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中语文 专题15《祭十二郎文》(练)(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
高中语文祭十二郎文同步练习 人教版
高中语文祭十二郎文同步练习人教版一、选择题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闻汝丧.之七日(sàng)形单影只.(zhī)B.吾少孤,及长.(zhǎng)虽万乘.之公相(shèng)C.不省.所怙.(xǐng hù)尚飨.(xiǎng)D.并令守汝丧.(sàng)请归取其孥.(nú)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A.逮.奉圣朝(捕捉)辞.不赴命(拒绝)B.遽.去吾而殁(立刻)不省所怙.(依靠)C.其又何尤.(怨恨)抱无涯之戚.(忧伤)D.止.一岁(只)远具.时羞(准备)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往河阳省坟墓省所怙··B.将成家而致汝衔哀致城··C .速祸焉汝之子始十岁·D.惟其所愿曷其有极··4.下列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B.将成家而致.汝C.去今之墓.而葬D.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5.对“明年丞相薨”中“薨”有如下四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指诸侯或高位官员的死B.专指帝王的死C.专指大臣的死D.指一般官员或百姓的死6.下列各句有词类活用现象的句子是()A.从嫂归葬河阳B.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C.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D.其后四年,而归视汝7.下列各句与“莫如西归”的“莫”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B.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C.侧目莫敢过其门D.莫能与之争8.选出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A.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译:如果是真的,那么我那有高尚品德的哥哥反而早早地丧失了后代吗?纯正聪明的十二郎反而不能承受他的恩泽吗?B.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
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译:这正是所谓天意实在难以揣测,而神意实在难以明白呀!所谓事理不可推究,而寿命不可预知呀!C.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高中语文祭十二郎文阅读练习1 人教版 试题
高中语文祭十二郎文阅读练习1一、阅读下文,完成1~2题。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犹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1.选出对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怙.怙:依靠殁.南方殁:死世.世:通“逝”,死虽.能记忆虽:即使解析:“虽”应译为“虽然”。
答案:D2.选出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 )例句:惟兄嫂是依A.大王来何操?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解析:例句为宾语前置句,A、B、D三句与例句相同,C项为定语后置句。
答案:C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3题。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
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是年,吾佐戎某某,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
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与相处。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1.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1)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孥(2)明年,丞相薨.。
薨(3)虽万乘.之公相。
乘答案:(1)nú,妻子儿女的统称;(2)hōng,唐代二品以上官员去世称“薨”;(3)shèng,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
2.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止:居留省.坟墓省:探望,此处意为祭扫致.汝致:到……去辍.汝而就也辍:停止,此处指离开解析:“致”,有“使……来”的意思。
答案:C3.翻译句子。
(1)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2)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
《祭十二郎文》测试题及答案(新人教版)
测试题1.找出加点词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请归取其孥孥:nǔB.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嗣:sìC.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丧:sàngD.窆不临其穴窆:fá2.找出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年,丞相薨薨:古代除皇帝以外的人死都称薨。
