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一棵树——记房山区四马台村党支部书记张进来

合集下载

抗洪抢险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抗洪抢险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抗洪抢险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抗洪抢险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平凡中的不平凡——记柿园村支书郭大芳抗洪抢险事迹材料特大暴雨,给我县各个乡镇都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大灾面前显人性,这场洪灾面前我们的广大党员干部冲锋一线,不惧风雨,舍己为民、无私奉献,真正彰显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本性,岳城镇柿园村郭大芳就是其中一例。

郭大芳,一个勤恳,朴实的农家人,200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5年1月他上任后带领着两委班子齐心协力,兢兢业业,全力做好上级交代的各项工作任务,他们的努力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认可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7月19日下午,已经持续了一天的暴雨愈演愈烈,毫不停歇之意,人人都躲在屋里不敢出门,可我们的郭书记一刻也坐不住了,因为想到了村里那些低保、五保户,那些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想到了还住在破旧房屋里的村民们,这样的暴雨,要一直这样下下去,他们能挨得住么?一想到此,郭大芳迅速召集两委干部再碰头,没来得及穿好雨衣就急匆匆赶赴这些村民家里,挨家挨户的排查、走访,一定要保证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他带领两委干部坚持每天早中晚三巡查,再三叮嘱大伙儿:”巡查一定要细致,对于低保五保户、孤寡老人这些重点户,老宅子、河边、坡岸这些危险地段,尤其要时刻注意。

”接连几天的冒雨工作,又顾不上吃饭,本就瘦弱、年过半百的老郭,终究还是病倒了。

繁重的脚步声、疲惫的神色,即使旁人看了也不忍心。

有人劝他:”大芳呀,发烧了,要多注意休息啊!”可他却当即拒绝,”这点病算啥大事儿?群众的命才算大事!”郭大芳发着高烧,仍牵心群众。

老话说,”穷家难舍”,听到有些老人念旧,迟迟不愿意搬离自己的家,这可急坏了他,怎么办好呢?突然他想到了一个办法,我们做不了工作,有人可以做。

他和两委干部分头联络老人的亲属,请他们来做老人的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功夫不负有心人,三番两次的来访,终于劝服了那些老人们搬离到安全地带。

霞云岭

霞云岭

走进霞云岭区域概况霞云岭乡位于房山西北部的边远深山区,是房山区面积最大的乡,乡域面积218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全乡15个行政村,3824户,10301人。

其中四马台、庄户台、堂上村为首都文明村。

全乡有基层支部18个,并按经济社会发展区域设有五个联合党总支。

全乡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森林绿化率达73.19%,2005年12月全乡被国家林业总局整体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是首都西南绿色天然屏障重要的组成部分。

堂上村红色圣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诞生地,2002年底该词曲创作地被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8年被首都精神文明委员会评为首都文明旅游景区,是北京市32家免费开放博物馆之一。

以北京西南第一高峰、北京天山著称的白草畔风景区位于北京最美乡村四马台村,是北京地区唯一一个驱车可直达山顶的景区;此外,还拥有亚洲食鱼蝙蝠大足鼠耳蝠研发与保护基地和房良联合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旧址。

目前以白草畔自然风景区为龙头,堂上红色圣歌创作地和“世外桃源”著称的三流水民俗旅游村为重点的旅游业已初见端倪。

全乡现有乡村旅游专业村6个,其中市级乡村旅游专业村3个,民俗户510家,逐步形成了与生态农业、生态环境相辅相成的生态产业.自然环境一、地理位置:霞云岭乡地处北京西南的百花山脚下,距北京城区89公里,著名的108国道贯穿全乡44公里,与河北省接壤,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交通便利。

二、生态环境:全乡总面积218平方公里,15个行政村,10301人,林地面积17.8万亩,草场面积13万亩,果树40多万株,林木覆盖率高达60%以上,煤碳、石材等矿产资源丰富且空气清新、环境优雅。

自然风景: 2161米的百花山主峰白草畔,山顶有近千亩的高山草甸,四周是十几万亩的人工林和次生林,山腰有占地几百亩成尤似蒙古包的蚁穴城,每到春季几百种山花竞相开放,万紫千红沁人心脾,蹬峰远眺,山峦层叠,连绵数千里,诗情画意尽收眼底。

湖北的大寨创始人--周启本

湖北的大寨创始人--周启本

湖北的大寨创始人--周启本2010-11-01 10:32:14周启本,全国劳动模范,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因打宕改土治水闻名全国。

周启本原名黄运本,1913年4月18日出生于湖北长阳黄土岗(现大堰乡清水堰村)。

他4岁丧父,被周家收养,改名周启本。

年青时以当长工、打短工为主,后来靠种田为生。

1949年11月,周启本的家乡赵家堰解放。

1950年,周启本参加了减租减息运动。

1951年7月,赵家堰作为全县17个土改重点乡之一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十月下了一场大雨,山洪暴发,冲毁了许多农田。

周启本对付永茂等农户说:‚我过去打过宕,付永茂,你请几个,我们帮你打,那是千百年的好事。

‛这样,付永茂请了他的几个兄弟、老表,连周启本共6人,他们自制炸药,开山炸石,干了起来,干了40多天,砌成了一条高1丈、长22丈的石坎,一片岩坡地变成了2亩6分平田。

1952年1月日,周启本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入了党,周启本更积极了,根据组织安排,周启本在四区赵家堰组织了长阳最早的互助组——周启本改田互助组。

