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桂花雨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桂花雨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桂花雨一、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了解桂花的生长环境、特点和用途。

3.知道水的变化状态和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水的形态。

4.能够模仿创作出四句古诗。

二、教学准备1.课文资料:苏教版四年级语文课本第一册第26课《桂花雨》(P56-59)。

2.课件资料:动态PPT、图片、声音和视频等。

3.教学工具: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4.教具、实物:树叶、水、模型、图表等。

三、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5分钟)(课件播放桂花图画、雨天声音和PPT文字)老师由引导学生回忆“春赏桃花”的课程,再次让学生对春天的自然现象有初步的认识。

引出“桂花”和“桂花雨”的概念,激发学生对于桂花故事的好奇心。

在引导下激活、探究学生对于秋天的印象、细节和感受,让学生流畅地运用“秋”这个词。

2.了解故事情节(10分钟)(老师讲解水的形态,雨水和桂花)学生读课文,通过多媒体辅助展示来感性认识故事场景、人物形象和情感表现,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桂花雨”带给大家的美好体验与感受。

3.观察自然现象(15分钟)(展示图片PPT,树叶和水等实物)老师引导学生观察环境,了解不同的天气条件和地点中,雨水的表现形态和在生态系统中的变化情况。

4.聆听声音写四句古诗(15分钟)(播放彩蝶音乐,展示古诗)老师播放彩蝶音乐,鼓励学生借助自然风光和自己的感悟,模仿古诗的创作方法,创作出四句简单古诗,表现出秋天的美好和感受。

5.完成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结束课程)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安排不同难度的作业,重点关注课文的文字和常识知识,并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激励。

四、教学反思和改进通过这节课的上课实践和总结,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1.在听、说、读、写教学中,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敏感性和对环境的尊重。

2.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让课堂更加生动。

3.建立良好的互动平台,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培养团队协作和个性发展。

《桂花雨》优秀的教学设计(优秀4篇)

《桂花雨》优秀的教学设计(优秀4篇)

《桂花雨》优秀的教学设计(优秀4篇)《桂花雨》教学设计篇一潜心会文本——走进《桂花雨》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68作者:孙萍一、解读文本的重要性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教师、学生运用自我期待同文本撞击的过程。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文本是一个重要的对话者。

所谓文本,它是教学的凭借,是作者思想和体验的载体,它用语言文字组成了多姿多彩、精彩纷呈的世界。

我们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走近它,与角色交谈,与作者交流。

因此,研读文本,在文本中寻找有效的资源,并在课堂上有效解读和利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错误的解读提起走进文本,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文本解读,或者说是教材理解。

我记得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说过这样的教育感言:我备课,决不先看参考书,自己备好了,可以参考一下,每一课都要经历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

独立思考的过程又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自认为有几年教学经验的我,曾经是这样理解和实践的:把课文内容熟悉;然后翻阅参考书、教案;查阅这篇课文内容的相关内容,如作者简介、时代背景之类的;最后,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做出计划。

这样解读文本时,没有考虑到学生解读障碍,甚至连自己解读时遇到的问题,都是照搬参考书解决的;教学时怀疑学生的能力,搬用专家的意见方便。

正因为课前对文本解读态度上的不够注视,方法不得当,所以感觉自己的课堂教学止步不前。

再看看身边一些课堂上,很多老师也存在以下问题:把文本精品肢解,大多只讲一下背景,分析一下词句,理一下段落,归纳一下主旨,品品写作特点,把语文课上成写作课;或者上成了有关领域的学术课、知识课、信息课:或者仅把文本当作思维的触发点,大搞创新、发散思维;或者片面强调人文性,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

我想其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把握语文工具性、人文性的性质。

以上做法,无论偏向工具性,或者偏向人文性,听说读写能力难免都会落空,创新恐怕也只是纸上谈兵。

只有我们超越文本,开放文本,缩短文本与学生原有知识、生活经验的距离,才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把握文本,逼近文本的真义。

最新《桂花雨》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品)

最新《桂花雨》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品)

