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鸡)场兽医防疫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猪场防疫免疫规程

猪场防疫免疫规程

1、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必须引进种猪时,在引进种猪前必须调查产地是否为非疫区,并有产地检疫证明。

2、猪场严禁饲养禽类、犬、猫及其他动物。

猪场食堂不准外购猪只及其产品。

职工家中不得养猪。

3、严禁外来人员到猪场参观,必要时需经场长许可,需经更换场区工作服、工作鞋或洗澡,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

4、场内不准带入可能染疫的畜产品或其他物品。

场内兽医人员不准对外诊疗猪只及其他动物的疾病。

猪场配种人员不准对外开展猪的配种工作。

5、猪场每个消毒池要经常更换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

6、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前,应先洗手、穿工作服和胶靴;或淋浴后更换衣鞋,工作服应保持清洁,定期消毒。

严禁相互串猪舍。

7、猪场要喂全价配合饲料,禁止饲喂不清洁、发霉或变质的饲料,不得喂未经无害处理的泔水以及其他畜禽副产。

8、每天坚持打扫猪舍卫生,保持饲槽、水槽、用具干净,地面清洁,舍内可用0.27%、0.3%过氧乙酸或次氯酸钠或其它消毒药消毒,每月2~3次。

猪只专群后,栏舍要进行彻底清洗消毒。

9、猪场道路和环境要保持清洁卫生,因地制宜选用高效、低毒、广谱的消毒药品,定期消毒。

10、每批猪只调出后,猪舍要严格进行清扫、高压冲洗和消毒,并空栏5~7天,做到“全进全出”。

11、产房要严格消毒,有条件的可进行消毒效果检测,临产母猪进入产房前进行体表清洗和消毒,产前母猪用0.1%高锰酸钾溶液对外阴部和乳房擦洗消毒。

仔猪断脐、剪牙、断尾和剪耳缺要进行严格消毒。

12、定期驱除猪的体内、外寄生虫。

搞好灭鼠、灭蚊蝇和吸血昆虫等工作。

13、饲养员认真执行饲养管理制度,细致观察饲料有无变质、猪采食和健康状态、排粪有无异常等,发现不正常现象,及时请兽医检查。

14、猪只及其产品出场,出具经县以上防疫检疫机构或其委托单位的检疫证明。

出售的种猪应包括种猪档案、免疫证明。

15、根据养猪专业合作社猪病防控中心免疫防控大纲总体要求,结合本地区疫病发生的种类,确定免疫接种的内容和适宜的免疫程序。

规模化猪场:标准防疫流程

规模化猪场:标准防疫流程

和美华集团规模化猪场防疫程序一、分娩舍:1、分娩母猪:2、哺乳仔猪:四、配怀舍和妊娠舍:五、后备种猪:六、种母猪群普打疫苗:七、生产公猪免疫程序:八、免疫接种注意事项1、由专人(一般由主管和技术员)负责疫苗注射,不得交给生手注射。

由专人跟踪免疫实施,严禁漏免。

2、疫苗使用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及公司的免疫方案,规范操作,不得更改程序和剂量。

3、疫苗使用时必须对以下项目进行复查:生产日期或批号、有效期或失效期、颜色、质地是否符合要求、贮存温度是否正确、密封是否良好及冻干苗是否失去真空等。

4、疫苗在稀释及使用中应避免阳光直射,避免环境高温并尽快用完。

如猪瘟疫苗稀释后在气温15℃以下时4小时内用完,气温15-25℃时2小时内用完,25℃以上时1小时内用完。

5、免疫接种前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如注射器、针头要清洗干净,防止药物或疫苗残留对即将使用的疫苗产生不利影响,并煮沸消毒或高压蒸气消毒后降至正常温再使用6、免疫时注射器内的疫苗不得返回到疫苗瓶中。

7、疫苗使用前必须充分摇匀,每次吸苗前再充分振摇。

8、每接种一头猪要观察疫苗有无从接种部位泄露,如有泄露应立即补免适当剂量。

9、免疫接种时环境应稳定。

避免在环境恶劣或剧变时接种,避免猪只移动或转群、并栏时接种。

防止各种环境应激。

10、夏季接种时宜在清晨气候凉爽时进行,其它季节宜在上午进行,以便接种后及时观察被接种猪的状况及反应。

11、病猪不宜接种疫苗,但要及时登记,待痊愈后补免。

12、对生产母猪普注的疫苗如口蹄疫、乙脑等,普注时产前、产后1周内的母猪暂不免疫,登记待产后15天时补免(可与细小灭活苗同时免疫)。

13、哺乳仔猪一窝猪一个针头;其它猪接种时必须1头猪1个针头。

14、根据猪的大小选用规格合适的针头:哺乳仔猪:9×12或9×15,保育猪:12×20;生长肥育猪:14×20或14×25;后备猪:16×30;生产公母猪:16×38(经产母猪)或16×35(头胎母猪)。

规模猪场免疫的操作细则

规模猪场免疫的操作细则

规模猪场免疫的操作细则导读在生产现场,由于技术人员不重视疫苗免疫的操作细节,往往容易造成免疫失败。

因此,现场管理应规范兽医操作规程,最大限度减少操作失误,避免免疫失败。

一、疫苗质量与保存条件的检查1.疫苗用前检查:封口、名称、批号、有效期、容量和使用方法、疫苗色泽等物理性状应与说明书相符。

2.定期检查疫苗保存条件:(通常有2-8℃和 -20℃),保存冰箱内要放置数显温度计,仓库保管员每天记录温度变化;冷藏保存的疫苗,时刻注意靠近冰箱内壁的疫苗有无结冻现象。

疫苗保存和运输二、注射器具1.注射器选择:选择猪的大小和疫苗的物理性状选择合适注射器及针头。

2.器具分类:免疫器具(针头、注射器、托盘等)应分区、分类使用来避免交叉感染。

3.防止器具污染:反复清洗和消毒,针头和注射器经煮沸消毒15分钟以上,干燥后待用,防止水对疫苗的影响。

做到一猪一针头,每次吸取疫苗时应更换针头,或在疫苗瓶上固定一枚针头。

三、注射方法1.注射方法: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和后海穴注射正确的肌肉注射部位及技术正确的皮下注射技术;母猪必须正确保定后海穴注射部位2.注射技术:注意部位、角度及深度等,正确的肌肉注射部位位于耳后5.0-7.5cm,靠近耳根部最高处的松皮皱褶部紧皮交接处。

