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
爱国诗歌——《石灰吟》
爱国诗歌——《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原文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1]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
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
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
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
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
明英宗时,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
于谦议立明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
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
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石灰吟》简介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
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
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
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
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
石灰吟 于谦
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 (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
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鉴赏: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
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
“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
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
“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
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
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
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
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竹石①清郑燮咬定②青山不放松,立根③原④在破岩⑤中。
千磨⑥万击⑦还坚劲⑧,任⑨尔⑩东西南北风。
古诗释义①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②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③立根:扎根,生根。
④原:本来,原本,原来。
⑤破岩:破裂的岩石。
⑥磨:折磨,挫折,磨炼。
⑦击:打击。
⑧坚劲:坚韧、刚劲。
⑨任:任凭。
⑩尔:你。
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
于谦 石灰吟
《石灰吟》【译文】经历千锤万凿而出了深山,经历烈火焚烧也如同平常一样。
即使粉身碎骨也完全不害怕,要留下清清白白在人间。
【词释】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锤:捶打,敲击。
击:撞击。
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
若等闲:似乎平常事一样。
若:似乎;等闲:平常,随便清白:指高尚节操。
千锤万击:无数次的锤击开凿。
人间:人世间。
【简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作家】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6日)号节庵,字廷益,浙江钱塘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汉族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他是永乐年间进士。
于谦少年时十分仰慕文天祥,除了习读八股制艺,还努力研讨古今治乱兴衰的道理,“慨然有天下己任之志”。
于谦相貌英伟,善谈吐,声音宏亮,每次奏对,极有条理,引起了明宣宗的注意。
他又淳朴忠厚过人,忘身忧国,性格刚强,才思的畅通敏捷,考虑的周到仔细,一时没有人能比得上,他又看不起怯懦无能之辈,在朝中颇遭忌妒。
但很受英宗器重,大小事情均按于谦意思办理。
主持兵部工作时,正值明朝四面内忧外困之时,他采取正确方针,号令严明,化解了危机。
《墨梅》【译文】我家洗砚池边的梅花树,花开朵朵,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
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是多么的好,只要让梅花的香气弥漫在天地间。
【词释】墨梅: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
吾家:我家。
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
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池头:池边。
头:边上。
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
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痕:痕迹。
清气:梅花的清香之气。
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
满:弥漫。
乾坤:天地间。
【作家】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中国绍兴诸暨人。
石灰吟诗意翻译简单
石灰吟诗意翻译简单
翻译: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托物言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
《石灰吟》
作者: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注释
1.石灰吟:赞颂石灰。
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千锤万凿:也作“千锤万击”或“千鎚万击”;指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千、万:虚词,形容很多。
锤:锤打。
凿:开凿。
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4.粉骨碎身:也作“粉身碎骨”;浑:亦作“全”;怕:也作“惜”。
5.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人间:人世间。
石灰吟古诗正确原文
石灰吟古诗正确原文《石灰吟》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
于谦是一位与岳飞齐名的民族英雄,又是一位廉洁、正直的清官。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情。
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平常事一样。
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头的颜色那样青白分明,现在多用“清白”)长留人间。
一、作品原文、注释及译文1、作品原文石灰吟①千锤万凿②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③。
粉骨碎身浑④不怕,要留清白⑤在人间。
