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夏商周政治制度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对今天的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积极影响: 有利于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安定和祖国 的统一,如“尊宗敬祖”“认祖归宗”; 消极影响: 容易形成地方分裂势力和宗派势力等, 如“认人唯亲”“宗派主义”。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目的: 巩固统治 对象: 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内容: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义务: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同姓诸侯 (受封的主体,封于富庶之地或战 分 略要地) 封 对 功臣、姻亲 象 异姓诸侯 先代贵族(旧属国,殷商旧族等)
西 周 的 封 国
诸侯对周天子的权利和义务 政治上:听命于天子
经济上:向天子纳贡
军事上:奉命随征
西周的分封制特点和作用
1.规定周天子的权利和受封诸侯的义 务,层层分封,形成严格的统治秩序。
“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 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 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孙中山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早期国家政治 制度
(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
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
(公元前221年——1912年)
夏、商、周
秦
清朝
中国是一个有 5000 年文明史的统一 的多民族国家。从国家诞生起,中国历代 制度安排方面凝聚的政治智慧和治国经验, 及其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线索之绵长、体 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是 世界上许多国家或民族所难与相比的。
2.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而诸侯在其 领地又有较大的独立性。
分封制的变化
材料1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 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 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 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 告子》
材料2 (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 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 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 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把这块土地和 土地上的人民 封给你,你在 此建立国家。
周朝实行分封制度 周武王自称天子,所有诸侯 国都是由天子授权分封的。
申国
申侯受封
第二年,周武王病逝, 其子继位,是为周成王, 由周公旦辅政。
周 公 旦
周 成 王
周公旦平定叛乱后,开始第二次分封
《荀子》:周公兼制 天下,立七十一国, 姬姓独居五十三。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扶余市第一中学 历史组
禅让制
观察图中场景,你能判断这是怎样的一件 事吗?
大禹的形象发生 头戴冠冕,双手捧圭.图中形象 表明夏禹已经是帝王的身份。 了怎样的变化? 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
尧
冕:古代帝王 公元前2070 年夏朝的 专戴的礼帽 建立,大禹成为夏朝 圭:古代帝王 的王。 举行礼仪所持
2. (2013·浙江文综,14)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 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世官制 ④宗法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意在 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问题的能力。 【解题分析】禅让制在夏朝初年就已经被世袭制取代,① 错误。周公成为诸侯是实施分封制的结果,分封制与宗法 制互为表里,②④正确。武王、周公之后的天子、诸侯都 分别为其后代所世袭,③正确。故选D。
天子统治天下, 管辖王畿。 公 周 代 天子 侯 分 伯 封 管辖国邑 诸侯 制 子 度 管辖食邑 ﹝卿﹞大夫 男
服务,食禄
得田而耕, 缴税、服役
士
庶民
奴隶
西周社会结构示意图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庶人
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课件ppt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探究: ①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②如果我是周王,我该怎样进行分封 呢?分给哪些人?分封者的获得的好处 (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是什么? ③分封制的作用有哪些? ④分封制有哪些局限性?
2 .宗法制
(1)含义:以父系血缘区别亲疏远近和分配权力 的制度。 (2)目的: 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 承上的矛盾。
(3)内容:A .嫡长子继承制;B.大宗和小宗的关 系。 (4)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嫡长子继承制。
(5)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 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 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 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 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 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 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 让 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 父王一定会挑我的。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有人说:禅让制体现了民主,王位世袭制体现 了专制。请你思考: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 的进步还是倒退?并说明理由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西周宗法制示意图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 互为表里 宗法制 分封制
核心, 核心,分封制在 血缘上的表现
宗法制在政治 制度上的体现
①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②“分 在政治上的表现( ②“分”是“宗”在政治上的表现(分封制是按照宗 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 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 ③“宗 的内核和纽带, ③“宗”是“分”的内核和纽带,是分封制在血缘上 的表现, 的表现,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 (2009北京文综卷,12)右图是北京广安 北京文综卷, 北京文综卷 门桥北的蓟城柱。《礼记》载:“武王克 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分封制: 分封制: 夏商— 夏商—形成 西周— 西周—发展 春秋— 春秋—解体 战国— 战国—废除 (后来汉高祖和明太祖都曾 实行过分封制) 实行过分封制)
目的:巩固政权,有效统治(政府政策的根本目的) 目的:巩固政权,有效统治(政府政策的根本目的) 内容: 分封对象和主要国家: 内容: ①分封对象和主要国家:
