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金属材料》教案设计

《金属材料》教案设计

《金属材料》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2)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反应;(3)能够分析金属材料的组成和性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认识金属的物理性质;(2)通过实验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3)学会使用相关仪器和设备进行金属材料的制备和检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金属材料的兴趣和好奇心;(2)增强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3)培养团结协作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金属的物理性质:(1)金属的颜色、状态、密度等;(2)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2. 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酸、盐等物质的反应;(2)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应用。

3. 金属材料的制备和性能:(1)金属的冶炼方法;(2)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3)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3)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1)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反应原理;(2)金属材料的性能分析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应用;(2)实验法:观察金属的物理性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3)讨论法:分析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应用。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金属材料的图片、视频等;(2)实验器材:进行金属材料的制备和检测;(3)网络资源:查询金属材料的相关信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金属的概念;(2)提问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激发学生兴趣,引入金属材料的学习。

2. 讲解金属的物理性质:(1)介绍金属的颜色、状态、密度等;(2)讲解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3)举例说明金属的物理性质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3. 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1)分组讨论金属与氧气、酸、盐等物质的反应;(2)实验演示金属的化学性质;(3)引导学生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金属材料》教案设计

《金属材料》教案设计

《金属材料》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的定义、特点和分类;(2)掌握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学会使用金属材料进行制作和加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金属的性质;(2)学会运用金属材料进行实际制作,提高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金属材料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爱护材料、节约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金属的定义与特点(1)介绍金属的定义;(2)讲解金属的特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2. 金属的分类(1)介绍金属的分类及常见金属;(2)分析不同金属的性质及应用。

3. 金属的物理性质(1)密度、熔点、沸点等;(2)实验演示金属的物理性质。

4. 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酸、盐等物质的反应;(2)实验演示金属的化学性质。

5. 金属材料的加工与制作(1)介绍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铸造、锻造、焊接等;(2)实际操作金属材料的加工与制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金属的定义、特点和分类;(2)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金属材料的加工与制作方法。

2. 教学难点:(1)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2)金属材料的加工与制作技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金属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应用;(2)实验法:观察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实践法:动手制作金属材料。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金属的图片、视频等;(2)实验器材:进行金属性质的实验;(3)制作工具:进行金属材料的加工与制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金属?金属有哪些特点?(2)讲解金属的定义及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 教学新课:(1)介绍金属的分类及常见金属;(2)讲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密度、熔点、沸点等;(3)讲解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与氧气、酸、盐等物质的反应。

3. 实验演示:(1)演示金属的物理性质实验;(2)演示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

九年级《金属材料》教案

九年级《金属材料》教案

九年级《金属材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2. 让学生掌握金属的分类及特点,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3.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学会使用仪器测量金属的物理性质。

4.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金属的选用和保护。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分类及特点。

难点:金属的微观结构及其对物理性质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金属制品,引起学生对金属的兴趣,进而导入《金属材料》这一课题。

2. 讲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引导学生了解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3. 介绍金属的分类及特点:讲解纯金属和合金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4. 金属的微观结构:简要介绍金属的晶体结构,解释微观结构对金属物理性质的影响。

5. 金属的选用和保护: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金属材料的选用和保护方法。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讲内容,整理金属的物理性质、分类及特点。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搜集生活中金属材料的选用和保护实例,进行分析。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金属的物理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电线中的铜导线、锅具的导热性等。

2.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金属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的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七、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 描述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2. 区分纯金属和合金,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3. 解释金属的微观结构对物理性质的影响。

4. 提出金属的选用和保护的方法。

八、课后反思教师应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及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计划,为后续课程做准备。

九、评价与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实验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金属材料》教案设计

《金属材料》教案设计

《金属材料》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2)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了解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认识金属的物理性质;(2)通过实验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学会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对化学实验的兴趣;(2)培养学生珍惜金属资源,节约用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2)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2. 教学难点:(1)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探究;(2)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原理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试管、酒精灯、镊子、滴管、试管架等;2. 实验药品:铁、铜、锌、铝等金属单质,稀盐酸、硫酸铜溶液等;3. 教学课件: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图片和视频;4. 教学素材:金属材料的实物标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金属材料,思考金属的特性;(2)提问:什么是金属?金属有哪些性质?2. 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1)分组讨论:金属的物理性质有哪些?(2)实验演示:铁、铜、锌、铝等金属的物理性质实验;(3)学生实验:观察金属的密度、熔点、导电性等性质。

