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系统层次分析

合集下载

系统工程 系统评价之层次分析法课件

系统工程 系统评价之层次分析法课件
它通过将决策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根据因素间 的相互关联影响以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的层次聚集组 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上一层次的元素作为准则对下一层次元素 进行支配,并根据对准则的相对重要性赋予相应的权重。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决策问题分解成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根据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以及隶属 关系将因素按不同的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
系统性
层次分析法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多个层次和因素,有助于系统地分析 和处理问题,使得评价更为全面。
简洁明了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操作,能够方便快捷地得到 评价结果。
适用性强
层次分析法适用于多目标、多准则、多因素的评价问题,具有广泛的 适用性。
缺点
数据依赖性 层次分析法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 支撑,如果数据量不足或者数据 质量不高,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准 确性。
在系统工程中,层次分析法广泛应用于系统评价、决策制定和资源分配等方面,能够帮 助决策者全面、准确地分析问题,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层次分析法还能够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使得在缺乏精确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 有效的分析和评价。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进一步研究层次分析法的理论和应用,完善其算法和模型,提高其准确性 和可靠性。
系统工程 系统评价 之层次分析法课件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层次分析法的实际应用 • 层次分析法的优缺点 • 层次分析法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 结论
01
层次分析法简介
层次分析法的定义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一 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主要用于解决结 构较为复杂、决策准则较多且不易量化的决策问题。

第5章 层次分析法..

第5章 层次分析法..
j
W1
W
j 1
n
则所求特征向量: W= [0.106,0.634,0.261] T
W2
W2
W
j 1
n

j
1.900 0.634 2.998
W3
27
W3
W
j 1
n
0.781 0.261 2.998
j
二.和积法
(4)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max
( BW )i n ( BW )i i 1 Wi max n i 1 nW i
29
S5.NUDT
二.和积法
( BW )i n ( BW )i i 1 Wi max n i 1 nW i
( BW )1 ( BW ) 2 ( BW )3 [ ]/ 3 W1 W2 W3
0.320 1.941 0.785 [ ]/ 3 0.160 0.634 0.261
n
28
二.和积法
本例有:
1
1/5
1/3
0.106
(BW)1 =
BW =
5
3
1
1/3
3
1
0.634
0.261
(BW)2
(BW)3
(BW)1= 1 0.106 + 1/5 0.634 + 1/3 0.261= 0.320 (BW)2= 5 0.106 + 1 0.634 + 3 0.261 = 1.941 (BW)3= 3 0.106 + 1/3 0.634 + 1 0.261 = 0.785
Pn b1n b2n ... 矩 阵 B
P1 P2
Pn

系统工程 第五章 系统评 层次分析法

系统工程 第五章 系统评 层次分析法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一致性检验
进行一致性检验需要引入四个参数: 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根λmax 一致性指标(C.I.)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一致性比例(C.R.)
32
2)查找相应的R.I.
33
3)计算C.R.
34
35
(3)求各准则(方案)的总重要度(指标满足 程度)
中间层是准则层
列出实现总目标所要采取的各项准则,包括了为实现目 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可有若干个层次组成。包括所需考 虑的准则、子准则等。
最低层是方案层
列出可供选择的各种可替代方案,是评价方案的具体化
14

注意:
1、层次之间元素的支配关系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即可以存在这样的 元素,它并不支配下一层次的所有元素。若上层的每个因素都支配着下 一层的所有因素,或被下一层所有因素影响,称为完全层次结构,否则 称为不完全层次结构。 2、层次数与问题的复杂程度和所需要分析的详尽程度有关。每一层次 中的元素一般不超过9个,因一层中包含数目过多的元素会给两两比较 判断带来困难。 3、一个好的层次结构对于解决问题是极为重要的。层次结构建立在决 策者对所面临的问题具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基础上,如果在层次的划分和 确定层次之间的支配关系上举棋不定,最好重新分析问题,弄清问题各 部分相互之间的关系,以确保建立一个合理的层次结构。
12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根据对问题的了解和初步分析,将评价系统涉及的各要 素按性质分层排列。 对于一般的系统,层次分析法模型的层次结构大体分为 三层。最上面为目标层,最下面为方案层,中间是准则层 或指标层。
13
最高层是目标层