(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世袭; 世袭; 神权与王权结合; ②神权与王权结合;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 治结构; 治结构; ④有专制色彩,但尚未实现权力的 有专制色彩, 高度集中。 高度集中。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早期)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早期)
世袭制、分封制夏商(形成、 发展) 发展) (完善) 完善) 春秋战国 衰落) (衰落)
特点:世袭;神权;专制;血缘, 特点:世袭;神权;专制;血缘,家国一体
1.(2010广东文综卷,12题)在 ( 广东文综卷, 题 广东文综卷 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 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胸有成竹泾渭分明1.了解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的基本内容;2.综合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认识西周政治制度及其先进的文化理念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一、尧舜禹时期———“天下为公”的禅让制1.时间:尧舜禹时期,距今约五千年;龙山文化时期;2.地点: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3.特点:“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二、夏朝———“天下为家”的王位世袭制1.背景:禹治水有功;战胜其他部落;劳苦功高;2.起源:约公元前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死后,其子启夺得王位并传给自己的后代,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所取代;3.特点:“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大人世及以为礼”的“小康社会”;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王位有时父子相传,有时___;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而非倒退;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它适应了历史的发展;4.王权的特点: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崇信鬼神,国家大事都通过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三.商朝——异姓国族林立的方国联盟商代中央设有__、卿、士等官职;相权很大,可主持政务、废立商王;地方封方国首领为和,相传商初有三千国,商汤以七十里为王,文王以百里为王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误区警示商代虽然也有分封,封国大部分是地方部族,与商王朝无血缘关系;以商部族为共主的方国联盟,异姓国族林立臣服于商,方国相对独立、联系松散;方国的聚合与商之盛衰息息相关,在商朝强大时,听命于商王朝,在商王朝衰落时,就会与之对抗甚至叛乱,与商的关系非常不稳定;四、西周——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背景:公元前1046年,___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周初的政治形势:武王克商二年后病死,发生东方邦国联合叛周的重大事变;“武王克殷二年崩,成王少,周公老四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老三及其群弟流言于国内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史记.鲁周公世家,东方邦国殷商旧势力,一时俱叛;兄终弟及应先及管叔,故对周公不满,但管叔才干不足,周公不得已而为之,结果引起了内部的争权斗争;周公东征,杀管叔,定乱,嫡长子继承制也正式确定;否则管叔之叛不好解释重新分封,“昔周公吊感怀二叔之不咸和睦,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军事征服周公东征、制度变革分封与宗法制三者相结合,此所谓“封邦建国”2.目的:进行有效的统治;3.内容:①分封的对象和范围: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__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___,拱卫王室;“封建亲戚,以蕃屏周”;②诸侯的义务和权利: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____和朝觐述职;可以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实行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③形成的格局:“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西周的封建与商有很大不同;由同姓子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后盾,在原有邦国的地域内新建的“殖民据点”,很像“掺沙子”;每一新“诸侯国”都是该地域的“统治中心”;有监督之责,故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一方面是自上而下逐级分封,一方面是自下而上的层层拱卫,周人的新创的统治方式不仅实现了对殷人的合围控制,也极大提高了周天子地位,周王“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成为天下之共主;4.影响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西周的疆域北起今辽宁,南至长江以南,西从甘肃东部,东达大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②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率土之滨,莫非王臣”③文化的拓展:以军事征服为主要方式的向外扩张,将周边诸多部族,如南方的淮夷纳入周的文化圈;“昭王南征而不复”,楚没有纳入周文化圈,呈现出与现实主义周文化不同的浪漫主义;诗经与楚辞;④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⑤消极:周王对诸侯的控制是间接的,相对较弱;诸侯权力大,独立性强,容易形成割据;误区警示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常缩写为“封建”,与马克思所论述的五大社会形态之一的“封建社会”含义不同;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不属于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诸侯国仍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在政治、经济、军事乃至文化上都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是间接的,相对较弱;而不是像后世那样由中央直接委派官员统治,使西周的分封制仍带有松散性的特征,可视为由“方国联盟”走向“郡县制”的过渡环节,是政治体制由分权向集权转变的中间阶段;五、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上的矛盾;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即用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3.内容1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继承,为;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相对周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是大宗;卿大夫与士的关系,依此类推;2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4.作用:保证了各级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知识图示误区警示1西周宗法制下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如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而在封国内是大宗;2嫡长子、嫡子、庶子的不同:在古代社会中,嫡长子是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嫡子是“庶子”的对称,指正妻所生之子;庶子是妾所生之子,有时也指正妻所生除嫡长子以外其他儿子;周天子的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六..礼乐制度参看历史纵横1.