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_入池_谨慎资产证券化乍暖还寒_本报实习记者周文静

合集下载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实践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实践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实践研究作者:白金枝来源:《财讯》2017年第11期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创新处理方式,拓宽了商业银行零售类不良资产市场化、阳光化处置新渠道,对加快我国不良资产处置、去杠杆、盘活存量起到积极作用。

然而,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实践发展面临着法律制度不完善、二级市场流动性不足、现金流不稳定、估值定价困难等制约因素。

因此,需要政府部门发挥主导作用,为不良资产证券化提供有效环境,切实推进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

不良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于放缓,总体需求不足且结构性产能过剩,实体经济运行愈发困难。

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呈现“双升”的态势。

截至2016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5123亿元,较上季度增加183亿元,不良贷款率1.74%,日趋接近银行业风险监管2%的警戒线。

尽快处置银行的不良资产,控制和降低不良贷款率、防范金融风险已经成为各界的共识。

不良资产证券化为银行主动调整和管理资产,改善资本结构、盘活存量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和渠道,是已经被国内外实践证明了的有效处置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重要方式之一,对商业银行来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现实意义(1)有助于提高银行资产质量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存量和增量的上升,会降低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降低银行的利润,增加资本监管压力等等。

银行可以通过增加优质信贷资产和处置不良资产两种途径降低不良资产率,提高银行资产质量,但前者要收到宏观经济状况、银行贷款管理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很难在短期内实现。

而通过不良资产证券化对不良资产进行处置能提前回收不良贷款,迅速的降低不良资产率,改善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增加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降低银行信用风险压力。

(2)有助于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商业银行现阶段处置不良资产的途径大致可分为追缴、重组、出售、核销、证券化。

而不良资产证券化就是将流动性较差的不良贷款转化为可交易证券的一种融资方式,是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的有效途径。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李晓玺袁天昂来源:《时代金融》2016年第26期【摘要】经济增速的放缓给企业和银行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银行方面不良资产余额和不良资产率的不断上升已成为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本文分析了当前国内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必要性和充分性,并结合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历史分析了当前国内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针对性的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寄希望于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能够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不良资产余额不良资产率不良资产证券化带动效应有限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下行,我国GDP增速也持续回落,2015年GDP增速仅为6.9%,近乎是2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严峻的经济形势给政府、企业、银行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为防止实体经济步入衰退,政府在财政政策方面已制定并实行了包括全面营改增、国企改革、一路一带在内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货币政策方面已进行了多轮的降准降息,并适时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以及新型政策工具,如PSL(抵押补充贷款),MLF(中期借贷便利),SLF (常备借贷便利),SLO(短期流动性调节)等为市场补充流动性。

尽管这些“药方”的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检验,但不容忽视的是,一方面当前部分行业和企业面临着较高的经营杠杆,这在传统行业的国有企业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余额和不良资产率双升,拨备覆盖率和盈利能力双降,如何有效降低企业的经营杠杆和化解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成为了一项重要议题。

因此当前对于不良债务的处理,针对银行方面提出了包括与负债企业进行债转股、将负债企业破产清算、将不良资产进行证券化在内的一些措施,这些方法各有优劣,银行在针对不同企业的不同时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或者将这些方法进行综合运用,在这些方法中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及条件分析资产证券化一般指金融或非金融机构用其具有稳定现金流的某部分特定资产而不是全部资产来进行债务融资的行为,对于不良资产证券化,这部分特定资产就是不良资产。

企业不良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案例

企业不良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案例

企业不良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案例咱今儿个就来唠唠企业不良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的那些事儿,通过一个超有趣的案例来搞明白这到底是咋回事儿。

就说有个叫A公司的企业吧,这A公司啊,在市场上摸爬滚打好些年了,生意做的挺大,产品卖给了好多不同的客户。

但是呢,这里面就出现了个大麻烦。

好多客户拿货之后啊,钱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迟迟不进到A公司的口袋里,这就形成了一大笔不良应收账款。

