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外渗的护理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外渗后的处理
1.立即停药:用空注射器回抽针头及血管内药液后拔针 ,压迫穿刺处3—5min,抬高患肢减轻肿胀和疼痛。 2.早期局部冷湿敷 使血管收缩,减少药物吸收,使 损伤部位局限。常用于20%甘露醇,5%碳酸氢钠等 渗液的早期。具体方法:取适量硫酸镁+无菌蒸馏水 配制成25%的液体浸湿无菌纱布,贴于患儿药液外渗 处,保持纱布湿润,及时续敷硫酸镁。硫酸镁可阻滞 神经的电生理传导,使周围微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 扩张,减轻水肿和炎症反应。如果无菌纱布已蒸发干 燥,局部肿胀已消退,应及时取下,以免干燥后析出 结晶颗粒的纱布摩擦皮肤,造成局部破损。
液体外渗的护理
新生儿科:顾金歌
原因
1、自身因素:(新生血管细,缺乏皮 下组织保护,疾病状态下组织器官 有效灌注不足,导致血管通透性增 加)
2、药物因素:(常用药物偏酸或 偏碱,渗透压较高。)
3、机械因素:套管针的材质,血 管选择不当,技术不熟练反复穿 刺。
4。其他:药物的浓度,液体中的微粒,液体温度过低输 注时间过长,速度过快,患儿活动或固定不牢等
1.非药物处理:药物外渗48小时内抬高患肢,促进 外渗药物的吸收。
2.冷湿敷: 可使局部血管收缩 ,减轻局部水肿和 药物的扩散,减轻局部组织的损伤。一般不超过 15—20分钟,间断冷湿敷。
3.热敷:局部热敷可以加快外渗药物的吸收和分散 ,减轻外渗所致的皮肤伤害。
针对性处理
1.血管刺激性药物:如葡萄糖酸钙、氯化钙、氯化钾 等、可用50%的硫酸镁湿敷3—4次|天(硫酸镁只能 用于因血管通透性高引起的外渗)或0.5%的利多卡 因封闭。
3.热敷 一般性药物外渗出现的肿胀,可用湿热 敷,采用25%或33%硫酸镁湿敷+红外线灯照射 ,热敷可改善早期缺血情况,但外渗局部已发生 严重缺血时禁用湿热敷。另外,硫酸镁湿热敷只 能用于血管通透性高而引起的外渗,对高渗性药 物引起的外渗,可加重组织脱水。
4.保暖 新生儿出现输液外渗后,肢体会变得湿 冷,局部血液循环减慢,血液回流受阻,局部皮 肤缺血缺氧,长时间会造成皮下组织缺血坏死。 应将患儿置于辐射抢救台或暖箱内,充分暴露肢 体,抬高患肢,保持患儿局部皮肤温度,促进肿 胀的吸收。
如何判断是否外渗:首先观察注射部位有无肿胀,红 肿,硬结。对肥胖患者用手适中按压注射部位,如 外渗时有凹陷或张力无弹性;暴露的血管可观察血 管的硬度走向有无条索状的红线。回抽针管有无回 血时,针头保持水平位。
液体外渗的表现
1.一般表现:外渗皮肤局部表现为肿胀,颜色苍白或红肿 ,以静脉血管周边为主。头皮静脉输液外渗一般局部 鼓起肿块,易早期发现;四肢静脉呈弥散性肿胀,外 渗面积以针尖为中心向四周均匀扩散,不易觉察。
5.玻璃酸酶的应用 玻璃酸酶的主要作用是水解 透明质酸,为组织基质中具有限制水分及其他细 胞外物质扩散的作用的成分,可促使皮下输液或
局部积贮的渗出液或血液加快扩散而利于吸收 。应在液体外渗后1h内使用,越早应用效果越 好。方法:将玻璃酸酶稀释至15u/ml,在拔针前 ,将针头退出皮下,将1ml的玻璃酸酶经穿刺针 推入皮下组织,必须注意玻璃酸酶不能注入静 脉,注入静脉不能起作用。也可做皮下封闭注 射。方法:以注射器抽1ml玻璃酸酶,在渗出部 位周围按顺时针12点、3点、6点、9点封闭,进 针角度以15~20度为宜,使液体渗出处明显突出 皮肤。
液体外渗的预防
1.经常巡视,早发现,早期停止输液,早期处理。 2.选择合适的输注通道,选择合适的血管,避免在周围静脉
输注高浓度、高渗透压的药物。 3.妥善固定留置针,适当约束. 4.做好血管防护: 特殊药物:推注葡萄糖酸钙时应建立一条新
的静脉通道,避免选择已穿刺过的静脉。静脉推注钙剂时 要求均匀缓慢,推注时应勤抽回血,确定针在血管里。渗 透压较高的药物选择较粗的静脉给药,避免小静脉输注。
6.严重的静脉外渗 局部皮肤红肿水疱、甚至出 现发黑坏死,可用浸润烧伤膏外涂。浸润烧伤 膏的主要成分为黄芩、黄柏、黄连,具有清热 解毒、消炎止痛、燥湿生肌的作用。
★问题1: 如何判断液体是否外渗?源自文库★问题2: 液体外渗的预防?
Thanks Everyone !
2.抗生素外渗表现:抗生素一般为高分子物质的化学药品 ,静脉使用时浓度过大造成针尖周围呈血型苍白,局 部皮肤出血如果缺血时间过长,会造成组织呈青色、 紫色、甚至发黑坏死。
3.营养物质外渗表现:蛋白血制品及静脉营养制剂均为渗 透压较高药物,一旦外渗引起肿胀,严重者血管红肿 甚至变黑坏死。短时间内不易恢复。
2.高渗性药物:如50%葡萄糖、甘露醇、碳酸氢钠等 ,立即停止给药,给予冷敷,使血管收缩减少药物 吸收;1%利多卡因2ml+生理盐水2—5ml局部封闭
3.小范围外渗:对组织刺激小,容易吸收的,如普通 的溶液,辅助治疗的药液,可以湿热敷,或用95% 酒精、50%硫酸镁,间断湿敷,一般肿胀很快消退
4.大范围外渗:如在四肢,局部制动,抬高患肢, 50%的硫酸镁或95%酒精持续湿敷,配合理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