《桂花雨》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3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一小罐子桂花课堂精彩评语若干教学步骤:一复习导入1昨天我们学习了课文——齐读课题,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板书:摇桂花收桂花2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第一二自然段,了解了作者十分地喜爱桂花以及作者由桂花的原因。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二自然段,再来体会一下作者对桂花香的喜爱。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体会“摇花乐”过渡:是呀!这么芳香馥郁的桂花要是被风雨吹打下来实在是太可惜了,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怎么摇桂花的?她的心情怎样?1教师配乐朗读第三自然段,同时课件出示桂花图2同学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把你读懂了的句子用笔画出来3句子一:讨论交流学生自己读懂的句子一句子一:“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摇不下来的。

A:你读懂了哪些句子?(摇桂花前,作者的心情很急切)学生自己说说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心情的急切?理解:老是缠着问什么?怎么问?急切么?我们来看这句话,它的结尾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疑问句用感叹号,是不是作者用错了?那应该用一种怎样的语气、语调?谁来试着问一问?感到急切了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句,读出急切之情。

B:母亲怎么说的?大家轻声读一读母亲的话,揣摩一下这句话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有点烦又有点耐心)母亲怎么会有点烦,但又很耐心的呢?小组自由练读扮演母亲和我的对话,再抽小组赛读想想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心情如何呢?(无可奈何,更加急切)C:“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看到桂花成熟时,想摇的心情自然迫切。

那母亲对“摇桂花”的心情又会是怎样呢?你还读懂了什么句子?理解:赶紧吩咐(也是急切的,时时关注着天气变化,怕风雨吹打下来桂花)那这一句应该怎么读?(语速要快,读出急切之情)你来读这句子,读出急切之情。

《桂花雨》优秀教案(通用14篇)

《桂花雨》优秀教案(通用14篇)

《桂花雨》优秀教案《桂花雨》优秀教案(通用14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桂花雨》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桂花雨》优秀教案篇1一、读题设疑,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同学们,傲雪而立的梅花寄托着外祖父对祖国的无尽思念,香气迷人的桂花又让“我”想起了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欣赏美丽的桂花雨。

(板题、读题)读了课题,你心中有什么疑问,请大胆地提出来。

2、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寻找答案吧,自学课文:(出示自学提纲。

)⑴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⑵划出不理解的字词用学过的方法理解。

⑶“桂花雨”是什么意思?二、检查自学,汇报交流1、解决学生提出的生字疑难。

2、指名逐段读文,正音。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的是作者深情地回忆起童年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

)4、“桂花雨”是什么意思?(“桂花雨”是指很多桂花一齐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引导学生引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三、自读课文,读出精彩1、找出描写“我”小时侯摇桂花的部分,并开展学习:第2~6自然段:⑴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2~6自然段,和同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⑵进行朗读指导:指名学生读一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师:你听出了什么味道?还有想读出自己不同感受的吗?(让学生充分参与)⑶第二自然段写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同时也写了桂花树的特点:样子笨、花形小、味道香。