这就好比你把心爱的玩具借给小伙伴玩,结果小伙伴把玩具拿走了,却一直拖着不还你一样,A公司心里那叫一个苦啊。

这时候呢,A公司的财务人员就开始挠头了,这么多钱收不回来,公司的资金链就像一条紧绷的绳子,随时可能断掉。

要是没钱了,公司的日常运营、新业务开展啥的都得歇菜。

就在大家都愁眉苦脸的时候,来了个金融界的“魔法师”。

这个“魔法师”就是资产证券化。

他们是怎么玩这个魔法的呢?这个“魔法师”把A公司这些不良应收账款像整理宝贝一样,仔细地挑选和分类。

那些虽然暂时没收到钱,但还有很大可能收回的应收账款就被挑了出来,组成了一个特殊的资产池。

这就好比把一堆有点小毛病但还能修好的玩具放在一个箱子里一样。

然后呢,“魔法师”根据这个资产池的情况,开始进行各种复杂的计算和包装。

他们给这个资产池评估了一个价值,就像给这箱玩具估个价一样。

比如说这个资产池里的应收账款总共值1个亿,当然这是经过各种复杂算法得出来的。

接着,“魔法师”就开始发行证券了。

他们把这个价值1个亿的资产池变成了很多小份额的证券,就像把这箱玩具分成了很多小份卖给不同的人。

比如说,分成了100万份,每份就价值100元。

这些证券卖给了很多投资者,有银行、基金公司,还有一些有钱想投资的个人。

投资者为啥会买这些证券呢?因为“魔法师”给他们承诺了一定的回报啊。

就像你把钱借给别人,别人答应给你利息一样。

比如说,这些证券可能会给投资者每年5%的收益。

那A公司得到了什么好处呢?A公司把这些不良应收账款卖给了“魔法师”,虽然可能没有拿到全部的1个亿(因为“魔法师”也要赚钱嘛),但也拿到了比如8000万。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相关问题探讨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相关问题探讨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相关问题探讨摘要:中国作为世界最主要的经济体之一,近年来,受各种复杂因素叠加的影响,经济发展面临很多不确定性。

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且风险贷款不断上升,并且受新冠肺炎疫情不断冲击,研究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与银行风险的关系,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充分结合现有学术成果,探讨证券化发行对银行微观行为的传导机制,既能够促进我国银行业金融工具的完善,也能够为银行风险防范提供新的思路,从而进一步加强金融的安全边界,为我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提供有利条件。

但是国内外相关研究较少从盈利能力视角研究资产证券化是否有效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也较少研究信贷资产证券化所带来的流动补充是否会加剧信贷扩张,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相关问题引言不良资产证券化起源于美国,我国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也逐步探索出了较为成熟的业务模式。

证券化已成为商业银行在标准债券市场处理不良资产的方式,但相比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也存在一些弊端。

虽然在监管政策的鼓励下,人民银行也在逐步增加发行机构试点范围,但目前发行规模不理想,未达到人民银行预期。

市场上主要是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和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发行较多,城商行、农商行发行的非常少。

近年来,受到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加上新冠疫情还在持续,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商业银行不良指标控制压力大,为帮助商业银行有效处置不良资产,基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现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如下探讨。

1资产证券化与银行信贷行为和不良贷款一般而言,商业银行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会减持流动资产,资产证券化的顺利发行又使商业银行进行新一轮的贷款。

研究表明,资产证券化降低银行负债的同时还能促使其进行信贷扩张,这种方式降低了银行杠杆率、提高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和资本充足率。

以不良贷款率作为信用风险的代理变量进行研究表明,资产证券化不利于银行信贷风险的改善,并且资产证券化通过信贷扩张增加了不良贷款率。

2024年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前景分析1.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不良资产的规模也在逐渐增大。

为了有效处理不良资产,不良资产证券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

不良资产证券化是将不良资产转化为可交易的证券,通过证券市场进行交易,以实现不良资产的有效变现。

本文将对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探讨其潜力和风险。

2.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潜力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具有以下潜力:2.1 资金需求旺盛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和个人的贷款需求不断增加。

不良资产证券化可以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满足市场对资金的需求,推动经济发展。

2.2 提高资产变现效率通过不良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可以通过证券市场进行交易,提高了资产的转让效率。

此外,证券化还有助于拓宽投资者的来源,增加了资产变现的渠道。

2.3 降低风险分散性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可以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从而降低了持有方对单一不良资产的风险。

通过证券化分散风险,有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

3.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挑战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3.1 法律法规不完善目前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缺乏一套完整的监管机制和风险控制体系。

这使得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投资风险。

3.2 信息不对称不良资产证券化需要大量的信息披露,但在现实中,信息不对称问题仍然存在。

投资者难以准确判断不良资产的价值和风险,导致投资决策的难度增加。

3.3 技术和操作风险不良资产证券化涉及到复杂的技术和操作流程,涉及多个环节和参与方。

技术和操作风险成为制约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

4.未来发展趋势为了促进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的稳健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4.1 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加强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和监管体系,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4.2 加强信息披露提高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的信息披露水平,增加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浅析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需求与实践

浅析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需求与实践

浅析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需求与实践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银行业在不良资产问题上长期存在着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严重影响了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我国银行业开始探索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途径,以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和风险的有效分散。

不良资产证券化是指将银行不良资产打包成证券,通过发行交易所或者场外市场进行转让,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从而实现不良资产的清理和优化,同时为银行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资金来源。

2. 正文2.1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现状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是指银行将不良资产打包形成证券化产品,通过发行证券化债券的方式将不良资产转移给投资者,以降低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减少风险敞口。

目前,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处于起步阶段,规模相对较小,但逐渐呈现出增长趋势。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证券化产品种类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不良债权、不良贷款等领域。

