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第十一册《圆的周长和面积》教材教法辅导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人教新课标(2023秋)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人教新课标(2023秋)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圆周长公式(C=2πr或C=πd)和圆面积公式(S=πr²)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圆周率的理解和公式的应用,我会通过实际例子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周长和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
综合来看,今天的课堂教学有成功之处,也存在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针对以下几点进行改进:
1.对圆周率等难点知识进行更深入的讲解,确保学生理解透彻。
2.加强单位换算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在课堂上多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4.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节奏,给予他们足够的思考空间。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掌握得还算不错。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出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成功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想法。但在理论介绍部分,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圆周率的含义还不够理解,需要我在这里多花一些时间进行解释和强调。
新课讲授中,我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并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看到这些公式的应用。我觉得这一点做得还不错,学生们能够跟随我的讲解思路,但在难点解析环节,我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单位换算上仍然存在困难,这可能是今后教学中需要重点强调的地方。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都非常积极,小组间的合作也很有成效。他们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不过,我也观察到一些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对公式的运用还不够熟练,这说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加强练习。
学生小组讨论部分,大家围绕圆的周长和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尽量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从成果分享来看,学生们对于这一部分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但同时,我也意识到有些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还不够自信,这可能需要我在课堂上更多地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小学数学六年级圆周长和面积教案:通过实例演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小学数学六年级圆周长和面积教案:通过实例演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小学数学六年级圆周长和面积教案:通过实例演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实例演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2、能够掌握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3、能够通过实例演练,更加熟练地运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4、能够将圆周长和面积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2、通过实例演练,更加熟练地运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难点:将圆周长和面积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通过实例演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2、通过绘制图形,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圆的特征;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共同讨论中加深对圆周长和面积的理解;4、通过练习,让学生更加熟练地运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5、通过拓展实例,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况中。

四、教学步骤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圆形的图片和相关日常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引入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讨论的方式,让学生逐渐接触圆形特征以及圆形计算的基本方法。

2、概念讲解教师向学生阐述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含义,以及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关键概念的理解,如弧、弦、碾线等。

特别是对面积的解释,需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概念的含义,同时加深对公式的理解。

3、实例演练教师通过多组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不断实践中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小组学习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去计算圆周长和面积,并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找出最佳解决方法。

4、练习和巩固在学生熟悉了圆周长和面积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方法后,教师应给学生提供适当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知识。

同时,通过在课堂上分享学生的优秀答案,让学生知道在实际问题中,圆周长和面积的知识是多么重要,多么实用。

5、拓展应用通过给学生提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的圆周长和面积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场景中。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圆的周长和面积-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圆的周长和面积-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圆的周长和面积人教新课标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六年级上数学教案,关于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新课标,今天要讲解的是第七章第三节的内容,主要是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运用,难点是对于圆周率和圆的直径、半径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圆规、直尺、PPT等教具,学生们需要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一个圆形物体,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的周长和面积。

2. 讲解圆的周长:我通过PPT展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利用圆规和直尺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圆,现场演示如何测量圆的周长。

3. 讲解圆的面积:我再次利用PPT展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并利用圆规和直尺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圆,现场演示如何测量圆的面积。

4. 例题讲解:我出一道例题,让学生跟我一起解答,然后分组讨论其他类似的问题。

5. 随堂练习:我给出几道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题目,让学生现场解答。

6. 作业布置:我布置几道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题目,让学生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出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标注出重点词汇。

七、作业设计1. 计算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

2. 计算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

答案:1. 周长:31.4厘米,面积:78.5平方厘米。

2. 周长:31.4厘米,面积:78.5平方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选择了一个圆形物体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这个环节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实物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后续的数学知识。

通过让学生观察和猜测圆形物体的周长和面积,我能够激发他们的思考,并激发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好奇心。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圆周长和面积》的复习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圆周长和面积》的复习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圆周长和面积》的复习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圆周长和面积》
的复习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去梳理,使知识系统化。

