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读写综合培训资料第十一讲 情景相辉巧匠心

合集下载

最新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1课《岳阳楼记》课件(共34张ppt)

最新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1课《岳阳楼记》课件(共34张ppt)

自主学习
03 识文本
嗟夫!予尝求 古仁人之心,或异 二者之为,何哉?不 以物喜, 不 以己悲,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是 进亦 忧,退 亦忧。然则 何时而乐耶?其 必曰“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 下之乐 而乐”乎!噫!微 斯人,吾 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自主学习
03 识文本 2.根据注释,疏通文意。
(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 被批评指责的感觉,满眼是凄凉冷落的样子,感慨悲伤到极点啊。
自主学习
03 识文本 2.根据注释,疏通文意。
日光
湖面平静, 没有风浪 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
时而飞翔,时而停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
公元1044年
到了第二年,就是 政事顺利, 同“俱”,全、皆
庆历五年(1045) 百姓和乐
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扩大它原有的规模
同“嘱”,嘱咐
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到岳州做知州。到了第二 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该办而未办的事都兴办起来,于是重新修建了岳 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还在上面刻上唐代贤人和当代人的诗赋,(滕子京) 嘱咐(我)写一篇文章用来记述这件事。
自主学习
02 知背景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州。昔日好友滕子京从湖南来 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范仲 淹一口答应,但是范仲淹其实没有去过岳阳楼。庆历六年六月(即 1046年6月),他挥毫撰写的著名的《岳阳楼记》一文,就是看图 写的。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 《论语》十二章》同步精讲精练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 《论语》十二章》同步精讲精练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同步精讲精练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瞥见(piē)脑髓妄自菲薄(fěi)深恶痛急B.炫耀(xuàn)云霄随声附和(hè)抑扬顿挫C.伫立(chù)修葺消声匿迹(nì)根深蒂固D.追朔(sù)憎恶贻笑大方(yí)浩瀚无垠2 . 下面对课文或作者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飞天”凌空》这则消息生动地叙写了我国跳水运动员吕伟在第9届亚运会上夺得女子10米跳台跳水冠军的经过。

B.《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逝的消息后,以极其悲痛的心情写的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回忆性散文。

C.《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篇游记,文章记录了作者被贬到黄州时生活的一个片段,表达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又表达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D.《答谢中书》作者为南朝齐梁时的陶弘景,本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

二、字词书写3 . 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1)冯小刚执导的电影《芳华》热映,内容却被专家批评是______(xiè dú)历史,误导年轻一代。

(2)印尼证券交易所楼层突然______(tān tā),导致70余人受伤。

(3)我从书缝中瞥见(________)老师走进了阅览室。

(4)希望大家捧起书报,汲取(________)更多知识,不断增长智慧和才干。

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守节。

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之事。

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

”乃去,舍(shè)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

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

”继而迁于学宫之旁。

官员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之则习记。

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

第11课《岳阳楼记》复习课+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1课《岳阳楼记》复习课+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我从“日星隐曜,山岳潜形”读出迁客骚人失去了人生的( )
我从“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读出了迁客骚人梦想折翼,失去前
行的( );
我从“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读出了迁客骚人心灰如暮,耳边充
满周围人的(