这一段中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可引导学生说出一、两种花名来补充。

⑷第三自然段写了桂花开时,正好是台风季节,母亲总是担心台风来破坏桂花。

同时,还交代了桂花收回来是为了送给邻居做糕点。

⑸第四自然段写了桂花的香以及应当“摇”的原因:学习时让学生闭眼想象桂花的香。

⑹第五自然段写出作者对“摇桂花”的热爱:引导学生找出能体现这一点的词句:是件大事、总是问、乐了、使劲。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四上 第12课《桂花雨》(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四上 第12课《桂花雨》(教案)
6.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几段。
(四)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读第5、6段,师生评价。
2.“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再次点明了主旨,使全文充盈着桂花的香味。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作者对故乡和童年时代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桂花雨的难忘之情。)
4.重点句子赏析。
句子一:“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2)“大事”说明了什么?“我”的心情如何?(“大事”说明摇桂花这件事在我心中地位十分重要。从“老是、缠”这两个词中,可以读出“我”盼望摇桂花的急切心情。)
句子二:“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第三部分(第5、6段):写母亲爱家乡的金桂,“我”爱家乡的桂花雨。பைடு நூலகம்
(二)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一段,师生评价。
2.作者喜欢桂花,是因为它的(香气味儿)迷人。
3.作者在描写桂花树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突出了什么?(把桂花树和梅花树进行对比,是为了突出桂花美的不是外表,而是它迷人的香气。)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最”字要重读,读出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自读预习。
学生以多种方式读、理解字词。
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次大意。
(五)总结拓展
1.小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乡的情绪时时萦绕在游子的心头。从“摇花乐、桂花雨”那优美的情景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2.拓展延伸:童年的一些人和事,总能占据我们心灵的某个角落,让我们久久难以忘怀。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2桂花雨》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2桂花雨》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2桂花雨》教案第一篇: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2桂花雨》教案12.桂花雨教学目标:1.自学课文中的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

分清文章的主次,能说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从人物言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感知内容理清层次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质疑:1.导语: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的回忆。

同学们,回忆过去经历过的美好的事情是一种享受,充满乐趣。

你会回忆过去经历过的有趣的事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饱含着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

课文的题目是《桂花雨》(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

3.教师: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理清层次1、在学习这篇作品之前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但要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注意对照生字表,读准生字的读音。

2、老师巡视纠正个别读音。

3、谈话:课文分别写了哪些内容,主要写了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轻声自读课文。

4、进一步自学,出示自学要求:①默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生词的意思。

②围绕着“桂花”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尝试用小标题概括。

③画出不理解的词句,标出问题。

有答案了吗?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选一个代表来说说。

5、自学交流。

(l)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3)说说课文围绕“桂花”主要写了哪几件事?(4)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

6、快速读课文,根据小标题给课文分段。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课文教学过程:一、细读课文,探究解疑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读了这一段你对桂花都有了什么了解?2、再读课文,思考:“我”为什么喜欢桂花?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我”喜欢桂花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桂花雨》语文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桂花雨》语文教案

经常
混合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联系上下文读懂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3)多读读长句和难懂的句子。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
左 右
(2)指名读生字词,教师正音。
三、多元导悟,合作解疑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桂花雨》语文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桂花雨》语文教案
引导学生从自身经历中获取感受,在交流互动中体会课文内容,深入理解 桂花香 在 我 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象。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进行习作的习惯。
课前准备
相关课件、挂图、录音、小黑板
1.齐读生字及带生字的词语。
2.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3.分节读课文,教师指导读好课文内容,指导读好长句和难句。
4.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课文分别写了些什幺内容?
(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幺事?
5.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课文分三部分:一(1 段)写 我 喜欢桂花的原因。
二(2 4 段)写童年 摇桂花 。
三(5 6 段)写 我 爱童年的桂花雨。
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
1.出示生字,指名说说是怎幺记住的。
左右 新鲜 谢谢 尤其 吩咐 帮助
拣起 糕饼 都是 仔细 沉浸 姿态
2.写写生字。
3.写反义词。
笨拙
完整
沉浸
新鲜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
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好的回忆,回忆往事是一种享受,你平时是不 是也会回忆自己美好的往事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回忆童年往事的文 章。
齐读课文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教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教案

桂花雨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分清文章的主次,能说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继续培养学生分清文章主次的能力,理解课文内容,另一方面是激发学生对自己的童年生活、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从摇桂花,收桂花中去感受快乐,从而领会作者怀念之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孩子们,在你们童年生活中有没有什么特别难忘的人或事呢?能说来大家听听吗?(学生交流少许时间)教师点名回答。

二、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主阅读探究。

请你将问题用序号表示出来,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注意停顿,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三、学生小声读课文思考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分别写了哪些内容,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把自己思考的结果与小组的同学交流,听听小组同学的意见,如果意见不相同,互相讨论讨论。

五、学习本课的生字词,教师指导学生书写。

第二课时一、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哪些地方看出童年很有趣?二、学生自由读:多读几遍课文,再画出有关描写摇花乐的句子,然后一边读一边结合课文插图想象摇花乐的情景,和作者分享童年的欢乐。