学生在主动参与解决实际数学问题中,掌握运用数学知识。

2、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含义,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能用圆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认识圆。

1、同学们画面中的这个图形叫什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圆的有关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圆的知识。

你还记得这个单元我们都学了哪些内容吗?
2、在圆的认识里,你们知道了哪些知识?请拿出自己做的圆形纸片,在里面标出圆心、半径、直径,并用字母表示。

3、直径和半径之间有什么关系?(强调:同一圆或等圆)你还知道圆的那些知识?前面我们还学习了哪些对称图
形?在这些对称图形中哪种图形的对称轴最少,哪种图形的对称轴最多?
4、看来大家对圆的认识都掌握得很不错,圆周长和面积是指哪一部分?摸摸看。

二、回忆所学的方法。

林业部门需要测量一棵古树树干横截面的面积,树干横截面是什么形状?可是又不知道它的半径或直径,总不能把这棵千年古树砍倒后量一量,你能不能帮他们想一个办法?(4)一根长 4米的绳子围了一圈后还剩 0.86米,请你算算树干横截面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5)用篱笆靠墙围一个直径是 4米的半圆形的养鸡场,求篱笆的长和占地的面积。

四、师生总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有怎样的收获?。

《圆的周长和面积》精品教学教案1

《圆的周长和面积》精品教学教案1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11课时圆的周长和面积练习北师大版第11课时圆的周长和面积练习(1)【教学内容】教材第20页。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真审题,分辨清楚题中条件是求圆的周长还是求圆的面积。

【教学难点】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准备1.求出下面圆的周长和面积,并用彩笔描出周长,用阴影表示出面积。

2.分辨面积与周长有什么不同。

(1)概念。

圆的周长是指圆一周的长度。

圆的面积是指圆所围成的平面部分的大小。

(2)计算公式。

(教师板书)圆的周长公式:C=πd或C=2πr。

圆的面积公式:S=πr2。

(3)使用单位。

计算圆的周长用长度单位。

计算圆的面积用面积单位。

二、巩固练习1.判断。

(1)直径为10毫米的圆的面积是3.14×(10÷2)2。

()(2)半径为2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把一头牛栓在木桩上,木桩到牛之间的绳长5米,牛能吃到草的最大面积是28.26平方米。

(栓绳处不计算在内) ()2.一个圆的周长是25.1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学生独立完成:r=25.12÷(2×3.14) =4(米)。

S=πr2 =3.14×42=50.24(平方米)。

3.一个环形的铁片,外圆半径是7厘米,内圆半径是0.5分米,这个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学生独立完成:已知R=7厘米=0.7分米,r=0.5分米,求S。

3.14×(0.72-0.52) =3.14×0.24=0.7536(平方分米)。

三、巩固发展思考题:一条绳子长31.4米,用它围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大,还是围成圆的面积大?(分组讨论,探讨面积的大小)四、布置作业1.教材第18页练习一第11题。

2.完成《·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六年级数学第十一册《圆的周长和面积》教材

六年级数学第十一册《圆的周长和面积》教材

六年级数学第十一册《圆的周长和面积》教材教法辅导房山区南尚乐中心校雷彩霞○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已学过的主要内容第一学段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初步认识周长和面积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四年级下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认识五年级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五年级下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后续学习的主要内容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与体积圆锥的体积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直观地认识了圆,并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它们的周长、面积计算,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圆的知识。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等。

○课时安排建议内容建议课时数圆的认识 1圆的周长 2圆的面积 3本单元建议教学课时数:9课时。

○教学要求:①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学会使用工具画圆。

②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③理解、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④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学生探索、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教学难点:学生探索、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本单元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对圆的认识。

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这是圆的本质特征。

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并没有给出圆的本质特征的描述,但教材在“圆的认识”中,通过观察帮助学生逐步对此加以体会,教师在讲课时可加入折一折等活动。

