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教案(精品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灰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石灰吟》,背诵《石灰吟》。
2.学会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凭借诗歌内容,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诗歌大意,感悟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正义凛然的伟大精神。教学难点:
1.初步领悟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2.指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表达对诗人的敬佩,并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
课前预习:
1.了解石灰的一些知识,石灰的原料,大概的生产过程等。
2.搜集有关于谦的资料(老师也作适当的准备,可以准备一些书面资料。)
教具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疏言:理解诗歌的意思
1.导入解题
(1)同学们喜欢古诗吗?老师可要考考你们,老师说上句,你们接下句。例:生当作人杰----
(2)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份热爱,再来学习一首古诗:《石灰吟》。请同学们看老师板书诗题。(强调“吟”不要多加一点)
(3)同学们对石灰了解吗?说说看。什么颜色?
(4)在中国白色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干净、纯洁、清白)(5)再看这个“吟”,什么意思?往往含有一种什么样的意思?(赞颂)
(6)我们有没有接触过带有“吟”的古诗?古诗题目中有“吟”字的?
(7)今天我们学的《石灰吟》是在赞颂——石灰。
2、初读诗歌,了解大意
导入:是啊,司空见惯的石灰有什么值得赞颂的?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这首诗。
(1)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根据学习提示,自己自学这首诗。
(出示)自学目标:
1.朗读《石灰吟》,要做到正确、流利,努力做到有感情,读
出诗歌的韵味。
2.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句,理解“锤、击、若等闲、粉骨碎
身、清白”等词语的意思。
3.把词语的意思带入诗句中,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2)交流展示,矫正反馈
①展示课文朗读(师注意评价)
师精讲七言诗的停顿、节奏。
师点拨:我给大家提个建议,看最后一句,应该读得慢一点。因为在提醒别人诗要结束了,注意回味。再试试,齐读《石灰吟》,注意最后放慢读。
②交流词语理解
▲师精讲:“千、万”不是实指,而是虚指。让生举例:千言万语、千头万绪、千丝万缕、千呼万唤、千变万化、千军万马、千辛万苦、千差万别、千真万确、千山万水。
▲师精讲“等闲”的意思。
(出示)选一选:
“等闲”在字典中也有几种解释:①平常;②随随便便,轻易;
③无端,平白地。
1.“烈火焚烧若等闲”中的“等闲”应取第()种解释;
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中的“等闲”应取第()种解释;
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等闲”应取第()种解释。
4.“等闲之辈”中的“等闲”应取第()种解释;
5.“等闲视之”中的“等闲”应取第()种解释。
③提生说说全诗的意思。
(3)师小结:这就是石灰的一生,平平凡凡,轰轰烈烈,难怪于谦如此敬佩地赞颂道。生诵读全诗。
二、造境:走进石灰的世界
1.于谦笔下的这首诗,简练地展现了石灰的生命历程。你能不能根据诗歌内容,简单说说石灰的制作过程?
2.合作探究一:
老师这儿有一份资料,具体描述了石灰的制作过程。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看看这份材料与于谦的描写哪些地方是一一对应的?
(出示)石灰自述:我的名字叫石灰。我的前身叫石灰石,大部分埋藏在深山之中,和珊瑚礁、大理岩的成分一样,将我放入石灰窑(jiào)中与焦炭混合在一起煅烧,就变成了生石灰。经过烈火的焚烧,我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这时的外形仍像一块块石头,但浑身雪白,十分耀眼。如果把我放进水中,水立即沸腾起来,像烧开的水一样。经过这次沸腾后,我又变成了熟石灰,模样也由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这时,把我和水混合就成了石灰水。你们看,我们教室的白墙就是石灰水粉刷出来的。
①学生对照材料与古诗,寻找制作过程的联系点。
②交流展示,教师提升。
(1)主要埋藏在深山之中——千锤万击
看着“千锤万击”这四个字,你能想象石灰在运出深山之前,承受着怎样的煎熬吗?(每一次的敲打一定是很疼的;石灰被铁锤击破了头,砸断了腿;被凿子挖开的心,掏出了肚;)
(2)经过烈火的焚烧——烈火焚烧
看着这四个足以灼热你心灵的文字,你似乎感受到此时的石灰正处于怎样的状态?(烈火的高温已经让石灰浑身发烫;仿佛要化了一样;)——理解“若等闲”——你能替烈火中的石灰发出一句呐喊吗?(让烈火来得更猛烈一些吧!我根本不在乎!)
(3)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粉骨碎身
用关联词“虽然——但是——”说一句话!
(4)教师过渡质疑:在我们看来难以承受的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石灰为什么能“若等闲”“全不怕”呢?(要留清白在人间)——你是怎么知道的?
(5)我们教室的白墙就是石灰水粉刷出来的——要留清白石灰之所以忍辱负重,承受煎熬,原来有着这样远大的理想与崇高的气节。
4.教师总结:通过对石灰制作过程的了解,你认识怎样的石灰?你对石灰产生了怎样的情感?
5.引导朗读:这次我们读书的要求提高了,要做到眼中有石灰之形,心中有石灰之情。
6.指名朗读,教师相机评价——敬佩之情早已在你的朗读中流溢了出来;石灰听了你的朗读,一定会感谢你的!
二、言志:体验于谦的“石灰”人生
1.合作探究二:《石灰吟》这首诗仅仅是在赞颂石灰吗?它还写了谁?
①诗歌表面是写石灰,其实在字里行间隐隐藏着诗人于谦自己的影子。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这28字,猜测一下于谦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可能会有怎样的人生经历?大胆猜,只要有理由,有根据。只有你不敢的,没有老师不能承受的?
②小组合作,大胆猜测于谦会是个怎样的人?
③组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