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人教 版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人教 版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第I卷(共70分)一、选择題(本大題共35个小題,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据史载,年幼的周成王与弟弟叔虞玩耍,削桐叶为圭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

”辅政的周公人贺,成王曰:“吾与之戏耳。

”周公曰:“天子不可戏。

”遂封叔虞于唐。

这反映出当时A. 周公权倾朝野天子成为傀儡B. 注重维护天子至高无上的地位C. 儒家诚实守信思想初露端倪D. 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礼乐秩序【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周公曰:‘天子不可戏。

’遂封叔虞于唐”可知注重维护天子至高无上的地位,B项正确;周公权倾朝野天子成为傀儡与材料辅政的周公入贺,矛盾,排除A;材料体现周公维护分封制,而不是体现儒家诚实守信思想初露端倪,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礼乐秩序的相关信息,排除D。

所以选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天子不可戏”,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注重维护天子至高无上的地位。

2. 我国山东半岛地区被称为“齐鲁之邦”,其来源于西周的分封制,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

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 鲁国的历史要比齐国历史长B. 孔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C. 与宗法制的正统观念有密切的关系D. 取决于分封制形成的等级体系【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西周的时候,为了巩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分封功臣、宗室子弟及先代贵族的后代到各地做诸侯,以达到“封邦建国,以藩屏周”的目的。

其中,齐为功臣姜尚的封地,鲁为宗室的封地,受传统宗法制的影响,山东称鲁而不称齐。

所以C项正确。

其他说法均不正确。

3. “公”是祭祀神灵时做出的保证,“誓”是一种约束性语言。

春秋盟誓参与者由周天子而诸侯而大夫,甚至国人也有参与,某些诸侯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夷狄结盟。

这实质上表明,春秋时期A. 诚信观念部分丧失B. 周朝分封制趋于衰落C. 夷夏之防不复存在D. 中央集权制开始出现【答案】B【解析】据材料“盟誓参与者由周天子而诸侯而大夫,甚至国人也有参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的等级秩序森严,春秋盟誓参与者有不同的等级,说明周朝分封制趋于衰落,故B选项正确;“誓”虽然是一种约束性语言,但材料无法体现诚信观念的丧失,故A选项错误;诸侯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夷狄结盟也不能说明夷夏之防不复存在,故C选项错误;中央集权制开始出现于秦朝,故D选项错误。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 版 人教版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 版 人教版

2019高一第一次模拟检测历史试卷考试范围:必修一第一二单元;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死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建立统一的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B.开创皇帝制度C.建立三公九卿制 D.统一度量衡、货币2.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表现在()A.巩固并扩大了西周王权统治 B.避免了诸侯国势力的增长C.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 D.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3.秦朝的《行书律》规定:急行文书包括皇帝诏书,必须立即传达,不能有片刻稽留。

汉朝对车马传递也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汉驿律令》;曹魏时期曾颁布《邮驿令》。

古代政府重视邮驿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全国经济交流B.加强对地方有效控制C.推动交通网络完善D.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4.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

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A.郡县制取代分封制B.从人治到法治C.国家管理制度化D.君主政治到民主政治5.下列为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机构权力运行图,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中央机构的决策更科学 B.甲乙都通过分权维护了皇帝集权C.乙的中央机构更能体现家天下 D.甲乙都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出现6.北宋蔡襄在《国论要目》中说:“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

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

虽有武臣,盖仅有也。

”这说明北宋统治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A.宋朝官员都是文人B.知人善任C.重文轻武D.分化事权7.历史学家黄仁宇在论及西汉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为解决这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带来的社会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①设立中朝②设置节度使③设立通判④实行推恩令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④D.④8.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版(1)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版(1)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有学者说,汉代人们的自我奋斗代替了祖先的荫庇和血统论,从而使许多出身于平民的人物活跃于政治舞台。

这是因为汉代()A.选官体制进行了革新B.军功授官已经成为主流C.人们的参政热情提高D.皇权专制统治得到完善2.整肃吏治、防治贪腐是历代王朝都很关注的问题,为此均会设置专门的机构。

下列官职中,直接履行该使命的是()A.秦朝的郡守B.汉朝的刺史C.宋朝的参知政事D.明朝的内阁3.秦王赢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这主要是指他()A.继承了秦国王位B.在全国推行郡县制C.灭六国统一天下D.修建万里长城4.“我朝罢相……”,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

”其中“我朝”是指()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5.有学者说,西周国家是一个“权力代理的亲族邑制国家”。

