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18画触觉说课稿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8课画触觉|苏少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8课画触觉|苏少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8课画触觉|苏少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触觉体验,感受和理解触觉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艺术表现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触觉艺术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内容1. 触觉的概念和作用2. 触觉艺术的特点和表现手法3. 触觉艺术的创作方法和技巧4. 触觉艺术作品欣赏和评价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触觉的概念和作用2. 触觉艺术的创作方法和技巧难点1. 触觉艺术的特点和表现手法2. 触觉艺术作品欣赏和评价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触觉艺术作品图片、PPT、视频等2. 学具:绘画纸、绘画工具(如水彩笔、蜡笔、彩铅等)、触觉材料(如沙子、布料、海绵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触觉艺术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导入本课主题。

2. 基本概念讲解:介绍触觉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理解触觉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3. 创作方法与技巧讲解:讲解触觉艺术的创作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触觉艺术的创作要领。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触觉艺术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

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8课画触觉|苏少版2.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作品展示与评价3. 附图:触觉艺术作品图片、学生作品图片等作业设计1. 触觉艺术创作:学生根据自己的触觉体验,创作一幅触觉艺术作品。

2. 作品介绍: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介绍,包括创作思路、创作过程和作品意义。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本课教学效果良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触觉艺术的概念和创作方法。

2. 学生反馈:学生对触觉艺术创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触觉艺术的欣赏和评价环节,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触觉艺术作品: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触觉艺术作品,通过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触觉艺术的美感和独特性。

苏教小学美术二上18画触觉word教案(4)

苏教小学美术二上18画触觉word教案(4)

二年级美术修正栏(10)画触觉教案设计:赵文秀审核: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触摸、尝试,体验到物体对人肌体的刺激而产生一种感知,这种感知通过线条、色点、色块、笔触来外现成符号的表现形式。

2、初步体验感觉绘画,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联想力、迁移力)和表现力,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和感受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教学重难点:触觉可以通过线条、色点、色块、笔触来表现。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课间游戏:《健康歌》活跃气氛。

二、新课导入:1、师生问好,刚才我们一起做了运动,现在大家都有什么感觉呀?所以,只有多做些运动,小朋友们的身体才会更加的健康。

2、(出示蛋糕、冰激凌等)瞧瞧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这是什么?生:蛋糕、冰激凌3、见到它们,你有什么感觉呢?谁来尝尝,能告诉大家你吃的东西是什么味道的么?5、老师刚才也吃了,而且还把吃完的感觉画了下来,(出示色块)来猜猜看,我吃的是什么味道呢?6、能不能也能像老师一样用一个色块来表现某种味道呢?谁来说一说?7、原来感觉是可以画下来的,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这些东西给我带来的视觉感受还有味觉感受,那么除了这些感受还可以有别的感受么?8、对了,我们还可以感受触觉,那触觉是不是也可以画一画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学怎么画触觉。

(出示黑板课题)三、新授1、谁能说一说什么是“触觉”?真不错,触觉就是我们用手去触目事物后的那种感觉。

2、来,请你帮老师拿一下(冰激凌),告诉小朋友们。

现在你拿在手上有什么样的感觉呢?生:冰冰的,冷冷的老师刚才也拿了一下,还把那种感觉画了出来(出示蓝色块贴在黑板上),不过老师觉得那样还不能够表现那种冰冷的感觉,所以又加了些不规则的点和线。

3、鲜艳的颜色,粗细不同的线条,不规则的形状都可以用来表现某种感觉,感觉在我们心里,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却修正栏可以用不同的色彩,线条和形状把它画出来。

4、现在我们来看看书上画的都是哪些触觉(分析教材)看看他们是怎么点、线、面来表现心中的感觉的。

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美术第18课《画触觉》教学设计(含2课时)

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美术第18课《画触觉》教学设计(含2课时)

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美术第18课《画触觉》教学设计(含2课时)一. 教材分析《画触觉》是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美术第18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和掌握不同材质的触觉特点,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材质的图片,以及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表现触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现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尝试。

但同时,他们的自控能力有限,容易受到外界干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参与。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材质的触觉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和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不同材质的触觉特点,学会用绘画表现触觉。

2.难点:如何用绘画表现触觉,以及创新地运用材质和绘画工具。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不同材质的图片,感知触觉特点。

2.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材质的触觉,学会用绘画表现。

3.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4.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不同材质的图片,如棉布、丝绸、砂纸等。

2.准备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笔、水粉、剪刀、胶水等。

3.准备展示用的画板和展示空间。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内容,如《画声音》、《画味道》等,让学生意识到美术可以表现各种感官。

然后,教师出示本节课的主题《画触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不同材质的图片,如棉布、丝绸、砂纸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材质的触觉特点。

