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套广东各市二模历史试题与答案(广二、深二、佛二、肇二、潮二、惠四、韶二、汕二)
2024年广东省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4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模拟测试(二)历史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每张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周代礼制对食肉有严格的限制,规定:天子食用牛;诸侯平时食用羊,每月初一才能食用牛;大夫平时食用猪、狗,朔月才能食用羊。
战国时期,鸡、猪、狗、羊、鱼类成为各阶层主要的肉食来源。
据此可推知,战国时期A. 耕作方式发生变革B. 社会等级结构瓦解C. 贵族阶层已经消失D. 商品经济趋于繁荣2.汉武帝去世后,继位的昭帝年仅8岁,外戚霍光以大将军身份秉政,领尚书事。
西汉后期如外戚王莽等,也都是以大将军或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身份执掌中央大权。
上述现象反映出A. 军功阶层长期把持朝政B. 汉匈之间战争绵延不绝C. 中央行政中枢权力调整D. 外戚宦官交替执掌政权3.前秦都城长安与前凉都城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东晋襄阳之间均有贸易往来。
活跃其间的“互市人”不仅有汉商,还有为数众多的来自中亚地区的商人。
据此可知A. 丝绸之路贸易恢复发展B. 城市经济功能占据主导地位C. 民族矛盾呈现加剧倾向D. 前秦致力于实现国家的统一4.在唐代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只要离开本县本州,无论是投亲访友或行医治病,还是经营生计,都必须持刑部所制定的纸质文件“过所”才能通过朝廷设置的关卡。
广州市2024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广州市2024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近年来,“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观点渐成学术界共识,这主要是基于晚清A.政治体制的改革B.文化传媒的发展C.民族工业的进步D.社会转型的成果2.中国近代史上某政府发表宣言:“中国八十余年间,备受不平等条约之束缚。
……当今中国统一告成之时,应进一步遵正当之手续,实行重订新约,以完成平等及相互尊重主权之宗旨。
”据材料信息判断,该政府当是A.清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C.北洋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3.人们往往以历史阶段特征或呈现的显著现象来划分历史时期。
以下曾被一些学者誉为“武士与思想家的时代”的是A.夏B.商C.西周D.东周4.明清之际的儒学家们,对泛滥已久的王学末流抨击甚为猛烈,在思想界形成了一股强大潮流,如顾炎武不仅在理论上把王阳明视同禅学并大加挞伐,甚至把明朝的覆亡看作是王学泛滥的恶果。
这反映了A.阳明心学导致了明朝的灭亡B.宋明理学内部开始出现分歧C.提倡经世致用成为时代主流D.社会变革促进儒学焕发生机5.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设立四大经济特区,其中珠海经济特区位于如图中的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6.吕思勉在《中国大历史》中指出“倘使这时候,能悟到银两与银币不是一物;把银也鼓铸成一种货币,且单认银为货币,而把铜钱认为银币的辅助品;中国早就可进为银本位之国……惜乎清朝顺、康、雍、乾四朝,对于币制都很有热心整顿,始终没想得穿这一步,以致不但本位不立,而且银两需用既广,而实际上专用秤量量法,不觉得不便殊甚……”。
与材料主旨相符的是A.中国在清朝康乾时期已实行银本位B.中国的货币理念在当时是最先进的C.中国在当时已将银币作为主要通行货币D.中国近代金融理念的缺失阻碍中国转型7.“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广州二模历史试卷
广州“二模”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儒家思想经过2000多年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其中荀子根据时代需要对儒家思想的改造主要表现在()A.提倡“仁政” B.提倡“以德服人”C.主张礼法并用 D.提出“天人感应”2.汉武帝设刺史,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宋太祖设置通判,这些举措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在加强对地方管理的过程中重视()A.分割地方权力 B.对地方官的监察C.发挥文官作用 D.利用地方矛盾相互制衡3.“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
