,女,出生年月:1992年2月一、问题行为简述:(一)被试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观察情况:在受到批评或学习成绩不理想时容易产生极度恐惧心理,以致不能正常上课。

﹙二﹚被试父亲观察的情况:在闪电打雷时很恐惧,甚至整夜不能入睡,大哭大叫。

父亲对被试不对的做法轻微地说两句后,被试就战战兢兢,不敢说话。

(三)与被试个别谈话发现的情况:被试幼时因车祸失去母亲而深受惊吓;对响声大一点的事物有恐惧感;对老师的批评不在乎,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

二、资料收集(一)个案生活背景1、家庭关系:父亲41岁,农民;被试14岁,初中生;弟弟11岁,小学生。

2、家庭经济情况:父亲靠打零工维持生活,经济拮据。

3、父亲教育态度:父亲文化程度低,又由于被试母亲出了车祸,教育以训斥为主。

4、兴趣特长:写作5、生活简史:被试幼年时随母外出,母亲不幸遭遇车祸,被试受到惊吓,父亲情绪低落,经常对被试无端打骂,长时间形成胆怯惧怕心理。

﹙二﹚被试社交生活1、害怕与老师交谈,与老师不能沟通。

2、只与几个性格内向的女同学交往。

(三)各项测试结果1、智力测试结果,处中上等智力水平。

2、学业成绩,各门平均80分以上,属中上学生。

3、个性测验结果:性格内向,恐惧心理严重,与别人不能正常沟通。

三、个案分析(一)幼年生活:幼年失去母爱,又因父亲不能关爱她,情感缺失大。

(二)父亲常责骂被试,弟弟有时也欺负她,被试没有更多亲情关怀。

(三)学校生活;喜欢埋头学习,把不高兴的事写进日记,不与大多数同学交往,很孤单。

四、个案指导设想(一)家访,了解被试在家中的生活习惯及其他情况。

(二)个别谈心,深入了解其思想动向。

(三)查阅测试资料,分析总结。

(四)询问班主任及周围同学有关被试的情况。

五、个案指导成果(一)个人方面1、能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建议。

2、开始与同学交往。

3、恐惧心理有所减轻。

(二)家庭方面:父亲改变了训斥的教育方式,与弟弟能友好相处。

(三)学校方面;老师、同学给以关怀,上课敢于发言。

六、结论1、亲情的力量是伟大的,它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2、教师要正确引导,多方帮助,同学要关心照顾,只有这样,被试才能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个案(四):李×,男,出生年月:1993年10月一、问题行为简述(一)被试的班主任及任课老师的观查情况;经常不交作业,一问原因总是找来各种借口。

喜欢说谎,爱在同学面前夸耀自己家里富有。

(二)被试父母观查情况:不爱学习,经常撒谎;谎骗家里钱物。

(三)与被试个别谈话发现的情况:喜欢被同学羡慕的感觉,不爱学习,成绩较差。

二、资料收集(一)个案生活背景1、家庭关系:父亲39岁,单位职工,母亲38岁,单位职工被试13岁,初中生2、家庭经济情况;父母均有固定工资,经济宽裕。

3、父母教育态度:父母均为中专毕业,被试为独生子,长期溺爱娇惯。

4、兴趣特长:打蓝球、上网5、生活简史:被试自幼生活在舒适的家庭环境中,小学时,很听父母、老师的话,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但上中学后经受不住其他同学的诱惑,学上网后成瘾,但因没钱,学会了撒谎,以此骗取父母的钱。

(二)社会生活1、与老师关系处理较好,特别爱找几个年青的老师交谈。

2、与同学以前关系友好,但因撒谎,关系变疆。

(三)测试结果1、智力测试结果:属上中等智力水平。

2、学业成绩:均不理想。

3、个性测验结果:性格外向,思维敏捷,但说谎成为习惯。

三、个案分析(一)幼年生活:自幼父母疼爱,有求必应,上小学时,品学兼优,深受老师喜欢。

(二)家庭生活:父母文化程度较高,但溺爱被试,没有培养其坚强的意志。

四、个案指导设想(一)沟通家长与被试的感情。

(二)经过谈话,让被试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

(三)制定一些计划培养被试的意志力。

五、个案指导成果(一)个人方面1、克服了撒谎的毛病,能诚实待人做事。

2、逐渐乐于学习。

(二)家庭方面:父母主动学习正确的教育方法,注意培养被试的各种能力。

六、结论1、要把热情和意志联系起来,注意培养被试的各种能力。

2、注意把关心和溺爱区别开来,要注意爱的“度”。

个案(五):杨×,男,出生年月:1992年5月一、问题行为简述(一)被试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观察情况:喜欢戏弄别人,爱指出别人的缺点,以耻笑别人的缺陷为乐,对同学缺乏同情心。

(二)被试父母观察的情况:与邻居孩子的矛盾很多,回到家里爱甩东西,对家里的动物有虐待行为。

(三)与被试个别谈话发现的情况:自己没有的或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不应该得到或拥有,喜欢自己比别人强。

二、收集资料(一)个案生活背景1、家庭关系:母亲37岁,个体经营者;被试14岁,初中生。

2、家庭经济情况:基本维持生活。

3、父母教育态度:父母离异,母亲一个人开门市,无暇顾及被试学习与生活,放任自流。

4、兴趣特点;写作。

5、生活简史:被试幼时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中,5岁时父母离异,这对被试伤害很大。

被试希望得到的别人一样的亲情,但得不到,所以行为就带有强烈的攻击性。

(二)社会生活与老师、同学的关系都不和谐,在各种场合都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三)测试结果1、智力测试结果:属中等智力水平。

2、学业成绩:一般。

3、个性测验结果:性格孤僻,带有攻击性,缺乏同情心。

三、个案分析(一)幼年生活:幼时父母很疼爱被试,但在父母离异之后,被试深受打击,对周围的人和事失去爱心。

(二)家庭生活:父母离异,父亲对被试关心不够,其情感挫伤严重。

四、个案指导思想(一)找被试个别谈话,以实例让被试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

(二)与被试父母多次谈话,发现其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三)多给被试关爱、照顾。

五、个案指导成果(一)个人方面:1、能与同学友好相处。

2、具有同情心,开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二)家庭学校方面:父母主动关爱被试,同学也积极帮助被试克服心理障碍。

六、结论1、培养被试的爱心、同情心是很重要的。

2、用亲情、友情去感化处于心理困境中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