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远程会诊制度-请专家做手术收费标准
远程会诊工作实施细则
![远程会诊工作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7f42d414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d0.png)
远程会诊工作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远程会诊是指通过网络技术和远程医疗设备,将专家与患者或其他医生进行实时的远程交流和诊断,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为了规范远程会诊工作,制定本细则。
二、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医疗机构内部或机构间进行的远程会诊工作。
三、远程会诊申请与审核1. 患者或医生向医疗机构提交远程会诊申请,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历资料、影像资料等。
2. 医疗机构接收申请后,由专家组成远程会诊团队进行审核。
3. 审核包括对申请的合理性、资料的完整性和可用性的评估。
4. 审核通过后,医疗机构将通知患者或申请医生,并安排具体的远程会诊时间和方式。
四、远程会诊设备与技术要求1. 医疗机构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远程会诊设备,包括视频会议系统、医学影像传输系统等。
2. 远程会诊设备应保证稳定可靠的网络连接,以及高清晰度的音视频传输能力。
3.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远程会诊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其正常运行。
五、远程会诊流程1. 远程会诊前,医疗机构应将患者的病历资料、影像资料等上传至远程会诊系统。
2. 远程会诊开始前,医疗机构应测试网络连接和设备运行情况,确保远程会诊的顺利进行。
3. 远程会诊过程中,患者、医生和专家通过视频会议系统进行实时交流与讨论。
4. 专家可查看患者的病历资料、影像资料,并提出诊断意见和治疗建议。
5. 远程会诊结束后,医疗机构应将会诊结果记录在患者病历中,并通知患者或申请医生。
六、远程会诊质量评估1. 医疗机构应建立远程会诊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远程会诊进行评估。
2. 评估内容包括会诊效果、会诊时长、专家意见一致性等。
3. 根据评估结果,医疗机构应及时改进远程会诊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七、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1. 医疗机构应采取措施保护远程会诊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安全,包括加密传输、数据备份等。
2. 医疗机构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患者的隐私权。
八、培训与交流1.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远程会诊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远程会诊技术能力和服务意识。
医生远程会诊管理制度
![医生远程会诊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1cb2517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f.png)
医生远程会诊管理制度1. 制度目的为规范医院内医生远程会诊工作,提高会诊质量和效率,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和权益,订立本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全部医生的远程会诊工作。
3. 远程会诊的定义远程会诊是指医生通过网络与其他医生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专业看法沟通和病例讨论的活动。
4. 远程会诊申请与布置4.1 医生远程会诊的申请应经过申请人与患者本人或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并获得其书面同意。
4.2 申请人应将远程会诊的目的、病情描述、已有检查和治疗资料整理齐全,并通过医院指定的系统进行申请。
4.3 医院依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指定相应的专家进行远程会诊。
指定专家应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经验。
4.4 医院布置时间和地方,以确保专家能够定时参加远程会诊。
4.5 患者及时供应所需的医疗资料和检查结果,确保专家了解病情全貌。
5. 远程会诊的技术支持5.1 医院将供应稳定可靠的远程会诊系统,并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5.2 医院将为医生供应必需的技术培训,使其能够娴熟操作远程会诊系统。
5.3 医院将配备专职技术人员,负责维护和管理远程会诊系统,并及时处理系统故障和技术问题。
6. 远程会诊的流程和要求6.1 会诊前,申请人需提前准备好会诊所需的病历资料和检查结果,并依照规定的格式整理归档。
6.2 会诊开始前,参加会诊的医生应定时登录远程会诊系统,并参加讨论和沟通。
6.3 会诊期间,医生应敬重患者的隐私和医疗权益,严格遵守医疗保密法律法规,并保证会诊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6.4 会诊结束后,参加会诊的医生应及时总结和归档会诊结果和看法,并与申请人和患者进行沟通。
6.5 医生应依据会诊结果,订立合理的治疗计划,并及时向申请人和患者进行解释和说明。
7. 会诊质量管理7.1 医院将定期对远程会诊进行质量评估和监控,确保会诊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7.2 医院将建立会诊质量管理档案,追踪和记录会诊的质量和效果,并供应必需的改进和提升措施。
安徽省远程会诊等项目价格表
![安徽省远程会诊等项目价格表](https://img.taocdn.com/s3/m/b683747e58fafab069dc02a8.png)
次
280
指临床各专业会诊。开通网络计算机系统,通过远程视频系统提供医学资 料,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研讨的多学科、多专家的会诊诊治。