”材料中的“它”是指()A.西汉中、外朝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C.元朝行省制度 D.明朝内阁制度4.右图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
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1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买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
作为直接证据,它可用以研究宋代的()①商业广告②印刷技术③商标意识④冶金技术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5.京剧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高度美学成就的戏剧艺术。
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最早形成于北京地区B.由元杂剧直接发展而来C.清朝时期成为广泛流行的新剧种 D.在徽剧和汉剧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而成6.据统计,19世纪40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
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广东人民抵制洋货 B.《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C.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 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7.有人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寻常的历史环境。
广东省广州市高三历史二模考试试卷附解析答案
高三历史二模考试一、单选题1.在中国古代,朝廷根据帝王、大臣等人的生平事迹为其拟定谥号,从战国时期起,“辨行迹、明善恶、寓褒贬”逐渐成为立谥的规范。
这一规范主要是为了()A. 崇拜和颂扬先人B. 缓和君臣关系C. 惩恶劝善维护统治D. 巩固儒学地位2.汉安帝时,某地方官犯罪,大臣们认为应给以“禁锢二世”的处罚,太尉刘恺指出:“《春秋》之义,善善及子孙,恶恶止其身,所以进人于善也。
”于是安帝下诏禁锢罪臣本人,不株连子孙。
汉代多次出现这种援引《春秋》判决案件的情况。
这反映了当时()A. 地方吏治废弛B. 试图重建礼乐制度C. 君主专制加强D. 儒家伦理得到强化3.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A. 官员特权受到否定B. 君主集权得到强化C. 选才注重知识水平D. 选官重视思想品德4.明朝平息倭患以后,海洋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
开启了两种海上贸易模式:一是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海,允许中国商民出洋贸易;一是在广东澳门开埠,允许外商入华经营海外贸易。
这一变化()A. 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B. 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 说明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终结D. 促进资本主义萌芽产生5.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清政府的国防战略逐渐由原来的重“塞防”轻“海防”转变为“海防”和“塞防”并重,并最终形成了“三洋设防,北洋为重”的海防格局。
这一变化是基于()A.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深刻教训B. 海疆与京畿地区的安全考虑C. 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建与发展D. 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反应6.导致如图中1919年报刊数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1895年至1919年中国报刊数量的增长A. 政治制度变革的推动B. 近代西方科技的传入C. 十月革命爆发的影响D. 思想文化运动的促进7.1948年6月,华侨领袖冯裕芳等人发表的声明中说:“一年以前,都市里许多不关心政治的上层人物,表示并不反对国民党打共产党,但希望早一点打完共产党,快点给他们和平。
广东省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文综模拟试卷二历史试题24.表2表2反映了历代官话的变迁。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官话A.实现了全国文字的统一B.有利于促进文化认同C.消除了各地语言的隔阂D.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25.汉代独尊儒术后,儒学士大夫家族,经过两百余年的彼此联姻、互通声息、积累声望、垄断知识,终于演化为各地的士族集团,并且在魏晋时期居于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