层次分析原理

层次分析原理

层次分析原理
层次分析原理是一种多标准决策方法,它可以帮助决策者在面对复杂的决策问题时进行理性的决策。

该方法基于一个重要的假设,即决策问题可以被分解成一系列层次结构。

在这个层次结构中,上层标准(也称为准则)对下层标准进行了评价和权重分配。

通过比较和组织这些标准,决策者可以确定最佳的决策方案。

层次分析的步骤如下:
1. 确定决策的目标:明确决策问题的目标,理解决策者希望解决的核心问题。

2. 构建层次结构:将决策问题分解成一系列层次,每个层次都包含一些标准或准则。

上层标准对下层标准进行评价和比较。

3. 制定判断矩阵:使用判断矩阵来比较每个层次中的标准。

判断矩阵是一个方阵,其中每个元素表示两个标准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或优先级。

4. 计算权重向量:根据判断矩阵中的数据,通过计算特征向量来确定每个标准的权重。

特征向量代表每个标准的相对重要性。

5. 一致性检验:使用一致性指标和一致性比率来检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

一致性检验可以帮助评估决策者的判断矩阵是否合理和准确。

6. 评估决策方案:根据标准的权重和判断矩阵的数据,计算每个决策方案的综合得分。

根据这些得分,决策者可以选择最佳的决策方案。

通过层次分析原理,决策者可以将复杂的决策问题分解成易于处理的部分,并通过权重的计算和一致性检验来确定每个部分的相对重要性。

这样,决策者可以更加客观和理性地进行决策,从而提高决策的质量和准确性。

系统工程-第5章 系统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

系统工程-第5章 系统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

方案层
包括为实现目标可供选择的 各种措施、决策方案等。
12
建立问题的递阶层次结构(续)
层次之间的关系
——模型所涉及的各因素 可以组合为属性基本相同 的若干层次,层次内部因 素之间不存在相互影响或 支配关系,或者这种影响 可以忽略;层次之间存在 自下而上、逐层传递的支 配关系,没有下层对上层 的反馈作用,或层间的循 环影响。
6
1982年11月,在中美能源、资源、环境学术会议 上,由萨迪的学生H.高兰民柴首先向中国学者介绍了 AHP方法。
1988年,在我国召开了第一届国际AHP学术会议。 近年来,AHP方法在我国能源系统分析、城市规 划、经济管理、科研成果评价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 用。
7
二、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层次分析法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 通过分析复杂系统的有关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形 成一个多层次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层次单排序即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同一层次因素对于 上一层次因素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值。
能否确认权重的合理性,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
定理:n 阶一致阵(正互反阵)的唯一非零特征根为n
定理:n 阶正互反阵A的最大特征根 n, 当且仅当 =n
时A为一致阵
26
由以上定理 ,λ 比n 大得越多,判断矩阵A的不一致 性越严重。用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作为被比 较因素对上层某因素影响程度的权向量,其不一致 程度越大,引起的判断误差越大。因而可以用λ-n 数 值的大小来衡量 A 的不一致程度。
C3 C4
A 1/ 4
1/ 3
1/ 7 1/ 5
1 1/ 2 1/ 3
2
1
1
比值是否一致
C5
1/ 3 1/ 5 3 1 1