为学生到中学学习圆的定义提供了感性认识和直观经验。

具体分析,教材在渗透圆的本质特征时遵循了“借助生活经验——利用动手操作——想一想的线索。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套圈”游戏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哪一种方式更公平,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感受圆的本质特征以及圆与正方形的不同。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圆的周长与面积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圆的周长与面积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圆的周长与面积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圆的周长与面积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认识圆的周长与面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通过了解圆的特性和相关公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圆的性质,并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本教案将围绕认识圆的周长与面积展开,包括概念解释、原理探究以及应用实例等方面的内容。

一、概念解释圆是平面几何中的一种特殊图形,它由一个固定点(圆心)和到圆心距离相等的任意一点(半径)组成。

根据圆的特性,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两个基本概念:周长和面积。

1. 圆的周长圆的周长是指围绕圆形边界的长度。

它与圆的直径(通过圆心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之间有一个特殊的关系,称为圆周率π(pi)。

2. 圆的面积圆的面积是指圆形所占据的平面区域的大小。

它与圆的半径(从圆心到圆边界的距离)之间有一个特殊的关系,也涉及到圆周率π。

二、原理探究1. 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根据圆的特性,我们可以得知圆的周长公式为:周长 = 2πr,其中π的值约等于3.14,r为圆的半径。

这个公式表示圆周长是半径的长度乘以2π。

2. 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同样根据圆的特性,圆的面积公式为:面积 = πr²,其中π的值约等于3.14,r为圆的半径。

这个公式表示圆面积是半径的长度平方再乘以π。

通过这两个公式,学生可以计算任意圆的周长和面积,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应用实例1. 计算圆的周长通过探究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举一个实际例子进行计算:假设一个圆的半径为5厘米,那么该圆的周长为多少?根据周长公式:周长 = 2πr,代入半径r = 5厘米,π取3.14,可以得到:周长 = 2 × 3.14 × 5 = 31.4厘米所以该圆的周长为31.4厘米。

2. 计算圆的面积同样通过探究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举一个实际例子进行计算:假设一个圆的半径为3厘米,那么该圆的面积为多少?根据面积公式:面积 = πr²,代入半径r = 3厘米,π取3.14,可以得到:面积 = 3.14 × 3 × 3 = 28.26平方厘米所以该圆的面积为28.26平方厘米。

六年级数学《圆周长和面积》教案详解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计算圆形的方法

六年级数学《圆周长和面积》教案详解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计算圆形的方法

六年级数学《圆周长和面积》教案详解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计算圆形的方法教案详解圆形是数学常见的几何图形之一,不仅在生活中经常出现,而且在数学题目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而圆形的计算方法从初学者到高级数学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掌握好此类计算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题能力。

一、教学目标1.理解圆周长和面积的定义,能够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掌握直径、半径和圆心的概念,正确使用它们。

3.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发现圆周长和面积的规律。

4.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理解周长和面积的定义。

2.正确区分直径、半径和圆心,应用于计算中。

三、教学方法与过程1.启发法:让学生自行探究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演示法:用实际物品,如圆盘、圆桶等,让学生观察和测量,理解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3.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探究圆周长和面积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授课过程1.复习阶段(1)通过复习熟悉圆形的基本要素,如圆心、半径、直径等。

(2)通过知识点梳理,理解周长和面积的定义。

2.新课阶段(1)引入圆周长的计算方法,理解圆周长的概念及公式。

(2)引入圆面积的计算方法,理解圆面积的概念及公式。

(3)通过实例和习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圆周长、面积计算方法的应用。

3.拓展阶段(1)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探究圆周长和面积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四、教学重难点解析1.掌握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理解周长和面积的定义。

在这一阶段,老师需要通过实例与习题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圆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及应用能力。

在讲解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学生理解圆形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及其对应公式,增加学生的数学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意愿。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和面积》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和面积》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和面积》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和面积》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同步教学知识内容
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
教学重点:
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到过程。

教学过程:
一、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1. 圆所占面积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2. 圆的面积的大小与半径的长短有关。