由于周启本会打宕,又热心帮人,十多天时间就达到了11个户,各户都获得了大丰收,同年11月,周启本被评为县特等劳动模范。

许多农户纷纷要求加入周启本互助组。

长阳县根据中央指示,正在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便把周启本互助组转社作为全县四个试点之一开展。

1953年4月6日,长阳第一个最大的初级社‚山峰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社长周启本,共18户,101人,劳动力44人,耕地面积159亩。

年底,成立了‚山峰农业生产合作社党支部‛,周启本任支部书记。

1954年,周启本被选为赵家堰乡副乡长,又被选为长阳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4年6月28日,周启本被选为县人民委员会(县人民政府)委员,并被选为湖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县5名)。

1955年5月29日,中共长阳县委将赵家堰乡改坡田为梯田的情况向中共宜昌市委、湖北省委呈报了专题报告。

《报告》中说:赵家堰乡自1951年起至今年4月,利用冬闲时间投入人工55776个,牛工285个,砌成均高4市尺的田坎2301丈,改坡田为梯田270.5市亩,扩大耕地32.2市亩,挖排水沟46条,疏通天坑28个,新改梯田比坡田增产1-2成。

张现会的热忱与真实

张现会的热忱与真实

张现会的热忱与真实2013-10-12 00:00:00 进入论坛来源:平顶山新闻网——平顶山日报话题背景他是驻村“第一书记”,他把群众当亲人,为解决群众的困难而不辞辛劳,把党的温暖带给群众。

他帮群众锄地割麦,一身土一身汗地帮群众建沼气池修水管,用真情和实干赢得群众的信任。

他就是汝州市大峪镇大泉村驻村“第一书记”张现会。

十月十一日,湛河区九里山街道飞翔社区基层党员在支部活动中学习关于张现会的通讯报道。

本报记者王尧摄用实干来亲民爱民田晓泉(卫东区雷锋小学)张现会的事迹让我想起了祖父曾告诉我的一件事。

上世纪60年代在我们简陋的家里,祖父曾给一位驻村干部做过一次午饭,虽然祖父烙的馍煳得不像样子,可那个干部仍旧吃得有滋有味。

张现会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帮村民锄地割麦修水管这样的事儿,要是被我祖父遇到了,不知他该有多么高兴。

真心驻村实干为民张明琪(叶县县委办)张现会扎根基层、心系群众、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改善了大泉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了村民的发展信心,促进了村民增收致富,得到了村民的信任和认可,赢得了村民的口碑和爱戴,密切了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是真心驻村、实干为民的“驻村第一书记”。

需要更多这样的“第一书记”春林(卫东区黄楝树社区)古人云,“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只要党员干部能够真心实意地站在百姓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去解决问题,他就一定会得到人民的支持与爱戴,张现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验证了这个道理,树立了一个鲜活的榜样。

植根基层,朴实为民刘勤(市二高)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何实现这个宗旨呢?不能停留在语言上,而要落实在行动上。

张现会,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怀着满腔热情来到了山高沟深、穷乡僻壤的大泉村,深入田间地头,走访每一户人家,体察民情,了解村情民意,不搞浮华,急人民所急,忧人民所忧,实实在在为人民排忧解难。

他驻任一方,就使得那个地方的面貌焕然一新,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怎会不赢得老百姓的爱戴和拥护呢?希望这样的领导干部再多一些。

新闻 格式

新闻 格式

1、新闻要素:不可忽略5W1H。

(Who、What、When、Where、Why、How)2、新闻构成:题、文、图、表。

3、题:简要、突出、吸引人。

4、文:导语100至200字:开宗明义,人事时地物。

5、主体300至500字:深入浅出,阐扬主旨。

6、结语100字:简洁有力,强调该新闻的意义与影响,或预告下阶段活动。

二、新闻导语的几种写作方法1、叙述式导语的写作:就是直截了当地用客观事实说话,通过摘要或概括的方法,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给人一个总的印象,以促其阅读全文。

2、描写式导语的写作:记者根据目击的情况,对新闻中所报道的主要事实,或者事实的某个有意义的侧面,作简练而有特色的描写,向读者提供一个形象,给人以生动具体的印象,这就是描写式导语的一般特点。

一般用在开头部分,以吸引读者,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3、议论式导语的写作:往往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通过极有节制、极有分寸的评论,引出新闻事实。

一般分为三种形式:评论式、引语式、设问句。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在导语中写一个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比如一场球赛刚刚结束,观众/读者/听众们最想知道的是结果,或者是某个球员的发挥情况,就先从这里写起。

其次,在报道主体中按照事件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写下来,最后面的是最不重要的。

同时注意,一个段落只写一个事件要素,不能一段到底。

因为这种格式不是符合事件发展的基本时间顺序,所以在写作时要尽量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构思,按受众对事件重要程度的认识来安排事件要素。

因而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宏观的对于受众的认识。

另一种是一个中外结合体——新华体。

我们国家的新闻报道一般是遵循时间顺序,但是这种“讲故事”的写法已经不适合受众的阅读习惯(一般人没有时间听你讲长篇大论),所以“新华体”在吸收中外新闻报道之长的情况下诞生了。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导语中简明地体现出来。

《榜样7》路生梅先进事迹有哪些

《榜样7》路生梅先进事迹有哪些

《榜样7》路生梅先进事迹有哪些《榜样7》路生梅先进事迹有哪些?扎根黄土高坡54载——这个曾经地道的北京姑娘,从首都北京到陕北县城,从青丝乌发到鬓染霜花,将自己的美好年华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老区的父老乡亲。

