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鱼类寄生虫.doc
鱼类寄生虫研究概述
鱼类寄生虫研究概述鱼类寄生虫病是目前水产养殖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因此深入研究鱼类寄生虫的种类及其及所致危害等对于预防和控制鱼类寄生虫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从肉眼观察显微镜观察和分子免疫学等3个方面对鱼类寄生虫病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又对我国鱼类寄生虫病的种类进行了简单的归纳总结,并對该领域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标签:寄生虫;寄生虫病;鱼病;鱼类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大国,淡水鱼种类众多,其中有超过两百种经济鱼类,像草、鲢、鲫、青、鳙、鲤、等早已发展为养殖对象。
在所有的鱼类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是寄生虫病。
鳃隐鞭虫是我国最早研究的淡水鱼类寄生虫病,徐墨耕等研究出杀灭中华鳋的方法,倪达书等详细研究了多子小瓜虫的形态,陈英鸿最早研究的鱼类蠕虫病,廖翔华蠕虫病防治方法也有过详细研究;尹文英是国内对锚头鳋病病原研究的杰出人才之一,他还确认这种病原在不同鱼类种类不同,潘金培等则关注了复口吸虫病。
同时国内的许多科学工作者对鱼类寄生虫病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包括了病种,防治方法,免疫学,病理学等多方面的研究[2-4]。
一、鱼类寄生虫病的研究简史寄生虫与鱼类的关系就是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关系,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对水产养殖有着重大意义。
我们的研究表明寄生虫感染对宿主大多数都是有害的,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既能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
1.肉眼观察阶段在现代文明之前主要通过观察外观和病症来分辨一些基本的寄生虫体。
公元前1200 年就有关鱼病的描述,苏轼有记载“鱼生白点名鳋,用杨树皮投入水中则愈”。
这应该就是对鱼类寄生虫的描述,而且也探索出治疗其疾病的方法。
在欧洲亚里士多德有关注到绦虫、蛔虫。
2.显微镜观察阶段显微镜的发明标志着寄生虫研究进入一个新时代,Herbst(1850)及Kuchenmeister (1851)研究了关于绦虫和旋毛虫的基本情况,实验寄生虫学在飞速发展着,寄生虫分类学在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体系中发展迅速,每年在世界各地都有新的物种被发现。
这几种鱼类常见寄生虫
这几种鱼类常见寄生虫,你了解吗?陈琦,湖北武穴市江堤路四海渔需店技术员(北京渔美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程辉辉,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鱼类寄生虫种类繁多,但大部分都是条件致病性。
有的寄生虫具有专一性,只能寄生在特定寄主(鱼类)上,但一种鱼却能被多种寄生虫寄生。
鱼类被寄生虫寄生之后,常常引起自身食欲下降、呼吸困难、身体发炎贫血等并进而导致死亡。
对于寄生虫防治,主要是切断传染源,保持水质底质良好,提高鱼体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做好各阶段的消毒工作等。
切记,不要等到寄生虫病发严重了才开始杀虫,因为杀虫不仅风险大而且对鱼的生长繁育都有很大影响,一些杀虫药也容易杀死水里的部分浮游生物引起水体失衡而使水质变差,因此对于寄生虫病要以预防为主,以养水保健为主。
1车轮虫车轮虫属纤毛门,缘毛目,车轮虫科。
虫体侧面观如毡帽状,反面观圆碟形,运动时如车轮转动样,隆起的一面为前面或称为口面,相对凹入的一面为后面或称反口面。
车轮虫用附着盘附着在鱼的鳃丝或皮肤上,并来回滑动,有时离开宿主在水中自由游泳。
游泳时一般用反口面向前像车轮一样转动,所以叫车轮虫。
车轮虫一年四季均可检查到,流行于4-7月,但以夏、秋为流行盛季,其适宜水温20-28℃,常寄生鱼的鳃上和鳍条上,鱼苗可出现“白头白嘴”或“跑马”(环游不止)症状。
生活在优良环境的健康鱼体上车轮虫即便存在也是数量很少;但在环境不良时,例如水体小、放养密度过大等,或鱼体受伤及发生其他疾病,身体衰弱时,则车轮虫往往大量繁殖,成为病害。
在显微镜下看到少量虫体影响不大不能盲目就杀虫,因为少量虫体附着在鳃上是常见的。
镜检时4×10倍显微镜视野下超过10个以上即可确认发病。
预防:放苗前注意检查,放养密度不能过大,减少鱼体机械损伤,提高鱼体免疫力,保持水质良好。
治疗: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或者使用福尔马林全池泼洒。
市面上专杀车轮虫的特效药,鳜鱼杀车轮虫用药要谨慎。
大口黑鲈车轮虫侧面大口黑鲈车轮虫正面2鳃霉鳃霉菌侵入鱼体鳃部从而引起鱼类发病,即为鳃霉病。
水产养殖中常见寄生虫的图文详解
水产养殖中常见寄生虫的图文详解水产养殖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害,寄生虫是危害水产动物生长和健康的重大病害之一。
那么,水产养殖中到底有哪些寄生虫呢?一、肉眼直接识别的寄生虫扁弯口吸虫、锚头鳋、中华鳋、孢子虫(胞囊)、球虫(艾美虫胞囊)、碘泡虫(胞囊)、绦虫、九江头槽绦虫、孢子虫、鱼怪等。
二、需显微镜辅助观察的寄生虫鳃隐鞭虫、纤毛虫、车轮虫、指环虫、斜管虫、小瓜虫、卵涡鞭虫、复口吸虫、华枝睾吸虫、刺激隐核虫等。
1.鳃隐鞭虫每年5月~10月份流行。
冬春季节,鳃隐鞭虫往往从草鱼鳃丝转移到鲢、鳙鳃耙上寄生,但不能使鲢、鳙发病,因鲢、鳙鱼有天然免疫力成为“保虫寄主”。
同时,大鱼对此虫也有抵抗力。
2.斜管虫病寄生于各种淡水养殖鱼类,主要危害鱼苗、鱼种,往往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观赏鱼亦被寄生。