这一现象反映了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最终确立B.古代选官重视经济基础C.古代政治制度不断发生变化D.儒学对政治的强大影响26.表3表3为宋代各地书院的数量情况表。
该表说明当时A.江南地区经济文化比较繁荣B.陆王心学成为主流思想C.政府选拔官员以南方人为主D.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南移27.明初,朱元璋曾谕户部:国家赋税已有定制,撙节用度,自有余饶。
轻福抑末,使得尽力农桑,自然家给人足。
嘉靖九年,又将赋役名目统一后折银征收,减少征收环节,使各级官吏难以巧立名目渔利。
这些举措的目的是A.减轻贫困以缓和社会矛盾B.增强中央政府财政实力C.限制苛扰以促进农业发展D.适应封建商品经济发展28.19世纪前期,《澳门新闻报》载:鸦片人口,议定规银,每箱若干。
这些规银系与总督衙门以及水路文武官员,唯关口所得最多。
此项银两,皆预备存在英国或他国鸦片船上,以便分派。
或在船上来取,或在省城交收。
据此可知当时A.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大量外流B.虎门销烟后鸦片走私禁绝C.清政府对西方侵略的认识不足D.腐败统治潜伏着民族危机29.表4对表4解读正确的是民国初年A.民主理念和实践存有偏差B.袁世凯权力已被制约C.民主共和已成为社会共识D.政治民主化持续发展30.1936年,中德签订合同,德国向中国提供1亿马克的无限期周转贷款,中国可随时用之于购买德国工业产品及其他产品,并规定贷款除南京资源委员会提取小部分用于购买工矿设备和技术合作外,其余绝大部分由南京用来购买德国军火和兵工设备。
中国签订该合同的目的是A.借助德国力量牵制日本B.体现两国政权的密切合作C.夯实中国备战物质基础D.发展有利抗日的国际环境31.1978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谷牧说:“我在法国看到一座低水头的水电站,全部用电子计算机控制,节假日没有工人上班,照样运行发电。
广东省广州市2023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附参考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2023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周公认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并反复告诫成王和其他大贵族,“天不可信”“天命不于常”,要通过“疾敬德”“勤用明德”来保住天命。
这反映了A.封建贵族的诉求B.礼乐文化的内涵C.儒家思想受推崇D.道法自然的观念2.有学者对汉成帝时东海郡100余位地方长吏升职情况进行考证,其中积功升迁者74人,秀才迁者3人,以廉迁者14人,以孝廉迁者1人,以捕盗尤异迁者11人,以方正迁者2人,以为军吏十岁迁者2人,以诏书迁者5人。
据此可知,当时A.地方政府行政效率较低B.诸侯有官吏任免权C.察举制为选官主要途径D.官员考核方式多样3.宋代曾设立“都大提举茶马司”,“招募蕃商,广收良马”,规定“凡市马于四夷,率以茶易之”。
另据考古发现,在甘、青、川三省结合部出土了大量宋朝钱币,如八角城曾挖掘出数千枚宋代铜钱,临潭亦发掘到北宋铁钱窖藏,一处就4750公斤。
据此可推断,宋代A.民族贸易一度兴旺B.货币管理混乱C.统治区域不断拓展D.军事力量薄弱4.元朝宫室中除严整规则的建筑群外,还散布着纯蒙古式的帐幕建筑,如“帐殿”“毡殿”。
帐殿中帐房和木结构琉璃瓦的殿宇交错分布;室内还装饰有:白石阶基红墙、朱地金龙柱、朱栏、各色琉璃等。
元朝宫室建筑体现了A.皇帝行营四季迁徙的制度B.城市建设发展迅速C.汉地传统与蒙古习俗结合D.人文与自然的和谐5.“铁店里婆娘会打钉”“纺织娘叫不得女工头”“络纬常通夜,抛梭直到晚”“货郎儿,背着柜子遥街串,鼓儿摇得欢。
生意虽小,件件都全”,类似的唱词王明清俗曲中屡见不鲜。
据此可知,当时A.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C.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D.政府调整重农抑商政策6.陕甘总督左宗棠认为,“(甘肃)地当西陲冲要,南北界连藩服荒服。
汉蒙回番杂处,其间谣俗异宜,习尚各别”。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2月教学质量检测(二)(二模)历史 Word版含答案
C.反映私学兴起解放思想D.体现官僚政治特征
2.西汉颖川太守韩延寿欲改易婚丧之风,先与地方长老商定,后由官府颁行,民众遂听令遵循。这可说明当时( )
A.社会道德伦理水平提高B.政府注重礼法并施原则
C.民间力量增强政令效能D.社会风气影响政治走向
3.魏晋小说“粗其梗概”,主人公甚或无姓无名,而以甲乙丙丁代指。唐朝小说则“叙述宛转”“阔其波澜”,女性主角大量增多,出现聂隐娘跟随尼姑学成高强武艺并自主择婿、红线女盗取藩镇贴身锦盒而威慑其罢战等精彩故事。这一变化反映了( )