3. 面积=3.14乘半径的平方字母表示为()
二、圆面积的应用
1. 应用一已知圆的直径,求圆的面积。

分析:因为圆的面积公式是面积=3.14乘半径的平方,所以我们要先求出圆的半径,半径=直径/2
2. 应用二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

分析:通过圆周长的公式可以求出圆的直径,直径=周长/ 半径=直径/2,再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3. 应用三圆的半径与圆的直径,周长,面积的关系。

分析;当圆的半径扩大2倍,那么
圆的直径扩大2倍
圆的周长扩大2倍
圆的面积扩大22倍
当圆的半径扩大3倍,那么
圆的直径()
圆的周长()
圆的面积()。

《圆的周长和面积》教案

《圆的周长和面积》教案

《圆的周长和面积》教案
《圆的周长和面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
念。

3.初步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圆形物品、教学软件等;学生准备圆形物品、圆规、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含
义。

2.学习新课: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等学习活动,理解圆的周长和面
积的概念,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3.巩固练习: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公
式的应用。

4.课堂小结:通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圆的认识和理解。

5.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讲、发言、操作等方面的表
现。

2.练习情况:通过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整理圆的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等重点知识,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形成系统,能运用圆的知识熟练地解答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问题。

2.通过将圆的知识与其他知识进行整合,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自主探究圆与正方形的关系的学习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从探究活动过程中去发现圆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梳理体系直接揭题:今天我们来复习本学期所学习的圆的有关知识──“圆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板书课题:圆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圆的知识,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习了圆的哪些知识吗?小组合作,让同学们把所学的知识整理一下,然后进行汇报。

汇报交流,课件出示相关内容。

(1)圆的认识:圆心O:决定圆的位置;直径d:决定圆的大小;半径r:在同一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d=2r;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2)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圆的周长。

圆周率:周长与直径的比,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唤醒学生以前所学圆的有关知识,并在交流中进一步加深对圆的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通过梳理形成知识体系。

二、基本练习,整合知识教师:刚才我们对本学期圆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梳理,现在我们来看看下面几个问题,你能回答吗?1.说说下面各题的最简整数比:(1)一个圆的半径和直径的比是多少?(1:2)(2)一个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是多少?(:1)(3)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2 cm和3 cm,,它们的直径比是多少?(2:3)周长的比是多少?(2:3)面积的比是多少?(4:9)【设计意图】将圆的知识和比的知识结合起来,体现了知识的综合应用。

《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复习课》教学案.doc

《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复习课》教学案.doc

圆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教学案♦课题名称:复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教学目标:L 进一步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2. 熟练掌握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能根据推导过程逆向求出圆的周长和面积;3. 能根据一个圆的半径,直径熟练求出整个圆的周长,半圆周长,四分之三圆的 周长和面积。

4. 能正确区分同一圆里圆周长的一半和半圆周长两个概念。

能比较口与3.14的 大小。

5、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口算题卡,圆和长方形图片,圆展开成长方形求阴影周长和面积 图片C♦重 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难点:圆的展开图形中阴影部分周长和面积计算。

♦教学步骤及内容:一、 组织教学。

(自我介绍,强调课堂纪律)二、 口算竞赛,1、出示口算题3.14x1 = 3.14x2= 3.14x3= 3.14x4= 3.14x5=3.14x6= 3.14x7= 3.14x8= 3.14x9= 3.14x10= 12 = 22 = 32 = 4?=52 = 62 = 72 = 82 = 92 = 102 = 2、 学生能做到又对又快的予以夸赞。

3、 强调:为了提高计算能力必须熟记1^-20^和1—10的平方数等数据, 这是我们从小学到大学都要经常用到的常用数据,一般要求秒杀得数。

三、圆的周长和面积训练(一) 说明本节课主要复习内容,板书课题(略)1、 学生回顾周长和面积两个概念;周长是指圆外围一周的长度;面积指的是圆 的大小。

2、 求圆的周长的两个公式是什么?(板书:c=2〃r=〃d )(二) 回顾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1、 让学生踊跃说说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回答正确给予赞扬。