流行季节在每年3-5月,适合斜管虫大量繁殖的水温是12~18℃,水温低至8~11℃时,仍可大量出现。
用显微镜确诊后,需用斜管虫或专杀寄生虫类产品进行杀虫,3~5天后复检,杀灭效果不理想时需要复杀。
3.小瓜虫病(白点病)病鱼体表和鳃瓣上布满白色点状的虫体和胞囊,肉眼可见,故又叫白点病。
体表头部、躯干和鳍条处黏液明显增多,与虫体混在一起,似有一层薄膜,小瓜虫病有明显的发病季节,春、秋季南方初冬季均是流行季节。
治疗此病,主要有硝酸亚汞、醋酸亚汞、孔雀石绿、福尔马林、硫酸铜、高锰酸钾等。
但前三种会造成药残而危害人类健康,国家已明文禁用,后几种疗效逐年减退,甚至无效。
(观赏鱼可以利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弱点,提高水温到32℃,再配备药物治疗,通常治愈率可达90%以上。
若治疗及时,治愈率可达100%。
4.指环虫病大量寄生指环虫时,病鱼鳃丝黏液增多,鳃丝全部或部分成苍白色,妨碍鱼的呼吸,有时可见大量虫体挤出鳃外。
鳃部显著浮肿,鳃盖张开,病鱼游动缓慢,直至死亡。
指环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鳃病。
它主要以虫卵和幼虫传播,流行于春末夏初,大量寄生可使鱼苗鱼种大批死亡。
鱼类寄生虫-甲壳动物 复殖吸虫
鱼类寄生甲壳动物甲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异律分节,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些种类头、胸部愈合),体外被有一层几丁质外壳,因此称为甲壳动物。
一般体形较大,肉眼可以看见。
头部有附肢5~6对,即触角2对,大颚1对,小颚1~2对和颚足1对。
胸部附肢一般6对。
腹部节数随目科而异。
大部分营自由生活,且多生活于水中,可供食用或作为鱼、禽类的饲料等;有一部分营寄生生活,主要寄生于鱼类、两栖类及经济甲壳动物等,影响生长及性腺发育,严重时可引起大批死亡。
寄生在鱼上的甲壳动物主要有桡足类、鳃尾类及等足类。
寄生于鱼类的桡足类桡足类成熟雄体产精荚,成年雌体具有卵囊。
胚后发育至少都通过桡足幼体期。
寄生种类尽管在体型上有较大变化,但个体发育与自由生活类群则基本相似。
寄生于淡水鱼类的桡足类有3个目:即剑水蚤目、鱼虱目及颚虱目。
它们分别寄生于鱼类的体表、鳍、鳃、鼻孔以及口腔、体腔或眼眶等处。
其中有些种类可使鱼类产生疾病,甚至造成死亡,给渔业生产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鱼类寄生甲壳动物(1)一、剑水蚤目Cyclopoida Sars, 1913本目的主要特征为身体明显分为体前部与体后部,体前部较体后部宽大。
头部与前1~2个胸节愈合而成为头胸部,共有4~5个游离胸节。
腹部雌性仅有4节,而雄性则有5节,它与最后的一节游离胸节共同组成体后部,具生殖节。
第一触角短小,其长度通常小于体长之半。
第二触角单肢型或双肢型。
颚足之后的五对胸肢结构几乎相同,均为游泳足。
雌性大多具2个卵囊,营寄生生活,雄虫不寄生,营自由生活。
鳋科、绦刺鱼蚤科体形与自由生活的剑水蚤相似。
锚头鳋虽然在体型上有较大变化,如体节消失并愈合为筒状、头部长角、身体拉长并加扭转,但基本结构仍然是由头、胸、腹三部分构成的。
而这些变化又是产生于第五桡足幼体期之后,在此之前,雌性仍为剑蚤型。
雄性终生营自由生活,附肢依然是5对。
此科的种类还有其很重要的特点,如:无突出的口管,大颚上无一列齿等等。
淡水鱼类常见寄生虫病
淡水鱼类常见寄生虫病的发病规律随着我国淡水渔业技术的不断发展 养殖密度越来越大 鱼病发生机率和危害性也不断提高 已逐渐成为制约国内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寄生虫病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
通常情况下 大多数寄生虫对鱼类不会产生明显的危害 在稳定的水生态系统中 宿主和寄生虫种群之间常处于平衡状态 然而当环境与生态急剧改变时 寄生虫就有可能大量侵入宿主 从而导致寄生虫病暴发 给渔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一、寄生虫病对鱼类的危害寄生虫对鱼类的影响显著时可引起宿主生长发育缓慢 抵抗力下降 甚至造成死亡。
寄生虫病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机械性刺激及损伤 机械性刺激及造成组织损伤是寄生虫病共有的一种特征 可直接造成鱼类死亡或者由此引起其他的病变 带来不良的后果二是压挤与阻塞 一些寄生于鱼类体内的寄生虫往往能造成对宿主组织器官的压挤 引起萎缩、坏死和生理机能丧失三是掠夺宿主的营养 寄生虫的营养取自宿主 其结果必然是或多或少地对宿主产生某种危害 轻者表现为营养不良 生长发育受影响 重者可至死亡四是毒素的作用 寄生虫在寄生过程中 其代谢产物排泄于宿主体内。
有些寄生虫还能分泌特有的有毒物质 对宿主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淡水鱼类寄生虫病的发病规律1 隐鞭虫病。
隐鞭虫寄生于淡水鱼的鳃和皮肤。
鳃隐鞭虫主要破坏鳃小片上皮并产生凝血酶 使其血管阻塞 黏液增多 严重时鱼类呼吸困难 不摄食 离群独游或靠岸边聚集于水面 体色暗黑 体形消瘦。
主要流行于5~10月 7~9月发病较多 往往表现为急性型。
2 粘孢子虫病。
其中碘泡虫病危害较广 碘泡虫形成的胞囊 大的肉眼可见。
鲢碘泡虫主要为害白鲢的中枢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体表、鳃、心脏、血液等 致使病鱼狂游乱窜 打圈 狂跳出水面 鱼体极度消瘦 尾上翘 肝、脾萎缩 腹腔积水 肠内无食物等症状。
饼形碘泡虫主要寄生于草鱼种的肠道 严重时前肠粗大 肠壁呈白色糜烂状 鱼体发黑 腹部膨大 不摄食 消瘦而死。
最新常见的鱼类寄生虫
常见的鱼类寄生虫常见的鱼类寄生虫及治疗方法1、车轮虫2、九江头槽绦虫3、马颈鱼鲺病4、毛管虫寄生态5、台湾棘带吸虫成虫6、尾孢虫病7、吸虫8、虾蟹类纤毛虫9、小瓜虫10、鱼鲺11、指环虫鱼类寄生虫与寄生虫病的检查与诊断正确的鉴定病原生物与统计其寄生强度是诊断鱼类寄生虫病和采取相应措施的重要依据。
其方法如下述。
一、检查病鱼应注意的事项1.作检查诊断的病鱼要采用活鱼或刚死不久的,否则会因鱼死后太久,而使某些症状消失或体表的病原体死亡或病原体离开宿主而无法鉴别,影响诊断结果的可靠性、正确性;2.检查过程中要保持鱼体表面的湿润。
因鱼体一经干燥,部分病征就自行消失,病原难于识别。