B.而汝抱无涯之戚也戚:忧伤C.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泽:恩惠、恩泽D.终葬汝于先人之兆兆:墓地3.指出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B.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C.殁不能抚汝以尽哀D.敛不凭其棺4.指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汝来省吾,止一岁A.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B.省徭役,减征赋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5.指出“其”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亦未知其言之悲也B.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C.吾其无意于人世矣D.其无知,悲不几时6.找出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B.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C.终葬汝于先人之兆D.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7.找出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乃能衔哀致诚B.既又与汝就食江南C.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D.是年,吾佐戎徐州8.下列各句括号里,依次填入虚词正确的一项①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 )②孰谓汝遽去吾而殁( )③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 )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 )⑤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 )A.矣也矣也邪B.也矣也矣乎C.乎也也矣乎 D.也乎也矣邪9.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10.与原文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B.少者强而夭殁,长者衰而全存乎?C.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
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
D.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阅读下文,回答11~15题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
〖2021年整理〗《祭十二郎文》阅读练习2
《祭十二郎文》阅读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亡儿曾羽孙圹志①(明)归有光呜呼!余生七年,先妣为聘定先妻。
一年,而先妣弃余。
余晚婚,初举吾女,每谈先妣时事,辄夫妇相对泣。
又三年,生吾儿。
先妻时已病,然甚喜。
临死之夕,数言二儿,时时戟二指②以示余,可痛也。
时吾儿生甫三月,日夜望其长成。
至于今十有六年,见吾儿丰神秀异,已能读父作书,常自喜先妻为不死矣。
而先妣晚年之志,先妻垂绝之言,可以少慰也。
不意余之不慈不孝,延祸于吾儿,使吾祖、吾父,垂白哭吾儿也。
吾儿之亡,家人无大小,哭尽哀。
今母之党③,皆哭之愈于亲甥。
其与之游者,相聚而哭。
其性仁孝,见父母若诸母④,尚有乳哺之色。
慈爱于人,多大人长者之言。
故其死莫不哀。
一日,余与学者说书⑤退食,方念诸子天寒日已西,尚未午飱,使人视之,则儿已白母为具食矣。
洞庭有来学者,贫甚,余馆之。
儿时造其室视食饮,殷勤慰藉,其人为之感泣。
余与妻兄市宅,直已雠而求不已,儿每从容言:“舅舍大宅而居小宅,可念,吾父终当恤之,他勿论也。
”余误笞一人,儿前力争之。
余初不省,而后悔。
笞者闻儿死,为之大哭。
余穷于世久矣,方图闭门教儿子,儿能解吾意,对之口不言而心自喜,独以此自娱;而天又夺之如此,余亦何辜于天耶?岁之十二月,余病畏寒,不能蚤起,日令儿在卧榻前诵《离骚》,音声琅然,犹在吾耳也。
会外氏之丧⑥,儿有目疾,不欲行,强之而后行。
盖以己酉往,甲子死也。
前死二日,余往视之。
儿见余夜坐,犹曰:“大人不任劳,勿以吾故不睡也。
”曰:“吾母勿哭我,吾母羸弱,今三哭我矣。
”又数言:“亟携我还家。
”余谓:“汝病不可动。
”即颦蹙甚苦。
盖不听儿言,欲以望儿之生也。
死于外氏,非其志也。
呜呼!孰无父母妻子,余方孺慕,天夺吾母。
知有室家,而吾妻死。
吾儿几成矣,而又亡。
天之毒子,余何其痛耶!吾儿之孝友聪明,与其命相,皆不当死。
三月而丧母,十六而弃余,天之于吾儿,何其酷耶!(《选自《中国古代十大散文家精品全集》,有删改》【注释】①圹uàng志:墓志。
高中语文 第23课 祭十二郎文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23课祭十二郎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注音,正确的一组是()①不省.所怙(ɡū) ②中年兄殁.南方(mò) ③吾往河阳省.坟墓 (xĭnɡ) ④万乘.之公相(shènɡ) ⑤其竟以此殒.其生乎(yŭn) ⑥窆.不临其穴(fàn)A.①②④⑤B.②③⑤⑥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⑥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比.得软脚病比:等到B.使者妄称以应.之乎应:答应C.其又何尤.尤:怨恨D.止.一岁止:停止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不省.所怙吾往河阳省.坟墓B.将成家而致.汝衔哀致.诚C.汝之子始.十岁始.速祸焉D.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吾独穷.困乎此时也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B.将成家而致.汝C.东亦客.也D.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5.下列句子中,“其”不做人称代词的一项是( )A.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B.请归取其孥C.不克蒙其泽矣 D.其无知,悲不几时6.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A.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
——你叔父超过了七天,才得到你丧亡的消息,于是就怀悲哀之情向你表达祭奠的诚意。
B.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继承先人的后代,在孙子辈中只有你,在儿子辈中只有我。
C.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者非其真邪?——唉!难道是真的这样吗?还是在做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D.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唉!话有说完的时候而哀痛之情却不能终止,你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练习:《祭十二郎文》人教版含答案