文章脉络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文言文阅读提 示1:
抓住段间联系,
情之异
淫雨霏霏 春和景明
悲伤 理清文章脉络。 喜悦
4.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 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5.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 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呈现对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
6.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 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 和思想内涵。
文言字词
【通假字】 • 百废具兴—— • 属予作文以记之——
【词类活用】 • 北通巫峡—— • 百废具兴——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言字词
【通假字】 • 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 •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
【词类活用】 • 北通巫峡——名词作状语,向北 • 百废具兴——形容词用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用作状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岳 阳 楼 记 》主题型复习课
【课标分析】
1.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 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2.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丰富自己的情感 体验和精神世界。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岳阳楼记》优质课件【最新】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岳阳楼记》优质课件【最新】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
水势浩大的样子。 宽阔无边。际涯,边际。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
壮丽景象。
日光。
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完备,详尽。
指上面说的“唐贤今人诗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一湖。(它)连接着
译 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水势浩大,宽阔无边; 文 早晚阴晴明暗多变,气象万千,这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观,
“衔”“吞”二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洞庭湖 以人的情态,形象地写出了湖与山、湖与江的关系,显示出 洞庭湖的气势磅礴、广阔浩渺。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状元贴士 双声叠韵 双声叠韵(声母相同,叫双声;韵母相同,
叫叠韵)是古代文学中一种修辞手段,恰当使用 能使文章跌宕起伏,充满美感。双声词如“潇 湘”“游泳”,叠韵词如“远山”“长江”。
属 属引凄异 《三峡》 动词,连接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名词,类
《桃花源记》
◆词类活用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名词用作动词,做州郡的长官 百废具兴 形容词用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名词作状语,“在……之前”“在……之后”
◆文言句式
判断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也”,表判断 省略句:属予作文以记之 句首省略主语“滕子京” 倒装句: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背景链接
出处 时间
《范仲淹全集》(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 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九月十五日
缘由
这年六月,与范仲淹同为大中祥符(1015)进士、 因遭诬陷而被降职岳州的滕子京重修的岳阳楼行将 落成,滕子京函请范仲淹作记
意图
范仲淹借给岳阳楼作记,一方面重申自己的抱负, 另一方面勉励、规劝老朋友。

七年级语文上册11 再塑生命的人典中点人教陕西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11 再塑生命的人典中点人教陕西课件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点拨】 上文中提到“做人做事做学问”,的话应与之对应,
应该是先做人,再做事,然后做学问,所以第一空填②, 第二空填①,第三空填③。故选B。
返回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3. [教师风采]黑板报中选入了下面的展示教师的风采的语段,
请你阅读后完成练习。
①在我们学校,每位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②他们
我前行的道路。的笑容如绽放的花朵,给予我温暖与希望

。当我对知识感到困惑时,是耐心解答,用沁凉的话语驱 散我的迷惘。当我一度gē 置学习时,是用她的关怀唤醒了

我对知识的渴望。我感恩,感激她的无私奉献和悉心教导
让我在求知的路上不再迷失方向。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1)请根据语境,写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①的笑容如绽放的花朵。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2)大家纷纷在留言框中向不同学科的表达敬意。请你仿照 示例,向对你影响最深的一位表达敬意。要求:包含学科 知识,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示例:敬爱的英语,您用26 个字母为我们构建了通 往世界的桥梁,带领我们走进无限的国度。正是因为您 ,我们懂得要努力把握现在,这样将来才不会“虚拟” 。也正是因为您,我们努力追求“最高级”,让理想幻 化成一个个“情态动词”。
返回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9. (人物形象)文中的徐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 分析。 _____从__他__耐__心__地__看__“__我__”__写__的__小__说__,__愿___意__当__“__我__”__的__读__者__, _引__导__“__我__”__投__稿__的__情__节__可__以__看__出__徐__是__个__赏__识___学__生__、__鼓__励__学__ _生__个__性__发__展__的__好__;__从__“__我__”__失__败__后__,__他__主___动__约__“__我__”__谈__心__, _讲__故__事__来__引__导__“__我__”__等__情__节__可__以__看__出__徐__是___个__始__终__关__注__学__生__ _的__成__长__,__有__教__育__智__慧__的__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语文】第11课《岳阳楼记》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初++中语文】第11课《岳阳楼记》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写作背景
滕子京和范仲淹同榜考上进士,两人的友谊从此开始。1044年,范 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在1046年6月即将落成之时 (1045年5月范仲淹亦被贬,当时在邓州作官),滕子京以为“山水非有 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 不为著”,于是请名家作《洞庭晚秋图》,连同亲拟《求记书》一并寄好 友范仲淹。听闻滕子京在别人在庆贺岳阳楼将落成之际,言说“落甚成? 只待凭栏大恸数场!”得知好友仍受被贬之伤,所以范仲淹欣然命笔,依 据《洞庭晚秋图》,凭着丰富的想象,于1046年9月15日写了千古名篇 《岳阳楼记》,借写楼记之机,规劝老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以 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与之共勉。因此, 在内容上,作者略写楼,详写湖,概括写景,重在言志抒怀。
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微,如果没有。谁与归,就是“与谁归”。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指本文写作的时间。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 现,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在朝廷做官, 则为平民百姓忧虑;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则替君主担忧。这样(他 们)在朝廷做官也忧虑,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也忧虑。那么什么时候 才快乐呢?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 啊!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破题
直击标题——“岳阳楼记”。请同学们大声朗读标题,猜猜 课文会写哪些内容?说说理由。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 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这种体裁出 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 抒情成分。