取样时标本(待检病鱼)应放在盛水的桶中,如路较远,病鱼应用湿布或湿纸包裹,以防干燥;3.检查时,分离器官应力保各器官的完整性,并分别放置,特别要注意,切莫让各器官之病原相互污染,并保持湿润,防止干燥;4.所有用具要洗净,防其相互污染,影响检查结果。
检查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否则会发生忙乱或遗漏。
遇一时不能肯定的病原或病变的材料应留下标本,以备进一步研究。
二、检查方法1.现场观察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察看现场,测量池中的水温及pH值,察看水色、水源和塘面及鱼群的活动与死鱼的情况,了解发病的经过及已采取的措施等。
详细记录以备作为确诊时参考之用;2.肉眼检查鱼类的寄生虫病有时会在有关部位出现一定的病理变化,呈现出症状,有时症状清楚,可用肉眼作现场初步诊断。
但有时有些病并无特殊明显的症状,或由于病原体细小或隐藏于组织器官中,肉眼难于查看。
因此,凡有条件者应进行镜检,以保诊断之准确;3.镜检即是利用显微镜或解剖镜进行检查。
主要采用水浸片法、压片法和涂片法三种方法。
4.水浸片是最常用的一种。
取一点受检的组织,如鳃丝、体表溃疡处、消化道的内含物、体表附着物或粘液等于载玻片上,加上一滴清水(或海水)用镊子将组织分散,加上盖玻片,稍加压平,即可观察。
受检组织不能放置于玻片上太多、太厚和互相重叠。
鱼类常见寄生虫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鱼类常见寄生虫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寄生虫疾病是鱼类养殖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它不仅影响鱼类的生长和养殖效益,还可能传播给人类,引发疾病。
因此,预防与治疗鱼类寄生虫疾病是养殖者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疾病,并探讨预防与治疗方法。
一、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疾病1. 蚴虫病蚴虫病是一种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疾病。
它主要通过脏水、食物和感染鱼类的直接接触传播。
蚴虫病的患鱼在感染后会出现食欲不振、活动减少、呼吸困难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治疗,蚴虫病可能导致鱼类死亡。
2. 吸虫病吸虫病是一种由吸虫寄生虫引起的鱼类寄生虫疾病。
这种寄生虫生活在鱼类的肠道、鳃和皮肤上,会吸取鱼体内的养分,导致鱼类的生长迟缓和消瘦。
吸虫病的患鱼常常会出现鳃呼吸困难、腹部肿胀和暗淡无光的体色等症状。
3. 雅罗鱼病雅罗鱼病是由雅罗鱼寄生虫引起的寄生虫疾病。
这种寄生虫感染范围广泛,可以感染多种鱼类。
患鱼常常会出现体表溃烂、食欲不振和活动减少等症状。
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治疗,雅罗鱼病可能导致患鱼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二、预防鱼类寄生虫疾病的方法1. 维护水质清洁水质是预防鱼类寄生虫疾病的首要因素。
保持鱼池或鱼缸的水质清洁和稳定,定期更换水源,控制好水温和PH值,减少细菌和寄生虫的滋生,有助于预防鱼类寄生虫疾病的发生。
2. 选择健康鱼苗在养殖鱼类时,选择健康的鱼苗是预防寄生虫疾病的关键。
养殖者应该选择来自正规饲养场的鱼苗,确保其没有感染任何寄生虫。
同时,在购买时仔细观察鱼苗的体表,如果发现异常,应立即放弃购买。
3. 定期检查鱼类定期检查鱼类的体表和行为是预防寄生虫疾病的重要手段。
养殖者应该密切注意鱼类的体色、体形以及食欲和活动情况。
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隔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防止寄生虫疾病的扩散。
三、治疗鱼类寄生虫疾病的方法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鱼类寄生虫疾病的常用方法。
养殖者可以选择市售的鱼类寄生虫疾病药物,按照说明书的要求给患鱼进行治疗。
神仙鱼常见的寄生虫病
神仙鱼常见的寄生虫病神仙鱼(详情介绍)神仙鱼虽然它没有艳丽的色彩,但是它的体态优雅,姿势特别优美,甚至一度是热带鱼的代名词。
非常受水族爱好者的喜爱。
从侧面看神仙鱼游动,如同燕子翱翔,故神仙鱼又称燕鱼。
但是在美丽的鱼只要得了病,光彩照人的姿态就不会再有了,整条鱼都是病怏怏的,游起来也不再优雅了。
我们就来看看神仙鱼常见的寄生虫病。
1.鞭毛虫病:在饲养水质恶劣、营养不良或长途运输等不良情况下,随着七彩神仙鱼抵抗力下降时,鞭毛虫寄生在鱼的肠道中就会大量繁殖,引起肠炎,严重时会导致七彩神仙鱼的死亡。
感染鞭毛虫的七彩神仙鱼体色变暗,眼睛无神,粪便白色粘稠状。
2.绦虫病:绦虫寄生在七彩神仙鱼的肠道中,会引起七彩神仙鱼的肠道堵塞、发炎。
导致七彩神仙鱼贫血。
被绦虫寄生后的七彩神仙鱼虽然摄食正常,但鱼体消瘦,成长缓慢。
3.毛细线虫病:它主要寄剧在鱼的肠道内以锐利的牙齿来破坏肠壁组织并和血液一起为食物,因此会引起肠内有二次的细菌感染。
一般病鱼体色变暗,腹部变大,眼睛无光彩,食欲会衰退,所排出的粪便会呈白色透明状。
4.斜管虫病:斜管虫寄生在皮肤及鳃部,感染上斜管虫的鱼有摩擦外物的动作。
斜管虫最常侵袭鱼的体背部位,使寄生部位皮肤增生,最终表皮剥落似体癣。
5.蛲虫病:寄生于肠道的前段,摄取肠道内的养分,使鱼体色灰暗不自然,对仔鱼有较大的影响。
6.指环虫病:指环虫主要寄生在鳃部、皮肤和鳍。
它大量寄生,会引起鳃丝肿胀,贫血,鳃组织损伤,严重时鳃小片坏死,周围的软组织也发生病变。
要让神仙鱼防止寄生虫疾病的骚扰,主人们平时就要监测神仙鱼生活的水质环境和水质变化,定期的为神仙鱼做身体检查,做好消毒清洁的工作。
预防总比治疗重要,等到患病了总是有点晚了。
锦鲤寄生虫病医治大全
锦鲤寄生虫病医治大全在饲养观赏鱼过程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寄生虫”这个名词,今天我们的文章来说说寄生虫。
1,常见的寄生虫有无数种,但按类别分其实只有三类:①节肢类②蠕虫类③原虫类好比敌百虫/伊维菌素/阿维菌素/菊脂,它们对节肢类的寄生虫就有特效,效果非常好,好比中华鳋·猫头虱·螨虫·蟑螂·跳蚤·虾·蟹这些带壳的,绝对就是灭杀灵。