市场参与主体相对有限,除了部分大型金融机构外,中小银行和非银金融机构参与较少。

监管政策尚未完善,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导致市场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尽管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也有一些积极的发展趋势。

随着国家经济转型的深入推进,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需求逐渐增加,市场潜力巨大。

监管部门也在积极引导和支持相关市场发展,加强监管力度,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展望未来,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银行业降低风险、提升资产质量、促进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2.2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银行业不良资产规模逐渐增加,加大了银行经营风险。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成为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

通过证券化,银行可以将不良资产转移出去,分散化风险,提高经营效率。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能够帮助银行释放资金,提高资本利用效率。

2024年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现状引言不良资产证券化是指将不良资产打包成证券,通过发行证券来转移风险和促进资产市场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完善,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篇文档将对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和背景不良资产证券化是为解决银行不良资产堆积的问题而出现的金融创新工具。

在20世纪80年代,不良资产证券化开始在美国兴起,并逐渐传播到全球各地。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背景是金融危机和金融体系的改革。

通过将不良资产转移到外部投资者手中,银行可以通过出售不良资产来降低风险,改善资产质量。

二、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现状2.1 全球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的规模全球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在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球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总规模已超过10万亿美元。

主要的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集中在美国、欧洲和亚洲。

2.2 主要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的特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市场规模、产品结构、监管政策等方面。

•美国市场: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市场规模庞大,产品种类丰富,监管政策相对成熟。

主要产品包括商业地产贷款证券化、汽车贷款证券化等。

监管机构对市场的监管力度较大,提供了较为完善的投资者保护机制。

•欧洲市场:欧洲市场的不良资产证券化规模较小,但在近年来也呈现出增长趋势。

主要产品包括抵押贷款证券化、消费贷款证券化等。

欧洲的监管政策较为严格,各国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亚洲市场:亚洲市场的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较为迅速,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韩国等地。

中国市场的不良资产证券化规模逐年增长,主要产品包括不良债权证券化、地方政府债务证券化等。

亚洲市场的监管政策逐渐趋于完善,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2.3 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影响和挑战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都有一定的影响。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

经济与法zhigong falv tiandi-172-2017 年第 3 期职工法律天地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王书磊(100000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一、不良资产证券化概述(一)不良资产证券化内涵资产证券化是指:将那些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稳定、可预见的现金流的资产,分离和重组其中的风险和收益,出售给特定发行人,通过创设一种以该资产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持的金融工具或权利凭证,进而将这些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换成可以在金融市场上流通、出售的一种结构性融资方法。

将不良资产作为基础资产所进行的资产证券化即是通常所说的“不良资产证券化”,它是商业银行大规模、批量处置其不良信贷资产的公开化、市场化的行为。

包括立项、筛选基础资产池、确定样本池、项目估值、定价、发售、服务等诸多环节,需要发起人、受托人、服务机构等诸多参与者的复杂过程和行为。

(二)不良资产证券化结构设计银行(发起人)将不良信贷资产委托给受托机构(发行人),受托机构以该信托财产为基础,向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人、发起机构与承销商签订承销协议,委托承销商承销,承销商将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支付给发行人,发行人将发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募集的资金净额支付给商业银行。

发行人以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为限额扣除相应税收、信托费用后,向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投资者支付本金和收益。

银行不良资产的证券化,实质上是将债务人向银行业金融机构支付的货币对价转为向资产支持证券的投资者支付本利的过程。

资产证券化特点就在于,只要某种基础资产能够产生稳定的、可预见的现金流,这种资产就可以进行资产证券化。

(三)不良资产证券化监管格局我国资产证券化形主要分为企业资产证券化和信贷资产证券化。

信贷资产证券化由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监管,企业资产证券化由证监会监管;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行人为受银监会监管的银行、租赁公司等金融企业,其指定的SPV(特殊目的载体)为信托公司的信托计划,主要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发行场所主要是证券交易所,其发行人主要是非金融企业的一般工商企业,指定的SPV(特殊目的载体)为证券公司或者基金公司子公司的专项计划。

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有效途径——资产证券化

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有效途径——资产证券化

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有效途径——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是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诱因,为确保金融安全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必须妥善解决。

本文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概念作为切入点,分析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分类,论证了我国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有效途径——实现资产证券化的重要方法等问题,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阐述了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着重注意的事项。

标签: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资产证券化一、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根据不良资产的一般概念,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可以定义为处于非良好经营状态的、不能及时给商业银行带来正常利息收入,甚至不能及时收回本金的银行资产。

从2002年1月1日起,我国商业银行从风险监控的角度出发,全面正式推行贷款五级分类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一系列的指标和标准,对银行已发放的贷款,按照还款的可能性,从优到劣分成五类,即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后三类通称为不良贷款。

