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中专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方案
七、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大类。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 公共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语文、历史、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等4门公共 基础课课程标准参照教职成司函[2016]187号意见执行。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业道德、敬业和吃苦耐劳精神、诚实守信的职业作风: 2)具有良好的执行能力、科学态度、工作作风、表达能力和适应能力; 3)具各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优质服务意识; 4)具备安全、环保、节能意识和规范操作意识; 5)具备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职业竞争和创新意识: 6)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 2.专业知识和技能 (1)具有一定的信息处理及应用能力,取得计算机水平测试合格证书; (2)能识别和检测常用机电元器件、表面贴装元器件; (3)能熟练操作和使用常用机电仪器、仪表; (4)能阅读机电整机与机电电器原理图、结构图和工艺文件; ⑸能装配、调试、维修、检验常规机电设备、机电产品与机电电器: (6)能操作、使用、维护较复杂的机电设备;
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人才培养 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代码:0913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机电产品生产和经营服务等行业企业,从事机电整机生产、安装、服务和管理以及机电设备装 配、调试、维修与售后服务等工作,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机电技术专业知识、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 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面向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职业范围见表Io 表1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职业范围
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机电技术应用 0513002.【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3.【学习年限】三年4.【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机电技术应用领域的企业单位,培养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机电设备操作运行、维护维修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5.【职业范围】6.【人才规格】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基本素质:6.1知识目标:1)了解典型机电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2)了解有关数控机床性能及其指令系统;3)了解本专业相关国标及行业标准;4)掌握电工工具、各种常用刀具、量具的使用方法;5)掌握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生产线的维护和维修方面的知识;6)掌握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生产线的安装、调试的工艺和方法;7)掌握安全文明操作规程。
6.2能力目标:1)能运用计算机处理工作领域的信息并进行交流;2)能查阅相关的技术资料;3)能识读典型零件图,简单的装配图并能利用计算机绘制简单样图;4)能按照工艺规程等工艺文件正确选用刀具、夹具和量具;5)能判断机电设备简单故障并修复;6)能根据零件图,正确的工艺文件正确操作机床进行机械加工7)能安装、调试、维修典型机电设备、自动生产线;8)能够对液压系统进行维修、维护;9)能够准确编写安装、维护、维修记录;10)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及综合实训取得车工、钳工中级证书,可选取维修电工、电焊工、制图员等证书初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6.3素质目标:1)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守信、守时、勤奋、吃苦耐劳的精神开展机电设备生产操作和维修岗位的工作;2)以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与同事共同完成设备安装、调试与维修工作;3)以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完成每一项测量、加工、维修任务并认真记录数据;4)以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机电设备生产操作及维修相关部门进行工作中的交流。
7.【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8.【专业(实训)课程】9.【教学安排表】9-1.【时间分配表】9-2.【教学环节统计表】总计3000学时10.【学年制教学实施方案】见附表11.【专业教师任职资格】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及以上教师资格证书;具有本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本专业中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130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中专)机电专业科二0一二年七月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招生对象及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修业年限:三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掌握机电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备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够从事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维修、管理及产品销售与服务;自动化生产线组装、操作与维护;数控机电设备维修等一线工作岗位工作,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职业岗位分析根据对机电行业企业的调研,了解企业用人机制、人才需求和岗位技能要求及生产过程技术要求等,由此进行工作岗位、工作对象、工作条件、工艺流程、工作能力与素质要求等综合分析,确定本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和培养目标定位。
根据调研分析结果,我们确定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适应机电行业的职业岗位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从事机械零部件生产、常用机电设备(自动线)的操作与维护;二是从事机电产品生产的组装与调试、机电产品生产的质量检验与质量管理;三是从事机电产品的营销与售后服务等工作。