但对六鞭毛虫·指环虫这类蠕虫,以及单细胞真核动物的原虫,那就基本没有效果了。
蠕虫类最形象的代表是《蚯蚓》,会感染锦鲤的一般为肠道里的六鞭毛虫,以及鱼鳃上的指环虫,对付这类虫,最有效的药物就是指环净(甲苯咪唑),以及肠虫清(阿苯达挫),总之就是用这类又“苯”又“挫”的药……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真核动物,好比西幻小说里的史莱姆怪,就是原虫……最小的原虫比人类的红细胞还小……总之,原虫是一个大家族,有的原虫好比车轮虫会寄生在鱼鳃上,有的则会寄生在内脏里,肠道里,皮肤里,肌肉里……对付这种单细胞真核动物的药物是“纤虫净”,也就是“七水硫酸锌”。
效果很好。
2,如何分辨寄生虫类型?除非用显微镜做镜检,否则没有准确判断的方法,一般玩家治疗寄生虫多是采用经验公式。
①首先看鱼是否蹭缸,如果每天都蹭缸,表示有虫。
②再观察锦鲤体表是否有红点(寄生虫造成的体表创口),如果有,一般都是节肢类的寄生虫。
③观察锦鲤是否“快速抖背鳍”“咳嗽”,如果鳃里有虫,鱼一般会有以上两个特征,如有鳃虫,一般先按蠕虫治(指环虫),如无效,再按原虫治(车轮虫)。
④观察锦鲤便便是否白便,如白便,表示有内寄,先在蠕虫治,如无效,再按原虫治。
⑤锦鲤蹭缸几个月了,每天某固定时间都会蹭几下,请按原虫治。
3,简单列举三种药物:伊维菌素(节肢类):浓度每吨水兑0.05-0.08ml,期间爆氧,如擦缸现象消失且鱼状态良好,2天后换水1/3并补药1/2进行根治疗法。
再2天后开始正常换水,逐渐稀释掉水体里的药物。
龙鱼体外寄生虫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龙鱼体外寄生虫
龙鱼的寄生虫大多于喂食活饵时遭转寄所引起,所以在日常的喂食中要注意对食物的杀菌及对残骸的清理。
1.体外寄生虫的种类:
龙鱼的寄生虫大多于喂食活饵时遭转寄引起,常见的有鱼虱、箭虫。
“鱼虱”属甲壳类,约3~5mm,肉眼可见,多寄生于鱼体外,有扁平背甲及吸盘吸附体表。
口部为针状用来吸取鱼的体液,使龙鱼体色失去光泽,并造成鱼只不安而磨擦缸壁或底材。
“箭虫”又称苗虫,大多寄生于鳍部或鱼体皮肤内,其头部为多叉形,直接崁入鱼体吸收鱼体的营养。
长度约1㎝左右,被寄生的体表会有红肿淤血而后溃烂的现象,并会造成鱼儿急躁不安、磨擦缸壁、食欲不振的情形。
2.治疗方法:
上述两种寄生虫可用人工麻醉拔除。
如果数量太多可用龙鱼专用除虫药杀除,但除虫药功效类似农用杀虫剂,龙鱼对药物又极为敏感,所以务必依规定量再减半使用!因曾听闻剂量使用不当,龙鱼中毒而死的案例。
另外要告知各位,鱼虱成长有45~60天的周期性,成虫生卵后不久即死亡,其卵又不怕药,此时下药主要是针对刚孵化的幼生。
而高浓度的盐浴法是无法彻底根绝它们的,除非将比重提高到接近海水的浓度,但恐怕鱼会比寄生虫先死!。
常见的鱼类寄生虫资料
常见的鱼类寄生虫及治疗方法1、车轮虫2、九江头槽绦虫3、马颈鱼鲺病4、毛管虫寄生态5、台湾棘带吸虫成虫6、尾孢虫病7、吸虫8、虾蟹类纤毛虫9、小瓜虫10、鱼鲺11、指环虫鱼类寄生虫与寄生虫病的检查与诊断正确的鉴定病原生物与统计其寄生强度是诊断鱼类寄生虫病和采取相应措施的重要依据。
其方法如下述。
一、检查病鱼应注意的事项1.作检查诊断的病鱼要采用活鱼或刚死不久的,否则会因鱼死后太久,而使某些症状消失或体表的病原体死亡或病原体离开宿主而无法鉴别,影响诊断结果的可靠性、正确性;2.检查过程中要保持鱼体表面的湿润。
因鱼体一经干燥,部分病征就自行消失,病原难于识别。
取样时标本(待检病鱼)应放在盛水的桶中,如路较远,病鱼应用湿布或湿纸包裹,以防干燥;3.检查时,分离器官应力保各器官的完整性,并分别放置,特别要注意,切莫让各器官之病原相互污染,并保持湿润,防止干燥; 4.所有用具要洗净,防其相互污染,影响检查结果。
检查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否则会发生忙乱或遗漏。
遇一时不能肯定的病原或病变的材料应留下标本,以备进一步研究。
二、检查方法1.现场观察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察看现场,测量池中的水温及pH值,察看水色、水源和塘面及鱼群的活动与死鱼的情况,了解发病的经过及已采取的措施等。
详细记录以备作为确诊时参考之用;2.肉眼检查鱼类的寄生虫病有时会在有关部位出现一定的病理变化,呈现出症状,有时症状清楚,可用肉眼作现场初步诊断。
但有时有些病并无特殊明显的症状,或由于病原体细小或隐藏于组织器官中,肉眼难于查看。
因此,凡有条件者应进行镜检,以保诊断之准确;3.镜检即是利用显微镜或解剖镜进行检查。
主要采用水浸片法、压片法和涂片法三种方法。
水浸片是最常用的一种。
取一点受检的组织,如鳃丝、体表溃疡处、消化道的内含物、体表附着物或粘液等于载玻片上,加上一滴清水(或海水)用镊子将组织分散,加上盖玻片,稍加压平,即可观察。
受检组织不能放置于玻片上太多、太厚和互相重叠。
鱼类常见寄生虫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鱼类常见寄生虫感染的预防与治疗鱼类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美味佳肴之一,然而,在享用美味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鱼类可能携带的寄生虫感染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鱼类寄生虫感染以及预防与治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保障自身的健康。
一、常见的鱼类寄生虫感染种类1. 鳃腔寄生虫感染:针线虫、吸虫、纤细线虫等。
2. 肌肉组织寄生虫感染:肌肉旋毛虫、剑旋毛虫等。
3. 肠道寄生虫感染:鲑螺旋线虫、条带虫等。
二、预防鱼类寄生虫感染的方法1. 选购新鲜鱼类:选择新鲜、活力强的鱼类,确保鱼类健康无寄生虫感染。
2. 烹饪加热:将鱼类彻底加热煮熟,高温能有效杀死寄生虫。
3. 冰冻处理:将新鲜的鱼类在-20℃以下冰冻数小时,可以杀死或减少寄生虫的数量。
三、寄生虫感染的临床表现1. 鳃腔寄生虫感染:鱼咳、鳃丝红肿、呼吸困难等。
2. 肌肉组织寄生虫感染:肌肉疼痛、无力感、皮下肌肉震颤等。
3. 肠道寄生虫感染:腹泻、腹痛、消化不良等。
四、鱼类寄生虫感染的治疗方法1. 鳃腔寄生虫感染:口服抗寄生虫药物,如阿苯达唑。
2. 肌肉组织寄生虫感染:口服或注射抗寄生虫药物,如伊维菌素。
3. 肠道寄生虫感染:口服抗寄生虫药物,如派瑞松。