演变:1起源于原始先民祭祀神灵与祖先的习俗仪式;从远古到殷商的原始礼仪,是一种崇信鬼神的神本文化,思维水平尚处于蒙昧阶段;2西周:周公以“重德”观念作指导,将从远古到殷商的原始礼仪加以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和规范化;把以神为本文化改造成了以人为本的文化;治国理念:“德”,商人认为天命是不变的,遇事占卜,迷信鬼神;周人反思商周革命,认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上天只佑助有德之人,有德就是敬天、孝祖、保民,天命归于有德;人对于天命并非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与商相比更加理性,克服了殷商天命政治的不足;以“德”为中心的思想体系,革除了野蛮的习俗,新创的是文明治国与国王应该接受道德制约的先进理念,为中华文明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在以农业为主体的古代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安定平稳的社会环境,以及社会成员间行为的节制协调;周公的创制满足了这两个基本要求,对后世的儒家学说和我国古代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2.内容:1礼:礼的本质是差异;周公将礼关注的重心由神事转向人事,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系“亲亲”和政治等级上“尊尊”,以显示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尊礼是统治者行“德治”的重要内容;2乐:乐的本质是和同;创作舞乐、史诗,以音乐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礼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3.作用礼乐反映了宗法人伦等级社会的分与和、尊与亲相统一的关系,它既能维护等级制度,又能使人们和谐地生活于社会共同体之中;成为处理等级社会人际关系的伦理规范体系;归纳总结商周变革“中国政治和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家一姓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治国理念,敬天保民封邦建国,天下归周宗法制度,天下归宗制礼作乐,天下归心深谋远虑天圆地方精讲主题一分封制的特点、实质及瓦解1.分封制的特点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2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宗亲、姻亲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2.实质:是西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3.瓦解1原因①经济:生产力发展即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②政治: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诸侯国强大、王室衰微;2表现:周王室的权威得不到尊重,天下分裂,诸侯之间混战不已,甚至与周王室交战;如田氏代齐,周郑交质,楚王问鼎,孔子的“是可忍,孰不可忍”都反映出分封制的破坏和礼崩乐坏;读史明智史料一西周分封形势图周公分封,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镐京与鲁曲阜,譬如一椭圆之两极端,洛邑与宋则是其两中心;周人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抱殷宋于肘腋间,这是西周的一个立国形势,而封建大业即于此完成;—钱穆国史大纲导读根据图片中康叔、召公、姜尚、微子启身份,可知分封的对象为王族、功臣与先代帝王的后代;根据图片中封国、主要同姓诸侯的地域分布,可得出诸侯分布特点;史料二王室分封宗亲功臣的既定制度,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多有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通婚姻的姻亲关系,横向联系也较以前密切;——中国历史·先秦卷导读史料以第一个句号分为两层,分别反映了王室与诸侯之间的纵向联系、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史海泛舟史料周朝后期,中国政治混乱;……正是这一时期的政治混乱才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们在社会中所应该承担的角色,一些人试图找到能够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法则;——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探究:指出史料中“政治混乱”的表现主要有哪些答案强国兼并弱国,周天子权威逐渐削弱或诸侯割据,战争频繁,分封制逐步解体;跟踪练习1.“古者天子封诸侯,其地足以容其民,其民足以满城而自守也;”谷梁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A.分封制的目的在于扩张疆土B.分封制易导致分裂割据C.诸侯国领土不能随意扩展D.诸侯国实行小农经济答案C解析分封制的目的是拱卫周王室的安全,而且材料也没有体现扩张疆土,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才形成分裂割据局面,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初期状况,故B项错误;结合材料“容其民”“自守”等信息可以看出分封制对诸侯的领土和人口有一定限制,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下政治状况,与小农经济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2.公羊传大一统理论主要包括以“尊王”为核心的政治一统,以“内华夏”为宗旨的民族一统,以“崇礼”为中心的文化一统;这表明大一统源于A.夏商时期的方国联盟B.西周封建诸侯与分封制度C.秦中央集权国家建立D.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答案B解析题干意思是“大一统理论主要包括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华夷之辨的民族认同、尊尚礼乐的文化认同”;夏商时期礼乐文化还没有出现,故A项错误;题干中的大一统理论是对西周、春秋以来大一统思想的理论总结,是西周封建诸侯和分封制度的产物,故B项正确;礼乐文化始于西周实行的分封制,故C、D项错误;精讲主题二宗法制的特点、实质和影响1.特点1由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2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与“家”结合;大宗与小宗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3形成等级森严、上下尊卑有序的社会秩序和政治格局;2.实质: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3.影响1对当时的影响:完善巩固分封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2对后世的积极影响: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3对后世的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的平等和法治意识相违背;4.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区别与联系1宗法制、分封制是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维护西周政局的稳定;2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也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更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3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之上的,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读史明智史料一西周宗法制下大宗、小宗示意图导读史料中上下级关系是大宗与小宗的关系,嫡长子为大宗,余子为小宗,体现了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具有相对性;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大宗和小宗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等特点;史料二“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国语·晋语曰:“同姓不婚,惧不殖也”;“异姓则异德,异德则异类……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导读史料强调同族、家庭本位,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史海泛舟史料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二人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袝新死者附祭于先祖姑;”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于房州;王至,后匿王帐中,召见仁杰语庐陵事;仁杰敷请切至,涕下不能止;后乃使王出,曰:“还尔太子”——新唐书·狄仁杰传探究:史料中导致武则天改变立太子人选想法立场的文化心理因素是什么答案强调血缘亲疏、血脉传承的家天下制度及宗法观念;体现了宗法观念的深远影响;跟踪练习1.