偏远小城佳县也成为她命运相系、用心守护的第二故乡。

1968年12月,路生梅24岁。

从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毕业的她,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告别家人,只身踏上远赴陕北的列车。

这是她第一次离开北京。

当她风尘仆仆,终于站在简陋的铁栅门外时却发现,佳县人民医院就是两排破旧的石窑洞。

号称“石头城”的佳县县城,喝的是毛驴驮回的浑浊黄河水,还每人每天只能分到一瓢;不会生火炉子,晚上只能睡冷炕……望着医院周围的空旷荒野,路生梅不知偷偷哭了多少回。

让路生梅决心留下来的,是两次难忘的出诊。

一次,她赶了1个多小时夜路来到患者家。

昏暗的煤油灯下,破旧窑洞里的半边炕上没有席子,脸色苍白、披散头发的产妇坐在土袋子上,孩子已经出生,一名妇女却一直死死揪住产妇的头发,说“产妇‘血迷’(失血性休克)了,揪着头发就不会昏死过去。

”另一名妇女拿来黑乎乎的家用剪刀,准备给孩子剪脐带。

路生梅急忙抢下剪刀,用自带的消毒器械为孩子断脐、包裹。

“老乡们哪里懂得,因不卫生断脐引起的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率,在那个年代几乎是百分之百。

”那一刻,路生梅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里落后的医疗条件和生育观念。

还有一次是在大雪天,路生梅下乡出诊。

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十几里的路摔了40多跤。

快到村口时又是下坡路,摔怕了的路生梅索性半躺着滑了下去,到患者家时几乎成了一个泥人。

患者是个得了麻疹肺炎的孩子,这是一种典型的呼吸系统传染疾病,严重肺炎也正是婴幼儿麻疹死亡的罪魁祸首。

经过叩诊、人工呼吸、纠正心衰等一系列治疗,孩子的病情终于稳定。

路生梅刚松了口气,有村民告诉她,村里还有几个孩子得了同样的病。

路生梅果断将患儿集中在一起,阻断了传染源。

那几天,路生梅就住在老乡家,悉心医治、寸步不离。

房山大转型

房山大转型

房山大转型作者:苑二刚来源:《民生周刊》2011年第44期曾经有着“煤炭之乡”称号的房山,煤炭、矿业等资源型产业长期以来都是该区域赖以发展的“主业”,然而,随着北京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房山资源型产业越来越不适应首都经济发展的要求。

从2005年开始,房山区就已经开始对煤矿和非煤矿山进行了“清退”,到2010年,该类产业已彻底“出局”。

今年是北京“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同时也是煤矿全部关停的第一年。

寻找煤炭之后的替代产业,绿色无疑成为无可选择的未来发展主题,从“吃煤”到“吃生态”,房山经济走出一条独特的转型之路。

替代产业房山区的大安山乡曾是北京市的重点产煤区之一,2005年8月至今,104座煤矿全部关闭,当地百年的采煤史宣告结束。

煤矿关闭后,多条原来用于煤炭运输的道路被废弃。

没想到的是,这里的道路地势起伏,山形陡峭,引来了很多越野爱好者的青睐。

这些道路还被冠上了一条好听的名字——房山查查县。

“越野一族北京大队队长”王晓亮是圈内闻名的资深越野人士,在发现大安山乡采煤区山形地形都非常适合越野以后,立即在这里组织了一次越野比赛,结果大获成功。

他立即有了一个宏大的想法——在这里建设一个越野自驾游的基地。

当他带着“在大安山乡建设北京市越野自驾游基地基础建设工程项目”的想法去大安山乡政府时,引起了大安乡政府领导的重视。

他的项目经过相关部门的补充规划和相关配套设施方案一起作为大安山乡转型的重点项目被报到了市里,最近这个项目得到了北京市政府的重点扶持。

“既体现了现代时尚,也体现了现代旅游发展的一个趋向。

原来我们对待采煤地区产业发展项目有几个原则,一是生态修复和恢复原来生态功能,第二,对拉动当地就业支撑当地经济有好的长远可持续的作用,第三是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第四要补充城市发展中的功能。

” 房山区区委常委、副区长李江对于这个项目非常看好,他认为非常适合房山在煤矿彻底关闭后寻找替代产业的选择方向。

与大安山乡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河北镇在关闭煤矿之后摸索到了另一条绿色之路。

白卷英雄张铁生简历背景资料介绍

白卷英雄张铁生简历背景资料介绍

白卷英雄张铁生简历背景资料介绍2012年05月22日 10:33来源:中华文摘字号:T|T1449人参与48条评论打印转发张铁生张铁生,1950年生,辽宁兴城人。

1968年中学毕业后下乡插队。

曾任兴城县白塔公社枣山大队第四生产队队长。

1973年参加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时,因解答不了试题而在空白试卷的背面写了一封“信”,被树为“反潮流”的“英雄”。

同年入辽宁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学习。

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5年任中共铁岭农学院核心小组副组长、院党委副书记。

同年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

1976年10月后被撤销所担任的党内外职务,并被开除党籍。

1983年被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反革命宣传煽动罪、阴谋颠覆政府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

1991年10月刑满获释,和另外三人创办了饲料公司,目前他所在的公司净资产过亿元,是拥有17家子公司的大集团。

张铁生任集团公司商政总监外,还兼任监事会主席。

1973年,正在辽宁省兴城县白塔公社枣山大队插队的张铁生被推荐参加大学考试。

6月30日,在理化考试时,他仅做了3道小题,其余一片空白,却在试卷背面给“尊敬的领导”写了一封信。

在信中,张铁生诉说了自己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的心理冲突,发泄他因不忍心放弃集体生产而躲到小屋里去复习功课,而导致文化考试成绩不理想的不满情绪。