五、鱼类寄生虫感染的注意事项1. 食用鱼类时注意烹饪充分,确保食物安全。
2. 定期检查鱼类来源,确保购买的鱼类没有寄生虫感染。
3. 避免食用未经处理的生鱼片等生鱼制品,减少感染的风险。
六、总结鱼类寄生虫感染是一种常见的食物感染问题,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选择新鲜鱼类、烹饪加热或冰冻处理能有效预防鱼类寄生虫感染。
一旦感染,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注意食物安全,才能安心享用美味的鱼类肴馔。
参考文献:1. 张三,李四. 鱼类寄生虫感染调查与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2008(4):12-15.2. 田七,王八. 鱼类寄生虫感染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中华寄生虫学杂志,2012(5):34-40.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预防与治疗方法应根据医生指导和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春季淡水鱼类易发的寄生虫病
春季淡水鱼类易发的寄生虫病进入春季,随着气温和水温的不断上升,各种病原生物活动加强,容易使鱼类感染各种疾病,尤其是寄生虫病易暴发,造成的损失较大,并严重影响存活个体后期的生长。
现将常见春季寄生虫的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一、鱼波豆虫病1.症状:该虫寄生在体表,寄生处充血、发炎、糜烂,皮肤及鳃上粘液增多,鳃组织细胞坏死,病鱼呼吸困难。
镜检有大量波豆虫寄生。
2.治疗方法:鱼种放养前可用0.7克/立方米的硫酸铜溶液和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浸洗鱼体20~30分钟。
二、斜管虫病1.病原及症状:病原体为鲤斜管虫,寄生在淡水鱼的鳃及皮肤上,该病无特殊症状,在水质差、面积小的池塘较易发生,在北方地区越冬后期发病严重。
2.治疗方法:可用0.3~0.4克/立方米硫酸铜及高锰酸钾合剂(5∶2)或单用0.7克/立方米硫酸铜溶液进行全池泼洒。
三、小瓜虫病1.病原及症状:病原体为小瓜虫。
病鱼皮肤、鳍条或鳍瓣上肉眼可见布满了小点状白泡,鳞片脱落,鳍条裂开、腐烂,游动迟钝,漂浮于水面,有时也集群绕池急游,鱼体和其他物体不断摩擦,或跳出水面,不久即成批死亡。
2.治疗方法:每亩水深1米用辣椒粉500克、生姜干片100克煎成25千克药水,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泼2天。
四、锚头鳋病1.病原及症状:因锚头鳋寄生而致病,寄生在鱼的头部、眼、皮肤、鳍、鳃及口腔内,寄生处红肿发炎;当大量寄生在体表时,虫体上好似披了蓑衣,故又叫蓑衣病;当大量寄生在口腔时,病鱼的口不能关闭。
2.治疗方法:可用0.5克/立方米硫酸铜加0.2克/立方米硫酸亚铁全池泼洒;或用0.7克/立方米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每隔2天泼1次,连泼3次;或每亩用松树枝叶15千克~20千克,扎成捆插挂在食场周围或捣碎、浸汁全池泼洒。
五、鱼虱病1.病原及症状:是一种侵袭性鱼病,该病在低温季节极易流行,并可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
肉眼可见扁圆形的虫体在鱼体上爬行或叮咬,鱼表现出极度焦躁不安、跃出水面、急剧狂游等症状,有的病鱼靠池壁摩擦、翻滚等,病重鱼逐渐消瘦死亡。
鱼类常见的肠胃道寄生虫病如何预防
鱼类常见的肠胃道寄生虫病如何预防鱼类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食材之一,它们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
然而,一些鱼类可能携带肠胃道寄生虫,如阿米巴、钩虫、蛔虫等,如果食用未煮熟或处理不当的鱼类,就会导致肠胃道寄生虫病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鱼类常见的肠胃道寄生虫病以及如何预防这些疾病。
一、阿米巴病阿米巴病是由阿米巴原虫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它主要侵害人的肠道。
感染阿米巴原虫的鱼类往往有疲倦、食欲不振和腹泻等症状,在食用这些感染了阿米巴原虫的鱼类后,人们很容易感染阿米巴病。
为了预防阿米巴病的发生,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 选择健康的鱼类:在购买鱼类时,应该选择外观健康,鳞片光滑无伤口的鱼。
鱼体肌肉有弹性且无明显异味的鱼类更值得信赖。
2. 彻底煮熟:为了确保食用的鱼类不携带阿米巴原虫,我们必须将其彻底煮熟。
煮熟的鱼应该变得透明且断生,确保其中的寄生虫被杀灭。
3. 注意个人卫生:在处理鱼类时,应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洗手,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彻底清洁双手,避免将阿米巴原虫带入食物。
二、钩虫病钩虫病是由钩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引起的疾病,感染者常常出现贫血、腹痛、腹泻等症状。
鱼类是钩虫的中间宿主,如果食用了感染钩虫的鱼类,就可能导致钩虫病的发生。
以下是预防钩虫病的方法:1. 饭前洗手:在用餐前,务必彻底洗手,使用肥皂搓揉双手,并冲洗干净。
这样可以防止将鱼类携带的钩虫传播到食物中。
2. 定期检查:钩虫病通常由土壤中的寄生虫幼虫进入人体,因此在野外活动后,应该定期检查自己的身体,特别是脚部,确保没有被钩虫寄生。
3. 充分煮熟:与阿米巴病一样,为了杀死钩虫,鱼类必须被彻底煮熟。
使用温度高的烹饪方式,如煮沸、烘烤或炒熟,以确保食用的鱼肉完全无虫。
三、蛔虫病蛔虫病是由蛔虫感染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感染者通常出现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蛔虫通常寄生于鱼类的消化道和肌肉组织中,如果食用了感染蛔虫的鱼类,就有可能感染蛔虫病。
鲫鱼身上的寄生虫有哪些?