2、 师演示,并板书将圆平均分成若干等分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的过程。

圆周长的一半(ST )3、 提问: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哪部分?(圆周长的一半)、宽相 当于圆的什么?(半径)将圆平均分成若干等分沿半径剪开拼成近似的长方 形4、学生看圆面积公式,说说求圆的面积的直接条件是什么?(已知半径),当已知圆的直径和周长怎样求出圆的面积?尸表示什么?(r+r r-r rxr)〃与3.14谁大?5、小练习:根据已知条件,求圆的面积。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和面积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和面积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和面积》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能够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规律。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符号和公式进行表达和交流。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培养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

教学内容:第一章:圆的周长1.1 圆的周长的定义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圆的周长是指圆的边缘的长度。

学生能够用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 计算圆的周长,其中C 表示周长,r 表示半径。

1.2 圆的周长的计算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用圆规和直尺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

学生能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 计算给定半径的圆的周长。

第二章:圆的面积2.1 圆的面积的定义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圆的面积是指圆内部的大小。

学生能够用圆的面积公式A = πr^2 计算圆的面积,其中A 表示面积,r 表示半径。

2.2 圆的面积的计算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用圆规和直尺测量圆的面积的方法。

学生能够运用圆的面积公式A = πr^2 计算给定半径的圆的面积。

第三章: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关系3.1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比例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圆的周长和面积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学生能够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公式,推导出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比例关系。

3.2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实际应用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知识,如计算圆形容器的容积、圆桌的周长等。

第四章: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综合应用4.1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转换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之间的转换关系。

学生能够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公式,进行周长和面积的转换计算。

4.2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综合应用学生通过解决综合问题,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知识,如计算圆的直径、计算圆的面积和周长的和等。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和面积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和面积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和面积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2. 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3. 能够应用圆的周长和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C = 2πr2. 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A = πr²教学难点:1. 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2. 记住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1. 圆的模型2. 圆规3. 直尺4. 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2. 提问:我们已经学过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圆的周长和面积又是怎样的呢?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介绍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圆的周长是指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通常用字母C表示,计算公式为C = 2πr,其中r是圆的半径。

圆的面积是指圆内部的大小,通常用字母A表示,计算公式为A = πr²,其中r 是圆的半径。

2. 讲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C = 2πr,其中π是一个常数,约等于3.14,r是圆的半径。

圆的面积计算公式:A = πr²,其中π是一个常数,约等于3.14,r是圆的半径。

3. 示例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举例:假设一个圆的半径是5厘米,求这个圆的周长和面积。

根据公式,周长C = 2πr = 2 ×3.14 ×5 = 31.4厘米;面积A = πr²= 3.14 ×5²= 78.5平方厘米。

三、练习巩固(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练习题。

2. 引导学生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2. 强调圆的周长和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同学们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和面积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和面积教案

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和面积》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2. 圆的周长和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 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圆的模型或图片。

2. 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卡片。

3. 实际问题场景图片或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圆形物品,如圆桌、圆形窗户等。

2.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品的周长和面积是如何计算的吗?3. 学生分享答案,教师总结。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介绍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2. 讲解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 通过示例,演示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互相交流解题心得,教师点评并讲解错误答案。

四、应用拓展(10分钟)1. 出示实际问题,如圆形花坛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2. 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3. 各组汇报解题过程和答案,教师点评。

五、总结反思(5分钟)1.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学习收获。

2. 教师总结课堂知识点,强调圆的周长和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六、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用圆形的物品(如圆形的饼干、硬币等)进行实际测量,记录周长和直径。

2. 学生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圆的面积,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

3.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七、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学习收获。

2. 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强调圆的周长和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后作业(家庭作业)1. 完成练习册的相关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六年级圆的周长和面积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六年级圆的周长和面积教学设计

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十四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练习课》教学设计体育东路小学 钟波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灵活解答几何图形问题。

