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限时自测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合集下载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知识要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条件: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恒定,且与运动方向在一条直线上.2.特点:a 恒定,即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恒定.3.规律:(1)v t =v 0+at(2)s =v 0t +21at 2 (3)v t 2-v 02=2as4.推论:(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是个恒量,即Δs =s i +1-s i =aT 2=恒量.(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 t /2=v =20t v v + 以上两个推论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等学生实验中经常用到,要熟练掌握.(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T 为等分时间间隔):①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的比为:v 1∶v 2∶v 3∶……∶v N =1∶2∶3∶…∶n②1T 内、2T 内、3T 内……位移的比为:s 1∶s 2∶s 3∶…∶s N =12∶22∶32∶…∶n 2③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 位移的比为:s Ⅰ∶s Ⅱ∶s Ⅲ∶…∶s N =1∶3∶5∶…∶(2n -1)④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 t 1∶t 2∶t 3∶…∶t N =1∶(2-1)∶(3-2)∶…∶(n -1-n )5.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所有规律和比例关系均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

二、运动学中的追赶问题⑴匀减速运动物体追赶同向匀速运动物体时,恰能追上或恰好不能追上的临界条件:即将追及时,追赶者速度等于被追赶者速度(即当追赶者速度大于被追赶者速度时,能追上;当追赶者速度小于被追赶者速度时,追不上)。

⑵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物体追赶同向匀速运动物体时,追上之前两者具有最大距离的条件:追赶者的速度等于被追赶者的速度。

⑶被追赶的物体作匀减速运动时,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停止运动。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分类:匀加速直线运动:a 、v 方向相同.匀减速直线运动:a 、v 方向相反.)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三个基本公式①速度公式:v =v 0+at ②位移公式:x =v 0t +12at 2③位移速度关系式:v 2-v 20=2ax (2)三个推论①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是一个恒量,即x Ⅱ-x Ⅰ=x Ⅲ-x Ⅱ=…=x N -x N -1=Δx =aT 2②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 =v t2=v0+v2. ③某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初速度v 0和末速度v 平方和一半的平方根,即2x v=v\o\al(202.(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设T 为等分时间间隔)①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的比为:v 1∶v 2∶v 3∶…∶v n =1∶2∶3∶…∶n . ②1T 内、2T 内、3T 内…位移的比为:x 1∶x 2∶x 3∶…∶x n =12∶22∶32∶…∶n 2.③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位移的比为:x Ⅰ∶x Ⅱ∶x Ⅲ∶…∶x N =1∶3∶5∶…∶(2N -1).④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t 1∶t 2∶t 3∶…∶t n =1∶(2-1)∶(3-2)∶…∶(n -n -1).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1.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初速度为零,只在重力作用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运动规律:v =gt ; h =12gt 2 v 2=2gh2.竖直上抛运动(1)定义:物体以初速度v 0竖直向上抛出后,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2)运动规律:v =v 0-gt h =v 0t -12gt 2 v 2-v 20=-2gh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5 s 末的速度为10 m/s ,则( ) A .前10 s 内位移一定是100 m B .前10 s 内位移不一定是100 m C .加速度一定是2 m/s2D .加速度不一定是2 m/s 22.一个向正东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3 s内发生的位移为8 m,在第5 s内发生的位移为5 m,则关于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小为3 m/s2,方向为正东方向 B.大小为3 m/s2,方向为正西方向C.大小为1.5 m/s2,方向为正东方向 D.大小为1.5 m/s2,方向为正西方向3.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1 s内与第2 s内的位移之比为x1∶x2,在走完第1 m时与走完第2 m时的速度之比为v1∶v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x1∶x2=1∶3,v1∶v2=1∶2 B.x1∶x2=1∶3,v1∶v2=1∶2C.x1∶x2=1∶4,v1∶v2=1∶2 D.x1∶x2=1∶4,v1∶v2=1∶24.2011年11月29日上午,中国航母平台第二次出海测试.假设舰载飞机起跑时速度达到80 m/s 就可以起飞,若要飞机在7.5 s内达到起飞速度,则在理想状况下飞机在航空母舰跑道上滑跑的加速度和甲板长度大约分别是( )A.10.67 m/s2,150 m B.10.67 m/s2,300 mC.5.33 m/s2,300 m D.5.33 m/s2,600 m5.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3 s内的位移为5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第3 s末的速度一定是6 m/s B.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是2 m/s2C.物体在前5 s内的位移一定是25 m D.物体在第5 s内的位移一定是9 m一、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推论的应用例1、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分析交通违法事例,将警示我们遵守交通法规,珍爱生命.某路段机动车限速为15 m/s,一货车严重超载后的总质量为5.0×104 kg,以15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发现红灯时司机刹车,货车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 m/s2.已知货车正常装载后的刹车加速度大小为10 m/s2.(1)求此货车在超载及正常装载情况下的刹车时间之比.(2)求此货车在超载及正常装载情况下的刹车距离分别是多大?(3)若此货车不仅超载而且以v c=20 m/s的速度超速行驶,则刹车距离又是多少?设此情形下刹车加速度大小仍为5 m/s2.解题的关键:求刹车时间和刹车距离→其中的隐含条件是货车的末速度为零.拓展1-1:汽车从甲地由静止出发,沿平直公路驶向乙地.0~10 s内,汽车先以加速度a1=2 m/s2做匀加速运动,2 s后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6 s时制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10 s时恰好停止.求:(1)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2)10 s内汽车运行的位移.(3)在满足(1)、(2)问的加速度和位移的条件下、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最短时间及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二、两类特殊的运动问题1、刹车类问题做匀减速运动到速度为零时,即停止运动,其加速度a也突然消失.求解此类问题时应先确定物体实际运动的时间.注意题目中所给的时间与实际运动时间的关系.对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运动也可以按其逆过程即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处理,切忌乱套公式.2、双向可逆类的运动例如:一个小球沿光滑斜面以一定初速度v0向上运动,到达最高点后就会以原加速度匀加速下滑,整个过程加速度的大小、方向不变,所以该运动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因此求解时可对全过程列方程,但必须注意在不同阶段v、x、a等矢量的正负号.例2、一辆汽车以10 m/s的速度沿平直的公路匀速前进,因故紧急刹车,加速度大小为0.2 m/s2,则刹车后汽车在1 min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为( )A.240 m B.250 m拓展2-1:一质点以一定初速度自一光滑斜面底端a点上滑,最高可到达b点,c是ab的中点,如图所示,已知质点从a至c需要的时间为t0,问它从c经b再回到c,需要多少时间?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的应用1、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是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切规律均可适用.2、竖直上抛问题的处理方法①全程法:竖直上抛运动视为竖直向上的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②分段法:将全程分将为两个阶段,即上升过程的匀减速阶段和下落过程的自由落体阶段.例3、气球以10 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从气球上掉下一个物体,经17 s到达地面.求物体刚脱离气球时气球的高度.(g=10 m/s2)3-1:一矿井深为125 m,在井口每隔一定时间自由下落一个小球,当第11个小球刚从井口下落时,第1个小球恰好到井底.求:(1)相邻两个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2)这时第3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相隔的距离.(g取10 m/s2)。