AADG0 远程会 001 诊
小时
600
AADG0 远程会 001 诊
远程中 开通网络计算机系统,通过计算机系统提供医学资料,由中医、中西医结
AADN0 医辨证 合专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研讨的会诊诊治,综合中医四诊信息,依据中医
项
12
远程会诊等项目价格表
项目编 项目名
码
称
项目内涵
通过网络传输的实时医院之间的病理会诊。不含图像的采集、数字化转换
。
AADD0
同步远 程病理
001 会诊
除外 内 计价 单
容
位
次
价格 计价说明 300
通过网络传输的非实时医院之间的病理会诊。不含图像的采集、数字化转 换。
AADD0 002
非同步 远程病 理会诊
001 论治会 理论进行辨证,分析病因、病位、病性及病机转化试剂盒或自制变应原。清洁皮肤,将变应原挤入
铝质小室,再将铝制小室按照顺序外敷于受试部位,48小时后揭去,72小
时研判结果,出具报告。
FYR047
皮肤斑 贴变应
01 原试验
小时
600
小时
600
医院远程诊疗服务制度
![医院远程诊疗服务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115e377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1a.png)
远程诊疗服务
一、合作机构
(一)“北京解放军总院”
二、服务项目:临床远程会诊、影像诊断的远程会诊。
三、会诊项目、流程:
(一)临床会诊:临床疑难病例-一分管医生提出申请交远程会诊办公室一一通过平台向会诊中心提出申请--中心审核通过,反馈会诊专家及时间一一远程会诊办公室安排相关人员参加-一会诊结束后将会诊结果反馈给科室;
(二)影像会诊:疑难影像病例一一影像科与临床医生沟通确定远程会诊-一告知患者或家属,同意后一一提交会诊申请到相关专业医院会诊中心--专家会诊一一结果反馈。
四、收费标准
1、远程医学临床会诊
(1)远程医学单科会诊: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家400元/人次,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家300元/人次。
(2)远程医学点名会诊: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家800元/人次,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家600元/人次。
(3)远程联合会诊,每增加一科(人)按专家相应职务收费标准加收。
2、远程医学心电图会诊
动态心电图会诊100元/人次,普通心电图会诊20元/人次。
3、远程医学影像会诊
远程医学影像会诊为200元/人次。
4、收费标准应向政府部门备案,如有变化,以甲方通知为准。
医院远程会诊管理暂行规定
![医院远程会诊管理暂行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e94a7d582f60ddccda38a093.png)
关于印发《远程医学中心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各科室:我院远程医学中心在院领导的重视下,在安徽省立医院及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已顺利竣工,为规范管理,理顺远程会诊工作流程,解决我院疑难危重病例诊治,促进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减轻病人经济负担,满足患者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特制定中煤矿建总医院《远程医学中心管理暂行规定》,望认真组织学习并遵照执行。
二O一五年七月三十一日附件:1、《远程医学中心管理暂行规定》2、远程医学中心工作人员职责3、远程会诊申请单(样表)附件1:远程医学中心管理暂行规定为规范我院远程医学中心管理,理顺远程会诊工作流程,解决我院疑难危重病例诊治,鼓励医务人员通过远程会诊等渠道提高技术水平,同时减轻病人经济负担,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卫生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远程医疗会诊管理的通知》及《安徽省远程医疗会诊中心管理规定》等规定,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本规定。
一、组织管理及工作人员职责根据院领导安排,远程医学中心由医务处、科教科负责管理,暂设兼职人员3名,信息中心协助技术支持。
工作人员职责见附件2。
二、远程医学中心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一)服务对象和作用远程医学可满足医生和患者双方的需求。
根据医生和患者的信息需求,远程医学服务的范围不断拓宽,目前已应用于如下方面:(1)远程诊断:包括病理诊断、医学影像学诊断、中医辨证诊治、超声诊断、内镜诊断等。
(2)远程会诊:治疗方案会诊、手术方案会诊、明确临床诊断、治疗等。
(3)远程信息共享:实现各卫生单位、医院之间的信息共享交流、远程教学、视频会议等。
(二)远程会诊信息的处理远程医疗服务需处理的主要信息有:1、图片文件:病理片、B超图片、皮肤病变部位照片。
2、影像文件:内镜图片及录像、CT片、X光片、MRT等。
3、文本文件:病历资料、检查报告等。
4、波形文件:心电图、脑电图等。
远程医疗运营合作协议(附医院收费标准)
![远程医疗运营合作协议(附医院收费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4ebb91d453610661ed9f4f8.png)
远程医疗运营合作协议甲方: HH市人民医院乙方:北京XXX科技有限公司经甲乙双方协调沟通:本着公平公正、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签订运营协议如下:一、甲方的权利及义务1、甲方将和乙方合作,并委托乙方负责远程医疗系统的运营工作、软硬件设备技术支持和远程医疗服务财务结算等工作(附件)。
2、甲方需要设立专门的职能机构,有不少于2名业务管理人员和1名系统维护人员;医院明确远程医疗机构的院级主管领导;远程医疗职能机构需要具备在全院进行资源协调的能力;远程医疗机构需要逐步建立起与医院内部相关部门的联系。
3、甲方要制定工作制度、工作流程、操作规范、远程医疗奖惩制度、考核标准,积极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工作。
4、甲方要建立本单位远程医疗会诊专家库和教育资源库,并组织开展远程医学教育、专家讲座和其它业务培训。
5、甲方积极做好本单位远程医疗服务的宣传推广工作。
配合乙方加快拓展外联入网医院的推广工作。
6、甲方负责协调医院专家资源,做好合作的衔接工作,确保会诊顺利进行。
7、甲方安排独立远程会诊室,要求空间在40平米以上,能够满足远程会诊工作的应用要求。