祭十二郎文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A.归取其孥.(nú)殁.死(mò)汴.州(biàn)B.不省所怙.(ɡù)丞相薨.(hōnɡ)嗣.(sì)C.殒.生(yǔn)奴婢.(bēi)窆.不临其穴(biǎn)D.尚飨.(xiǎnɡ)万乘.之公相(chénɡ)颍.水(yǐnɡ)解析:B项,“怙”应读“hù”;C项,“婢”应读“bì”;D项,“乘”应读“shèng”。
答案:A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错误的一项是()A.乃能衔哀致.(表达)诚曷.(何)其有极B.不省所怙.(依靠) 敛不凭.(临)其棺C.遽.(急、突然)去吾而殁其信然..(真实,确实)邪D.比.(等到)得软脚病抱无涯之戚.(欢乐)解析:D项,比:近来。
戚:忧伤。
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其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几何..不从汝而死也B.又可冀其成立..邪C.教吾子与汝子……如此..而已D.未可以为..信也解析:A项,几何:多少(日子),意指过不了多久。
今指几何学。
B项,成立:成长立业。
今指(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或(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
D项,以为:把……作为。
今义为“认为”。
答案:C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②止一岁,请归取其.孥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⑤死而有知,其.几何离⑥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⑦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⑧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⑨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⑩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⑨/⑩B.②⑦/①⑤/③⑥/⑧/⑨/④/⑩C.①⑦/②⑧/③⑤/⑥/⑨/④⑩D.①⑧/②⑥/③⑤⑨/⑦/④/⑩解析:①⑦指示代词“那、那些”;②⑧人称代词“你的”;③⑤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⑥假如;⑨语气助词,表示揣测;④⑩人称代词“他、他们”。
高中语文专题15《祭十二郎文》(练)(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祭十二郎文》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请归取其孥.(nú)形单影只.(zhī)不省.(xǐng)所怙.(hù)B.乃能衔.(xián)哀致诚虽万乘.(shèng)之公相丞相薨.(hōng)C.其余奴婢.(bì)呜呼哀哉!尚飨.(xiǎng)中年兄殁.(mò)南方D.并令守汝丧(..sàng)闻汝丧.(sàng)之七日吾不以一日辍.(chuò)汝而就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丧”应读sāng)。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A.比.(等到)得软脚病辍汝而就.(接近)敛不凭.(凭借)其棺B.不省所怙.(依靠)遽.(突然)去吾而殁使者妄称以应.(答应)之乎C.其又何尤.(怨恨)抱无涯之戚.(忧伤)吊.(抚慰)汝之孤与汝之乳母D.远具.(准备)时羞止.(停止)一岁既.(既然)又与汝就食江南【答案】A【解析】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不省.所怙吾往河阳省.坟墓B.将成家而致.汝衔哀致.诚C.汝之子始.十岁始.速祸焉D.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分别解释为“知道”和“探望”,B项分别解释为“使……来”和“表达”,C项都解释为“才”,D项分别解释为“穷尽”和“处境困难”。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4.加点的“其”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②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⑤死而有知,其几何离?⑥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⑦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
⑧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⑨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⑩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⑨/⑩ B.②⑦/①⑤/③⑥/⑧/⑨/④⑩C.①⑦/②⑧/③⑤/⑥/⑨/④⑩ D.①⑧/②⑥/③⑤⑨/⑦/④⑩【答案】C【解析】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十五课祭十二郎文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祭十二郎文》重点名称重要指数☆☆☆☆☆积累重点实词虚词重点1☆☆☆☆☆理清结构层次 2重点☆☆☆☆☆探究作者的情感3 重点☆☆☆☆☆重点4探究文章的艺术手法【重点详解】重点1:积累重点实词虚词【要点解读】“重点实词”,从词义上看,指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
常见文言虚词指的是大纲规定的18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考向】积累重点实词虚词【例题】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现象:(1)诚:①乃能衔哀致诚②诚知其如此③所谓天者诚难测(2)幸:①皆不幸早世②教吾子与汝子,幸早成(3)以:①以为虽暂相别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4)省:①不省所怙②汝来省吾(5)孤:①吾少孤②零丁孤苦③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6)长:①吾少孤,及长②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③长吾女与汝女(7)终:①言有尽而情不可终②终葬汝于先人之兆(8)致:①乃能衔哀致诚②将成家而致汝(9)就:①既又与汝就食江南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10)知:①而寿者不可知矣②死而有知③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答案】(1)诚:①诚意,名词②果真,如果,连词③实在,副词(2)幸:①幸运,形容词②希望,动词(3)以:①认为,动词②因为,介词(4)省:①知道,动词②探望,动词(5)孤:①幼年丧父,动词②孤单,形容词③孩子,名词(6)长:①长大,动词②年长,形容词③养育,动词(7)终:①尽,动词②最终,副词(8)致:①表达,动词②使……来,使动(9)就:①靠近,动词②就职,任职,动词(10)知:①预知,动词②知觉。
