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合集下载

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美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当今社会,审美能力被认为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美术教育正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从小学美术教育的定义、意义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小学美术教育的定义和意义小学美术教育是通过美术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创造能力和综合艺术修养的过程。

它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美术活动和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和体验美、感受美、创造美,同时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创作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教育除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外,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审美能力是人类的基本素质之一,它决定了一个人对美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在当今社会,美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魅力。

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小学美术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举办美术展览、举办绘画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增强他们的审美情感。

2. 重视美术教材的选取和使用美术教材是小学美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应该重视美术教材的选取和使用,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审美需求,精心设计和选择美术教材,使之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3. 注重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美术课是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其美术修养,让学生在审美上有更高的追求。

美术课的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发展,充分引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下面就是关于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通过美术课教学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学习。

只有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评价作品,提高审美水平。

学生要学会分析色彩的构成、线条的运用、形体的表现等,这些基础知识是学生在进行审美过程中的重要工具,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基础。

二、注重对作品的欣赏和评析在美术课的教学中,要注重对经典作品的欣赏和评析。

通过对古今中外各种优秀美术作品的展示和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感,提高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品味和判断力,培养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独立鉴赏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投影片、实物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各个时期、各个国家不同的优秀美术作品,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美术视野,增加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审美广度和深度。

三、注重对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在美术课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

学生的审美情感是影响其审美品位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培养了学生的艺术情感,学生才能更好地体验和感悟美术作品的内在魅力,进而提高其审美能力。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到美术馆、画廊等地参观优秀的美术作品,感受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热爱和独特感悟,培养其审美情感。

四、注重对学生审美观念的引导在美术课的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审美观念的引导。

艺术是多元的,学生的审美观念会因人而异,但是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和启发,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些艺术赏析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回答,引导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培养自己独立的审美观点,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和独特见解。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墅 墅塑 一 _ . i 1 _ 一 . 一 . - 一 一 2 一 一 | .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镦阜 薄i 攀 萄 j| l I | | I | j
2 0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孙 志 娟
( 汝州市庙下镇西荒小学, 河南 摘 汝州 4 6 7 5 0 0 )
只有 当教师 的知识视野 比学校 教学 大纲宽广得无 可 比拟 的
典作 品代表着人类文 化的最高成 就 . 经过历史 的考验后愈发 显示 出它有 独特 的艺术魅力 同时也要把生活与经典有机结
合, 努力做到宽泛与精到 、 大众 与经典相统一 . 切实体现审美 教 育的多元 性和时代性 , 从 而多层次 、 多方位 地引导学生 提 高 自身 的 审美 水 平 。
人 的智力 发育对教育 的需 求不是从 同一个 圆心 出发逐 级 向外 扩展 的 .不同年龄 阶段 的心理特点 相应 的审美 能力
也 有 所 不 同 。审 美 心 理 学 认 为 . 审 美 心 理 的 成 长 要 经 历 由 被
欣赏环节 . 提高学生的审美活动
二、 激发兴趣 , 提 高 审 美素 质
动 到主 动的过程 就小学生审美本身而言 . 文化形态的审美
尚处 于 被 动 向主 动 转 化 时 期 .因 此 欣 赏 的 内 容 也 应 从 容 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学生天性好动 , 如果一味地用传
统欣赏课 的方式循规 蹈矩 地讲 解 . 太枯 燥 , 教师应该 用直观 的教具或是 内容激起学生学 习的兴趣 。如我上三年级 的《 点
充 满了童趣 , 亲 切 自然 , 易于被学 生们领悟 , 从 而 激 发 起 学
块点彩 画面 . 这样一块一块 的点彩 拼凑 到一起后学生惊奇地 发现这竟然是一幅大师的作 品。这时学生 的积极性被调到最 高. 教师抓住时机 , 因势利导 , 启发 学生从不同角度对这幅 画 进 行有针对性 的赏析 , 大胆进 行审美想 象 , 结果学生个 个踊 跃发 言 . 妙语连珠。所以这节课不 仅让学生学到 了点彩 的技 巧. 而且在 学习过程 中不知不觉地感受 到 了大师作品的艺术 魅力 . 给学生进行了一节很好的审美教育 。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参 考 文 献
[ ] 栋. 课程 背景 下初 中体 育课 准备 活动 现 状与 对策 [ ] 科 技信 息, 0 8 3 ) 6 6 1江 新 J. 2 0 (6 :8
[] 进仕 . 2包 农村 初 中学生 体育 活动 的现 状调 查 与分 析 []科 技信 息 ,0 7 1) 2 52 6 J. 2 0 (4 :6— 6
场 地 、器 材 设 施 的建 设 力 度 ,不 断 提 高场 地 和 器 材 设施 育 教 学 内容 陈 旧 , 需要 创 新 ; 学 课 时较 少 , 要加 长 ; 教 需
的水 平 , 为体 育 教 学 的进 行 提 供 强有 力 的保 障 。拓 宽体 教 学 时 间不 合 理 , 需要 调 整 ;教学 场 地 、 材 不 全 , 要 器 需
育 场 地 、器 材 设 施 建设 的融 资 渠道 ,在 保 障体 育 教 学 的 建 设 : 学 评 价 老 套 , 要 改 革 。而 更 新 教 学 内 容 , 善 教 需 完
前 提 下 盘活 体 育场 地 、器 材 设施 的运 营模 式 ,完 善 体育 教 学 评 价 ;合 理 安 排 时 间 , 高 教 学效 果 ; 强 基 础 建 提 加 场 地 、器 材 设 施 的管 理 ,加大 体 育 场 地 、器 材 设 施 的建 设 , 善教 学 条 件 , 初 中体 育教 学 的开展 意义 重大 。 完 对
/ 学 园地 / 教
1 . 9 9 j i S11 7 0 36 / .Sr 6 i .
在 美 术教 学 中培 养 学生 的审 美 创 造 能 力
刘 晶 艺 术 美 是美 的高 级 形 式 ,作 为对 学 生进 行 审 美 教 育 重 要途 径 的美 术 课 ,不 仅要 培 养 学 生 认 识美 、欣 赏 美 的 能 力 ,更重 要 的是使 他们 按 照美 的规 律去 积极 地 体现 美 、创造 美 。

