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4.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关于蔡元培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作品:教育论著有《蔡元培教育文选》、《蔡元培教 育论著选》等。 评价:蔡元培是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创 立者。被称为“自由主义教育家”、“学界泰斗,人 世楷模”。
二、人物颂歌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 您是现代教育制度的开创者。 您对中国现代学校制度的改造与建设所作的重大历史 贡献,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是无与伦比的。您让中国学校 教育逐步摆脱了封建教育模式,让普通教育、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师范教育、自然科学教育得到空前的进步与发 展,让从幼儿园到大学的现代教育体系初具雏形。 您是一代宗师。
理想是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贯古今,串未来, 莹莹光无尽;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古照今, 今照古,先辈照子孙。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 你出海远行;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与天相吻的弧线,可 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理想,使你倔强地 反抗着命运;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 理想,使你头 白依然天真。
法学博士荣誉学位。1924—1927年历任国民党中央监察 委员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国民政府常务委员、监察 院长、司法部长等职。1928年专任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 兼任交通大学、中法大学等多所高等学校校长、院长以 及故宫博物院理事长。1938年,被推选为国际反侵略运 动大会名誉主席。1940年在香港病逝。
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硕果;理想抽芽,榆杨必有浓阴; 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 晴。
一、作者档案 简历:蔡元培(1868-1940),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 科学家。字鹤卿,号孑民。生于浙江绍兴。青年时期, 中举人、取进士、点翰林、授编修。1898年,弃官从教, 1904年组织光复会,1905年参加同盟会。1907年赴德国 莱比锡大学研读哲学、心理学、美术史等。武昌起义后 回国,1912年1月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后赴德、 法等国学习和考察。回国后,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1921年,法国里昂大学、美国纽约大学分别授予他文学、
语文:4.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第1课时课件(新人教版版必修2)-精品文档
3.词语释义 ①砥砺:磨炼;勉励。
求功名利禄。禄,古代官吏的俸给。 ②干禄:
③訾詈: 指责,诋毁,谩骂。
为了表示论证充足而广泛地考查、采集 ④旁稽博采: 资料。
⑤束之高阁: 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
喻扔在一边,不去用它或管它。
⑥触目皆是:
眼睛看到的都是。⑦责ຫໍສະໝຸດ 旁贷: 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
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b.加强命令语气。 亲切优厚地招待。招待:对宾客或顾客表示欢迎 ⑭款待:
并给以应有的待遇。 a.详细地知道。b.详细而全面。详细:周密完备。 ⑮详悉:
4.近义词辨析 (1)指摘 · 指责 两者都有“指出”的意思,但使用的对象和程度不同。指 摘:挑出错误,加以批评。指责:指出问题并加以责备。 例如:①外人每 指摘 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 有做官发财思想。 ②朝鲜《劳动新闻》8 日发表评论, 指责 美国保守势力 一味奉行单边强硬政策, 企图阻碍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和激 化朝美关系。
第四单元
伟人之音
第 11 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第 1 课时
目标定位 1.疏通词句,理解文意。 2.分析和理解主旨句,把握文本内涵。 3.学习作者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勇气和精神。
基础精练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①肄 业 ( yì ) . ④指摘 (zhāi ) . ⑦商榷 (què ) . ⑩敷 衍 ( fū ) . ⑬千禄 ( lù ) . ②相勖 ( xù ) . ⑤造诣 ( yì ) . ⑧会晤 ( wù ) . ⑪贻 误( yí) . ⑭当轴 ( zhóu ) . ③訾詈 ( zǐ lì ) .. ⑥砥砺 ( dǐ lì ) .. ⑨沦丧 ( sànɡ ) . ⑫轻侮 ( wǔ ) .