具体从事的就业岗位如下:(一)职业范围及职业岗位(见表1)表l 职业岗位分析(二)岗位职业能力和典型工作分析(见表2)四、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结构分析(一)专业能力1、具有较强的机械识图能力和绘制简单的机械零件图的能力;2、具有使用常用测量工具和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能力;3、具有识读电气图、液压与气动回路图的能力;4、具有运用计算机和计算机辅助绘图的能力;5、具有较强的电工操作和维修能力;6、具备普通机床的操作能力和编制简单零件工艺规程的能力;7、具备数控机床的编程与操作能力;8、掌握典型机电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9、具备机电设备安装、调试、故障诊断和维修以及技术改造等实际工作的基本知识;10、具有机电自动化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基本能力;11、具有解决本专业的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和一般工作质量事故的能力。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招收初中毕业生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学生,学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具有机电技术应用的必备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从事机电一体化操作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以及在机电行业从事机电设备安装、维护和管理等实际工作能力,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及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就业岗位群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行业,从事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和生产自动线的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维修与检测工作,也可从事机电产品的营销与技术服务等与机电技术应用相关的工作,能担任电工、车工、钳工、焊工、电子设备装接工、机电设备装调工、制图员、材料员、质量员、安全员等基层生产、技术管理岗位的工作。
四、人才培养目标1.基本素质及职业素养目标a.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b.养成爱岗敬业、遵守纪律、一丝不苟的优良职业道德;c.具备人文和科学素养,形成稳固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生活态度;d.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观服务意识;e.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一定的创业意识;f.具备合理规划职业生涯,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g.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体魄。
2.专业知识目标a.熟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b.掌握绘制电气图样的基本知识和一般方法;c.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过程,具有识读机械加工工艺的初步能力;d.了解典型机电设备的基本结构,具备钳工操作的基础能力、熟悉常用机加工设备的一般操作方法;e.掌握必备的机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懂得机械工作原理,了解机械工程材料性能,准确表达机械技术要求,正确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f.熟悉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电路分析和电气测量的方法;g.掌握常用电气材料与元件的相关知识,初步掌握企业常用电机与变压器的相关知识;h.了解工业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机电典型设备各单元间的通信接口技术;i.初步掌握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基本结构、指令代码,能读懂简单的PLC程序;j.掌握机电设备维护保养的相关知识;k.初步掌握企业机电产品生产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知识;l.具备了解机电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的相关信息。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终结版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终结版一、培养目标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以工程应用为导向,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机电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他们能够在机电设备制造、控制系统集成、维护管理等领域从事实际工程应用工作,能熟练运用相关软件和设备进行工程设计和操作。
二、培养内容1.基础知识为了培养学生对机电技术的扎实基础知识,课程设置包括数学、物理、力学、电子技术、材料学等方面的基础课程。
学生需要掌握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够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中。
2.专业知识课程设置包括机械设计、电路与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技术、工程制图等专业课程。
学生需要学习机械设计、电路原理、传感器原理等相关知识,了解各种电器设备的原理和应用,并能够独立进行机电工程设计与解决方案的制定。
3.实践能力培养为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实践环节,包括工程实习、毕业设计等。
学生需要在实际工程项目中进行实习和实践,了解工程施工流程、设备调试等操作,并能够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三、培养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方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实验实习的实践,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学生在课程中将接触一定数量的实例,通过分析和解决实例问题,培养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内外结合培养方案鼓励学生参加一些与机电技术相关的校内外活动,如学术交流会、竞赛等,以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活动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并展示自己的才华。
3.实验室实践为了提供学生实验实践的机会,培养方案中将建立实验室,提供相关设备和工具,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实验室实践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并培养他们操作设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评估方式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培养方案设计了多种评估方式,包括考试、实验报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通过这些评估方式,可以综合评价学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表现,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反馈和指导。