多元统计分析第章层次分析法

多元统计分析第章层次分析法

标度
定义与说明
1 两个元素对某个属性具有同样重要性
3 两个元素比较,一元素比另一元素稍微重要
5 两个元素比较,一元素比另一元素明显重要
7 两个元素比较,一元素比另一元素重要得多
9 两个元素比较,一元素比另一元素极端重要
2,4,6,8 表示需要在上述两个标准之间拆衷时的标度
1/aij 两个元素的反比较
例:干部选拔 判断矩阵1:相对于目标层,准则层间的对比矩阵
的所有要素完全相关 完全独立性结构:上一层要素都各自有独立的、完
全不同的下层要素。 混合性结构:是上述两种结构的结合,是一个既非
完全相关又非完全独立的结构。
完全相关性结构
特点:上一层次的每一要素与下一层次的所有要素完全相关
eg
购一台满意的
设备
功能 强
价格 低
容易维 修
A
B
C
完全独立性结构
Cs
p1
p2


pn
p1
a11
a12


a1n
p2
a21
a22


a2n






pn
an1
an2


ann
判断矩阵A中的元素aij表示依据评价准则C,要素ai对aj的相对重要性。
aij的值是根据资料数据、专家意见和评价主体的经验,经过反复研究后确定的。
5.3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为了使判断定量化,关键在于设法使任意两个方案对于某一 准则的相对优越程度得到定量描述。一般对单一准则来说, 两个方案进行比较总能判断出优劣,层次分析法采用1-9标度 方法,对不同情况的评比给出数量标度。

多元统计分析第5章层次分析法

多元统计分析第5章层次分析法

若取重量向量W= [W1,W2,… , Wn]T ,则有: AW=n•W W是判断矩阵A的特征向量,n是A的一个特征值。根据线性代数 知识可以证明,n是矩阵A的唯一非零的,也是最大的特征值。

上述事实告诉我们,如果有一组物体,需要知道它们的重量,而又 没有衡器,那么就可以通过两两比较它们的相互重量,得出每一对 物体重量比的判断,从而构成判断矩阵;然后通过求解判断矩阵的 最大特征值λ max和它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就可以得出这一组物体 的相对重量。
5.3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将决策的目标、考虑的因素(决策准则)和决策 对象按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分为最高层、中间层 和最低层,绘出层次结构图。 最高层—目标层:决策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
中间层—准则层:考虑的因素、决策的准则。


最低层—方案层或措施层:决策时的备选方案。
n
归一化:
T
i
Wi W
T
W
i 1
n
i
(i 1,2,n)
则W W1,W2 ,,Wn 即为所求得特征向量

计算最大特征根
max
( AW ) i nWi i 1
n
( AW )i 表示向量AW的第i个分量
5.3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一致性检验
判断矩阵中的aij是根据资料数据、专家的意见和系统分析人 员的经验经过反复研究后确定。应用层次分析法保持判断思 维的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只要矩阵中的aij满足三条关系式 (aii = 1;aji = 1/ aij;aij = aik/ ajk (i,j,k=1,2,….n) )时,就说 明判断矩阵具有完全的一致性。

系统工程层次分析法

系统工程层次分析法

系统工程层次分析法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重庆交通大学学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院: 2009级工程管理专业 2 班学生姓名:张方敏学号: 09030201开课时间: 2010至2011学年第二学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解决问题,来掌握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及实施步骤。

二、实验内容:一城市打算在河流上建设公路交通系统,提出了三个建设方案:桥梁P1;隧道P2;渡船P3。

对方案的评价有11个指标,请用层次分析法对三个方案作评价。

层次结构模型对不同方案的描述:桥梁P1:投资较大,维护费低;可靠性、安全性、方便性较好,对河流航运的影响小,对河流中的生态影响小;居民的搬迁较多。

隧道P2:投资大,维护费较低;可靠性、安全性、方便性好,对河流航运的无影响,对河流中的生态无影响;居民的搬迁多。

渡船P3:投资低,维护费高;可靠性、安全性、方便性差,对河流航运的影响大,对河流中的生态影响较大;居民的搬迁少。

AHP方法的基本工具——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标度定义标度含义1两个要素相比,具有同样重要性3两个要素相比,前者比后者稍微重要5两个要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明显重要7两个要素相比,前者比后者强烈重要9两个要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极端重要2,4,6,8上述相邻判断的中间值倒数两个要素相比,后者比前者的重要性标度三、实验步骤:1.分析该运输系统的要素集合及相关关系,建立层次结构模型:2.确定评价基准:判断矩阵标度定义标度含义1两个要素相比,具有同样重要性3两个要素相比,前者比后者稍微重要5两个要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明显重要7两个要素相比,前者比后者强烈重要9两个要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极端重要2,4,6,8上述相邻判断的中间值倒数两个要素相比,后者比前者的重要性标度3.从最上层要素开始,依次以最上层要素为依据,对下一层要素两两比较,建立判断矩阵。