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

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

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以下是一些途径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1. 安排课外美术活动除了美术课堂讲授外,学生可以参加一些美术活动,如博物馆、画廊、艺术展等,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艺术,了解不同样式的艺术作品,并对不同样式的艺术作品有更深刻的感知和认识。

通过活动,学生可以积累美术知识,慢慢的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 提供多样化的美术现场教学在美术欣赏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艺术品背后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关注他们的创作过程和创作阶段,这些因素将增加他们审美的视野和能力。

同时,在欣赏过程中也要注意多样性,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不同类型的艺术品,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挖掘他们的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在美术欣赏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问问题,引导学生对艺术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该有机会表达他们的个人看法和想法,提高自己思考的能力,探究不同的艺术作品的内涵和特点,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4. 提供丰富的科技资源现在科技日新月异,电视、电影、互联网等科技资源资料丰富,老师可以把这些资源融入课堂深度探究不同的艺术文化产品和艺术作品。

借助网络平台,学生可以看到各种形式和角度的艺术品,学习不同艺术思想和历史文化。

通过多样的科技资源,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感知和理解艺术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在美术欣赏课堂中,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为此,老师应该对美术教育学生有一定的规划和理念,要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断探索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美术欣赏课程。

最终,希望学生可以从中受益,更好地开拓他们的视野和技能面板。

高校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探究

高校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探究

高校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探究一、审美能力的定义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人们对事物美丑的辨别能力和对美感的感知、体验、判断和欣赏的能力。

而在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涉及到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欣赏、评价、创造等方面,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审美能力的整体水平不高,缺乏对艺术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欣赏能力,缺乏对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认识等。