高中语文4.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突出贡献素材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4.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突出贡献素
材新人教版必修2
蔡元培先生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他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提出了“学为学理,术为应用”,“学为基本,术为枝叶”的观点。
蔡元培先生指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
刘晓钢先生在实用文源流的研究中说:“到蔡元培的《论国文之趋势》、《国文之将来》,便正式把文章分为实用文和美术文(即艺术文)两大类,开始创立独立的实用文理论了。
”蔡元培先生明确指出:国文分两种:一种实用文,在没有开化的时候,因生活的必要发生的;一种美术文,没有生活上的必要,可是文明时候不能不有的。
(论国文的趋势及国文与外国语及科学的关系.1920.10)
我国自古不区别科学与文学,一些宝贵的科学思想都淹没在杂记体著作中,且缺乏一套便于演算的记载方式,致使先民很多创造与发明不得传世。
五四时期随着西方科学观念,科学知识的输入,特别重视科学记载方式的研究,将应用文特立为一科,放置恰当的地位,其眼光当然是远大的,而蔡元培先生是最得力的倡导者和实施的组织者。
(节选自《应用写作》杂志1997年第3期《蔡元培:建设应用文体学的先驱》)
1。
高中语文 413《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 ②不过,省质检院有关检测部门反映:近期非 ________途径购买这类商品的投诉量比以往同 期大概多了两成。
• 答案:①正轨
②正规 编辑ppt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毕业·肄业
• 辨析:毕业:学生在学校或训练班修业期 满,达到规定要求,结束在校学习。
• 肄业:在校学习,指没能毕业或尚未毕业。 二者在内容上有所区别。
编辑ppt
• 1.了解北大的历史和当时的社会背景, 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他为办学作出的 巨大贡献。
• 2.把握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体会文章思想的文化意义。
• 3.结合文章结构,了解演讲词中心突出、 层次分明的特点。
• 4.理解蔡元培校长对北大学子的殷切期 望,以及他对社会的深切的责任感,树立 远大理想及崇高的编修辑p身pt 做人的观念。
干((ɡɡāànn))干 干禄 劲
轴((zzhhòóuu))当 轴轴 承
稽((jqīǐ))旁稽稽首博采
裨((bpìí))裨裨益将
编辑ppt
2.音形辨识
yì(肄)业 放sì(肆)
mǐ(弭)谤 mí(弥)漫
jiǎo(矫)健 jiāo(骄)傲
奔chí(驰) 荣yù(誉) 松chí(弛) ténɡ(誊)写
语文:4.13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必修2)
编辑ppt
• 蔡元培 • 走进精彩课堂 • 提起北京大学这所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百
年名校,我们的心中都会不由自主地生出 仰慕与向往。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办学之初 的北京大学是怎样的呢?北京大学为什么 能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呢?八十多年前,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在北京大学的一番讲 话——《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为 我们提供了最好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件:4.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共22张PPT)
•
1.蔡元培(1853-1940),浙江绍兴人, 现代教育家、革命家和科学家,是现代中 国知识界的卓越先驱,也是近、现代历史 上探索救国之路和振兴中华民族的先驱之 一。毛泽东曾经高度评价他为“学界泰斗, 人世楷模”。 • 2.蔡元培入主北大,是北大整个发展史 上的转折点。北大能发展成为国际一流大
• 3.在蔡元培“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 自由,兼容并包”方针的指导下,北大成 了思想自由之地,聚集了各方人才,容纳 了各种学术和思想流派,互相争鸣,自由 发展。不久,北大就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 的发源地和中心。此后的北大,便一直站 在时代的前列,引领潮流。所以说,蔡元 培影响了北大,北大又影响了中国。蔡元 培对北大,对中国现代教育,对整个中国
布置作业
• (1)以《假如我是实验中学校长》或《假 如我是 课代表》为题,根据演讲词 的一般特点,仿照本文,写一篇演讲稿。 • (2)推荐阅读 • 《让我们一起做学生》 • ——华东师大校长李政涛在2015届开学典 礼上的致辞
【资料链接三】 为改变学生中间的不良风气,蔡 元培积极提倡在学生中间成立进德 会,入会的人都要遵守不赌博、不 饮酒、不娶妾等基本戒条。另外, 他还积极促成体育会、音乐会、绘 画研究会、书法研究会等业余研究 机构,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
拓展,了解蔡元培的贡献
• 先生所开教育风气对北大的贡献究竟有多大? 对中国教育的贡献有多大?