(单位:亿元)
服务业
(单位:亿元)
国民收入总计
(单位:亿元)
年平均增
长率(%)
人口
(亿)
1850
——
——
——
181.64
4.15
1887
99.87
14.49
29.07
143.43
-0.64
4.00
1914
128.01
24.80
34.72
187.64
1.00
4 55
1936
166.41
40.60
51.51
C.启动了新中国社保体系的建设D.创新了拥军优属工作的形式
11.圣劳伦佐文化遗址存在于公元前1500年—前900年,其具有如下特征:据上表可推知,当时圣劳伦佐( )
·农业出现之前有已经定居生活,培育玉米是用茎秆酿酒宴飨而非生计
·长途贩运不会显著提高商品价格,大量羽毛制作的羽冠、头盔更具有奢侈品性质
A.兴建大型公共建筑B.注重兴修水利工程C.尚未具备文明形态D.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A.世俗趣味加强B.社会走向动荡C.女性地位提升D.盛世气象形成
广东省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广东省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下图为闽南地区王氏宗祠“世飨堂”的两块牌匾。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 体现聚族而居的宗法观念B . 具有激励族人的教化功能C . 强调尊宗敬祖的文化认同D . 反映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2. (2分) (2018高三下·黔东南模拟) 《吕氏春秋》说:“冬至后五旬七日昌生。
昌者,百草之先生也,于是始耕。
”《氾胜之书》说:“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
”材料反映了古代农业()A . 注重农业时令B . 尊重自然规律C . 重视历法指导D . 强调精耕细作3. (2分) (2017高一上·北京期中) 有学者认为“历代封建王朝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
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与此背离的是()A . 汉中外朝制B . 唐三省六部制C . 宋二府三司制D . 元一省制4. (2分)(2016·上海) 韩非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
其主张体现了()A . 进步史观B . 天命史观C . 循环史观D . 英雄史观5. (2分)《诗经》中的《七月》描述了农民无冬无夏地劳动,却“无衣无褐”;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这说明《诗经》A . 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B . 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C . 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D . 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6. (2分) (2020高二上·响水月考) 《中华文明史》写道,作为19世纪后半期的一种官方或准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观,它所要回应的实际上是如何处理传统与近代的关系。
这是鸦片战争后不断困扰中国人的一个大问题。
甲午战败也揭示了其缺陷。
广东省汕头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汕头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读图1:殷墟范围内各族邑(城邑)分布图由上图可推知,商代( )A.商王直接管辖周边族邑B.各族邑之间具有统属关系C.以族邑为基本统治单元D.各族邑享有很大的独立性2.有学者统计了先秦时期的53种文献,发现共有178处出现“中国”一词,从使用语境方面分析后,发现当时“中国”一词约有五类含义。
先秦文献中“中国”一词含义A.华夏认同观念增强B.王朝疆域不断扩大C.政治局势动荡不安D.大一统局面已出现3.据《汉书》记载,西汉晚期陈汤曾说:“夫胡兵五而当汉(汉兵)一,何者?兵刃朴钝,弓弩不利。
今闻颇得汉巧,然犹三而当一。
”这一记载说明,当时( )A.解决边疆问题的条件成熟B.中原地区先进技术西传C.朝廷重视军事技术的革新D.西汉军事科技领先世界4.明代致位宰辅必须经由科举,而应科举必须读儒家经典,但当时的儒学代表人物大多不是位极人臣的大学士或名魁金榜的三鼎甲,而是以道义名节自励,讲求修、齐、治、平之道的各地的理学家。
这反映了,明代( )A.民间儒学的影响扩大B.官方对民间思想控制减轻C.科举制选材功能失效D.儒家的正统地位发生动摇5.清代前期,地方官经常劝谕百姓:“山头地角道旁溪畔,但可种植杂粮,尺寸毋使废弃;其山巅地力瘠薄之处,须更番轮种”“如多畜牛以积粪,多种桑以饲蚕,畔上种瓜以尽地力……田头种豆以备蔬菜”。
由此可知,当时( )A.地方官员科技素养有所提升B.国家赋税依赖于农业生产C.引进了适应性强的高产作物D.人多地少的矛盾比较突出6.1865年前后,六十余岁的斌椿作诗写道:“卫公(指美国使节卫廉士)来京师,赠我《联邦制》。