教师配上音乐。

三、抽学生读自己勾的句子,问:你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儿体会到的?(还不……期待着摇桂花)(使劲摇……快乐的心情)(大喊……好香说明高兴万分)从父母亲的动作可以看出作者对摇桂花印象十分深刻。

尽量多抽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四、你能用你优美的嗓音把作者这种快乐,欢欣读出来吗?齐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桂子花开,香飘十里。

而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可仿照这个句式,让学生说说,以便他们对母亲的话有更具体的感受,如,这里的环境真好,母亲会怎么说?这里的生活真舒适,母亲会怎么说?……从而体会到母亲表达的是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

五、指导.朗读。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教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教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意义,熟记课文。

2.感受桂花雨的美妙与魅力。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词语,并在阅读中运用。

2.培养学生说、读、写的能力。

3.帮助学生形成语文学习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1.理解作文的描写手法。

2.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反复阅读课文,准备电脑多媒体教学资料,准备课外阅读材料,准备学生的评价标准。

2. 学生:带好学习用品,熟读桂花雨。

五、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桂花雨的图片或视频,诱发学生谈论。

(2)再次读一遍故事,讲述故事的背景和情节。

(3)让学生谈论他们对课文的感受和想法。

2.讲解(1)理解生字生词解释故事中出现的单词、词组和句子。

(2)课文朗读让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朗读一遍课文,尽可能的准确地强化记忆。

然后,抽象出课文的几个重要部分,并点名让学生朗读。

这样可以使学生逐渐理解课文,并更好地背诵。

(3)理解小说的描写方法介绍桂花雨作文描写的方法,进行细致的分析,比如,水晶屋中营造深夜的氛围、一滴一滴的露水落在窗户上、小蚂蚁在树上爬行的声音,将学生带入故事情景中。

(4)改写与创作然后,讲到写作技巧的使用。

很容易想到的改写方式是:把桂花雨变成桃花雨、菊花雨、梅花雨等等。

这样口感鲜美的美好与浪漫的气息更新鲜,贴近自己的风格和兴趣爱好。

创作方式则可以采取实物描述的简介方式。

比如,选一件自己的物品,如家里的一个角落或化妆品香水等,描写其中的优美、浪漫和细腻点,以清晰、有感觉的方式表达出来。

3.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阅读让学生分成小组,按照小组分工,互帮互助地朗读课文。

震撼、雄伟、柔和、优雅,学生们用声音演绎出桂花雨的神奇与美好。

(2)简单共读教师请学生整齐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出示一段课文,让学生简单地跟着教师读一遍。

(3)自读一遍让学生自己默读一遍课文,并在心中发出声音,尽可能显著地展现自己情感的抒发。

四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教案《桂花雨》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文中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绪和对故乡生活美好的回忆。

以下是店铺所整理的关桂花雨的教案,一起来看看吧!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教案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学习重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明白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学习过程:一、明确学习目标、重点。

二、布置预习任务1、读第一遍课文,达到读准字音。

2、读准下列生词的音。

笨笨拙拙撮桂花檀香桂花卤左右新鲜感谢尤其帮忙吩咐挑拣糕饼都是仔细即时姿态沉浸3、读第二遍课文,达到读通句子。

4、读第3、4遍课文,达到读正确,做到不添字、不掉字、不错字。

5、读第5、6遍课文,达到读流利,不重复,停顿恰当。

6、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试着写一写,不会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7、从文中标出下列词语,并联系上下文试着写一写你的理解,不明白的可以借助工具书。

姿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吩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笨笨拙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湿漉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口占一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云密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云脚长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在课本上描红,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并试着给生字组词。

9、预习了这篇课文,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原文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桂花雨说课稿(通用6篇)

桂花雨说课稿(通用6篇)

桂花雨说课稿(通用6篇)桂花雨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桂花雨》是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四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的第11课。

课文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

作者琦君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淳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花乐”这一场景之中。