正确的注射部位:耳根后三角区正确注射角度不正确的注射角度三、注射方法1.注射方法: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和后海穴注射部位太高,角度不正确注射部位太靠后现场操作时如果注射部位太低,有注入腮腺的可能,由此导致的疼痛可使猪痛的废食。

注射后如有血液和疫苗漏出,应补免一次。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现场注射存在着疫苗注入脂肪组织的危险,因为脂肪组织中的血液供应很少;或可能被脂肪组织包被从而使免疫应答很差,易引起脓包。

一般现场见到母猪耳号脓包较多,往往与操作不熟练有关。

四、猪群健康状况检查接种前应注意猪只是否健康,不健康的猪只不能免疫(因为它不能很好的产生免疫应答,另外会加重病情),应做好记录,一周恢复健康后补免。

肉鸡场兽医防疫管理制度

肉鸡场兽医防疫管理制度

肉鸡场兽医防疫管理制度肉鸡场防疫管理制度为了加强肉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特指定本制度并严格执行。

一、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动物防疫法及有关畜禽防疫卫生条例。

二、阻断病源的传入和传播1、鸡场出入口,设消毒池,池内保持有效消毒液(使用:2%烧碱)。

保证进出人员及车辆消毒工作。

2、外来人员未经负责人或兽医部门同意不得进入生产区。

3、任何其它禽及其禽产品不得带入生产区。

4、饲养员每天要保持环境清洁卫生,不得在不同鸡群间串门。

5、生产区一周消毒一次,工作区和周围环境两周彻底消毒一次。

6、任何外来人员在得到批准后方可进入生产区,进入前必须更衣、消毒,紫外线下照射10分钟,穿全封闭一次性工作服在技术员的陪同下进入。

7、场内兽医人员不得对外诊疗鸡只及其他动物的疾病。

8、生产人员不得随意离开生产区,在生产区穿工作服和胶靴,工作服应保持清洁,定期消毒。

三、严格淘汰1、饲养员每天观察鸡群,每天早晨放牧后到鸡舍角落及其它偏僻处查看有无离群独居、精神不好的鸡,发现后立即淘汰。

2、经技术员同意后饲养员方可对淘汰鸡进行无害处理,即离饲养基地3公里以外定点深埋。

四、传染病应激措施1、当鸡群发生疑似传染病时,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同时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告并尽快加以确诊。

2、当场内或附近出现烈性传染病或疑似烈性传染病病例时,立即采取隔离封锁,并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告。

3、如场内发生传染病后,如实填报疾病报表,该次传染终结后,提出专题总结报告留档并报上级主管部门。

4、决不调出或出售传染病患鸡和隔离封锁解除之前的健康鸡。

五、防疫保健1、技术员组织制定基地防疫计划的实施。

免疫计划以技术员发的程序为准。

2、对场内职工及其家属进行兽医防疫规程宣传教育。

3、定期检查饮水卫生及饲料的加工、贮运是否符合卫生防疫要求。

4、定期检查鸡舍、用具、隔离舍和鸡场环境卫生和消毒情况。

5、技术员每天的诊疗情况有台帐记录。

详细记录兽医诊断、处方、免疫等内容。

规模养猪场兽医卫生防疫规程

规模养猪场兽医卫生防疫规程

规模养猪场兽医卫生防疫规程一、规模养猪场兽医卫生防疫制度1、猪场谢绝参观。

饲养人员及本场人员(包括经批准入场的有关技术人员)进入生产区前,必须进入消毒更衣室,更换经紫外线灯照过的工作服、工作帽与水靴后,再趟过盛有2%火碱水的消毒池(水深至少20公分)才能进入猪舍,场外车辆、用具不准进场,出售肥猪与断奶仔猪时,经专用猪道在场外接运。

2、饲养人员要坚守岗位,不准相互串舍。

要随时注意观察猪群健康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所有用具与设备必须固定在本舍内使用,不准互相借用。

3、搞好猪舍内外卫生,定期消毒。

夏、秋季每周用2%火碱水或3%来苏水消毒三次,春、冬季每周消毒一次。

4、经常消灭鼠、麻雀、蚊、蝇等。

场内人员不准在场外治疗猪病、去势与屠宰,以切断疫病传播的各种途径。

本场人员不准购买市场上的生猪肉及其生、熟猪肉制品。

5、饲养人员不准在圈内大、小便,以防猪囊虫病。

6、病死猪不准在生产区内剖检,要用不漏水的车运往治疗室进行诊断。

病死猪肉本场人员决不能吃,也不能喂狗、猫,更不能出售给小贩,以防疫病在场内外传播、流行。

二、规模养猪场兽医卫生防疫措施1、猪场生产区及猪舍门均设消毒池(生产区的池宽应在三米以上),池内加2%火碱水或其他消毒液,1周更换一次,冬季可加入适量食盐,以防消毒液结冰。

2、猪舍内应保持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猪舍内外每天必须清扫一次。

所有饲养用具每天必须用消毒液消毒一次,消毒后用清水冲洗、晒干后使用,饲槽每天冲洗消毒一次。

3、实行“全出全进制”,每批猪出圈后要进行全面彻底清扫与三次大消毒(一次2%火碱水,二次3%来苏水,三次0.5%高锰酸钾水,每次间隔三天),消毒5天后才能进下批猪。

4、畜牧兽医人员与饲养人员在工作期间必须穿戴工作服、工作帽与水靴,工作结束后,必须将工作服与水靴脱留在更衣室,不得穿着进入生活区或出场。

工作服与水靴必须经常洗刷,并用1%来苏水或紫外线消毒,以保持清洁卫生。

5、为防止疫病通过买猪时传入,应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

肥猪防疫流程

肥猪防疫流程

肥猪防疫流程1、防疫基础设施方面(1)消毒池(室):集约化猪场应有值班室和消毒池,生产区入口和各栋舍门口也要有相应的消毒池。

外来人员在大门口换鞋,欲进入生产区需更衣淋浴,本场职工进入生产区也需换鞋更衣。

(2)紫外线消毒区:进入生产区的更衣室应设有紫外线灯区,在上方、前后、左右分别安装紫外线灯管,对进入生产区的人员进行3-5分钟的紫外线消毒。

(3)兽医室:位于生产区下风向,用作兽医办公、放置药品器械、病死猪诊断和化验。

兽医室应配置相应的防疫器材和检测设备,如冰箱、消毒锅、分析药品和检测仪器、药品柜、消毒喷雾器、治疗和解剖用具、档案柜等。

(4)病死猪处理场(室):集约化猪场应有病死猪处理的专门场所,对病死猪只进行焚烧或深埋,也可在粪场附近设置一沉尸井,将病死或剖解猪只进行无害化处理。

(5)装猪台:装猪台设在生产区墙外,运猪车辆不准进入生产区,防止把病原体带入场内。

(6)一次性饲料袋:多数猪场运送饲料使用的是周转性麻袋,麻袋经过多次使用,可能为病原体的传播提供了条件,所以集约化猪场最好使用一次性麻袋。

2、防疫消毒程序(1)环境消毒:猪舍周围环境每2-3周用2%烧碱或撒生石灰1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