1.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解析版)

1.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解析版)

1.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1.匀变速直线运动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如图所示,v -t 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基本规律 (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 =v 0+at . (2)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 =v 0t +12at 2.3.位移的关系式及选用原则 (1)x =v t ,不涉及加速度a ; (2)x =v 0t +12at 2,不涉及末速度v ;(3)x =v 2-v 022a ,不涉及运动的时间t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解题技巧 1.基本思路 画过程示意图→判断运动性质→选取正方向→选用公式列方程解方程并加以讨论 2.正方向的选定无论是匀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通常以初速度v 0的方向为正方向;当v 0=0时,一般以加速度a 的方向为正方向.速度、加速度、位移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同时取正,相反时取负.3.解决匀变速运动的常用方法 (1)逆向思维法:对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运动,采用逆向思维法,可以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图像法:借助v -t 图像(斜率、面积)分析运动过程.两种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比较 1.刹车类问题(1)其特点为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后停止运动,加速度a 突然消失. (2)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实际运动时间.(3)如果问题涉及最后阶段(到停止)的运动,可把该阶段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双向可逆类问题(1)示例:如沿光滑固定斜面上滑的小球,到最高点后仍能以原加速度匀加速下滑,全过程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2)注意:求解时可分过程列式也可对全过程列式,但必须注意x、v、a等矢量的正负号及物理意义.例题1.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遇到紧急情况而急刹车获得大小为4→m/s2的加速度,则刹车6→s后汽车的速度为()A.44→m/sB.24→m/sC.4→m/sD.0【答案】D【解析】汽车的初速度为v0=72→km/h=20→m/s,汽车从刹车到停止所用时间为t=v0a =204→s=5→s,故刹车5→s后汽车停止不动,则刹车6→s后汽车的速度为0,故选D。

第2练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第2练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第2练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经典题1.('13上海十校模拟)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做了如下的实验:他让一个铜球从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计)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并且做了上百次。

假设某次实验在固定斜面上任取三个位置A 、B 、c ,让小球分别由A 、B 、C滚下,A 、B 、C 与斜面底端的距离分别为1s 、2s 、3s ,小球由A 、B 、c 运动到斜面底端的时间分别为1t 、2t 、3t ,小球由A 、B 、C 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分别为1v ,、2v 、3v ,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并且是伽利略用来证明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A .222321v v v ==B .233222211t s t s t s == C .322113t v t v t v == D .1223s s s s -=- 2·('12上海卷)小球每隔0.2 s 从同一高度抛出,做初速度为6 m /s 的竖直上抛运动,设它们在空中不相碰。

第一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球个数为(210s m g =)A .三个B .四个C .五个D .六个3. ('13安师大附中模拟)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l S ,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2 m ;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8 m ,由上述条件可知A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26.0s mB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23.0s mC .第l 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1 m /sD .第2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3 m /s 4·('13江南十校联考)如图所示,AB 和CD 是两条光滑斜槽,它们各自的两端分别位于半径为R 和r 的两个相切的竖直圆上,并且斜槽都通过切点P 。

有一个小球由静止开始分别沿斜槽从A 滑到B 和从C 滑到D ,所用时间分别为1t 和2t ,则1t 和2t 之比为A .2:1 8.1:1 c .3:1 D .1:35·('13汾阳中学模拟)物体自0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B 、C 、D 是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2 m ,BC=3 m ,CD=4m ,且物体通过AB 、BC 、CD 所用时间相等,则OA 之间的距离为A .1 mB .0.5 m c .m 89 D.m 2 6.('11新课标全国卷)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作业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作业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含解析新人教版

1.历史上,伽利略在斜面实验中分别在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上由静
>0,即
4
4.在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有一物体以10
释放一小球,某时刻用照相机拍得多个小球在同一照片中位置如图中1、2、3、4、5、…所示,每块砖的厚度为
A.在位置“1”处小球刚刚释放
6.一物体由静止沿光滑斜面匀加速下滑距离为L时,速度为v,当它的速度
为v
2
时,它沿斜面下滑的距离是( C )
8.(多选)如图所示,某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
点时速度大小为2.55 m/s
B.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为4 s
段的时间均大于T
cd
点的速度等于通过bd段的平均速度
当滑块由a点静止下滑时,滑块沿光滑的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假,则bc段、cd段的间距应分别为3x cd
段的时间均大于T,选项
点的速度应为v2=
v

2
8,选项B错误;因为x cd c点的时刻不是
,则滑块通过点的速度不等于bd段的平均速度,选项D错误.
10.如图所示,一长为200 m的列车沿平直的轨道以8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当车头行驶到进站口O点时,列车接到停车指令,立即匀减
(1)列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的取值范围;
(2)列车减速运动的最长时间.
解析:(1)若列车车尾恰好停在A点,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距离为x。

2 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2 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
A.8 s C.16 s
B.10 s D.20 s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22
解析:选 C.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运动总时间为 t,把物体上滑的运动看成反向的 初速度为 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最后 5 s 内位移为 s1=12a×52=225a;最初 5 s 内 位移为 s2=a(t-5)×5+12a×52=5at-225a,又因为 s2∶s1=11∶5,解得 t=8 s;由于斜 面光滑,上滑和下滑的时间相同,则物块从底端开始上滑到返回斜面底端一共经历的时 间是 16 s,故 A、B、D 错误,C 正确.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23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24
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方法
【知识提炼】
1.解决问题常用的“六法”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25
2.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解题“四步骤”
D.经 0.2 s 处才开始刹车制动,汽车前端恰好能停止在停车线处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7
提示:选 AD.根据题意知刹车过程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 s=12t-3.75t2,由位移公式
x=v0t+12at2,得 v0=12 m/s,12a=-3.75,即 a=-7.5 m/s2,减速所需时间为:t=va0=
()
A.48 m
B.50 m
C.72 m
D.120 m

专题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1

专题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1

CBA
(2)A球上面还有几颗正在滚动的钢球 答案: (1)VB=1.75m/s (2)2个
例4、如图所示,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路上启动时的
加速度(轿车启动时的运动可以近似看做匀加速运动),
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果拍摄
时每隔2s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4.5m,那么这辆轿车
的加速度约为( B ) A、1m/s2 B、 2m/s2
01
2
3
4
sⅠ sⅡ
sⅢ
sⅣ
TT
T
T
V0=0
(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
t1 : t2 : t3 : …… = 1 : ( 2 ― 1) : ( 3 ― 2 ):……
0
1
s t1
2
s t2
3
4
s
s
t3
t4
V0=0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解题方法
(1)基本公式法
vt v0 at
S=v0
✓主要用于解决初速度(或末速度)等于0的问题。
例5、一粒子弹垂直射向并排靠在一起且固定的三块木 板,射穿最后一块木板时速度恰好减为零,已知子弹在 这三块木板中穿行时所受的阻力始终保持不变,它通过 这三块木板所用时间之比为1:2:3,则这三块木板厚度之 比为__1_1_:_1_6_:_9__.
(5)逆向思维法: 正方向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以看成反方向的匀加速直线 运动。
C、 3m/s2
D、 4m/s2
(4)比例法
s1 : s2 : s3 : …… = 12 : 22 : 32 : …… v1 : v2 : v3 : …… = 1 : 2 : 3 : …… sⅠ : sⅡ : sⅢ :……=1 : 3 : 5 :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础概念1.1 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实就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在不断变化,但变化的速度是恒定的。