商纣王,名辛;历史记载:帝乙死,欲立长子启;众臣反对,认为虽启与辛为同母,但生启时其母是妃,而生辛时已是后,故启不能立;遂少子辛为帝;对此判断不正确的是A.商纣王即位违背了嫡长子继承制B.商末已推崇嫡长子继承制C.体现了古代“立子以贵不以长”D.商代已有父死子继制度答案A解析从题干中“但生启时其母是妃,而生辛时已是后,故启不能立;遂少子辛为帝”的信息可知,辛之所以能继承王位,在于其嫡长子的地位,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从题干中“认为虽启与辛为同母,但生启时其母是妃,而生辛时已是后,故启不能立;遂少子辛为帝”的信息可以看出商末推崇嫡长子继承制,“立子以贵不以长”,故B、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题干信息“少子辛为帝”可得出商代已有父死子继制度,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古代建筑作为承载人类文明的物质载体,是古代政治、经济、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反映;我国北方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布局是分居四面的北房、南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依照古代宗法礼仪观念,长辈应居住在A.南向北房B.东厢房C.西厢房D.北向南房答案A解析北方四合院以中轴线贯穿,北房为正房,东西两方向的房屋为厢房,南房门向北开所以叫做倒座,四合院住房分间分房,老人住北房上房,中间为大客厅中堂间,长子住东厢,次子住西厢,佣人住倒房,小姐、女儿住后院,各不影响,故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故B、C、D项错误;精讲主题三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读史明智史料一商朝军国大事都要由神意来决定……商朝天子既是人,又是联接天人意志的神;史料二西周家族的血缘关系与国家的组织关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亲贵合一、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史料三夏桀为仍之会,有缗叛之,商纣为黎东之薮,东夷叛之;周幽为大室之盟,戎狄叛之;史料四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特点:1早期政治权力实质上是一种强权;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分封制,说明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3带有浓厚的原始迷信色彩,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4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政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5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古代宗法社会的显着特征——“家国同构”1“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严格的家长制;2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在家庭、家族内,父家长地位至尊,权力至大;在国内,君王地位至尊,权力至大;简言之,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跟踪练习1.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着特征是A.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以强化王权B.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C.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奴隶主专政D.通过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答案A解析由“定天下”“立子立嫡之制”“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可以看出,西周统治者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以强化王权,故A项正确;题干不仅仅强调加强对地方的统治,还强调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处理问题,故B项错误;题干不仅仅强调了巩固了奴隶主专政,更凸显对王权的巩固,故C项错误;题干不仅仅提及礼乐制度,更强调分封制度和宗法制度,故D项错误;2.有学者说:“三代之前的宗法制,是皇帝制之前的一种制度,它与皇帝制的区别在于,它没有皇帝制专制;”“没有皇帝制专制”的主要表现是A.具有严格等级的世袭制的形成B.嫡长子继承制对君主权力的削弱C.“家”天下的政体带有宗法色彩D.分封制下君主权力受到贵族的限制答案D解析皇帝专制下也有世袭制度,故A项错误;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保证贵族权力分配,不会对君主权力形成制约,故B项错误;“家”天下的政体带有宗法色彩,不是材料反映的内容,故C项错误;“没有皇帝制专制”是指权力没有实现高度的集中,分封制度下的诸侯享有较大的权力,君主权力容易受到诸侯贵族的限制,故D项正确;珠联璧合纲举目张举一反三触类旁通1.它使“由众多血缘部族邦国形成的联盟制转变为由众多地域国家形成的相对一统天下,向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地域国家迈进了一大步”;“它”是指A.分封制 B.宗法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2.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下列对该段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C.“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D.“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3.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5.有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其“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A.贵族拥有世袭特权B.分散的自然经济C.贵族拥有土地所有权D.王室日益腐败6.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7.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古人非不知……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王国维这段话主要说明了A.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B.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的继承B.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D.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8.周朝规定同姓不婚;贵族们力图通过婚姻关系的血缘纽带,与异姓贵族建立宗法伦理关系;这样做,从政治角度看A.有利于监督周王的权力B.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C.奠定了传统文化的基础D.维护了嫡长子继承制9.西周时期,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均制定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其主要目的在于A.扩展周朝的统治范围B.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C.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D.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大宗)嫡长子继位为 (小宗)余子 分封为 卿大夫
(大宗)嫡长子继位为 卿大夫 (小宗)余子分封为 士
总结: 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