在大门口和猪舍入口设消毒池,使用2%烧碱或煤酚皂溶液等,并经常更换消毒液。

(2)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更换工作服、工作鞋、戴工作帽,经过紫外线消毒3-5分钟。

工作服、工作鞋、工作帽等要定期清洗和消毒。

猪场工作人员不应串舍,更不应到兽医室、厨房、食堂等地方去。

猪场兽医不准对外诊疗猪及其他动物的疾病,配种人员不准对外开展猪的配种工作。

猪场应谢绝参观,特殊情况非参观不可时,要经严格消毒后,并更换场内工作服和工作鞋,方可进入生产区。

(3)猪舍消毒:空栏消毒,先将猪舍内的粪尿、垫草等清扫干净,再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待干燥后用10%-20%石灰乳或2%-3%烧碱溶液或1%-2%来苏尔溶液等,选用其中一种消毒剂进行消毒,然后再用水冲洗,干燥后再将调好的石灰乳涂于墙壁。

兽医卫生防疫规程

兽医卫生防疫规程

北京养猪育种中心猪场兽医卫生防疫规程总则1.为了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体系,预防和控制、消灭猪的传染病,保证猪场养猪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维持猪群的高度健康状态,特制定本规程。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猪群必须免疫口蹄疫、猪瘟、猪丹毒、猪肺疫。

种猪群根据本场及当地情况制定免疫计划,一般包括口蹄疫、水泡病、猪瘟、喘气病、猪痢疾、萎缩性鼻炎、蓝耳病、伪狂犬、细小病毒、乙型脑炎、喘气病等疫苗。

商品猪应免疫口蹄疫、水泡病、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等。

3.场区分为生活区和生产区,场内禁止饲养其它动物。

4.猪场必须配备一名兽医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猪场的日常兽医工作及具体实施、执行本程序。

场长应对兽医人员进行监督考核。

5.进入猪场的人员、车辆和物品,要查明情况后决定放行与否。

6.猪场所有部门工作人员,均必须严格遵守本程序。

7.本规程未尽事宜,结合猪场的实际情况,由场长、兽医协商更改。

人员1.进入猪场的一切外来人员,均必须按规定填写“外来人员入场登记表”。

2.外来人员必须在场内生活区隔离48小时后,才可允许进入生产区。

进入生产区,要按照产房、育仔、配种、妊娠、育成、育肥的猪舍顺序进行观察,也就是健康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

3.为了防止交叉感染,猪场工作人员应自觉减少接触兽医病原微生物的机会,如到集市、其他猪场及与猪有共患病的动物饲养场和屠宰场、微生物实验室活动,要互相监督。

4.猪场工作人员除饲养员、兽医外,其他人员进入生产区须经过场长批准,更衣、消毒或淋浴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5.场内人员禁止从场外携带任何食品进入生产区,职工食堂禁止从场外购买鲜猪肉、牛羊肉及其相关加工食品。

6.饲养员进舍工作,应遵守下列原则:1)更换工作服、鞋或淋浴后方可进入生产区;2)生产区与生活区的工作服要严格区分,不得混用;3)饲养员应固定工作岗位,禁止相互串舍;4)发生疫情时,饲养员必须严格隔离;5)饲养员定期接受卫生防疫知识教育,增强防疫意识;6)严禁任何食品自行带入生产区。

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管理制度

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管理制度

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管理制度(一)防疫制度一、遵守《动物防疫法》,按市级兽医主管部门的统一布置的要求,认真做好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强制性的免疫工作。

二、严格按场内制定的免疫程序做好其它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严格免疫规程,确保免疫质量。

三、遵守国家关于生物安全方面的规定,使用来自于合法渠道的合法产品,不使用实验产品或中试产品。

四、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根据本场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遵守。

五、建立疫苗出入库制度,严格按照要求贮运疫苗,确保疫苗的有效性。

六、废弃疫苗按照国家规定无害化处理,不乱丢乱弃疫苗及疫苗包袋物。

七、疫苗接种及反应处置由取得合法资质的兽医进行或在其指导下进行。

八、遵守操作规程、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并严格消毒,防止带毒或交叉感染。

九、疫苗接种后,按规定佩戴免疫标识,并详细记入免疫档案。

十、定期对主要病种进行免疫效价监测,及时改进免疫计划,完善免疫程序,使本场的免疫工作更科学更实效。

(二)规模养殖场消毒制度一、养殖场大门处必须设有消毒池,并保证有效的消毒浓度。

二、养殖场内应设有更衣室、淋浴室、消毒室、病畜隔离舍。

三、进出场车辆、人员及用具要严格消毒。

除经消毒池外有条件的还应经紫外线消毒,进出场生活区消毒10分钟,生产区消毒15分钟,并更衣换鞋。

四、场区内每周消毒1-2次。

场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周消毒1次。

五、畜禽舍内每周至少消毒1次。

饲槽、饮水器应每天清洗1次,每周消毒清洗1次。

六、消毒药应选择对人和动物安全,没有残留毒性、对设备没有破坏性,不会在动物体内有害积累的消毒剂。

消毒药应定期轮换使用。

七、每批畜禽出栏时,要彻底清除粪便,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待舍内凉干后进行喷雾消毒或熏蒸消毒。

八、更衣室、淋浴室、休息室、厕所等公共场所以及饲养人员的工作服、鞋、鞋、帽等应经常清洗消毒。

(三)规模养殖场疫情报告制度一、养殖场的法定代表人是疫情报告的责任人,法定代表不在现场时可以委托其他人报告疫情。

规模化猪场卫生防疫制度

规模化猪场卫生防疫制度

规模化猪场卫生防疫制度为了保障规模化规模化猪场生产的安全可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动物防疫灵长类法》及有关兽医规章的要求,市场条件依规模化猪场当前实际生产条件,确保养猪生产的顺利进行,向用户提供优质健康的种猪或种猪,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养防并重”的原则,杜绝疫病的发生。