3. 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1)分组讨论:金属的化学性质有哪些?(2)实验演示:金属与稀盐酸、硫酸铜溶液的反应;(3)学生实验:铁与稀盐酸、铜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4.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1)讲解金属腐蚀的原因;(2)讲解金属的防护方法;(3)学生实验:铁的腐蚀与防护实验。

五、作业布置:1. 总结本节课所学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腐蚀与防护知识;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讨论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了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腐蚀与防护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常见金属的特性和应用。

2.了解常见合金和纯金属在组成和性能上的不同,知道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3.了解物质的用途虽然主要由其性质决定,但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如价格等。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认识到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通过实验和查阅资料的方法,认识到合金的性能优于纯金属的性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生活中的金属制品,感受其丰富多彩的形状、颜色美。

2.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初步形成“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用途,物质用途体现其性质”的思想二、教学重点1.金属的物理性质。

2.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决定因素。

四、教学准备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黄铜片、铜片、铝合金片、铝片五、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3分钟【故事导入】1867年冬天,俄国彼得堡海军仓库的大批锡砖,一夜之间不翼而飞,留下了泥土一样的灰色粉末。

1912年,英国斯科特探险队的船只,在去南极的途中,天气十分寒冷,可是用于取暖的煤油却漏光了,以致探险队员全部冻死在南极冰原。

原来装煤油的铁桶是用锡焊接的,而锡却莫名其妙地化为了灰尘。

怎么回事?【解释原因】锡在温度低于-18℃时,体积就会骤然膨胀,原子间空隙加大。

如果温度下降到-33℃,这种变化就像传染病一样迅速蔓延。

这种现象人们称为“锡疫”,使整块的锡很快变成粉末。

学生观看幻灯片上的故事。

学生纳闷儿、思考,猜测,了解一些金属的性质,可以帮助我们合理的使用金属。

通过故事使学生感到学习金属性质的重要性,认识到合理使用材料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25分钟【展示图片】【提出问题】这些金属制品用途能反应出它们有哪些物理性质?学生看图、回答这些常见金属的用途和有关性质,总结出金属的共性和特性。

《金属材料》教案设计

《金属材料》教案设计

《金属材料》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掌握金属的分类和特点;(3)学会使用金属材料进行制作和加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金属的性质;(2)学会运用金属材料进行实际制作,提高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金属材料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知道合理利用金属资源。

二、教学内容:1. 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的颜色、状态、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2.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等。

3. 金属的分类:根据金属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

4. 金属的制作和加工:金属的熔炼、铸造、锻造、焊接、切割等工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分类和制作加工方法。

2. 教学难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和在实际制作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试管、酒精灯、镊子、滴管等。

2. 教学素材:金属样品、图片、视频等。

3. 制作材料:铁丝、铜片、铝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金属制品(如硬币、钥匙等)引起学生对金属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制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吗?”2. 讲解:讲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分类和制作加工方法。

3. 实验:进行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如金属与酸的反应,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5. 实践:分组进行金属制作加工活动,如焊接铁丝、铸造铜片等,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操作能力。

7.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如调查金属在生活中的应用,思考如何合理利用金属资源等。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操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观察现象的准确性和记录数据的完整性。

七、教学拓展:1. 开展金属材料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组织学生参观金属加工厂,了解金属材料的生产和加工过程。

《金属材料》教案设计

《金属材料》教案设计

《金属材料》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性质和应用。

2.掌握金属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金属材料的分类、性质和应用,金属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关系。

2.教学难点:金属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有哪些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2)学生回答:自行车、手机、电脑、汽车等。