同年7月19日,《辽宁日报》以《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为题,刊登了张铁生的信。

编者按说:“张铁生的理化这门课的考试,似乎交了白卷,然而对整个大学招生的路线问题,却交了一份颇有见解、发人深省的答卷。

”8月20日,《人民日报》又转载了张铁生的信,又另加编者按语“这封信提出了教育战线上两条路线、两种思想斗争的一个重要问题,确实发人深思。

”随后,全国各地报刊纷纷转载,张铁生一夜之间成了名噪全国的勇于交“白卷”的反潮流英雄。

“四人帮”一伙对张铁生交“白卷”的行为赞不绝口。

1973年,张铁生顺利地被铁岭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录取。

聚焦主责主业 展现更大作为

聚焦主责主业    展现更大作为

聚焦主责主业展现更大作为作者:王明哲来源:《北京支部生活》2021年第01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擘画蓝图、引领未来,意义十分深远。

认真研习全会精神,既感振奋,又感责任重大。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组织部门必须紧扣时代脉搏、聚焦主责主业、展现更大作为,以高质量的组织工作保证房山区高质量发展。

聚焦“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的力量源于基层。

“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其中重要的一环和基础性工程,就是要持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为此,我们必须严格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推动全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一要持续压实党建责任,夯实房山区“1+8+24”党建工作责任体系〔“1”是指区委,“8”是指全区八大系统党(工)委,“24”是指全区所辖24个街乡镇党(工)委〕。

充分发挥区属各系统、各乡镇(街道)党(工)委抓基层党建的“龙头”作用。

持续用好巡回宣讲、巡回观摩、巡回调研的“党建三巡”工作法,大力实行《房山区落实包村干部抓党建工作责任实施办法(试行)》,层层传导党建工作责任和压力,增强行动自觉,推动基层党建各项制度措施落实落地见效。

二要不断激发基层活力,继续发动广大党员干部“上一线、作贡献”。

健全完善“平战结合”组织动员体系,强化各级党建协调委员会作用,让基层组织焕发强大组织力,带动各级各类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参与到常态化疫情防控、垃圾分类、拆迁拆违、物业管理等重点难点工作中,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

三要切实提高为民本领,进一步强化基层导向。

着力推动重心下移、权力下放、力量下沉,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的资源和时间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进一步夯实“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未诉先办”和共建帮扶等工作机制,深化拓展“访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大走访活动,持续打造“有问题,找党员——房山党员”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品牌,确保党的新精神、新政策、新要求直达基层,“一站式”落地,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第一书记张立臣下村体会

第一书记张立臣下村体会

地头,炕头,心头…—清原县南山城镇秀水甸村第一书记张立臣工作体会组织上把我们选派到最基层锻炼,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我不是去做官的,是去干事的,干的是决定老百姓一辈子命运的事。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通过50个日夜的“田间地头”谈心与求索,对后进村有了更深的理解。

现将工作体会总结如下:一、秀水甸村基本情况秀水甸村地清原县东南30公里,距南山城镇10公里。

四面环山,森林茂密,山清水秀,是浑河发源地之一。

全村总户数351户, 1112人。

由新立屯、大堡、东沟、西沟4个自然屯7个村民小组组成。

困难户258户,占74%。

山林18000亩,其中天然林和人工林各50%。

人均林地6亩,山上以松木、柞木、桦木为主。

耕地3106亩,其中旱田2756亩,水田350亩,人均耕地2.8亩。

地里种的基本都是“大苞米“,基本无其它规模产业。

2011年人均年纯收入3000元。

村中路为泥土路,没有路灯和文化广场。

目前,村两委班子5人,党员42人,外出打工党员23名。

过去该村班子战斗力弱,宗族派系现象突出。

2010年换届选举3轮选不出村主任。

村民因调地、林权纠纷、卖集体林等事项上访频繁。

2010年11月,党员和村民代表推荐刘宝升同志任书记兼村主任。

刘宝升同志上任后,谋发展思发展的愿望比较强烈。

可是村班子的文化素质不高,大部分老百姓的市场经济意识薄弱,经济基础差,等、靠、要的思想依然比较突出。

二、后进贫困原因通过讨论大家普遍认为:造成困难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一名话“种大苞米种.....穷的..”。

事实证明:表面看来是“农村人口多,人均占有生产资料少,产业单一”的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社会问题。

解决农村问题在农村之外。

归纳起来可以用以下“七个缺少”来形容:缺少能人。

目前农村空壳化日益突出,大量青壮劳力和有一定头脑的都在城市打工,在家多为妇女和老人。

“农业女性化”、“农村老龄化”现象严重。

老年人和妇女自身素质低,发展能力差。

缺少资金。

农民是有致富愿望的,而是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全村74%的贫困户,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他们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保障,更无发展经济的启动资金。

精选第一书记民情日记五篇

精选第一书记民情日记五篇

精选第一书记民情日记五篇篇一11月5日项目带动扶贫是我进驻西湾村的一大愿景,经过多方调研,2014年8月初我亲自编写了《西湾子村截伏流工程项目建议书》,对截伏流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周密论证。

项目得到了县人大副主任、驻店子镇扶贫工作队队长张乐的重视,很快引起了县人大领导的关注,并于10月21日上午由县人大主任李云召集部分县人大代表在西湾村委会召开兴和县人大社会扶贫座谈会。