这种分类方法的具体标准是:1.正常:借款人承认贷款条款,没有理由怀疑他们在期内偿还本金及利息的能力;2.关注:借款人现在可以偿还利息,但今后的利息及本金可能会受到特殊原因影响;3.次级:借款人偿还能力出现疑问,他们已无法依靠正常的业务收入支付本金,即尽管担保,损失也很可能出现;4.可疑:借贷人肯定无力偿还全部利息和本金5.损失:即使采取法律手段,能从借款人收回贷款只为本金和利息的极小部分。

二、通过资产证券化的途径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资产1.确定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价格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一项重大金融创新,是世界金融业务发展趋势之一。

其一个较为简单的基于过程的定义是:资产证券化(Asset Backed Securitization,ABS)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稳定的可预见的现金流收入的资产,转换成在金融市场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行为。

由于迄今为止,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要占到整个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大部分,因此习惯上将资产证券化(Asset Backed Securitization,简称ABS),分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ortgage Backed Securitization,简称MBS)和除此之外的资产证券化(狭义的ABS)。

利用资产证券化真正推动银行解决不良资产

利用资产证券化真正推动银行解决不良资产

(一 )基础 资产收购价格 与真实价格之 冲突
第一笔抵押贷款支撑证券 。1989年美 国政府通过 了 《金
我 国四大行 的不 良资产 ,是通过成立 四大 国有资产 融机构改革 、复兴 和实施法 案 》 (Financial Instituti0ns
管 理公 司来实现 的。四大资产管理公 司的设立初衷便是 Reform,Recovery,and Enforcement Act),并 依 据 法
于 中小银行 与小微企业联系密切 ,并且我 国经济下 行的 中,风险隔离制度就不够完善 。银行 的劣后级不 良资产
压力 已经传导到 中小银行身上 ,部分地 区中小银行不 良 证券还需要银行来承担买 断义务 ,银行 的坏账仍然要银
资产 的风 险逐渐暴露 。面对错综复杂的金融难题 , 《十 行来承担 ,SPV并未起 到真正 的风险隔离作用 。
关键词:真实销 售;债权转让 ;X ̄SPV;资产证券化
一 、 我国商业银行不 良资产证券化存在 的困境 险 回避型投资者。但是 ,这样 的结构设计 ,却容易导致
根据银监局 的数据 ,截止 ̄1 ]2017年第 四季度我 国银 银行无法摆脱最低 信用等级的那部分不 良资产 。例如 ,
行业 整体 的不 良贷款余额 为17057亿元 。与此 同时 ,由 在招 商 银行 和萃 ABS与 中 国银行 中誉 ABS交易 的过 程
处 置不 良资 产 ,外 加资 产管理 公 司与 四大行都 是 国资 案设 立 了重组托 管公 司 ,允许其 采用 资产证 券化方 式
设 立 ,所 以其在 收购不 良资产 时 ,四大 资产管 理公 司 处置美 国联邦存款保险公 司所有 资不抵债 的储蓄贷款 。
采用 的是账 面价值 ,作 为收购价 。这也就导致在 “真实 同年 ,美 国国会成立 了重整信托公 司 (Resolution Trust

资产证券纯作为一种更为便莉酌新糙...

资产证券纯作为一种更为便莉酌新糙...

1翟S一嚣啪_——,—————————,——————_———,—__h———H—-_——_——一~一2002年第三季度一2003年第四季度信托产品发行数量、金额概览70605040删30巅20100图4-l2002年第三季度一2003年第四季度信托产品发行数量、金额概览资料来源:《中国信托业发展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6月,第43页上图数据显示,自2002年第三季度开始,信托产品的发行存在加速的态势,无论从发行的项目数还是融资的绝对额都存在显著的增长。

与2002年的同期数据相比,2003年第三季度产品发行数量同比增长481.1%,融资金额同比增长126.38%:2003年第四季度信托产品的发行数量同比增长205.26%,融资金额同比增长200.8%。

截至2003年12月31日,资金信托产品市场的总规模已达到280亿元。

信托市场的投融资功能初步显现,发展势头良好。

但是对于其他金融同业来说,信托市场才刚刚起步。

在融资总量、单一产品的平均筹资金额和融资期限方面,都与其它金融产品具有较大的差距。

2003年信托市场的融资总量为235亿元。

对比其他融资渠道,其中我国证券市场的融资总额就达到1357亿元。

月平均融资额为信托市场的5.8倍。

银行吸收存款达到3.7万亿元,月平均融资额是信托市场的数千倍1。

从单一信托产品的平均募集金额来看,2002年第三季度信托产品的平均融资额约为1.8亿元,而2003年第三季度信托产品的平均融资额已经下降0.7亿元(见图4-2)。

从融资期限开看,信托产品的融资期限主要集中在一年至三年期(见图4-3)。

2003年银行和证券融资总量的数据来源为中国人民银行于2004年2月26E].发布的(2003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一摸量一一规数一一资口旨|一融产一i+|∥∞加∞加∞伯。

磁图4-2:信托产品平均融资额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图4-l整理图4.3:信托产品期限分布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利用资产证券化化解我国商业银行不良抵押资产