接着,教师展示一些用绘画表现触觉的作品,让学生初步了解如何用绘画表现触觉。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材质,用绘画工具表现这种材质的触觉。

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和表现细节。

4. 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组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让其他学生欣赏和评价。

二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18课 画触觉|苏少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18课 画触觉|苏少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18课画触觉|苏少版一、学习目标1.能够理解画触觉的概念;2.能够感受画面中的触觉效果;3.通过画图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知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呈现触觉效果;•通过画触觉的形式展现多样的情感体验。

2.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督促学生细致观察,感受画面中的触觉效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以手摸到一张纸的感觉为例,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触觉。

•老师展示苏少的一幅作品,并引导学生感受画面中的触觉效果。

2. 提出问题(5分钟)•老师通过提问,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画触觉的含义。

•老师可以问:触觉是我们的五感之一,那么画触觉是什么?它和实际的触摸有什么区别?3. 学习画触觉(30分钟)•老师让学生观察苏少的作品,感受其中的触觉效果;•老师组织学生在教室内做一些触摸练习,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画触觉的含义。

•老师让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其中一个触觉效果,并记录下来。

4. 练习画触觉(30分钟)•老师让学生根据之前讨论的触觉效果,画出自己心中的感受;•老师可以提供一些画画方面的技巧,如使用厚画笔、或调整画笔的粗细等。

5. 展示作品(10分钟)•老师让学生一一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自己对触觉的理解和感受。

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学生们深入了解了画触觉的概念,并了解了如何用画笔表达触觉效果。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感受和情感,提升了艺术鉴赏力和表达能力。

五、作业建议老师可以让学生回家练习画各种触觉效果,并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六、参考资料•苏少画册《苏少画集》。

二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18画触觉 |苏少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18画触觉 |苏少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18画触觉|苏少版一、教材分析1. 本课教材本课程教材为苏少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动物肖像画》的第一部分《画觉》。

2. 教学目标•了解画觉的概念与分类。

•听懂故事,理解画觉主要表现形式。

•利用猫头鹰的观察与感受,画出表现画觉的画作。

3.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画觉的概念与分类。

•掌握利用猫头鹰的观察与感受,画出表现画觉的画作。

•观察有关的细节,加以捕捉,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者实物,让学生想象有眼睛但看不见东西的生物,比如猫头鹰。

引申出有触觉的生物,如蛇、蝙蝠、老鼠等,让学生了解到有关触觉的概念,如盲人可以用手摸出周围的物体,这就是触觉。

2. 感性认知(10分钟)结合PPT,讲解画觉的概念和分类。

画觉是指通过线条、形状及色彩感受到的视觉和触觉,一般分为18种分类。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感受到不同画觉所表现的感受与意境。

3. 听故事(10分钟)讲解一则有关猫头鹰的故事,介绍猫头鹰视力差,但它通过其他方式感受周围的事物。

强调视觉是人们观察世界的主要方式,而猫头鹰则通过触觉来观察周围。

让学生思考是否有其他方式可以观察周围的事物。

4. 进入主题(15分钟)将猫头鹰的插图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仔细观察其头、身体、翅膀、脚爪等。

让学生通过手摸猫头鹰的插图感受,并结合故事中猫头鹰的触觉特点,再次感受18种画觉分类所表现的感受与意境。

5. 创作实践(30分钟)教师布置任务:请利用刚才的观察与感受,画出表现画觉的画作。

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并互相借鉴,最后,每组代表一位学生进行展示。

6. 总结(5分钟)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并针对画觉的概念和分类,谈谈自己在绘画中是如何将触觉和视觉结合的。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一节感性认知与创作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通过引导学生感受触觉,让学生在绘画中加入触觉元素,使画面更具有感染力。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特思维方式,不仅仅是单纯地模仿。

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美术第18课《画触觉》教学设计(共2课时)

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美术第18课《画触觉》教学设计(共2课时)

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美术第18课《画触觉》教学设计(共2课时)一. 教材分析《画触觉》是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美术第18课的内容,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和掌握线条、色彩、形状等基本绘画元素的表现力,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以触摸为主题,引导学生从视觉和触觉两个方面去感受和表现事物,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线条、色彩、形状等基本绘画元素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色彩、形状等基本绘画元素的表现力。

2.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从视觉和触觉两个方面去感受和表现事物,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色彩、形状等基本绘画元素的表现力。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视觉和触觉两个方面去感受和表现事物,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比较法、实践操作法、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触摸物品(如绒布、砂纸、海绵等),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触觉。

2.教师准备绘画材料(如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等),让学生进行绘画实践。

3.教师准备范画作品,供学生参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触摸物品,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触觉,引发学生对触摸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范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作品中的线条、色彩、形状等基本绘画元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元素的表现力。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用手触摸触摸物品,感受不同的触觉,然后用绘画材料进行实践,尝试将触摸感受表现出来。