教学重点:认真审题,分辨求周长或求面积。

教学过程:一、复习。

1、求出下面圆的周长和面积并用彩笔描出周长,用阴影表示出面积。

C=ππr 2 3.14××32=21.98(厘米×9=28.26(平方厘米)2、分辨面积与周长有什么不同?(1)概念圆的周长是指圆一周的长度圆的面积是指圆所围成的平面部分的大小。

(2)计算公式求圆的周长公式:C=πd 或 C =2πr求圆的面积公式:S=πr2(3)使用单位 计算圆的周长用长度单位计算圆的面积用面积单位二、练习。

1、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

(1)计算直径为10毫米的圆的面积的列式是3.14×(10÷2)²。

( )(2)半径为2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3)把一头牛栓在木桩上,木桩到牛之间的绳长3米,牛能吃到地上草的最大面积是28.26平方米。

(栓绳处不计算在内) ( )d=7厘米(4)面积:3.14×62=3.14×12=37.68 ( )2、量出求半圆面积所需的数据,测量时保留整厘米数。

再计算出它的周长和面积。

⑴半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2)半圆的面积:3.14×22 3.14×2+2×2r=2cm =3.14×4 =6.28+4=12.56(平方厘米) =10.28(cm)3、一个圆的周长是25.1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已知:C=25.12米求:S=?r=25.12÷(2×3.14) S=πr2=4(米) =3.14×42=50.24(平方米)4、一个环形的铁片,外圆半径是7厘米,内圆半径是0.5分米,这个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已知:R=7厘米=0.7分米 r=0.5分米求:S=?S环=π×(R2-r2)3.14×(0.72-0.52)=3.14×0.24=0.7536(平方分米)三、巩固发展.1、思考题p71 (8)一条绳子长31.4米,用它围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大,还是围成圆的面积大?(分组讨论,探讨面积的大小)(1)围成长方形: 31.4÷2=15.7(m)(长和宽的和)长×宽 = 面积当长和宽越接近面积也就越大,长和宽相等时,此时正方形面积最大.(2)围成圆形直径:31.4÷3.14=10(m)半径:10÷2=5(m)面积:3.14× 52=78.5(m2 )(3)比较:长方形面积:61.6 m2正方形面积:61.6225 m2圆面积:78.5 m2围成圆的面积最大。

小学六年级数学十一册教材教法教材解析

小学六年级数学十一册教材教法教材解析

小学六年级数学十一册教材教法教材解析小学六年级数学十一册教材教法一、教材分析:小学六年级数学十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圆,百分数。

小学六年级数学十一册教材总的编排设想是:在前册已有的基础上重点教学分数四则运算,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开始认识曲线图形--圆,认识轴对称图形,进一步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提高学生解答比较容易的分数应用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比较容易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计算方面,教学分数乘,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百分数及其运用。

在代数初步知识方面,出现一些含有分数的简易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

在几何初步知识方面,教学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扇形的认识,对称的初步概念,轴对称图形。

二、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乘,除法(简单的能够口算)。

2.使学生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4.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工具画圆;掌握圆周长和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5.使学生初步理解轴对称的意义,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6.使学生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一到二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用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

7.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一)分数乘法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使学生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圆周长与面积六年级数学教案

圆周长与面积六年级数学教案

圆周长与面积六年级数学教案圆周长与面积六年级数学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圆周长与面积六年级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圆周长与面积六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灵活解答几何图形问题。

教学重点:认真审题,分辨求周长或求面积。

教学过程:一、复习。

1、求出下面圆的周长和面积并用彩笔描出周长,用阴影表示出面积。

C=r23.1473.1432=21.98(厘米)=3.149=28.26(平方厘米)2、分辨面积与周长有什么不同?(1)概念圆的周长是指圆一周的长度圆的面积是指圆所围成的平面部分的大小。