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成为了当前美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1. 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高校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包括绘画技巧、色彩运用、构图能力等。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的美术技能,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2. 多角度解读艺术作品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艺术作品,包括艺术家的生平、社会背景、创作意图等,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 提高美术史和美术理论的教育美术史和美术理论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基础。

通过学习美术史和美术理论,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流派,提高他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感知能力。

4. 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在美术教学中,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从实践中不断地体验和感悟艺术,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5. 注重跨学科教学6. 提倡美术作品评比和展览通过美术作品的评比和展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也可以通过评比和展览活动,让学生了解到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

三、解决方案和建议针对高校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我们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方案和建议:1. 完善教学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高校应该完善美术教学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如何在小学美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何在小学美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何在小学美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导语:美术课是小学生在学校中接触艺术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审美能力,提高艺术鉴赏水平。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小学美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色彩是美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在小学美术课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和感受不同的色彩,培养他们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可以通过展示一些色彩丰富的绘画作品或者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写生,让学生亲身感受色彩的变化和表现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色彩进行创作,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通过色彩表达出来。

二、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艺术作品观察和欣赏艺术作品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美术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建筑等。

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者艺术展览,让他们亲身体验艺术作品的魅力,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三、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和表达创作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环节。

在小学美术课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和表达,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和机会。

可以通过教授绘画技巧和艺术表现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材料和媒介进行创作,如绘画、雕塑、拼贴等,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创作,学生可以锻炼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培养学生对艺术文化的了解和认知艺术与文化密不可分,了解和认知艺术文化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方面。

在小学美术课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艺术史、名家作品和艺术流派等内容,让学生了解艺术的发展历程和不同的艺术形式。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文化,通过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审美能力。

通过对艺术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学生可以拓宽视野,提高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情感体验艺术修养和情感体验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方面。

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美术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美术教育中的重要任务。

小学美术课程作为第一步,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阶段。

本文将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要想培养学生的良好审美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利用一些明星作品或者名人作品,或者带领学生前往美术馆、画廊等文化场所,从不同的角度感受艺术,进而了解并探究艺术中包含的内涵。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自由创作,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天赋,独立思考并展示自己的独特创意,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修养。

二、训练学生的观察力观察力不仅是美术创作的必要条件,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

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用心观察不同自然物象、人物肖像、还原生活场景或动漫人物等作品,帮助学生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似和差异,进而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想象力和判断力。

此外,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还应该让学生重视色彩在艺术中的作用,通过学习、比较不同颜色和颜色的搭配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同时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

三、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提高学生的艺术融入能力,就要进行多角度的文化艺术教育。

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在讲解绘画技法的同时,将重点放在艺术文化知识的传授上,如古代人物肖像、民俗风情、历史建筑等,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

四、关注学生的自我表达和创新在美术教学中,学生的自我表达和创新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作品中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特点,鼓励学生在使用不同材料和技法的过程中进行尝试和改进。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教学中要给予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度,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发掘自己的潜能。

总的来说,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一个需要长期和坚持的过程。

美术教学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的经验总结

美术教学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的经验总结

美术教学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的经验总结2023年,美术教学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虽然越来越多的教育科技工具出现,但美术教育的价值依然不可替代。

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方面,美术教学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从教学中的实践角度出发,总结美术教学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一、审美能力的培养美术教学既要注重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 提高观察能力画画不仅要注重技能层面,更要注重学生对于客观事物的观察能力。

在这方面,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际物体的形状、颜色、材质等细节,通过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洞察力。

而且我们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艺术家和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让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艺术作品感受到不同的审美风格和意境,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

2. 增强创造力美术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是审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不仅要教授技能,也要让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并且能够将其通过艺术作品表达出来。

比如,我们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画板的创作,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拓展文化视野美术教学也能够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了解到不同文化的审美和艺术观念。

我们可以通过介绍中国和世界各地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文化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

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美术教学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的经验总结1. 重视创造性美术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帮助学生从基本的绘画技能中走出自己的风格和表现手法。