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适当的帮助和鼓励。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触摸感受和绘画心得。

2年级美术教案《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 第18课 画触觉》

2年级美术教案《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 第18课 画触觉》

《画触觉》教学设计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王刚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课。

《画触觉》一课内容虽然抽象,但它并不孤立存在。

在编写过程中始终抓住了与学生切身感受联系的一条线:《画声音》、《画味觉、画嗅觉》、《画感觉》、《画触觉》、《画情绪》、《画性格》等,基本遵循了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由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的发展循序。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画声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感知觉的体验和描绘。

他们的认知活动有如下特点:感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逐渐发展。

首先表现在感知觉的选择上,学生逐步学会了使自己的感知觉符合预定的学习目的。

但在感知觉的持续性上,还不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的去感知和观察某一事物,所以教学手段的趣味性是开展教学的前提。

课堂上由旧知引申到新知,拓展学生的感知觉的进一步认识。

尤其是感知能力和动手能力相协调,通过各种游戏活动,使儿童身心得到协调发展。

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尚小,表现欲极强,心理感悟力易于表现,心理感悟力易于外现。

鼓励孩子们自由大胆地绘画感觉是目标达成的关键。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触摸、尝试,体验到物体对人肌体的刺激而产生一种感知,这种感知通过线条、色点、色块、笔触表现出来。

2.初步体验感觉绘画,教学中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和尝试,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和感受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教具准备:教具:各种感觉物、大师的抽象作品。

学具:各种表面不同质地的东西,作画材料及工具。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感知绘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灵活有趣的触觉尝试和体验手段,使学生的联想外现成感觉绘画。

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设疑,组织教学1.出示两幅画:一幅具象的油画,梵高《夜晚露天咖啡座》;一幅抽象的作品),德库宁的?通过比较、欣赏发表自己的观点,猜猜这幅画可能画的是什么?2.过渡:老师不公布答案,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揭开谜团。

苏教小学美术二上《18画触觉》word教案 (3)

苏教小学美术二上《18画触觉》word教案 (3)

第10课画触觉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触摸、尝试,体验到物体对人肌体的刺激而产生一种感知,通过线条、色点、色块、笔触来外现成符号的表现形式。

2、初步体验感觉绘画,教学中应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和尝试,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力和表现力,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和感受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感觉绘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灵活有趣的触觉尝试和体验手段,使学生的联想外现成感觉绘画。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各种感觉物、范作等。

学具:作画材料及工具。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人,触摸体验把学生的眼睛蒙起来,举行“盲人摸物”游戏,让学生用手触摸不同的物体,如:冷热水、石块、钢管、沙子、胶水等,说出摸到物体所产生的感觉。

二、尝试表现,体验感觉学生对触摸过物体所产生的感觉,分别用线和色去表现。

直线表示坚硬、光滑,折线表示粗糙和刺手,波浪线表示柔软和流畅等;蓝、绿表示冰凉,红、黄、橙表示温暖和滚烫;黄灰、红、蓝表示麻、软等感觉。

三、欣赏范作,猜想感觉教师出示多幅范作给学生欣赏,让学生说出范作所表现的相应触觉,对说得较为合理的小组给予表扬。

通过欣赏范作,来认识作品的表现方式,感受到触觉过程和画触觉作品之间的密切联系与转换形式。

四、室外触摸,绘制作品让四组学生在校园中进行充分的触觉体验,并研究、讨论、尝试,运用多种表现方法进行触觉表现。

五、触觉联想,综合表现1、运用线条、色点、色块或物体的印迹等绘画语言表现不同的触觉。

2、教师加以引导和鼓励,采用研究、讨论、探索的学习方式。

3、表现较成功的作品给全班同学展示,起着引导、激励的作用。

六、自选触觉,大胆表现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触觉印象最深的物体,用适合自己个性的绘画表现方式进行表现。

七、总结评价,课后拓展1、教师带领全班同学交互式评价学生的作品;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正确的评价心理。

2、对触觉体验较成功的小组给予表扬,存在不足的应及时指出,并给予鼓励。

二年级上美术说课稿-画触觉-苏少版

二年级上美术说课稿-画触觉-苏少版

二年级上美术说课稿-画触觉-苏少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画触觉”。

通过教学让学生通过手指感受和探索,认识多彩的线条与简单的色彩,进一步了解素材的颜色和形状,感受色彩的美丽与生命力,发现和创造美的世界。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简单的线条与色彩,有一定的视觉感受力。

2.探索手指的感觉和触觉的感受,认识多彩的线条与简单的色彩。

3.教育学生以美的标准看待事物,增强审美和创造力。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力、感受力、创造力。