一作:千锤万击出深山 / 千鎚万击出深山一作:粉骨碎身全不惜 / 粉身碎骨浑不怕 / 粉骨碎身全不怕2、诗词注释①.石灰吟:赞颂石灰。
吟:吟颂。
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②.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千、万:虚词,形容很多。
锤:锤打。
凿:开凿。
③.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④.浑:全。
⑤.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人间:人世间。
3、诗句译文(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
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二、创作背景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
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吟们煅烧石灰。
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
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于是,12岁的于谦写下的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人生的追求。
三、作品鉴赏1、内容赏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
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
“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
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石灰吟古诗讲解
石灰吟古诗讲解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文章分析
《石灰吟》中,诗人通过吟咏石灰,以石灰做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写作背景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
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吟们煅烧石灰。
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
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于是,12岁的于谦写下的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人生的追求。
《石灰吟》注音译文赏析
石灰吟【明】于y ú谦qi ān 千qi ān 锤chu í万w àn 凿z áo 出ch ū深sh ēn 山sh ān,烈li è火hu ǒ焚f én 烧sh āo 若ru ò等d ěn ɡ闲xi án 。
粉f ěn 骨ɡǔ碎su ì身sh ēn 浑h ún 不b ú怕p à,要y ào 留li ú清q īn ɡ白b ái 在z ài 人r én 间ji ān 。
译文: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f ěn 身sh ēn 碎su ì骨ɡǔ也毫不惧j ù怕p à,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赏析:此诗借吟石灰的锤chu í炼li àn 过程,表现了作者不避千难万险,勇于自我牺x ī牲sh ēn ɡ,以保持忠zh ōn ɡ诚ch én ɡ清白品格的可贵精神。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
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
“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
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y án 峻j ùn 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
“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石灰吟古诗赏析(详细版)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诗文解释】
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若等闲。
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头的颜色那样青白分明,现在多用“清白”)长留人间。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击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
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
“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
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第三句“粉骨碎身浑不怕”。
“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至于最后一句“要留青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此句中的青白是拿石头的颜色作比,也就是现在的“清白”的意思。
《石灰吟》原文及注释译文
《石灰吟》原文及注释译文
《石灰吟》①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②。
烈火焚烧若等闲③。
粉骨碎身全不怕④。
要留清白在人间⑤。
注释
①石灰吟:赞颂石灰。
吟:吟颂。
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②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
锤,锤打。
凿,开凿。
③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④浑:全。
⑤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人间:人世间。
译文
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
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一身
清白留在人世间。
石灰吟 全文及注释
石灰吟全文及注释
石灰吟
一夜雨声凉,千树暗浪涛。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
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
萧班马鸣。
【注释】:
石灰吟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作品,是一首具有豪情壮志的辞
别诗。
以下是对整首诗的注解:
一夜雨声凉:暗示着伤感情绪,雨声象征着离别之苦。
千树暗浪涛:将树木比作汹涌的波涛,突显了眼前凄凉的场景。
青山横北郭:青山象征着稳定和山河的壮丽景色,北郭代表着
远行的目的地,展示了行程艰难的情景。
白水绕东城:白水指的是泰山下的秦河水,绕东城则是在暗示
着旅途中波澜壮阔的风景。
此地一为别:话别时的感慨,暗示离别的痛苦和不舍。
孤蓬万里征:孤蓬是一种草名,此处用来比喻离散的离别者。
万里征则暗示了远行的辛苦和漫长的行程。
浮云游子意:浮云象征着流浪的心态和游子心情的多变。
落日故人情:束手的落日被用来象征离别情感的悲痛。
挥手自兹去:发出了离别的告别,表达了有志者要毅然奔向前
途的豪情壮志。
萧萧班马鸣:萧萧指寒风吹拂,班马是古时骏马名称,用来象
征心急欲动的情感。
以上就是《石灰吟》的全文及注释,刘禹锡将离别的伤感、壮
志和对未来的期许巧妙地融入到这首诗中,给读者以深刻的感受。
《石灰吟》的原文译文及赏析
《石灰吟》的原文译文及赏析《石灰吟》是一首流传很广的民间歌曲,自古以来便深受人们喜爱。
词曲简单,意蕴深厚,常在农村中传唱。
本文将介绍《石灰吟》的原文译文及赏析。
一、原文译文石灰岩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这首歌曲描述了石灰石的制备过程,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其原文译文。