利用资产证券化化解我国商业银行不良抵押资产

利用资产证券化化解我国商业银行不良抵押资产作者:姜竣文来源:《今日财富》2021年第13期随着新冠疫情的蔓延、企业经营受困,我国商业银行中积压了大量的不良抵押资产。

这大量不良抵押资产是否清除,事关我国银行业能否正常健康运行,我国资本市场与金融体系是否能够平稳向好发展。

利用海内外先进的资产证券化理论清除我国商业银行中积压的不良抵押资产,能够在清除不良抵押资产的同时,为银行提供新的融资手段和利润增长点,控制银行的信贷风险。

是一种创新性的融资清债手段。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抵押资产现状调查2020年新冠疫情的发生使得经济遭受了极大的冲击,也为银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

同时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也使得银行业的发展之路充满变数。

银行资产负债规模不断扩大,不良资产率快速增长,如果不能有效解决不良抵押资产问题,将会对我国金融体系稳定埋下隐患。

受疫情影响,全国银行业2020年上半年累计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0万亿元,同比下降9.4%;平均净资产利润率为0.83%,较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平均资本利润率为10.40%,较上年末下降0.60个百分点2019 年及 2020 年上半年,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不良抵押资产规模持续增加。

2019年末商业银行不良抵押资产总量为人民币 2.41 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人民币 0.39 万亿元,增幅19.2%,增速上升 0.45 個百分点;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经营受困,商业银行不良抵押资产总量为人民币 2.74 万亿元,较 2019 年末增加人民币 0.33 万亿元。

商业银行整体平均不良抵押资产率为1.94%,与 2019 年末相比,上升了 0.08%。

其中民营银行,上升 0.31 个百分点,不良抵押资产率达到 1.31%。

大型商业银行不良抵押资产率上升幅度在 0.02% 至 0.07% 之间。

二、不良抵押资产的积压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危害(一)影响银行的资金周转。

《不良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研究》

《不良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研究》

《不良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研究》一、引言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不良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es, ABS)已成为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资产的重要手段。

不良资产证券化不仅能够优化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还能有效转移和分散风险。

然而,这一过程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究竟有何影响,是否会带来新的风险点,是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不良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以期为商业银行在实践操作中提供理论支持。

二、文献综述在过去的研究中,学者们普遍认为不良资产证券化能够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

一方面,通过将不良资产转化为可在市场上交易的证券,商业银行能够快速回收资金,减轻资本压力;另一方面,证券化过程能够将风险分散到更多的投资者,降低单个银行承担的风险。

然而,也有学者指出,不良资产证券化可能加剧信息不对称问题,引发新的风险点。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梳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和风险传导机制;其次,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收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数据,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揭示不良资产证券化与商业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

四、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与风险传导机制不良资产证券化是指将银行的不良资产(如贷款、抵押品等)打包成证券,并在市场上出售的过程。

这一过程能够优化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减轻资本压力,同时将风险分散到更多的投资者。

然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问题,这些风险可能会传导至整个金融体系。

五、实证研究本研究以我国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收集了近五年来的不良资产证券化数据。

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1. 不良资产证券化能够有效降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优化资产负债表。

2. 然而,随着不良资产证券化规模的扩大,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也呈现出上升趋势。

这表明,虽然不良资产证券化能够转移部分风险,但同时也可能带来新的风险点。

《不良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研究》

《不良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研究》

《不良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研究》一、引言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深化,不良资产证券化(Non-performing Loan Securitization,简称NPLs Securitization)逐渐成为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资产的重要手段。

这一过程不仅优化了银行的资产结构,同时也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风险。

本文将深入研究不良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旨在揭示其潜在风险和机会,并为银行风险管理者提供参考建议。

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概念与流程不良资产证券化是指将银行的不良贷款(NPLs)通过特殊目的机构(SPV)进行组合、评级、定价和发行证券的过程。

这一过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资产池构建、信用评级、证券发行和后续管理。

通过这一过程,银行可以有效地转移和分散不良资产的风险,提高资本充足率,优化资产负债表。

三、不良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一)积极影响1. 优化资产结构:通过不良资产证券化,银行可以有效地将不良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中移除,从而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本充足率。

2. 降低信用风险:通过将不良资产打包成证券并出售给投资者,银行可以有效地分散和转移信用风险。

(二)消极影响1. 市场风险:如果证券发行不当或市场环境恶化,可能会导致投资者信心下降,影响证券价格和流动性,给银行带来市场风险。

2. 操作风险:如果银行在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存在操作不当或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可能会引发操作风险,损害银行的声誉。

四、实证研究与分析本部分将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不良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具体影响。

我们将选取一定数量的商业银行作为样本,分析其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规模、结构、风险特征等数据,探讨其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

同时,我们还将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五、结论与建议根据本文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不良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风险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