现制定以下《猪场卫生防疫制度》,请全场员工及外来人员公司员工严格执行。

1、猪场应实行兽医防疫卫生管理的场长负责制,组织拟定捷克队兽医防疫卫生工作计划,制定各部门的防疫卫生执法监督岗位责任制。

组织领导开始实施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常见普通病的预防、控制和消灭工作。

2、无数个猪场可分生产区和分是生活区两部分,农业区主要包括猪舍、兽医室、饲料库、污水处理区等。

生活区首要包括办公室、食堂、宿舍等。

生活区应建在生产区上风干鲜果品方向并保持一定距离。

3、猪场实行全功能封闭式饲养和管理。

所有人员、车辆、物资仅能经由大门和生产区大门出入,不得由其他任何途径出入生产区。

4、非生产区工作人员及车辆严禁进入生产区,需要进入生产区者必须经有关领导批准,按本场规定程度消毒、更换衣鞋后,由专人陪同在指定区域内活动。

5、生活区大门应设消毒门岗,全场外地人员工及外来人员入场时,均应通过消毒门岗,按照规定的方式制定消毒后方可进入。

6、场区内禁制饲养其他动物,严禁其它动物和动物肉类及其副产品入场,猪场工作人员不得在家中或者经营猪及其它动物肉类和动物产品。

7、场内各大、中、小型消毒池由专人行政管理,责任人应定期成功进行清扫,更换消毒药液。

场内专职消毒员应每日按规定对猪群、猪舍、各类通道及其他须消毒区域轮替使用规定的各种有关规定麻醉剂实施消毒。

工作服要另行在场内清洗并定期洗涤。

8、饲养员应在车间内坚守岗位,不得进入其它生产车间内,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因工作需要须进入分厂生产车间时,应在该厂入口处消毒池中消毒进入后方可进入。

9、兔子要在场内宿舍居住,不得随便外出;沃苏什卡技术人员不得到场外出诊;不得去屠宰场、其它猪场或屠宰户、养猪户场(家)逗留。

规模猪场兽医操作规程

规模猪场兽医操作规程
记录发病情况
记录猪只发病的开始时间、地点、数量等信息,以便分析发病原因 和趋势。
做好统计分析
利用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发病规律和特点,为采取相应 措施提供依据。
分析发病原因
通过对发病数据的分析,找出发病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 疾病提供参考。
怀疑疫情及时汇报
保持密切关注
密切关注猪群健康状况,注意观察猪只的行为和 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可疑病情。
05
监测猪群健康状况
记录疫情数据,采取相应措施
记录疫情数据
记录疫情的开始时间、地点、数量、流行特点、控制办法等,以 便及时发现并控制疫情。
报告疫情
发现疫情后,应立即向公司主管部门报告,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采取措施,防止疫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包括隔离、消毒、治疗等 ,防止疫情蔓延。
对滋生蚊虫的场所进行定期检查 ,及时发现并处理。
02
消毒
进场消毒
01
02
03
车辆进场消毒
所有进入猪场的车辆需在 车场彻底清洗和消毒,车 身和车厢喷雾消毒,确保 消毒效果。
人员进场消毒
进场人员需洗手、更衣、 换鞋和喷雾消毒,消毒剂 种类和浓度根据实际情况 调整。
物品进场消毒
仓库、料槽等设备定期清 洗和消毒,确保猪只生长 环境和产品质量。
污染。
焚烧后要对焚烧炉内残余物质 进行清理,并彻底消毒。
解剖需在兽医指导下进行,消毒全面严格
01
病死猪只解剖必须在兽医的指导下进行,遵守卫生消毒制度。
02
解剖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佩戴口罩、手套等,避免直接
接触病死猪只的体液和器官。
解剖过程中要使用专门的解剖刀和其它工具,避免对周围环境
03

规模化猪场防疫程序

规模化猪场防疫程序

种猪
经产母猪:
3、产后的防疫: 产后20天: 细小病毒灭活苗1头份/头 产后25天: 高效五号苗3ml/头 产后28天: 猪瘟4头份/头 猪伪狂犬灭活苗3ml/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猪
经产母猪:
4、母猪产前7天至产后7天在饲料中添 加磺胺五甲氧嘧啶600g/吨或土霉素原 粉800g/吨;以预防母猪产后可能发生 的三联症;
种猪
商品猪:
40日龄: 高效五号苗2ml/头 45日龄: 猪丹毒肺疫二联苗2头份/头 60日龄: 猪链球菌活疫苗2头份/头 猪瘟4头份/头 70日龄: 高效五号苗2ml/头 出栏前21天: 五号苗3ml/头
种猪
六、疫苗注射针头长度要求:
• 注射疫苗所使用的针头长度要符合以下标 准,同时要保证一个猪换一枚针头: 猪体重 10kg以下 10-30kg 30-100kg >100kg 针头长度 1、2-1、8cm 1、8-2、5cm 2、5-3、0cm 3、8-4、4cm
农药产生淋巴细胞毒性。
• 饲料中的重金属污染
汞、铜、镉、铅等在饲料中含量过高会干扰 疫苗产生免疫。
种猪
三、经产母猪:
1、季节性普防的疫苗防疫:
3﹑9月份: 猪丹毒肺疫二联苗—2头份/头 4月中旬: 乙型脑炎活疫苗2头份/头
种猪
经产母猪:
2、临产前的疫苗防疫:
产前45天: 高效五号苗3ml/头 (后海穴注射,防止应激而导致流产) 产前30天: 伪狂犬灭活苗3ml/头 胸膜肺炎2ml/头 猪胃流二联灭活苗4ml/头(春﹑秋﹑冬季防) 产前25天: 萎缩性鼻炎2-3ml/头(进口苗) 产前21天: 大肠杆菌四价苗1头份/头 链球菌活疫苗2头份/头
• 母源抗体的干挠

规模化猪场主要的免疫程序及紧急处理

规模化猪场主要的免疫程序及紧急处理

规模化猪场主要的免疫程序及紧急处理1、猪瘟免疫程序为:①仔猪20-25日龄首免,60-65日龄免剖量为2头份/头;②超前免疫:出生后在哺乳前注重射1头份,在注射结束2小时后才能哺乳,60-65日龄再加强注射2头份;③母猪配种前5-6天接种一次,种公猪每年接种一次。