学生注重技能的练习和技巧的学习,但也不能忽略学生的感性表现和想象力。

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去创造,同时在不影响学生基础技能学习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多画。

2. 实践为主美术教学要以实践为主,通过多点实践来提升学生的技能和审美水平。

而且教学过程当中,也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总结。

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接触、欣赏和创作美术作品,帮助学生发展对美的感知、理解和欣赏能力。

审美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美术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同时也能增强他们对美的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是审美能力培养的重点之一。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通过接触和观看各种形式的美术作品,培养感知能力。

可以让学生观察作品的线条、色彩、形状等元素,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创作实践,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手触摸和体验美,提升感知能力。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是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在美术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美术知识和基础,帮助他们理解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构图、色彩运用、表现手法等,让学生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和主题。

学生也可以通过创作作品,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和感受,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是审美能力培养的关键。

通过欣赏各类优秀的美术作品,学生可以拓宽视野,开阔思维。

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品味作品的特点和美感。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画廊等艺术机构,让学生亲身感受艺术的魅力。

通过欣赏和鉴赏的过程,学生能够培养对美的欣赏能力和品味。

通过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充分展示自己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欣赏并理解美术作品,喜欢并享受美术创作的过程,从而培养艺术素养,提高审美修养。

美术课教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美术课教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美术课教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语文、数学、英语是小学生必修的主科,而美术则是被普遍认为为次要学科。

但事实上,美术课同样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美术课背后隐藏着的不仅是艺术感受,更是对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所进行的锻炼。

本文将从美术课教学入手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一、审美能力美术是一种艺术形式,其主要通过视觉传达。

美术课的教学对学生的视觉及感知能力进行了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孩子们天生对美、好奇心、探索欲望都很强烈,而美术课的教学正好可以满足他们这方面的需求。

在美术课上,老师会向学生介绍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让他们能从中感受到美的力量。

通过与作品中的色彩、线条、形式等元素的交互,学生们可以慢慢发展他们的审美眼光和敏锐的感知力。

美术教学中,老师还会对不同的艺术形式起一定的引导作用,提示学生们应该如何观察、理解及分析一个艺术作品或形象,带领学生去学习如何在艺术中寻找美的本质。

通过美术课的教学,我们不仅能够让孩子们得到审美体验,更能够让他们逐渐成为具有审美能力的人。

二、创造力美术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美的体验,更是一种创造的过程。

独创性的设计和艺术性的表现,在美术教学中都得以得到很好的呈现。

理性和创造性都是人类智力体现的重要部分。

美术教学富有创造性,让学生在观察事物中发掘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某次美术课中,老师要求学生用纸板、剪刀和色纸做一个吉祥物。

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老师并不强制要求,甚至没有要求他们制作出什么样的吉祥物,而期望学生们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力。

很多学生都制作出了非常有创意的吉祥物,甚至超出了他们老师的预期。

在美术课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锻炼手工操作和专注力,还可以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画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在美术教育方面,让孩子从“画画”到“造画”,是培养孩子创造性的一种很好的途径。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与艺术创新能力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与艺术创新能力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与艺术创新能力培养美术教育在小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

本文将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和艺术创新能力。

一、创设艺术氛围,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美术教学应该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使学生在欣赏和创作艺术作品中获得审美情感的提升。

教师可以在教室内悬挂学生的艺术作品,展示优秀的艺术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赏析。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画廊等文化场所,让学生接触到更广阔的艺术领域,培养其独特的审美观。

二、提供丰富的艺术素材,拓展学生的艺术想象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艺术素材。

可以组织学生观察自然景物、人物形象等,并引导他们发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观看艺术影片、欣赏音乐、阅读文学作品等,让学生从不同艺术门类中获取灵感,拓展自己的艺术想象力。

三、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创作,培养艺术创新意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作,培养他们的艺术创新意识。

可以给学生提供各种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让他们尝试不同的创作方式和技巧。

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用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培养学生在艺术创作中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四、注重团体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团体合作创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可以给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和任务,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相互合作,互相借鉴和启发。