• 必要性 时代 逻辑性 • 抱定宗旨 重要性 利弊 • 风俗日偷; 关乎国之兴替 针对性 • 砥砺德行 正当娱乐;校规正范 图诸君求学之便;共处一堂 亲和力 • 敬爱师友 互相亲爱;道义相勖
• 就职演说: •
•Hale Waihona Puke ①施政纲领 ②要求自主表达
• 对于蔡元培校长针对当时现实提出的具体 要求,你有何感想?从文中找出你颇有感触的 句子读一读,说一说。
高一语文精品课件:4.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新人教版必修2)
• (3)鼓动性。演讲以宣传听众、感染听众为 宗旨,它具有极强的鼓动性和感召力。演 讲总是企图说服听众、感召听众,任何一 个演讲者都必须具有这种清醒的意识。(4) 艺术性。说演讲是现实活动而不是艺术活 动,是就其社会性质而言的;说演讲是一 种艺术,是指它是现实活动的艺术。演讲 是艺术,是通过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的手 段所显示出来的艺术。
• 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用高 度概括的语言,全面评析了马克思对全人 类和全世界无产者所做出的贡献,赞扬了 马克思为解放全人类而终生奋斗的崇高精 神,表达了沉痛的悼念之情。
• 山中问答① • 李白 • 问余何意栖碧山②,笑而不答心自闲。 • 桃花流水窅③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 【注释】 ①诗题也作《山中答俗人》或 《答俗人问》。②碧山:山名,在今湖北 安陆市。③窅(yǎo)然:深远的样子。 • 【简介】 李白曾隐居在碧山读书,这首 诗是此时隐居生活的反映。
• 人为自己活着,也为别人活着。在不伤害 自己身分的条件下顾全别人的情感,都得 算是诚恳,有诚意。这样宽大的看法也许 可以使一些人活得更有兴趣些。西方有句 话,“人生是做戏。”做戏也无妨,只要 有心往好里做就成。客气等等一定有人觉 得是做戏,可是只要为了大家好,这种戏 也值得做的。另一方面,诚恳,诚意也未 必不是戏。现在人常说,“我是很有诚意 的”,自己标榜自己,大有卖瓜的说瓜甜
• 作为应用性很强的演讲活动,它有这样几 个特征:(1)现实性。演讲活动属于现实活 动的范畴,它是演讲者通过对社会现实的
判断和评价,直接向广大听众公开陈述自
己主张和看法的一种现实活动。(2)实用性。
演讲是最普遍、最基本的传播手段和工具
之一,各行各业、各种身份的人,都可以
高中语文 4.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鲁迅精神与北大精神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
鲁迅精神与北大精神《鲁迅全集》一再翻读,却始终遗漏第16卷(《附集》)。
原想,“附集”中只是“鲁迅著译年表”、“全集篇目索引”、“全集注释索引”,大可省略。
谁料,近日偶翻“鲁迅著译年表”,竟然大有收获━━多年来关于“为何新中国再无鲁迅产生”之疑问,突然有了答案。
曾写过几篇文章探讨为何今日无鲁迅,《杂文中的毛泽东》自以为较有创见:鲁迅分为两个鲁迅,一为“五四鲁迅”,这是一个自由思想,批判一切权势者的鲁迅;一为“左联鲁迅”,这是一个逐步从自由思想、自由批判转化为替新党在野党(中共)、为苏俄说话的鲁迅,算是“尊毛鲁迅”、“听话鲁迅”。
毛泽东在冯雪峰的介绍下,喜欢上了“左联鲁迅”,用“左联鲁迅”替代“五四鲁迅”,用“听话鲁迅”代表“自由鲁迅”,并把一切不理解他心中鲁迅的鲁迅风杂文家和爱好者打下去,一部新中国文化史(从“延安整风”、“延座讲话”开始)就是一部用“左联鲁迅”批判“五四鲁迅”,用“听话鲁迅”打杀“自由鲁迅”的历史。
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新中国自然是不可能有鲁迅了,因为,执政者高举的鲁迅旗帜只是鲁迅支流的“左联鲁迅”。
然而,读罢《鲁迅著译年表》,我才明白,上述结论依然未接近“为何今日无鲁迅”问题的本质,真正的答案在于:鲁迅精神是“北大精神”所哺育的,今日早无真正的“北大精神”,皮之不存,毛将焉附?1.《鲁迅著译年表》告诉我们,1917年之前,也就是蔡元培接管北京大学,孕育“自由思想,兼容并包”的北大精神之前,鲁迅既没有致力杂文,也没有尽力于小说创作,这一时期他的主攻方向似乎是两个:一是主攻学术研究,魏晋人物研究、汉唐绘画、中国小说史、佛教、碑帖等,直至地理研究,生物研究,都是他的爱好,虽然他在日本留学时曾试图创办文学刊物《新生》,但失败后便不再多谈文学。
这一时期,甚至连鲁迅这个名字都没有,只有周树人,只是1918年5月他在《新青年》发表小说《狂人日记》时,才始用鲁迅笔名。
从1896年鲁迅16岁时开始自己写点东西,他的主要文学历程是这样的━━1.“本年(1896)开始写日记,约至1902年往日本留学前中止(这段日记已佚)。
高中语文 4.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投蔡元培身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
投蔡元培身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蔡元培、吴稚晖到欧洲后,虽远离了当时国内激烈的政治斗争,却仍一直关心着国家大事,1915年2月25日,当法国报纸报道了日本强行提出的“对华二十一条”的消息,蔡元培与李石曾等人立即组织了“御辱会”,吴稚晖与他们函件来往,研商“御辱会”的宗旨及向南洋等地筹集经费事宜,以期设立机关反袁抗日。
不过,他们更多的是从事文化教育活动,认为今日之时代是全世界大交通的时代,对于欧洲文化的学习不是单靠抽象的语言文字所能掌握,非亲临其境不为功,大力提倡和推动留法教育。
留法教育的提倡实开始于民国元年,这年4月先由吴稚晖领衔发起成立“留法俭学会”。