这里指灵魂,名词③知道,动词81/ 1【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和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和作用的题目,文言实词的意思注意“离开”等本意和引申义的区分,如“行”本身是“道路”的意思,后引申出其他的如“行走”意思,记忆时重点以及文中的例句,答题时找相近的例句,还可结合前后文以及常用的成语进行区分,如“行”可以用成语“行将就木”确定他“将要”的意象,虚词注意记忆意义和用法。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祭十二郎文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祭十二郎文》一、基础训练部分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请归取其孥(nú)形单影只(zhī)不省(xǐng)所怙(hù)B、乃能衔(xián)哀致诚虽万乘(shèng)之公相丞相薨(hōng)C、其余奴婢(bì)呜呼哀哉!尚飨(xiǎng)中年兄殁(mò)南方D、并令守汝丧(sàng)闻汝丧(sàng)之七日吾不以一日辍(chuò)汝而就也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A、比.(等到)得软脚病辍汝而就.(接近)敛不凭.(凭借)其棺B、不省所怙.(依靠)遽.(突然)去吾而殁使者妄称以应.(答应)之乎C、其又何尤.(怨恨)抱无涯之戚.(忧伤)吊.(抚慰)汝之孤与汝之乳母D、远具.(准备)时羞止.(停止)一岁既.(既然)又与汝就食江南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不省.所怙吾往河阳省.坟墓B、将成家而致.汝衔哀致.诚C、汝之子始.十岁始.速祸焉D、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吾独穷.困乎此时也4、加点的“其”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②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⑤死而有知,其几何离?⑥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⑦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
⑧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⑨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⑩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⑨/⑩B、②⑦/①⑤/③⑥/⑧/⑨/④⑩C、①⑦/②⑧/③⑤/⑥/⑨/④⑩D、①⑧/②⑥/③⑤⑨/⑦/④⑩5、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②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③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全存乎?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
⑤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
⑥将成家而致汝。
A、②③⑤B、①③④C、②③⑥D、④⑤⑥6、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B、将成家而致.汝C、去今之墓.而葬焉D、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双音节词,其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几何..邪..不从汝而死也B、又可冀其成立C、教吾子与汝子……如此而已..D、未可以..为信也8、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A、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
高中语文(人教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5单元祭十二郎文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祭十二郎文一、基础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不省.所怙.(xǐnɡ ɡū)并令守汝丧.(sànɡ)B.虽万乘.之公相(chénɡ) 丞相薨.(hōnɡ)C.兄殁.南方(mò)窆.不临其穴(fá)D.请归取其孥.(nú)尚飨.(xiǎnɡ)解析:A项,“怙”应hù,“丧"应读sānɡ;B项,“乘”应读shènɡ;C项,“窆”应读biǎn。
答案:D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敛不凭其棺B.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C.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D.毛血日益衰解析:A项,敛:通“殓”;B项,羞:通“馐”;C项,零丁:通“伶仃”.答案:D3.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各项的是( )A.惟兄嫂是依B.大王来何操C.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解析:A、B、D三项都是宾语前置句,C项,省略句.答案:C4.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年,丞相薨.薨:古代除皇帝以外的人的死都称薨。
B.而汝抱无涯之戚.也戚:忧伤。
C.不克蒙其泽.矣泽:恩惠、恩泽。
D.终葬汝于先人之兆.兆:墓地。
解析:A项,薨:在唐代,二品以上官员去世都称薨。
答案:A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两个文段,回答5~8题。
[甲]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