通过团体合作,学生可以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在集体中合理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从中获取新的艺术创作灵感。

五、提供有效的评价与反馈,促进学生的艺术成长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评价与反馈,促进他们的艺术成长。

可以通过赏析和讨论学生的作品,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

同时,教师还可以邀请专业的艺术家或美术教育专家来给学生讲座或进行评价,让学生从专业的角度获取艺术指导和意见。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及能力的实践研究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及能力的实践研究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及能力的实践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人们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美术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画画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

这不仅对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也对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及能力,并结合实践研究进行探讨。

一、审美素养的培养审美素养是指个体对美的主观认知和理解水平。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艺术作品中去感受美,增强对美的感知能力。

可以通过带领学生欣赏名家名作,观察并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元素,如色彩、形态、结构等,从而培养学生对美的敏感性。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艺术,而不是停留在肤浅的表面,即培养学生深度思考和对作品的深层次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作品所表达的意义和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培养对美的态度,即热爱美、崇尚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情趣。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创作,体验美的创造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热情。

在培养审美素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个性化的培养,因为每个学生对美的感知和理解都是不同的。

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兴趣,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不同程度的审美素养。

审美能力是指个体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鉴赏、评价和创造时所具备的认知与操作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审美分析,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对作品的艺术语言和艺术形式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审美评价,培养学生对作品进行客观评价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去理解作品,从而形成自己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标准。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审美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让学生不仅仅是作品的观众,更能成为作品的创作者,从而实现审美能力的提高。

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审美能力是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它不仅关乎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鉴赏,更关乎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终身发展。

通过美术教学,我们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高水平的审美能力,使他们在审美活动中得到乐趣的也可以形成良好的审美情感和审美品位,为他们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美术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本文将从审美能力的含义、美术教学中的实践活动以及教师的指导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审美能力的含义所谓审美能力,是指个体在审美活动中所具有的对艺术作品进行欣赏、鉴别、评价的一种基本能力。

审美能力不仅包括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与鉴赏,更包括对艺术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思想及艺术再现的能力。

而一个具有良好审美能力的人,不仅能够对艺术作品进行感受与欣赏,更能够通过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给予艺术作品更高水平的评价和审美价值。

二、美术教学中的实践活动1. 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分析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艺术家的创作背景、作品的历史背景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分析。

如通过欣赏名画、雕塑、建筑等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激发他们对艺术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2. 创作实践艺术创作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艺术创作,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感悟艺术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创作任务,如写生、速写、装饰、设计等,指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艺术的乐趣,培养他们对艺术作品的鉴赏与评价能力。

3. 参观展览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参观展览,学生可以现场感受艺术作品的氛围,观摩各类艺术作品,并与其他艺术爱好者交流,拓宽自己的审美视野。

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展览内容,设计相应的参观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和艺术家的创作理念。

三、教师的指导方法1. 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让学生从心底喜爱艺术,才能在深入理解和鉴赏艺术作品时更具有耐心和投入。

美术教育教案:如何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美术教育教案:如何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美术教育教案:如何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美术教育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致的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传授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美学素养是指对艺术、美学等方面的知识、理解和鉴赏能力。

而审美能力是看待、评价和欣赏一件艺术品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1.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兴趣是美术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

老师应该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可以通过讲解艺术家的生平故事、艺术品的历史背景、创作过程等方面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热情。

同时,老师还应该多引导学生走进艺术展览、参加文化活动等,让学生的视野更为开阔,感受到艺术之美。

2.建立良好的课堂环境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中。

老师应该营造一个轻松愉悦、自由活泼的氛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还可以多组织小组活动、讨论和游戏等,让学生在互动中收获更多的美术知识和体验。

3.掌握基础技巧美术教学中最基础的部分就是技巧训练。

除了传授基本的绘画、色彩、造型等方面的知识外,老师还要提供实践机会和指导。

同时,要注意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因材施教,更好地发掘学生的潜力。

4.丰富的教学资源除了课堂教学外,老师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丰富教学内容和资源。