紧急处理:在猪群中,一旦发现有1头确诊为猪瘟时,即对整个猪瘟进行逐头测温,对体温不高的猪,采用大剂量4-5头份猪瘟疫苗,紧急预防注射,并注意一头一针头。

对已出现猪瘟症状的个体或注苗后不到4-5天就发生体温升高的猪只无效;但可采用猪瘟血清或猪用免疫球蛋白十抗病毒药有一定的效果。

2、猪丹毒:免疫程序:仔猪70-75日龄首免,间隔20-30天进行二免,种母猪每次配种前按种1次,种公猪每6个月按种1次。

紧急处理:对病猪按常规剂量、用复方氨基林注射液稀释青霉素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续3-4天,或用油剂青霉素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5天。

3、细小病毒:免疫程序:选择猪细小病毒弱毒疫苗,后备母猪在配种前1个月肌肉注射1ml,种公猪初配前首免,隔15天后二免以后每年接种1次。

紧急处理:本病目前没有特药物治疗,当发现发情时,对栏舍要彻底消毒、流产胎儿进行烧毁,对超期末产母猪应用氯前列烯醇进行人工分娩,加快繁殖周期,一般下一胎可正常分娩。

4、猪Ⅰ型脑炎:免疫稀释:用猪Ⅰ型脑炎灭活苗于配种前或每年蚊子出现的季节前20-3天按种,青年公、母猪注射2次,每次间隔15天,经产母猪及成年公猪每年注射一次,每次2ml。

紧急处理:注意消毒和东灭蚊蝇。

对流产胎儿进行烧毁,对超期末产母猪进行人工分娩,用氯前列烯醇1-2ml肌内注射,加快繁殖周期。

5、伪狂犬免疫程序:选用伪狂犬病弱毒冻干苗:①妊娠母猪产前21-28天肌肉注射2ml;②10周龄后的仔猪肌注2ml;③成年公猪每年免疫一次肌注2ml;④滴鼻:对一些发病日日龄较早的猪场可在早期进行滴鼻。

紧急处理:①对病猪、早期可用刺激疗法,即写下注射枸缘酸钠马血或猪血(3%枸缘酸钠1份加马血或猪血9份)。

猪场免疫程序、卫生防疫、消毒制度

猪场免疫程序、卫生防疫、消毒制度

猪场卫生消毒制度1、进入猪场大门和生产区大门口处设消毒池,并设人员过往消毒通道,消毒药物可用2%的火碱溶液,消毒对象主要是车辆的轮胎和人员的鞋底。

2、大门口处设喷雾器械,消毒对象是车身和车底盘。

3、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之前,必须经过消毒间,淋浴,更换工作衣、帽、胶鞋,脚踏消毒池进入。

经批准允许入场参观人员的消毒方法与工作人员相同,并按制定路线参观。

4、空猪舍在引入猪群前应彻底消毒,程序为:清扫杂物、粪尿,用高压水管冲洗墙壁、地面及栏架。

水冲洗干燥后可用0.3%的过氧乙酸或2-3%的火碱溶液喷雾消毒。

对于封闭舍可随后关闭门窗及出风筒,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24小时(甲醛30毫升/立方米,高锰酸钾15克/立方米,加水15毫升/立方米)。

熏蒸时先将甲醛称好放入容器内(按猪舍面积均匀放开)。

最后放入高锰酸钾,放高锰酸钾时动作要快,以免溶液溢出,烧伤皮肤。

并迅速离开现场,封闭门窗。

5、猪场过道及运动场每周可用2%的火碱溶液或1:800的百毒杀消毒一次,饲养用具(如饲槽)必要时每周刷洗一次,同时可用0.1%的新洁尔灭消毒。

6、母猪进入产房前,将产房彻底冲洗干净,干燥后再用消毒药喷雾消毒。

母猪进入产房前,全身冲洗干净,经过消毒、驱除体表寄生虫后再上产床。

母猪分娩前用0.1%的高锰酸钾消毒乳房和阴部,分娩后再用消毒药布擦拭乳房、阴部和后躯,并及时清理胎衣和产房。

7、作好配种时的卫生消毒工作。

8、作好接产时的卫生消毒工作。

9、作好经常性的环境消毒、带猪消毒,消毒剂应按性质经常更换。

猪场卫生防疫制度为了搞好猪场的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养猪生产的顺利进行,向用户提供优质健康的种猪或商品猪。

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

杜绝疫病的发生。

现制定以下《猪场卫生防疫制度》请全体员工及外来人员严格执行。

1、猪场分生产区和非生产区。

生产区包括养猪生产线、出猪台、解剖室、流水线走廊、污水处理区等。

非生产区包括办室、食堂、宿舍等。

规模化养猪场兽医防疫规程

规模化养猪场兽医防疫规程

规模化养猪场兽医防疫规程规模化养猪场兽医防疫规程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猪的传染病(包括寄生虫、下同)保护养猪正常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家畜家禽防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下同)和农业部制定的《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入下同》有关规定,特制定本防疫卫生工作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所指猪传染病同《实施细则》第三条中规定的有关猪的疾病。

第三条本规程适用于具有一定规模的国营、集体、专业户和中外合资养猪场。

第四条猪场场长及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防疫卫生规程。

第五条在出现疫情时,场长、兽医及管理人员应强制执行有关措施。

建猪场的防疫要求第六条猪场场址应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水方便、无污染、排废、供电和交通方便的地方。

远离铁路、机场、大公路、城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500米以上。

离开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风景旅游区1000~2000米。

周围筑有围墙或防疫沟,并建立绿化带。

第七条养猪场要做到生产区与生活区、行政管理区严格分开。

生产区应在离生活区、行政管理区100米以外的下风处。

饲料仓库、种猪舍应设在生产区的上风处。

第八条根据防疫需要,应建更衣消毒室、兽医室、隔离舍、病死猪无害处理间等,应设在猪场下风50米以外,场内道路布局合理,进料(净道)和出粪(污道)道严格分开,防止交叉感染。

第九条按饲养工艺应建筑种猪舍(含种公猪舍)、妊娠猪舍、分娩舍(产房)、培育舍、育成舍和育肥猪舍,各猪舍之间的距离应为20米左有。

育肥猪舍应更远些。

第十条猪场大门、生产区入口处要设置宽同大门、长为机动车车轮一周半水泥结构的消毒池。

生产区门口设有更衣、换鞋、消毒室或淋浴室。

猪舍入口处要设长1.0米的消毒池,或设置消毒盆,供进入人员消毒。

第十一条场内应有深水井或自建水塔供全场用水。

水质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猪场要有专门的粪污处理场、粪尿污水处理设施,要符合环境保护要求,防止污染环境。