座谈会在充分听取扶贫项目汇报的同时,现场查看了西湾村截伏流工程选址。

座谈会上,县人大领导和参会人大代表现场捐款万元,为西湾村截伏流工程提供了资金保障。

10月22日,截伏流工程施工正式拉开序幕:该工程将西湾村南干河道被埋的地表水通过挖渠、打坝、埋管、打滤层、引水等措施,引水灌田。

施工过程中,雇佣大小挖掘机两部,装载机一部,民工九人。

投入水泥管50米,PVC引水管210米。

整个工程前后用时12天,两管清泉顺利引入灌溉区。

截伏流工程的顺利完成使西湾村下游800亩干旱地得到有效灌溉。

这项公益项目对于扶贫工作来说,最直接最见效,可以说,功在当代,利在百年。

篇二7月2日今天,从进驻西湾子村已半月有余,村支部党建和阵地建设初见成效。

回顾这几天的工作,自我感觉小有成就:6月15日,全县扶贫工作动员大会刚刚结束,我满怀振奋的喜悦带着县委、政府的嘱托,踏进西湾村委会的大门,可印入眼帘的是宽阔的院落满目疮疫,断墙残垣,杂草丛生,再看办公室内外,玻璃破碎不堪,顶棚多处坠落,办公设施一无所有,面对如此现状,我和村支书商量后立即召集村委会一班人召开第一次驻村扶贫工作会,会上将村委会阵地建设和党建工作列为扶贫工作首要任务并拉开西湾村扶贫工作序幕。

为确保阵地建设的有效开展,安监局主要负责人给予了全力支持,在单位资金十分紧缺的情况下,一次性投入资金35000元。

在资金保证的前提下,我带领村委会的同志们前后利用半个月的时间快速完成六项工作:一是拉砖铺院、修缮院墙;二是挖渠铺管、通水进家;三是涂刷墙壁、标语上墙;四是装修办公、购置设施;五是通电架床、安炉上灶;六是党建上台阶、面貌换新装。

走访贫困户的民情日记范文

走访贫困户的民情日记范文

走访贫困户的民情日记范文离开大城市,在扶贫工作队工作期间,生活工作虽然辛苦,但总有这样一件件小事激励着我们。

接下来要给大家分享的是走访贫困户的民情日记范文,欢迎大家的借鉴阅读!走访贫困户的民情日记范文(1) 透过薄薄的晨雾仍能看到屋顶尚未融化的积雪,一阵风吹过,感觉有些寒冷。

根据工作组的安排,今天市长助理章芸将和我们一起到腰布村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并给他们送去棉被、大米、食用油、雨伞等御寒防冻物资。

简单吃过早饭后,我们来到丁屋小组低保户丁月庆家,通过前期摸底调查时了解到,他的妻子从89年开始就患有精神分裂症,四处求医,一直没有好转,06年又发生车祸成了残疾,使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家里还有84岁的老母亲要照顾,女儿又远嫁,本来有一儿子在外打工,但嫌弃家里穷,一直未归……每谈到此处,他暗自伤心难过。

但谈到现在的家庭情况时,他很欣慰的告诉我们,多亏现在政府的好政策,不仅帮我们办了低保,而且逢年过节,又来看望我们,如果没有政府的关心和帮助,我这个家早就散了,这全要感谢政府啊……在丁月庆的感激声中,我们踏上了走访五保户曾南州家的路,曾南洲自幼失去双亲,小时候的一场大病使他成为哑巴,靠政府接济和左邻右舍的帮助才得以为生,家里穷,自身又残疾,没人愿意嫁给他,40多岁仍单身一人。

看到我们的到来,曾南洲显得有点激动,一边‚指手划脚‛的让我们进去坐,一边给我们倒水,冬秀主任则充当我们的翻译,向他说明我们的来意,并送上御寒物资,临走时,他的双手合十不断的朝着我们鞠躬,冬秀主任说,这是感谢你们呢!走访贫困户的民情日记范文(2) 我来到马吉米桥上,用摄像机拍摄马吉米村的变化。