原文:兮惟饮冰水,莫向夏渴。
苦心岂免然,石破天惊途。
捣烂白垩石,引出碎粒丝。
筛净去杂质,放在甕中宜。
灰汁必须新,黏土要粘稀。
外取泥不足,内取灰有余。
用火将泥燃,以灰逐渐加。
淘洗泥沙去,灰烬自化爬。
石灰出炉成,水浆宜用沙。
译文:只喝着冰凉的水,不让自己在炎热的夏天口渴。
只有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创造出惊人的成果。
將白垩石捣碎,分离出碎片及细丝。
筛去杂质,将其放到甕中。
这时灰汁必须新鲜,黏土要稠度刚好。
从外面取出泥巴不够,从里面取出的灰有多余。
用火把泥巴烧红,然后逐渐地加入灰。
用流水洗涤泥沙,灰烬自己变为石灰。
石灰成品出炉后,最好用沙和水调制成浆。
二、赏析1. 词曲简单《石灰吟》的词曲极为简单,歌词内容对生活常识的运用保留了许多农民世代的手艺——生产石灰,并采用常见的话语命题。
歌曲没有繁琐的修辞,没有推倒重来的独特韵味,没有抒发内心情感的细腻,这些都使得这首民间歌曲更具通俗易懂的特点。
2. 意蕴深厚《石灰吟》虽没有华丽词藻,但却蕴含了丰富的意蕴。
歌曲通过对石灰的生产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体现了农民对生产生活的努力。
歌词中不仅有生产技术的讲解,也告诉我们要有饱满的精神与毅力才能获得惊人的成果。
这些都反映了作者对生产劳动和智慧的深刻理解。
3. 流传广泛自《石灰吟》问世以来,由于其独特的词曲风格以及深厚的意蕴被广为传唱,不仅在中国,还在世界各地可以听到它的歌声。
歌曲的普及方便了人们对知识、技能的学习和传承,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农民艰苦的生产生活。
综上所述,《石灰吟》虽然只是一首简单的民间歌曲,但其却凝聚了繁复的生产工艺和农民劳作精神。
歌词深入浅出、词曲和谐,能让人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得知识,让更多人了解到农民朴实的生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被广泛传唱,这些都是《石灰吟》深受人们欢迎的重要原因。
《石灰吟》于谦
石灰吟于谦〔明代〕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作者简介】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
汉族,明朝浙江杭州钱塘县人。
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
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
土木堡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
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
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
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被迫与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
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
谥曰忠肃。
有《于忠肃集》。
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译文】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得以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注释】石灰吟:赞颂石灰。
吟:吟颂。
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千、万:虚词,形容很多。
锤:锤打。
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若:好像、好似。
等闲:平常,轻松。
浑:全。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人间:人世间。
【赏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
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
“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
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
“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于谦石灰吟古诗带拼音版及意思诗意
于谦石灰吟古诗带拼音版及意思诗意shí huī yín石灰吟yú qiān于谦qiān chuí wàn záo chū shēn shān ,liè huǒ fén shāo ruò děng xián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fěn gǔ suì shēn hún bú pà ,yào liú qīng bái zài rén jiān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扩展资料于谦石灰吟古诗的意思翻译(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
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石灰吟古诗的诗意赏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
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
“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
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
“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石灰吟译文及赏析
石灰吟译文及赏析石灰吟,是中国古代的一首诗歌作品,也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意境吸引了无数读者。
在下文中,我将为您翻译这首经典之作,并对其进行赏析。
希望能为各位读者带来一场文学盛宴。
石灰吟原文:炉儿向北洞庭深,湖上初生浪淘沙。
云光霞泽浮波澜,银甲钢戈百死伤。
汉家宫阙曷为多,碧草萋萋愁独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石灰吟译文及赏析:炉儿向北洞庭深,湖上初生浪淘沙。
向北方的洞庭湖,炉儿映照得深远无边,湖上的浪花初生时正柔柔地淘去沙砾。
云光霞泽浮波澜,银甲钢戈百死伤。
天空的云彩、霞光以及泽光在波澜起伏中流动,就像是闪耀的银甲和利剑,它们造成了无数的杀伤与死亡。
汉家宫阙曷为多,碧草萋萋愁独步。
汉家宫阙(指汉代的宫殿和官府)为何如此众多,绿草茵茵生长,让人感到寂寞地独行。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白日向山尽头消失,黄河水流汇入大海。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如果想要穷尽千里目,就必须再攀登一层楼。
石灰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宇宙、人生以及壮丽山川的思考和感慨。
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鲜明的意象,描绘了自然景观和人类文明的壮丽与渺小,展示了深刻的哲理和诗意。
诗中用词精练,意境深远。
例如“炉儿向北洞庭深”,运用洞庭湖的景观来形容炉灶的光辉,既富有光影对比之美,也暗含了人类文明与自然景观的对比。
又如“银甲钢戈百死伤”,用战争的兵器形容自然景观中的浪花,既强调了浪花的威力与磅礴,也将战争与自然环境相对照,凸显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渺小。
诗的结尾“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似乎是在告诫人们要不断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境界和目标。
它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叹,也是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