时任民国政府教育总长的蔡元培也给这项活动以很大支持,由教育部拨款在北京方家胡同设立了留法预备学校,11月就有40多人乘火车经西伯利亚前往巴黎,1913年6月又送出了第二批。
“二次革命”后,“留法俭学会”在国内停止了活动。
这次他们在欧洲,一面经常去中国留学生较集中的法国蒙达尼看望留学生,同时还于1915年6月发起成立了留法勤工俭学会,提倡“勤于工作,俭以求学,以进劳动者之知识”。
那些因战争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学生也加入了勤工俭学的队伍中来。
留法俭学会、留法勤工俭学会的活动引起法国方面的重视,再加上一战期间,法国国内劳动力奇缺,大量华工进入法国,法国政府担心难以控制,需要有个组织加强对华工的教育和管理,有意与这两个组织发生联系。
留法俭学会、留法勤工俭学会与法国方面进行了频繁的接触,并于1916年3月成立了华法教育会,蔡元培与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欧乐担任会长,吴稚晖也列名发起会上。
这时吴稚晖接受了钮永建的邀请,回国主笔《中华新报》。
不久蔡元培接教育部电邀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也于这年10月回国。
吴稚晖回国后,仍继续提倡和推动留法教育。
鉴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蓬勃发展,1919年底吴稚晖忽发奇想,发表了《海外中国大学末议》一文。
他认为,勤工俭学运动只是培养中初级技术人员,培养高级知识分子还得靠正规大学教育。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师用书:第4单元 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Word版含答案
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本课话题——勤奋朗读——课文中的名段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
这句话是蔡元培先生对青年学子的恳切勉励,他认为学生在校应珍惜时光,勤奋钻研,增长见识。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京剧言派创始人言菊朋,是蒙古族人,祖辈几代都是清王朝的武官。
他在陆军贵胄学堂念书时就对京剧艺术特别有兴趣。
毕业后,他在蒙藏学谋得了个小差事,收入很低,维持六口之家生活过得紧巴巴。
可他千方百计要省出钱来去听戏。
他特别爱看著名老生谭鑫培演的戏,不管是下瓢泼大雨还是大雪纷飞,他总是脚踏钉鞋,手持雨伞,上戏院买张最便宜的票,潜心观摩谭鑫培的表演。
十余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他的足迹踏遍了北京城内各大戏院。
他不但刻苦、细心学习谭鑫培的表演艺术,而且还在学习别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终于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在京剧界独树一帜,成为言派创始人。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2.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华罗庚3.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
——郭沫若4.成功=99%的汗水+1%的灵感。
——爱迪生5.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肄.业(yì) 提携.(xié) 弭.谤(mǐ) 孜孜..求学(zī)(zī) 造诣.(yì) 敷衍..(fū)(yǎn) 砥砺..(dǐ)(lì) 相勖.(xù) 冶.游(yě) 商榷.(què) 訾詈..(zǐ)(lì) 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干⎩⎪⎨⎪⎧干.禄(gān)干.劲(gàn) (2)塞⎩⎪⎨⎪⎧塞.责(sè)塞.子(sāi)边塞.(sài) (3)轴⎩⎪⎨⎪⎧当轴.(zhòu)轴.承(zhóu) (4)裨⎩⎪⎨⎪⎧能裨.实用(bì)裨.将(pí) 2.语境辨析法(5)该公司应该对因不如实记载.(zǎi)装载.(zài)重量所造成的货物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高中语文 4.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时代的北大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
蔡元培时代的北大86年前,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意”,进行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北大从此日新月异。
蔡元配既聘请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鲁迅、钱玄同等来校任教,也延请了持复辟政见的辜鸿铭等旧派人物执教。
一时间北京大学人才荟萃,声誉鹊起。
思想家、教育家蔡元培对中国教育文化的贡献,是中国近代史上无人可比的。
正如杜威所说:“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而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在蔡元培来北大之前,北京大学的教员多位资深官僚,学生则多是年轻和资历浅的官吏,讲授的内容包括忠君、忠儒等传统的封建文化和思想。
