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计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与反思-7.1古人计数|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与反思-7.1古人计数|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与反思7.1 古人计数|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三章“古人计数”。

具体内容包括:1. 学习数数的方法,能够从1数到10。

2. 理解数的顺序,明白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3. 认识数的形状,能够辨别不同形状的数字。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数数的方法,从1数到10。

2. 学生能够理解数的顺序,明白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3. 学生能够认识数的形状,能够辨别不同形状的数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数的顺序,认识不同形状的数字。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数数的方法,从1数到10。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小兔子玩具2. 学具:练习本、铅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如桌子、椅子、窗户等,并数一数课桌的数量。

2. 讲解数数的方法: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从1数到10,并讲解数的顺序。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小兔子玩具,让学生数一数有几只小兔子,并说出数的顺序。

4. 随堂练习:教师发放练习本,让学生独立完成数数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数的顺序1 2 3 4 5 6 7 8 9 10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在家里面找一找不同形状的数字,并画出来。

2. 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找到的不同形状的数字进行绘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并数一数课桌的数量,引导学生掌握数数的方法。

在讲解数的顺序时,通过出示数字卡片和小兔子玩具,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课堂练习环节,学生独立完成数数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课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在家里面找一找不同形状的数字,并画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3)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3)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3)一. 教材分析《7.1 古人计数》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如算盘、结绳、刻痕等,并通过对这些计数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本节课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

但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计数方法,如算盘,这为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如算盘、结绳、刻痕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数学,乐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算盘、结绳、刻痕等计数工具。

2.学具:每人一个算盘,一组结绳和刻痕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一个古代商人计数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古代计数方法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算盘、结绳、刻痕等古代计数工具,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些工具的用途和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计数工具进行实际操作,体验古代计数的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各自使用的计数工具的优缺点,并分享给其他小组。

教师点评,总结规律。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现在还使用古代的计数方法,会是怎样的场景?学生分组讨论,发挥想象力,提出创新的想法。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古人计数》教学设计_(4)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古人计数》教学设计_(4)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_(4)一. 教材分析《7.1古人计数》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包括算筹计数法和刻痕计数法。

学生通过学习这两种计数方法,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和智慧,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计数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但是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通过实物展示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数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算筹计数法和刻痕计数法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中国古代的应用和智慧,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算筹计数法和刻痕计数法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数方法。

五. 教学方法1.实物展示:通过展示古代的算筹和刻痕计数工具,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计数方法的操作过程。

2.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算筹和刻痕计数工具,体验计数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于计数方法的理解和操作经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和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数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算筹和刻痕计数工具的实物或者模型。

2.准备相关的教学图片和资料。

3.准备计时器,用于记录每个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或者展示古代的算筹和刻痕计数工具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些工具是什么吗?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算筹计数法和刻痕计数法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同时展示实物或者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计数方法的操作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于计数方法的理解和操作经验,然后进行动手操作,体验计数的过程。

古人计数[精选五篇]

古人计数[精选五篇]

古人计数[精选五篇]第一篇:古人计数古人计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4-75页教材分析《11-20各数的认识》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和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同时也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学习打下算理基础。

教材先安排学生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计数单位“十”的表象,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10个一是1个十,同时,适时的引入计数器,进一步让学生理解数的组成,了解个位与十位,知道同一个数在不同的数位表示的意义不同,从而为以后100以内乃至更大的书的认识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10以内的认识与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也是为以后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作准备。

而学生对10以内各数的认读、书写、大小比较不存在任何困难,而对于以“十”为计数单位及11——20数的组成认识不多,但这个知识却是后续学习的关键。

因此,本节课的设计以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建立计数单位“十”这个概念为起点,逐步学会掌握11——20数的组成,并能够简单应用。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一、关注学生已有的认数经验。

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会接触到数数、读数的问题,对11-20各数已有了一些认识。

教学中把学生已经积累的认数经验作为十分重要的课程资源,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组织相应的认数活动。

二、通过充分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熟练数数,掌握数的组成。

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摆小棒,在摆的过程中观察、掌握数的组成。

这样的操作情景,使学生的“思维发端于动作”以动诱思,以思促动,“数形结合”、“情理互促”帮助孩子们在操作中体验,在操作中感知。

古人计数 (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古人计数 (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古人计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和特点。