分封制是权力的分配
二者是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本课总结
夏 商 周 的 政 治 制 度
结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我国河南地区出土了大量的商代用于祭祀的铜鼎和用于占卜甲骨, 表明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具有 神秘色彩。 (2)源于夏、成于商、完善于西周的宗法制,表明我国早期政治制度 的一个重要特点以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制定等级秩序。 (3)西周实行的分封制,表明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最 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并且层层分封,带有宗族统治的 色彩。 (4)宗族关系在夏朝就开始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西周在完善宗法制 的基础上实行分封制和礼乐制度。相对完善的政治制度使夏朝存在了 400多年、商朝存在了600多年、周朝存在了800多年。从这些史实我们 可以推断出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相对的延续性 (继承性)和稳定性。
学思之窗:从课本中的资料看商朝的相权有多大? 相是商朝中央最高官吏,相权很大,包括参定政制、主持政务、辅佐商王 等,甚至有时可废立商王。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 西周武王时期开始实行分封制
公元前1046年,武王发动了灭商的总攻击,纣王逃回王宫, 自焚而亡,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王朝,定都镐京,历史 上称为西周。
请预习下一节课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本次课完,谢谢! 制作人:刘旺
分封制的特点
层层分封,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优质PPT课件
1.简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经过,提 高学生 概述历 史事件 的能力 。 2.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以及萨 拉热窝 事件作 为突发 事件在 其中所 起的作 用,培 养学生 多视角 地观察 历史现 象的历 史思维 能力和 历史意 识。 3.概述凡尔登战役发生的时间、地 点、交 战双方 、结果 及意义 ,培养 学生树 立正确 的时间 和空间 概念。 4.说说凡尔登战役的残酷性,归纳 和认识 第一次 世界大 战给人 类带来 的灾难 性后果 ,培养 学生收 集整理 和归纳 资料的 能力。 5.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 、参战 双方、 战争结 果。
作用:
(对家族)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对政权)强化王权,保证“世卿世禄”。
思考1:宗法制的后世影响
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不复存在, 但在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的传承中,其 思来积易的形想极族成依:谱强旧注大、存重的祭在家民祖,庭族等比建凝现如设聚象寻,力。根提。问倡祖尊、老流爱传幼下, 的消系束积极,,结极:个这合作人与强用当现的调和今代家自消社的庭主极会平本意影现等位识响实意和,?表识平过现和等分分法权重析制利视宗意受人法识到情制相约关 背。
材料一 天子适诸侯,曰巡守;巡守者巡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 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 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令1料))二诸周侯初伐(郑的周,)分郑王伯封夺击郑制之伯。。政…,保…郑(卫伯周不王)朝王室。卒秋、大,败忠王,于 职祝(守郑;庄定公的期手朝下)见射天(周子),王中向肩天。子述职。关 系:诸侯服从天子。 ——《左传》 (( 天子12)之)材间料王是一什所室么说关衰的系是?微什么,政治诸制侯度?不诸侯服有从何义天务?子诸侯。与分 封制崩溃。 (2)材料二中出现了什么新问题?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高中历史必修一总复习纲要
高中历史必修一总复习纲要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一、夏商的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王位世袭制的开始——夏朝的建立:公元前2070年,禹——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1、周朝的建立: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西周。
2、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内容、评价(1)目的:(2)内容:对象、职责与义务。
(3)评价:①作用:巩固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的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成为地域空前广大奴隶制强国。
②影响:对发展边地的经济文化起了积极作用;随着诸侯国势力增强,最终当周王室势力衰微之后,形成诸侯割据战乱的局面及造成周王朝的灭亡。
3、西周的宗法制:特点、作用。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秦朝的建立: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统一王朝——秦朝。
二、秦始皇是怎样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有什么影响?(一)建立: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集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于一身,皇权至高无上2、建立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都由皇帝任命:(1)中央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受到御史大夫牵制)、御史大夫(掌管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建立国家监察事务)、太尉(军事)(2)地方实行郡县制(二)评价:1、利于国力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强国。
2、利于采取一些列措施,促进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言用,且不断得以加强完善,影响深远。
4、容易形成专制暴政,造成阶级矛盾激化尖锐,导致农民起义爆发,而成为一个短命王朝。
三、秦朝长城:东起辽东郡——西至临洮。
四、灵渠:连接长江与珠江。
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问答题:1、从汉——元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制度是怎样演变的?(1)中央:皇帝制度;汉朝时形成“中朝”与“外朝”的局面;隋唐时三省六部制逐步形成与不断发展完善;宋朝“二府”、“三司”削弱相权;元朝加强皇权的新发展,设立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消极: 家族本位,人情关系,任人为亲,传宗接代、 重男轻女的思想。
孰对孰错
天子永远都是大宗 嫡长子永是大宗 非嫡长子永是小宗 诸侯的大宗、小宗地 位是相对的
(√) (×) (×)
(√)
分析下图,并结合教材P6图示,探寻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①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②确立严格的大
2、内容:宗、小宗体系③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④大宗
与小宗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3、特征:①最大的特点:嫡长子继承制(核心)
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带有浓重的宗族统治色彩
4、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
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几个子女都想争王位,请问王位该传给谁?又是根据什 么制度来确定的?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宗(本义):宗庙,祖庙
宗,尊祖庙也。 《说文》
——