说白了,就是车子加速或减速的速度保持不变。

就像你骑自行车,如果每秒钟都加速10公里,那么你就是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1.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说到公式,别怕复杂。

其实也就那么几个关键点。

首先,我们有位移公式:( s = v_0 t + frac{1}{2} a t^2 ),其中 ( s ) 是位移,( v_0 ) 是初速度,( a ) 是加速度,( t ) 是时间。

接着,速度公式是:( v = v_0 + a t )。

只要掌握了这些,匀变速运动也就搞定了。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际应用2.1 交通工具中的匀变速我们在交通工具上最常见的就是匀变速运动了。

例如,汽车起步的时候,加速度是比较均匀的,车速逐渐增加。

这个时候,如果你有个车速表,就能看到车速稳步上升。

再比如地铁,刚启动时加速也是匀速的,让你在车上也能感受到“平稳”的感觉。

2.2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不仅限于交通工具,我们平常玩滑板、溜冰,甚至走路时,也会遇到匀变速运动的情况。

当你加速走路或减速时,速度的变化往往是均匀的。

比如你在跑步机上慢跑,跑步机的速度增加得比较平稳,这就是匀变速的典型表现。

3. 如何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提高生活质量。

3.1 提高运动效果利用匀变速运动的规律,我们可以更科学地安排运动计划。

比如你要增加跑步的强度,可以在跑步时逐渐增加速度,这样可以避免突然加速带来的不适,同时提高运动效果。

3.2 安全驾驶在驾驶过程中,掌握匀变速运动的知识也非常重要。

比如,当你在高速公路上超车时,平稳加速不仅让驾驶更安全,也能提高车辆的稳定性。

懂得运用匀变速的原理,你的驾驶体验会更舒适,车子也能更省油。

结语所以呢,匀变速直线运动不仅是物理课上的难题,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了解它的规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不仅能让我们在运动时更有效率,还能在驾驶时更安全。

2022新教材物理课时练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含解析

2022新教材物理课时练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含解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1.(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3 s内通过的位移是3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3 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1 m/sB。

物体的加速度是1。

0 m/s2C.前3 s内物体的位移是5.4 mD。

3 s末物体的速度是4 m/s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如图所示,很小的木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经时间t后进入一水平面,两轨道之间用长度可忽略的圆弧连接,再经2t时间停下,则木块在斜面上与在水平面上位移大小之比和加速度大小之比分别为()A。

1∶22∶1 B.1∶21∶2C。

2∶12∶1 D.2∶11∶23。

(多选)(刹车问题)一汽车在水平面上运动,当它开始刹车时,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12t-2t2 (m),其中t的单位是s,则此汽车()A.经6 s停下来B.2 s末的速度是8 m/sC.刹车过程中行驶的距离是18 mD.全程的平均速度是6 m/s4。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一种超级高铁行驶600 km的路程需要40 min,超级高铁先匀加速,达到最大速度1 200 km/h 后匀速运动,快进站时再匀减速运动,且加速与减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则下列关于超级高铁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加速与减速的时间不相等B。

加速时间为10 minC。

加速时加速度大小为2 m/s2D.如果加速度大小为10 m/s2,题中所述运动需要20 min5.(竖直上抛运动)系一重物的气球,以4 m/s的速度匀速上升,离地9 m时绳断了。

则重物脱离气球后离地面的最大高度是(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A。

0.8 m B。

9 m C。

9.8 m D.10 m6.(多选)(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2020湖南常德高三模拟)一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先后经过匀加速、匀速和匀减速运动过程,已知物体在这三个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均为s,所用时间分别为t,则()2t、t和32A。

内部资料 专题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及应用

内部资料 专题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及应用

专题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及应用一.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1.加速度a :(1)定义:在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和所用时间的比值。

(2)计算公式:a =(v t -v 0)/t =Δv /Δt (Δv /Δt 又叫速度的变化率)。

(3)单位:m/s 2,读成米每二次方秒。

(4)物理意义及其矢量性: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既有大小,也有方向,是矢量,加速度大小等于速度变化率大小,加速度方向(即速度变化率方向)与速度改变量Δv 的方向相同。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 =v ·t x =v 0t +12at 2 220t v v =2ax 3.匀变速直线运动三个基本公式的选用公式v =v 0+at ,x =v 0t +21at 2,v 2-v 02=2ax ,三个公式中包含五个物理量:初速度v 0、加速度a 、运动时间t 、末速度v 、位移x ,已知其中任意三个物理量,可求出其余两个。

在解题过程中选用公式的基本方法是:(1)若题目相关物理量无位移,选用公式v =v 0+at 。

(2)若题目相关物理量无时间,一般选用公式v 2-v 02=2ax 。

(3)若题目相关物理量无末速度,一般选公式x =v 0t +21at 2。

二、图象问题1.应用物理图象的优越性利用图象解题可以使解题过程简化,思路更清晰,比解析法更巧妙、更灵活。

在有些情况下运用解析法可能无能为力,用图象法可能使你豁然开朗。

利用图象描述物理过程更直观,从物理图象上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出物理过程的动态特征。

当然不是所有物理过程都可以。

说明:a 的大小只是反映v 变化的快慢,a 的大小与v 、Δv 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即v 大时,a 可大可小甚至可以是零,Δv 大时,a 也可大可小。

说明:解物理题不同于解数学题,必须对物理过程有非常清楚的认识,认真审题,弄清题意,明确已知物理量和要求的物理量,再选择合适公式去解题,必要时还根据实际情况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看是否符合题意。