2.用手指进行绘画,提高手指的细致性和控制力。

3.训练学生的思维、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感受色彩的美丽与生命力,发现和创造美的世界。

2.用心去体验,在体验中懂得欣赏、欣赏中发现美。

3.强化学生的美学意识和传统文化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学会使用手指进行绘画,提高手指的细致性和控制力。

2.让学生探索手指的感觉和触觉的感受,认识多彩的线条与简单的色彩。

3.培养学生观察力、感受力、创造力。

2.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思维、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强化学生的美学意识和传统文化观念。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1.教学准备1.调查题材获得图片。

2.准备绘画工具,彩色纸,颜料(可以是橙色、绿色、紫色)。

3.准备课件和黑板笔。

4.检查教室的环境和设备是否整齐,是否不安全。

2.教学过程A.导入1.用教师的话题导致本节课的主题。

2.让学生借助触觉,探索课本上的戏剧性的纹样图案。

3.对课本中的戏剧性图案进行简单介绍,引导学生感受图案。

B.讲解1.详细讲解所使用的材料和颜料(橙色、绿色、紫色)。

2.介绍画触觉的操作方法:先用手指碾碎颜料,然后再使用原材料进行创作。

C.活动一1.让学生用自己的手指碾碎颜料,然后以自己的方式触摸绘画。

2.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鼓励学生进行表演。

D.活动二1.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创作,教师在旁边进行细致指导。

2.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并对学生的作品给出评价,鼓励学生表现出自己的创造力和思维。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8画触觉》4 苏少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8画触觉》4 苏少版

《18画触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积极参与触觉绘画活动,了解不同材料和工具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自己的感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交流,培养学生用触摸的方法来感受绘画材料和工具的特性,发展学生的触觉表现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8画触觉》是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课程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触摸不同材质的绘画材料和工具,感知其特性,并运用这些材料和工具进行绘画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不同绘画材料和工具的特点,学会用触摸的方法感受绘画材料和工具的特性,并运用到绘画创作中。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触摸的方法感知绘画材料和工具的特性,并将其运用到绘画创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绘画材料和工具(如铅笔、水彩笔、油画棒、彩泥等)、范作、PPT等。

学具:学生自带的绘画材料和工具、水彩颜料、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各种绘画材料和工具,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课课题《18画触觉》。

(二)教学互动1. 教师讲解本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引导学生了解触觉绘画的基本概念。

2.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触摸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绘画材料和工具的特性。

3.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触摸的方法进行绘画创作,引导学生学会用触摸感知绘画材料和工具的特性。

4. 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作业展评1.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课的重点内容,可以采用图示、关键词等形式。

七、作业设计学生根据本课所学内容,运用触摸的方法进行绘画创作,可以选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材料和工具,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8画触觉》2 苏少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8画触觉》2 苏少版

《18画触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触觉画的基本概念,掌握触觉画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各种材料和工具,通过触摸、感受、表现的方式创作出富有触觉效果的画作。

情感目标:学生在绘画活动中体验触觉带来的乐趣,培养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课内容选自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画触觉》,主要介绍触觉画的概念、材料、工具及表现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索等方式,让学生体验触觉在绘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了解触觉画的基本概念,学会运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触觉创作。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富有触觉效果的画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触觉画作品、各类材料和工具(如沙子、豆子、刷子、泥巴等)。

学具:画纸、画笔、各类材料和工具、水彩颜料。

五、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触觉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感受作品的触觉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讲解:介绍触觉画的基本概念、材料、工具及表现方法,让学生了解触觉画的特点。

3.示范演示:教师现场示范触觉画创作过程,讲解每一步的操作要领。

4.学生实践:学生根据示范,自主选择材料和工具进行触觉画创作。

5.互动交流: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交流创作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触觉画概念:以触摸、感受、表现为手段的绘画方式。

材料:画纸、画笔、各类触觉素材(沙子、豆子、刷子、泥巴等)。

工具:各类绘画工具。

表现方法:通过触摸、感受、表现的方式创作富有触觉效果的画作。

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触觉画作品,发挥创意,表现触觉效果。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创新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重点关注细节: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与学具准备是美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苏少版)二年级美术上册 《画触觉》说课设计

(苏少版)二年级美术上册 《画触觉》说课设计

(苏少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画触觉》说课设计《画触觉》说课设计一教材分析:感知是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又是心理过程的起点和基础,《画触觉》位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教科书第三册第10课,本课在整个教材中是感觉绘画的初级阶段,主要是给学生一个尝试、体验的机会,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和感知,对以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修养、艺术灵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从心理学角度讲,感知是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活动。

《画触觉》通过让学生在对各种物态的触摸形成生理感觉刺激下展开新的认知延伸,展现新的“认知符号”、“变体符号”,也就是用线条、色彩、笔触来外现为可视的艺术语言,这种造型表现带有游戏性,非常适合于低年级美术教学,为以后的“画感觉、画嗅觉、画情绪、画性格”等感觉绘画的发展作基础铺垫,有利于学生认识生活,张扬个性,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