《2024年不良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范文

《2024年不良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范文

《不良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篇一一、引言不良资产是商业银行在运营过程中形成的逾期贷款、坏账等无法正常回收的资产。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不良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es,ABS)作为一种新型的资产处置方式,逐渐成为商业银行优化资产结构、提高经营绩效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研究不良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其背后的作用机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商业银行更好地运用不良资产证券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文献综述过去的研究表明,不良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具有积极的影响。

一方面,通过将不良资产转化为可流通的证券,商业银行可以快速回收资金,优化资产结构,降低不良贷款率;另一方面,证券化过程能够分散风险,提高银行的抗风险能力。

此外,证券化还能改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提高其资本充足率,为银行提供更多的业务发展空间。

三、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作用机制不良资产证券化是指将银行的不良贷款组合成资产池,通过结构性重组、信用增级等手段,将资产池转化为可流通的证券并在市场上发行。

这一过程涉及多个参与方,包括原始权益人(即商业银行)、特殊目的机构(SPV)、投资者等。

其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优化资产结构:通过将不良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可以快速回收资金,降低不良贷款率,优化资产结构。

2. 风险分散:证券化过程通过将资产池分散为多个证券,使风险在多个投资者之间分散,降低银行的风险暴露。

3. 改善资产负债表:证券化过程可以改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提高资本充足率,为银行提供更多的业务发展空间。

四、不良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根据实际数据和研究分析,不良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产生了显著影响。

1. 提高回收率:通过将不良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可以快速回收资金,提高资产回收率。

这有助于银行降低不良贷款率,优化资产结构。

2. 增强抗风险能力:证券化过程能够分散风险,降低银行的风险暴露。

关于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三个问题

关于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三个问题

关于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三个问题不良资产证券化已成为业界多数人士的共识,但其实施过程仍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难点分析1.特设机构缺位。

SPV在资产证券化运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整个证券化运作流程都是围绕着SPV这一核心机构来展开的。

设立SPV的目的就在于最大限度地降低发起人的破产风险对资产证券化的影响,即要实现发起人对证券化资产的“真实销售”以及证券化资产与发起人的“破产隔离”。

然而国内目前尚没有一家具有SPV功能的机构,在现行的法律框架下设立SPV也还存在一些障碍。

2.不良资产产权不清。

目前我国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尚未完成,商业银行将不良资产剥离给AMC,AMC对于企业的债权依然属于金融债权。

在不少企业刻意逃废金融债务、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的状况下,SPV不可能做到真正地买断AMC的不良资产,实现“真实出售”。

3.难以组建合规的资产池。

我国目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不良贷款大多数属于信用贷款,没有任何抵押品和担保品,难以保证在未来能够产生一定的现金流,组建合规的资产池很困难。

4.缺乏权威的信用评级机构。

信用评级在资产证券化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信用评级不仅能够提供市场信息,增加交易的透明度,也能够增强投资者的信心,这将关系到资产支持证券能否为广大投资者所接受以及资产证券化能否顺利运作。

然而,我国目前缺乏被市场投资者普遍认可的信用评级机构,评估机构运作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情况,如资信评估机构独立性不强。

5.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资产证券化是一项交易结构复杂、参与主体众多的系统工程,势必需要依靠一系列完善的法规体系来规范其运作。

如SPV的特殊法律地位、发起人向SPV“真实销售”资产的标准等都需要以法律的形式予以确立。

然而现行的法律法规并未对其做出规定。

可以说,目前资产证券化仍处在一个“法律真空”的尴尬境地。

6.缺乏证券化的税收优惠政策。

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政府对于资产证券化业务应当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

浅析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需求与实践

浅析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需求与实践

浅析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需求与实践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是指银行通过发行证券等方式,将不良资产转移给特定的投资者,以期获得资金清偿,从而缓解不良资产对银行业经营的影响。

一、缓解不良资产压力。

随着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的上升,银行资本极度紧张,大量资
金受到束缚。

银行通过不良资产证券化,能够快速获得清偿资金,并减少资本损失。

二、优化银行业务结构。

通过不良资产证券化,银行可以将不良资产快速地转移出去,解除了资本寒冬的压力,同时也有助于优化银行的业务结构,提高资金运用效率。

三、满足投资者需求。

不良资产证券化能够通过银行产品的创新,满足投资者的不同
需求,让他们投资于高风险、高回报的产品,并减少风险。

实现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法制环境。

需要出台一系列法规和制度,加强对证券化产品的规范和监管,
确保其在法律、风险和信用等方面的合规运作。

二、加强政策引导。

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加强
市场对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三、强化风险管理。

银行需要对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可行性研究、合规性审查、
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确保产品的合规性和风险控制。

四、提高产品的质量。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需要具有可持续性、可转让性、流动性、透明度等特点,以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总之,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对于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需要政府、银行和投资者共同努力,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市场机制和监管体系,以确保不良资产证券化
的规范和有效运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证券报/2015年/6月/5日/第A05版机构天下注册制后首只汽车贷款ABS发行不良资产“入池”谨慎资产证券化乍暖还寒本报实习记者周文静6月5日,融腾2015-1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将于通过簿记建档发行,这也是注册制后首只汽车贷款资产证券化产品(ABS)。