2.掌握古人计数的读数规律与技巧。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古人计数的读数规律和技巧。

2.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古人计数方法进行计算。

三、教学内容1. 古人计数的方法和特点古人计数的方法主要有竖杠计数法、九章算术和筹算法等。

其中,竖杠计数法是中国最早的计数法,具有古老、简便、易于记忆的特点。

2. 古人计数的读数规律和技巧古人计数读法有一定的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个位数、十位数和百位数的读法:同样的数字,在不同的位置读法不同。

–个位数:读出个位上的数字即可,如“七”、“八”。

–十位数:十位数为1时,读做“十”,如“十五”;十位数不为1时,先读十位上的数字,再加上个位上的数字,如“二十三”、“三十七”。

–百位数:读做百位上的数字加上“百”,如“一百二十三”、“六百四十五”。

2.同样的数字,不同的位置读法不同,数位高的在前面,数位低的在后面。

3.读法遇到零时,可读做“零”。

古人计数的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点:1.首先确定数字的位数,然后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2.在读法中注意数字的读法规律,特别是十位和百位数的读法。

3.在计算中可以适当使用估算的方法,先估算再验证,可以使计算更加准确。

3. 古人计数的应用古人计数方法在日常生活和数学运算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1.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如加、减、乘、除等。

2.进行货币和长度的计算。

3.在说唱古诗文时,可以用古人计数法来体现韵味。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讲述、示范、操练的教学方法。

首先讲述古人计数方法和规律,然后通过示范演示读数的方法和技巧,最后通过操练来巩固学生的技能。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古人计数的重要性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课堂讲解通过讲解古人计数的方法、读数规律和技巧等来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掌握。

3. 示范演示老师利用数字卡片来演示古人计数的读数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跟读并模仿。

《古人计数》数学教案

《古人计数》数学教案

《古人计数》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古人计数的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通过探索和交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古人计数的方法:结绳计数、算盘计数、刻痕计数等。

2. 认识数的概念:自然数、负数、分数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认识数的概念。

2. 难点:理解各种计数方法背后的数学原理,掌握分数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结绳、算盘、刻痕等计数工具。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计数方法,如购物时的找零、餐馆点菜等,引发学生对古人计数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结绳计数、算盘计数、刻痕计数等古人计数方法,让学生亲自体验这些计数方法。

3. 课堂讲解:讲解各种计数方法背后的数学原理,如自然数的产生、负数的意义、分数的定义等。

4. 练习巩固: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巩固对数的概念的理解。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古人计数的方法和原理。

2.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

3.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古人计数的场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 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给予适当的辅导和激励。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正确性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成果评价:对学生的练习作业进行批改,评估学生对古人计数方法和数的概念的理解程度。

八、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实践活动,让学生尝试创造自己的计数方法,并介绍给同学们。

2. 邀请数学专家或有经验的老师进行专题讲座,分享古人计数的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 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让学生探究其他文明古国的计数方法,进行跨文化比较。

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与反思-7.1 古人计数|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与反思-7.1 古人计数|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与反思-7.1 古人计数|北师大版导学目标1.掌握古人计数的基本方法;2.了解古代数码的来源和发展;3.观察和体验古人计数的方法,认识更多的数码文化。

导前思考请思考以下问题:1.你应该怎样表示自己的年纪?2.你知道古人是怎样计数的吗?3.你认为古人计数的方法会有什么不同?导学过程1. 古人计数的基本方法古人最初使用的是手指计数,后来发展出了许多不同的计数方法。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竹符计数法和算珠计数法。

竹符计数法是古人用来计数的方法之一,使用竹子制成的符号代表不同的数码。

竹符计数法的运用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根据《尚书》中的记载,“鵬其翼,六尺四寸,黎民襄之”中的“黎民”据说是使用竹符计数法的平民百姓。

算珠计数法则是在珠子上打洞,用绳子串起来,然后数学运算。

木珠、牛骨、龟甲、珍珠等物材料,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均作为算珠的材料。

像古罗马人使用的算盘一样,算珠既可以表示数字,也可以用于数学运算,是古人计数的常用工具。

不同于我们现代数字的进位系统(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等),古人计数重视数量的可视化和可感知性。