1、教学目标:本课的课程目标在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这四个目标中属于典型的艺术与生活的课程目标,教学中,我认为要达到以下三方面的要求:(1)、感知与欣赏:通过触摸,体验到物体(态)对人肌体的刺激,加深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认识,获得生活经验,体验艺术与生活的乐趣。

(2)、创造与表现:通过生活经验和艺术经验的相互作用和转换,获得用艺术的方式表现和美化生活的能力。

(3)、反思与评价: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解释自己的作品,在交流中对自己获得的艺术感受有所了解,增强自信心。

2、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感觉绘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和审美能力。

3、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创造性地进行自主表现。

(感觉语言与绘画语言表达方式的转换)二学生情况分析: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富于想象,喜爱美术活动,有一定的作画能力。

《画触觉》的课程内容和作业要求对他们来说新而陌生,是在《画声音》、《感受肌理》之后的又一次感觉绘画,面对学生表现经验的贫乏,新课标中指出:“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做到“美术过程的趣味性和表现活动的自由性------”,用强烈的“表现欲”挑战“难度大”。

18画触觉 (教案)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上册

18画触觉 (教案)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上册

18画触觉(教案)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上册一、课程背景本次美术课程的主题为“18画触觉”,旨在培养学生的肢体协调性和艺术表现力。

以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上册为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运用肢体语言进行绘画表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力。

在此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以下知识和技能:•熟练运用18种“画触觉”技法进行绘画表现;•培养观察力和表现力,学会观察身边事物并用艺术方式表现;•培养肢体协调性和空间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了解18种“画触觉”技法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掌握肢体运动与绘画表现的技巧,并进行实践练习;•培养观察力和表现力,在艺术中探索表达自我;•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过程1. 热身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做简单的肢体动作,如摇头、抬手等,锻炼学生的肢体协调性。

同时,询问学生对于画触觉的理解和意见,引导学生思考“画触觉”与肢体协调性的关系。

2. 知识普及通过PPT展示18种画触觉技法,并且帮助学生了解与掌握技法的特点及使用方法。

3. 实践环节1.按组绘制画面: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绘画题材,要求学生在团队协作下,运用所学技法绘制画作,并对其进行展示和交流。

教师关注学生的表现力和批判性思维。

2.自由发挥: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自由绘画,任选所学的画触觉技法,学生自主绘制画作。

4. 总结阶段教师与同学进行交流并询问自己在本堂课中的收获和心得,强化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评估1.学生画作评价:教师对每个小组的作品进行细致的评价和指导,评分重点侧重于技法的运用和内容的表达,促进学生的艺术情感和审美理念的发展。

2.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通过练习和实践,对自己的画作进行评价总结,并从自我认知和探索中得到提高。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认为学生们不仅学会了肢体与绘画表现的技巧,而且也增强了合作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提高教学的效果与质量,让学生在更广阔的艺术天地中探索和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8画触觉》4 苏少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8画触觉》4 苏少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8画触觉》4苏少版本节课将针对《18画触觉》第四篇苏少版展开讲解,为学生提供一种不同于普通绘画的美术体验方式,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

课程目标
1.理解触觉的概念,了解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2.学会运用线条、色彩来表现图片中的触觉;
3.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提高其听、说、读、写和绘画方面的能力。

准备材料
•白纸
•铅笔、彩色笔等绘画工具
•《18画触觉》第四篇苏少版
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理解苏少版作品中的触觉表现方式。

让学生自由发挥,表达出他们对于触觉的理解和想象。

2.让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触觉表现作品,并进行班级讨论,分享观察和理解的心得与体会。

3.教师将观察和分享汇总总结,以更有针对性的方式出题考核,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

4.导入新知识,给学生讲解线条和色彩在表现触觉中的应用。

同时,老师可以使用视频或图片来展示相关的书面资料,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多的了解和掌握。

5.让学生自行分组并展开练习。

学生自由发挥,以线条和色彩去表现不同的触感,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让学生上台展示作品,并进行班级点评,让每个小组为自己的作品进行演讲和解答相关问题,以此提高学生在言语表达和自我介绍方面的能力。

结束语
通过本节课的讲解和练习,相信学生们更能理解触觉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和表现方式,并通过实践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美术体验,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

18画触觉(教学设计)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上册

18画触觉(教学设计)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18画触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触觉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能够运用触觉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合作,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本课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触觉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的学习,第二部分是学生的创作实践。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触觉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能够运用触觉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创作出具有独特触觉效果的绘画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触觉画材料和工具,如沙子、石子、线、毛笔等。