例如组织美术创作比赛、参加公益活动、参观名胜古迹、与其他艺术家交流等等。

这些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来了解、参与和创造美,更好地激发他们的艺术灵感和创造力。

5.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创作是美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

通过创作,学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并加深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思考,让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题材和材料进行创作。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创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美术教育是一门综合学科,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美术教育是中小学必修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虽然每个人的审美观都有所不同,但是作为美术教师,我们需要尽最大努力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使他们能够更加理解、欣赏美术,更好地享受美的力量。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美术教育是需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置身于美术之中,感受美术所传达的信息。

在课堂中,通过布置展示区、品鉴区等区域,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体验到不同艺术门类的特色和魅力。

同时,在美术展览、美术素材的搜集、展示场馆等方面积极推进,使得学生不仅是在教室中修炼美术素养,也是在外部世界中体验美术教育的魅力。

二、教学设计要多元化教学内容要多元化,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避免传统的画画、泥塑等模式,透过多元化的方式教授学生对美术的学习,例如通过电影、音乐等音像媒体让学生感受到画家的视觉感受,或者是摄影素材、天然物品等向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感受。

在教学中,以教师的丰富视野,先让学生通过多元感官体验不同的差异,来培养他们的审美观。

三、教学互动鼓励集体讨论在课堂中多安排互动活动,例如默画、集体画、群体讨论等,要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自我反思自己的绘画水平,借助学科交叉的方式,透过其他科目学习材料等方面,创造性地探讨艺术学知识。

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上手,通过实际绘画、观看实件作品等方式,来锻炼自己的审美能力。

四、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在培养学生审美观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充分地关注学生个人的审美倾向。

我们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审美经验等方面,来更好地指导他们,让他们在艺术世界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种感受方式。

在课堂中,可以精心组织,针对学生阅读习惯,带领学生深入阅读优秀的美术作品,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力、创造性,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掘自我。

五、注重多维知识的涵养审美观不仅仅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直观理解,也是对于世界历史、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尝试多层次、多角度的文化分析、解构和切入角度,通过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经济背景等整体知识的把握,来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阐述,帮助学生从更为广泛的视角来审美。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开展多元化的艺术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丰富的审美观。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包括创造性思维、感知能力和审美情感等方面。

一、开展多样化的艺术活动多样化的艺术活动是培养学生审美观的基础。

学校可以组织举办文化节、艺术展览、学生艺术作品展等活动,并邀请专业艺术家、美术教师进行指导和讲座。

这样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加深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同时,学校还可以开设艺术实践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创作。

通过学习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形式,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方式,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艺术,提高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二、引导学生进行艺术鉴赏艺术鉴赏是培养学生审美观的重要手段。

在美术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鉴赏。

首先,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艺术知识,如色彩、构图、线条等的表现方式和艺术风格的特点。

然后,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艺术作品进行解读,讲解其中的意境和艺术手法。

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写作,让他们分享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美术作品评选活动。

学生可以提交自己的作品,并由专业的艺术教师和艺术家进行评选。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不同风格和表现方式的作品,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学生的审美情感是培养其审美观的关键。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例如,在户外实地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自然风景区、博物馆、艺术展览等地,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和艺术作品的美。

同时,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起观看电影、音乐会等文艺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艺术形式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

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

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美术欣赏课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营造艺术氛围,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艺术的世界。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教室环境、播放音乐、展示美术作品等方式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欣赏课程。

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引导学生观察细节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细节,注重培养学生对画面细节的观察和认知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讲解和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作品的线条、色彩、构图、形状等细节,帮助学生发现细节之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写生和实物观察,让学生通过观察真实的对象,深入了解艺术作品的细节,从而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能力四、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户外写生等方式,丰富教学资源,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体验和感受艺术,激发他们的审美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五、注重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知能力和联想能力,提高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美术作品解析、手工制作和创作活动,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悟和感情,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是多方面的。