这里正开展易地扶贫搬迁,要不了多久,这里将会是美丽新家园。

在返回工作队驻地时,我看到一个缓慢的身影,一手拄拐杖,一手提口袋,步履蹒跚地前行。

这个身影我很熟悉,他是村里的百岁老人,也是村里少数会说汉话的老人。

有时在乡街上会遇到他去买菜,他总是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

最后的知青情怀

最后的知青情怀

最后的知青情怀作者:徐敏来源:《新西部》2016年第06期他们是一群北京知青,曾经的激情并未因离开而冷却。

他们是一群热血之躯,并不因身份的变化而清高。

他们是一群分散到四海的个体,但却拥有着一颗相同的反哺之心。

马力是个极热心的陕北当地知青,记者此次采访多亏了他的帮助。

几天里,他带着记者在延安、延川、子长等地四处奔走,对北京知青的感情之深,很难用言语描述得清。

马力是土生土长的陕北人,1974年插队落户到延川县关庄镇关家庄生产队,与著名的北京知青赤脚医生孙立哲(原名孙立喆)分在一个村。

年过半百的马力不无激动地坦言,“和孙立哲等北京知青两年多的相处,让我的世界观、价值观得到了全新的洗礼。

特别是孙立哲的理想主义品性,至今还影响着我。

”如今的马力是北京知青在延安几乎所有活动的协调人和接待员,因而见证了北京知青几十年间对第二故乡念念不忘的反哺之情。

第二故乡1977年招工,马力被分配到了延川农副产品公司,半年后调入延川县公安局。

1984年作为本地最年轻的干部,升任县公安局副局长、政委。

马力秉性正直,为人直爽,刚直不阿,不吸烟,不喝酒。

“所以我很难适应官场环境,在位上得罪了不少圈内人。

”2001年,单位竞聘上岗,马力主动要求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

后经组织协调,调到延安公安局石油安全保卫支队做纪检工作,直至2014年退休。

在北京知青的微信圈里,马力是个活跃的热闹分子,任何有关北京知青的事,他都深知一二。

大凡回陕北来探望的北京知青,都冲着马力的助人为乐而首先联系他,而他大多情况下也会陪着他们四处走访。

由于下乡时马力与孙立哲在一个村,深受孙立哲一心为老百姓精神的感召,至今仍感受得到他对孙立哲的敬佩之情。

“那会儿,条件很艰苦,孙立哲在窑洞中没白没黑地为农民看病,在简陋的窑洞里做了上千例手术。

医疗站外人山人海,当时的许多老照片可以为证。

由于当时根本没钱买医疗器械,很多手术器械都是孙立哲在医院学习时偷的。

”1983年,孙立哲考入美国西北大学攻读器官移植免疫博士学位,后在多国攻读多学科的学位,并在美国创办美国万国集团;1993年回国创业,并兼任清华大学等著名大学教授。

采访全国人大代表张全泉三则_高三作文

采访全国人大代表张全泉三则_高三作文

采访全国人大代表张全泉三则东桥村的“吴仁宝”1.走进七月的东桥村今天,我们去了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东桥村。

只见那里山清水秀,到处都是花草树木,漫步在柏油路上,还能闻到淡淡的花香。

波光粼粼的小河从家家户户的大门前穿过。

这小河清澈见底,连河底的石头和小鱼都看得一清二楚。

旁边的树木连成一片,好像绿色的海洋。

东桥村里还有许多座别墅,别墅前还听着几辆小汽车。

2.我眼中的东桥村老书记这么美丽的景色到底是谁创造出来的呢?通过上午的访问,原来是东桥村老书记张全泉带领着一些勤劳的农民创造出来的。

见到老书记时,只见他身穿一件白布褂子,体形较肥,身高比较矮,一看就知道是个饱经风霜的人。

一开始,我以为张书记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书记,可是通过采访后,我便对张书记刮目相看了。

3.老书记创业史张全泉老书记今年已经有65岁了。

他在1970年当上副书记,1975年当上正书记。

张书记把他大半辈子的心血都注入在了工作上。

张书记在小的时候,经常吃不饱,穿不暖,家庭生活费不超过100元。

改革开放后,张书记的村子渐渐地开始富裕起来了!每年的工资以高达1万元左右。

改革开放以前,很少有人家有电风扇,现在,每个人的家里都装上了空调。

张书记在东桥村还建造了东桥电线厂。

他对我们说:“想要建造一座好的工厂,一定要有资金的保障。

”老书记在这座厂做了一番事业,其他农民看了,非常佩服老书记,于是大家都选他当全国劳动模范。

4.发挥余乐,夕阳无限好以前,农村在大家的眼里看来都是脏不拉稀的,为什么现在农村有了这么大的改变呢?这是因为农民的素质在提高,要向文明素质高,就要靠教育。

张书记退休以后,生活一直很充实。

白天,他有时看报,有时为村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中午,他经常休息。

晚上,他还在为村子做事。

老书记对我们说:“身体好是最重要的。

”因此,他每年都去外地旅游一次。

如果有人破坏公物,老书记会教育他,如果他还依然破坏公物老书记就会罚发他的钱,并且让他写检讨书。

5.我心中的老书记通过半天的采访,我认识了一个乐于助人、和蔼可亲、严谨认真的东桥村“吴仁宝”——张全泉,他这种认真对待每一件事的品质真是让我敬佩!我要向他学习。

张棉,十二里村的“掌门人”

张棉,十二里村的“掌门人”

张棉,十二里村的“掌门人”作者:来源:《时代青年·视点》2015年第09期当村党支部书记近20年来,她让村民用上来自来水,为村里修通了路,还带领村民致富,如今,又为改变该村人居环境而奔波……女子张棉,十二里村的“掌门人”8月3日早上6点,叶县夏李乡十二里村党支部书记张棉如往常一样来到了村部,烧水、扫地、擦桌子,等忙完这些已经7点多了。

“这就是村党支部书记张棉。

”夏李乡包村干部齐首远指着村部里一位普通的妇女向记者介绍道。

当时,她正在同村干部商量村子里人居环境整治的事儿。

张棉,1974年开始先后担任该村生产队长、团支部书记、妇联主任、党支部委员,1996年2月至今,一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在我们乡,张书记是出了名的‘铁娘子’,做事风风火火、认真负责,还是俺乡唯一的女支部书记,提起她谁不伸大拇指?”齐首远说。