2.金属材料的分类(1)展示不同种类的金属材料:铁、铜、铝、不锈钢等。

(2)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金属材料的颜色、光泽、硬度等特征。

(3)根据特征,将金属材料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大类。

3.金属材料的性质(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金属材料的性质吗?(2)学生回答: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3)讲解金属材料的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硬度等,并举例说明。

4.金属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关系(1)讲解金属材料的结构,如金属原子排列、晶格结构等。

(2)引导学生分析金属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关系,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3)举例说明金属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关系,如铜的导电性优于铁,是因为铜的原子排列更紧密。

5.金属材料的加工与应用(1)讲解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如铸造、锻造、焊接等。

(2)展示金属材料的加工实例,如汽车零部件、建筑构件等。

(3)引导学生分析金属材料的加工与应用,如汽车零部件的加工与汽车性能的关系。

6.实验观察(1)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等。

(2)记录实验结果,分析金属材料的性质。

(2)拓展金属材料的其他应用,如新型金属材料、环保金属材料等。

(3)布置作业:收集有关金属材料的资料,了解金属材料的最新发展。

四、课后作业1.熟悉金属材料的分类、性质和应用。

2.分析一种金属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关系。

3.收集有关金属材料的资料,了解金属材料的最新发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金属材料的分类、性质和应用,以及金属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关系。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八单元 课题1金属材料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八单元 课题1金属材料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八单元课题1 金属材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了解金属的性质和特点。

3.掌握常见金属材料的特性和应用。

二、教学重点1.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1.理解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原理。

2.掌握金属的腐蚀和保护方法。

四、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实例引入金属材料的广泛应用。

2.归纳法:总结金属的性质和特点。

3.实验法: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简单实验,观察金属的化学反应。

4.讲解法:结合课件和黑板,深入浅出地讲解金属材料的分类和应用。

五、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材。

2.实验器材:小锅、烧杯、火柴、铜板、铝材等。

3.多媒体设备:课件、投影仪等。

1. 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展示日常生活中使用金属材料的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例如,锅、钥匙、铅笔芯等都是金属制成的。

2. 金属的性质和特点(15分钟)讲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如金属的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性质与金属在生活中的应用之间的联系。

3. 金属的分类和应用(25分钟)根据金属材料的特性,介绍常见金属的分类和应用。

例如,铜可以用来制作电线、水管等;铁可以用来制作汽车、建筑物等。

通过举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金属材料的用途。

4. 实验探究(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以下实验:实验一:观察铜板的腐蚀现象(在铜板上滴上少量醋酸,观察变化)。

实验二:观察不同金属的导电性能(用火柴点燃后,使不同金属材料接触火焰,观察火焰变化)。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金属的某些性质和现象,加深对金属材料的认识。

5. 总结(10分钟)用黑板或投影仪总结金属的性质和特点,重点强调金属的导热性、导电性以及容易腐蚀的性质。

巩固学生对金属材料的理解。

6. 课堂练习(10分钟)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检查学生对金属材料的掌握程度。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既能理论上了解金属材料的性质,又能通过实验来亲自感受金属的确切特点。

《金属材料》教案设计

《金属材料》教案设计

《金属材料》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及特点;2. 掌握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3. 能够分析金属材料的用途及优势。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金属的性质;2. 学会运用金属材料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2. 培养学生对金属材料的兴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金属材料的分类及特点;2.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3. 金属材料的用途及优势。

难点:1. 金属的化学性质;2. 金属材料的选用及应用。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金属材料的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2. 实验器材和实验用品。

学生准备:1. 预习金属材料的相关内容;2. 准备好实验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金属材料的分类及特点,讲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3. 实验:分组进行金属性质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5. 练习: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练习:检查学生的课后练习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及观察分析能力。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创新思维等。

5. 定期评价:结合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阶段性的评价和反馈。

六、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第六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1. 了解金属腐蚀的原因及类型;2. 掌握金属的腐蚀防护方法;3. 能够分析金属腐蚀对材料及环境的影响。

第七章:金属的加工与成型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1. 了解金属加工与成型的基本方法;2. 掌握金属加工与成型的原理及工艺;3. 能够分析金属加工与成型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第八章:金属材料的选用与应用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1. 了解金属材料的选用原则;2. 掌握金属材料的适用范围及应用领域;3. 能够分析金属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优势及限制。