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答案] BC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高三一轮总复习· 物理
【高考通关】 1.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小到零.可看做是初 速度为零的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 2.x1∶x2∶x3∶„∶xn=1∶3∶5∶„∶(2n-1)是初速度 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关系. 3.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时,上升和下降过程中通过同一 位置的速度大小相等.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高三一轮总复习· 物理
2.竖直上抛运动的三种对称性 (1)时间的对称性: ①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与物体从最高点落回到原抛 v0 出点所用时间相等,即t上 =t下 = . g ②物体在上升过程中从某点到达最高点所用的时间和从最 高点落回该点所用的时间相等.
服/务/教/师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高三一轮总复习· 物理
考点1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1.解答运动学问题的基本思路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高三一轮总复习· 物理
2.运动学公式中正、负号的规定 直线运动可以用正、负号表示矢量的方向,一般情况下, 我们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与初速度同向的物理量取正 值,反向的物理量取负值,当v0= 0时,一般以a的方向为正方 向.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高三一轮总复习· 物理
3.竖直上抛运动的两种处理方法 (1)分段法:将全程分为两个阶段,即上升过程的匀减速 阶段和下落过程的自由落体阶段. (2)全程法:将全过程视为初速度为v0,加速度a=-g的匀 变速直线运动,必须注意物理量的矢量性.习惯上取v0的方向 为正方向,则: ① v>0时,物体正在上升; v<0时,物体正在下降. ② h>0时,物体在抛出点上方; h<0时,物体在抛出点下 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3.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1 2 2 gt gt 2gh (1)vt=________ ,h=________ , v 2 t =________. (2)所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包括初速度为零的比例式 结论,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
【跟踪训练】 3.(单选)2013 年 12 月,“嫦娥三号”登月成功,并发回探 测图片.某校物理兴趣小组收集了月球表面的许多资料,如:① 1 没有空气;②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6;③没有磁场„„并 设想登上月球后,完成如下实验:在空中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 释放氢气球和铅球,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球和铅球都处于飘浮状态 B.氢气球和铅球都将下落且同时落地 C.氢气球将加速上升,铅球加速下落 D.氢气球和铅球都将下落,但铅球先落到地面
考点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求解方法 运动学问题的求解一般有多种方法,可从多种解法的对比 中进一步明确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规律特点 5 个物理量 v0、vt、a、s、t 只要知道任意 3 基本公式法 个量就可以求另外 2 个物理量 s - 平均速度法 定义式 v = t 对任何性质的运动都适用;公 与中间时刻 v0+vt - 式 v = 2 = v t 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法
2.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设 T 为等分时间 间隔) (1)1T 末、2T 末、3T 末、……的瞬时速度之比 1∶2∶3∶„∶n v1∶v2∶v3∶…∶v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T 内、2T 内、3T 内、……的位移之比 12∶22∶32∶„∶n2 s1∶s2∶s3∶…∶s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 1 个 T 内、第 2 个 T 内、第 3 个 T 内、……的位移之 1∶3∶5∶„∶(2N-1) 比 sⅠ∶sⅡ∶sⅢ∶…∶s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 t1∶t2∶t3∶…∶tn 1∶( 2-1)∶( 3- 2)∶„∶( n- n-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讲 匀变速线运动的规律及用基础自测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讲 匀变速线运动的规律及用基础自测