初一春季班第11讲

初一春季班第11讲

第11讲散文、小说专项讲练(一)宛如英雄(1)上中学时,教我们音乐欣赏课的老师,五十多岁,常年穿一件旧工作服,颜色像他的脸色一样灰白。

他寡言少语好脾气,即使有的同学在他的眼皮底下十分调皮,他也从不呵斥。

我坐在前排,每次上课总是专注地看着他的眼睛。

许多个午后,在沉闷的课堂上,他用一台老式录音机播放许多世界名曲给我们听,引导我们触摸古典音乐的脉搏。

其实,他并不善于表达,当音乐实在精彩而话语又无从继续时,他就猛地转身,用粉笔在黑板上很用力地写下几个大大的形容词。

因为太激动的缘故,粉笔、常常折断了,他在粉笔落下的粉笔灰中奋笔疾书的样子实在令我难忘。

每当他那木讷苍老的脸上显出一种睿智神情的时候,我知道是音乐又一次激活了他。

(2)一天下午,他为我们讲解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一乐章时,在最初的几个强音过后,他说:“同学们请注意!请注意!”(A)他的双手骤然在空中抓握曾拳,一绺白发披到额前。

这时,我听到一段十分短暂明晰的休止①。

他说,这休止是智者的沉默,是伟大的沉默。

虽然它稍纵即逝,但其中饱含着屈辱、忍耐和孤独,又酝酿着愤怒和抗争。

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沉默有时具有比喧嚣更强大的爆发力。

(3) “听!仿佛险恶叵测的命运在敲门,那种混乱与恐惧就要扼住我们的咽喉。

休止的命运仿佛黎明前的黑暗。

大师伸出手,抓住了黑夜的幽灵,把它从深渊中驱逐出来。

这种拼搏愈演愈烈,越升越高……”他紧握的双拳渐渐伸开,变成向上托着的手掌,语调也变得舒缓起来,“太阳终于升了起来,凯旋的歌声响了起来,所有的昏暗、所有的忧郁在最后欢呼的急流之前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4)听着贝多芬的音乐,感到那种热情、振奋、激昂潮涌而来,我渴望更多地了解大师的一生和他的作品,渴望对人生有更深的体会,这一切都是从那个休止开始的——(B) 午后的阳光映着老人的白发,他就像一位遥望天际的向导。

(5) 多年以后,我逐渐明白,沉默并不是死寂,无言并不代表无心,命运坎坷的小人物也许更能从贝多芬的音乐中汲取到精神的力量。

小升初语文读写综合培训资料第十一讲情景相辉巧匠心

小升初语文读写综合培训资料第十一讲情景相辉巧匠心

第十一讲情景相辉巧匠心一、传统文化“经典”积累《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27年(前468),《左传》传文比《春秋》经文多出11年,实际记事多出26年,以《春秋》记事为纲叙事。