此观点的主要依据是西周A.建立了完善的社会等级制度B.确立了上下尊卑的礼乐制度C.以同宗同族作为分封的主体D.实行“天下共主”的集权制6.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

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B.皇帝权利日趋衰落C.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7.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A.提高行政效率B.强化君主集权C.分割宰相权力D.利于集思广益8.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

有关科举制说法不正确的是A.科举制容易造成世家大族垄断政局的局面B.科举制能为统治者选拔真才实学之人C.科举制有利于实现社会阶层流动D.科举制促成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9.宋初统治者认识到官员的俸禄与其廉洁的关系,实行了提高官吏待遇的政策。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目标版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目标版

2019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4分,共9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小明喜欢看历史剧《烽火戏诸侯》。

这个历史典故讲述了西周时期诸侯国因信守义务,蜂拥而至勤王的故事。

这个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郡县制D. 礼乐制度【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分封的诸王享有治理诸侯国的权力,但是也应该有出兵勤王的义务。

周幽王昏庸,为博得褒姒一笑,居然乱用此制度,最终导致亡国,故A项正确。

宗法制是和分封制相连的西周时期实行的另一制度,嫡长子继承制是核心,强调血缘关系,与材料不符;郡县制是秦朝以后在国家范围内实行的制度;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工具。

因此BCD均错。

故选A。

点睛:材料中关键信息“西周时期”“诸侯国因信守义务,蜂拥而至勤王的故事”可以得出这是西周的分封制,从四个选项找出即可。

2. 中国古籍中有些人名,如刘敬先,殷孝祖(《宋书》),杨延宗(《新庸:括》),汤显祖(《明史》)等。

你推测材料中这一现象主要受下列哪一因素的影响A. 程朱理学B. 宗法制度C. 王位世袭制D. 礼乐制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敬先、孝祖、延宗、显祖”均是和宗法制度密切相关的,而和程朱理学、王位世袭制、礼乐制度无关,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度【名师点睛】当今历史试题的选材很多是学生平时所从未接触过的,但无论怎样选材其实都可以在教材上找到它们的本来“身影”。

因此,做此类试题时可以采取回归教材法,即根据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以及其发生的时间、空间等因素准确定位所考查的点是做对此类试题的关键所在,例如本题可以回归到教材上的“敬先、孝祖、延宗、显祖”。

3. 西周实行分封制,商鞅变法推行郡县制,秦朝统一后实行郡县制的直接目的A. 发展封建经济B. 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制C. 强化中央集权D. 巩固封建统治【答案】B【解析】秦朝推行郡县制是秦始皇在政治方面采取的措施,可见郡县制不是为了发展封建经济,故A错误;秦朝郡县制是秦始皇政治方面在地方采取的措施,可见郡县制的推行直接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制,故B正确;秦朝统一后实行郡县制的根本目的强化中央集权,故C错误;秦朝统一后实行郡县制的根本目的是强化中央集权,以巩固封建统治,故D 错误。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2019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历史试题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1、西周的分封制规定,被封的诸侯国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的义务有()①镇守疆土②随从作战③交纳贡赋④朝觐述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2、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表现在()A、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B、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C、巩固并扩大了西周王权统治D、避免了诸侯国势力的增长3、启创立的王位世袭制一直影响到()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朝D、清朝4、西周建立后,周天子分封诸侯国,其中齐国是姜尚(传说中的姜子牙)的封地,姜尚属于受封的()A、周天子的亲属B、功臣C、先代的贵族D、归附的部落首领5、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A、完全割裂B、互为表里C、前者决定后者D、后者决定前者6.《说文解字》中有:“宗,尊祖庙也。

”即宗法制的“宗”,本意是指宗庙。

由此可见,用以维系西周宗法制的纽带是()A.信仰 B.财产 C.血缘 D.地域7.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者是( )A.大禹 B.成汤 C.周武王 D.秦王嬴政8.秦始皇统一六国,创立了( )A.分封制度 B.世袭制 C.宗法制度 D.皇帝制度9.秦始皇统治时期,“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主要表现在 ( )①全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②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③皇帝控制了调动军队的虎符④攻伐征战都由皇帝亲自带兵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10.《韩非子·物权》中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秦始皇所采取的措施中,最能体现“要在中央”政治构想的是( )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设置丞相主持国政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D.厉行文化专制政策11. 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秦朝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A.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B.考试成绩——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C.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D.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12. 元朝在秦朝以来的郡县制度的基础上,实行行省制度。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人教 新版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人教 新版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1.闽南人家十之有四与台湾沾亲带故。