这种可视化的计数法效果直观、易操作,也可以加深我们对于数字的认识。

2. 古代数码的来源和发展数码作为人类语言交流中的一种符号,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存在。

最初,人们使用珠子、鸟骨、兽牙、石块和粘土等物品记录数量,以便在经济活动和贸易中交换物品。

后来,人们发明了文字,用它来表达更复杂的语言和思维。

即使是在文字普及之后,在没有计算机和电子计算器的情况下,人们仍然需要计算,于是数码得以发展。

现在,数码已经成为计算机、手机和智能手表等数字化设备的基础。

3. 观察和体验古人计数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体验古人使用的数码工具,如算盘、算尺等,感受古人计数的魅力。

算盘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计算工具之一。

它是由两排珠子和一个横梁组成的。

在每一排珠子中,右边的珠子代表5,左边的珠子代表1。

横梁代表个位数,用来区分整数和分数。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古人计数》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古人计数》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古人计数》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古人计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包括算盘的使用和数码的读写。

通过学习这一章节,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和计数方法的特色,同时也能够掌握基本的算盘使用技巧和数码读写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计数和算术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算盘的使用和数码的读写可能还很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算盘的使用方法,以及数码的读写规则。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知道算盘的使用和数码的读写规则。

2.能够熟练地使用算盘进行简单的计算。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算盘的使用方法。

2.数码的读写规则。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算盘的使用方法。

通过练习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算盘,每个学生一把。

2.准备数码卡片,每个学生一张。

3.准备相关的教学PPT或者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讲解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引入算盘的使用和数码的读写。

让学生了解算盘的历史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算盘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何拨动算珠,如何进行加减乘除等计算。

同时,讲解数码的读写规则,包括数码的顺序和读写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练习使用算盘,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计算。

同时,让学生练习数码的读写,包括单个数码的读写和多个数码的读写。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算盘接力赛,看哪组用算盘计算得最快;数码拼图,看谁能够最快地拼出正确的数码。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计算购物时的总价,使用算盘进行计算。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引言《古人计数》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古人的记数方法和数码的由来,是一篇比较实用的文化课。

在本次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中心,结合课文特点和教材要求,设计了本文档所述的教学方案并进行了反思。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古人计数的方法和数码由来。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古人计数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数码计算。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古人计数,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三、教学内容1. 知识点•古人计数的方法•数码的由来2.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古人计数的方法。

•学生理解数码的由来。

3. 教学难点•学生运用古人计数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数码计算。

四、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任务型教学、讨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三个环节。

1. 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通过将具有现实意义的任务纳入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会知识点的重要性。

本次教学选用“设计一个古人计数的流程图”作为任务,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2. 讨论学习讨论学习是指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讨论的方式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本次教学中,让学生结合《古人计数》的内容,讨论古人计数的方法和数码由来,并进行思维碰撞和知识交流。

3. 实践操作实践操作是指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来掌握知识点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本次教学中,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手尝试使用古人计数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数码计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五、教学流程1.预习让学生在课前通过阅读《古人计数》一文,对古人计数有一个初步了解。

2.导入通过给学生一些计数题目的方式,导入本次教学。

3.任务型教学任务一:分组合作,设计一个古人计数的流程图。

任务二:展示流程图并进行评价。

4.讨论学习结合《古人计数》的内容,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从古人计数的方法和数码由来两个方面来讨论,以此让学生深入了解并掌握知识点。

5.实践操作让学生参与实际操作,亲手尝试使用古人计数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数码计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与反思一. 教材分析《7.1 古人计数》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包括算筹计数法和算盘计数法。

学生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和智慧,同时也能掌握基本的计数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计数方法的了解基本上为零。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最基本的概念入手,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计数方法。

同时,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算筹计数法和算盘计数法,能够用这两种方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算筹计数法和算盘计数法的原理及应用。

2.难点:算盘计数法的熟练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计数方法。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算筹、算盘、电脑课件等。

2.学具:算筹、算盘、练习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古代计数工具,引导学生思考:古人是怎么计数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算筹计数法和算盘计数法,让学生观察、操作,理解两种计数方法的原理。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简单的计算题目,让学生用算筹和算盘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练习计算,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除了算筹和算盘,现代还有哪些计数工具?引导学生了解电子计算器和计算机。