全书绝大部分属于春秋时候事件,但全书的完成已经进入战国时期。

这些都说明《左传》与《春秋》的密切关系。

《左传》既是中国古代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

《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儒家“十三经”之一。

《左传》有鲜明的政治与道德倾向。

其观念较接近于儒家,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

可以看出这是春秋战国时代一种重要的思想进步。

作者要求担负有领导国家责任的统治者,不可逞一己之私欲,而要从整个统治集团和他们所拥有的国家的长远利益考虑问题,这些地方都反映出儒家的政治理想。

《左传》本不是儒家经典,但自从它立于学官,后来又附在《春秋》之后,就逐渐被儒者当成经典。

《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1.不以寡犯众。

——《左传·僖公五年》。

寡:少。

犯:触犯。

本句大意是:不拿少数的力量去触犯众多的力量。

在一个国家中,统治者总是占极少数,而人民则总是占绝大多数。

统治者要求的国家的长治久安和自身的长远统治,就不可触犯人民大众的利益。

以少犯多,不会有好结果。

本句可用于说明统治者不可触犯人民大众的利益,也可用于说明一般人之间不可以少数触犯众人的怨怒,还可用于说明在战争中力量悬殊时,不可冒然以少数力量与众多敌人相抗。

2.松柏之下,其草不殖。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殖:繁殖,生长。

这两句大意是:在松柏大树的下面,草是不能茂盛生长的。

公元前五四四年。

楚康王崩,郏敖即位,王子围为令尹。

时郑国在楚国的使臣子羽以松柏比权大势强的令尹王子围,以树下草比力小势弱的新君郟敖,说了这两句话。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1课《老王》训练提升课件(共30张PPT)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1课《老王》训练提升课件(共30张PPT)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语文·七年级(下)·配人教
7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huánɡ kǒnɡ( 惶恐 ),因为他是单干户。 (2)有一次,他撞在电杆上,撞得半面zhǒnɡ zhànɡ( 肿胀 ),又青
又紫。
(3)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huānɡ pì( 荒僻 )的小胡
哪!”
老者用手摸了好几回包子,始终没往起拿。小马儿刚进门,他拿起
来一个:“小马儿,乖乖,给你!”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语文·七年级(下)·配人教
23
小马儿也就是十二三岁,脸上挺瘦,身上可是穿得很圆,立在老者
的身旁,右手接过包子来,左手又自动地拿起来一个,一个上咬了一口。
“哎!慢慢的!”老者一手扶在孙子的头上,一手拿起个包子,慢
去“为什么”)
D.屋子里还放着新鲜的老王送来的鸡蛋。(把“新鲜的”放到“鸡
蛋”之前)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语文·七年级(下)·配人教
10
5.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 (1)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 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 骷髅上绷着 一层枯黄的干皮, 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外貌描写 ) (2) 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 语言描写 ) (3)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 动作描写 ) (4)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心理描写 )
眉上、短须上都挂着些冰珠。一进来,摸住条板凳便坐下了,扎挣着说
了句:“沏一壶。”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语文·七年级(下)·配人教
19
茶还没有沏来,老车夫的头慢慢地往下低,低着低着,全身都出溜

第11课《岳阳楼记》核心素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优质教学资源(统编版)

第11课《岳阳楼记》核心素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优质教学资源(统编版)

《岳阳楼记》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掌握一些文言词、句的意思。

2.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记”的文体特征,学会举一反三。

3.审美鉴赏与创造:掌握如何运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文化传承与理解:结合全文内容提炼出全文的中心,理解古代仁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并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如何运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古代仁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并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

三、教学设想九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基础并懂得一定的朗读技巧,因此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猜想、组词、结合上下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等方法疏通文意。

同时借助之前学过的朗读和词性的知识,通过标注有代表性的实词和虚词来诵读文章,感知文章语言对仗、语气变化的特点,从而初步感知作品情感的变化。

教师需要借助这篇文章在语言上的独特之处,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获得美的情感体验,在诵读中通过节奏和语气的变化感知不同段落表现出的景物的特点,同时在品辞会情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深入发掘作者的志趣抱负、高尚情怀,能积累一定的名言警句,内化为鞭策自己的精神动力。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六、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人民日报的副总编、当代作家梁衡先生曾经说:“以一文之力能抗六代之易、三世之变;以传统的文字来表达跨越时空的思想,上下千年,唯此一文。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天下第一美文,来欣赏范公如何妙笔生“花”。