才士丁韪良(美国传教士),著书讲文艺。
初如井底蛙,开编犹愤愤。
书云地形方,主静明其义。
岂知圆如球,昼夜如斯逝。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试题(有答案)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试题一、单选题1.(4分)某文献质朴典重,多姿多彩地展示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农耕、征战、祭祀、婚恋、宴饮的风俗和精神期待,并以鲁地的礼乐文化、秦地的兵戎文化等,滋育着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灵。
它是( )A.《诗经》B.《商君书》C.《离骚》D.《庄子》2.(4分)《史记》是西汉史学的代表性成就。
有史家将其记述人物籍贯的内容摘录如下:“陆贾者,楚人也。
”“彭越者,昌邑人也。
”(张守节正义:“汉武更山阳为昌邑国。
”),蜀郡成都人也。
”据此材料,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A.以郡为籍贯成为当时惯例B.一度出现以封国为籍贯的现象C.西汉中期,战国遗风犹存D.反映了西汉区域观念的变化3.(4分)交子开创时的面值为一贯至十贯,1039年改作五贯和十贯两种,而十贯发行量占80%.1069年又改为五百文和一贯两种( )A.政府滥发交子以转嫁财政危机B.纸币为取代金属货币做准备C.政府实现货币金融体系的转型D.交子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4.(4分)清王朝抽去“大一统”理论中“华夷之辨”的内容,改造为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形成以推崇“大一统”政权为核心、以政权承绪关系为主线的正统论。
这一举措旨在( )A.重构天下秩序B.分化地方的权力C.促进民族交融D.构建统治合法性5.(4分)19世纪六七十年代,李鸿章一再强调,中国的“制度文章”“科技水平”远超西方;王韬也认为,“礼乐制度、天算器艺( )A.成为了洋务运动的科学依据B.打破了“华夷之辨”的偏见C.减轻了传播西方文明的阻力D.超越了“中体西用”的范畴6.(4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货运动浪潮席卷全国各地,被称为“中国第一代电影皇后”的上海影星胡蝶,意在借助其明星效应,改变大众的消费习惯与行为( )A.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B.妇女事业受到社会关注C.上海引领女性运动走向D.国人爱国热情空前高涨7.(4分)专业户是指我国农村专门从事某种农副业的家庭或个人。
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及答案
启用前注意保密试卷类型:B2024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历史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 小题,每小题3 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公元前702年,“北戎病齐,诸侯救之,郑公子忽有功焉。
”为表谢意,齐国为防守边境的各国军队馈送食物,并让鲁国来帮忙确定馈送的先后次序。
鲁国按周王封爵的次序把郑国排在后面,“郑人怒,请师于齐”。
这说明了,春秋时期()A. 贵族政治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B. 郑国力图巩固西周的分封制度C. 传统的政治秩序已被破坏殆尽D. 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日益剧烈2. 考古工作者在湖北当阳县发掘了两座东汉画像石墓。
随葬品中有大量的铜钱,有成组的用陶烧制的建筑模型、农夫俑、武士俑、灶、井、兽、狗、鸡、鸭等,还出土了与武士形象相同的执耜农夫俑。
这反映了,当时()A. 耕作技术的进步B. 贫富分化的加剧C. 庄园经济的发展D. 基层治理的加强3. 唐高祖、唐太宗先后诏修史书,于贞观十年修成《梁书》《北齐书》等。
《梁书》认为南齐败亡是末代统治者“掊克聚敛,侵愁细民”所致;《北齐书》认为“齐氏之败亡,盖亦由人,匪唯天道也”;《隋书》认为隋亡是因为隋炀帝“骄怒之兵屡动,土木之功不息”。
2024届广东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4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一)历 史 试 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 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周代亲属制度中有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特点,即其亲属称谓中常带有伯、仲、叔、季等区别字。
对此,《白虎通义·姓名》总结道:“称号所以有四何? 法四时用事先后长幼兄弟之象也,故以时长幼号曰伯、仲、叔、季也。
伯者,长也。