(2)计算公式求圆的周长公式:C=d或C=2r求圆的面积公式:S=r2(3)使用单位计算圆的周长用长度单位计算圆的面积用面积单位二、练习。

1、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3。

(1)计算直径为10毫米的圆的面积的列式是3.14(102)?。

()(2)半径为2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把一头牛栓在木桩上,木桩到牛之间的绳长3米,牛能吃到地上草的最大面积是28.26平方米。

(栓绳处不计算在内)()(4)面积:3.1462=3.1412=37.68()2、量出求半圆面积所需的数据,测量时保留整厘米数。

再计算出它的周长和面积。

⑴半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2)半圆的面积:3.14223.142+22r=2cm=3.144=6.28+4=12.56(平方厘米)=10.28(cm)3、一个圆的周长是25.1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已知:C=25.12米求:S=?r=25.12(23.14)S=r2=4(米)=3.1442=50.24(平方米)4、一个环形的铁片,外圆半径是7厘米,内圆半径是0.5分米,这个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已知:R=7厘米=0.7分米r=0.5分米求:S=?S环=(R2-r2)3.14(0.72-0.52)=3.140.24=0.7536(平方分米)三、巩固发展.1、思考题p71(8)一条绳子长31.4米,用它围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大,还是围成圆的面积大?(分组讨论,探讨面积的大小)(1)围成长方形:31.42=15.7(m)(长和宽的和)长宽=面积当长和宽越接近面积也就越大,长和宽相等时,此时正方形面积最大.(2)围成圆形直径:31.43.14=10(m)半径:102=5(m)面积:3.1452=78.5(m2)(3)比较:长方形面积:61.6m2正方形面积:61.6225m2圆面积:78.5m2围成圆的面积最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数学第十一册《圆的周长和面积》教材教法辅导
房山区南尚乐中心校雷彩霞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已学过的主要内容
第一学段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初步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初步认识
周长和面积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四年级下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认识
五年级上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
五年级下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圆的认识
圆的周长
圆的面积
后续学习的主要内容
六年级下册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圆柱的表面积与体积
圆锥的体积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直观地认识了圆,并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它们的周长、面积计算,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圆的知识。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等。

○课时安排建议
内容建议课时数
圆的认识 1
圆的周长 2
圆的面积 3
本单元建议教学课时数:9课时。

○教学要求:
①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学会使用工具画圆。

②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③理解、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④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学生探索、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教学难点:
学生探索、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本单元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对圆的认识。

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这是圆的本质特征。

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并没有给出圆的本质特征的描述,但教材在“圆的认识”中,通过观察帮助学生逐步对此加以体会,教师在讲课时可加入折一折等活动。

为学生到中学学习圆的定义提供了感性认识和直观经验。

具体分析,教材在渗透圆的本质特征时遵循了“借助生活经验——利用动手操作——想一想的线索。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套圈”游戏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哪一种方式更公平,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感受圆的本质特征以及圆与正方形的不同。

在此基础上,在安排教材的认识圆,“画圆”的活动,在学生探索如何画圆以及亲自动手画圆的过程中,体会圆的本质特征。

接着,教材又安排了“想一想”的活动,目的是在学生进一步巩固用圆规画圆的过程中,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与半径、直径与直径的关系,并且感受到圆心和半径对确定圆的位置和圆的大小的作用。

这实际上是对圆的本质特征的又一次体会。

在引导学生思考和研究“套圈”游戏或“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应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一步在解释生活现象中体会圆的本质特征。

(2)开展测量活动,探索圆周率的意义及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材引导学生开展测量实验活动,通过实际测量与计算,研究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从而引出圆周率并得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教材先安排了测量圆的周长的活动,引导学生根据周长的意义想办法测量圆的周长。

然后,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探究“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教材引导学生分别测量出不同的圆的直径长度和圆的周长,并利用测量得到的数据计算每个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把不同的圆的有关数据通过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长的3倍多一些。

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再介绍圆周率并得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3)经历探索圆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曲线图形,研究曲线图形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化曲为直”。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数学万花筒”,介绍了运用直线包络画圆的方法,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直线与曲线的关系,且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在探索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的过程中,教材集中体现了“化曲为直”的思想。