二、预习检测1.作者简介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

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

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

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训练提升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训练提升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2)《朝花夕拾》中除塑造众多人物形象外,全书还贯穿 着一个人物形象——“我”。下面是读书交流会中 甲同学的发言,请你参照甲同学的发言,补全其他 两位同学的发言内容。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甲:《无常》中有讽刺、厌恶现实中所谓正人君子的“我”。 乙 : 《 范 爱 农 》 中 有 ① __示__例__:__与__封__建__主__义__决__裂__,__追__求__进__步___ 的“我”。 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②_按__斑__蝥__、__捕__鸟__的__顽__皮__好__动_ 的“我”。
返回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5. 下面是活动结束后,一位学生和老师的交流,根据 语境将下列三句话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 是( B ) 一位学生向老师请教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方法。 老师说:“_______,_______ ,创业酌用兵家之权 变, _______,行文当如纵横家之灵活。采百家之 学问而集于一身,必成贤者。”
返回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9. (探究原因)为什么说张梦庚老师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 意,暖意里裹藏着刺骨的寒凉”? 张老师默默扎根教育事业,辗转多校,过着一种 平凡清贫的教书生活,他一生“清寂”。他事业有成, 为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子女成才,家庭幸福,他的一 生布满了“暖意”。可是,他一生清苦,命运坎坷,不 被人重视,不被人记起,他的一生充满“寒凉”。

清泉,滋润着我的心田,使我在困难面前不再退缩。⑤ 老师,我想对您说,您不仅是我人生路上的导师,更是 知识的传递者。⑥我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阐( chǎn )释

zhì( 稚 )气
沁( qìn )凉

第11课 岳阳楼记(教师版含解析)-2024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讲练(部编版)

第11课 岳阳楼记(教师版含解析)-2024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讲练(部编版)
2.写作背景:《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一职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作。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 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1.作者简介:《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极深。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措施,包括限制以“恩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等,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之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颍州任途中病死。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6)古今异义
①气象 古义:景象。例:气象万千。
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②微古义:没有。例:微斯人。
今义:细小。
(5)特殊句式。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安徽专用)专项:(听课手册)第11课时 把握生动形象,揣摩作者情感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安徽专用)专项:(听课手册)第11课时  把握生动形象,揣摩作者情感
第11课时 把握生动形象,揣 摩作者情感
第11课时┃ 把握生动形象,揣摩作者情感
安徽考点聚焦
[2015·江西]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汉字书法之美》自序 蒋勋
汉字书法的练习,大概在许多华人心中都保有很深刻的印象。 以我自己为例,童年时期跟兄弟姐妹在一起相处的时光,除了游玩嬉戏, 竟然有一大部分时间是围坐在同一张桌子旁写毛笔字。 写毛笔字从几岁开始?回想起来不十分清楚了。好像从懂事之初,三四 岁开始,就正襟危坐,开始练字了。
安徽考点聚焦
安徽应考策略
随堂达标演练
第11课时┃ 把握生动形象,揣摩作者情感
羡慕别人名字的笔画少,自己写“勳”的时候就特别不耐烦,上面写成 了“動②”,下面四点就忘了写。老师发卷子,常常笑着指我“蒋動”。
老师说:那四点是“火”,没有那四点,怎么“動”起来? 我记得了,那四点是“火”,以后没有再忘了写,但是“勳”写得特别 大。在格子里写的时候,常常觉得写不下去,笔画要满出来了,那四点就点 到格子外去了。 长大以后写晋人的“爨宝子③”,原来西南地方还有姓“爨”的,真是庆 幸自己只是忘了四点“火”。如果姓“爨”,肯定连“火”带“大”带 “林”一起忘了写。
(选自《汉字书写之美》,有删改) [注] ①九宫格:练习汉字书法用的方格纸,每个大格再用“井”字形 交叉的线分成九个小格。②動:“动”的繁体字。③爨(cuàn)宝子:人名。 后文“爨宝子碑”是东晋碑刻。④弘一:人名。
安徽考点聚焦
安徽应考策略
随堂达标演练
第11课时┃ 把握生动形象,揣摩作者情感
1.文章回忆童年的汉字书法练习,主要写了哪两方面内容?“我”从 中悟出了哪些道理?请分别概括。(6 分)
安徽考点聚焦
安徽应考策略
随堂达标演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讲情景相辉巧匠心一、传统文化“经典”积累《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27年(前468),《左传》传文比《春秋》经文多出11年,实际记事多出26年,以《春秋》记事为纲叙事。