__语言清新,质朴淡雅,情感丰富而真挚,一如桂花,散发着浓浓的思乡怀旧情韵,读后让人回味绵长。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从教材编排上来看,本课是思乡怀乡之作,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根据课程改革与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感受作者的“摇花乐”。

2、过程方法目标:以插图,引导学生读课文,从中感受“摇花乐”,体会思乡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这句话,体会思乡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重点: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三、说教法的选择和学法的指导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因此,采用“以读促讲”的方式,以“读——赏——悟”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

赏读文中优美的句子,积累内化。

坚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读、自悟的机会,让学生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在读中悟法。

引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合作讨论、想象、交流”的学习方式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通过动口说、动手表演以及各种形式的读来训练语言、积累语言、感悟真情。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教案三篇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教案三篇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教案三篇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教案三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一教学目标: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一句话的意思。

3.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教学中、难点:理解深层文意,体会文章中优美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导语: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的回忆。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

(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

3.教师: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学生自由提出疑问)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l)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以下问题。

1.“我”为什么喜欢桂花?①从文中找出“我”喜欢桂花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2.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

(l)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2)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①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的情景。

③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3)指导感情朗读。

3.理解“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课堂总结1.课文通过回忆小时候摇桂花时的有趣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板书设计:11桂花雨我喜欢的是桂花摇花乐(言、行)怀念、热爱家乡比不上家乡的桂花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内容二、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桂花雨》教案(精选10篇)

《桂花雨》教案(精选10篇)

•••••••••••••••••《桂花雨》教案《桂花雨》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桂花雨》教案(精选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桂花雨》教案篇1一、教学内容:《桂花雨》第二课时。

二、教学目标: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形式,将学文感受蕴涵在朗读中,体会情感。

3、理解“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一句话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桂花雨》。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一、二自然段,谁能用一两个字说说桂花的特点?(香、小等)(板书:桂花香)2、谁能用一个俗语说说桂花有多香?(桂子花开,十里飘香)3、桂花这么香,同学们你们想做些什么呢?(想闻一闻、想摸一摸、想……)那么作者是怎样做的?(摇桂花)(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请大家自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边看边画出表现作者一家人摇花乐趣的语句(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1、“我”是怎样催促母亲摇桂花的?(出示课件:“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

”)2、如果你是小作者,你会怎样缠着母亲问呢?(请三位学生读出不同的语调。

)3、作者老是缠着母亲摇桂花,但是母亲却不答应,这是为什么呢?(请学生读一读课件中的语句。

)4、母亲终于答应摇桂花啦!“我”是怎样做的?(出示课件: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板书:摇桂花)5、哪些语句最能表现“我”摇桂花时的欢乐之情?(出示课件: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板书:摇花乐)你来喊一喊,好吗?(请三位学生喊)6、你们想看看桂花落下的情景吗?(出示课件:播放动画的桂花飘落的情景)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我”摇桂花时的欢乐的语句。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桂花雨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桂花雨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桂花雨一、学习目标1.掌握课文《桂花雨》的内容,了解作者的用意和写作特点。

2.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并理解生字词的意义。

3.学习运用比喻手法,丰富词汇量。

4.能够自己写出形象生动的词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比喻手法的运用。

难点:比喻手法的运用及形象生动的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放映《桂花雨》MV,让学生感受到桂花雨的美好和独特。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边走动帮助学生理解生字词。

2.教师讲解桂花雨的许多古诗词,体验桂花雨给人们带来的美好。

3.学生分组合作,把课文分段内容概括出来,并使用关键词进行标记。

4.教师逐一带领学生逐句解读,讲解用词、语言表达方式,让学生理解比喻手法的运用。

5.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根据语调、音量等要素朗读,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的韵律和意境。

3. 比喻手法的学习1.教师讲解比喻的含义和运用方法,并以课文中的部分词句为例进行解释。

2.学生自主创造新的比喻,让学生在运用时能融会贯通,渐渐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比喻。

4. 课堂练习1.课文互动问答,检验学生的课文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小组合作编写一两句自己的新课文,并互相点评和修改。