总的来说,石灰吟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意境,为我们展现了古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索与感悟。
它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幅哲学与诗意交织的画卷,令人叹为观止。
读完石灰吟译文及赏析,不禁让人沉浸于其中,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石灰吟(于谦)原文
石灰吟(于谦)原文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1)石灰吟:赞颂石灰。
吟:吟颂。
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
锤,锤打。
凿,开凿。
(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4)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人间:人世间。
译文(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
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赏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
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
“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
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
“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
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
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
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
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石灰吟原文赏析
石灰吟原文赏析石灰吟原文赏析1《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注释1.石灰吟:赞颂石灰。
吟:吟颂。
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千、万:虚词,形容很多。
锤:锤打。
凿:开凿。
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4.浑:全。
5.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人间:人世间。
鉴赏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
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
“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
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
“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
明英宗时,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
于谦议立明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
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
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石灰吟原文赏析2原文: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词赏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明代于谦《石灰吟》原文、译文及注释
明代于谦《石灰吟》原文、译文及注释
题记:
相传有一天,于谦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吟们煅烧石灰。
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
深有感触,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据说此时于谦的才十二岁,他写下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日后的人生追求。
原文:
石灰吟
明代-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翻译: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注释:
〔石灰吟〕赞颂石灰。
〔吟〕吟颂。
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千万〕虚词,形容很多。
〔锤〕锤打。
〔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若〕好像好似。
〔等闲〕平常,轻松。
〔浑〕全。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人间〕人世间。
石灰吟于谦内容
石灰吟于谦内容
《石灰吟》是明代文学家于谦所作古诗,全诗如下: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制作石灰的过程中,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的忠诚和对社会的热爱。
诗中的石灰吟,唱的是石灰的制作过程。
石灰是一种建筑材料,由青黛石和水经过长时间的烧制而成的。
制作石灰需要经过千锤万凿的过程,形容的是这个过程的艰苦和不易。
最后一句“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则表达了制作石灰的人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的精神。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人民的忠诚和对社会的热爱,表现了制作石灰的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为了社会清白而努力工作的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谈话激趣,走近古诗。
1、同学们,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朝气蓬勃,弥久不衰。
我们从小一直学古诗,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还记得哪些诗?(指名吟诵两至三首古诗)
2、贺知章写了一首《咏柳》,大家会背吗?(齐背),诗中的“剪刀”可以换成“菜刀”吗?(学生说说理由,教师用“推敲”和“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典故引导学生体味诗歌语言的精炼及韵味)
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名的诗——《石灰吟》(板书课题),齐读诗题。
2、了解诗人:《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
于谦(1398-1457),浙江杭州人。
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公元1421年,考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山西、河南巡抚,兵部尚书等职。
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深受人民爱戴。
公元1457年,被奸官诬陷杀害,1465年,明朝政府为于谦平反昭雪,并赐谥号为“忠肃”。
3、释题:吟:吟诵,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如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暮江吟》、李白的《白头吟》等。
4、质疑:作者为什么要吟诵石灰呢?大家了解石灰吗?