第5章 系统工程-层次分析方法

第5章  系统工程-层次分析方法

层次分析法1.第一步 构造阶梯层次模型目标层 A准则层B 1 B 2 B 3方案层 C 1 C 2 C 3 C 4 C 52.第二步 根据上述模型,将图中各因素两两对比,构建判断矩阵。

2.1 A-B 1 3 5 7 9 评分 ※3.第三步 计算各判断矩阵的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指标。

3.1 A-B 的特征根,特征向量与一致性检验(方根法) 3.1.1 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M i公式 M i =1nijj b=∏,j=1,2,…..n (1)M 1=1⨯1/5⨯1/3=0.067 M 2=5⨯1⨯3=15M 3=3⨯1/3⨯1=13.1.2计算M i 的n 次方根i W公式 i W(2)1W=0.405 2W3W=13.1.3对W =[1W ,2W ,3W ]T 规范化 公式 i W =i W ∕1njj W=∑ (3)W =[1W ,2W ,3W ]=[0.405,2.466,1]31jj W=∑=0.405+2.466+1=3.871于是 W 1=1W /1njj W=∑=0.405/3.871=0.105W 2=2.466/3.871=0.637 W 3=1/3.871=0.258∴所求特征向量W=[0.105,0.637,0.258]T3.1.4求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max λ 公式max λ=1()nii i AW nW =∑ (4) AW=11/51/351331/31⎛⎫ ⎪ ⎪ ⎪⎝⎭0.1050.6370.258⎛⎫⎪⎪ ⎪⎝⎭(AW)1=(1)(0.105)+(1/5)( 0.637)+(1/3)(0.258)=0.378 (AW)2=(5)(0.105)+(1)(0.637)+(3)(0.258)=1.936 (AW)3=(3)(0.105)+(1/3)(0.637)+(3)(0.258)=0.785max λ=1()ni i iAW nW =∑=0.318(3)(0.105)+ 1.936(3)(0.637)+0.785(3)(0.258)=3.0373.1.5 一致性检验公式CR=11mjjj mj jj a CIa RI==∑∑ ( 5)式中CI 为一致性指标,计算公式为 CI=max 1nn λ-- (6)CR 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CR=CIRI(7)当CR<0.1时,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足的一致性,否则就需要调整判断矩阵,直至具有满足的一致性为止. 按公式(6)有 CI=max 1n n λ--=3.037331--=0.0185查表判断矩阵为二阶,数RI=0.58 按公式(7),有 CR=CI RI =0.01850.58=0.032<0.1 一致性判断符合要求. 3.2 判断矩阵B 1-C 特征根,特征向量与一致性检验的计算结果W=0.4920.2330.0860.1390.050⎛⎫ ⎪ ⎪⎪ ⎪ ⎪ ⎪⎝⎭max λ=5.080, CI=0.020, RI=1.12, CR=0.0183.3B 2-CW=0.0550.5640.1180.263⎛⎫ ⎪ ⎪ ⎪ ⎪ ⎪⎝⎭max λ=4.118, CI=0.039, RI=0.90, CR=0.043 3.4B 3-CW=0.3750.3750.1250.125⎛⎫ ⎪ ⎪ ⎪ ⎪ ⎪⎝⎭max λ=4, CI=0, RI=0.90, CR=0 4.第四步 求C:与各个方案相对于总目标的层次总排序.5.第五步 按公式(5),(6),(7)进行总排序,一致性检验. 按(6)式 CI=1nj jj b CI=∑= (0.105) (0.020) + (0.637) (0.039) + (0) (0.258) =0.027RI=1nj jj b RI=∑= (0.105) (1.12) + (0.637) (0.90) + (0.90) (0.258) =0.923CR=CI RI =0.0270.923=0.029<0.1 总排序一致性检验.符合要求.6.第六步 结论 根据第四步总排序表 C 3=0.401最优 C 5=0.173次之 C 2=0.156第三 C 1=0.148第四 C 4=0.122第五。