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乙]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祭十二郎文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祭十二郎文》一、基础训练部分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请归取其孥(nú)形单影只(zhī)不省(xǐng)所怙(hù)B、乃能衔(xián)哀致诚虽万乘(shèng)之公相丞相薨(hōng)C、其余奴婢(bì)呜呼哀哉!尚飨(xiǎng)中年兄殁(mò)南方D、并令守汝丧(sàng)闻汝丧(sàng)之七日吾不以一日辍(chuò)汝而就也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A、比.(等到)得软脚病辍汝而就.(接近)敛不凭.(凭借)其棺B、不省所怙.(依靠)遽.(突然)去吾而殁使者妄称以应.(答应)之乎C、其又何尤.(怨恨)抱无涯之戚.(忧伤)吊.(抚慰)汝之孤与汝之乳母D、远具.(准备)时羞止.(停止)一岁既.(既然)又与汝就食江南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不省.所怙吾往河阳省.坟墓B、将成家而致.汝衔哀致.诚C、汝之子始.十岁始.速祸焉D、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吾独穷.困乎此时也4、加点的“其”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②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⑤死而有知,其几何离?⑥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⑦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
⑧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⑨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⑩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⑨/⑩B、②⑦/①⑤/③⑥/⑧/⑨/④⑩C、①⑦/②⑧/③⑤/⑥/⑨/④⑩D、①⑧/②⑥/③⑤⑨/⑦/④⑩5、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②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③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全存乎?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
⑤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
⑥将成家而致汝。
A、②③⑤B、①③④C、②③⑥D、④⑤⑥6、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B、将成家而致.汝C、去今之墓.而葬焉D、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双音节词,其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几何..邪..不从汝而死也B、又可冀其成立C、教吾子与汝子……如此而已..D、未可以..为信也8、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A、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
推荐学习K12高中语文 专题15《祭十二郎文》(讲)(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祭十二郎文》【学习要点】1.探究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温故知新☆【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闻汝丧.之七日所怙.兄殁.南方省.坟墓归取其孥.丞相薨.佐戎.徐州孰谓汝遽.去吾万乘.之公相殒.其生窆.不临其穴尚飨.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意义。
(1)乃能衔.哀致诚(2)不省所怙.(3)当来省吾,止.一岁(4)请归取其孥.(nú)(5)当不果.来(6)而不克蒙.其泽矣(7)终葬当于先人之兆.(8)窆.(biǎn)不临其穴(9)其又何尤.3.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1)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2)零丁孤苦(3)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4)敛不凭其棺4.找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情况。
(1)图久远者,莫如西归(2)东亦客也(3)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4)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5)而视茫茫(6)将成家而致汝(7)强者夭而病者全乎(8)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5.归纳一词多义(1)诚:①乃能衔哀致诚②诚知其如此③所谓天者诚难测(2)幸:①皆不幸早世②教吾子与汝子,幸早成(3)以:①以为虽暂相别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4)省:①不省所怙②汝来省吾(5)孤:①吾少孤②零丁孤苦③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6)长:①吾少孤,及长②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③长吾女与汝女(7)终:①言有尽而情不可终②终葬汝于先人之兆(8)致:①乃能衔哀致诚②将成家而致汝(9)就:①既又与汝就食江南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10)知:①而寿者不可知矣②死而有知③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11)世:①皆不幸早世②两世一身③吾其无意于人世矣6.写出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特征。