5. 课后拓展1.学生主动观察生活中有趣、新奇的现象,试图用比喻手法来描绘它们,并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

2.学生自己阅读一些桂花雨相关的文章、古诗,将自己的阅读体验发表在课堂上。

四、作业布置1.布置课文阅读任务,完成课文的默读和朗读。

2.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故事,使用自己的比喻手法来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场景和事件,让学生在写作中巩固比喻手法的运用。

五、教学评价通过教师的互动讲解、学生的相互交流、小组合作,以及课程练习等环节,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完成对《桂花雨》的阅读和理解,进一步提高口语、写作能力,激发创新思维能力,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桂花雨》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桂花雨》

教案:《桂花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掌握其读音、书写和意义。

理解桂花雨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想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尊重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桂花雨的意境美。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使用。

三、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中描写桂花雨的优美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准备课文《桂花雨》的PPT课件,包含桂花和相关文化活动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桂花的背景资料,包括桂花的种类、用途、文化意义等。

学生用的生字卡片,每张卡片上写有一个生字及其拼音和意义。

角色扮演的道具,如桂花、油纸伞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展示桂花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它和我们的课文有什么关系?”学生观察图片,猜测并回答。

2. 引入课题:老师介绍桂花的文化意义,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桂花的课文——《桂花雨》。

”(二)初读课文1. 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检查朗读:老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和语调。

3. 理解字词:老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并说出意思。

(三)细读课文1. 分段理解:老师引导学生分段阅读,理解每段的主要内容。

学生讨论每段描写的桂花雨的特点。

2. 理解重点句:老师点出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其含义。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

(四)感悟与体验1. 感悟语言美:老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描写桂花雨的优美语句。

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语言的韵律和节奏。

2. 体验文化美:老师播放桂花文化活动的视频,学生观看并讨论。

学生分享自己对桂花文化的感受。

(五)拓展延伸1. 知识拓展:老师介绍桂花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象征意义,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桂花雨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桂花雨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桂花雨一、教学目的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如下:1.通过朗诵、欣赏《桂花雨》这首诗歌,感受诗歌的美妙之处,了解桂花的特点以及桂花雨的景象。

2.进一步学习诗歌朗诵,提高学生朗诵的口语表达能力。

3.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文学鉴赏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桂花雨》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讲解桂花雨的景象,并让学生尝试进行联想及想象。

3.学生朗读诗歌,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进行想象,并且抓住桂花雨的特点。

2.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5分钟)教师引入主题,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突然在阳光普照下,突然下起了一场桂花雨,那么会是怎样的一个情景。

通过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美好的气息。

2. 朗诵、分析诗歌(15分钟)这首诗歌有着很多的意象,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学习。

(1)教师先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引出她的代表作品《桂花雨》。

(2)教师朗读全诗,让学生听一遍,全面感受一下诗歌的基本意思。

(3)教师依次解读各句中的词汇,并给出合理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

(4)教师反复朗读诗歌,让学生跟读,并感受到诗歌的韵律美。

3. 探究桂花雨的特点(15分钟)教师让学生思考:(1)桂花雨是什么?为什么叫做桂花雨?(2)在桂花雨下,会有哪些变化?为什么?(3)桂花雨与其他一些雨的区别是什么?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尽可能地想象桂花雨的景象。

教师在此过程中加以引导,引发学生的感受,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4. 朗诵诗歌(15分钟)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让学生进行组内朗读。

教师要求:每个小组都要朗读至少两遍,读时注意韵律美,表现出桂花雨的特点。

5. 感悟诗歌(10分钟)教师让学生回顾一下桂花雨的景象,再与自己生活中的景象进行比较,从而发掘出自己的感受及有关诗歌的鉴赏能力。

让学生在朗诵中找到自己的节奏及表达方式,展现学生的朗诵才华。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一、导入。

金秋十月,桂子飘香,桂花,走进了无数大诗人的诗篇,也走进了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童年生活,今天,我们继续来欣赏这场特殊的雨。