伯者,子最长,迫近父也。
仲者,中也。
叔者,少也。
季者,幼也。
”该制度()A. 冲击了家族内部的血缘关系B. 有利于宗族内部的稳定团结C. 解决了贵族权力分配的矛盾D. 构建起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2. 张骞出使西域后,乌孙国王看到汉使强大,于是派遣使者“献马”,朝贡于汉;大宛国思汉威,“遣子入侍,质于汉”;安息国闻西汉王朝使者至安息,“令将二万骑迎于东界”。
上述材料表明()的A. 西域和中原联系密切B. 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C. 丝绸之路沿线贸易繁荣D. 中原王朝政治局面稳定3. 宋初中央实行“两府三司”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两府’”,两府之下,三司“掌邦国财用之大计,总盐铁、度支、户部之事,以经天下财赋而均其出入焉”。
这一体制()A. 强化了封建专制皇权B. 导致中枢权力发生转移C. 使中枢权力相互制衡D. 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能4. 在义利关系上,李贽不同意董仲舒提倡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说法,认为人类的任何举动都有其谋利和计功的考虑,只不过情况不同、功利大小有所差别。
广东省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启用前注意保密广东省2024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历 史本试卷共7页,考试用时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的学校、姓名、班级、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每张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 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图1所示为商代王位世系图(局部)。
由此可知商代A. 形成相对稳定的王位继承制B. 已出现宗法分封制的雏形C. 国家政治制度逐渐得以完善D. 奴隶主统治阶层斗争激烈2. 图2、图3是甘肃敦煌莫高窟第220窟(7世纪)部分壁画。
图2是中国君臣图。
图3人物形象中,有的上身半裸,有的身材高大,有的头戴羽帽,可能来自朝鲜半岛,有历史 第1页(共7页)小甲*一雍己°一太戊”祖乙“一 -祖辛'5 —祖丁!?, 沃甲 —南庚'*图1中丁" 外壬'² 河亶甲”— 一阳甲 盘庚 小辛2 乙22太庚的肤色黝黑,有的头发卷曲,人物肤色和服饰均与图2不同。
这说明当时图2 图3A. 帝王君臣沉迷于宗教活动B. 包容开放促进了文明交流C. 中外交流推动了服饰变迁D. 西北地区是当时经济重心3. 下表是北宋至南宋初年女性地位考证材料。
据此可知,北宋至南宋初年表1北宋至南宋初年女性地位考证材料材料出处“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某高校老师撰写了一篇《论明清小说对宋明理学的超越》的历史论文。下列材料不能用作该论文论据的是
A.《红楼梦》:“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B.《西游记》:“皇帝轮流做,??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五四运动 D.五卅运动
16.“女工的工作时间如此之长,而且还要站立操作机器,所以在招募女工的时候,许多工厂都要求女工是天足。恒源纱厂就有一次,因为那女孩是小脚,而把她辞退。”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广东省茂名市2013年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历史
12.“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这一条在某种程度上孕含着言论自由的原则,每每令研
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人倍感兴趣。”令研究者“倍感兴趣”的政治制度是指
A.郡县制 B.刺史制度 C.科举制 D.谏议制度
13.下图甲乙两件文物分别是1907年和1980年在新疆考古发现的元代广告包装纸,其中乙件印有“打造南无佛金诸般金箔”、“住杭州泰和楼大街南”、“不误主顾使用”等广告内容。这两件文物反映了元代
①商品流通渠道通畅 ②印刷业有了发展
③经营者注重诚信经营和广告宣传 ④杭州金箔制作行业发达,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
C.《三国演义》:“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D.《聊斋志异》:“(女)儿已委身乔郎矣,更无归理。如有变动,但仍一死!”
15.“双亲大人膝下敬禀者:??近来山东、青岛二问题均大失败,京津学界大为愤恨。而今,若不极力争之,则将一落千丈,吾国之无日矣!”。该信件叙述的事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