数学《古人计数》教学设计五篇范文

数学《古人计数》教学设计五篇范文

数学《古人计数》教学设计五篇范文第一篇:数学《古人计数》教学设计数学《古人计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数数活动中,体会20以内数的意义,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认、读、写20以内的数。

2.会用小棒和计数器表示20直观表示11~20的数,初步认识个位和十位,感受“十”为单位的计数方法(十进制计数法)。

3.在动手操作数学模型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学生的数学感知。

初步了解古人发明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十”为单位的计数方法,体会20以内数的意义。

难点:为什么用“十”计数及对“数位”的理解。

【教学具准备】课件、20根小棒、橡皮筋、计数器【教学课时】1【教学策略】创设情境与组织操作探究相结合,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古人计数(十进制计数法的铺垫)师: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数宝宝还没有发明出来,古人还不会用数宝宝表示羊的只数,也不知道每天放了多少羊,但这并不影响他管理羊群。

师:瞧!(课件)这就是牧羊人在清点自己的羊,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样计数的?(板书课题:古人计数)师:每放出一只羊,牧羊人就在地上摆一块石头,再放出一只,再摆一块石头。

当羊的只数越来越多,一大堆的石头摆起来很麻烦,聪明的古人就想出了一种新的办法,瞧!(课件:十块石头变成一块大石头。

)一块大石头表示几块小石头?小结:用一块大石头表示10,再加上一块小石头,合起来就是羊的只数。

过渡:古人真聪明,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学聪明的牧羊人,利用手中的小棒来代替小羊,摆一摆,数一数。

【设计意图:创设故事情境,利用课件的动态效果,再现“古人计数”的过程,既还原了古人计数的方法,又唤起了学生已有的数数经验,即逐一计数、一一对应的方法,为十进制计数法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1~20各数的组成,十进制计数法的开始)1.摆小棒,初步认识“11”(1)引导学生用小棒一一对应地记录羊的只数。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古人计数》第一课时“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以及顺序,会认、读、写11~20的各数。

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渗透“十进制”,感受数位的形成,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养成有序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11~20各数及数的组成,会认、读11~20的各数。

【教学难点】理解数位的形成。

【教学过程】一、置境引入1、回顾旧知师:小朋友们,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数?(生答,课件出示学生说的数)。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了0-10这些数,那今天我们还要来认识些新朋友,是11-20各数。

(出示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让生读一读。

你们认识吗?快大声地读出他们吧!在刚才大家读的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读得非常好,很认真!2、故事导学师:接下来我给同学们讲一个和数有关的小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还不会用数记住物体的各数,他们就用摆小木棍或小石子的方法来表示物体的数量。

师:你看他就在用小石头记录羊的只数,你们愿不愿意也试试这种方法,好。

咱们没有石子,就用手中的小棒来摆一摆,出来1只羊你们就摆1根小棒,再出来1只就再摆1根,(谁愿意上讲台来摆一摆)准备好,我放羊了。

(动画演示。

)二、联结感悟1、认识十几师:羊放完了,现在就请这位同学带着大家一起来数一数。

(1,2,3,4,…,10,比10多1用手拿出1根,把10根和1根分开放在展台上。

)师:快数数自己的小棒是不是11根。

你们数得真认真,这是10个一,10个一就是10。

(板书:10个一。

)师:现在我就把10个一捆在一起变成1捆,谁知道这是1个多少?(板书:1个十。

)师:刚才我们说10个一是1个十,现在1个十也是10,快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板书: 10个一就是1个十。

)师:1个十,1个一,合起来是多少?1个十,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1个十,3个一,合起来是多少?……得到拍手歌:1个十,1个一,合起来是111个十,1个一,合起来是121个十,1个一,合起来是131个十,1个一,合起来是141个十,1个一,合起来是151个十,1个一,合起来是161个十,1个一,合起来是171个十,1个一,合起来是181个十,1个一,合起来是192个十,合起来是202、认识计数器(出示计数器)你们知道这个学具的名字吗? 它叫计数器。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_(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_(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_(1)一. 教材分析《7.1古人计数》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古代人是如何计数的,通过认识算筹和算盘,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计算工具,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