8、甲方保证远程会诊的时间安排,以收到完整的会诊病历资料开始算起,一般(普通)会诊在2个工作日内安排有关专家及时会诊,重症急症会诊应在工作日时间4个小时内安排会诊,每个视频会诊时间为30分钟以内。
9、甲方提供不低于10兆互联网专线保障系统正常运行。
10、汇款账户信息:户名:HH市人民医院开户行:帐号:二、乙方的权利及义务1、乙方按照本协议约定于每月5日前与甲方完成对账,并于5个工作日内向甲方支付远程医疗服务费,甲方开具同等额度的服务发票。
2、乙方有专门的运营负责保障各入网医院的系统和日常运营服务,保障运营和运维工作,跟踪回访应用效果,及时调整运营方案,提高系统使用率。
3、乙方负责向上对接国家级专家医院资源、向下对省内县级医院。
4、乙方在全国已有160家已建三甲医院,包括:301总医院(需交入网费)武警总医院、海军总医院、空军总医院、二炮总医院、西京医院、各大军区总医院、中日友好医院、湘雅医院、阜外医院、宣武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广州华侨医院等,可陆续免费对接。
医院远程医疗与会诊制度
![医院远程医疗与会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f3d03d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7.png)
医院远程医疗与会诊制度一、概述医院远程医疗与会诊制度是为了满足患者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在医院之间进行远程医疗与会诊的规范和管理。
二、定义1.远程医疗:指利用网络通信和相关技术,医生通过电子设备与患者进行诊疗、辅佑襄助诊断、病情察看、病愈引导等医疗活动。
2.远程会诊:指医生通过网络通信和相关技术,与其他医院的医生进行专业讨论与评估,就患者的疾病诊断、治疗方案等进行看法沟通。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临床科室和远程会诊中心进行的远程医疗与会诊活动。
四、远程医疗与会诊的程序1.患者在就诊科室的医生经初步评估后,如有需要,会提出远程医疗与会诊恳求。
2.就诊科室医生填写远程医疗与会诊申请表,包含患者基本信息、病情描述、需要会诊的科室/医生等。
3.就诊科室将申请表提交给医院远程会诊中心。
4.远程会诊中心依据申请表,布置合适的会诊医生和时间,并将通知发送给相关科室和医生。
5.会诊医生将相关病历、影像资料等准备好,并通过系统上传至远程会诊平台。
6.在会诊时,会诊医生通过远程会诊平台与其他医生进行线上会议,就患者的病情进行讨论与看法沟通。
7.会诊结果由会诊医生书写会诊看法书,并通过系统发送给就诊科室,同时归档留存。
8.就诊科室医生依据会诊看法调整治疗方案,并将相关情况告知患者。
五、远程医疗与会诊的要求1.远程医疗与会诊过程中,医生和科室需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2.医院供应的远程服务设备和系统应确保安全可靠,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3.远程医疗与会诊应保证通信畅通,避开严重的通信停止或质量下降,确保诊疗效果准确有效。
4.会诊医生应定时参加会诊,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应提前通知远程会诊中心,并及时调整会诊时间。
5.医生在远程会诊中提出的看法应确保客观真实,不隐瞒紧要信息,且要具有规范和解释性,为临床决策和治疗供应参考。
6.会诊结果应及时、准确地书写会诊看法书,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发送给就诊科室。
XX县中医院远程会诊制度
![XX县中医院远程会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f0b243bb4daa58da0114a39.png)
XX县中医院远程会诊制度为加强对远程会诊工作的管理,充分发挥卫生资源的整体优势,实现医疗资源共享,提高为医疗服务水平,依据远程医疗会诊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章制度。
一、本制度中远程医疗会诊,是指医疗机构之间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手断,邀请上级医院专家或本院专家应邀对下级医疗单位,实施远程非接触诊疗的医疗活动。
二、本院向上级医疗单位申请远程会诊。
1、各科遇疑难病例需要远程医疗会诊时,由经管医师填写远程医疗会诊申请单,简要介绍病人情况,提出会诊目的,经主治医师及科主任签字,并取得病人及其家属同意,由病人或其家属核签远程医疗会诊知情同意书,送医务科审批备案,由申请医师登记远程会诊相关费用,患者家属付费后,由申请医师将收费凭据交医务科,医务科收到收费凭据后安排会诊各项事宜2、医务科根据经管医师提供的疾病信息,确定并协调上级医院的专科专家,并把远程会诊的时间、会诊设备、需要准备的材料等通知信息科和经管医师,以便作好充分准备。
3、信息科接到通知后,安排远程会诊信息员,并上报医务科;经管医师接到通知后,上报科主任,由科主任安参与远程会诊的本科专家;本院其他科室的专家参与远程会诊由医务科负责安排。
4、信息员、经管医师,根据确定的会诊时间,至少提前半小时到达远程会诊室,进行设备调试、远程连接、数据载入等。
作好会诊前的所有准备。
5、远程会诊病例一般情况下需要准备的资料是:病历摘要、各项检验检查、影像报告单、各种影像、病理片等。
尽量使用电子版(如word、excel文档、jpg图片),纸质、胶片也可,但必需打印清晰,字号不宜过小,以便摄像。
6、会诊时先由经管医师汇报病史,回答专家提问,可结合临床进行咨询讨论。
病人可根据专家的提问,回答和陈述自身病情。
7、经管医师参考专家的会诊意见,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和患者的病情发展,实施具体的诊治。
按病案要求记录整理会诊资料,并归入病案中保存。
三、下级医疗单位向本院申请远程会诊1、医务科接到下级医疗单位远程会诊申请后,应要求申请方提供患者疾病的基本情况,并根据患者疾病的基本情况,确定应诊科室。
《毕节市中医院远程会诊制度》
![《毕节市中医院远程会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35a95d5e87101f69e3195f4.png)
《毕节市中医院远程会诊制度》一、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疑难危重症、复杂手术请专家来我院诊治需先行远程会诊。
三、所有科室未经远程会诊(特殊情况除外),不得随意将患者转往上级医院。
四、患者入院3天内病情诊断不清,经全院(科)会诊仍诊断不清先行远程会诊。
五、患者对诊断及治疗有疑问,经科主任审批后,需行远程会诊。
六、会诊医师应提前30分钟将资料准备好送往远程会诊室,并填写远程会诊申请单,远程会诊时会诊医师需穿工作服,佩戴胸卡,并提前10分钟与病人(家属)一同到达远程会诊办公室。