全书绝大部分属于春秋时候事件,但全书的完成已经进入战国时期。

这些都说明《左传》与《春秋》的密切关系。

《左传》既是中国古代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

《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儒家“十三经”之一。

《左传》有鲜明的政治与道德倾向。

其观念较接近于儒家,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

可以看出这是春秋战国时代一种重要的思想进步。

作者要求担负有领导国家责任的统治者,不可逞一己之私欲,而要从整个统治集团和他们所拥有的国家的长远利益考虑问题,这些地方都反映出儒家的政治理想。

《左传》本不是儒家经典,但自从它立于学官,后来又附在《春秋》之后,就逐渐被儒者当成经典。

《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1.不以寡犯众。

——《左传·僖公五年》。

寡:少。

犯:触犯。

本句大意是:不拿少数的力量去触犯众多的力量。

在一个国家中,统治者总是占极少数,而人民则总是占绝大多数。

统治者要求的国家的长治久安和自身的长远统治,就不可触犯人民大众的利益。

以少犯多,不会有好结果。

本句可用于说明统治者不可触犯人民大众的利益,也可用于说明一般人之间不可以少数触犯众人的怨怒,还可用于说明在战争中力量悬殊时,不可冒然以少数力量与众多敌人相抗。

2.松柏之下,其草不殖。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殖:繁殖,生长。

这两句大意是:在松柏大树的下面,草是不能茂盛生长的。

公元前五四四年。

楚康王崩,郏敖即位,王子围为令尹。

时郑国在楚国的使臣子羽以松柏比权大势强的令尹王子围,以树下草比力小势弱的新君郟敖,说了这两句话。

后世遂以该句比喻弱者受制于强者,在强大势力面前,弱小者受压抑,遭箝制,难以生存和发展。

《国语·晋语》:“松柏之地,其草不肥”与该句意思相近。

3.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举:举荐。

仇:仇敌。

亲:亲人。

这两句大意是:举荐一家之外的人不弃去自己的仇人,举荐一家之内的人不失掉自己的亲人。

向国家推荐人才,要出以公心,唯才是举,即使自己的仇人,只要有才干,也不因仇隙而不举荐他;即使自己的亲人,只要有才干,也不目避嫌而不举荐他。

《左传·襄公三年》载:中军尉祁奚请告老,晋侯问谁可接任他的职位,他推举仇人解狐。

解狐未任职而死,祁奚又推举自己的儿子祁午继任。

时人称祁奚“能举善”。

这两句可用于说明任人或表先要大公无私,不弃仇,不难亲。

4.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十一年》。

这几句大意是:处于安全环境时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危险,考虑到危险就会有所准备,事先有了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这几句常省作“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具有深广的警戒意义,无论对治国、理家或其他事业都适用,因而广为人们称引。

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这几句大意是:哪一个人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而能改正,没有比这再大的好事了。

确实,每一个人都会有过错。

唐代的刘禹锡说过:“贤能不能无过”;宋代的苏辙进一步说:“自古圣人不能无过”。

古往今来的名人、伟人犯错误者,比比皆是,关键在于对待错误的态度。

如果讳疾忌医,坚持错误,则将一错再错,不可救药;只要知过而改,吸取教训,就能使坏事变成好事,所以古人称为“善莫大焉”。

可引用以勉励犯了错误的朋友。

二、文言文阅读杯弓蛇影①乐广尝②有亲客③,久阔④不复来,广⑤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⑥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⑦,既饮而疾⑧。