教材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古代计数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我国历史中的发展。

此外,教材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计数方法?这些计数方法有什么好处?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他们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古代的计数方法,他们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实物展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古代的计数方法,认识算筹和算盘,知道它们的使用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我国历史中的发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认识算筹和算盘,了解它们的使用方法。

2.学生能够用算盘进行简单的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实践操作法等,结合多媒体课件和实物,生动形象地进行教学。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算筹、算盘实物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古代人是如何计数的吗?”引发学生的思考。

然后,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古代计数工具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算筹和算盘。

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算筹和算盘的来历、使用方法,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算筹和算盘的计数过程。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询问学生:“你们发现算筹和算盘有什么特点吗?它们是如何计数的?”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算筹和算盘,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算筹和算盘的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对算筹和算盘的掌握程度。

《古人计数》教案设计

《古人计数》教案设计

《古人计数》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数学的起源和发展。

激发学生对古人计数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数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探讨古人计数的方法和工具。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和展示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的起源和发展。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古人计数的方法和工具。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兴趣表现。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六章:古代文明计数方法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古代文明的计数方法。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明计数方法的比较和分析能力。

6.2 教学内容介绍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的计数方法。

分析各种计数方法的特点和优缺点。

6.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地图展示古代文明的位置和特点。

采用比较和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明计数方法的区别。

6.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比较和分析过程中的思考和表达情况。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七章:古代中国的计数工具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计数工具。

培养学生对古代中国计数工具的使用和理解能力。

7.2 教学内容介绍古代中国的算盘和筹码计数工具。

讲解算盘和筹码计数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原理。

7.3 教学方法展示算盘和筹码计数工具的实物或图片。

通过实际操作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算盘和筹码计数工具的使用方法。

7.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八章:古希腊的数学发展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古希腊的数学发展。

培养学生对古希腊数学家的认识和理解。

介绍古希腊的数学家和他们的贡献。

讲解古希腊数学的重要性和影响。

8.3 教学方法展示古希腊数学家的图片和成就。

通过讲述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古希腊数学的重要性和影响。

8.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思考和表达情况。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九章:古代印度的计数系统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古代印度的计数系统。

培养学生对古代印度计数系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新一年级数学《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新一年级数学《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新一年级数学《古人计数》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古人计数》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古人计数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对概念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和勤于动口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1~20这些数的'个位和十位上各数的含义是重点;对“数位”的理解是难点。

教学方法实物演示法。

课前准备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这么多精美的礼品,一会儿将把它们奖给今天表现最好的那些同学,我们来看看老师准备了多少个奖品.(师生一起数,个数大于10)咦?这大于10的数该怎样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二、活动一:建立数位概念.数一数,有几只羊,用小棒代表羊的只数,需要几根小棒?(课件:主题图)(一)数小棒1.老师手里有几根小棒?我们来数一数,1、2、3、4、5、6、7、8、9、10.2.一根一根数,有10根小棒,也就是10个1.现在我们把它捆成一捆,它就成了1个十.3.学生自己数出10根小棒,并将10根捆成一捆,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4.让学生再拿出1根小棒.(1)现在是几根小棒?(2)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3)它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它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二)介绍计数器及数位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十位上的1就表示是10.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1.一边拨一边说:“在个位上拨几,在十位上拨几.”3.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数、认、读、写12~20各数.三、活动二:快速拨数.(一)师生互练1.教师说数,学生快速在计数器上拨出.2.说一说它的含义及是怎么拨的.(二)生生互练一人说数,另一人拨出,并说一说.两人互换再练.四、活动三:对口令.(一)师生互对例:教师说16,学生对1个十和6个一.教师说1个十和7个一,学生对17.(二)生生互对五、活动四:填、读尺子上的数.(一)出示图片:写一写师生一起将尺子上的数补充完整.(二)教师提问1.比15小比11大的数有那些?2.17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3.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六、活动五:找一找生活中的11~20各数,密切数与生活的联系.找一找,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到或用到了11~20各数.七、小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古人计数10+1=11 10+9=19 10+10=20。

古人计数教案及反思

古人计数教案及反思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义城完小梁丽霞教学内容:古人计数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填写算式。