规模化养猪场防疫程序

规模化养猪场防疫程序

规模化养猪场的防疫程序规模化养猪场由于养猪数量较多,饲养密度较大;并常因猪场的生产需要,而引进部分种猪,导致一些接触性传染病的发生机率明显增加,给养猪生产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兽医防疫程序,防止各种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直接关系到规模化养猪场的兴衰与成败。

生产实践证明,规模化养猪场,要想有效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必须做好以下兽医防疫工作。

1.隔离病原规模化养猪场必须严格执行隔离制度,防止各种病原菌的传入。

生产区大门应有专职人员,负责进出人员和车辆的消毒工作。

外来及本场人员进入生产区前,必须严格消毒,更换工作服和鞋后方可进入猪舍。

场外车辆、用具一律不准进入生产区。

交易种猪、商品猪必须在场外进行。

饲料应由本场专车专线(净道)运入;粪污等由密闭地下管道或专用车辆经污道运出场外。

引种是传染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为了确保猪场安全,防止疫病传人,必须由非疫区引进种猪,经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检疫,隔离观察1个月,经检查确认为健康无病,并作全身喷雾消毒后方可入舍混群饲养,有条件的猪场,最好实行自繁自养制度。

2.严格消毒消毒的目的是杀灭外界环境中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预防性消毒、临时性消毒和常规消毒等。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机械性清扫和化学性消毒。

机械性清扫能大大减少猪舍内的污物及病原微生物,提高化学消毒剂的消毒效果。

化学性消毒是规模猪场最常用的一种消毒方式,常用的消毒药物有烧碱、生石灰、过氧乙酸、百毒杀、含氯消毒药和新洁尔灭等。

据生产实践,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一般规模猪场每年可进行23次大的预防性消毒,每月进行2 3次带猪消毒。

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方式的猪群,应在全出后进行一次彻底的场地清扫和消毒。

产房在产仔前、后均需进行一次严格消毒。

如果猪场发生疫病时,则应加强临时性消毒,对病猪分泌物、污染场舍应及时进行消毒。

在传染病扑灭后和疫区解除封锁前必须进行彻底的终末消毒。

3.免疫接种免疫接种是预防规模猪场发生各种传染病的主要措施之一。

养殖场防疫操作规程

养殖场防疫操作规程

养殖场防疫操作规程养殖场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畜禽健康生长、提高产出品质,良好的防疫措施至关重要。

合理的防疫操作规程可以帮助养殖场有效预防和控制疫病的传播,确保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套行之有效的养殖场防疫操作规程。

1. 定期健康检查健康检查是养殖场防疫的基础,通过定期的健康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患病动物并进行隔离和治疗。

养殖场应雇佣专业兽医团队,定期对生长中的畜禽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体温、呼吸、精神状态、皮毛或羽毛状态等,必要时还可以进行血液和粪便样本的采集分析。

通过健康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疫情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2. 健康档案管理建立健康档案是有效管理养殖场疫情的重要手段。

养殖场应为每只畜禽建立个体健康档案,记录生长过程中的各项健康指标、疫苗接种情况、药物使用情况以及定期的健康检查结果。

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可以通过电子化系统来实现,方便了信息的录入和查询。

养殖场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记录和更新健康档案,为日后的疫情分析和预防提供数据支持。

3.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养殖场重要的防疫措施之一。

养殖场应制定适合当地情况的疫苗接种计划,并按照规定时间进行接种。

对于常见的畜禽病,如禽流感、猪瘟等,应选择安全有效的疫苗进行接种。

接种前应对疫苗进行检疫和质量检验,保证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接种时应注意接种方法和剂量的正确性,并对接种后的动物进行观察,密切关注疫苗反应。

4. 环境卫生管理良好的环境卫生是防止疫病传播的重要环节。

养殖场应定期对饲养环境进行清理、消毒和通风,保持清洁、干燥和适宜的温度。

清理时应注意合理利用防疫消毒剂,确保彻底杀灭病原体。

同时,对饲养区和饲料存放区进行合理划分,避免不同物种之间的接触,以防传播疫病。

5. 养殖批次管理为了降低疫病在养殖场内传播的风险,养殖场应合理统筹和管理养殖批次。

最好的方式是依据动物生长周期和规模选择适宜的养殖批次,确保相同批次内动物的生长状态相近。

畜牧防疫作业安全操作手册

畜牧防疫作业安全操作手册

畜牧防疫作业安全操作手册一、前言畜牧防疫工作对于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然而,在进行畜牧防疫作业时,如果操作不当,不仅可能导致防疫效果不佳,还可能给操作人员带来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畜牧防疫作业的安全、有效进行,特制定本操作手册。

二、个人防护装备1、工作服应选择长袖、耐磨损、耐酸碱的工作服,以防止动物抓伤、咬伤以及化学药品的侵蚀。

2、手套根据不同的作业需求,选择合适的手套,如橡胶手套、一次性手套等。

手套应无破损,且大小合适,以保证操作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3、口罩佩戴口罩可以防止吸入有害的粉尘、飞沫等。

4、护目镜在进行可能导致液体飞溅的操作时,如疫苗注射、消毒等,应佩戴护目镜,保护眼睛免受伤害。

5、鞋套进入养殖场时,应穿戴鞋套,避免将外界的病原体带入养殖场。

三、疫苗的保存与运输1、疫苗的保存疫苗应按照其说明书要求的温度进行保存,通常分为冷藏(2 8℃)和冷冻(-15℃以下)两种。

定期检查冰箱或冰柜的温度,确保其正常运行。

2、疫苗的运输运输疫苗时,应使用专用的冷藏箱或保温箱,并在箱内放置冰袋或干冰,以保持疫苗所需的温度。

避免疫苗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剧烈震动和阳光直射。

四、免疫接种操作1、准备工作(1)检查疫苗的名称、有效期、外观等,确保疫苗质量合格。

(2)准备好所需的注射器、针头、酒精、碘酒等物品,并进行消毒处理。

(3)对动物进行健康检查,对于患病、瘦弱或怀孕的动物应暂缓接种。

2、注射部位的选择根据不同的疫苗和动物种类,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常见的注射部位有肌肉注射(如臀部、颈部肌肉)、皮下注射(如颈部、背部皮下)等。