板书课题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时侯,我最喜欢桂花。

出示,“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

”朗读。

学生回答跟老师一起来把这一部分读一读。

二、感受摇花乐。

过渡:我最喜欢桂花,因为桂花树的姿态,因为桂花的香气,更因为童年时我最爱做的事——摇桂花。

桂花给我带来的快乐过渡: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作者的童年生活,和她一起摇桂花吧。

轻声读第3自然段,画出能看出“我”喜欢桂花的句子。

A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大事”“缠”感叹号)你的生活中的哪些事情可以称做是大事?我是怎样缠母亲的,想象。

朗读,生生对话从句子最后的感叹号你能发现什么吗?(及时评价引导学生的发言:孩子眼中的大事必定是最看重最喜欢的事情,作者把摇桂花陈做是大事能看出他的喜欢。

是啊,他对摇桂花是多么向往啊。

多么急切的心情啊。

真够缠人的。

表面看是在问妈妈,其实这句话流露出作者的心情,用一个成语来形容——迫不及待这样急切地盼望着摇桂花的日子早些到来,看来摇桂花一定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了。

)指导学生读出这样的心情。

(再急切一些,再缠得厉害一些。

)B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乐”“帮着”“使劲”。

)读出这一份快乐。

(及时评价引导学生的发言:终于可以摇桂花了,能不激动吗?是啊,盼望了这么久,就等这一天了。

孩子的快乐相信你们是最能体会的,谁来读出这份发自内心的快乐。

)C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纷纷”“满头满身”“喊”三个感叹号)(及时评价引导学生的发言:纷纷和满头满身能看出桂花很多。

喊可以读出作者的激动和兴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花雨》教案教材分析:《桂花雨》是一篇状物抒情散文,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我”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

全文以“桂花香”为线索,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淳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桂花”这一场景之中。

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

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是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是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时可以从“桂花”切人,按课文记叙的顺序教学;也可以直接从“桂花雨”切人,从课文的中间突破。

学情分析: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

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比较容易,但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较难。

四年级的学生初步具备了分清文章主次的能力,利用本文可以继续培养学生分清文章主次、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和词语。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桂花的“香”与摇花的“乐”。

3.通过搜集资料,拓展延伸,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带着问题小声读或默读课文。

4.乐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善于联想,将思维和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

重点难点:重点: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品味语言,感悟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分清文章的主次,能说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本文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准备:教师:1.《桂花雨》教学课件。

2.如果有条件,教师可多读一些琦君写的文章,以便学生对她有较多了解。

学生:1.相互交流童年生活中一件最有趣的、印象最深的事,激起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2.找有关桂花的文章来读。

教学流程:激趣导入→初读课文,感知内容→细读课文,探究解疑→课堂总结→布置作业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导语: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的回忆。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

(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

3.教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自由提出疑问)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通顺。

2.读书交流。

(1)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以下问题:1.“我”为什么喜欢桂花?(1)从文中找出“我”喜欢桂花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2)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在读中理解、感悟。

2.重点理解摇桂花时的乐趣。

(1)为什么说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老是”)(2)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①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的情景。

③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理解“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这句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课堂总结1.课文通过回忆小时候摇桂花时的有趣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怀念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喜爱桂花桂花雨摇、收桂花思念家乡怀念“摇花乐”教学反思: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线,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和理解,自己发现问题,并在读书、思考、讨论和交流中解决问题,掌握学习方法。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将学习感受蕴含在朗读中,体会情感。

3.理解“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这句话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重点难点:重点:发挥想象,描述文中的情景。

难点:理解句子,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黑板。

教学流程:复习导入→学习课文第2~6自然段,体会思乡之情→总结全文→布置作业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桂花雨》。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桂花是什么样的?(学生可以把第1自然段背下来,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实际用自己的话来说)2.同学们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把课文的第l自然段好好地读一读。

二、学习第2自然段1.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到她美好的童年时光,去闻一闻桂花香,摇一摇桂花树,淋一淋桂花雨。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把描写桂花香的句子找出来仔细读一读。