3、在教学中渗透数的顺序,并进行社会秩序教育。

4、学会与人合作,体会计算的多样化,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数的概念教学准备:每组一个数位计数器及40-50根小棒等。

教学方法:抓问题,用多种游戏,把抽象的数位具体化。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寻找关键问题数学课研究数学问题,看一些小棒会有什么数学问题。

(每个小组发40-50根小棒,玩小棒时间为3-5分钟)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目的:练习20以内数的顺序,也可以在玩小棒中发现十根捆一捆)游戏,看谁的手小巧。

老师报数,学生用棒子表示,讨论:快的同学的诀窍。

出示:十根可以捆一捆。

再进行游戏,让学生习惯中把1捆当作10根用。

完成:()个一()个十试一试,在计数器拔出10个位只有几颗珠子,怎么办?(10个一是1个10)在个位拔上一颗珠子,表示1个十,也表示10个一。

二、自主合作,解决数位顺序。

在解决了10是1个十也是10个一后,还能过渡试一试在计数器上表示。

接下来就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数位,组成和算式结合,理解11-20各数。

1、11-20各数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呢?问题提出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并加以解决,并结合P74的图示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实现生生互动。

(这儿注意11-20的表达多样,只要求至少一样,方法选择,方法应用应由学生通过自主交流来确定。

)2、1个十,1个一是11 10+1=1110和11,十位上是1,没有变,个位由0变成1,就是11。

3、15 、19 、20的数位可重点检查。

(20的数位可由10-20,也可19-20来描述。

)4、小结,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数位不一样,数也不一样,十位上1表示1个十,个位上1表示1个一。

《古人计数》教学反思

《古人计数》教学反思

《古人计数》教学反思《古人计数》这一课的内容是学生建立数位概念的起始课,是在逐一计数的基础上,积累十进制概念活动经验的重要环节,教材更加突出了小棒——计数器——数学符号之间的联系。

教学中,通过数一数、捆一捆、摆一摆、想一想、读一读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

有这几个方面做得比较成功:1.力求简约,让学生轻松学习课前准备了大量的教具和学具,形象、生动的课件,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轻松地获取数学知识。

2.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在教学中我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操作、交流、讨论,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并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开发能力,通过动手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认识 11-20 各数的组成,掌握对数位的初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感受到自主学习新知的乐趣,体验获取成功的喜悦。

3.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通过一系列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养成与他人沟通,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当然,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首先,对学生的预设还不到位,站在老师的角度对学生想当然。

比如在用计数器拨11时,先让学生体会11的组成:1个十和1个一,然后再拨数。

我想学生能理解11的组成,就能拨出11个这个数,但这时还是有相当的的孩子没有找准数位。

其次,急于完成自己设定的目标,而忽略了学生的生成。

当认识 11 的组成时,有很多的孩子能说出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我就很满足面急着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其实,这时有一个小小的声音说,老师还可以反过来说:11是由1个一和1个十组成。

这是一个多么有智慧、细心的孩子呀,他的光芒却被我掩埋。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加强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恰到好处地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关注学生的生成。

《比例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六年制数学下册教材。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因此它可以作为比的应用来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人计数(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P74-75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数数活动中会认、读、写11~20各数。

2.结合数小棒、拨计数器等操作活动,建立直观模型,初步认识个位和十位,感受以“十”为单位的计数方法,体会11~20各数的意义。

3.在捆小棒的活动中,直观体会和认识10个一就是1个十,掌握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

4.感悟数学文化,初步了解古人发明十进制计数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进一步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
掌握“10个一就是1个十”,知道1个十和几个一就是十几。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感受以“十”为单位的计
数方法和抽象出数的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引入新课
1.碰十游戏,激发兴趣
明确规则:
老师出一个数,你们出一个数,你们出的数和老师出的数加起来得
10。

"
xx做游戏。

2."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看来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对0到10这些数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接着来人认识一些新的数。

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认识这些字吗?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3.提问:11~20中间都有哪些数?课件出示:11,12,13,14,15,16,17,18,19,
20."
齐读这些数。