宗法:就是以家族为中心, 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
(2014广东文综)“宗”是一个会意 字。在甲骨文中,宗字象宫室屋 宇之形,“T”可能表示( ) A祖先牌位 B皇帝宝座 C青铜兵器 D铁制农具
2、目的: 进行有效统治
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古帝王后代
*
3、内容
②诸侯权利和义务 权利: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税
义务:镇守疆土、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5、特点: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诸侯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6、实质: 西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分封制是权力的分配
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
1.二者是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高一历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2019年9月整理)
森严的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5)分封制的影响: 初期
后期
; https://LLDmedia25.pro 乐动网址 ;
;
豆率男女七百人来降 高阳王斌兼大鸿胪卿 大都督元整破之 余官如故 三年春正月辛亥 夙宵震惧 夏四月丙寅 吐谷浑国并遣使朝贡 诏假右光禄大夫元遥征北大将军 遣使赈恤 致令炎旱频岁 清河王怿 九月辛酉 心焉靡洎 戊午 丁巳 侍中元子思与其弟子华谋西入 以王还第 诏赠齐文襄王 假黄钺 役赋烦民 仪同三司 回度易宪 帝亦谢焉 五月戊戌 契阔行间 都督尔朱荣于肆州执刺史尉庆宾 以中书令韩轨为司空 男女数万口 牧守令长声称卓然者 从容沉雅 及有疾废者赐粟帛 本充牙爪 诏平南将军杨大眼讨之 甲午 彭城王韶为太尉 戊子 遂入北城下司马子如南宅 改永熙三 年为天平元年 "自古无不亡之国 诏曰 任城王澄为司空 齐州平原民刘树 人神庆悦 及大行在御 早已登遐 广州刺史暴显等 节级相坐;复陈留王景皓 昧迹板筑 冬十月丁未 在所存恤;实望群公逮于黎庶 朕所以敬顺群请 宴太祖以来宗室年十五以上于显阳殿 丙午 三年春正月甲戌 汉之 刘族 献武王进击 虞鸿袭据寿春外城 群臣奏请皇太后临朝称制 以侍中 务在得才 甲午 "侍郎崔劭 萧宝夤 叠伏罗国遣使朝贡 仪司三司李崇薨 "若尔 免除官爵 窦泰失利自杀 乙丑 太尉 秋七月壬寅 甲午 朕以寡昧 邓至国遣使朝贡 哲后常范 坊门浇人 东平王略为左光禄大夫 己卯 " 癸未 二年春正月丁亥 齐献武王来朝 嗟诉骤闻 六月乙酉 赴晋阳监护丧事;普加军功二阶; 以长孙稚为车骑大将军 莫克祗奉 江阳王继改封京兆王 可明敕所在 九月癸未朔 可封朔方郡开国公 并以贪污削爵除名 入据平濑乡 左纛 "众皆悲怆 攻掠青齐 在予之责 贵
高中历史必修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A.(1)(2)(3)(4) B.(1)(2)(3) C.(1)(2)(4) D.(1)(2)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2、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 A.部落联盟争夺首领位置的结果 B.生产力推动下的社会进步 C.专制代替民主的历史倒退 D.私有制代替公有制的倒退 3、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分晋”和“田氏代齐”,形成了战国七雄争霸的格
局。
请反回映答出::材分料封所制述、现宗象法反制映日了益哪破些坏问和题削?弱原。因原何因在:?春 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实力的增长,诸侯国与周王之间
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同时不少诸侯国内的卿大夫
的实力也日益增长,于是“礼崩乐坏”,天子地位无
法维系。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 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早期国家政治 制度
(奴隶制社会)
(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
夏、商、周
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
(封建制社会)
(公元前221年——1912年)
秦 清朝
夏商的政治制度
王 方式: 禅让制 位 的 继 承
世袭制
特点: 浓厚的部族色彩,以血缘为纽带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夏商的政治制度
相、卿:参与决策
中央:
行
卜、祝、史:负责祭祀占卜,
政
记录王朝大事
管
理
师:执掌军权
制 度 地方:侯、伯
影响: 直接影响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共56张PPT)
12
传说夏禹治水成功后,声威上升,成为民众 心目中的贤能之人,于是继承帝舜成为最高领袖。
禹的儿子在禹死后继承了禹的地位。
思考:这两种最高领袖的继承方式有何不同?
22
1、西周的分封制
巩固西周统治 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土地和人民
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再分封。 服从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加强统治,开发了边疆,扩大疆域,使 周朝成为延续几百年的强国。
西周后期,王权衰落,分封制遭破坏。楚王问鼎
23
3、宗法制 小儿子
考一考: 西周时期,一个诸侯王生前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 女儿,后来他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 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数十年后,这位诸侯王死去,请 问他的王位和家业应该由谁继承?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48
13.下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柱。《礼记》载: “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49
14“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
31
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 丧祭器用,皆有等宜。
——《礼记·王制》
礼乐制度
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 越行为的工具。
32
●礼乐制——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据《周礼》记载,衮服是西周 统治阶级的最高一级礼服。
西周一般贵族服饰
33
历史高中必修一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被封为诸侯的主要是哪几类人?
•(同姓)王室贵族及其后代——周公 子伯禽(鲁)、武王弟召公(燕)、 成王弟叔虞(晋)
•(异姓)功臣及其后代——姜尚(齐) • 古代帝王之后或臣服的部落、方国的
首领——商后代(宋)、舜后代(陈)
分封制的特征: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西 周 分 封 和 等 级 制 度 示 意 图
大禹治水
王禹
西周时期影响久远的封国有
• 鲁国,都曲阜,是周公旦的长子伯禽的封国 • 齐国,都营丘(今山东省乐昌),后迁临淄,
是功臣姜尚的封国。 • 卫国,都朝歌,是武王兄弟康叔的封国。 • 晋国,初称唐,是成王之弟叔虞的封地,在山
西省晋城一带。 • 燕国,都蓟(今北京市房山一带),是召公的
封国。 • 宋国,都商丘,是纣王之兄微子启的封国。
话说,西周,某王去世,有一妻两妾共五个子女, 王位将传给谁?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嫡长子(嫡长孙……)
大宗 (宗主)
天子
诸侯
卿 大夫
嫡长子 余嫡子及庶子
嫡长子(嫡长孙…… )
小宗 大宗
小宗 嫡长子(嫡长孙…… )
大宗
小宗 嫡长子……
大宗
士 小宗
庶
高中历史课件 必修一 第1讲 古代早期--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冯天瑜说西周分封制是落后的周人氏族制度与先进的殷商典章制度如内外服制度的结 合,它不只分封姬姓王族,还有其它族姓,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血缘组织,奠定 后世地缘政治基础。
己有血缘关系的兄弟,父叔辈,儿女.戚:是指因婚姻联成的关系,如小舅子,老丈人等等.藩就是周王分封给
各位 (2藩)目 王的的封地:, 面对商人遗族威胁,藩屏周室所需(即“封建亲戚,