在注册制实施后,央行近日推出注册总额640亿元的资产证券化额度。

此次获准注册的基础资产类型均为金融机构发放的汽车消费信贷资产,其中招商银行独揽300亿元,上汽通用和福特两家汽车金融公司各120亿元。

今年4月,央行取消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监管审批;5月国务院批准5000亿元的发行额度。

业内人士表示,注册制的落地实施和发行额度的扩充体现盘活存量信贷资产的战略,市场亦普遍看好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

然而一季度数据显示,信贷支持证券的发行并未出现井喷。

2015年一季度,银监系统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共发行17期,发行规模507.87亿元,远远低于市场预期。

“大行不太缺资金,也不太愿意出售优质资产,而中小银行在追求政绩、形象品牌和市场效益的情况下纷纷想争得当地资产证券化的‘头啖汤’,现在地方城商行和农商行是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主要发行主体。

另外一季度发行规模小还受注册制推行的时间短尚未常态化,相关规则还不明晰的影响。

”某评级机构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在基础资产方面,汽车消费信贷在未来还有很大的空间,会成为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中的重要部分。

汽车金融“走量”动力足大额汽车信贷资产证券化“落地”继去年底银监会推出备案制后,央行于今年4月正式推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注册制。

经过近两个月时间的准备,央行注册制在5月28日开闸放行。

首批注册总额640亿元,由四家金融机构包揽,其中招商银行独揽300亿元。

6月5日发行的融腾2015-1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起机构为通用汽车金融,本期产品规模为40亿元,是历来汽车金融产品中规模最大的,也是注册制后首只汽车贷款ABS。

“在国内除了按揭抵押,此前银行资产证券化的产品主要是对公贷款业务,而入池的个人信贷资产比较少。

当前由于整体经济增速下行,优质贷款项目也在缩减,尤其是对公贷款,银行没有动力将其打包出售,同时对公贷款的利率较高,无疑也降低了银行发行产品的动力。

而汽车消费信贷属于个人借贷资产,证券化意味着金融机构在尝试推动个人信贷资产的证券化。

”某商业银行内部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

深圳某商业银行信贷经理表示,经济环境不好,不良率在攀升,对于企业经营贷款的发放银行已经非常严格和谨慎,其所在银行的企业贷款亦有所收缩。

此次获准发行的基础资产类型均为汽车消费信贷资产。

招商银行表示,央行对此有着多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汽车消费信贷资产风险分散性好,业务模式清晰,同质性高,通过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能够使投资者全面清晰了解风险状况,即使在美国次贷危机中,汽车消费信贷ABS 的表现仍然最为稳健;另一方面,汽车消费仍然是我国消费产出的主力之一,鼓励汽车消费信贷符合国家支持消费金融发展的政策导向。

“这次央行批准的汽车贷款证券化额度是比较大的,此前汽车公司和银行也有在做这类业务,但额度都比较小,去年为数不多的业务额度大概在10亿元左右。

银行作为发行主体贷中后都有健全的管理,资产分散;汽车公司作为发行主体,能够实现低成本的融资。

汽车消费信贷在国内未来还有很大的空间,会成为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中的重要部分。

”上述评级机构人士说,加上车贷的资产证券化利润空间大,一般车贷利率在10%以上,而证券化产品给到投资者的利率在5%左右。

独立财经人士谢忆年认为,相比于按揭二三十年的期限,三至五年期限的汽车消费贷款具备风险分散性好、整体风险低,能够更好的控制和回收。

相较于其他基础资产,现在国内金融机构的汽车消费模式比较完善,适合证券化。

同时,市场空间巨大,国内汽车消费金融发展迅速,未来保有量有望达到5000万。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亦表示,相对于房屋按揭,个人汽车消费信贷更适合资产证券化,同时,汽车消费贷利率高于按揭的利率,银行对扩大汽车消费贷的动力也更大。

汽车金融公司参与资产证券化的动力也很强,近期除通用\福特外,宝马和丰田也各自提交发行注册报告。

一方面,汽车金融公司的融资渠道不比银行,ABS是低成本的融资渠道。

而另一方面,汽车金融公司与银行不同,虽节约资本金的动机相对较弱,但这类公司往往承担辅助汽车销售的工作,因而通过发行ABS“走量”的动机比银行更强。

中小行蜂拥而入三季度有望“爆发”“我们做了不少的项目,但由于注册制的刚推行,部分业务的信披指引出来了,但部分的还没有出来,具体操作流程会影响业务进展。

同时信息披露的要求更加严格,要求披露的细节和数据要非常详细,好多项目都被央行打回来了,要求补充数据,”上述评级机构的人士透露,自去年11月银监会公告对资产证券化采取备案制后,市场普遍对2015年的发行有很高的期待。