“探亲”、“寻根”成了多年来流行于两岸之间最炙热的词汇。

此现象的缘由可追溯到我国古代的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2.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46年的弭兵会盟与以往的会盟不同,以前的会盟都由国君亲自参与,这次会盟却由各国有势力的大夫参加,会议奉晋、楚两国为共同霸主。

这种变化表明当时()A.受封诸侯地位迅速上升B.分封制度逐渐走向瓦解C.天子权威开始遭受威胁D.春秋时代争霸战争频繁3.2009年10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1届全运会在山东济南举行。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编制了大型系列报道“走齐鲁看全运”节目。

请问山东省被称为“齐鲁大地”的说法,最有可能起源于()A.宗法制度B.古代地名C.西周分封D.汉初封国4.公元626年,李世民伏兵玄武门,将入朝的皇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格杀。

父亲李渊正在皇宫内湖上泛舟,李世民的军队冲到面前,声称护驾。

李渊无奈,立即传位给李世民,自己退居太上皇。

史称“玄武门之变”。

这场残酷的夺嫡斗争违背了()A.宗法观念B.华夷观念C.重农观念D.民本观念5.《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

”这段材料能够说明西周分封制中分封的主要对象是()A.周王的亲族B.在战争中立功的将士C.周王的姻亲D.商朝的王族和贵族6.清代有学者说:“天子建国,则诸侯于国为大宗,对天子而言则为小宗。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观点说明( )。

A.清王朝继续推行宗法制B.宗法制和分封制相辅相成C.宗法制以分封制为基础D.天子行使大小宗双重权力7.章太炎在《秦政记》中说:“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

”据此,你认为秦始皇能在中国历史上有如此地位,最主要的原因是他( )。

A.兼并了六国B.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D.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8.中央集权是指地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没有独性,必须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版)人教版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版)人教版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 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严格的等级,以下序列正确的是A.周王——卿大夫——诸侯——士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C.周王——诸侯——士——卿大夫D.周王——大夫——士——卿大夫2.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

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3、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4.解决贵族之间权力、土地及财产继承上的矛盾,稳定和团结统治集团,西周实行了A. 禅让制 B.分封制 C.集权制 D.宗法制5.秦朝时,被称为“百官之首”的是A. 三公 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6.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A. 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7.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描述秦代的政治制度:“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反映了A.皇权至高无上B.三公九卿互相制约C.秦律严苛细密D.丞相大权独揽8.秦始皇时期,在广东设置了南海郡,南海郡守的产生方式是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9.西周的分封制和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都是A. 中央集权的产物 B.为巩固统治而实行C.皇权的产物 D. 仅分封同姓诸侯王10、加官是汉武帝发明的官制。

“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

多至数十人。

虽无职掌,谓之宿卫(近在皇帝身边),讲议朝政,奉诏治事。

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

”下列对于该机构权力的理解准确的是A.以中御外,加强皇权 B.参与机要,取代相权C.位高权重,掌控决策 D.废除丞相,皇权独揽11.唐朝中央政府“三省制”从决策、审议到执行的运转机制是A.尚书-中书-门下 B.中书-门下-尚书C.尚书-门下-中书 D.门下-中书-尚书12、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 版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 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满分: 100分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35×2=70分)1.对王位世袭制理解准确的是A.嫡长子继承王位 B.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C.兄终弟及 D.父子相传2.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中国人强调姓所反应的是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观念淡漠D.专制王权强大4.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是A.完全割裂的 B.互为表里 C.前者决定后者 D.后者决定前者5.西周时期确立的宗法分封制,有力地巩固了奴隶制国家政权,形成了“天下共主”的局面。