3、注射操作(1)用酒精或碘酒对注射部位进行消毒。

(2)抽取疫苗时,应注意避免污染疫苗。

(3)按照正确的注射方法和深度进行注射,注射完毕后,用酒精棉球按压注射部位,防止出血和疫苗溢出。

五、消毒操作1、消毒药品的选择根据消毒对象和目的,选择合适的消毒药品,如氢氧化钠、过氧乙酸、碘伏等。

猪场的兽医防疫措施

猪场的兽医防疫措施

兽医卫生防疫措施1、建立兽医卫生防疫制度,由主管兽医负责监督执行。

建立猪群生产、生长、防疫、繁殖、驱虫、消毒、无害化处理、疫情报告、员工岗位责任等制度和记录。

这些制度、记录最好能上墙,便于操作及监督执行。

2、猪场和用具每年春、秋进行两次全面彻底的消毒,应经常驱除蚊蝇,消灭老鼠,限养或禁养狗猫等动物;3、猪场生产区大门设专职门卫,负责来往人员、车辆的登记、消毒和安全保卫工作。

猪场谢绝参观,外来人员、非生产人员不得随意进入生产区,工作人员、经同意的参观人员必须按规定消毒后才进入生产区(消毒鞋子→淋浴间→更换衣服→消毒→生产区)场外的用具、车辆未经消毒不得入场。

饲料由本场专车专线运进。

猪场大门处,生产区和猪舍门口设置消毒池,池内配制3-5%火碱水或20%石灰水等。

消毒液要及时更换,一般1次/3天,换保持有效浓度,冬季加盐防止结冰。

4、猪舍保持通风良好,光线充足,室内干燥;猪舍内外每天清扫1次;母猪舍待母猪分娩后采取小区的“全进食出”消毒,肥育猪舍采取“全进全出”的消毒方法,即每批猪出栏后彻底大消毒,至少空圈一周后方可进猪,不能“全进全出”的猪舍要进行定期消毒,视情况平时每月或周进行1次—般性消毒,周围有疫情时每周1次,场内有疫情时1次/天。

消毒药可用2-5%的火碱水、0.5%过氧乙酸、复合酚、强力消毒灵等。

5、用具都必须固定在本处、本舍使用,不得互相挪用,并应定期清洗消毒,经常保持清洁,视情况可1次/月或1次/周。

用具消毒后,清水清洗,晒干后才纳用。

饲料槽、水槽每天必须清洗、消毒1次。

消毒药可用2-5%的火碱水、0.5%过氧乙酸、复合酚、强力消毒灵等。

6、饲养人员要坚守岗位,不得串舍。

饲养人员要随时观察猪群的健康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场内人员不得担负对外单位或个人诊疗猪病的工作,防止各种病源微生物的侵入。

住猪场生活区的职工家属一律不准私自饲养猪和其它动物;场内食品用肉须从本场自行解决,不得外购或携带肉类产品进场。

标准养猪场兽医临床技术操作规程

标准养猪场兽医临床技术操作规程

标准养猪场兽医临床技术操作规程为确保猪场正常生产,更有效地降低猪群的发病率,死亡率,减少疾病造成的损失,不断促进猪场疫病防治工作规范化、科学化,逐步提高饲养人员,兽医技术人员的兽医临床操作技术水平,特制定本规程细则,请各生产线员工参照执行。

1.认真做好防疫工作,参考《猪场卫生防疫制度》。

2.认真做好消毒工作,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

3.严格按《猪场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

4.做好驱虫工作,参考《驱虫程序》。

5.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按《技术操作规程细则》进行日常工作。

提高猪的抗病能力。

6.注意了解、调查本地区疫情,掌握流行病的发生发展等有关信息,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提出相应综合防治措施。

7.定期检疫,定期进行抗体检测工作。

8.一旦发生疫情或受到周围疫情威胁,猪场要及时采取紧急封锁等自卫措施,全体职工要绝对服从猪场发布的封锁令。

9.建立健康猪群,引入种猪要检疫并隔离饲养观察至少40天。

10.及时隔离病猪、处理死猪,污染过的栏舍、场地彻底消毒。

各舍要设1~2个病猪专用栏。

11.病死猪用专车运到腐尸池处理;解剖病猪在腐尸池解剖台进行,操作人员要消毒后才能进入生产线;每次剖检写出报告存档,临床检查、剖检不能确诊要采取病料化验。

12.及时将猪群疫病情况反映给生产技术部,以便有计划地进行药物添加剂预防。

13.对病猪必须做必要的临床检查如体温、食欲、精神、粪便、呼吸、心率等全身症状的检查,然后做出正确的诊断。

14.诊断后及时对症用药,有并发症、继发症的要采取综合措施。

15.残次、淘汰、病猪要经兽医鉴定后才能决定是否出售。

16.预防中毒、应激等急性病,发现时及时治疗。

17.及时治疗僵猪,配方采用肌苷+VB1,连用7天,治疗前驱虫、健胃。

18.对仔猪黄白痢等常见病要有目的地进行对照治疗,定期做药敏试验。

有计划地进行药物预防。

19.久治不愈或无治疗价值的病猪及时淘汰。

20.饲养员要熟练掌握肌注、静注、腹腔补液、去势手术、难产等简单的兽医操作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模化猪(鸡)场兽医防疫操作规程
一、建立猪(鸡)的防疫要求
1.场址要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水质良好、排污方便、无污染、电子充足、交通方便的地方。

场址应远离铁路、公路至干道及居民区和公共场所500m以上。

离开畜禽屠宰场、畜禽加工厂、垃圾和污水处理厂100m以上,饲养场周围要筑有围墙或防疫隔离沟并建立绿化带。

2.饲养场要做到生活区域生产区及行政管理区严格分开,生产区和生活区相隔100m以上。

3.饲养场要根据防疫要求设立更衣消毒室、兽医室、病猪(鸡)隔离室及病死猪(鸡)的无害化室等。

4.场区道路要布局合理,进料道和出粪道严格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5.按饲养管理程序建立相应的生产舍。

在猪场要建筑种猪舍(含种公猪)妊娠猪舍、分娩舍、保育舍、育成舍和育肥舍,各猪舍之间的距离应在20cm左右。

在养鸡场要建筑有育雏舍、育成舍、产蛋舍及孵化室等各舍之间应相距25cm左右,孵化室要远离鸡舍。

6.猪(鸡)场大门、生产区入口处要设有消毒池,宽同大门,长度为机动车车轮周长的1.5倍,深度0.3cm,为水泥结构。

外来车辆不准进入饲养场,确有必要时,应先冲洗干净进行喷雾消毒后方可进场。

7.猪(鸡)场要根据其规模的大小自建水塔,水质应符合国家饮
用水卫生标准。

二、兽医防疫制度
1.规模化猪(鸡)场要具备有中专以上学历的兽医专业技术人员若干人。

2.制(鸡)场的兽医人员要按照《动物防疫法》的要求做好本场的防疫工作。

3.规模化猪(鸡)场要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需要引种时,到非疫区,经畜牧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取得了种畜禽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种鸡场引种。