峙对市爱惜阳光实验学校第二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用根底自测一、匀变速直线运动: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a与v同方向〕和匀减速直线运动〔a与v反向〕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一个义式:2.两个根本规律:①速度公式:v = v0 + at;②位移公式:x = v0t + at2/23.三个重要推论:①做匀变速直线的物体在连续相的相邻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差于恒量,即说明:②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于这段时间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一半,还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平均 = v t/2= (v0+ v t)/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某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 v x/2 = 】说明: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都有③位移速度关系式:v2t– v02 =2ax4.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殊规律:⑴在1T末,2T末,3T末,…,n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v n= 1∶2∶3∶…∶n⑵在1T内,2T内,3T内,…,nT内的位移之比为x1∶x2∶x3∶…∶x n= 12∶22∶32∶…∶n2⑶在第1个T内,第2个T内,第3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xⅠ∶xⅡ∶x Ⅲ∶…∶x N =1∶3∶5∶…∶(2n– 1)⑷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1∶t2∶t3∶…∶t n =1∶(2–1)∶(3–2)∶…∶(n–n-1)实例指导【例1】根据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物体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v > 0,a < 0,物体做加速运动 B.v < 0,a < 0,物体做加速运动C.v < 0,a > 0,物体做减速运动 D.v > 0,a >0,物体做加速运动BCD;速度和加速度都是矢量,假设二者符号相同,物体就做加速运动,故B、D正确;假设二者符号相反,物体就做减速运动,故A错误,C正确.【变式跟踪1】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6秒到达斜面底端,斜面长为18米,那么:⑴物体在第3秒内的位移多大?⑵前3秒内的位移多大?⑴第1 s,第2 s,第3 s……第6 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9∶11,因此第3秒内的位移xⅢ =51+3+5+7+9+11×18 m = 2.5 m,⑵将6 s的时间分成2个3 s,前3 s内的位移x3=11+3×18 m=4.5 m.【例2】航展现场空八一飞行表演队两架“歼-10〞飞机表演剪刀对冲,上演精彩空中秀.质量为m的“歼-10〞飞机表演后返回某机场,降落在跑道上减速过程简化为两个匀减速直线运动.飞机以速度v0着陆后立即翻开减速阻力伞,加速度大小为a1,运动时间为t1;随后在无阻力伞情况下匀减速直至停下.在平直跑道上减速滑行总路程为x .求:第二个减速阶段飞机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时间.如图,A为飞机着陆点,AB、BC分别为两个匀减速运动过程,C点停下.A到B过程,依据运动学规律有:x1 = v0t1–12a1t12,v B = v0– a1t1,B到C过程,依据运动学规律有:x2 = v B t2–12a2t22,0 = v B– a2t2,A到C过程,有:x = x1 + x2,联立解得:a2 = (v 0–a1t1)2/(2x + a1t12–2 v0t1) t2= (2x + a1t12–2v0t1)/( v0– a1t1)【变式跟踪2】如下图是某型号全液体燃料发射时第一级发动机工作时的a – t图象,开始时的加速度曲线比拟平滑,在120 s的时候,为了把加速度限制在4g以内,第一级的推力降至60%,第一级的整个工作时间为200s.由图线可以看出,的初始加速度为15 m/s2,且在前50 s内,加速度可以看做均匀变化,试计算:⑴ t = 50 s时的速度大小;⑵如果是竖直发射的,在前看成匀加速运动,那么时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如果此时有一碎片脱落,不计空气阻力,碎片将需多长时间落地?〔取g = 10m/s2,结果可用根式表示〕⑴因为在前50 s内,加速度可以看做均匀变化,那么加速度图线是倾斜的直线,它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就表示该时刻的速度大小,所以有:v = (1/2)(15+20)×50 m/s = 875 m/s.⑵如果是竖直发射的,在t = 10 s前看成匀加速运动,那么t = 10 s时离地面的高度是h=at2/2 =(1/2)×15×102 m = 750 m,如果有一碎片脱落,它的初速度v1=at=150 m/s,离开后做竖直上抛运动,有-h = v1t-12gt2,代入数据解得t=5(3+15) s,t′=5(3-15) s舍去.【例3】一辆以10 m/s的速度沿平直的公路匀速,因故紧急刹车,加速度大小为0.2 m/s2,那么刹车后在1 min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为〔〕A.240 m B.250 m C.260 m D.90 mB;因刹车后一直做匀减速直到运动速度为零为止,所以t = v0/a = 50 s,所以刹车后在1 min内通过的位移为x = v0t/2 = 250 m.【变式跟踪3】一辆公共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 s内和第2 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 m和7 m,那么刹车后6 s内的位移是〔〕A.20 m B.24 m C.25 m D.75 mC;因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x = v0t+12at2得 9=v0×1-12a×12,9+7=v0×2-12a×22,解得v0 = 10 m/s,a = 2 m/s2.从刹车到停止所需时间t = v0/a = 5s;刹车后6 s内的位移即5 s内的位移x = v0t –12at2,代入数据解得x = 25 m.【例4】〔2021高考〕某航母跑道长200m,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为6m/s2,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50m/s.那么,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度为〔 B 〕A.5m/s B.10m/s C.15m/s D.20m/s【预测1】中国首架空客A380大型客机在最大重量的状态下起飞需要滑跑距离约3000m,着陆距离大约为2000m.设起飞滑跑和着陆时都是匀变速运动,起飞时速度是着陆时速度的倍,那么起飞滑跑时间和着陆滑跑时间之比是〔〕A.3∶2 B.1∶1 C.1∶2 D.2∶1B;由x = vt/2解得起飞滑跑时间和着陆滑跑时间之比是 t1:t2 =(x1/x2)(v2/v1) =1∶1,选项B正确.【例5】〔2021卷〕一客运列车匀速行驶,其车轮在铁轨间的接缝处会产生周期性撞击.坐在该客车中的某旅客测得从第1次到第16次撞击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0.0s.在相邻的平行车道上有一列货车,当该旅客经过货车车尾时,货车恰好从静止开始以恒加速度沿客车行进方向运动.该旅客在此后的20.0s 内,看到恰好有30节货车车厢被他连续超过.每根铁轨的长度为25.0m,每节货车车厢的长度为16.0m,货车车厢间距忽略不计.求:⑴客车运行速度的大小;⑵货车运行加速度的大小⑴设连续两次撞击铁轨的时间间隔为Δt,每根铁轨长度为l,那么客车速度为v = l/Δt,其中l = 25.0m、Δt = 10.0/(16–1) s 得 v = 37.5m/s.⑵设从货车开始运动后t = 20.0s内客车行驶了s1米,货车行驶了s2米,货车加速度为a,30节货车车厢的总长度为L = 30×16.0m.由运动学公式有 s1 = vt、s2 = at2/2,由题给条件有L = s1– s2,联立上述各式,并代入数据解得a = 1.35m/s2.【预测2】小明同学乘坐“和谐号〞动车组,发现车厢内有速率显示屏.当动车组在平直轨道上经历匀加速、匀速与再次匀加速运行期间,他记录了不同时刻的速率,数据列于表.动车组的总质量M = 2.0×105kg,假设动车组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是其重力的0.1倍,取g = 10m/s2.在小明同学记录动车组速率这段时间内,求:⑴动车组的加速度值;⑵动车组牵引力的最大值;⑶动车组位移的大小.⑴通过记录表格可以看出,动车组有两个时间段处于加速状态,设加速度分别为a1、a2,由 a =Δv/Δt 代入数据后得a1=0.1m/s2、a2 = 0.2m/s2.⑵由牛顿第二律 F - F f = Ma,F f = 0.1Mg当加速度大时,牵引力也大.代入数据得 F = F f + Ma2 = ×105N.⑶通过作出动车组的 v – t图可知,第一次加速运动的结束时刻是200s,第二次加速运动的开始时刻是450s.x1 =[ (v1 + v2)/2]t1、x2 = v2t2、x3 = [ (v2 + v3)/2]t3、x = x1 + x2 + x3,代入数据解得x = 30250m.随堂演练1.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1 s内与第2 s内的位移之比为x1∶x2,在走完第1 m时与走完第2 m时的速度之比为v1∶v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x1∶x2 = 1∶3,v1∶v2 = 1∶2 B.x1∶x2 =t/s v/m·s-10 30100 40300 50400 50500 60550 70600 80v/m·s-1t/s100 200 300 400 500 60020406080v 1∶v 2 = 1∶2C .x 1∶x 2 = 1∶4,v 1∶v 2 = 1∶2D .x 1∶x 2 = 1∶4,v 1∶v 2 = 1∶2 B ;由x Ⅰ∶x Ⅱ∶x Ⅲ∶…∶xn =1∶3∶5∶…∶(2n – 1)知x 1∶x 2=1∶3,由x =12at 2知t 1∶t 2=1∶2,又v =at 可得v 1∶v 2=1∶2,正确. 2.某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为2 m/s ,经过一段时间t 后速度变为6m/s ,那么 t/2时刻的速度为〔 〕A .由于t 未知,无法确 t/2时刻的速度B .5 m/sC .由于加速度a 及时间t 未知,无法确t/2时刻的速度D .4 m/sD ;中间时刻的速度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v t/2 = (v 0 + v)/2 = 4 m/s 3.科技馆里有一个展品,该展品放在暗处,顶部有一个不断均匀向下喷射水滴的装置,在频闪光源的照射下,可以看到水滴好似静止在空中固的位置不动,如下图.某同学为计算该装置喷射水滴的时间间隔,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了空中几滴水间的距离,由此可计算出该装置喷射水滴的时间间隔为〔g 取10 m/s 2〕〔 〕A .0.01 sB .0.02 sC .0.1 sD .0.2 s C ;自上而下第一、二和三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x 1 = (10.00 – 1.00)×10-2m = 9.00×10-2m ,x 2 = (29.00 – 10.00)×10-2m =19.00×10-2m ,根据公式Δx = aT 2得x 2–x 1 = gT 2,故T = 0.1 s .4.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4 s 后停止,假设在第1 s 内的位移是14 m ,那么最后1 s 内的位移是〔 〕A .3.5 mB .2 mC .1 mD .0B ;设加速度大小为a ,那么开始减速时的初速度大小为v 0=at =4a ,第1 s内的位移是x 1=v 0t 1-12at 12=3.5a = 14 m ,所以a =4 m/s 2,物体最后1 s 的位移是x =12at 22=2 m .此题也可以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把物体的运动看做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在连续相邻相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第4 s 内的位移是14 m ,所以第1 s 内的位移是2 m .5.沙尘暴天气会严重影响交通.有一辆卡车以54 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模糊看到正前方十字路口一个老人跌倒〔假设没有人扶起他〕,该司机刹车的反时间为0.6 s ,刹车后卡车匀减速,最后停在老人前1.5 m 处,防止了一场事故.刹车过程中卡车加速度大小为5 m/s2,那么〔 〕A .司机发现情况后,卡车经过3 s 停下B .司机发现情况时,卡车与该老人的距离为33 mC .从司机发现情况到停下来的过程,卡车的平均速度为11 m/sD .假设卡车的初速度为72 km/h ,其他条件都不变,那么卡车将撞到老人BD ;v 0=15 m/s ,故刹车后卡车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t 2 = v 0/a = 3 s ,故卡车经过 s 停下来,A 错误;卡车与该老人的距离x =v 0t 1 + v 02/2a +Δx =33 m ,B 正确;v 平 = (x –Δx)/(t 1 + t 2) =8.75 m/s ,C 错误;x′ = v′t 1 + v′2/2a = 52 m > 33 m ,所以D 正确.6.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A ,同时在离地面某一高度处有一物体B 自由下落,两物体在空中同时到达同一高度时速度大小均为v ,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A 上抛的初速度与B 落地时速度大小相,都是2vB .两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C.A上升的最大高度与B开始下落时的高度相同D.两物体在空中同时到达的同一高度处一是B开始下落时高度的中点AC;设两物体从下落到相遇的时间为t,竖直上抛物体初速度为v0,由题gt = v0– gt = v 得v0=2v.故A 正确.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可知,B自由落下到地面的速度为2v,在空中运动时间为t B= 2v/2g,A竖直上抛,在空中运动时间t A = 2×(2v/g) = 4v/g.故B错误.物体A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 A = (2v)2/2g,B开始下落的高度h B=g(2v/g)2/2,显然两者相.故C正确.两物体在空中同时到达同一高度为h = gt2/2 = g(v/g)2/2 = v2/2g = h B/4.故D错误.应选AC7.一条东西方向的平直公路边上有两块路牌A、B,A在西B在东,一辆匀速行驶的自东向西经过B路牌时,一只小鸟恰自A 路牌向B匀速飞去,小鸟飞到正上方立即折返,以原速率飞回A,过一段时间后,也行驶到A.以为正方向,它们的位移-时间图像如下图,图中t2 = 2t1,由图可知〔〕A.小鸟的速率是速率的两倍 B.相遇时小鸟与位移的大小之比是3:1 C.小鸟飞行的总路程是的倍 D.小鸟和在0-t2时间内位移相BC;设AB之间的距离为L,小鸟的速率是v1,的速率是v2,小鸟从出发到与相遇的时间与返回的时间相同,故它们相向运动的时间为t1/2,那么在小鸟和相向运动的过程中有v1t1/2 + v2t1/2 = L,即〔v1 + v2〕t1/2 = L,对于来说有v2t2 = L;联立以上两式可得v1 =3 v2,故A错误B正确.通过的总路程为x2 = v2t2,小鸟飞行的总路程为x1 = v1t1=3 v2×(t2/2) = (3/2)x2,故C正确.小鸟回到出发点,故小鸟的位移为0,故D错误.应选BC.8.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产生明显的滑动痕迹,即常说的刹车线.由刹车线长短可以得知刹车前的速度大小,因此刹车线的长度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假设某刹车后至停止的加速度大小为7 m/s2,刹车线长为14 m,求:⑴该刹车前的初始速度v0的大小;⑵该从刹车至停下来所用的时间t0;⑶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⑴由题意根据运动学公式v2– v20 = 2ax得– v20 = 2ax 代入数据解得v0 =14 m/s.⑵法1:由得;法2:(逆过程) 由x =12at02得⑶法1:v平均 = x/t = 7 m/s;法2:v平均 = (v0 + v)/2 = 7 m/s.9.物体以一的初速度v0冲上固的光滑斜面,到达斜面最高点C时速度恰为零,如下图.物体第一次运动到斜面长度3/4处的B点时,所用时间为t,求物体从B滑到C所用的时间.法1〔比例法〕:对于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x1∶x2∶x3∶…∶x n=1∶3∶5∶…∶(2n– 1),现有x BC∶x AB = (x AC/4)∶(3x AC/4) = 1∶3,通过x AB 的时间为t,故通过x BC的时间t BC = t.法2〔中间时刻速度法〕: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于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v AC= (v0 + 0)/2 = v0/2,又v02 = 2ax AC① v B2 = 2ax BC②x BC = x AC/4 ③解①②③得:v B= v0/2,可以看出v B正好于AC段的平均速度,因此B点是中间时刻的位置.因此有t BC = t.法3〔利用有关推论〕:对于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连续相的各段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t1∶t2∶t3∶…∶t n = 1∶(2-1)∶(3-2)∶(4 -3)∶…∶(n-n-1).现将整个斜面分成相的四段,如下图.设通过BC 段的时间为t x,那么通过BD,DE,EA的时间分别为:t BD= (2-1)t x,t DE= (3 -2)t x,t EA = (2-3)t x,又t BD + t DE + t EA = t,得t x = t.10.(2021六校教学研究会)歼—15 战机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首型舰载多用途歼击机,短距起飞能力强大。