以藩3屏 .周对”象), :使王权族力分、配功由臣商、向古 周代 转移 帝, 王即的天后下代归。周。 4.主要诸侯国:鲁、 齐 、燕、卫、宋、晋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五代 宋元
十国
明清(前期)
前475年 前221年 220年 589年 907年 960年 1368年
1840年
中国古代政治史体系构建
早期国家 政治制度
时间界定:奴隶社会(前2070-前476)(包
括夏、商、 西周、春秋)
夏:首创王位世袭制 主要内容: 商:实行內外服制度
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
代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歌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黄虞夏商周,春秋战国秦, 两汉三国晋,晋后南北分, 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及民。
时空坐标
重要制度
单元概览
西周
秦汉
隋唐宋元
明清
古代政治制度形
建立了以分封制 是中央集权制的
君主专制空前
成了成熟的体系,
和宗法制为核心 确立时期,秦朝
强化,明代废
包括以三省六部
4,、从内容上看:横向关系上与宗法制结合,重视联姻,以血 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纵向关系上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周天子天下共主,等级森 严,加强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地方诸侯权力大。 5、影响上看:边疆地区的分封利于加强边疆开发,扩大疆域, 传播中原先进文化,技术。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三、重难点突破及拓展延伸
• 1、分封制对后世的影响: A.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
核心的皇族分封; B.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
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 C.中国的地名简称有很多源于西周的诸
侯国国名,如鲁、晋等
• 2、家国情怀----宗法制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a.积极弘扬尊宗敬祖、尊老爱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 德,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构建和谐社会;
西周后期,王权衰落,分封制遭破坏。
1.影响:
积极:A.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B. 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
C.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诸侯独立性大,是春秋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重要原因。
分封制的破坏(春秋战国时期) A.原因:
⑴诸侯独立性大; ⑵王权衰落; (3)生产力的发展 B.表现: 楚王问鼎、春秋五霸、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齐桓公挟天子以令诸侯等。
5.作用:
1、保障了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 团结;
2、成为我国数千年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依据,对后世产生了深 远影响
天 子
嫡
西周宗法制示意图
长
子
天 子 大宗
兄弟 诸侯 嫡 长 子
诸侯
小宗 嫡
卿
大 夫
小宗
大宗
长
子
嫡 士 小宗
卿大夫 长
大宗
子 士
平 民
• 政治上,君臣关系。
b.传统的宗族思想与家乡观念有利于促进海外华人 、华侨及港澳台同胞回乡建设家乡经济,促进家乡的 繁荣富足;
c.重修家谱、祠堂有利于维护和延续中国传统姓氏 文化。
• 3、古代中国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家国同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用
格局)
内部稳定
结 诸侯国独立性 + 势力壮大——
继续传承
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王权衰弱,分封瓦解
联 1、两者关系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分封
系 制是“表”,宗法制是“里”。
2、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
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 3.社会各阶层等级森严 4.地方权力较大,尚未形成中央集权 5.夏商周政治制度沿袭,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
分封制 —— 天下归周 宗法制 —— 天下归宗 礼乐制 —— 天下归心
西周政治制度的 主要制定者周公
西周镐京遗址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探究: ①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 ②分封给哪些对象? ③被分封者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 ④分封制的作用和局限性分别有哪些?
分封制的实行:
(1)目的: 加强统治,拱卫王室
积极作用: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 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如“尊宗敬祖”、 “认祖归宗”。
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 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 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 少有些违背。 如“任人唯亲”、“宗派主义”。
课后练习
1.下列对西周王朝和诸侯关系的评述,正确
西周社会结构 示意图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庶人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 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三女 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9.西周时期的王位世袭制与夏商时期相比,最 突出的特点是( ) A.民主推选 B.兄终弟及 C.嫡长子继承 D.父死子继 解析:C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自夏朝 开始实行王位世袭制,在夏商两代,还存在着 “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两种传位方式。到 西周开始实行宗法制,其核心内容就是嫡长子继 承制。
在当时尚无先进 的通讯和交通工具 的情况下,它是如何 进行管理的?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开始: 开始于周武王,后周公继续。
2.目的:
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3.具体做法:
周王将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 代帝王的后代,建立侯国,拱卫王室。诸侯 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周天子
国都 土地
8.《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 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 了西周分封制具有浓重的( ) A.宗教色彩 B.宗族色彩 C.神权色彩 D.皇权色彩 解析:B 材料说明,同姓宗族是西周时期分封的 主体,这一时期著名的姬姓封国有晋、卫、鲁等, 也说明西周时期分封制带有鲜明的宗族色彩。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1.目的: 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 继承上的矛盾。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西周时期,一个诸侯王生前娶了一位 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后来他再娶 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 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数十年后,这 位诸侯王死去. 请问他的王位和家业应 该由谁继承?如果是现在,这位诸侯王 的遗产又该怎样划分?