”于时⑨河南⑩听事⑪壁上有角⑫,漆画作蛇⑬。

广意⑭杯中蛇即角影也。

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⑮?”答曰“所见如初。

”广乃告其所以⑯,客豁然意解⑰,沈疴⑱顿愈。

【注】①选自《晋书》。

②尝:曾经。

③亲客:关系密切的朋友。

④久阔:久别不见。

⑤广:即乐(yu â)广,字彦辅,河南阳淯(yù)(今河南省南阳市附近)人。

⑥蒙:承受。

承人厚意,表示感谢时常用的谦词。

⑦意甚恶(wù)之:心里非常厌恶它。

意,心里。

之,指杯中所见之物。

⑧既饮而疾:喝下去以后,就生起病来了。

疾,得病。

⑨于时:在当时。

⑩河南:郡名,在今河南省北部。

乐广当时任河南尹。

⑪听事:官府办理政事的厅堂,亦作“厅事”。

⑫角:即装饰有犀角之类的弓。

⑬漆画作蛇:用漆在弓上画了蛇。

⑭意:意料,想。

⑮不:同“否”。

⑯所以:因由,原因。

⑰意解:不经直接说明而想通了某一疑难问题,放下了思想负担。

⑱沈疴(kē):长久而严重的病。

沈同“沉”,疴,重病。

1.“客”久病不愈的原因是什么?2.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参考答案】1.客人见杯中弓影,以为是蛇在酒中,勉强喝下。

即疑虑而生病。

2.心病还须心药来医,我们不能疑神疑鬼,自相惊扰,都要通过调查研究去努力弄清事实的真相,求得正确解决的方法。

【译文】乐广有一位亲密的朋友,分别很久不见再来了。

问到原因时,有人告诉说:“前些日子他来你家做客,承蒙你的厚意,正端起酒杯要喝酒的时候,仿佛看见杯中有一条小蛇在晃动。

心里虽然十分厌恶它,可还是喝了那杯酒。

回到家里,就身得重病。

”当时河南听事堂的墙壁上挂着一张角弓,上面还用漆画了一条蛇。

乐广心想,杯中所谓的小蛇无疑是角弓的影子了。

于是,他便在原来的地方再次请那位朋友饮酒。

问道:“今天的杯中还能看到小蛇吗?”朋友回答说:“所看到的跟上次一样。

”乐广指着墙壁上的角弓,向他说明了原因,客人恍然大悟,积久难愈的重病一下子全好了。

三、古诗词鉴赏台城①[唐·韦庄②]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③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①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

台城:旧址在南京市玄武湖旁,六朝时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

②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③六朝指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

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2.本诗题咏台城,也有凭吊六朝古迹之意,诗中“六朝如梦鸟空啼”一句含义隽永,此句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妙?请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1.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2.“空”字用得最妙,(1分)此句中有“白白地”“徒劳地”的意思,(1分)台城经过历史变迁,六朝像梦一样地消失,只剩下鸟儿空自寂寞地叫着。