但该制度并非典型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是因为宗法分封制A.分封诸侯建立诸侯国,各诸侯国互不统属,都听命于周天子B.依靠血缘宗亲建立起严格的等级秩序,排除了异姓贵族参与政权C.使土地和人口层层向下分封,中央权力随之逐级弱化,形成“国中有国”的局面D.激化了西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加速了西周的灭亡6.《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朝议裁决B.集权独断C.世袭传承D.政务繁忙7.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指A.统一度量衡B.嬴政自称始皇帝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D.秦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8.秦统一后,有人提出:“诸专用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该观点实质上是主张A恢复分封制度 B.重建宗法秩序C.全面推行郡县制D.以严刑峻法立国9.在秦朝,被称为“百官之首”的是A.三公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10.西周的分封制和西汉初年的分封制A.都是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B.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C.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的需要 D.都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瓦解11.贞观年间,唐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A.尚书——中书——门下 B.中书——门下——尚书C.尚书——门下——中书 D.门下——中书——尚书12.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A.提高行政效率B.分割相权,加强皇权C.实现三权分立D.利于集思广益13.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有效地管辖辽阔的疆域 B.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直接行政管理C.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D.“省”奠定了后代地方行政区划14.明太祖朱元璋为整顿吏治加强集权策划了四大案件,其中之一是诛杀宰相胡惟庸,此后明朝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是A.设置三省六部B.废除宰相制度C.设置军机处D.废除科举制度15.内阁制度的创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地方职能的健全B.思想控制的加强C.中国社会的进步D.君主专制的强化16.清初(顺治时期)决定军国大事的机构是:A.军机处B.议政王大臣会议C.内阁D.六部17.西方人曾将“军机处”翻译为“Office of Military Secrets”(军事机密办公室),该译法最能反映出军机处的A.由来B.职能C.特点D.性质18.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人类社会进步的角度看,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最大影响是A.有利于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B.有利于希腊航海事业的发展C.有利于希腊向海外扩张D.导致各邦长期独立自治19.“据统计,当时希腊共有300多个城邦,其中90%左右的小邦都是弹丸之地,人口不超过几千,面积不过几十平方千米或更小。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版(1)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版(1)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考试总分: 9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1.《礼记》载,“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

这主要反映了西周()A.按地域分割政治权力B.宗法制与郡县制相结合C.维护嫡长子的特殊地位D.天子拥有绝对专制权威2.元朝初年,侍御史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愈烦,取决一省,犹日有壅,况三省乎!”元世祖采纳之,随即实行的措施是()A.设置三省B.废中书省C.设中书省D.设置内阁3.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C.唐朝六部尚书D.明朝内阁大学士4.《圣经•使徒行传》记载:地方行政长官命令鞭打使徒保罗,保罗声称自己是罗马公民后马上被释放了,并收到一封官方道歉信。

此事可印证()A.基督徒能够受到公正平等对待B.罗马法保护公民的权利C.罗马公民地位高于地方行政官D.罗马公民犯罪不受惩罚5.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A.光荣革命的胜利B.《权利法案的颁布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D.年的议会改革6.如果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宣告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诞生是人类一个重大进步的话,那么美国独立战争推动了人类历史继续发展的最大贡献是()A.冲击了英国殖民统治B.开创了美国崭新的历史C.组成了联邦制的政府D.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7.亚里士多德认为民主政体与城邦(或疆域)大小存在矛盾,认为城邦不能太大。

美国建国初期也曾为此苦恼,美国最终采取的措施是()A.确立民主原则B.确立三权分立原则C.实行责任内阁制D.实行代议制和联邦制8.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完成于汉武。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版新版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版新版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时量50分钟满分100分。

注:请考生规范书写!阅卷结束后,对不规范的试卷,作归零处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用笔把正确答案涂黑为■,)1、“每逢佳节倍思亲”。

在“家国一体”的我国古代社会中,先民们就已形成了重血缘、重亲情的观念。

这种观念的制度源头是()A.分封制 B.宗法制C.中央集权制 D.中央集权制2、史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材料描述的分封主体是()A.王族B.功臣C.姻亲D.先代贵族3、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为了交流方便,多以统治中心区域方言或以此为基础派生的语言作为流行“官话”,据此推断西周“官话”是()A.镐京方言B.殷方言C.普通话D.洛阳方言4、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某同学在考证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A.《史记》的记载 B.秦朝绘制的政区地图C.民间的传说 D.史家的学术观点5、据《汉书》记载,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该官员属于()A.十三州刺史B.御史大夫C.参知政事D.三司使6、宋太祖曾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是()A.派文臣做知州B.设“三衙”,收精兵C.各州郡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握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7、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8、“网络反腐”倡导“正能量”成为当下搜索热词。

中国自秦汉开始,就已经确立官员监察制度。

下列哪一官职(或官员)不具备监察官员的职权()A.御史大夫 B.刺史C.中正 D.通判9、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都是法定的中央机构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10、有人认为,梭伦通过改革,一定程度打破“血缘政治”。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共7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鸦片战争后十多年间,以“夷”指外国人,每每可见可闻于朝堂内外,《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英国国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一变化反映清政府A. 外交观念发生改变B. 已沦落为洋人的朝廷C. 逐步实施平等外交D. 开始向西方学习法律【答案】A【解析】清政府蔑称外国人为“夷”,是“天朝上国”心态的反映,《中英天津条约》规定不得用“夷”字,说明“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外交观念发生改变,故A项正确;《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故B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说清政府当时“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明显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中英天津条约》规定不得用“夷”字,与向西方学习法律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题眼是“不得提书‘夷’字”。