首先在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材采用实验方法教学圆面积。

然后,教材把圆进行分割,再拼成一个近似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的图形,如果分割的份数越多,拼出的图形越接近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由此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或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4)结合适当的素材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文化的魅力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教师要注重结合适当的素材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文化的魅力。

如在圆的周长教学时,可以编排数学阅读“圆周率的历史”,挖掘π蕴涵的教育价值,让学生了解自古以来人类对圆周率的研究历程,领略与π有关的方法,从而感受到人类对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感受数学的魅力。

同时,结合刘徽、祖冲之等数学家研究圆周率取得的成就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教学注意问题
公式的推导过程是非常重要
案例研讨:
“圆的认识”教学片断:
(一)教学过程片段
师:(呈现套圈游戏一幅图)一些小朋友像图中这样站立进行套圈游戏,比谁能套中小旗。

对于这样的方式,你有什么想法?同桌间先交流一下。

生1:我认为这样比赛是不公平的,排在中间的人容易套中。

生2:这也不一定,站在边上的小朋友也是能套中的。

生3:我也认为这种比赛是不公平的,因为每个小朋友离小旗的距离是不相等的。

师:站得近总是比较容易套中,看来这样是不太公平。

那么站成正方形怎么样呢?(呈现套圈游戏中的第二幅图)
生1:这样比刚才要公平一些,大家离小旗的距离差不多。

生2:不对,这样也不公平。

边上四个人离小旗要近,角上四个人离小旗要远。

师:站成正方形还是不能解决游戏的公平问题。

要使得比赛公平,你能帮助设计一个方案吗?
生:我有办法了,站成圆形就可以了。

师(呈现套圈游戏中的第三幅图)为什么站成圆形就公平了呢?
生:因为不管站在哪里,每个小朋友到小旗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师:看来圆确实与正方形等图形有不同之处,圆与正方形等图形还有什么不同吗?
生1:圆没有角,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都有角。

生2:正方形等图形的边都是直的,圆的边是弯曲的。

师:圆是曲线围成的图形,你能自己想办法画一个圆吗?
学生活动,积极地动手画了起来。

师:谁能展示你画的圆,并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生:(展示圆)我用一个图钉套住一根线钉在白纸上,线的另一端拴在笔上,线拉紧画一圈就得到一个圆。

师:真是一个好办法,其他同学想一想,这样画圆要注意什么呢?
生1:中间的点要固定的,不能动。

生2:线要拉直,线的长度不能变。

师:还有其他画圆的方法吗?
生:我用圆规画了一个圆,把圆规的一脚的针尖固定在一点上,另一脚旋转一周就可以了。

师:圆规是画圆的专用工具,我们经常可以用圆规画圆。

其实,请大家想一想刚才两种画圆的方法有什么
相同之处?
……
案例点评
1、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从学生熟悉的“套圈”游戏引入,抛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怎样游戏更公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

在强烈的求知欲驱动下,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发挥自己的空间想象,设计出了“站成圆形,小旗在圆的中心”的比赛方案,并说明这样设计的理由,即“每个小朋友离小旗的距离是相等的”。

在学生设计方案的活动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圆的特征的感性认识。

同时,在圆与正方形等图形的对比中,体会“圆是曲线围成的图形”。

教师还特别重视暴露学生的认知起点,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圆与所学过的平面图形的不同。

2.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感悟圆的本质特征。

本案例中,教师非常重视引导学生感悟圆的本质特征,即感悟“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如在讨论“套圈”游戏时,引导学生思考哪一种方式更公平,让学生逐步感悟到“站成圆形”是公平的,因为每位小朋友到小旗(圆心)的距离是相等的,这里孕伏着圆的特征,为学生认识圆的本质特征、理解圆的概念提供了感性认识。

在“画圆”的环节,通过学生自己想办法画圆和用圆规画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逐步使学生对圆由一些表面上的、肤浅的认识上升到对“圆”的比较理性的、本质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