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后,便按照西方国家近代的大学模式,对北京大学进行整顿和改革。
立原则蔡元培认为大学是研究高等学术之地,并非养成官僚之所。
要发展学术,没有自由思想的环境是不行的,被禁锢的思想不会有创造。
因此他对各种学说“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
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特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这一原则一立,学术空气大大活跃,至今八十多年过去了,这“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八个字几乎成了蔡元培和北京大学的代名词。
一提“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人们便立即想到蔡元培和北京大学。
揽人才“人才为国之元气”。
蔡元培认为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根本。
戊戌变法失败后,蔡既指出康梁之失在于缺乏人才,因此他即投身教育事业。
而要办好教育培养人才,则首先要有好的教师。
蔡元培聘请教师的标准是“积学而热心”之士,即学有专成又热爱教育事业的人为合格。
他不问党、信仰,只问学问,于是各学派的大师大家相继到北大,李大钊、陈独秀、鲁讯、刘丰农等革新人物进入北大任教,刘师培、黄季刚等主张发扬国故的国学大师也登上北大讲坛:今文派的崔适与古文派的陈汉章,大唱反调,同时并讲,都有听众,学生在比较中得到较全面的知识。
2014年秋高一语文同步测试4.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新人教版必修2)Word版含答案
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指摘.(zhāi)数载.(zài)殷.勤(yīn)孜.孜求学(zī)B.商榷.(què) 会晤.(wù) 聘.请(pìnɡ) 道义相勖.(xù)C.提携.(xié) 肄.业(yì) 造诣.(yì) 砺德行(dǐ)D.敷衍.(yǎn) 切磋.(cuō) 弭.谤(mǐ) 能裨.实用(pí)【解析】A项,“载”应读zǎi;B项,“聘”应读pìn;D项,“裨”应读bì。
【答案】 C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怡误根基深固以诚相待旁稽博彩B.纲要道德沦丧自趋正轨以身作则C.详悉细微末节光阴虚渡力骄颓俗D.卓绝大相背弛精诣奥义潦草塞责【解析】A项,怡—贻,彩—采;C项,渡—度,骄—矫;D项,弛—驰,诣—旨。
【答案】 B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通过前面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了解了多媒体的基本概念,________了多媒体技术的操作与运用。
②北京师范大学的于丹教授认为,如果我们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就会少很多烦恼,自然就会懂得为人________之道。
③我国三大门户网站的股票在纳斯达克全线飘红,这是我国互联网产业步入________并稳定健康发展的体现。
A.熟悉处世正规B.熟习处世正轨C.熟悉处事正规D.熟习处事正轨【解析】“熟悉”,知道得清楚。
“熟习”,(对某种技术或学问)学习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
“处世”,在社会上活动,跟人往来相处。
“处事”,处理事务。
“正轨”,正常的发展道路。
“正规”,符合正式规定的或一般公认的标准。
【答案】 B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辛亥革命后,风俗日偷,道德沦丧,蔡元培恳切勉励北大学子,不仅要洁.身自好...,而且还要努力做社会的楷模。
高中语文 4.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新人教版必修2
• (6)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贷:推 卸)。 • (7)开诚布公:诚意待人,坦白无私。 • (8)旁征博引:为了表示论证充足而广泛地引用材料。
• 5.作者简介
蔡元培
• 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现代教育家。字鹤卿,号 孑民。17岁考取秀才,18岁设馆教书。青年时期,连续中举人, 取进士,点翰林,授编修。1898年,弃官南下,从事教育工作。 担任过多个教育机构的官员。参加过光复会、同盟会,曾两次 赴德留学。1921年,法国里昂大学、美国纽约大学分别授予他 文学、法学博士荣誉学位。1917至192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引 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制度与方法,整顿校风,改革教学,网 罗人才,使北京大学面目焕然一新。1938年,被推为国际反侵 略运动名誉主席。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
(二)多音字
(zǎi)数载 载 i)载歌载舞 (zà (ɡān)干禄 干 n)干劲 (ɡà (jī)旁稽博采 稽 (qǐ)稽首 nɡ)长足 (chá 长 (zhǎnɡ)长官 u)当轴 (zhò 轴 u)轴承 (zhó )裨益 (bì 裨 )裨将 (pí
• (5)商榷·商量·商讨