课件出示《石灰的自述》,引导学生了解石灰的相关知识。
三、初读古诗,抓字眼,明诗意。
1、出示古诗,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正确。
2、指名读,正音。
学习生字“焚”,描红。
3、范读,明确节奏。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4、指名读,要读出韵律美。
5、默读,想一想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集体交流:(预设)
(1)“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板书:千锤万击、烈火焚烧)千锤万击:形容开采石灰原料非常艰难。
锤,锤打。
击,击打、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受千锤万击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表明石灰从出世时就经受考验。
第二句写了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的煅烧。
面对严峻的考验,却能够从容自若,处之泰然。
“烈火焚烧”与“若等闲”,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
(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板书:粉骨碎身、清白留世)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
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
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四、再读古诗,想意境,悟诗情。
1、讨论交流:读1、2两句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情景?“千、万”说明次数多,这个词说明了什么?(抓住“千锤万击”引导学生想象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
见到此情此景,你体会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不怕磨难、不畏艰险)齐读1、2两句。
2、过渡:石灰还受到了什么磨难?读
3、4两句,这时你看到了什么画面?这两句写出了石灰的什么特点?(勇于献身、清白留世、洁身自好)齐读3、4两句。
3、小结石灰的高贵品质并指导学生练读全诗,读出对石灰的尊敬。
4、由这样的石灰你会想到什么样的人?(刚强勇敢、勇敢奉献、勇于牺牲的英雄)于谦是不是这样的人呢?
五、三读古诗,融情感,练诵读。
1、于谦仅仅是写石灰吗?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他要做个像石灰一样清清白白的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齐读全诗,读出赞扬之情。
2、于谦是个怎样的人呢?(课件出示于谦生平事迹)了解于谦生平事迹及当时时代背景,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朗读古诗,深入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1)(出示)于谦: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民族英雄。
公元1 421年,考中进士,他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救济灾荒,关心百姓,深受人民爱戴。
于谦外出巡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几百个囚犯。
这样的人值得我们景仰吗?齐读全诗,读出景仰之情。
(2)(出示)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剌部大举入侵,宦官王振挟持英宗亲征导致英宗被俘,震动朝野。
于谦升任兵部尚书,全权负责京师防御。
当时朝廷中有些人主张南迁,于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反对南迁,并拥立景帝,率京师群众击退瓦剌军,使千百万人民免遭涂炭,局势转危为安。
景泰八年,景帝病重,英宗复位,于谦却遭受诬蔑被定为谋逆罪,判处死刑。
此时,于谦后悔了吗?他会对自己说些什么吗?引读第3、4两句。
(3)(出示)于谦被杀之后,按例应该抄家,可抄家的官员到于谦家时,才发现于谦家里什么也没有,除了生活必需品外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财。
于谦死的那天,阴云密布,天下百姓痛心疾首,齐声为他呼冤。
看到这儿你有什么感想?于谦的一生正像他诗中写的一样:(引读全诗)。
六、总结拓展,布置作业。
附2:石灰的自述
我叫石灰。
我的前身是石灰石,住在大山里,勤奋的工匠经过千锤万凿把我与大山分离。
将石灰石放入石灰窑中与焦炭混合在一起煅烧,就变成了生石灰。
经过烈火的考验,我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由碳酸钙变成了氧化钙。
这时的我外形仍然象一块块石头,但浑身雪白。
如果把生石灰放进水中,水立即就沸腾起来,像水烧开了一样。
如果这时碰到人的肌肤,其烫伤程度要远远超过沸水的烫伤程度。
经过这次巨变,我成了另一种形态——熟石灰。
这个过程把我由块状的石头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
我的主要成分也由氧化钙变成了氢氧化钙。
不过,这个过程对我而言不算什么。
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人们把我洒在猪舍、鸡舍或刷在树上用于消毒杀菌;把我与沙子混合搅拌均匀后用来砌砖,这样砌的砖较为牢固;房子修建好后,还要用石灰浆来粉刷墙壁,让墙壁变得洁白坚硬;许多化工厂用我来处理酸性污水;果农也用我和硫酸铜配成药液来杀菌除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