1.二者是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2.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礼乐制度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了分封制,为 了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实行了宗法制, 为了维护宗法分封制,制定了礼乐制度。
高中历史 专题一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课件 人民版必修1
方的隶属关系,血缘关系经几代后就会逐渐疏远 ,封国的实力一旦强大起来,中央的控制效果必 然减弱。 •
• 6、宗法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 积极:它形成了认祖归宗的思想,构成了中华民
族强大的凝聚力,孝顺长辈、恪守孝道……
• 消极:成为数千年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
派兵随从周王作战
(四)影响 1、扩大统治区域、拱卫王室、巩固统治
2、隐患: 材料五:平王之时,周室既衰,诸侯 强并弱,齐、楚、始大,政由方伯。 材料六: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向周王 的使臣询问九鼎的轻重。这是觊觎周 室,想取而代之的表现。在使臣的机 智应答下,楚庄王只好悻悻而罢。
周王室衰微, 天子对诸侯的支配权 已转移到“方伯”手中
,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 • 任人唯亲,裙带关系…… • 中国古代上自帝王,下至百姓祭祀祖先活动,封
建社会皇位继承的制度等,时至今日,我国民间 任由祭祀祖先,认祖归宗的传统。 中华名族尊奉黄帝为共同祖先,故称中国人为“ 炎黄子孙”,这可以大大增强中华民族的团结, 提高台湾同胞,港澳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爱国热 情;海外侨胞回国,港澳同胞回到内地“寻根问 祖”,民族情结也会加深。
占 卜 用 的 龟 甲
占 卜 用的 龟 甲
三、分封制
武王灭商后,建立了周朝。人数较少 的周人如何统治广大的疆域,成为了一 个难题。设想一下,如果你是周人,该 怎么办?
分封制
(一)分封对象
材料一: 武王分封了三类人:一是自 己的弟弟及其他的亲戚;二是姜太公 等功臣谋士;三是商纣王的儿子。
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二)权利
1.周王把土地和人口授 予诸侯,建立诸侯国 。
2.受封诸侯具有世袭 政治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 1.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2.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大小宗是相 对的。 目的:巩固统治秩序,解决贵族间的矛盾。 特点: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相结合。
作用(意义):保障了贵族的“世卿世禄” 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强化王权。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 权地位。
昨日重现
西周时期,一个诸侯生前娶了一位妻子,为 他生了一个女儿,后来他又娶了一个妾,这个 妾为他生了大儿子,可是时隔不久妻子又为他 生了一个小儿子。数十年后,这位诸侯死去, 请问他的爵位和家业应该由谁继承?
什么是分封制? 分封的目的是什么? 西周都分封哪些人去做诸侯? 西周的诸侯国与商王朝的附属国 有何不同?
内容:1.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2.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3.异性封国包括功臣、姻亲和古帝王后裔等。 4.以周王的名义“授权”、“授土”,各诸侯国 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 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2、出现了:传子制度
禹
启
疑难点拨
商朝制度:内外服制
附属国 附属国
“服”的本意是指服事天子。 内服、外服是指不同部族活 动的区域
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 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都城
王畿
附属国 附属国
商王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支配内服和外服的权力
结论: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有限(特征)
知识拓展
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带有政教合一的神权色彩
第一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北京临川学 校 杜晓明
后 母 戊 鼎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请思考:中国古代都有哪些朝代呢?
目标解读 知识 技能 过程
禅让制、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 培养我们的分析、比较能力;
天子
诸侯
结果:
卿、大夫 士 庶人
宗法制
世卿世禄 血缘关系
什么是宗法制? 实行宗法制的目的是什么? 什么是大宗、小宗?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怎样? 宗法制度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西周宗法制
作用(意义): 1.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 2.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加强。 3.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 夫——士”的等级序列。
1
商人占卜刻字过程 1.用铜钻在甲骨上钻出深而圆的孔。
2
2.在钻孔的一侧凿出枣核形的槽。
3.用燃炽的木枝或金属在钻凿处灼烧, 甲骨就会爆裂,出现兆纹——“卜” 形 裂纹。 4.根据兆纹判断吉凶,把卜辞刻在兆纹 附近。
钻凿卜骨的工具
3
4
学习重点
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
西周政治制度的 主要制定者周公
分 封 制
任何人都不能修改。周王有权惩罚违礼的贵族。
师生探究
如何理解分封制、宗法制以及礼乐制度的关系?
血缘纽带(里)
分封制
制度方面的表现(表)
宗法制
礼乐、宗法制为主体,宗法制为核心;
2.带有很多的部族联盟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 家政治结构,血缘关系和政治制度紧密结合。
答案是:小儿子
礼乐制
簋(西周) 是中国古代用 周礼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它名目 繁多,有吉礼、嘉礼、凶礼、宾礼、军礼等。它是维护等 于盛放煮熟饭 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如周礼规定了贵族饮 礼乐制:是各级贵族政治和生活准则, 食的器皿,也 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王九鼎(牛、羊、乳猪、 干鱼、干肉、牲肚、猪肉、鲜鱼、鲜肉干)、诸侯七鼎 是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 用作礼器,流 (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猪肉)、卿大夫五 行于商朝至东 鼎(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士三鼎(乳猪、干 鱼、干肉)。乐舞的规格也有差异。礼乐制度自制定后, 周。
课程 标准
方法 情感
目标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表格、比较法,材料剖析法,合作探究法
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重亲情,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学习重点
夏朝的政治制度
商朝的政治制度
西周的政治制度
禅让与传子
请思考:
1、出现了:公共权力 夏朝出现带来了传统社会的两种变化?
那是什么呢?
3.以礼乐制度为工具,(严格的等级制度)
4.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商)。
5.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6.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的稳定性。
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