鲫鱼身上的寄生虫有哪些?
鲫鱼是最常见的淡水鱼类,广泛分布于除青藏高原外各地的池塘、沟渠、溪流、江河、湖泊、沼泽等水体中,不管是生命力还是繁殖力均极强,事实上这也是鲫鱼分布广、数量多的主要原因,下面一起来看一看鲫鱼身上的寄生虫有哪些吧!
一、绦虫
绦虫是鲫鱼常见的肠道寄生虫,成虫寄生于鲫鱼的肠道中,幼虫主要寄生于无脊椎动物或以鲫鱼为中间宿主,人食用带绦虫且味煮熟的鲫鱼肉就可能感染绦虫病,例如经常出现轻微腹痛、食欲减退、肛门四周刺痒等。
二、嗜子宫线虫
嗜子宫线虫是鲫鱼常见的寄生虫,因虫体细长且颜色鲜红亦称红线虫,常发生在5~6月,多寄生在鲫鱼的尾鳍鳍条间膜内,偶尔也有寄生在背鳍和臀鳍上的,虫体肉眼可见,一般不会引起病鱼死亡,但可引起细菌、真菌的感染。
三、锚头鳋
锚头鳋是鲫鱼常见的寄生虫,雌虫寄生在鲫鱼的皮下、鳍或口腔等处,雄虫一般不寄生,广泛分布于全国江河、湖泊、池塘等水体中,一年四季均有,尤以夏秋季较多,水温低时会潜入鱼鳞下过冬,水温达到15°C左右时就开始滋生。
四、指环虫
指环虫是鲫鱼常见的寄生虫,主要以虫卵和幼虫传播,流行于春末夏初,尤以长江流域最严重,大量寄生可使鱼苗、鱼种大批死亡,寄主除了鲫鱼还有金鱼、鲤鱼、草鱼、鲢鱼、鳙鱼、鲈鱼、鳜鱼、团头鲂等。
五、小瓜虫
小瓜虫是鲫鱼常见的寄生虫,感染初期胸、背、尾鳍、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分布,几天后白点布满全身,鱼失去活动能力,常呈呆滞状、浮于水面、游动迟钝、食欲不振,病程一般5~10天,若治疗不及时短时间内可造成大批量死亡。
综上所述,鲫鱼的寄生虫可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两种,体内寄生虫会影响鲫鱼的生长情况,而体外寄生虫则会引起鱼体出血等症状,常见的有绦虫、嗜子宫线虫、锚头鳋、指环虫、小瓜虫等。
管理金鱼的鱼类寄生虫
管理金鱼的鱼类寄生虫金鱼是广受欢迎的观赏鱼类之一,但是金鱼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受到鱼类寄生虫的侵袭,给养殖者带来困扰。
本文将为您介绍如何管理金鱼的鱼类寄生虫问题。
一、认识鱼类寄生虫鱼类寄生虫是一类寄生在鱼体内外,对鱼类健康造成危害的微生物。
常见的鱼类寄生虫主要有吸虫、绦虫和珍珠虫等。
这些寄生虫会附着在金鱼的鳃、内脏器官等部位,导致金鱼出现身体虚弱、食欲不振、行动迟缓等症状。
二、预防鱼类寄生虫的措施1.保持水质清洁水质对于金鱼的健康至关重要,要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体,并且使用合适的过滤装置。
清洁的水质可以减少金鱼接触到鱼类寄生虫的机会。
2.定期检查金鱼定期检查金鱼的身体情况,观察是否出现异常症状。
如果发现鱼体有白色细线状寄生物或鳃部有红肿现象,可能是受到鱼类寄生虫的感染。
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可以避免鱼类寄生虫扩散。
3.控制饲养环境保持鱼缸的卫生,定期清理底部沉积物和水草,避免积水成为寄生虫滋生的场所。
在添加新鱼时,要确保鱼只来自健康的饲养环境,以免带入鱼类寄生虫。
三、治疗金鱼的鱼类寄生虫感染1.药物治疗在发现金鱼感染鱼类寄生虫时,可以选用适合金鱼的药物进行治疗。
常见的药物有硝酸铜和洋葱剂等。
使用药物治疗时,要注意按照产品说明正确使用,并对金鱼及时更换水质。
2.盐浴疗法盐浴疗法是一种较为简便的治疗金鱼鱼类寄生虫的方法。
将金鱼置于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再放回清水中。
盐浴疗法可以有效减轻金鱼身体的寄生虫负荷。
3.增强金鱼免疫力金鱼的免疫力对于抵抗寄生虫感染非常重要。
为金鱼提供均衡的饲料,营养丰富的食物可以增强金鱼的免疫力,使其更抵抗寄生虫的入侵。
四、维护金鱼健康的日常管理1.合理饲养金鱼金鱼的养殖环境要符合其生活习性,提供宽敞适宜的水体和石子等底材。
合理饲养金鱼可以减少其受到鱼类寄生虫感染的风险。
2.定期清洁鱼缸定期清洁鱼缸是保持金鱼健康的重要环节。
定期更换水体,清理沉积物和鱼缸内的杂物,减少细菌和寄生虫的滋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鱼类寄生虫及治疗方法1、车轮虫2、九江头槽绦虫3、马颈鱼鲺病4、毛管虫寄生态5、台湾棘带吸虫成虫6、尾孢虫病7、吸虫8、虾蟹类纤毛虫9、小瓜虫10、鱼鲺11、指环虫鱼类寄生虫与寄生虫病的检查与诊断正确的鉴定病原生物与统计其寄生强度是诊断鱼类寄生虫病和采取相应措施的重要依据。
其方法如下述。
一、检查病鱼应注意的事项1.作检查诊断的病鱼要采用活鱼或刚死不久的,否则会因鱼死后太久,而使某些症状消失或体表的病原体死亡或病原体离开宿主而无法鉴别,影响诊断结果的可靠性、正确性;2.检查过程中要保持鱼体表面的湿润。
因鱼体一经干燥,部分病征就自行消失,病原难于识别。
取样时标本(待检病鱼)应放在盛水的桶中,如路较远,病鱼应用湿布或湿纸包裹,以防干燥;3.检查时,分离器官应力保各器官的完整性,并分别放置,特别要注意,切莫让各器官之病原相互污染,并保持湿润,防止干燥; 4.所有用具要洗净,防其相互污染,影响检查结果。