• 辨析:三者都有交换意见的意思。“商榷”即商讨。 就解决较大的、较复杂的问题而言,使用频率较低, 一般不带宾语。如一般不说“共同商榷国家大事”等。 “商量”指交换意见。使用频率较高,可以带宾语。 “商讨”指为了解决较大的、较复杂的问题而交换意 见;商量讨论。使用频率次于“商量”,可以带宾语。
• 1.了解北大的历史和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蔡元培 的办学方针和他为办学作出的巨大贡献。 • 2.把握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文章 思想的文化意义。 • 3.结合文章结构,了解演讲词中心突出、层次分明 的特点。 • 4.理解蔡元培校长对北大学子的殷切期望,以及他 对社会的深切的责任感,树立远大理想及崇高的修身 做人的观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4.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共创建时期的蔡元培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4.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共创建时期的蔡元培素材新人教版必修2蔡元培于1868年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1940年病逝。
蔡元培出身科举,为清光绪年间进士,以后又留学欧洲,成为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
早在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时,他就毅然走上反清革命的道路。
1905年,他加入中国同盟会,积极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近代科学知识。
1917年至1923年他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中国历史经历了轰轰烈烈的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纵观五四运动前后和中共建党前夕的这段历史,蔡元培始终以一位民主主义者的身份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且他的一生也从未转向马克思主义。
然而,在此期间,他却凭借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在客观上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不断向前发展,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
五四运动前后,作为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选用全国最优秀的人才,培养出一大批勇于变革创新、敢想敢做、敢于革命的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
为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提供了北大这个基础雄厚的民主革命基地。
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其中有蔡元培的一份功劳。
整顿和改革教育,唯才是举北京大学原名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被称为老爷。
他们读书志不在求学,而是为了猎取功名利禄,是一个变相的官僚衙门,时人称之为“官僚养成所”。
1912年改称北京大学后,由严复任校长。
校名改了,校长换了,但校风改变却不大。
昔日的腐败和官僚习气依旧延续下来,封建势力仍然占据统治地位。
1917年1月,蔡元培任校长后,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办学模式和教育方针,大刀阔斧地对北大进行整顿和改革。
蔡元培首先面向学生,着重改变他们科举时代的那种封建腐朽的旧观念。
他强调指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关,“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
”他认为,衡量教员和学生优劣的标准,是依他们的学问有无和好坏而定,而不是看他们的地位高低、家庭贫富和来头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蔡元培
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1868年l月11日出生于浙江绍兴。
清季进士出身,1894年任翰林院编修。
他忧民族危难,愤清王朝腐败无能,于1898年10月弃官南下,兴学育才以救国。
先后担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嵊县剡山书院院长、上海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等职。
1902年4月,与蒋观云、叶瀚等人在上海组织中国教育会,被推举为会长。
开始倡言反清革命,并与教育会同人创设爱国学社及爱国女学,培养革命人才。
1904年11月,在上海发起创立光复会,任会长。
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任上海分会会长。
1907年起,留学德国,旋入莱比锡大学,并从事译著。