学具:学生自带的绘画工具,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触觉画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向学生介绍触觉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课堂讲解与示范教师进行课堂讲解,让学生了解触觉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然后进行示范,展示如何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创作触觉画。

3. 学生创作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进行触觉画的创作实践。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将作品展示给大家,让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触觉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可以采用图示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一目了然。

作业设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触觉画技巧,创作一幅具有独特触觉效果的绘画作品。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触觉画的创作实践,让学生了解了触觉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独特触觉效果的作品。

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让他们在绘画创作中取得进步。

重点关注细节:教具与学具准备1. 触觉画材料和工具的选择(1)触觉材料:沙子、石子、线、毛笔、海绵等。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8课画触觉|苏少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8课画触觉|苏少版

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8课画触觉|苏少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知不同材质、色彩的物体给人的触觉和视觉感受。

2. 培养学生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美术创作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1. 认识和感知不同材质、色彩的物体给人的触觉和视觉感受。

2. 学习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美术创作。

3. 欣赏和分析优秀的触觉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感知不同材质、色彩的物体给人的触觉和视觉感受,培养学生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美术创作的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创意和想象力,创作出具有独特触觉效果的美术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材质的物体、色彩丰富的图片、美术用品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剪刀、胶水、各种材质的纸张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各种材质的物体,引导学生感知触觉和视觉的关系。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本课的主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3. 欣赏与分析:教师展示优秀的触觉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 创作指导:教师讲解创作的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创意和想象力进行创作。

5.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美术创作。

6. 作业展示与评价: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板书设计:1. 触觉与视觉的关系2. 创作步骤与方法3. 优秀作品欣赏作业设计:1. 让学生运用创意和想象力,创作一幅具有独特触觉效果的美术作品。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本次美术创作的感悟和收获。

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创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3.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新的创作方法和材料。

4.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美术创作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第18课 画触觉-苏少2011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18课 画触觉-苏少2011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18课画触觉-苏少2011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课程描述本节课程是苏少2011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的第18课,主要教授学生们如何用画笔和颜料表达触觉,让观众通过视觉获得触觉的感受。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和感受到不同材质的触感,如绸布、金属、石头等。

2.学生能够用简单的线条、色彩、笔触来表现不同材质的触感。

3.学生能够通过作品表现出具有触感的艺术形象。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纸张、彩笔、颜料盘、水等绘画工具。

2.准备一些具备不同触感的材料如:绸布、金属、石头、玻璃等。

3.准备一些具有不同触感的艺术作品如:旧书、绘画作品、音乐器材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老师出示一些具备不同触感的材料,让学生手摸感受,从而感知不同材质的触感。

2.老师出示一些具有不同触感的艺术作品,让学生通过观察来感知不同材质的触感。

2. 讲解(5分钟)1.老师向学生介绍如何用简单的线条、色彩、笔触来表现不同材质的触感。

2.老师向学生介绍如何通过触感表达出具有触感的艺术形象。

3. 实践(30分钟)1.学生用画笔和颜料来表达不同材质的触感,如绸布、金属、石头等。

2.学生在纸上绘制一幅具有触感的艺术形象,如绸布、金属、石头等。

4. 展示和点评(1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作品,让其他同学看并猜测作品表现的是哪种材质的触感。

2.老师对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5. 总结(5分钟)1.老师向学生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收获。

2.学生感悟自己今天的学习收获,并做好笔记,以便日后复习。

教学评估方法1.对学生的进步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

2.老师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态度、表现和动作等,并记录下来,以便日后评估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注意事项1.较精细的线条和色彩表达需要老师引导和辅助。

2.学生应注意绘画技巧和安全问题,如不要吞咽颜料等。

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不同材质的触感,并能将触觉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第18课 画触觉|苏少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第18课 画触觉|苏少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 第18课画触觉|苏少版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触觉与视觉的关系,学习利用色彩、笔触等表现物品的质感和触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以画触觉为主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感受、表达,学习描绘不同物品的质感和触感的方法和技巧。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利用色彩、笔触等表现物品的质感和触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来描绘物品的质感和触感。

4.教学过程Step1 引入老师将蒲包等多种材质物品摆放在讲台上,鼓励学生用手触摸,在感受物品的质感和触感的基础上,找出与之对应的颜色和笔触,并进行简单的描述。

Step2 观察老师让学生观察茶杯、书等物品,通过细观察和感受,找出其中的质感和触感。

Step3 编写口号老师将茶杯等物品的图片投影在黑板上,让学生通过观察,编写与之对应的口号。

例如:木头椅子–古朴沉稳,沙发–柔软温馨等。

**Step4 练习】老师放映苏少版画作,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找出其中的色彩、笔触等表现物品的质感和触感的方法,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物品,进行模仿绘画。