(指两名学生读,两种情况:①你找得对,读得很好,还有谁愿意来读一读?②你找得对,还有谁来补充,谁愿意把大家找到的语句来完整地读一读?)2.交流。

(出示描写桂花香的句子)(1)再读读这段话,找一找哪些字词写得好。

(要突出“最茂盛”、“香飘十里”和“浸”。

大家都浸在花香里,写出了桂花香的浓郁持久、香飘十里;桂花的香气味儿可以飘出很远很远,可见桂花开得有多茂盛了)(2)谁愿意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指两名同学读:A.听了;你的朗读,我们仿佛……;D.你希望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3)同学们,让我们也来感受桂花那沁人心脾的香气,请大家深深地吸一口气,看着大屏幕,一起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

3.(出示)俗话说得好:桂子花开,十里飘香!桂花的香气浓郁、沁人心脾。

当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

谁来把课文第21自然段的第2、3两句话读一读?要是能去摇一摇桂花,那该多好啊!三、学习第3自然段1.请同学们大声读一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好好体会一下摇桂花的乐趣。

(学生自主学习)2.谁愿意把这个自然段读给大家听?(请读得好的学生来读)(教师评价:要针对情境来评价,如,你读得真好,通过你的朗读。

老师也深深地陶醉了)3.摇桂花对童年的“我”是一件大事。

“我”缠着母亲问,盼着摇,可为什么母亲一开始不答应,后来又同意了呢?4.请你在文中找到描写摇桂花的语句,读给大家听。

(1)让学生说说自己找到的句子。

(先读找到的句子,再出示文字)(2)请你再仔细读一读,看看哪些语句最能表现出“我”的快乐心情。

(3)(说完出示插图)如果此时桂花纷纷往下落,落在你的头上,颈上、身上,你有什么样的感受?(4)(说完之后配动画、音乐)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感受,齐声读一读。

(5)指名读一读。

(不强制点评,想说的可以说)5.桂花摇下来了,父母又是怎么做的呢,谁来读一读?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多么虔诚啊,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6.摇桂花给“我”带来无穷的乐趣,让“我们一家”沉浸在对吉祥、丰收的期盼和喜悦中,激动之余,父亲即时口占一绝。

(出示诗)请大家轻轻地读一读这首诗,体会“我们一家”此时的喜悦心情。

7.摇桂花是“我们家”的大事,充满了无尽的欢乐,也寄托了“我们”对来年丰收的期盼,让我们一起把这首诗读好。

(齐读)8.父亲是儒雅温和的,如他爱作诗,体现了他的修养和书生本色;母亲是敦厚慈祥的,桂花的清香淡雅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文中的作者是天真无邪的,父母的温情如桂花雨般滋润着童年的“我”的情感世界。

四、学习第4自然段1.摇桂花也是全村人的大事,大家读读第4自然段,看看全村人都在做些什么。

2.桂花还能做成好多食品呢,你们吃过哪些?3.全村的人都在为桂花忙,为桂花乐,让我们带着这份喜悦把第4自然段读一读。

五、学习第5、6自然段1.几十年过去了,摇桂花的乐趣还深深地铭刻在“我”和我们一家人“的心里,谁来读一读课文的第5、6自然段?2.出示:“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哪位同学再来读一读这段话?读完后提问:怎样读好母亲的这句话?(对家乡摇桂花的回忆、难忘家乡的感情)3.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把这句话读好。

4.“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同学们,每到这时,“我”还会想到些什么呢?请你联系全文来说。

六、总结全文1.童年是多么的美好,那一幕幕回忆将永驻我们心间……当桂花从桂花树上被摇下来时,花雨缤纷,飘坠如雨丝,这是作者童年生活中的一个非常快乐的镜头。

现在就让我们再把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一遍,也把这个镜头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脑海中。

2.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七、作业写一写自己童年的记忆。

板书设计:12 桂花雨桂花香摇花乐思乡情教学反思: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是作者的真情流露,需要学生认真读,细心体会,默默感受,特别是母亲的那句话以及作者怀念童年生活的那份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