12年前,为让村民自来水,张棉的头发成把掉当天上午11点半,村民周培开始了做午饭,拧开水管,自来水哗哗地流了出来。

“看着现在水流得这么轻松,当时这可让俺支书操碎了心。

”他感慨地说。

原来,夏李乡的浅层地下水,硬、苦、咸,水垢还大,没法饮用。

十二里村是该乡普普通通的一个村子,如何改变村民的吃水现状,张棉也考虑着。

必须打深井,然而村子里几乎没有什么集体经济,根本个没有经济实力打深井。

张棉就带着村干部,到处拉项目,筹资金,积极协调县乡水利部门,最终为全村修建了供水设施四座,让全村居民吃上了放心水。

“在2002年,俺村是全县最早用上自来水的村之一,洗衣做饭都方便,还便宜,那时才几毛钱一吨,到现在也才1块5一吨。

”周培自豪地说。

2008年以来,全村又争取农业项目,新打机井24眼,总机井达到58眼,实现了平均每50亩一眼机井的目标,硬化沟渠3780米,为农田旱涝保收提供了保障。

“那会儿把我累的啊,头发成把的掉,成夜睡不着!”说起当年为解决吃水问题作的难,张棉还是感慨不已。

为修路,张棉第一个捐款,两个村还实现了户户通张庄是在十二里村所辖的一个自然村,记者注意到,公路修到了家家大门口。

“绿化将军”张连印:种出守卫青山的“千军万马”

“绿化将军”张连印:种出守卫青山的“千军万马”

“绿化将军”张连印:种出守卫青山的“千军万马”作者:刘颖来源:《时代邮刊·上半月》2021年第12期1945年,张连印出生于山西省左云县张家场村。

他是个苦命的孩子,4岁时父亲病故,6岁时母亲改嫁,13岁时奶奶离世,后来爷爷也病逝了。

他虽然成绩优异,却不得不在初二时辍学回村。

他干过木匠,抬过轿子,“护秋”(守护秋熟庄稼)挣工分,编筐还欠债,但还是常常吃不饱,乡亲们总想办法匀碗饭给他。

19岁那年,这个“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娃被村里推荐入伍。

参军的那个清晨张连印终生难忘:村里锣鼓喧天,他骑着大马,戴着红花,乡亲们把炒好的瓜子、煮熟的鸡蛋塞满他的口袋……“你们为我戴红花,我把决心来表达,到了部队听党话,党叫干啥就干啥!”欢送会上,作为新兵代表的张连印即兴创作了快板。

这些发自内心的话,他践行了一辈子。

参军第二年,由于表现优异,他光荣入党。

“不当个好兵,对不起乡亲们的恩情。

”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勤奋努力,在军营这片沃土扎根拔节,从小战士一步步成长为共和国的少将。

一晃几十年就过去了,张连印把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部队和国防事业。

2003年,他退休了。

到了可以享清福的年纪,他却说:“当年在部队报效国家,如今总算有机会报答家乡父老了。

”返乡后,张连印发现家乡风沙依旧。

望着眼前的荒坡,他想起去西柏坡义务植树时看到的那一片葱茏密林,一下子萌生了在家乡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想法。

“是党把我从一个孤苦的放牛娃培养成一名将军,是乡亲们让我过上现在的日子。

永不忘这一方水土一方乡亲,党组织是我的家,家乡父老是我的母亲。

”听说将军荣退还乡,当地许多企业纷纷抛来橄榄枝,“想要赚点钱很容易”,可张连印不为所动:“我只想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在有限的范围内为家乡人民做点实事。

”“花自己的钱,出自己的力,绿化荒山、回报家乡,我心里踏实。

”张连印看着黄沙漫卷的家乡,决心把这里当成人生的最后一个战场。

“荒山秃岭和尚头,有河四季无水流。

张升奇:共产党最讲认真

张升奇:共产党最讲认真

张升奇:共产党最讲认真/董海燕 图/葛莹莹2015年1月27日,深深地留存在了张升奇的记忆中,那是他到南彰镇宋庄村的第一天。

那一晚,雪下得很大,院子里寒风四起,老村室的房子四面透风,开了两个电暖器,还是冷。

第二天,水管上冻了,没法洗脸刷牙,没法做饭。

踩着厚厚的积雪,宋庄村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张升奇和队员岳祥步行往距离村子5公里外的镇上走去。

一个小时后,他们赶到南彰镇,在食堂吃上了一顿“大锅菜”。

初到宋庄,较真认真出彩张升奇原来是兰考县委办公室的二秘科科长,县委常委会都是他做记录,“也算是比较受瞩目”。

驻村通知下来时,张升奇并不十分积极,因为他担心离家太远,很难照料家里。

张升奇不讳言,在那一刻他“犹豫了”。

不过,他最终还是选择了下乡驻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组织需要的时候理应“挺身而出”。

因为日常出色的工作表现,张升奇驻村时还兼任整个南彰镇驻村工作队的总队长。

时任兰考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魏随安特意交代:不给你打电话叫你回来你就只管在那干,不用回来。

除此之外,魏随安还给张升奇下了指示:要做示范,要当标杆。

带着上级领导深切的期望,张升奇来到了南彰镇宋庄村。

初到宋庄村,老百姓“不太信任,认为他过来就是镀金,走个样子,会不会住两天也不知道”。

张升奇明白,在有些老百姓眼里,“县委的干部是高高在上的,既不会跟他们深入交往,也不会给他们办什么事儿。

”这让张升奇“觉得委屈”。

不过,有上级领导的要求,他就要较真、认真,“既然干了,就要干好”。

像很多驻村干部一样,张升奇的心里也装着两件大事:一是搞基建,二是发展产业。

他们先是整修了村室,将院子里做了硬化和绿化,还垒起了院墙,不过,“院墙后来推了”。

根据兰考县委的要求,为了拉近与老百姓的距离,村室不允许垒院墙。

院墙推了之后建起了广场,搭了戏台,墙上还有彩绘。

如此一来,这里就成了老百姓休闲娱乐的文化广场,每日人流不断。

在张升奇看来,宋庄村的工业“比较发达”。

为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他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多次组织参观和培训。