1912年1月,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2月受孙中山委派,任迎袁世凯南下就总统职之专使。
7月因不满袁专权,愤而辞职,再次赴德留学。
一度回国参加“二次革命”,后转赴法国从事译著。
1915—1916年在法国参与创办勤工俭学会和华法教育会,被推举为中方会长,推动了影响深远的国内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1917年初,出任北京大学校长,锐意改革,整顿学校,使北大面貌焕然一新。
五四运动中,竭力营救被捕学生。
1920年底,赴欧美各国考察高等教育,并出席太平洋教育会议。
法国里昂大学和美国纽约大学分别授予文学博士与法学博士荣誉学位。
1923年春,不满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彭允彝破坏法制的行为,提出辞职,离京南下。
秋间转赴欧洲,从事研究和著述,并参与要求英、法等国退还庚子赔款兴办教育事项。
1924年1月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经孙中山提名,当选为候补中央监察委员(二全大会后,一直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
1926年初回国。
在上海参加苏浙皖三省联合会,配合北伐战争,策划三省自治运动,遭孙传芳通缉。
1927年起,在南京国民政府任大学院院长、司法部长和监察院长等职。
后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辞去其他职务。
1932年底,与宋庆龄、杨杏佛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在这前后,参与营救被捕的胡也频、杨开慧、陈独秀、许德珩、廖承志、史良、陈赓、丁玲、牛兰夫妇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移居香港养病,继续领导迁移后方的中研院工作,并任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中国分会名誉会长,用《满江红》词牌为中国分会制作激励抗战的会歌一首。
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人物中,蔡元培是颇具特色的。
他以一个曾得意仕途的清季翰林,转变成为真诚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他在反清斗争中曾提出以暗杀和暴动为手段的激烈主张,却是一位以宽容和恬淡自处而著称的长者;他旧学深沉,深刻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却有明确的开放意识,取文化世界主义的主张;在旧中国十分艰难的条件下,他却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聚集同志,为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和科学事业做出了宝贵的贡献;他的一生虽然有过曲折和失误,但始终追求真理,憎恶暴虐,为民族的解放和进步呕心沥血;他虽然身居要职,却自始至终是两袖清风,一身正气,道德文章垂范人间。
毛泽东曾赞誉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重庆《新华日报》1940年3月8日);周恩来则高度概括了他一生的历史功绩:“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
”(延安《新中华报》1940年4月19日)这确是恰当地反映了这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者的一生。
蔡元培一生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而在文化教育上尤为巨大。
他作为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民主教育家,是我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杰出的先驱者。
他投身教育事业后,即致力于打破封建专制教育,明确要为革新政治而培养人才。
民国建立后,他担任南京临时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和北京政府的教育总长,虽然时间很短,但开始了施展改革中国教育制度的抱负。
在他的倡导和努力下,废弃了前清教育宗旨中违背共和政体和不合信仰自由原则的“忠君”和“尊孔”的条文,小学废止读经,大学取消经科,改革学制,修订课程;在教育中首倡德、智、体、美四育,以“养成共和健全之人格”;并积极推行义务教育和社会教育……通过这些改革,
初步建立了中国新式的、与共和政治相适应的教育体制,从而揭开了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新的一页。
蔡元培进步的教育思想和改革措施,对我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培植了许多优秀人才,为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然,蔡元培在教育事业上最突出的贡献,是对北京大学的革新。