Step5 答辩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让其它同学进行微观观察和评价。

5.教学评价与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用色、用笔等技巧表现物品的质感和触感,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和感受来描绘物品的质感和触感的方法。

同时,活动还增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分析在教学过程中,编写口号环节的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练习和答辩环节的时间比较紧张。

2. 教学效果分析教学效果比较好。

通过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学生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到了触觉与视觉的关系,掌握了表现物品质感和触感的技巧。

3. 教学改进方案下一次教学过程中,可以缩短编写口号环节的时间,增加练习和答辩环节的时间,让学生更多地进行实际练习和交流。

二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 《18画触觉》4 苏少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 《18画触觉》4 苏少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18画触觉》4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苏少版的18画,学习到线条的运用和色彩的表现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3.让学生理解色彩与情感之间的联系,感受画面所带来的情感;4.提升学生用线条和色彩表达感情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教授如何观察画作,理解画作所要表现的意境和情感;2.分析画作中线条和色彩的运用,发现它们对画面的表现力产生的影响;3.讨论和思考,人类情感和个性可以通过色彩和线条来表现。

难点:1.如何把自己对画作的理解和感受,用线条和色彩表达出来;2.让学生理解色彩和线条对情感表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色彩和线条表达出一种情感。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导师出示苏少版的18画,让学生仔细观察、感受、理解画作所展现出的意境和情感;•分组讨论,让学生简述自己看到的18画所表达的情感。

第二步:分析画作•分别从线条和色彩两个方面入手,分析18画中线条和色彩的运用;•发现线条和色彩所产生的影响,在学生们的分组,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

第三步:线条的表现力•把画纸、颜料和笔放在学生每人的面前;•在黑板上演示一些基本线条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模仿并跟着抽象的线条来练习。

第四步:色彩的表现力•分析画中的色彩运用;•分析怎样选择颜色,如何组合颜色;•分析颜色对画面产生的不同效果。

第五步:讨论和思考•结合上述步骤,让学生思考如何用线条和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个性特点;•导师提出问题并促进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六步:小结•回顾整个课程,引导学生总结进一步认识线条和色彩及其对情感表达的重要性;•让学生同类互评,提高他们的评价水平。

四、课堂作业要求学生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寻找素材,创作一幅含有情感表达的绘画作品。

作品要求在色彩和线条运用方面有所创新,体现出学生的个性特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用苏少版的18画来为学生讲述一门美术课程。

在学习画作的基础上,学生们通过角度、颜色、线条及器材等多个方面进行创作。

小学美术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画触觉》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1

小学美术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画触觉》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1

小学美术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画触觉》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画触觉
教材分析:
《画触觉》小学生感觉绘画的初级阶段,主要是给学生一个尝试、体验的机会,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和感知能力。

《画触觉》让学生用线条、色彩、笔触来表现触觉感受,让非视觉的感觉转化为可视的画面,非常适合低年级美术教学,为以后的“画感觉、画嗅觉、画情绪、画性格”等感觉绘画的发展埋下伏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触摸、尝试,体验到物体对人肌体的刺激而产生一种感知,这种感知通过线条、色点、色块、笔触表现出来。

2、过程和方法目标:初步体验感觉绘画,教学中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和尝试,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和感受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感知绘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和审美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请参考使用,祝你取得好成绩!
《画触觉》说课设计
一教材分析:
感知是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又是心理过程的起点和基础,《画触觉》位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教科书第三册第10课,本课在整个教材中是感觉绘画的初级阶段,主要是给学生一个尝试、体验的机会,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和感知,对以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修养、艺术灵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从心理学角度讲,感知是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活动。

《画触觉》通过让学生在对各种物态的触摸形成生理感觉刺激下展开新的认知延伸,展现新的“认知符号”、“变体符号”,也就是用线条、色彩、笔触来外现为可视的艺术语言,这种造型表现带有游戏性,非常适合于低年级美术教学,为以后的“画感觉、画嗅觉、画情绪、画性格”等感觉绘画的发展作基础铺垫,有利于学生认识生活,张扬个性,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

1、教学目标:
本课的课程目标在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这四个目标中属于典型的艺术与生活的课程目标,教学中,我认为要达到以下三方面的要求:
(1)、感知与欣赏:通过触摸,体验到物体(态)对人肌体的刺激,加深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认识,获得生活经验,体验艺术与生活的乐趣。

(2)、创造与表现:通过生活经验和艺术经验的相互作用和转换,获得用艺术的方式表现和美化生活的能力。

(3)、反思与评价: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解释自己的作品,在交流中对自己获得的艺术感受有所了解,增强自信心。

2、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感觉绘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和审美能力。

3、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创造性地进行自主表现。

(感觉语言与绘画语言表达方式的转换)
二学生情况分析:
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富于想象,喜爱美术活动,有一定的作画能力。