七、医师要本着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开展会诊咨询工作,严格遵守医师道德行为规范。
认真对待每例会诊病人,会诊前仔细查对、分析会诊资料,认真听取对方专家的病情分析,记录治疗方案。
八、主管医生参考会诊专家的会诊意见,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和患者病情发展,进一步规范开展诊疗。
九、急会诊时,申请医师应及时与远程会诊负责人员联系,将病人相关资料准备齐全,及时完成远程会诊。
十、主管医生按病案管理要求将会诊意见归入病案中保存,门诊患者应交由患者本人留存。
毕节市中医院远程会诊中心工作人员职责一、负责审查申请会诊科室远程会诊申请表的填写是否规范,并按照会诊医院的要求协助申请会诊科室做好各项资料的准备工作。
一、及时将远程会诊申请及相关资料传至上级远程会诊中心,联系远程会诊事宜。
二、确定远程会诊时间后,与请求会诊科室的主管医生工作人员联系,相关人员应提前15分钟到达远程会诊地点,急会诊应在5分钟内赶到,做好远程会诊准备。
三、保证会诊中心电话及传真24小时畅通,以确保远程会诊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会诊结束后,负责接收上级会诊中心传真的远程会诊意见表,交付申请会诊科室。
五、做好远程会诊病例信息的登记工作。
六、注意收集上级远程会诊中心的培训信息,及时向分管领导报告,以便医院统一安排培训。
毕节市中医院远程会诊流程毕节市中医院远程医疗服务奖惩制度远程医疗服务是指医疗机构之间利用通讯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开展异地交互式的指导检查、协助诊断、指导治疗等医疗活动。
山东远程会诊收费标准
![山东远程会诊收费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9ac369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56.png)
山东远程会诊收费标准山东省远程会诊是指专家通过远程医疗技术,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和指导。
为了规范远程会诊服务收费,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山东省制定了相应的收费标准。
以下是山东远程会诊收费标准的具体内容。
一、远程会诊收费项目。
1. 专家会诊费,根据患者病情和会诊专家级别确定专家会诊费用。
2. 影像学检查费,根据患者需要进行的影像学检查项目收取相应费用。
3. 实验室检查费,根据患者需要进行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收取相应费用。
4. 远程会诊平台使用费,提供远程会诊平台的使用费用。
5. 其他费用,如远程会诊过程中产生的材料费、快递费等其他费用。
二、收费标准。
1. 专家会诊费,根据会诊专家级别和患者病情的复杂程度确定,一般以每次会诊的时间计费,费用区间为200元至1000元不等。
2. 影像学检查费,根据具体的影像学检查项目收取相应费用,费用区间为50元至500元不等。
3. 实验室检查费,根据具体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收取相应费用,费用区间为20元至200元不等。
4. 远程会诊平台使用费,根据使用平台的时长和功能收取相应费用,费用区间为100元至500元不等。
5. 其他费用,根据实际产生的费用进行收费,具体收费标准由医疗机构根据成本确定。
三、收费标准执行。
1. 收费标准执行时间,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2. 收费标准执行范围,山东省内所有医疗机构执行。
3. 收费标准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时进行调整,但需提前向社会公布。
四、收费标准监督。
1. 监督部门,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及相关部门负责远程会诊收费标准的监督管理。
2. 监督内容,监督收费标准的执行情况,确保收费合理、公平。
3. 监督措施,对违规收费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保障患者合法权益。
五、结语。
山东省远程会诊收费标准的出台,将有利于规范远程会诊服务收费,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远程医疗服务的健康发展。
希望各医疗机构严格执行收费标准,确保远程会诊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远程会诊 收费标准
![远程会诊 收费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a4d3120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b.png)
远程会诊收费标准远程会诊是指医生通过视频、电话等远程通讯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建议的一种医疗服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远程会诊已经成为一种便捷高效的医疗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的青睐。
作为一种医疗服务,远程会诊的收费标准一直备受关注。
以下将就远程会诊的收费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远程会诊的收费标准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基本诊疗费、专家诊疗费、技术服务费等。
基本诊疗费是指患者接受远程会诊服务的基本费用,包括医生的诊断费用、医疗机构的服务费用等。
专家诊疗费是指患者选择接受知名专家远程会诊服务时需要支付的额外费用。
技术服务费则是指远程会诊所涉及的通讯技术、设备维护等方面的费用。
其次,远程会诊的收费标准会根据不同的医疗机构、不同的专家、不同的服务内容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大型综合性医院的远程会诊收费会相对较高,因为他们拥有更多的优质资源和专家团队;而一些地方医疗机构或者专科医院的远程会诊收费则相对较低。
同时,知名专家的远程会诊服务费用也会相对较高,因为他们的诊疗经验和专业水平往往更加突出。
再次,远程会诊的收费标准还会受到政策法规的影响。
国家对于远程会诊的收费标准有一定的规范和指导,医疗机构和医生在制定远程会诊收费标准时需要遵循相关的政策法规,不能随意涨价或者降价。
同时,医疗机构和医生在收费时也需要向患者明示收费标准,确保患者知情权得到充分尊重。
最后,远程会诊的收费标准也需要考虑到服务质量和患者权益。