1917年他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后,积极倡导并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允许和鼓励不同学派发展的办学方针,热心延聘像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这样的新派人物到北大执教,同时对思想守旧但在学术上有造诣的学者也加以延揽,开创了学术自由的新风;大力扶植各种学术政治社团,培养了学术研究、思想争辩之风,使新思潮、新思想在这里应运而生;实行民主办学,教授治校,对学校领导体制、学制与课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率先招收女生,扫荡旧习,使北大成为人才辈出的最高学府。
经过整顿与革新,把一个原来陈腐不堪的封建文化营垒,改造成为生机勃勃的新北大,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摇篮。
蔡元培对北大的革新,其意义已远远超出一个学校的范围,而影响到整个文化思想界。
这是蔡元培一生事业中最辉煌的一个时期,从此以后,他的名字就和北京大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蔡元培任北大校长之职虽十年有半,实际在校视事仅五年余,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产生如此广大而深远的影响,以致至今仍为人们所怀念所乐道,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所罕见的。
而他在丰富的教育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思想,留下大量的教育论著,也确有许多创见和卓识,有独具慧眼的精到的见解,这些都是珍贵的精神财富,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1928年,蔡元培创设中央研究院,他辞去其他职务,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前后十三年,直至逝世。
这是他继革新北京大学之后对我国文化科学事业的又一重要贡献。
蔡元培极其重视科学事业,深刻理解发展科学事业对强国富民的特殊重要作用,积极倡导科学精神,推动科学研究,普及科学方法。
他在中央研究院实行学术自由和学者治院的原则,发扬民主,知人善任,延揽了一批如李四光、丁文江、竺可桢、翁文灏、赵元任、陈寅恪、任长恭、周仁、王家楫、陶孟和、陈翰笙、余青松、李济这样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热心提掖后进新秀,培养了许多科学研究人才,使他们在一些学科的研究中取得了成绩。
著名考古学家李济在论及蔡元培创办中央研究院对我国学术的贡献时曾指出:“元培先生一生提倡学术研究,他担任教育总长,担任北京大学校长,都有非常卓越的表现。
在这些表现之外,擘划创建中央研究院,更花了他无数的心血,一直到去世为止,他仍未与中央研究院脱离过关系。
因此,中央研究院同仁,大家都感念这位伟大、崇高的学术大师,在他的惨淡经营下,中研院才能萌芽、茁壮,才能开出美丽的学术之花。
在民国十八年,中央研究院已有物理、化学、工程、地质、天文、气象、历史语言、心理、社会科学等研究所,网罗全国最优异的研究人才,又有自然历史博物馆,在学术领域中,分别居于领导的地位。
这些成绩,都是元培先生创造出来的。
(据孙常炜编《蔡元培全集》第1507页、1508页)对于我国科学研究事业,蔡元培确是做了重要的奠基工作。
蔡元培也是我国近代美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我国成就卓著、影响深远的美学家与美育实践家。
突出地揭示美育对激励人生奋发精神的积极作用,这是蔡元培在我国美育史上的一大功绩。
充分认识美育对人生的意义,正是他重视美育事业,包括绘画、雕塑、音乐等一切艺术的思想理论根源。
1912年春,蔡元培担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时,破天荒地以教育行政当局身份把美育与德、智、体并列为教育方针。
同时,积极倡议、支持、资助建立各种与美育有关的学术研究团体,举办各种活动,保护文物古迹,撰写论著,四处演讲,目的在于通过美育来完善人格,改造人们的世界观。
1922年,他发表《美育实施的方法》,提出完整而系统的方法,规划全民实施美育的蓝图。
蔡元培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创办了两所日后驰誉中外的艺术院校,1927年10月在上海创立国立音乐院(今为“上海音乐学院”),1928年3月于杭州筹建国立艺术院(今为“中国美术学院”)。
这两所院校在半个多世纪里集中了不少
知名教授,培育了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
蔡元培的道德风范和人格力量,具有震撼人心的作用,深为世人所钦仰。
“人世楷模”、“善良的社会和庄严的人生的模范”(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师生1936年1月《祝蔡孑民先生千秋诗》)的赞誉,对他来说决非溢美之词。
任鸿隽称他具有“处处为人无我的真精神”;“对人接物,似乎有两个原则,一个是尊重他人的人格,决不愿意以自己的语言和行动使人感到一点不快或不便。
一个是承认他人的理性,以为天下事无不可以和平自由的方法互相了解或处理。
”“但在公义一方面,蔡先生却是特立不屈、勇往直前、丝毫不退、毫不假借的斗士。
”(重庆《中央日报》1940年3月24日)他的学生冯友兰也回忆说,在蔡先生身边,感同光风霁月,他的人格能造成一种气象。
沐浴在这种气象之中,就不能不为他的人格所感化。
蔡元培身居高位,一生廉洁,自奉俭朴,直至晚年仍是全家租赁房屋居住,他酷爱的书籍也分散在北平、上海、南京、杭州等地,没有一个归拢庋藏的地方。
蔡元培这种真诚待人、无私奉献、光明磊落的精神,源于他对国家、对民族、对事业、对学生深深的眷恋和崇高的责任感。
他的这种浩然正气和高尚道德情操,至今仍是公务人员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