(1)惟兄嫂是依(2)吾佐董丞相于汴州(3)吾实为之,其又何尤?(4)从兄嫂归葬(于)河阳(5)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6)未可以为信也(7)吾念,汝从于东【反馈矫正】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闻汝丧.(sàng)之七日所怙.(hù)兄殁.(mò)南方省.(xǐng)坟墓归取其孥.(nú)丞相薨.(hōng)佐戎.(róng)徐州孰谓汝遽.(jù)去吾万乘.(shèng)之公相殒.(yǔn)其生窆.(biǎn)不临其穴尚飨.(xiǎng)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意义。
2021-2022年高中语文 专题15《祭十二郎文》(测)(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
2021年高中语文专题15《祭十二郎文》(测)(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共9分.每题3分)①所谓“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
先秦两汉的散文,特点是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
自南北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流于对偶、声律、典故、词藻等形式,华而不实,不适于用。
西魏苏绰曾仿《尚书》作《大诰》,提倡商、周古文以改革文体,未有成效。
隋文帝时下诏禁止“文表华艳”,李谔上书请革文华,都没有扭转颓风。
②唐初文坛,骈文仍占主要地位。
唐太宗为文也尚浮华。
唐玄宗天宝年间至中唐前期,萧颖士、李华、元结、独孤及、梁肃、柳冕,先后提出宗经明道的主张,并尝试用散体作文,成为古文运动的先驱。
韩愈、柳宗元则进一步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古文理论,并写出了相当数量的优秀古文作品;他们的学生和追随者热烈响应,终于在文坛上形成了颇有声势的古文运动,把散文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韩愈和柳宗元倡导古文是为了推行古道,为了复兴儒学。
他们的古文理论都把明道放在首位,利用复古的旗帜从事文学革新,推动文学前进。
中唐古文运动,虽然在当时文坛上取得了胜利,但骈文并未就此匿迹,晚唐以后,骈文复炽。
③五代到宋初,浮靡华丽的文风再度泛滥,前蜀牛希济在他的《文章论》中曾提出:当时文章“忘于教化之道,以妖艳为胜”。
宋初,王禹偁、柳开又开始提倡古文,都提出文道合一的主张,但二人孤军作战,没有形成有力的运动。
宋代的古文复兴,到欧阳修倡导之后,才形成一场运动。
欧阳修凭借其政治地位,大力提倡古文,带动了一支写作队伍。
他的同辈苏洵,学生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苏轼门下的黄庭坚、陈师道、张耒、秦观、晁补之等人,都是古文能手,各树旗帜,扩大影响,从而使宋代古文运动达到波澜壮阔的地步。
宋代古文运动的主要特点,第一是主张明道。
欧阳修说:“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
”(《答吴充秀才书》)苏轼说“吾所为文必与道俱”(《朱子语类》引)。
【名师一号】2021高中语文《祭十二郎文》双基限时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欣赏》(1)
【名师一号】2021高中语文《祭十二郎文》双基限时练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欣赏》一、基础训练1.以下每对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妻孥.|弓弩.子嗣.|伺.机啜.泣|辍.学B.康强.|强.颜丧.葬|丧.乱角.逐|犄角.C.尚飨.|素飧.奴婢.|裨.益殒.命|允.诺D.夭.亡|要.挟怙.恃|天祜.天涯.|睚.眦解析A.nú|nǔB.qiánɡ|qiǎnɡC.xiǎnɡ|sūn答案D2.下边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汝不果.来腹犹果.然B.死而.有知锲而.不舍C.以为虽暂.相别如听仙乐耳暂.明D.其信.然耶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解析A.前,完成,实现,后,饱;B.均表假设,若是;C.前,短时刻,临时,后,一下子,突然;D.前,“确实,真的”,后,随意地。
答案B3.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说明不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愈闻汝丧之七日(季父:叔父,前人以伯、仲、叔、季为序排行)A.季父..(罢去:被免职)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B.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孰:谁)不克.蒙其泽矣(克:能)C.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终丧:指守完三年丧期)..吾其无心于人世矣(人世:人世间。
“无心于人世”指不想再活多久)..不从汝而死也(几何:多少〈日子〉,过不了多久)D.几何..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剧:指疼痛猛烈)解析C项“人世”应为“人世间的事”,指做官。
答案C4.以下句子中加点的“其”,不属第二人称的一项为哪一项( )A.请归取其.孥B.诚知其.如此C.不克蒙其.泽矣D.吾实为之,其.又何尤解析D项“其”是语气词。
答案D5.以下各句的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例句: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A.古之人不余欺也B.夜以继日C.石之铿然有声者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解析例句“惟兄嫂是依”是宾语前置句,C项是定语后置句。
答案C二、课内赏析(一)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
文言文韩愈《祭十二郎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山西运城2021-2022学年高二下开学考)
山西运城芮城中学高二年级2月月考2022.02三、古代诗文阅读(28 分)(一)文言文阅读(14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
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李密《陈情表》节选)呜呼!吾少孤。
及长,不省所怙。
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
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
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