第五章 系统分析PPT课件

第五章 系统分析PPT课件
第五章 系统分析
精选ppt课件2021
1
概述
系统分析是信息系统开发工作的第一个阶段,也 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系统分析的目标: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定义,为信 息系统设计取得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系统分析的任务:系统分析师通过对企业管理业 务的调查分析,理清原系统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模 式,指出其中的问题和不足,并从功能和数据分 析的角度对系统加以改进和完善,利用数据流程 图、数据字典和处理逻辑的表达式进行定义,提 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解决方案。
精选ppt课件2021
30
编制和维护数据字典是一项十分繁重的任务 目前已有专门辅助人们编制数据字典的软件包。
精选ppt课件2021
31
系统分析报告
系统分析结束时,系统分析员应完成系统分析报 告,交上级审批。
系统分析报告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全面、系统、 准确、详实、清晰地表达系统开发的目标、任务 和系统功能。
系统分析报告的作用
描述了目标逻辑系统的逻辑模型,作为开发人员 进行系统收集和实施的基础
作为用户和开发人员专家的协议或合同,为双方 的交流和监督提供基础
作为目标系统验收和评价的基础
精选ppt课件2021
32
系统分析报告的内容
(1)引言:说明项目名称、功能、背景资料、 文本所用的专门术语等;
定义数据流时,不仅要说明数据流的名称、组成, 还应说明它的来源、去向、流通量
数据存储:描述该数据存储的结构及有关的数据 流、查询要求。
外部实体:是数据的来源或去向。在数字字典中, 对外部实体的定义包括外部实体名称、编号、简 述及有关数据流的输入和输出
处理逻辑
数据字典实际上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库
精选ppt课件2021

UNIT5 层次信息系统

UNIT5 层次信息系统
UNIT5 层次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 周敏李
学习完本章后,你应该:
u ——了解层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u ——了解层次信息系统的基本划分方法;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周敏李
2011/3/6
提纲
1 2 3 4
应用系统的多维模型
业务员信息系统
终端用户信息系统
主管信息系统
2011/3/6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周敏李
SLIDE 3
2
应用系统分类的多维模型
应用系统的多维模型
层次
主管信息系统
组织 金融业 服务业
终端用户信息系统
业务员信息系统
制造业 市场
Slide 4
生产
财务
人事
职能
2011/3/6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周敏李
1 业务员信息系统
数据库维护
文件和报告产生
数据输入
业务处理 批处理、实时处理 Slide 5
实时处理示意图
文件和报告产生
查询
Slide 9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周敏李 2011/3/6
1.3 其他
Slide 10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周敏李
2011/3/6
2 终端用户系统
Slide 11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周敏李
2011/3/6
终端用户系统示意图
局域网服务器 部门服务器 公司主干机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周敏李
2011/3/6
3 主管信息系统
2011/3/6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周敏李
SLIDE 13
实现EIS的困难
Slide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n n
2)一致性检验指标
λ max λ i ni 2n来自i 2 λi 0
n
人们在对复杂问题涉及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时,不可能做到判断 的完全一致性,总会存在一定的估计误差。这将导致判断矩阵的特征 值和特征向量也带有偏差。
第5章
和W'。设max 1
n
R.I.
1
0
2
0
3
4
5
6
7
8
9
10
0.58 0.90 1.12 1.24 1.32 1.41 1.45 1.49
第5章
5.4层次总排序
层次分析法——层次总排序
层次总排序就是基于层次单排序得到的结果计算组合权重,然后, 通过比较各要素组合权重的大小,得到要素的相对重要顺序,依次确
定对备选方案的评价。
构造判断矩阵时应注意: 1)所比较事物之间是否具有可比性,如一个桔子和 一个乒乓球不能比较味道如何,但可以比较重量或圆度;2)数量级差别应不 大,若甲重10吨,乙重10克,两者比较重量是没有意义的。
第5章
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
n×n具有以下特点:
通过比较得到的判断矩阵P=[ bij] ① [bij]>0; ② bii=1;
mi n
b
j 1
ij
② 对列向量M作归一化处理,得到相对权重向量W=[ w1 w2 … wn]T, 其中 mi wi n mj
j 1
第5章
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
1 n ( PW ) i n i 1 wi
③ 计算P的最大特征值,其近似计算公式如下: max
其中,(PW)i 是权重向量W右乘判断矩阵P得到的列向量PW中的 第i个分量。λmax将用于判断一致性检验。 2)特征向量法 对于计算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近似算法会造成较大的积累误差, 一般可采用特征向量法。
层次分析法——一致性检验
λ max λ n i
i 2 n
设P'为带有偏差的判断矩阵,其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设为 max
通常P'的 λ max n
λ max n λ i
i 2 n
——表征了P'的偏差程度
λ max n n 1
一致性检验指标C.I构造为:C.I
第5章
C B α α B B1
层次分析法——层次总排序
组合权重计算表
C1 α C2 α … … Cm α 组合权重 V
m
1
2
w11
w12