2.中英在近代签订的某条约规定: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常来居住,或不时来往,均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人民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

此条款A. 维护了中国的国家主权B.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C. 遏制了英国的侵略势力D. 缓和了中英的贸易争端【答案】B【解析】【详解】“广州等五港口英商”说明是《中英南京条约》,“即听该地方人民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属于司法方面事宜,说明中国司法主权被破坏,故B项正确。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版)人教版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版)人教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 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严格的等级,以下序列正确的是A.周王——卿大夫——诸侯——士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C.周王——诸侯——士——卿大夫D.周王——大夫——士——卿大夫2.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

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3、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4.解决贵族之间权力、土地及财产继承上的矛盾,稳定和团结统治集团,西周实行了A. 禅让制 B.分封制 C.集权制 D.宗法制5.秦朝时,被称为“百官之首”的是A. 三公 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6.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A. 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7.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描述秦代的政治制度:“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反映了A.皇权至高无上B.三公九卿互相制约C.秦律严苛细密D.丞相大权独揽8.秦始皇时期,在广东设置了南海郡,南海郡守的产生方式是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9.西周的分封制和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都是A. 中央集权的产物 B.为巩固统治而实行C.皇权的产物 D. 仅分封同姓诸侯王10、加官是汉武帝发明的官制。

“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

多至数十人。

虽无职掌,谓之宿卫(近在皇帝身边),讲议朝政,奉诏治事。

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

”下列对于该机构权力的理解准确的是A.以中御外,加强皇权 B.参与机要,取代相权C.位高权重,掌控决策 D.废除丞相,皇权独揽11.唐朝中央政府“三省制”从决策、审议到执行的运转机制是A.尚书-中书-门下 B.中书-门下-尚书C.尚书-门下-中书 D.门下-中书-尚书12、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 版(1)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 版(1)

2019学年度上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禹铸九鼎”“禹开九州”是上古时候的传说,它们实际上反映了A、禅让制的结束B、商王朝的发展C、西周的强盛D、夏朝的建立2、西周时,周公带兵东征,平定叛乱,之后,周公“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其中的“封建”指的是A、进行封建改革B、分封诸侯国C、实行宗法制D、推行郡县制3、《荀子·儒教》记载:周初“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说明①周的封国中,周王亲属做诸侯的居多②利用血缘纽带跟分封制度相配合,团结同姓贵族③西周初年民族隔阂严重④利用同姓贵族排斥功臣和先代贵族A.①②B.①②④C.③④D.④4、下列对西周宗法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B、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团结C、是分封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D、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5、中国传统文化中推崇“尊祖认宗”,下列与此现象有密切关系的是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中央集权制6、秦朝中央官制中,具有“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职能的是A丞相、 B、廷尉 C、太尉 D、御使大夫7、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皇帝任命D、地方推举8、下列最能体现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本质特征的是A、推行郡县制B、皇帝直接任免各级官吏C、制订法律镇压人民反抗D、建立起完善的中央政府9、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A、分封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10汉初政治制度与秦朝相比,最大的不同是A.中央机构B.地方制度C.皇帝权力D.根本目的11、汉武帝以后,汉朝刺史的主要职能有A、监察地方高官B、举荐官吏候选人C、管理地方行政事务D、征收地方赋税12.汉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突出措施是A.不给武将实权B.扩大尚书台的权力C.推行察举制D.设州作为监察区13.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这一制度开始于隋朝②它是两汉以来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产物③它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走向衰落④这一制度对隋唐以后各朝影响深远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④14.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作机制是A.尚书--中书--门下B.尚书--门下--中书C.门下--中书--尚书D.中书--门下--尚书15、我国的行省制度最早开始于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16、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一直是君主专制制度中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的基本解决是在A、唐朝B、北宋C、明朝D、清朝17、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办事效率B、强化君主专制C、让“群臣”监督皇帝D、精简政府机构18、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是因为它A、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D、提高了大臣的地位与权限19、以下关于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明太祖时设置殿阁大学士并开始参与决策②内阁制度是明成祖时正式形成的③内阁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④内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制约皇权的作用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20、军机处自设立以来,到1912年清王朝灭亡,经历了180余年。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 月考试题(含解析)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 月考试题(含解析)

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 公元前21世纪,禹之子启夺得王位,政治权力从传贤变成传子。

这反映了A.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C. 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D. 专制制度取代民主制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相关知识的把握。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贤”指的是禅让制,“传子”指的是王位世袭制,因此A符合题意。