《画触觉》的课程内容和作业要求对他们来说新而陌生,是在《画声音》、《感受肌理》之后的又一次感觉绘画,面对学生表现经验的贫乏,新课标中指出:“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做到“美术过程的趣味性和表现活动的自由性------”,用强烈的“表现欲”挑战“难度大”。

三说教法:
我的教学方法正是围绕突破“表现”这个难点而设计的,建构主义告诉我们:知识并不是简单的由老师或他人传授给学生,而是由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新课标也强调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所以整个教学过程我采用发现法,尝试法,讨论法,实验法,用实验法形成知识积累,用讨论法完成经验的建构,用游戏、赏识法创设教学氛围。

四说学法:
让学生学会学习才是老师真正要做的事情,教育家弟斯多蕙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和唤醒,因此,我利用实物和多媒体演示各种点线、形状和色块形成视觉语言,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做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引导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内心感受。

五教学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组,范作,在教室里准备四个活动区,每个活动区内有凉水、热水、石块、砂子、胶水、棉花、老树皮、不锈钢等实物(感觉物)。

学具准备: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材料。

一、游戏----体验感受:
以“盲人摸象”的成语故事导入新课——触觉(板书)。

进入触觉体验过程。

拍手游戏:“你拍一我拍一、你拍二我拍二”先慢拍后快拍,让学生说拍手后的感觉(痛、麻、酸)。

问:能不能把这种感觉画出来呢?初试画“感觉”。

第一次活动针对课程的陌生与抽象,有些学生可能会显得无所适从,表现意识很模糊,学生暂时的“不会画”更能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二、引导发现问题:
展示第一次尝试表现的作品,进一步引导探究表现“感觉”的方法;让学生用手摸冰块和较烫的水,说出感觉(凉、光滑的,烫、流动的),再把这感觉画出来。

对这次作品中表现“凉”、“烫”感觉所用的颜色进行分析,展示“色彩的感觉”课件分解色彩表现的难度;分析表现“光滑的”、“流动的”这两种感觉所用线的不同,展示“自然界中的线和美术作品中的线”课件,分解用线的难度。

第二次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实践中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课件这个桥梁搭建了色彩和线面的感知,知识的苍白点有了零的突破,逐步平缓抽象与形象的坡度。

三、欣赏----融入感知:
课件展示欣赏图片(教材中的五幅图),让学生讨论、探究,进一步感知:
---线:直线表示坚硬、光滑,折线表示粗糙、刺手,波浪线表示柔软流畅。

---色:蓝、绿表示冰凉,红、黄、橙表示烫,暖,黄灰,红蓝表示麻,软。

---笔触:安静,跳跃的,笔触粗则粗糙,反之则光滑。

通过欣赏范作,来认识作品的表现方式,感受到触觉过程和画触觉作品之间的
密切联系与转换形式。

由感受向表现的过渡_迁移——联想。

四、探究----积极参与:
教室的活动区出现多种实物:石头、沙子、胶水、棉花、老树皮、不锈钢、毛线等,把学生分组活动:自由地到活动区触摸实物,触摸时最好闭上眼睛(盲人摸物)----触摸体验尽量减少视觉影响,可以私下的议论触摸后的感觉,有了灵感立即回到座位上画出来。

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触觉印象最深的物体,通过联想,运用
线条、色点、色块或物体的印迹等绘画语言表现不同的触觉,教师加以引导和鼓励,采用研究,讨论,探索用适合自己个性的表现方式表现。

五、评价----拓展延伸:
学生完成了练习后急于得到肯定,本着“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评价”的理念,结合全方位评价,注意发现学生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注重差异,在知识技能上不强求一律,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表达方式,让学生能够体验到将自己的感觉表达出来的参与感比作品的好坏更重要,我在评价中注重学生的探索过程而不仅仅是学习结果,因此,我在作品评价中开辟了这样几个园地:积极参与的、色彩好的、用线好的、胆子大的、进步快的,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对号入座(自评),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解释自己的作品,愿意与他人的作品进行比较。

在互评中学习长处、提出建议,进一步评出本课评价能力最强的人。

最后,欣赏凡高的《向日葵》、蒙特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这些画家都非常注重感觉,都有敏锐的触觉、高超的绘画技巧,能够从生活中获得灵感,创造出举世闻名的美术作品。

今后,在画声音、画触觉的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学习感受嗅觉、情绪、性格的表现方法,生活中,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多观察多思考,就一定能获得灵感,创造生活。

教学过程做到:以感觉为主线,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形成感知;以分层练习为阶梯化解难度;以评价为手段完善认知;以范作启迪思维;以大师的作品拓展空间、逐步升华,教者由扶到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始终做到----老师跟着学生走,学生跟着感觉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