课时作业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课时作业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课时作业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8×8′=64′)1.在平直公路上以72 km/h的速度行驶的汽车,遇紧急情况刹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该汽车在6 s内的刹车距离为()A.30 m B.40 mC.50 m D.60 m2.有一列火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第1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180 m.第6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360 m.则火车的加速度为() A.0.01 m/s2B.0.05 m/s2C.36 m/s2D.180 m/s23.某人从楼顶由静止释放一颗石子.如果忽略空气对石子的阻力,利用下面的哪些已知量可以测量这栋楼的高度H(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①石子落地时的速度;②石子下落的时间;③石子下落最初1 s内的位移;④石子下落最后1 s内的位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2009·江苏高考)如图所示,以8 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 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 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 m/s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D.如果距停车线5 m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5.(2011·天津高三统考)某中学生身高1.70 m,在学校运动会上参加跳高比赛,采用背跃式,身体横着越过2.10 m的横杆,获得了冠军,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约为(g取10 m/s2)()A.7 m/s B.6 m/sC.5 m/s D.3 m/s6.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t秒内经过的位移是s,它的初速度为v0,t秒末的速度为v 1,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A.s tB.v 0+v 1tC.v t -v 0tD.v t +v 027.(2011·天津高三统考)一条悬链长7.2 m ,从悬点处断开,使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整条悬链通过悬点正下方12.8 m 处的一点所需的时间是(g 取10 m/s 2)( )A .0.3 sB .0.4 sC .0.7 sD .1.2 s8.(2011·江苏苏州中学摸底)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A =v t -v 0s,其中v 0和v t 分别表示某段位移s 内的初速和末速,A >0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A <0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而现在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 =v t -v 0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A 不变,则a 也不变B .若A >0且保持不变,则a 逐渐变大C .若A 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 0+v t 2D .若A 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 02+v t 22二、计算题(3×12′=36′)9.辨析题:要求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走完一段直道,然后驶入一段半圆形的弯道,但在弯道上行驶时车速不能太快,以免因离心作用而偏出车道,求摩托车在直道上行驶所用的最短时间.有关数据见表格. 启动加速度a 14 m/s 2 制动加速度a 28 m/s 2 直道最大速度v 140 m/s 弯道最大速度v 220 m/s 直道长度x 218 m 某同学是这样解的:要使摩托车所用时间最短,应先由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v 1=40 m/s ,然后再减速到v 2=20 m/s ,t 1=v 1a 1 t 2=v 1-v 2a 2t =t 1+t 2…… 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解法是否合理?若合理,请完成计算;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并用你自己的方法算出正确结果.10.如图2,一长为l的长方形木块可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无摩擦地滑下,连续经过1、2两点,1、2之间有一定距离,物体通过1、2两点所用时间分别为t1和t2,那么物块前端P在1、2之间运动所需时间为多少?图211.(2010·课标全国理综) 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 m和200 m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9.69 s和19.30 s.假定他在100 m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0.15 s,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200 m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时间与100 m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率只有跑100 m时最大速率的96%.求:(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021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2 匀变速直线