B出现在战国时期,秦朝全面推行。

C出现在隋唐,D不符合中国国情。

故本题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2. 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在姓氏中占有很大比重。

这与下列哪一政治制度密切相关A. 禅让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注意题目的关键词,封地,封国,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封建制,或分封制度,其含义是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以及古帝王的后代,封他们为诸侯,由他们全权管理封地内的事务,所题目的现象与分封制密切相关,故选B。

禅让制是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而已;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体制的地方管理制度,郡、县长官均由朝廷任免,代表皇帝或国王对地方进行管理;行省制是中央的派出机构,对地方直接进行管理,A、C、D均不符合题意。

3. 老子,姓李名耳。

近年来,很多李姓人氏纷纷前往河南省鹿邑县老子故里寻根问祖。

这一现象受下列中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的影响A. 世袭制B. 宗法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相关知识的把握。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寻根问祖体现了对祖先的崇拜,而祖先崇拜体现了重视血缘关系,这与宗法制相关,因此B符合题意。

而A、C、D 从材料中无法体现。

故本题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4. 下列有关周王朝政治制度及其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B. 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C. 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D. 制度维系奴隶主正常统治,保证了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答案】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度【名师点睛】分封制理解5.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

2019年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

2019年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

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0小题)1.【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知识。

关键信息是“限制地方割据势力”。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基本不存在“地方割据”的现象,排除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为了吸取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排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加强中央集权,故B正确。

CD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知识再现能力。

本题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题,难度偏低。

2.【分析】本题考查分封制、宗法制,解题的关键是“周代服饰的颜色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而象征尊贵。

但春秋时期齐桓公“好服紫”,以致齐国的百姓争相效仿,最终一国尽服紫”。

【解答】服饰是等级制度的体现,齐国的百姓争相效仿齐桓公喜欢的颜色,说明维系分封制的宗法制逐渐走向崩溃,故C正确;AD太过绝对,排除,故AD错误;B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分封制、宗法制,分封制到了西周后期加剧了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不忠,及形成了强大的地方武装割据。

3.【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侧重于考查的是西周时期的政治特点。

【解答】A.上一级对下一级可以使用亲属的称谓,这说明维护宗法关系,但是下级对上级只能使用政治称谓,这并未表明维护宗法等级关系,故排除;B.上一级对下一级可以使用亲属的称谓,这说明维护宗法关系,但是下级对上级只能使用政治称谓,这说明政治等级关系高于宗法关系,故正确;C.题干中并未涉及权力大小与血缘亲疏的关系,故排除;D.题干中也未涉及异姓贵族的内容,故排除;故选:B。

【点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王权与神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4.【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

需要掌握清朝文化领域专制的表现。

解题的关键是对“在编撰过程中,被销毁的图书约有三千种几乎与《四库全书》收书量相当”的分析理解。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

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A. 分封制B. 宗法制C. 郡县制D. 中央集权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分封制不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排除A。

其实是和皇帝制度密切相关的宗法制度才造成了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这个奇特的政治现象,B正确。

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不会造成材料中所说的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的现象,排除C、D。

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2. 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穿越回到商周时期,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 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B. 乙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C. 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D. 丁同学做了西周的平民,才能、颜值、人品俱佳【答案】D【解析】西周时期被分封到地方上建立诸侯国的有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因此丁同学作为西周平民,可能性最小。

故答案为D项。

其他三项均有可能,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BC 项。

3. 《孟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甲师移之。

”该材料反映了A. 周王室对诸侯失控B. 周初的分封制C.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D. 战国时兼并战争【答案】B【解析】材料讲的是诸侯要向周天子述职,如果诸侯不述职的话,会受到惩罚,由此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周初的分封制,在这一制度下,周天子有权力约束各诸侯,所以答案选B,排除A;C、D时间不符合,排除。

4. 有人说,权力一旦失去了监督就会泛滥成灾。

在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也存在着对官僚的监督。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新版(1)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新版(1)

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周公把商贵族微子启分封到宋,同时又在宋周围分封同姓诸侯。

周公这样做的目的是( )A.与商贵族共掌天下B.拉拢并控制商朝贵族C.巩固中央集权体制D.确立自己的专制权威2.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一重要的政治制度 ( )A.分封制B.封建制C.宗法制D.郡县制3.《说文解字》解析说:“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宗法的本意是宗庙。

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 )A.财产B.信仰C.血缘D.地域4.《汉书》记载:“秦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以为郡县。

”据此,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的判断:( )。

①秦朝统治者对分封制的弊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②周朝末年,宗法制和分封制趋于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③秦朝统治者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④为防止分封制的弊端,所有官员通过考试方式产生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5.右图是出土的西周利簋。