医疗机构和医生在制定远程会诊收费标准时,需要综合考虑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患者支付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收费标准。
同时,医疗机构和医生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收费标准公示制度,向患者公开收费标准,保障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总的来说,远程会诊的收费标准是一个综合考量多种因素的问题,需要医疗机构、医生和政府部门共同努力,确保其合理公正。
希望通过不断的探讨和完善,远程会诊的收费标准能够更加科学合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北京远程会诊收费标准
![北京远程会诊收费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778c657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98.png)
北京远程会诊收费标准一、服务内容。
北京远程会诊服务是指通过远程通信技术,医生与患者之间进行医疗诊断和治疗意见交流的一种医疗服务模式。
北京远程会诊收费标准主要包括远程会诊的基本收费和附加收费两部分。
二、基本收费。
1. 远程会诊的基本收费标准根据患者就诊的医疗机构等级、专家医师的职称等因素进行确定,具体收费标准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统一制定并公布。
2. 患者在接受远程会诊服务时,需按照相关规定支付基本收费。
三、附加收费。
1. 如果患者需要医生提供书面诊断意见或开具处方,医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收取相应的附加收费。
2. 对于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特殊检查的患者,医生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收取相应的附加收费。
3. 对于需要进行远程手术指导或远程医学培训等特殊服务的患者,医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收取相应的附加收费。
四、收费标准公示。
1. 北京远程会诊收费标准将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上进行公示,患者可以在网站上查询到最新的收费标准。
2. 医疗机构和医生在开展远程会诊服务时,应当严格按照公示的收费标准执行,不得擅自调整收费标准。
五、收费标准调整。
1. 如有必要调整北京远程会诊收费标准,需经过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批准,并在官方网站上进行公示。
2. 调整后的收费标准将在公示之日起生效,医疗机构和医生应当及时调整收费标准并执行。
六、违规处理。
1. 对于违反北京远程会诊收费标准的医疗机构和医生,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责令停止违规行为、罚款、暂停远程会诊资格等处罚措施。
2. 对于患者投诉的收费纠纷,将由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并依法保护患者合法权益。
七、结束语。
北京远程会诊收费标准的实施,旨在规范远程会诊服务的收费行为,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远程医疗服务的健康发展。
希望各医疗机构和医生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诚信经营,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远程会诊服务。
远程会诊收费标准
![远程会诊收费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a35573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97.png)
远程会诊收费标准
远程会诊是指医生通过视频、电话等远程通讯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指导。
随着科技的发展,远程会诊已经成为医疗领域的重要方式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的青睐。
针对远程会诊的收费标准,我们制定了以下几点规定,以便患者和医生都能够明确了解。
首先,远程会诊的收费标准应当根据医生的职称和经验来确定。
一般来说,高
级职称的医生以及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其远程会诊的收费会相对较高。
因为他们的诊断和治疗指导更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能够给患者提供更专业、更有效的帮助。
其次,远程会诊的收费标准还应当考虑到医生的时间成本。
远程会诊可能需要
医生花费较长的时间进行交流和沟通,因此在收费标准上应当合理考虑医生的时间成本,以保证医生能够有动力和积极性进行远程会诊服务。
另外,远程会诊的收费标准还应当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
不同患者的经济能
力和疾病情况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制定收费标准时,应当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支付能力,可以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和收入水平,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
最后,远程会诊的收费标准还应当考虑到医疗保险的覆盖情况。
一些患者可能
会通过医疗保险来支付远程会诊的费用,因此在制定收费标准时,应当充分考虑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和支付标准,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便利。
总的来说,远程会诊的收费标准应当综合考虑医生的职称和经验、时间成本、
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医疗保险的覆盖情况等多方面因素,以便更好地为患者和医生提供服务。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患者和医生搭建一个更加便捷、高效的远程会诊平台。