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韩愈《祭十二郎文》节选)1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C.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D.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1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李密先颂扬圣朝,表明自己想效忠;再叙写朝廷征召之殷,感恩新朝对自己的重用,坦言自己进退两难的处境,消除晋武帝的疑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中语文专题15《祭十二郎文》(练)(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请归取其孥.(nú)形单影只.(zhī)不省.(xǐng)所怙.(hù)B.乃能衔.(xián)哀致诚虽万乘.(shèng)之公相丞相薨.(hōng)C.其余奴婢.(bì)呜呼哀哉!尚飨.(xiǎng)中年兄殁.(mò)南方D.并令守汝丧(..sàng)闻汝丧.(sàng)之七日吾不以一日辍.(chuò)汝而就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丧”应读sāng)。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A.比.(等到)得软脚病辍汝而就.(接近)敛不凭.(凭借)其棺B.不省所怙.(依靠)遽.(突然)去吾而殁使者妄称以应.(答应)之乎C.其又何尤.(怨恨)抱无涯之戚.(忧伤)吊.(抚慰)汝之孤与汝之乳母D.远具.(准备)时羞止.(停止)一岁既.(既然)又与汝就食江南【答案】A【解析】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不省.所怙吾往河阳省.坟墓B.将成家而致.汝衔哀致.诚C.汝之子始.十岁始.速祸焉D.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分别解释为“知道”和“探望”,B项分别解释为“使……来”和“表达”,C项都解释为“才”,D项分别解释为“穷尽”和“处境困难”。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4.加点的“其”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②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⑤死而有知,其几何离?⑥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⑦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
⑧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⑨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⑩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⑨/⑩ B.②⑦/①⑤/③⑥/⑧/⑨/④⑩C.①⑦/②⑧/③⑤/⑥/⑨/④⑩ D.①⑧/②⑥/③⑤⑨/⑦/④⑩【答案】C【解析】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5.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②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③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全存乎?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
⑤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
⑥将成家而致汝。
A、②③⑤B、①③④C、②③⑥D、④⑤⑥【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项中的“而”均表示转折关系。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6.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B、将成家而致汝C、去今之墓而葬焉D、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致”为使动用法,其余都是名词作动词。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双音节词,其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几何..邪..不从汝而死也 B、又可冀其成立C、教吾子与汝子……如此..而已 D、未可以..为信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几何:多少日子,意思为过不了多久;成立:成人;可以:可以凭此。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阅读清代袁枚的《祭妹文》片段,回答问题。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
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
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
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
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
余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锱衣》一章。
适先生奓(zhà)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
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
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
愈三年,予披官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
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忘。
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
悔当时不将嫛婗(yíní,婴儿,这里指幼年时期)情状,罗缕纪存。