2021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2 匀变速直线

课后限时集训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建议用时:45分钟1.(2019·德阳调研)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满足v =2+t (各物理量均选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则关于该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 .5 s 内质点的位移为35 mC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1 m/s 2D .质点3 s 末的速度为5 m/sB [根据平均速度v =x t 知,x =vt =2t +t 2,根据x =v 0t +12at 2=2t +t 2知,质点的初速度v 0=2 m/s ,加速度a =2 m/s 2,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 、C 错误;5 s 内质点的位移x =v 0t +12at 2=2×5 m+12×2×25 m=35 m ,故B 正确;质点在3 s 末的速度v =v 0+at =2 m/s +2×3 m/s=8 m/s ,故D 错误。

]2.(2019·福建五校第二次联考)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 kg 的物体从足够高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物体在第5 s 内的位移是18 m ,则( )A .物体在2 s 末的速度是20 m/sB .物体在第5 s 内的平均速度是3.6 m/sC .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是5 m/s 2D .物体在5 s 内的位移是50 mD [根据运动学公式Δx =12at 22-12at 21=18 m ,t 2=5 s ,t 1=4 s ,解得a =4 m/s 2,选项C 错误;物体在2 s 末的速度为v 2=4×2 m/s=8 m/s ,选项A 错误;物体在5 s 内的位移为x 5=12×4×52m =50 m ,选项D 正确;物体在第5 s 内的位移为18 m ,故物体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为18 m/s ,选项B 错误。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1)条件:物体只受□_12__重__力_,从静止开始下落。
(2)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①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的方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的结 论。 ②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是逻辑推理―→猜想与假设―→实验验证―→合
理外推。这种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_13_逻__辑__推__理__(包括数学演算)结合起来。
__□9__1_∶__2_∶__3_∶__…__∶__n___。
(2)1T 内 、 2T 内 、 3T 内 、 … 、 nT 内 的 位 移 之 比 为 x1 ∶ x2 ∶ x3 ∶ … ∶ xn =
____□1_0_1_2_∶__2_2_∶__3_2∶__…__∶__n_2______。
(3) 第 1 个 T 内 、 第 2 个 T 内 、 第 3 个 T 内 、 … 、 第 n 个 T 内 的 位 移 之 比 为
2.(人教版教材原题改编)(多选)如图是小球自由下落的频闪照片。频闪仪每隔0.04 s闪 光一次,照片中的数字是小球距释放点的距离。由题目的已知条件和照片所给的信息,可 以判断出( BD )
A.照片中数字的单位是mm B.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可忽略 C.无法求出小球运动到A位置的速度 D.释放小球的瞬间频闪仪刚好闪光
注意:此公式可以延伸为 xm-xn=(m-n)aT2,常用于纸带或闪光照片逐差法求加速度。
(3)位移中点速度:vx= 2
v02+2 v2。
4.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四个重要推论 (1)1T 末 、 2T 末 、 3T 末 、 … 、 nT 末 的 瞬 时 速 度 之 比 为 v1 ∶ v2 ∶ v3 ∶ … ∶ vn =
解析:BD 根据自由落体的位移公式 h=12gt2 可知在最初的 0.04 s 下落的位移约为 0.008 m,所以照片中数字的单位是 cm,且释放小球的瞬间频闪仪刚好闪光,A 错误,D 正确;利用最后一个点,根据 h=12gt2,算出 g=2t2h=2×00..212935 m/s2≈9.68 m/s2,球受到的 空气阻力不可忽略,B 正确;根据 v2 = 2gx,可以算出小球运动到 A 位置的速度,选项 C 错误。

基础课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基础课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基础课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1.答案 B 因月球表面无空气阻力影响,故羽毛和铅球均做加速度为16g 的自由落体运动。

2.答案 B 利用“逆向思维法”,把物体的运动看成逆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每1 s 内的位移之比为7∶5∶3∶1,所以71=14 m x 1,x 1=2 m ,3.解析 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经过时间t =v 0a=4 s ,汽车停止运动,所以汽车在2 s内发生的位移为x 1=v 0t -12at 2=30 m ,5 s 内发生的位移为x 2=v 202a=40 m ,所以2 s 内与5 s 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之比为3∶4,选项C 正确。

答案 C4.解析 杆长L =12 m ,运动总时间t =3 s ,加速过程加速度大小2a 、时间t 1、位移x 1、最大速度v ,减速过程加速度大小a 、时间t 2、位移x 2。

加速和减速过程中平均速度均为v 2,v t 2=L ,得v =8 m/s ,A 、C 错;v =2at 1=at 2,t 1∶t 2=1∶2,B 对;x 1=v t 12,x 2=v t 22,x 1∶x 2=1∶2,D 错。

答案 B5.解析 设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a ,由于两个过程速度变化量相等,故所用时间相等,设为t ,则有t =Δva 。

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有x 2-x 1=at 2,解得a =(Δv )2x 2-x 1,选项D 正确。