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XXXX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代码:660301二、入学要求招生对象:应届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办学层次:中职三、修业年限学制:三年四、职业面向本专业毕业生,可通过对口升学考试进入高等职业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等专业学习,也可以在机电类企业从事机电设备安装、机电产品维修、自动化生产线操作维护、机电产品营销等岗位工作一定时间后,成长为机电设备维修班班长、机电设备主管、电工班长、服务经理等,从事机电设备装配调试、检测维修、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还可以从事企业与车间生产技术服务等工作。
五、培养目标与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从事机电技术工作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进行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机电产品维修、自动化生产线运行的一线操作技术工人及机电产品营销人员。
(二)人才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技能:1.职业素养(二)对应职业和工作岗位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机电类企业的工作一线,主要从事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机电产品维修、自动化生产线运行及维护、机电产品管理及营销等工作,对应的主要工作岗位和职业资格证书如下: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对应职业岗位和职六、课程设置及要求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教育和专业素质教育。
公共基础教育包括思想政治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社交礼仪、普通话、物理、历史、劳动教育、安全教育。
专业素质教育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课和专业选修课。
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包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教育1.思想政治本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
1.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招生对象: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学制:全日制三年二、培养目标与就业岗位1、培养目标本专业领域面向机电类,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与本专业领域方向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领域方向的技术知识,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从事机电设备的安装与使用、故障分析和维修,了解最新技术的发展动态的高技能人才。
2、就业岗位主要就业岗位:机电设备的安装与使用、故障分析和维修;次要就业岗位:CAD/CAM软件应用;普通机床的操作与维修、机电控制系统操作及机电设备营销人员;其他就业岗位:数控设备的操作、维护和编程,安装调试及维修;车间生产组织与管理;三、专业知识、能力(一)知识结构1、通用知识具备公民应有的职业道德修养、政治素养及数学、外语、计算机和体育等文化知识;2、专业知识⑴ 具有本专业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具备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⑵ 掌握制造工艺基础及造型的设计等知识,具有使用及维护各种机械加工设备的基本能力;⑶ 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车间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⑷ 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编程技术等知识;(二)能力结构1、基础能力⑴ 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能力;⑵ 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⑶ 信息采集与处理能力;⑷ 逻辑思维与判断能力;⑸ 数据处理能力;⑹ 计算机操作能力;⑺一定的本专业外文资料阅读和翻译能力;2、专业能力⑴具有CAD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能力;⑵具有机械加工、测量和机床操作、拆装的能力;⑶具有电工、电子技术、数字接口技术的应用能力;⑷具有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的调试、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能力;⑸具有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与设计能力;⑹具有机械加工工艺和造型设计能力;⑺具有机械设计、计算、开发等高新技术应用能力;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专业基础课(1) 机械制图(96学时,第1、2学期)本课程主要讲授机械制图与识图训练,重点讲解三视图、零件图、装配图绘图与识图,公差配合和国家标准知识。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津市职业中专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试行稿)一、专业名称机电技术应用二、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学制三年。
三、培养目标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质;掌握从事机电专业所需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有健康体魄的能从事机电设备制造与维修、适应现代化机械与机电产品生产中级技术专业人才。
四、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一)思想素质要求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讲究社会公德。
2、具备敬业、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具有认真、负责、勤奋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踏实的工作作风。
4、具有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团队协作精神。
5、具备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开拓进取的思维方式。
7.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心理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二)知识结构要求1、掌握电工与电子基础理论知识和电路设计,掌握三相动力电路和单相照明电路的实际知识。
2、掌握机电产品的装配、调试、测试知识与技术。
3、掌握机械制图、机械原理,能运用计算机机械辅助设计制图。
4、掌握钳工、车工、铣工等维修工的基本知识,具备中级技术工人水平。
(三)专业能力要求1、具有电路的计算与设计能力。
2、具有检测三相动力电路及单相照明电路的能力。
3、具有初级钳工和中级模具钳工的操作能力。