w1m
V1=∑α j w1j
B2 … Bn
w21 … wn1
w22 … wn2
… … …
w2m … wnm
V2=∑α j w2j … …
Vn=∑α j wnj
第5章
不难看出,特征向量法应首先求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然后 计算对应于的特征向量W;再对W作归一化处理,即得到权重向量。 当判断矩阵阶数较高时,可采用迭代算法编程计算特征值。
第5章
5.3一致性检验
1) 完全一致性
层次分析法——一致性检验
根据矩阵理论,若正互反矩阵P = [ bij] n×n对于所有的i,j =1,2, …,n, 均有bij = bik / bjk 成立,则称P具有完全一致性。此时,正互反矩阵P具 有唯一非零的最大特征值λmax,且λmax= n。实际上,由于正互反矩阵的 bii =1(i =1,2, …,n),且令λmax = λ1
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
特征向量法计算权重的原理:
设有n个物体B1 ,B2 ,…,Bn ,重量分别为w1 ,w2 ,…,wn 。若 两两比较物体的重量,其比值可构成n×n的矩阵P。若用向量W=[ w1, w2,…,wn]T右乘矩阵P,可得:
w1 / w1 w1 / w2 w1 / wn w1 w1 w / w w / w w / w w w 2 1 2 2 2 n 2 ( P nI )W 0 PW n 2 nW wn / w1 wn / w2 wn / wn wn wn 由矩阵理论可知,n 即为P的特征值,且是最大特征值,W则是 对应于最大特征值n 的特征向量。
根据各因素的重要性比较构造判断矩阵并进行计算,所得判断矩 阵及相应计算结果如下: (1)判断矩阵A-C(相对于总目标而言,各着眼准则之间的相对重 要性比较) A C1 C2 C3 W λ
max=3.0385
C1
C2 C3
n
1
5 3
1/5
1 1/3
1/3
3 1
wi mi
0.1042
0.6372 0.2583
1 焦点 2 教育 和技能 3 能力 专业 知识 4 候选人 甲 乙 丙 领导 能力 解决 问题 组织 能力 反应 能力 决策 判断 能力 能力 教育 管理技巧 技术能力 个人技能 选择管理人员
5
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
5.2 构造判断矩阵和计算相对权重
(1)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是将层次结构模型中同一层次的要素相对于上层的某个 因素,相互间作成对比较而形成的矩阵。 例如,方案层的备选方案B1 ,B2,…,Bn ,相对上层的准则Ck 作 成对比较,可构成下面的判断矩阵PC k -B
(3) 确定以上递阶结构中相邻层次元素间相关程度。通过构造两两 比较判断矩阵及矩阵运算的数学方法,确定对于上一层次的某个元素 而言,本层次中与其相关元素的重要性排序—相对权值。 (4) 计算各层元素对系统目标的合成权重,进行总排序,以确定递 阶结构图中最底层各个元素的总目标中的重要程度。 (5) 根据分析计算结果,考虑相应的决策。
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具有
实用性、系统性、简洁性等很多优点,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 准确计量的场合,如社会经济系统的决策分析。
第5章
目标层 A
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应用
合理使用企业留成利润
准则层 C
C1: 调度职工生 产积极性
C2: 提高企业的 技术水平
③ bji =1/ bij(i,j =1,2, …,n)。 具有上述几个特点的矩阵称为正互反矩阵。 可以证明一个n阶的判断矩阵只有n(n-1)/2个元素需要确定。对于 目标层1个、准则层m个和方案层n个的层次结构,方案层对准则层可以 建立 m 个判断矩阵,即PC k -B ( k==1,2, …, m ), 而准则层对目标层 只有一个判断矩阵PG-C ,总共需要构造m+1个判断矩阵