据《礼记·玉藻》记载和考古发现得知,簋是重要的礼器,主要用于祭祀时放置煮熟的饭食,一般与鼎相配合使用。

周礼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大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这种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社会奢侈腐败现象严重B.西周社会等级森严C.西周冶铜业落后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6.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

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A.西周B.秦朝C.西汉D.宋代7. 秦朝创建的中央集权制度对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②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③适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④这一体制维持两千多年并不调整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④8.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其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交通的发展B.疆域的拓展C.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D.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9.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特别繁忙,除了将大臣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吕氏春秋》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

受德乃纣也,甚少矣。

纣母生微子启与仲衍,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

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

故纣为后。

”上述材料最能说明A.商纣为王不符合当时的制度规定 B.商纣因得到大臣的支持得以继位C.商王对于王位继承的发言权很少 D.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2、直到近代,新安地区“千年之冢不动一坯,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丝毫不紊”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

其主要原因是A.宗法传统的影响 B.封建政府的提倡C.小农经济的稳定 D.儒家思想的流传3、历史学家黄仁宇说:“(周朝)800年的统治中,影响之深远,常使历史学家难于区分,究竟某些特色是周朝的还是中国人的性格?”产生这一疑惑的原因是①宗法观念成为中国的传统思想,形成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②宗法制使中国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长期受到压制③分封制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虽被取消,但其影响贯穿中国古代④分封制有利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4、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

这表明春秋时()A.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B.以郡统县的体制普遍建立C.工商皆本思想出现D.血缘政治隶属关系得到空前加强5、“(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C.“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6、秦统一后郡县制遂遍行全国,司马迁说秦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晋书》以为统一后又有所增设,可达四十郡之多。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学习资料专题巢湖市柘皋中学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说明:1.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第Ⅰ卷客观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

即“宗”本义是指宗庙,由此可见宗法制的纽带是A. 财产B. 血缘C. 信仰D. 地域【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宗法制规定宗族内的嫡庶系统是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进行,故B项正确;AC项不符合题意;D项是郡县制。

2. 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 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B. 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 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D. 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历史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

主要掌握分封制的对象,根据基本知识,A项属于先代贵族,是分封对象。

C项是功臣,受分封,如姜尚。

D项是王族,是分封的主体。

B项平民不是分封对象。

故选B项。

【名师点睛】分封制也是高考中的常考点。

在此,学生要将它与宗法制作比较。

分封制是一种权力分配,而宗法制是一种分配制度和原则。

高考中,可能会将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度放在一起加以考查。

或者以古文的形式来考查分封制的影响、分封制的破坏等知识。

示例:《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

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简析】西周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朝觐述职的义务,有严格的“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还实行班爵制度规定诸侯的等级,周王是最高统治者即“天子”,王以下有公、侯、伯、子、男五等,与“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三公……诸侯……诸伯……诸子……”相符,故A项正确;材料中虽有“三公”,但只有“九夷”而无“九卿”,不是三公九卿制,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郡县,且与“诸侯”不符,故C项错误;虽有“诸侯”,但材料未涉及郡,故D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单项选择题(共60分,每题3分,将正确的答案写在后面的表格内)1. 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 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B. 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 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D. 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受封可能性较大如微子启;D.乙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受封可能性较大因为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受封可能性较大如太公吕尚;B.丁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受封可能性小。

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分封制常考的知识点:⑴对象:同姓亲族为主,还包括功臣、姻亲、殷商降族;⑵义务:受封诸侯有政治、经济和军事义务(核心是分封土地和人民)⑶效果:一是周朝扩大了统治区域;二是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加强;三是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序列。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度2. 图出自《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一书,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制度,这种制度确立的意义有()①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形成②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③官僚政治由此取代贵族政治④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需要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②④D. ①③【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示可以判断这是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

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①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在秦朝,③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是郡县制的实行,所以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3. 家谱记录了家族的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所谓“谱乃一家之史”。

下列制度中,与家谱的出现关系最密切的是()A. 禅让制B. 宗法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答案】B【解析】家谱体现的是血缘联系,所以与家谱的出现关系最密切的是宗法制,故答案为B。

AD 项与血缘没有关系,排除;C项分封制虽然在西周时期与宗法制互为表里,与血缘存在一定的关系,但不符合题干中的要求“与家谱的出现关系最密切”,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4. 由于血缘关系的亲疏不同,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宗法等级序列应该是--------()A. 周王——卿——诸侯——士B. 周王——诸侯——卿大夫——士C. 周王——诸侯——士——大夫D. 周王——大夫——士——卿【答案】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5.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总之”。