远程会诊收费标准
![远程会诊收费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a73fc5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06.png)
远程会诊收费标准远程会诊是指医生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对患者进行远程医疗诊断和治疗。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远程会诊已经成为医疗行业的一种新模式,为患者提供了更为便捷和高效的医疗服务。
在远程会诊的过程中,收费标准是患者和医生都比较关心的问题。
下面将就远程会诊的收费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远程会诊的收费标准是根据医生的职称和专业水平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高级职称的医生和专业水平较高的医生提供的远程会诊服务收费会相对较高,而初级职称的医生和专业水平较低的医生提供的远程会诊服务收费则相对较低。
其次,远程会诊的收费标准还与会诊的内容和难度相关。
如果患者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那么医生提供的远程会诊服务收费会相对较高。
而对于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医生提供的远程会诊服务收费则相对较低。
此外,远程会诊的收费标准还与会诊的时间长度相关。
一般来说,会诊时间越长,医生提供的远程会诊服务收费会相对较高;而会诊时间较短,医生提供的远程会诊服务收费则相对较低。
最后,远程会诊的收费标准还与医院或医疗机构的定价政策相关。
不同的医院或医疗机构对远程会诊的收费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患者在选择远程会诊服务时,需要对医院或医疗机构的收费标准有所了解。
总的来说,远程会诊的收费标准是由医生的职称和专业水平、会诊的内容和难度、会诊的时间长度以及医院或医疗机构的定价政策共同决定的。
患者在选择远程会诊服务时,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同时也需要对医生提供的远程会诊服务收费标准有所了解,以便做出更为合理的选择。
综上所述,远程会诊的收费标准是一个综合考量的结果,患者在选择远程会诊服务时需要对相关因素有所了解,以便做出更为明智的选择。
希望本文能够对远程会诊收费标准有所帮助,让患者能够更加理性地选择远程会诊服务,获得更好的医疗体验。
医院远程医疗会诊管理制度
![医院远程医疗会诊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9dd36970c22590103029d37.png)
医院远程医疗会诊管理制度(一)目的为规范医院远程医疗会诊工作流程,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远程医疗会诊管理的通知》等规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定义远程医疗会诊是医疗机构间运用通讯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采用网络视频、音频同步的方式,为患者完成病例分析、病情诊断和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案的医疗咨询服务。
规范远程医疗会诊管理的制度称为远程医疗会诊管理制度。
(三)基本要求1.参加远程医疗会诊医师必须是取得执业证书,并在医院办理医师注册、变更或多机构备案的临床、医技科室的学科带头人或业务骨干,具有主任医(技)师任职资格者、或由科主任指定的取得副主任医(技)师及以上任职资格者。
2.远程医疗中心由医疗远程会诊中心(也可以是医务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负责管理,信息中心协助技术支持医疗远程会诊中心也可以是医务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负责接收远程会诊的申请、安排会诊时间;信息科负责设备调试、日常维护。
3.医疗远程会诊中心(也可以是医务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负责协调申请方、会诊(培训)专家、信息科,确定并通知远程会诊(培训)时间。
4.信息中心提供远程医疗会诊技术支持平台确保接收和发出的信息快捷、准确,会诊前提前完成与远程会诊医院的对接调试。
为保证会诊流程畅通,需工程师协助至会诊结束。
5.申请会诊对象限于疑难危重病例及少见病例,并且已经经过科内或全院会诊,仍然不能明确诊断或治疗效果不佳者。
(四)具体细则1.应邀会诊(1)医疗远程会诊中心(也可以是医务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负责受理外院远程医疗会诊的申请,并进行初步审核。
(2)若同意会诊申请,要求申请会诊的医院提前把病例资料(病历摘要、各种检验报告单、检查报告单、影像资料、照片、各类电生理描记图和病理图文资料)传送至远程会诊信息平台。
(3)医疗远程会诊中心(也可以是医务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与相关科室确定会诊专家及会诊时间,会诊的病历资料至少在会诊前转发给会诊专家。
远程会诊收费标准
![远程会诊收费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f1cff35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06.png)
远程会诊收费标准远程会诊是指医生通过视频、电话等远程方式对患者进行诊疗,它已经成为了现代医疗领域中一种重要的诊疗方式。
远程会诊不仅可以解决患者因交通不便或地域偏远而难以获得专家医疗资源的问题,还可以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同时也可以降低医疗费用,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针对远程会诊,医院和医生们也都制定了相应的收费标准。
一般来说,远程会诊的收费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基本诊疗费用。
这部分费用是指医生对患者进行远程会诊的基本诊疗服务费用,包括医生的诊疗时间、诊断费用等。
这部分费用一般是按照时间进行计费,根据医生的职称、经验和患者的病情复杂程度等因素来确定。
其次是技术支持费用。
远程会诊需要依托一定的技术设备和平台来实现,这就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费用包括远程会诊平台的使用费用、网络带宽费用等,这些费用一般由医院或者远程会诊平台来承担。