4.模仿古人,记录羊的只数
看来同学们对这些数并不陌生,可是在古时候,人们并不认识数,他们在记录物品数量的时候就摆一些小木棍,或者小石子。

今天就让我们模仿古人,用小棒记录一下牧羊人家羊的只数。

学生摆小棒,一名学生到前面摆。

4.数小棒
数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
生汇报。

比10多1的数是多少?
二、动手操作,建构知识
1.摆一摆,捆一捆
1根小棒就是1个一,2根小棒是2个一,3个一,4个一…10个
一。

"板书:10个一
1个一是1,2个一是2,3个一是3,10个一是10,够10根小棒我们就可以把它们捆成一捆,这一捆小棒就表示1个
十。

"
板书:1个十
10个一是10,1个十也是10,那你知道10个一和1个十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小结:10个一就是1个十并板书。

学生动手捆一捆,并说一说是怎么捆的。

先数够10根,再捆在一起。

2.认一认,拨一拨
出示计数器,知道它叫什么吗?计数器
为了计数方便,我们规定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个位上1个珠子表示1个一,2个珠子表示2个一,几个珠子就表示几个一,从右边起第二位是十位,十位上1个珠子表示1个十,2个珠子表示2个十,几个珠子就表示几个
十。

"
在计数器上拨出3,请学生到前面拨。

学生拨数,并说一说怎么拨的。

老师接着拨,请同学们接着数。

学生数:4,5,6,7,8,9
个位上有9个珠子表示9个一,也就是9,再加1个珠子是几个珠子?(10个)表示的数是多少?
请同学们看xx。

(课件演示:
个位上的十个珠子飞走了,融合成一个珠子放在了十位上。

)学生观察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生回答
也就是说个位上的10个一可以用十位上1个十来表示。

比一比,黑板上的10个一和屏幕上的1个十都表示10,哪一个能一眼就看出来就是10呢?(1个十)
是啊,十位上1个珠子就表示1个十,表示起来多方便呀!以后个位上只要够10个珠子就把这10个珠子去掉,在十位上放1个珠子,就表示1个
十。

"
我们再看屏幕,个位上现在还有珠子吗?(没有)个位上没有珠子,十位上有1个珠子,表示的数是多少?
(10)
刚才我们用小棒表示出11只羊,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11?你能拨一拨吗?
学生动手拨并展示。

谁来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拨?(十位上拨1个珠子表示10,个位上拨1个珠子表示1,合起来就是
11。

"
学生评价。

同学们,这里有2个珠子,十位上有1个,个位上有1个,为什么1个表示十,1个却表示一呢?
小结:
同样是一个珠子,它们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数也不同。

3."课中活动
同学们今天表现得真棒,下面我们来活动,听一首儿歌,大家跟着一起唱,可以带上动作。

播放《数鸭歌》
他们数不清到底多少鸭,你们能数清楚吗?学生数一数并汇报。

能用小棒表示出12吗?能在计数器上拨出12吗?摆一摆,拨一拨。

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怎么拨的?
老师也用小棒来摆一摆,(课件播放1捆小棒和9根小棒)它表示的数是多少?19
怎么看出来的?会列算式计算吗?(10+9=19)
会在计数器上拨珠子表示这个数吗?拨一拨
如果再加上1根小棒,现在有几根?够10根了,你有什么想法吗,有什么想要说的吗?可以把它捆成一捆现在有几捆小棒,表示多少?2个十,也就是
20。

"
再来看计数器,个位上再添上1个珠子,变成几个珠子,个位上够10个珠子可以怎么办?(变成1个珠子放在十位上)十位上现在有几个珠子,表示多少?20
请你在计数器上拨出20,同桌互相看一看。

4.数一数,写一写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到20了,现在我们从11开始再来读一读,写一写,伸出右手的食指,一边读一边写。

学生读并写:11,12,13,14,15,16,17,18,19,
20."
三、巩固练习,思维提升
1.看图写数
出示书上P75的xx第一题。

你想做哪道,你是怎么想的?
2.做一做
用画珠子的方法在计数器上表示出相应的数。

四、拓展延伸,数学创造
古时候,人们表示数的方法和我们现在的不一样,古人是怎样计数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介绍结绳计数法,石子计数法,算筹计数法。

你能看出它们都表示的是什么数吗?
你能模仿这样的计数方法自己表示一个数吗?这个留给大家课下去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