4、具备在现代化机械厂及机电产品加工厂设计及研究的能力。
5、具有创业立业和社会交往能力。
6、职高一年级后获得劳动部门颁发的钳工证书。
五、课程设置(一)德育课程(共180学时)1、心理健康教育(36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
主要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心理问题,旨在加强学生的公民道德素质,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名称:机电技术应用1、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2、学制:三年/一年3、办学层次:中职二、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从事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自动化生产线运行、机电产品维修所需的理论知识和综合职业能力,能从事机电技术应用生产一线操作及机电产品营销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态度:(1)具有安全生产、节能环保等意识,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与规范;(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科学的生产理念、良好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3)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的能力与继续学习的能力;(4)掌握典型机电产品、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5)掌握机电产品、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中采用的机、电、液、气等控制技术;(5)能识读简单的机械零件图、机电产品和自动化生产线装配图;(6)能使用常用的工具、量具、仪器仪表及辅助设备;(7)能初步进行机电产品、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8)具有从事一般机电产品的营销和售后服务的能力。
(9)离校前必须取得1〜2个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三、职业面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制造类企业,从事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营销等工作。
四、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1、职业岗位:从事机电产品生产现场操作、制造类企业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自动化生产线设备操作和机电设备销售与售后服务等工作。
2、工作任务:机电工具设备的使用与操作、对机电产品进行装配、检测与调试。
机电设备和生产线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营销等。
3、职业能力分析五、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教学活动时间安排表课时分配比例六、教育资源配置及说明:(一)教学场地、设施的配置及说明: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基地条件,以重点建设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为主体,突出本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是集理论学习、实践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型、共享型的工学结合实训基地。
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机电技术应用 0513002.【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3.【学习年限】三年4.【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机电技术应用领域的企业单位,培养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机电设备操作运行、维护维修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5.【职业范围】6.【人才规格】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基本素质:6.1知识目标:1)了解典型机电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2)了解有关数控机床性能及其指令系统;3)了解本专业相关国标及行业标准;4)掌握电工工具、各种常用刀具、量具的使用方法;5)掌握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生产线的维护和维修方面的知识;6)掌握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生产线的安装、调试的工艺和方法;7)掌握安全文明操作规程。
6.2能力目标:1)能运用计算机处理工作领域的信息并进行交流;2)能查阅相关的技术资料;3)能识读典型零件图,简单的装配图并能利用计算机绘制简单样图;4)能按照工艺规程等工艺文件正确选用刀具、夹具和量具;5)能判断机电设备简单故障并修复;6)能根据零件图,正确的工艺文件正确操作机床进行机械加工7)能安装、调试、维修典型机电设备、自动生产线;8)能够对液压系统进行维修、维护;9)能够准确编写安装、维护、维修记录;10)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及综合实训取得车工、钳工中级证书,可选取维修电工、电焊工、制图员等证书初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6.3素质目标:1)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守信、守时、勤奋、吃苦耐劳的精神开展机电设备生产操作和维修岗位的工作;2)以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与同事共同完成设备安装、调试与维修工作;3)以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完成每一项测量、加工、维修任务并认真记录数据;4)以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机电设备生产操作及维修相关部门进行工作中的交流。
7.【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8.【专业(实训)课程】9.【教学安排表】9-1.【时间分配表】9-2.【教学环节统计表】总计3000学时10.【学年制教学实施方案】见附表11.【专业教师任职资格】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及以上教师资格证书;具有本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本专业中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
如皋中专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书
江苏省如皋中等专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专业代码)与专门化方向专业名称:机电技术应用(051300)专门化方向: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自动化生产线运行、机电产品维修、机电产品营销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3年。