答案 D6.解析 因为用肉眼直接观察的误差较大,故用“观察法”不能看出飞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错误;因为曝光时间相等,若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差恒定,则可判断飞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正确;用逐差法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处理纸带问题的基本方法,故也可以处理如题图的曝光时间间隔都相等的图片问题,C 正确;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 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限时自测(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1.某同学在实验室做了如图1-2-4所示的实验,铁质小球被电磁铁吸附,断开电磁铁的电源,小球自由下落,已知小球的直径为0.5 cm,该同学从计时器上读出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1.00×10-3 s,g取10 m/s2则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距光电门的距离为()图1-2-4A.1 m B.1.25 mC.0.4 m D.1.5 m[解析]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很短,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看成瞬时速度v=x/t=5 m/s,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知h=v22g=1.25 m,故B正确.[答案] B2.蹦床运动要求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起、腾空并做空中运动.为了测量运动员跃起的高度,训练时可在弹性网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利用传感器记录弹性网所受的压力,并在计算机上作出F-t图象,假如作出的图象如图1-2-5所示.设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可视为质点,则运动员跃起的最大高度是(g取10 m/s2)()图1-2-5A.1.8 m B.3.6 mC .5.0 mD .7.2 m[解析] 从题目中的F -t 图象中可以看出,运动员脱离弹性网后腾空的时间为t 1=2.0 s ,则运动员上升到最大高度所用的时间为t 2=1.0 s ,所以上升的最大高度h =12gt 22=5.0 m ,选项C 正确.[答案] C3.(2014·焦作质检)汽车以20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 2,那么开始刹车后2 s 内与开始刹车后6 s 内汽车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A .1∶1B .1∶3C .3∶4D .4∶3[解析] 汽车从刹车到停止用时t 刹=v 0a =205 s =4 s ,故刹车后2 s 和6 s 内汽车的位移分别为x 1=v 0t -12at 2=20×2 m -12×5×22 m =30 m ,x 2=v 0t 刹-12at 2刹=20×4 m -12×5×42 m =40 m ,x 1∶x 2=3∶4,故C 正确.[答案] C4.(多选)给滑块一初速度v 0使它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g 2,当滑块速度大小减为v 02时,所用时间可能是( )A.v 02gB.v 0gC.3v 0gD.3v 02g[解析] 当滑块速度大小减为v 02时,其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同,也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因此要考虑两种情况,即v =v 02和v =-v 02,代入公式t =v -v 0a ,得t =v 0g 和t =3v 0g ,故B 、C 选项正确.[答案] BC5.一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滚下,到达斜面中点用时1 s ,速度为2 m/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斜面长度为1 mB .斜面长度为2 mC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总时间为2 sD .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4 m/s[解析] 物体从斜面顶端到斜面中点过程的平均速度v =v 中2=1 m/s ,L 2=vt 1=1 m ,L =2 m ,故A 错、B 对;由t 1∶t 2=1∶(2-1)得:t 2=(2-1) s ,故C 错;由v =at 知,v 底=2 2 m/s ,故D 错.[答案] B6.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为x =5t +t 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 .第1 s 内的位移是5 mB .前2 s 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C .任意相邻的1 s 内位移差都是1 mD .任意1 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解析] 由x =v 0t +12at 2与x =5t +t 2的对比可知:该运动的初速度v 0=5 m/s ,加速度a =2 m/s 2.将t =1 s 代入所给位移公式可求得第1 s 内位移是6 m ;前2 s内的位移是14 m ,平均速度为142 m/s =7 m/s ;由Δx =aT 2可得T =1 s 时,相邻1 s 内的位移差都是2 m ;由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可得任意1 s 内速度的增量(增加量)都是2 m/s.因此D 正确.[答案] D7.(多选)(2014·江西南昌10所重点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一物体以初速度为v 0做匀减速运动,第1 s 内通过的位移为x 1=3 m ,第2 s 内通过的位移为x 2=2 m ,又经过位移x 3物体的速度减小为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初速度v 0的大小为2.5 m/sB .加速度a 的大小为1 m/s 2C .位移x 3的大小为9/8 mD .位移x 3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75 m/s[解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则有x 1=v 0t 1-12at 21,x 1+x 2=v 0(t 1+t 2)-12a (t 1+t 2)2,解得:v 0=3.5 m/s ,a =1 m/s 2;设物体的停止距离为x ,停止时所用时间为t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速度公式和速度—时间公式,则有v 20=2ax ,v 0=at ,解得x =49/8 m ,t =3.5 s ,因此,x 3=x -x 1-x 2=9/8 m ,所用时间t 3=t -t 1-t 2=1.5 s ,位移x 3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 3=x 3t 3=0.75 m/s.故B 、C 、D 均正确.[答案] BCD8.(多选)(2014·山东省潍坊一中高三10月份阶段性检测)如图1-2-6所示,t =0时,质量为0.5 kg 的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 点后进入水平面(经过B 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 点.每隔2 s 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表中,重力加速度g =10 m/s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2-6A.t =3 s B .t =10 s 的时刻物体恰好停在C 点C .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2 m/sD .A 、B 间的距离小于B 、C 间的距离[解析] 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可以求出物体下滑的加速度a 1=4 m/s 2和在水平面上的加速度a 2=-2 m/s 2.根据运动学公式:8+a 1t 1-a 2t 2=12,t 1+t 2=2,解出t 1=43 s ,知经过103 s 到达B 点,到达B 点时的速度v =a 1t =403 m/s.如果第4 s 还在斜面上的话,速度应为16 m/s ,从而判断出第4 s 已过B 点,且是在2 s 到4 s 之间经过B 点.所以最大速度不是12 m/s ,故A 、C 均错误.第6 s 末的速度是8 m/s ,到停下来还需的时间t ′=0-8-2s =4 s ,所以到C 点的时间为10 s .故B正确.根据v2-v20=2ax,求出AB段的长度为2009m.BC段长度为4009m,则A、B间的距离小于B、C间的距离,故D正确.故选B、D.[答案]BD9.(多选)(2014·河北正定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如图1-2-7所示,一小滑块沿足够长的斜面以初速度v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 m,BC=1 m,滑块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 s.设滑块经C时的速度为v C,则()图1-2-7A.滑块上滑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0.5 m/s2B.v C=6 m/sC.DE=3 mD.从D到E所用时间为4 s[解析]据题意,由于滑块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有:x CD-x AC=aT2,则a=0.5 m/s2,故A选项正确;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则有v C=x AD2T=3 m/s,故B选项错误;据v2C=2ax CE可得x DE=x CE-x CD=4 m,故C选项错误;据逆向分析有:x DE=12at2ED,则t ED=4 s,所以D选项正确.[答案]AD二、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10.(2014·山东高考改编)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1-2-8甲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t0=0.4 s,但饮酒会导致反应时间延长.在某次试验中,志愿者少量饮酒后驾车以v0=72 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L=39 m.减速过程中汽车位移s与速度v的关系曲线如图1-2-8乙所示,此过程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 m/s2.求:图1-2-8(1)减速过程汽车加速度的大小及所用时间;(2)饮酒使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比一般人增加了多少.[解析](1)设减速过程中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a,所用时间为t,由题可得初速度v0=20 m/s,末速度v t=0,位移s=25 m,由运动学公式得v20=2as得a=8 m/s2由t=v0 a得t=2.5 s.(2)设志愿者反应时间为t′,反应时间的增加量为Δt,由运动学公式得L=v0t′+sΔt=t′-t0联立上两式,代入数据得Δt=0.3 s.[答案](1)8 m/s2 2.5 s(2)0.3 s11.(2014·济南部分学校调研)道路交通法规规定:黄灯亮时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车辆可以继续行驶,车头未越过停车线的若继续行驶,则属于交通违章行为.一辆以10 m/s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的汽年即将通过红绿灯路口,当汽车车头与停车线的距离为25 m时,绿灯还有2 s的时间就要熄灭(绿灯熄灭黄灯即亮).若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 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 m/s2.请通过计算说明:(1)汽车能否不闯黄灯顺利通过;(2)若汽车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恰好能紧靠停车线停下的条件是什么.[解析] (1)若驾驶员使汽车立即以最大加速度加速行驶,2 s 内前进的距离.s 1=v 0t +12a 1t 2=24 m由于s 1小于25 m ,所以汽车不能不闯黄灯而顺利通过.(2)若汽车紧靠停车线停下,则其位移为25 m .设加速度为a .a =v 202s =2 m/s 2由于a 小于5 m/s 2,所以汽车能够恰好紧靠停车线停下的条件是加速度为2 m/s 2.[答案] (1)不能不闯黄灯而顺利通过 (2)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 212.(2014·湖北重点中学期中联考)如图1-2-9所示,小滑块在较长的固定斜面顶端,以初速度v 0=2 m/s 、加速度a =2 m/s 2沿斜面加速向下滑行,在到达斜面底端前1 s 内,滑块所滑过的距离为715L .其中L 为斜面长.求:滑块在斜面上滑行的时间t 和斜面的长度L .图1-2-9[解析] 由题意有:a =2 m/s 2,v 0=2 m/s ;设物体从A 到B 的时间为t ,运动到B 点的速度为v 1,对AB 段有:v 1=v 0+at ,8L 15=v 0t +12at 2,对BC 段有:7L 15=v 1×1+12a ×12;联立得t =2 s ,L =15 m ;小球在斜面上滑行的时间为:t a =t +1=3 s.[答案] 3 s 15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