《金属材料》教案设计

《金属材料》教案设计

《金属材料》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及特点;(2)掌握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学会金属的鉴别和应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认识金属材料;(2)学会使用仪器和工具进行金属材料的检测;(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金属材料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珍惜金属资源,节约使用的意识;(3)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内容:1. 金属材料的分类及特点(1)金属单质;(2)合金;(3)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应用。

2. 金属的物理性质(1)金属的密度、熔点、沸点;(2)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3. 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水的反应;(2)金属与酸、盐的反应;(3)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金属材料的分类及特点;2.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金属的鉴别和应用。

难点:1. 金属的化学性质;2.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金属的性质;(2)运用实验法验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金属材料的性质;(2)实验器材和仪器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金属材料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金属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金属材料的分类及特点:学生自主学习,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及特点,分享学习心得。

3. 学习金属的物理性质:学生分组实验,观察金属的密度、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总结实验结果。

4. 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学生分组实验,观察金属与氧气、水、酸、盐等物质的反应,总结实验结果。

5. 金属的鉴别和应用:学生分组讨论,学会金属的鉴别方法,了解金属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课题1 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

通过学
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
于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

从生活中的金属制品,感受其丰富多彩的形状、颜色美。

教学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实行探究式讨论教学。

仪器、药品
铁片、铜片、铝片、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黄铜、铜,与钛有关的资料和新型的合金的资料。

【板书设计】
第八单元课题1 金属材料
一、物理性质
1、共性:常温下大部分为固体(汞是液体),有金属光泽,大多为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教高。

2、特性:
二、性质决定用途
三、合金
1、常见合金──生铁和钢。

2、常见合金的主要成份、性能和用途。

课后反思:。

关于《金属材料》的教学设计(doc 7页)

关于《金属材料》的教学设计(doc 7页)

关于《金属材料》的教学设计(doc 7页)《金属材料》教学设计广西容县灵山镇守善中学黄燕梅一、【教学课题】: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金属材料对人类的至关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1、利用视频、图片、课件教学,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2、通过实验与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动手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实验的操作技能。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发散思维能力。

二、【教材分析】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第2至9页,《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中的《课题1 金属材料》)。

内容分析:本课题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日常生活用品中很多是金属材料制成的入手,说明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

并从社会发展的历史、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实物照片等多角度介绍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能导电等重要的物理性质。

教材把重点放在“讨论”及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关系的了解上,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合金,教材通过厨师炒菜加佐料作比喻引出合金的概念。

接着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亲身体验合金与纯金属性质的不同,了解为什么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用途的原因。

另外,教材还列举了一些新型金属材料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眼界。

本课题有两个亮点:一是设计“关于金属材料的调查与研究”,让学生进行调查和预习。

在调查和研究中学生学会了多渠道获取、收集信息的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了他们与人交往能力和化学素养。

二是课外延伸,指导学生回家用缝衣针做一个鱼钩,并在班内组织最好看鱼钩、最实用鱼钩的评比活动,让活动落到实处,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价值和乐趣。

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

2.认识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生铁、钢等重要合金。

3.了解合金的性能比纯金属更好,因此合金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金属材料》精品教案

《金属材料》精品教案

《金属材料》精品教案【学习目标】1.通过整理金属的相关知识、活动评价、实验举证等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学生提高化学学习的兴趣。

2.从研究单一物质过渡到归类研究物质,学生感受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通过金属和合金的用途,学生体会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感受化学的学科价值和社会价值。

【学习过程】环节一:联系生活,引入主题一、合金1.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与 (或 )熔合而成的具有的物质。