三、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制造类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掌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从事自动化设备和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营销等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术技能型人才。
注:每个专门化方向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同,任选一个工种,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1.综合素质(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2)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3)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5)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6)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继续学习能力;(7)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技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能力;(8)具有借助工具查阅中、英文技术资料的基础能力。
2.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见附录2)(1)行业通用能力:①识读图样能力:具有识读中等复杂机械零件图、装配图,电气原理图、接线图,液压、气动系统图的能力;具有应用计算机绘图软件抄画机械和电气图样的能力。
②工量具及仪表选用能力:具有常用机械加工工具、量具、刀具选用的能力;具有常用电工、电子仪表选用的能力。
③材料及元器件选用能力:具有常用金属材料的选用能力;具有识别和选用导线、低压电器、传感器及常用电工电子元件的能力;具有选用常用液压和气动元件的能力。
④机电设备的使用能力:具有识读常用机电设备技术资料的能力;具有操作常用机电设备的能力;具有维护和保养常用机电设备的能力;具有机电设备常见故障排除的基础能力。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终结版201609119)
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机电技术应用( 051300)二、入学要求: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三、基本学制:学制三年,按照第一年宽基础,第二年重专业,第三年选方向(升学或就业)的思路,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半,顶岗实习半年;毕业后直接升学的学生在校学习三年。
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行为规范,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专业技能,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能够在生产一线从事机械加工、机电控制和设备的安装、调试、检测、运行、维护、营销与管理等工作,具有本专业职业生涯综合发展能力,同时具有中初级职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五、职业范围与证书要求本专业学习内容的选取参照了国家职业技术标准,行业资格考证要求的相关知识和技六、人才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1、知识要求(1)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
(2)掌握金属切削机床基本原理,刀具知识。
(3)掌握金属切削机床结构。
(4)掌握数控编程与操作。
(5)掌握液压与气动回路结构。
(6)掌握产品装配工艺。
(7)掌握车工、钳工、焊工、数控车工等基本技能。
(8)掌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9)掌握机械零部件的基本结构和选用。
(10)掌握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原理。
(11)掌握典型工装夹具的结构和选用。
(12)掌握机电设备操作规程知识。
(13)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知识。
(14)掌握机床机械系统以及电气控制系统常见故障基本知识。
(15)掌握机电产品和设备在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方面的基本知识。
(16)掌握安全知识。
(17)具有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信息检索与分析能力、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如皋中等专业学校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专业代码)与专门化方向
专业名称:机电技术应用(051300)
专门化方向: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自动化生产线运行、机电产品维修、机电产品营销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3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制造类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掌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从事自动化设备和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营销等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术技能型人才。
注:每个专门化方向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同,任选一个工种,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1.综合素质
(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
(2)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3)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
(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
(5)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6)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继续学习能力;
(7)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技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8)具有借助工具查阅中、英文技术资料的基础能力。
2.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见附录2)
(1)行业通用能力:
①识读图样能力:具有识读中等复杂机械零件图、装配图,电气原理图、接线图,液压、气动系统图的能力;具有应用计算机绘图软件抄画机械和电气图样的能力。
②工量具及仪表选用能力:具有常用机械加工工具、量具、刀具选用的能力;具有常用电工、电子仪表选用的能力。
③材料及元器件选用能力:具有常用金属材料的选用能力;具有识别和选用导线、低压电器、传感器及常用电工电子元件的能力;具有选用常用液压和气动元件的能力。
④机电设备的使用能力:具有识读常用机电设备技术资料的能力;具有操作常用机电设备的能力;具有维护和保养常用机电设备的能力;具有机电设备常见故障排除的基础能力。
⑤机电产品的制作能力:具有识读各种工艺卡片的能力;具有手工制作简单机械零件的能力(初级);具有运用常用机电设备制作简单机械零件的能力;具有制作简单电子产品的能力;具备PLC程序编制的基础能力;具有简单机电设备机械装调的基础能力(初级);具有常用电气控制线路装调的基础能力(初级);具有常用液压、气动系统装调的基础能力;具有机电产品制作质量控制的能力。