第5章
(2)计算权重
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
权重计算的方法有多种,这里仅介绍方根法和特征向量法。 1)方根法 这是一种计算判断矩阵权重的近似方法,用于精度要求不高的场 合。其计算步骤如下: ① 计算P=[ bij] n×n 中每行所有元素的几何平均值,得到向量M=[ m1 n m2 … mn]T,其中
层次分析法——层次总排序
V W
实际上,由相对权重列向量W1,W2,…,Wm可构造相对权重矩 阵W=[ W1 W2 … Wm],则组合权重V可按下式计算
第5章
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应用
5.5层次分析法应用
例4-4 某厂有一笔企业留成利润由厂领导决定其用途,总目标是希望 能促进工厂更进一步发展。可供选择的方案有:作为奖金发给职工; 扩建食堂、托儿所等福利设施;开办职工业余学校;建设图书馆或俱 乐部;引进新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衡量这些方案(措施)可以从以下 三方面着眼:是否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是否提高了企业的技术 水平;是否改善了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现在要对上述五种方案 进行优劣性评价,或者说按优劣顺序把这五种方案排列起来,以便厂 领导从中选择一种方案付诸实施。 应用AHP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后,可建立如图所示的层次结构模型:
第5章
定量分析的分析方法。 层次分析法的特点: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将决策 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
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 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
对于任意的判断矩阵,当 max n 时C.I = 0,则判断矩阵具有完全 一致性;C.I 的值越大,P′的估计偏差也就越大,偏离一致性的程度 就越大。
第5章
层次分析法——一致性检验
3)随机一致性指标 通常判断矩阵的阶数n越高,其估计偏差随之增大,一致性也就越 差,因此对高阶判断矩阵的检验应适当放宽要求。为此引入随机指标 R.I 作为修正值,以更合理的随机一致性指标C.R来衡量判断矩阵的一 致性 C.I C.R R.I 一般只要C.R≤0.10,则认为P′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必须重新 调整P′中的元素的值。式中的R.I 的值,要按判断矩阵的阶数从表中选 取。2阶及以下的判断矩阵总是具有完全一致性。
C2:改善职工物质 文化生活状况
方案层 P
P1: 发奖金
P2:扩建集体 福利设施
P3: 办业余 学校
P4:建图书馆、 俱乐部
P5:引进新 设备
5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层次分析法
(1)通过对系统的深刻认识,确定该系统的总目标,弄清规划决策 所涉及的范围、所要采取的措施方案和政策、实现目标的准则、策略 和各种约束条件等,广泛地收集信息。 (2) 建立一个多层次的递阶结构,按目标的不同、实现功能的差异, 将系统分为几个等级层次。
第5章
标度 1 3 5 7 9 2,4,6,8
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
说 明 表示Bi与Bj相比,两个要素同等重要 表示Bi比Bj稍微重要一些 表示Bi比Bj明显重要 表示Bi比Bj重要得多 表示Bi比Bj绝对重要 表示两相邻标度的中间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