(1分)一个“空”字传达出诗人历史兴衰的感慨,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

【译文】“江雨霏霏江草齐”:暮春三月,江南的春雨,密而且细,在霏霏雨丝中,江边绿草如茵,四望迷蒙,烟笼雾罩,如梦如幻,不免引人遐思。

“六朝如梦鸟空啼”:佳木葱茏,草长莺飞,处处显出了自然界的生机。

人在欢快婉转的鸟啼声中,追想起曾在台城追欢逐乐的六朝统治者,都早已成为历史上来去匆匆的过客,豪华壮丽的台城也成了供人瞻仰凭吊的历史遗迹。

“无情最是台城柳”:最无情的就是那台城的杨柳,它既不管人事兴衰与朝代更迭,也不管诗人凭吊历史遗迹引起的今昔盛衰的感伤与怅惘。

“依旧烟笼十里堤”:(繁茂的杨柳)依然在烟雾笼罩的十里长堤边随风飘曳,依旧能给人以欣欣向荣的感觉,让人想起当年繁荣昌盛的局面。

【赏析】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

中唐时期,昔日繁华的台城已是“万户千门成野草”;到了唐末,这里就更荒废不堪了。

这首诗借景寄慨,语言含蓄蕴藉,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

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

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吊古诗多触景生情,借景寄慨,写得比较虚。

这首诗则比同类作品更空灵蕴藉。

它从头到尾采取侧面烘托的手法,着意造成一种梦幻式的情调气氛,让读者透过这层隐约的感情帷幕去体味作者的感慨。

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

起句不正面描绘台城,而是着意渲染氛围。

金陵滨江,故说“江雨”、“江草”。

江南的春雨,密而且细,在霏霏雨丝中,四望迷蒙,如烟笼雾罩,给人以如梦似幻之感。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碧绿如茵,又显出自然界的生机。

这景色即具有江南风物特有的轻柔婉丽,又容易勾起人们的迷惘惆怅。

这就为下一句抒情作了准备。

“六朝如梦鸟空啼”。

从首句描绘江南烟雨到次句的六朝如梦,跳跃很大,乍读似不相属。

其实不仅“江雨霏霏”的氛围已暗逗“梦”字,而且在霏霏江雨、如茵碧草之间就隐藏着一座已经荒凉破败的台城。

鸟啼草绿,春色常在,而曾经在台城追欢逐乐的六朝统治者却早已成为历史上来去匆匆的过客,豪华壮丽的台城也成了供人凭吊的历史遗迹。

从东吴到陈,三百多年间,六个短促的王朝一个接一个地衰败覆亡,变幻之速,本来就给人以如梦之感;再加上自然与人事的对照,更加深了“六朝如梦”的感慨。

“台城六代竞豪华”,但眼前这一切已荡然无存,只有不解人世沧桑、历史兴衰的鸟儿在发出欢快的啼鸣它从人们对鸟啼的特殊感受中进一步烘托出“梦”字,寓慨很深。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杨柳是春天的标志。

在春风中摇荡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让人想起繁荣兴茂的局面。

当年十里长堤,杨柳堆烟,曾经是台城繁华景象的点缀;如今,台城已经是“万户千门成野草”,而台城柳色,却“依旧烟笼十里堤。

”这繁荣茂盛的自然景色和荒凉破败的历史遗迹,终古如斯的长堤烟柳和转瞬即逝的六代豪华的鲜明对比,对于一个身处末世、怀着亡国之忧的诗人来说,该是多么令人触目惊心!而台城堤柳,却既不管人间兴亡,也不管面对它的诗人会引起多少今昔盛衰之感,所以说它“无情”。

说柳“无情”,正透露出人的无限伤痛。

“依旧”二字,深寓历史沧桑之慨。

它暗示了一个腐败的时代的消逝,也预示历史的重演。

堤柳堆烟,本来就易触发往事如烟的感慨,加以它在诗歌中又常常被用作抒写兴亡之感的凭藉,所以诗人因堤柳引起的感慨也就特别强烈。

“无情”、“依旧”,通贯全篇写景,兼包江雨、江草、啼鸟与堤柳;“最是”二字,则突出强调了堤柳的“无情”和诗人的感伤怅惘。

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免不了有今之视昔,亦犹后之视今之感。

亡国的不祥预感,在写这首诗时是萦绕在诗人心头的。

如果说李益的《汴河曲》在“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的强烈感喟中还蕴含着避免重演亡隋故事的愿望,那么本篇则在如梦似幻的气氛中流露了浓重的伤感情绪,这正是唐王朝覆亡之势已成,重演六朝悲剧已不可免的现实在吊古诗中的一种折光反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