然而一季度的数据显示,信贷支持证券的发行并未出现井喷。

2015年一季度,银监会主管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共发行17期,发行规模507.87亿元。

该人士表示,随着注册制相关操作细则的完善,堆积在途中的业务及新增的业务在三季度将会出现“井喷”,5000亿元的额度应该会达到。

从发起人构成来看,一季度城商行、农商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发起的期数较多,汇丰、渣打、华商三家外资银行也开始进入国内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但是发行规模普遍较小,大多集中在10亿至30亿元之间。

一季度除工行外,其他大行均未发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

“鼓励资产证券化,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就不仅仅是业务,地方性银行对资产证券化非常热情。

大行不太缺资金,也不太愿意出售优质资产,而中小银行在追求政绩、形象品牌和市场效益的情况下纷纷想争得当地资产证券化的‘头啖汤’,现在地方城商行和农商行是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主要发行主体。

”业内人士说。

“央行要求打包入池的是优质资源,而现在经济环境不好,企业经营困难,银行投放贷款不足,优质项目也不容易找。

同时,资产证券化产品只在银行间交易,能够带来的收益比较低,很多银行缺乏动力。

”上述银行人士表示。

对于大行并未积极参与其中,郭田勇认为,国有大行的存款较为充裕,加上一季度央行的定向投放使大行的存贷比、流动性等方面的压力没那么大,减少其资产证券化的需求。

另外,年初地方债置换政策,一定程度上转移了原来可用于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

招商证券认为,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成本居高不下,导致产品的发行利差很小,目前优先级证券发行成本仍在5%左右,而大行转出的均为优质信贷资产,加权平均贷款利率仅在6%左右,考虑到需要支付评级、信托、会计师、律师等中介机构的费用,在整体只有1%利差的情况下,大行从证券化中很难获利,甚至还会亏钱,而中小银行信贷资产池的加权利率普遍在7%以上,证券化的积极性更高。

此外,信贷资产的流转,既可以是存量资产,也可以是增量资产,大行通过理财、资管通道,以及最近很热的产业基金等方式,均能实现新增信贷资产的表外化,各类影子银行的存在,部分替代了标准的资产证券化业务。

但中小银行开拓资产证券化业务并非一路坦途。

受制于存贷比等因素而对资产证券化内有动力的中小银行,在项目储备和发行难度均大于大型银行。

中金公司表示,从构建资产池的过程来看,中小银行资产池选择范围有限,考虑到目标评级、出表效果,构建基础资产池难度大;同时中小银行在监管沟通、项目推进、产品需求等难度高于大型银行,因而产品发行周期更长;另外中小银行项目规模普遍较小。

银行谨慎不良入池尚需时间银监会数据显示,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9825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399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39%,较上季末上升0.15个百分点。

面对不良贷款的攀升,不少银行都对不良贷款证券化兴趣浓厚,尤其是对传统行业的贷款。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开展不良贷款的资产证券化,能够拓宽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的渠道,加快不良贷款处置速度,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质量。

此前,商业银行通常会把不良贷款打包处理给资产管理公司,未来随着资产证券化市场透明度更高、流程更规范,商业银行会乐于在这个市场上处理不良资产。

在市场化条件下,证券化是处置不良资产的有效途径之一。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认为,一方面监管上对于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风险仍然存在疑虑,另一方面在信息披露还并不充分的当下,不良资产的证券化产品对于不少投资者还难以接受(即便是有着充分信用支持的优先A档),尤其是风险控制比较严格的机构。

“在信息披露并不完善和透明的情况下,当前买卖双方在信息上不对称。

而投资者的投资能力、风险承担能力以及投资理念还没有达到的情况下,将不良资产进行资产证券化的路还比较远。

”上述银行从业人士认为。

连平表示,信披制度的完善和落实是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石。

其信披内容至少应包括参与机构、交易条款、历史数据以及基础资产筛选标准等方面的信息。

而同时诸如道德风险、基础资产风险、隔离风险、虚假转移风险等一些潜在风险应早防范。

此外,资产证券化发行的流程应该进一步便利、简化,同时不断增加市场参与主体。

除了商业银行,应该鼓励资产管理公司等非银金融机构参与进来,如此市场需求也能更加多元化,从而降低发行成本。

引进外资机构和资金参与,有助于提高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交易水平和风险管理水平。

“对于不良资产的入池,我们在做业务与银行的交流中发现,银行还是非常谨慎的。

”上述评级机构人士告诉记者,在审批制下,资产的入池与否事实上是由监管部门在把控着,在这种环境下,不可能将不良资产放入其中。

现在随着注册制的推行,核心转在信息披露上,在资产入池上将慢慢交由市场,不良资产的入池是可期待的。

不过,目前资产证券化对于很多银行来说尚属新业务,出于在市场上的声誉考虑,银行自己也不会轻易将不良资产放入其中,所以不良资产是否入池仍需要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