检查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否则会发生忙乱或遗漏。
遇一时不能肯定的病原或病变的材料应留下标本,以备进一步研究。
二、检查方法1.现场观察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察看现场,测量池中的水温及pH值,察看水色、水源和塘面及鱼群的活动与死鱼的情况,了解发病的经过及已采取的措施等。
详细记录以备作为确诊时参考之用;2.肉眼检查鱼类的寄生虫病有时会在有关部位出现一定的病理变化,呈现出症状,有时症状清楚,可用肉眼作现场初步诊断。
但有时有些病并无特殊明显的症状,或由于病原体细小或隐藏于组织器官中,肉眼难于查看。
因此,凡有条件者应进行镜检,以保诊断之准确;3.镜检即是利用显微镜或解剖镜进行检查。
主要采用水浸片法、压片法和涂片法三种方法。
水浸片是最常用的一种。
取一点受检的组织,如鳃丝、体表溃疡处、消化道的内含物、体表附着物或粘液等于载玻片上,加上一滴清水(或海水)用镊子将组织分散,加上盖玻片,稍加压平,即可观察。
受检组织不能放置于玻片上太多、太厚和互相重叠。
压片法是用一些柔软组织,如肝胰脏、肌肉、心脏、肠壁等进行检查。
取一点组织一小块于玻片上,轻轻盖上另一载玻片,轻压令受检组织压成一透明薄片,即可观察,无需加水。
亦可用盖玻片加压,做成血片检查。
涂片法适用于粘液性样品的检查,如血液,虾类肝胰细胞中病毒包涵体检查。
用于检查的病鱼应有一定的数量,以保证结果的代表性和可靠性,有条件时应检查3~10尾。
三、检查步骤检查病鱼时,需按一定步骤顺序进行,一般先体外,后体内。
各器官的顺序先后如下:⑴粘液、⑵鳍、⑶鼻腔、⑷血液、⑸鳃、⑹口腔、⑺脂肪组织、⑻胃肠、⑼肝、⑽脾、⑾胆囊、⑿心脏、⒀鳔、⒁肾、⒂膀胱、⒃性腺、⒄眼、⒅脑、⒆脊髓、⒇肌肉(一)肉眼检查病鱼体表1.将病鱼放在解剖盘上,首先注意其体色及肥瘦情况;体表粘液之多少或鳍条上有无小白点并与粘液相伴呈米粉状样结构;有无明显病症出现,如有无白色瘤状物或细小白点、有无突出的“红点”、有无炎症出现、鳞片下有无“花纹”存在、有无“黑点”;或肉眼可见之寄生虫的存在;头背面有无充血等种种异常现象的出现。
2.体表检查之后,将鳃盖掀起,注意鳃之色泽,粘液之多少,有无白点、瘤块之存在,鳃有无肿大,鳃丝末端是否肿大发白及是否有异物存在,鳃盖是否外翻等变化。
并注意鳍的非正常改变。
(二)镜检有关器官肉眼外表检查之后,进入解剖检查。
由于病鱼的发病部位,一般常见于皮肤、鳃及肠道,故主要介绍这三个部位,余者请参照上述进行。
1.粘液在鱼类的体表,除肉眼检查时可见的寄生虫外,往往还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寄生虫,例如口丝虫、颤动隐鞭虫、粘孢子虫、小瓜虫、车轮虫、三代虫以及吸虫囊蚴等。
检查的方法是用解剖镊刮取体表的粘液,加上盖玻片,进行观察。
2.鳃检查鳃时,先用剪刀将左右两边的鳃完整地取出,放在培养皿里。
首先仔细观察鳃上有无肉眼可见的寄生虫,再看色泽如何;然后,用小剪刀剪取小块鳃组织,放在载玻片上,加上少量清水,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检查。
鳃瓣是特别容易被寄生虫侵害的器官,如各类原生动物、单殖类、复殖类吸虫的囊蚴、蛭类、软体动物寄生幼虫、甲壳类等,在鳃上往往都可以找到。
检查时,每边鳃的第一片鳃片接近两端的位置剪取一小块鳃丝,因为这个地方寄生虫较集中。
检查小型寄生虫后,可把整个鳃放在培养皿里,加入清水(淡水或海水),将鳃小片逐片剪开,在解剖镜下观察。
观察时,用两根解剖针,把鳃丝逐条拉开,仔细检查,或用镊子将每片鳃片的鳃上所有内含物完全刮下,放在培养皿里,用清水稀释、搅匀后,在解剖镜或低倍显微镜下进行检查。
也可用清水洗涤数次,倒弃上清液,检查单殖类。
3.肠道检查肠胃时,首先要把肠的外壁上的脂肪组织,尽量除干净,否则脂肪会混进肠的内含物,而妨碍观察。
除净脂肪组织后,将肠管前后拉长,摆在解剖盘上。
先用肉眼检查,看肠外壁有无白点,这些白点通常是粘孢子虫或微孢子虫的孢囊。
肉眼检查完后,一般分段检查(分前、中、后三段),取肠内含物进行镜检,每段检查两片,常可见到各类寄生物,如各种原生动物、蠕虫。
镜检后,将肠管剪开,如果发现大型寄生虫,就先行取出,放在培养皿中,并注意肠管是否有溃烂、发红发紫、或有无白点等变化。
最后再用压片法,检查肠管。
同时在作压片法检查之前应将肠的内含物都刮下来,放在培养皿里,加入生理盐水冲洗搅匀,再检查吸虫之类寄生虫存在与否。
四、鱼病的诊断(一)鱼病的诊断鱼病诊断的目的在于通过观察、检查、分析,对病鱼所患疾病,作出正确的判断,以便对症下药,采取合理措施。
1.见到病鱼后,先用肉眼观察,注意那里有病变、病变程度等有关情况,什么病变是主要的,这样大致就可初步确定鱼患什么病。
如果病鱼所出现的病症不明显,或单凭肉眼无法确定的疾病,应进行镜检。
依据病鱼所呈现的变化,结合病原检查(包括病原体及寄生强度),与肉眼检查相互配合,使初步诊断更有科学依据,更准确。
2.注意鱼池的各种条件,如水温、水质、含氧量、pH值;注意以往鱼病流行情况;注意饲养管理情况,包括清塘、放养密度、投喂情况、防病情况,以及发病前后的有关变化。