教师应该注重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观察细节,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能力,注重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注重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只有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真正使学生在美术欣赏课程中受益匪浅,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艺术作品中蕴含着无穷的创造力和审美价值,而美术教学正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过程,培养其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观念。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等方面,浅谈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观察力和思考力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基础。

在美术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艺术作品中的细节和意象,激发学生对事物的深入思考和独立见解。

例如,在教授静物写生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形态、颜色、纹理和光影等细节,通过询问学生对物体的感受和理解,激发他们对物体及其意义的思考和想象力。

二、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是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应该培养和发展的核心能力。

在创造过程中,学生既要敢于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又要学会选择适合的表现方式和实现技巧。

一个拥有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学生,能够从自己的角度去诠释和重新创造事物,能够用多样化的表现方式来呈现自己的艺术想法。

因此,美术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尝试各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和材料,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三、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美术教学应该不仅仅关注学生的艺术技能培养,更应该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

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不同时期和风格的艺术作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现形式,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例如,在教学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去艺术馆参观展览,或者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美术精品,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多样性。

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学生的审美情趣是一个经过长期培养和磨砺的心智状态,它关系到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评判能力。

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策略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理解和创造能力。

下面是一些美术教学中的审美能力培养策略:1. 多样化的作品展示:让学生接触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

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作品,学生可以学会发现其中的美感,并培养自己的判断力和欣赏能力。

2. 创作体验:鼓励学生亲身参与艺术创作,让他们切身体会到艺术创作的过程和乐趣。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培养自己对于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 艺术史知识学习:学习艺术史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风格和流派,培养他们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艺术史知识和组织参观活动来帮助学生拓展自己的审美视野。

4. 教师示范和引导: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性的作品和指导性的方法,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和理解艺术作品。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具体的艺术评价标准和方法,帮助他们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5. 艺术讨论和批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艺术作品的讨论和批评活动,鼓励学生对于作品进行自由的思考和表达。

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和讨论,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并从中获取更多的艺术知识和经验。

6. 参观艺术展览和博物馆: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和博物馆是非常有效的培养审美能力的方式。

在这些场所,学生可以接触到真正的艺术作品,感受到艺术家的创造力和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情感。

这种亲身的体验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艺术的兴趣和热情。

美术教学中的审美能力培养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实现。

通过艺术作品的展示、创作体验、艺术史知识的学习、教师的示范和引导、艺术讨论和批评、参观艺术展览和博物馆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逐渐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增强对于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摘要
在美术教育教学中,正确地培养学生审美观点、从而提高民族优秀文化审美的情感和能力。

让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和认识民族艺术文化,与世界人民共同交流,共同发展。

关键词:审美培养民族艺术文化
在今天素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美术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完善人的素质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社会所认识。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素质教育,而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根据国家部教育改革的要求,美术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等,形成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美术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教育的奠定基础工程,是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最终任务,是面向未来的教育,也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意识。

什么叫审美意识?以及如何培养和提高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美丑属性的反映,包括人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理想。

鲁迅先生曾将中国艺术中的民族审美意识称之为“中国向来的灵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包括审美文化),是这个国家和人民的精神支柱,是振兴民族文化,富民强国的动力。

失去民族文化,也就失去了民族的灵魂。

”另外,审美意识对人的世界观、审美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审美心理诸方面有着相互制约和影响,并且对学生心理健康,正确的世界观、审美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和审美心里的完善也有积极作用。

如何去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呢?
一、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情感和能力
美的本质属于社会,在客观世界中的事物,只有当他们和人构成一定的审美关系,成为人的审美对象时,它们才有可能是美的。

美既是教育的神圣目标,也是
教育不可缺少的巨大力量。

审美观是人们对美丑的基本看法,是一种美的感知、欣赏、判断和评价能力,也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一定的审美观念的应用,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良好的教育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传授的知识过程,同时也是美的熏陶的过程,是学生对教师教学由感知、感受、感动到形成一定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能力的过程,是进行由表及里的是判断获得美享受的过程。