引入的种猪(鸡)要隔离饲养30天,在此期间要进行观察、检疫,确认健康后方可并群饲养,并按防疫要求及时接种相应的疫苗。

4.猪(鸡)场要严禁饲养犬、猫、鸟类及其他动物。

5.猪(鸡)场要严格控制参观次数。

必要时须经场长批准,参观者要更换衣帽、胶鞋,并经严格的消毒后方可进入。

6.猪(鸡)场的兽医人员不能对外诊疗猪、鸡疫病鸡其他动物疾病,配种人员不准对外开展猪的配种和鸡的人工受精。

7.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要穿工作服、带工作帽、穿胶鞋,要淌过消毒池。

工作服要保持整洁,定期消毒,生产人员要严格相互串舍。

8.每天要打扫猪(鸡)舍内外的卫生,保持水槽、料槽、用具的干净,要坚持对生产内外的环境进行消毒,消毒剂要备二种以上交替使用。

消毒时间春秋季每周一次,夏季每3天一次,冬季每10
天一次。

9.猪(鸡)场的道路要保持干净,每周消毒一次,可选用2%热烧碱溶液或石灰等。

10.猪(鸡)场要做到全进全出,对每一幢猪(鸡)售后要进行打扫、冲洗、消毒,并空闲一周以上方可使用。

11.定期驱除猪(鸡)体外寄生虫。

搞好灭鼠、灭蚊蝇和吸血昆虫工作
12.规模化住(鸡)饲养场的兽医人员要根据本场疫病发生的种类结合抗体检测,制定免疫程序。

三、扑灭疫情
1.规模化猪(鸡)场在发生传染病时,应及时上报畜牧兽医部门,并根据疫病种类做好封锁、隔离、消毒、紧急防疫、治疗、和扑灭工作。

2.在最后一头(只)猪(鸡)淘汰或痊愈后,须经过该传染病的最后潜伏期的观察,不再出现新的病例时,对全场进行严格的消毒后,方可撤销封锁。


规模化猪场、鸡场主要传染病的免疫程序
1.仔猪的免疫接种
1.1猪瘟免疫
1.1.1超前免疫:仔猪出生后吃初乳之前,每头仔猪肌注猪瘟细胞苗2头份,注苗后2小时再吃初乳;仔猪60日龄时加强免疫1次,每头仔猪肌注脾淋苗2头份。

实施超前免疫的仔猪断奶后要进
行2次免疫。

1.1.2常规免疫:仔猪30日龄首免,每头肌注猪瘟细胞苗4头份;60日龄2次免疫,每头肌注猪瘟脾淋苗2头份。

断奶后二免使用脾淋苗,发生过敏反应少,免疫原性好,可确保免疫效果。

2、兰耳病免疫:2~3周龄免疫,每头肌注l头份,免疫期4个月;
1.2伪狂犬免疫
猪伪狂犬病双基因缺失活疫苗:仔猪出生后2日龄,每个鼻孔滴鼻0.5毫升;38日龄左右加强免疫1次,每头猪肌注1毫升。

商品仔猪育肥出栏前不再注苗,后备猪于配种前7天加强免疫1次,每头肌注2毫升。

1.3猪口蹄疫免疫
o型高效灭活疫苗:仔猪40~45日龄首免,每头肌注1毫升;100日龄2免,每头肌注2毫升,直至育肥出栏可不再注射疫苗。

作后备种猪使用,于配种前10天与猪瘟疫苗同时接种分别肌注,每头接种高效苗2毫升。

1.4猪喘气病免疫
猪喘气病弱毒菌苗:仔猪12日龄每头肌注1毫升,60日龄加强免疫1次,每头肌注1毫升。

国产苗要求于右侧肺内注射,免疫效果尚佳。

1.5猪链球菌病免疫
仔猪18日龄首免,每头肌注2毫升;35~38日龄2免,每头肌注3毫升。

直至育肥出栏或作后备种猪使用,可不再注射疫苗。

1.6副猪嗜血杆菌灭活疫苗(含有15个血清型中的2、4、5、7、10、13等血清型):仔猪3~7周龄首免,首免后3周加强免疫1次,每次每头仔猪肌注2毫升。

2.种猪的免疫接种
2.1猪瘟的免疫
2.1.1种母猪:后备种猪配种前10天免疫1次,产仔后10天免疫1次,以后每次免疫应于产后进行,妊娠期不再免疫猪瘟,每头每次肌注猪瘟痹淋疫苗2头份。

2.1.2种公猪:每年春、秋各免疫1次,每次每头肌注痹淋苗2头份。

2.2兰耳病免疫
2.2.1兰耳病阴性猪场:可用兰耳病灭活疫苗免疫种猪群,后备种猪于配种前5~6周和2~3周各免疫1次,每次每头肌注兰耳病灭活疫苗2头份(4毫升);生产母猪于配种前12天免疫1次,每头肌注灭活疫苗2头份,以后每5个月免疫1次,每次肌注2头份。

阴性猪场不要用兰耳病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2.2.2兰耳病阳性猪场:兰耳病活疫苗,用于仔猪免疫接种;后备种猪于配种前与生产母猪于配种前使用兰耳病灭活疫苗免疫,安全但免疫效果不理想。

蛋鸡场的免疫程序
1.马立克氏病
雏鸡1日龄接种马立克火鸡疱疹病毒疫苗二羽份。

2.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
雏鸡7~10日龄用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120二联疫苗滴鼻或点眼,并肌注0.3~0.5ml鸡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灭活疫苗。

3.传染性法氏囊病
雏鸡15日龄用传染性法氏囊中等毒力疫苗饮水,同时肌注0.5ml 的传染性法氏囊灭活疫苗。

4.鸡痘
雏鸡30日龄使用鸡痘鹌鹑化弱毒疫苗接种。

5.大肠杆菌病
小鸡50日龄时用大肠杆菌多价灭活疫苗0.5ml肌注。

6.产蛋下降综合症
育成鸡于120日龄时用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产蛋下降综合症三联疫苗肌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