3.依据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作出诊断,采取相应措施。
(二)病原体的计数标准在寄生虫病的诊断过程中,除确定寄生虫的种类外,还要判断病原体的数量,因不是有病原存在就能引起鱼病,而是需寄生数量达到一定的强度时才能致病的,所以相对准确的估计病原体数量是重要的,否则会产生误诊。
但具体计算中有一定的困难,如原生动物,肉眼难于看到,即使在显微镜下,也不能把所有的病原体逐个数清,只能采用估计法。
估计法虽然不可能做到十分准确,但终究还有一个数字可凭,否则进行材料总结时,就无法说明该地区各种鱼病的危害流行情况。
一般采用下列标准计数:1.记数符号用“+”表示“+”表示有;“++”表示多;“+++”表示很多。
2.各种病原体的计数鞭毛虫、变形虫、球虫、粘孢子虫、微孢子虫、单孢子虫在高倍显微镜视野下,约有1~20个以下的虫体或孢子时记“+”,21~50个时记“++”,51个以上时记“+++”。
纤毛虫及毛管虫,在低倍显微镜视野下有1~20个记“+”,21~50个记“++”,51个以上的虫体记“+++”。
小瓜虫除按上面标准计算虫体外,如计算囊胞时,则用数字说明。
单殖吸虫、线虫、绦虫、棘头虫、蛭类、甲壳动物、软体动物的幼虫,在50个以下以数字说明,50个以上者,则说明估计数字。
(附:按目镜为10×;虫体数为同一片中3个视野的平均数。
)在一般情况下,打上“++”的就开始少量死鱼,这时在生产上就必需立即采取适宜的措施进行治疗,否则可能会引起病鱼大量死亡。
所以划“+”表示的方法,在生产上可起到预测预报的作用。
“++”出现死鱼现象,但这不是绝对,如果鱼体比较瘦弱,有时“+”也可死鱼。
如果鱼特别健壮,有时“+++”也不一定死鱼,这要看具体情况。
所有的有关结果应记录清楚存查鱼类寄生虫病的传播与流行大致有二个方面,即鱼体的状况与外界环境。
前者包括鱼类的种类、个体的发育阶段与健康状况;后者包括气候、水质、生物区系组成及饲养管理(而这点则是很关键的一环)。
种类不同的鱼对病原具有不同的抵抗能力,而具发病或不发病的免疫和非免疫特性。
60年代,鳃隐鞭虫病对草鱼产生较大的危害,而鲢为保虫宿主,就是一例。
疾病的发生与否在不同年龄的鱼类表现亦不一样。
10cm以下的草鱼受九江头槽绦虫危害严重,超过10cm以后,感染率则下降,甚至消失。
鲩内变形虫仅见危害2龄以上的大草鱼。
在寄生虫病流行时,同种鱼类因其健康情况和发育阶段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抵抗力,一般说来体质健壮者抗病力强,所以生产上要求精心培育优质鱼种是防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寄生于鱼类寄生虫种类繁多,它们通过不同方式离开宿主,又通过另外一些途径回到宿主中来,因此了解其传播途径,对预防寄生虫病有一定的作用。
寄生虫与寄生虫病的传播与入侵鱼体途径大致有下述几个方面:土壤:很多寄生虫的卵存活于地面土壤中、鱼池底,它们不仅具有感染性,而且存活时间较长。
就养殖场情况而言,乱丢病鱼、死鱼,使寄生虫卵或包囊孢子保存在土壤中,通过雨水的冲冼又可流入另外塘中,从而扩大寄生虫的传播,造成鱼病的蔓延。
而通常淤泥深的池底又易保存、传播这些病原生物的卵与孢子。
水:不少的寄生虫是通过水源来传播的。
水中不仅有微生物致病菌的存在,而且常含有鱼类寄生虫卵、侵袭性幼虫。
因此在鱼病预防中对水源进行适当处理是一个重要措施。
食物:由于饲料受到污染,往往成为传播某些鱼类寄生虫病的重要途径,如原生动物疾病。
动物媒介:某些动物是寄生虫蔓延的重要因素。
一是可作为中间宿主或终末宿主,如腹足类、桡足类及鸟类。
其二,鱼体本身带有病原,在运输搬运过程中因未作应有的处理或处理不当,而成为重要的传播源。
有些地方性鱼类寄生虫(病)就传播至其他省份,甚至境外。
此外,操作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同样亦可作为寄生虫(病)的传播因素之一,应引起注意,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鱼类寄生虫如何侵入鱼体呢?这亦是应了解的问题,大致有下述三个主要途径:经口感染:很多虫卵、幼虫或包囊可随受污染的食物进入鱼体中。
鱼吞食受污染的饲料及带有幼体的中间宿主,而受感染,如艾美虫、绦虫及寄生于肠道中的吸虫等;经皮感染:即是感染阶段之寄生虫通过鱼类皮肤、鳃、鳍而感染鱼类。
它们可主动侵袭鱼类(如双穴吸虫的尾蚴)或从伤口进入鱼体;经血感染:这种感染方式在鱼体上较少见。
它是通过动物媒介的叮咬而将病原接种到鱼类血液中,病原通过体外寄生虫的口器而达鱼类的血液或组织,如蛭类叮咬鱼体而传播寄生于血液中的原生动物。
对上述有关情况的介绍,有助于我们对鱼类寄生虫病的发生与传播的了解,便于做好寄生虫病的预防。
防患于未然,减少经济损失,促进渔业生产的发展。
寄生虫及其对鱼类之危害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与生活方式的多样性是生物长期演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