(2)职业特定能力:
①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具有编制和实施机电设备机械或电气安装工艺的能力(中级);具有典型机电设备整机调试的能力(中级);具有机电设备机械修复或电气故障排除的能力(中级);具有运用PLC及变频技术对机电设备实施电气控制改造的基础能力。
②自动化生产线运行:具有编制和实施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机械或电气安装工艺的能力(中级);具有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运行和维护的能力;具有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整机调试的能力(中级);具有运用PLC及变频技术对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实施简单改造的能力。
③机电产品维修:具有编制和实施机电产品机械或电气安装工艺的能力;具有典型机电产品整机调试的能力(中级);具有典型机电产品机械或电气故障诊断及检测的能力(中级);具有机电产品机械修复或电气故障排除的能力(中级)。
④机电产品营销:具有典型机电产品成本核算的基础能力;具有典型机电产品营销的能力;具有典型机电产品装调、运行的能力(中级);具有机电产品售后服务的能力。
(3)跨行业职业能力:
①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②具有企业管理及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
③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六、课程结构及教学时间分配表
1.课程结构
2.教学时间分配表
4
注:1.总学时3244。
其中公共基础必修和限选课程(含军训、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学时占比约36%;专业技能课(含顶岗实习)占比约54%;任意选修课328学时(其中人文选修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课时比约为4:6),占比约10%。
2.总学分193。
学分计算办法: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16-18学时记1学分;军训、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毕业教育等活动1周记1学分,共5学分。
5
九、专业教师基本要求
1.专任专业教师与在籍学生之比不低于1:36,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不低于5%,高级职称15%以上,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60%以上,或取得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中级以上职称30%以上;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10%-40%,其中60%以上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
2. 专任专业教师应具有机电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专任专业教师,应达到“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证书目录(试行)》的通知”文件规定的职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职称要求,如工具钳工高级工、维修电工高级工、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等。
3.专业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专业能力,能够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
专任专业教师普遍参加“五课”教研工作,教学改革课题研究、教学竞赛、技能竞赛等活动。
平均每两年到企业实践不少于2个月。
兼职教师须经过教学能力专项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每学期承担不少于30学时的教学任务。
十、实训(实验)基本条件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及课程设置的需要,按每班35名学生为基准,校内实训(实验)教学功能室配置如下:
注:教学功能室可以按照教学项目、设备、师资等,进行整合确定。
十一、编制说明
1.本方案依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94号)和《省教育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指导方案的指导意见》(苏教职[2012]36号)编制。
2.本方案充分体现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改革理念。
并突出以下几点:
(1)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围绕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2)服务学生全面发展。
尊重学生特点,发展学生潜能,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满足学生阶段发展需要,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良好基础。
(3)注重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
统筹安排公共基础、专业理论和专业
实践课程,科学编排课程顺序,精心选择课程内容,强化与后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
(4)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加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整合融合,推行项目教学、场景教学、主题教学和岗位教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
3.中等职业学校依据本方案制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1)落实“2.5+0.5”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校内学习5个学期,校外顶岗实习不超过1学期。
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假期12周。
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教学周18周,机动周2周,按28-30学时/周计算;第6学期顶岗实习20周,按30学时/周计算。
(2)第1-4学期集中安排整周教学周(实训周、实验周和理实一体化教学周),如德育、体育、艺术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时不满足省教育厅规定的最低要求时,各校可结合实际情况予以补足。
(3)各校可根据专业的专门化方向和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任选机修钳工、维修电工、装配钳工、工具钳工的一种工种实施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级)鉴定。
(4)任意选修课程可结合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特色针对性开设。
以下课程仅供参考:
①公共基础任选课程:礼仪、古典文学、中国名著欣赏、外国名著、人口资源等;或语文、数学、英语课程的拓展内容。
②专业技能任选课程:电子技能训练、家电维修、电梯安装调试、传感器应用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机械手与机器人技术、电气CAD技术、数控加工技术等;或技能拓展考级的强化课程,如制图员训练与考级等。
附录2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