2.性质: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各成分金属。

(1)硬度:合金的硬度一般成分金属。

(2)熔点:合金的熔点多数成分金属。

二、铁合金阅读教材73——74页,完成以下内容1.铁合金根据含碳量不同分为和。

其中生铁含碳量为,钢(用量最大)的含碳量为。

生铁硬度,抗压,性,可以铸造成型,钢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钢一般分为和。

据不同,碳素钢可分为、、。

不锈钢是最常见的一种,它的合金元素主要是和。

三、铝和铝合金1、铝的化学性质:(1)、与氧气反应:(2)、与盐酸反应:【实验3-4】现象:方程式:(3)、与氢氧化钠反应:【实验3-5】现象:方程式:两性氧化物:四、新型合金阅读教材77——78页,了解几种新型合金环节二:探究学习,了解新知【学习任务一】铁合金1.联系日常生活中的铁合金用品,谈谈它们的性能。

2.铁合金的分类,分类依据是什么?3.不同的铁合金在组成上有什么区别,性能有什么不同,各自有什么用途?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纯铁的熔点比生铁的熔点低B.纯铁的硬度比生铁的硬度小C.钢可分为碳素钢、合金钢和不锈钢三大类D.将生铁炼成钢就是将生铁中的杂质碳除去【学习任务二】铝和铝合金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有错误的是( )A.氢氧化铝和盐酸:Al(OH)3+3H+=Al3++3H2OB.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Al2O3+2OH-=2AlO2-+2H2OC.铁溶于稀硫酸:Fe+2H+=Fe2++H2↑D.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OH)3+3OH-== AlO2-+3H2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锈钢不管何时何地永不生锈B.铝是较活泼的金属,因此,硬铝的缺点之一是抗腐蚀能力差C.我国早在商代就已经制造和使用青铜器了D.24K的金首饰就是100%的纯金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硬铝B.黄铜C.钢铁D.水银环节三:辨别明晰,归纳概念环节四:科学精神,民族意识1.除常见合金外,目前还有大量的新型合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

3、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4、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实物性质的讨论入手,让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

2、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金属制品材料选择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并形成以下认
识: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3、通过实验比较黄铜片和紫铜片、焊锡和锡的多种性质,认识加入其他金属可以改良金属特性,以及合金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培养学生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意识。

2、在了解金属性质的基础上,了解材料选择要考虑的问题:如价格、资源、是否美观、是否便利以
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

对学生进行辨证看问题的教育。

【教学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
合金与纯金属相比具有广泛用途的原因。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交流讨论、归纳总结教学法。

【教具、学具】
1、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的金属材料。

2、学生查阅有关金属材料发展前景资料。

3、合金标本、体温计。

4、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金属制品。

你能列举一些吗?
(学生发言,列举金属制品)
这些金属制品主要应用了金属的什么性质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单元课题一金属材料。

二、探索新知
(一)几种常见的金属
1、读书获取新知
首先请同学们读书P21—2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多媒体展示下列问题)
①目前应用最广的金属有哪些?
②铝与铁相比,具有哪些优良的性质?
学生读书、回答问题。

2、活动一: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
思考交流:金属的用途利用了金属的哪些物理性质?
小组合作总结、交流:大部分金属具有哪些方面的物理性质?
大多数金属为银白色、固体、有光泽、能导电导热、熔沸点高、有延展性
不同的金属有共性也有个性。

(展示铜、汞)
(多媒体展示P3表8-1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以及问题)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学生讨论、交流。

提问: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发现还要考虑其他的因素。

具体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请同学们读书第4页最上边的内容,找到还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结论: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环境等多种因素。

(多媒体展示以加深学生印象)(多媒体展示下列练习)
1、常见的金属有
2、金属的物理性质:具有金属光泽,有导性,导性,性
3、铜是色,金是色
4、常温下为液体的金属是。

5、考虑物质的用途除考虑性质外,还需考虑什么因素?
(二)合金
1、过渡问题:(引入到对合金的认识)
为什么我们在生活中不用纯铝做门窗,而是用铝合金?为什么不用纯铁制作汤勺,而用不锈钢这种铁的合金……其实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往往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

合金里都含有什么成分呢?是怎么得到的呢?
2、分析资料谈对合金的认识(多媒体显示以下资料)
铁的合金的主要成分
生铁:铁、碳
不锈钢:铁、镍、铬
思考: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分析,谈一谈你对合金的认识?
我国夏商时代的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都是用到了青铜这种铜和锡的合金。