另外还有专家咨询费用。
有些患者可能需要请多位专家进行会诊,这就需要支付多位专家的咨询费用。
专家咨询费用一般是按照专家的职称和经验来确定,同时还会根据会诊的次数和时长来计费。
此外,还有远程会诊报告费用。
医生进行远程会诊后,需要出具会诊报告,这部分费用一般是包含在基本诊疗费用中的,但有些医院可能会单独收取这部分费用。
最后是远程会诊的其他费用。
这部分费用包括一些杂费,比如病历复印费、快递费等。
这些费用一般是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来进行结算。
需要说明的是,远程会诊的收费标准在不同的医院、不同的科室甚至不同的医生之间可能会有所差异,因此患者在选择远程会诊时,需要提前了解清楚医院或医生的收费标准,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总的来说,远程会诊的收费标准是合理的,它既可以保障医生的诊疗服务质量,又可以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
希望各医院和医生在制定远程会诊收费标准时,能够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远程会诊管理制度模版(2篇)
![远程会诊管理制度模版(2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cd7a5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9.png)
远程会诊管理制度模版一、各科遇疑难病例需要远程医疗会诊时,由经管医师填写远程医疗会诊申请单,简要介绍病人情况,提出会诊目的,经治医师及科主任签字,并请病人或家属填写请求远程医疗会诊同意书,送至医务科审批备案后,由患者家属到财务科按标准付会诊费,并由请求会诊医生将交费发票交医务科,由医务科登记备案后安排会诊各项事宜。
二、对要求远程会诊的病例必须准备如下资料。
病历摘要(按标准申请单打印),各项检验检查及影像报告单(可以是电子版或复印件),各种影像片、病理片。
三、确定会诊时间后,由远程会诊网管通知请求会诊科室的经管医师及科主任,按指定会诊的时间携带必要的检查资料,提前____分钟到达远程会诊室,做好会诊准备。
四、会诊时先由经治医师汇报病史,回答专家提问,可结合临床进行咨询讨论。
五、经治医师参考专家的会诊意见,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和患者病情发展,实施具体的诊治方案。
按病案要求记录整理会诊资料并归入病案中保存。
六、所有科室对疑难、危重病人要积极开展远程会诊。
七、对于同级医院或下级医院提出院外会诊申请者:⑴提前约定远程会诊的时间,并提前将会诊患者的资料交至我院医务科。
⑵远程会诊医师应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注册,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其会诊、咨询内容与本人执业范围、专业技术相一致。
⑶远程医疗会诊只作为临床诊疗活动的辅助手段,对患者诊断、治疗的决定权仍属于申请会诊的医疗机构,若出现医疗纠纷由申请会诊的医疗机构负责协调解决。
⑷远程医疗会诊收费标准将按照省、市规定的价格、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医疗服务价格执行。
远程会诊管理制度模版(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远程医疗服务中的远程会诊管理工作,提高会诊质量,保障患者权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远程会诊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二条远程会诊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远程会诊应基于临床证据和医学常识,确保会诊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2.公平性:远程会诊应当遵守公平原则,所有符合条件的患者均有机会接受远程会诊服务。
医院远程医疗会诊管理制度
![医院远程医疗会诊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8e2359e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73.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远程医疗会诊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开展远程医疗会诊工作的所有相关人员。
第三条远程医疗会诊是指我院与国内外其他医疗机构通过远程通讯技术,为患者提供诊断、治疗、咨询等医疗服务的活动。
第二章远程医疗会诊的组织与管理第四条我院设立远程医疗会诊管理中心,负责远程医疗会诊的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工作。
第五条远程医疗会诊管理中心的主要职责:(一)制定远程医疗会诊管理制度,组织实施远程医疗会诊工作;(二)负责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的建设、维护和管理;(三)负责远程医疗会诊专家库的建立和管理;(四)负责远程医疗会诊患者的筛选、预约和安排;(五)负责远程医疗会诊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六)负责远程医疗会诊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
第六条远程医疗会诊专家库应包括以下专业:(一)内科;(二)外科;(三)妇产科;(四)儿科;(五)眼科;(六)耳鼻喉科;(七)口腔科;(八)皮肤科;(九)精神科;(十)其他相关专业。
第三章远程医疗会诊的流程第七条患者申请远程医疗会诊,应提供以下资料:(一)患者的基本信息;(二)患者的病情资料;(三)患者的诊断结果;(四)患者的治疗方案。
第八条远程医疗会诊管理中心收到患者申请后,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符合要求的,安排会诊。
第九条会诊专家接到会诊通知后,应按时参加会诊。
第十条会诊专家在会诊过程中,应认真听取患者病情介绍,查阅相关资料,提出诊断意见和治疗方案。
第十一条会诊结束后,会诊专家应将诊断意见和治疗方案形成书面报告,发送至远程医疗会诊管理中心。
第十二条远程医疗会诊管理中心将会诊报告发送给患者所在医疗机构,由医疗机构负责后续治疗。
第四章远程医疗会诊的质量控制第十三条远程医疗会诊应确保医疗质量,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第十四条会诊专家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合法执业资格;(二)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三)熟悉远程医疗会诊的流程和操作。