美术学科之所以从过去的“图画”改称为“美术”,说明其涵义也广了,内容也更为丰富。

美术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绘画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负有指导活动、指导学生对自然美、社会、艺术美的鉴赏,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心理,精神获得某种满足和享受的情感,从而自觉接受教育,提高其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教育活动。

二、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从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美术欣赏是应用、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

激情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

同时,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美术欣赏最基本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

优秀的美术作品是按照美的原则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它以美的形象,色彩和形式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以强烈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唤
起人们的美感和对美的追求,起到开阔眼界,丰富感知领域、陶冶情操、净化精神境界、提高素质、培养审美能力和日常生活相关的意义,而是要从审美心理出发去感受艺术作品中与人生相对应的形式,体验作者的审美经验,获得艺术
表现形式中的象征意义。

如初一美术课本中毕加索作品《格尔尼卡》中:公牛象征残暴的德国法西斯、受伤的马象征格尔尼卡无辜的成千上万的人们、画面上中间那个灯泡象征光明和希望等,进而达到观赏者个人审美经验与艺术家所创造的的带有普遍性审美经验的交融。

在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总是扮演着知识传播者这一单一的角色,却忽略了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不应该被动地教授知识的灌输,而是应通过教师的正确的指导和引导,主
动地参与到教学的活动中去体验、去感受自己的体会。

在作品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住优秀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引导学生去认识美、感受美,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传统绘画特有的“以线造型”,
如:丁绍光、陈崇平、赵宋生等一些有名的重彩画画家们的表现形式以及“希腊化时期”的艺术风格。

让学生在具有了一定审美素养的基础上去把握艺术作品中的真、善、美。

我认为,一般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方法有两种: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好奇,多疑的心理特征,通过造型一定的悬念来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第二、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去挖掘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这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重要手段。

三、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能力
正在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社会主义中国,能否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几年积淀的审美文化之精神,以自己独特的东方民族审美文化同世界各民族审美文化对话和交流,无疑是我们的改革开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同时也是我们现在搞素质教育成功与否大胆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长期生活在共同的地域,过着统一的政治生活,形成统一的生活习惯,教授共同的语言和文化,历史形成了浑厚的民族共同性,因而造成审美意识的民族性,保持和发扬民族文化特点,即将成为我们今后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者,应该承担起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的责任,去挖掘、整理、继承、发扬、探索一条使民间优秀的传统艺术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道路,为弘扬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工作作出的自己贡献。

在“欣赏•评述”教学时可以利用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历史、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涵养人文精神。

平时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可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重视对民间美术的挖掘、研究、让少数民族地区优秀的民间艺术文化融入到现代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如我们身边的彝族阿细文化:阿细祭火、阿细跳月、阿细服饰、阿细音乐、阿细习俗和阿细绘画等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们在思想上认识到民族艺术是我们本民族先祖几千年积累遗留下来宝贵的精神财富,要把民族艺术继承和发扬的历史使命感,从而满怀激情地挖掘和研究民间艺术。

另外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生学习环境条件空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创造出具有时代意义精神的民间美术艺术作品来。

弘扬民族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彝族文化。

通过介绍激情学生对彝族阿细民族艺术文化的浓厚兴趣,有不少学生以绘画、手工等形式创造出一幅幅优秀的美术作品,有的
并在县级、州级、省级各种比赛活动中获奖。

使学生既感受到家乡的旖旎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和品德。

总之,美术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们绘画造型能力和提高绘画技巧,更应该重视学生们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的培养。

即美术教育的本意并不是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画家,而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发挥民族艺术优势,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使他们成为具有较高素质与和谐人格的人。

我们作为知识指引者、传播者,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模索与自我学习,转变旧的教学观念,具备良好的美学修养,丰富的美术知识,及对学生“传道授业”的能力。

要认真钻研美术课程标准与教材,突出学科特点,因材施教,使课堂气氛活动生动有趣,以新颖的艺术构思,新奇多思的教学方法,真正使美育教学在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中起到净化心灵,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作用。

参考文献:《美术教师培训资料汇编》江西美术出版社
《贵州省中小学美术教育论文集》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年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