上述材料中的“我朝”是指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总之”信息反映的是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代废丞相6. 韩非子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君主)独制四海之内”。

下列制度中,最符合这一思想的是A. 禅让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D. 郡县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要在中央”、“(君主)独制四海之内”可知,韩非子主张的是加强君主专制,A项禅让制是依据能力和品德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不符合君主专制的要求。

B 项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

C项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7. 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 )A. 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B. 唐代以分散相权而保障君权C. 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D. 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唐代三省共同行使原有一个宰相的权利,并且相互之间相互制衡,即相权一分为三,皇权因此得到强化,故B项正确;A项与题意无关; CD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8. 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

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

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A. 西周B. 秦朝C. 宋朝D. 清朝【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依据材料中的“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其中“二府”是枢密院、中书省;“三司”是度支、户部、盐铁司。

只有C项符合题意,正确,ABD三项均排除。

故选C。

9. 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说:“金榜题名。

”有的答:“功成名就。

”朱元璋都不以为然,当大臣万钢回答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随后对其委以重任。

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A. 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B. 万钢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C. 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D. 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答案】B【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讲的是朱元璋对“畏法度”的赞同,在古代法律是君主意志的体现,因此“畏法度”就是畏君主,是对君主专制统治的服从,故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

点睛:材料“畏法度者快活”是解题的关键。

10. 内阁制正式确立是在()A. 明太祖时期B. 明成祖时期C. 明宣宗时期D. 明宪宗时期【答案】B【解析】为减轻皇帝沉重的政务,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但他们很少能参与决策政事。

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制度正式确立,故本题选B。

11. 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A. 分封制和郡县制B. 宗法制和郡县制C. 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 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答案】A【解析】周之失,在于“制”是指在于分封制的意思,秦之失,在于“政”是指在于暴政的意思,不在“制”是指不在于郡县制度的意思,故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A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12. 秦朝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①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②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③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④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A13. 下图反映的选官制度是()A. 奖励军功,按军功授官B. 察举制C. 九品中正制D. 科举制【答案】D【解析】进士出身第三甲等字眼足以证明图中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度而非按军功授官、察举制,也非九品中正制,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D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14.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

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A. 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 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

C. 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D. 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

【答案】B【解析】明太祖加强皇权,借胡惟庸擅权一案废除丞相,宰相制度的废除,所以清朝不存在宰相,故B项正确,其他说法均不符合史实。

15. 在某一学校的一节历史课堂上,学生这样表演皇帝处理朝政的情景:①“三公”坐着在议事,各自对自己所管辖的事情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

皇帝只是听取三人的情况汇报,当意见相左时,大臣可与皇帝据理力争。

②皇帝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把想法告诉中书省,然后由中书省起草一份文件,交由门下省审核。

门下省官员认真审核后,认为还有不合理之处,于是将之驳回,由中书省再次请皇帝略作修改。

当门下省再次审核通过后则交给尚书省,尚书省再按事情类别交给六部中的一个部去办理。

请回答:剧本①.②分别反映的情况最主要代表的是什么朝代的中央官制?A. 秦朝.汉朝B. 汉朝.宋朝C. 秦朝.唐朝D. 元朝.唐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

①是秦朝的三公九卿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系统(负责监察百官)。

②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命令。

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宰相权力一分为三。

所以选C,A、B、D三项不符合史实。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

16.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A. 周天子分封天下B. 秦始皇统一六国C. 汉武帝开拓疆土D. 忽必烈一定乾元【答案】B【解析】秦始皇灭掉六国,实现统一,确立皇帝制度。

故答案为B项。

西周时期没有皇帝,排除A项。

C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均排除。

17. 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宋代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专制皇权不断加强B. 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得到不断发展C. 丞相权力不断分散D. 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答案】A【解析】丞相的官职增多是在分散丞相的权力,是在加强皇帝的权力,即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专制皇权不断加强,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封建中央政府不存在民主政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丞相权力不断分散是表面现象,加强皇权才是实质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中央对于地方的问题而是强调相权和皇权的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加强皇权往往要通过多设宰相、分散宰相权力而实现的。

18.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一组镜头: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是()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属于明朝设立,故C正确。

唐朝没有设立内阁,故A 排除。

元朝也没有内阁,故B排除。

清朝有内阁,但不是最早的朝代,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内阁19. 下面四幅关于中国历史上皇权势力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正确的()【答案】B【解析】皇权势力是一直增长的,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皇权是一直下降的,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皇权是有升有降的,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皇权是曲折增长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