远程会诊管理制度样本(2篇)
![远程会诊管理制度样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803f7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0a.png)
远程会诊管理制度样本一、各科遇疑难病例需要远程医疗会诊时,由经管医师填写远程医疗会诊申请单,简要介绍病人情况,提出会诊目的,经治医师及科主任签字,并请病人或家属填写请求远程医疗会诊同意书,送至医务科审批备案后,由患者家属到财务科按标准付会诊费,并由请求会诊医生将交费____交医务科,由医务科登记备案后安排会诊各项事宜。
二、对要求远程会诊的病例必须准备如下资料。
病历摘要(按标准申请单打印),各项检验检查及影像报告单(可以是电子版或复印件),各种影像片、病理片。
三、确定会诊时间后,由远程会诊网管通知请求会诊科室的经管医师及科主任,按指定会诊的时间携带必要的检查资料,提前____分钟到达远程会诊室,做好会诊准备。
四、会诊时先由经治医师汇报病史,回答专家提问,可结合临床进行咨询讨论。
五、经治医师参考专家的会诊意见,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和患者病情发展,实施具体的诊治方案。
按病案要求记录整理会诊资料并归入病案中保存。
六、所有科室对疑难、危重病人要积极开展远程会诊。
七、对于同级医院或下级医院提出院外会诊申请者:⑴提前约定远程会诊的时间,并提前将会诊患者的资料交至我院医务科。
⑵远程会诊医师应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注册,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其会诊、咨询内容与本人执业范围、专业技术相一致。
⑶远程医疗会诊只作为临床诊疗活动的辅助手段,对患者诊断、治疗____决定权仍属于申请会诊的医疗机构,若出现医疗纠纷由申请会诊的医疗机构负责协调解决。
⑷远程医疗会诊收费标准将按照省、市规定的价格、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医疗服务价格执行。
远程会诊管理制度样本(2)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远程会诊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远程会诊是指通过视频通话和信息共享等技术手段,使专家可以在不同地点对病例进行会诊和讨论。
远程会诊的引入有效地解决了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加快了病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然而,由于远程会诊的特殊性,其管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远程会诊制度:请专家做手术收费标准
XXX县人民医院远程会诊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远程会诊站在我院的正常使用,保证远程会诊的效果和质量,规范工作技术人员操作,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院远程会诊中心、远程教育中心。
第二章工作流程第三条请求会诊科室工作程序 1、根据病情需要请301医院远程会诊者,由经治医师填写“远程医疗会诊申请单”,简要介绍病人情况,提出会诊目的与要求(可以指定拟会诊专科和专家,如不指定,则由接收会诊医院安排专家),经科室主任同意,报医务处及主管业务院长审批后,将申请单及会诊必须的各种检查单和资料送至远程会诊中心。
2、急会诊12小时内,普通会诊24小时内传出所有病历资料。
3、确定会诊时间后,会诊医师应在会诊前10分钟到达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必要时患者及家属可一同前往。
会诊前5分钟由双方接通会诊线路,实施会诊。
4、会诊时先由经治医师汇报病史、回答专家提问,可结合临床进行咨询讨论、教学和科研。
5、经治医师参考专家的会诊意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和患者病情发展,实施具体的诊治。
按病案要求记录整理会诊资料并归入病案中保存。
会诊意见仅供经治医师参考,不承担法律责任。
第四条远程会诊中心工作程序1、远程会诊中心收到科室的会诊申请后,根据会诊目的及要求,审
核患者资料是否齐全、质量是否达标,必要时请对方补齐资料或重新传送。
经过整理后,发至北京301医院。
2、根据病情或申请方提议,与北京301医院协商选择和预约会诊专家,确定会诊时间并及时通知申请会诊科室。
3、普通会诊应在24小时内确定会诊专家,3天内安排会诊;
急会诊应在12小时内安排会诊。
6、会诊结束后及时下载会诊报告,并及时通知申请会诊科室。
第五条设备管理使用制度(一)远程会诊中心、远程教育中心的设备会诊中心配备以下设备:DELL计算机一台、宝丽通视频系统一套、及相关网络设备、胶片扫描仪一台、电视机2台、松下一体机一台。
远程教育中心配备以下设备::SONY投影仪幕布2套、宝丽通视频系统一套、及相关桌椅等设备。
(二)设备保养及维护制度1、各种硬件设备必须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一般每季度进行一次机器的除尘和清洁工作。
2、计算机必须安装防杀病毒软件,并且定期升级。
3、会诊数据必须定期备份,一般每月备份一次,由当前会诊数据覆盖备份盘上的旧数据(上次备份数据)。
4、会诊中心人员必须保证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转,一旦遇到故障,必须及时进行维修;
会诊中心的机器设备的维修,必须由专业人员完成。
5、会诊中心的各种硬件设备,应当配备防尘罩,并在机器设备关闭15分钟内盖上防尘罩。
6、会诊中心在没有会诊任务和安排时,应当切断机器设备的电源。
7、设备专职专用,不得在会诊
专用计算机上安装游戏软件等及其它与会诊无关的软件,会诊专用计算机不得联接互联网,其它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动用设备。
(三)设备操作规程 1、会诊中心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计算机操作规程操作会诊中心的各种机器和设备。
2、开机的顺序是:外部设备->显示器->主机,关机的顺序相反。
3、计算机关机以后,必须在至少一分钟以后才能再次启动。
4、在计算机开机状态,严禁插拔任何计算机和外部设备的插头和电缆。
5、会诊结束后,必须切断会诊机器设备的电源。
第三章附则第六条本规定由院办网络中心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