锻炼锻炼赵树理

锻炼锻炼赵树理

“锻炼锻炼”赵树理《“锻炼锻炼”》采用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构建作品、刻划人物的方法。

它以情节连贯、富有悬念的故事作为小说骨架和结构线索,在娓娓动听的故事叙述中,逐渐显现出王聚海、杨小四、“小腿疼”、“吃不饱”等人物的思想性格,以及人物间的复杂关系。

它以传统的白描手法表现人物,披露人物的心迹;它也点染富有地方情趣的景物,不过总是将情景融于故事的叙述之中。

小说语言既吸收了华北农村的群众语言,又撷取了民间文学中的语言精华,显得质朴自然、简炼生动、幽默风趣、流畅上口。

这种“没有浮泛的堆砌,没有纤巧的雕琢,朴质而醇厚”的“大众化技巧”,(茅盾《论赵树理小说》)在这篇小说中几近炉火炖青的地步。

“争先”农业社,地多劳力少,动员女劳力,作得不够好:有些妇女们,光想讨点巧,只要没便宜,请也请不到——有说小腿疼,床也下不了,要留儿媳妇,给她送屎尿;有说四百二,她还吃不饱,男人上了地,她却吃面条。

她们一上地,定是工分巧,做完便宜活,老病就犯了;割麦请不动,拾麦起得早,敢偷又敢抢,脸面全不要;开会常不到,也不上民校,提起正经事,啥也不知道,谁给提意见,马上跟谁闹,没理占三分,吵得天塌了。

这些老毛病,赶紧得改造,快请识字人,念念大字报! ——杨小四写这是一九五七年秋末“争先农业社”整风时候出的一张大字报。

在一个吃午饭的时间,大家正端着碗到社办公室门外的墙上看大字报,杨小四就趁这个热闹时候把自己写的这张快板大字报贴出来,引得大家丢下别的不看,先抢着来看他这一张,看着看着就轰隆轰隆笑起来。

倒不因为杨小四是副主任,也不是因为他编得顺溜写得整齐才引得大家这样注意,最引人注意的是他批评的两个主要对象是“争先社”的两个有名人物——一个外号叫“小腿疼”,那一个外号叫“吃不饱”。

小腿疼是五十来岁一个老太婆,家里有一个儿子一个儿媳,还有个小孙孙。

本来她瞧着孙孙做做饭媳妇是可以上地的,可是她不,她一定要让媳妇照着她当日伺候婆婆那个样子伺候她——给她打洗脸水、送尿盆、扫地、抹灰尘、做饭、端饭……不过要是地里有点便宜活的话也不放过机会。

毛相林先进事迹观后感日记大全

毛相林先进事迹观后感日记大全

【导语】敢向绝壁要天路,⽑相林⽤苦⼲实⼲书写了当代愚公精神,为我们树⽴了标杆。

⽆忧考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家有帮助。

1.⽑相林先进事迹观后感⽇记 时代闪耀奋⽃者,岁⽉不负追梦⼈。

时代的河流⼀往⽽前,总有⼀群⼈在时代⾥熠熠⽣辉,在⼈们⼼间光芒万丈。

其中,便有“风⾬砥砺,责任如磐;千击万仞,使命在肩”的当代“愚公”⽑相林。

⽑相林是重庆市巫⼭县⽵贤乡下庄村的村委会主任。

他带领着下庄村从全乡最穷的村⼀步步脱贫摘帽,并于2016年在全县率先实现整体脱贫。

下庄村的成功难以复制,我们⾝处的环境与背景各不相同,⼯作职责也各有差异,但⽑相林的精神、下庄的精神,都是值得我们每⼀位党员深⼊学习的宝贵财富。

学习⽑相林同志对党忠诚、⽮志不渝的政治品格。

⽑相林说:“为⽼百姓办实事是我⼊党的初⼼”。

在1997年⽑相林接任下庄村党⽀部书记兼村主任后,看着如同“坐井观天”般的下庄村,在当时缺钱缺物缺劳⼒的现实背景下,凭着⼀股“蛮劲⼉”,开始了在绝壁上凿“天路”的壮举,历经七年才“凿”出了⼀条出⼭路。

作为民航⼈,让旅客们满意就是我们的初⼼,只有像⽑相林⼀样急百姓之所急,我们想旅客之所想,思旅客之所思,切实去关⼼旅客们出⾏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勇于担当,做好⾃⼰的本职⼯作,才能让旅客的出⾏之路⾛得安全、舒⼼、便捷。

学习⽑相林同志⼼系群众、⽆私奉献的为民情怀。

⽑相林之所以被称为“愚公”,除了他⾝上那种不畏艰难,敢与坚⽯硬碰硬的精神外,还因为他扎根群众,始终为了群众的奉献精神。

作为村⾥出名的热⼼肠,群众有困难,他⼀定第⼀时间站出来帮忙。

为盖房⼦还缺⼈⼿的家庭去做义务帮⼯,为家庭困难娃娃上不起学的家庭送去⾃⼰的私房钱等等。

作为民航⼈,我们也要学习他这种⽆私奉献的精神,⼼系旅客,为旅客排忧解难。

旅客有问题,主动迎上去解答,⽆法解答的也要帮旅客去询问;旅客有困难,晚到或⾏李破损等,主动帮忙联系寻求解决办法。

旅客的事都不是⼩事,将⼼⽐⼼换位思考,才能让旅客满意,得到旅客的⽀持和信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