青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至今已有3000多年了。

【多媒体显示有关资料(配图片)】
3、活动二:纯金属和合金性质的探究
问题:为什么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往往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呢?
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对此问题的探究,你打算采用怎样的探究方法?
(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总结.)【实验1】比较黄铜片和铜片的颜色;将它们互相刻划,比较它们的硬度.
【讨论】同学们看书完成P5讨论题
【过渡】尽管目前人类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余种,但人们为适用各种用途而将这些纯金属按一定组成和质量比制得的合金已达几千种。

请同学们读书P6表8-2
【提问】同学们通过以上的学习,对合金与纯金属进行一下比较,合金有哪些更优良的性能呢?
学生讨论、交流。

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总结提升:
与纯金属相比,合金具有:更大的硬度,较低的熔点(便于加工铸造),更高的强度(韧性好,耐拉伸、耐弯曲、耐压打),更好的抗腐蚀性能
请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可以参照一下P6表8-2)(多媒体展示)
你将选用哪种合金来制造下列物品,说明理由。

①外科手术刀
②防盗门
③门锁
④自行车支架
4、感受合金的魅力!(多媒体展示图片和以下资料)
几大金属及它们的合金资料和图片:(多媒体显示,学生阅读了解)
铁及铁的合金:生铁和钢就是含碳量不同的铁的两种合金.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除含碳外,生铁中还含有硅、锰等,钢如不锈钢中还含有铬、镍等.由于在纯金属铁中熔合了一定量的碳、锰或碳、铬、镍等,这种组成的改变,使得合金性能也随之发生改变.例如,纯铁较软,而生铁比纯铁硬;不锈钢不仅比纯铁硬,而且其抗锈蚀性能也比纯铁好得多
铝及铝合金:世界铝的年产量仅次于铁,居第二位。

铝有较好的延展性可制成0.01mm的铝箔,用于包装香烟、糖果;铝的密度小和具有抗腐蚀等优良性能,铝及其合金在电线电缆工业、飞机、汽车等制造业有广泛的用途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它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等。

尤其是抗腐蚀性能非常好,即使把它们放在海水中数年,取出后仍光亮如新,其抗腐蚀性能远优于不锈钢,因此被广泛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船舶、化工和通讯设备等
(多媒体展示下面的练习)
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机械性能好,抗腐蚀能力强,钛合金与人体很好的“相容性”。

根据它们的主要性能,不合实际的用途是()
A 用于核潜艇设备的制造
B 用于制造航天设备
C 用来做保险丝
D 可用来制造人造骨
三、畅所欲言:
我相信同学们一定有了不少的收获!让我们共同分享吧!
四、体验成功
1、金属材料包括以及它们的。

2、以下铁的用途,涉及了铁的哪些性质?
(1)烧菜用的铲子是铁制的,一般都要装上木柄
(2)铁块可以制成铁丝或铁
(3)油罐车行驶时罐内石油振荡产生静电,易发生火险,因此,车尾有一条拖地的铁链
3、在铁、铝、铜、锌、钛五种金属中:
常用作干电池电极的金属是_______
生铁和钢是哪种金属的合金________
包装糖果、香烟的银白色金属材料________
常用于制造电线和电缆的金属________
常用于航空工业作制造飞机等材料的金属____
4、分别列举出铁、铜、金的几种用途,这些用途各利用了它们的什么性质?
5、用来铸造硬币的合金需要具有什么性质?
五、作业P9第6题
【板书设计】
金属材料
一、金属
1、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大多数金属为银白色(铜为紫红色)、固体(汞为液体)、有光泽、能导电导热、熔沸点高、有延展性
2、考虑物质用途时要考虑多种因素。

二、合金(混合物)
1、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就可以制得具有金属特征的合金
2、合金与纯金属相比
强度和硬度一般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
生铁(2%—4.3%)硬度比纯铁硬
3、铁的合金
(含碳量不同)
钢(0.03%—2%)硬度、抗腐蚀性能增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