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8.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汝以.一念之贞(由于、因为)B、虽.命之所存(既然)C、使.汝不识诗书(如果、假使)D、或.未必艰贞若是(或许)【答案】B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9.文中第一段文字,作者对其妹的不幸遭遇表示了同情,同时分析了原因,作者认为造成悲剧的真正原因是()A、袁枚妹妹自己坚持不肯解除婚约,“一念之贞”造成了终生不幸。
B、作者害了他妹妹,所以文中说“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
C、“古人节义事”害了他妹妹,传统的封建礼教毒害了她,给她带来了不幸。
D、不良的教育害了他妹妹,中国古代的诗书都是害人的,所以作者说“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注意文意的分析,抓住文中重点的词语。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对第二段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一段主要写幼时兄妹关系。
记叙了同捉蟋蟀、并肩读书、自己弱冠粤行时幼妹“掎裳悲恸”、中进士回家时妹妹“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等情景。
B、这一段文字写的都是琐事,但正因为对儿时“嫛婗情状”未能“罗缕纪存”,所以回忆得不够,这就更鲜明地表现了兄妹间的亲密关系和悼念亡妹的真挚感情。
C、这一段中把儿时“岁寒虫僵,同临其穴”的情景与“今予殓汝葬汝”对比着写,更加哀婉动人。
D、作者在记叙了往事之后,既后悔,又叹息,这一悔一叹,更直接抒写了无限眷恋、又觉无可挽回的哀痛。
【答案】B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美文欣赏:一代文宗、唐宋八大家领军人物欧阳修,小时候有神童之誉,但是科举之路却是非常坎坷和充满戏剧性的。
欧阳修出生在官宦之家,父亲担任地方官,为官清廉,家无积蓄,在欧阳修4岁那年,其父病逝任上,留下孤儿寡母。
因为生计所迫,欧阳修母亲带着4岁的欧阳修投奔叔叔,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可以说,欧阳修的童年生活是不幸的。
但是,欧阳修勤奋好学,并且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因此深得叔父喜欢。
家贫买不起文具,便“以荻画地”。
由于欧阳修博闻强记,悟性又高,很快他的诗赋文章,就写得遒劲老到。
有一次,欧阳修的叔父欧阳晔读到欧阳修写的文章,大喜过望,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子不必担心家贫子幼,这个孩子算得上是个奇儿,他将来不仅会光耀门庭,而且一定会名扬天下。
”有了叔叔的鼓励,欧阳修更加用功,夜以继日,诵经读典,不知疲倦,为自己的科举之路积蓄能量。
天圣元年(1023年)秋天,欧阳修正式踏上科举之路,准备实现自己致君尧舜的人生理想。
那年,他刚好17岁,他在家乡参加随州州试。
州试,又称为“乡试”,是科举时代地方举行的一级考试,考试合格者方可参加朝廷组织的会试。
欧阳修参加的这次考试有一道题叫《左氏失之诬论》,这对自幼熟读《春秋》的欧阳修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他拿到试题后,一挥而就,很快就完成了答卷。
但是,让欧阳修想不到的是,他竟然落榜了。
因为他一直以为,这次考试自己必中无疑,并且可能要夺得头筹,但是居然会名落孙山。
史载他这次考试的文章一出,就四方传颂,不胫而走。
可是,因为他在写文章时,有个别韵脚超出了官韵的规定范围,考官泥古不化,就将才华横溢的欧阳修给落黜了,这对欧阳修来说简直是摧残性的打击,因为他又要在这种呆板枯燥的文章里再埋头苦读三年时间。
这段经历可见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二:欧阳文忠公年十七,随州取解,以落官韵而不收。
天圣已后,文章多尚四六,是时随州试《左氏失之诬论》,文忠论之,条例左氏之诬甚悉,句有“石言于宋,神降于莘。
外蛇斗而内蛇伤,新鬼大而故鬼小”。
虽被黜落,而奇警之句,大传于时。
今集中无此论,顷见连庠诵之耳。
尽管满腹怨愤,但是还要面对残酷的现实,欧阳修痛定思痛后,又在家里发奋用功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
公元1026年秋天,经过3年的刻苦攻读,20岁的欧阳修再次信心满满地进入考场,这次终于如愿以偿,顺利通过了州试,获得参加第二年春天礼部组织的会试。
公元1027年春天,各地选送的“举人”、“贡生”云集当时首都开封。
年轻的随州举人欧阳修第一次来到皇城,既为当时帝都的繁华富足大开眼界,又对自己的春闱考试充满期待。
史载,主持那年礼部考试的考官是著名的西昆派领袖之一的刘筠,他是以枢密直学士、礼部侍郎的身份出任本届考试主考官。
经过三场考试,欧阳修以为可以稳操胜券,在考完试后等待发榜的一段时间里,他交结名流,饱览胜迹,只待佳音。
孰料命运再次跟这位青年才俊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在甲、乙两榜的进士1000多人中,他再次名落孙山。
跟近在咫尺的功名失之交臂,漫漫仕途之路还在煎熬着一代才子。
尽管这次欧阳修没有考取进士,但是跟三年前的随州乡试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因为这里毕竟是皇城要地,各路精英都云集在这里,他这次考试失败了,但是他的学问才华已经冠盖满京华,跟许多上流社会名流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经历两次挫折后的欧阳修老练了不少,也成熟了许多,他决定要像勾践那样卧薪尝胆,东山再起。
这次,在经过自己的检讨,他终于决定暂时向考场要求的时文低头,寻访时文名师。
经友人推荐,他决定拜时文高手汉阳军知军胥偃为师,学习时文。
欧阳修带了两部自己的诗稿和一些文章作为见面礼,胥偃读了欧阳修的文章,拍案叫绝,当即决定收欧阳修为徒。
对欧阳修循循诱导,殷殷启迪,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传给这位年轻才子,欧阳修的时文在胥偃的耐心指导下,进步神速。
一年后,胥偃回京述职,顺便领着欧阳修结交社会名流,出席文人聚会,在官宦学者中广为延誉。
1029年春天,由胥偃保举,欧阳修就试开封府最高学府国子监,国子监是封建时代最高学府,一般招收七品以上官宦子弟,欧阳修以布衣出身入读国子监,完全归功于恩师胥偃。
同年秋天,欧阳修参加了国子监的解试,这次考试类似于之前各地举行的乡试,考中者就可以直接参加次年春天朝廷礼部组织的春闱。
由于欧阳修对时文的研究已经非常透彻,所以,这次考试他考得非常轻松,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类似于解元),恩师胥偃也大感欣慰。
1030年,欧阳修再次参加礼部组织的春闱。
据记载,这次担任主考官的是前状元临川才子晏殊,当时晏殊担任御史中丞(副宰相)。
这次考试的题目是《司空章舆地图赋》,欧阳修这篇文章收录在《永叔集•居士外集》卷二十四,全文406个字,文章切中肯綮,平稳工整,符合时文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